必修2备课资料

2024-06-16

必修2备课资料(精选6篇)

篇1:必修2备课资料

林黛玉进贾府-备课资料

合作与讨论

一、讨论题目

我们自上中学以来,即使从语文课本上也读过古今中外小说,那么是否认真地考虑过这样两个问题:①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意义;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二、讨论指导 讨论方式:

1.按实际需要进行分组,可十人为一组,也可四人为一组,集中讨论,各抒己见。2.选一人为记录员进行记录,一人为中心发言人代表大家准备发言。讨论思路:

根据论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一下: 1.阅读古代小说有何意义?

古代小说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明、清时代出现了许多长篇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等。我们阅读古代小说有什么意义呢?由于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我们可以从优秀的古代小说中看到它所展示的历史画卷。它不是告诉我们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变化多彩的场景、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各具个性的人物。这对于我们了解那个社会或那个时代的生活真实情况,了解在那个社会或那个时代中的人们是怎样生活、怎样斗争,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还可以从优秀的古代小说中认识到我国古代小说在艺术上的共同特色是长于人物行动、语言的描写,用人物的行动、对话来展开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这对于我们学习写人记事无疑有借鉴作用。2.怎样阅读古典小说?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阅读小说首先应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有关情况,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认识作品反映的现实生活和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小说以人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优秀作家总是追求写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这种典型性格既表现出某个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人们的共性,又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我们阅读小说就要从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中理解人物性格的典型意义,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社会意义。小说又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的。它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人物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在矛盾冲突中亮相,展示他们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我们阅读小说就要从故事情节发展的全过程把握人物性格特点,认识现实社会。小说要给人物提供活动场所,也就是故事发生的地方,这就要写环境。环境对人物起制约作用,存在决定意识;人物也会对环境起反作用,改造客观世界。我们阅读小说就要从典型环境中理解人物典型性格的社会意义。讨论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运用

一、学海拾贝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一项基本功。目的在于准确地传情达意,但无论用哪一种方式表现,一定得注意合情合理。

1.作用:心理活动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爱憎感情和思想要求等。2.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内心独白、表情描摹、展开联想等。心理描写经常与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3.表现的方法:

(1)通过眼睛间接暗示人物心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精神面貌的聚光点,人的喜怒哀乐、爱憎情感、智愚善恶,几乎都在眼里显现出来。写眼睛,能将人物的内心境界、性格和遭遇反映出来。写眼睛和心理描写总是同时进行的。《祝福》中祥林嫂的眼睛,在她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家时,因不准她碰供品,便由“没有先前那样精神”变成“直着”。当她捐了门槛还不准碰供品时,“很有神”的眼睛一夜之间“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被鲁家赶出门后,“我”见到她时,“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当她询问一个人死了究竟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地狱等问题的时候,“她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作者就这样通过人物眼睛的变化,揭示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

(2)通过语言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所谓“言为心声”,说话也是可以见出一个人的内心的。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的表现和流露。塑造人物,总是以人物本身的语言和相互间的对话作为一种手段。鲁迅说“显示灵魂深者,每要被人看作心理学家,尤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的作者。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言、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这段话充分说明了人物的语言、对话对于刻画形象的重要性,实际也说明了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之间的关系。生动的语言会表现出人物特定情况下的感情波澜。(3)通过行为间接表现人物的心理。

例如《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一回,写王熙凤和王善保家受王夫人之命,夜半到各处房里抄检追查“春意香袋”事件,在大观园里引起轩然大波。嫉恨邢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家闹笑话,是那样的幸灾乐祸、志满意得;王善保家仗势逞凶,不料反遭羞辱,是那样的气臊交加,只恨无地缝儿可钻;一向把自己的命运拴在主子身上的袭人,是那样的温顺,奴性十足;桀骜不驯、富有反抗性的晴雯,是那样的怨愤填胸,无所畏惧;颇有心计、不甘庶出而受辱的探春,是那样的一副凛然不可侵犯、显扬主子气的神情;年少胆小、重视脸面的惜春,是那样的懦弱而又冷酷无情。诸如这一群人物在彼时彼地的行为表现,都不自觉地暴露了各种各样的灵魂。

(4)作家出面作人物的心理分析。作家以心理学家的身份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冷静而深刻的哲理性剖析,展示其灵魂,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分析法”。

(5)自由联想是西方文学描写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手法。它突破时空限制,增大心理描写的容量。著名作家王蒙借鉴这种手法,在他的《春之声》等作品中作了成功的尝试。小说写主人公岳之峰的联想活动:他坐在闷罐头车里,尽情地联想,过去与现在、中国与外国、城市与农村,在脑子里交织涌现。(6)内心独白是由人物自己来表白他的内心世界。

