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业发展趋势

2024-06-14

旅行社业发展趋势(精选6篇)

篇1:旅行社业发展趋势

旅行社业和旅游饭店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旅行社业和旅游饭店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省委组织部旅游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上的发言(2012年6月5日)省旅游局

周嘉禄

旅行社和旅游饭店是旅游业的两个核心产业。了解和把握当前旅行社和饭店业发展的现状、趋势,明确当前旅行社业和旅游饭店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的着力点,积极推进旅行社业、旅游饭店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加快壮大我省旅游产业,实现山东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有着重要意义。

一、旅行社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旅行社业的基本情况

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龙头,连接旅游经营和服务各个环节的纽带,沟通旅游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在整合旅游要素,组织招徕旅游客源,推动旅游消费等方面,旅行社具有特殊的作用。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这次活动被认为是现代旅行社业务开端的标志。1845年,托马斯·库克成立旅行社,组织了第一次团体消遣旅游,并编发了导游手册,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这次旅游的组织方式更具有现代旅游的特点,体现了现代旅行社的基本特征,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因而托马斯·库克被称为旅游业的鼻祖。

我国第一家旅行社,出现在上世纪二十年代。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浦创办旅行部。1927年,旅行部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独立出来,创立中国旅行社。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旅行社行业主要有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两大系统,其分支机构遍及全国各地。中国旅行社主要接待回国探亲旅游的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中国国际旅行社主要接待外国旅游者。

1957年,山东省最早的旅游接待机构——济南华侨旅行服务社(后改称山东省华侨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山东分社)、中国国际旅行社济南分社先后成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提高,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市场迅速扩大,我国旅行社业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目前,全国旅行社总数达到23690家,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关于我国旅行社的管理

我国旅行社的管理,主要依据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旅行社条例》和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关于旅行社企业的性质:《旅行社条例》明确,旅行社是指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

关于旅行社的经营范围:根据《条例》规定,我国旅行社企业可经营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业务三类旅游业务。其中,对出境旅游业务,《条例》规定: 旅行社取得经营许可满两年,且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可以申请经营出境旅游业务。同时,《实施细则》还规定:旅行社可以接受委托,提供下列旅游服务:(1)接受旅游者的委托,代订交通客票、代订住宿和代办出境、入境、签证手续等;(2)接受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委托,为其差旅、考察、会议、展览等公务活动,代办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务;(3)接受企业委托,为其各类商务活动、奖励旅游等,代办交通、住宿、餐饮、会务、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事务。

依据《旅行社条例》,2010年,省人大对《山东省旅游条例》进行修订。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可以将经批准的公务活动委托旅行社办理。”。去年,省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旅游局等四部门制定下发《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委托旅行社办理公务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旅行社办理机关和事业单位有关公务活动做出具体规定,旅行社代理公务活动进入可实际操作阶段。关于旅行社的申办:《条例》规定,旅行社业为许可经营行业。经营旅行社业务,应当报经旅游部门批准,领取《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后,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手续。申请设立旅行社,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固定的经营场所;(2)有必要的营业设施;(3)有不少于30万元的注册资本。其中,经营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由所在地省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接受委托的市级旅游行政部门审批。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由国家旅游局审核批准。

关于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我国旅行社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旅行社成立后,要在指定的银行开设专门的质量保证金账户,存入质量保证金,用于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三)我省旅行社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我省仅有旅行社6家。到2000年增长到650家。“十一五”末(2005年)增长到1489家。目前,全省旅行社总数达到1975家,总数居全国首位。其中,有组织出境旅游业务资质的旅行社92家,组织赴台旅游业务资质的旅行社7家。旅行社数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我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十一五”以来,我省旅行社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绩不断翻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1年,全省旅行社营业收入127.75亿元,比“十五”末2005年增长2.53倍。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838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847.81万人次,分别比2005年增长1.8倍和1.52倍;旅行社入境旅游外联127.92万人次、入境接待162.08万人次,分别比2005年增长3.89倍和3.07倍;组织出境旅游132.02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26.05倍。全省旅行社资产总额达到35.34亿元,比2005年增加一倍。

去年,我省有12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行列,标志着我省旅行社行业综合素质有了大幅提高。有全国“百强”旅行社的市分别为:青岛5家,济南3家,威海、淄博、东营、临沂各1家,尽管近年来我省旅行社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但与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数量多、规模小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多数旅行社经营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旅行社企业集团。二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旅行社利润率下降。去年全省旅行社企业平均获利仅为10万元,旅行社处于微利状态。三是,经营模式以水平经营方式为主,管理模式和分工体系亟需转型升级。四是,旅行社产品开发能力不强。多数旅行社以经营大众观光产品为主,产品老化、种类单一。五是,旅行社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经营和服务比较粗放。零负团费、挂靠承包等顽疾依然存在,影响了旅行社企业的形象。

(四)当前旅行社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1、旅行社集团化、连锁化、网络化经营成为旅行社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 成立于1981年的上海春秋旅行社,凭借网络化发展,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在上海、北京等34个国内大中城市设有全资公司,境外有美国、加拿大、泰国、香港等7个全资公司,每个全资公司有2至10个连锁店,在上海有50多个连锁店。在全国各地有4000余家旅游代理商,成为旅行社以网络化经营实现快速扩张的典型案例。传统的国有大型旅行社,如中国国际旅行社、中国旅行社等,近年也纷纷加快在全国的网络布局。目前,中国旅行社在国内拥有160多个分公司、子公司、500家直营门市,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有20多家旅行社。

2、旅行社行业批发——零售体系日趋成型

随着旅行社企业规模扩大、产品细化和经营手段的进一步丰富,大型旅行社将逐步占领旅游产品研发领域,开展集团化经营,中型旅行社将朝向专业化发展,小型旅行社则主要从事代理零售业务。旅行社从自身和市场需求出发,正逐步向科学、合理的旅行社分工体系靠近,传统水平分工模式升级为批零体系模式,已经成为业态趋势。

3、线上旅游业务规模迅速扩大

一方面,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在线旅游运营商快速崛起。携程、同程、去哪儿、艺龙等一大批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迅速,经营业绩在短时间内就远远超过传统大型骨干旅行社。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传统旅行社在继续发展线下旅游业务的同时,开始积极开拓电子商务市场,有力助推了旅游业务的发展。

4、旅行社企业积极开展多元经营、混业经营,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

如,一些大型旅行社企业开始涉足航空、交通、景区、住宿、餐饮、会展,乃至房产、矿业等领域,为发展壮大旅行社企业实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5、旅游市场进一步细分,旅游产品更趋多样化

旅行社为适应旅游市场更加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更加注重旅游新产品、新线路的开发,积极推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线路。诸如商旅旅游、公务代理、邮轮旅游、自驾旅游、度假休闲旅游、探险旅游、特种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不断出现。

(五)当前我省旅行社业需要重点抓好的几个问题 面对当前旅游业大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省旅行社业要加快改革创新,壮大实力,加快做大做强,为全省旅游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积极培育发展旅行社批发零售体系,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旅行社分工体系

所谓“批零体系”,是国际上通行的旅行社分工模式,具体是指实力较强的大型旅行社与相关旅游企业合作,重点开发旅游产品,成为产品批发商;规模较小的旅行社则主要推销产品,成为零售商。批零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专业化,实力雄厚的大型旅游批发商利用自身人、财、物的优势,将力量集中于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上,众多的旅游零售商(多为中小型旅行社)则为批发经营商做代理。这种以专业化分工为特征的分工体系,使得旅行社各司其职,有效地克服了因缺乏分工而导致的业务交叉覆盖、削价竞争等弊端,最大限度地节省旅游资源,保证服务质量。

总体看,目前,我省旅行社行业依然处于水平分工运作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市场发展的要求。水平分工体系下,旅行社都必须“全面发展”,无论是大型旅行社还是小型旅行社,既要承担组团社产品研发、运作的职能,也要承担产品销售的职能。而实际上,大部分旅行社并不具备自主研发旅游产品的能力,只能复制少数骨干旅行社的产品,从而导致旅行团产品过分雷同,行业竞争始终处于低水平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中。

因此,要加快培育旅行社批零体系,按照市场引导、政府推动的原则,积极推进我省旅行社批发零售体系的发展,推动大型旅行社逐步向批发商转变,重点从事旅游产品开发。中型旅行社向专业化发展,小型旅行社向加盟店、委托代理社发展,主要从事代理零售业务,逐步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旅行社分工体系。一是,要尽快引导组建几家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大影响力的旅游龙头企业,运用股权参与、战略联盟、契约合作等方式,整合旅游链上游的采购资源与下游的营销资源,以资产为纽带结成利益联盟,培育若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品牌优势突出的大型旅行社集团。二是,推行代理制,在省外、国外建立代理网络,实行高效的网络化经营。

2、鼓励支持旅行社开展网络化经营

国内外旅行社发展的实践看,经营方式网络化是旅行社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国内主要旅行社纷纷加快了网络化发展的步伐。经过多年的引导推动和政策支持,我省在旅行社网络化经营上取得较好成效,一些大型旅行社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经营网络。目前,全省旅行社分社已达 216家,服务网点905家。其中,数量较多的是:济南嘉华国旅分社16家,经营网点39家。旅游公司分社14家,经营网点14家。青岛国旅分社9家,经营网点13家。青岛港中旅分社4家,经营网点9家,全省旅行社网络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但与国内外大型旅行社相比,我们还有相当大差距。我省有条件的旅行社、特别是大型旅行社要通过资产重组、参股控股等方式,投资设立子公司、分社、服务网点等,不断扩展自身的网络体系,提高网络化经营水平,不断扩大经营空间,实现集约化经营和规模效益。

