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旷达的人生观

2024-06-21

苏轼旷达的人生观(精选七篇)

苏轼旷达的人生观 篇1

关键词:苏轼词,旷达

在中国文学史上, 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人, 他的作品当时广泛流传, 身后影响深远。他的诗、文、词的创作都在各自的文类领域内达到了发展的高峰, 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近人论词多以豪放为贵, 而苏轼则是豪放之宗。词体自开创以来, 因温廷筠《花间集》而奠定了温婉, 言情的自身特点, 在传统士大夫看来, “诗言志, 歌咏言”, 而“词别是一家”。从北宋之初的二晏、张先、柳永都恪守词的当行本色, 表现个人日常生活情感。而词到了苏轼的手中, 则一扫当时绮艳柔靡的风气, 扩大了词的变现范围, 改变了词的风格, 将传统的在酒边花下浅斟低唱的“十七八女郎”的婉约词转向了“关西大汉”的豪放词。不可否认的是, 苏轼在词体改变上做出的贡献。他将历来以柔婉为传统的词体注入了阳刚之气, 并将诗歌的表现功能和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使词可以像诗一样表现作者的性情和个性。但是纵观苏轼作品除大家熟悉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气势磅礴, 风格豪迈的作品外, 真正称得上豪放的作品还是少数的。与其说苏轼作品以豪放见长, 不如说更多的作品中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从苏轼一生波折起伏的宦海生涯中可以看出, 苏轼在政治上坚持儒家入世的精神, 在生活上较多地采取庄禅旷达的态度, 执著超脱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与李白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桀骜不驯, 多了几分隐忍平和;与杜甫相比, 苏轼少了几分痛心疾首, 多了几分超然达观。

如,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该词作于元丰五年 (1082) 十二月。此时据历史上有名的差点致苏轼于死地的“乌台诗案” (元丰三年) 过去已两年。在经历此浩劫之后, 劫后余生的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被贬黄州的四年多时间内, 也是苏轼创作的高峰期。

从这些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苏轼旷达的人生观。

被贬官之后的苏轼的心理历程, 从该词中清晰可见。该词上半阙描写在定慧院居住的寂静, 选定夜深人静、月挂疏桐这一特定时间, 仿佛只有一个形只影单的孤鸿独自往来。下半阙专写孤鸿, 它惊恐不安, 心怀幽恨, 无处栖身, 最后只能选择冰冷寂寥的沙洲作为自己的归宿。该词的象征寓意颇为明显, 以孤鸿寓自己, 饱受政治迫害之后的孤独, 忧郁;孤芳自赏, 不肯同流合污的气节, 正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心情和处境的真实写照。

再如,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该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作者从外出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 便写出这样一首质朴但不乏人生哲理的作品来。该词上片反映出作者被贬官后无官一身轻的洒脱, 但又执拗的表现出对做官的厌恶。“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似乎已清楚的表达出归隐江湖、泰然处之的选择。而该词真正表现苏轼人生态度的关键是下阙, 雨过天晴之后,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超然旷达。“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不仅是苏轼面对自然风雨的态度, 更是面对政治上风雨随遇而安的洒脱了。虽然该词句句写实, 但细细体会, 句句都体现出苏轼潇洒旷达的心胸和开朗襟怀。

写作该词仅几月之后, 苏轼又创作《临江仙》。

词的下阙再次清晰地表达了作者旷达恬淡的精神。“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是老庄思想的精髓之一, 一个人的形体本不属于自己, 乃是天地所赋予, 为何世人却要去自寻烦恼的为世俗而奔波劳累呢?苏轼在经历了政治上的重大挫折, 转而向老庄寻找解脱之道———“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馀生。”苏轼在痛苦的逆境之中再次表现出了他独有的旷达不羁的性格和浪漫情怀。

在其他词作中表现苏词旷达超脱的句子依旧信手拈来。“多情却被无情恼”, “此心安处是吾乡”,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水调歌头》等等, 都表达出苏轼在遭受人生挫折时, 在进取与退隐之间的矛盾之中超脱开来, 从容面对, 笑对人生。

像苏轼这样的人物在古代历史上是有伦比的,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这样高度评价道: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 ……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 ……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因此, 我们与其说苏轼词中豪放的词风开拓了词的新局面, 不如说旷达超脱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了世代的后人至今。

苏轼的旷达情怀 篇2

在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各个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诗,历史上仅有两人以姓氏命名,“杜诗”和“苏诗”;以下是“苏轼的旷达情怀”,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苏轼拓宽了题材,开创了豪放词风,史以“苏辛”并称;苏轼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书法,苏轼求变、尚意,自成一家,推为“宋四家”之冠;绘画方面苏轼首倡传神写意,第一次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这样一位旷世无双的文化巨人,四十年仕途生涯却坎坷曲折。嘉佑二年考着礼部进士,继而“制科”入三等(最高等),经历五个朝代,曾任八州州官,政绩卓著,元佑时擢升高位,成为朝廷重臣。在政治上,他既反对王安石的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的尽废新法,主张“渐进”的变革,对新法要“参用所长”,因而两次被贬:第一次被贬到湖北的黄州,第二次被贬到广东省的惠州和海南岛的儋州。苏轼一生,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地方上度过的,在朝任职的时间,总计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所度过的。而且一贬再贬,由黄州而惠州,由岭南而海南,愈贬愈远,在极其艰难的岁月中,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旷达的处世态度,一生著述不辍,因而,他爱国爱民的思想,巨大的文学成就以及人格力量的魅力,又使起成为一位深受人民喜爱和崇敬的伟大人物。纵观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大起大落的一生,苏轼的思想也是非常复杂的,这里,我着重论述在苏轼大量的诗文中,体现出的旷达精神。

所谓旷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心胸开旷,想得开。”在《词源》中解释为“心胸开旷,举止无检束。”苏东坡的确如此,这种身处逆境之中,既保持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达观胸怀,又始终不放弃对人生的热爱,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态度,就是苏轼旷达精神的所在。

一、苏轼旷达精神的表现

苏轼的旷达精神表现在许多方面,他对政治荣辱、对家庭的磨难离散、对自身生活、对后学僚属等方面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的这种胸襟。