总之,心理描写的方法是多样的,采用何种方法,则完全要视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心理描写作为人物描写中的一种艺术手段,它和肖像、语言、行为等描写手段是互为表里的。离开心理活动去进行各种描写,人物就像机器人一样“活”不起来。其实,心理描写可以和情节结合起来,交织在矛盾斗争和情节发展过程中,不仅成为整个情节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使情节富于节奏感和波澜感,从而加强作品的故事性和真实性。此外,出色的心理描写还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总而言之,心理描写对于塑造出人物鲜明的个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它在文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心理描写的文学地位必将显得更为重要。

二、新题导练

《红楼梦》中宝玉挨打时,作者是这样描写两个同生活在富贵中的与宝玉命运相关的少女的内心活动:(1)“宝钗见他(指宝玉)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

(2)“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半天,方抽抽噎噎地道:‘你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这两段简短的文字中包含了宝钗、黛玉复杂的心理活动,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第一段的文字,包含着宝钗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她出身于“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皇商家庭,为待选入宫而进京。她深受封建主义的影响。她熟谙世故,城府极深,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掩盖起来。这位贵族小姐虽然对宝玉确有爱慕之意,但在这一特定场合,她不得不节制自己。另一方面,她是封建道德的信奉者,一心希望宝玉走仕官经济之途,无奈宝玉冥顽不化,落得今天“大承笞打”。因而,她在慰问痛惜之词中,又含有规劝、责备之意。此时的她,对宝玉是爱怜而不失度,痛惜而不忘理。

而至于黛玉则迥然不同了:出身“清贵之家”的林黛玉,由于小时父母钟爱,比较任性。后因父母早丧,寄居贾府。环境的龌龊势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备”。平时聪敏绝顶、伶牙俐齿的她,此时竟半天才说一句“你可都改了罢”的话,这句话表面上是规劝和责备,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反映黛玉的矛盾心理。她担心宝玉来日再受到令她心悲的皮肉之苦,便不由得说出这句话来安慰宝玉日后当心;同时,也暗示了她对宝玉的信守素志,决不做“国贼禄鬼”的期待。这样,宝玉才“心有灵犀一点通”,说出了“你放心”的一番话来。作家揭示了一个毫无矫饰之态,敢于藐视封建礼教的叛逆者的灵魂。知识总结 1.课文总结

(1)要掌握的词语:

阜盛(fù):繁盛众多。.敕造(chì):奉皇帝之命建造。.黼黻(fǔ fú):古代官僚贵族礼服上的花纹。..懵懂(měnɡ):全然无知。.瞋视(chēn):睁大眼睛看。.惫懒(bèi):涎皮赖脸的意思。.内帏(wéi):内室,女子的居处。.憨顽(hān):幼稚顽皮。.厮混:互相混杂玩耍。

布让:宴席间向客人敬菜、劝餐。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韶光:美丽的春光。忖度:猜测、考虑。杜撰:没有根据地编造。

敛声屏气:不出声,不出气,形容小心肃静的样子。顾盼神飞:左顾右盼,神采飞扬。

(2)要掌握运用的修辞:对偶、排比、比喻。(3)要掌握的写作技巧:围绕中心事件描写人物。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兼用。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交叉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2.学习心得

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2:必修2备课资料

第20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局面的历史意义。

2、概述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课标解读:】

⑴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措施.

⑵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异同.

(3)认识: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推动农业的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改革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知识梳理】

一、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方针的制定

1、会议召开的背景:

前提:“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供了前提

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邓小平在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2、召开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

3、内容:确立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的方针P116

思想上: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上: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抛弃了“左”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组织上: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历史意义: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会议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农村——城市

思考:什么是经济体制(概念),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状况如何?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原因)、改革的前提、改革的根本目的、内容、改革的目标、改革的实质?(复习资料P117。3)

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注: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其意义在于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

2.农村改革: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而对人民公社时期不合理的生产关系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农村改革的方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变革

1978~1984年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个阶段。其核心内容就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分田单干”,农民获得有限的自主权。

前提: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即坚持社会主义所有制不变。

内容:包产到户,变集体生产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农民的生产与利益直接相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特征:包产到户

性质:管理方式的变革

进程:一是自发和初步推广阶段,“文革”后安徽个别地区自发出现,安徽和四川率先试行;二是肯定和全面推广阶段,中央的及时肯定推动了责任制的推广。

④作用: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它还促成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崩溃。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民有了现金的积累,也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资本和劳动力。

