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教学法”──谈如何上好高三地理复习课

2024-06-19

“五步教学法”──谈如何上好高三地理复习课(共13篇)

篇1:“五步教学法”──谈如何上好高三地理复习课

在短短45分钟内,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呢?本人在教学中尝试和实践了以“讨论-反思-求异-辨析-质疑”为基本结构的“五步教学法”,并取得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第一步 讨论精心设计情境,让学生讨论,在倾听不同意见中集思广益,不同思维方法中相互启发,从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复习地球运动一节时,把全班学生以10人为一组,开展讨论,要求每组1人作记录。讨论后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时阐述,这样要求每个小组一般在15分钟内完成。我在讲规律前设计了几个平时同学们容易错的和难理解的问题。1.如何判断晨昏线? 2.如何判断南北半球? 3.在光照图上如何计算时间问题? 4.日期的判读关键是什么? 5.黄赤交角如果变化了,地球上的地理事物有什么变化? 6.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7.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有什么关系?经过分组讨论,学生把上述问题加以分析,初步得出结论,但每个组的总结不一定全面具体,有些可能还存在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转入第二步。第二步 反思(1)得出结论的条件有哪些,所依据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有哪些?(2)解题的思维分析。这一步是验证学生的讨论结论是否正确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是要给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在思考中锻炼他们的思维。正如古人所说“学而不思则惘”,经过一一验证,学生们总结出了正确结论。第三步 求异引导学生在常规的一般应用的基础上,冲破原来的思维结构,加强引申性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自由思考、想像猜测。这一步我给学生出示一道有关地球运动的典型试题,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很多学生在求时间问题时有不同的方法,但结论是一样的。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锻炼,解答问题的思维更加敏捷。第四步 辨析缺乏批判性思考的人,易受已有的暗示影响,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辩别正误,区别真伪。其实学生在各种考试和训练中经常因为概念不清导致错误的回答,等考完后,经过的老师的讲解,才恍然大悟觉得不该出错,殊不知错误的根源在于平时对概念的辨析不够。面对这种情况,我将易混淆的知识有针对性的设计成题目,如地球运动中的区时和地方时,很多学生容易混淆,于是我专门设计了一道题目,让学生反复辨析,细致比较,收效甚好。[!--empirenews.page--]第五步 质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大胆挑剔,不惟师,不惟书,养成多层面思考、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地球运动这一节里,有很多是学生刚刚接触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要敢于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并且鼓励他们去探索和解决问题,比如有很多学生提出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变成自东向西那结果会怎样?这样学生在看待新问题时就不会盲目、简单地去解决。为了解答问题,很多学生就要到书店、图书馆去查找资料,大大地增加了他们的知识量,增强他们渴求知识的信心,做到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问题,使问题的解决有理有据,既全面又系统。经过教学实践,本人总结出运用五步教学法必须把握好以下4个环节:1.精心设计问题设计问题既要紧扣教材,照顾全面,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又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题目措词要通俗、明确,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难易程度。2.灵活恰当的引导、启发在指导阅读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把阅读中存在的疑点、难点做好标记。在组织讨论、引导交流中,教师要适当地给予点拨、启发,不断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踊跃发言。3.有的放矢的精讲教师讲解的内容要少而精,要针对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有的放矢地讲解,要讲透重点、难点内容。小结时注意教材的整体性,以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4.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指导阅读、组织讨论、引导交流、巧妙点拨、反馈总结这五个环节的时间分配要合理、灵活,主要是根据各课的具体内容、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安排。运用五步教学法,既能在短短的45分钟里落实地理教学的三大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装”的局面,符合地理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

篇2:“五步教学法”──谈如何上好高三地理复习课

如何上好高三地理习题讲评课

 

乔双礼

中牟县第四高级中学,河南 中牟 451450

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会记住;让我参与,我就能理解。所以习题讲评课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才能达到知识有效内化。笔者经过认真摸索、讨论探索了“课前分析,课中参与、课后反思”的习题讲评模式。

一、课前分析

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每个学生都有衡量自身成败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尚不成熟,学生心理的自我调整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考后成绩好的学生沾沾自喜,成绩差的学生情绪低落,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在讲评习题前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帮他们分析成功之处、失败之因,学会正确的自我肯定和否定,从而使学生重获自信,恢复进取心。我从不一味地批评学生,这种做法消除了学生不稳定情绪,从而活跃了课堂。

二、课中参与

在上课讲评时可以采取老师集中讲评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传统的讲评课中学生往往以旁观者的身份开展学习,纵使有一些参与了活动,学生也放不开,为了真正的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首先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因为一个人在融洽的气氛中思维是最活跃的,学习效果是最佳的,为了使习题课真正成为学生能主动参与、自我反思和真正获得成就感的课堂,我们必须改变自我为中心的习题讲评课,先让学生自由畅谈他们本次练习的感受,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其次让学生在积极高涨的`情绪下进行自评、互评,在这个环节上可以采用五个尽量:即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六个并用:即手、脑、耳、眼、口、笔并用。

1.讲错例和错因。讲评课不能从头讲到尾面面俱到,而是应有选择、有所侧重、舍得放弃。否则,既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又难有成效。可以在每次阅卷后讲评前认真检查自己班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各题的错误率,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症结,弄清哪些题目错得多,错在哪里,学生需要何种帮助等等。这样,习题讲评建立在学生强烈求知欲望上,建立在学生思维遇到阻碍的基础上,集中了学生的易错处和典型错例,切中要害地分析,就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同时,这也大大缩短了练习讲评的周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另外,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失分的原因。由于细心、冷静、时间安排、解题速度、书写和规范性等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失分应要求学生减小、控制并作了必要的指导;对由于学习基础差、知识理解运用能力欠佳而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提出要求和目标。

2.讲思路和规律。进入总复习教学必须由重视基础知识转移到综合能力训练上来。试题的综合程度、难度普遍加大。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评中不能简单地对对答案或订正错误,而要指导学生进行考点分析即思考试题在考查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理解时有哪些注意点,该题是怎么考的,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什么又是最佳解题途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故我们在讲评时要将严谨、富有逻辑性的解题规范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语言与板书也应力求简洁扼要。例如在二测试卷中考察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位因素,可以总结出在什么情况下答区位优势;什么情况下答区位限制性因素;什么情况下答区位选择;什么情况下答区位因素的变化等答题规律。

