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勤奋的故事

2024-06-19

鲁迅勤奋的故事(通用9篇)

篇1:鲁迅勤奋的故事

简介百科网

鲁迅认真勤奋读书的故事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鲁迅先生小时候因为有一次上学迟到,结果被老师处罚了。知耻而后勇,他感到很惭愧,就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应该是表示强调的意思,怕自己还迟到吧。另外,现在像鲁迅先生小时候这样的孩子是越来越少了。还是那句话,知耻而后勇。可是现在的孩子,别说孩子了,成人能做到这句话的又有几个呢?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篇2:鲁迅勤奋的故事

2)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3)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4)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5)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6) 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7)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8)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9) 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10) 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发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11)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12)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

13)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14) 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

15)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 ——鲁迅

16) 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用经济学的眼光看是一种财富关于学习的名言 鲁迅关于学习的名言 鲁迅。 —— 鲁迅

17) 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 鲁迅

18)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19) 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篇3:鲁迅《故事新编》的叙事策略研究

一、叙事的“荒诞性”

鲁迅在《故事新编》这部短篇小说集中一改他以往创作的风格,与其以前的创作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异,用诙谐幽默的笔墨来表达其自己的思想。其中最为显著地就是小说叙事中带有了一定的荒诞性。我们通过《故事新编》可以看出,其中大多数的故事是源于古代的神话和历史上的传说,古代的神话其主要的特点就是荒诞性,而这种故事的荒诞性是源于古代人民最朴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些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多时候是没有逻辑可言的,其逻辑很大部分是混乱的,这些故事和混乱的逻辑本身就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鲁迅先生是用一种戏谑的笔触来表现其荒诞性,看似普通的笔法,却营造了一种真正的浪漫主义情调。“一切神话都是在想象中和通过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这是马克思曾今指出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神话的抽象和荒诞,《故事新编》的作者从选材上就切合了荒诞艺术的手法,一种荒诞性是由一种混乱的逻辑来表现的,这样的荒诞主要是作者有意把神话融入之中,神话在现实与其本身穿梭,从而给读者有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把古代的社会环境溶于现代化,通过其语言来揭示社会的黑暗,更能表现出人物的生存环境的荒诞性。除了表现这荒诞性之外,还表现了社会人物之间的矛盾,通过激化这种矛盾更能体现出人性的更深刻一面,作者在这种荒诞之中对社会和人性进行了批判。

鲁迅在《故事新编》中的荒诞性叙事,与西方社会中的“荒诞性”叙事有很大的差异,西方的荒诞性叙事偏向与现代派特色,充满了“反传统”与非理性思想,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解构。但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的荒诞性却是一种基于现实基础的荒诞性,属于批判现实主义创作范畴,只是在叙事上给予了“荒诞性”,让故事不再像传统的叙事一样。但是所要揭示的却是相同的,即封建社会的腐朽与人性的麻木。

二、情境设置的个性化

除了叙事的荒诞性以外,鲁迅小说最重要的结构形式就是对故事情境的设置,对于鲁迅叙事视角,人物、场景,氛围构造都有重要的作用,它统一了鲁迅小说内在的意蕴,是鲁迅观察现实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视角,个性化的情境设置是鲁迅和其他作家不同的艺术特色。我们可以看出在鲁迅的小说中群体形象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在像《呐喊》这种叙事性小说占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在《故事新编》中也有更突出的表现。鲁迅在小说创作过程中,群像的塑造和表现不是为了某个阶层或者某个人物,而是整个社会思想意识和形态进和精神生活环境的展示。鲁迅在不同的作品中,其表现的形式也不同,但是在传达的意思和制造的氛围是清晰的是和思想一致的,这使得鲁迅在小说中显示出更明显的整体性和突出的个人物个性。对于中国封建伦理文化的批判是这两部小说集重要思想内容,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文化,人吃人的社会性,虚伪性顽固性都有着充分的揭示,这都是通过鲁迅悲愤的性情而写,在叙事上鲁迅借鉴了外国小说的叙事方式,更继承和传扬了我们传统小说的叙事方法。

