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2024-06-19

操作(通用8篇)

篇1:操作

破碎操作安全操作规程

1.开机前检查全线系统流程和全线电气系统的完好,做好开机前一切准备工作,并及时与当班负责人取得联系。夜班须带手电筒;

2.经检查确认无误后,发出开机信号,按照正常开机程序开机;

3.严禁班中喝酒,酒后上岗,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系统开机期间不准玩手机,上班应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4.必须根据设备运转情况和堆料场物料情况,正确操作设备;

5.经常查看反击式破碎机和颚式破碎机电机电流参数,并根据电流情况调整好给料机给料速度;

6.禁止铁器进仓,严禁1.2*1.2*1.5米石块入仓。已入仓时必须及时联系当班负责人处理;

7.生产临停或检查辅机(除处理破碎机本身问题,超过40分钟以上)不得全线停机,只停给料机和修复部分;

8.当操作系统和电气设备故障时,应通知停电处理,不准带电处理;

9.按照规定程序停机,不得拉停或急停。

10.系统停机后,必须检查整个系统流程是否完好,如有损坏须及时修理并做好记录。

11.下班后,关好门窗,断开电源,并认真填写相关记录。

篇2:操作

一、准备工作

1、加油员穿着防静电服装,戴防护手套,严禁穿带铁钉子的鞋。

2、检查加油机运转是否正常及有无渗漏油品现象。

二、具体操作事项

3、引车到位。当车辆驶入站时,加油员应主动引导车辆进入加油位置。车辆停稳,提醒顾客熄火加油。

4、问候顾客。询问顾客所需油品品种及加油数量。

5、开油箱盖。加油员应主动将油箱开启,同时将加油机泵码回零,并请顾客确认,根据顾客要求输入加油数据。

6、加注油品。根据顾客要求的油品将对应的加油枪插入车辆油箱中,提示顾客确认无误后打开加油枪进行加油。

7、收枪复位。加油完毕,请顾客确认所加品种、数量无误后,方可收回油枪。把油箱盖拧紧,关上油箱盖板。

8、结算货款。加油员告知顾客加油需付金额,引导顾客到收银处交款、领取发票。

9、引车出站。当加油、结算等程序完成后,使用文明用语,及时引导车辆离开加油岛。

三、注意事项

10、雷电天气严禁加油作业。

11、加油区域严禁烟火、使用手机。

12、车辆未熄火,严禁加油。

13、加油过程中严禁顾客操作加油枪。严禁把加油枪对准顾客,或用加油枪敲打油箱口。

14、加油过程中应注意油箱口,以防油品溢出。

15、收枪时,注意滴净油枪余油,枪口向上。

16、严禁洒、冒油品未擦拭干净,继续加油。

17、严禁向塑料器皿、木制器皿直接加注汽油。

18、严禁在加油站黄色区域内直接给车辆加注机油。

19、严禁在加油站黄色区域内修车。20、车辆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严禁加油。

21、拉动加油枪时,应注意松开盘管,以免扭断软管或拉长到极限。

四、异常情况处理

22、收银员发现假钞应拒收;如有车辆拒交款驾车逃逸,工作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情况下进行拦截,车辆逃逸后上报站长处理。

23、加油机故障:

(1)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出现乱码时,加油员应立即关闭加油机,向顾客表示歉意并说明原因,同时向站(班)长汇报。

(2)与顾客协商确定已加油品数量,并根据协商意见补足数量,结账。

(3)停止使用该加油机,记录同罐其他加油机的字码数,对油罐进行计量。同时通知维修部门修理加油机。(4)当班营业终了,核实损失,报站长处理。

24、发生漏油现象,加油员应立即停止加油,放空回油,关闭阀门,切断电源,对现场已跑、冒油品用棉纱、毛巾、拖把等可吸油物品进行必要的回收,禁止用铁制、塑料等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器皿进行回收,回收后用沙土覆盖残留油面,待充分吸收残油后将沙土清除干净。检查确认无其他隐患后,可继续营业。

25、发生火灾。

(1)初期火灾:最先发现火情的员工大声示警,立即停止作业,关闭总电源,使用消防器材扑救。疏散顾客,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加油站,直到火扑灭为止。检查确认无其他隐患后,可继续营业,并向上级汇报。

(2)重大火灾:最先发现火情的员工大声示警,立即停止作业,关闭总电源。并向站长汇报,立即启动加油站消防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6、在加油过程中车辆碰撞加油机及加油站员工。

(1)车辆碰撞加油机:切断电源,上报站长,协商赔偿,并联系维修人员维修。

(2)车辆碰撞加油站员工: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上报站长,拨打急救电话。

五、其他要求

27、每天检查报警装置是否完好。每季度由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加油机进行检测。每半年对加油机进行防雷检测。

28、每星期擦拭加油机外壳处的灰尘、油污、油迹,确保油机外表清洁干净。

29、电工每月检查加油收款设备线路、加油机线路是否完好,检查各液压部件以及接合面有无渗漏,加油机皮带等部件是否完好等。

篇3:置于操作平台的易操作剪刀设计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 被调查户中有残疾人的家庭共142112户, 确定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和多重残疾共161 479人。其中, 视力残疾23 840人, 听力残疾38 370人, 言语残疾2510人, 肢体残疾48 045人, 智力残疾10844人, 精神残疾11 790人, 多重残疾26080人[1]。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数字还会不断增加。社会越来越关注这些残障[2]人士的生活, 关爱他们包括很多方面, 其中为方便他们的生活设计制造方便使用的生活用品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2. 剪刀设计

