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2000字

2024-06-11

道德经读后感2000字(精选11篇)

篇1:道德经读后感2000字

道德的力量

电子信息类1306班尚晓辉学号:20133636

这是我第一次观看全国道德模范,之前的我也许就不知道这个名词。但是对这样一个孤陋寡闻的我来讲,道德的力量也早已深入我心。从看到有些大妈,大爷对着一张报纸的哭泣,从家人对着电视报道的叹息,从人们熙熙攘攘的议论,我的确感受到了道德在我的周围的延续。

有人曾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确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自私的一面,这句话只不过是将这个极端放大罢了。可是这些道德模范却让那些信奉此话的人难以抬头。总书记的亲切问候,热心关怀,就说明了一切。那不是一种做给别人看的一种形式,他是一个国家主席对道德的膜拜,对仁爱的致敬。

还记得,习主席特意表彰的开国少将甘祖昌的遗孀龚全珍。一个老将军的夫人,一个孩子们敬爱的校长。当有人问起,您这麽大岁数了,怎没不安享晚年啊,让自己这么苦,这么累,何必呢?可是这位倔强的老妇人只是轻轻的说,“我也想过,可是每当我这么想时,老甘临走前说的话就会响起来,等工资发下来时,记得买些化肥给那几户村民送去”。当时,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不是难过,是发自内心的震撼与激动,一位年将百岁的老妇人,为了一句丈夫的请求,竟以自己的一生作为偿还。这不是一个老妇人,这明明是一个巾帼英雄,一位当代木兰。

张丽莉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第一个“丽”是美丽的丽,第二个“莉”是茉莉花的莉,当人们想起“张丽莉”这个名字时,就会想到美丽的

茉莉花,多好啊。是啊,多好啊,当人们自发组队将这位善良勇敢的女教师送上救护车,当千百名出租车司机为这位女教师开道,鸣笛助威,这个名字已经在人们心中悄悄的盛开美丽幽香的茉莉花。失去了自己的双腿,却换来了孩子们的生命,她坦然的说值了。“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这是何玥。网上评论都亲切的称呼她为“小何玥”,可我完全不想这么称呼她,只是因为小小的她在我心中却像山一样高大。作为一个平凡人,我无法想象那样一个人,竟然是一病危的小女孩。每一个人都惧怕死亡,只是有的人坦然,有的人惊慌。因为每个人都坚信“死”就以为着自己的所有的所有都将结束,可是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如今却被这个小女孩所打破,将自己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同样可以得到延续。病魔夺走了她的生命,可她却化为天使常驻人间。

有时候,我会想道德到底是什么?“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这是道德的定义。但是这个定义除了那些大家之外,我想又有几个人会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可是即便是那些所谓的大家又能给出怎样的解释呢?“道可道,非常道”,这是老子的解释,似乎迷茫,又似乎清晰,难以言说,却又是那样的明白。

曾经我看到了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因为受到了小伙伴们的欺负,于是把他杀了,扔在了一个井里,第二天发现尸体没了。等他长大了,和妻子吵架,一怒之下杀了妻子,又将其扔到了那口井里,第二天又发现尸体不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天天酗酒,完全变成了一个败家子,在一个晚上辱骂自己的母亲,并将其殴打致死,他又把母亲扔进了那口井中,可是这次尸体并没有消失,尸体被人发现,他也最终被判为死刑。为什么尸体不会消失了呢?因为处理尸体的人已经不在了。这是一个视儿如命的母亲,遵从着天性的母爱去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害了自己,害了社会。这个母亲道德吗?我想对于大多数的人都会异口同声的说:这个母亲没一点道德,助人作恶,害了自己也是活该。但对于这位母亲而言,至死也不会有所悔悟,我想如果真有魂魄存在的话,她也一定会把自己尸体处理掉。

这只是一个虚幻的故事,可是引发出的道德问题不得不令人深思,对别人,害人就是不道德,但对母亲,爱孩子就是道德。只是这位母亲的方式欠妥。这其中道理也许明显,也许迷茫。仁者见仁吧。

和现在的道德模范相比,那位母亲不算什么,或许应该遭到鄙视。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原谅,也是一种道德。奉献是道德,无私是道德,对于无言的道德,我突然悟到自己的道德定义:散播欢笑,散播爱。公平与不公平只是相对而言,而道德只是将两者都趋向更公平,让社会趋向于更美好。

我相信,道德的力量,终会将大爱,真爱洒满人间。

篇2:道德经读后感2000字

今天上毛概课老师说给我们看电影,我就知道又到了写论文的时候了,因为每次看完视频就是论文,这是一贯的风格。但是让我吃惊的是画面一出来是新闻联播的主持人,内容是胡锦涛在《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大会大会》的讲话之类的话语。可见这次《全国第五个道德模范评选大会》的重视程度......视频具体内容是:9月20日是全国第五个“公民道德日”,那天的全国的道德模范颁奖晚会--<<道德的力量>>涤荡了人们的心灵、让无数人内心充满感动和震撼,深深地感受到那是不平凡的坚持。此次共有53位杰出的模范受到表彰,还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类型。这是一场彰显道德精神的晚会:两条宽大的红色绸带曳起巨型的金色“全国道德模范”奖章;大屏幕上,一炉钢水喷涌而出,铸成滚烫鲜艳的勋章;人们用歌声、用舞蹈、用掌声,表达对道德模范的崇敬和景仰;从舞台后方的凯旋门里,模范们携手并肩前行,整台颁奖晚会按照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类道德模范颁奖,分为5个章节。每个章节通过播放电视短片、现场访谈、歌曲舞蹈、朗诵、颁奖礼、致敬辞等多种形式交错进行。

这些道德楷模中,有心中有责任、处处见精神的敬业奉献模范兴隆县六道河中学校长贾利民;有热血写春秋、正气谱华章的见义勇为模范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付海军;有十余年的宽厚操劳、十余年的赤诚坚守、折射出人性大爱光辉的孝老爱亲模范农业银行承德新区支行职员赵燕生等人。他们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告诉了我们社会的价值尺度,用自己的故事和真情,牵动起社会关注的目光,引导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丽和善良;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生活的命运;用自己的精神,汇聚成社会中坚的力量,生动地诠释了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见义勇为的道德内涵。

以前偏执地认为只有英雄才能成为劳模。在我心中,劳模的形象要么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可惜我没有那个勇气;要么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业绩,无奈我又没有那个能力,所以,我总认为,劳模离我这样的凡女俗子太远太远。

今天,观看了全国道德劳动模范颁奖典礼,我认为,其实不然。任何时代,任何岗位,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劳模,关键是你要有一颗执着的心,如他们那样,终有一天,你也会站到那个万人景仰的舞台上,成为他人心中的榜样。当再一次聆听着劳模们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时,如同身临其境,泪水潮湿了双眼,内心深处总觉得有一股力量在涌动。他们也是如我一样的普通人啊,但他们执着的精神却无法不让我动容。从那些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背后,我深深地感受到那是不平凡的坚持,那不平凡的勇毅让无数人为之感动.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职业,也有的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的,但他们都有一颗充满既勇敢又善良的心,并曾经用这可心在道德—这本中华民族的巨著重重刻下感人的一笔.此次共有53位杰出的模范受到表彰,但是他们仅仅只是一部分代表.从背景新闻中我了解到,参与此次评选的308位正式候选人都是由全国的老百姓通过投票选出的。

