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

2022-10-20

第一篇: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

测量仪器使用及管理制度

测量仪器属贵重、精密物品。为了使测量仪器保持良好状态,更好地为公司各项目部服务,以及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加强对仪器的管理,制定以下条款:

1.公司测量仪器实行统一管理,专人负责。除正常现场使用外,测量仪器统一保管在公司的仪器室,并由保管员对其进行必要的清洁、防潮等维护工作;

2.使用人应提前提出使用申请,并报主管领导审批,经同意后方可领用;

3.领用时应填写所领仪器清单,并注明完好情况、使用期限、工程名称、用途等;

4.仪器操作者必须是测量专业人员或经培训达到能够独立操作的公司技术人员,操作时应严格按仪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仪器领用人(或仪器操作人)必须对所领仪器的安全性负责。不得有人为损坏现象,如果在使用中发生故障,应及时上报公司领导,个人不得随意拆卸、修理仪器;

6.仪器在搬运时应轻拿轻放,长途运输时应将仪器盒放在软垫上,以免仪器损坏;

7.不得在下雨天使用仪器,更不得用仪器照射太阳光,避免强光直射仪器; 严禁用手触摸、用纸或手帕擦拭镜头;仪器箱不得坐人,更不得用脚踩踏;

8.认真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按期归还仪器。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如期归还,要及时请示领导,获准后方可延期使用;

9.任何人不得未经同意将仪器转借给他人使用;

10.对于人为原因造成仪器损坏,可根据损坏程度给予当事人相应处罚。

本制度自制定之日起执行。

二00七年元月

第二篇:仪器设备管理、使用制度

1、仪器设备的购置,由化验室设备负责人提出计划,设备工艺处核准,领导审批后按规定程序采购。购置大、中型精密仪器必须经过慎重调研提出方案,必要时要进行论证。

2、仪器设备均要建立档案,内容包括仪器说明书、验收及调试记录、仪器的各种初始参数、定期保养维修、检定及使用记录,仪器设备档案由专人保管。

3、精密贵重仪器的开箱、验收、安装、调试,要有专管人员参加组成的安装小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使用和保养维修严格遵照说明书要求进行。

4、仪器设备应根据其性能和用途,妥善放置。大型及精密仪器设置专用室。仪器室应保持整洁、干燥、防尘,避免直射光线,禁止吸烟。除进行操作期间外,不兼作生活和学习场所,无关人员不应入内,对操作期间产生有害、腐蚀、刺激气体的应具有通风排气设备。

5、仪器设备有专人负责管理,建立管理网络,登记造册,加强保养,妥善保存使用说明书,使用前后均要检查仪器是否正常,不准带病运转。

6、电子仪器应注意有良好的接地,定期通电预热,做好记录。带干燥器装置应及时更换硅胶。

7、仪器使用前应先查阅登记本,无异常方可使用。仪器使用完毕,随时做好清理工作,即断电,散热和防尘等措施,并填写仪器使用登记本。

8、仪器出现故障需要修理时,应由保管使用人员及时向化验室设备负责人汇报故障原因和情况,并由其联系维修事宜,有关维修记录要记入仪器档案,性能达到正常要求才能重新使用。

9、计量仪器应按规定,定期送检或自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如不合格,则按计量部门有关规定降级或停用。

10、外单位需使用仪器时,应经设备工艺处负责人同意,办妥手续,方可操作,以明责任。保管人员负责使用前后的检查工作。仪器设备借出公司外,需经设备工艺处负责人批准,保管人员做好借出和归还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并及时填写仪器使用登记本。

11、需报废的仪器设备或退出使用的设备,应由化验室设备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具体情况及有关指标,经设备工艺处负责人批准后做出报废处理或退出使用,对于贵重仪器还需公司领导审批,报废或退出使用的仪器还需做出标识。

第三篇:小学教学仪器管理使用制度

张堂小学教学设施设备管理使用情况检查制度

一、教学仪器是进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学校财产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管理爱护使用,充分发挥作用。

