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烟草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研究》

2024-06-10

《云南烟草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研究》(共6篇)

篇1:《云南烟草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研究》

《云南烟草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研究》

【摘要】:通过调查云南烟草对外贸易现状、市场定位、年销售数量、各国贸易政策、与各国贸易关系、物流运输等,来发现云南烟草在对外发展的所出现问题,以及提出适度合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一、云南烟草简介:

云南烟草的产品类型:云南烟草驰名中外的原因主要是其香味纯正浓厚、洁净不染、烟丝光泽鲜明,有油性而发亮。1914年云南便引进了美国烟草种子和栽培调制技术资料,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合、发展、乃至辉煌时期之后,全国有四分之三的的名烟几乎都来自于云南。例如:“云烟”、“红塔山”、“红山茶”、“石林”等,1981年在云南烟草大辉煌的时期,全国乃至东南亚都在热捧云南烟草,甚至有的地区出现脱销的状况。现在,云南烟草正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二、云南烟草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

1、在发展机遇上:1998年次区域国家(指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家,也叫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通过降低关税,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等措施吸引外资,对云烟开拓东南亚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再加上云南积极参与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去,所以现在云南的经济协作和次区域的开发合作均已经建立了良好地合作机制。

2、在技术上:在烟草的选种、遗传育种、高产栽培、以及在资源的保护上,云南到占到较大的优势。

3、在关税上:由于烟草业属于低成本高利润的原因,有的国家甚至以出口烟草为生,导致有的盛产烟草的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烟草生产商的利润,将本国烟草税率减低,将进口的烟草税率上升到100%。所以云南烟草在这些具有本国生产商保护政策的东南亚国家的烟草市场上将面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阻碍云南烟草的对外扩张。

4、在目标市场上:

1)、富裕国家:东南亚国家当中,虽然文莱和新加坡都属于比较富裕有较强购买力的国家,但是这两个国家都不种植烟草和不支持吸烟,在这两个国家发展烟草业显得有些心有余二力不足。尽管他们大部分的烟草都依靠进口,但是由于云南烟草定位不算于高端市场,所以利润也不会太高。以缅甸为典型例子。

2)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以菲律宾为典型案例,在其人口与国家经济发展力上来看,菲律宾拥有较庞大的吸烟群体,长久的吸烟史致使菲律宾在本国生产烟草仍然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又有一大部分的烟草依赖于进口烟草,才能满足国内烟草需求。所有菲律宾的政策里面对于进口的烟草较为“宽容”,不会对其征收太高的关税。按照越南贸易部颁布的:“关于2001—2005年进口产品管理规定”,越南对进出口产品发出进口限令其中就包括烟草制品的进口,但是允许未加工烟草进口,关税为30%,雪茄香烟为100%。

三、云南烟草对外贸易的问题:

1、外部问题: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都不怎么富裕,难以实现大规模、大资金的都

购入,缺乏足够的资金。澜沧江—湄公河河域最近不够安全,军事防备较弱。云南烟草的跨国运输风险性较大,保险费用高,矛盾突出。如果再加上次区域合作多方介入,竞争就会异常激烈,协调会很困难。

2、内部问题:

云南本地有很多烟草厂家,就会造成很大的松散性,再加上各地方政府会有地方保护政策,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各种利益冲突会造成更大的挑战。

3、物流问题:

云南的物流业发展不是很发达,由于烟草容易受潮、易燃的特点,运输时既要注意其天气情况又要注意道路交通问题,致使烟草的物流运输费用成本很高。所以烟草行业长期以来都是定点专卖的销售方式。但是没有健全的物流系统怎么可能将云南烟草发扬光大呢?物流问题是一个发展中的重点,这个不仅仅是关乎烟草行业的发展了,它甚至牵制了整个国家的电子商务和经济发展速度。

4、烟草病虫害问题:

注:(来源于百度搜索)主要病虫害的类型及比重

注:(来源于百度搜索)

越来越多的烟草病与新型变异的烟草害虫正在威胁着每一家烟草农户的烟草中,由于有的地区的条件不足,难以做好预防与治理烟草病虫害的侵袭。造成重大损失。

5、各国文化差异问题:

每个国家都有他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就连抽烟也是一样的。他们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而对于烟草的需求,但是现在云南烟草的口味仅仅以亚洲人的口味为主,难以适应国际的发展需求。导致大部分的潜在消费者流失。

6、云南制造业的科技实力和全国相比,特别是沿海相比,还是十分欠缺的。由于云南制造业长期以来在体制上公有制比重过大,在品牌、用人管理、市场竞争、科技进步中缺乏活力。所以在竞争激烈的当代国际经济中很难脱颖而出。

7、云南本省烟草品牌多而杂,没有形成一个有强大的顶级标杆企业。

四、分析云南烟草的周边环境及发展策略梗概:

注:王世录,《东南亚报告2006—2007》,云南大学出版社

部分资料)

注:王世录,《东南亚报告2006—2007》,云南大学出版社

综上数据可以平衡好云南烟草发展的侧重点,如以下所述:

1、缅甸市场:(巩固发展)

中缅政府历来重视发展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到现在为止,缅甸已经先后在中缅边界开建了7个边贸口岸。与中国加强合作。

2、越南市场:(拓宽)

越南劳动力成本低,又允许未加工的烟草进口,云南烟草可以考虑在越南建立附属烟厂,或进行投资利用其优惠的劳动力和当地资源逐渐打开当地中越合作制烟的市场。

3、老挝市场:(全方位发展)

老挝经济落后属于最不发达国家,很多产品依赖于进口,对于中国的进口税下调了50%,方便了云南烟草进入老挝市场。

4、泰国市场:(突出重点)

尽管泰国政局前几年持续**,但中泰的友好关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双方之间继续保持了密切的高层接触,所以对于中国的进口产品,泰国政府给于的关税较为理想,5、柬埔寨市场:(重视开发)

中柬两国目前虽然经贸联系不怎么多,但是很有潜力,因为柬埔寨长期的战乱严重影响了其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且柬埔寨的国民很支持使用中国的日用百货,所以趁此有如此大的开发潜力,真是云南烟草进驻柬埔寨的好时机。

五、立于现实、针对问题、采取对策:

1、加强云南烟草的物流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

只要管理到位,就能够提高烟草配送效率,在客户面前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

2、政府措施:

1)建议将昆明作为东盟成员国与中国的主要联络点之一,支持发展云南企业。或者实施制定“中国(云南)—东盟产业合作计划”;消除非关税壁垒,实施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向次区域国家提供优惠关税;形成贸易合作低税率合作。

2)建议国家加强与东盟进行磋商,加快泛亚铁路东线建设,并将泛亚铁路的中线、西线尽快列入建设计划。

3)把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五个国家发展层次较低的东盟成员国,现阶段作为次重点,积极开展产业合作、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在贸易方面以发展服务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为主、把新加坡作为云南省企业走向海岛东南亚各国市场的窗口。](注:引于贺圣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

云南面向东南亚开放》,云南人民出版社)

3、烟草农采取的措施:

