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人的选择

2024-07-01

新时代青年人的选择(精选6篇)

篇1:新时代青年人的选择

如何做新时代的青年人

党的十八大已经胜利闭幕了,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成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首要政治任务。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备力量,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光荣接班人,理应学习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如何做新时代的青年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这是当下我们每一个青年人都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时代赋予了青年人很多的重任,作为新形势下培养的当代青年人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自身要多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了解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是培养我们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基地,我们必须把党的教诲铭记在心,踏实做人,认真学习,把握在学校中的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要接近社会,体验社会,在实践中掌握本领和生存发展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充分的学习和理解十八大精神在新时代所包含的新的意义并养成新的品质。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备力量,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光荣接班人,理应学习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下面我想结合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谈谈如何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和落实下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和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青春。

一. 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认清形势,增强日常学习的热情 毋庸置疑,目前有很多大学生对报告中的这些术语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懂,但这些政治术语又都是我们日常政治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词汇,所以我们要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相关基础课程和形势教育课程的学习,认真投入对这类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开阔自己的政治眼界。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党的最新理论的学习,发现其中的奥秘,理解在中国的国情大背景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而不要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恶意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当你真正投入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你会发现其博大精深的体系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确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二. 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可见,创新已经成为了当下中国的时代最强音。

我们大学生如何做到创新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首先是要将创新意识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细节,比如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使之更适合自己的学习要求,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是要积极参加创新型学术科研竞赛,比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充分利用好这些竞赛提供的平台,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质的提高。最后就是要多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多关心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科研动态,要善于发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自己所学专业的契合点,并开展论证和调研,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和创造社会财富做好准备。

三.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自觉投入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来。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重点谈到了生态文明建设,这在我党历次的党代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这充分体现了党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视。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对于当代大学生如何落实这一具体精神,我认为最好的实践就是自觉投入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来。在寝室中,我们要注意节约用水和用电,养成“人走电器关”的良好节能习惯;在食堂就餐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点菜点饭,不能点的过多又吃不下,最后只能倒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购物时,我们要选择低碳产品,环保购物,理性消费。在实践过程中,要时刻认识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你我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认识,让自己成为引领建设“两型社会”的生力军。

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还学要具有新时代新形势下所必须具有的可贵的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如下优秀品质:

1、理性表达爱国感情,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爱国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理性利益上的认识。这种认识导致了爱国是一种持久的道德品质,看重于这种情感所实际产生的效果。表达爱国需要通过理性、务实的渠道。情感与理性之间不存在矛盾。以“兴国”“强国”为目标和口号激励自我用实际行动来推动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步伐。另一方面,理性爱国也应表现出一种大局眼光和创新智慧。在“经济爱国主义”“消费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民族化”等口号和理论的面前,应准确认识国家的方向和现实处境,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拒绝“表演爱国”,用开放积极的心态迎接全球化到来的挑战,以卓越的眼光和智慧将这种不可逆转的浪潮转化为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全球化的“双赢”“共赢”局面。

2、以服务人民为最高宗旨,将爱国主义建立在热爱人民的基点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地考察一个人的价值,必须以个人的人生实践活动是否满足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促进人类的进步为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中,人的最高价值体现是以服务社会为实现形式的。这是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提倡的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强调集体利益的真实性和个人利益正当性的统一。这种价值导向的出发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利益。虽然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我们的政治经济制度还不完善,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恰恰需要我们同心协力去改变、去奋斗、去创造。道理很简单,国家、民族、民众和个人的利益和前途密不可分。没有了祖国也就没有了自己。只有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作为根本,我们的爱国之心,才能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3、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自觉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念和牢固树立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与认清自我与国家关系、“理性爱国”和“以人民利益为最终准则”一脉相连的。爱国主义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是通过政治力量强制固定下来的个人对国家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在我国,爱国主义是与社会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内在统一的。

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需要高度统一起来。当代大学生要将爱国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导下,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将爱国情感升华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志的高度。

从现在出发,也许牢记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爱国目标,把握五点重要思想。一、二、三、加强自我修养,注重自省自纠; 坚定信念,抵御不良思想的入侵; 调整心态,摆正位置;