(2)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1985~1992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发展乡镇企业,如加工业、建筑业、流通服务业等。把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建立“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综合发展体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更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1993年后,农村改革继续深化,进入了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时期。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

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城市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扩大自主权参考复习资料:115――――117

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的活力

2)、国企改革实质: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管得过死,企业严重缺乏活力的情况。

3).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4)、改革内容:所有制、分配制度、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实行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管理体制。

5)作用:国有企业的改革,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使国有企业更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求,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P143)

【深化·拓展】:如何理解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参考复习资料117)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能解放生产力。在当代中国,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也就不可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健,改革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经改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不展不断深化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理论的总结,形成特色

1、原因: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生产力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传统观念发生转变(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计划是社会主义特有。)

2、建立的过程:十四大提出――-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框架――――十五大完善创新

3、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地位;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复习资料P116)

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最根本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由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P118复习资料)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③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

2.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3.据统计,199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8%,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工商业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4947家,从业人员4200万人,三资企业23.6万家,股份制试点企业68万家,注册资金17302亿元。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经济增长力量的多元化D.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

4、.十四大明确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B.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5、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是

A.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B.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大促进

C.对非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的肯定D.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正确认识

6.、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原因不包括

A.农村人口占全国的80%B.农民大多数非常贫困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D.农村有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7.率先放宽政策,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省区:

A山东、陕西B安徽、四川C河南、河北D江苏、江西

8、“文革”以后,中国现化建设重新启动,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A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C.取消人民公社D.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9.十四大确立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制度C.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化D.建立综合性企业集团

10.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建立公司体制的标准有 ①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②政企分开、负盈不负亏 ③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④管理科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1、下列关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B.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

12、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四大D.十五大

13.对乡镇企业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农村经济的有益补充B.是承包责任制的副产品

C.是向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D.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私人经济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引自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

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引自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

材料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引自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对比材料三和材料一、二所阐述的思想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3)据以上材料指出邓小平的上述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你对此有何认识? 答:(1)不能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了利用市场经济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说明了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

(3)一致。因为它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认识:邓小平的探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党和人民的重大认识问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2、材料二: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现象的成因。

(2)材料二与材料一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

[答案]:(1)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2)变化: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肯定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认为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占主导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安徽凤阳长期以来属于贫困县,流传的一段花鼓词很能说明问题:“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然而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了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你能说出导致这种巨大变化发生的政策措施么?它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篇3:高一物理必修2总复习测试题

1.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实现“单臂大回环”,用一只手抓住单杠,以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假设一体操运动员的质量为m,那么,他在完成“单臂大回环”的过程中,他的单臂承受的力至少为()

(A) mg (B) 2mg

(C) 3mg (D) 5mg

2.平抛一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取地面为参考平面,则物体被抛出时,其重力势能和动能之比为()

(A) tanθ(B) cotθ

(C) cot2θ(D) tan2θ

3.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在R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1所示,由静止释放后()

(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

(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

(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

(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

4.如图2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系着一只小球,另一端悬于O点,将小球由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当摆到O点正下方时,绳被小钉挡住.当钉子分别处于图中A、B、C三个不同位置时,小球继续摆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1、h2、h3,则()

(A) h1>h2>h3 (B) h1=h2=h3

(C) h1>h2=h3 (D) h1=h2>h3

5.全国铁路实施大面积提速,京哈、京沪、京广等干线区段可达到时速250公里,对于缓解铁路“瓶颈”制约、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适应提速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车的功率可保持不变

(B)机车的功率必须增大

(C)铁路转弯处的路基坡度应加大

(D)铁路转弯半径应增大

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进入闹市区时,司机使汽车的功率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下面如图3的四个图象中,哪个图象正确表示了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7.在2009年12月丹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重点商讨防止全球气温再上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海南可利用的风能蕴量巨大,若某地风速约为v=20 m/s,设该地区空气密度ρ=1.4 kg/m3,若把通过横截面积为S=20 m2的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该处风力发电站的发电功率为()

(A) 1.12×103 W

(B) 1.12×104 W

(C) 1.12×105 W

(D) 1.12×106 W

8.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581c,这颗围绕红矮星Mgliese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直径约为地球的1.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红矮星Mgliese运行的周期约为19天,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G581c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B)飞船在G581c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 km/s

(C)人在G581c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

(D) G581c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

9.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前轮装有的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就可以通过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某人骑车以500 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4中的线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

(A) 300 J (B) 250 J

(C) 200 J (D) 500 J

10.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逐步得到提高,如图5所示是健身用的“跑步机”,质量为m的运动员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运动员用力向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f,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向后运动,则在此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脚对皮带的摩擦力是皮带运动的动力

(B)人对皮带不做功

(C)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mgv

(D)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

二、填空题(共4题,共30分)

11.(6分)人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8×10-5 m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的平均值为1.5×104 Pa,心跳约每分钟70次,据此估测心脏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W.