根据政府的宣传防治烟草病虫害手册做好,培育烟草优良品种,注意不要用药的时间不当。烟草不同的生长阶段其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种类及规律各不相同,用药的时间也就不一样。注意不要用药种类不当。应对烟草发生的病虫害“对症下药”。还要注意用药。更要注意施药的器械质量差。尤其是喷雾器的喷嘴质量不过关,只喷水、不喷雾。

4、对于出口国家的贸易壁垒:

云南烟草应该以国际颁布的质量标准化体系来完善且内部的制造条件,制造设施、改善自身的卫生条件,加大烟草优良新品种的培育,通过质量认证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以满足各国消费者对于烟草行业的质量要求。提高烟草经营者和企业的知名度,保持和增加市场份额,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以政府的政策为导向,将云南的所有的烟草企业联合起来,打破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对云南企业散漫的印象,团结起来打响云南烟草企业名声。尤其是云南烟草的品牌效应要加以宣传和建设,除进行原产地认证、地理标示注册外,还可以进行各目标出口国的产品质量认证,比如烟草的出烟量,以及有害物质的比例控制,强化产业、产品品牌声誉和品牌影响力,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掌握烟草市场供求变化的规律,通过预测来把握经济发展或者未来市场变化的有关动态,以防止决策的盲目性。降低决策可能遇到的风险,是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5、建立强而有力的品牌力度:

坚持“4p”原则,就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将烟草产品多样化(以适应每位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尽量减少污染物、有害物质的排放、以健康为前提)、价格灵活化(根据各国的国情不同,采取不同的价格政策,但是要注意防止窜货现象)、渠道尽在掌握中(在不违反出口国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控制好渠道,方便又省时省钱)、促销品位化(在促销过程中,既能够提高烟草产品的销售量、又不要降低产品的品味,塑造的有品位品牌形象)

六、云南烟草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

在通过政府的努力改善机制、各国贸易政策的合作和烟农、烟草企业的不懈努力,我相信云南的多民族特色会伴随着云南烟草品牌走的越来越远,甚至跻身于世界烟草行业的前列,并能够自主研发优良烟草的种类,自主生产出废物排量低、口感好、健康的烟草!让每个人都能够知道中国云南的烟草是最好的!

注:参考书籍罗列:

1、贺圣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云南面向东南亚开放》,云

南人民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别投资环境报告》,2006,3、李义敢,《大西南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云南民族出

版社

4、王世录,《东南亚报告》,2006-2007,云南大学出版社

篇2:《云南烟草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 烟草学院 10烟草,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我国是烟草大国,但不是烟草强国,随着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现代化不断进步,烟草农业在新形势下也要有新的突破,因此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成为当前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实现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目前云南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进而针对云南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论述了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必然性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现代烟草农业;现状;发展策略,云南

2007年6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姜成康局长在福建烟区考察指导工作时提出了烟叶生产要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并指出:“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就是要打牢一个基础,努力实现‘四个化’,即全面推进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外烟草业迅速发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越来越好、种植集中度和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信息化应用越来越广泛,烟叶生产质量水平迅速提升。而我省虽然是烟草大省,但烟叶整体质量水平还有待提高。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科学发展观统领烟叶工作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保持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世界烟草农业发展方向,对提升烟草产业化整体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烟区、促进烟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1】。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我省烟草行业该如何应对挑战,走怎样的发展道路,怎样才可能具备核心竞争力,是烟草行业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因此,就云南现代烟草农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实现现代烟草农业的对策进行了论述,以期对理解和探索现代烟草农业的理性认识和实践提供参考。1 现代烟草农业的定义及发展思路

现代烟草农业是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具有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同时又有其鲜明的特点。所谓现代烟草农业,就是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运用科学生产方式通过加大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产率,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和信息化管理,达到保持烟叶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目的的烟草农业形态。

现代烟草农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和完善烟草专卖制度,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通过加大要素投入,转变生产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烟农收入持续增加,构建适应卷烟大企业、大品牌规模要求的原料保障体系,努力为烟草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2 云南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现状

2.1 逐步完善了烟田基础设施建设

烟区设施装备是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目前烟草农业发展中急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云南省按照现代烟草农业“一基四化”的基本要求,示范区基本烟田建设结合中低产田地改造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保证稳定高产的基本烟田;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了示范区烟叶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了烟农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使烟农的种烟积极性大幅提高,为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截至2010年,全省烟草行业共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04.4亿元, 建设现代烟草农业基本烟田933万亩,配套烟水工程74万件,机耕路3811公里,配置农业机械4.2万台套, 育苗设施1377件,密集烤房10.9万座,改建烤房13万座,新建晾房18.5万座。2010年,云南省在滇东三州(市)四县建立跨行政区划、大范围的滇东现代烟草农业综合示范区,规划基本烟田117.3万亩,实现了从村、乡局部试点到整县、大区域推进的跨越式发展。在2010年遭遇百年大旱的情况下,依托烟水配套工程的基本农田,只有10%的种植面积成灾,低于全省32%的旱灾成灾面积【2】。

2.2 规模化种植水平有一定提升

所谓烟草种植规模化就是:数量规模化、质量规模化、效益规模化。烟叶生产是计划生产,云南省现代烟草农业就是采用现代烟叶生产组织方式,通过技术创新,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使烟农种烟效益和烟草企业效益最大化。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积极推进与有效探索下,云南省烤烟种植户均规模水平有一定的提升,并逐步建立了一批稳定的职业种烟户,加快了烟叶产业化的进程。在烟草发展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按照优化区域、优化地块、优化农户的“三优化”原则,从实际出发,依法、自愿、有偿的引导以村为单位统一规划烟田,实施规模化种植,使宜烟土地向种烟大户和各种烟叶生产合作组织集中,引导、组织种烟技术能手扩大种植面积。通过烟草优惠政策的扶持和产前补贴、灾害风险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全方位支持,逐步建立了一批稳定的职业种烟户,加快了烟叶产业化的进程。

2.3 集约化生产经营稳步推进

为实行分片管理,使其逐步向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过渡,云南烟区成立了烟农协会和专业生产合作组,全面推行集约化、智能化烘烤,积极探索烟叶的集约化经营。做到了统一对烟田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划,统一按要求自愿联合实行烟叶规模化种植,统一实行机械化作业和专业化服务建立专业服务队,统一农事操作,统一组织烟农的培训,统一实行信息化管理。使烟叶生产逐步由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向集约化、现代化的生产模式转变。2010年全省发展种烟专业户24万户、家庭农场1198个、专业合作社4658个,覆盖种植面积549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88.4%。通过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实践了土地互换、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积极发展了种植专业户、专业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提高了烟叶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2.4 专业化服务组织运营效果明显

云南烟区在推进烟叶生产专业化分工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专业化分工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云南现代烟草农业以“五统一分”方式,即统一育苗、统一技术、统一物资配送、统一机械、统一培训和分户经营实现了分户经营和专业服务的有效结合。在家庭经营基础上,通过“中间(农机、植保)专业化、两头(育苗、烘烤)工场化”,促进烟叶生产关键环节服务专业化,推动烟草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不断健全完善机耕、育苗、植保、烘烤专业化服务组织。在专业服务上,全省主要有育苗合作社、机耕合作社、植保服务社和烘烤合作社四种形式的专业服务合作社。2010年,全省全面实现了专业化统一供种、育苗,达到100%;专业化统一机耕、植保得到大面积推广,分别达到67.5%、62.5%,专业化统一烘烤、分级在探索试验,达到39.4%。对不宜统一经营的环节,仍坚持烟农主体地位,实行分户操作。专业化服务组织的运营,有效减轻了烟农的劳动强度。2.5 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很大改善