3、积极引导旅行社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提升线上经营水平旅行社行业广泛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旅游营销已成为当前旅行社行业的一大趋势。目前,美国几乎所有的旅行社都在使用GDS(全球分销系统),在法国已有85%以上的旅行社拥有GDS。我国的港中旅创建的芒果网,中青旅创建的遨游网,都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网站,实现了线上经营与线下经营的有机结合,取得良好成效。目前看,我省一些旅行社在开展线上经营活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省旅行社要积极参与创建“智慧旅游信息化示范企业”创建,更多地采用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高新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提高线上旅游营销能力。

4、积极推动旅行社企业提升综合素质

要在旅行社企业中广泛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发布的《旅行社服务通则》、《旅行社入境旅游服务质量》、《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标准》、《导游服务规范》等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加强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化推动旅行社服务的规范化、品牌化。近年来,包括我省在内的一些省市创新开展A级旅行社评定工作,对促进旅行社企业强化品牌意识,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旅游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旅行社A级评定,以此为抓手,引导促进旅行社转型升级,增强品牌意识,加快培育品牌旅行社;要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培育旅行社诚信意识、品牌意识、优质服务意识,有效降低旅行社服务质量的投诉,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优质服务的良好发展环境。要严格旅行社市场监管,对扰乱旅行社市场的行为要坚决打击,绝不手软。

5、制定和落实扶持旅行社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旅行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所制定的一系列有关政策措施。如,切实落实41号文件关于“允许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规定以及省里有关具体规定。去年我省开始试行旅行社代理公务活动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受到机关事业单位的欢迎,同时,也为旅行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旅行社代理公务活动工作,最近,我局会同省财政等部门对旅行社代理公务活动有关规定,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目前正在会签。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将进一步扩大公务代理旅行社的范围。希望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和协调沟通工作,解决认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旅行社参与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代理创造条件,消除障碍。旅行社要根据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公务差旅和政府会议、展览等服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搞好服务和营销宣传。

二是,认真贯彻最近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积极推动对旅行社实行小型微型企业优惠政策。大部分旅行社属于小型微企业,应享受国家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的有关政策,如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支持政策、以及有关金融政策等等,希望各级政府要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具体的扶持旅行社的政策。三是,要加大对旅行社招徕游客的奖励。不断提高旅行社组织招徕客源的积极性,对于扩大一个地区的游客市场,带动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行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及旅游等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旅行社组织、开发客源市场实行更多的奖励、补贴政策,为旅行社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二、旅游饭店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旅游饭店业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旅游饭店业取得显著成绩。截至2011年底,全国星级饭店达13552家,是1978年全国饭店总数的100倍。其中,三星级5635家、四星级2172家、五星级608家。

旅游饭店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通过在旅游饭店中实行星级评定制度,加快了我国饭店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有力推动了饭店业接待服务水平的提高。星级服务理念,对其他服务业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星级已经成为产品质量与档次的象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饭店需求将明显增长,我国饭店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据预测,到2015年,全国将新增各类住宿设施约20万家,其中,新增星级饭店约1万家,五星级饭店将新增500家。

(二)我国旅游星级饭店的管理

旅游部门对旅游星级饭店的管理,主要是依据《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通过组织星级评定和复核工作,重点对星级饭店进行质量管理。

1987年,国家发布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标准,并于1988年开始组织开展星级评定。《星级标准》详细规定了各个档次(星级)饭店应具备的设施设备和服务项目,为各档次旅游饭店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国内外旅游消费者识别饭店档次、价格、服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照《旅游饭店星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星级饭店的等级共分五级别,即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含白金五星级饭店)。其中,一至三星级饭店为有限服务饭店,其特点是突出“小而专”,客房是其经营的核心,“卫生、安全、方便”是其服务的基本要求。四星至五星级饭店为完全服务饭店。即以齐全的饭店功能和设施为基础,为客人提供全方位、周到服务的饭店。在标准设置上注重服务功能的完善和高品质体验。

(三)我省旅游饭店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省星级饭店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覆盖全省城乡,高中低档匹配,布局结构较为合理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到2011年底,全省星级饭店共计907家,除26家停业外,共有881家星级饭店营业,总计客房11.7391万间(套),床位20.9197万张。

星级饭店区域布局更趋合理。按地区划分,881家星级饭店中,青岛158家、烟台112家、济南95家、威海87家、潍坊73家、泰安54家、济宁49家、临沂43家、淄博35家、日照33家、东营29家、聊城26家、枣庄24家、滨州19家、德州16家、菏泽15家、莱芜13家。

目前全省拥有五星级饭店的市有:青岛(9家)、烟台(5家)、潍坊(4家)、济南(3家)、东营(2家)、威海(2家)、淄博(2家)、临沂(1家)、泰安(1家)9个市。

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全省星级饭店资产合计383.2亿元,固定资产原值329.5亿元。从业人员12万。全省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持续稳定增长。去年,全省饭店平均出租率67.16%。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

饭店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旅游饭店集团化发展初见成效。洲际、雅高、喜达屋、希尔顿、凯悦、温德姆、香格里拉等一批国际知名饭店集团陆续落户我省。省内也初步形成了部分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市场知名度的旅游饭店集团。如,银座旅游集团、蓝海国际酒店集团等企业取得较快发展。银座旅游集团管理经营饭店已达70家,蓝海国际酒店集团已拥有高档饭店14家,高端餐饮店3家。我省旅游星级饭店的主要差距:一是,品牌化、集团化建设滞后。尽管近年来,我省出现部分有一定知名度的饭店集团,但总体看,集团化水平低,品牌化发展滞后,单体饭店多,连锁经营店少,至今全省没有一家全国性的饭店集团。二是,平均房价低,经济效益不理想。据《2010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显示,我省星级饭店平均房价为290.58元,低于295元的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名仅第九位。三是,专业化管理水平低。部分饭店管理粗放,服务的人性化水平不高。四是,相当部分饭店经营缺乏特色,对山东文化和本地地域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存在设施、服务雷同等问题。

(四)当前旅游饭店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1、旅游饭店经营的品牌化、集团化步伐不断加快

目前,全球排名前十位的饭店集团中,名列首位的洲际集团旗下饭店已达4000多家,客房达到61万多间。排在第10位的美国凯悦集团管理饭店数量和客房数量,也分别达到373家和11.4343万间。在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旅游业日益繁荣的大背景下,国际饭店管理公司纷纷抢占中国市场。目前,洲际集团在中国管理的饭店达到160多家,还有150家左右酒店在建。

我国饭店集团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大型国有饭店集团,如上海锦江集团、首旅集团、广东岭南集团等,通过政府划拨方式获得快速发展。到2011年底,上海锦江集团旗下酒店达到858家,客房12.3万间。北京首旅集团的“首旅建国”品牌连锁经营管理的饭店达到70多家,旗下的“如家”品牌酒店累计达818家。广东岭南集团拥有6大系列品牌酒店60多家。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饭店集团也不断壮大。如,大连万达集团,目前已建成开业五星级标准的高档酒店28家,床位数量达11789张,计划到2015年建设管理五星级酒店将达到70家。

2、饭店业态更趋多样化

随着旅游进入大众化阶段和人们对住宿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在高档豪华酒店建设持续升温的同时,经济型酒店、商务型酒店、度假型酒店、会议型酒店、青年旅舍、文化主题型酒店等多种类型的酒店也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型、商务型酒店,像如家、锦江之星、速

8、宜必思、格林豪泰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经济型饭店品牌发展迅速。创立于2002年的如家酒店集团,2011年底已在全国250多座城市,拥有连锁酒店1600多家,形成国内最大的经济型连锁酒店体系。同时,游客对饭店服务服务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精细化、人性化成为越来越多旅游饭店的管理和服务的追求,为迎合住店客人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的饭店十分关注宾客的意见建议的收集,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饭店产品、改进管理,完善服务。

3、旅游饭店企业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着力于特色经营 从国内外饭店业看,凡是成功的品牌饭店,无一不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经营特色和文化特色。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多年来坚持文化制胜的理念,视客人为亲人,视员工为家人,着力打造好客服务品牌,取得良好成效,其服务模式被美国哈佛大学列为教学案例。

当前,文化主题酒店方兴未艾,追求富有文化特色的酒店环境和氛围,也成为越来越多饭店的经营方向。所谓文化主题酒店,就是以某一特定的主题,来体现酒店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以及特定的文化氛围,让顾客获得富有个性的文化感受;同时将服务项目融入主题,以个性化的服务取代一般化的服务,让顾客获得欢乐、知识和刺激。目前世界上的主题酒店以美国的“赌城”拉斯维加斯最为集中和著名。近年来,四川、浙江一些省份已制定出台了文化主题酒店标准,推出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主题酒店。

4、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饭店业科技水平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开始迅速扩展到饭店各个管理领域,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对饭店业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通过网络预订酒店。目前,在线运营商已成为饭店销售的重要渠道,并对客房价格的控制力不断增强,佣金也越来越高。国内大型饭店集团开始建立自己的在线预订平台或中央预订网络,如锦江集团、金陵饭店等中央预定系统已经上线运营。一些单体饭店也在尝试建立自己的网络预订系统。加入旅游门户网站或建立独立的企业网站,成为越来越多饭店开辟市场,扩大客源的重要途径。

5、低碳、环保发展越来越得到饭店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重视。在新修订的星级饭店标准中,强化了对饭店节能环保的要求,从一星到五星级饭店,均要“有与本星级相适应的节能减排方案,并付诸实施”,并将其列为必备项目,实行“一票否决”,有力促进了饭店业界对节能环保的关注。绿色旅游饭店得到市场的追捧,各地旅游饭店业广泛组织开展金叶级、银叶级旅游饭店的创建工作,在节能环保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五)我省饭店业发展需要重点抓好的几个问题

