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书笔记

2024-06-17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书笔记(精选6篇)

篇1: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书笔记

1835年,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写下了该篇令人深思的文章。本文先后论述了在选择职业时应考虑的多个因素,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人与其他生物的最大不同在于,人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

2.青年应有方向地选择自己喜爱的、能够胜任的职业,不能盲从。若只为追逐名利而选择有利可图的职业,这样的职业易令人丧失自我,受他人操控,自我的命运难以把握。若选择了不能胜任的职业,容易使自己备受挫败感,并陷入深深的自我惭愧中;

3.如果可以,选择一份有尊严的职业。一份自豪感会令我们有更高的热忱去从事这份工作;

4.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做到后者,只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能同时做到以上两者,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

通过阅读该篇论文,我感触颇深,马克思在中学时就能有如此深刻的思想感悟,而身为一名准大学毕业生的我何其惭愧。这也是马克思与我们常人的最大区别吧。也正是这样少人能及的思想境界造就了马克思,使他成为一个影响巨大的时代伟人!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在未来择业时,我们才能有更多的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选择一份有尊严有价值的职业。其次,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情况,量体裁衣,不要随波逐流,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是最好的。此外,职业的薪酬可以成为考虑因素,但不应成为第一因素,我们应长远考虑,那些能给自己能力带来提升和进步的职业应被优先考虑。最后,在选择一份职业时,我们也应考虑自己的能力能否惠利于社会,能否为人类带来幸福。因为给人类社会带来幸福的同时,我们可以极大地提升自己的价值,使自己也变得更加完美。(雷雨芯)

篇2: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书笔记

教学目标:一、筛选信息;

二、理解马克思关于职业的观点。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迈入高中的大门,距离进入社会的日子也日益近了,一旦进入社会,我们人人都将从事一种职业。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你将选择哪种职业呢?你们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什么呢?

二、提问三至五名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三、教师总结:

看来每个人选择职业都有自己的考虑,那么作为一代革命导师的马克思在年轻的时候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呢?他对青年选择职业提出了哪些建议?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默读课文,并用笔标出文中对你的人生选择最有启发的语句。

四、学生读课文,筛选信息。教师巡视,对学生标了哪些语句做到心中有数。

五、提问学生,读自己筛选的语句,并说出筛选的理由。(估计集中在课文最后几段)

六、马克思自己后来选择的职业和他的观点是否一致?(引导学生探究)

先找出马克思的观点: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马克思的职业:思想家,革命家。

马克思的贡献:发现了历史唯物论,提出剩余价值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组织了共产主义同盟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创始人和杰出领袖,他为人类指明了前进方向的同时,也使自身达到了完美,并永远被人们怀念。

七、新课标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本课练习第三题设计了自我评价题,可以用此题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学生当堂自评,并朗读对自我的评价,同时可请其他学生加以评价予以参照。

篇3: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书笔记

一、当今社会存在的几种错误择业观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作为涉世未深的青年, 我们很容易被社会中的浮躁气息左右。虚荣心、名利欲、幻想等会迷住我们的双眼, 使我们失去理智, 最后选择的职业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一) 追求满足其社会地位和虚荣心的职业

文中指出:我们的使命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 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 我们很快就会觉得, 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 我们就将怨天尤人。当下青年在择业时普遍存在混淆“应然”与“实然”的问题。个人本想追求的职业受外界物质利益的驱使, 如高官、洋房、豪车等这些虚荣心驱使的物质利益, 当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所梦寐以求的位置时才发现自己为这些东西所蒙蔽, 而早已丧失了自我。

(二) 由于自我定位错误导致择业错误

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 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 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 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因此, 择业时在考虑“何以为生”的同时应该注重“为何而生”, 应该通过思考“为何而生”的意义来正确定位自我, 从而指导个人选择“何以为生”。许多时下青年不能正确地定位自己、找不到自己的长处和劣势, 在择业时只是一股脑跟风, 最终可能单枪匹马考上了某个预想的工作, 可是在工作实践中才发现不适合自己, 天天在工作中怨天尤人、无耐地混日子, 这样的一份工作既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也使工作资源浪费。

二、正确择业观之我见

选择职业, 不仅是选择一种谋生的方式, 更是选择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综合理论成果和调研情况, 个人认为正确的择业观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 所选择的职业要符合社会、集体利益