我看到他们身上的“真善美”。古人云:“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国策》)意思是说,道德不忠厚的人,不可以驱使人民。这句话,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没有道德的人就不能当干部,就不能领导群众。我们党的干部既是民之公仆,但又是民之表率。干部的作风决定着党风、政风、民风。自古以来,官气正则民风清,官有德则公有德、民有德。干部无德,无须致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良。我们要重视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加强干部的“德、能、勤、绩”,“德”全面发展,要强化干部的德行培养,要让那些品德高、作风正、能力强、群众爱的“好人”影响干部队伍建设,让那些作风不正、品质低下、群众讨厌之人消失。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做官先做人”看作是为官从政的美德。官品是一个做官者的人品,说白了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作风。因为有什么样的思想道德品质就会有什么样的作风,有什么样的作风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和作派。官品与人的

德行是分不开的。“以德治国”的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优良传统。德是为政之本,也是做人之本。意大利诗人但丁说得好:“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愿我们的干部能够高举“道德”这面精神大旗,向他们看齐,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做“真善美”干部,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践行,让道德的力量去温暖每一个人,感到每一个人。那么,道德这面中华民族的精神大旗终将飘扬在我们的心灵上空!

篇3:道德经读后感2000字

摘 要:2000年至2004年所发研究朱熹道德思想的论文,较20世纪90年代亦有进展。主要能结合现实经济社会研究朱子德育思想,并能进一步拓展朱子德育思想的研究空间,提升了朱子德育思想的研究境界。郭淑新文章联系现实社会经济生活,詹石窗、于国庆文章是第一篇研究朱子论述身心健康的论文,张品端文章把朱子的道德观与“家庭美德教育”联系起来,拓展朱子德育思想研究境界。

关键词:朱熹;道德思想;述评

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058-03

进入21世纪,中国学术生态发生较大变化,此从朱子道德思想研究领域亦可窥见。论文数量明显增多,而论文质量并没有明显提高。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发表的朱子道德思想研究论文,最有成就的是温步腾文章[1]。该文明确提出朱子道德教育目的论、道德教育阶段论,论及朱子的五个德育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知行统一、提倡虚心、温故而知新。另有李越、司晓宏专论朱子《小学》中有关道德教育的思想原理和方法[2],方钦荣文章开始联系实际讨论朱子道德思想[3]。后半期有三篇论文在突破前人研究空间。这三篇论文是李玉梅的《从诠释学的理论重估朱熹的道德史观》[4],乐爱国、高令印的《朱熹的科技伦理思想》[5],徐刚的《朱熹环境伦理简论》[6]。因为学界前人在朱子道德目的、阶段、内容、方法诸多方面均有详细的讨论,涉及理气论、人性论、格物致知论很多方面,后学研究要有新意诚为不易。2000年到2004年这5年期间学界有关朱子道德思想研究有何进展?以下逐一加以述评。

陈凤在《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发表《简论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7]一文。文章大体是根据前人观点资料综合后成文,总体水平较好,所论朱子道德思想内容主要有:“明五伦”的道德教育目的,道德教育的三个阶段,注重知行合一践履法、教师指导与一定规范相结合和“博学”、“忠恕”、“内省”的道德修养法。全文层次清晰,观点平实可靠,文献资料丰富,语言表述流畅。最后的几点思考具有时代精神。

郭淑新在《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第9期发表《朱熹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8]一文。文章以朱子的义理经济价值观为思想参考,给现代社会提供有益于健康经济行为之借鉴。文章第一部分谈“仁义为先”——从意识上唤起获之有道的自觉。对朱子论述义利关系的阐释把朱子的义利观庸俗化,朱子的义利观不是为了“一箭双雕”,更不是一种极高明的获利手段。第二部分论述朱子的“诚”、“信”伦理——古今一以贯之。所谈朱子的诚信思想,确实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的目的是要联系实际说明朱子诚信观念的现代意义,论述符合朱子的本意,对于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生活的道德伦理规范有积极意义。第三部分论述朱子“奢俭不失中”——治国安民之道。所论是朱子关于物质生活享受必须科学适中的思想。具体论及奢和俭的问题,朱子是阐释孔子的思想,就奢俭而言,宁可俭不可奢,最好是科学适度。本文联系实际论述极具时代意义;第四部分论述朱子的“正心诚意”——塑造理想人格。

作者是借用现代经济伦理的概念谈论朱子关于义利关系的学说。我们认为,“经济伦理”与“科技伦理”、“环境伦理”一样是从西方理论翻译过来的名词。研究朱子的经济伦理思想最好能够从他本人的语境来考察研究。经济伦理研究的本质目的是协调物质文明发展与人类心灵精神家园建设的关系,使得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充实、丰富、高雅,并促进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和谐健康发展。

本文重点不在旁征博引文献进行解说,而在于从朱子某些重要的伦理观念出发,联系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许多现象,作出针砭时弊的阐释,以供现代社会市场经济运行之参考。其中对于朱子原著的理解未必十分准确,但所揭示之本质含义则大体不错,所作联系实际之阐释确实很有针对性,很有思想启发意义。此篇文章作为朱子经济伦理思想之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雷小波在《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发表《朱熹常规教育思想的现实启迪》[9]一文。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朱子道德教育的内容:一是从“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出发,把德育提到教育的首要地位,同时强调社会伦理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德育的基础;二是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践履道德行为;三是提倡“穷理”与“笃行”并重,注重从细微之处入手进行严格的道德行为训练。考察全文可知其论点和资料均未超出前人范围,但其综合前人资料以《朱熹常规教育思想的现实启迪》为题,观点平实,层次清晰,联系实际,资料丰富,论述合理,语言流畅,有传播朱子学术思想之意义。

黄钊在《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发表《朱熹以“存理灭欲”为特征的道德修养论述评》[10]一文。作者主要观点是:朱子的“存理灭欲”观是其道德修养的重要特征。认为学界受到左倾思想影响,批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很多,肯定其合理因素的著述几乎没有见到。此说反映了特殊时代学术气氛影响之深,证明理解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理论之难。然从具体学界研究状况看,就朱子道德修养论研究言,关于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已经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张善成1983年发表的论文即认为:朱熹正是从人性论出发,通过论述道心人心,天理人欲的关系,确定了“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德修养原则。后来许多论文也都论及此点,并大体肯定其“合理因素”,所以不能说学界研究没有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合理性加以探讨。本文集中论述此点,对朱子这一重要的理论进行研讨仍然具有学术意义。本文认为,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在本质上与古代圣贤之道一脉相承。人们的道德修养不能不从“人伦之本”抓起。这一阐述有积极意义。文章引证朱子理欲观原著文字加以阐述亦符合朱子原意

