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乡村治理经验

2024-06-12

台湾乡村治理经验(通用6篇)

篇1:台湾乡村治理经验

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本文在介绍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总结其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措施,探寻对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 国际经验 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为资源载体,融观赏、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乡村旅游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相对成熟的较为完整的过程,目前已具有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对我国大陆地区乡村游具有借鉴意义。

1.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1.1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经近半世纪的发展,日本乡村游取得显著成绩,处世界先进水平。日本乡村游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观光娱乐型和休闲度假型。

观光娱乐型主要是以城市人所陌生的乡村农林牧副业生产过程和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景区附近开辟有特色的菜园、果园等,游客可采摘,享田园乐趣。在日本的一些水果和花卉的产地,农园就是观光旅游地。从时令果园的分布情况来看,70%集中在关东、甲信越地区, 80%为个人经营,其次是“农协”共管。从果园经营类别来看,既有专营某一种类的,也有实行两种或多种兼营的,大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技术条件和市场需求等情况进行开发。

休闲度假型的乡村旅游,是利用优美的山水自然环境和不同的农林资源,向人们提供各种休闲度假服务。目前这种形态的乡村游,已成为日本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主要形式。休闲农场是最具代表性的经营业态之一,它以生产蔬菜、瓜果、茶蚕或其他农作物为主,在具有多种优越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开展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日本最多的还是各类综合性的休闲农场,一般在农场内规划有服务区、景观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分别开展综合经营活动,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

1.2 韩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韩国乡村旅游是随着经济腾飞和城市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韩国自上世纪60年代起经济开始腾飞,由农业国逐渐转变为中等发达国家。韩国约90%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农牧渔业人口不足10%。这为韩国发展乡村游提供了便利条件。

韩国乡村游内容丰富。海滩、山泉、小溪、瓜果、民俗都成为乡村游的主题。韩国约有800个与乡村旅游有关的民俗节,如“泡菜节”、“鱼子酱节”等,具有乡土特色为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韩国乡村游在项目和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韩食旅行”让游客前往农村品尝颇具特色的韩式套餐。“茶园旅行”让游客到茶园采茶。“周末农场”适应双休日的特点,供城市游客携一家老小去耕作和收获,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韩国农林部正在推广的“绿色农村体验村庄”则是将自然生态、旅游、信息化和农业培训结合起来的高端乡村旅游项目。

1.3 台湾乡村旅游发展概况世纪60年代后,随着工商业发展,农业在台湾所占比重下降,到1980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9.2%, 同时面临农场规模小、农产品过剩、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就需要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扩大经营范围。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台湾已意识到乡村游这种兼具农业生产、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经营的 “强心针”。

近年来,台湾乡村旅游在规模、种类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拓展。从距离上可以分为两

种类型:近郊型乡村游和远郊型乡村。近郊型乡村游接近于都市农业,农事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交融;远郊型乡村游相对独立于城市,乡土气息浓郁,为游客提供返璞归真的体验。从内容上形成以下几种类型: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和休闲农场。

2.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措施

2.1 对乡村旅游进行法律支持与规范

一是立法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日本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关政策最早可追溯到1970年。当时山村振兴基本问题咨询委员会制定了“山村振兴和开发计划”,提出“山村地区将长期承担保护日本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92年,农林水产省又出台新政策,并在99年颁布《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99年,韩国制定了“农业•农村基本法”,第23 条记载着以“城市农村交流”和“绿色交流”来推进“绿色旅游”。台湾乡村旅游发展依据是“农业发展条例”和“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目前相关规定可分为七类,约50余部。

二是利用法律、规范对乡村旅游进行规范化管理。日本的农家住宿一般以家庭成员进行经营,按《酒店法》的规范进行管理。韩国政府对农民办家庭旅馆有严格的标准。台湾当局注重乡村游规划管理、制度与相关规定的衔接。条文明确规范了审批程序、审核标准,可操作性强,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2.2 成立负责乡村旅游的专门机构

日本、韩国、台湾都成立了专门负责乡村游的政府机构及社会团体,对乡村游进行组织协调。日本政府直接参与旅游规划和行动,由农林水产省负责对其管理、咨询、提供补助经费和贷款等。韩国民泊协会承担着为开办家庭旅馆的农民服务和协调的作用。该协会办有网站,家庭旅馆在网上注册,游客可查询。台湾非常重视乡村游发展,从“行政院农委会”到基层农会都有负责的机构。

2.3 对乡村旅游发展实行政策倾斜

日本、韩国、台湾的各级主管部门在资金、技术、经营管理上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大力支持。如台湾83年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农民开辟观光园经申请及考察后,纳入辅导对象,由“农委会”拨给补助;90年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在经费、技术辅导等方面加大支持;92 年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备管理办法”;94年出台了“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辅导创办示范体验型市民农园。