四、五、坚持诚实守信原则; 放开心襟,换位思考。

一、“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当代青年要有革命理想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品德高尚,意志顽强”——当代青年要有健全人格品质的坚强决心

三、“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当代青年要有博学多识的创新品质

四、“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当代青年要有解放思想大胆开拓的进取精神

当代青年应该结合专业学习,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心怀远大理想,牢记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青年的历史使命,也是青年应当具有的素质结构。

联系历史看现实,我们就更加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发展的伟大真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今天的我们立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绝不能有丝毫的动摇。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饮水思源,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需要牢记我们是在党的怀抱里成长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应该永远的毫不犹豫的跟随党,为党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我们不仅仅要着眼于未来,更要铭记沉重的过去,我们怎能忘记,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欺凌,蒙受了沉重的屈辱和苦难。这让我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自身强大,才不会被欺压,我们应该怀揣着跟周总理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热忱,奋发图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亡与我们息息相关,国家兴,则民族强盛;民族强盛,则人民安康。我们最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更应该肩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梁,扎实自身能力与基础,与时俱进,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在社会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着重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当下,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的公民形象。整体至上,“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仁爱兼利的人际和谐原则;“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阔胸襟;修身自律,躬行实践的道德修养原则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物质需求的有限满足、精神自由的充分享有、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人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

然而,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这势必需要经历许多磨难和挫折。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甘为先锋的勇敢和坚毅,只是我们报效祖国的最佳时机,我们又怎么能退缩?但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爱国固然重要,对祖国的热忱和衷心不能改变,而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全方面发展自身,寻求更好的报答祖国的方式。

篇2:新时代青年人的选择

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

习近平同志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社会群体。广大青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同志多次用“总开关”“精神上的‘钙’”“革命理想高于天”等生动话语强调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极端重要性。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信仰什么主义、捍卫什么主义、坚定什么立场,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正确政治立场,矢志不渝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还要敢于并善于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观点作斗争,在斗争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能力、信心和决心。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广大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坚持以这一科学思想为指南,努力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广大青年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用9个“学习马克思”深刻阐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向马克思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等重要问题,为新时代青年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广大青年惟有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才能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首先,要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力求钻得深、吃得透,在学习中抓重点、钻难点、找落点。其次,要在社会实践中塑造马克思主义精神品格,特别是按照《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5年)》相关要求,积极参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程等重点工程。第三,要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深入研究脱贫攻坚、社会民生等热点问题,建功于改革发展一线,实现理论认知和社会实践的统一。

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对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的最好纪念,就是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作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对党忠诚,听党话、跟党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尤其要勤练、苦练“内功”,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创新方法、提升水平。要善于选取新颖的传播视角,采用生动的表达方式,注重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以听得进、学得懂、记得住、用得活的方式方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

新时代青年的使命责任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青年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青年的作用使命由特定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关系决定。

青年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主体。纵观人类历史发展,任何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和历史演进都离不开进步青年的积极参与和有力推动。恩格斯在分析德国革命时深刻指出:“实现这一变革的将是德国的青年。”中国近代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次救亡图存爱国运动,都是大批新青年的振臂疾呼和迅猛行动。红军长征更是一批革命青年创造的历史奇迹,长征开始时9位元帅平均年龄36.5岁,8位大将31.7岁,48位上将25.9岁,157位中将23.8岁。当代中国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新时代青年必将勇敢地承担起这一神圣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先锋队和排头兵作用,推动中国实现历史跨越。

青年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有生力量。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指出:历史和人类生活的评价者是老人,而“各民族的创建者则是青年”。恩格斯也指出:“相信现代的命运不取决于畏惧斗争的瞻前顾后,不取决于老年人习以为常的平庸迟钝,而是取决于青年人崇高奔放的激情。”青年、国家、时代,是相伴相随、彼此助推的。当今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年代,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个人发展黄金期与国家发展黄金期紧密结合,高度统一。青年的成长成才,必须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同向而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频共振。