信息化管理对烟叶生产的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衡量烟叶生产科技含量高低的重要内容。通过充分利用云南省现代烟草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将物资管理、户籍化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绩效考核、成本控制、烟叶收购等各项工作信息输入电脑,利用信息化平台实行对烟农的综合管理,同时给烟农提供烟叶各个生产环节的各类生产信息和技术服务,提高了烟叶生产经营信息化管理水平。另外,利用信息化平台,依照阶段农事操作、合格履约率等情况对烟农分类评定,按其类别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通过分类管理,提高了烟农的合同意识,既严格了合同管理,又促进了烟叶生产信息化管理。3 云南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云南烟区尽管在某些方面、某些区域已经具备了现代烟草农业特点,在运作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形式,但由于其发展时间短,山高地不平,地区差异较大,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总体来看现代烟草农业的特征并不突显,主要表现在: 3.1 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不高

基础设施整体建设进度较慢,烟水配套面积不够,智能化密集烤房数量不足,烟区沟、路、渠配套不完善,服务烟农的农机和机械化作业设备短缺,机械化水平不高,减工降本效果不明显。2011年6月29日,由于冰雹灾害,使全省烤烟受灾面积达到11.8万亩。在受灾的烤烟中,绝收面积达5.6万亩,损失60%-80%的面积1.8万亩,损失40%-60%的面积2.1万亩,损失40%以下的面积2.3万亩,烟农受灾损失超过2亿元,灾害共涉及14个县(市),53个乡(镇),2万余户农民。大灾之年暴露出生产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的实际问题,旱涝保收田面积较少,靠天收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3.2 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仍然偏低

企业和大户的带动力不强,土地流转困难大,农村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涉及农户多,牵涉面广,各方利益难以平衡,实际操作存在诸多困难,如土地租金逐年提高,土地流转周期不长,烟草的非规模化种植带来种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最终势必导致烟叶质量不一,最终影响现代烟草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另外,烟农种烟方式以家庭生产为基本单位,适宜种烟土地较为分散,有的地方把大块的土地划分为小块土地,这种“划整为零”的做法以及农户与农户间的思想不统一性和差异性,最终导致烟草种植的经营和管理存在较大的不和谐性,也给土地有效流转带来较大的困难,致使集约化经营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还很低,有的地方尚完全处于手工劳作阶段,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3】。3.3 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

尽管出现了一批育苗专业户、机耕服务队、烘烤专业户、植保专业队,除专业化育苗和专业化机耕外,在栽培、中耕培土、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烟叶成熟采收、调制与分级等方面专业化分工尚处于手工操作的初级水平,有的甚至尚处于自由发展阶段。与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还相差较远。

3.4 信息化管理不系统

信息化管理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虽然初步实现了产购合同管理信息化、烟叶调拨业务信息化、建立了烟草局域网等,但是信息管理还不广泛、不系统、不全面,烟叶生产的信息化过程控制不全面,大多数地方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专门针对现代烟草农业的农业气象专家预测系统、烟草养分测试施用专家系统、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专家系统、烟叶田问成熟识别及其与之相配套的调制参数系统等。烟叶信息系统还无法帮助烟农提高种植水平,无法有效的帮助领导和技术人员提高烟叶生产管理决策水平。3.5 烟农队伍文化程度低且老龄化

由于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很大一部分有文化、素质较高的年轻劳动力外出就业,烟草种植主要由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农民进行,烟农队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观念陈旧,信息不畅,老龄化严重,接受新技术较慢,又随着生产物资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同时其他经济作物与烤烟争地矛盾日益突出。导致烟农种烟积极性不高,烟农生产技能较弱、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形成真正的种烟农民职业化。烟叶种植比较效益下降,烟农希望通过种烟获得较大经济收入的目标不能实现,成为制约云南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4】。4 云南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对策与讨论

4.1 加强烟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烟草农业的机械装备水平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和国家国土资源整理、沃土工程等农业工程项目经费,积极整合其他社会资金,结合中低产田地改造,加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5】,按照“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进行土地整治,抓好烟水工程建设、烟路工程建设、漂浮育苗基地建设、密集型烤房群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烟田产出效益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积极引进、改造和研制作业机械,降低烟农劳动强度,改善烟区农民的生活、交通现状,稳定种烟群体,促进适度规模化种植,保证烟田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基本烟田机械化作业水平。4.2 探索社会化服务和专业化分工的生产组织模式

用政策和加大投入力度的方式引导、组织烟农向优质产区、好田好地转移,扩大种植规模,稳定烟农队伍。通过统一规划烟地,向种烟能手、种烟大户转租种植,实行土地合理流转,整合烟地资源,发挥规模种植效益,促进烟叶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6】。培养和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从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收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商品化服务,通过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推广,提高烟叶生产设施装备和机械化作业水平,把烟农从技术难度高、劳动周期长、管理风险大的生产环节中解脱出来。另外,组织一批有一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的烟农,发展育苗专业户、机耕专业户、植保专业户、烘烤专业户,解决烟叶种植分散、技术推广困难、效益低下不稳、种植风险大的问题。探索和发展烟农新型合作组织,逐步摸索出既能实现烟叶生产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又利于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模式【7】。4.3 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 4.3.1 加大规模化种植

对示范区及其它宜烟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建立基本烟田种植区,将种植区烟田以行政村为单位分为几个大区域,每个大区域又以自然村为单位分为若干个种植小区,然后由土地承包人、烟区村干部与村民共同商定土地租赁期限和租金,通过多种流转形式,逐步形成以烟叶生产合作社、烟叶农场和种植大户为主体的现代烟叶生产格局,发展适度规模化种植【8】。4.3.2 对烟农加强新型的知识化培育力度

烟农在烟叶生产中至关重要,烟农的科技素质程度决定了技术的落实效果。而我国烟农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职业技能不强,因此,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烟农技术水平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依靠价格、扶持、科技、服务等综合配套政策措施的支撑,对基层专业服务队伍和烟农加强培训,培养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管理规范、服务优质、工作高效的基层科技服务队伍和具有较高种植水平及以种烟为主的职业化烟农队伍。加强知识化新型烟农的培育既可以通过建立科普工作室和技术推广站的形式完成,也可以通过发展烟农职业教育和资格认证的形式完成。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培育知识化新型烟农,关键是要建立长效机制。4.3.3 加强技术指导,让烟农技术到位率进一步提高

从云南各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集中培训与烟叶生产第一线田间现场培训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服务到田、烘烤指导到炉、责任措施到人。让烟农技术到位率进一步提高,进而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减工增效,提高烟农收益。4.3.4 加大宣传现代烟草农业的力度