3.讲技巧和题型。地理复习资料层出不穷,可谓题海无涯。教师对习题的精选是练习的前提,而且教师要善于将题型分类,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或教会学生进行小结归纳。为了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可以专门为学生归纳总结出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和答题模式印发给学生,总之,要强调在纠正过程中应重在解法的领会,而不应停留在具体知识的得失上。

4.讲规范答题。近年来高考试题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评改标准及手段的规范化(网上阅卷),要求讲评课必须强化培养学生规范化、标准化应考的意识,明确各类题型的操作要领,做到“胸有成竹”。例如:讲评课中强化准确审题的规范意识,首先明确命题意图,继而分析命题角度,再理出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与技巧,如文综周周练6中一个题“简述第一次转移前和第二次转移后电子产业布局的变化”一部分学生是按第一次转移前后与第二次转移前后的角度去回答的。还要特别强调基本功方面的规范要求,如卷面、书写、字数等等,如在每次文综练习中都存在打补丁、私拉乱扯、改题号、两种颜色的字等现象。并从应试的功利角度强调,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标准答题卡)。

三、课后反思及补救措施

1.课后教师的反思及措施:讲评习题时,我们不回避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讲评习题时除促进学生外,我们还反思自己在教学中那些还需改进的以便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坚持不懈地搞好培优补差工作。因为课堂教学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尽管我们在课堂已讲得很详细但也可能存在部分后进生对某些问题仍搞不懂,也有少数优等生存在吃不饱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为优等生精选一些有代表性且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供他们钻研,并对他们进行适当交流和指导以达到优者更优;对于后进生可以热情主动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上进并给予个别辅导以帮他们彻底明白未懂的问题使他们有所进步。

篇3:“五步教学法”──谈如何上好高三地理复习课

关键词:中国地形,复习课,合作,探究

一、教材分析

中国的地形一讲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由于地形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教材体系之一,而且是认识和学习中国地理其它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讲放在了讲述中国地理各讲之首,成为学习中国地理的重要基础。这一讲知识内容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地理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并且与世界地理的相关知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学会认识中国地形的特点;另一方面要求其在认识中国地形特点的过程中,熟练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使之更加具体和深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了解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2)能力目标:1掌握我国地形特点及其对我国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影响;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感悟到祖国的地大物博,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自觉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势地形特点、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

2、教学难点:

中国地形、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兴趣引导,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

PPT课件、教材,地图册、学案。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唤起兴趣

【情境导入】你喜欢旅游吗?演示自然风光与人们“游山玩水”的图片。

【设计意图】抓住当下旅游风尚浓厚,大多数学生热爱旅游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热情。

【情境创设1】你知道这些地方吗?———请您欣赏“国内七日游”。

演示我国主要地形单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景观图片及简介。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让学生带着兴趣观看图片的同时,初步了解各地形单元的基本特点,切入主题。

【情境创设2】欣赏完我国的主要地形单元,俗话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下面咱们再带大家“游游山去”。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教师过渡]演示我国主要山脉的景观图片及位置演示动画。

探究一:画位置,记分布

你能把这些漂亮的山脉在空白图上标示出来吗?看完图片,要求学生在学案空白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不同走向的山脉。

探究二:看图表,析特点

问题1:学生读图,指出我国有哪些地形类型?(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各类型均有。)

问题2:学生读“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指出哪种地形最多,哪种最少?说明什么问题?(山地最多,丘陵最少,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小结]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合作探究———生生互动]

问题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地势特点对气候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结合我国降水和气温分布图以及东亚季风图进行分析,主要从冬夏两季来说)

问题2: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问题3: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利弊两方面分析)

[小结]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设计意图] 使学生在讨论探究中学会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深刻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三)思维提升,总结反思

【思维扩散】想一想,如果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情况又将如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方法对新知识进行分析运用,学会举一反三。

篇4:浅谈如何上好高中地理复习课

【关键词】中国地形;复习课;合作;探究

一、教材分析

中国的地形一讲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由于地形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教材体系之一,而且是认识和学习中国地理其它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讲放在了讲述中国地理各讲之首,成为学习中国地理的重要基础。这一讲知识内容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地理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并且与世界地理的相关知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学会认识中国地形的特点;另一方面要求其在认识中国地形特点的过程中,熟练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使之更加具体和深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了解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2)能力目标:①掌握我国地形特点及其对我国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影响;②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使学生感悟到祖国的地大物博,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自觉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势地形特点、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

2、教学难点:

中国地形、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兴趣引导,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

PPT课件、教材,地图册、学案。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唤起兴趣

【情境导入】你喜欢旅游吗?演示自然风光与人们“游山玩水”的图片。

【设计意图】抓住当下旅游风尚浓厚,大多数学生热爱旅游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热情。

【情境创设1】你知道这些地方吗?——请您欣赏“国内七日游”。

演示我国主要地形单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景观图片及简介。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让学生带着兴趣观看图片的同时,初步了解各地形单元的基本特点,切入主题。

【情境创设2】欣赏完我国的主要地形单元,俗话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下面咱们再带大家“游游山去”。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教师过渡]演示我国主要山脉的景观图片及位置演示动画。

探究一:画位置,记分布

你能把这些漂亮的山脉在空白图上标示出来吗?看完图片,要求学生在学案空白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不同走向的山脉。

探究二:看图表,析特点

问题1:学生读图,指出我国有哪些地形类型?(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各类型均有。)

问题2:学生读“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指出哪种地形最多,哪种最少?说明什么问题?(山地最多,丘陵最少,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小结]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合作探究——生生互动]

问题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地势特点对气候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结合我国降水和气温分布图以及东亚季风图进行分析,主要从冬夏两季来说)

问题2: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问题3: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利弊两方面分析)

[小结]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讨论探究中学会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深刻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三)思维提升,总结反思

【思维扩散】想一想,如果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情况又将如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方法对新知识进行分析运用,学会举一反三。

(四)板书展示、布置作业。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葛文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试析(上)[J].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7

[3]张莉.新课程形势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7

[4]华立民.刍议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学生地图学习能力评价的设计[J].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7

篇5:如何上好地理复习课及试卷讲评课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地理复习课应注重构建学生的地理知识网络,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应特别注意因材施教,把经常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总结性复习结合起来.试卷讲评课认真分析所教班级的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训练.