2.4 对乡村旅游进行整体规划和形象宣传

牵头做好乡村游规划。如台湾农政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制订了“发展休闲农业示范计划”、“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和各个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计划,并把这些计划列入全面的综合规划之中,以使乡村旅游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日本、韩国、台湾的主管部门每年都通过印制宣传手册、统一组织广告活动、举办旅游博览会等,对乡村游进行宣传和推广。

2.5 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条件

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进行持续建设和完善。日本、韩国、台湾经过多年建设,乡村交通已形成了镇镇通国道、村村通公路、户户连大道,即使偏远乡村,都有平坦的柏油马路。与旅游相配套的旅馆、商店、加油站、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做得较到位。

3.对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3.1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法规体系

为保证乡村游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结合我国实情,制定并持续修改完善乡村游法规。可在相关法规或文件中,设置乡村游的说明和规制。或以文件规划的形式,制定“乡村游发展规划”“乡村游促进计划”等。同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制定“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条例”“乡村游经营者上岗管理条例”和“乡村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条例,促进乡村游的发展。

3.2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

乡村游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的引导和组织协调,各级政府在乡村游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一是成立负责乡村游发展的专门机构,对乡村旅游涉及到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权限、宣传等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为乡村游提供培训、金融、信息等方面支撑。

3.3 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应把对乡村游的支持作为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别的举措,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多方金融筹措,促进乡村游发展。优先支持在农业生产基础上衍生的、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乡村游区域开发,为招商提供税收、土地使用等优惠,并给予财政资金或贴息贷款支持。同时,投入资金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一个优良环境。

3.4 拓展乡村旅游细分市场

产品的内涵是乡村游发展的关键,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从一般观光游到参与性极强的休闲农场游、再到提升自我和发展自我的主题游,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国乡村游发展不能局限于一般的乡村度假和生活体验,应拓展细分市场,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更加优良的服务和环境。

3.5 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宣传和推广

从宏观政策而言,建议在国家明确乡村游在乡村地区复兴中的地位,给予乡村旅游更重要的地位。同时,各地主管部门做好乡村游的规划设计,并不断修正。乡村游多为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形式,各级政府要组织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扩大营销层面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发展乡村旅游典型案例》.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2]慎丽华、森豪利、郝艳萍,中日韩三国“绿色旅游”的理念与现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

篇2:台湾乡村治理经验

****市**区位于**西北部,辖*镇*乡,是中国村民自治发源地。**区作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区),以“三聚三促”积极创新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体制,努力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

一、聚焦党建引领,促基层党组织强起来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一是实施“三个工程”。实施“书记领谈”工程,压实一把手职责,深化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常青工程”,坚持“选、管、育、用”相结合,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名。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量、质双提升工程,充分开发利用村集体资源,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与其他经济主体开展股份合作,进一步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二是设立“两个指数”。首创实行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和农村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办法,建立可量化、可评议、可约束的“党员微积分”考评指标体系,有效将党管农村工作原则贯穿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过程。三是成立“一个大党委”。以乡镇的社区大党委为纽带,以党建联盟为平台,开展网格精细化服务管理,实现基层党组织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镇解放社区“大党委”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治共享”要求,整合辖区内**个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共化解问题***件,广泛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支持社会治理工作。

二、聚焦共建共治共享,促主体参与多起来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治理,探索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形成多元力量参与乡村治理新格局。一是推行“三社联动”机制。开展村(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等多主体积极参与、协同推进乡村治理。刘三姐镇小龙村以打造“**环保妈妈志愿服务”示范点为契机,成立“环保妈妈”志愿服务队伍,以“大手拉小手”方式积极参与清洁乡村。古文村建立公益超市积分兑换机制,作为长效机制确保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热情不断高涨。二是推行新乡贤参与机制。***个村(社区)设置有新乡贤评理堂,评理堂推选评理员*人,赋予普法宣传员、人民调解员职责,让新乡贤评理堂成为普法主阵地、矛盾化解地。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纠纷***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邻里更和谐。三是推行“大数据+”机制。采用“大数据+执纪监察”模式,搭建阳光政务监管平台。平台录入了**个部门的***项、****万条、涉及**.**亿元的民生项目资金信息,群众只需手指点一点,涉农资金、扶贫补贴等**项惠民政策实施情况就能一目了然。以“大数据+综治”为方向,推动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构建智能化、多元化、网格化治理新格局。全区共划分网格***个,配备网格员***人,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

三、聚焦农民群众主体地位,促乡村治理活起来

篇3:台湾乡村治理经验

除了已经开展的部分历史文化名村识别和保护工作之外,面对中国数量庞大、相对特色缺乏的乡村社区,如何更好的保护乡村风貌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从近年来台湾地区的营造实践中寻求启发。

1 台湾乡村社区营造的历史

台湾地区的乡村社区营造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传统的社区政策以1964 年的《民主主义现阶段社会政策》为起点,提出“以社区发展进行乡村社会的整合”,并将其作为社会福利措施之一,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以金钱和人力的大量投入来推动实施。与大陆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类似,这一阶段的社区建设实现了“基础工程”和“生产福利”建设的目标,但对于“精神伦理”层面的地方特色和自主意识培养仍然欠缺。