鲁迅《故事新编》中情节、人物以及情境的个性化设置,使得作品独具特色。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成为一种小说创作创新的典型。这样的叙事性的创作,是鲁迅小说新的创造,对后世小说题材的开拓有种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用神话故事为题材来进行情节与人物的设计,在《奔月》、《铸剑》的故事轮廓同样于古籍可考,但这两篇小说依然以瑰丽神奇的想象细致生动地将古代神话传说具体化为奇幻的艺术画面。瑰丽神奇的想象使得小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这种浪漫主义情怀,使得小说独具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三、结语

鲁迅的《故事新编》在叙事上具有一定的特色,摆脱了传统叙事的局限,采用了创造性的手段,对于传统的神话故事进行创新改编,通过对特定人物与环境的设定等让整个叙事显得个性化,同时充满想象性的叙事使得故事充满了浪漫色彩,所以整体上而言,《故事新编》在小说创作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摘要:《故事新编》是鲁迅以神话为题材创作的小说集,创作风格与其前期所创作风格有很大不同,在叙事上充满了创造性、想象性,采用虚构的手段来对历史人物以及文化环境进行消解与批判,以一种幽默、讽刺的“游戏笔墨”来进行叙事。本文就是对鲁迅《故事新编》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鲁迅,故事新编,叙事,策略

参考文献

[1]叶永胜.论《故事新编》的存在主义诗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2]方凖浩.鲁迅《故事新编》神话系统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3]秋霞.民间的激活:“故事”方能成“新编”——《故事新编》中民间叙事策略的现代开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篇4:鲁迅爱书的故事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他识字渐渐多起来了,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的时候,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叫做“压岁钱”。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藏书了。

篇5:勤奋学习的故事

二、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三、囊(náng)萤映雪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ì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

四、负薪(xīn)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五、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把头皮扯痛,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孙敬悬梁与苏秦刺股合称悬梁刺股,比喻刻苦学习。

六、划粥断齑jǐ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丧父,母亲由于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带着他改嫁别处。范仲淹寄住在寺庙里,昼夜苦读。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生长着十几种可食的野菜。范仲淹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野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 菜便成了。这就是“断齑”,既简约又清淡,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篇6:勤奋成功的故事

就在4天前,18岁的周洋在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的决赛中,孤身一人粉碎了韩国三人的前后夹击和美国名将的撞击夺得冠军,2分16秒993的成绩也打破了该项目的冬奥会纪录,并实现中国短道速滑项目30年来在冬奥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也为长春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希望能有一双好冰鞋的坚强女孩

“大宝太不容易了,她能有今天,是创造了奇迹!”父亲周继文叫着女儿的乳名,女儿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同样让他激动不已。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女儿一路的艰辛。

周继文是吉林九台人,1986年到长春打工时不慎砸折双腿。经人介绍,和患小儿麻痹症的王淑英在1990年结婚。周继文没有工作,王淑英工作单位经营陷入危机,收入微薄,女儿周洋却在此时降生到这个困难重重的小家庭里。因为在羊年出生,王淑英给女儿取名周洋,夫妻俩将新的希望从此全部寄托在周洋身上,却因王淑英所在的单位解散连小周洋每月的幼儿园学费都无法按时交纳。夫妻俩双腿全部残疾,挣钱的出路有限。无奈之下,周继文去学做厨师,王淑英就在家加工熟食出卖,才算暂时解决了小周洋幼儿园学费的困扰。

虽然夫妻两个人都残疾,但小周洋在幼儿园的表现,却让他们开心,每次女儿参加跑步比赛都得第一名。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小学二年级。小周洋的“第一”特长被叶乔波的教练崔顺子发现,不久60岁高龄的崔顺子就将小周洋正式纳入自己的门下,学习速度滑冰。但每个月上百元的训练费又难住了一家人。为让女儿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夫妻俩工作之余用自制的“冰箱”卖雪糕增加收入。