作 者:李林婵  作者单位:河北省藁城一中,河北,藁城,052160 刊 名:魅力中国 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 年,卷(期):2010 “”(18) 分类号:G623.2 关键词:地理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构建知识网络  

篇6:浅谈如何上好理科班的地理课

【摘要】受高考指挥棒影响,理科班地理学习现状不容乐观。针对这一困惑,结合日常教学实际,拟提出四个方面的教学思考,特别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点展开论述,希望能改变理科班地理不良的学习局面。

【关键词】地理、理科、教学、思考

理科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明显倾向于语、数、英、理、化、生这六门高考科目,而对于地理这门会考科目,学生顾及的是少之又少,除了上课听一下,平时几乎不预习课本,课后不复习,也不做练习。学习方法上,采取文科式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归纳分析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缺乏与其他科目的联系。理科班每周仅2个课时,就使得原本不充足的课堂时间更加捉襟见肘,只能以“我(教师)”为主的“大讲特说”式教学,无法顾及学生的感受,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而导致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大减。上地理课时,学生情绪普遍不高,精力不集中,打瞌睡,讲话,做其他科的作业,看他书籍等。只有极少数学生是在主动学习,认真听课,多数都是迫于老师的压力被动应付,把这一节课的时间打发过去,一节课下来,根本没有看清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些什么,画了些什么,也没听进几句话。这样下来,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学生地理知识上的严重缺陷,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地理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思想上产生严重偏科现象。再加上家长们往往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考入理想的大学。所以要求子女把时间、精力都花在所谓的“主科”上,“副科”及其他活动一概不管,这就是所谓“集中精力读书,全力以赴攻‘主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定势——地理是“副科”,学不学没关系,不碍大局。在学校方看来,学校的办学质量好坏,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大小,主要就体现在升学指标上。所以只重视“主科”,忽视“副科”。

要搞好理科班地理教学这样一个困局,我们应该如何破解呢?我认为着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注重课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培养健全的科学素养。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充分地信任你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融洽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在理科班要改变学生对地理课的畏学、厌学、不学的状态及情绪,我认为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理科班的地理课时少,因此,我力争上好、上精每一堂课,课后多花一些时间与学生谈心交流。不知不觉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把你当作老师,课堂外把你当作朋友知己。

二、增强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理科的地理教学,最关键的不是把知识讲得多么的深刻,而是如何让学生感觉到这个知识对他有用。不管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要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师在备教材时,应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哪些实用性知识,并且要找到知识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设计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有所收获,切忌照本宣科。让学生感到没有用的东西,他们是不会乐于接受的。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发现,当某一课的内容实用性很强,或者涉及到的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且是急于了解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很少有走神的事情发生。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1、注重选择技巧,创设教学情景。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政治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一个好的情境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比较容易调动学生内部已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模式、体验和兴趣。而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我认为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情境时不能一味追求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漂亮的动画。而更多地应用于新教材本身,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心理需求,从而引发学生获知解惑的欲望。

(2)情境要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准确地把握教学的起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确保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前提。

(3)情境要能促进知识的生成。“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在适宜的情境之下,学生会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

2、贯穿启发引导,促进有效合作。

针对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对诊下药。在教师提出问题或主题后,应该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讨论才能深入;合作学习后要总结归纳,对于学生没有理解明白的,教师应进一步加以解释,点明主题,对学生不同的观点进行归纳。教学活动探究应该是追求其有效性,而非“秀”一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三会”: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这样,合作探究学习就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扎实、有效的学习方式。

3、关注多媒体优势,发挥辅助功能 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应用多媒体辅助学科教学的意义在于充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力求做到时间上有宽度、内容上有深度、活动上有广度、效果上有信度。切忌该用而不用,不该用而滥用。注意扬长避短,根据任务要求和媒体的性能特点进行选择;坚持以人为本,为促进学生更有效、更成功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同频共振,避免给学生强加过重的信息加工负担。在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和实践,合理设计和开发,使之与其它手段有机结合,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4、学习提高发展,提升专业素质(1)教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 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更重要的要有终身学习的行动。学习《考纲》,学习课程标准,学习教材,学习课程理论,课改信息,掌握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2)学校多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条件

积极参加市、区培训,对自己的目标要高标准,多层次,突出实用性。加强典型引路,强化榜样作用,多与参与教改的兄弟学校、同行交流经验与心得体会,学习他们的长处。

四.注重关注当年的热点问题和本地的区域实际问题

在会考的试题中涉及到的热点问题、区域实际问题和地理学科相结合的知识点较多,这反映了综合考试和会考考试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更多地体现了“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指导思想,更加注重考查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要求我

们在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生活,重视学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在会考总复习中可以针对热点和实际问题适当进行专题复习。

篇7: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反思

我任教高三,深感心理的重压,肩上担子的沉重。高度的责任感,使我认真踏实地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回首一年来的工作,首先应感谢领导的信任,感谢教研组长的帮助和支持。面对今年高考“文综”的成绩,既有喜悦又有失落。下面,结合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的实践,谈谈地理复习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虚心好学,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教学水平

高三地理教学任务繁重,时间很紧张。而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状态不一,如何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呢?

1、认真备课

第一次教高三,拜李泉福老师为师傅。通过师徒培训活动,虚心地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很有人格魅力。他讲课时的幽默风格、知识的严谨都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回味无穷。

认真参加高三教师新教材培训、及市、区、校级教科研等继教活动;与李老师认真研讨近几年高考文综卷“地理部分试题”,使高三地理组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地理教学水平。

了解学生。针对A、B班的学生实际,如学习地理的基础和兴趣;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联考、摸底、文综考试的成绩及试卷分析;学生学习地理的心态和方法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

认真做好反思工作。如反思每一次考试成绩的缘由(从自身和学生方面),并找到好的解决方法。

可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是上好每一节地理课的最基本的前提。

2、精选习题

首先,让学生每人准备好“地理改错本”,教会并督促学生自己做好地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地理解题方法的积累。

从复习资料《三尺讲台》中,挑好课堂的同步训练题,当堂巩固每节课的地理知识点。

其次,精选单元检测题。选题范围是《三年高考五年模拟》、《中学地理教参》、《北京四中的地理题》中为学生挑选习题,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为“培优班”的学生选好练习题,做好“培优辅导”工作。

可见,选好地理练习题,并训练学生,是夯实地理基础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个途径。

