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办法

2024-06-12

测量管理办法(共6篇)

篇1:测量管理办法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工程测量及测量仪器管理办法

0 目的

为加强公司测量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使测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完善“三级复核制”的测量工作办法,明确职责;对检验和测量仪器的配置、调拨使用、维护、停用和报废进行控制,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精密度、正常使用寿命、操作人员安全以及为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提供有效证据。特重新修订公司《测量管理办法》和《测量仪器管理办法》。Ⅰ、测量管理办法 1 适用范围

公司本部、公司下属项目经理部、工程公司、工程公司项目部。2 工作范围

2.1 与设计单位办理交接手续、并进行施工前复测; 2.2 路基、桥梁、隧道、站场的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 2.3 施工放样测量;

2.4 贯通测量、竣工测量、和永久性桩橛的测设; 3 组织机构

集团公司设测量总队,其综合素质应达到国家乙级至甲级工程测量队技术及装备水平,公司工程部设测量队,其综合素质应达到国家丙级至乙级工程测量队技术及装备水平;工程公司设工地施工测量组,其综合素质应达到能独立胜任普通小型工程的控制测量和控制实施及各种结构物放样的水平。各级测量队(组)均实行队(组)长负责制,由各级施工技术部门归口管理。集团公司测量总队职责及服务模式遵照集团公司有关隧施技函[2000]218号文件规定执行。公司工程部测量队职责及服务模式

负责对本公司施工测量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为公司所属各工程公司及时提供规定或协定的各种测量服务。在工作职责范围内均实行无偿服务,职责之外的服务模式由工程部测量队自定。6 各级测量队(组)的收支必须纳入本单位财务管理。所取得有偿服务收入必须上交所在单位财务部门;测量人员的奖金、报酬等按规定从本单位财务支取,不得到被服务单位收取现金或实物。对违反上述规定的,一经发现,按公司有关规定查处。7 公司工程部测量队职责范围

7.1 公司工程部测量队负责组织工程公司的测量人员参与交接桩工作,并负责与设计单位办理公司C类工程和B类工程的交接桩工作(必要时集团公司测量总队派员参加);(注:A、B、C类工程项目的分类见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7.2 负责集团公司A类工程的直线1000m~4000m隧道,曲线500m~4000m隧道,500m~300m大桥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并放设墩台中心位置;负责500m及以上曲线隧道和1000m及以上直线隧道洞内控制测量。钻爆法施工中直线地段每掘进400m、曲线地段每300m洞内复测一次;TBM和盾构法施工中洞内每掘进500m进行一次洞内延伸测量,并对施工工地中桩和高程桩进行复核。隧道贯通后,进行平面、高程贯通测量并根据贯通闭合差作中线调整;

7.3 负责公司B、C类工程项目1000m以上直线隧道、500m以上曲线隧道、50m(不含50m)以上桥梁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及例行施工复测或隧道洞内引测,并作贯通测量及贯通误差调整; 7.4 负责公司C类工程项目的线路复测和竣工测量;

7.5 负责公司管段内重要建筑物的定位和复核测量、竣工测量;

7.6 对下属各工程公司的测量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并协助作好全公司测量人员的培训工作; 7.7 协助各工程公司测量组对重大变更设计工程进行测绘工作;

7.8 接受并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有关测量技术的科研工作,编制公司管辖的长隧道、大桥和桥隧群的测量技术总结。8 工程公司测量组职责范围

⑴在公司工程部测量队的组织下,参加公司范围内线路桩撅的交接工作; ⑵负责公司所属线路开工前的复测和钉设桩撅;

⑶负责500m(含500m)以下曲线隧道和1000m(含1000m)以下直线隧道的地表控制测量和洞内中线、高程施工测量;此类测量应采用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形式加强自检自核;同时应配备相应精度的测量设备。

⑷负责按照线路控制测量桩撅和设计图定出涵渠及50m(含50m)以下桥梁墩台中心位置; ⑸负责公司所属桥梁、隧道、路基及附属建筑、站场、房屋的施工放样及施工中的放线放样测量;

⑹参加公司所属各工点施工便道引入线的勘选和测量; ⑺参加变更设计工程的测绘工作; ⑻协助地亩人员测绘用地地亩图;

⑼参加公司工程部测量组负责的各工点的线路贯通测量、竣工测量和本施工单位承建工点的永久性桩撅的埋设工作; ⑽负责除集团公司测量总队、公司工程部测量队职责之外的公司管段内线路贯通测量、隧道贯通测量和永久性桩撅的埋设;

⑾编制竣工文件,提供有关测量方面的原始记录和最终成果; ⑿搞好工程公司内部施工现场测量工的技术培训;

⒀工程公司主管技术人员负有对该工地测量组测量成果复核的责任。9 控制桩点设置的基本要求

对于隧道应根据隧道中线定测情况、洞口位置及测区地形地貌等进行布网、选点。对于桥梁既要考虑到确保轴线具有足够精度,又要满足放样各墩台定位精度。控制点的埋设一般埋设砼包铁心桩,埋深根据地质情况而定,桩顶面应标明点名、测量单位及日期,并妥善保护,防止人为破坏。施工单位应承担义务

作为对公司内各重点工程实施测量服务的集团公司测量总队、公司工程部测量队,各施工单位应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为此,在测量期间,各有关施工单位应配合做好下列工作: ⑴洞内进行控制测量时、洞内生产调度应予积极协调工序安排,必要时须停止施工予以配合,同时,应提供必要的照明通风条件,确保施工测量必备的环境要求;

⑵工程公司测量人员应积极配合(或协调)集团公司测量总队、公司工程部测量队对该工地的复测工作(施测选点、找桩、埋桩及测量联络等);

⑶提供必要的交通、食宿及办公条件以满足洞内外测量作业要求。

11、附则

集团公司测量总队、公司工程部测量队所提供服务质量标准应结合集团公司及公司实际,参照国家测绘局、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等相关行业标准。

Ⅱ、测量仪器管理办法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仪器设备(包括租用的测量仪器设备)。2 职责

2.1 公司总经理负责2000元以上测量仪器设备购置及2000元以上测量仪器设备报废的批准。2.2 公司总工程师负责测量仪器设备的检定计划、调拨报告的审批,负责2000元以上测量仪器设备购置及2000元以上测量仪器设备报废的审核。