而后,随着政治解禁和民间力量的觉醒,一系列原住民运动和环保抗争运动等开始体现出自下而上的生存环境建设诉求;加之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各项问题的凸显,乡村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希望①和破解社会环境问题的关键。从1994年起,台湾地区的乡村社区营造随文建会社区营造整体政策的调整进入第二阶段,即“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和“从文化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解决问题”②。而后,台湾“9·21”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大量采用了居民参与的方式,社区营建经此推动成为台湾地区家园重建的普遍价值体现,1999年也因此被台湾新港文教基金会创始人陈锦煌称为“社区总体营造元年”。项政策,鼓励社区居民开展多样化的社区营造计划,整个台湾地区的乡村社区营建工作蓬勃开展,成果显著。新千年以来,台湾“行政院”下放权力,制定多

2 丰富的台湾乡村社区营造案例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尤其是乡村社区营造在全岛范围内形成了丰富的案例,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本文介绍的是作者实地考察和访谈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乡村,它们的社区营造从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路径各异,但殊途同归的实现了村庄凝聚力的达成和活力的再现。

2.1 成龙社区:从危机到特色

云林县口湖乡的成龙社区,早年因为农耕和养殖鱼虾贝等生产活动不断抽取地下水,导致地层下陷,海水倒灌形成咸水湿地沼泽,20 多年来长期积水,原有的生产活动难以为继,人口外流和老龄化现象突出。面临这样的村庄发展危机,除了从2005 年起接受林务局“生态休耕”的十年补贴外,成龙社区立足现状实情,于2009 年引入观树教育基金会,开展“成龙湿地社区参与学习计划”,连续三年举办湿地国际环境艺术节,组织国内外的艺术家在湿地范围内,利用多种材料开展参与式创作活动,通过艺术唤起居民的湿地保护和空间利用意识(见图1)。

社区内的公共空间环境改造也充分体现了湿地特征。例如村中心的成龙集会所,由在地居民共同建造,以不规则的蓝色曲线外观模拟海浪形态,辅以象征泡沫的白色卵石步道,再加上马赛克拼贴的各种海洋生物装饰,使整个社区变得生动活泼。

此外,由于青年人外出打工,造成在地小学生数量锐减,社区小学一度面临生源不足而被撤并的困境。成龙国小通过观树教育基金会的帮助,建设湿地保护特色课程,包括课堂教育和观测考察、装扮社区等系列课外活动,成功申请并通过了“村庄小学优质转型计划”,不仅保留了社区小学,甚至还吸引了其他地区的适龄儿童来此学习,为村庄带来了新的移民和生命力(见图2—5)。

2.2 思源社区:从历史到标识

思源社区是位于宜兰旧城外的一个城边村,原为日治时期日本神风特工队停机的备用机场,有包括机堡在内的多种军事遗址。近二十年间随着宜兰的发展扩张,社区人口超过8000 人,地价高、高楼密,缺乏公共活动空间的问题日益突出(见图6)。

自2004 年起,以废弃机堡的整治和社区开放空间的建造为契机,台大城乡所宜兰工作室的驻地规划师们开始引导社区居民回顾历史,挖掘地方记忆,凝聚社区共识。老人们回忆起当年为了躲避盟军轰炸,日本兵组织村民编制竹飞机模型作为伪装、吸引火力的故事,将其作为社区独特的文化资产记录下来。社区居民团结起来开展了重编竹飞机活动,几经失败但热情不减,最终成功搭成的模型被安置在机堡空间上方,形成整个公共活动空间的核心和象征所在。

随着“麻竹林中竹飞机”机堡改造的成功,一系列散落在周边的大小机堡被串联规划,社区居民期待着更大范围的合作共建和更美好家园的实现(见图7—9)。

2.3 土沟社区:从精神到场所

土沟社区位于台南市后壁区东部,属于嘉南平原中部的近山平原,“再一般不过的农村”,年轻人外流,老人留守。用现任土沟社区里长、土沟农村文化营造协会会长张佳惠的话来说,“只因土沟没山、没水、没稀有动植物,也不像别人一样有深厚的文化或历史。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我们也只能无中生有了”(见图10)。

为了重塑曾经的社区认同感,土沟人从历史记忆中挖掘出生产历史中“最后一头水牛”的意向,将勤勉踏实的水牛精神加以提炼和丰富,实现社区内部民众的团结和自我认同。在此基础上,社区、协会与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合作,十年间借助艺术的力量,从猪圈改造文化学堂开始,向整个社区的公共空间和场所扩展,如棉被被面花朵图案妆点的墙垛、彩色陶瓷碎片饰面的户外客厅等充满生活热情的细节设计遍布,整个土沟成为独一无二的农村美术馆。