3、用专题教学教会学生构建高质量知识结构的方法

首先,向学生讲明构建高质量知识结构的重要意义。即,从文综的考核目标和要求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

从高考试题的命题宗旨看,“能力立意”:重在“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重在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而结构性的知识易于迁移和重组。

其次,用实例教学教会学生构建高质量知识结构的基本思路。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复习。

4、答题训练

在此环节,需要训练学生答题技巧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丢分现象。如: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审题、做题、反思与总结);在答题技能与技巧上,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技能与技巧,训练学生熟练简答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答题的基本模式(思维、应用、语言);同时,要学会使用标准答案。

(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

5、做好考前冲刺阶段的工作:

考前冲刺阶段,“文综”进行了有重要意义的几次测试。老师及时地从综合的角度、学法辅导等方面,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另外,此时期,学生的学习状态极不稳定。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有空或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沟通,帮学生调节好状态,迎接高考。

综上所述,只有学习,总结,地理教师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要求,才能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教学水平。才能使地理高考成绩逐步得到提高。

二、把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需要转化为兴趣并上升为动机则是提高地理成绩的着眼点。

1、教师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心理上的相容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你这个人,才能接受你的观点。”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式关系,才能让学生真正接受你指导的学习方法,提高指导的有效性。

2、地理教学的困难和挑战。

高三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状态差异很大,基础参差不齐。2005年的高考试题地理首次达到100分,与历史、政治平分天下。地理教师遇到了机遇和挑战。如何让学生爱学地理呢?本人只有不成熟的点滴做法,愿意与感兴趣的同行一起探讨。

这是第一次带高三毕业班,总体的感受是:高三是个不小的挑战!在高三无论是备课还是对高考的研究,都要比老教师花更多的精力,而且常常发现自己的想法经过实践后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今年教艺术班,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反思教学。下面就自己上高三这一学期的感触比较深的几点总结如下:

(一)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地理教学的重点。在高

一、高二地理新课阶段,我们年轻教师应该研究如何把课讲得更精彩、更透彻,主要让学生觉得地理有用,有意思,有章可循。高三地理课堂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让学生逐渐养成一遇到地理情景就主动思考、分析、组织专业语言表达的学习习惯。(不然,到了一轮快结束的时候,很简单的地理问题,学生还等着老师来解释!这是学生后阶段学生很难拔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怕呀!)

(二)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成为高三地理教师并不意味着自己在专业能力等方面就完全能胜任高三的地理教学。因此,应该以上高三为契机,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完善自我专业素养。这几点我个人觉得要做好:①研究考纲 研究考纲是每一位高三老师重要工作之一。谁偷懒,谁就要在教学中多费力。我们年轻教师确保讲哪一部分内容,在不看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清楚考纲有关这部分内容的表述与要求;②精深备课 备课前,自己先将相关练习仔细做一遍,这对于练习的选取非常有帮助(这一部分是我们年轻教师的优势!如果自己都拿不准的题,就没有必要给学生做了);课件中的图表展示要时机恰当(这一点陈世锋老师的公开课做得很好。)③重复听课 先听年轻教师的课,再听老教师的课,对比一下就知道这节课的问题在哪里了!当然,这样还可以使自己的备课更全面、更高效!(注意:并不是老教师讲的,我们都要讲。没必要,视自己班里学生基础而定。)④作业选择、批改、讲解 首先,课后巩固练习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少做、精做、做活)。其次,作业批改很重要,可以知道学生问题出在哪里。如果时间比较紧张,选择题可以改两组,主观题一定全改(学生在高三主观题提高是关键);最后,讲评时典型错误一定要再现(扫描或者用数码相机!)⑤谈话交流 谈话不用每个都谈,也不用单独把学生叫出来(有时需要),课堂前后、自习课下班辅导都可以。时与问题比较特殊的学生谈谈。学生知道你在关注他,学习更有动力!对于一些来不及谈的,在其作业本中留言!

篇8:如何上好高三语文复习课

一、树立“一年高考, 三年备考”的全盘观念, 为高三复习作铺垫

语文高考的知识点很多, 如果全挤到高三再灌输给学生, 在不足九个月的时间里, 他们肯定接受不了那么多, 即使有的能接受, 也未必能灵活运用。把众多知识点分解到高一、高二来传授, 时间明显充裕很多, 有了前两年的铺垫, 高三就可以有侧重地巩固、复习。比如, 语音、字形、成语这些知识点, 如果有高一、高二的铺垫, 那么高三就可以只用课前5分钟进行巩固练习, 就可事半功倍。因此, 要上好高三语文复习课, 就不能把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人为地割裂开来, 要有一个全盘的观念。

二、要求教师心中有考纲, 心中有历年试题

纵观近年的高考题, 不难发现, 虽然高考题样式千变万化, 但考点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教学生答题, 不如教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 以一敌十的方法。比如诗歌鉴赏题, 可以教学生学会判断问题涉及的考点, 如“诗中某句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诗中是怎样表达感情的”“这首诗运用了何种手法”, 这些问题都是涉及诗歌的手法, 可以找一些同类的题, 让学生总结规律, 从而点拨他们归纳答题的技巧。高考文言文考查的文段都是课外的, 学生就会质疑, 看了有什么用, 高考又不考。高考虽然不考课本的文段, 但是考课本的知识。比如, 2011年全国卷第8题A项的“长”字是“执掌”的意思, 课本中《种树郭橐驼传》的“然吾居乡, 见长人者”的“长”字, 就是这个意思;B项“结”字是“聚合”的意思, 课本中《孔雀东南飞》的“严霜结庭兰”的“结”就是这个意思。第11题翻译的第一句中的“有司”, 也在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出现过。如果教师能善于利用这些高考资源来提醒学生, 我想在文言文复习中他们就不会懈怠。

三、采用多变的课堂模式

高三复习阶段, 大多数的时间无非是用来复习旧知识和讲评试卷。对于旧知识, 学生常自认为学过了, 早懂了, 没什么新鲜感;对于试卷的讲评, 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考过, 没什么好听的。如果我们的课堂模式不是一味的讲解式, 就是一味的提问式, 将会逐步冲淡学生学习的兴趣, 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如果我们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 依据专题内容、试卷结构, 以教师主讲的依次讲解式, 根据专题内容或学生掌握的情况, 点拨内容有所取舍, 注重教学的针对性的重点点拨式, 以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等对话式等课堂模式交互使用, 也就克服了教学中的机械刻板, 凸显了教学的有效性。