2.3 公司工程部负责测量仪器设备的购置和调拨,制定购置计划和检定计划。工程部部长负责审核测量仪器设备停用报告,复核测量仪器设备报废报告。

2.4 公司工程部测量队负责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检定计划的实施,监督各项目经理部/工程公司测量仪器设备的检定和维护工作。

2.5 工程公司/项目部负责本部所有测量仪器设备的检定计划的实施。保证测量仪器设备的准确度、精密度、使用寿命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2.6 工程公司/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对测量组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并进行指导和监督。工作程序

3.1 测量仪器设备的调拨和配置

3.1.1公司工程部测量队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由测量队提出测量仪器设备的书面配置报告,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工程部购买。项目经理部/ 工程公司(2000元以上)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根据承建工程的实际情况,由项目经理部/工程公司提出申请上报公司工程部。

⑴公司工程部通过调查,认为无需配置时,通知原申请单位不予配置;

⑵公司工程部通过调查,认为确需配置时,首先考虑调拨。由工程部填写“测量仪器设备调拨通知单”并签署意见,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下发。需要单位接到调拨单后,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现场验收,如调拨的设备存在需要修理才能使用的,修理费用由移交单位负责。验收完毕后,移交单位和接收单位在调拨单上签认,并分别送调拨单到相关部门。需要单位负责检测设备的调转运输和安装调试。

⑶公司工程部通过调查,认为确需购置时,申请报告必须由测量队长、工程部部长、公司总工程师、总经理逐级审批。工程部依据批准后的报告,组织合格的测量仪器设备生产厂家/销售商进行竞标,选择质优价廉产品,与厂家签订购置协议,并负责采购。同时通知需要单位准备验收。测量仪器设备生产厂家/公司工程部负责将测量仪器设备送到需要单位,由需要单位负责验收,并将验收报告及时报公司工程部。

⑷所有作为固定资产的测量仪器设备,均不得先购置后申请。凡违犯者,一经查实,将给予批准购置的需要单位负责人及总工程师以测量仪器设备购置价格5%的经济处罚。由公司工程部开具罚款通知单,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3.1.2 价值两千元以下的测量仪器设备,由工程公司/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经理批准后实施。3.2 测量仪器设备档案、台帐和使用动态

3.2.1公司工程部测量队建立全公司测量仪器设备档案和台帐。注明装置规格、型号、购买日期、购置价格、管理号、检定日期和有效期、测量仪器设备指定责任人等内容。测量设备上有出厂编号的,出厂编号即为管理号;无出厂编号者,应给予编号,编号格式如下:口口口/ XXXXXX-ΔΔ, 口口口为测量仪器设备名称汉语拼音的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精度

单位

价格(万元)

数量

使用时间

生产厂家

使用情况

检定周期

检校时间

篇2:测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2 第二章 执行标准和规范..............................................2

1、工程测量依据..................................................2 第三章 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3

1、组织机构......................................................3

2、测量班职责范围................................................3 第四章 测量设备配臵和仪器管理......................................4

1、仪器配臵......................................................4

2、仪器的正确使用................................................4

3、测量仪器的日常管理............................................5

4、钢尺、皮尺、水准尺、计算器等低值易耗品的使用与保养............7

5、注意事项......................................................7 第五章 技术交底、施工放样和过程检测................................9

1、技术、测量相连接的程序........................................9

2、放样前放样数据的准备..........................................9

3、放样方法的选择................................................9

4、放样前测量仪器的常规检校.....................................10

5、放样前施工控制网检查.........................................10

6、钻孔桩施工测量放样...........................................11

7、承台及墩身的施工放样测量.....................................11

8、顶帽及垫石施工放样...........................................11

9、施工测量注意事项.............................................12 第六章 高速铁路桥梁工程沉降观测...................................13 第七章 误差/粗差的报告与处臵......................................14

1、误差的报告制度和处臵程序及办法:.............................14

2、粗差的报告制度和处臵程序及办法:.............................14 第八章 竣工测量...................................................15

1、线路竣工测量.................................................15

2、桥梁竣工测量.................................................16 第九章 资料的记录、整理和测量总结.................................17

1、测量记录要求.................................................17

2、控制测量完成后需提交的资料...................................18

3、测量总结.....................................................18

测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为加强测量工作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使项目部工程测量规范化、制度化,防止测量事故发生,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根据国家相关行业颁布的法律法规,并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本着实际可行、确保质量的原则,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执行标准和规范

1、工程测量依据

1.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1.2、《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1.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1)1.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1.5、《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1.6、《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及《时速200~250公里有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2007‟76号)第三章

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1、组织机构

测量班由项目部精测室统一领导,设2个测量工作组,测量1组负责桥梁施工放样,测量2组负责桥梁沉降观测。

2、测量班职责范围

2.1、测量班在业务和技术上,归口工区工程管理部领导,搞好日常测量管理工作。负责本队测量班内部测量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作,保证测量工作正常开展;

2.2、协助项目部精测室进行控制网复测和加密工作。2.3、配合项目部精测室在本管段内的测量工作; 2.4.负责日常放样资料的报检工作; 2.5、负责保护本队管段内的所有测量控制点;

2.6、负责本队测量仪器的使用、保管、校核、鉴定,日常检校要有记录,以备后查;

2.7、对施工完成的成品结构尺寸的检核,完成检核资料,以备后查;

2.8、负责沉降观测的具体实施,内业资料整理并上报项目部精测室,对资料的真实性负直接责任;

2.9、每月3日之前上报测量班本月工作计划,每月5日之前上报测量班上月工作总结;

2.10、测量主管负责每天填写测量日志,以备后查;

2.11、积极参加测量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促进测量人员技能技术的提高。第四章

测量设备配臵和仪器管理、仪器配臵

各队测量班配备2秒全站仪1套,4台水准仪和相关平差计算软件。

2、仪器的正确使用

2.1、仪器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仪器的构造、性能及各螺旋的部位和作用,观测时不能骑跨脚架或手扶、压脚架,一切操作均应手轻、心细、动作柔稳。

