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之人生观

2024-06-18

苏轼之人生观(共6篇)

篇1:苏轼之人生观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十六、笑对人生

前导言:

苏轼是一位非常诙谐幽默的人,面对庸俗小人,他借助寓言辛辣讽刺,面对同事交往,他不再正襟危坐、公事公办,而是巧妙编排,折腾搞笑,经历传奇成就辉煌的苏轼,个性色彩为什么如此的丰富多彩?敬请关注《苏轼》第十六集《笑对人生》。画外音:

苏轼是一位曾经高居庙堂之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生活随性、个性洒脱、不拘一格的普通人,他“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可正襟危坐、郑重其事,又可嬉笑怒骂、挥洒自如,而其中诙谐幽默的各种故事最为后人津津乐道。那么,苏轼的诙谐幽默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这种个性特点又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六集《笑对人生》,敬请关注。康震:

苏轼的诙谐和幽默的例子太多了,如果专门来讲的话那要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只能择其要者略述一二,应该说他的诙谐和幽默与他的才情和知识、学识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一种智慧。

比如说,苏轼的诙谐幽默用在第一个地方就是很实用,第一类是讥讽那些庸俗小人,这个不针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人,但是它的表现形态是什么呢?写寓言。我们知道要能够写寓言故事的人那原创能力很强,你比方说在中国历史上,庄子他很擅长编寓言,韩非子也很擅长编寓言,柳宗元也写过很多寓言故事,在西方有《伊索寓言》。苏轼也是一个写寓言的大师,只不过他其他方面的成就太高了,这些寓言的小故事没有那么出名。他有一次跟道潜和尚,这和尚我们之前提到过这个人,他是苏轼的好朋友,他跟道潜和尚聊天,说到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苏轼说,我给你说个故事你就知道了,说有一家人家有两扇门,这不是废话吗?有门肯定有两扇门,这有两扇门就有故事了,怎么着?端午节的时候,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有这样的风俗,他把这个艾草,人们说燃烧艾草不是可以辟邪吗?他把这个艾草扎成人的形状,然后就插在这个门框的上面,然后还要做桃符,桃符实际上就是两块木板,上面写一些辟邪的话,然后挂在门的两边,后来就演变成什么了呢?春联。那么这个艾草人就插在上面了,两块桃符就放在两边了,这就起来了,这桃符就很不忿,抬起头就看着这个艾草人说,你何德何能敢站在我的头上?你胆子太大了!这艾草看着它下面这桃符说,你都入土半截的家伙了,你还跟我吵什么?你能跟我争什么?正在那儿吵谁应该在上面的时候,门神发话了,门神说我们都是没本事的人,靠着人家这两扇门在过活,你们还吵个什么劲啊?本身就是寄人篱下,还要争个高低,羞不羞得慌啊?你看,这在嘲笑谁呢?就是那些五十步笑百步的人,都是没本事,寄人篱下,靠人家的饭食过活,自己还争吵不休,这就是小人物。这个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人,是针对一种社会风气。所以这个就是用拟人化的这种方式讲的这种故事,它是幽默还是诙谐呢?很难讲,在幽默诙谐当中别有深意,而且它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只是一个玩笑话,不是一种独立的玩笑话。苏轼在这方面能力很强。

第二类,就是嘲弄那些弄虚作假的家伙。他有一次跟他的老师欧阳修在一起聊天,欧阳修就跟他说,说最近庸医很多。苏轼说怎么见得庸医很多呢?欧阳修说有个人生了一种病,浑身冒冷汗,他就去找大夫,大夫说你为什么冒冷汗呢?那人说,那天我坐船过河,被江上的风吹了一下,吹了一下我着凉了,我就老冒冷汗。大夫想了,沉吟半晌,给你开个什么方呢?要对症下药,有了,这大夫找了一艘破船,这船上不是有舵吗?那舵把子、船工在把那舵把子的时候,他不是老得把那舵把子吗?把这时间长了,那个船工、很多船工都用过这个舵板,手上有汗有脏的东西,汗气都浸润其中,把这个舵板卸下来剁碎了,掺点什么丹砂、什么别的药和在一块,涂成糊状。把它喝下去。说为什么要喝这个呢?说多新鲜,这叫以形补形。你想想,你不是坐船过河的时候受了惊吓的吗?就把那个船上面那个舵板给你剁碎了,和巴和巴、调巴调巴,你把它喝下去,以后再过河的时候遇上风,你就不会出冷汗了。这人就喝了,也不知道是这舵把子起了作用了呢,还是说掺和的别的药起了作用,反正这人是不冒冷汗了,给治好了。欧阳修就感慨说,你说这怎么办呢?明显地觉得是不对劲的,但是他治好了,还要给他辩污的话,还很难辩得清楚。苏轼说这有何难?太容易了老师,你也太想不通了,我有办法。说什么办法?说好办,以后就告诉他们,把毛笔和墨汁烧成灰,让学生喝下去,这样他的学习成绩就能提高。由此推广开来,伯夷那是很清廉的人,把他的洗澡水喝下去就能治你的贪婪之欲。还有比干,我们知道,心比比干多一窍,这个比干是很真诚的,他是商纣王的叔父,他给商纣王上谏言,结果商纣王把他给杀了,他是忠臣,把这个比干吃的剩饭剩菜给他吃下去,你就不会是一个奸臣。你可以去舔樊哙的盾牌,这样你胆子就会变大。你去闻一闻那西施的耳环,你本来长得很难看,就会变成一个美女。他说如果这样的话,就很好办了,可以告诉这些大夫,你们以后不用开药了,我们自己都能给自己开,一个舵把子算什么呀?我们还喝毛笔的灰呢。这种连锁推理是有点刻薄,但是也确实能看得出来,苏轼这个人的刻薄他是有针对性的,你不是坏吗?咱俩看谁能坏过谁,我比你可以更坏,你还吃舵把子呢,我后边给你开出一堆药方来,你前面那舵把子就站不住脚了,我告诉你的本质就是这个。