青年是我们党的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青年在政党发展中的作用,指出:“人数空前众多的年轻人汇集在我们的旗帜之下,那些支配着我们的思想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得到更广泛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青年当作自身发展壮大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青年是 “我们党的未来希望”。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我国18~35岁青年共产党员2254.4万名,占共产党员总数的25.4%,每年新发展青年共产党员160.8万名,占年度新发展共产党员总数的 81.8%。青年已经成为我们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发展党员的主体构成,也必将成为我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青年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青年研究的国际信息交流“动员项目”中提出:“青年塑造未来”。青年的发展有着强烈的世界意义,具有塑造世界、塑造未来的深层含义。“国之交在于民之亲”,青年是“民之亲”的重要基础。当代青年在推动国际交往和世界发展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当代青年成长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思维开放,价值观更加包容,在跨文化交流中更愿意接受不同民族的文化,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更加深刻的认同,有更加强烈的意愿。面对变革和调整不断加速的当今世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党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强调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为新时代青年深化国际交流、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重大契机和广阔舞台。青年将在促进国家沟通交流,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推进世界文明进步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呼唤新青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奋发有为、努力拼搏,尤其是青年一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对于青年的历史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他从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青年,强调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今天的青年一代,到本世纪中叶正年富力强,他们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历史进程同生共长、命脉相连,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努力拼搏中变为现实。

新时代需要新青年,新时代呼唤新青年。当前,我们既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需要培育、团结并带领广大有志青年矢志不渝地努力奋斗,书写新篇章。

广大青年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当代青年,生活在、成长在、奋斗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广大青年要珍惜这一难得的历史际遇,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同人民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前进,同人民一起梦想,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广大青年要有理想,敢于有梦。理想信念犹如人生的引航明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广大青年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坚定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强大中国的信心,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广大青年要有本领,勇于追梦。机遇只眷顾有准备的人。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更是如此。青年人正处于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要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适应科技变革加深的潮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力求自身能力与时代和事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只有努力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不断增长干事业的本领,才能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广大青年要有担当,勤于圆梦。美好的生活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广大青年要自觉奉献青春,把青春时光用来干事创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作贡献。要立足本职,敢闯敢干,勇于担当,奋力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向前发展。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青年培育工作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一是把握青年工作的基本规律,始终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度,采取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有效覆盖面,引导广大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二是不断深化国情政策教育,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新成就、新变革,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历史逻辑、实践价值,引领青年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三是在青年中大力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帮助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断养成高尚品格。

篇3:新时代青年人的选择

关键词:青年文化,审美趣味,审美选择,主流文化

一、“青年文化”的定义表征及其共性探究

研究“青年文化”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 即“青年人的文化” (Youth culture) 和“青年文化” (Young culture) 之间的区别, 在具体的青年文化现象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 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传与传播, 并受到青年群体的接受和认可的大多是成年社会所创造的文化, 我们所研究和讲述的“青年文化”大部分并不是由青年群体本身所创造, 而是由成年社会创造, 在青年群体中得到广泛接受和传播的文化。所以, 我们所说的“青年文化”不仅包括青年自己创造的文化, 还包括绝大部分的由成人世界所创造的, 为广大青年喜爱并接受的文化。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青年文化”是出自帕森的理论, 他认为“在青年期这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中, 性任务和年龄阶段的复杂结合创造出了一种青年特有的行动样式, 他把这种行动样式称之为‘年轻人文化’”。而一个时代之所以会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的青年文化, 一方面与自己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青年作为人的自我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的内在要求。

青年文化虽然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会出现不同的时代特点, 但是归结起来仍有一些共通之处。首先, 青年文化是一种同伴文化。青年从家庭中脱离出来, 更多的是以群体的面貌出现, 他们结成团体, 有着高频度的接触和交往, 互相进行影响。青年寻求更多独立的人格和社会地位, 同伴在这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青年在这样的寻求过程中更倾向于信任和依赖同伴, 因为在这样的交往中青年可以找到更多同等地位的感觉, 自主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有一种“自己做主”的感觉, 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青年所追求的心理感觉。其次, 青年文化是一种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道格拉斯和瓦尔斯勒认为“亚文化群最一般的含义是某一主体文化中较小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把文化定义为一套世代相袭的共同具有的意义和行为模式, 亚文化群就可以简单地说成是这种文化任何一个可以辨认出来的组成部分。”米尔顿·戈登则认为“亚文化群概念是指某一国民文化的分支, 它是由阶级地位、种族背景、居住地区 (城市或乡村) 、宗教渊源这类社会情境因素的结合构成, 但是它们一经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某种具有一定功能的统一体, 对有关个人产生一种综合的影响。”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林顿“将民族中仅在某些特定的人们中间存在的特有文化叫做特殊文化, 也就是亚文化, 以便从指称社会中的一切正常的成人所共有的文化即普遍文化中区分开来。”而青年文化也是一种亚文化, 它不能体现社会主流文化的全部内容, 只代表了社会中的一部分人, 我们前面提到, 青年文化有很大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成人世界, 是成人世界创造出的一些文化为青年群体所接受才产生了具有特色的青年文化, 而成人世界作为主流文化的代表, 其对青年群体的亚文化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可以说, 青年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与母体主流文化之间是有联系又有偏离。再次, 青年文化还表现为一种过渡性文化。青年时期作为一个人由孩童成长为成人的过渡时期, 具有较不稳定的特性。