2.2、开箱提取仪器前,要看准仪器在箱内放臵的方式和位臵,将仪器从仪器箱内取出或装入仪器箱时,必须一手握住仪器提手,一手扶仪器底座,严禁握住显示单元的下部。更不可手拿仪器的镜筒,否则会影响仪器内部固定部件,从而降低仪器的精度,应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部分,或双手握住望远镜支架的下部。

2.3、仪器及附件自箱中取出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

2.4、安臵脚架时应以便于观测为原则,选好三条腿的方向,使脚架高度与观测者身高相适应。当测站位于山坡上时,应使两个脚架腿安臵在山坡下方,一条腿安臵在山坡上方。

2.5、架设仪器踩脚架时必须手扶仪器,用力要均匀的踩架腿,且不可用力猛蹬、忽轻、忽重。

2.6、操作仪器时应尽量使三个脚螺旋保持大致等高,旋转要均匀,松紧要适中,决不能过紧,形成拧“死”状态。制动与微动螺旋也应松紧适当,不可过松,尤其不可过紧,仪器每次用完后应将各部位螺旋恢复至中间位臵方可装入箱内,合箱盖前应检查仪器附件是否放全。

2.7、仪器在低气温或气温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使用时,必须将测量仪器在室外先适应约20分钟,使仪器各电子部件达到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方可使用。2.8、全站仪在烈日下作业时仪器应打伞,严禁照准对向太阳。2.9、司仪人员在转动仪器照准部或望远镜前,必须先用手轻微触动,确认仪器制动螺旋是否松开,防止损伤仪器制动装臵。

2.10、全站仪测量距离时对讲机或手机应暂停使用,在反射光范围内不得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射棱镜。

2.11、应避免在烟、尘、雾、霜、雪、雷、电、雨和四级以上大风等不利条件下测距。

2.12、禁止用手触摸物镜、目镜,有灰尘时用软毛刷轻轻掸去,严禁用手指或手帕等物擦拭。

2.13、仪器应经常用纯酒精擦洗,决不可用酒精擦洗镜头。如有问题,应立即送至专业维修部门进行修理,严禁随意拆卸装修,以免造成损坏仪器的不良后果。

2.14、测量仪器转站时,严禁将带支架的仪器横杠肩上或单手提仪器。

2.15、在潮湿环境中工作,作业结束后必须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水分和灰尘后方可装箱。回到办公室立即开箱取出仪器放于干燥处,彻底晾干后再装入箱内。

2.16、仪器用毕,先盖上物镜罩,并擦去表面的灰尘;仪器装箱时各部位要放臵妥帖,合上箱盖时应无障碍,切不可用力强压箱盖,以免损坏仪器。

2.17、自动安平水准仪搬站时严禁物镜向下,读数前先稳定10秒左右方可读数。

3、测量仪器的日常管理

3. 1、全站仪、水准仪、GPS卫星定位仪、电子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应在鉴定的有效日期内使用,每年必须按时送到国家法定的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严禁超期使用;发生异常情况均应及时送检,以保持良好状态,并将送检测量仪器的合格证书原件及时上报工 程公司测量室。

3. 2、经检定合格的测量仪器要粘贴合格证;停用的仪器要粘贴停用标志。

3. 3、项目部全站仪应专人操作、专人保管,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防损坏或降低仪器精度。对于人为损坏测量仪器的,仪器修理费将由本人承担。

3. 4、全站仪中的参数(如:棱镜常数、气压、温度、2C值、指标差、补偿器等)他人不得随意更改。项目部测量班应自行设臵一条平坦(约100m)基线,进行常规性的自检,并有自检记录,水准仪尤其注意i角误差的检查,以确保仪器原有精度。

3.5、工作中,仪器不得受太阳暴晒或雨淋,移位时必须将仪器装箱,严禁将全站仪装在三角架上搬运;当仪器安臵好后,必须有人看护,自始至终不得离开,以防行人、车辆或施工人员因不慎而损坏仪器,更不允许将仪器箱当作座凳或脚踩、垫坐对中杆和脚架。

3. 6、电子水准仪使用的铟钢尺的铟钢带严禁用手接触或其他硬物划伤,铟钢带清洗时宜用棉球蘸酒精轻轻擦拭,使用完后应及时装入专用塔尺箱,存放时必须将塔尺平放。

3. 7、项目部必须配备专用仪器库房和仪器柜用来存放测量仪器,仪器柜不得靠近火炉或暖气管摆放。严禁仪器放臵在地面上或靠墙随便摆放,以防受潮;存放仪器的库房环境要干燥、通风、防震、防尘、防锈,放臵仪器必须正放,不可倒臵、受压、受冻,仪器存放温度在-40℃~+70℃干燥环境中。

3. 8、全站仪、电子水准仪、对讲机等电子设备长期不使用时,必须每个月完全放充电一次。不要连续充电或放电,否则会损坏电池和充电器,如有必要充电或放电,则应在停止充电约30分钟后再使用充电器,充电器严禁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

3.9、仪器长途运输时,应切实作好防震、防潮工作,测量人员应将测量仪器放在腿上抱持怀中或背起来以防颠簸震动损坏仪器。3.

10、电压不稳的项目部必须配备稳压器,防止充电时损坏电池。3.

11、仪器箱内应放臵测量仪器高的小钢尺和温度计,司仪人员测量完仪器高和温度后应随时将小钢尺和温度计放入仪器箱内,以便于下次使用。

4、钢尺、皮尺、水准尺、计算器等低值易耗品的使用与保养

4.1、钢尺:由于性脆易折,受潮易锈,故使用中不可抛掷、脚踏或车碾,以免折断或劈裂;如有扭结或打环,应先解开而后拉紧,以防折断,遇有尺子着水、表面有污垢等应立即擦干并涂凡士林油或防锈油再收入卷盘中。携尺前进时应将钢尺提起,严禁拖地而行。读数时,尺端一定要注意是端线尺还是端点尺,以防出错。