所以我们以前光以为苏轼就是可能开开玩笑、抖抖机灵,那哪儿成啊?像他这样一个人就是开一个玩笑,有时候甚至可能是耍一个贫嘴,那都是别有深意的。画外音:

苏轼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丑恶现象嬉笑怒骂、挥洒自如,但苏轼并不是一个寒酸刻薄的人,相反,他非常宽容大度。在同事之间,苏轼也不都是正襟危坐、公事公办,特别是相熟之人,苏轼的调侃与搞笑更是无以复加。那么,苏轼的做法到底会是怎样的呢? 康震:

还有一类是比较轻松的,就是同事之间的开玩笑。我们前面说过有一个人跟他在这方面是“死对头”,就是刘贡父,刘贡父专爱开他的玩笑,可是刘贡父到晚年的时候生了病,这病病得比较怪,怎么着呢?这个眉毛胡子都掉了,鼻孔塌下去了。这苏轼有一次(跟)大家在一起吃饭,就看着他这个眉毛胡子都没了,苏轼就说你这个长相好,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这刘贡父气死了,这简直是太可恶了,又没办法,只能嘿嘿一笑。刚笑完,厉害的还在后边呢,苏轼就手给他就编了个寓言故事,安在他的脑袋上,看着他这鼻梁塌塌的,原来也是个高鼻梁,后来变成一个低鼻梁、矮鼻梁了,苏轼说,我年轻的时候读书甚多,看了很多典故,说有一回子路和颜回逛农贸市场,不好好看书,背着孔子出去瞎逛去了,在农贸市场上走,走走走,正在走呢,看见孔子从对面走来,这怎么了得呀?赶紧藏起来,藏在哪儿呢?那有一座石塔,藏在那石塔的后头,过了一会这孔子从前面走过去了。苏轼说你知道这塔的名字叫什么吗?刘贡父说那我哪儿能知道啊?说他们俩刚才在躲谁呀?在回避谁呀?说回避孔子啊。说对呀,这塔的名字叫“避孔塔”,要念得快了就是“鼻孔塌”。也太坏了,处心积虑。你不惜调动自己的经史子集的知识,就干下这等事情啊,鼻孔塌,“避孔塔”你都能想出来。你看,刚才讲的几个寓言故事,还都是有深刻的寓意的对不对?这个纯粹就是人身攻击嘛,但是很难得,他怎么能想得起来呢?这机灵劲儿这方面也用了不少,“避孔塔”。

他有个好朋友叫顾临,这都是做官的,又叫顾子敦,这人长得很雄伟,特胖,所以他有个外号叫“顾屠”,屠夫的屠,就意思说他长得像个屠夫。有一天中午他们几个同事在一起吃饭、聊天,吃饭聊天的时候,这中午就困,顾子敦就趴在桌子上睡了一会儿、眯了一会儿。这苏轼不闲着,那能闲得着吗?这么多的素材是不是?袖子挽起来拿着毛笔,在那案子上弄个小纸片写着“顾屠肉案”,放在那儿,你想他那么胖,趴在桌子上睡着,放个小纸牌,上面写着“顾屠肉案”。睡了一会儿,顾子敦快要醒来的时候,苏轼从兜里掏出三十文钱,就甩在这桌子上,当啷啷的那钱扔得,这顾子敦吓一跳,怎么了?!说,买四两肉啊。这顾子敦恨死他了,就净开这种玩笑。你看,苏轼前面写的那些寓言、那些故事,后边又是这副面目,又可爱又可恶,他要不贬黄州、惠州、儋州那才怪呢。

就能看出这个人,他心里边有很欢乐的一面,一个能够这样子老是研究“避孔塔”的、研究“顾屠肉案”的,然后扔钱买肉的这种行为艺术的人,他就老是觉得生活当中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你注意这是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我们以前讲苏轼、研究苏轼容易把他神圣化,虽然我们也知道他身上有很多诙谐的地方、幽默的地方,但这些诙谐有时候也被神圣化了,的确如此,我们一想到苏轼,就是“大江东去,浪淘尽”,要么就是“夜饮东坡醒复醉”,要么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或者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长期以来我们头脑当中的苏轼已经被固定化了,高度地固定化了,即便说到他的所谓诙谐、他的幽默也往往就是他跟佛印的那些故事,但是你要很清楚,这些离苏轼的所谓诙谐和幽默的真相离得还很远。事实上一个真正具有高度幽默感的人,首先是对生活充满了欢乐和热情的人,这是最核心的部分。那么幽默或者诙谐,它的基础是什么呢?它的基础就是好玩。在一般人看来,顾子敦长得胖点,顶多说他肥得像头猪一样,但是对于苏轼来讲,给他身上扔上两个钱,这就是我的幽默。他把这种行为艺术贯穿其中,让他具有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个是我们大家并不了解的一个方面。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这人比较闹腾,喜欢折腾,喜欢搞怪,有点搞笑,这么大年龄了一点正经没有。