12.(6分)钱学森是中国弹道导弹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60年6月10日,在钱学森的领导下,用工程控制论作为指导,用国产燃料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近程弹道导弹,高准确度地命中目标,当时研制的导弹射程最大射程可达250 km,该导弹在地面附近发射的速度至少为______m/s;此时导弹发射速度与地面的夹角为______.(不计空气阻力)

13.(8分)如图6所示,水平桌面上有斜面体A和小铁块B,斜面体的斜面是曲面,曲线下端切线是水平的.现提供的实验测量工具只有:天平、直尺,其他的实验器材可根据实验需要自选.请设计一个实验,测出小铁块B自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要求:

(1)简要说明实验中要测的物理量:______;

(2)简要说明实验步骤:______;

(3)写出实验结果的表达式:______.(重力加速度g已知)

14.(8分)在大操场跑道上,先用力蹬自行车,使之具有一定的速度,待自行车进入直跑道后停止用力,在道路阻力作用下,自行车逐渐停止运动.

(1)要测定自行车所受的平均阻力,需测定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测量仪器?______.

(2)测定平均阻力运用的物理原理是______,其表达式为,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是______.

(3)怎样减少实验的误差?—______.

三、计算题(共5题,共50分)

15.(8分)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成功发射升空,“东方红1号”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439公里,远地点高度2384公里,卫星重173公斤,已知地球半径R=6400 km,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r=4.2×107 m,求“东方红1号”在这个轨道上运行的周期.

16.(10分)汽车质量为2.0 t,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 kW,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08 km/h.

(1)汽车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5m/s2起动,能持续多长时间?

(2)若接着是以额定功率运动,再经15 s达到最大速度,那么汽车起动过程中发动机共做了多少功?

17.(10分)2008年1月26日,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中星-22号”同步卫星发射升空,并成功定点在赤道上空3.6×107 m的同步轨道上.9月25日在酒泉卫星中心又成功发射“神舟七号”飞船,如图7所示是“中星-22号”同步卫星某一时刻在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的运行轨迹图,它记录了该卫星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在一段时间内该卫皇绕地球在同一平面内的圆周飞行四圈,依次飞经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四次轨迹①、②、③、④,图中分别标出了各地点的经纬度(如:在轨迹①通过赤道时的经度为西经135°,绕行一圈后轨迹②再次经过赤道时经度为180°),地球半径R=6.4×106 m.根据提供的信息计算:

(1)此时“中星-22号”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

(2)此时“中星-22号”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18.(10分)小红在旅游时乘缆车上山,缆车的起点和终点的海拔高度分别为240 m和840 m,两地水平距离为1200 m,小红所乘缆车运载15个人上山的同时,有另一辆同样的缆车与它共用同一个滑轮组,运载8个人下山(设每个人的质量是60 kg),缆车质量600 kg,测得缆车从山下到山上所用的时间为7 min.管理人员说,钢缆对两缆车做功的总功率只等于电动机实际输出功率的30%.请你估算钢缆对小红所乘缆车做功的功率,以及电动机的输出功率.(g=10 m/s2)

19.(12分)如图8所示,AB是倾角为θ的粗糙直轨道,轨道在竖直平面内,BCD是光滑圆弧轨道,AB恰好在B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点与圆弧的圆心O等高,物体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

(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时,物体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参考答案

1.(D) 2.(D) 3.(A)、(D) 4.(D)5.(B)、(C)、(D) 6.(C) 7.(C) 8.(B)、(C)9.(C) 10.(A)、(D)

11.1.4 W 12.1.6×103 45°

13.(1)斜面高度H,桌面到地面高度h,O到P距离s,见图9.

(2)a.用天平测出B的质量

b.如图9所示安装实验器材,地面铺复写纸、白纸并用胶带粘牢;

c.用手按住斜面体A,让B由静止滑下,记录落地点P;

d.重复c步骤五次,找到平均落地位置P;

e.用直尺测量图中标明的H、h、s.

(3),其中所以

14.(1)自行车和人的质量m、停止用力后自行车速度v、滑行距离s;磅秤、秒表、皮尺;

(2)动能定理;;f为平均阻力,s为滑行总位移,v为停止蹬力时自行车的速度,m为自行车及人的总质量;

(3)减少误差的关键为v的测定,因为s1较小,因此计时的开始和结束一定要及时,以减小误差.