建设现代烟草农业对云南山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特别的意义。烟叶是山区财政和烟农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加加大宣传现代烟草农业的力度,积极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提升烟叶生产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树立现代烟草农业意识,促进示范区建设健康持续发展【9】。4.4 在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中重视科学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

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建立优质烟叶生产预警系统,保证现代烟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稳定烟农的种烟积极性。大力普及现代烟草农业科技,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烟草农业。加大烟叶标准化生产工作的推进力度,完善烟叶生产科学技术推广体系。选择适宜产区,以促进烟株营养平衡为内涵,以新设备和新技术为形式,建造优质烟生产的科技园区,体现出机械化作业、优良品种、集约化育苗、平衡施肥、烟水配套和三段式烘烤综合配套技术的高水平,把这些示范园区变成新技术示范基地,以此引导烟农观念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10】。

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高度评价:“云南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高水平规划,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实施,体现了新思维、大手笔、超常规,收到了显著成效。”这是对云南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肯定。当然,如何在现代农业建设的大环境下,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现代烟草农业是烟草行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云南省的探索和创新从某个角度上说,为我国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提供了一个范本,也可以说为我国烟草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开辟了一条可行的路径,也为其他农业部门的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信息,这是云南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成功与骄傲。

参考文献

[1] 左光益.云县爱华镇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的思考[J].云南农业科技-2009年B11期 [2] 何宇鹏.云南省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经验与启示.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12年10期.

[3] 唐世凯.我国现代烟草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 2l】一2l3 [4] 刘榕辉.连城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9期.

[5] 姜成康.张平洋.顾惠华.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四方面取得新突破[J].福建烟草。2008(1):8-9.

[6] 唐世凯.集团化培养烟草农业技术人才模式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8—92.

[7] 丁伟.王丰,李继新.等.加拿大烟叶生产对我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启示[J].中国烟草学报,2008,14(1):47-50.

[8] 刘杨舟.王江萍.宋光龙.等.因地制宜实施配套技术—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建设之二[J].耕作与栽培.2011年 第6期.

篇3:《云南烟草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研究》

(一) 国内外形势

为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中国与泰国从2003年10月1日起,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提前实现中泰之间水果和蔬菜产品的零关税。2004年1月1日中国和东盟双方制订了“早期收获”计划, 即在对所有品种关税取消的方法和期限进行规定之前, 先对特定的品种实施减税, 农业是最主要的受惠部门。2004年11月, 中国和东盟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 共7 000余种货物在2005年7月陆续削减关税。

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实施后, 对双边农产品贸易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收获最大的是蔬菜和水果贸易。

2004年我国自东盟进口蔬菜3.5亿美元, 同比增长77.8%, 主要进口蔬菜为木薯干;出口3.1亿美元, 增长31.8%。我国出口农产品主要有大蒜、香菇、马铃薯、胡萝卜等, 其中香菇同比增长2.7倍, 胡萝卜同比增长1.2倍, 增势突出。

2004年我国自东盟进口水果2.2亿美元, 同比增长29.2%, 主要为龙眼、榴莲、山竹等, 这些热带水果进入了中国寻常百姓家;与此同时, 我国出口2.4亿美元, 同比增长25.4%, 主要是苹果、梨和柑橘等, 也让东盟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山东、陕西为我国自“早期收获”获益较为明显的地区。2004年山东对东盟出口早期收获产品2.41亿美元, 同比增长29%;在陕西, 大量苹果、梨等水果也通过云南、广西等边境省区出口到东南亚国家。

如果说早期收获是“试验田”, 那么全面降税则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2006年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80.1亿美元, 比2002年的37.5亿美元增长113.5%, 年均增长20.9%。从进口额的增长速度看, 2002-2006年中国从东盟农产品进口平均每年增长29.3%。从出口额的变化看, 2001年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13.0亿美元, 2006年达到30.5亿美元, 平均每年增长18.6%①。

(二) 云南的优势

云南同时兼备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区, 农业的多样性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这种多样性使得云南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要多于竞争性。

具体说来, 云南在开拓东盟农产品出口市场上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 云南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省份, 出口资源丰富。云南生产的温带水果和部分亚热带水果如苹果、梨、葡萄、柑桔、橙、香蕉等在东盟等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因为受气候影响, 东盟等国, 如泰国, 在温带水果和部分亚热带水果生产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此外, 烟草、蔬菜种植在马来西亚、泰国等到也历来不受重视, 泰国国内消费的蔬菜基本依赖进口, 给云南的烤烟和蔬菜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近几年来, 云南出口东盟国家的主要农产品为:烟草制品、乳制品、干鲜蔬菜、干果仁、温带水果、谷物、淀粉、干辣椒、啤酒、味精、茶叶、鲜花等。

第二, 云南与东盟国家具有运输距离短的通道优势。这对保鲜要求很高的农产品贸易非常关键。

第三, 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准入条件相对不高, 使云南农产品进入东盟市场门槛降低。

第四, 云南农产品加工工业具有比较优势。东盟大部分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 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的食品加工以初级产品为主;柬埔寨的食品工业几乎是空白, 加工食品依赖进口。而云南的食品加工业门类相对齐全、业态丰富, 具有较突出的比较优势。

(三) 贸易总量及主要品种的变化

2003年中国与缅、泰、老等国实施农产品零关税后, 云南蔬菜、温带水果、花卉、茶叶在东南亚市场的优势日益显现, 出口大量增加。

2004年, 云南蔬菜出口东南亚1.2亿美元, 烤烟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 松茸出口突破5 000万美元。

2005年前三个季度云南出口东盟的农产品中, 烟草产品以出口总值1.44亿美元拔得头筹, 其中主要品种烤烟出口额高达1.05亿美元, 卷烟出口3 649万美元。食用菌占出口蔬菜产品六成多, 出口量值分别达5 853吨和5 811万美元, 松茸是出口食用菌的最大品种, 出口创汇3 568万美元;芸豆、豌豆等豆类蔬菜出口增长形势喜人, 平均增幅接近50%。

咖啡、果仁及茶叶出口均超千万美元。其中, 咖啡出口出现“量减价增”, 出口量6 834吨, 同比下降4011%, 出口额1 474万美元, 增长219%, 创汇能力进一步提高;果仁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农产品, 出口量值分别达2 029吨和1 198万美元, 均较上年同期翻了一番;茶叶出口1 176万美元, 同比增长2 713%。

此外, 鲜切花出口增长势头强劲, 出口总量达3 245吨, 创汇459万美元。烟草、食用菌、蔬菜、坚果、花卉成为云南在东南亚有一定竞争力的农产品 (2) 。

2006前7个月, 云南省出口东盟农产品8 982万美元, 同比下滑2.5%, 其中, 对缅甸、印尼农产品出口分别达2 731万美元和2 562万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26.6%和17%。

2007年在云南省烟草等传统大项农产品对东盟出口出现持续萎缩的不利贸易形势下, 云南企业通过积极开拓新、特、优农产品市场, 对东盟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着平稳的攀升势头。

2007年一季度, 云南省累计出口东盟农产品达到5.7万吨, 实现创汇3 399万美元, 占云南省一季度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2.8%, 较上年同期相比, 出口量值增幅分别为23.2%和19%, 增势平稳其中鲜切花、茶叶、香料油等多个云南省特色农产品种出口均实现了成倍增长, 涨幅居前。