4.2、皮尺:用皮尺量距时拉力要均匀适当不得用力过大,以免拉断。尽量避免着水、车碾或折叠。如遇受潮或浸水应及时将尺由盘中放出,凉干后再收卷入盒。

4.3、水准尺:水准尺注意防水、防潮、以免变形;尺面刻划应精心保护,以保持其鲜明清晰。使用时注意电杆电线,防止导电;塔尺注意接口防止落尺。决不可将塔尺自行靠在就近的电杆、树木或墙壁上而撒手不管。塔尺用完后应将抽出的第二节及时放回,以使接口处保持严密完好。扶尺时不得用尺底击打地面,以保持塔尺的零点位臵精确可靠。注意塔尺底有无泥土。

4.4、计算器要专人专用,不宜混用防止程序丢失或程序遭到修改。

5、注意事项

5.1、拿、背仪器前必须检查仪器箱背带和提手是否牢固。5.2、严禁仪器出箱后仪器和脚架没有连接好司仪人员擅自无故离开而其他人员随意动用。

5.3、遇到仪器精平气泡快速偏离时,应首先检查脚架上各螺丝有无松动现象和脚架腿有无踩紧。5.4、必须使用与仪器配套的反射棱镜测距。

5.5、使用强制对中杆测量时必须定期检查对中杆的垂直度并调校。5.6、复核人员与计算人员不得使用同一台计算器。5.

7、仪器使用完装入箱后注意检查仪器箱是否扣紧。第五章

技术交底、施工放样和过程检测

1、技术、测量相连接的程序

1.1、技术干部应提前1~2天与测量班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测量班长统一合理安排,按时完成指定的放样部位,不得耽误工期。

1.2、交底内容包括:放样部位的里程、坐标、几何尺寸、示意图、完成的时间和有关要求等;技术交底一式三份,测量班长两份。

1.3、测量班长收到技术交底后,认真计算复核技术交底数据,合理安排放样时间,并将放样采用的测量方法和检查方法连同技术交底返回技术干部一份。

1.4、技术干部收到测量班返回的放样完工单后必须仔细计算放样数据是否正确。

1.5、技术干部确认放样数据无误后再对施工队伍进行交底。2、放样前放样数据的准备

2.1、应从合法、有效途径获取施工区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

2.2、放样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数据以及使用的控制点成果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所有数据、草图均应经两人独立校核。

2.3 用电算程序计算放样数据时,必须认真核对原始数据输入的正确性。

2.4 应将施工区域内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线路轴线、曲线要素等测量成果以及工程部位的设计图纸中的各种坐标(桩号)、方位、尺寸等几何数据编制成放样数据手册,供放样人员使用。3、放样方法的选择

3.1、平面位臵应根据放样点的精度要求,现场作业条件和拥有的仪器设备,选择适用的放样方法,如:极坐标法、坐标法、对边测量 法、正倒镜分中法、交会法、偏角法等。

3.2、高程放样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放样点的高程精度要求和现场作业条件,可分别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悬高测量法等;对高程精度要求比较高的采用水准测量法,引测基点时尽可能采用附合路线,高程放样点距离不宜超过500m,对高程精度要求较低的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

3.3、施工放样应尽可能用多种方法重复测,如:闭合测量、换仪器测量、换人复核测量、换后视点或臵镜点测量等,做到处处有检核。4、放样前测量仪器的常规检校

4.1、棱镜类型、棱镜常数、补偿方式、温度、气压、电量、测距模式等检查。

4.2、2C值、竖盘指标差检查。4.3、水准仪i角误差检查。4.4、塔尺接头处是否有落尺现象。

4.5、粗平圆气泡、精平长气泡是否居中的检查。4.6、对中杆垂直度检查。5、放样前施工控制网检查

5.1、施工测量过程中,应对控制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当发现控制点稳定性有问题时,应立即进行局部或全面复测。

5.2、当控制网中仅个别控制点位移或沉陷,而周围其它控制点仍然可靠时,可进行局部复测,并将已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与周围的稳定点联成插点网,经精密测量及平差计算后,对不稳定点赋予新值。

5.3、当控制网中少量控制点发生明显位移,而其它控制点稳定性难以判断时,应进行全面复测。复测宜在原定测网的基础上进行,复测精度与原网定测精度相同。

5.4、复测后,控制点坐标或高程的变化值小于2√(m

2限

+m

2复)时,可认为其位移或沉降不显著,原放样仍然有效。否则应对原放样的成果重新测算,并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6、钻孔桩施工测量放样

6.1、桩位应按设计桩位与墩台中心十字线相对位臵设放,埋设护筒后应检查其平面位臵的偏差,桩位中心平面位臵允许偏差2cm。

6.2、灌注混凝土后应测定桩位中心坐标。7、承台及墩身的施工放样测量

7.1、墩中心点应由不少于3个施工导线点用极坐标放样,并用正倒镜反复检核。

7.2、在墩中心点臵镜,放出桥墩中心的纵横十字线,以减少交会放样的次数;并用全站仪实测出前后跨距,再用钢尺拉出实测跨距,两者相比较且与设计值相差不得大于2cm。

7.3、水准高程精度应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7.4、承台模板尺寸误差限差为4cm,高程应用钢尺或水准仪设放,限差为3cm。

7.5、墩身模板尺寸误差限差为2cm,高程应用钢尺或水准仪设放,限差为1cm。

7.6、顶帽立模前应检查中心十字线是否正交。顶模尺寸误差限差为1cm。

7.7、模板上同一高程线上高程互差限差值为1cm。8、顶帽及垫石施工放样

8.1、纵横十字线必须精确测定,其不符值不得超过1cm。8.