二、国家调拨或自购的教学仪器、标本模型,均应及时验收,并记入学校固定资产账和仪器设备保管账,并对仪器进行校正和性能测试,合格后方能入柜上架。

三、教学仪器要统一编号,分类摆放在仪器架上。贵重、精密仪器应专柜加锁,妥善保管。柜外应标明仪器的编号、名称和数量。

四、教学仪器使用说明书和有关资料要装订成册,专人保管。要按照说明书和指导资料要求,对教学仪器进行保养和及时进行维修。要注意防尘、防锈、防潮、防震和防磁。内带电源的仪器长期不用应取出电池,以免漏液损坏仪器。要保持仪器设备整洁与完好,不准随意拆卸仪器零件挪作它用。

五、生物浸制标本蜡封要严密,液面要超过标本,保存液要及时补充,冬季要保温存放。剥制标本要入柜上架保管并定期喷熏化学药品,以防虫蛀。室内经常通风,注意防护霉灭菌。

六、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小心使用。用过的仪器要及时清理、洗刷,晾干后放回原处,经常保持清洁卫生。

七、教学仪器、标本模型以及药品等,不准借给个人使用或据为已有。外校借用时必须办理借用手续,经教导处同意,校长批准后借出,管理人员应按期索回。

八、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需用的仪器,由任课教师提前提出使用计划,实验管理人员给以准备。任课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所用仪器进行必要的装配和实验,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九、实验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教科书的规定及要求进行,以免损坏仪器或造成故障。仪器用后应由任课教师负责整理归还,实验人员及时验收并放回原处。凡因责任事故造成仪器损坏丢失的,应追究责任,照价赔偿。

十、每学月,由教研组和实验管理人员一道对教学仪器进行清点,做到帐物相符。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将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意见以书面形式报告小学。

十一、对不能修理的仪器、标本、模型和长期不用的陈旧仪器设备,应下架妥善保管。需要报废的仪器,应经领导批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从固定资产中注销。

十二、加强安全管理,室内应备有灭火器材。注意防火、防盗、防毒防潮、经常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第四篇:《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及使用管理办法》

标题: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及使用管理办法 第 1 页 共 5 页

1. 2. 3. 4. 5. 6. 7. 8. 目的: ...................................................................................................................... 2 范围: ...................................................................................................................... 2 术语 .......................................................................................................................... 2 校准、检定管理内容与要求 .................................................................................. 2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要求 ...................................................................................... 3 引用文件 .................................................................................................................. 5 附常用测量器具校准(检定)作业指导书 .......................................................... 5 相关记录 .................................................................................................................. 5

标题: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及使用管理办法 第 2 页 共 5 页

1. 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活动有关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适用性,满足使用要求及其领用、使用、维护、保管等环节的控制。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检定工作的具体管理办法和本组织内部用于校准、检定的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组织内部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工作。 3. 术语

3.1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3.2 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3.3 溯源性: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使计量结果能够与有关计量标准,通常是国际或国家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4. 校准、检定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校准、检定工作依据

4.1.1 公司内部的校准、检定工作可依据产品说明书、技术参数、检定规程;公司内部制定的校准、检定作业指导书等标准进行。 4.1.2 校准、检定工作必须填写所依据的标准。

4.1.3 公司内部形成的用于校准或检定工作的作业指导书,必须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使用。

4.1.4 公司计量室负责制定公司内部校准、检定作业指导书。 4.2 校准、检定人员

4.2.1 校准工作由公司取得合格检定证书的专职检定员对兼职计量人员进行培训工作,合格后,校准工作由专(兼)职计量人员按公司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校准。

4.2.2 检定员必须经过合法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并取得检定员证书,检定工作按国家及各部门的检定规程进行检定。 4.3 校准、检定实验室