当时有个宰相叫吕大防,吕大防长得特别胖。这都怎么搞的,净是碰见胖子。他长得很胖,喜欢睡午觉,苏轼有一次到他府上去拜访他,就坐在客厅里头等了很久,这个老人又胖,天气也热,就睡觉,睡了很长时间老不起来,苏轼等到最后都不耐烦,站起来快要走的时候,吕大防腆着个肚子慢慢地出来了,出来,在书架的旁边有这么大一个水盆,里头养了一只绿毛龟,大家知道绿毛龟那是很名贵的,说明这个乌龟年代久远,他(苏轼)就在这儿看,正在看,吕大防一进来一看说,看见了吧?绿毛龟,没见过吧?很稀罕。苏轼说这有什么稀罕的,这种东西很容易见得,我见过乌龟比这个还厉害。吕大防说你见过什么龟?说我见过“六眼龟”。吕大防说什么?六眼龟?长六只眼睛?那还是龟吗?说是龟。说你有什么依据吗?因为他知道苏轼博闻强记,知识很广泛,就全凭这个“蒙人”呢,他说有什么依据吗?说有,想当年五代十国的时候后唐有个皇帝叫唐庄宗,引进了这种品种,长六只眼睛,唐庄宗手底下有一个倡优,实际上就是有点像东方朔这种角色,滑稽之臣,还给这龟编了个口号,历史上是有记载的。吕大防说,不曾听说啊,这口号怎么念的?说六眼龟呀六眼龟,你睡一觉顶别人睡三觉。吕大防说你看,这孩子又来了,鼻孔还没塌完呢,这又出来一“六眼龟”。这种事情在苏轼身上很多,我们能看出他抖机灵的一面,这就是他跟同事之间经常发生这样的故事。画外音:

苏轼与王安石同是北宋政坛和文坛的重要人物,两个人虽然个人关系不错,但是政见不合,文学见解也不尽相同,王安石喜欢做文学上的翻案文章,苏轼对此颇不以为然。那么苏轼会如何发挥自己诙谐幽默的特长来挑战王安石?与王安石的这种争论究竟反应了苏轼怎样的个性特点呢? 康震:

我们知道王安石这个人是个改革派,我们前面讲王安石时讲过的,好做翻案文章。他写《明妃曲》,人家都说王昭君和亲给弄到边塞去了,肯定受了很多的苦,吃了很多的苦,是个不幸的遭遇,到了王安石的笔下,写诗的时候就说与其在这儿被打入冷宫,得不到皇帝的宠幸,那还真的不如到那去当个阏氏,也就是皇后,到单于那儿当个阏氏,我看也蛮好的。做翻案文章。人家都说孟尝君礼贤下士、门客三千,“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却说孟尝君手底下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所以难成大事。改革意识强的人好做翻案文章,姑且不说翻案对还是不对,这是另外一回事,他喜欢做翻案文章。

有一次,这王安石还有苏轼等人在一起聊天,说到了一件公案,什么公案呢?王安石看这个《汉书》,《汉书》里边记载(叫)扬雄,扬雄是西汉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辞赋大家,写了很多的辞赋,《汉书》里边记载扬雄的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王莽篡汉,王莽篡汉了以后建立了一个新政权叫“新”,历史上叫莽新。扬雄本来是西汉的臣子,王莽篡汉立了新之后,扬雄写了一篇文章叫《剧秦美新》,那意思就是拥护新政府,他在这篇文章里头抨击秦朝的残暴的统治,为新成立的新莽这个政权歌功颂德,这是一件事情。但是我们知道王莽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争议是很大的,他所建立的新这个王朝历来不被看作是一种正统王朝,对于王莽的评价,特别是在宋朝的时候都是负面的评价,所以扬雄的这个行为肯定被认为不是一个合乎传统道德和政治理念的行为,这是一件事情。还记载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说扬雄跟一件刑事案件牵扯关系,结果警察来抓他,他自己怕得要命,从楼上跳下去了,但没摔死。王安石因为是研究经学,他对于扬雄是很器重、是很看重这个人的,很欣赏的,所以他读到这两件事情,他就觉得不可能,他就跟苏轼讲说这怎么可能呢?《剧秦美新》这样歌颂王莽政权的文章他根本不可能写嘛,他怎么可能写这样的文章?完全不可能,瞎编的。至于说从楼上跳下这种事情更不可能做,他是一个很完美的经学家,是一个很完美的儒家的学者,干不了这样的事情,这完全不存在的。他(王安石)要翻案,苏轼看着他说,别说你怀疑,我现在也怀疑了。王安石说你怀疑什么呀?苏轼说我怀疑扬雄就不是汉朝人。这样你满意了?那事你都怀疑,我根本就认为他就不是汉朝人,也许就是咱们北宋人。你看,这种釜底抽薪式的方式,让你也没法再否定了,你否啊?我都说他不是汉朝人了你还否定什么?