一季度, 云南省对东盟鲜切花出口继续实现快速增长, 各类切花品种累计出口711吨, 比上年同期增长13%, 创汇额173万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1.7倍, 创汇效益增长达1.5倍。对东盟茶叶出口市场表现良好, 出口量达420吨, 实现创汇121万美元, 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倍和1.8倍。其中普洱茶占到出口茶叶总额的6成以上, 成为云南省出口东盟市场茶叶的主打产品。香料油作为云南省特色农产品新的贸易增长点, 对东盟市场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 一季度出口量值分别达215吨和98万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倍。对东盟市场蔬菜产品出口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出口量达1.3万吨, 创汇金额330万美元, 同比增幅分别为21.1%和69.2% (3) 。

(四) 贸易经营主体

经营东盟农产品出口的主体已经由国有企业一统天下, 演变为民营企业迅速崛起, 总体比重占主导, 国有企业地位下降民营企业增长显著、边境贸易创汇大增。一季度, 经营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云南省民营企业出口继续实现大增, 创汇额达1 690万美元, 同比增幅达66%;而云南省国有企业不及民营企业, 对东盟农产品出口下滑明显, 出口额1364万美元, 同比下降10.4%;云南省外商投资企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实现出口344万美元, 增长9.2%。

(五) 贸易平台

2005年12月, 云南省有关部门与新加坡圆圃园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云南圆圃园中心。云南圆圃园中心的建立, 使得云南的花卉、茶叶、红酒、蔬菜等优质生态农产品能够借助这个贸易平台, 成规模地进入新加坡, 进而进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市场。同年11月底, 云南省参加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2005年东盟—中国农业展”, 组织了成规模的蔬菜水果、花卉、水产等农产品参加展览, 受到与会各方的关注, 成为另一个重要的贸易平台。

二、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困难与问题

尽管近年云南农产品出口东盟增速较快, 但总体而言, 出口总量偏小。这一方面是由于农产品贸易在东盟依然受到严格的保护,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云南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一) 面临的困难

虽然中国与东盟签订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部分农产品可以开展自由贸易, 但是, 这种自由贸易还是有限度的。

首先, 农产品自由贸易的范围是有严格限制的。“早期收获”列出的可以参加自由贸易的农产品只有8类, 即01—08章产品, 中泰果蔬“零关税”更是只涉及07和08章产品, 所以能够享受“零关税”优惠待遇的农产品种类并不是很多。另外一个限制是参与“早期收获”计划的农产品必须符合产品的原产地原则。“早期收获”计划将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宗农产品如大米、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油棕、橡胶、甘蔗等经济作物以及大量加工农产品排除在外, 这些产品继续享受贸易保护。

其次, 即使在“早期收获”计划规定的产品范围内, 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国家所受的待遇也会不尽相同。由于农产品贸易在多边贸易体制下是一个特殊的领域, 在区域贸易框架下自由贸易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农产品贸易。农产品自由贸易还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是农产品贸易具有复杂性和敏感性, 这一点在东盟国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东盟国家进行农业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制定暂时除外清单、敏感级产品清单、高度敏感级产品清单和永久免于自由化的全面例外清单。

第二是区域贸易安排或协定没有解决区域内成员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从而影响自由贸易的实施效果。东盟国家在农业的发展方面极不平衡, 除新加坡、文莱因国土面积狭小农业规模有限外, 其他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马来西亚、泰国的种植业相对比较发达, 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的种植业处于中间层次, 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的农业发展水平则较为落后, 因此不同国家农产品市场的开放程度是有很大差异的。

第三是非关税壁垒仍然阻碍区域农产品贸易实现自由化。在区域贸易安排或协定中, 即使能够将农产品贸易列入安排或协定之中, 农产品贸易仍然会受到各种非关税壁垒的阻碍或限制。在东盟国家内部, 非关税壁垒现象普遍存在, 形式主要是两大类:一是依据保护国家安全、公共道德、人类、动植物和健康等方面的理由制订全面例外清单, 限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口;二是实施严格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和标准来达到限制进口农产品和保护本国农业的目的。非关税壁垒的存在, 基本上可以起到代替关税壁垒的作用, 这使得区域农产品贸易安排或协定在开放市场方面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市场开放是有选择的开放。

由于有这些因素的存在, 因此, 对“早期收获”计划和果蔬零关税出台后, 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变化并不能有太过乐观的估计, 必须有区别地看待东盟国家农产品市场的开放, 同时还必须看到开放是有限的开放。

(二) 存在的问题

与国内很多省区相比, 云南农产品虽然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但在生产规模、产品包装、产品宣传和营销策略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况且, 云南农产品在东南亚的竞争对手不光是国内其他省区, 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者。因此, 观念的转变, 包括生产和经营观念的转变就显得十分重要。

近年来云南农产品在泰国市场的营销过程就很能说明问题。有着优厚条件的云南, 其农产品进入泰国市场也并非一帆风顺, 甚至在一段时间内, 云南的应对显得比国内别的省区慢半拍, 在泰国市场上甚至难得见到来自云南的农产品。2003年10月, 为配合中泰果蔬“零关税”的实施, 中国西南投资促进中心组织了一次云南农产品赴泰推介活动, 当活动主办者来到泰国时, 发现在泰国的农产品市场上, 基本见不到来自云南的产品, 相反, 来自山东、广西、湖南等省区的水果、蔬菜却在泰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一现象说明, 光凭近水楼台的地缘优势和文化生活方面的亲缘优势, 并不一定就能够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还在于云南在农产品生产、销售等方面与国内其它省区相比, 都有差距。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1.品牌意识不强。品牌除了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外, 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建立产品的识别系统。如出口到泰国的云南苹果, 只是在包装箱上印有商标, 在苹果上却没有贴印有商标的小标签, 因此, 云南苹果虽然具有口感和价格优势, 但品牌优势和产品形象却不佳。

2.产品规格混乱。很多出口到泰国的云南产果蔬都没有统一规格, 让人难以识别等级, 从而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产品的市场定位过低。由于采取低价位措施, 云南省果蔬在泰国市场成为低利润、低档次产品, 无法进入高端市场。

4.企业规模过小, 产业链不配套。云南农产品生产、出口企业大多规模过小, 各自为战, 产业链不配套。部分农业经营企业市场意识不强, “小富即安”, 不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固步自封。

三、推动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建议

(一) 调整云南农业的生产布局, 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云南省有关部门应从“早期收获”计划和果蔬“零关税”所引发的市场变化这一实际出发, 主动调整云南农业的生产布局, 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和增加总产的前提下,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畜产品、马苓薯、蔬菜、花卉、咖啡和传统的甘蔗、茶叶、橡胶等优势农产品为重点, 着力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让滇中、滇东北成为蔬菜、马铃薯、烤烟、花卉、畜产品出口基地;滇南、滇西南成为甘蔗、茶叶、咖啡、橡胶、生物制药等出口基地;滇西、滇西北成为畜牧业、马铃薯、特优杂粮出口基地。针对“早期收获”主要实施领域是水果、蔬菜、家畜、家禽的特点, 从财政上支持建立专门面向东盟市场的果蔬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