马克思指出:在择业时, 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自己的身体条件、自身能力, 特别是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我们择业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以此为指针就应当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 这才是最高尚的职业, 选择这样职业的人才是最崇高的人, 才是人们最敬仰的人。无疑, 个人价值的实现, 总是依赖于社会价值的实现, 个人和集体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应以社会需要为主导向, 选择服从国家需要的事业。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 应到国家最需要的工作岗位去, 到贫困的地方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 选择个人能够持续热爱、勇于肩负使命的职业

“vocation”一词的一级意思是职业, 但它的引申意思有神召、使命以及 (对特定职业的) 禀性、倾向、才能等。个人认为它的引申义刚好充分解读了职业的真正内涵, 即:持续的热爱、使命和适合。

只有持续的热爱才能使我们得到来自于所选择职业的真正鼓舞, 这样一种内心的声音不会须臾而生也不会须臾而逝, 它会使我们感情激动起来, 会使我们在工作中有源源不断的兴趣和动力。同时, 每一份职业都赋予从事者一定的责任, 所选择的职业是青年所热爱的, 那么他肯定义不容辞、特别乐意担负起责任。在励志电视剧《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等等中我们看到那些有为青年们在工作中不仅才华得到施展, 同时他们也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敢于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他们是职场中幸福的择业者。我们这些即将踏入职场的青年人, 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和持久热爱, 正如詹姆斯巴里说:快乐的根本不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而是喜欢自己做的事。我们现在的关键在于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以便在未来的职场中快乐地发展自我。

(三) 所选择的职业要体现个人和职业本身的双方面价值

除了持续的热爱和使命之外就是适合, 青年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禀性、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的职业, 才能使自己在工作中顺势发展。现在很多职业招聘上会做一些相关的心理测验和人格测验, 通过这些测验来判断应聘者是否具备所求职业的一些品行, 比如领导者需要指挥管理品行, 公司职员需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等等。应聘者身上所具备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不仅有利于个人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发展自身, 同时也使这一工作岗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这样就实现了双赢战略。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 应该在实践中下意识地根据以后所要择业的方向培养自己所希望职业的禀性和能力,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个人和职业本身的双方面价值。

三、个人的择业导向

(一) 对职业社会贡献度的理解

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 那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 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伟人马克思提倡我们选择为人类服务的伟大事业, 为人类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如果每个人都选择社会贡献度最大的职业, 那么我们的社会也会出现问题。所以, 我认为马克思在社会贡献度上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是需要完善的。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 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 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卢展工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个人认为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贡献度的最佳补充。所以, 选择做志愿者、清洁工等一些不起眼的可能也不会给社会带来巨大改变的工作并不意味着没有贡献, 就不应该被提倡。相反, 在我看来, 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各司其职, 默默无闻, 做好自己份内之事是在另一种程度上对社会奉献力量。

(二) 个人的择业观

如今,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完全散去, 就业寒冬仍未解冻。那么,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 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职业呢?

几千年前, 圣人孔子曾说“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 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 由此看来, 这世上必有自己的位置, 但是有没有使人信服的才德是值得担忧的问题。所以, 在尚未踏入职场前, 个人会努力培养职业所需的各种能力、技能和品德。正所谓: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个人在选择职业时会综合考虑自身能力、禀性以及身体素质, 最重要的是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点, 在其中找到自己持久热爱的源泉和乐于承担所赋予的责任。这样个人才会在所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量, 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 我也很乐意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做志愿者。在我看来, 只要我是被需要的, 个人就是有价值的。因为热爱, 所以选择。

参考文献

[1]许庆朴.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许庆朴.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篇4: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书笔记

“神”的“指定”的用词,与下文“神轻声地但坚定地作启示”诸种说法,其实质是对人的价值根基的描述。马克思讨论职业选择这一看似社会层面的话题时从人的最高价值根基着眼的做法值得我們留意。我们高校的道德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社会性的规范教化而没有深入讨论人的价值根基的话,将缺乏一种活泼的源发力量。尤其笔者所属的职业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仅驻停于道德规范的律令要求上,更不能屈从于某种急功近利的职场潜规则,而是应该真诚地探讨诸如“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的价值目标。