二、当代青年审美趣味所凸现的青年文化特征

当代青年的审美趣味较父辈时代而言有了很多新的变化, 上代青年文化可能更多得从社会理想, 文学陶冶, 政治关心等方面来体现, 而今天的青年更多得参与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 而由此所形成的青年文化, 也折射出青年群体不同于以往的审美趣味。

首先, 青年对服饰的选择体现了青年文化中的“蔻化”倾向以及反叛性和多元性。所谓的“蔻化”倾向, 是指成年人以追求回归孩童化心态及行为方式的言与行, 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成人玩具, 以卡通形式出现的成人社会故事, 以及大众普遍的一种扮嫩心理, 都是当代人“蔻化”的表现。而作为由孩童阶段向成人世界过渡的青年群体, 其中有一部分人在其服饰审美的选择上也反映了一定程度的“蔻化”倾向。这部分的青年多以哈韩, 哈日的装扮为典型, 女孩一般以夸张的妆容, 厚重的刘海, 蓬乱的发型, 松垮的服装, 以及扮嫩的表情为代表;而男孩则以宽大的T恤、牛仔、板鞋为代表。这样的外型打扮, 在很多青年中已经成为时尚, 受到追捧, 在很多城市, 尤其是大中型城市中成为很多青少年的流行装扮指标。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出, 以哈日哈韩特色为装扮的青少年毕竟只是整个青年群体的一部分, 而其他还有很大比例的青年则在服饰选择上有着各种审美趣味, 但又可以说是异中有同。以牛仔裤为例, 现今的青年, 大多以牛仔裤为主要的裤装选择, 这在青年人群中都似乎成为一种共性。

其次, 青年在娱乐方式以及流行偶像上的审美趣味反映了青年文化的动态性、整体性以及边缘性。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生活观念和方式的改变, 在青年文化中, 流行文化、通俗文化迅速发展, 青年也是一窝蜂地涌向潮流文化所带来的新鲜事物, 从这可以看出青年文化的发展具有动态性。理查德·弗拉克斯曾说:“青年是最难接受传统同辈社会的, 也是最难为后者接受的。所以, 他们是最经不起文化压力和紧张的, 也是最易接纳文化潮流的时代变迁的。”在今天,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传媒节目和自我参与的活动作为休闲娱乐的方式, 也越来越多地以流行明星或者体育明星作为追捧的偶像和茶余饭后谈论的对象。超级女生、快乐男生、我型我SHOW、中国好声音等等的选秀娱乐节目已经把大众的或者说是青少年的娱乐审美趣味打造得日趋一元化, 而这些节目如此受欢迎并可以使为数众多的人投身其中, 就可看出青年在喜好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一致性。青年在这一年龄阶段, 有着共同的社会环境困扰和发展需要, 因此虽然阶层千差万别, 但在审美趣味和选择上却可以呈现很大程度的整体一致性, 而这为我们进行青年文化研究, 更深入地了解青年并可以正确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而一系列的选秀节目, 也催生了一批新生的明星, 比如李宇春、张靓颖、吉克隽逸等等, 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2006年产生的李宇春, 其以中性前卫的造型和表演方式成为众多青年喜爱的对象, 而青年对这一青春偶像的选择似乎不再遵循以往的偶像准则, 女孩的漂亮抢眼已经不再是选择的标准, 反而是中性的性格、行为方式和外形赢得了众多少男少女的心, 并且引发了新一轮选秀活动中对中性风潮的大量拷贝和青少年群体在装扮言行方面的中性化选择。从中可以看出, 现今的青年文化在急速地向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倾倒,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了边缘性的特征, 即不为成人社会主流文化所理解的审美趣味和选择倾向。

参考文献

[1]杨雄, 等著.转型社会研究文库——社会专型与青年发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201.