1、着力推进我省本土旅游饭店的品牌化、集团化建设 品牌化、集团化水平是旅游饭店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建设旅游强省,必须有一批品牌旅游饭店企业做支撑。我省是经济大省、旅游大省,发展品牌大型饭店集团有着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应高度重视我省品牌化、集团化饭店的培育和发展,力争通过努力,尽快培育几个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化大型饭店集团。要加强引导,提高我省饭店企业的品牌意识,积极鼓励和支持本地饭店,通过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开展品牌化、集团化经营。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优势饭店开办饭店管理公司,输出管理。希望各级政府部门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加大对饭店集团的支持力度,在融资、用地、宣传营销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支持,并通过组织各类创建和评选活动,向市场推出一批品牌饭店企业,促进品牌饭店的发展。

2、加强饭店标准化建设,大力提高饭店业服务质量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是饭店业的永恒主题,也是饭店业安身立命的根本。要运用多种方式,引导饭店企业不断改进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推动饭店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各级星评机构要从严掌握星评标准,严把星级饭店“入口关”,确保星级饭店的质量。强化星级饭店退出机制,加大明察和暗访力度,将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饭店淘汰出星级饭店行列,切实维护星级饭店良好的品牌形象。

坚持以客人为本,下功夫抓好星级饭店的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成败,目前我们相当部分星级饭店不注重细节管理,管理粗放、服务不到位,人性化水平不高,成为造成服务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要积极推动旅游饭店重视细节、关注细节,强化对服务细节的管理,切实解决管理粗放,服务粗拉的问题。

3、注重文化建设,积极推进饭店特色化发展

要积极引导饭店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在市场上树立饭店企业的鲜明形象。

积极探索文化主题饭店、特色饭店的建设。我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开展酒店文化建设有着良好基础。要深入挖掘齐鲁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抓好一批“文化主题饭店”建设,将其打造成为饭店业的新亮点。4、积极推进信息化,提高饭店智能化水平

科技进步,特别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旅游饭店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要高度关注新技术与旅游饭店产品融合的趋势,推进科技成果在旅游饭店的应用。要引导鼓励旅游饭店更多的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市场营销,建立独立网站和在线预订平台,或加入大型门户网站,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开拓市场,扩大客源。

5、大力推进饭店绿色化建设,为节能减排做出应有贡献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饭店业综合能耗较高,有较大节能潜力。据测算,全国星级饭店一年用电约174亿度、用水约9.2亿吨。节能潜力巨大。国家旅游局2010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对饭店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制定《饭店节能减排100条》,这100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饭店企业要认真落实《饭店节能减排100条》,深入开展创建绿色饭店活动,逐步淘汰能源使用效率低的设备,积极应用新能源、新技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争取将星级饭店节能减排项目,纳入地方政府的节能减排项目中,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作出新的贡献。

6、加强饭店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引导社会理性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目前建成待评、在建、待建相当于五星级标准的饭店共131家,其中,已建待评的37家、在建的76家、待建的 18家。另外,有近百家建成待评、在建、待建的相当于四星级标准的饭店。有一个市建成待评、在建、待建相当于五星级标准的饭店就达33家。这一个方面,反映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饭店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前景,旅游饭店业已成为一片投资热土。同时,也反映出我们个别地方在饭店业投资上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建议各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认真研究制定本地旅游饭店业发展规划,引导饭店合理投资。根据本地旅游市场需求和饭店业发展的现状,制定有利于引导不同星级饭店、不同类型饭店均衡发展的政策,避免盲目追求高星级、高档次品牌的引进和发展。进一步优化饭店产业结构。在抓好高档饭店发展的同时,要大力推进“安全、价廉、方便、卫生、舒适” 的经济型饭店建设,更好地适应国内旅游市场的巨大需求。积极引导度假饭店、高尔夫会所、温泉饭店、产权饭店、公寓式饭店等新型业态建设,丰富完善饭店产品结构,推动我省旅游饭店业协调发展。希望各级政府及旅游等有个部门要从信息服务层面,为企业投资提供服务,及时掌握饭店市场情况、饭店企业的经营情况,发布有关数据,为投资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参考,确保旅游饭店业健康发展。

篇2:旅行社业发展趋势

旅行社业如何创新发展

旅行社业作为旅游产业的龙头,是旅游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旅游业对外的窗口和形象,走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是当今旅行社业科学发展、创新谋变的必然选择。

新的《旅行社条例》着眼于与国际通行规则的全面接轨,取消了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的障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旅游经营者做大做强的渴望,为旅行社垂直分工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律保障。目前,由于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旅行社业社会化、专业化的分工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在当前仍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旅游市场环境中,相当一部分旅行社尤其是一些中、小旅行社都深切地感受到经营风险与实际收益的严重偏离,低端的价格竞争使得部分旅行社难以为继,一部分旅行社将逐步被边缘化或成为其他旅行社的服务网点或成为旅游批发商的加盟店,加之今年旅行社需要按照规定足额补缴质量保证金,预计超过10%的旅行社将要退出旅游市场。那么,在目前政策环境及市场体制下,旅行社业应该如何才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呢?

加快产业升级,培育和扶持旅行社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壮大。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旅行社业“弱、小、散、差”的现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单体数量虽然较多,但经营规模小,经营效益差,抵御风险能力弱。为了加快产业升级,旅行社业必须走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的道路。对于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管理先进的旅行社,可以逐步培育和扶持为旅游企业集团,而对于实力较弱、规模较小、不具备市场研发能力的旅行社,可以发展成为旅游企业集团的代理商(或零售商)。这种专业化的分工体系可以使得不同的旅行社各司其职,从而有效地克服因缺乏分工而导致的业务交叉覆盖,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有利于保障市场的有序竞争,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规模效益的形成和产业素质的升级。因此,通过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大型旅游企业改制、改组,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大型旅行社向规模集团化、经营网络化方向发展,逐步培育和发展旅行社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壮大。同时,充分发挥中小旅行社在参与分工协作经营中的优势,形成以旅行社企业集团为主导,以中小旅行社为支撑的旅行社发展格局,最终使旅行社业逐渐步入科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我们的旅游市场也会由恶性的低端价格竞争发展成为以品牌、品质为核心的竞争上来。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企业管理、全面提升旅游服务

质量。随着旅游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树立、培育自己的品牌已成为旅行社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优质的服务、科学化的管理是树立旅行社品牌的基石。为此,旅行社可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树立和强化服务意识。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主要是服务,其服务意识的强弱,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旅游产品的优劣,影响着旅游消费者的满意与否。因此,无论是旅行社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工作人员都要树立“游客第一、质量为先”的意识,事事、时时、处处以游客为中心。同时,丰富的文化内涵,精湛的业务技能,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一名优秀的旅游工作者不仅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学、军事、建筑、天文、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技能。热情的语言能够使游客感到轻松愉悦、如沐春风,真诚的服务能够使游客产生信任和依赖,从而提高旅行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旅行社如果没有建立一系列适合自身实际需要的规章制度,也就不可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在经营管理中,旅行社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并落实关于岗位职责、人事管理、门市接待、导游服务、安全管理、质量监督、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旅游经营活动中的各个部门、每一环节就需要用规章制度加以调整,用规章制度去规范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行为,构建并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再次,强化服务质量跟踪调查。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是调查、掌握旅游信息的重要途径,是评价旅游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促进旅游服务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以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为依据,将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控制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从而促进旅游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塑造自身旅游品牌提供坚强的保障。

加强产品研发,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日益增强,个性化、独特性、时代性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旅行社要时刻根据旅游者的消费趋势和走向,不断开发、设计新的旅游产品,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此,在经营管理中,旅行社可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迎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十二五”期间,在高速交通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稳定提升、城市内部交通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 健全,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以及假日制度逐步落实等利好因素的促进下,大众旅游的阶段特征更加凸显,个性化、多样化、自由化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强烈。旅行社应把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需求特征反映在旅游产品的选择上,就是希望旅行社提供的旅游包价形式更为灵活,产品组合更为丰富,产品特色更为鲜明。所以,旅行社就应该在企业定位、产品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举措,实现从提供常规包价旅游产品转变为根据旅游者消费需求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旅游产品,从单纯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转变为以休闲、度假、体验型为主的旅游产品等。同时,进一步明确目标市场,做好市场细分。旅行社可以按不同因素进行市场细分,例如,按旅游消费者的目的可以分为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修学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观光旅游等。由于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旅游消费的多元化,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消费偏爱、消费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异,旅行社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市场细分的前提下,结合自身优势,明确目标市场,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集中在最能增加经营收入和利润增长的消费群体上来。

其次,积极配合、参与某一主题活动。旅行社可以借助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期鼓励、倡导的某一消费行为,或者以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适时推出相应的特色旅游产品。这种“借势、借力”,不仅可以造就较大的潜在客源市场,而且还可以减少前期开发市场的精力和财力。今年是我国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而纷纷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参加了红色旅游活动。一些善于抓住市场脉搏顺势而为,积极开发、设计营销相应旅游线路的旅行社,就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再次,依据团队、散客结构性变化。为进一步促进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提高生活质量,带薪休假、休闲度假等新兴的市场将应运而生,加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散客市场必将在未来的旅游市场中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长期以来,部分旅行社拘泥于成熟的操作模式而热衷于团队市场,对于散客市场因操作繁琐或成本过高而积极性不高。所以,旅行社应逐步转变重团队、轻散客的经营理念。在散客产品的设计、宣传、接待等服务内容上形成一系列的运作模式,并且给旅游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便捷和实惠。目前,有的旅行社引入商业经营模式,广泛设立服务网点,不仅