对待政治荣辱

对政治荣辱,苏轼一直保持着宠辱不惊的态度。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苏轼同弟弟一道,在父亲的带领下进京应试,顺利通过了举人考试。第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居第二名,在复试中,以“春秋对义”获得第一。嘉佑二年(1057年)三月宋仁宗殿试,苏轼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当时的元老重臣欧阳修、韩琦、富弼等都以国士之礼对待年轻的苏轼,但苏轼并未以此自衿。而对自己一贬再贬的人生遭遇,他也未哭天抢地,绝望消极。熙宁七年九月至熙宁九年十二月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是苏轼心情非常沮丧的时期,但正是生活的艰辛,使他写出了成功的佳作。苏轼的词作在这一时期有了重大的发展,形成了他豪放的词风。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责受黄州团练副使。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文字狱后,苏轼心有余悸。“得罪以来,不复作文字”,生活艰苦自不待言,亲友的冷漠更是雪上加霜。在这样的重重压力下,尽管他也有孤凄抑郁之感,但这并未成为他生活的基调。那些爽健俊秀,豪放飘逸之作,处处表现出了苏轼“善自宽”的特点。如:“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谁道人生不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纱》);“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南堂五首》之五)此外,《念奴娇》中“凭高眺远”、《西江月》中“照野弥弥浅浪”、《水调歌头》中“落日绣帘卷”等。这些诗词均作于他贬黄州之后,在诗中,我们看到的是秀美的风物,雍容的气度,安闲自得的情趣。苏轼一生的文学名篇,很多是在黄州谪居期间完成的。代表着苏轼散文高峰的前后《赤壁赋》,特别是那首苏词中乃至整个词史上被誉为“千古绝调”的豪放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也作于此时。词中虽有功业未成,壮志未酬,韶华易逝,人生苦短等哀叹,但哀而不伤,嗟叹而不颓丧。相反,那由大江、惊涛、巨石、高岩所构成的宏伟画面,那睥睨一世,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所组成的历史长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视野为之开阔,胸襟为之开展,精神为之振奋。这些,都是他心境旷达的表现。

当苏轼五十多岁时,新党再度执政。公元1094年,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惠州,今广东惠阳,在大庾岭以南,当时属瘴疠蛮荒之地。从此,开始了他晚年长期的流放生活。但苏轼并没有哀号悲叹。虽然“兄弟俱窜,家属流离”,但苏轼的心情也只是“随缘委命”“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与程德孺书》)。他把心力倾注在当时的政事和百姓生活上。在惠州时,他写下了如下诗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纵笔》)在诗句中,看不见愁苦。风物美,让他乐而往乡;春睡犹美,“失意之人作旷达语”(纪昀批语)。他这样旷达,以致当时宰相章惇见此诗,认为苏轼太“安稳”,将苏轼远贬儋洲。(曾季狸艇斋诗话》)

但苏轼没有被压倒,在创作上,他仍保持乐观。如:“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之一)“寂寂东坡一病翁,白发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纵笔三首》之一)“霹雳收咸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儋耳》)“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纵笔三首》之三)。这些诗里,看不到苏轼身陷南荒,老病交加的困境和窘态,展示给你的是那里的海风快意,民风淳民,自得其乐。特别是他渡海北归的那首诗“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次北归,苏轼只是遇赦而已,并非回京作官。同时,这首诗写在他迭经打击之后,写在险象环生的海浪海风之中,写在他终生坎坷,即将辞世的前一年,此时此刻,一般人都会痛定思痛,感慨万分。但是在诗里,我们看不到愤怒与忧伤,所看到的,是对莹洁无尘的人格和心灵的自我鉴定,是对此理性的美学审视;那可能带来舟覆人亡的风啸涛吼,成为雄壮的音乐;那缺医无药的瘴疠之地,成了他一生中最适于观赏的奇绝之处。这里,所表现的平和心态,洒脱风度,乐观精神,豪迈气概,可与“大江东去”那首词相提并论,其心胸之旷达,于此得到了充分的集中的展示。

对待家庭磨难

苏轼的家庭生活,也随着苏轼的遭遇几经曲折。他的三位妻子都先他而去,原配王弗年仅二十七岁就病逝了,续配王闰之于元佑八年(1093年)病逝于京城、,终年四十六岁,侍妾王朝云在苏轼晚年的流放生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惠州,三十四岁的王朝云因患瘟疫去世,这对五十九岁的苏轼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苏轼与弟弟苏辙,手足情深,他俩从小一起读书,一起承受父训,一起出游长安,共赴科举,同科中举,当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时,子由多方营救,愿捐纳自己的职位为兄长赎罪。结果,苏轼被贬黄州,子由也遭贬,兄弟两人长期不得相见。政治理想的一致,生活意趣的相同,兄弟二人,同心同德,互相唱和,互相友爱,在苏轼的诗集中,和子由唱和的诗,以及怀念子由的诗,举不胜举。如:《初别子由》、《九月微雪怀子由弟二首》、《病中闻子由不赴商州三首》、《岁暮思归寄子由弟三首》、《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别子由三首》、《子由生日》、《书子由梦中诗》、《和子由踏青》、《和子由蚕市》、《和子由苦寒见寄》、《和子由论书》《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满江红怀子由作》……诗中无不体现出对弟弟真诚的牵挂和友爱,表现他与弟弟的深沉情谊和兄弟间的共同命运。在诗中,苏轼以他兄长的宽广心胸,旷达的精神,“任性逍遥,随缘放旷”(《论修养帖寄子由》),感染着弟弟同逆境斗争。“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黄叶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秋思寄子由》)。尤其是一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能见其旷达心胸。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作者勾勒出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意境,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在词末,亲人间的欢聚既不能强求,当此中秋月圆,则唯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亦足以慰情。两句据南朝宋人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转出更高的四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添了积极奋发的意蕴,由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

在对待自身生活方面,初到黄州,“癛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答秦太虚书》)而且,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市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处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答李端叔书》),“只有靠躬耕田亩,“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答秦太虚书》)写得辛酸、幽默,苦中有乐,深切感人。公元104月,苏轼被贬为琼州(今海南省海口市)别驾昌化军安置,当时苏轼已62岁了,处境也更为恶劣。亲人只有幼子苏过同行。当时海南岛的生活比惠州还要恶劣得多。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如非被认为罪大恶极,惟恐其仍得生还,一般不至被贬逐到这样险僻的`地方。苏轼深知“浮瘴海以南迁,生还无期”(《昌化军谢表》),他自己也作了死别的准备,“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海外。”等待苏轼要过的儋州生活果然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与程秀才书》),连生存都困难。

在艰苦的条件下,苏轼一面遍和陶渊明的诗,作《和陶诗一百二十首》,一面潜心做学问,他修改和完善了黄州期间所作的《易传》九卷,《论语说》五卷,又写了《书传》十五卷、《志林》五卷。

苏轼将生活琐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对管家理财、烹饪饮食、医药保健、种花养鱼等都颇有研究,如他的《养生诀》介绍的“盘足,叩齿三十六通,握固”按摩两脚心,“梳头百余梳而卧”的确是很好的养生之法。还有《学龟息法》、《求医诊脉》、《治内障眼》,服用生姜、茯苓、地黄均有文字。苏轼还是一个美食家,对煎茶酿酒、佳肴烹制、粗粮细作均有讲究,他写有《饮酒说》、《漱茶说》、《煮鱼法》(即后世的东坡鱼)、他发明的“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羹”、“东坡饼”至今还保留在中国传统的菜谱里。可以说,正是在这写大大小小的认识问题、生活问题上,苏轼表现出了他对人生的独特领悟,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所具备的真实性情。我认为这同样是苏轼旷达精神的表现。