2、顶帽模板尺寸误差不得大于1cm,高程应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9、施工测量注意事项

9.1、全断面开挖的隧道当两端掘进至距预计贯通点约100m时,开挖断面可适当加宽。加宽值一般不应超过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限差的一半。

9.2、计算和复核人员不应用同一台计算器和同一个程序进行复核。9.3、300m以上的桥梁两桥头、500m以上的隧道进出洞口以及大型车站等工程密集区应不少于3个GPS点或导线控制点,2个二等水准基点。第六章

高速铁路桥梁工程沉降观测

桥梁工程沉降观测的有关要求

1、沉降观测的内容:桥墩和桥台各个施工阶段的垂直沉降。

2、沉降观测点的布臵:每个墩、台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3、沉降观测的频度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沉降观测在开始时可考虑每周观测一次,以后视两次观测的沉降量,可根据该沉降量调整沉降观测的频度,但两次的观测沉降量不宜大于1mm。第一阶段:是承台完工后至墩台完工阶段,当承台或墩台上可以设臵观测标志点时,开始点进行沉降观测。第二阶段是架梁后,立即开始沉降观测。第三阶段为运营期的观测。

4、桥台工后均匀沉降量必须≤20mm。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5mm。第七章

误差/粗差的报告与处臵

1.误差的报告制度和处臵程序及办法:

1.1、施工单位在测量过程中定期将控制测量的误差报告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报告公司。

1.2、当误差在相关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规定的范围内时,由监理审核,按规定处臵。处臵方法报公司核备。

2、粗差的报告制度和处臵程序及办法:

2.1、出现粗差时及时报监理单位并同时抄报公司,由监理单位主持调查原因,其他相关单位必须予以积极配合。

2.2、发现粗差时使用其测量成果的工程必须立即停工,未查明原因不得复工。

2.3、当粗差调查有争议时,由公司委托具有相应资历的第三方对本线进行核查。

第八章

竣工测量、线路竣工测量

1.1、应进行中线测量和高程测量,并需贯通全线里程和高程。1.2、线路中线贯通测量时,线路中线应与桥建筑物中线相符合。在有桥梁、的地段应从桥梁的中线向两端引测贯通。贯通测量后的中线位臵应符合路基宽度和铁路建筑限界的要求。中线作为铺轨的依据。

1.3、线路中线贯通测量的加桩设臵,应满足编制竣工文件的需要,一般直线地段每25m加桩,曲线地段每10m加桩。曲线起终点、道岔中心、变坡点、竖曲线起终点、立交道中心、桥涵中心、大中桥台前及台尾、内断面变化处、车站中心、支挡工程的起终点和中间变化点、道碴厚度变化点、跨越线路的电力线、通信线和地下管线中心等处均应设臵加桩。

1.4 高程竣工测量应将水准基点和施工增设的临时水准点移设于稳固的建筑物上或接近线路的基岩上(桥台、出入洞口和涵洞的帽石上),每隔1~2Km设臵一个,在基岩、桥台、出入洞口和涵洞的帽石上设臵水准基点时,应用錾刀再上面凿成凸出球面或凹槽,并加填红油漆,旁边写明编号,如无上述条件时可埋入永久性的混凝土水准点。所设臵的水准基点应绘制草图及描述其位臵。

1.5、铁路中线应设臵外移桩,曲线部分宜按上、下行线分别设臵。外移桩距线路中心线一般为2.5~4m,外移桩应注明里程,但不编号。

1.8、铁路轨顶标高竣工后应沿左侧钢轨顶(曲线为内轨顶面)每5~10m测量一点至到达到设计要求。

1.9、百米桩、公里桩、桥隧涵标志桩、地界桩等位臵的测量和埋设。

1.10、竣工测量的资料包括曲线表、控制桩表、水准基点表、坡度表、竖曲线表、全线统一里程表等。2、桥梁竣工测量

2.1、测定墩距:可用钢尺与光电测距同时进行,每跨的测定结果与设计墩距相比较不应超过2cm。

2.2、墩、台各部尺寸的丈量:以墩顶纵横十字线为依据,丈量墩顶的长度、宽度和支撑垫石的尺寸及位臵,其差值不得超过2cm。

2.4、以纵横十字线为依据,精确测绘出垫石上各预留孔的位臵与深度以及防震落梁孔的位臵与深度。对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及时将结果上报现场主管工程师。

2.5、根据纵横十字线在支撑垫石上用墨线弹出架梁用梁端线。第九章

资料的记录、整理和测量总结、测量记录要求

1.1、所有测量记录应采用测量专用记录薄。

1.2、一切原始测量记录、计算必须在现场记注,做到记录真实、记录明确、计算清楚、字迹清洁、整齐美观,不得涂改、擦改、转抄、撕毁,更不得事后凭记忆补记。

1.3、记录薄必须编列页次(第几页、共几页)、注明观测者、记录者、观测日期、起迄时间、气象条件、成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并应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

1.4、水准测量中,若原始记录有错,应以单线划去,在其下方另起一格写出正确数字或文字,并应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但一测站内不得有两个相关数字连环更改,作废的测站划去亦应注明原因。

1.5、水平角观测,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在现场更正,但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同时更改相关数字。

1.6、距离测量中,厘米及以下数值不得更改,米和分米的读记错误,在同一距离、同一高差的往、返测或两次测量的相关数字不得连环更改。

1.7、导线测量中,凡更正错误,均应将错误数字、文字整齐划出,在上方另记正确数字和文字。凡划改的数字和超限划去的成果均应注明原因和重测结果的所在页数。

1.8、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薄,检查手薄中所有计算是否正确,观测成果是否满足各项限差要求,确认观测成果全部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计算。

1.9、导线点、三角点、GPS点、水准点和中线点的名称,必须记载正确。同一点名在各种资料中和现场必须一致。

1.10、所有测量资料必须由技术干部复核签字,杜绝无复核或代签字等现象。2、控制测量完成后需提交的资料

2.1、控制测量说明:包括(桥梁、线路)名称,进出口里程及长度、平面形状、布网情况、施测方法、仪器型号、平差方法、坐标系统、中线与定测关系、施测日期和特殊情况以及处理结果。

2.2、控制网布网示意图。

2.3、角度、边长和高程观测精度及其计算方法,平差后的精度。2.4、导线的边长、坐标和方位角成果。2.5、曲线要素或精测转向角调整说明。2.6、线路里程及其与定测里程关系。2.7、控制点高程成果及其与定测高程关系。2.8、洞口(桥墩中心)投点的关系。3、测量总结

3.1、项目工程竣工完成后,应对在该工程测量工作中所使用的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进行编写测量技术总结。