近年来土沟社区的名声渐起,但他们却没有因此就盲目借机进行观光旅游的开发,而是持续性的寻求居民对于环境美化的共识。从各家各户门前院内的妆点,到对于社区主干道两侧空间的组织、老铁路站点遗迹、公交车站等节点的设计,再到如今筹划着对穿社区而过的小水渠的整体环境整治项目,土沟社区的居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村庄建设发展思路,并在按部就班的推动着发展进程。张佳惠提到,有基金想要资助他们的水渠清理和美化工作,但他们暂时性的婉拒了,因为不想被经济利益所绑架,而失去了建设家园的初衷(见图11)。

2.4 白米社区:从传统到品牌

白米社区同样位于台湾东北部的宜兰县,因三面环山,又被形象成为“白米瓮”。“白米”并非出产粮食的意思,而是因为矿产资源碳酸钙(石米仔)产量丰富而得名。社区从日本统治时期开始发展水泥和矿石加工工业,在上世纪70 年代达到鼎盛,全台湾的碳酸钙原料有80% 产自白米社区;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社区所在地一度成为“全台湾落尘量最大”的地区(见图12)。

伴随着社区营造的热潮,白米社区成立发展协会,一方面与污染工厂进行抗争,另一方面响应政府“从环保立县到文化立县”的发展思路,抓住近苏澳冷泉的区位优势,重新发掘曾经有过的传统木屐制作手艺,形成艺术木屐定制、木屐产品展示、木屐制作体验等一系列的特色文化产业,并结合社区环境的改善、民俗体验馆的建造等来共同促进社区旅游业的发展。白米社区的营造得到了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并正在积极申请宜兰县“种子社区”的称号。如今社区环境改善效果明显,“希望木屐”已成为台湾地区的一大特色品牌,社区居民也通过这一传统工艺的多元产业化拓展而实现了就业和收入的提升(见图13、图14)。

2.5 小结

除了因大陆媒体、学界宣传而广为人知的南投县桃米社区、长青村等“9·21”地震灾后重建的“明星社区”外,台湾乡村社区营造的优秀案例还有上百个。就如上文列举的这些社区一样,广泛而持久的营造活动为台湾大大小小的乡村社区带来了积极影响,它们的共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长期性。台湾目前受到认可的乡村社区营造活动几乎都已经开展十年以上,并仍被认为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未来还有更长远的探索和经营之路。

(2)充分性。村庄社区营造均取得了大多数甚至全体在地居民的支持;营造工作由统一的社区共识所指导,在全社区的各个场所、多个方面充分贯彻实行。

(3)多样性。每个乡村社区的营造,都是基于自身的特色和实情,营造方式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从环境的整治到产业的构建,形成的社区类型也丰富多样。

3 台湾乡村社区营造的三大要素及其“内”“外”逻辑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解读,以及对台湾社区营造过程的了解,本文作者将台湾地区的乡村社区营造工作进一步归纳提炼出三大要素,分别为“核”——作为核心的营造理念挖掘、“人”——营造实施和参与的主体和“物”——营造过程中利用的各项资源。这三大要素均存在明确的“内”“外”逻辑,且这些逻辑正是决定了台湾乡村社区营造活动成功和可持续的关键所在(见图15)。

3.1营造理念由内而生,切忌生硬植入

营造理念即台湾文建会提出的“社区共同体意识”,或者称之为“社区共识”。它是整个社区营造工作开展的核心所在,指导营造活动的方向,决定营造成果的价值。

营造理念应当由社区内部孕育而生,是对社区独特自然人文、共同历史记忆、共同诉求等的深入挖掘,能够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共鸣。例如成龙社区的湿地现状、思源社区的机堡历史、土沟社区最后一匹勤劳耕作的水牛所代表的社区精神、白米社区的传统木屐制作手艺等。这些内生的社区共识可通过营建活动实现向外的延伸和传播,但不应出现为了打造主题而生硬植入和嫁接的行为。

此外,台大城乡所宜兰工作室的负责人陈育贞老师强调,社区共识并非切片式的文史资料,而是会在社区生活中不断重现和延续的文化和精神所在。每个社区都存在自己的独特共识,但有时由于居民的无意识而被掩盖,需要一个解读、挖掘和发扬的过程。

与营造理念相对应,台湾地区的营造目标也是基于社区的永续发展、居民的幸福感提升和整个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推动等,并非一味追求“经济至上”。

3.2营造工作以社区内部居民群体为主,多元主体参与

在台湾,社区营造工作的参与主体是多元的,包括社区居民、地方政府、地方传统组织,以及由在地人员组成的各类公共性质的社团,如社造协会、社区大学、文史工作室、环保基金会、艺术工作室等等。

其中社区内部居民虽然多为普通民众,但他们作为利益诉求者和直接获利者,在整个社区营造工作中应当作为主要参与者和抉择者,培养自我组织能力,发挥主要作用。具体而言,居民可以提供在地生活文本以形成社区共识,可以直接参与各项营造活动,如纸飞机的制作、公共环境的改善等,还可以成为社区精神的传达者,如通过培训担任社区导游等。