苏轼应制科试后不久,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判官。在凤翔任上,苏轼与太守陈公弼的关系比较紧张。陈系武将出身,待下甚严,僚吏不敢仰视。苏轼却常同他争论,以至形于颜色。但后来他们的关系有所缓和,比较融洽了一点。陈公弼修了一个凌虚台,要苏轼作一篇记,苏轼写了《凌虚台记》,在记中,苏轼认为“物之兴废成毁,不可得而知也。”“夫台犹不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陈公弼只字未改而刻于台上。以后,他们同登凌虚台,举酒赋诗。苏轼与陈公弼的幼子陈(字季常)的关系很好,成了终生密友。在苏轼贬官黄州期间,陈慥与他过从甚密,经常往来唱和。苏轼为他俩写了《陈公弼传》和《方山子传》。

苏轼于熙宁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时,与太守陈襄的关系很好。陈襄决定修复钱塘六井,苏轼积极支持。当六井修复完工,苏轼又写了《钱塘六井记》,对陈襄的功德进行表彰:“明年春,六井修毕,而岁适大旱,自江淮至浙右井皆竭,民至以罂缶贮水相饷如酒醴。而钱塘之民肩足所任,舟楫所及,南出龙山,北至长江,盐官海上,皆以饮牛马,给沐浴。方是时,汲者皆诵佛以祝公。”当陈襄任满离杭时,苏轼写词相送《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嗟此本何常,聚散实循环。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次韵和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间刘购得之》)

苏轼在徐州任职时,文学成就已相当出色,因而在知识分子中享有越来越高的声誉。不少文人学士纷纷投书,向他求教。远在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的黄庭坚给苏轼寄来书信和两首古风,表示愿列在苏轼的门下,秦观进京应举,专程到徐州拜见苏轼,还写诗说:“我独不愿万户侯,唯愿一识苏徐州。”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  也游学于苏轼门下,被称为“苏门六君子”,前四人被称为“苏门四学士”。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官黄州,废弃闲散,困匮乏食,他“焚笔弃砚”,即使亲友也少通书信,但仍与文学后进书信不断。《答李昭玘书》、《答李端叔书》、《答秦太虚书》、《答陈师仲书》等,给他们以很大的激励。苏轼贬官到儋州,仍然勤学不倦,写了许多诗文,与此同时,他还将自己的学识毫无保留地传给了琼崖后学。先后到儋州向他求学的有琼州人姜唐佐、潮州人吴子野、儋州人黎子云兄弟、符林等。宋朝建国以来的一百多年里,琼崖地区没有一个人进士及第,经苏轼指导后不久,姜唐佐于大观三年(11)终于考中进士。直到素食去世前不久,他从海南回到北海,看到了广州小吏谢民师的诗文,立即爱不释手,以至“观之熟矣”。他与谢民师并“无一日之雅”,但觉“倾盖如故”。他写了《答谢民师书》,在信中对其作品作了很高的评价,并传授了自己创作的主要经验。

二、苏轼旷达精神形成的原因

旷达,是一种高超的精神境界,苏轼为何能臻此境?

首先,苏轼的作官意识在不断淡化。苏轼虽有求取仕进之心,特别是年轻时,“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但他跟许多人相比,一开始就不是很热衷。苏轼考中后,给考官梅尧臣的书信《上梅直讲书》,显得格调高洁,气度雍容,不卑不亢,没有急切求官的意思。有这个思想基础,他在仕途受挫时,才不会郁郁寡欢,而且在遭受挫折之后,对社会的黑暗,官场的混浊,有了切身体会,对仕进便更加淡薄。黄州之后,他对别人百般钻营拼命夺取的东西——官职,便一辞再辞,朝廷先后升任他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他都上奏一再辞免。正因为此,他在日后不断遭贬,打击日甚时,才未在心理上形成极大反差,没有重大的失落感,也没有了不起的痛苦。而且他能随缘自适,苦中作乐。可以说,不断地淡化作官意识,是他旷达的思想基础之一。

其次,苏轼有一定的民本思想,平等观念。他在贬所,与下层民众相处时,他从未以曾为高官,曾经阔过自居;从未以高人一等的文化人自居。他与当地民众相处,相得甚欢。在黄州时,他与卖药者、开酒店者、渔樵均有交情,离开黄州时,他写道:“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文老,时与晒渔蓑。”(《满庭芳·归去来兮》)。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恳请文老时时为晒渔蓑,言外之意显然是自己有朝一日还要重返故地,再温习一下这难忘的生活。贬到海南,他与黎人十分和谐,他在诗中的子云、威、徽、先觉四个姓黎的好朋友。在儋州,其《和陶劝农六首》中写道:“咨尔汉黎,均是一民”,反映汉黎两族,同是一家,“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杯同”(《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酒》)。这样一种民族平等思想,出之九百多年前的苏轼之口,确实难得。在贬所,他看到了人民生活的艰难,人民感情的淳朴,人们自食其力的可贵。在缺吃少穿,不会自命风雅,高论国运的人民中,他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的热情帮助和由衷的尊敬。他认识了人民,而且在诗中反映出来。当故人问海南风土人情如何时,“东坡云:‘风土极善,人情不恶’。”(《遁斋闲览》)

第三,在认识论上,他的思想有诸多辩证法因素,深受儒释道的影响。儒家思想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孔子的“不怨天,不尤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对苏轼都有深远的影响,老庄思想特别是庄子,对苏轼影响颇大。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认为对立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苏轼少年时就爱好庄子的文章,后来又喜和僧人来往,在生活上他认为“游于物之外”则“无所往而不乐”(见《超然台记》),要求以安然的态度应物,“听其所为”,而“莫与之争”(见《问养生》),则更多地表现了佛、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写道:“客亦知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在这里论述的是“变与不变”。这种理论既有辩证法的因素,又有老庄相对主义的成分,正因为用这种观点看待宇宙的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共同去拥抱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寄托。他能从客观上观察事物,能透过个体看总体,透过局部看全局,能看见事物的相互转化,以个人遭遇而言,那就得之不足喜,失之不足忧了。这种情怀,突出地表现于他在黄州写的《定**·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雨后是晴,晴后又是雨,如此相因相生,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何必自囿于一端呢?这样观察事物,他便能超脱出来,进入旷达之境。

三、苏轼旷达精神的意义

试探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篇3

关键词:苏轼人生态度 超然物外乐观旷达 探求研究

一、苏轼的生平事迹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里,他的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读书务知大义”,“诗多至千余篇”。[1]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为人聪明,辩智过人”。 [2]母亲程氏,是一个善良而有知识的妇女,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小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他的外祖父亦富于藏书,为苏轼早年接触庄子思想提供了条件。这样一个富于文化传统的家庭环境造就了苏轼这样一个著名的文学家。