2.1 设计原则

2.1.1 安全性

残障者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行动的不便和迟缓, 感知能力的衰退使得他们对外界的敏感度明显下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比常人大的安全隐患[3]。

2.1.2 易操作性

供残障人士使用的产品更应该注重操作上的简单易行。

2.1.3 环保性

产品材料的选择要注意环保, 既要保证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又要注重材料的可回收利用。

2.1.4 愉悦身心性

通过在造型和色彩方面的设计, 提升产品的愉悦人们身心的作用。

2.2 设计过程

设计目标:剪刀可以放在操作平台上使用, 只给出向下的单向压力即可裁剪。

产品设计过程:先设计功能性的内部结构, 再设计造型和色彩, 最后选择产品材料。

2.2.1 产品结构设计

如图1所示, 通过转轴1连接上剪刀片6和下剪刀片2, 下剪刀片2末端与支架13连接, 支架下设有底板10, 上剪刀片6末端连有操作柄9, 通过底板10、和支架13使剪刀可以立放在操作台上, 通过操作柄9的设置, 可以方便剪刀的操作, 不用手指只需要往下按压操作柄9就可以使用该剪刀。上剪刀片6和下剪刀片2的手柄间设有具备向外预紧力的上弹簧片5和下弹簧片4, 使得剪刀口可以自动张开, 起到了省力且方便使用的效果, 只需向操作柄9施加向下的力即可使用剪刀。下剪刀片2通过轴套7、销轴12的配合与支架13连接, 下剪刀片2下方设有压缩弹簧14, 通过该结构可以使在剪切时剪刀整体可以沿着销轴12有所转动而便于使用。底板10上设有外壳11, 外壳11上固定有锁扣销3, 锁扣销3的两侧为穿过外壳11的按钮3-2, 按钮3-2内侧设有与上剪刀片6上的小孔6-1配合的小圆柱3-1, 通过锁扣销3左右的按压可以实现小圆柱3-1插入或退出上剪刀片6上的小孔6-1, 实现对剪刀口的锁紧和打开;锁扣销3的按钮3-2下方设有圆柱形凸楞3-3, 与外壳11上的槽配合起定位作用, 可防止锁扣销3相对于外壳11转动, 确保小圆柱3-1和小孔6-1的位置准确对应。如图2是锁扣销的三维建模图。

2.2.2 产品造型设计如图3所示, 整个产品采用小兔子的可爱造型, 可以愉悦人的心情。

2.2.3 材料选择

剪刀的材料根据功能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材料。剪刀刃用不锈钢加以拉丝处理, 一般可用3#不锈钢[4]。剪刀支座外壳采用PBT材料, PBT材料具有耐普通化学药品性, 如溶剂和润滑油脂, 并可在140°C的高温条件下杀菌[5]。在按压手柄的上面敷贴一层橡胶材料, 起到防滑、改善手感的作用。

2.2.4色彩设计

外壳大部分采用环保绿, 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 象征着和平, 是安定、稳定的象征, 让人眼睛放松。绿色对我们的神经系统有镇静和镇痛的双重效果, 可以缓解精神上的紧张感和肉体上的疼痛感[6]。锁扣按钮采用黄色, 黄色有希望、幸福和愉快等正面的象征含义, 与此同时它还有危险和注意的提醒意义[7]。

结语

该剪刀不仅满足了部分手不方便的残障人士的需要, 还方便了正常人的使用, 使得人们可以省力地在厨房进行一些菜蔬和肉类的处理。

参考文献

[1]编辑部,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公布, 社会保障研究, 2007年02期.

[2]胡顺江.康复医学与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01.

[3]谢蓝, 张秋梅, 汪虎.肢体残障人士的无障碍家具设计探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年07期, P26-28.

[4]刘芬, 席文豪, 欧阳海燕等.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剪刀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02期, P14-15.

[5]塑料手把剪刀.《塑料纪事》.2004年22期, P13.

[6]http://book.qq.com/s/book/0/17/17727/39.shtml.

篇4:深化操作策略,注重操作生成

一、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操作策略

数学课堂的活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以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找到适应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使能力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也理应如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得到自主的发展。在长方形面积推导操作活动时,教师给每个学生分发6个边长1分米的小正方形和1张长4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的纸板。课件出示要求:怎样运用手中的学具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又怎样才能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它的面积与长、宽又有什么关系?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引导:“可以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把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求出,也可以不用动手操作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学生经过一番的探究,一类学生没有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就直接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因为已知长方形的长有4分米,宽是3分米,这类学生发挥想象力就知道需要摆几排,每排摆几个1分米的正方形;一类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正方形只摆了一排一列,再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就知道一共要摆几排几列,每排要摆几个;还有一类学生寻找与其他人把手中的小正方形集中在一起,合作摆一摆,把整个长方形纸板摆满后,才求出了这个长方形的丽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教师要善于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动手操作策略,让空间想象思维较如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抽象思维,让空间抽象能力较差的学生采用较直观的操作活动建构知识,并且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和发展抽象思维,使整个数学课堂操作活动因人而异,各取所需。