此外,社会多方的参与、支持与辅助是台湾地区乡村社区营造成功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为社区营造工作提供宏观引导、资金支持和外部监督等;非盈利组织如上面案例中提到的观树教育基金会、台大城乡所宜兰工作室、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等,可以帮助居民挖掘地方共识、组织策划社区发展主题、规划设计社区空间环境并协助实施、提供生产或其他技能的培训等。尤其是创办于1995 年的宜兰工作室,驻守宜兰20年,为当地上百个城乡社区的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咨询服务与技术支持。

对于参与主体的内外区分和主次定位,陈育贞老师的工作理念有类似的表述,她认为,“我们了解社区,但不替他们做社区的事情,不做社区能做到的事情,不在社区完成的事情上贴标签”。

3.3 营造过程深入挖掘内部资源,有原则性的善用外来资源

乡村社区的营造过程需要各项资源的匹配,通常人们认为乡村地区缺乏资源,需要大量的外部投入来开展建设,但上述成功案例很好的阐释了对社区内外资源的不同态度和利用方式。

对于社区内部资源,应当深入挖掘,既可以将非资源转变为资源,如成龙社区将原本土壤盐碱化和倒灌形成的湿地开发形成如今的社区湿地艺术区和小学特色教育基地;也可以进一步提升资源的质量,如思源社区对机堡的环境整理和功能提升,白米社区利用地区独特的树种来制作木屐等。像土沟社区这样自称没有资源、没有特色的最普通乡村,也通过对社区精神的凝练形成了自己的非物质资源。

而对于来自社区外部的资源,应做到有原则性的善用。土沟社区提到暂时并未接受基金对他们水渠整治工作的资助,而白米社区则利用政府提供的专项资金建设了木屐展示和制作体验的民俗馆建筑。他们的“用”与“不用”,取决于是否会影响到社区居民的主导地位和社区发展的方向,可以说都是源于对保持社区营造初衷的坚守。

4 对大陆乡村建设工作的反思

反观当今的大陆乡村建设实践,尽管与“新农村建设”时期以物质空间改善为主相比,有了更丰富的工作层次和更多元的目标诉求,但仍有大量问题存在,其中普遍而典型的便是本末倒置较严重,存在“外部”绑架“内部”的现象。

在营造理念方面,随着成都乡村地区“五朵金花”等部分试点的成功,“一村一品”的概念受到追捧,乡愁提出的本意是引导乡村内涵的挖掘和特征的保持,但多数地区的实践采取了主题乡村打造的模式,主题选择或者完全复制国内国际成功案例,甚至与周边地区存在缺乏沟通的同质恶性竞争;或者追求新奇、高端、时尚,与村庄本底条件和地区实情不相匹配,理念难以贯彻实施,流于表面,如听上去已经显得泛滥的“画家村”“明清村落”“欧洲风情小镇”等。打造方式则以短频快的政绩工程或大手笔的开发建设资金投入为主,对村庄面貌的改变方式较为粗鲁,可能造成村庄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良后果。同时,在这样的情况下,村民对外部赋予的村庄主题缺乏共识和共鸣,建设积极性不高,甚至还存在建设者和村民对立的情况,打造出的乡村“貌合神离”,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

在营造主体方面,如上所述,大陆的乡村建设主体以村民、村委会和上级政府、外来投资者的组成模式为主,其中后两者属于外部介入主体。多数情况下,外部介入主体相对强势,如政府部门的管理和资源控制力,以及投资者的资金实力等,且目的性相对较强,如政府部门存在完成试点或指标达标的考核压力,而投资者则立足于投入产出比的算计和纯粹经济利益的追求;因此整个营造过程中作为村庄构成主体的村民反而存在显著的话语权缺失,甚至完全没有参与的机会。村委会作为村民和外部介入主体之间的沟通者,是目前大陆乡村社区营造中最为关键的主体,但因其干部能力水平的参差不齐,了解民意的充分程度不同,工作预期和目标存在差异,直接决定了营造工作的效果不一。此外,缺乏像台湾地区一样的大量非盈利组织和协会团体,没有立足于社区的大学、研究机构和规划机构等,村庄建造缺乏细致、专业和长期的指导,也是目前大陆地区相对落后的地方。

在营造资源方面,大陆与台湾的差别也很鲜明。政府资源多以指标摊派的形式简单投放,外部大量资源又存在绑架营造建设过程的现象;与此相对,村庄资源的未充分挖掘是最为关键的地方,中国大陆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理论上来说自然人文条件均应当优于台湾地区,大量村庄的建设发展历程背后都有独特的故事,山水格局和乡土建筑特色也常令业内人士所惊叹,但这些资源不仅没在发展中得到利用和强化,反而经常受到损毁破坏、难以寻踪的对待,越发展越没有特色,进一步演化为越发展越缺乏持续动力,这一现象令人遗憾。