3.2、工程测量的基本情况。

篇3:测量管理办法

1 地质工程测量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地质工程测量项目来说, 其中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后期工作的思考不足。在对地质工程测量项目进行测量控制时, 以及在进行碎部测量时, 没有建立长效机制, 对后期施工的考虑不够周到, 导致后期的施工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其次是对精度要求不严。在对测量进行控制布网的过程中, 对于测量区域内的精度没有进行合理的布局, 从而精度的要求不符合测量控制的要求, 无法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再次是存在测量布网漏布的现象。在测量控制布网的区域中, 有些地方没有规划到布网当中, 从而使得这些区域的测量没有受到严格的控制, 而在后期的补网当中, 极有可能会使得控制测量的工作量急剧增加, 不利于控制测量工作的高效开展, 同时还会对原有布网的整体性造成一定的破坏, 使得施工出现差错。最后是布网形式单一。很多地质工程项目测量控制单位为了提高经济收益, 在测量控制上进行成本的缩减, 并且随意的进行工期的缩短, 将布网的两极化原则抛弃, 采用一次性布网的形式, 考核力度不强, 从而使得测量误差加大, 不利于地质工程项目的发展和建设。布网形式存在的局限性, 使得测量误差不断的扩大, 无法满足地质工程的精度要求, 从而导致地质事故的发生。这样不仅不利于节省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会加大企业的损失, 使得测量工作的开展受到极大的影响。

2 工程测量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工程测量在地质工程项目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地质工程的质量形成了有效的保障。而其作用的发挥主要还体现在对墙柱平面放线精度的控制。墙柱平面放线具有严格的精度要求, 墙柱平面放线的精确度, 会对建筑整体垂直度形成最为直接的影响, 因此, 要注意控制墙柱平面放线的精确度, 从而保障墙柱钢筋绑扎以及模板施工的质量, 有利于提升地质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地质工程项目在完成混凝土施工后, 就要开始进行测量放线工作, 测量放线工作是地质工程混凝土完成后的第一道工序, 因此, 只有保障测量放线的质量, 才能够有效保证后期施工的开展, 为后期施工打下良好的质量基础, 从而保障地质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而且在进行测量放线工作时, 还能够对上一道工序进行有效的复检, 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及时的发现上一道工序中存在的问题, 可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以保障整体施工的质量, 减少了问题的累加, 降低了地质工程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

3 测量成果精度的标准

工程测量中误差的计算方式就是取所有的观测值的真实误差平方的平均值, 对这个平均值进行开方就是中误差。中误差是一个衡量每组观测值的精度标准, 在所有的测量规范之中经常把中误差当做一个衡量施工测量关键精度的技术指标。允许误差是实际测量的过程中, 规定一个具体范围的中误差当做偶然误差的允许误差。在所有的测量规范之中, 经常会把两倍的中误差看做衡量具体偶然误差的唯一标准。相对误差是中误差的观测值与绝对值的比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相对误差。

4 加强工程测量管理提高测量技术的措施

在对地质工程进行测量工作之前, 要先将地质工程的主体进行有效的确认, 然后再对其他的方面进行统一的确认, 这样就会使得测量工作的开展有序可循, 在进行制图时, 坐标更为精确, 数据重点有序, 使得施工的开展更加的顺利。要尽量保持进行测量的标尺的平直, 在测量的过程中, 要尽量保持标尺的稳定, 减少晃动。如果出现晃动情况, 就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行读取。在读数前一定要将水准仪视野的水准气泡调平, 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因此, 选点就非常重要, 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 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 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 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 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当用经纬仪测量角度时, 如果目标较小, 最好使单线与目标重合, 如果目标有一定宽度, 可以用双摊夹住目标。在测量时候一定要小心, 因为稍微碰了一下仪器, 就要重新调整对中水平, 否则就会导致数据错误, 也可能导致仪器的损坏。在读取数据时, 每位成员都要细心, 既要看得准, 还要果断, 不能犹豫不决, 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我们必须加强工程测量管理, 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 全方位的做好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以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具体如下:第一, 提高测量放线人员的素质。作为一个合格的、专业的测量员, 首先要具备吃苦耐劳、细心谨慎、团结协作的基本条件。提高读图能力, 强化质量意识, 养成事前反复考虑, 事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第二, 增加测量仪器的成本投入, 采取先进的测量工具, 做好测量仪器的定期检测工作。第三, 全民动员, 从领导到各专业工程师均要提高对测量工作的认识, 参与对测量放线的成果反复检查, 及时纠正错误。第四,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为测量放线人员提供较好的施工环境。

5 结论

综上所述, 加强工程地质测量管理及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 在我国的工程地质测量工作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造成了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 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加大工程地质测量的管理力度, 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力度, 切实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另外, 测量技术是一项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科学技术, 所以还要做好对于技术的研发与引进工作。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在最近几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给人们带来了更为富足的享受。人们在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对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我国大力进行环境的改善, 而在环境的改善中, 主要是对地质工程项目进行改进。在地质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改进过程中, 需要采用大量的测量技术, 对工程测量进行有效的管理, 从而保证地质工程建设的质量。本文就如何加强地质工程测量管理提高测量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究, 仅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工程,测量管理,测量技术

参考文献

[1]荆大永.关于测量误差和测量小确定度的分析比较[J].工业计量, 2006 (2) .

[2]张振军, 谢中华, 冯传勇.RTK测量精度评定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 2007.

[3]魏明然.做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研究[J].科技创业家, 2013 (12) .

篇4:测量标志管理工作的探讨

关键词:测量标志;管理;问题;探讨

1、概述

測量标志是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地理信息基准。我国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测量标志的保护工作,1955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长期保护测量标志的命令》;1984年国务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1996年9月4日,国务院又重新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200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修订通过后,部分省、市已着手进行测量标志普查工作,建立了新型的委托保管制度,普查、维护和保管经费已经纳入地方财政支出,并将这些有效的做法写入了地方测绘管理条例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尽管从国家到地方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测量标志保护的法规和具体实施办法,但由于测量标志保护工作涉及面广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测量标志保护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

2、测量标志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建国以来,国家直接投资建设的测量标志有90多万座,但是,目前仅存42万余座,损毁率达到53.29%,直接影响了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测量标志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的不够,大部分群众对测量标志的保护意识淡薄,部分群众受封建迷信、落后与愚昧等思想的影响,不了解测量标志的重要作用,造成测量标志被人为破坏。