15.“东方红”1号卫星的轨道半长轴:

设这个轨道的周期为Tn;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长轴就是轨道半径r=4.2×107 m,周期T=24 h·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由此解出周期为:

16.(1)v=108 km/h=30 m/s,由于是最大速度,

有:

对匀加速阶段,F1-f=ma1,所以F1=5000 N

由P=Fv,达额定功率时,速度:

运动时间:

(2)运动距离牵引力做的功对恒定P阶段:

所以发动机一共做功

17.(1)如图所示是以地球为参考系,将“中星-22号”卫星运动位置垂直投影到地球上形成的运行轨迹展开图.在飞船绕地球转动的一周时间内,地球自转了180°-135°=45°.

可算出“中星-22号”卫星的周期为:

(2)设地球、卫星质量分别为M、m,卫星运行半径

为r,则

由以上两式得:

此时“中星-22号”卫星离地面高度h=r-R=1.06×107 m-6.4×10s m=4.2×106 m=4.2×103 km.

18.设小红所乘缆车做功为W,缆车做功的功率为P,则

钢缆对两缆车做功的总功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19.物体从P点出发,在AB轨道上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在圆弧轨道上机械能守恒,由于摩擦损耗,最终物体到达B点速度为零,随后只能在光滑圆弧轨道底部来回做往复运动.

(1)物体每做一次往复运动,摩擦力总对它做负功,使其机械能减少,物体在AB段上能上升的最大高度都减小一些,直到它B点速度为零.考虑物体从P点出发,到最终在B点速度为零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

而且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

摩擦阻力做功:

联立可得:

(2)最终物体以B (还有B关于OE的对称点)为最高点,在圆弧轨道底部做往返运动.设物体从B运动到E,速度达到vE.

根据动能定理:

在E点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由以上二式联立,得:

篇4:必修2模块研究方法点击

■ 一、 曲线运动

1. 用极限思想研究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方法

若一质点经过一段时间由A点沿曲线运动至B点,则该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与位移AB的方向相同,即沿着该曲线的割线AB方向. 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B点就越靠近A点.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趋近于0时,B点就趋近于A点,平均速度也就趋近于A点的瞬时速度,而割线AB也就趋近于曲线过A点的切线. 因此,质点在A点的瞬时速度方向沿曲线过A点的切线方向.

2. 平抛运动的正交分解方法

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后,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零,所以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而水平方向上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所以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通常可将平抛运动沿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分解. 当然,在一些特定场合,也可将平抛运动沿倾斜方向进行正交分解.

3. 向心力的分析方法

首先对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作出物体的受力分析图;然后将各力沿半径方向和垂直于半径方向分解,则各力沿半径方向分力的代数和(指向圆心的分力为正,背离圆心的分力为负),即为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4. 圆周运动动力学问题的研究方法

① 明确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

② 明确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及圆心位置;

③ 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力或向心力;

④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及圆周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列出方程;

⑤ 求解并进行必要的讨论.

5. 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

运动轨迹既不是直线也不是圆周的曲线运动,称为一般曲线运动. 研究一般曲线运动时,可将曲线分割成许多极短的小段,每一小段曲线都可看作一小段圆弧. 当然,这些圆弧的弯曲程度通常是不一样的. 这样,就可用研究圆周运动的方法来研究一般曲线运动.

■ 二、 万有引力与航天

1.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研究方法

① 观察获得规律:行星运动的开普勒定律. 问题:行星运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② 猜想原因: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作用. 问题: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③ 数学演绎得到规律:根据已知规律(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推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遵从的规律F∝■.

④ 进一步猜想:地球使地面上物体下落的力,与太阳使行星运动的力、地球使月球运动的力是否出于同一原因?

⑤ 猜想得到检验:月—地检验使猜想得到证实.

⑥ 更大胆地猜想:自然界任何两个物体之间是否也有这样的吸引力?

⑦ 得到万有引力定律:F=G■.

2. 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两种方法

①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运用G■=m■进行分析;

② 根据重力等于万有引力,运用mg=G■进行分析.

式中g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为轨道半径,R为天体半径.

3. 人造地球卫星的计算方法 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计算,要牢牢把握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力来源于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可根据已知条件,选用下列规律:

mg′=G■=m■=mω2r=m■2r=m(2πn)2r.

式中M、m分别表示地球和卫星的质量,r表示卫星的轨道半径,g′表示卫星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T、ω、n分别表示卫星的运转周期、角速度和转速. 对于近地卫星,式中的g′即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r即为地球半径R. 对于同步卫星,式中的T、ω、n即分别为地球自转的周期、角速度和转速.