二、引导操作说理。拓展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的鲜花总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只有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动手、动脑、动眼、动口,才能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与体验,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说理,可以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内化,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得以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小棒在小组中动手摆一摆,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向同桌同学回答“我是怎样计算的?”然后小组派代表上台一边操作一边向全班同学说明25+3与25+20的计算方法的异同,学生在操作中说理,很快地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注重操作体验,提升感悟生成

教师要引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利用猜想、模仿、观察、实验等方式收集材料,通过类比、分析、归纳的方法进行体验,获取数学所知,从而建构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这种以操作活动获取的体验过程是让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也是学生生成数学知识的过程。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动手操作可以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中去,使学生用心去感受、去理解,让学生在操作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如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分发一个学具袋,里面有三角板、圆锥、圆柱若干个以及一袋沙。教师让学生拿出一个i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并提出:“用手中的三角形怎样才能得到一个圆锥呢?”学生兴趣盎然地动手操作,教师观看了学生的操作后让学生上台操作,学生在操作时说:“任意选一条直角边为轴,放在一平面上,旋转360。后,就成了一个圆锥。”台上又有学生补充说:“用不同的直角边旋转出来的圆锥大小不一样,因为它们的底面半径和高大小不一样。”教师紧接着说:“圆锥的大小就是圆锥的体积,怎样才能判断两个圆锥的体积大小呢?”学生经过一番交流后,认为用体积计算公式算一算就可以做出判断。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去验证圆锥体积大小与它的底面半径、高的关系,让学生把学具袋中各取一个实心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分别放进两个底面积和高都相等而水而一样高的容器中,并仔细观察水面上升的高度,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了放进圆柱的水面上升的高度是放进圆锥高度的3倍。教师则引导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结果,学生在操作中感悟了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教师又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拿出圆锥、圆柱各一个,把沙子装在圆柱装满;有的学习小组三次还不能把圆柱装满;有的学习小组两次就把圆柱装满了。教师分别让这些学习小组派代表说一说原因,三次刚好把圆柱装满的学生说:“我们拿到的足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三次没有装满或不用三次就装满圆柱的学生说:“我们拿到的不足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经过一番的操作与交流之后,学生感悟了只有等底等高时,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学生在充足的时空中操作、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篇5:化纤工艺操作安全操作规程

1、开机前详细检查设备是否良好,各部位有无杂物,检查设备周围是否有人或障碍物,无误后方可开机,2、待浆板引至三烘后,启动理纸机,将浆板引至理纸机。

3、切下的纸幅及时整理好。

4、根据浆板情况及称量、打包要求,浆包至合适高度时,伸出托叉,将浆包开出,然后将托叉复位。

5、浆包输送过程中,要保证包型符合要求。

6、接停机通知,等浆板过完毕,停止理纸机。

7、及时将损浆放入水力碎浆机碎浆,碎浆时要加水,送损浆前与泵工取得联系,得到准许后方可开泵送浆,并注意送浆浓度。

8、及时准确作好生产工艺记录。

9、出现设备故障或工艺故障时严格执行设备断电,停机处理。

烘缸看汽工工艺操作规程

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1检查烘缸齿轮箱传动是否正常;

1.2检查各蒸汽阀门、冷凝水阀门开关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1.3检查送、排风系统是否正常; 1.4检查各设备、电气是否完好正常;

2、开机:

2.1启动四组烘缸,打开烘缸疏水系统排水阀; 2.2缓慢开启进汽阀,调整烘缸进汽压力;

2.3烘缸进汽后,要及时观察冷凝水的排放情况,排水要干净彻底,并随时根据烘缸压力变化及排冷凝水的带汽情况,及时调整阀门开度;

2.4烘缸达到工艺要求时,及时联系上下工序开车送料;

2.5开始引纸时,开启排风机,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开启空调机送热风。

3、停机:

3.1接停机通知后,关闭进汽阀门;

3.2待浆板过完后,停烘缸运转和送、排风机。

3.3接进汽通知及24小时不开机的情况下,要进行排汽、排水。

4、及时准确作好生产工艺记录。

5、出现设备故障或工艺故障时严格执行设备断电,停机处理。

抄粕压榨工工艺操作规程

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1检查气动加压系统、毛布调节装置是否正常; 1.2检查毛布是否清洁、有无破损、松紧是否适当;

1.3检查各压辊表面是否清洁,各接水槽位置是否正确,排水管是否畅通。

1.4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2、开机:

2.1张紧毛布至适当程度; 2.2开水清洗毛布、各压辊及刮刀;

2.3调整压缩空气压力,待上压辊稍加压后依次启动一、二、三压; 2.4根据生产工艺和实际情况,调整毛布及压辊线压力; 2.5浆料进入压榨前5分钟,停止清洗毛布,压出毛布水分; 2.6浆板引出后,根据毛布的脱水情况及浆板的含水量及时调整各压辊线压力,并注意使压辊两端压力相等; 2.7随时纠正毛布的跑偏、打折现象。

3、停机:

3.1待无浆料后开清水冲洗毛布、毛布辊、压榨辊及刮刀; 3.2清洗完成后,调小压缩空气压力,停止各压辊运转,松开毛布,注意停机超过5小时必须提起压榨辊。3.3处理好损浆,清扫好卫生。

4、及时准确作好生产工艺记录。

篇6:操作员安全操作规范

操作员在操作机器时,应十分熟练的掌握使用机器的操作规范以及常见的安全知识,为延长机器的使用时间和个人的人身安全提供有利的保障。

以下为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的操作规范,严禁在机器运行中对机器做如下违规操作:

1.在机器运行当中,严禁打开前/后门。

2.在机器运行当中,严禁对机器做与生产无关的操作,如:打开与机器运行参数不相关的程序等。不可以随便敲击键盘和鼠标。

3.4.在机器运行当中,严禁把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入机器的内部,更不能将其它物体伸入机器内部。

5.机器在运行当中,人应该和机器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以将身体靠在机器上,不可以用硬物敲打/撞击机器,在发生紧急情况下,应迅速按下机器的紧急开关。

6.机器内应经常保持清洁,无杂物,无杂料,不可以将如:剪刀,扳手,螺丝刀等工具放置在机器内部。

7.以上内容各操作人员应时刻铭记在心,减少在生产过程中意外的发生,为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着想,望拉长、助拉经常提醒和监督操作员的操作,希望各操作员能互相提醒。

篇7:操作

——创建报表㈠

一、使用工具栏中“新对象:自动报表”按钮创建纵栏式报表:  创建“学生”表的纵栏式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教学”数据库,选择“表”对象。②选择“学生”数据表。

③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对象:自动报表”按钮,选择“自动报表”选项。④保存此报表。 窗体转换为报表:

将“教学”数据库中的“学生”窗体转换为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教学”数据库,选择“窗体”对象。②右击“学生”窗体名,选择“另存为”命令。

③在“另存为”对话框中的“保存类型”下拉按钮中,选择“报表”选项。④单击“确定”按钮。 学生操作训练

⑴创建“课程”表的纵栏式报表。⑵创建“成绩”表的纵栏式报表。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数据表的窗体,然后再将转换为报表。

二、使用向导创建单表报表:

1、自动创建纵栏式报表:

⑴根据“学生”表创建纵栏式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报表”命令,或选择“报表”对象后,再单击“新建”按钮。

②选择“自动创建报表:纵栏式”选项,并选择数据来源为“学生”表后,单击“确定”按钮。

③保存此报表。

注:自动创建表格式报表和数据表式报表的操作方法同此相似。学生操作训练:

⑵根据“课程”表,分别创建一个纵栏式、表格式报表。⑶根据“成绩”表,分别创建一个纵栏式、表格式报表。

2、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⑴使用“报表向导”建立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字段的简单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报表”对象,双击“使用向导创建报表”选项。

②在“表/查询”下拉列表中选择报表的数据来源——“学生”表,然后选择在报表中要显示的字段名: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最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③设置分组:确定是否添加分组级别。暂时不添加,则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

④设置记录的排序次序。暂时不设置排序,则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⑤选择一种报表布局形式:纵栏表 / 表格 / 两端对齐;并选择一种页面方向:纵向 / 横向。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⑥选择报表显示样式:大胆/正式/淡灰/紧凑/组织/随意,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⑦输入新建报表标题,单击“完成”按钮,保存此报表。学生操作训练:

⑵使用“报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所有字段的纵栏式报表,并采用“组织”报表样式,命名为“学生纵栏式报表”。

⑶创建一个基于“课程”表所有字段的表格报表,采用“大胆”报表样式,命名为“课程表格式报表”。

⑷创建一个基于“成绩”表所有字段的数据表报表,采用“随意”报表样式,命名为“成绩数据表报表”。

⑸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姓名、性别、团员、电话、地址、照片”等字段的表格报表,命名为“学生表格式报表”。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一

——创建报表㈡

一、使用报表向导创建基于多个数据源的报表:

 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基于“学生”、“课程”、“成绩”三张数据表的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报表”对象,然后双击“使用向导创建报表”选项。

②在“表 / 查询”下拉列表中选择“学生”表,然后选择报表要显示的“学生”表中的字段名,再选择“课程”表中的字段,然后选择“成绩”表中的字段,最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③设置分组:确定是否添加分组级别。暂时不添加,则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

④设置记录的排序次序。暂时不设置排序,则直接单击“下一步”按钮。⑤选择一种报表布局形式:纵栏表 / 表格 / 两端对齐;并选择一种页面方向:纵向 / 横向。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⑥选择报表显示样式:大胆/正式/淡灰/紧凑/组织/随意,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⑦输入新建报表标题——“学生报表”,单击“完成”按钮,保存此报表。 学生操作练习:

⑴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基于“学生”数据表中“学号、姓名、性别”字段,“课程”数据表中“课程”字段和“成绩”数据表中的“成绩”字段的报表,并命名为“学生报表1”。

⑵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基于“成绩”数据表中“学号、成绩”字段和“课程”数据表中的“课程”字段的报表,并命名为“学生报表2”。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基于“职工”数据表中的“职工号、姓名、性别”字段,“职工家属”数据表中的“爱人姓名、子女姓名”字段,及“职工工资”数据表中的“基本工资、奖金、保险”字段的报表,并命名为“职工报表3”。

⑷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基于“职工”数据表中的“职工号、姓名”字段,“职工工资类别”数据表中的“工资类别”字段,及“职工工资汇总表”中的“金额”字段的报表,并命名为“职工报表4”。

二、使用“标签向导”创建选项卡式报表:

 创建以“学生”表对象为数据来源的选项卡式报表。其操作步骤如下: ⑴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报表”命令;或在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报表”对象,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