“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崇高”是马克思为青年人的职业选择设定的“共同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设定既有服务社会、人类的严肃性,又有着尊重个体特质的关怀和体贴,更有着对职业选择的内在的德性要求——趋向崇高。《考虑》一文正是在这一“共同的目标”的指引下,对青年面对职业选择时各种心灵困惑的疏解。可以说,马克思的德性要求是建立在对同辈人心灵困惑的细腻分析和同情理解基础之上的。笔者确信,17岁的马克思在《考虑》中提到的青年人的诸种心灵困惑,在中国当下的高校大学生中依然存在着。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应该从尊重和理解青年一代的真实心理状态和个体差异开始。更何况,人的本质是自由的,青年人具有自我选择的权利。正如马克思所言——“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道德教育在其本质上终究得归结于被教育者的自我提升,他们必须有自我提升的欲求和启动相关实践的内在心灵需要。

不过,人的自由、人的选择的权利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为善,亦可以作恶。马克思既强调人的自由,又强调人对崇高的德性追求过程中的自我提升,“因此,认真地权衡这种选择,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听天由命的青年的首要责任。”[1]455《考虑》下文即是对各种选择的分析和权衡。二、探究“热情的来源”:职业选择中的情感因素

在《考虑》中,马克思对处于“感情激动”状态中的人的职业选择是深怀疑虑的。他警惕感情的波动对于青年人判断能力的冲击——表面的热情其实是一种迷思和自我的欺骗,所以,他提出:“如果不对热情的来源本身加以探究,我们又怎么能认清这一切呢?”[1]456马克思在文中提到的热情的来源多是负面的,主要有虚荣心、名利以及自以为是的幻想。马克思拒绝一种炫耀性质的职业,强调对职业应有长期的稳定的情感态度,所以他对基于虚荣心、名利蛊惑下的职业选择的后果多有批评,其理由是情感的热度会迅速消歇。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对情感波动的强度是有相当的估计的,他甚至认为热情鼓荡的时候,理性是无法加以约束的,人们自然会丧失冷静分析的能力。“在这里,我们自己的理性不能给我们充当顾问,因为当它被感情欺骗,受幻想蒙蔽时,它既不依靠经验,也不依靠更深入的观察。”[1]456-457此刻,“我们的目光应该投向谁呢?当我们丧失理性的时候,谁来支持我们呢?”[1]457马克的回答是:“是我们的父母,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饱尝了人世辛酸。──我们的心这样提醒我们。”[1]457

17岁的马克思在处理职业选择的情感因素时能注意到,青年人丧失冷静分析能力的重要原因是“经验”的匮乏,所以他主动地提出要参照父辈的生活经验,这是很可肯定的事。我们高校的道德教育,同样应该在丰富青年人的生活经验上多做努力,尤其是对于那些生活历练较为匮乏的大学生更应如此。对父母的职业、社会生活经验的汲取也确实应该成为大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的重要事项。笔者以为,这一课题还没有引起高校道德教育者的充分的自觉。我们的道德教育,还存在着重理论知识、轻视生活经验的误区。而一些刻意设定的社会实践项目也不能紧密结合大学生的个体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积极鼓励学生对父母生活经验的深入了解,不失为一条现实的选择。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弥合与父辈之间的代沟,有助于代际间的情感交流,更是代际间智慧传递的应为之事。三、“精神原则与肉体原则”:职业选择中的自我认知既然马克思认识到生活经验的重要,他就无可回避地要直面职业选择的现实性问题。这一现实性的问题可能来自于我们的社会关系,也可能来自于我们的生理(体质)。马克思承认,在社会关系方面,“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1]457而在个体的生理因素方面,“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1]457

马克思期望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尤其是要审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的有限性。在他看来,如果我们刻意违背客观的现实,譬如,不顾及自己生理的特点,“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样一来,我们也就跨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残破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1]457马克思赞成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某种“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高度匹配的职业选择标准。马克思列举了“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的不匹配将会导致人心灵世界的扭曲──人们或因恪尽职守而伤害身体乃至丧失生活的幸福感,或因力不胜任而备受指责甚至自愧自卑。在他看来,“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的高度匹配才能使人的心灵状态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出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能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1]457

是否存在着比“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高度匹配更崇高的职业选择标准呢?马克思真正心仪的是什么样的职业呢?在他看来,在理想的情况下,更接近“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崇高”这一“共同目标”的职业无疑是最好的。“如果我们的生活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职业,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一种能给我们提供最广阔的场所来为人类工作,并使我们自己不断接近共同目标即臻于完美境界的职业,而对于这个共同目标来说,任何职业都只不过是一种手段。”[1]458