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他曾说“庄子盖助孔子者”,庄子对孔学的态度是“阳挤而阴助之”(《庄子祠堂记》)。他又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就“奋厉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很向往“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策别》第八)的盛世,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要求朝廷“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他主张“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济时治国,“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墨妙亭记》)。他对待人生又有超旷达观的襟怀,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王君宝绘堂记》)。能够超然“游于物之外”,自可“无所往而不乐”(《超然台记》)。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牴牾。再加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不愿“视时上下,而变其学”(《送杭州进士诗序》),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祐,更受摧折于绍圣,一生遭受很大的政治磨难,仕途曲折,历尽升沉。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他在外任时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甚至在贬到惠州后,他还捐助修桥二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然而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

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苏轼被贬至惠州、儋州时,已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人,但创作激情仍未衰退,而且在艺术上进入了精深华妙的新境界。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在宋代就有人认为贬至海南并不是苏轼的不幸,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3]

二、从其作品探其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奔走四方,经历过许多坎坷,见识了人生路上的许多风风雨雨,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阅历。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总是用一个哲人的眼光去审视世间的一切,用海洋一样阔大的胸怀去包容一切,对尘世的沉浮总以冷静、旷达、乐观的态度对待。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反映了超然物外、乐观旷达 的人生态度。并豪无掩饰的在其作品中表现出来,曾自称:“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 (《思堂记》)。[4]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经转化为理性的思考。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由于苏轼超然物外、乐观旷达的精神,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得出。这样的诗歌,经乐观旷达的苏轼微笔一点,不但优美动人,而且又极富哲理,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

又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在这些美好景色中也要有一种乐观旷达的心境和人生态度此情次景才如此恬适清新。《慈湖夹阻风》:“此生归路愈茫然”“人间何处不巉岩”。暗示人们不要贪恋捷径坦途,人生难免碰上□岩逆风。这种不畏逆境,傲视磨难的精神,正是苏轼开朗的性格和爽朗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等诗,融情入景,借景写情,都显现出作者履险如夷、破忧为喜的开阔襟怀和诗人在逆境中依然对生活充满乐观和自信的人生态度。

黄州、惠州、儋州,皆东坡贬谪流放之地。而黄州这座山环水绕的荒地在他的笔下却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来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多石崎岖的坡路则被写成“莫嫌 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岭南荒远。古人莫不视为畏途。韩愈贬潮州,柳宗元贬柳州,作诗多为凄苦之音。然而当四十被贬至惠州时,却作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二首》)。苏轼能从贬谪流放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幽默的笔调化解之,表现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其乐观旷达的精神可见一斑。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笔势飞腾,辞采壮丽,并无衰疲颓唐之病,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轩从儋州遇赦北归时所作,诗中流露出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阔大胸怀,气势雄放。[5]

苏轼的词里,也同样表现出一种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分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笑谈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通过雄奇壮阔的自然美景来展现自己的人生感慨,借以表现忘怀无我、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临江仙·夜归东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僮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这是一种宠辱不惊、履险如夷、临危若素的大彻大悟的人生哲学。同时也体现出一种乐观旷达的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在惠州时,他写下了“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观棋》)的名句,表现了一种超然于纷争之处的淡泊心境。道家的清静无为、超然尘世的思想,已经体现为苏轼的一种人生态度的旷达。即使长期身居天涯海角,他也达观地看待身边的一切: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减字木兰花》)

这是一种随遇而安的自适的心态。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面前,个人的进退成败已变得微不足道。胸中的荣辱得失之念已成为眼云烟。如《喜雨亭记》、《超然台记》、《韩魏公醉白堂记》,或表达关心稼穑、与民同乐的思想,或体现游于物外、无往不乐的襟怀,或赞扬严于律己、廉于取名的风节,都善于借事寓理寄情,且文意翻澜,发人深思。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总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前赤壁赋》。作者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人身自由的情况下,一点也不灰心丧气,并且那么坦荡、旷达,具有强烈的生活信念,正是通过赤壁之游来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非但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反倒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他正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苏轼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固然表现了他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于所追求的理想的坚持,可是身处逆境的他依然那么豁达、开朗、乐观、自信,不正体现他那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吗?

三、小结

综观苏轼的生平事迹,以及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一生多次受到排斥打击,遭受了很大的政治磨难,仕途曲折,历尽升沉,时时处于人生的逆境,面对这如梦的人生,他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与佛、禅、道、玄诸家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和心灵境界的人生哲学很好的结合,构成了苏东坡洒脱无拘,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乐观旷达的人生哲学,“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王君宝绘堂记》)。能够超然“游于物之外”,自可“无所往而不乐”(《超然台记》)。”[6]力求自我超脱,从而巧妙得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等的矛盾,并通过他的文学创作来表达一种对于社会、人生以及宇宙本体的思索以及他对待人生超旷达观的襟怀和态度。

参考文献:

[1]曾巩全集.卷四十三.志铭八首. 曾巩.

[2]附录.卷上. 老苏先生哀词(并引).曾巩

[3]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

[4]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

[5]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

论苏轼的旷达及其思想根源 篇4

一、旷达的表现方式

苏轼经常在他的作品中写出对人生的感悟的理性情节, 经过周折, 苏轼决定以旷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以及事物, 主要是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 表现出了自我拯救的做法。苏轼对待人生不是很草率, 而是很坚定的积极的心态, 苏轼经常对“人生如梦”有自我的感叹, 主要体现在对人生有限、生命短暂、命途虚幻等发生很多改变上, 这是苏轼对人生最本质的感慨。还有一个方面主要是借助 “梦”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 也是对旷达的态度通过梦可以实现的心态。

苏轼写了很多关于自己旷达的内容, 例如《永遇乐·明月如霜》就是体现出了他借助“梦”来表达自己的旷达心, 也是对自己的人生感叹, 一种对人生充满旷达情怀。人生之梦未醒, 实是因为对人世欢怨之情未断, 而自己却能逃脱世事纷扰, 以旷达情怀看世事、看世人, 放弃了喜怒哀乐乃至荣辱毁誉。

很多词曲表达了苏轼的旷达心态, 主要分析出苏轼对人生的态度的真实写照, 也是写出了苏轼自己的旷达情怀。苏轼很多文章都是表现出流露情感的, 例如, 《念奴娇·赤壁怀古》。此词写于元丰五年 (1082) , 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游览黄州赤壁后所作。词人借民间误传发端, 由黄州赤壁联想到历史上的赤壁大战和三国英雄, 既描写了江山如画的壮丽景色, 也抒发对英雄的景仰之情和人生无常的身世之感, 遂成千古绝唱。

苏轼其实很旷达, 正如“, 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之时。这些都是体现出了苏轼的旷达胸怀, 也是真实地写照出了具有苏轼内心所想。 故气象磅礴, 格调雄浑“, 自有横槊气, 固是英雄本色” (徐釚《词苑丛谈》卷三) , 此词主要写出了报国之理想, 对江山的热爱, 以及要求具有旷达的胸怀, 具有很大的震撼力以及真挚的情感性。在苏轼很多文章都体现出了对人生的感叹, 对大自然美的写照, 分析得出了对事物来反映出江山如此多美, 以及赞美英雄的战绩, 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以及对事物与人生的感叹。在苏轼的很多文章中, 都不难看出苏轼的旷达心怀是真挚的, 也不难看出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复杂的。