四、以法导练, 讲练结合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 只讲不练, 那是嘴上功夫, 难有实效;只练不讲, 犹如无头苍蝇乱撞。我认为, 应该由教师给学生提供答题方法, 可以平时抄给他们, 也可以印发给他们, 让他们做题时有“法”可依。比如, 现代文大阅读的作用题, 如果我们告诉学生作用题要回答两个方面, 一是结构上, 二是内容上, 那么学生就会有答题的思路, 知道该如何寻找答案和组织答案。然后再提供相关的题目训练, 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答题规律, 加深印象, 进而总结出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 以便以后能熟练运用。

五、营造宽松愉快的氛围, 让学生快乐复习

高三语文复习有内容多, 题量大, 综合性强的特点, 给教师指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只要稍不留神, 就会让课堂变得沉闷、枯燥。说“高三是炼狱”一点也不夸张。这种状况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利于实施有效教学, 不利于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因此, 为高三语文复习课营造宽松愉快的复习氛围, 让学生快乐学习, 就显得相当有必要了。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 教师要情绪饱满, 充满自信。这种良好的心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 教师授课语言要有艺术性。比如从学生最关心的方面切入教学, 调动学生的情绪, 如:“高考诗词鉴赏考些什么内容呢?是如何设题的呢?”“现代文阅读理解句子含意题如何解答才能得高分呢?”看似不经意, 却抓住了学生的心理, 形成一种有效的情境教学的“场”。再次, 教师在课堂上多一点幽默, 少一点板起脸孔, 说一个笑话, 打一打趣, 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最后, 教师在课堂上抓住机会, 将知识点和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比如讲文言文名词活用时, 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为例, 让学生记住“同性 (词性) 排斥”, 为了和谐, 后来者就要退让, 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这个时候学生都笑了, 但是从后来的检测中我发现他们都记住了这个知识点。

篇9:浅谈如何上好高三语文复习课

【关键词】复习课 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3-0222-03

高三语文复习课,课堂教学多是复习旧知识,或者是评讲试卷、练习,容量大、节奏快。常常呈现的状态是:老师不停地讲解,学生紧张地听记;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学得疲惫。究竟每节课学生有多大收获和提高,似乎无从衡量。但每年的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权威性考试,确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等学科综合素质的一次较为客观、严格的检验。往年高考一百五十分的语文试卷,最终只能得个七八十分的低分学生不在少数,这种低分现象的产生虽然不可否认有诸如智力低下、基础薄弱、态度不端等方面的原因,但从教者的角度,反思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反思高三阶段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的确不容忽视。

语文课本应该是诗情画意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是激情飞扬,充满活力和生机。而现在的语文课尤其是高三的语文课,成了公式化的方法归纳和总结课。老师教得索然,学生学得无味。要学生爱上语文,谈何容易。没有了兴趣,何来的成绩?因此,我认为我们的高三老师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时俱进,与生活同步。让那些语音、文字、词语、病句等枯燥的知识点复习与生活结合起来,吊起学生学语文的胃口,提起他们的兴趣。如在教病句知识点时,我就列举了韩乔生解说足球比赛时的一些病例,让学生辨析,学生争先恐后回答,热情很高。在教成语时,我就给学生一段有趣的生活实例,让他们用恰当的成语概括这个实例现象。教语音、文字时,我就收集了很多主持人以及广告词和新闻中一些用错了的字词,让学生识别。这些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成绩也得到明显提高。

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好比是教练,学生是运动员,教练即使将方法要领指点得再到位,运动员不通过实践去感悟其道理,不通过训练去提高其技能,那么,他永远也跑不快,跳不高,掷不远。高三语文复习课也是这样,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下结论的,尽量让学生下结论,教师则适当地引导,适时地点拨和恰当地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主动发展,形成能力,在未来的考场中从容应对。反之,老师如果讲得太多,越俎代庖,学生则很容易形成被动学习的状态,对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性,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学生多种能力的缺失。

高三学生本来学习负担就比较重,心理压力也比较大,整天都生活在紧张和繁忙之中。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就应当起到调节作用,让学生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体味到课堂的趣味和活力,让学生有兴趣去接受知识。而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来把学生“盘活”,而要“盘活”学生,我们教师就应当用笑脸去面对学生,用热情去激励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投入到课堂上来,只有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了,这个课堂才能充满活力,这一课才是成功的一课。如果学生整天都生活在紧张和繁忙之中,而我们教师整天都“坚持不懈”地保持一副刻板和冷漠的面孔的话,是很难把课堂搞活的。那么,教学效果如何,我们可想而知。学生只有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里,才能够发挥其创造性,而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我们教师就应当为学生创造这样宽松的环境。

高中的众学科中,语文非常不幸的面临着一种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局面:教者深感其难,学者亦乏兴趣,社会上关于“语文误尽苍生”一类的指摘也劈头而来。 “少慢费差”的高中语文,在数理化生、外史地政等诸多科目的边缘夹缝中品尝着冷落与无奈。甚至学生经常不认真学习语文课文,只做几套练习题模拟卷,记诵一下文学常识名言警句!在许多人眼里,语文已经变成了单个的字音字形、枯燥的语法、古怪的成语、零碎的常识、片言只语的警句!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语文老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高三的语文老师,如果还是处在大量训,大量讲的模式之中,“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

因此,我们就必须改变死板教条的固定教学模式,精心设计课型,灵活运用教法,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在课堂上就“放手发动群众”,让学生在老师面前“站起来,当家作主人”。真正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练,教师指导并积极监督。这个“练”首先要极具科学性,要能体现知识的特点,要符合学生认识掌握这一问题的规律。其次要有足够强的训练力度,因为毕竟是高三复习。

高三语文复习课,由于其内容上的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方法上一般以讲解和练习为主,并趋于一种程式:首先是教师讲解高考考点,分析命题趋势,然后讲授对策,最后再来点练习……单调的教学方法和单一的课堂形式,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沉闷,使学生产生疲倦乃至厌倦。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根据复习课的内容和所教学生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为课堂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