女儿小,每次训练都要接送。可训练场地有限,参加训练的孩子只能“排班”进行,有时是深夜,有时是凌晨三四点。为了省钱,夫妻俩个连个闹表都舍不得买。赶上排在凌晨的训练段,夫妻俩个在夜里不知要“强制”早醒多少次看时间。“这孩子对滑冰有天赋,家里再困难都得让她滑下去。”

因为家里实在太困难,买不起好冰鞋,穿的基本都是别人的旧鞋,因为不合脚,小周洋经常满脚都被磨出水泡。就是在这样的家庭困境中,周洋一天天成长。,小周洋在沈阳参加全国冬季项目锦标赛获得第一名。7月,她代表长春去哈尔滨参加一个全国比赛,此次比赛,她最希望自己能有一双好冰鞋穿。

教练想激发她斗志,就说只要你拿到第一名,老师就给你买一双好鞋。结果,在比赛中周洋拼尽全力最后获得冠军。拿着老师买的800多元的名牌运动鞋,小周洋低下头给教练深深地鞠了一躬,看着眼前这个倔强的小姑娘对滑冰的执著,教练当场落泪:“好孩子,你是好样的,以后你要是能冲出去,冲到国家队,冲到世界赛场上,你要什么老师都给你!”小周洋却一脸郑重地对教练说:“老师,你放心,我一定会按照你说的冲出去,为了老师,也为了我爸爸妈妈。他们供我太辛苦了,我不能让你们白辛苦!”

让父母生活得更好的奥运冠军

就这样,这个小姑娘在拮据的家庭环境中,凭着对成功的渴望和韧劲,在以突出的运动成绩迈入国家队。此后,周洋开始在短道速滑比赛场上渐崭头角:-的全国短道速度滑冰联赛长春站中,夺取女子1000米冠军;20长春亚冬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赛夺得金牌;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哈尔滨站女子3000米接力赛冠军成员;美国站女子1500米赛冠军,并以2分17秒162的成绩,刷新了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励志一生 )2月,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短道速滑首日比赛中,周洋成功摘取女子1500米金牌,这是该届大冬会短道比赛首枚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获得的第一枚金牌。这个小姑娘,因此被国内外媒体誉为“周台风”,周洋比赛的凌厉风格再次让世界瞩目中国速滑。

2月21日11时56分,周洋创造了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的奇迹。在只有她一名中国人参加的1500米短道速滑比赛中,她位于第二道,三名韩国选手则分别排在第一、第四和第七道,对她形成了包夹之势。就在这样的压力下,周洋爆出了极强的体能和冲刺力,将其他人越甩越远。

更让无数中国网民和亿万电视观众动容动容的,是她质朴的夺金感言“可以让我爸妈生活得更好一点”,这个“90后”小姑娘,因此成为亿万网民心目中最美的人。

4天后,在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周洋和队友再次打破世界纪录,勇夺桂冠。

周洋成了中国最年轻的冬奥会冠军。对于周洋今天的成功,周继文说,周洋从不忌讳在别人面前提起自己训练的艰辛和家中的窘境,周洋说,没有她那样的过去,就不可能有好的将来。

篇7:怀素勤奋成功的故事

怀素从小就聪慧,并且热爱学习,尤其喜欢书法习字。在书法上,他特别认真努力。怀素家境贫寒,实在没有多余的钱给他买纸练字,于是,他就自己找来木板,不断地涂上白色的画漆,然后再在上面练字书写。但是,木板涂上油漆又太滑了,怀素觉得不好写字,影响他练习。当时,怀素住在寺院里,寺院附近有块荒凉的土地,他在荒地上种植了非常多的的芭蕉树。等到芭蕉长出叶片后,他就去把芭蕉叶摘下来,当做平常的纸张一样用来练习书法。

但是,由于怀素练习得太勤奋,没日没夜的练习使芭蕉叶很快就被摘光了,芭蕉的小叶片他舍不得摘,想等这些小叶子再长大些成大芭蕉叶。于是,聪明的怀素灵机一动,他带着自己的笔墨来到芭蕉树前就直接在叶片上练字。夏天,太阳炙烤着他,他汗水涟涟,脸被晒得通红;冬天,寒风凌冽,他的手被冻得开裂了,隐隐作痛。但这些,怀素都忍下来,什么都无法阻止他练字。