为散客市场提供便捷的服务,而且随时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

强化营销手段,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实效性。在营销过程中注重旅游形象推广的创新性和市场营销的有效性。旅游产品只有通过营销才有可能被消费者了解、认可和接受,旅行社经营产品的非物质性等特殊特点决定着其只有充分发挥、运用好旅游营销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更好地招徕、接待旅游者,不断提升自身发展空间。一是继续利用传统有效的宣传方式。在制作和发布旅游广告时,应当明确旅游广告的主题,所有的内容必须服务于这一主题,同时,务必突出重点,彰显个性,宣扬本社优势,展示优质产品和服务;根据不同的旅游产品、不同特征的旅游消费者、广告竞争状况、广告覆盖区域等综合因素选择相应的媒体,以达到最佳的广告效应;把握最佳时机,开展旅游广告宣传,最大限度地发挥宣传作用,从而获得较大利润。同时,旅行社宣传、推介旅游产品时应力求客观、准确,实事求是。根据差距分析理论,消费者对旅游产品质量的评价取决于对产品的感受与事先期望的比较,当游客对产品的感知超过了对产品的预期时,其就会感到满意,如果低于预期就会产生失望。因此,旅行社在产品宣传或签订旅游合同时,尽量避免使用“豪华旅游团”、“自选购物次数”、“准(或相当于)星级酒店”等诱惑性、模糊性或不确定性用语,以避免因游客对旅游产品期望值过高而埋下事后遭受投诉的隐患。二是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实行网上宣传、推广、销售。通过网络展示企业形象,推介旅游线路,介绍旅游常识,传播风土人情,增强游客吸引力,积极推行网上预售和交易,从而实现旅行社业务经营的现代化、自动化。加强部门沟通,实现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辅助者合作共赢。旅行社经营活动的高度依赖性和关联性,决定了一次旅游活动涉及旅行社、景区点、宾馆、交通、购物场所等相关单位和部门,每一环节均需要各相关经营主体的相互支持、配合与协调。目前,我国旅行社企业一般来说规模较小,对于诸如航空、铁路等经营主体来说,旅行社并不是他们的重要的销售环节,尤其是在游客流动量较大的热点地区,旅行社往往出现有客源,但无机、车票的尴尬境况。但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与旅行社业相关的各个产业正逐步向市场化、企业化方向迈进,因此,旅行社首先应该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格和接待服务能力的相关旅游辅助者,并通过接待合同等法律形式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其次,在市场机制发挥主要作用情况下,通过规模效应取得资源优势,不断加

强与协作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实现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篇3:四川旅行社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传统旅行社业已不能适应时代变迁的需求, 线上旅游业的加入使得传统旅游市场受到极大冲击。信息技术在旅行社行业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网络旅游, 即当前发展如火如荼的旅游电子商务。当前四川地区的旅游业还停留在较为落后的传统经营模式, 虽然旅游电子商务业务也在不断兴起, 但是受携程、艺龙等大型在线旅游品牌的冲击, 留给四川当地在线旅游业的份额已经不多。学界对当前四川旅行社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状分析、问题提出和未来趋势预测。如四川省教育厅2011 年课题《四川省旅行社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就分析了四川旅行社发展所面临的深层问题, 尤其强调了网络销售发展缓慢, 旅游电子商务所占比重低使得四川旅行社业发展大不如前。在众多研究文献中, 以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为主题的文章最多, 比如吴丽的《我国旅游网络营销研究综述》、王庆生的《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研究新进展述评》、赖斌《基于Website的旅行社电子商务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研究———以四川省为例》等文章都对当前四川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指出这是未来旅行社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也是传统旅行社业想要回到昔日辉煌时期的关键所在。因此, 根据这些研究笔者就对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四川旅行社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探讨, 希望能够为振兴四川旅行社业贡献一己之力。

二、当前四川旅行社业发展现状

截止2014 年第四季度四川省旅行社总数为457 家, 其中地处省会成都地区的旅行社数最多, 其他分散于绵阳、德阳、南充、乐山、凉山、宜宾、阿坝等地区, 在全国旅行社减少的10 个省份中, 四川旅行社减幅最大, 达到了22.01%, 旅行社总数占全国旅行社总数比例从2010 年的3.17%降低到1. 7%, 全国排名从13 降至23 位。而在2013 年度和2014 年度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的省份均已没有四川, 2014 年度旅行社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中, 四川排名最末尾。这些数据都显示出随着旅行社业变革的加剧, 四川在全国旅游业大省的地位已经动摇, 这与历史上地大物博、风景优美、美食美景云集的“天府之国”极不相称。很大程度上与当前四川旅行社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 尤其是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环境不知所措, 不能先发制人有很大关系。

1.以信息技术带动旅行社业发展意识薄弱

对当前四川旅行社进行相关的调查发现, 除了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和康辉国际旅行社两大旅行社发展较好之外, 其他的旅行社都陷入低迷状态, 行业疲态十分严重, 其经营模式还是陈旧的信息咨询服务为主, 与之相关的电子网络平台建设很滞后, 很不完善, 服务质量远远赶不上其他发展较好的电子旅游服务商。这与四川旅行社业的管理及从业人员的用信息技术武装行业的意识淡薄有着很大关系。

2.信息技术发展落后制约旅行社业的网络化发展

四川地区地处西南偏远地区, 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较为落后也直接制约了当前四川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处于科学技术前沿的地区必将受益, 因此在北上广等信息技术发达地区的旅行社业发展也先发制人, 不仅在当地获得了很好地发展, 而且大有向全国扩张之势。

3.外来强大力量的压制

当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最好的、最具影响力的旅行社主要来自沿海发达地区, 比如携程、艺龙、去哪儿、途牛、乐途等多家企业是当前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领头羊, 但是这些旅行社都没有来自四川, 可以说当前四川地区的电子商务旅行社业绝大部分都被外地旅行社所垄断。而本地新兴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一方面因为自身行业知名度低, 另一方面是服务项目和水平还没办法和成熟平台较量, 受外来力量压制严重。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四川旅行社业发展格局变化

当前旅行社业格局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对传统的旅行社业务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 四川旅行社也不例外, 甚至可以说在这场变革中四川旅行社业整个行业都在接受洗牌, 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 旅行社的信息功能弱化。传统旅行社业的主要业务是通过向消费者提供信息, 处理票务, 设计旅游线路, 并提供旅游服务产品来实现的, 从而本质上来说旅行社业就是一种中介业务, 并没有实体性的商品存在, 并且消费者需要上门咨询, 最便捷的电话咨询在信息获取的全面性比网络差很多。随着新兴旅游电子商务的崛起, 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已不再需要上门店咨询, 只要有电脑、手机等网络服务终端, 随时随地都能够在网上浏览到海量的旅游服务信息, 还能够进行多家旅行社的业务对比, 选择最优的出行方案, 旅行社业已从卖方市场转移为买方市场, 使得传统的旅行社门可罗雀, 这一现象在四川旅行社业疲软的市场格局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 旅行社产品受到冲击。传统的旅行社业所提供的旅游产品主要是旅游线路规划和旅途服务业务, 比如随行交通、食宿、导游安排等。随着人们对旅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对个性化旅行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 传统的旅行社服务根本做不到旅行产品的个性化定制, 这跟他们的相对固定的经营模式有很大关系。而旅游电子商务就不同,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旅游产品, 自己设计旅行路线, 通过互联网来实时变更旅行线路和服务要求, 消费者的个性化要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这也正是为什么四川旅行社的传统服务在面对外来的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入侵时竟束手无策的重要原因所在。

第三, 对旅行社传统销售模式的冲击。传统旅行社很多是通过与酒店、景点、旅游交通等诸多部门进行批量购买服务, 通过低价买入和卖出的形式来赚取利润, 合作方越多所得收益越多, 旅行社还可以通过加工规划形成自己的精品路线来吸引消费者, 比如四川旅行社经典旅行路线毕棚沟———九寨——黄龙、成都———都江堰———青城山。但是随着旅游电子商务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人自行选择想去的旅游景点, 电子服务商家可以通过综合多个个性化的旅游线路, 分别与每一个旅游景点进行合作, 拿到比旅行社更低的优惠价格, 以此来吸引消费者, 这就使旅行社无法吸纳到的散客也成为旅游业务服务的重要对象, 使得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不仅抢占了旅行社的客源, 而且还将旅行社根本无法触及的散客也集中了起来。

第四, 对旅行社自身运营模式的冲击。旅行社作为传统的旅游业中介机构, 主要是通过赚取中间费用以及旅游产品的价格差来盈利, 其成本除了基本的旅游服务成本之外, 还有高额的广告宣传费用。与之比起来新兴的电子商务旅游省去了门店成本, 网络广告对受众的细化程度更高, 内容针对性也更强, 其效果比传统平面和电视广告效果要好得多。因此, 外来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就对四川旅行社传统的运营模式产生了冲击, 消费者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真实的“中介人”被网络的“虚拟中介”所取代, 四川旅行社的未来生存实在不容乐观。

四、未来四川旅行社业发展趋势分析

信息时代背景下旅游业进行着变革和整合, 全国旅行社业都存在着类似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川旅行社步伐相对落后, 虽然有很多可参照的经验, 但是这也意味着跟随别人的脚步很难取得突破, 按当前的形势来看, 四川旅行社业的低迷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但是未来总体发展趋势呈现在以下方面:

1.旅游电子商务投入增大

在线旅游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四川旅行社想要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通过转变陈旧的发展观念, 加大对在线旅游业的开发和投入, 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扭转当前发展的颓势。这种投入主要涉及资金和技术投入, 四川旅行社的发展模式应该从传统的营销方式中抽离出来, 将更多地资金用于线上产品开发, 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地域优势, 突出四川旅游美景、美食特色, 将产品和服务进一步细化, 个性化。政府在政策和财政扶持的基础上, 能够开辟出专门的旅游宣传网站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 或者是在原有的四川省旅游网进行大量的改动和调整, 及时更新最新的旅游信息, 调动各地市的在线宣传意识, 扩大在线旅游的影响力。

