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操作

2024-05-17

艺术操作(精选八篇)

艺术操作 篇1

背诵诗歌。海外学人刘铭绍先生认为:学诗,除了复古,别无他法。“复古之意,乃背诵也。”杨振宁博士曾谈起他上小学一年级时,父亲就教他背诵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懂,有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种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才逐渐领悟到一些名句的真正含义。鲁迅先生也说过,年轻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后来社会阅历丰富了,他终于懂了。由此可见,背诵诗歌是“诗教”的基础工程。

赠送诗歌。赠送诗歌,有时也能起到很好的教化效果。

相传三国时曹丕即位,想杀死胞弟曹植。一日于殿上,令植“:汝行七步吟一首。若果能,则免一死;若不能,则从重治罪,绝不姑息!”曹植急中生“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恰如其分的比拟,令曹丕潸然泪下。他打消了谋害弟弟的念头,于是一首“七步诗”救了一条人命。

再比如说,解放初期,柳亚子先生曾一度心情苦闷,精神不振。毛泽东同志提笔送诗“:牢骚太胜防断肠,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柳亚子读后,眼前阴云散尽,心情豁然开朗,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中。

据说郭沫若4岁就开蒙了,而且学习的积极性特高,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母亲送了一首诗给他“:翩翩少年郎,骑马上学堂,先生嫌我小,肚里有文章。

近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就是一个擅长赠送诗句进行诗教的“高手”;这种做法,老师们在实践中也可一试;像精心设计评语,以评语育人,就是这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讲析诗歌。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好多经典的古诗词。语文老师如能引导学生走进诗的王国,赏析诗的意境,定能收到春风化雨、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敕勒歌》是北朝民歌中的珍品,描绘了一幅绿色草原广阔无边、遥远天空云淡天高、羊群牛群相映成趣的动人画面。教学这首诗时,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悟敕勒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怀。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引导学生欣赏黯然销魂的别离之情;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引导学生体悟气概豪迈的爱国豪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引导学生感受瑟瑟秋景中的浓浓思乡情……

著名诗人叶嘉莹先生,虽不以老师为职业,但近60年来,叶先生一直尽其所能,为人们讲授诗词。她在台湾讲,在内地讲,在海外讲,为大学教师讲,为大学生讲,为幼稚园的孩子讲。她说,她要通过毕生的努力,背负起传承中国古典诗词的使命。叶先生是一个虔诚而优秀的“诗教”实践者。

悬挂诗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造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用“悬挂诗歌”的方式创设育人的环境,也是“诗教”领域中精妙的一笔。

董必武生前于1959年8月为《中学生》杂志题诗: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曰: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这首诗语意深长,深深鼓舞了一代人勤奋好学、奋发向上。如果能将它制成条幅悬挂于教室,对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曹操有名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千百年来此诗曾倾倒过多少英雄豪杰,如果将之制成学生的座右铭,整天与学生相依为伴,定能成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助推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青少年中产生一种讲究吃穿、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这时。我们可将古诗“除禾日当午,旱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挂到学校食堂的大厅,让学生时时鞭策自己,培养他们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教唱诗歌。古典诗词原本都是可以唱的。由于古曲的散逸,现代人又将许多经典诗词谱成曲。如南唐李后主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等等,在诗教的过程中,如能穿插“教唱”的做法,既能激趣,又能让学生牢牢记住诗词句子。

学写诗歌。我这里主要说的是古典诗歌。一般地,人们都不主张写古典诗词。但作为育人的一种方式,我们也可以尝试。复旦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就曾作过试验,效果也不错。

1996年以来,黄老师就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了诗歌教学,与学生一起读诗、背诗、写诗。每年还搞一些全校性的诗歌创作活动。2001年,黄老师带学生到安吉山区学农,要求每人至少写一首诗,结果同学们诗性大发,有的写了十几首。如:“逍遥山中日月长,恹然晨起懒梳妆。遥望风去复云涌,坐拥霞气隐霄光。”再如“:落叶萧萧下,秋风阵阵来。翩翩黄蝶舞,为有晚花开。”虽然不讲究格律,但都有些诗味。

余秋雨先生说得好: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

WPS 2007艺术字的操作技巧 篇2

比如在设计、排版过程中,有时为了突出主题,需要插入一些艺术字,只要点击“插入→图片→艺术字”,在打开的“艺术字库”窗口中,选择好艺术字 样式后,确定,即可打开“编辑‘艺术字’文字”窗口,设置好字体、字号后,在“文字”框中输入相应的文字(如图01),点击“确定”后,即可在文档中插入 “艺术字”了。

图1 WPS编辑艺术字

此时插入的“艺术字”只是原始化状态,并没有多少艺术可言,还需要我们进行润色、加工,使其更具有“艺术”魅力。

提示:如果要插入繁体艺术字,在“编辑‘艺术字’文字”窗口中,可以直接输入繁体字。如果输入法不能直接输出繁体字时,可以在WPS中将字体简转繁后,选中并复制,打开“编辑‘艺术字’文字”窗口,按下Ctrl+V键进行粘贴即可。