[2]董志敏.接受与超越:青年文化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7.

[3]道格拉斯和瓦尔斯勒.越轨社会学[M].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95, 96.

[4]石川荣吉.现代文化人类学[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8:236.

篇4:新时代青年人的选择

中日政治关系一直像过山车般起起伏伏,然而这并不能阻断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之间的民间交往。

在日本媒体工作的中国人夏良根说,隔壁邻居、同事甚至他的日本太太,都没有因此与他发生任何争执和讨论。渐进的日本印象

夏良根已经在日本待了8年。2001年从复旦大学日语系毕业后,留学镀金成了他的第一梦想,“当时只想去日本拿个学位,多赚点钱,然后回国娶妻生子。”

8年过去了,他留在了那里,还娶了日本太太,在东京和横滨之间的地方买了3层楼的独栋别墅,“只要300万人民币,这在上海恐怕连100平米的舍寓也买不到吧?”

初到日本的时候,夏良根甚至有些抗拒那里的生活。电视媒体上也经常会有一些攻击中国的右翼评论员,“让人很不舒服。”

渐渐他发现,中日之间政治上的寒冰和起伏,并不影响日本普通民众对中国的感情。“大部分日本人对中国人是友好的。”夏良根说,“我的一个邻居第一次见到我就说,有些日本人可能对中国有些偏见,请不要在意。”

即使是他连普通话都说不清晰的父母,到日本后靠手势比画也交了不少日本朋友,“我妈比我们认识的人还多。”

随着中日交往的加深,一些诋毁中国的评论员也渐渐失去了市场,强调中国对日本重要性的人越来越多。

在日本生活久了,日本人的许多习惯让他感触良多,“我老婆淘米放水、做菜时放调料,都要反复称量,非常精确。”

大多数初到日本的中国人都无法理解日本人近乎苛刻的环保理念,“垃圾分得非常细,甚至连牛奶盒都要洗干净剪开晒干再处理,”夏良根说,他最初还不愿意,想想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怎么来做这种琐碎的事出有因?

回到国内看到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垃圾后,他才觉得,中国在这方面应该向日本学习。

日本人的勤奋让他感慨,“日本人到中国旅游,看到街上的人在喝茶打麻将,这样的休闲在日本人看来很不可思议,即便是请保姆或钟点工,在日本也很少。”

趋密的民间交往

日本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开始雇用中国员工。夏良根说。他自己在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工作,这家媒体“以前从不招募中国员工”。

夏良根是第一批进入该媒体的中国人。“日本记者用日语为日本读者写的报道,在问题的认识、报道的角度等方面,不一定满足中国读者的要求。”河野彻说,让中国同事用中文为中国读者写报道更好,而那些有影响的报道,还会翻译成日文进行“返销”。

“我的工作就是向中国报道日本。”在夏良根看来,他自己就是—座桥梁,“最大的目的是让中国了解更加真实全面的日本,增进两国的互相理解与信任。”

在其他行业,在日本工作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日本厚生劳动省最新公布的外籍人员就业情况统计也显示,外籍劳动者中最多的来自中国,共24万多人,占日本全部外籍就业人员的44,3%。去中国淘金

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也开始到中国淘金。

“年轻人,到中国去求职,”在日本国内经济持续疲软的当下,日本主流媒体《读卖新闻》罕见地在头版头条位置推出这样的标题,这也是日本社会正在悄然兴起的趋势。

2010年8月底,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日本经济一蹶不振相比,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正悄悄改变着日本人对中国的观感。

“相当多的日本人都非常看好中国的前景。”夏良根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各大公司纷纷裁员。今年7月,日本有359万日本人处于失业状态,失业率达到历史最高的5.7%。