篇8:论鲁迅《故事新编》叙事策略

在《故事新编》的结构之初, 鲁迅所做的是将目标人物和他认为有书写价值的事件, 从历史文本的边边角角中搜集起来, 放到一个文本中。这个步骤很不起眼, 容易被我们忽略, 但是它却有基础性的意义:中国在进入近现代之前并没有自己系统的神话史, 同一个神话英雄在不同的文本中有不同的表现, 但我们只能从不同侧面得到松散零星的印象, 对这些神话英雄人物的谱系并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故事新编》并非要写一部神话史, 但是, 它将小说主人公散落在各处的形象抽离出来, 搜集整理之后, 将他们的生活片段联系起来, 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人物性格更加丰满, 他们有了自己个人的时空世界, 而不再隶属于某一个历史事件。他们的种种行为有了更加饱满的精神背景, 体现出他们的存在本质。这只是“新编”工作的开始。有学者指出中国神话具有“非叙述、重本体、善图案”的特点, 鲁迅搜集这些故事元素, 并不是简单罗列复述, 而是凭借其深厚驳杂的知识积累, 将这些“故事”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拼接起来, 并按他的“因果律”组成一个情节链, 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组合效果”。

在女娲补天、共工与颛顼争帝之前, 天阙的原因是“初不足”, 人并不为之负责。但是到了《补天》中, 鲁迅选择按照“造人——争帝——天阙——补天”的顺序组织整个事件过程, 《补天》变成一个完成的情节, 各个叙事单元之间相互连贯, 并且形成了“创造——破坏——补救”的逻辑顺序, 女娲和人分别承担起创造者和破坏者的角色。同样地, 在《奔月》中, 精于射术的后羿射光了所有猎物, 成了被嫦娥抛弃的直接原因, 表达出对婚姻生活的现实物质性的强调;在《出关》中, 孔子问老而孔胜老败导致了老子出走, 构建了一次儒道交锋, 表达了对两者的双重否定。看似不相关的历史事件片段的拼接, 被赋予了某种内在的“原因”, 这种虚拟的原因又是作者价值判断的载体, 作者借着这些解释行为展现了自己对这些事件的理解, 亦对民族性的源流有更具体、更丰富的挖掘。

《故事新编》虽然在情节的主体上都有依据, 人物姓名亦有章可循, 但仔细比对, 我们仍能发现鲁迅在对原文的演绎过程中并非完全忠实于源文本。如同早期创作的《斯巴达之魂》和《复仇 (其二) 》一样, 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 更改了故事原有的面目或人物原有的气质。《故事新编》中的人和事显得即熟悉又陌生。

《起死》是由《庄子》中“方生方死”的议论、“庄周梦蝶”的寓言、“梦语髑髅”三个事件组成, 庄子见楚王的故事背景来自《庄子·秋水》。这些片段在道家典籍中都具有代表性。《庄子》一书的“理想读者”会在“隐喻”和“象征”的高度来理解它, 而不能将其“坐实”。然而, 在《故事新编》中, 庄子从玄思的云端“硬着陆”到了现实的大地, 只能说是鲁迅充满反讽意味的“有意误读”。

鲁迅顺着自己的逻辑进行“归谬”式的改编:让这些思考当真去现实中“实验”一把, 哲学的生死辩证对衣食无忧的人来说, 是“上流的文章”, 但是对衣食无着的人, 求生存仍然是第一位的, “齐生死”也只是庄子的“偏见”, 主张有没有衣服一个样的庄子也不肯给汉子自己的衣服。材料虽然都来自《庄子》, 但是人物格调和深层意蕴都走向了源文本的反面。对同一个人物的不同刻画, 对同一个事件的不同组织, 使得读者对先前的文本有了新的印象。