⑵选择“标签向导”选项,并在其下方的“请选择该对象数据的来源或查询”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学生”表作为数据来源,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⑶选择标签的尺寸,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若采用自定义尺寸,则可单击“自定义”按钮后,单击“编辑”按钮,然后对标签的长度、宽度、边距、间距等进行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再单击“关闭”按钮。

⑷设置标签文字的外观(字体、字号、粗细、颜色、字形等),单击“下一步”。⑸添加标签中要显示的字段,单击“下一步”。

⑹选择一个作为排序关键字的字段,单击“下一步”。

⑺输入报表的标题——“学生标签1”,单击“完成”按钮。

注:若要其字段为自定义多行显示,则必须在设计视图中,借助工具箱中的“文本框”按钮来完成,每一行必须用一文本框,文本框中内容的引用格式为:=Trim([字段名1]&[字段名2]&…)

 学生操作训练:

⑴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显示“学生”表中的“学号、姓名”字段,“课程”表中的“课程” 字段,“成绩”表中的“成绩”字段的选项卡式报表,并命名为“学生标签2”。(注:必须先建立一个基于这三张数据表的简单查询)

⑵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以“职工”表为数据来源的选项卡式报表,并命名为“职工标签1”。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显示“职工”表中的“职工号、姓名”,“职工工资”表中的“基本工资、奖金、保险”字段的选项卡式报表。并命名为“职工标签2”。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二

——创建报表㈢

使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

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基于“成绩”数据表的图表。其操作步骤如下:⑴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报表”命令;或在数据库窗口中选择“报表”对象,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

⑵选择“图表向导”,并选择“成绩”表作为图表的数据来源,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⑶选择图表中所包含的字段(选择“编号”和“成绩”两个字段),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⑷选择一个图表类型,如柱形图。单击“下一步”按钮。

⑸设置图表中数据的布局方式:将“编号”字段分别拖动至X、Y轴项目中,然后双击左上角的“求和成绩”项目,选择“平均值”后再单击“确定”按钮,最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⑹输入图表的标题——“成绩图表报表1”,然后单击“完成”按钮。 学生操作训练:

1、先建立一个基于“课程”表中的“课程”字段和“成绩”表中的“学号”、“成绩”字段的简单查询。然后根据此查询建立一个统计三门课程平均成绩的图表报表,并命名为“成绩图表报表2”。

2、根据“学生”表中的“姓名”和“入学成绩”字段,建立一个统计每位学生的入学成绩情况的图表报表,并命名为“学生入学成绩图表”。

3、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先利用计算查询计算出“职工工资”表中每位职工的“工资总额”(基本工资+奖金+保险),然后建立一个基于该查询中“职工号”和“工资总额”字段的图表报表,并命名为“职工工资总额图表”。

4、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的“职工工资汇总表”中,建立一个统计各类工资(编号)平均值的图表,并命名为“职工平均工资图表”。

二、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㈠:

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的操作步骤(5步,以“教学”数据库为例):

1、创建一个空白报表。

⑴打开“教学”数据库,选择“报表”对象。

⑵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报表”选项;或单击“新建”按钮,选择“设计视图”选项后,单击“确定”按钮。

⑶添加或删除节:选择“视图”菜单中的“页面页眉/页脚”或“报表页眉/页脚”命令;或在报表/节的标题栏上右击,选择“页面页眉/页脚”或“报表页眉/页脚”命令。

2、指定报表的数据来源。

⑴在空白报表中,右击设计视图的标题栏,选择“属性”命令;单击工具栏中的“属性”按钮;按功能键F4键;双击报表左上角(标尺最左端)的“报表选择器”。(4种方法)

⑵选择“全部”或“数据”选项卡,再单击“记录源”右侧的下拉按钮,选择作为数据来源的数据表或查询。

⑶关闭“报表属性”对话框。

3、编辑报表:添加或删除各种控件。

⑴向报表添加字段:直接将字段拖动至设计网格中,并调整好间距和行距。⑵调整报表空间的大小:利用鼠标拖动可调整每节的高度和宽度,及控件的位置、大小等。

⑶添加系统时间和日期:

①选择“插入”菜单中的“日期和时间”命令,然后选择好“日期和时间”的格式,再单击“确定”按钮。

②在工具箱中选择“文本框”按钮,然后在报表网格中拖出一未绑定文本框,再在文本框中输入表达式“=NOW()”或“=DATE()”(默认格式);若输入指定格式,可采用表达式:

=year(date())&”年”&month(date())&”月”day(date())&”日”。

⑷添加页码:

①选择“插入”菜单中的“页码”命令,然后选择好“页码”的格式、位置及对齐方式,再单击“确定”按钮。

②在工具箱中选择“文本框”按钮,然后在报表网格中拖出一未绑定文本框,再在文本框中输入表达式“=[pages]”(默认格式);若输入指定格式,可采用表达式:

=”第”&[page]&”页”,或=”共”&[pages]&”页,第”&[page]&”页”。 学生操作训练:

1、在“教学”数据库中,完成下列操作:

⑴添加一个无数据来源的空白报表,并添加相关的节,使其拥有报表页眉/页脚、页面页眉/页脚、主体等5个组成部分。

⑵设置“学生”表为该空白报表的数据来源,将“学生”表中的所有字段添加到“主体”节中,并设置并调整好各控件。

⑶利用“插入”菜单,完成以下操作:

①在报表页脚的位置插入当前系统的日期,其格式为:2011年5月5日。

②在报表页眉的位置插入当前系统的时间,其格式为:9:18:18。③在页面页脚的位置插入页码,其格式为:共X页,第X页。④在页面页眉的位置插入页码,其格式为:第X页。