在这里,马克思又一次强调了“共同目标”对职业选择的指导意义,而在《考虑》的文尾处,他更是明确地提出了,“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守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459

篇5: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书笔记

福清育才中学

林文武

教学设想:

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1、语文能力目标:优美文笔、深刻语言、缜密思考、严格推理、正反论证。

2、人文教育目标:中(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该如何考虑。

教学重点:

正反论证青年人对职业和人生目标的选择,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教学难点:

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在选择职业时如何考虑?

教学方法:

讨论辩论法、调查实践法

教学步骤:

一、联系中职就业状况,导入新课

年轻的朋友们,也许你怀着对未来职业的美好憧憬,即将跨出学校的大门,正严峻地思考着就业的方向;也许你正在参加招聘会选择你未来的职业,也许你即将投入到火热的职业生活中去,然而,职业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你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是什么„„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硕士、博士研究生大量涌入,大学生就业尚且困难,中职生就业形势更加严重,社会上曾经流传着关于就业的一首打油诗:“中专生没人要,大专生瞧一瞧,本科生不算好,研究生哈哈笑。”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掌握了一技之长、具有特别专长和技能的中专生,甚至比大学生还好就业。

本文是马克思十七岁中学毕业时所写的德语毕业论文。作者得出结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身完美。”面对我们目前的生存状态和就业形势,马克思关于《青年人在选择职业上的考虑》,今天仍然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意义,文中关于选择职业的许多哲理性的思考,仍值得现在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生就业时参考。阅读后请想一想:我们在选择职业时该如何考虑? 回顾职业产生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职业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决定于社会分工并要求工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劳动活动。它是人类“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得以实现的一种普遍的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

2、职业是在原始社会的后期,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不断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3、职业的产生离不开人的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职业。

4、职业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就是各种职业和各种职业活动的统一体。从职业的产生与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是怎样日新月异地变化,是怎样一日千里地前进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顺文章思路

整体把握全文,全文共28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思路为总-分-总。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说选择职业的重要性。用人和动物的对比,说明能够选择最适合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变得高尚的职业是人比其它创造物远为优越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3-25自然段)从正、反两方面分述,青年人对职业和人生目标的选择。

第三部分(第26-28自然段)总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身完美。

三、正反论述,总结选择就业的经验教训(讨论辩论法)

(一)反面论述:青年选择职业时不当考虑

1.凭一时的热情选择职业,而热情可能倏忽而逝。

2.为满足虚荣心选择职业,可能被名利迷住心窍。

3.选择一个值得炫耀的职业,很快就会感到厌倦和怨天尤人。

4.选择一个超越体质的职业,不能持久和愉快的工作,容易产生自卑和绝望。

5.错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和痛苦。

6.选择有尊严而最高贵的职业,而不是选择最可取的职业,宁愿做奴隶般的工具。

7.选择在错误的思想上的职业,会使我们感到自我欺骗,别无解救办法,令人失望。

8.选择职业时,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对立起来。

(二)正面论述:青年人在选择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1.应当选择一个他本人认为有一个伟大的目标,而且内心深处有最深刻信念的职业。

2.选择职业时应当理性的思索,而不是凭一时的热情。

3.应当选择一个始终不使我们感到厌倦和热情不会感动冷却的职业。

4.选择职业时应当仔细考虑,冷静的分析,衡量它的全部分量。

5.选择职业时应当征求父母的意见,因为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饱尝了人世的辛酸。

6.应当选择一个我们自认为合适的职业,没有最高贵的职业,只有最合适的职业。

7.应当选择我们的体质和能力能够胜任的职业。8.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四、联系实际,指导就业,如有可能让同学们从网上或新闻媒体上及招聘上去收集大中专学生应聘、选择职业时的有关资料,实际参与社会调查。