本文第二部分探讨朱子“存理灭欲”论的基本方法与途径,论及“居敬”、“穷理”、“立志”、“笃行”几种主要方法,许多观点不超出前人范围,具体论述较好,引证资料亦为自己所择,观点正确,对朱子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理解较为切实。作者认为朱子的知行学说:对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践行,确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正确地践行”此观点有意义。文章能够把朱子的道德学说的目标和修身方法之关系作辩证的说明。本文第三部分关于评价朱熹“存理灭欲”论的几点思考,所叙述的南宋时代背景资料和观点亦有意义。细细考察文本可知,本文基本观点不出前人,甚至对于朱子天理人欲的局限之论述也不出前人范围。但能够集中论述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理论,综合前人所论之朱子道德修养方法,有一定的价值。

于民雄在《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发表《朱熹的“理”与道德理性》[11]一文。本文所引朱子原著较少,自己发挥较多,许多不符合朱子原意,只是自己按照现代的一些理论进行发挥。本文有时根据朱子原著文字阐释较好,不过,即使是理气所谓的逻辑先后也是相对的,是作为人的主体性的研究讨论需要,而不是绝对的在先,只是相对的在先,从根本上说,理气不分。既然不分,既然为一体,有何先后可言?朱子是站在人类社会思维经验的立场认识此“理”,并不意味着此理可以离开具体的事物而存在,所谓超越的“理”只是个体生命的意识存在,仍然是与气合一的。没有人的大脑的物质载体,即不可能存在意识之理。许多学者正是误解了朱子的这些话,以为朱子论理超越了具体的客观物质形态。

文中所论朱子之“理”的超越的永恒性只能是人大脑的意识存在,朱子说“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意思是:哪一天山河大地不存在了,也是此理之体现,物质性的山河大地不在了,那个存在和不存在的理还是在有意识的人的心中存在的,宇宙中若是有了形成新的山河大地的条件,山河大地还是会出现的,旧的山河大地陷了,其形式形状虽然没有了,然而其物质能量还是存在的,只是存在的方式不同而已,此中亦必有其理。当朱子探讨这些问题时,他的心中始终存在一个永恒的可以思考判断的人的生命意识。本文的阐述主要套用李泽厚关于朱子思想的论述,又把学界论文关于朱子思想的综合叙述之。

陈颖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发表《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模式研究》[12]一文。文中用了一个新的说法“模式研究”,其它内容“朱熹道德教育思想”和“当今道德教育的借鉴意义”均是前人研究很多的话题。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小标题可一目了然:一是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二是“人性论”与人的道德发展模式;三是“明人伦”与圣贤人格的道德培养模式;四是“变化气质”与道德实践模式;五是“居敬持志”与道德修养模式。从所列标题可知,本文的所谓“模式”其实并无实在内容,只是在每一个具体论题上加上此字眼而已。文章大抵是根据前人的成果资料加以综合的研讨叙述,然其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语言流畅,论点平实,大体可观。

詹石窗、于国庆在《东南学术》2002年第6期发表《论朱熹的身心健康思想》[13]一文。这是第一篇研究朱子论述身心健康的论文。本文关于朱子身心健康思想的研究与朱子哲学思想密切相关,涉及生死观、性命论,顺道、持中、主静、宜时具体养生方法。所论朱子身心健康思想的现代意义对于现实社会中的人有启发作用。从总体看,本文的选题很有价值,因为以前尚无专门论述朱子身心健康思想的论文。所引朱子原著与论题也有一定的联系,但其阐释有时候与原文意思脱节,为了符合论文主旨,便牵强解析,硬作弥合。往往引用其它相关养生理论为之先导,然后把朱子原文作出与之符合的解说。总体看,本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可以作为研究朱子身心健康思想的参考文献。

张品端在《韶关学报》2003年第2期发表《朱熹的道德观对家庭美德建设的意义》[14]一文。文中论述比较实在具体,其论题把朱子的道德观与“家庭美德教育”联系起来,学界少有,有学术意义。本文现实性、时代性强,文章开头即结合中央精神研究朱子道德观,并着重研究朱子的家庭美德很有现实的启发价值。本文从孝道、修身之道和恕道等三个方面对朱子家庭美德观进行研讨,视角很独特。对朱子的孝道论述比较全面深入,所引文献能够说明朱子孝道不是对父母的绝对服从,这比一些论朱子孝道的片面观点好。

文章认为朱子道德修养很重视躬行实践。还把朱子的修身思想与建设和谐社会联系起来。此点前人早有论述,实际上是朱子关于政刑与德礼关系的学说。既是社会管理的大政方针问题,也是具体的管理方法问题。

本文还论及朱子恕道思想,其具体阐述尤其是联系实际生活的推论大体不错。本文最后云:朱熹道德思想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比如朱熹以“爱亲”为“本”的家庭伦理思想,就存在着“为我之私”的局限。这个认识错误。朱子的“爱亲”为“本”的家庭伦理思想,与“为我之私”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对于圣贤之道的继承,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仁之理,是科学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意义。

陈凤在《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3年第4期发表《略论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现实启迪》[15]一文。本文与2000年发表的文章大致相同,但亦有两点差异:一是摘要有所变化,但实质还是一样的,不过是前文较详,后文简略;二是前文末没有参考文献,后文末加了6条参考文献。

上述所论朱子道德研究论文9篇。比较学界前人研究成果可知,本时期所发研究朱子道德思想的论文,较前亦有进展。郭淑新文章从朱子某些重要的伦理观念出发,联系现实社会经济生活,针砭时弊,揭示之本质含义,是30多年来学界研究朱子道德伦理思想领域难得之论文。詹石窗、于国庆的文章是第一篇研究朱子论述身心健康的论文,涉及生死观、性命论,顺道、持中、主静、宜时具体养生方法。虽然题目似与朱子道德思想无关,实质朱子道德修养即以身心健康为目的,故本文亦拓展了朱子道德思想研究的空间,很有学术价值。张品端文章把朱子的道德观与“家庭美德教育”联系起来,亦能拓展朱子德育思想研究境界,有学术意义。不难看出,朱子道德思想研究论文内容重复前人研究问题开始突出,能够较有新意者必然是在具体内容方面有所拓展,如经济伦理、身心健康、家庭美德,均为学界前人论文所未涉及者。重复前人论文内容,如朱子道德思想目的论、阶段论、方法论等,往往蜞能超越前人范围,实为应时文章,任务所迫,于学术进步无所补益。

参考文献:

〔1〕温步腾.简谈朱熹的道德教育[J].理论学习月刊,1990(4).

〔2〕李越,司晓宏.朱熹《小学》中的道德教育思想拾粹[J].唐都学刊,1991(2).

〔3〕方钦荣.学校德育方法:朱熹的几点启示[J].南方教育论坛,1993(3).