2.线上线下整合共同发力

线上线下齐头并进, 共同发力是未来旅行社业发展的大趋势, 转变卖方市场的观念, 紧跟时代步伐是实现这种整合的重要前提。当前中国的旅行社业正在进行着线上线下整合的格局调整, 2006 年10 月, 携程购并上海翠明国旅, 在线旅游企业开设线下营业点, 与在线产品销售形成互补, 在占据住大量的散客市场后, 又对传统市场进攻。因此, 四川旅行社必定也要利用地域优势, 整合四川境内旅游资源, 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注重线上旅游信息的及时发布、更新和处理, 将消费者的需求当做自己的追求, 不断完善提高, 维系和巩固传统和网络两个市场。

3.个性化旅游产品成为未来四川旅游发展的主力产品

纵观国内外旅游业发展, 可以发现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比如自助游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 这也是长时期旅游业发展的另一大趋势之一。近年来的旅游活动证明, 传统单一的大众旅游产品已经不再一统天下, 其它形式多样的登山旅游、探险旅游、专题旅游、驴友、自驾车等项目由于具有个性化、参与性强的特点, 而不断受到市场的追捧。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四川旅行社应该充分利用四川地区多山多水多美景的优势大力开发自助游。旅行社通过为游客采集、综合和提供旅游信息, 恰当安排行程来实现自身信息服务的价值, 变接待为空间移动服务;其次, 旅行社还要通过非包价旅游产品的开发,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多个零散的消费需求进行整合, 比如酒店、景点门票的团体采购, 并开展行业间合作扩大业务范围, 比如保险业、银行业;最后, 针对消费者对自由度和个性化的要求, 将省内各个旅游景点、酒店、交通、餐饮服务以菜单陈列的方式提供给消费者, 以供他们选择, 减少其信息搜索和处理的负担, 真正体验轻松出游。

参考文献

[1]赖斌.基于“尺度变换”视野的旅行社业生存状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04:107-111.

[2]赖斌, 杨丽娟.基于Website的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绩效影响因素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旅游学刊, 2007, 06:86-90.

[3]张梦.四川旅行社业创新发展思路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02:51-55.

[4]叶娅丽, 陈学春.四川旅游业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J].前沿, 2012, 19:142-144.

篇4:旅行社业发展趋势

关键词:团购;旅游;旅行社业;创新策略

一、旅游团购发展现状及趋势

如今,在备受欢迎的团购旅游产品中,单项旅游产品销售较为常见,而组合旅游产品相对较少。

(一)单项旅游产品团购发展现状

单项旅游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酒店客房、餐饮、景区门票、机票等,其中以酒店客房与门票团购规模尤为巨大。酒店主要为经济型酒店、商务酒店、温泉度假酒店,高端酒店的团购价甚至低至五折以下。餐饮团购的对象不仅包括旅游者,也有目的地居民,没有突出其旅游属性,多为大众口味的低端食品。景区门票团购最为常见,这主要是因为景区无需后续运营成本,在先期投资既定的情况下,每多做一单就盈利一单,其门票价格也有很大的压缩空间,因此,在旅游淡季,景区可以充分利用团购方式来刺激需求;门票的团购方式有某一景区门票、相邻景区联票、某地旅游通票,旅游通票主要是由旅游资源丰富、可进入性强的旅游目的地推出的,如云南、四川的主要景点通票。机票团购一般出现在淡季的某些特殊城市间,这些城市旅游季节性强,航空公司需要低价促销来刺激需求。

(二)组合旅游产品团购发展现状

目前组合旅游产品的团购方式一般有两种:短线的全包价旅游和长线的半包价旅游。短线的全包价是指客源地旅行社推出其所在地周边旅游景点的组合旅游产品,与传统旅行社产品没有本质的区别,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部要素,所不同的是有线下操作改为线上操作,旅游团费更为优惠,如郑州市内旅行社推出的云台山二日游团购。长线的半包价是指目的地旅行社向客源地推出的包含目的地游览期间的旅游费用,客源地至目的地集合地点之间的交通费用不包含在内,有些旅行社对于目的地期间的费用也是选择性地包括,如包含部分团餐,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这种“半自助餐式”的产品受到了广大旅游者的青睐。

二、团购背景下旅行社业发展的机遇与威胁

机遇方面主要体现在,旅行社业可以通过与团购网站合作推出团购产品,开发了新的营销模式、新的产品,并利用团购网的巨大眼球效应,带来了一定的客源。借鉴团购网的经验,旅行社业也可以脱离团购网,利用自身的电子商务,开展旅游团购活动。

不可否认的是,团购带给旅行社业的更多的是威胁。这一方面表现在,景区、酒店业等旅游相关部门不会再如以前那么地依赖旅行社业所带来的客源,通过直接与团购网合作,吸引大量客源,节省了中介费用,同时通过团购促销还达到了宣传的效果,旅行社业的中介地位被大大削弱了;另一方面,在散客旅游时代,传统旅行社产品已然不能满足旅游者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而旅游团购产品具备自由组合的特点,其推出必然受到自助游游客的热烈响应,这就分流了旅行社散客市场客源;再者,即使旅行社业可以与团购网合作,但因其推出的组合旅游产品成本费用高,利润空间小,在团购大军中不具备竞争优势。

三、旅行社业发展的创新策略探析

旅游团购热火朝天,旅行社业备受打击,但与团购产品相比,旅行社产品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具有专业化的服务和质量保障,团购产品因是线上交易,存在着陷阱多、客源市场受限、品质难保障、产品大众化等问题,旅行社业应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团购的相对弱势,制定创新发展策略。

(一)调整目标市场结构

旅游团购者必是网络用户,以企业白领为主导,25~29岁占比多,高收入高学历,是城市的主力消费人群;另外,旅游团购主攻自由行市场。据此,旅行社业及时调整其目标市场结构,以奖励旅游市场、银发市场、农民市场、中小学生市场、高端市场为主,打造特色化产品。

奖励旅游是由企事业单位发起的,多为公费出行,一般都会选择长期合作的旅行社,注重旅游的“附加值”,即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企业的凝聚力,旅行社应设计出“贯穿企业文化”的旅游产品;对于银发市场,要把握老年人追求经济、务实的心理,从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上,延伸服务内容,将老年关怀融入产品之中;旅行社要抓住农民网络空白的优势,抢占农民市场,在农闲时节,推出性价比高的旅游产品,满足农民游览城市风貌、体验城市生活的需要;对于中小学生市场,主要是社会实践旅游和假期夏令营,要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保证出游的绝对安全;而高端市场对低价的团购产品不感冒,因此,旅行社业应开展定制化服务,让其自身参与到产品的设计。

(二)创新旅游产品

首先,旅行社要积极关注新景区的开发进程,第一时间推出新景区产品,通过前期宣传引发首次效应。其次,在主题活动越来越受关注的背景下,开发主题旅游产品,给旅游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如:针对当今大量的“剩男”、“剩女”、“宅男”、“宅女”群体,开发相亲旅游产品和交友旅游产品;针对新婚群体,开发婚庆旅游产品,包括婚礼的举办与蜜月度假等;针对健康这一主题,开发医疗旅游产品……最后,在旅游过程中注重细节服务,为旅游者提供服务附加值。

(三)选择适宜的团购推出途径

尽管旅行社推出组合旅游产品团购困难重重,但并不能因此就放弃了这种新的促销方式,从而落后于时代潮流。旅行社应根据自身能力,使“团购”为其所用,变被动跟进为主动出击。中小旅行社可以选择与团购网站合作,但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陷入价格混战,应走品质化和特色化,赢取口碑效应,争取忠实客户;实力较强的大型旅行社,可以考虑在自己的门户网站上开展团购业务,利用自身的品牌效应保证其团购信息能够广泛的传播到消费者中去。

参考文献

[1]张义杰.旅游团购:便宜就是竞争力[N].河北日报,2011-2-23(12).

[2]邓曦涛.旅游团购能火多久[N].中国消费者报,2011-2-21(A04)

[3]陈韵.旅游团购新崛起[N].中国旅游报,2011-5-30(6)

[4]陈炜.团购凶猛颠覆在线旅游代理模式[N].国际商报,2011-4-19(15)

作者简介:

篇5:旅行社业发展趋势

【摘要】旅行社作为旅游业最重要的营销机构和基本旅游服务的提供机构,在旅游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旅游业是信阳重要的支柱产业,因此促进旅游业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信阳旅行社的现状、信阳旅行社的未来发展两个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信阳旅行社业 优势 劣势 发展前景

引言

旅行社作为旅游业最重要的营销机构和基本旅游服务的提供机构,在旅游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业日益成为发展势头和规模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城市经济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的增强,对于城市经济的拉动性以及对于文化和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的显著。

1.信阳旅行社业的现状

信阳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自古就有“三省通衢”,是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这样拥有得天独厚气候的城市,旅行社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相当之快。近几年,信阳旅行社业的发展大大带动了信阳经济的增长,在信阳经济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信阳旅行社业现在还不是很成熟,内在存有较多问题。

1.1现阶段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1.旅行社业队伍较为壮大:

目前,全市具备接待条件的旅游景区29处,其中:4A级景区3处、3A级7处;星级饭店19家,其中4A级2家、3A级13家;国际国内旅行社发展到39家,持证导游393名,旅游直接就业2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10万人。

2.信阳的历史文化及历史建筑:

信阳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有亡羊补牢典故的发生地——楚王城遗址;演奏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乐曲的楚国编钟;是治水名臣孙叔敖、砸缸救童司马光、中原硕儒马祖常、开漳圣王陈元光、明代文坛领袖何景明、清代植物学家吴其睿、状王宋世杰、巾帼英雄邓颖超的故里。信阳是赖姓、罗姓、傅姓、江姓、孙姓、潘姓、黄姓、蒋姓等10多个姓氏的祖根地,是台湾、福建、东南亚乃至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这里还有佛教天台宗祖庭净居寺,僧尼同寺的灵山寺,千年古刹贤隐寺,道教胜地三教洞。