■ 三、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功的计算方法

计算恒力的功可直接应用功的公式W=Fxcosα. 计算变力的功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 转换研究对象求解 通过转换研究对象的方法,将变力所做的功转化为恒力做功问题处理.

② 运用累积思想求解 把物体通过各个小段中力所做的功累加在一起,就等于变力在整个过程中所做的功.

③ 应用动能定理求解.

2.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方法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是:

① 选取研究对象,确定研究过程;

② 分析物体受力,明确做功情况;

③ 根据初、末状态,确定初、末动能;

④ 应用动能定理,列出方程求解.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正确分析物体受力,要考虑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包括重力.

② 有些力在物体运动全过程中不是始终存在的,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物理过程,物体运动状态、受力等情况均发生变化,则在考虑外力做功时,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③ 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解题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视全过程为一整体,用动能定理求解,后者往往更为简捷.

3. 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

① 做功条件分析法 应用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进行分析. 若物体系统内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其他力均不做功,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② 能量转化分析法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若只有系统内物体间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系统跟外界没有发生机械能的传递,机械能也没有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如没有内能增加),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③ 增减情况分析法 直接从机械能各种形式能量的增减情况进行分析. 若系统的动能与势能均增加或均减少,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若系统的动能(或势能)不变,而势能(或动能)却发生了变化,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若系统内各个物体的机械能均增加或均减少,则系统的机械能也不守恒. 当然,这种方法只能判断系统的机械能明显不守恒的情况,对于另一些情况(如系统的动能增加而势能减少)则无法做出定性的判断.

4.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方法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是:

① 选取系统对象,确定研究过程;

② 进行受力分析,考察守恒条件;

③ 选取零势能平面,确定初、末态机械能;

④ 运用守恒定律,列出方程求解.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具体问题时可从以下不同的角度列出方程:

① 从守恒的角度 系统的初、末两状态机械能守恒,即E2=E1;

② 从转化的角度 系统动能的增加等于势能的减少,即?驻Ek=-?驻Ep;

③ 从转移的角度 系统中一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另一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减少,即?驻EA=-?驻EB.

5. 运用功能关系求解相关物理量的方法

能量转化是与做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力做功时,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而且功与能量转化的量值是相等的. 这一等量关系不仅提供了计算功的大小的另一种途径,而且涉及功与能的其他物理量也可能在这一等量关系中求出. 在力学中,常涉及以下几种力的功引起的相应的能量变化的等量关系:

① 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或物体系动能的变化——动能定理;

② 除了重力和弹力外,其他力对物体系所做的功等于物体系机械能的变化——功能原理;

③ 重力或弹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的变化数值相等;

篇5:必修2备课资料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之际,是黎明前的黑暗。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朱自清,面对现实,他悲愤,他不满,而更多的是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他更多的是一个文人的角色,独自徘徊在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下,想超脱自然又无法挣脱这种境界,现实毕竟不是梦境。

朱自清的“文气”属于“狷”,而非是闻一多式的“狂”。可谁说写得出这样唯美温婉散文的文人就没有一点骨气呢?“救济粮”一例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也许他当时无法预知自己在未来的,但是他确实体现着他的“自清”:清正、清廉、清贫。他给我们后世的文学带来了一股“清风”。(关键词:独处、美学体验、文人风骨)

2、《故都的秋》郁达夫

故都的秋,总是清、静、悲凉的秋。这北国的秋天,深深地烙印在郁达夫的心中,使他忘不了清秋的每一个细节;他无比地怀念陶然亭的芦花、牵牛花的蓝朵和秋蝉的残声,他称北国的秋日为“黄金般的日子”,他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的故都秋天三分之一的零头。(关键词:追求美、向往美;恬淡、淡泊的心境;平凡的美;善于观察美)

3、《氓》

《氓》叙述的是一个古老的、至今还在无数次重演的生活事件: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之动人心弦,催人泪下。诵读之中,仿佛仍能听到女主人公催人泪下的悲怆呼声,仍能看到她那哀伤坚贞的感人形象。一首诗歌,何以能具有如此强大的、不朽的生命力呢?