〔4〕李玉梅.从诠释学的理论重估朱熹的道德史观[J].学术研究,1995(6).

〔5〕乐爱国,高令印.朱熹的科技伦理思想[J].孔子研究,1998(3).

〔6〕徐刚.朱熹环境伦理简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6).

〔7〕陈凤.简论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4).

〔8〕郭淑新.朱熹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J].理论与现代化,2000(9).

〔9〕雷小波.朱熹常规教育思想的现实启迪[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10〕黄钊.朱熹以“存理灭欲”为特征的道德修养论述评[J].武汉大学学报,2001(5).

〔11〕于民雄.朱熹的“理”与道德理性[J].贵州社会科学,2002(4).

〔12〕陈颖.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模式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4).

〔13〕詹石窗,于国庆.论朱熹的身心健康思想[J].东南学术,2002(6).

〔14〕张品端.朱熹的道德观对家庭美德建设的意义[J].韶关学报,2003(2).

〔15〕陈凤.略论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现实启迪[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3(4).

篇4:《受戒》读后感2000字

寒假看了《受戒》一书,受益匪浅。

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学生,《受戒》一篇和沈从文的《边城》,都是饱含诗情的小说,歌颂了人性之美。秋水般的文字,纤尘不然的意境,汪曾祺的《受戒》一篇与沈从文一脉相承。都是让人感动的名篇。

小说描写的内容包括和尚们的宗教生活和民间的世俗生活两部分。和尚们的宗教生活是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或者说世俗性的。聪明漂亮的主人公明海在家叫小明子,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出和尚。当和尚对当地人来说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因为当和尚有很多好处,可以吃现成饭,可以攒钱,将来还可以还俗 娶亲。不仅出家的目的是世俗的,寺庙里的生活方式也如此,充满了尘世的气氛。

荸荠庵的小和尚过着很清闲的日子,连早课、晚课也不做,只是敲几声磐,然后挑水、喂猪。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和尚中,大概只有一个老和尚最守规矩,他是吃斋的,但过年时也破戒。明子的舅舅仁山是“当家的”,掌管寺庙里里外外的俗务。二师父仁海是有老婆的,夫妻俩在庙里过起了逍遥自在的小日子。三师父精明能干,风流倜傥,能玩牌,会“飞铙”,还长于唱山歌小调。这个庙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有人提起。他们吃肉不瞒人,年下也杀猪。他们也举行宗教仪式,可那欢快的场面更像是人生的舞蹈。有时,“一场大焰口过后,也像一个好戏班子过后一样,会有一个两个大姑娘、小媳妇失踪,——跟和尚跑了”.对和尚们的生活习俗作了充分的铺叙后,作品又以小英子家为中心,展开了明丽的 田园牧歌 式的水乡世俗生活画卷。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社会,人与环境自然和谐。小英子一家4口人,尽管性格不同,但都禀承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格。小英子热情泼辣,心灵手巧,热爱劳动。她和常往她家跑的明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明海会画花,小英子就把它们绣出来。他们共同劳动,一起薅草,车水,“扌歪”荸荠随着岁月流逝,春去秋来,他们的心田里渐渐长出了爱情的苗子。

《受戒》这个题目是带有反讽性的,“受戒”本来是和尚表明接受佛门戒律的仪式,而就在明海受戒的同时,两个小主人公的爱情也走向成熟。明海在受完戒与小英子划船回家时,两人 表白爱情 ,把船划进了芦苇荡。小说结尾处以写景暗示了性的成熟。

这是一个个性的作品,从资料上看,简单质朴,然而深深挖掘,才知本应属于时代下的产物,确实如此的清新脱俗,无伤无痕。湖南卫视<宫>的上演开启古装穿越剧的高-潮时代,这让我不禁哑然于<受戒>的超纯爱恋,仿佛消减在世俗之外,一场没有悲伤的确是刻骨铭心的超时空感情故事。仿佛室外桃源,估计这是一个连陶渊明都倾羡的世外“园林”吧!

从作品中我们解读到了一种不可能变成可能,一分难以理解变成理所当然,一间世俗禁锢下的毛草屋变得熠熠生辉,然而,正是这样一间没有粉饰的房子,让我们从没有如此畅快过。明子,一个小和尚,英子,一个小村姑。多么简单的两个名字,很有中国风的感觉,英明,似乎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

读过文章也很多了,这篇文章,的确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拥有良好空气的芦花荡,英子那真切可爱的小脚印,明子那“巧夺天工”的画作,英子姐姐秀丽的让人赞不绝口的刺绣,每个和尚的所做所说所感所梦,这些,都是文章的亮色,也是构建桃源的基本框架。那里,和尚吃酒又吃肉,甚至能够娶妻生子;那里,村姑善良又质朴,甚至助人为乐不求功。那里的生活仿佛是把现实世界的美丑消解到只剩下完美,把那些在我们世俗社会被认为大逆不道的事变成了理所当然,自由的船帆,把我们这些活在别人世界里的可怜虫唤醒,它告诫我们不要在再成为时代的牺牲品世俗观念的殉葬者。

纵观整部作品,汪曾祺有他独到的视角,还有那清新的笔触。读着读着,仿佛有《边城》的味道,一副清新隽永的风景画里有的是快乐善良的人民,美不胜收淡雅古朴的山水,但与沈从文截然不一样的是,一个是用带有点点悲伤的结尾结束勾勒,而另外一个则是一种明快的语调告诉给我们完美的结局。

但两者多多少少还是都拥有一些神秘的色彩,让人意犹未尽,不想拔出,就像我在品味一个脱离尘世烟火的人们都未曾见过的美食,吃过一口,还会惦记第二口,但是每一口却还有与上一次不一样的味道,我想,这样的作品才是大家的作品。留恋忘返,涟漪泛起。如果,让我再从深点的层次挖掘这篇文章的亮点,就应是作家的写作手法吧!

我个人认为汪曾祺是借用了西方作家比较擅长的反讽手法,用这种点睛的笔调表现下的完美其实是不存在的,不现实的,不能被世俗世界理解的,这不仅仅违背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学的道德观,更是对在中国如此盛行的佛教的讽刺与反观。

讽刺,讽于外,更讽于内,很难想象,那代表清心寡欲的戒疤,能够在瞬间变得毫无好处,很难理解,那灭人欲的时代竟有如此自由完美的爱恋。在那里,当和尚并不是为了信仰,而只是一种合理的谋生手段。有时候,我会想,此刻的旅游景点,供养着很多和尚道姑,他们的谋生想法是不是受了这本书的影响,这只是我的滑稽之谈罢了,只是,还是感觉有点可悲的,虽然,<受戒>中有的是这样的和尚,但是至少他们拥有纯真的心,但是,此刻的假和尚早以丧失了人的本性,为了自我的利益为了赚钱,甚至能够不折手段,不禁心生悲凉。