复习课教学绝不能重炒新课教学的“现饭”,要教出新意,要讲究落实,讲究效率,也必须体现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原则,复习课教学不能采取把知识再现一遍的所谓“复现法”教学(常说的“烫剩饭”)。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学习和发现的愿望以及探索新异事物与未知世界的愿望是人性的基本方面之一;心理学家赫布和伯林提出的最佳唤醒理论认为,一般来说,个体偏好中等刺激水平,它导致最佳唤醒,而过低或过高的刺激水平都不为个体所喜好。即便是在今天,我们的许多毕业班教师还在复习中使用的所谓“复现法”教学,就是一种过低刺激,不能为学生创造学习和发现的愿望及探索新异事物与未知世界的愿望的条件,不能达到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最佳唤醒”。呆板、单调地呈现学习材料,只能使学习者厌倦。变化、新奇、刺激、对比是引起兴趣的有效方法,应该采取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探究的情境下取分章或分知识块的单元复习,也就是 “先学后教、问题-探索、跟踪问效”复习模式:学习者能够认清学习目标,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课堂(章、单元)总体目标;学习者在解决具体问题中随时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解决问题、排除障碍和合作探索过程中相互配合,集思广益,最终使重点、难点知识突破的那种情感体验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课程资源,是复习课的珍贵生成。而创设问题情境,采取“先学后教、问题-探究、跟踪问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动口说、动手做、动笔演,展示、反馈、评价等的教学行为下立体、交叉获取和升华知识规律。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注意集中、紧张有序”。

高三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需要老师对课堂复习的内容精心安排,而教师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除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更重要的,还有学生的实际状况,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状况,学生对本节课复习内容的了解程度、期望值和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学生当前的精神状态等等。只有这样,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才能准确定位,精当取舍,减少时耗,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以讲评试卷为例,如果一条题目的正确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教师就完全没有必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否则,不仅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还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条题目的正确率只有百分之五十,而这道题目涉及的又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或能力点,老师就很有必要仔细地分析学生失分的种种客观和主观原因,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加以纠错,并适当补充同类型题目,让学生举一反三,从而达到牢固地掌握知识或培养能力的目的。这样,不仅有效弥补了学生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更能让学生在学有所得的同时,尝到学习的甜头,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

此外,有关教学模式研究的述著中所列举推介的诸如研究程序、协同程序、尝试程序、整体程序、点拨程序等等,都可为高三语文复习课借鉴运用。但是,无论借鉴运用哪一种程序,都必须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复习内容实际、考查实际、教师自身条件实际以及本校教学设施条件等实际。必须从以上各种实际出发,对各类程序取长补短,灵活综合地加以运用,去设计出切合实际的操作程序,实现复习课的优化。

值得提醒的是,不管在那轮复习中,高考专家复习建议与相关资料以及教辅书籍都是处于辅助地位的,他的作用是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能力的强化,但一定要适可而至,切不可大搞题海战术。尤其反对手捧一本教辅用书,一味的讲解下去,什么时候讲完了,什么时候就等于复习结束了。这种做法费时费力,效果却是低下的。因此学生的练习题最好是教材、高考试题、教辅资料三者相结合。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是复习的意义,而如何采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益,则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总结、提高,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对现实的深切关注,是当今语文高考主要意识之一。因此高三语文备考坚决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老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利用适当的时间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生活。一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我的做法是每周设置两节连排阅读课,阅读我给订阅的《中国青年报》、《半月谈》、《语文学习报》、《作文报》以及由老师每周从网上下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资料与从学校图书室各种现刊杂志上复印下来的各种美文与观点争论等。

高考备考是一项极具有科学性的事情,只有科学备考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每位教师都要认真规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How to Teach third year of the language refresher courses

【Abstract】Third year, such as mountains, in order to cross the mountain, everyone in our consumption of these third year teachers who were emaciated. However, wheneve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sults came out, we really are endless shame. Year after year, monotonous and mechanical review methods, tactics and overwhelming sea of title does not give us encouraging results, but to enable students to physical and mental Ju tired, overwhelmed. How to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high school language ability and competitive level of actual combat, How to Teach third year refresher lessons? In this connection, I talk about my shallow experience.

篇10:“五步教学法”──谈如何上好高三地理复习课

一、复习导入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复习课原本就是对已学过的知识的再学习,由于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已失去新鲜感,较难再引起学生注意,如果注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创设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情境,那么学生学习时觉得特别轻松、愉快。

首先要注重复习方案的设计。复习课前,教师首先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找出书中涉及到本节复习内容的题目。然后进行富有创意的设计,将要复习的内容作有机的组合,以一种新的问题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由此来唤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我在复习圆的周长时,首先创设教师上街购物的情境,然后让学生看一看老师都买了什么(用课件展示),学生特别感兴趣,积极观察并思考老师所买物品的共性。又如复习“人民币的认识”时,我借创设商店开业一起去选自己喜欢的物品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在购物中解决问题。这样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数学从学生的生活中走出来,使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上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每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

其次,注重复习方式的新颖性、趣味性、多样性,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活动中来,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及设计一些可以从多角度思考的题目,通过复习,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复习。例如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适当组织学生参加有趣的编题活动,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复习教学活动。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利用,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因此,复习课的教学中也应体现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再深入研究思考。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自主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从而比较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整理与复习效果。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复习课时,在学生发现所买物品的共性是都是圆形时,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对圆形的认识有哪些,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总结效果较好。同时在帮助老师解决怎样让老师买的菜墩更结实时,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根据生活经验,学生想出了捆一圈铁丝的办法,应该准备多长的铁丝,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圆的周长来解决,更有学生想到一圈不结实,应该捆两圈,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复习的效率

复习离不开必要的练习,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练习。通过学生有效的练习,切实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技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首先,复习课的练习不能简单重复新课学习中的习题,要避免简单机械重复的无效劳动。其次,复习课的练习既要重视有针对性的单项练习,也要注意综合性的练习,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挑战性。再次,复习课的练习在内容和要求上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整理与复习课的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注重分层次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阶段,分层次的练习题的设计应把握知识的连接点,做到一道练习题击中多个知识点,通过题型或问题情景变化,促进学生获得熟练解决问题技能。同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利用学生间的互相提问、小组中成员的合作等多种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和自主探索中获得发展。还可以通过做有趣的数学游戏,围绕一些故事情景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或者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学习竞赛、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篇11:怎样上好高三语文复习课

近日,作为滨城区兼职高中语文教研员,随同区教研室到高中学校进行了一次教学视导工作。通过听课、座谈,对高三语文复习课,尤其是二轮复习以来的语文课,有了几点认识。

复习课需要模式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语文课是最丰富多彩的课堂之一,可以说,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上法。