(二) 积极引进和培育创汇龙头企业, 使之形成产业集群

进一步发挥以红塔集团、盘龙云海、千佛茧丝绸、云南咖啡等为代表的一批与当地主导产业相配套的加工、营销、科技型创汇企业的作用。大力引进外资, 兴建农业创汇龙头企业。此外, 还根据企业出口实绩和发展势头, 每个产品认定1-10户重点外向型农业企业, 实行年度动态管理, 培育出口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明显的重点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 有关部门在原料生产、技术改造产品检测、海外注册等方面给予其相应扶持。

(三)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 走农产品专业化、品牌化道路

建立农产品合作组织, 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产品信息化建设;缩短农产品流通环节, 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加强对农产品物流保鲜技术的研究开发。研究农产品的包装技术、冷冻保鲜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 加快与服务市场的对接。

(四) 建设农产品出口的绿色通道

协调各部门, 建设云南农产品出口的绿色通道, 促进农产品的顺畅流通。

(五) 认真研究“早期收获”计划的相关条款

准确理解所有条款和实施细则, 将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各种便利措施落到实处。

(六) 针对东盟国家严格的动植物进口检验检疫制度, 加强云南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证工作

在“早期收获”计划和果蔬零关税出台后, 东盟国家大多通过实行严格的动植物进口检验检疫制度和标准, 来达到保护本国农业的目的, 也有部分国家通过实行严格的动植物进口检验检疫制度和标准, 来达到维护本国消费者利益的目的。

东盟市场对农产品质市场准入一直门槛很高, 进口农产品必须具备多项准入认证, 如国际认可的ISO 9001和HACCP认证。目前大多数企业尚未开展认证工作, 影响了云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 建议各级政府形成对农产品及农副加工产品出口的促进政策体系, 制定从企业生产加工、经营环节到出口产品的质量认证和国际市场准入认证环节, 从出口创汇环节到市场开拓环节, 从设立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基金到为企业培训外向型人才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使企业能够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来获取更大发展空间, 以增强云南农产品产业的竞争实力。同时鼓励和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积极进行国际市场准入质量认证, 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身份证”, 以真正提高企业竞争力, 获得国际市场准入资格, 打开国外市场。

建议云南根据出口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建立与之相一致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 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进行全程监控, 把好每一道出口关。

(七) 进一步完善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平台

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平台已经开通, 目前应进一步完善该项目, 特别是要鼓励中小企业利用这一平台, 提高平台的实用性、专业性。

(八) 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消除农产品出口的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 提高流通效率和行政管理效率;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应通过体制创新, 改造、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 使其在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农民素质, 增强现代物流意识。应通过教育、培训, 增强现代物流意识, 彻底转变自货自运的经营理念。

四、小结

云南农产品出口东盟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以及多样化农业的优势, 但云南农产品出口东盟总额在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还很小, 说明其在生产规模、产品包装、产品宣传和营销策略等方面与国内其他省市、国外竞争对手都有不小的差距。近年来云南农产品在泰国市场有着不错的表现, 出口增速较快, 是云南开拓东盟市场的一个缩影, 也是云南企业经营理念从封闭落后状态向主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体现。

因此, 云南农产品要进一步打开东盟市场, 需要政府主动调整云南农业的生产布局、积极引进和培育创汇龙头企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建设农产品出口的绿色通道、加强云南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证工作、进一步完善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平台、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提出后, 云南-东盟之间的农产品双边贸易发展非常迅速。然而云南农产品出口东盟过程中, 由于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受到严格的保护及云南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存在诸多的问题, 使云南农产品出口东盟面临很多困难。因此应制定相应政策, 完善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平台。

关键词:云南-东盟,农产品,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国平, 李见明, 马腾飞.“早期收获”计划与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J].东南亚, 2007 (1) :46-52.

[2]王铭.一季度云南鲜切花、茶叶、香料油领涨东盟市场[J].农村实用技术, 2007 (5) :19.

[3]李学坤, 张榆琴.中泰果蔬零关税实施后云南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J].云南农业科技, 2007 (2) :60-62.

[4]山世英.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 2007 (8) :42-44.

篇4:《云南烟草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研究》

[关键词]云南;边境;贸易;水果;策略

绪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贸易不仅仅只是在国内,而是开始向国外转移。云南省也是抓住这样好的机遇,同时利用自己的边境贸易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开展边境贸易,把自己的优势产品卖给周边国家或者是地区,给云南省总收入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从而也推动了云南省经济的发展。云南省也是我国生产水果比较多的省份,主要是以温带水果为主,而周边国家正好缺少温带水果,于是云南省把一部分温带水果卖到周边的国家,使得这几年水果在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长。但是水果贸易也有它的缺陷,所以就要正视这个问题,进而对其加以改善,使得水果贸易能够更好的发展,为云南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云南省边境水果贸易的现状

边境贸易作为国际贸易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它的存在对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部分主要介绍边境贸易的概念,云南省区位地理,以及境水果贸易的现状。

(一)云南省的区位地理情况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云南省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连。从整个位置来看,云南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为1997公里,中老段为710公里,中越段为1353公里。

(二)云南省边境水果贸易的发展状况

云南省开展水果贸易主要是与东盟国家进行,自2004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早期收获计划”实施以来,特别是自2006年1月1日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水果实施零关税以来,云南省水果的进出口量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据昆明海关统计,2012年前4个月,云南省累计进出口各类水果26.9万吨,总值突破1亿美元。其中,出口2.8万吨,创汇4960万美元,同比(下同)分别增长3.1倍和4倍;进口24.1万吨,价值5371万美元,分别增长19%和1.9倍,呈现了“进出两旺”的喜人贸易态势。目前云南出口至东盟的水果以苹果、柑橘、葡萄、石榴、桃等亚热带、温带水果为主;从东盟国家进口的水果则以西瓜、龙眼、香蕉等热带水果居多。马来西亚从云南省进口水果1742万美元,激增426倍,成为云南省出口水果最大消费国;泰国出口云南省水果2612万美元,激增331倍,是云南省进口水果最大来源地。

二、云南省发展边境水果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水果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没有形成规模

俗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云南省在种植水果方面的技术薄弱,种植科研力量不足,投入的资金较少,机械化水平低,这就严重影响水果的生产,制约着水果的出口。而且在云南当地,有些水果种植农户盲目的生产,没有形成具体的规模,水果的质量相对较低,品种也比较单一,这就使得水果在国外的竞争力不足。反观东盟国家,他们在水果的种植技术投入较大,政府也大力支持,所以生产出来的品种比较多,而且质量好,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在国外的市场上也是有很强的竞争力,可以在其他国家的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

(二)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

一个品牌直接就会影响它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在云南地区甚至我国,都不注重树立自己的品牌,也很少有一个水果集团进行销售,这样就让周边国家的消费者觉得云南出口的水果只属于中低端的产品。但是在东盟的国家,有很多的企业集团进行跨过销售,给水果树立自己的品牌,这样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从而可以提高市场的占有率,自然而然可以追求到更大的利益。