很显然,我们世俗的社会很难再拥有这么淳朴的感情了,说是高楼大厦钢筋水泥阻断了我们的情也好,说是现代化的理念西方思想的渗透埋葬了我们的灵魂也好,总之,人,要想活的逍遥,活的无拘无束,活的自由灿烂,并没有那么容易,我们需要解答灵魂深处的问题,寻求内心的安宁,需要一颗明朗的心。

作品中两个部分的内容是相通的,具体的联结就是明海的行动;不仅如此,两个部分还互相印证,流贯着共通的精神--中国人的求生意志。《受戒》有着一种内在的欢乐,浸润着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现世主义精神,令人想起《诗经》和古代乐府中那些欢快的民歌。这是一首人生的赞歌,赞颂了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

篇5:《销售圣经》读后感2000字

在《销售圣经》一书中,吉特默以他的经历,给我们详细分析了销售。我对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坚持——拒绝、成交和跟进。销售中,面对最多得事情就是拒绝。要坐好销售,必须要识别什么是拖延的拒绝,什么是真正的拒绝。坚持跟进,才有可能赢得客户。很多销售能手,他们遇到的拒绝并不比其他推销员少,但是他们却能创造出比别人出色得多的业绩,原因就是不论遭受怎样的挫折,他们都不会淡化自己的热情,还会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向客户证明他们推销的商品有多么的出色,通常会使购买这些商品的客户认为自己花在这些商品上的钱有多么值得。

当客户冷冰冰地拒绝时,我们的销售人员面临着极大的考验。毕竟,当顺利成交时,我们都会开心;而被拒绝时,肯定会不高兴。不断拜访,得到的却只是拒绝,但还要坚持下去,这需要耐心和勇气。有时候坚持下去很难,面对客户的无动于衷和冷嘲热讽,以及面对不可预知的销售结果,需要很强的信息去支撑。经验告诉我们,通过一次的摆放就达到的签单目的少之又少,从第一次解除到促成签单大约要经历好多步骤,每次拜访如能达到一个目的就不错了。想一次就签单促成,成功的纪律是非常小的,结局必然是遭到客户无情的拒绝。虽然潜在客户今天看上去可能没有购买需求或是购买能力,但是情况是会变化的,今天还不催在的需求,明天就可能成为紧迫的要求,所以要坚持跟进、反复拜访。

我发现在杰弗里•吉特默的每本书如《销售圣经》《销售红宝书》《帕特森销售法则》等中,都会论及信心和信念。虽然这只是一个及其浅显易懂的道理,然而,即便如此,仍有数以千计,甚至是数以百万计的销售员从未为自己树立过任何信心,他们只会关心如果一笔交易做成,自己能够赚多少钱。你的信念体系决定你的销售。这并不仅仅局限于销售过程,而且也同样适用于你的事业。如果你想在事业中取得成功,那么你一定要相信你所代表的公司,相信它是市场上提供或创造你所销售产品最好的公司。你要相信他们的经营理念。你要相信他们的经营模式。你要相信你的同事。而且你要相信公司为你提供的产品将创造顾客忠诚度。

你要相信你所提供的汽车和服务不仅仅是市场上最好的,而且对顾客来说也是最有价值的。我要相信我能够将自己和竞争者区分开来,而且你能够证明(通过相关资料)你的产品如同你所说的一样,毫无夸张之言。

这是销售领域的一个永恒的铁律:销售员首先要把自己推销出去。这也就是说,只有在顾客接受了你之后,他们才能认同你的公司,才会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要相信自己。而要想获得销售成功,你必须先把自己推销出去。在传递你的信息、在与顾客接触以及向他们推销你的产品时,你的这种自我信念会决定你的激情、你的热情和你的自信。你的信念在你的大脑中。同样,你的销售也在你的大脑中。

吉特默告诉我们,客户的第一次拒绝,并不是真正的拒绝,我们应该相信重复的力量,要重视客户的跟进,只有进行诅咒的次数的跟进,才有可能征服客户。一个销售员的一生中,会挺过超过11.6万次“不”。作为销售人员,我们需要做的是,把这当中的个“不”变成“是”。而把“不”变成“是”的过程,是不断面对更多的“不”。多数销售,是在客户说错多个“不“后才达成的。面对客户的拒绝,只有不断地坚持,不断地跟进,才能征服客户。

事实上,不仅是销售,人生碰到的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如采购,只有不断发掘不断比较,才能买到质优价廉、服务又好的商品;如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毕业后就把书本扔了,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如是也失败或碰到瓶颈,只有坚持奋斗,才能走出低谷,重溯辉煌;如信念,只有坚持才有意义。

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信念体系呢?杰弗里•吉特默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问题解决方案。

第一步,行动。写下这四个为什么:为什么我相信我的公司?为什么我相信我的产品和服务?为什么我相信我自己?为什么我相信顾客更愿意从我这里购买?

第二步,方式。要想树立牢固的信念,那么在每次拜访顾客时,都要问一下他们为什么会相信你,会相信你的公司,会相信你的产品。然后问他们为什么会选择从你这里购买?

第三步,技巧。信念的树立需要时间。创建信念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这涉及到你的感想、你的公司的执行力和你的产品的性能。随着你的成功经历不断增加,你的整个信念体系也会不断深化。你的顾客越喜欢你,越喜欢你的产品,越喜欢你的公司,那你就会越喜欢销售,而且销售也会随之水涨船高。那些喜欢你的顾客将帮助你进一步深化你的信念体系,并最终达到牢不可破的境地。

篇6:球状闪电读后感2000字

尽管地球人对三体人的态度褒贬不一,但是三体人却将地球人当做一个敌人。尽管就科技水平而言,三体文明要大大高于地球文明,但三体人要成功登陆地球需4、5个世纪,从中地球可以发生很多次科技革命,大大提升其科研水准,而这对未来的三体人而言是一个大大的威胁。 这就是《三体》小说的总基调。同时这样的基调也让我陷入了一个思考,即两个之前没有任何接触的文明碰撞时带来的到底是和平还是战争。显然,就历史看,这个结论可能并不是那么乐观。当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后,欧洲文明大肆的入侵美洲,掠夺财产,杀烧掳掠,使得美洲的原始文明永劫不复,最终被欧洲人统治且殖民。我想,这是因为每个文明体都像一个个体一样,如果让其走入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当中时,他们便缺乏安全感,而这样的不安全感很可能导致一些残酷的后果。历史中的印第安人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牺牲品。