2、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完成下列操作:

⑴添加一个无数据来源的空白报表,并添加相关的节,使其拥有报表页眉/页脚、页面页眉/页脚、主体等5个组成部分。

⑵设置“学生”表为该空白报表的数据来源,将“职工”表中的所有字段添

加到“主体”节中,并设置并调整好各控件。

⑶利用工具箱中的“文本框”控件,完成以下操作:

①在报表页脚的位置插入当前系统的日期,其格式为:2011年5月5日。

②在报表页眉的位置插入当前系统的时间,其格式为:9:18:18。③在页面页脚的位置插入页码,其格式为:共X页,第X页。④在页面页眉的位置插入页码,其格式为:第X页。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三

——创建报表㈣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㈡

4、对报表进行排序和分组。⑴对报表进行排序:

①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姓名”字段,“课程”表中“编号、课程”字段和“成绩”表中“成绩”字段的表格式报表——“学生成绩报表”,并切换至设计视图中。

②单击工具栏上的“排序与分组”按钮,或选择“视图”菜单中的“排序与分组”命令。

③在“排序与分组”对话框中,单击“字段/表达式”列的第一行右侧的下拉按钮,选择一个用于排序的字段名称(如:学号),然后单击“排序次序”右侧的下拉按钮,选择一种排序方式(升序/降序)。

④切换至“打印预览”视图方式下,观察结果。⑵对报表进行分组:

①打开或创建一个报表(如:学生成绩报表),并切换至设计视图中。②单击工具栏上的“排序与分组”按钮,或选择“视图”菜单中的“排序与分组”命令。

③在“排序与分组”对话框中的 “字段/表达式”列内选择一个用于分组的字段名称(如:学号)。

④然后在其下方“组属性”栏中的“组页眉/组页脚”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是”(则按当前字段进行分组),并关闭该对话框。若选择“否”(默认值,则不进行分组)。

⑤选择主体节中的“学号”文本框,并将拖至“学号页眉”节中,并与页面页眉中“学号”标签上下对齐。

⑥切换至“打印预览”视图方式下,观察结果。⑶设置分组形式和组间距:

 不同数据类型的分组形式与组间距设置:

任何类型的数据都可将其分组形式设置为“每一个值”(默认值),那么此时其组间距应设置为1(即每一条记录作为一个组)。

①文本型数据的分组形式与组间距:

文本型数据的分组形式设置为“前缀字符”,其组间距为该字段左侧的字符个数。如“学号”字段,若设置分组形式为“前缀字符”,组间距为4,则将学号前4位相同的记录作为一个组。

②日期/时间型数据的分组形式与组间距:

日期/时间型数据的分组形式设置为“年、月、日、季、周、小时”,则其组间距可设置为任意一个有效数字。

③数字、货币或自动编号类型数据的分组形式与组间距:

当它们的分组形式设置为“间隔”时,则其组间距可设置为任意一个有效数字。

 学生操作练习:  在“教学”数据库中,完成以下报表操作:

1、按例题步骤完成例题的操作练习。

2、在“学生成绩报表”中,按课程名称进行分组,并另存为“课程分报表”。

3、在“学生成绩报表”中,将成绩按每10分一档进行分组,并另存为“学生成绩分组报表”。

4、创建一个基于“学生”数据表中所有字段的名为“学生基本情况报表”的表格式报表,然后按姓氏进行分组,并另存为“学生姓氏分组报表”。

5、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按性别进行分组,并另存为“学生性别分组报表”。

6、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将同一年出生的学生作为一组,并另存为“同年出生分组报表”。

7、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将同一个月出生的学生作为一组,并另存为“同月出生分组报表”。

8、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将同一天出生的学生作为一组,并另存为“同日出生分组报表”。

9、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将同一个季度出生的学生作为一组,并另存为“同季度出生分组报表”。

10、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将地址为同一个城市的学生作为一组,并另存为“同城学生分组报表”。

11、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对入学成绩字段以100分为分数段进行分组,并另存为“入学成绩分组报表”。

 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完成以下报表操作:

1、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

①利用设计视图创建一个空白报表。

②将“职工”数据表设置为该报表的数据来源。

③将“职工”数据表中的所有字段都添加到空白报表的“主体”节中。

④将每个字段控件的标签水平放置到“页面页眉”节中,然后对应地将每个字段控件的文本框水平放置“主体”节中,并与其标签上下一一对应。

⑤调整每个节的高度与宽度,并利用“打印预览”观察其效果。⑥保存此表,并命名为“职工报表”。

2、利用“职工报表”,完成下列操作:

①在报表“页面页眉”中,插入“2011年5月6日”格式的系统日期。②在报表“页面页脚”中,插入“共X页,第Y页”格式的页码。③将“职工号”前4位相同作为一组进行分组,并命名为“职工班组分组报表”。

④将所有职工按性别进行分组,并命名为“职工性别分组报表”。⑤按职工出生日期年份相同进行分组,并命名为“职工同年分组报表”。⑥按职工工作业绩情况进行分组,并命名为“职工工作业绩分组报表”。

3、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职工”表中“职工号、姓名”字段,和“职工工资”表中“基本工资、奖金、保险”字段的表格式报表,并命名为“职工工资报表”。