劣势:

1.经营规模小:旅行社市场的无序,旅行社经营规模综合实力弱、特别是大型旅行社的“示威”,是信阳旅行社业经营之“累”的最突出的表现。近几年,我市旅游业一直呈持续快速发展势头,旅游收入尤其是红色旅游收入增长很快。然而,此情形下整个旅行社业的发展却已渐入困境:一些规模稍大的旅行社的业务增长放缓,创造、争夺新的商业机会的能力下降,为确保传统市场份额付出更多的精力而无暇顾及新兴市场,最终形成一个无奈的恶性循环。

2.迟滞“网络化”经营

近几年来,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经营正在深刻的改变旅行社的生存环境和经营面目。据了解,在全国双百强旅行社的前30强中,没有一家在单纯经营旅行社,无一不混业经营。而信阳的旅行社在这一领域几乎无所作为。

网络已经改变了旅行社行业的游戏规则,旅行社或者适应新规则或者创造更新的规则,否则只能接受失败。对此,有专家认为,未来的旅行社将是一个以网

络为依托的旅游线路设计顾问或旅行安排顾问。从这个意义上说,逐渐丧失了部分传统优势的旅行社,当务之急是设计开发个性化、人性化和差异性的线路产品,同时充实和丰富自有网站,主动去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毕竟,市场是残酷的,变化是必然的,不要等着变化到来,而应主动变革。

1.1.1现阶段机遇与风险

机遇:

随着全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运营环境大为改善,旅游投入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旅游功能进一步增强,旅游目的地形象进一步优化,这些前提条件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市、县(区)旅游部门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制定了“点、区、群、带发展”、“重点开发”、“空间布局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打造旅游精品”等五大战略,进一步促进了信阳旅游业上规模、上档次。把零星分散的景点逐步做大而连成景区,把若干景区以交通干线扩展连通而形成景区群,把众多景区群构成旅游黄金带;加快开发鸡公山、南湾湖、灵山寺为主体的山水旅游景观带,新县红色首府、罗山红二十五军出发地、市区鄂豫皖红色纪念馆为标志的红色旅游带;光山上官岗村、潢川华英、新县羚锐为主题的工农业园区旅游带,以及固始、息县、罗山寻根问祖游观光带,形成了贯通南北、连接东西和辐射周边地区的旅游新格局;重点培育鸡公山、南湾湖、灵山寺、新县、固始、罗山、光山等7个景区群,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对旅游资源统一规划,有效整合,深度开发,集约经营,打好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红色旅游和茶文化旅游四张牌,着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工农业园区游、休闲渡假游等复合型旅游产品;努力打造、推出一批精品景区、精品旅游线路,把特色做优、精品做强、品牌做大,形成重点、优势和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

在政策上,河南省当前旅游业面临着大好机遇,河南的“旅游立省”战略。信阳市实施“旅游市”战略具有良好的基础。

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紧紧围绕“当好中原居奇生力军、建设魅力信阳”这一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精神,不断加大旅游开发建设投渗入渗出,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强力提升旅游品牌形象,促进了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为“旅游立市”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威胁:

1.没有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经济”的产业观念

旅游作为一个产业的观念还没有在全市真正树立起来,没有将旅游产业发展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没有把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对待,没有认识到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工业、抓项目、是抓发展,缺乏对旅游业经济性的认识。

2、缺乏“大市场、大旅游、大产业”的认识

旅游业现在已经作为国家产业政策宏观调控的一个朝阳产业,已放在了国民经济突出的位置上。但是,我们并没有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视角去思考,没有认识到树立“大市场、大旅游、大产业”的重要性,各自为政、行动消极现象普遍存在。

3、对旅游的政府主导功能积极性不够

正如张春香市长所说,目前信阳旅游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两头热、中间凉”。即市场需求的终端,即信阳之外的消费群体、旅游消费者对旅游需求很热,产品的生产基地(各个景区)很热。但作为管理者和服务者的政府的行政拉动、行政主导、行政引领这一头相对比较凉。

2.信阳旅行社业的发展前景 目前中国的旅游业可谓蒸蒸日上,旅游市场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推动下快速增长——无论是出境游、入境游还是国内游的收益都呈直线上升趋势。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旅行社业在信阳市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通过信阳独有的地理气候,特有的民俗节日,拉动整个信阳旅行社业前进的脚步。

2.1旅行社业的发展目标

信阳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海内外游客群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全市旅游系统加大信阳旅游目的地宣传,积极开拓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客源市场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发展形势令人鼓舞。2004年至2007年,全市接待旅游者169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9.03亿元,年均增长41.6%和41%,已成为我市发展较快的一个新型产业。旅游业在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今后一个时期,信阳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依托生态优势,围绕“山、水、林、泉、寺、茶、红”七大资源,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打好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和中国茶都两大金字招牌,突出“绿”、“ 红”两大特色,以鸡公山、南湾湖、灵山寺、商城汤泉池、新县红色景区以及国家、省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到2010年,把信阳建成联接长江、黄河两大黄金旅游带的旅游热点地区,旅游总收入达20亿元以上,旅游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全市旅游业发展目标,我们近期将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以“规划”为龙头,全面启动我市“创优”工作。由省计委牵头制定的《大别山旅游发展整体规划》已进行两次专家评审,近期即将出台,下一步我们将依据规划全面进行开发建设。各县区、景区(点)也要切实做好辖区内的旅游规划、景观设计和策划包装工作。同时,我市已决定“六创”联动,并要求力争到2005年我市成功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为此,市政府已于去年11月份致函省旅游局正式启动我市创优工作,我市的创优动员会已于8月19日召开,贾连朝副省长、杨盛道局长到会表示祝贺,贾省长对我市的创优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从而正式启动了创优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创优的国家标准,加大督导力度,有关单位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确保创优方案的贯彻落实,力争明年9月份成功实现创优任务。

2、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投融资机制建设。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是信阳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我们将按照“全市统一规划、属地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经营”的原则,解决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探索将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符合条件的景区可转让或拍卖经营权。以产权为纽带,以现有主要景区景点为基础,吸纳旅游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参加,组建信阳旅游集团公司,整合全市旅游资产,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3、加大开发力度,稳步提升我市旅游档次与接待水平。按照我市景区(点)规划和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特级标准,积极实施旅游精品工程。全市旅游整体开发要突出“山、水、红、生”五大方向,抓住“一个重点”,即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游;建成“三大支撑”,即山水生态游、红色教育游、宗教信仰游,形成鲜明的信阳特征;叫响三张王牌。即龙头牌——鸡公山避暑游、金字招牌——茶文化游、主打牌——山水信阳游,重点做好“一日游”和“双休日游”活动的开发经营。同时,我市将围绕旅游核心区修建扩建全市旅游干道网络,形成三级以上技术标准的快速旅游通道网。完善休息、餐馆、购物、公厕等功能。加快重要风

景区与高速公路连接线的建设。加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以星级饭店为主体的饭店体系,基本适应各层次消费群体的需要。

4、强化宣传促销工作,积极开拓客源市场。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做好旅游宣传促销工作。重点抓好精品线路、黄金线路宣传和策划,有意识地培育名牌、创造名牌、宣传名牌。加大“两山一湖”(鸡公山、灵山、南湾湖)旅游宣传促销,加快推进“两山一湖”跻身全国旅游精品网络。实行“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的大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创新促销手段,提高促销效果。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建立旅游协作网络,实行资源互补、市场共享、互动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信阳旅行社业现还处于发展阶段,特色、短线、自驾游都是信阳旅行社业现阶段的软肋。加强管理内部环境、力求创新产品、形成强大产业链接、企业间强强联手会使得信阳旅行社业的前景更加光明。旅行社业在信阳市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信阳市的经济产业支柱,期待信阳旅行社业的不断发展,成为一线旅游业城市,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使信阳经济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洪滨,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2]刘德光,陈凯,许杭军,旅游业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篇6:2006年美容业发展趋势

前言

2005年是中国美容业发展中值得记忆的一年,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美容经济被国家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美容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办法》对行业的规范发展正式提出了要求,同时也随着中国对入世的承诺的兑现,针对国外产品关税的降低,更多的外国美容品和技术以及资本大量进入中国美容市场,此外,国家对医药和化妆品广告的治理和规范也体现了行业需要建立诚信的内在发展要求。美容化妆品行业关注已久的直销立法终于已经于2005年8月颁布,12月1日起开始实施,《直销管理条例》对企业的严格监管和准入门槛使国内的美容化妆品企业并未得到较大的机会,国内绝大多数美容行业企业在继续沿着新的市场发展模式增长,按照近两三年的行业发展速度来估计,2005年美容行业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美容机构将达到接近200万家,美容业从业人数已经接近1000万人。

美容行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群,随着美容服务消费的不断增长,各个产业都在发展中前进和变革,包括美容服务、美容教育、美容业会展、美容科研科技、美容业营销方式等都在快速的发展中,针对目前的行业现状,我们分析行业未来的变化和趋势,期望新的变化促使美容行业发展更加成熟、也促使美容产业更加健康的发展和壮大。

以下内容将从美容行业相关的几个方面分析发展的趋势和变化。

一.美容服务

以下从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两方面,针对美容服务消费需求发展趋势、美容服务开发新趋势进行阐述。

2006生活美容服务发展趋势

美容服务的变化是市场消费者需求和经营者引导互相作用结果的综合反映,从04至05年的美容服务来看,首先,美容消费逐渐成为城市女性生活方式的内容之一,同时,美容消费者的层次更加广泛,消费者对美容消费也逐渐更加理性和主动起来。总的来看,2006年后美容服务将呈现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生活美容服务日渐成为城市女性生活的重要内容。