江山如此多娇, 这是对英雄的赞赏。这是对自己的写照, 说明英雄过去, 那就是自己的遭遇情节, 苏轼不得不批判现实的不好, 这些都证明了苏轼处理当时的社会背景复杂, 以及对社会的不满。风流人物需要旷达的胸怀, 也需要对人生进行不断的感叹。江山还在, 英雄也在不断地涌现, 这些都需要旷达的胸怀。苏轼在英雄过后, 沦为了世俗的凡人, 这主要体现在当时的特殊背景, 例如“: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苏轼对人生的感叹, 其实就是当时社会的特殊写照与反映。苏轼喜欢用“一樽还酹江月”, 对历史进行思考, 对现实进行反思, 感叹人生油然而生。这些都需要旷达的态度, 这种旷达超脱, 是昂奋豪情与感慨超脱的融合, 是一种对人生的顿悟[3]112。

苏轼善于以清空之笔描绘宁静幽邃的景色, 以和谐安谧的自然山水表现忘怀物我、超然自适的旷达情怀。如《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 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聪骄,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 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 “弥弥浅浪”而能“照野”, 不消说是因为月光的皎洁“;横空”但见 “隐隐层霄”, 可知天宇的浩阔, 两句写景, 已见出词人的澄澈胸怀。词人已经“乘月至一溪桥”, 却不急于回家, 明明是自己“可惜一溪风月”, 流连忘返, 却偏偏说“玉聪骄”, 平添夜行的情趣。词人终于“解鞍欹枕”“、醉眠芳草”, 将整个身心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 直到“杜宇一声春晓”。金代元好问曾经评价苏轼“情性之外, 不知有文字”, 很有见地, 否则“, 浅浪”“、层霄”“、风月”云云“, 干卿何事”?词人笔下优美旖旎的春夜美景, 都是为了展示其忘怀物我、随遇成趣的灵心慧性[4]95。 总之, 苏轼词中表现出的旷达情怀, 对旷达的体现主要在于对宇宙人生的感悟, 也是对旷达的思考。

二、旷达的思想根源

苏轼的旷达思想根源主要在于当时的特殊社会背景, 以及当时苏轼的事业, 以及他的性格、对人生的感悟以及他的文化感悟与学习深浅等, 这些都满足了苏轼对旷达思想的思考。

1.苏轼旷达的原因。苏轼旷达情结, 主要体现在社会背景的影响下, 苏轼对社会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总体归纳出三个主要方面的因素:苏轼本身受到了特殊的教育、受到特殊的知识、有特殊的社会背景。苏轼主要是受到教育所感悟到的一种特殊的人生观、世界观、 价值观以及对生活的美丽执着追求, 以及自由自适的生活心情。苏轼存在着佛老方面的思想, 这深刻领悟到苏轼在人生修养上很重视的一种态度, 苏轼在修养方面注重豁达洒脱、知足常乐的开阔胸襟。苏轼喜欢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情趣盎然, 潇洒旷达的性情水到渠成[5]34。 其实, 苏轼旷达的原因很多, 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 还体现在当时的人们实际情境中, 旷达的情节是很复杂的。

2.苏轼旷达的表现。 (1) 苏轼热爱哲理的人生态度, 对人生态度表现出通脱豁达。苏轼主要是对当时社会战争胜利的心情, 自豪、宠辱的旷达情怀。苏轼的词中主要是强调对其人生如梦的感慨。但这 “人生如梦”的“梦”, 一方面固然是作者在感叹人生有限、命途易变, 另一方面却是在借“梦”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深层次的哲理思考, 借 “梦”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旷达态度。 (2) 以大自然的雄阔、壮丽表现旷达的情怀。1主要按照和谐安静的形式抒写苏轼的情怀, 结合自然山水表达心情。苏轼善于以清空之笔描绘清幽的景色, 并借清幽的明净之景来表现自我疏狂不羁、潇洒飘逸的旷达情怀。如《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一词, 就是通过“我欲醉眠芳草”而在自然中得到解脱和超越的。2主要结合自然山水与历史情节反映出旷达。自然山水是苏轼向往的一种享受生活, 不仅体现在他喜欢自由, 还体现在他对生活一种积极解脱心情。善于把自然之美与深沉的历史感和多重人生感慨相融合以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生和世界的见解和自我情怀的旷达脱俗。此类感慨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露得最为明显。 苏轼在词中借凭吊古代英雄和如画江山的怀古之情来抒发自己现时的旷达之情[6]85。3主要是借助寓意的形式, 以及结合自然物象表达出旷达的情怀。苏词咏物, 既重形似, 又重神似, 不但写出物象, 而且还写出了高远寄托和旷达情怀。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这样一首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物象 (月) 、人生哲理与自然规律 (月的阴晴圆缺) 、时空物我融为一体的寓意高远的旷达之词。 (3) 苏轼的自我扩张, 激励苏轼精神世界, 抵抗外界的一些阻碍因素。苏轼的自我扩张, 这体现出了苏轼的爱国热情, 以及苏轼对社会的不满态度。能表现这种充实自我的旷达境界的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 它刻画了诗人在风雨之中吟啸自若的旷达潇洒形象,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就是这样极力地扩充自己, 外界的政治风雨对他来说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从而达到“超脱”:在遭遇挫折时, 不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 不沾沾自喜。

苏轼一生所受的磨难可以说是唐宋文人中最多的一个, 但他的作品中较少那种悲凉凄怆、消极颓唐的色彩, 这些都是因为他兼容并蓄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

苏轼崇尚老庄哲学, 深受禅学影响, 颂扬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仕途屡遭挫折时他自然会产生隐逸思想, 可最终他又能走出困境、积极用世。政治上的失意, 多少给他的儒家积极用世态度浇了些许冷水, 同时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情绪, 于是佛家和道家思想悄然进入苏轼的大脑, 尤其是每当挫折失意时, 老庄思想就上升, 而这只是为了帮助他解脱穷困的处境, 却始终没有冲断他终生不渝的儒家用世态度[7]118。佛老思想只不过是他在政治上奉行儒家理念碰得头破血流之时用来抚慰心灵的清风明月, 其豪放之气仍在, 正如《定风波》中的那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是我国古代文学家, 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也是靠苏轼一代文人的支持与发展, 苏轼的文学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他的智慧主要体现在文学的故事情节上, 以及心情的描述上。苏轼在我国古代很有影响, 特别是他的精神影响了我们后代, 他具有一种独特的旷达精神[8]46。苏轼的一生都是受到他的故事情节以及社会的背景影响而来, 他有着想脱离世俗的感受, 也想在精神方面获得自由, 这主要是他看破了生死, 在此基础上坚守精神超然的现实情结。又始终关注现实, 积极乐观、奋发有为, 以实现理想为人生的根本使命。这就是苏轼的光辉所在。

参考文献

[1]沈祖棻.宋词赏析.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2.