一、为“艺术字”设置底纹与边框

当插入艺术字后,艺术字底纹与边框都是默认的,我们可以在艺术字上右击鼠标,选择“设置对象格式”,在“设置对 象格式”窗口中,点击“颜色与线条”标签,点击“颜色”右侧的下拉三角,点击“填充效果”(如图02),在“填充效果”窗口中可以选择“渐变、图案”进行 相应的填充设置,也可以点击“纹理”或“其它纹理”填充,还可以选择“图片”标签,以插入图片做为艺术字的底纹。

图2 WPS设置对象格式

如果要想为艺术字指定一种边框,可以点击线条下“颜色”右侧的下拉三角,选择一种颜色或其它颜色,如果字体比较大,还可以为其设置“带图案的线条”做为字体边框。

二、为“艺术字”设置阴影

当我们插入好“艺术字”后,在插入的“艺术字”上点击鼠标,即可弹出“艺术字”工具栏,在“艺术字”工具栏中首 先是点击“文字环绕”按钮(如图03),将“嵌入型”修改为其它的“版式”,比如:四周型环绕或紧密型环绕,或是上下、穿越型环绕,还可以设置成衬于文字 上方或衬于文字下方等,这样我们就能对“艺术字”进行相应的设置与移动了,

图3 WPS艺术字工具栏

点击“艺术字形状”按钮,可以对艺术字形状进行更改,比如说文本、八边形、三角形等等。其次还可以对艺术字的高度、对齐、字符间距,横排竖排等进行设置与调整。

在“绘图”工具栏中点击 “阴影样式”按钮(在文档中若没有显示‘绘图’,可以点击‘工具→自定义’,在‘自定义’窗口中的‘工具栏’标签下,将‘绘图’选中,关闭即可),在弹出 的阴影窗口中选择一个“阴影样式”,再点击“阴影设置”即可弹出“阴影设置”工具栏,在“阴影设置”工具窗口中,首先是点击“阴影颜色”按钮(如图 04),给阴影设置一种满意的颜色,也可以设置“半透明阴影”或“其它阴影颜色”,设置完“阴影”颜色后,还要将阴影根据使用环境进行必要的调整,点击 “略向右移”或“略向左移”,可以左右移动阴影,点击“略向上移”或“略向下移”可以将阴影上下移动(还可以点击‘设置、取消阴影’按钮来设置与取消阴 影)此时再看我们插入的“艺术字”,阴影设置是不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图4 WPS阴影设置

三、给“艺术字”添加三维效果

在给“艺术字”设置阴影后,较平面艺术字而言增色不少,但是,较之三维效果而言,感觉还缺乏立体感,这时我们可 以为“艺术字”设置三维效果。在“绘图”工具栏中点击“三维效果样式”按钮,选择一种合适的“三维样式”,再点击“三维设置”,在弹出的“三维设置”工具 栏中(如图05),同样是先设置好三维颜色,再点击“表面效果”按钮,选择一种三维表面效果,此后就是对选择三维表面效果进行“照明角度、方向、深度”设 置,设置完成后,就该对三维效果进行微调了,点击“左偏、右偏、上翘、下俯”可以对三维效果进行微调(如力06)。这样,设置、调整完成后的“艺术字”, 使文档效果更能锦上添花。

图5 WPS三维设置工具栏

艺术可不可以操作 篇3

——吕澎

中国最早的双年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是陌生的,因为它只举办了一届就夭折了,那就是1992年在10月23日,在广州中央酒店国际会议厅举办的“广州·首届90年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官方简称它为“广州双年展”。无论从展品内容,还是展会本身所提出的问题都无法和今天的双年展相提并论,整个展会只展出了9天就于10月31日落幕了。

今天,我们再提到“广州双年展”往往会将注意力放在其推动中国艺术市场建立所起到的作用方面,而非它作为在国内首次提出“双年展”这一概念的展会来看待。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州双年展”在学习西方操作规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在将这种游戏规则中国化改造过程中进行的尝试。最起码在策展人的心中怀有在中国市场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建立像“威尼斯双年展”那样国际艺术交流平台的理想,同时通过艺术市场使得前卫艺术可以以高昂的价格达到文化生效的目的。不管结果如何。

1991年夏天,吕澎的两位在西蜀艺术公司工作的大学同学找到他,希望他能到西蜀担任艺术顾问,吕澎对艺术市场的介绍,以及对西蜀发展方向的展望让公司总经理罗海全非常兴奋。这位曾经尝试以国画取代烟酒作为礼品赠送给领导而尝到甜头的总经理对吕澎信任有加,原本有投资开画廊的意向,但这个念头马上被吕澎的展览计划所取代。吕澎给罗海全算过一笔账,如果举办展览可以有诸如报名费、赞助、卖画等收入,总之一定会赢利,也因此罗经理决定投资举办一个“双年展”。