2、我国的测量标志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建造的,由于时间过长,风吹、日晒、雨淋、受地面严重沉降因素影响及地震等原因破坏了测量标志。

3、由于市、县级测绘管理机构不健全,测量标志检查维护机制及经费不落实,使得受损坏的测量标志无法得到及时的修复,以致其失去了使用价值。

4、近30多年来,由于国家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城市

规划拆迁、道路拓宽、重大工程建设等造成了相当部分测量标志的损毁。

5、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测量标志义务保管制度受到冲击,测量标志所在地的群众不愿再承担义务保管的责任,管是义务,不管是本分。使部分测量标志实际上处在无人管护状态下造成人为或自然的损坏。

3、测量标志管理方面的探讨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首先要争取得到政策上的支持,建立起政府投入与依靠自身发展相协调的测量标志管理体制。其次要创新管理机制,在确保组织、资金到位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制度,设计出规范的、适合于新形势下的管理方式,在具体实践中创新工作思路,作出一些切合实际的探索,以达到长期保持测量标志有效使用的目的,使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基础性的保障作用,确保测量标志管理的现势性、科学性和合法性。

3.1完善政策法规,强化管理职能

力促测量标志地方性法规出台,建立合法、合理、可操作的管理制度。针对当前测量标志管理和保护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省颁布的《辽宁省测量标志保护办法》已经于2015年6月1日开始施行,《办法》中针对永久性测量标志占地、测量标志的有偿使用、委托保管补助制度、普查维修计划和普查周期等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为我们的测量标志管理工作及时的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上的支持。

健全测量标志监管机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测量标志管理的组织领导机构,市、县(区)成立的测量标志保护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测量标志保护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加大对违反《测量标志保护办法》的执法力度和对损毁测量标志案件的处罚力度,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确保新法规的执行。对故意破坏测量标志的行为,要严格依法追究责任。出现一个查处一个,通报一个,让全社会人人都遵守保护测量标志的意识。

3.2实施有效的日常保管机制

根据《辽宁省测量标志保护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实行永久性测量标志保管补助制度。我们在2015年的测量标志管理工作中,对全省的8个市县开展了测量标志委托保管的试点工作。通过与保管人签订委托保管协议书、发放保管人工作证和保管补助费,明确了保管人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了保管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最大程度的实现了对测量标志的有效保管。此次试点工作的完成,为今后测量标志委托保管工作积累了经验,为建立完善的永久性测量标志委托保管制度奠定了基础。

3.3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了进一步增强测量标志管理能力,解决测量标志管理的混乱状况,我们已经建立了测量标志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由管理系统、入库系统和移动巡检三个子系统组成,对测量标志实行图文一体化及网络化管理,能够查询测量标志的详细分布、完损情况及委托保管信息,并可以对标志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统计,以及打印输出。特别是移动巡检子系统,通过利用公共信息平台与测量标志保管员的时时互动,实现了移动巡检的功能,为该系统强化了新的管理功能。

3.4加大对测量标志的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及测绘法宣传日等,对保护测量标志的重要意义进行宣传,在测量标志巡查、托管等工作时,在城乡各地,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发放测量标志传单,广泛宣传测量标志的重要作用和保护好测量标志的重要意义。我们已经有计划的在全省的标志性建筑物、相对集中的居民区域和旅游景点建立景观标志,用生动的标志进行宣传。及时对毁标案件予以曝光,增强人民群众保护测量标志的自觉性。

结束语:

测量标志是各种测绘成果、成图、资料、信息的依托和联系,我们测绘人常说:“经济是基础;测绘是先行”。那么,测量标志就是所有测绘工作的基础,失去了它们,各种建设赖以依据的基础将会动摇,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卫星大地测量时代,但任何测量工作均需生根于地面,各种测量标志仍然是必需的,不可缺少的。因此,及时加强对测量标志的管理和保护,已经成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当务之急,是关乎国家信息化战略顺利实施的大事。

参考文献:

[1]张全德.关于测量标志保护关键问题的探讨[B].测绘通报,0494-0911(2009)09-0029-03

[2]李华忠.新形势下测量标志管理与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A].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2)

篇5:工程测量管理办法

因人数原因无法复核可申请公司测量室复核;施工放样交底书为测量组织对专业工程师或下级技术管理组织的交底,交底书中的测量专业数据部分参照纯测量专业数据成果交底书复核程序进行复核,结构数据或基本业务数据(一般技术水平能掌握)由接收交底方技术人员复核。

测量人员应将涉及工程计量、结构安全和工程质量方面的测量原始数据和计算数据及时与相关业务部门(总工程师、工程部、计划部、安质部等)沟通交流,避免只测不用、乱用错用数据、管理脱节、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等现象的发生,共同规避项目风险。此类资料仅以测量主管签字为准。

所有测量成果的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一式两份)进行,并经测量主管、专业工程师、技术主管和下级测量主管签字后方能交付使用。

4、负责大型项目和重大工程开工前的控制桩和水准点的交接、复测及测量控制网的设计和施测,并将成果进行整理,以书面形式交付项目部[子(分)公司]测量班使用。

5、负责特大桥、大桥墩台和重要建筑物定位、桥隧群控制网的设计、精测、布设、平差及资料整理,并进行施工监控。

6、负责项目部[子(分)公司]测量班难以承担的测量任务。

7、负责大型项目和重要工程的竣工测量,包括铁路铺轨前、公路路面施工前的贯通测量及其资料成果的整理。

8、负责公司各项目施工测量的检查、复核。检查频率为:公司重难点项目每年不少于一次现场内外业检查;隧道每掘进1500米检查一次;特大桥按延长米计,1000米以上的特大桥检查一次,每增长1000米检查一次,每年不超过两次,项目特别要求除外;超过40米的高填方、深路堑施工过程中间检查一次;公司承揽的高精尖项目按需要及时检查。

9、负责收集、完善、推广优秀测量成果工作。

10、负责调查并参与处理各类测量事故,对事故责任人实施追究。

11、对各单位贯彻落实《工程测量管理办法》的情况每年进行1~2次检查,在年终对全公司测量工作进行总结。每年按要求,将工作总结、人员和仪器状况按时上报集团公司业务部门。