苏轼的“可恨”之处往往就在这些地方,太聪明了,太聪明了以后就容易招人恨。所以他的这些机敏之处;所谓智慧之处;所谓诙谐之处;所谓幽默之处,一方面见出他的真性情,另外一方面也能看得出来,在当时北宋的士大夫群体当中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什么样的一个作用。画外音:

苏轼真的是一位千古难遇的独特人物,他的经历如此传奇,他的成就如此辉煌,他的个性又如此丰富,命运似乎总爱和他开玩笑,一会儿是众人仰慕的高官,一会儿是倍受欺辱的犯官。难能可贵的是,苏轼将每次贬谪都当做一次惬意的旅游,泰然自若,淡定洒脱,这就是一个潇洒自在的苏东坡,这就是一个诙谐幽默的苏东坡。那么苏轼笑对人生的个性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与他同时代的人为什么大多不如苏轼有如此鲜明和丰富的个性呢? 康震:

有人也许会问,那你说了半天,苏轼这么爱开玩笑,这么幽默,这么诙谐,天生就是这样的吗?何以他就能如此?别人、为什么跟他在一个时代的人就没他这么鲜明呢?这个东西还真的很值得探讨一下。

苏轼为什么很喜欢开玩笑?为什么他的做派跟同时期的程颐、程颢兄弟包括后来的南宋的朱熹就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都知道原来讲过一个故事嘛,他跟程颐、程颢兄弟发生了严重的冲突,程颐、程颢兄弟,司马光去世以后按照古礼、过去最古老的礼节,给司马光的遗体,然后给司马光的遗体上面用这个锦缎做了个锦囊,然后把它覆盖在司马光的遗体上,一个大的锦囊。苏轼进去一看说,上面放个信封打个邮戳,就说寄给阎王爷的。他看不惯这种墨守古礼的做法,他这种做法不是针对司马光的,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同处在一个时代为什么性情上有如此大的差别,这里边是有说法的,苏轼这个人他有一种理论,当年秦观、他的弟子对他曾经有一个评价,说得非常中肯,他说

“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阁下论苏氏而其说止于文章,意欲尊苏氏,适卑之耳。”

——秦观《答傅彬老简》

什么意思?他这段话是写给谁的呢?写给另外一个人,那个人对苏轼的评价很高,说苏轼写文章写得好,如何如何高超,如何如何伟大。秦观对他说,说你完全搞错了,苏氏,他这个“氏”指的是“姓氏”的那个“氏”,他不可能直接称呼苏轼的,他说像苏轼这个人最为要紧的是他的性命自得之际,就是这个人物他的性格,他的这个苏轼之为苏轼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他的性情,这是他最要命的地方,其次他这个人有见识,他这个人足以担当大任,他是可以从政的。首先是他的性情,而且他性情自得,也就是说他自己得其所在,用我们普通话来讲,一般的话来讲就是什么呢?自己的性情得了自在,非常欣赏、非常适得其所,这是第一。第二,他有器识,也就是说他有见识,这样他可以从政。至于第三,才是文章,他的文章只不过是用来和这个世俗世界周旋的,这是最末等的。你现在说他文章写得是最好的,看上去是在捧他,实际上是在贬他。

那么秦观讲的这个性情自得是指什么意思呢?苏轼有个理论,认为人的性情,特别是人的人情,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基础,人的所有的礼节、规范、文化、尊卑、长幼,所有的这些社会规范、社会规矩归根结底都是从人之常情这个基础上长起来的,所有苏轼认为真正的礼节、真正的规范不应该违背人的本性,应该立足人的本性。由此出发,他认为向内应该解放人的性情,应该让人的性情得到舒展。对外,反对任何的外在的机械的束缚。

我记得原来给大家讲过一个故事,说宋哲宗八岁刚做皇帝,小的时候,这个皇上在小的时候他都要接受教育,他的老师就是程颐,程颐给他讲课,中间休息的时候,正好是春天刚到,那小孩嘛,八岁,在园子里转来转去的,就把一个柳条拽下来了,这下程颐不高兴了,说春天之始,万物复苏,圣上却折了一枝柳条,有损天地生机,您应该为这件事情感到惭愧呀。司马光后来就讲,仁主为什么不爱儒生?就是因为他们身上太过陈腐。这就是说,春光无限,小孩儿折了一个柳枝,也算不上环境破坏,这是人之常情,你的那个礼仪如果跟人之常情背离了,你的礼就没有基础了,你的礼就是假礼。

所以对苏轼来讲认为性情是第一等的事情,一切的礼仪,一切的文化都应该在这个人之常情的基础上才能生长起来,所以苏轼因为这一点上来讲,苏轼跟他的父亲苏洵包括苏辙,性情都是很相近的,所以他表现在他的举止行为方面就是放浪形骸、潇洒自在、任运自然,就是说话口无遮拦,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虽然带来了很多麻烦,但终其一生这个特点没有改变。

我前面也曾经讲过,不光是苏轼,包括这“苏门六君子”都有这个特点,不然他们也走不到一起,所以“苏门六君子”包括与苏轼比较亲近的这些读书人,他们的身上大体有着相同的性情,有着相同的对人生的看法,这种性情自得的观念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所以我们说,你看上去苏轼幽默诙谐,这需要解放他的性情,一个人只有解放了性情,释放了性情,才能感觉到世界的可爱,才能感觉到自己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可爱之处,都有有趣之处,所以苏轼是一个有趣的人,这首先是因为苏轼是一个能够充分地感觉到世界乐趣的这样一个人,这一点要做到是比较难的。所以我们说,黄庭坚对他有一个评价,说