而《三体》小说中也是这样,尽管三体文明比地球文明先进很多,随着时间过渡,未来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或许过了三四百年地球文明就会赶超三体文明,到了那个时候三体文明能不能保全自我也是一个问题了。所以作为地球人和三体人而言,最为理智的做法可能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保全自我,同时消灭对方。或许这样的一个结论让很多人感到悲观,但这却是一种最为现实的结果,尤其是生活在我们现实的社会当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于此类似的情形或者作出于此类似的选择。 我找了三体系列的小说看,觉得这部小说挺好,作者刘慈欣真是个人才,想象力丰富,看得我一惊一乍!所以就想写写读后感,而且我觉得在小说的阅读过程中,对小说描写场景的想象丝毫不亚于电影画面。有自己的特色,在科幻界中应该算是独树一帜了。 我看得很有趣,因为我是从第二部《黑暗森林》开始看的,一开始引人入胜的是一只蚂蚁在三维世界里怕在二维世界里想象,刚开始看觉得有点莫名其妙,现在回想那不就是人类的写照吗?人直接感受的是包括时间的四位空间,按照如今维数理论,更高维的就存在我们身边,或者说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就有更高维的,只是凭借人类的结构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只能靠想象,而人的想象力也并非无所不能,它受到物种的限制,就如蚂蚁永远无法想象球是圆的这种感觉!球状闪电读后感2000字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类苦于渺小而毁于自大;“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科幻之翼,我们脱离卑微琐碎的庸常生活,又以更宏大广阔的视野反思自身。刘慈欣的《球状闪电》就以不长的篇幅折射出多重光芒: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瑰丽隽永的理想主义和大气磅礴的史诗风格,令我沉醉,也带我飞翔。

科幻之翼 《球状闪电》的创作缘起是刘慈欣亲眼目睹了“球状闪电”,并在同年阅读了两本克拉克的科幻小说,奠定了他的科幻理念:科幻的真正魅力在于创造一个想象中的事物或世界。刘慈欣创造了“球状闪电”,这种过去和现在都不存在,在未来也不太可能存在的事物反而有很强的吸引力。

篇7:论语译注读后感2000字

《论语》这部书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我们中国人的圣经,几乎所有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都得从这部书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们的一个指路明灯,当然暂且不论此明灯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论语》从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走上了神坛的道路,历朝历代,都把这本书当做统治阶级的工具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显然这种思想是非常利于统治的,最起码各阶级的人群能够安于现状,而且还能听命于朝。因此,从汉朝起,至清朝终,所有的学问研究者,读书人,都会对这本书做出注释、解析,力图通过自己的想法来重新诠释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也有大量的关于《论语》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关于《论语》的这种注解类书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有好的,也有坏的。这里面比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可以说把儒家的学说推向了顶峰。那么,这浩如烟海的《论语》书籍,如何读呢,哪种思想比较正确反映孔子的真实思想呢?答案是《论语译注》——杨伯峻注。

杨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汉语语言文学的专家,生于清末民初时期,自小接受正统教育,对先秦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看杨先生的这部书,打开来马上就能了解到杨先生治学之严谨,对于研究之认真。《论语》中的文字,他不会随意解释任何一个字,如果不把这个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会写在注释中的,所以,常常会发现,在注释文字中,关于一个字的解释,杨先生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讲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诉你,这就是他如此翻译这段文字的原因。可见,他对于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是现在很多所谓教授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读这本书,可以让人相对客观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实思想,而不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这个客观的思想本身,其实就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个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个人。这个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稣、也不是默罕默德、释迦摩尼,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与你我一样,只是,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点与我们不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门生逐渐整理起来的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这其中有些言论是站在很高的哲学高度来说明一些治国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论也是孔子日常要表达某种想法的寻常语言。所以,从一些寻常语言中也是可以看到孔子的可爱之处的。比如《论语·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一种容器),这是觚吗?这是觚吗?”。孔子用这种简单的事情表达他对于礼制的看法,着实可爱。看到这一章好像有一个生动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孔子拿起来一个觚,一边捋着胡子一边气愤地说,这是觚吗?啊!你们都成了什么样子!愤世嫉俗的愤青形象跃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这个不得不佩服。孔子穷其一生的时间要达到“仁”的境界,对待自己、对待学生、对待所有他接触的人,都是用这个“仁”字来对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传授的思想,来逐渐改变那个社会,从而使天下变得更为和谐,更有秩序,当然,这个秩序同样是有阶级等级的阶级秩序。但是在当时,能够有这种想法并且付

诸于实践的人已经难能可贵了。

那么,《论语》是不是就是我们现今社会的治疗良方了呢,是不是我们的信仰归宿已经找到了呢?我看非也!《论语》大致成书开始于春秋末期,编辑完成于战国初期,这个时代,中国还处于十分**的时代,各国诸侯你争我夺,互不相让。社会礼制崩塌,各种思想泛滥,东周其时已经是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甚至发明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货币单位等等,俨然一副分裂景象。而当时的孔子怀揣着一个伟大理想,游走于各国,希望能够付诸实践。这种思想便是礼制的思想,希望通过恢复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礼数规则,来重新构建社会。比如老百姓能够认真耕作,士大夫能够治家有方,诸侯能够治理好国家,这样整个天下自然就安康了,各个阶层不要总想着越级,你是一个士大夫,就不要想着哪天把诸侯王赶下台,不要在礼制上超越诸侯王,参见诸侯王的时候要保证诸侯王的威严,这样社会各个阶层就都稳定下来了。所以,他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看来是有用的,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人的欲望往往是不可控制的,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就是欲望,所以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孔子的思想是想让所有人都和他一样,做好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没有任何的非分之想,这恐怕相当于乌托邦了。其实通过后代的发展也基本能够看得出来,儒家思想用来教育人民大抵是管用的,但是用来治理国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用,还是要严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繁荣的根基正是一种“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治思想。

这么说来,《论语》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吗?也不是。孔子的思想中很多是涉及到我们自己修身方面的问题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终生学习、谦虚、仁慈等等,这些对于现今社会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意义的。说儒家类似于宗教也正是在此。孔子给大家构建了一个极为高尚的目标,甚至于孔子认为在他那个年代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所以所有人都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而永远也无法达到,因为有一个终极目标在那里摆着。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终止这个无休止的轮回,可是也许需要几世的修行才能达到,可是上一世的修行?谁还记得。那么你就要接着修行,因为你知道现在不是终点。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说你的仁已经修行的很好了,不,因为孔子都没有达到,而你,连孔子还没有达到。那么儒家可以成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会和谐的。我看仅此而已。

另外,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说《论语》不好的言论,我看也没有什么道理。因为当时的孔子可能不是这么想的。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当时的孔子只是想要表达一种伦理纲常的想法而已,因为当时那个社会已经完全乱套了。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看一本书,一定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可以乱理解的。当时,社会战争频仍,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没有人再遵守以前的旧秩序,孔子认为这是不对的,所以提出这种思想,想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不过可惜,他的思想并没有得到实现,因为可能与社会的发展想违背了。还有“死读书”的问题,其实孔子是最反对这个观点的。“学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学活用”。还有就是“学而优则仕”,后世拿这句话为根本,指挥着万千读书人在科举,其实这个话还有半句。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余力的要抓紧学习,学习好的,有余力的,要出来做官。你看,这断章取义是不是也不好。