1991年10月份,关于“广州·首届90年代艺术双年展”的策划方案就完成了,但在当时就连吕澎自己也不是非常清楚何为双年展,据吕澎回忆当年只是知道有“威尼斯双年展”,但也是模模糊糊的概念,此外还对“卡塞尔文献展”有一定的了解,这主要得益于当时刚从德国回来的艺术家周春芽带回了一些信息,至于“圣保罗双年展”尚处于未知状态。之所以定为“双年展”,是潜意识对西方的模仿,只是看中两年举办一次这样一个形式,至于是否真的能够持续举办下去,根本不在他们当时的考虑范围。吕澎说,“就当时的目的而言,主要是想给年轻艺术家提供一次展览、发表、卖画的机会。”至于能不能卖,他并没有太大把握。

也正是因为对双年展这一展览形式的概念的认知缺失,广州双年展申报的审批非常顺畅。作为分管、审批文化事业的成都市武侯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并未对“双年展”提出任何质疑,习惯性的把它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展览,并在申报批复中提出如下期许:“希望你们精心组织,勤勉团结,为武侯区争光”。至于为什么组织方要强调艺术市场这一概念,除了主观因素,也有许多客观原因,在当时如果说要举办一个现代艺术的展览,审批是不可能通过的,但如果说展出的作品是商品,是为了出售,广电局就会同意。另一方面,企业是不可能“赞助”文化的,只有有了“投资”文化可以赚钱的前提,企业才会真正感兴趣。在“广州双年展”的《认定书》中“利益保证”一项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字样:“两年内收藏作品未能增值3倍,主办单位将原投资(除广告、宣传费用外)奉还。按国家正规贷款利息补偿。作品收回。”在这样的保障下,在主办单位的名单中除了西蜀艺术公司外,还有多家企业在列。

1992年2月15日,吕澎正式开始了“广州双年展”在全国范围内造访艺术家的旅程,同行的肖全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说道,那时艺术家们对“双年展”的热切关注令人感动,他们大多数都期盼着能够展示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然也希望自己能够尽快走上“致富”的道路。面对这样的期盼,主办方将展览的地点选在了广州——紧邻“国际中转枢纽”香港,这个地点对于一个将中国现代艺术推向世界的希望来说尤为重要。同时,广州的艺术市场并非一片空白,在这些沿海城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大,市民的收入也大幅提升,在购买需求上也不再满足于风格单一的古典绘画,现代艺术也成为购买的选择。

1992年3月1日,已经投入展览筹备工作的吕澎正式收到组委会发来的聘书,此时整个展览已经进入全国征集收稿阶段,与之相结合的是大手笔的宣传,从3月份开始直到展览开幕,“双年展”除了以往展览惯用的新闻报道模式,还在各大媒体花重金进行了展览奉告、大型广告的投放,仅这一项就花掉了近15万元人民币。资金紧张在上世纪90年代是大多数自筹资金的艺术展所必须面对的,以1989年举办的“89现代艺术大展”为例,策展人高名潞曾两次在巨大的资金压力下放出豪言,表明决心。一次是在筹委会上,他说“以前是政治上不可抗拒的原因办不了展览,那实在是无奈。但如果这次是因为经济原因使展览不能开展,我将宣布永远退出美术界。”另一次是在高名潞获知哈尔滨市政府建委有可能提供赞助的消息,临行前所说,“哈尔滨之行如不能成功,我就变成冰雕,立在哈尔滨街头为中国现代艺术募捐”。虽然不至于变成“冰雕”,但吕澎也同样遭遇资金问题,缺钱是“广州双年展”的常态,自始至终。所有企业的投资合计45万元,1992年7月,距离开展还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吕澎可支配的资金为零,自己借了7000块,很快就花得只剩3000元。眼看就要进入评审阶段,批评家们的差旅费、住宿费还没有着落,好在吕澎及时与东辉公司关于27件获奖作品的收藏达成协议,共计100万,东辉公司立即支付了第一笔收藏金40万,解了燃眉之急。

简论艺术操作和文化生效 篇4

关键词:艺术品,艺术操作,艺术家,批评家,学术权威

1 什么是一件成功的艺术品

有不少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个问题:被艺术界的专家认可的、或能卖极高价钱的、或众所周知的艺术品就是成功的艺术品。但是, 我们发现:不少被艺术界里的专家认可、或卖价极高、或众所周知的艺术品仍然普遍地遭到怀锤与置之不理。有人会提出:那些专家是谁?他们的权威的合法性的证明究竟是什么?谁在幕后抛出上百万的金钱使一件甜俗的作品成为众所周知的艺术品?它果真会成为艺术史中的一部分吗?类似问题还可以提出上百个。

实际上, 一件成功的艺术品离不开如下几个因素。

第一, 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认定。艺术家是否将自己的作品放进展厅, 这取决于他对自己的作品作出应有的艺术价值的判断。但是, 由于不可避免的个人心理因素与知识的极端倾向, 艺术家的自我认定总是难以成为可靠的评判尺度。

第二, 我们需要批评家的意见。总的说来, 批评家较之艺术家更具有公允的立场是显而易见的。但是, 谁能保证一位批评家的学术水平的彻底的可靠?谁能将这位批评家确定为绝对无误的“判断机器”, 他所推出的产品都是保质的?