4.3.1 校准、检定实验室要求光源充足,环境整洁,并远离振源和强磁场。 4.3.2 校准、检定实验室还应满足所参照标准或检定规程及公司内部校准指导书中的环境要求。

4.4 校准、检定用的标准器具

4.4.1 校准、检定用的标准器具必须有溯源性且必须按规定的周期检定。

标题: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及使用管理办法 第 3 页 共 5 页

4.4.2 计量检定用的标准器具必须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4.5 校准、检定操作步骤

4.5.1 校准、检定人员应先做好校准、检定前的准备工作。 4.5.2 校准、检定工作应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

4.5.2.1 依据产品说明书、技术参数等进行的校准工作,必须填写清楚技术要求和校准步骤。

4.5.2.2 依据公司内部校准、检定作业指导书进行的校准、检定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公司内部校准、检定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步骤。

4.5.3 校准、检定工作应填写相应的记录。记录的填写应符合《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中对原始记录管理的规定。

4.5.4 校准工作必须填写校准报告,经校准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还应填写校准证书,并贴“准用”标识。

4.5.5 检定工作必须填写检定记录,经检定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还应填写检定证书,贴“合格”标识。

4.5.6 校准、检定记录的保存,执行《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中对原始记录管理的规定。

4.5.7 经校准、检定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执行《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中不合格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规定。 4.6 其它要求

4.6.1 有合格印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确认合格后,需加合格印。

4.6.2 对限制使用地点和范围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要严格控制使用地点和范围,并在证书上注明。

4.6.3 对不确定度有一定要求的专用监视和测量设备,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适当减少校准、检定项目,或只做部分校准、检定,但应在证书上注明。 5.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要求

5.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领用

5.1.1 监视和测量设备领用前,由项目工程师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应提前3日向公司计量室(或项目主管单位物资部门)提出需求计划。

5.1.2 监视和测量设备由兼职计量人员或受兼职计量人员委托的人员领用。 5.1.3 监视和测量设备领用时,专(兼)职计量员要确认所领用监视和测量设备是否满足使用需求(安全、质检人员使用的钢卷尺、钢板尺必须强检合格)。对准 标题: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及使用管理办法 第 4 页 共 5 页

确度要求较高或大型监视和测量设备,还应确认其使用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和资格,否则,暂缓发放。

5.1.4 领用监视和测量设备时,由专(兼)职计量员办理租赁手续。

5.1.5 所办理的租赁手续,至少要记录领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编号、领用时设备状态、有效日期等内容。

5.1.6 监视和测量设备领用出库时,领用人应仔细检查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外观、零位、封印、各部分相互作用;标识、检定证书的完整性、有效性,确认无误后,签字领用。

5.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

5.2.1 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前,使用者必须首先检查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标识,检定证书是否合格,是否在有效周期内,超期禁用。同时,还需检查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外观,发现损坏时,不得使用。

5.2.2 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前,对照随设备技术说明书或其它的规定,使用者可对允许调整零位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零位调整。

5.2.3 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应由取得检定证书的人员使用。精密、贵重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由熟悉其性能与要求的人员操作使用。其他人员在持证或熟悉监视和测量设备性能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5.2.4 监视和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确保设备的使用的环境条件符合规定要求。在不影响环境因素下合理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避免对环境、人员构成危险。 5.2.5 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时,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操作规程或设备附带的使用说明书操作,不得随意盲目操作使用。

5.2.6 不得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测试正在运转的、有磁性和温度较高(测温设备除外)的被测物。

5.2.7 在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测试前,必须将所接触被测物擦拭干净,除去毛刺、锈蚀等。

5.2.8 受检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在使用中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通知专(兼)职计量人员,并按《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中不合格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处置方法执行。 5.3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护

5.3.1 使用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使用人负责维护。并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处 标题: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及使用管理办法 第 5 页 共 5 页

于要求的工作和贮存环境。

5.3.2 对多人共用一台监视和测量设备时,要指定专人维护。 5.3.3 较长时间不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退还库中。