篇8:《北京折叠》读后感2000字

年华

《北京折叠》很短,前后看完不到两天时间。书中整个世界构建得十分宏伟,似乎还有非常多可以叙述的故事。但是最终,我们只能管中窥豹,看见其中最小的一部分。

这篇小说是作者郝景芳拿雨果奖的得力作品。比起刘慈欣的《三体》,郝景芳这第二个雨果奖的知名度,显然差了不少。

景芳师姐是清华饮水思源三期的大师姐了。也许她在思源的时期,还不知道思源最终会扩大到六个学校,也许她只是偶然听过,中山大学也有思源计划了。即便是这一点点微弱的联系,也让我对景芳师姐充满了好感,亦如我对整个思源计划的想法。

整本书让人有种细思极恐的感觉。刚开始读完时感觉很纳闷,为什么这么平和的短篇科幻小说,也能拿雨果奖。后面越深入思考,觉得这篇文章越有价值。

整本书涉及到的内容,其实在其他书籍或者主题中,我们都涉及过,贫富差距,城市治理等等等等。作为一本科幻小说,这本书自然是着眼于未来世界。但是比之于《三体》看不见摸不着的猜想,《北京折叠》所叙述的未来,仿佛那么的真实,可见,甚至是亲切。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有血有肉。一看就是经过作者仔细地筛选和设定故过的。

作者选择了一个更加贴近现代生活的人物作为主人公——老刀。一个垃圾站清洁工,抱养一个女儿,为了女儿能够上有艺术课的幼儿园,不惜冒险去跨世界完成任务。为了家人冒险,亘古不变。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东西——爱。曾经有一个故事这样讲道,当远古人类中第一次出现骨折修复的印记,当人类知道爱护族群的弱者时,人类的进化,就真正开始了。是爱,让人类成为地球的管理者,并不断生存繁衍。

我真的非常同情老刀,坦白说我无法体会到他的艰辛,毕竟他那种日复一日的生活,实在是一种折磨。老刀面对如此的社会大环境,当他知道所有的真相时,没有采取激烈的反抗,没有奋起号召大家去抢夺,而是选择回归了自己的位置,好像以前都没有发生过那样。这个故事,更加真实。或者说,更加符合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所以当我们阅读了许多故事,看到主人公为了很多不公去反抗而义愤填膺时,读多了我们就会逐渐明白,那只是故事。现实中,有许多人像老刀这样,有女儿,要生存。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抗日时期有那么多汉奸,为什么佛系会成为社会的主流。因为在十三亿的大机器面前,十三亿分之一,真的不算什么。

文中另外一个让我心生敬佩的人物,就是老葛。作者给老葛的人设,是一个富有怜悯心,没有忘本的人。与其说敬佩,不如说我其实就是老葛这样的人。或者说,我向往成为老葛这样的人。老葛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从第三空间升级到第一空间。但是他没有忘本,没有因为成了“第一空间北京公民”而忘了自己家乡的亲友,而成为那些“势力嘴脸”。老葛一直牵挂着自己第三空间的父母,但是却没有办法经常看他们。他救助老刀,证明他没有忘本。他甚至愿意造假身份带老刀去宴席,不担心因此丢了工作,这份小说式勇气,难能可贵。

之前在公司实习的时候,听一个东北的同事说。她在北京念书时,最讨厌的就是有一小部分东北人,到了北京拿了北京户口后,就反过来歧视东北人,嫌东北人是外地人。听了当时我就觉得很恶心。想想还是深圳好啊哈哈哈。

秦天和依言的爱情,是整本书最让人浮想联翩,也有最多故事可以延伸的地方。我原以为作者会就此而接着写下去。没想到故事还没到高潮,就戛然而止了。其实,这才是生活,不是吗?秦天作为一个第二空间的学生,上进心,努力,奋斗;依言作为第一空间的小姐,有自己的小确幸,但勇气不足。这两人的故事是整一篇小说的引子和导火索,却没有一个结局。这份留白,既让人遗憾,也让人可以无穷遐想。

依言和吴闻,则是一种妥协。或者说比起秦天依言那种爱情,这份妥协,更加贴近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我们无从猜想,究竟依言为什么要像这样一个中年油腻男(其实还没到这个程度)妥协。究竟是家庭的压力,还是她的身份所限?

市井小民之间的点点滴滴,衬托出来的却是大世界的精彩。以小见大,也许说的就是这种写作方式吧。可以说老刀能够得知真相是巧合中的巧合,但是老刀得知真相后的反应,却又是真实中的真实。

除了生活之外,其实整本小说还有很多想说的地方。但我不知道作者是想说却不敢说,还是留给大家,让大家自己思考。阶层之间的理解和误解,面对社会大机器的无奈,命运的不公,这些命题,太大了。

我仔细思考后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很多一部分是真实,并且给出了一个可行的答案。折叠北京,而不是用激烈的对抗,让北京有一个更好的相处。我想在可预知的未来,这未尝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

想想前阵子北京的清理“lower hierarchy”(听说写中文会被河蟹,只敢用英文写了)也真是应了作者这篇文章了。只是没想到选择的方式这么激烈,对抗这么凶猛。与作者的初衷也算是大相径庭了吧。可以感受得出,作者是试图给出一种方式,能够让人北京人之间更好相处。只是这种方式,太让人悲伤了。或者说,这种方式,不能提,也不敢提。因为这种方式和新中国的立国之本,本来就是不符的。

其实文中有一个从未出现的词汇,但是几乎每一页都写着的词汇,那就是——阶层。这个词汇在过去,今日,未来的北京城,几乎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但是官方,却永远不能提。我无从知道,或者说以我当前有限的学识,无法想明白,究竟是正视“阶层”这个问题,努力协调去解决好,还是回避这个问题,大家都装傻当做没有这个问题好。

一直以来消除阶层矛盾的方式都很激烈,最简单粗暴的就,就是战争。自古以来的农民起义或者革命,几乎都是阶层矛盾激化了,最终通过战争方式,重新拉回贫富差距,消灭部分人口,让社会重新走向一个新的轮回。之所以说历史的车轮周而复始,历史的轮回很难逃离,就是因为马太效应几乎是伴随着人性而产生的。当前执政党强调自己能走出历史的车轮,我真的衷心希望如此,也知道普罗大众还需要为此而不断努力。毕竟战争,是人民群众都不想看到的。我想作者也是如此,《北京折叠》给出的解决方式,就是回避战争的一种。

读完我一如既往的给自己出了一个思考题。如果因为命运而成为第三空间的公民,又得知了真相,那么我是选择像老刀那样把自己变成机器一样去行动来换取生存的妥协,还是奋起反抗,或者是坐而等死?