第三, 需要历史的定位。因此, 只有那些进入了艺术史的作品才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成功的艺术品。于是, 艺术史家的判断兢成了一件艺术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然而, 尽管某一位艺术史家的著作是否持久具有历史的可靠性、艺术史的写作究竟是一种人类思想的再阐述还是文献资料的泛泛罗列这类问题需要专门研究与讨论, 我们仍然要注意历史素材来源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 梵·高式的神话在信息的汪洋里是很难闪耀其光辉的, 艺术史家总是会整理那些完整而充足的事实素材, 一个躲藏在画室或某一偏僻角落而不与社会接触的艺术家, 与艺术史无关, 除非他把自己的“躲藏”作为一种生效的策略。

第四, 价格既成了一种艺术品成功的标志, 又成了该作品文献资料 (新闻的、批评的、美学的、哲学的、文化的、如此等等) 增厚的重要因素。金钱提供了画框、画布、颜料、展览、图录、画册、学术讨论会、新闻效应诸方面的可能性。概而言之, 金钱决定着当代文化在物理事实上的发展, 正是这样的发展, 使得艺术史家有话可说。于是, 直觉会告诉我们:存在着一种综合的运作关系。当我们理智地来考虑并加以物理组织时, 就面临着一个我称之为“操作”的问题。

2 什么是艺术操作

如果一定要为“艺术操作”下一个定义, 我想可以这样来概括:在显而易见的、且具有实证的程度上涉及艺术倾向、艺术影响, 艺术评价、, 历史定位和价格定位的人类关系的富于逻辑性的规则运行。对于这个累赘的定义需要作出如下说明:

第一, 艺术操作是拥有规则的科学, 而不是为导致一时新闻效应的阴谋。这就是说, 人类关系总是高于个人动机。所有违反规则的“操作”都是不可能最终生效的雕虫小技或动物性的快感反应。

第二, 艺术操作应具有两个基本前提: (1) 必须有一个由艺术家、批评家、企业家形成的一个基本的结构关系 (其中还包括有新闻记者、律师、哲学家、艺术史家、艺术合法化代言人) ; (2) 结构关系中的每个因素均拥有相应的操作权。

第三, 艺术操作的性质有三: (1) 它首先是一种文化操作。因此, 它应遵循学术规则, 一种风格 (文化) 对另一种风格 (文化) 的替代, 有其学术话语上的逻辑关系, 并通过学术针对性表现出来; (2) 艺术操作也是经济操作, 这是就它的运行的可能性以及部分结果而言的, 因此, 它必须遵循经济规则, 在一个总的文化及经济资源分配极不平衡的情况下, 寻求赞助只是一种或许能获得偶然结果的、却违反规则的举动, 对他人施以强制性的赞助请求, 也就是对他人的极不道德的行为。经济本身就不允许破坏它的交换规则; (3) 艺术操作也是社会关系操作, 因为它涉及到了社会关系与策略。所谓文他体制的变化, 也就是社会关系的调整, 所谓阶段性任务, 也就是策略的步骤。因此, 艺术操作也应遵循政治文化的规则。

第四, 艺术操作必须经受历史的检验。艺术操作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因此, 唯利是图、极端偏见、个人野心均可能导致操作的失败。总之, 艺术操作的善的出发点必须通过操作的结果来检验。

3 艺术操作中的角色

艺术操作中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我们只能简单地讨论艺术家、批评家、经济人的角色问题。最后我还要概要地说明一下什么是权威。

关于艺术家:艺术家是艺术品的创造者, 没有艺术品, 操作无从谈起。就艺术的发展而言, 艺术家的工作必须是自由的, 没有艺术家的创作自由, 就没有新的艺术的产生。尽管如此, 艺术家没有理由说他可以无视操作的存在, 因为所谓自由是文化的自由而不一是动物的 (本能的) 自由, 艺术品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艺术操作本身就是艺术的灵感源泉, 因为操作就是社会生活, 并且是富于智慧的社会生活。艺术家反感批评家的指责本身并不说明任何问题, 除非艺术家的反感得到了其它操作角色的支持和另外一些批评家的呼应;同样艺术家反感金钱也不说明他的艺术的纯洁性, 除非他以自己卓越的成绩赢得历史的认可并反过来批判金钱的腐蚀性。所以, 艺术家在当代艺术操作中应采取配合的态度,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操作就是文化基本。没有什么值得反感的。

关于批评家:某些批评家一度相信自己是艺术价值判断的上帝, 但是, 只有遵循有效学术规则的批评家才具备评审艺术价值的资格。与艺术家一样, 批评家是人, 因此, 批评家也难免出现人的问题:个人偏见, 私心 (经济考虑、政治目的、形象地位等等) 。批评家要保持自己在操作中的发言权, 就必须不断地学习, 掌握更多的话语体系, 进而创造新的批评规则, 陈辞滥调、阿谀吹捧、无端指责的文章都意味着批评家身份的丧失。