老师们的复习课有以下几种模式:

1、依次讲解式。根据专题内容,或根据试卷的结构,依次讲解,以教师主讲为主。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课型模式。

2、重点点拨式。根据专题内容,或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点拨内容有所取舍,注重教学的针对性。

3、方法指导式。课堂教学的重点,以能力立意为主,重在规律的总结,方法的指导。

4、师生交融式。教师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平等的对话”。

5、自主探讨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启发性原则,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几种课型交互使用,是基于学情分析的结果,既克服了教学中的机械刻板,又凸显了教学的有效性,值得借鉴。

复习课需要高度

高三语文复习课,它不仅需要老师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有睿智的见解,以及足够的策略。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但也必须明确,既然是“首席”,其“主导”作用必须体现。

什么是高度?高度就是一种层次,一种教学的境界。比如说,老师们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有效拓展,就是高度;老师们对某些题目的方法点拨,就是高度;老师们对某类题目的规律总结,就是高度;老师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全盘灌输,而是突出重点,加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就是高度。

一位老师讲评试卷时,以“关注重要信息”为纲,高屋建瓴,顺势而下,给学生以明晰的方法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撑,展现了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深度和高度;一位年轻的教师,以“语言:还我天使的翅膀”为抓手,针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有文采”展开探讨和指导,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展现了足够的才华和高度。

复习课需要氛围

高三语文复习,内容多,题量大,综合性强,稍不留神,就会让课堂变得沉闷、枯燥。有人说“高三是炼狱”,虽然不一定科学,但至少道出了一种现实。这种状况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实施有效教学,不利于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为高三语文复习课营造点氛围,很有必要。

篇12:“五步教学法”──谈如何上好高三地理复习课

关键词:高三英语,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一、引言

进入高三后, 大部分学校的英语学科都进入了第一轮复习阶段。高三第一轮复习作为高考基础知识的复习, 其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 如何做好第一轮复习并提高其效率成为每位高三英语教师要面对和思考的重要问题。下面, 笔者结合自己的一节公开课, 来谈谈如何上好第一轮复习课。

二、第一轮复习课设计实例与评析

本节课为高三英语第一轮复习课, 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三12班的学生, 授课内容为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1第三单元的Travel journal。

任务一:单词测验

教师利用课前的五六分钟对今天所要复习单元的词汇和短语进行测验, 以检查学生课前的复习情况。

【评析】词汇复习贯穿于整个英语复习过程且是重中之重。听写通常作为一种长线策略, 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单词。作为检测词汇的策略, 单词听写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词汇、提高词汇的复现率、检查和评估学生掌握词汇情况的常规检测手段 (黄远振2003) 。复习课的单词检测不同于教授新课时的单词测验, 强调了知识的以旧带新、相关知识的整合以及易错点的提示。如在听写finally一词时, 教师就让学生写出其同义词eventually及词组at last;在听写attitude时, 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写成altitude;在听写prefer时, 要求学生写出其过去式、过去分词preferred。

任务二:头脑风暴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Travel”, 教师围绕这一中心话题, 设计了“time, destination, things to tak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means of transport”五个小话题, 分给五组的学生。教师发给五组各一张纸, 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写出一个与小话题有关的单词或短语, 并且不重复。纸张先发给最后一排的学生, 再依次往前传。最后, 将学生的成果利用投影仪进行展示。

【评析】利用“头脑风暴法”来激活学生知识网络中的词汇, 是学习英语词汇的一个有效方法。“头脑风暴法”即“Brainstorming”, 是一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目的是给学生创设想象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以激活其头脑中各种相关的图式, 比如, 想法、概念、形象和印象等 (王松美2002) 。在采用“头脑风暴法”时, 通常是由教师作为指导者, 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展开讨论, 从而在这个过程中, 让学生相互启迪、畅所欲言;它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也可以在全班进行。该任务的目的是通过头脑风暴激发学生头脑中有关旅行这一话题的相关词汇。

该任务的完成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教育部2003) 提出,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 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引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合作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并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 促进学生智慧和良好品德的发展。在小组活动中, 学生实际获得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单向传授知识的人, 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信息交流的方式由单一的教师讲授变为多元的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方式 (尹刚、陈静波2004) 。教师还精心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把大话题分解为小话题, 为学生降低了难度;五个小组各自有各自的任务, 这些都有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任务安排明确, 每个学生至少写出一个单词或短语, 并且不重复, 避免了小组活动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的弊端。最后, 把学生的思维成果利用投影仪进行展示, 以便全班同学都能思考别组的学生的问题, 并提出建议, 有效地进行了复习。

任务三:重难点解析

利用学生手头的第一轮复习用书《2014年福建省高考总复习纲要———英语 (人教版) 》着重讲解了prefer, persuade, determind, make up one’s mind等重点词汇、短语及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insist后接宾语从句的用法。

【评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 它是一种传授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讲, 它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其优点是在较短的时间内, 教师能够按照一定的体系和步骤, 借助各种教学手段, 向学生传授较多的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知识信息, 教学效率高。其缺点是讲授法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交流或信息传输方式。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教师不能够影响所传递的知识的性质、速度和供给量, 如果过多地使用, 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异动。所以, 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精讲, 不能“一言堂”“满堂灌”, 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此, 对本单元的知识点, 教师没有面面俱到、照本宣科, 而是有所侧重、精心讲解。

任务四:练习

教师精心设计了三种练习, 一是词语辨析;二是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三是完成对话。先利用练习来巩固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点, 最后再让学生把对话分角色表演出来。

练习1:词语辨析persuade/advise

(1) I tried to________________my father to give up smoking, but in vain.

(2) I__________________my father to give up smoking, but in vain.

(3) He wanted to_______________his wife to see his cousin, but failed.

(4) He_____________________that they should start at once.

(5) Finally she_________________him into going to the hospital.

练习2: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Thefarmerinsistedthattheneighbor____________ (steal) his sheep.

(2) The government insists that waste water________________ (make) clean before going into the river.

练习3:完成对话。

This is a dialogue adapted from the J______to the west.

Zhu Bajie:Brother Sha, the demon is too powerful.We can’t defeat him.It’s time for us to say goodbye to each other.Give me my_______.