5.3.4 测量设备由计量人员负责调修,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自行拆卸修理。 5.3.5 公司最高计量标准由计量检定员定期维护,校准所用的标准由专(兼)职计量员维护。

5.3.6 库存其它监视和测量设备周期维护由专(兼)职计量人员负责完成。 5.3.7 现场使用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只作简单的维护,即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完后,应将其擦拭干净,易锈测试量面涂防锈油等,并放入盒中或柜中。 5.3.8 周期维护要求,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5.4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保管

5.4.1 各使用单位应建立完整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随时进行更新,年底报计量室汇总。

5.4.2 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必须有专人保管,并建立技术档案。 5.4.3 库存监视和测量设备,由专(兼)职计量人员负责保管。

5.4.4 使用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贮存不得与其它工具混放,不得接触有腐蚀的物质。还应满足《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程序》中关于监视和测量设备贮存环境的要求。

5.4.5 库存监视和测量设备,由专(兼)职计量人员负责保管。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贴相应的标识进行存放。

5.4.6 对闲置停用一年以上或多余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可采用封存保管。封存、启用控制办法,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执行。 5.4.7 监视和测量设备保管人应采取可靠的措施,防止其在保管期间丢失。 6. 引用文件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7. 附常用测量器具校准(检定)作业指导书 7.1 附件一:《钢卷尺校准方法》 7.2 附件二:《钢直尺校准方法》 8. 相关记录

校准报告、校准证书、检定证书

第五篇: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 试验室仪器设备的保管维修及保养必须专人负责。

2. 试验室仪器设备必须登记造册,一式三份,如邮增减,应及时备注说明.

3. 各种大型设备及精密设备应建立档案,包括购置日期、价值、产地、使用情况、计量鉴定证书、使用说明书、维修保管记录。

4. 所有仪器设备必须由试验室人员亲自操作,外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私自操作,否则,出现仪器损坏和意外事故,由试验室人员和当事人共同赔偿。

5. 试验室人员必须熟悉操作规程,按章操作,如出现违章操作,导致仪器损坏者,要负责赔偿。

6. 对设备的维护保养,须养成良好习惯,使用后的仪器、各种试模等,必须擦干净,然后涂油防锈;电子仪器长时间处于储藏状态时,每月必须开机运行2小时以上,避免电子元件受潮受损;大型及精密仪器必须配备防尘罩。

7. 各种仪器要求定期校验,大型设备应让技术监督部门按时标定校核,保证设备精度。

8. 仪器出租业务,在不影响本试验室正常工作前提下,富余设备经主管领导同意后,可以租赁,采取有偿服务,不得擅自外借仪器,如私自外借仪器造成仪器损坏或丢失,按原价5%赔偿。

9. 仪器的正常损耗,必须按手续申报,经核实后方准报损。否则,按非正常损坏、丢失论处。对于陈旧设备属固定资产范围的,经有关部门验证后,方可办理报废手续。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1. 检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按事故处理:

(1) 样品丢失,零部件丢失,样品损坏。

(2) 样品生产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丢失或失密,检测报告丢失,原始记录丢失或失密。 (3) 由于检测人员、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条件不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试验方法有误,数据差错,而造成的检测结论错误。

(4) 检测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

(5) 检测过程中发生仪器设备损坏。

2. 凡违反上述各项规定所造成的事故均为责任事故,可按经济损失的大小、人身伤亡情况分成小事故、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3. 重大或大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抢救伤亡人员,并保护现场,通知有关人员处理事故。

4. 事故发生后三天内,由发生事故部门填写事故报告单,报告办公室。

事故发生五天内,由试验室主任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对事故的直接责任者作出处理,对事故作善后处理并制定相应的办法,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重大或大事故发生一周后,试验室应向上级主管部门补交事故处理专题报告。

上一篇:产品采购合同范本介绍下一篇:传染病防治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