但同台湾地区乡村社区营造发展存在阶段性一样,大陆地区的营造实践也在摸索中不断前进。随着部分地区村民组织的逐渐形成,以及社会工作者的有意识推动, 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始有少量村庄社区显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趋势,例如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虽然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不便,但由于抓住其张岳崧故居所在地的特色,通过政府和村委会、村民组织的良性互动,保护村庄古朴风貌,强化文人后代特征,吸引了不少文化界人士的关注和大量游客的参观,不仅带动了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更实现了村民自我文化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提升。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充分调动了内在的“核”“人”“物”,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构建了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模式。但这些乡村社区仍属凤毛麟角。

5 结语

随着新型城镇化国策的推进,更大量的村庄面临人口外流、产业转型、社区构建的问题。但工作量的庞大并不意味着追求所谓效率,模式复制更要慎提。作者希望通过学习台湾经验,转变“打造”思路,真正做到从乡村独特内涵出发,通过对乡村的长期细心“经营”,形成特色鲜明、气质独特、持续健康生长和发展的新型乡村社区。

参考文献

[1]苏昭英,蔡季勋,主编.台湾社区总体营造的轨迹[M].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9.

[2]魏成.社区营造与古迹保护——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古迹保护的经验与启示[J].规划师,2010(S2).

篇4:台湾乡村食趣

糯米饭

糯米饭是台湾乡村人民最爱吃的主食,占全部食物的70%。台湾做糯米饭的方法是:头天晚上用水浸泡糯米,第二天清晨把米捞在一个竹编漏斗状有盖的容器内,将其套架在盛水的陶锅口上,架火烧蒸。这种糯米蒸饭黏性好,软硬适中,香甜可口。

在台湾许多乡村,当地人将糯米饭盛在一种竹编小饭篓里。吃饭时,把饭篓的盖子打开,抓出一小团糯米饭,用手使劲攥、捏,然后蘸着用鱼露、辣椒等制作的调料一起吃。据说,饭团捏得越紧,吃起来越香。

台湾农村吃糯米饭是用手抓的。我外公是国民党军队里的营长,后来遭胁迫被蒋介石要挟到了台湾。后来,外公因为对国民党不满,就隐姓埋名,在台湾偏僻的农村当了一名农民。

海峡两岸关系正常化以后,我曾两次到台湾乡村去看望外公。在外公所在的村庄里,我就遇到了手抓糯米饭的问题。开始我不敢用手抓,怕不卫生,只是用勺子舀着吃,但由于糯米饭黏性特别好,舀起来很费劲。

台湾的村民非常友善。为了不让淳朴的台湾亲戚朋友见外,我也就入乡随俗,学着用手抓,但还是不如台湾当地人那样自由,可以毫无顾忌地用手抓来吃。

台湾乡村的竹筒饭也是一种美味食物。把糯米或紫米加上盐,或加上糖、椰蓉等,放进竹筒里,注入水,密封后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放在炭火上烧熟。把竹筒劈开后,一根长条米饭上粘着一层竹膜,吃起来别有一番香味。

野菜

我在台湾探亲期间,外公村庄里的村民非常热情地招待我,对于中国大陆的发展和变化赞不绝口。在餐桌上,除了当地人通常用来招待客人的煮鸡、蒸鱼、烧猪、烤肉串等食品外,还经常摆上一盘盘新鲜的树叶、野菜、野果等等。

据当地人介绍,在日本鬼子侵占台湾时期,台湾的乡村曾一度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于是,聪明的台湾人民就利用野外的一些野菜和树叶充饥。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农产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让台湾人‘民享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友爱和实惠。

如今,台湾乡村逐渐富裕了。为了激励后人不忘本,台湾乡村人民仍然保持着吃野菜的习惯。与以往不同的是,从前吃野菜是为了活命,而今吃野菜是为了尝鲜。

他们把野菜清洗干净,然后用手抓起野菜,蘸着已调好的酸、甜、辣、香、成适中的鱼露汁,一样一样地品尝,感觉其味道各有不同。

台湾乡村野外有一种紫红色的树叶,味微苦;一种像豌豆粒大小的野果,则比较苦,当地人称为“苦豆”。还有一种树上结的尺把长、寸许宽的大扁豆角,奇苦无比。

台湾朋友介绍说,有苦才有甜。这些野生蔬菜虽然味苦,却有祛病健体的药用功能。吃过几次之后,我还真喜欢上了这些野菜。后来,我认识了生长“苦豆”的野草,便经常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去寻觅采摘“苦豆”来吃,有一种苦中作乐的感觉。

腊肠

腊肠是一种颇具台湾民族特色的菜肴。我第一次到台湾探亲时,外公和外婆就做腊肠给我吃。做腊肠的方法是:将新鲜鱼肉或猪肉、鸡肉、牛肉、鹿肉等剁碎,拌以辣椒、香菜、薄荷、柠檬、葱、蒜、盐、鱼露等各种作料制成,分别称为“鱼腊肠”、“猪肉腊肠”等等。