关于经济人:在艺术操作中, 经济人最有力的工具是金钱。但是, 导致操作身份危机或丧失的同样是金钱。经济人必须懂得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和批评家的学术规则, 他必须清楚:金钱买卖仅仅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将经济规则强加于艺术学术规则也就违反了艺术操作的基本规则, 其结果不是丧失操作的权力, 就是导致文化艺术的变质。

关于权威:在当代社会, 权威既不是上帝本身, 也不是上帝的一个人格化的代表。鉴于就哲学而言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真理, 并且权威总是因时因地因事发生变化, 因此, 我们只能给艺术操作中的权威确定这样一个定义:权威也就是某一艺术操作结构所理智推举出来 (或默许) 的一个策略性的代理人。又由于不存在一个永远掌握真理并对一切艺术问题都能解决的权威, 所以, 对权威的要求应有如下几点: (1) 尽管他对自身的价值有足够的自信, 也应对他人的价值给予理智的认定; (2) 尽管他在有效地引导操作, 同时也能认可一切联系的可能性, 有改变、修正乃至妥协的思想准备; (3) 尽管他追求一个即定的目标, 也同时认可价值的丰富性以及实现价值的策略性。只有这样, 他才能起到艺术操作中的代理人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 拥有一个权威, 既可以减少资源投资的总额, 又可以使艺术家的艺术迅速生效, 因为学术权威本身就可以是一种综合影响力的可靠性的信赖对象,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位权威的批评家的写作会导致艺术家迅速而广泛生效的原因之一。

4 艺术操作中的道德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方面既多又复杂。这几乎就是一个当代文化哲学与道德哲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只提出以下几点加以思考。

第一, 什么是一个合符道德的艺术史?

第二, 什么是艺术操作中的道德性?

第三, 谁是艺术操作中被使用的工具?

第四, 如何判断操作中的道德立场?

艺术操作 篇5

一、筹备少儿艺术培训中心初期

如无足够资金起动,考虑与当地学校合作,理想学校为当地最好的幼儿园或小学。

合作模式,校方提供所需硬件设施,培训中心估计操作实施,其包括教师、日常管理等发展计划。

与学校共同招生,招生形式多样,有自愿报名;学校组织班级集体报名,如以什么专业特色班注称。在办学过程中,做好师资团队建设和家长沟通工作,这是培训中心核中工作。

发展策略:

第一步:团队与市场建设

办学初期,注重师资力量建设,并与了解家长对专业的认识与报学期望,制定阶段性目标,经济收入其次。争取与每位家长建立信任的关系,踏实而真诚的对待每位家长。

第二步:培养优等生,为宣传打好基础。

有优秀的师资,必然可培养出好的学生,之后展开各方面宣传,其中包括家长、学校、行业、媒体、企业等。

第三步:举办演出,拓展业务,提高知名度。

以培训中心学生教师为平台,举办特色活动,包括文艺会演、亲子活动的外出游玩。这些又是一步可赢利业务,所有的活动都可以找各行各业拉赞助。

二、在确定办学初期要明确先是横向发展还是纵向发展

从这次办学经历过程中意到,办学初期专业全面开设未必是好事,从中感觉很多专业开设并不能提高收入,反而影响。也会让管理者分散很多精力,与其这样,不如开设一些能充实舞台表演的专业,有展性的专业。把专业设立的精,在经过第一、二步后,在当地扎稳脚根后把横向发展,全面开花。

发展图形:

培训中心阶段性目标

一、长期定期工作目标:1、2、3、4、工作人员配备 教师的储备 招生宣传工作 以时间为单位,制定上课内容质量

5、教学质量的管理

二、近期攻克问题1、2、3、4、5、6、7、舞蹈班穿衣与小便问题 美术、表演课程再招生问题 教师例会,会议内容纲要 每个家长、幼儿园领导教师听取会,会议内容制定 家长听课、家长会安排 教师观察工作,为教师会议及日后对教师重视度为依据。解决方法:再度招生工作可以怎样进行,需听取园长及各位老师的建议,这项工作需过快完成。

8、上课进度的制定是教师会议内容的一项,尽量量化。

三、工作人员需要

1、办公人员:档案处理、信息收集等一些日常工作 财务人员:兼职即可

最好是财务人员可同时为办公人员一身数职。

2、教师储备

去各地高校去招聘,最好为长期留下的。

四、教师第一次会议内容(08.10.13)

提纲内容:

一、开场语;

二、合同说明,并当场签订;

三、诉说小丫艺术中心过去创办过程,现在各专业项目招生情况(数字统计),并面临问题(数字统计);将来的发展思路;

四、目前少儿艺术培训市场的简单讲解,并从中可分析出什么有利于我们(各位老师听后,大家一起分析);

五、制定专业课时的教学任务,尽量量化,考核标准;

六、要求舞蹈、表演根据家长心理,在上课时教育孩子日常习惯与礼貌等内容,这些是家长见效比较快的方面;