(三)水果产品没有进行深加工

云南省在水果贸易的理念仅仅停留在把采摘后的水果直接销售到国外,而不注重采摘后的深加工。比如说对水果的包装、卫生的检查,还可以把新鲜的水果做成一些果干、水果罐头、果酱等等,这样的深加工直接可以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和价格。数据显示,国外水果的深加工比例达到35%,我国水果的深加工比例只有10%,这样明显的差额直接导致云南水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水果的销售渠道十分狭窄

一个好的销售渠道直接可以大大提升产品的销售。导致云南水果在贸易中处于劣势的一个原因就是销售渠道狭窄。水果一般都是销售到那些零散的个体户,而且那些个体户的实力比较小,这样的个体户直接影响到水果在市场上的销售。另一方面就是水果的销售还是停留在比较传统的手段,现在是信息化时代,那么销售就要运用好这个平台,但是云南水果销售商却没有把握住这种机会,没有对销售渠道进行拓宽。

三、解决云南省边境水果贸易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生产技术,形成一个系统的规模

要想发展云南的水果贸易,那就一定要提高生产技术,首先国家要重视,给予种植农户资金、生产设备的支持,还可以组织一些关于水果种植方面的讲座,帮助农户丰富这方面的知识。其次就是农户自己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开展水果的种植,要因地制宜,提高种植的技术,比如说要采取机械化种植。甚至还可以去其他国家去考察,学习他国的技术,取长补短,而且一定要形成一个系统的规模,不要分散经营,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只有把力量集中在一起,才会提高水果的产量以及质量。

(二)树立品牌效应,提高知名度

nlc202309040140

如果想让自己的水果产品让消费者熟知,那么就要给自己的产品树立品牌,有了品牌就会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在云南,就要建立一些大型的集团或者是跨国企业,将生产出来的产品打上自己的标签,统一销售到周边国家。现在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多数都是先选品牌,只有有了自己的品牌,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才会让消费者了解这种产品。

(三)对水果产品进行深加工,使产品多元化

想要使水果在国际市场上有强大的竞争力,那就要使产品多元化。当水果在采摘后要对其进行卫生检测,保证水果的质量,同时还要进行包。如果水果有剩余的话,可以对其进行加工,比如说做成各种各样的罐头、果汁或者其他果产品。还有就是要加大水果的种植量,可以在不同的季节都有水果上市,甚至可以提高某一水果的品种,这样多元化的水果,足以在周边国家占有一席之地。

(四)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加强对销售市场的管理

水果的销售商还要注重开拓的新的销售渠道,可以运用网络这个大的平台,把自己的水果放在网络市场中进行销售,这样还可以减少人力。也可以组织一些博览会、交流会,把自己新研究出来的产品放在上面展示,让参观者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产品。在销售市场中难免会有一些纠纷,那么就要加强对销售市场的管理,健全市场的法律法规,从而可以对销售市场起到一种制约的效果。

(五)加强质量管理,争取获得国际认证

任何产品在买家的眼里最重要的是质量,水果也不例外。水果作为农产品,它在质量上面的要求也是特别的高。近几年来,水果在质量检测上发现存在着农药、生长调节剂、保鲜防腐剂、包装材料等残留物质超标的问题,产品抽检合格率持续偏低。所以,云南省在质量管理上一定要加强,对水果的质量检测一定要严格,而且水果生产商在种植水果的时候一定要降低农药的成分,这样才能使水果质量合格。同时,尽可能的使水果获得国际认证,比如说: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良好生产规范,这样可以保证水果在出口到其他国家时候会受到质量问题的限制。

(六)大力发展优势品工厂

对于水果这样的农产品,如果想要提高出口,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在本地发展有优势的工厂,这样既可以提高水果本身的质量,而且也可以提高水果的知名度,在出口时有一定的优势。可是目前,这样的工厂在云南还是比较少,但是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肯定会有很多的加工厂涌现出来,从而带动云南整个水果产业的发展。

结论

通过对云南省边境水果贸易的浅析,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云南省在发展水果贸易的时候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通过与东盟国家的对比也会发现有很多不利的方面,这就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对其加以完善,让云南在发展边境水果贸易中越做越好,成为世界出口水果最大的国家。

参考文献

[1]张锡蝦,唐宜红.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栗丽.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周小青.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的比较优势[D].天津财经大学2007级

[4]谭砚文,关建波,陈姗妮.中国-东盟热带水果贸易及对中国热带水果产业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0)

作者简介

杨凤(1982-),籍贯:云南丽江,学历:本科,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彭乃驰(1981-)汉,族贵州黔东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统计学.

篇5:《云南烟草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的描述,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最后就如何改善我国贸易现状提出对策。

关键词:对外贸易现状内部问题外部问题对策

1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从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

在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高消耗、高投入、高依赖、低收益的现状。而且由于美国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一系列冲击,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而临着一些新的突出问题与隐患。而对这些问题和隐患,该如何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维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一个重要课题。

2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内部问题

2.1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

我国出口产品的整体层次较低,大部分出口产品都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即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情况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从贸易总额上体现出的贸易利润,其实并没有数据反映的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增加数量来扩大利润,就会导致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在此情况下,产品价格的下降又会导致利润的下降,这样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出现,短期贸易中即使可以获得一定利润,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这种贸易结构还是危险的。这是因为在长期进程中,如果竞争对手有更加廉价的劳动力,就会彻底消除我国贸易竞争优势,这会损害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2从产业结构理论与贸易机构来看

近些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与我国贸易结构之间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美国产业机构中,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0年为74.6%,1995年则为71.7%, 1990年为69.9.%, 1980年为64.1%,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在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成递增趋势,而月_明显超过了第一和第二产业。而在我国,第三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较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2000年为39%, 1995年为32.9%,1990年为31.6%,1980年为21.6%,虽然近儿年比重有所增加,但是速度相对较为缓慢。

另外,从劳动力投入来看,2000年美国第三产业的劳动投入占总劳动投入的74%,我国仅占27.5%,这个差距是巨大的,虽然近年来此比重有所增加,但是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

2.3在国际分工中的位次

我国出口的产品中,技术和资本密集产品的出口较少,即使在工业制成品中,也主要是组装和装配而已,而这也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还处在国际分工中比较落后的环节上,在整个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较低。如在我国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75%,非技能劳动密集型产品占53%,而人类资本密集型制成品只占15%,资本密集型产品也只占19%。这也反映出我国所采用仍然是以非技能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技术,在我国未来贸易发展规划中,这是一个值得注意和改进的问题。

3我国对外贸易遇到的外部困境

3.1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中国对欧洲贸易而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即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欧盟各国在应对债务危机时,为了各国利益,实施紧缩性政策时,将会把增加出口抑制进口看作摆脱危机的主要手段。近几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是欧盟最主要的市场竞争者,所以在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影响下,欧盟将会采取措施,来减少中国产品对本地产业的冲击,贸易保护措施必不可少。

3.2贸易摩擦增多

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在就业几力加人和欧美经济疲软的背景下,中国低劳动力成本低给我国国家贸易所带来的产品比较优势,将会遭遇更强大的贸易壁垒,中国或将受到更多反倾销调查。