从美容场所的环境和名称上来看,“美容院”被更多的诸如“生活馆”“女人会所”“养生馆”等代替,店内的环境和服务设施也逐步提升,更加注重美容服务的享受性,如今的美容院正在成为女性减压和美化心情的重要生活相关场所,甚至在一些较大的美容SPA会所更是集合了更多的消费功能,例如餐饮、商务、宽带服务等。如此的美容会所成了女人除了家和工作单位之外的重要不可缺少的生活空间。今后这样的趋势将迅速普及并改观城市美容院的经营方向。

2.美容服务中美化形体和舒缓减压的服务项目由于更加受到女性消费者的青睐而变得更加普及和重要。

相对与传统的美容观念,现在的女性消费者开始更注重健康和全方位的美丽体验,而不仅仅像以前那样局限在面部,诸如、SPA、芳香疗法、舍宾、瑜珈这些美容相关的服务更加广泛的被女性消费者接受,在一些大型的美容会所这些服务项目都被设计在经营的内容里,带给女性消费者以整体性的美容生活新体验。

3.美容服务更加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随着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被发掘,如今的美容院除了在营销上不断提高以外,在对顾客的服务上逐步的也更加注重起来,长久的保留顾客必然需要更人性化的服务,许多美容院在对客服务的细节上下工夫,从卫生、便利性、隐私安全性以及情感关怀这些方面做出了很多的提升,同时也更尊重顾客的个性化要求。

4.男士美容将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投资者逐步升温,并逐步形成美容服务体系。

男士美容首先在日化线上有了较明显的发展,目前有影响的男士护肤品品牌已经占领了商场超市化妆品专柜的一角,而且商场覆盖率已经达到60%以上。而男士美容生活馆也已经在一些大的城市开始吸引更多男士消费者的注意,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重庆、杭州、深圳等时尚消费活跃的地区已经出现了连锁经营的男士专业美容店,个体投资的男士SPA养生馆也在白领聚集的商务生活区内不断出现和增加。在概念引导上,媒体和生活资迅也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相信2006年这个市场的开发将进一步升温。

2006年整形美容服务变化趋势:

1.整形美容被大众消费者日益接受,消费群体范围不断扩大。

以前被媒体广泛关注的“人造美女”之类的整形美容现象已经逐渐不再成为新闻事件,更多的人开始尝试以整形美容来追求美丽,而局部的整形美容也日渐被广大的爱美人士所接受,消费群体从个别特定人群向普通大众过渡,将有更多的追求社交形象并有消费能力的企业家或者公众性行业的人群接受美容整形,男式进行整形美容的例子也将明显增加。整形美容消费群体扩大化最为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大学生群体为个人形象的美容整形案例较多的出现。

2.整形美容机构发展迅速,技术设备迅速和国际水平接轨。

在省会一级的城市,整形美容机构纷纷建立,这些整形美容机构为了取得市场示范效应,往往以外来的整形医师和较高的技术设备先期投入来取得消费者和市场的的认可,因此在大型的医疗整形美容机构中都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水平。

3.在国家对医疗美容市场的整顿规范下,整形美容机构加快规范化和专业化进程。

目前的整形美容机构中,有医院开设的美容专科门诊,也有合资单独开设的专业医学整形美容中心,由于从业主体不同,国家政策和制度监督不够完善,真正专业和规范的医疗美容整形市场并未成熟,这个过程将在一两年内加快,随着这个产业的管理规范,整形美容中的纠纷和事故将会有明显的减少和降低。

4.随着整形美容技术不断发展提升,消费者对美容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新的美容材料和药剂将取代老的传统的材料,促使整形美容的安全性和效果性进一步提高。

在隆胸、挺鼻、除皱这些常见的美容项目中,新的安全材料和药剂,例如隆胸硅胶这些高科技假体将进一步替代人造的脂肪或者其他一些安全性较差的材料,除皱产品中,传统使用的肉毒素将被奥特兰、伊凡露等新产品代替。

二.美容教育

近几年美容行业发展迅速,美容专业技能人才和美容经营管理人才相对缺乏,现有的美容教育承担能力不够,美容教育的体制和学校经营都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明年和以后几年中美容教育领域将呈现出以下发展的趋势:

1.美容教育产业投资趋于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美容教育产业来自于较早从事美容行业开拓的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随着美容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很多美容企业投资于美容技能教育,目前全国有美容教育机构约800家。另外在外国美容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美容教育是相对具备优势的投资领域,近两年已经出现了许多合资的美容培训机构,在市场竞争以人才为主要因素的现状下,对美容教育的投资正是具备战略眼光的选择,今后几年,美容教育的产业将在整合和裂变中走向更成熟的发展阶段。

2.美容职业教育将受到国家教育和劳动管理部门的更加重视,从而改变原有的自发无序发展状态。

美容职业教育是解决女性就业,尤其是小城镇、城乡女性就业的非常有潜力的职业教育分类,随着国家对此产业的规范和重视,美容职业教育将逐步被纳入正规职业教育的行列,成为职业人才成长的新增长点。国家在新职业种类增加、职业资格认证方面将更多的含盖美容行业。但目前我国的美容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地域分布也不够均衡,边远和城乡地区美容学校较少,如何用市场手段解决美容学校的生源和效益共赢问题,将是美容职业教育业者面临的问题,也是美容教育突破发展的方向。

3.美容学历教育将快速发展,一批具备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教育资质的学校将率先培养出一批美容行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为了改变目前美容行业高级人才缺乏的现状,提升美容职业教育的层次,近一两年许多有实力的美容教育机构通过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或者与国外学校的合作将美容教育提高到了学历教育的高层次,学制2年到4年不等。高素质人才进入行业,必将提升行业的整体形象,也将促进美容行业向更规范的市场化发展。以后几年的美容教育市场,普及型的美容技能培训教育和学历型的美容专业管理教育将平分秋色,呈现出合理的层次差别和阶梯。

4.随着美容教育行业的规范和发展,专业美容教育师资需求进一步增加。

无论是生活美容职业技能教育,还是医疗整形美容人才的培养都需要新增一批专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目前的现状,美容教育培训还主要停留在传统的以经验带徒弟的阶段。在美容教育高级阶段尤其需要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职业教师人才。她们应该掌握现代美容科学知识和技能、了解美容科学发展方向、具备一定操作和管理实践经验,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技能和综合修养,没有这样的师资,美容教育发发展突破将无从谈起。目前的高学历美容教育热度发展,正是高级美容教育师资需求旺盛的时候。

三.美容商贸

1.美容展览行业市场仍将随着行业发展的需要而继续发展,但将出现实际的萎缩。

近年来展览会的主办权放开,众多商家积极参与,就美容化妆品行业来讲,在当前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同时,各种会展业的竞争也是日益激烈。甚至是接二连三,你方唱罢我登场。主办者有行业有关协会,如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协会、中国美容美发协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有行业科研中介机构,如全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承办的两年一度的“中国日用化工研讨会暨洗涤化妆个人护理用品博览会”;有专门的展览公司与策划公司,如一些区域性展会;有行业媒体,如《中国化妆品》支持的上海、大连、重庆美博会等、《美容时尚报》在北京打造的国际美容时尚周、《化妆品周刊》举办的武汉美博会、《东方化妆品》开设的网上美博会等。2005年各种较有规模的美容展览达近40场,月均都有两三场,全国性的展览也有十几场。在这些展览会里,地方举办的行业展览占很大比例,从实际的效果看,真正达到参加者心理预期的展览会议并不多。企业参展成效不大,展览会难以形成规模和影响,最终将决定了展览业自身的生存。因此可以预见,美容化妆品会议、展览业将会进行整合,办得好的展会将在竞争中走向集中和垄断,一些相邻城市、相邻地区的会展将合并举办,强强合作,形成规模效应,形成区域性的会展中心。我们看到每年两届的广东美博会、一年一度的上海美博会等已成为业内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会展。

2.美容化妆品行业展会将出现更加细分和专业的特点,展会的目标市场和定向更加明确。

在每年的展览会中,尤其是有很多地区性的展览为了增加参会客商的数量,往往把日用化妆品和洗涤用品、美容、美发这些结合在一起,虽然从人们的习惯认识上,这些行业相互关联,但是从市场需求和行业营销角度来看,彼此之间的差别甚大,如果一个展览会议不够专业,定向不明确,必然降低展会的成交效率,看似热闹却并不使得参会商家满意,如此以往,展览将越来越难举办下去。

让展会更加专业,把目标参会客商和目标参观人群的专业性工作做扎实,更加务实而不是好大场面、喜欢热闹,这样展会才有前途,这个趋势将随着市场对展览会议的需求而促使展览行业发生改变。

3.展会论坛成为美容会展内容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在体现更大的影响力。

论坛经济和网络经济被称为新经济的两大支柱,网络经济构筑新经济的虚拟空间,论坛经济构筑新经济的人性化空间。国内比较大的会展,每次都有相关的论坛出现,如业界具有影响力的上海展会、广州展会等都专门设立了论坛、峰会、讲座、对话、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研讨会等前沿技术、行业趋势、宏观经济、政策法规和市场营销多方面专题报告会,邀请业内有关专家、企业家、精英现身说法,为与会观众进行交流,为行业引入新的营销观念、把握业界发展脉搏,受到业内人士的热烈欢迎。参加论坛的来宾大部分是会展各地的参会商,会展与论坛不可分割。另一方面,论坛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会展的成果,扩大了其影响。如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在2000年展览会期间的以“WTO与中国美容化妆品业”为主题的新经济论坛,尽管入场门票费300元,参加论坛的代表还是积极踊跃。在由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主办、全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承办的2001年中国日用化工研讨会暨中国洗涤化妆个人护理用晶工业展览会期间的“首届中国日化高层市场论坛”更是倍受业内关注,论坛带给参会者很大的信息量和新思维,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和共鸣。2001上海美博会上《中国化妆品》杂志承办的2001中国化妆品营销专题研讨会已成为该博览会的王牌栏目;这些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展会都在着力打造这类权威性论坛,可以预见这种整合业内管理人士、营销专家、咨询机构、专业媒体的优势资源融于一体的形式必将在今后的展会上更加活跃。