本诗情节简单,少女为一青年男子所追求,终于结成了夫妇,尽管她甘贫操劳,三年如一日;然而色衰爱弛,最后仍逃脱不了许多弱女子共同的命运——丈夫变心。这首诗,就作于归途之中。

《氓》的杰出的艺术成就,形象地说明了作者为环境所促发的意识流、感情流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然而这并不是说,诗作是纯主观的产物,《氓》中女主人公的这种“独特心境”,既是被弃归返,重涉淇水,面对枯桑的具体环境所引发的,更是古来无数同类妇女呼声的反映。

《氓》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它的写形传神,自然焕美的语言特色,它的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诗体格局,使之在《诗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更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关键词:爱情、追求、坚贞)

4、《采薇》

猃狁、战争、戍边。只几个词,不知打乱了多少人的生活。抗击外敌,保卫家园,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赋予他们的,由不得他们选择的命运。被迫卷入其中的他们,看着随时间流逝生长的薇菜,寄托着早日回家的希望,坚忍地戍守在边疆,却只能看着薇菜发芽、初生、长壮、变老、枯死,看着回乡的希望如薇菜一般渐渐变得遥远、变模糊、消失不见。当战争的幸存者最终回乡时,雨雪霏霏,故乡的模样早已大变,却又似曾相识,就和当初从家乡踏上去戍边的路时,回眸瞥见的一样。只是那时的家乡,杨柳依依。那一瞬,泪,止不住地流。

居无定所的烦闷,频繁作战的辛劳和疲惫,思念故乡的痛苦,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触景生情的感伤,命运无常的恐惧,遥遥无期的等待,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冲击着他们敏感多思忧患焦虑的心灵。他们吟唱,是自我遣怀,是自我抚慰,犹如受伤的小动物,只有自己舔吮伤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体验悲伤。

幸好,受惯了命运摆弄、痛苦煎熬、忧伤折磨的他们,没有失去自我,没有成为行尸走肉。他们有感情,他们有心声,即使生活只剩下苦难,他们也还拥有能感受到苦难的能力,也许这也是一种享受。无能为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他们,是弱小的;不愿屈服于命运的摆布、发出自己呐喊的他们,是了不起的。(关键词:乱世对人民的影响;个人与集体;内心的呐喊)

5、《离骚》屈原

生活在大一统前夕之乱世,出身贵族的他满怀崇高而单纯的政治理想,一心向往国富民强。他身佩香蕙,手持兰草,袖溢清爽高洁之气而不与污秽奸佞小人同道。赤诚精忠,胸有成竹,大气凛然。以坚定的信念克己前行,以明洁的品质辅佐君王,他用敏锐的智慧指明生存方向。

然而他却看尽世态炎凉。在官场直言进谏,却遭小人排挤,君王疏远而屡屡受挫,政治抱负实现无望;在学府悉心培养国家脊梁,但群芳却在黑暗与腐朽中逐渐凋亡。可就在如此艰苦的道路上,他依旧没有迷失方向,坚守在古代圣贤“伏清白以死直”的正道上。而他的特立独行却又一次遭到庸人的谗毁,使他陷入了孤苦与绝望。

痛苦、哀伤,“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垢”;矛盾、彷徨,“宁溘死以流亡”;坚忍、刚强,“虽九死其犹未悔”;依旧高洁、坚定立场,“岂余心之可惩”?而终愤投汩罗江。

集正气清高于一身,与洁净的水流化为一体,灵魂远在高山之上。他就是屈原。(关键词:正直、理想、爱国、奉献、逆境、责任、尊严、挫折、节操、忠贞、进谏与纳谏)

6、《孔雀东南飞》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当这难以言喻的恨恨之语由刘兰芝诉说,世人便知道,痛苦的爱情通向了它的终点,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但你不要怀疑,怀疑这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爱情是真是假,因为他们本身就很脆弱,脆弱于宗法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爱情往往是一个时代的附属品,若这个时代包容,那我们的爱情就会孕育出甜蜜抑或哀而不伤,至少完整的爱恋,若这个时代闭塞,那我们的爱情只能在风雨飘摇中变得苦涩,生硬,干枯,颓靡,殆尽。我们的爱情总是会受尽时代的煎熬,可谁又能奈何?不是我们没有爱情,往往是我们没有机会去爱。若我的爱情来不及开花结果,也愿像焦仲卿与兰芝合葬山野旁,鸳鸯比翼飞。(关键词:爱情、矢志不渝、宗法礼教)

7、《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千年前有一位游子伫立江边,看缓缓流去的江水向天际远去,看芙蓉花清丽的面庞,于是想起了家中的妻子,无奈叹一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寥寥数十字,以婉曲的形式道出了中国人千年不变的思念。(关键词:爱情;真实的情感)