[2]杜安城.苏轼诗词的“旷达”风格简论.康定学刊, 2011 (6) .

[3]林语堂.苏东坡传[M].台北:台北市远景出版社事业公司, 2012 (5) .

[4]郑园.东坡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 .

[5]权梨舟.苏轼的旷达精神及其特点[J].湖南: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3) .

[6]徐定辉.论东坡词的生命意识[J].湖北:古典今读名作欣赏, 2013 (5) .

[7]王炜东.人生咏叹中的旷达与从容[J].河南: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2) .

苏轼旷达的人生观 篇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提起苏轼的词,人们自然会想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佳句。换而言之,苏轼对“词”的发展与普及产生了巨大的贡献,这不仅是因为他对“词”的内容题材进行了拓展,更主要的是“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展现出了一种“旷达、闲适”的风格情怀。

(一)苏轼词旷达闲适情怀的具体表现

首先,苏轼词中意境的选取具有旷达高远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其中,“卧看翠壁红楼起”一句,取境大胆奇特却又不露显雕琢的痕迹,历来为名家所称赞。词的上阕均为对梦境的描绘,旷达中却也不是闲适趣味,词的下阕方才言情,“云梦”二句却说梦来见我,取意新颖独特。整篇词便是对苏轼旷达高远特色最好的阐释。

其次,苏轼的词中始终透露着一种典雅清丽的闲适情怀,尤其体现在苏轼被贬以后。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的《西江月》(照野浅浪)代表了苏轼在这段特殊时期的心境情怀。

公自序云: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词桥柱上。

照野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词中描绘了一幅春夜醉不得归的场景,对于常人来说,在寒冷的春夜,醉宿于郊野中,本是十分凄苦的事情。更何况,苏轼当时的处境是被贬于黄州,名为团练副使,实为“谪官罪人”。依照人之常情来说,苏轼本应是憔悴消沉,终日惶恐的。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此词中,苏轼已然忘却了功利得失,以一名“自闲者”的心态静穆地观照着自然、社会以及人生。“自闲者”的心态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时间上的空闲和自由,苏轼在被贬期间有着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支配和消耗;其二则是心情的放松和解放,而后者更为重要。如果把“闲”当作一种心灵境界的话,那么达到生理的“闲”是远远不够的。无事,则身闲;自适,则心闲。只有达到身心两闲,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自闲者”。苏轼曾说,“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鱼虫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由此可见,苏轼是在以审美化的角度来看待苦难的世俗人生。于苦境中找寻出寻常人不能得的乐趣。苏轼是在逆境中求得解脱,将愁苦化为悦达,有此闲适之心态,“安往而不乐”。

(二)苏轼词旷达闲适情怀的形成原因

苏轼词旷达闲适风格形成的具体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寻得知:

一是苏轼所受的教育及由此而产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对于苏轼受教育的过程最了解的人莫过于同苏轼一同成长、成才的胞弟苏辙。对于苏轼读书过程,苏辙有这样的记述:“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口,味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墨,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由此可见,苏轼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是建立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同时渗透着佛教、道教思想的哲学体系上的。而这也是其旷达闲适词作风格形成的根本所在。

面对接踵而来的苦难和迫害苏轼并非麻木不仁、逆来顺受,他会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这种人生的不幸,以平常心将一切变化的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消解痛苦,旷达闲适的对待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折。

二是苏轼生活态度的“静而达”和“随缘自适”的积极心态。

正如苏辙对其兄长所评“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苏轼在世界观、人生观中浸染了儒、释、道的思想,然而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他仍然坚持谈禅而不佞佛,好道而不厌弃人生的准则。生活中,他只兼取“静而达”和“随缘自适”、“因任自然”的生活态度,从而帮助自己排遣苦闷,保持“乐观旷达”的胸襟和“随缘自适”的信念。

三是苏轼善于理性的总结与反思人生的遭际。

在苏轼的词作之中,体现着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个人人生遭际的理性思考。他善于理性的总结与反思人生的遭际。

苏轼自己曾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进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是。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自评文》)这是由于苏轼思想的旷达自适才产生其文思的自然畅达。

苏轼旷达的人生观 篇6

苏轼出生于一个极具文学氛围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苏洵, 字明允, 因屡试落地, 愤而烧毁自己的文章, 后又努力攻读, 成为著名的古文家;苏轼的母亲也是一位很有政治见解的妇女。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苏轼, 幼年时不仅受到深厚的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而且也接受了正统的儒家经世济时的政治思想的教育。

二.党派之争下的困顿失意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苏轼怀着报国之志离蜀赴京, 找寻出路。可当苏轼真正走进朝堂时, 正是北宋危机四伏时期。苏轼在途中见到了王安石的新法对百姓的迫害, 善良的他同情百姓, 两次上书反对新法。但王安石是当权者, 当权派捏造借口, 将他陷于纠纷之中。苏轼成为党派之争的牺牲品, 最终只能到杭州上任。年轻气盛的苏轼对御史的弹劾不屑于理会, 连修表自辩也不愿意, 直接到杭州上任。

在赴任杭州途中, 苏轼写下了《游金山寺》, 通过写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 除了有对家乡的怀恋, 还有对仕途奔波的厌倦和辞官归隐的决心, 它是诗人抑郁不得志的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

继杭州之后, 苏轼又被调往密州 (今山东诸城) 、徐州等地, 虽然官卑职小, 但他深得民心。这样的生 活大致持 续了十年 , 1079年 (元丰二年) , 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 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 被捕入狱,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坐牢103天, 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真可谓是死里逃生。经过此劫, 他被贬到黄州 (今湖北黄冈市) , 任职团练副使 (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此时的苏轼已经心灰意冷, 不再对朝廷抱有过多的期望。任职黄州, 曾在闲暇时间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 写下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这样写道:“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读完全篇, 可以看出苏轼无比羡慕周瑜, 自己有着满腔的报国热情, 面对北宋国力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的现实, 他希望驰骋疆场, 为国效力, 但朝廷萎靡慵懦。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自己被贬黄州的困难处境, 同自己心中振兴王朝的雄心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径庭。所以当词人一旦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 就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 而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了。历史与现状, 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冲突让词人感情跌宕起伏, 从某种意义上说, 更能引起读者思考。全篇虽在写诗人劝告客人, 其实是苏轼自己心里的斗争过程, 遭贬客居异乡, 无所作为, 这与作者当初积极入仕, 渴望报国截然相反。内心的复杂斗争无法直抒, 借由客人的问话自己的开导来表现自己心情。

在黄州居住了四年多后, 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苏轼也因此提升, 复为朝奉郎知登州 (今山东蓬莱) 。几个月后官居翰林学士知制诰 (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 三品) , 知礼部贡举。“翰林学士知制诰”永远是名气最高的学者担任, 往往是担任宰相的前一步, 苏轼这时已接近顶点。此时的苏轼可谓是春风得意, 眼看有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可当他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 将新法全部废除后, 他认为新兴势力与所谓的“王党”不过是一丘之貉, 终究会有损于百姓, 有损于朝廷, 因此, 他既不能容于新党, 又不能见谅于旧党, 只能再次请求外调。再次来到杭州的苏轼生活惬意, 往往能够自得其乐, 甚至将自己比为唐代的白居易。谁知1093年 (元祐八年) 高太后去世, 哲宗执政, 新党再度执政, 苏轼也再次被贬至惠阳 (今广东惠州市) 。