《故事新编》中增加了不少源文本中所没有的人物和事件, 而这些细节往往也因其特殊性而引起颇多争议。在《补天》里, 多出了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奔月》里, 又有了误射黑母鸡事件。这都是鲁迅的“无中生有”的想象和创造, 在古籍里找不到出处, 这是他虚构能力的体现。拼接和改编虽然需要功夫, 但终究有依据可寻, 我们解释起来脱离不开源文本。而虚构的事件, 体现的却是更加具有主体性的构思和“假设”。

在鲁迅的作品中, 叙事者很少直接出现。对文本的叙事视角的操作上, 《故事新编》采用的是全知视角。这是小说叙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叙事视角。但是, 关键的问题是, 《故事新编》在文本内部又常常十分巧妙而又精心地进行叙事视角的转换和限定。对于这种情况, 如果你的阅读不是十分细心的话, 那就很容易忽略过去。对某个人物进行品评, 往往是通过对人物面对不同情境时的行为、言论、心理进行描摹, 而收到一种不着一字、褒贬全出的效果。那么, 增加一些源文本中没有的故事情节, 意味着鲁迅为古人提供了一个新的情景、一个新的舞台, 触发人物新的行动, 笔下的人物正是在鲁迅设置的情境中, 通过自己的行为, 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本质。鲁迅对人物的塑造便在“无声无息”中完成。

我们可以看到, 鲁迅在刻意表现个人在历史生活中的主体性。《故事新编》是一部“人的历史”, 人是一个多面的整体, 拼接过程就是还原人的自足性。人的行为有外在的偶然性和内在的必然性, 改编就是显示出不同的人面对现实人生的内外矛盾或统一。人的本质体现在他的行为之中, 鲁迅不断地设置新的情境, 考验着他笔下的人物, 在不停的选择中, 实现着人物对自身的想象与塑造。

参考文献

[1]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百花洲出版社, 1994.

篇9:鲁迅之子周海婴的故事

父母关爱备至

1929年9月27日,周海婴生于上海,海婴出生时属难产,鲁迅在医院里焦急万分,想方设法抢救许广平母子。海婴降生后,鲁迅给儿子取名“海婴”,就含有“上海出生的婴儿”的意思。后来鲁迅曾对海婴说:“你长大后如果对这个名字不满意,自己可以重新取过。”可见鲁迅对儿子的宽厚。

周海婴儿时他家住在上海大陆新村,楼下的房间用装有玻璃的门隔开。有一天,一位邻居小朋友来他家玩,不慎把海婴关在里间。由于门太紧,海婴一时打不开,他心里非常焦急,拼命想把门打开,他一掌用力推过去,一块门玻璃就被他打破了,手也被碎玻璃划出一道口子,鲜血直流。海婴一时慌了,在楼下放声大哭,正在楼上书房中写作的鲁迅听见哭声,三步并作两步奔下楼梯,马上用云南白药和纱布将海婴手上的伤口包扎起来,并安慰海婴说:“孩子别慌、别慌,过几天就好啦。”紧接着鲁迅又和蔼地将吓得呆在一旁的那位小朋友送走了,事后鲁迅也没有责骂海婴,而是请师傅将门玻璃重新装好。这件小事给周海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周海婴与邻居的小朋友关系一直都很友好。周海婴的夫人马新云当年就住在他家对面,所以他俩长大后还结为夫妻。

鲁迅平时忙于写作,经常接待来访的进步学生和作家,但他每天总要抱一抱海婴,有时还要与许广平抱着海婴去照相馆照相。照片取来后,还要写上日期,然后珍藏在影集里。在与友人的书信里,鲁迅曾多次提到海婴,可见鲁迅对海婴非常喜欢。

鲁迅对儿子的爱护不是一个简单的“爱”字所能概括的。他有一句名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句话凝聚了鲁迅先生的一腔父爱,也包含了鲁迅对孩子的人格尊重。