8、《短歌行》

尊重并珍惜人才是领导者必备的素养。你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要不是发自真心的热切接待,又怎能让天下人心悦诚服;你听“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孟德月下对酒当歌,深情呼唤才子的到来。在风云变换的时代,正是唯才是举,招贤纳士的策略,丰富扩充了其帐下的智囊团,以至助他北定中原,成三国鼎立之势,终成一代乱世奸雄。《管子》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辟土,故能成气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主”。因为尊重人才,你多了一双审时度世,辨明是非的眼睛;因为尊重人才,你多了一只支持陪伴,携手共进的臂膀;因为尊重人才,你多了一面发现过错,矫正自我的明镜。把握住才子的心,这是魏武帝的选择,也是自古至今千千万万明智领导者成就丰功伟业的不二法宝!(关键词:招贤纳士,珍惜人才,领导者素养等)

曹操是一世枭雄,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他又是一代文豪,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抒人才难觅之隐忧,叹去日苦多之无奈……他自信,故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他真诚、宽容,故裸足迎才,唯贤是举;他有文人的才情、武将的无畏、王者的谋略……他被历史反复塑造,被歌颂,被指责,背黑锅,演白脸,生前一世风光,身后饱受争议,但,一切都不妨碍他活在历史之外,超越时间,成为英雄榜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关键词:英雄、豪迈、宽容、人才等)

9、《归园田居》陶渊明

年少轻狂,“猛志逸四海”,陶潜在快步追逐中,期冀着那个“大济苍生”的梦。然而,这些快步的追逐因为他出身庶民,只换来一次次同僚的轻视、嘲笑。在现实的残酷中,他慢下了脚步,发现了那隐匿心灵深处对自然的热爱、田园的向往。他种豆南山,采菊东篱,躬耕自资,慢行于田园间,享受着“悠然见南山”之乐。在他的慢行中,历史记住了他对恬淡的追求、田园的向往。他不是生活在飘渺的超凡境界中,以自苦为追求,而是生活在闲适的艺术境界中,以自乐为美。他的艺术化的生活指向“爱”与“乐”,他岂止爱这八九间的草庐,他爱他触目所见的一切,他爱鸟的啁啾,爱春酒园蔬,爱微风好雨,不乐复何如!

有人说,陶夫子在用溢美之词修饰着桃源,排遣着田园生活的无趣与辛劳,用朦胧醉眼淡漠尘世的责任与担当,逃避着人生于世的喧嚷。而我想说,在看透官场的尔虞我诈,能如此决绝地弃浮名于不顾,返璞归真,独善其身,不得不说是一种过人的气概!陶潜并非淡忘了躬耕之苦,而是在执着地固守着他的精神家园,睿智地将茅庐、飞鸟、酒香甚至死亡都诗化了,“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怀有的是“旷而且真”的情怀。

在寂静的树木草丛中聆听虫鸣,在袒露的石头泥土中汲取馨香,在悠悠的和风暖阳中拥抱温软的晨曦,这才是一个真真切切的陶渊明。(关键词:田园生活、独善其身、怡然自乐)

10、《兰亭集序》王羲之

篇6:必修2备课资料

第四章 单元备课

一 教材分析

本章共六节

4.1 什么是控制:本节是控制的入门教学,通过实例展示主要介绍控制的含义和控制的应用,为以后的学习最好铺垫。

4.2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过程:本节通过典型控制系统案例分析

(一)讲了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主要介绍了控制是怎样实现的,是认识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是本章的重点。

4.3控制系统框图:本节主要讲述了控制系统框图的绘制方法和框图中环节与通道的作用。这一部分中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在高考中是热点,在主观题和客观题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的补充,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4.4控制系统的干扰:本节通过典型控制系统案例分析

(二),使学生了解控制系统的干扰因素及系统的抗干扰性。

4.5控制系统方案的初步设计:本节由两部分组成:如何形成初步的控制设计方案;控制系统方案初步设计方法的讨论。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控制系统方案的设计。

4.6控制系统的实现:本节是前几节知识的总结与应用,对开环控制系统和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制作并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实施,让学生在动手做的活动中体会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它是如何实现设计要求和控制目的的,以加深学生对控制与设计知识和应用的理解。

二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控制,什么是控制系统,掌握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并能够绘制控制系统框图。在此基础之上,对开环控制系统和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制作并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实施,让学生在动手做的活动中体会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它是如何实现设计要求和控制目的的。

三 教学重难点

4.2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工程和4.3控制系统框图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要重点讲解和加大练习力度。

四 教学方法

诱思探究和课堂练习

五 课时安排

4.1 什么是控制1课时

4.2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工程2课时

4.3控制系统框图2课时

4.4 控制系统的干扰1~2课时

4.5控制系统方案的初步设计1~2课时

上一篇:社区干部转正申请书范文下一篇:山东教师资格面试:《桃花源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