“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

——黄庭坚《书缯卷后》

说苏轼这个人平时混在人堆里一点都看不出来他有什么不同的,比俗人还俗,你就像他刚才开的那些玩笑,有的就比较刻薄,有的就开得有点过了,他比俗人还俗,但是他“临大节而不可夺”,但是在出处大节方面,在政治方面,在品格方面,他大节不亏,这不是个俗人。

到了清代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张问陶,对他评价说

“宋时多拘儒,惟公有生气。”——张问陶《眉州》

什么意思?宋代的儒生太多拘束,太多拘束,只有这个家伙,这个老人家勃勃有生机。当然我们在这儿一讲,并不是说苏轼这个性情自得就是十全十美,我们只是想说,因为有这个特点,才成就了可爱的苏东坡,我们才会喜欢他,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他性情自得,我们不喜欢他,那今天也用不着在这儿讲他。

关于苏轼我们讲了很多很多了,还有很多没讲到,比如说,我们知道他身上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就是此公颇好饮酒;颇好美食;颇好养生,这也是苏轼之为苏轼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他还有一种旷达怀远的气质,也是后人特别推崇的,这些就是我们下一次要给大家介绍的,谢谢。下期预告:

苏轼不但是史上最著名的文人,也是史上最有名的美食家。然而,屡遭贬谪的苏东坡很多时候食物奇缺,连饭都吃不上,他又如何能够成为真正的美食家?在舌尖上的东坡美味究竟有着怎样的精髓?敬请关注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七集《舌尖上的东坡》。

篇2:苏轼之人生观

一、入世与出世的交织

苏轼一生写了大量的词,在这些词中,既有入世的进取之心,又有出世的人生取向。

现实生活中的苏轼,也时时在履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尽管苏轼积极入世,但仕途的坎坷,宦海的沉浮还是让他产生了“出世的思想倾向”《临江仙》便是词人出世情怀的完全坦露: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此外,象“归心正似三春草”(《虞美人》),“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满江红》)。“浮名浮利,虚苦劳神。”(《行香子?述怀》)等词句无不体现着他乘时归化返朴任天的出世态度。

二、乐观与旷达的升华

尽管苏轼一生辗转流离,但从他的词中可以看出他始终以乐观与旷达的心态直面人生的磨难,看待人生的遗憾。在他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这种超然的心态更是一表无余: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这首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此外,“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既然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此身非我有”,那么便借着美酒与惬意的大自然,驾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内心看透外物便也不再执着于外物。当然其中的关键之处是苏轼承认了人生有缺憾,就如自己的仕途坎坷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没有什么比正视现实更可贵的了,苏轼就是将自己的悲欢置于宇宙人生的阔达空间去观照,认识到人生的有限,进而体悟到自己的人生不完美的合理性,从而正确地面对人生苦境。

三、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人生观的塑造

苏轼的一生始终交织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在矛盾痛苦中乐观旷达,这就要看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人生观的塑造了。

苏轼自幼受到“齐家治国”、“兼济天下”的儒家进取精神的濡染,尤其是其母程氏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他影响极深。《江城子?密州出猎》将他志于为国尽忠、扫荡胡虏的英雄气概与高尚人格完美地展现了出来,他心目中最为崇拜的对像是范仲淹、韩琦、欧阳修、梅尧臣等政界文坛上的宿儒名流。

儒家的“经世济民”理想让苏轼走出大山,但仕途的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使他不得不寻找解脱,于是坎坷路上他所接受的佛道思想精髓便成了他思想上的出路。

道家哲学强调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做到这样只有淡泊名利,淡化死生,只有无所求,顺其自然,心才会游于物之外。这种思想正好切合苏轼的境遇和精神需求,从而为经世济民不通,弃世又不甘的苏轼的受磨难的心灵提供了精神上的解脱。苏轼认为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有欲望而不能得到满足,减少欲望就减少了痛苦,追求欲望则只会徒增烦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正是儒道的切合点。苏轼无论处于多么残酷的处境,总能随时随地地去寻找并进而确立自己的生命意义和快乐之源,从而达到“无往而不乐”的最高境界。可见,苏轼的思想不是一家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以儒家为本,又博采道家之长,他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妄,于是便形成了他儒释道兼收的外儒内道的作风。

篇3:苏轼之人生观

儒家讲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是文人志士一种不变的持守。其实各种哲学和宗教都是为了使人对人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都是在告诉你在面对苦难时怎样才能保持住自己的本心。苏东坡被贬到黄州的时候, 有的朋友写信表示同情他并为他悲哀。他回信说,我们学道的人应该是道理贯于心肝,忠义填于骨髓。如果你看到我现在受到挫折就为我悲哀,那与不学道的人有什么区别呢?可见,在苏轼的眼中,学道的人就要和一般人不同,在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学道的人要能够战胜他们。