Sha Wujing:No.I won’t do that._______I’d_______to follow Master, I have never thought about________________.

Zhu Bajie:Don’t be so_________.We can’t do anything about it.

Sha Wujing:I_________dying_____giving in.We must_______Brother Monkey to come back.

Zhu Bajie:Maybe you are right.I will have a try.

【评析】高质量的练习是高质量课堂的基础。本节课的课堂练习设计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立足课本, 注意基础性, 如练习 (1) ;二是抓住重点, 注意针对性, 如练习 (2) ;三是形式活泼, 注意趣味性, 如练习 (3) 。该对话由《西游记》的一段对话改编而来, 既提高了趣味性, 又复习了本单元中journey, parcel, determine, give up, prefer...to, persuage等重点词汇的用法, 有很强的针对性。

任务五:作业布置

1. 背诵小对话。

2. 完成作文:

国庆节快到了, 请你给你的父母或好友写一封信, 邀请他们和你一起去旅游。信中应包括旅游目的地、选择此地的原因及旅游需带的物品。

【评析】作业是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业是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本节课教师精心设计了背诵及写作两个作业。古人云:“熟诵以贯之, 思索以通之”。意思是背诵能帮助思考, 思考需借助背诵。背诵是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方法, 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英语基础知识, 而且可以培养丰富的语感, 进行听、说、读、写各项活动。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更要注重学生的背诵。而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之一, 英语写作能有效地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Swain (1985) 提出“可理解输出”假设, 认为包括写在内的语言产生性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句法结构和词语的使用, 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 有效地达到了语言习得的目的。通过写作, 英语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并内化, 有利于英语技能的全面发展。该写作作业的设置, 把刚才学生在课堂上写出的单词在课后做了由词及句、由句及文的升华, 充分体现了作业布置源于课堂又高于课堂的原则,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

三、结束语

纵观整节课, 教师摆脱了传统的第一轮复习课“教师拼命讲、学生拼命记, 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苦”的传统教学模式。这节课教学设计独具匠心, 教学步骤合理紧凑, 课堂活动内容丰富, 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真正贯彻了“教中学、学中用”的策略,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所以, 作为广大一线教师, 应该要真正静下心来思考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以使高三英语第一轮复习课达到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黄远振.2003.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松美.200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 (8) .

尹刚, 陈静波.2004.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3:如何上好高三政治复习课

关键词:政治教学;复习:高考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后,课程内容已经全部学完。面对中学政治课众多的知识点,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却不知道如何通过复习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作为教师,这时候的正确引导,将会对学生的复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笔者根据中学政治课的教学要求,同时结合学生的特点,总结出一套复习方法,具体如下。

一、明确考试要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在高三政治复习中,教师必须明确考纲考点,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难点,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就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综合能力考试多以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要求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反映现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考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复习,提高其复习的有效性。

二、狠抓基础知识教学,夯实学生基础

进入高三复习时,学生虽然已将基础理论学过一遍,但普遍存在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含混不清,知识不成系统、不全面的问题。因此,在政治总复习开始后,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烂熟于心”,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为了达到这一点,教师应以课本为根本,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对基础知识的每一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认真讲解,使学生全面理解。其次,教师还可以将这些基础知识做成问答题的形式,要求学生逐一回答,并整理成笔记,使学生充分理解概念、范畴、原理等基础知识。再次,教师还要不定时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抽查,以此督促学生增加看教材的遍数,达到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强化。

三、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在学生打牢基础知识的基础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抓重点。重点知识一般都是基础的基础,经常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反复强调的东西。比如,经济常识中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整个经济常识的重点,它是整个经济常识的基础,如何正确全面地理解这一制度,对整个经济常识的复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决定着学生对后面几课知识的理解。再如,哲学常识中的“矛盾”概念,是哲学常识中的重点和基本概念,因为整个哲学常识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辩证思维能力,而矛盾的观点及分析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因此是哲学的重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课的重点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重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根据考试大纲的重点、改变点、新增点、热点编制题目,编写练习,帮助学生将重点与相关题目结合,便于他们对重要知识点的消化吸收。

四、强化循环复习,构建知识体系

在组织高三政治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并根据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对单元模块知识的串联、架构。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每一单元的主干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回顾,让学生从学科高度和高考角度去重新认识知识、架构知识。比如,在讲完政治生活第二单元后,教师可以针对政府的主干知识引导学生做总结,只要一提到政府就要想到政府的一串知识:性质、职能、责任、依法行政、接受监督及树立政府的权威等。这样,通过总结主干知识,使学生再一次复习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周而复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越来越牢固。

五、授之以正确的答题方法

在政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答题方法的指导,规范学生答题。比如,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将非选择题的做题方法归结为以下四步:一审设问(对象、方向、范围、主体等);二审材料,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三是教材知识和材料的对接,挑选答案要点;四是规范书写答案。四部解题法简单明了还实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结合高考试题题型和平时的学生练习,为学生做出政治学科的题型总结,并给出答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比如,如何科学解答“限定了具体答题知识范围的题”“经济生活图表题”“措施类题”“意义类试题”等。

六、有效训练,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

在高三政治的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练习题命题的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对于复习配套资料上的同步练习,教师应坚持自己先做,之后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兼具考查教材知识和学生思维的题,让学生自主练习,最后教师再进行抽查。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复习完一个单元后精选出一小套单元练习题(主要是一些高考真题),包括12个选择题,2—3个主观性试题,要求学生定时训练,同时教师对待这些单元检测题,要做到全改全批,并给出分数。通过批改寻找学生失分的原因,如审题不仔细、書写不规范、思维不灵活、表达不清楚、基础不扎实、不能使用专业术语等,并针对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从而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政治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社会和对待人生。分析近几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非常注重对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注重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多关注国内外时政的热点,特别是具有长期关注价值的时政热点,并学会将教材中的相关理论与时政热点材料挂钩,发掘热点与知识点的隐性联系。同时,在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把热点作为分析应用基础理论的实例,以知识复习带动社会热点的学习,以分析社会热点带动知识复习。在对社会热点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时政的热点,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正确、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复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复习的内容逐渐系统化、条理化,直到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成都.如何提高高三政治复习的质量[J].文教资料, 2012(35).

2.沈萍.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提高高三政治复习效益[J].新课程学习(下), 2012(07).

上一篇:交警大厦岗党风廉政建设材料下一篇:文员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