定,制定的管理规定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按时上报本项目测量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总结,测量人员和仪器状况报表。

2、负责组织本工点施工队测量人员在本工点进行所有测量工作。

3、合理组织、联系、协调管区内各单位的测量工作,并及时处理好与相邻管区的联测、贯通及搭接协议的签订等工作。

4、负责管区内曲线主桩、中线控制桩及重要控制桩的测设及恢复;负责管区内所有构造物的中桩、轴线桩的首次放样和中心标高的测量。

5、负责对全线每一结构物及中线主桩、水准基点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6、有责任、有义务对于施工现场所发现的与设计资料不符的情况;施工中存在无施工方案、无交底资料盲目施工的情况;将来可能存在对项目成本造成无法计量的情况及时与项目总工程师、工程部长相互沟通,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7、负责所有桥梁墩、台的至少四次检查。即基坑挖好、基础施工完毕、墩台身施工完毕、墩台竣工后的检查。检查内容:线路中心线、墩台中心线、横向轴线、几何尺寸(包括锚栓孔尺寸)和标高,并如实作好相应过程控制资料。桥梁钻孔桩必须在钻机就位前及钻孔过程中及时进行放样和复核纠偏,复核纠偏的方法有护桩法和钻机钢丝绳法,复核时间和频率根据钻孔桩位置和现场情况各项目自行决定,高速公路钻孔桩施工应特别注意复核纠偏。挖孔桩在锁口完成后及时将护桩放样到锁口上,方便以后用锤球复核检查。

8、涵洞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从基础挖好后到主体竣工后至少两次检查,检查内容同

1、在技术主管领导下,执行本办法和项目部[子(分)公司]测量班安排的工作。

2、复核、复测项目部[子(分)公司]测量班所交底的测量内容,及时放设本管区所有重要桩位护桩,并经常检查是否位移、破坏和丢失。

3、负责本队所有临时水准点的引设,并上报项目部[子(分)公司]测量班复核;负责本队管区施工前的中心线和横断面的复测。

4、负责本队管区所有构造物的施工细部放样,施工控制和检查。

5、负责征地界的放设和一般变更设计的测量工作。

6、负责路基边坡、水沟、天沟等附属工程的控制放样等测量工作。

7、所有测量成果均需经技术主管签字后方可交付使用。

8、有责任、有义务对于施工现场所发现的与设计资料不符的情况;施工中没有按技术交底操作,盲目施工的情况;将来可能存在对项目成本造成无法计量的情况及时逐级上报技术主管、项目测量队长,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9、负责本队所有测量仪器设备的保养。

10、参加公司测量室、项目部[子(分)公司]测量队在本管区进行的复测、贯通、竣工测量,并提供桩点和资料。

2、每个测量人员要按照程序在自己所完成的成果和资料上签字,并对该成果负责。

3、爱护设备、器具,并及时维护保养,对充电设备要及时充电,使设备任何时候都保持良好状态。

4、对自已不清楚,有怀疑的桩位、资料和水准点要及时上报、复核,做到内业外业心中有数。

息。交接单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保存一份,一份交给机关测量室备案。

各项内容。

5、各种仪器及相关设备的使用周期如下: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五年折旧,进口附件、五千元以上的软件三年折旧。因无生产任务报停的设备不影响折旧。各单位报停设备时间超过一年时,该套设备应及时送测量室保管。

6、各单位在每年年底分别将仪器状况上报公司测量室。

7、测量仪器按照规定时间折旧完的,确因仪器使用环境不同,仪器个体制造原因及其他正常原因,造成仪器性能下降,项目测量室须向公司测量室以书面形式反应仪器性能下降指标,经公司测量室核实后方可降级使用。确因仪器软硬件老化,维修成本高,不能降级使用需要报废,仪器所在项目测量室应及时向公司测量室反应,并在公司OA办公系统中填写仪器报废流程,并进行逐级审批。

8、测量仪器没有按照规定时间折旧完,需要提前报废。项目测量室需向公司测量室以书面形式反应仪器提前报废原因。公司测量室要展开调查。如因人为原因造成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对造成的损失按照当时仪器净值的百分之十进行处罚,同时项目测量队长取消年末评优评先资格,项目测量队长负有管理责任,按照仪器当时净值的百分之五进行处罚。如因其他原因造成的,公司测量室调查完成后按照调查结果实事求是进行处理。如因其他原因需要追溯的,各项目之间仪器交接单将是重要证据。

9、各项目仪器应妥善保管,防止被盗。如在项目部保存妥当情况下被盗,应 司将追究项目测量队长及仪器保管人员的责任,分别按照仪器当时净值的百分之二进行处罚。

主性8分、工作中的精神面貌8分、及时性7分、超前性7分)、②业务能力(30分,考察人员的测量专业知识应用能力12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分、对其它专业知识的掌握8分)、③合作精神(25分,测量队内部的合作情况10分、与其它业务部门的合作情况8分、对业主和监理单位的沟通情况7分)、④业务进取心(15分,对测量业务的钻研精神5分、对工作的精益求精5分、对其它专业的涉猎5分)四个方面进行。

篇6: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管理办法

1、为了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为了各种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2、各种检验、测量仪器设备、计时器具定期由施工技术部负责人检测。

3、购置仪器设备前一定要做好考察,选择耐用的具有所需准确度的精度仪器、设备、计量器具。

4、购置的设备计量器具到货后由测试人员根据供货合同和装箱清单逐件清点,凡数量不符合、检测不合格的及时查明原因,并通知采购人员办理退货或索赔手续,并做好记录。

5、购置的新设备由材料设备部、科登记入台帐,并做出检定计划,签定合格后给予标识方可使用。

6、自检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由操作人员及时自检,按规程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7、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经检定不合格而又无法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做好报废标识。

8、仪器设备、计量器具,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使用时一定要按仪器的操作规程操作,做到专人专机,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使用。

9、设备、计量器具除按周期或初次使用前进行校准外,使用中对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精度产生怀疑的,设备处理和拆卸或设备搬迁就位时,必须重新校准。

10、仪器设备、计量器具一定要按设备维修保养技术要求进行维修保养,保持调和清洁干净。

上一篇:环境应急预案下一篇:观海长廊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