综上所述,简而言之,总结马克思《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正反两方面的论述,千言万语归纳为一点,这也是马克思的经典名言:“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即我们选择职业时,应该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换句话说,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一方面要考虑这个职业是否对人类的幸福有益,是否有价值有意义,“业无高卑志当坚”。这是北宋诗人张耒有感于北邻以卖饼为职业的孩子的辛勤,曾为儿子张矩、张桔写了一首诗,诗中有这么两句:“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张耒在诗中明确表达了“业无高卑“的观点,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历代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意图鼓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把职业分为高贵与低贱,结果,‘劳心’的各种职业成了高级的,而‘劳力’的各种职业就成了低级的。这种陈腐的观念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以后,虽然受到猛烈抨击,然而,至今流毒尚存。有些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往往把职业的社会地拉放在第一位。他们倾心外交、新闻、医疗、科研、文艺、体育等行业,而鄙薄服务、修理、饮食与商业;他们渴望获得全民所有制和合资和外商独资公司的职业,却厌弃集体所有制与个体所有制的各种职业岗位,总之,‘业有高卑,择有等级’的错误舆论,至今仍影响着青年的职业观,乃至职业态度。

其实,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就拿科学家与清洁工来说,从事这两种职业的知识技术构成与付出劳动的方式显然有较大差异。科学事业关系着国家兴衰、人民苦乐、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能说前者重要、后者不重要,前者高级、后者低级,前者高贵、后者微贱么?显然不能。试想,假如从我们社会生活中取消清洁工,生活中每日每时都在排放的污杂物又由谁来清扫呢?没有这批环境美容师,我们的社会

面目将变成什么样子?长此以往,污杂物将会夺去我们的生存空间,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另一方面,我们在选择职业时,还要考虑到“我们自身的完美”。即我们的体质和能力是否适合这个职业,不要为了虚荣心、为了所谓的尊严,为了一时的冲动和热情,而选择最高贵而我们不能胜任的职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五、让同学们参加招聘会,应聘试试看,一边切身体会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和应聘技巧。自己找出大中专生应聘职业成功和失败的范例:

六、诵读名言,终生受益。

总结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正反两方面的论述,用书上马克思的名言: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篇6: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心得

先是这样一段话,我觉得把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描述得清楚且深刻:“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经不再自己选择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去决定它。”“虚荣心”,一个我们嗤之以鼻却又实实在在存在于人类身上的劣根性之一,也许我们终究无法消除虚荣心,但可以控制,可以战胜。在我看来战胜虚荣心的办法便是投入自己热爱的领域、职业,享受从事这份职业,做这些事情的快乐,当你真真正正做着你热爱的事情的时候,是没有时间虚荣的。

想起了不久前的一个新闻,某高职院校党委副书记,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克扣学生的助学金,收受工程款“感谢费”,用这些肮脏不净的钱去整容,一颗腐朽肮脏的心焉能有好看的皮囊?无非只能拥有一张哭笑不得的丑恶嘴脸。按理说,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是一个光荣而伟大的职业了,但是她却早已忘了初心、偏了道。也许没能控制住的虚荣是原因之一。所以,我们一旦选择了一项职业,也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勿陷私念,勿忘初心。

马克思此篇文章的另一段话:“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是这段话促使我分享给我同学们这篇文章。这段话它给了你一个大体衡量你能否在某个岗位上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奋斗。我觉得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你选择的某个职业对个人来说是正确还是错误。

在近期的一个双选会上,总是有很多同学包括我,拿着简历不知道投哪里,投什么岗位。真的是处在了一个非常迷茫的阶段。我深知造成这种现在这样迷茫的果,必然是我之前的想法和做的事情的因。人生需要经营,每一步都应该认真对待,现在的兵荒马乱原因之一没有做好职业规划,之二是没有学好专业知识,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自信。所以我们拿着简历,兜兜转转,又把简历放回包里。

只是,这段话也并没有帮助我厘清我未来要从事什么,我只能用这段话假设:“如果我从事了某行业,是否有能力承担它的责任,是否能帮助到他人,我是否快乐。”其实,放到通篇文章来看,你是否快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事一个为全人类贡献的事业。但是,如此高度的思想境界,我是真的达不到,只希望能从事一个乐此不疲的行业,能够力所能及帮助他人便好。

还有一段话特别戳中我的心:“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能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难于靠外界的赐予来补偿的感情吗?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这段话道出能力和从事的职业相匹配是多么重要啊!

我总结出来的合适的职业――为人类有贡献+自己有能力+喜欢该职业并获得正向反馈。这可能是最理想的状态了吧,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如此幸运。但总归应该在追求理想状态的路上。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设计下一篇:康师傅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