鲁迅和许广平都爱好文学,为什么周海婴没有从事文学创作呢?原来他上大学时,最初在辅仁大学社会学系就读了两年,后来又转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他为什么没有向父母学写作呢?一方面是周海婴对理化科目,特别是无线电非常喜欢;另一方面跟父母对他的家教有很大关系。还在海婴年幼时,鲁迅就教育儿子“不要去当空头文学家”,这也成了鲁迅对海婴的遗嘱。鲁迅去世时,海婴才7岁,此后母亲经常与海婴在一起回忆鲁迅,可以说鲁迅的许多情况是母亲讲故事一样讲给海婴听的,他从母亲那儿进一步了解到父亲鲁迅。

新中国成立后,许广平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文联主席团成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二至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后于1968年因病不幸去世。许广平生前也经常告诫海婴:“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去沾鲁迅的光,而应靠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立足。”

生在鲁迅光环下的周海婴一直牢记着父母的教诲,从不沾父母亲的光,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在社会上立足。1956年他从北大物理系毕业后,正赶上我国搞核武器研制,他便被分配到北大核物理系,从事筹建实验室工作。1960年以后,他又到国家广电局技术部搞无线电规划工作,曾担任过原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一直干到1994年离休。他是中国鲁迅研究室和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顾问。经有关部门特批,他的家中至今还装有一个无线电台,平时可经常摆弄一番。

周海婴曾当选第四届至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第八届至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积极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提建议,特别是针对《著作权法》和反盗版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明确意见,在履行全国人大代表义务和参政议政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鲁迅的儿子,他在业余时间和离休后,为研究鲁迅的人生和文学作品、传播鲁迅爱国主义精神,宣传鲁迅的创作思想、维护鲁迅的尊严等方面,默默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主编出版了《鲁迅回忆录》,并积极推动《鲁迅大全集》的出版工作。他还兼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和绍兴、上海、北京、厦门鲁迅纪念馆或鲁迅博物馆名誉馆长、顾问。

一生爱好摄影

周海婴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摄影,在年轻的时候,他就拍摄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退休后他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拍摄了许多反映时代变化的风土人情照片。

周海婴在回忆自己的第一架照相机时说:“有一天母亲比较富裕的朋友借给我一只小方木匣镜箱,由此我正式开始学习摄影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只有一架照相机。他虽然用过不少机型,但手里总是只有正在使用的一架。对于儿子痴迷于摄影,母亲许广平非常支持。周海婴拍的早期照片都用几本厚厚的黑卡纸老式相册珍藏着,都是许广平帮儿子细心粘贴的,有些用了三角形相角。许广平还为海婴的初学摄影簿亲笔题字:“雪痕鸿爪”、“大地蹄痕”。1948年,许广平还将买防寒衣服的钱省下来,给海婴买了台照相机和20个胶卷。这架相机,周海婴一直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至今还存放在家中。

一生热爱摄影的周海婴,共拍摄了2万多张的照片。2008年9月27日金秋时节,他在北京举办《镜匣人间——周海婴80摄影展》。2009年10月到11月,他又举办了《朝影夕拾·周海婴1943一1950摄影展》。人们在这两次展览上,看到了1948年郭沫若、侯外庐、宦乡等民主人士搭乘“华中轮”海船,从香港前往东北解放区,到沈阳后又留下迎接“新政协”的历史瞬间。周海婴1956年10月拍摄的《鲁迅墓迁墓》和《文学家巴金》等老一辈著名文学家系列摄影作品,《华中轮抵达东北解放区(丹东)》、《民主人士讨论新政协的召开(沈阳铁路宾馆)》、《黄炎培在火车上致词(火车上)》等历史题材摄影作品被摄影界称为见证那段历史的“孤本”。

周海婴撰写了回忆录《鲁迅与我七十年》,书中还收录了他的许多摄影作品。该书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热爱故乡浙江