①按职工基本工资进行分组,其间隔为1000元,并另存为“基本工资报表”。②按职工奖金进行分组,其间隔为100元,并另存为“奖金分组报表”。③按职工保险进行分组,其间隔为10元,并另存为“保险分组报表”。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四

——创建报表㈤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㈢

5、在报表中进行计算与汇总:  添加计算字段:

以“教学”数据库中的包含“学生”表中“出生日期”字段的报表为例,添加一个“年龄”字段。

⑴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必须包含“出生日期”字段)的表格式报表。

⑵切换到设计视图中,设置各字段的位置。⑶在报表的主体中添加一个文本框。

⑷把文本框的附加标签移至页面页眉中(剪切→粘贴),将文本框与附加标签上下对齐。

⑸双击文本框的附加标签,在“标题”栏中输入“年龄”,然后关闭它;或两次单击文本框的附加标签,直接输入“年龄”。

⑹双击文本框,在“控件来源”栏中输入表达式:=year(date())-year([出生日期])。

⑺单击“打印预览”按钮,观察其结果。学生操作练习: ⑴按步骤完成以上例题。

⑵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数据表所有字段的表格式报表,然后在此报表中添加一个“年龄”的计算字段。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工资”数据表所有字段的表格式报表,然后在此报表中添加一个统计每位职工 “总工资”和“平均工资”的计算字段。

⑷在“教学”数据库中,创建一个用于统计每个学生三门课程总分的“总分”字段。提示:

①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姓名”字段,“课程”表中“课程”字段,及“成绩”表中“成绩”字段的简单查询。

②利用此简单查询创建一个交叉表查询。

③将此交叉表查询作为报表的数据来源创建一个表格式报表。 在报表中汇总数据:

以“教学”数据库中统计每位学生各科成绩的平均分和最高分为例。⑴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姓名”字段,“课程”表中“课程”字段,及“成绩”表中“成绩”字段的表格式报表,并命名为“学生成绩报表”。

⑵设置以“课程”进行分组(含组页眉和组页脚)。

⑶单击工具箱中的“文本框”按钮,然后在“课程页脚”中添加一个文本框。⑷两次单击该文本框的附加标签,更改标签名为:平均分。⑸单击文本框,输入表达式:=AVG([成绩])。⑹同样方法,添加一个统计最高分的文本框。⑺在“打印预览”视图下显示报表,并保存报表。学生操作练习: ⑴按步骤完成以上例题。

⑵利用上面报表的基础上,再统计出每位学生总分和最低分。

⑶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工资”所有字段的表格式报表,然后以“职工号”进行分组,再统计出每位职工的总工资和平均工资。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五

——创建报表㈥

创建子报表

 创建子报表的方法(两种):

1、在已建好的报表中使用“子窗体/子报表”控件创建子报表;

2、将一个已存在的报表作为子报表直接添加到其他报表中。

一、在已有报表中创建子报表:

例:在“教学”数据库中,根据“学生”数据表部分字段创建一个表格式报表,然后在该报表中插入一个包含“学生”表“学号”字段、“课程”表“课程”字段、“成绩”表“成绩”字段的子报表。

操作步骤:

⑴建立一个由学生表中“学生”表“学号”字段、“课程”表“课程”字段、“成绩”表“成绩”字段组成的名为“成绩”查询。

⑵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所有字段的“学生报表”,并切换到设计视图方式下。

⑶单击工具箱中的“子窗体/子报表”控件,在报表的主体中单击需要放置子报表的位置。

⑷在“子报表向导”中,选择单选项“使用现有的表和查询”,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⑸在“表/查询”列表框中选择“成绩”查询,再其所有字段设置为“选定字段”,单击“下一步”按钮。

⑹设置链接主字段与子字段设为“学号”,单击“下一步”按钮。⑺输入子报表名称——学生成绩子报表,然后单击“完成”按钮。注:

①从第⑷步开始也可以采用此方法操作:两次单击该控件的附加标签,将其名称更改为“成绩”。右击该控件,选择“属性”命令,设置子报表的数据来源为“成绩”查询,链接主字段与子字段设为“学号”。

②子报表的编辑操作,可同报表一样进行操作。

二、将已有的报表添加到其他报表中:

例:在上例的“学生报表”中添加一个包含“学生”表“学号”字段、“课程”表“课程”字段、“成绩”表“成绩”字段的子报表。

操作步骤:

⑴创建一个包含“学生”表“学号”字段、“课程”表“课程”字段、“成绩”表“成绩”字段的名为“成绩”表格式报表。

⑵打开主报表——“学生报表”,并切换到设计视图方式下。⑶按F11键切换回数据库窗口。

⑷单击选中“成绩”报表,将其直接拖放到主报表主体中的相应位置。⑸修改附加标签中的文本(两次单击即可修改),以适应主/子报表的显示情况。

 学生操作训练:

1、完成上面两道例题。可依照操作步骤逐步完成。

2、在“学生报表”中插入一个基于“成绩”数据表的子报表。

3、在“职工基本情况”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基于“职工”数据表所有字段的“职工报表”,然后在此报表中插入一个基于“职工家属”数据表的子报表,并另存为“职工家属子报表1”。

4、在“职工报表”中,插入一个基于“职工工资”数据表的子报表,并另存为“职工工资子报表1”。

5、创建一个基于“职工家属”数据表的表格式报表,然后将其添加到“职工报表”中,并另存为“职工家属子报表2”。

6、创建一个基于“职工工资”数据表的表格式报表,然后将其添加到“职工报表”中,并另存为“职工工资子报表2”