那么苏轼这种“旷观”是什么呢?旷观就是一种旷达的看法,就是把得失、荣辱、利害置之度外,不会因这些东西而烦恼不堪。最能表现苏东坡这种旷达的人生观的,就是他在密州所写的《超然台记》。他说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可是现在一般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呢?他说是“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所谓“美恶之辨”和“去取之择”,就是个人的得失、荣辱和利害。但是, 有的人他自以为是达观了,真的是不在乎得失,也不在乎荣辱了,可他有时候就变得黑白不分、痛痒不关、麻木不仁了。 而苏轼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把他的达观和他的忠义奋发的操守结合起来了。在他失意的时候,他曾说过要学佛老的哲学“以应外物之辨”。学了佛老,在遭到挫折。痛苦的时候就能够有一种旷达的胸怀,能够从人生的得失、荣辱、利害、苦难之中超脱出去。

除了旷达的人生观之外,苏轼还有一种修养就是史观。 他能看到历史上盛衰兴亡的变化,通古今而观之。当你把个人的悲哀放到整个历史之中的时候,那就不是你一个人在负担这种悲哀了,这儿的确有很大的不同。他被下狱,被贬谪, 在各地流转,这是“苦风终雨”。当月亮被遮蔽的时候,大家看不到月亮了,可是月亮的光芒并没有改变 ;当天空布满阴云的时候,蓝天看不见了,可是蓝天依然还在。当阴云散开后,月亮还是那样明亮,蓝天还是那样澄澈。这就是苏东坡!他六十五岁被召还,平生经过这么多的忧患,但任凭外界如何变化,他本身总有不变的一点。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苏轼少年时有那么多理想和志向,写了那么多的策论,希望报效国家。可是后来却终身流贬在外,平生的志向也没有能够实现,所以是 “空余鲁叟乘桴意”。可是他说他虽然被贬到如此远的地方, 几乎死在这南荒之地,但是却没有那么遗憾,因为他是“兹游奇绝冠平生”——如果不是到了海南,他就不会知道知道大自然中还有这样一种与中原风景不同的山水。这是苏轼的另一种修养,就像他在《超然台记》开头所写的那样“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是的,凡是宇宙万物, 都有他值得观赏的地方。高大雄伟的山川值得观赏 ;幽花细草也值得欣赏 ;圣贤伟人有值得你敬仰的地方,田夫野老、 稚子儿童也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如果有了这种胸怀,你就能在你的忧患之中得到解脱和排解。要了解苏轼超越人生痛苦之道,就必须要了解他的各个方面 :他的史观、他的旷观、 他的超脱荣辱、他对自然和人生的赏爱的心情、还有就是他的持守。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党,但有旧欢新怨。”这里说的是旧的已经失去了,新来的还有许多不如意。如果你老是想你一个人的不幸,老是想你一个人所遭遇的挫折、苦难、和哀伤。那么恐怕你永远也跳不出来了。但是,在宇宙之间,不管什么人不是都要过去的吗?当年在燕子楼里住过的人,无论是谁,他们都到哪里去了呢?他们都不会回来了,只有楼中的燕子每年还回来。 不管是多么沉重的感情,都要像梦一样成为过去。苏东坡也会像关盼盼一样成为过去的,但是充满这一生的难道就只有那些新愁旧怨吗?有几个人能在尚未经历完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就突然从梦中惊醒呢?有几人能够从自己的悲欢得失中跳出来而体会到大自然之中那一份真正的永恒不变的美呢?有几个人能结合古今,变成“古今如梦”之中通古今而观之的一个人物呢?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很有哲理性。要知道,天下有很多事情,你的紧张并不能是他有所改变,你只是白白的紧张而已。所以在你自己的心里要有一种——从宗教来说是一种定力,从道德来说是一种持守,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下雨是件小事情,不过是自然界的风雨。 但是,生活在人世间,人生的苦难遭遇不也是风雨吗?无论在大自然的风雨之中,还是人生的风雨之中,都需要有一份定力和持守,才能站稳脚步,不改变你自己的品格和修养。

面对人生的苦难,我们要坦然面对,果断抉择,勇敢超越。超越人生的痛苦,你才有了奋斗的方向,你才有了披荆斩棘的洒脱。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精神,同样, 我们的梦想才能展翅翱翔!

摘要:苏轼是我国宋代的著名文人,他融会贯通儒释道,文化性格丰富多彩,并形成一套独立的人生处世哲学。正因为这样,苏轼才能超越入世与出世的困境,超越情感的折磨,超越士大夫被贬谪的痛苦。更妙的是他竟然以贬谪为闲适,以贬谪为游乐,以贬谪为福祉,以贬谪为致仕。苏轼这种超越痛苦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仅在当时受人敬仰,而且在他逝世后的近一千年里,其面对困苦时超然的态度仍为人们所效仿。

篇4:浅论苏轼旷达的人生观

关键词:苏轼;人生观;旷达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02-02

一、引言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杰出的文人,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奇才。他在当时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一生仕途坎坷,有人曾对苏轼的一生作了这样的评价:三度离乡、六出汴梁、九年三谪、一年三迁又三贬、六丧亲者、六朝皇家、“乌台诗案”几乎丧命,可谓“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但他始终保持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以天下为己任。他关心民间疾苦,勤于政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甚至在贬到惠州后,他还捐助修桥二座。居儋州期间,苏东坡自觉担负起促进海南文化进步的责任:他关注农业生产,鼓励黎人移风易俗,帮助发展教育。

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充满坎坷,但其旷达的人生观所显现的无穷魅力却让无数后人为之倾倒,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所言“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在今天看来,我觉得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中国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在他的生活和作品里,显露的越发充分。”①“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②