3.3世界性危机的影响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及不断蔓延,使得欧盟对我国商品需求锐减,我国作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在欧盟经济而临严峻挑战时,自身经济也受到影响。美国金融危机致使许多地区和国家对进口商品需求减少,经济萎靡,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较深刻。同时,世界整体贸易形势也不乐观,在此环境下,我国外贸发展受到很大的负而影响。

3.4民营企业表现抢眼,一般贸易比重上升

从经营主体看,尽管内外部环境趋紧、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但中国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转型加快,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外贸策略,企业竟争力、开拓市场及抗风险能力日益增强,进出日增速明显快于其他主体。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日4627.9亿美元、进日2765.9亿美元,分别增长34.8%和45.8%,高于整体增幅12.1和19.1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出日增长16.3%,进日增长28.40l0。外资企业进出日增速低于总体水平。外资企业进出日13689.1亿美元,增长18.4%,占总体外贸比重为51.1%,同比降低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进口占比分别降低2.1和3.2个百分点。在民营企业进出日增速加快的带动下,一般贸易增长也快于加工贸易。1-9月,一般贸易进出日14157.5亿美元,增长31.7%,高于加工贸易16.9个百分点;占进出日比重达到52.9 0lo,比去年底提高2.8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日6740.9亿美元,占出口比重48.4%;加工贸易出日6127.6亿美元,占出日比重44%。一般贸易出日比重近年来首次超过加工贸易。

3.5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

人民币升值,尤其是对传统型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将会造成较大的冲击,甚至使其倒闭。但是,近年来,中国贸易的持续顺差,中国现在持有的外汇储备多,这在提高人民币信誊度、增强国家清偿能力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同时,巨额外汇储备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压力一起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4.改善我国贸易现状的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而临着一些隐患与突出问题,在国际国内的激烈竞争下尤为显著为确保我国对外贸易保持较快的增长,我们在而对这些隐患与问题时,要认真加以研究,采取一起积极可行措施,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扫除障碍。

4.1提高国内消费率,扩大内需

我国消费率一直较低,甚至低于某些新型市场经济体,更低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这是我国特殊国情造成的这使得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外需,过度依赖投资我国应该采取措施提高普通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而提高居民消费率。在世界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使消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我国应进一步推进以内需为主的发展方式,使消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保障我国经济正常运行,不受外来环境的过度干扰。

4.2优化产业结构

服务业可以降低一个国家对外贸的依存程度,提高国家贸易竞争力,在扩展GDP的经济规模的同时,优化一国的产业结构。我国服务业起步较晚所致,但是我国服务业发展潜力很大,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我国服务业的空间,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优化我国现有产业结构。.3积极开拓新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

欧盟作为是中国对外贸易第一人合作伙伴,美国作为中国第二人合作伙伴,当二者经济运行偏离正常轨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极大的负而影响。这从美国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我国外贸受到的影响可以清晰的看出。所以,为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加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扩大我国出口产品的规模,分散贸易风险,摆脱传统市场的限制,同时减少贸易摩擦,我们应该在巩固发达国家市场为主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市场,这也是我国迈向贸易自由化不可缺少的一步。

4.4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我国应该努力增强人民币在区域和国家中的影响力,提高人民币在一些经济合作组织和贸易联盟中的地位,开展亚洲货币之间的合作关系。我国采取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不仅包括了美元、英镑、欧元,还包括一些亚洲货币。十欧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合作货币,我们可以适当提高欧元的权重,减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与欧盟的外贸活动所造成的冲击。

4.5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外贸人才

人才在如今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国家竞争甚至是国内地区竞争中尤为明显。在影响竞争的众多软件因素中,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自2004年起,我国接受义务教育人口已达一半以上,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连年递增。在现如今世界格局日益震荡中,我国应该培养人术尤其是具备竞争力的外贸人术充分

发挥人口优势,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整体竟争力。

5.参考文献

【1】胡晓颖.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及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1(14).

【2】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3】工荣.金融危机下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2).

【4】魏浩.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2)

篇6:《云南烟草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研究》

摘要 本报告通过深入分析、研究WTO《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结合烟草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加入WTO后,烟草贸易技术壁垒的设置角度、设置方向及相应的设置条款。在认真分析烟草贸易技术壁垒对云南烟草发展将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后,明确了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产品核心竞争力是我国烟草行业迎接WTO挑战的根本,提出了如何利用烟草贸易技术壁垒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WTO 技术壁垒 云南 烟草

WTO各成员国制定《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的目的是:推动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国际贸易,确保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不会给国际贸易造成障碍。

一、什么是贸易技术壁垒

(一)贸易技术壁垒简介

技术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方面,主要由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组成。技术壁垒产生的原因是世界各国为了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利益,借助本国文化背景、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的不同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从维护人体的健康、安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制定各种切合本国利益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作为检验进口商品的标准;贸易技术壁垒构筑的目的是保护本国市场,限制外国产品的输入;技术壁垒的作用对象是进口产品;技术壁垒的根本作用机制是控制进口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即当产品超越技术壁垒时,因改造产品导致成本上升,此时,进口产品的价格比较优势削弱,技术壁垒表现为价格控制机制,当进口国用本国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检验进口产品时,限制不符合标准产品的进入,数量控制发生作用。

贸易技术壁垒设置的手段灵活多变,形式隐蔽,虽然都有其共性,但在WTO法律框架体系中,难以用统一的法律规则来约束。根据WTO《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对成员国技术规定的要求,贸易技术壁垒的设置必须遵循三个条件:一、在最惠国待遇基础上适用于所有来源的进口货物;二、进口产品享受的待遇不低于国产产品享受的待遇,即国民待遇原则;三、制定和实施的.形式不应对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二)贸易技术壁垒的设置

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涉及的内容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技术法规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3年颁布的一项指导性文件中指出,技术法规是指包含或引用有关标准或技术规范的法规,它主要涉及劳动安全、环境保护、卫生与健康等。技术法规具有强制性,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标准,特别是产品质量标准,一般为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但标准一旦为法规所引用,便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贸易保护的工具。技术法规对标准的引用非常灵活,即可全部、又可部份,并可随国家经贸政策和市场形式的改变随时修改法规,而不必顾及标准的技术属性,所有这些措施,都为贸易保护带来了种种方便和好处。技术法规不像技术标准那样可以互相协调,一经颁布,强制执行,在国际贸易中构成了比技术标准更难逾越的技术壁垒。

2、苛刻复杂的技术标准

标准作为加速产品贸易的一种语言和工具,已被公众广泛承认,技术标准不仅可以在条文上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入,而且可以在实施过程中对外国产品的销售设置重重障碍。因此,一些国家广泛地应用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人身安全防护标准等为借口限制进口。

我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并且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在一定程序上甚至具有取代技术法规的作用,这种状况明显与《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不应给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的要求有不适应之处。

3、质量认证、认可制度

质量认证是由政府机关或经国家法律承认的专门机构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或质量标志,认可和证明生产单位能够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的一种制

上一篇:英语作文常用谚语下一篇: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抗灾抢险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