谪居惠州, 他写下了《荔枝叹》:“十里一置飞尘灰, 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 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 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 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枝来交州, 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 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 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 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 武夷溪边粟粒芽, 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 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 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 可怜亦进姚黄花。”追述汉唐贡献荔枝之害, 以“惊尘溅血”博取“宫中美人一破颜”, 写出了当权者的残忍, 让百姓痛恨至极, 苏轼谪居惠州, 情系民众。他不仅为汉唐贡荔之祸所叹, 更为当朝大臣“争新买宠出新意”所愤。他毫不犹豫地批评当朝重臣进贡茶叶和牡丹之事, 对遭受祸害的百姓有着深深的同情, 在为百姓呐喊。这首诗令佞臣们如坐针毡, 不寒而栗。在他们一怒之下, 1097年, 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 (昌化军, 今海南) , 此处已是中国的“天涯海角”之地, 据说在宋朝, 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那时的海南, 贫困不堪, 苏轼在荒远的海南, 食芋饮水, 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经历“乌台诗案”, 死里逃生, 被贬黄州……再次被贬, 苏轼已成了饱经忧患的迟暮之人。

三.流放生涯中的乐观旷达

一腔忠君爱国之心, 却被见疑流放。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这样评价他:“其于人, 见善称之, 如恐不及;见恶斥之, 如恐不尽, 见义勇于敢为, 而不顾身害。用此数困于数。然终不以恨。”

以逐客的身份来到黄州这个荒凉偏僻之地的苏轼没有一丝的抱怨, 他嘲笑自己“老来事业转荒唐”, 从现实局促的功利之心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 去欣赏当地的鱼肥水美、竹茂笋香。在逆境中他抱着“用舍由时, 行藏在我, 袖手何妨闲处看”的态度随缘自适。甚至他对大自然之美的喜悦与生活中的乐事的享受, 也比以前更洒脱而不执着。他那首《西斋》诗和陶诗相比, 简直可以乱真。不但可以看到真正的宁静满足, 还有与自然的浑然一体, 以及对大自然本身的声音色彩显示出静谧的喜悦。

在密州时, 他写出了公认最好的中秋词: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阀,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博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婢娟。

官场上历经磨难的苏轼自己也不知道“此生飘荡何时歇”, 他也想乘风归去, 不问世事, 然而对于人间的热爱, 使他不能独善其身, 纵然人间有那么多缺憾, 亦无须伤感, 因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是大自然的规律 , 既然认识 到“此事 古难全”, 所以更“不应有恨”, 又何必对月伤怀呢?诗人由超尘思想转化成了热爱人间, 并许下了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作者用豁达的态度转化了苦闷。其实面对苦难, 苏轼并非麻木不仁, 对自身遭遇的各种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 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面对各种不幸, 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 消除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涵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 正是如此, 逆境中的苏轼才有如此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动力。作者辨证的看待自己所处的逆境, 采用了变通的态度排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从困厄运、中解脱出来。就像他写的《题西林壁》中悟解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你跳出自己的处境, 从高处远观时, 就会发现:逆境可以使人一蹶不振, 也可以使人更加坚强。苏轼在逆境中以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 创作了大量的名篇, 奠定了他在北宋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地位。

正因为对生活的热爱, 苏轼总是充满信心和希望, 没有被困难打倒, 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苏轼以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超越了苦难。正因为在他的眼中, 是“胜固欣然, 败亦可喜”。历经沧桑的苏轼终于要告别这段艰苦的日子了, 这是他离开海南时的心情:“参横斗转欲三更, 若雨终风也解晴。去散风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馀鲁叟乘桴意, 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斗转星移, 沧海桑田, 当年名满京师、意气风发的少年已经是满头白发。回首来时路, 多少风雨, 多少坎坷, 但是“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如果不是被流放到这罕无人至的蛮荒之地, 我又怎能看到如此雄伟壮丽的景色呢?这份气度, 这份胸襟, 让苏轼在最危险、最艰难、最应该悲观的日子里还能笑得出来。这种凌驾于一切成败祸福之上的豁达态度也让苏轼笑道了最后。“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对自己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的最好注脚。在东坡老人坎坷动荡的一生中, 不管外面风雨如何, 心中早已是波澜不惊, 真正做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放达。

千百年来, 苏轼在逆境中以豁达的态度谱写的作品代代相传, 受到了广泛的喜爱。苏轼更以其面对逆境时那种从容坦荡、豁达超脱、旷放乐观的人生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认同。苏东坡这位天纵大才, 给予这个世界者多, 而所取自这个世界者少, 他不管身在何处, 总是把稍纵即、逝的诗的感受, 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 而使之长留人间, 在这方面, 他丰裕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他现在所过的流浪汉式的生活, 我们很难看做是一种惩处, 或是官方的监禁, 因为他早已开始享受这种生活了。

屡遭迫害让苏轼有了深刻的人生思考, 这也使他对沉浮荣辱有冷静、旷达的态度, 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想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 这些在他的诗作中都有体现。

摘要:苏轼, 北宋一代文豪, 怀有一颗积极入市的报国之心, 踏入官场, 几经沉浮, 领悟人生, 成就了贬谪生涯中的乐观旷达。

从苏轼词看其逆境中的乐观旷达 篇7

关键词:词,才子,苏轼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公元1057年, 22岁的苏轼与弟弟苏辙高中同榜进士, 从此开始了他始料未及的仕途沉浮之旅。

在苏轼21-38岁这段政治上还算平静的日子里, 首先发生的一件令苏轼备感伤心的事便是妻子王弗的病逝。王弗十六岁时与苏轼结婚, 婚后的她谨言慎行, 对上恭敬、对下友爱, 因此, 家中每个人都很喜欢她。刚结婚时, 她从未向人提过她也会读书认字, 只是默默地陪在苏轼身边, 干自己的女红。直到有一天, 苏轼在背一段书时, 背着背着突然忘了, 而且怎么想也想不起来, 这时王弗才轻轻地提示了一句, 令苏轼大为震惊。于是, 指着满书房里的书逐一考问, 王弗却都对答如流。这简直让苏轼欣喜若狂, 没想到自己的妻子在拥有着倾国之貌的同时还有着咏絮之才。从此二人的感情更加深笃。后来, 王弗跟随苏轼游宦凤翔时, 深知丈夫性格直爽, 心无城府。所以又当上了丈夫的军师, 帮助丈夫识人论事。对于毫无主见的人, 她分析说:“这个人说话模棱两可, 总在暗暗揣摩你的意思, 一味迎合, 你何必和他多说话浪费时间呢?”有人专门为讨好, 第一次见面就显得亲密无间, 王弗又分析说:“这种人的交情不会长久, 来得快, 去得也快。”她的这些分析事后也都得到了证实。这样久而久之, 苏轼很自然地对夫人产生了很深的依赖。所以王弗的病逝, 给了苏轼很大的打击。让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人们说, 时间是遗忘的最好武器。但却不适用于苏轼。直到十年后的一个深夜, 他又梦见了王弗。醒后的他依然悲不自胜。于是写下了一首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词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短松冈。