二、苏轼旷达人生观的表现

所谓旷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心胸开旷,想得开。”在《词源》中解释为“心胸开旷,举止无检束。”苏轼的确如此,历经宦海风波使他看透社会及人生,从而始终保持坦荡率真的本性,一种超然物外的达观胸怀。

(一)坦荡率真

苏轼是性情中人,一个以坦荡率真示人的形象。他的一生光明磊落,为人正直率真,在朝为官时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不趋炎附势,不见风使舵、人云亦云,坦然面对一切。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说:苏东坡“保持了天真淳朴,终身不渝。……他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度过了五年的谪居生活。面临无钱、无房又无粮的流放生活,苏轼却并不懊恼或哀怨,在这最苦难的驿站,他为自己取了“东坡居士”的名号,随缘自适的思想也使他得到解脱。他在给朋友李常的信中这样说道:“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需谈笑死生之际。虽怀坎禀,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择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赋予造物。”③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处变不惊,坦然面对一切的胸襟。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东坡野外途中偶遇风雨,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④ 这首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苏轼竹杖芒鞋、吟啸而来,感受到了他闲庭信步的潇洒与笑对苍茫的风神。也正是在黄州,苏轼研究发明了著名的东坡肉,而那首烟火味十足的打油诗《猪肉颂》尤其显现了他的坦荡率真:“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二)超然物外

被贬惠州、儋州期间环境更加险恶,苏东坡生活十分困窘,吃菜要靠自己种,想酿酒却无米,可他对这一切安之若素,“超然自得,不改其乐”。东坡被贬惠州以后,居无定所,开始是借住在官府的合江楼,是风景较好的江边,后来不许住,只得搬家。他寄住在一个寺庙半山腰的松风亭。当时朝廷形势严峻,重返朝廷无望,一般人都会忧愁得难以入眠,可苏东坡却不同。有一年春天,他在寺庙里写了一首关于睡觉的诗:“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⑤,即使身处遭人唾弃的岭外之地,他仍旧悠然地过着清贫的生活。而这首诗传到当朝宰相章惇之手,说贬到惠州还这么快乐,还说“报道先生春睡美”,于是又把他贬到海南岛去了。本是希望他在那种艰苦环境中生病,闷闷不乐而死。而东坡在海南岛却过得很愉快,他背着一个大瓢,穿着木屐,披着蓑衣,在田野里一边走一边唱歌。岛上一个老太婆看到东坡这样,就对他说:您过去在朝当大官,现在跟我们一样过农民生活,当年的荣华富贵是不是就像一场春梦啊?此后,苏东坡就把这个老太太取名为“春梦婆”。苏东坡就是以这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生活,从最简朴的生活中发现诗意。

(三)寄情山水

苏轼仕途坎坷,际遇艰辛,惟有山水,始终相伴,给了他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有人说观苏轼一生,与山水相依,依成一种心灵超脱模式:苦生——山水——乐生,即山水成为他人生化苦为乐的净化场。他常常登临山水,怀古凭吊,感受大自然的雄伟壮丽,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在苦闷中寻找超越和解脱。他被贬黄州,生活艰辛却写下了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被贬海南时,曾追和陶诗109首。苏轼也在徜徉山水的乐事中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那就是使自己体悟到了那种适意自得的乐趣。“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在这篇千古传诵的《赤壁赋》中,他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政治失意与人生无常的苦闷,从而消解了内心的痛苦。山水让他获得了一种心灵上的平和与愉悦,渐渐甩掉了心灵的沉重负担,回归自然世界,来寻求内心的寄托。

三、苏轼旷达人生观的成因

(一)天性使然

一个人的性情常常有与生俱来的成分,苏东坡的旷达源于他的生性豁达,在困难面前,苏轼凭借其乐观天性,直面悲困,苦中作乐,却也乐得其所。他天性乐观,却也是至情至性之人。苏轼曾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写道:“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卒于京师。其明年,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十年后的1075年,苏轼在山东密州太守任上时,曾经写了一首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来表达自己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⑥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苏东坡的款款深情。他既有“大江东去”的豪迈,也有“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哀婉,对于坎坷的人生,他始终泰然处之。他的作品亦庄亦谐,生动有力却是字字流露本性。林语堂先生这样评价他“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 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 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⑦这无疑是对苏轼最为精妙的概括。

(二)儒释道思想的影响

苏轼青少年时期就奋厉有当世志,有忠君爱民的儒家思想,喜好贾谊、陆贽的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八岁时又受学于眉山天庆观道士张易简,“龆龀好道”,苏轼一生游览过的道观不计其数,交往的道士有名姓者三十余人。此外苏轼一生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他曾自述八九岁时尝梦其身是僧,他的一生广交僧人。由儒而道,由道至释,苏轼以一种经世务实的态度,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深得儒道释三教之真味,构建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境界。仕途得意时,他积极用事,尽力而为,维护君国民生的社会利益,从不为自己利害着想。仕途失意时,他便纵情山水,穷览释经道典,广与方外之人交游,努力探索心灵世界。他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载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思想的人生哲学。熔儒释道三教于一炉,苏辙形容之为“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其实就是炼得了可与儒道释并列而四的旷达境界。