受父亲的影响,周海婴对故乡浙江特别是绍兴经常念念不忘。早在1936年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在上海生活了10多年,后于1948年秋随母亲许广平离开上海,辗转香港,再到解放区,最终定居在北京,但他始终忘不了故乡绍兴。海婴儿时常听父亲在家中说绍兴话,他后来也学会讲一口地道的绍兴话,这跟父亲不无关系。海婴还喜欢吃绍兴菜,那是鲁迅先生逝世后,海婴的叔叔周建人先生为了照顾许广平和周海婴母子,专门搬到海婴家楼下住。有一段时间,海婴由师母王蕴如女士照顾他的起居生活,并经常做绍兴菜给他吃。尤其是霉毛豆、霉千张,这些菜虽闻起来臭,吃起来却很香,又开胃口,海婴十分爱吃,于是绍兴菜也吃就习惯了。1948年春天,他第一次随母亲和周建人叔叔回绍兴时,就买了老酒、茴香豆、鹅肉吃,还乘乌篷船到大禹陵、东湖游览了一天。

周海婴1997年10月回到绍兴,被鲁迅中学聘请为名誉校长。在故乡住了好几天时间,也到大禹陵、东湖等景区重游过。在游柯岩风景区的“名士苑”时,他看到一块石碑上写有自己的名字,谦虚地说:“我不是名士,我是绍兴人。”说罢倚在刻有“我是绍兴人”的大字石碑上,特意请人拍了一张照片。作为绍兴人的周海婴,一直关心故乡的变化,并为绍兴鲁迅纪念馆提供了很多鲁迅的物品,提出过许多宝贵建议。

正因为海婴热爱父母和故乡,所以他对鲁迅中学的校领导和笔者说:“我对鲁迅中学这尊鲁迅雕塑非常满意,因为这是鲁迅当教师时的形象。我父亲非常热爱学生,热爱青年,对朋友和同学、同事和蔼可亲。母亲和我从来没有看到他发脾气,但有段时间为了政治的需要,有些人把鲁迅说成‘老生气、老发脾气、老骂人的人’,这是错误的,其实骨头硬的人并不一定老骂人。‘横眉冷对千夫指’,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对敌人的憎恨;‘俯首甘为孺子牛’,则是植根于鲁迅对人民的热爱。”周海婴还向鲁迅中学捐献了一些鲁迅的书,他对该校的师生们说:“我父亲是个很普通的老师,很普通的文化人,是人民大众的一员。其实,他最初并没有想当什么‘家’,他只是时刻想着中国的命运,想着中国的未来,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他才成为今天人们心目中爱戴的鲁迅。学习鲁迅,不要单纯地学习鲁迅的一两篇著作,要了解他是怎样成长,了解他怎样和社会、历史结合,了解他怎样为人类发展进步、为国家命运着想、奋斗……”

近年来,周海婴更是经常回到故乡,开展或参加各种活动,与故乡的联系越来越密切。2004年4月28日,他出席了绍兴县鲁镇主题公园的开园仪式,被聘为鲁镇名誉镇长,并为鲁镇开园开启钥匙;2007年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绍兴举行,海婴出席了典礼并与父亲笔下闰土的原型章运水的孙子章贵相见。2008年,鲁迅先生逝世72周年纪念日,55件鲁迅的墨宝真迹亮相于绍兴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兰亭书法节上。这个展览能成功举办,周海婴付出了许多努力,有些国宝级展品是他出面向国家文物局借展的。同年10月,海婴将他的摄影作品带到绍兴鲁迅纪念馆,并举行了《许广平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展》。其中有《母亲许广平在外滩》《周家“老台门”》等系列作品,受到了乡亲们的欢迎。那次回故乡,乡亲们为庆贺海婴八十寿诞,还在海港大酒店为他举行了寿宴。席间他激动地说:“谢谢父老乡亲。在我父亲去世72年的今天,大家团聚在这里,为我的生日祝福,这么浓浓的乡情,让我感动不已。”

此外,早在1909年6月,鲁迅结束了留学日本7年的生活回到祖国,第一个工作岗位就是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现为杭州高级中学)任教。2009年是鲁迅在杭高任教满100周年,杭高特地把周海婴请到杭州,为400多名学生做了场讲座。因鲁迅在杭高任教的这段历史,北京、上海、绍兴等地的鲁迅纪念馆都没有史料,因此海婴特别感兴趣,一到杭高就忙着寻找父亲的踪迹。在杭高鲁迅纪念室内,海婴手拿放大镜,仔细地鉴赏父亲鲁迅留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学生毕业证书上的印章。在杭高校史陈列馆,看到鲁迅的一件手稿藏品,他立刻举起相机拍摄了下来。□