共同社的报道称,目前在上海长期居留的日本人约有5万,除了日本企业的驻外员工和家人之外,在日企当地录用框架内以及中国企业找到工作的日本人超过1万。

“甚至很多日本中介公司进驻到中国,帮日本人在当地求职。”夏良根说,他的不少日本朋友开始举家迁移到上海、北京等地。

篇5:新时代青年人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新时代做好党的青年工作的要求,为党的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我们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激发青年的创造活力,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建功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新时代呼唤新青年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奋发有为、努力拼搏,尤其是青年一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对于青年的历史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他从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青年,强调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今天的青年一代,到本世纪中叶正年富力强,他们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历史进程同生共长、命脉相连,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努力拼搏中变为现实。

新时代需要新青年,新时代呼唤新青年。当前,我们既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需要培育、团结并带领广大有志青年矢志不渝地努力奋斗,书写新篇章。

广大青年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当代青年,生活在、成长在、奋斗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广大青年要珍惜这一难得的历史际遇,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同人民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前进,同人民一起梦想,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广大青年要有理想,敢于有梦。理想信念犹如人生的引航明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广大青年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坚定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强大中国的信心,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广大青年要有本领,勇于追梦。机遇只眷顾有准备的人。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更是如此。青年人正处于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要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适应科技变革加深的潮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力求自身能力与时代和事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只有努力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不断增长干事业的本领,才能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广大青年要有担当,勤于圆梦。美好的生活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广大青年要自觉奉献青春,把青春时光用来干事创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作贡献。要立足本职,敢闯敢干,勇于担当,奋力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向前发展。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青年培育工作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一是把握青年工作的基本规律,始终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度,采取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有效覆盖面,引导广大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二是不断深化国情政策教育,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新成就、新变革,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历史逻辑、实践价值,引领青年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三是在青年中大力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帮助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断养成高尚品格。

要紧紧围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工作部署,引导广大青年投身实践,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一是围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引导青年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国家义利观。要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筑牢青年意识形态安全防护网,鼓励青年与网上各类错误言论和现象做斗争。二是围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组织动员广大青年踊跃投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潮流,鼓励他们勇于面对竞争和挑战,立足本职岗位辛勤工作,引导他们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三是围绕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化,引导广大青年弘扬主旋律、引领新风尚、传播正能量,激发青年的文化创造活力。四是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培养青年的奉献意识,引导青年志愿者在社区服务、扶贫济困、大型活动、抢险救灾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五是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引导和鼓励青少年树立并积极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事业。

新时代青年的成才机遇与使命担当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深刻理解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辩证认识青年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清晰把握青年健康发展正确方向和实现路径,对于在新时代凝聚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有着非常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新时代青年的使命责任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青年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青年的作用使命由特定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关系决定。

青年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主体。纵观人类历史发展,任何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和历史演进都离不开进步青年的积极参与和有力推动。恩格斯在分析德国革命时深刻指出:“实现这一变革的将是德国的青年。”中国近代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次救亡图存爱国运动,都是大批新青年的振臂疾呼和迅猛行动。红军长征更是一批革命青年创造的历史奇迹,长征开始时9位元帅平均年龄36.5岁,8位大将31.7岁,48位上将25.9岁,157位中将23.8岁。当代中国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新时代青年必将勇敢地承担起这一神圣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先锋队和排头兵作用,推动中国实现历史跨越。

青年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有生力量。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指出:历史和人类生活的评价者是老人,而“各民族的创建者则是青年”。恩格斯也指出:“相信现代的命运不取决于畏惧斗争的瞻前顾后,不取决于老年人习以为常的平庸迟钝,而是取决于青年人崇高奔放的激情。”青年、国家、时代,是相伴相随、彼此助推的。当今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年代,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个人发展黄金期与国家发展黄金期紧密结合,高度统一。青年的成长成才,必须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同向而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频共振。