Access上机操作题之二十六

——报表综合操作题

 在“教学”数据库中,完成下列报表操作:

1、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姓名、出生日期”字段、“课程”表中“课程”字段和“成绩”中“成绩”字段的表格式报表,调整报表中的控件及文本框,使其内容能完全显示出来,并命名为“学生基本情况报表”。

2、设置报表的标题文字为“学生基本情况报表”,其文字格式为黑体、加粗、红色、24磅,并居中放置;设置控件附加标签为隶书、紫色、加粗、12磅。取消它们的斜体设置。

3、利用图表向导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字段、“课程”表中“课程”字段和“成绩”中“成绩”字段的图表报表,其中分类轴(X轴)为“学号”,数据轴(Y轴)为“求和成绩”,图例(系列)为“课程”,并命名为“学生成绩图表”。

4、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的页面页脚中插入“共X页,第Y页”格式的页码。

5、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根据“出生日期”字段添加一个名为“年龄”的计算字段,保存该报表。

6、把“学生成绩图表”作为子报表,插入到“学生基本情况报表”的主体中。在“打印预览”视图方式下观察其结果,将该报表另存为“学生成绩图表报表”。

7、创建一个基于“学生”表中“学号”、“课程”表中“课程”、“成绩”表中“成绩”的“学生成绩查询”。

8、打开“学生基本情况报表”,将数据来源于“学生成绩查询”的子报表插入到该报表中,并另存为“学生成绩查询报表”。

9、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按“课程”进行分组,并在“课程页脚”中添加用于汇总各科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四个文本框,将此报表另存为“各科成绩分组报表”。

10、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按“学号”字段的前4个字符进行分组,并将此报表另存为“班级成绩分组报表”。

11、在“学生基本情况报表”中,按“出生日期”的年份进行分组,并将此报表另存为“年龄分组报表”。

篇8:C语言中文件操作的基本操作

在文件操作之前的章节中, 程序中的输入数据都来源于键盘, 而输出数据都是输出到屏幕上的。而这里的输入数据是来源于文件, 而输出结果是输出到文件的。

而在现实之中往往是把数据从文件中读出, 然后经过处理, 再将结果输出到某个文件中保存起来, 这就是文件的操作。

文件的操作包括, 打开与关闭文件, 文件定位函数, 文件管理函数等。本文主要先介绍文件的打开与关闭应注意的问题。

1 文件的打开

什么是文件的打开呢?其实就是为文件建立相应的信息区和文件缓冲区。

所谓文件的信息区:

而文件的缓冲区是:

文件的打开方法是调用fopen函数。

具体如下:

首先定义指向文件型的指针fp:

下面通过实例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区别。

首先看一看通过“r”方式打开文件。如果在工程文件夹下已有文件test1.txt, 其内容为:“C语言文件操作”, 使用“r”方式将test1.txt文件打开, 程序段如下:

运行结果为:

press any key to contimue

我们在操作系统下把test1.txt打开, 来看一看。里面的内容仍是“C语言文件操作”。

同样使用“r”方式打开一个并不存在的文件test2.txt, 看看结果怎样?

运行结果为:

open file error!

press any key to contimue

说明使用“r”方式只能打开已存在的文件, 而不能打开并不存在的文件, 否则出错。

那么我们看一看通过“w”方式打开文件。

文件正常打开。我们回到工程文件夹, 可以看到, 原本不存在的test2.txt出现了。说明原本不存在的文件, 则在打开时新建一个指定的名字 (这里是test2.txt) 命名的文件。而使用“r”方式则不能。

接下来, 我们看一看, 使用“w”方式打开已经存在的文件test1.txt, 是不是没有区别呢?

运行结果为:

press any key to contimue

文件正常打开了。

我们回到操作系统, 将test1.txt打开, 看一看它里面的内容, 发现test1.txt里面的内容全部删除了。

说明用“w”方式打开原来已经存在的文件, 则在打开时先将该文件删除, 然后重新建立一个指定文件名 (这里是test1.txt) 的新文件。

那么如果我们要在已有的文件中添加新的数据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a”方式来打开文件。下面是使用“a”方式打开原来的文件test1.txt, 里面的内容是:“C语言文件操作”, 代码如下:

运行结果为:

press any key to contimue

文件正常打开。我们回到工程文件夹, 打开test1.txt, 看到里面的内容仍是“C语言文件操作”。说明如果想向文件的末尾添加新的数据而不删除原来数据, 则应使用“a”方式打开文件。

2 文件的关闭

文件在使用完以后, 一定要关闭文件。关闭就是撤销文件信息区和文件缓冲区, 使文件指针变量不再指向该文件。

方法是用fclose函数关闭文件。假设fp是指向文件的指针, 关闭fp所指向文件的语句为:fclose (fp) ;

为什么使用完文件一定要关闭呢?因为, 在向文件写数据时, 是先将数据输出到缓冲区, 待缓冲区充满后才正式输出给文件。如果当数据未充满缓冲区而程序运行结束, 就会将缓冲区中的数据丢失。而使用fclose关闭文件, 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它的作用是先将缓冲区中的数据输出到磁盘文件, 然后才释放文件指针变量。

上一篇:当我面对失败的时候作文300字下一篇:农村肺结核病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