Lu Xun’s Son Passes away at 81

By Xu Zhongyou

Zhou Haiying, the son of the famous 20th century Chinese writer Lu Xun (1881-1936), died on the morning of April 7, 2010 at the age of 81 in Beijing. His death received extensive coverage in news media across the country largely because he was the son of Lu Xun. He is probably the best known son of all the sons of well known writers in China.

Zhou Haiying was born on September 27, 1929 in Shanghai. After learning that Xu Guangping was having a difficult labor, Lu Xun instructed the doctor to save his wife first if any emergency should happen. The mother and the baby boy both were safe. Lu Xun named his son Haiying, meaning a baby born in Shanghai. Lu Xun advised his son later that he could change the name if he grew up disliking it. It is not known whether the son liked the name or not, but it was his name for all of 81 years in his life.

Though Lu Xun and Xu Guangping were writers, Zhou Haiying did not pursue literary fame at all. He studied sociology for two years in Beijing-based Fu Jen University before he turned to study radio at the Physics Departm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 He chose such a future for two reasons: he did have a passion for science and radio in particular and he followed his parents’ advice. When he was a baby, his father advised him never to become a man of letters who could do nothing but play with empty words. This advice also appeared in Lu Xun’s famous will.

When Lu Xun died in 1936, Zhou Haiying was seven years old. What he knew about his father came largely from his mother, who passed away in 1968 after serving many prestigious positions. Xu Guangping repeatedly cautioned her son against making use of the glory of Lu Xun at any time. Instead, she advised, he should establish himself on his own in society.

He minded the parental advice to the letter. In 1956 he graduated from the Physics Departm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 As China was going all out to produce its own nuclear weapons at that time, the young scientist was assigned to the nuclear physics department of the Beijing University where he was put in charge of setting up a lab. In 1960 he was appointed to a position at the Broadcasting Administration, the predecessor of the present-day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He worked there until retirement in 1994. He was an expert in radio communication. With special approval, he had a radio transmitter at home.

Zhou Haiying is also known for his hobby: photography. He started learning to take photos when he was just a boy. A friend of his mother’s lent him a camera. His mother encouraged him. In 1948, she bought him a camera and 20 film roles. The camera was in use until the 1980s. In his lifetime, Zhou Haiying took more than 20,000 photos. Many historical moments he captured on his camera are the only existing visual records of some historical events and some historical people.

In September 2008, he staged a solo show of his photographic works in celebration of his eightieth birthday in advance. A year later he staged another show of the photos he took from 1943 to 1950.

He was the author of the book “Lu Xun and Me in 70 Years”. The memoir, published by Wenhui Press, includes many of his photographs.

Zhou Haiying had a passion for his hometown Shaoxing in Zhejiang, a coastal province in eastern China. His mother and he continued to live in Shanghai for about ten plus years after his father’s death in 1936. In the autumn of 1948, the two moved via Hong Kong to the liberated area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ommunists and they settled down in Beijing. He heard his father speaking the Shaoxing Dialect at home for seven years. He learned to speak the dialect perfectly. After his father died, his Uncle Zhou Jianren and Aunt Wang Yunru moved in to take care of the mother and the son. The dishes prepared by his aunt customized the boy’s stomach to the taste of Shaoxing. In the spring of 1948, the 19-year-old Zhou Haiying visited Shaoxing for the first time. He tried Shaoxing rice wine, beans flavored with aniseed, and goose meat. He also took a black-awning boat ride to visit the Mausoleum of Yu the Great and the East Lake.

He revisited Shaoxing in October 1997 where he became the honorary president of Lu Xun Middle School. During his stay, he revisited the mausoleum and the lake.

上一篇:我爱班集体班会下一篇:《梅花落·新岁芳梅树》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