七、舞蹈计划开家长会,让任课老师准好准备;

八、孩子冬天上厕所问题讨论,寻求解决方法。

开展家长意义

家长会的召开,其意义如下:

一、把培训中心即将面临的问题与家长沟通,寻求解决方法,有些问题由于客观原因未能如大家所希望的来解决,这时沟通就是得到家长的理解;

二、培训家长对专业的认识,传达中心办学守旨。

三、分析现在孩子身上不良习惯或是不良性格的养成,会影响孩子将

来一生,并传授一些方法来遏制这种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

艺术操作 篇6

学生在经历了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疑,合作探究问题的过程后,极力想证明自己是否真正解决了疑问,此时学生的兴趣是最高昂的,因此解疑环节的设置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应注意几个方面的组织和引导:

一、练习题的选择

1.选择能产生思维冲突的题目。例如,在《确定位置》这堂课中,学生从用自己确定位置的方法开始,经历了准确、规范、简洁的过程,最后能用数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此时学生的热情是高涨的,而教师出示一个没有坐标的建筑物,学生疑惑了:这怎么用数对来表示?(小质疑),教师引出科学家笛卡尔的方法来提示学生思考方向,学生结合蜘蛛图和班级座次表,为题目填补出网格,从而可以用数对来解决这个问题。《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参与和体验教学活动时获得了兴趣和积极性,而最终数学的学习要回归思维冲突过后的理性思考。

再例如,在《摆一摆》课例研究中,学生通过质疑与探疑已经获取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每个学生都想利用新的知识尝试来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出示一个生活中的长方形游泳池,学生思考:它的面积怎么求呢?(一去摆,怎么摆;二是算,怎么算)于是教师组织同桌2人讨论(小探疑),通过合作探究,学生汇报:摆的方法太麻烦了,可以先用卷尺量出游泳池的长和宽,然后就可以用公式计算了。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面对思维冲突,欲扬先抑,这个“抑”让学生在练习之前对本课的重点知识有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解决本课的难点,并对后续题目的练习有很大的铺垫和促进作用。

2.选择基础性的练习巩固知识。《课标》指出:学生应当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计算、证明的过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堂课的重难点知识,教师选用基本练习来考察的学生的情况。例如,在《长方形的面积》课例研究中,学生有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深刻地体会到了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两个条件必不可少),才能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此时教师设计量一量、算一算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证明自己的进步,用手脑相结合、数形相结合的方式巩固知识。

3.选择创新性的题目引发学生新的思考。

二、教师要选出典型的学生做法进行点评,点评时要有静气

1.面对一道基本知识的练习题,大部分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过程演绎出来,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问题,对于易错点和常见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地指正,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例如,课例《摆一摆》,在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学生会出现错用公式、带错单位等等问题,此时教师需要有静气,就是要静的下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交流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

2.面对一道综合性的题目,学生会出现几种不同的做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完善的,哪些是不合理的,都需要教师静下心来引导。静气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会是另外一番景致,教学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番景致。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而最终受益的也是教师自己。

三、教师要善于倾听

倾听是一种入耳又入心的活动,当学生在解疑时提出了自己的方法,教师必须集中注意力,要让听到的内容与自己的认识和知识结构进行比照,让学生讲的内容和教师的认知发生冲撞或融合,只有产生了冲撞或者融合,听到的才对教师有意义,这种意义让教师可以达到忘记疲劳的境界。

因此,在倾听方面注意以下几点:

1.集中精力倾听学生在练习时的看法。学生在发言时,用眼神关注学生,不应该在倾听时又关注别的学生或者板书无关的内容,给予学生本身足够的重视,让他们明白老师在认真的听取他的意见,使得他更愿意说并且多说。

2.不能过于关注学生发言的细节,而错过了要点。学生在发言时,基于他的年龄阶段难免会出现东拉西扯的现象,其他的学生在倾听时也可能会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点,那更需要教师撇开次要信息,提取要点为发言的学生总结、提炼。

3.耐心地倾听。作为教师,有时候基于课堂时间的把控,习惯于主观武断地听,有时候学生在发言时一开始,我们就判断他的发言是无聊没有意义的,于是相信了自己的判断以后就不太愿意听他们实际想说什么,不想听学生把话说完,主观性的先入为主,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

4.太注意讲话的方式、个人外表、口气,而忽略了内容。

四、在错误处生成精彩

在解疑时,学生已经学习完成了本堂课的重要知识,难免会在练习中出现错误或者新的疑惑,而此时在解疑中就会融合进质疑和探疑的过程。如在《摆一摆》课例研究中:有学生发言说“我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即等于长加宽的和乘2”,教师不急着纠正,而是询问其他的同学,“听清楚了吗?同意吗?有没有补充?”给予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机会,立即很多小手举了起来。“我不赞同,因为……”,“我也认为他说的不对,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产生了对话,引发了思维的碰撞,往往比老师直接解疑更高效。在实际的课堂中,学生的错误有时会出乎教师的意料,教师不要马上就更正或否定,而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机智灵活地处理学生的错误,并且以此为教学起点,及时地改变教学预案,顺应学情,顺着新的教学思路探究知识的本质属性。