不知道,人生本没有选择题。

希望北京不要折叠。希望北京,能更好地折叠。

篇9:生命列车读后感2000字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命列车读后感范文20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时是在朋友的空间里看到的PPT作品。当打开的一瞬间看到画面上无限延伸的铁轨,听到哀婉悠长的口哨声,看到这一行行紧扣我心弦的字幕,我的心触动了,泪水潸然涌下……

是啊!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降生人世,我们的旅途就开始了,多么贴切啊!我的思绪也随着那悠长的口哨声飞扬、飘悠。眼前浮现出了我的亲人、爱人、朋友、玩伴、同事的音容笑貌。

想到我的外公、外婆在我十几岁时就离去时那种无助、留恋的眼神,想吃一口梨却又被病痛折磨的无法下咽的痛苦的表情。意外,就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它来了,躲也躲不开的,无论是惊喜还是悲伤。想清楚了这一点,我们的生活才能够添上孜然之态。

相信每一个人对于“人能够幸免于死”这一问题都有自己心中很为肯定的答案。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我们有了能够与死亡拉长距离的机会。然而,当你生活到那个年龄的时候,你是否仍想继续生活下去?为什么要继续活下去?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没有意义,那么为什么不自杀?死亡本身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些问题,或者对于整日奔波忙碌只为求得更高的生活质量的我们,意义并非如此重要,大多数人都不会去思考这样的问题。甚至会避讳这些问题。对于死亡,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以及这个社会所给予我们的观念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最近的日本地震,震动了整个世界。相对于汶川地震,日本失去的是几乎半个国家的土地。在报道汶川地震灾情的时候,我们中国的记者都是闵怀人心,悲恸落泪的。但是,在生命面前,日本记者播报日本地震灾情时却是坦然自若,还有面带微笑的。这就已经很明显地表现出了两个国家的国民对于死亡的不同看法。面对灾难时,大和民族表现出的镇定,我的感受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可怕。面对生命,他们的凛然让我敬佩不已。

我们习惯了在死亡面前表现悲伤和痛苦,我们难以正视死亡给自己带来的恐惧和不安。然而,我们需要知道是,只有正视了死亡,才能够让死亡如此自然的东西回归其本位。我并不是想要倡导什么,只是,觉得,是否在死亡面前,能够给予死者更多的尊严,而不是同情?在情感社会学的`层面上,同情学说的提出者认为,同情是不同等级的两个或多个心灵之间的情感表露,当然是上一级对下一级的“悲悯天人”。因此,我也认为,在不需要表露这种情感时,某些同情,会更为突出弱者的卑微,同时,其尊严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这么说确实有点扯远了。我所认识到的,应该是淡然死亡对我们的影响,有些虚假的泪别让它从眼睛里挤出来。不能说,在我爷爷去世时,我没有流泪,而是微笑,就是我不孝。我确实悲伤过,只是,就算我再悲伤,我也无法把我最爱的爷爷从死亡的那一岸带到我所生活的地方,就算我流再多的泪,他也不可能站在我面前。于是我微笑,尽管被骂了,我还是没能流出眼泪。

在死亡之前,人最想做的和最应该做的究竟是什么?看完黄舸的故事,我知道了答案。是感恩。只有感恩,才能让生命更加幸福和快乐。你是否也感受到,即使是在平时,感恩,给予我们的是最美丽和最幸福的?

对于生命,有一种观点是“Lifeisshort,playmore。”像我这种安乐于平淡,随遇而安的人,是最喜欢接受的。人生如此短暂,为何不好好享受好生命呢?可是,千万不要把享受给狭隘化了。只有付出了,才有资格享受。付出对别人关心,才能够享受别人的关怀。付出了爱,才能享受正爱。这样的人生,同样可以拥有理想,玩乐人生,乐趣无限。将所有的一切都平视为游戏一场的思想也不为过吧?只是我参与的这场游戏会有输赢,而我的好胜心比较“凶猛”。在Play的同时不甘于如此平庸。太过平静的游戏,我倒也不太喜欢。游戏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因此也不喜欢太多的争夺。有了强势的一面,自然就会紧张,自然就会过于投入想要维系这样的强势。紧绷着生活,弦有一天总会受不住压力而断掉。所以,就算玩小游戏,我也喜欢轻松地,因为好胜心,面对竞争时,我会尽我的全力,不留余地,于是,自己就会感受到艰辛,感受到压力。不是我受不住,而是,有时确实不太想让自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不知道这样的自己是不是胸无大志的小女子所为,对于生命的态度,人人都各持己见,就算你认为别人的观点是错的,但是你不是他,在你无法理解他的做法的时候,请不要轻易否定他。没有什么是完全错误的。对于生命,面对死亡,怎么样才是最好,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因为生命属于每一个人,人人生而平等,在自然上,各种观点都是无可厚非的。只是在法律,在社会层面上,很多东西会受到规定的束缚,受到个人价值观的影响,于是有了争个面红耳赤,有了是非红蓝。

篇10:稀缺读后感2000字左右

我常常会处在这本书中所说的困境中,尤其是最近。感觉自己非常的忙,很多事情需要完成:课堂作业、考试、毕设实验,但是又拖延,又偏不急着做,事情越积越多,到最后期限时,熬个夜,敷衍敷衍一下就当完成了,完成的质量还不高,最后总结困境时总能发现问题的所在,但是确又不知道如何解决,到了下个任务阶段,依旧如此行事,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事情完成的不好,被批评了后还不知悔改,心里还想着下次搞点事情,搞得完美一些,没想到做的时候还是老毛病,还是拖延症造成的后果,但是没有好的解决方法。我看完这本书后,发现这本书通过各个学科的研究案例,将这种感觉、现象具体化了,形成一种理论,我就是在平时时间充裕的时候浪费时间,放纵自我而导致了后期工作的稀缺,而这种稀缺导致了我的认知能力、控制力、注意力大幅度下降,所做的事情的质量也一直在下降,一直恶性循环下去。

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盼望着能够早点读到解决稀缺问题的方法,不过很可惜的是作者没有给出实际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这样看,稀缺是存在我们的骨子里的,我们只有常常提醒自己,避免陷入稀缺,在自己浪费时间的时候提醒自己,让自己忙起来,我个人认为,稀缺的解决办法就是每当任务下达的时候,我们马上做,尽快完成,这样不仅有很多时间去完善自己做的事,也不会害怕其他任务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这样淡定从容的做事情才是一个可能成功的成熟的人的做事方式,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这本书虽然篇幅较长,但是富含哲理,有的时候,意识会影响我们的做事方式,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抵消影响。

篇11:稀缺读后感2000字左右

关于各种恐慌和拖延,早就有过大量的其它的书来阐述,包括最后面提到的关于理论在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时,里面提到的 计划性、效率、减少带宽负担三方面,其实也都是老生常谈。

但是这本书最可取而实践的一点,是在最后提到的,对于窄带宽的人,想要帮助他们的话,需要提供的是减少带宽的负荷,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在工作中的时候,总会觉得看到别人有些很简单的事情,做来做去就是上不了手,让自已看着干着急,于是想办法给他们讲各种方法,推荐他们看各种书,那些方法书里面都提到了。但是隔了一段时间问,压根就没有看,上班时间太忙,因为赶着写报告太忙而没有时间去听如何提高写报告效率的培训,下班时间太忙着照顾家里面,要休息没有时间学习。对于这些人,好像也无可奈何了,但是按照书里面提到的方法,其实他们需要的就最简单、最直接的,就告诉我这么做就行了,多了我也做不到,我也就挣这些工资就行了。

上一篇:以未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稿下一篇: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