青年是我们党的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青年在政党发展中的作用,指出:“人数空前众多的年轻人汇集在我们的旗帜之下,那些支配着我们的思想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得到更广泛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青年当作自身发展壮大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青年是 “我们党的未来希望”。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我国18~35岁青年共产党员2254.4万名,占共产党员总数的25.4%,每年新发展青年共产党员160.8万名,占年度新发展共产党员总数的 81.8%。青年已经成为我们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发展党员的主体构成,也必将成为我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青年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青年研究的国际信息交流“动员项目”中提出:“青年塑造未来”。青年的发展有着强烈的世界意义,具有塑造世界、塑造未来的深层含义。“国之交在于民之亲”,青年是“民之亲”的重要基础。当代青年在推动国际交往和世界发展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当代青年成长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思维开放,价值观更加包容,在跨文化交流中更愿意接受不同民族的文化,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更加深刻的认同,有更加强烈的意愿。面对变革和调整不断加速的当今世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党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强调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为新时代青年深化国际交流、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重大契机和广阔舞台。青年将在促进国家沟通交流,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推进世界文明进步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习近平同志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社会群体。广大青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同志多次用“总开关”“精神上的‘钙’”“革命理想高于天”等生动话语强调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极端重要性。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信仰什么主义、捍卫什么主义、坚定什么立场,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正确政治立场,矢志不渝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还要敢于并善于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观点作斗争,在斗争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能力、信心和决心。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广大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坚持以这一科学思想为指南,努力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广大青年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用9个“学习马克思”深刻阐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向马克思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等重要问题,为新时代青年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广大青年惟有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才能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首先,要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力求钻得深、吃得透,在学习中抓重点、钻难点、找落点。其次,要在社会实践中塑造马克思主义精神品格,特别是按照《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相关要求,积极参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程等重点工程。第三,要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深入研究脱贫攻坚、社会民生等热点问题,建功于改革发展一线,实现理论认知和社会实践的统一。

篇6:新时代青年人的选择

新时代青年当不忘初心,不忘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精神;不忘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不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奋斗精神。

新时代青年当志存高远,方能与时代主题同向同行

当前,世情、党情与国情的深刻变化对青年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在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一些青年由于缺少归属感与社会认同感极易丢失自己的初心。青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与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然要依靠他们的力量。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说,要做到不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矢志不渝传承好党的奋斗精神,更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担负起推动祖国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勿忘初心,携手向前。

新时代青年当坚定理想之志。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象征的是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整体规划与期盼,也是人们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青年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其理想信念直接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经济的运行方式与经济主体日趋多样化,社会中一些负面思想观念的影响与渗透,加之社会多元思潮的碰撞与冲突,无形中使得青年人在思想上产生疑惑,对于个人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存在质疑,自我理想信念产生动摇。新时代青年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把握历史的前进规律,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将正确的理论作为其强大的精神依托和思想武器,从而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

新时代青年当善于学习,方能与时代主题同向同行

新时代青年当勤学。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将学习当做一种习惯,化为一种责任,从学习中找寻自己的梦想,获得前进的动力与成才的资本。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取决于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竞争。而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人才资源的匮乏,特别体现在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长此以往,必然会阻碍社会进程与国家整体发展水平。新时代青年要广泛地学习,做到勤学好问,在掌握多方面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做到知行合一。在不断学习的进程中加强对自我能力的历练与健全人格的塑造,成为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互惠互利。

新时代青年当常思。博学之而后要审问之,慎思之而后要明辨之,新时代的青年除了掌握丰富的知识体系外更要学有所疑,行有所思。青年人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的养成易受到信息时代多种思潮的影响而产生思想上的偏差,当代一些社会文化过分强调了实利主义与物质享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青年的国家意识,阻碍了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助长了青年的享乐意识、物质追求与利己主义。要在青年的道德教育上下功夫,提高新时代青年的道德水准与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规范和认知的宣传和普及,使之认识到新时期社会主体的道德规范进而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从而有利于帮助其养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另外,新时代青年也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关键是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选择正确成长方向,常怀律己之心,做到以德修身,以诚养心,以义制利,共建社会良好新风尚。

新时代青年当勇于担责,方能与时代主题同向同行

新时代青年当承担社会之责。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青年历来是社会经济流动的生力军,具体表现在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每当改革的潮流涌来,青年往往能够凭借其独特的思维模式与善于求知求新的学习态度,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社会发展的领航者。新时代的青年在社会结构中不再作为边缘化群体而存在,快速独立的经济地位与文化地位促使了其在政治地位上的提高,由此在掌握经济权利、知识权利、物质权利的基础上也保障了其政治权利,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同时,青年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道德风貌是社会文明素养的整体象征,对于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为此,新时代青年要全面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与自身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自身所为引领社会健康风尚,勇担社会之责,推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建设。