如何掌握电视剪辑艺术的操作技巧 篇7

1. 镜头的排序根据

1.1 事物的客观规律

在实际生活中, 所有的事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 不论是客观规律还是主观规律。比如说, 一个电视当中出现的景观, 这些镜头中有, 从山上流下的瀑布, 小河、游览的旅客, 从空中拍摄的湖, 满山全是红叶。实际上, 这个场景是蒙太奇的排序方式, 可以尝试从山上在移到水中。假如把这几张照片的迅速颠倒一下, 展现出来的效果就和之前会有很大差别。首先看到高山, 满山的红叶, 红叶一片一片, 落下的红叶掉在水中, 顺着小溪水流下, 瀑布飞流直下, 游客在小河的旁边嬉戏, 从高空拍摄湖。从树上落下的叶子顺着小溪水游走, 水将山环绕, 山和水是一个画面, 在这里可将山和水组合成一个特写。按照之前蒙太奇的艺术手法, 山之后是树, 树拍摄完之后是树叶, 树叶之后是水, 水之后是湖泊。这种排序的理念很简单, 深秋时节, 山上树的叶子变成了红色, 满山红色, 秋天树叶飘落, 有的落到水中, 顺着水流走, 小河的水形成一个湖泊。这个镜头经过重新排序后形成, 这个镜头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并且根据这个进行剪辑。在这个镜头中, 有个红叶的特写镜头, 这个特写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山的拍摄过渡到水的画面, 直接有个衔接的作用, 避免从山直接跳跃到水的画面, 这种过渡可使画面更加流畅, 镜头的感觉很唯美。

1.2 音乐的节奏

以剪辑为前提, 还有很多元素需要排序, 在这其中就需要音乐来烘托。特别是节奏感很强的音乐, 剪辑人员根据音乐进行排序。音乐运用的过程中, 根据音乐的节奏感进行剪辑, 镜头的选择要灵活多变, 要配合音乐的节奏。在音乐播放中, 会遇到缓冲时刻, 这时可移动镜头。剪辑要配合音乐节奏的同时, 将剪辑的画面形成唯美的效果。

2. 选择恰当的剪辑切入点

每部电视的制作都需要有剪辑人员的参与, 一部完整的电视剧需要剪辑人员将拍摄好的画面进行剪辑, 才能使一部电视片连贯起来, 具有一定的流畅性。电视节目对于剪辑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节目类型要求不同的剪辑选择。比如各个台的娱乐节目, 剪辑要求就与电视剧的剪辑要求不同, 娱乐节目剪辑关注人物的情绪变化, 这种情绪的表达在剪辑中就可以加入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科普教育、访谈节目的剪辑注重寓教于乐, 节目重点是播放的内容。在拍摄现场, 会拍摄很多的画面, 拍摄完成后, 剪辑人员要从所有的画面中进行删选。如何有效地进行删选, 对于剪辑人员来说是最难的, 也是最考验剪辑人员能力的时候。在删减的时候, 剪辑人员要根据节目的特点, 通过逻辑思维分析大众的喜好及画面的效果进行剪辑。电视剪辑和同类型的电视剪辑差别不大, 在内容上没有太大变化, 在剪辑的时候关注特点的部分进行剪辑, 突出有特点的部分。在编辑的时候, 必须要遵守正常的思维习惯, 按照正常的逻辑进行分析, 逻辑思维紧密相连, 不能是跳跃式的, 不能将画面凌乱地拼凑在一起, 没有流畅感。根据生活的规律、正常的逻辑思维来剪辑, 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及嗜好, 才能达到观众的审美要求。

3. 掌握剪辑的节奏

剪辑过程中, 要注重声音、色调的使用。因为拍摄的画面的特点, 要求声音根据不同的画面选择不同的声音。电视片的剪辑不同于娱乐节目的剪辑, 娱乐剪辑蒙太奇比较快, 要展现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 将这种愉快情绪传递给观众, 促使观众跟随电视节目的节奏。教育类的电视节目节奏比较缓慢, 教育类节目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旨, 不是以娱乐为主旨, 节奏缓慢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接收。文艺类型的节目比教育类节目的节奏还要慢, 为使观众感受电视节目传达的意思, 使观众跟随着思考。

4. 剪辑风格的确立

在电视节目的类型和所要表达的主题的基础之上, 进行电视编辑风格的制定。一个台有不同类型的节目, 有教育类型、纪录类型、综艺娱乐类型、新闻类型等, 每个类型有其不同的特点, 就算是类型相同的电视节目, 他们表达的主题不同, 剪辑风格不同, 节目追求不同。