苏轼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经历磨难最多、生活起伏最大的文人之一,但是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荣辱沉浮一直保持冷静的态度、旷达的情怀。苏轼之所以为后人所推崇不仅在于其文章之不朽,更在于其人格之伟大。李卓吾认为苏轼的文章为人称道原因在于其人格的高卓,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而苏轼的旷达人生观也深深影响着后世文人的人格追求。

参考文献:

[1]苏轼撰,王文浩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2

[2]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3]苏轼撰,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2

[4]苏轼著,李之亮笺注.苏轼文集编年笺注.[M] .四川:巴蜀书社,2011

篇5:苏轼的人生智慧

1

一个人,成为了神,必定有他的原因。李白因为潇洒,苏轼因为豁达。

李白像酒,像夜,让人沸腾、迷醉、放肆;而苏轼像茶,像晨,让人冷静、清醒、克制。

人往往少年时喜酒,而到了某个年纪,就爱上了茶。爱上了那种无论吃了多油腻的东西,一口下去顿觉满腹清爽的感觉;爱上了那种入口时是苦的,咽下去,过一会儿,嘴里又回荡着一丝甘甜的感觉。

人往往喜欢在喝酒时谈最快乐和最悲伤的事,谈梦想,但会在喝茶时聊聊平淡的生活,聊聊人生。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

2

苏轼有很多诗是因为他弟弟苏辙而写。

五年前,苏轼、苏辙兄弟二人曾到过渑池县,同宿僧舍,在墙壁上题诗。

五年后,苏轼外出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县,弟弟苏辙为他送别,想起渑池旧事,颇为感伤,并发出了偶然还是必然的疑问,苏轼以诗作答。

人的一生,辗转各处,像什么呢?正像到处飞行的鸟类,偶尔在雪地上留下脚印。

到处飞行,是鸟的命运,因此是必然,而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则是偶然的行为。既然是偶然,也便不必在意。

就像兄弟俩曾经同宿僧舍,壁上题诗,而今苏轼一人前行,都是偶然的事,所以不用放在心上。

人生充满了偶然,而我们则需要用一种必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偶然。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3

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正式开始。由于与王安石持不同政见,公元1071年,苏轼自请离京,赴杭州就任。

然而没过多久,他又被调往密州。他来到密州时,密州正处在“蝗旱相仍,盗贼渐炽”的紧张局势里。

一年后,他把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重修城北旧台,命名为“超然台”。

登上超然台的那一刻,他怀旧,他思乡,他为壮志未酬而伤感。

可是很快,他又用这句话来宽慰自己。不要对着老朋友思念家乡,那样就会使思念倍增,既然无力改变现状,又何必用感情来折磨自己呢?

还是用新火来煮一杯新茶吧,这美好的春光如果不用来作诗醉酒,那便又枉费了。

如果把眼前的时间都用来怀旧和伤感,那么这一段时间也是伤感的,继而它也会“旧”。与其怀旧,不如怜惜眼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

4

苏轼有很多诗是因为他弟弟苏辙而写。

五年前,苏轼、苏辙兄弟二人曾到过渑池县,同宿僧舍,在墙壁上题诗。

五年后,苏轼外出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县,弟弟苏辙为他送别,想起渑池旧事,颇为感伤,并发出了偶然还是必然的疑问,苏轼以诗作答。

人的一生,辗转各处,像什么呢?正像到处飞行的鸟类,偶尔在雪地上留下脚印。

到处飞行,是鸟的命运,因此是必然,而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则是偶然的行为。既然是偶然,也便不必在意。

就像兄弟俩曾经同宿僧舍,壁上题诗,而今苏轼一人前行,都是偶然的事,所以不用放在心上。

人生充满了偶然,而我们则需要用一种必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偶然。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

5

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

这一年春天,苏轼与好友相约郊游,途中大雨忽至,同行的朋友都觉得很狼狈,只有苏轼不这么觉得,泰然自若,迎雨而行。过了一会,天晴了,苏轼填了这首词。

人生哪有不遇到坎坷的,难道坎坷会因为你害怕、躲避而自行消退吗?

当然不会。反正都要向前走,与其狼狈不堪,不如潇洒从容。

走过去,一切都变成了风景,一切都不值一提。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6

公元1084年,苏轼终于结束了他的黄州团练副使生活,奉调汝州。在路过九江时,游览庐山,写下若干首诗,而这一首,是最后的总结。

身处庐山之中,看到的一切峰峦和流水都只是庐山的一部分,而非整体。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一件事物当中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非对错其实并非真正的`是非对错,因为我们的眼界会被事物本身所遮挡,同时,又会受自己的好恶所左右。

所谓,当局者迷。

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7

同样是1084年,去汝州上任的途中他还经过了一个叫做泗州的地方。受泗州友人刘倩叔所约,两人同游泗州南山。

午间,两人在山间水畔煮茶,采摘鲜嫩蔬果野菜作茶食,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无酒无肉,也无丝竹歌舞,但却让苏轼感到了人间真正的味道。

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内心渴望声色犬马,追求功名利禄,沉迷灯红酒绿,觉得这样的生活带劲,刺激。

但据很多得到了这些的人说,这样的热闹里,是无尽的寂寞。

转而发现,越是平淡、宁静的日子,内心越丰富,越快乐。

一蔬一饭,一朝一夕,而已。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篇6:苏轼人生遗憾诗句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上一篇:难忘的大年夜小学作文下一篇:商事登记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