新时代青年当承担的是兴国之任。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需要依靠人才振兴、科技振兴与文化振兴,科技的发展依靠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兴国的背后则有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可以说国家振兴的实现更多依靠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振兴。要使新时代的青年深刻地认识到文化强国战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地位,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其对于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培养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意识,自觉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推进文化创造的历史重任。当代青年的文化认同,从对既有的笼统性的价值观念、文化模式的现实性认同和在交往关系中建立起来,极具流动性与虚拟性。解决此类问题可依托对于某种精神特质的认同或是对于某种文化行为、文化身份的认同等,推动青年文化认同感的培育与其在文化认同上的自我培育。落实文化强国战略,为贯彻落实科技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青年当行稳致远,方能与时代主题同向同行

新时代青年当行有所为、有所不为之路。青年有所为的是循遵纪守法、明礼诚信之义,要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树立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学习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要深刻认识到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社会和谐发展之基,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不健全,部分青年群体的诚信意识薄弱,失信行为时有发生。青年群体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践约诚信行为模式尤为重要。青年的精神代表的是未来社会与国家的整体风貌,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早日摆脱各种不诚信行为和颓废状态,以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

新时代青年当闯敢想敢做、勇于拼搏之路。青年群体的理想与本领是其创造创新的资本与动力,学思悟思更要践思。青年时期是成人成才,创新创业的关键时期,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与发展力。要汇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积极打造一个适宜青年群体发展的社会氛围,完善国家“双创”平台,将青年人才与全国资本市场进行对接,健全青年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打通让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快速”通道。青年自身更要积极抓住社会发展提供的机遇,开拓创新,积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与敢作敢为的勇气与魄力,不怕失败,以自身发展引领社会创新发展新潮流,踏踏实实为群众做实事、谋实利,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工作人员,向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1502班团员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对同学们立志“不忘初心,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予以充分肯定,勉励他们坚定信仰、砥砺品德,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寄语,充满关怀、饱含期望,必将激发广大青年为理想拼搏奋斗、为国家勇于奉献的决心和情怀,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命运,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在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腾飞中争取光明美好的未来。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到,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当代青年将全程参与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坚定、信念执着才能心无旁骛、行稳致远。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当代青年既需要远大理想的指引——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又需要伟大思想的导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不断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广大青年要以新思想为引领,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向着远大理想奋进。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清谈误国,实干兴邦。青年们在芳华岁月,唯有真学真练成长成才,才能不负韶华;唯有敢于担当,才能肩负历史使命,抓住时代的机遇,将理想变为现实。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言:“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新时代为青春的力量搭起了广阔的舞台,当代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必将大有作为。广大青年要将习总书记的殷殷期望化为奋勇向前的动力,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时代华章。

让新时代青年扬起“红船精神”的时代风帆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同志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亲临嘉兴瞻仰南湖红船,强调“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新时代,要让青年扬起“红船精神”的时代风帆。

一要以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打开新时代青年的思想格局。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当年,一群平均年龄仅有28岁的青年人在一条小船上发出了掷地有声的最强呐喊,他们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不畏艰险,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他们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领航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更需要青年人担负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更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要在遇到困难和挑战面前,有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不断解放思想,激发青年人的创新活力,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而现在这种“闯”的精神,正体现在新时代青年人身上。对于中国青年来说,很少有一个时代,能够像今天这样,让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创新”这个辽阔舞台上跃跃欲试的主角,他们扬弃固步自封,拓展梦想空间,不断进行着新的伟大尝试。青年人要勇敢应对新时代所赋予的新挑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打开自己的思想格局,迎接具有光明前景的未来。

二要以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坚定新时代青年的理想目标。

1936年,毛泽东同志第一次鲜明提出“艰苦奋斗”的概念,指出“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自此以后,“艰苦奋斗”成为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气概,还是当下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新时期,青年人在面对新的使命任务、复杂的国际形势时所表现出的使命担当,都是中国能够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的原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坚定自己的理想目标,不能把努力奋斗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当作一生所遵守的行动指南。新时代青年要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让“红船精神”的火把照亮前进的路,在不断奋斗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

三要以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激发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上一篇:中级职称评定公示下一篇:今年春节我做主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