这首悼亡词写得深挚凄婉, 催人泪下。正如潘岳《悼亡词》所言:“寝息何时忘, 沉忧日盈积”。所谓“不思量, 自难忘”, 首先包含着妻子坟茔远在千里之外, 一怀思念深情无法对她倾诉的一层。另外, 王弗去世十年间, 苏轼官场浮沉, 历尽沧桑, 眼前更处在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相左而主动外任期间。他在《超然台记》中如此形容密州处境:“始至之日, 岁比不登, 盗贼满野, 狱讼充斥, 而斋厨索然, 日食杞菊。”词中“尘满面, 鬓如霜”句正是对自己这奔波失意之态的描绘。而王弗生前则恰恰又是苏轼为官交友方面的贤内助, 所以这“无处话凄凉”之中, 也包含着失意的悲苦无处倾诉的一层。总的来说, 词的上片是写现实中的思念, 偏在实, 但实中有虚。“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乃是离开现实的想象。下片记梦, 偏在虚, 但虚中有实。“夜来幽梦忽还乡”三句, 虽是梦境, 但却是当年夫妻伉俪之情的真实再现。结拍“料得”三句, 从梦中回到现实, 自然是由虚到实, 但这“实”又是以想象中的年复一年的凄凉情境的“虚”出之;想象相见不相识也罢, 记录梦中相见也罢, 妻子是当年的妻子, 自己却是“尘满面, 鬓如霜”的现实中的自己。似历历在目, 又恍惚朦胧, 这不仅正显示着梦的特点, 也恰是词人打破时空界限, 虚实交错手法的体现。而且本词最突出的特点是虽用白描手法平铺直叙, 但却依然凄婉动人。“尘满面, 鬓如霜”, 只是简单的勾勒, 但却包含无限感慨;“小轩窗, 正梳妆”, 也不过是当年极普通的生活场景, 但却一往情深,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包蕴着几多生离死别的凄苦, 寄托着几多互怜、自怜的悲凉。越是这朴实的直叙, 越是这极普通甚至琐细的生活场景的白描, 却愈显出情深意笃。所以这首词是悼亡诗词中的千古绝唱。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的为官之路从王安石变法开始变得漂浮不定。虽然二人可以在诗词曲赋上互相唱和, 但在政见上却是相左的。于是苏轼站到了反变法派的一边。随着与变法派矛盾的日益恶化, 苏轼只好自动请求外任。由京官调任杭州通判, 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后又因作诗讽刺新法, 被捕下狱 (即“乌台诗案”) 。出狱后,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黄州的生活是艰苦的, 但是在苦难中倒下的是懦夫, 在苦难中成长的才是英雄。苏轼即属于后者。为了生计, 苏轼带领全家开垦了官府批给的一块荒地。过起了早耕田, 晚织布的乡村生活。这块地在黄州东门之外, 苏轼为之取名为“东坡”。而这时的苏轼也已成了一名地道的农民。除了种稻、种麦, 还种了桑树、枣树、栗树, 橘树等等, 还辟出十几方菜地, 种上时鲜蔬菜。这种生活“虽劳苦却亦有味。”然而, 现实的残酷终于使苏轼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对家庭所肩负的责任。朝廷的重新起用依然十分渺茫, 一家数口的生活则需要有长远、稳妥的安排。东坡毕竟是官府的属地, 什么时候收回就没了。所以苏轼决定在黄州买地。听说黄州东南三十里处的沙湖, 土地肥沃。所以苏轼在几个朋友的陪同下去沙湖相田。本来天气是很好的, 可没想到眨眼间却下起了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又使苏轼感受良多, 于是他写了一首《定风波》。全词如下:

三月七日, 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虽然是因一次道中遇雨的偶发小事而作, 但却表现了一种人生大境界。表现了词人一种大难不死的轻松, 一种高居于现实苦难之上,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笑傲人生的乐观豪放。当然, 这其中也包含着词人对那些给自己罗织罪名的小人们的蔑视, 以及与险恶政治的抗争。如此一来, 使用比兴象征手法, 也就是本篇的最突出的特色了。这种比兴象征又非刻意为之, 完全是即景生情, 就地取材。所谓“风雨”“萧瑟”、“料峭”“微冷”, 所谓“竹杖芒鞋”、“春风”“斜照”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 同时又都具有深层的象征意义。它们都是词人人生经历与体验的一种“物化”;既真实地纪录了一次遇雨过程, 又进行了一次人生体验的哲学思考。寥寥几笔, 我们便分明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过程与场面:一群人突然遇雨, 别人都张惶失措, 而苏东坡却依然闲庭信步, 甚至更加高吟长啸, 迎着春风斜阳。

从沙湖回来没几天, 米芾来看他。两人谈书论画, 结为了忘年交。送走米芾, 不觉间又是四月天气了。春风送暖, 万物复苏。在黄州城西北的长江边上, 有一座红褐色的石崖, 形状像鼻子。因此称为赤鼻山或赤鼻矶, 又因崖石屹立如壁, 也称赤壁。以前苏轼曾来过一次, 不过这次来却是另一番心境了。想着自己坎坷的一生, 不禁触景生情, 写下了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本篇写在苏轼被贬黄州两年之后。此间, 他有时比较消沉, 甚或决心“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但这位曾立下“致君尧舜”之志的词人, 终究还是“宿昔之心扫除未尽”。所以, 有时又表现为难甘寂寞, “虽废弃, 未忘国家虑也”。甚至期盼着再有所为。这就是苏轼, 那个真诚直率的苏轼。也许这样的他真的只该做个文人。他的父亲早就看出了他性格中可能成为致命伤的一个特点:豪放不羁, 锋芒毕露。所以特意写了一篇《名二子说》, 语重心长地告诫说:“车轮、车輻、车盖、车轸, 在一辆车上都各司其职, 唯有车轼显得没什么实际用处。虽然是这样, 如果去掉车轼, 车也就不成其为一辆完整的车了。所以给你取名为轼, 就是担心你不知道人生在世, 不可以太直露, 而应该有所‘外饰’呀!”然而, 苏轼终究不懂外饰, 每与人交谈, 无论亲疏都吐以肺腑之言, 结果一生屡遭贬斥, 历尽风波。但正是这种心灵本质, 成就了他的人品和文品, 使他成为独步千古的伟大词人。

参考文献

[1]于景祥, 徐桂秋, 郭醒.苏轼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6.

[2]王水照, 崔铭.苏轼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

[3]李道英, 刘孝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全流程成本下一篇:历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