纪录片要特别关注剪辑, 剪辑时要注重情感方面的细节处理和拍摄对象的动作。纪录片拍摄的时候镜头比较零散, 不够集中, 不像娱乐节目, 现场拍摄, 节目比较流畅, 纪录片的拍摄画面零零散散。这就需要剪辑人员将镜头处理干净、流畅, 镜头的移动要简单、利落, 不需要太复杂。蒙太奇图像带给观众一定的情绪。除此之外, 电视类文学节目方面, 注重感情的抒发, 所以不需要蒙太奇的处理。

现在, 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对于某个城市或企业的宣传, 经常是节奏明快, 画面紧凑的, 将音乐与唯美的画面紧紧联系在一起。持续的时间也是很短, 在短短的时间内, 将城市或企业的特点展示出来。这种宣传片的制作对于剪辑人员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要将有特点的镜头剪辑出来。

参考文献

[1]姚争.电视剪辑艺术[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艺术操作 篇8

关键词:中班幼儿,艺术,提升素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幼儿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在艺术体验和操作中提升艺术素养。

一、创设艺术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艺术

我们一直以来提倡的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就是要为幼儿创设美的富有想象的艺术环境,使其在美的环境中感受艺术。幼儿通过自己平日的观察、欣赏,在无意识中体验美。老师要善于为幼儿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通过环境的刺激来全面激发幼儿的能动性。

在环境创设时,我们可以在艺术活动区摆放各类艺术品,利用班级的一面墙,将各类艺术作品张贴出来,给孩子们带来成功的体验。在休息的间隙,教师可以把一些艺术作品的视频结合轻音乐进行播放,引导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艺术。

二、趣味艺术体验,在操作体验中欣赏艺术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中班阶段的幼儿来说,兴趣是他们投入学习的最原始动力,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体验艺术的全过程中,即引导幼儿在趣味中进行艺术方面的操作体验,这种体验有助于激活幼儿的艺术探究兴趣。陈鹤琴先生指出:“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在教学起始阶段,有的幼儿可能因为各种主客观的因素,缺乏对艺术活动的兴趣,而通过游戏开展艺术活动,有助于激发幼儿对于艺术的兴趣。通过操作体验,幼儿在融入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会比较容易出现“忘我”的境界,只觉得快乐、有趣,而忘了时间,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不正是我们所一直探求的吗?

在上“小木偶的舞蹈”课时,我说:“我这里还有许多小木偶,听清楚我的要求哦。第一,请你找一个朋友做伙伴。第二,你们一起想一想小木偶还有哪些动作,用纸木偶摆一个造型。第三,请你们最终决定一个最漂亮的动作,将小木偶摆好造型。最后,请你们两个人来表演这个动作。”通过引导幼儿对于小木偶舞蹈进行实践操作体验,让幼儿在操作实践中欣赏艺术。

三、科学投放材料,呈现艺术体验多样性

材料是幼儿参与艺术操作的物质载体。在引导幼儿感知体验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感知和体验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我们老师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忽视了材料对幼儿的重要性,提供的材料没有真正让幼儿停下来进行仔细感知和领悟,而是仅仅让幼儿走过场,幼儿对于艺术活动的理解、领悟都停留在比较肤浅的阶段。所以艺术活动中,我们应该科学地投放材料,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感知体验艺术活动,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下感知、体验,才会真正对艺术教育活动产生兴趣,有了审美的积淀,是幼儿今后全身心投入幼儿艺术活动的前提条件。

对于幼儿艺术体验的材料,我们在投放时应以多样和丰富为原则,投放尽量多的材料,材料不一定追求“高大上”,可以是一些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如孩子们在绘画时,我要求他们带一些废旧的酒瓶过来,孩子们在酒瓶上进行绘画创作,或找一些废旧轮胎,在轮胎上进行各类绘画体验创作。

四、回归艺术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艺术实践

如果说艺术体验是为了引导幼儿在理念和意识方面具备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那么,艺术活动就是幼儿艺术实践活动的最终回归。作为教师,要通过引导幼儿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来全面提升幼儿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回归艺术活动,有助于引导幼儿的艺术实践。比如,针对主题“寻找秋天”,我将孩子们带到了操场边的银杏树下,边走边寻找秋天,很多孩子找到了很多漂亮的落叶,我随即引导他们:“小朋友们,是不是发现有很多漂亮的树叶,我们可以带回教室做树叶拼画,这样我们不仅找到了秋天,还将秋天的美丽永远留在了画册里……”说完,孩子们都积极行动起来。在做树叶拼画的过程中,我引导孩子们观看多媒体上的一些画面,模仿着进行创作。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中班的教师,我深深体会到童年不快乐,人生就不幸福。如果岁月是一条河,那么,童年就是河之源泉,如果人生是一本书,那么,童年就是书中最漂亮的扉页。它有着梦一般的色彩、诗一般的意境。通过对幼儿艺术欣赏审美以及艺术操作实践方面的引导和培养,让中班幼儿在艺术体验实践中被艺术悄悄浸染,素养慢慢提升……

参考文献

[1]申健强,申利丽.谈在艺术活动中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1(11).

[2]汪霞.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谈在国际化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2(3).

上一篇:网络与通信下一篇:职业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