台湾腊肠有生、熟、半生半熟三种。台湾乡村人不仅平常家里喜欢做腊肠吃,而且将腊肠作为招待客人的必备食品。据台湾朋友介绍,吃腊肠还有讲究呢,腊肠一般在招待客人和喜庆的日子里吃,而在丧礼上是不能吃腊肠的。

蚂蚁蛋

早就听说台湾农村都喜欢吃蚂蚁蛋,但一直没有机会亲口尝一尝。终于有一天,外公带我到朋友家去做客时,吃到了用蚂蚁蛋做的菜。那道菜有切得细细的绿菜叶,夹杂着一颗颗白白的、圆鼓鼓的像大米粒大小的蚂蚁蛋。蚂蚁蛋吃起来也没有什么怪味,只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篇5:台湾乡村治理经验

**省**县坚持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推进乡村治理的核心引擎,以“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方向,初步形成了“民事民管、企事企办、联调联动、全民参与”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成效,呈现出刑事案件、诉讼案件、民事纠纷、信访案件稳步下降,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不断上升的“四降两升”良好局面,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全国移风易俗机制创新试点县。

一、抓源头,激活主体,群众问题群众解决

**县从强化村民自治能力入手,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依靠群众解决群众问题。

一是成立民事管理委员会。

抓住全县**%的矛盾来自农村的实际,从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入手,将农村民调、红白理事、建房规划等与农民密切相关的五个专门委员会整合,成立农村民事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农村矛盾排查调处、宅基地管理、红白事服务等各类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有效提高群众自我化解、自我疏导、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推行网格化管理。

为方便管理、实现精细化服务,进一步划小农村(社区)社会治理单位,将全县***个行政村、*个社区划分为***个网格,充分发挥他们熟悉情况、贴近群众的优势,具体负责本网格内的治安巡逻、矛盾排查、信息预警、民事代办等事项,保证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三是组建专职民调队伍。

在县里选聘多年从事政法工作的退休干部担任专职调解员,在乡镇选聘有一定社会威望的群众担任专职调解员,在农村由民事管理委员会主任和网格长随时受理处置各类民事纠纷,使矛盾纠纷在茶余饭后、田间地头得到有效解决,做到发现于早、调处于小、化解于了。

二、抓合力,多元调解,基层矛盾基层化解

**县坚持畅通诉求渠道与多元调解矛盾相结合、依法调解与情理法并重相结合,使一大批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当地。

一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成立县综治中心,实行全天候值班,定期对全县矛盾隐患进行综合预判,作出信息预警。在各乡镇设立便民服务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法律服务室等场所,方便群众随时反映诉求。同时,建立县四套班子领导信访接待日、党员干部深入镇村带案下访约访、信访代理制度和部门陪访等制度,从多角度、多层面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二是构建无缝隙调解格局。

针对群众自身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在征地拆迁、劳资纠纷、村企矛盾等*类矛盾多发领域成立行业调解组织;在公安、法院系统建立公调、诉调对接办公室,形成司法、行政、行业、民间“四位一体”的无缝隙矛盾联调格局。从****年至今,全县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件,调处案件*****件,调解率**%。

三是坚持依法依理依情调解。

对于一些疑难案件或群体事件,一方面依法依理调解,实施挂牌督办;另一方面,根据当事方实际情况,实施人性化处置,近年来多起群体事件得到有效处置。

三、抓保障,强力支撑,乡村治理机制先行

**县重点建立健全财力保障、信息支撑、考核评价三个支撑机制,保障社会治理效果常态化。

一是财力保障机制。

县财政每年拿出***多万元,为每个乡镇划拨*万元专项治理经费,为县、乡、村从事调解工作的人员每人每年发放***-*****元补贴。同时,投入****多万元,加强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场所建设,确保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设备管好事,形成“政府购买、群众自治”的长效机制。

二是信息化支撑机制。

为各村网格长配备*G手机,建立全县社会治理信息数据库。投资****万元,全面实施“雪亮工程”,在县城各个社区、街道、单位全部安装摄像头和监控系统,实现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虚拟社会防控网“六网”全覆盖,筑牢治安防控“最后一公里”。

篇6:台湾乡村旅游之体会

——遂昌县旅游委员会

季国良

3月27日至4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省旅游局培训中心举办的“浙江省首期赴台乡村旅游专题培训班”。本次培训班由张起平主任亲自带队,台湾乡村旅游协会精心安排的农场民宿游,来自我省各条旅游战线的29名同志环绕祖国宝岛—台湾岛一圈,开展了为期八天七晚的纯乡村民宿考察、培训、体验和交流。感觉收获颇多,跟大家分享几点体会:

一、台湾乡村旅游主题定位鲜明,特色文化创意强。台湾最早出现的民宿在垦丁,早年的民宿就提供住宿空间,没有旅游和餐饮服务,后来主要是通过学习日本民宿的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同时借鉴欧美的乡村旅游,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宿。如今,台湾的乡村旅游主题突出、乡村民宿个性鲜明,有的甚至能在单一主题上做精做深,做到极致,真正体现了“小而精”的特点。如:苗栗县三义乡的卓也小屋,卓铭榜、郑美淑夫妇在1992年因为一只“猫头鹰”的缘分而选择了这里(猫头鹰是一种对生态环境极其挑剔的动物),以农业的三生(生产、生态、生活)作为发展的目标,不但发展休闲农业,同时结合客家文化,发展蓝染DIY,从种蓝、采蓝、打蓝、建蓝一直到蓝染及染布作品全部让他在园区呈现,衍生出一系列的特色服务、产品和活动,特色文化非常鲜明,实现了差异化发展。台湾民宿的业主们都特别热爱田园生活,他们把建设经营休闲农庄当成自己毕生的梦想 和事业,甚至是几代人,把农庄当作自己的艺术作品,不以追求短期暴利为经营目的,通过不断积累沉淀,不断融入各种奇思妙想和创意,给游客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如:宜兰市的头城农场,有1平方公里,退休教师“卓妈妈”把观光、休闲和度假、游乐、科普等高度融合在一起,水稻种植体验、蔬菜瓜果采摘、花鸟虫蛙区、农村动物区等活动项目充满童趣,投入不大却老少皆宜;南投县台一生态休闲农场的旅游公厕里到处摆满鲜花或绿色植物,房屋外立面也用爬藤植物和鲜花来包裹装饰,不但彰显了农庄的主题,而且深受游客喜爱,台湾很多新婚夫妇的婚纱照就取景于此处。

二、台湾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充分,休闲产品链条长。台湾乡村旅游较好地实现了一产(农业生产)、二产(农产品深加工)、三产(休闲旅游和农产品销售)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用台湾乡村旅游协会所有工作人员讲的话“台湾乡村旅游做的是六产”。在政府引导下,从业企业十分注重产品的开发,除了提供传统的餐饮、住宿服务项目外,还根据企业的特点特色研发出自己的主导产品、系列商品、创意精品。如,屏东县的珍芳乌鱼子见习工厂,原来就是一家只有几平方米面积的传统乌鱼子加工和销售小店,通过第二代接手改良制作后,研发涵盖食品、生活用品、保健品、旅游纪念品等系列产品,通过开放制作过程供游客参观,也提供文化导览与DIY体验等活动,令游客爱不释手,放开手脚去体验、去购买。企业产品的成功挖掘、开发,既增加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也带动了周边商品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企业收入,支撑着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台湾乡村旅游立体营销到位,市场追捧名声响。台湾乡村旅游非常重视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宣传和品牌打造,营销手段成熟,形成了节庆活动、事例营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等各种宣传方式的灵活运用,旅游协会、农会、休闲农场和旅游景区高效配合的立体营销体系。在节庆活动方面,台湾基本形成一乡一品一节庆的格局,如:台东县池上乡的秋收音乐节(池上米香的惊艳)、苗栗县的油桐花节、南投县信义乡的梅花节等。在传统营销方式方面,台湾促销手段也多种多样。如:利用在机场、车站均设置统一识别标志的旅游服务中心,台湾乡村旅游协会、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编印“台湾休闲农场”观光旅游地图、乡村旅游经典行程等宣传册,向游客免费发放,积极推介乡村旅游路线、景点;各景区点都有自己编印的主题特色宣传画册,游客在当地的宾馆、饭店、茶室、酒吧、旅游咨询中心等公共场所均可方便获得。台湾各大平面媒体和电视节目也经常刊登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新闻和广告。特别值得一提的营销成功案例有:南投县的信义酒庄(梅子梦加工厂),当时化4万人民币赞助电影“海角七号”的拍摄,在电影上有一镜头出现新款酒“马拉桑”,使之成为风靡台湾的伴手礼,带来了4亿人民币的收益。通过立体营销,乡村旅游在台湾深入人心,不仅本地游客趋之若鹜,许多产品还成为吸引境外游客的重要卖点。

四、台湾乡村旅游管理服务细致,赢得口碑品牌优。金杯银杯不如口碑。我在台湾的一周时间里,无论是在旅游景区、乡村休闲农场,还是在农舍民宿,不仅能享受到宾至如归、笑脸相迎的温馨服务,而且能吃上各种风味独特的农家菜。他们都非常注重环保意识,休闲农场和乡村民宿的卫生状况甚至达到了星级饭店的标准,到处都显得明亮、整洁、有秩序,民宿的装饰风格就更绝,我就没有看到过有相同的。景点和产品解说是台湾乡村旅游的一个亮点,不论是地接的全程导游,休闲农场的解说员,还是民宿的业主总是满腔热忱,如数家珍,有时休闲农场的老总也亲自上阵带头体验,跟游客互动,为游客服务,随时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体现了一流的服务素质和水平。良好的游客满意度和口碑,使台湾乡村旅游有着极高的美誉度和口碑效益,不仅吸引岛内游客,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岛外游客前往感受体验。

上一篇:高三自我评价下一篇:水质检验人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