4.美容行业展览尤其是全国性的大型展览将更多体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吸引更多国外美容企业的参与。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中国入世已成定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潜力吸引了全球商家的目光,进入中国市场,参加展览是不二之选。今天的商业展览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多重于社交活动,而被公认为是拓展市场的—种行销利器。它不仅可以使企业直接与顾客接触、支援地区分销机构,达到重点展示、营造气氛的目的,还可提高企业及产品知名度,发掘新的市场潜力,促进销售手段的多元化。因此我们看到在行业几个大型展会如广东会、上海会上的外企业越来越多,而且有以国家功地区组团参展的趋势。另外,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使得展览项目、组织机构的对外宣传面向全世界进行,在世界各地的各个角落,只要你具备上网条件,都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较为充分的展览信息;展览信息从定向发布走向非定向发布,对展览会的宣传挣脱了地理位置的束缚。有了电子商务,展览业的发展国际化、竞争全球化将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四.美容行业媒体发展态势

美容行业的发展催生了一批美容行业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壮大,从截止到2005年的情况来看,美容行业媒体主要的形态是报刊和网站,其他的形式发挥的作用相对很弱小,这其中与美容行业本身的特点以及发展情况是相适应的,近两年来美容报刊媒体依然维持原来的市场格局,美容网站发展迅速,据估算,目前各种美容类的网站包括行业和地方网站分类频道家起来的数量超过300家。作为真正对行业起到较大影响的媒体来看,报刊的影响力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报纸方面以《中国美容时尚报》为主,期刊方面以《医学美学美容》、《中国科学美容》、《美容院》、《健康与美容》等为主要刊物。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一部分非主渠道发行的美容类直投刊物,以地区性发行为主。

在今后新的一年,美容行业媒体发展基本仍将延续目前的局面,同时将呈现以下发展的趋势

1.对行业的交流与共融作出更大的贡献的媒体将更加具有行业影响力这一点越来越被有实力有责任感的行业媒体所认同,继而这些实力媒体将在行业交流和行业发展促动方面作出更多的活动和事件,并贯穿在媒体的内容创新设计当中。

2.美容行业媒体发行有逐渐向非行业读者进行渗透的趋势,而且这样的趋势也是媒体和市场发展竞争的需要,最好的行业媒体应该在消费者和行业内都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如此才能体现媒体对品牌和行业塑造的价值,媒体只有同时取信于消费者和行业企业才可以真正起到引领行业发展和提升行业层次的作用,在这个发展理念上值得更多的本行业媒体去思考和行动。

3.随着美容行业企业品牌提升的需要,更多的媒体方式将介入美容行业,更多方式的媒体也被美容企业选择来做为自己宣传品牌的渠道。例如近一两年出现在电视、公共场所电视等媒体上的美容品牌广告。

五.美容业经营管理新动态

1.在美容院业态中,绝大多数的美容院经营还将以产品销售和服务并重,但随着消费者对美容消费的认识加深,服务越来越被重视,以服务项目整体 销售为主将越来越成为经营者的共识。以产品为主的美容销售模式越来越被顾客决绝接受,因为频繁购买会使整个美容服务过程充满销售的氛围。相反,如果以整套护理服务为销售模式,则可以更好的体现护理本身的价值。

2.美容个体经营者在营销方式上更加主动和多样,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坐等顾客上门的被动做法现在早已经很难维持生意,街道上林立的美容店开始主动接近自己的目标顾客和老顾客,用各种手段请顾客上门光顾,同时也增强了宣传的投入和与顾客感情沟通的投入,例如节日里进行的亲客活动、日常联络、礼品馈赠等。

3.国家有关部门对美容行业的管理和规范的加强,必然将促使行业从业者提升自身的经营素质。

《美容美发管理暂行办法》从经营范围到经营必须具备的资格以及卫生条件要求都有了新的规定,随着检查监督的执行,美容机构必须改变以前局部存在的经营项目混乱、环境脏乱差的现象,给自身先做一次“美容”。

4.直销法律法规对广大的美容行业企业提供了新的合法的营销方式,但目前可以依法适应新法规的企业很少,只有诚信经营做大做强才有新的开拓市场的资格和机会。这样的观念必然被更多的美容化妆品企业接受。

5.经营特色成为美容院竞争和生存的要点。特色就是“与众不同”,就是差异性。但目前绝大多数美容院不懂得特色经营,习惯跟着市场走。创建特色美容院的策略:①.突出自己的经营特点;②.保证产品品质;③.服务项目的独特性、超前性、新颖性;④.独创的专有技术;⑤.制定独特的促销赠送方案(如面部美容赠送脚部按摩);⑥.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如杜绝美容师推销);⑦有特点的装修风格;⑧引进新型的实用管理技术和设备(如电子商务);⑨ 塑造美容师专业形象,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礼仪训练,激励美容师发挥自己的潜能。

六.美容科研

快速发展的美容行业催生新科技进入美容行业,近几年来,我国美容行业紧随国外先进的美容科学新技术,虽然在美容科学技术的实质水平上与国外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在概念和技术的引入方面也相当及时和迅速。在新的一年,美容新科技必然还将激发美容消费市场,起到引领和试验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新的美容科技不断发展,并被迅速的运用到实际的美容案例当中,从而不断引领美容市场的潮流。以下是最近一两年美容新技术的介绍。

A.英国一家整容技术公司快将推出名为“活细胞治疗”的美容手术,顾客以本身可制造胶原的细胞样本培植出这种细胞,再将细胞注射在自己的脸上,据称比注射肉毒杆菌去皱手术的效果更持久。英国Isolagen公司已在人类脸上小范围进行了近1000次测试,估计快将推出全面的活细胞治疗整容术。其过程是先为顾客局部麻醉,然后从顾客耳部后边的皮肤中抽取少量成纤维细胞。这类细胞可以制造令皮肤回复光滑和弹性的胶原蛋白,放在实验室培植8周后,便可以注射到顾客的脸上,或是保存起来留待日后使用。

取得这项技术专利的Isolagen公司表示,顾客接受活细胞治疗后一个月内,便可看见面上的皱纹甚至疤痕消失,而且效果可维持七年;而目前流行的肉毒杆菌注射的效果却只维持3个月。活细胞治疗最坏的副作用可能是注射培植细胞位置的皮肤附近会发红。

B.细胞活化再生美容:通过高科技的CPU芯片,根据各人的皮肤状况和电阻的不同,发出3种类似人体生物电流的微弱电流,分别作用于皮肤的角质层、基底层和真皮层,从肌肤里面开始活化细胞,改善皮肤问题。

C.“金丝植入”美容法。将 24K 的黄金通过纳米技术的特殊处理和加工,把对人体有害的镍元素去掉,加入皮肤有益微量元素及骨胶原,重新制作成 0.1mm 的金丝。将这种金丝通过植入器植入到皮肤的真皮层,用以除皱,以达到美容的效果。

D.无添加化妆品:真正的“无添加”是指日本政府规定的大约102种对皮肤有害的化学添加物,完全不加入化妆品之中。由于皮肤没有积极、主动吸收的功能,化妆品中的油和水只能停留在皮肤的表面,对皮肤的新陈代谢没有帮助,无添加化妆品不再用油与水为主体原料,利用深海、高山、动物、植物等大自然中的凝胶为原料,把凝胶中的粘质体通过生化工程,合成肌肤中真正需要的细胞间脂质,采用人工细胞(脂质体)技术,送到皮肤的深处。

2.中医美容继续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理论沿革不断得到发展,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由此衍生出更多新型的美容产品和新的美容护理方式.针灸减肥、中药熏蒸、中药面膜、拔火罐、耳烛美容等都是在传统中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美容方法。这些以调节肌体、驱邪扶正、通透脉络为出发点的绿色美容方法已被许许多多的人所喜爱,逐步形成为一个时尚的产业。很多医疗机构将其深入研究.中医美容所用之物,大多取自于天然的动物、植物、矿物、日常生活所用的食物占有相当的比重。且对人体的毒附作用和不良反应小,操作简单,又无现代化妆品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之弊端。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因此,研究开发传统的美容健美产品和方法,已成为引人瞩目的新动向。近年来,中药美容药品在我国非常流行。尤其在美白、减肥等美容领域有很好的市场反馈。据许多研究证明,大多数美容中草药都含有生物碱,甙类、氨基酸、维生素、植物激素等。对皮肤有滋养保护作用,能增强皮肤的免疫力,可以保护表皮细胞的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衰老、调节皮肤的生理功能、增强皮肤活力、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改善皮肤的微循环的作用,从而可使人气血充盛,容光焕发。

3.美容新科学技术和科技产品缺乏严格的政府认证,市场在鱼龙混杂的质量怀疑中观望,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认证和规范,在随后的一两中,规范和澄清市场环境,成为保护美容科技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虽然看上去美容市场的科学新技术层出不群,甚至在行业内闹的热火朝天,但实质上,这样的局面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国内的美容市场从来都是热衷于新概念的引进和推广,从“羊胎素”到“干细胞”再到“金丝美容”,美容科技始终在发展,但政府管理部门对于这些新科学技术的认证和规范却很少涉及,以至于借着美容新科技的概念以次充好和夸大效果的广告以谋大利的美容从业者络绎不绝,消费者损失的是金钱,美容行业失掉的则是行业的诚信和形象。凡是涉及美容高科技,大都和生化和医学科学有关,消费者需要一个透明安全的消费环境,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起到至关重要的管理和监督市场的作用。相信随着美容消费影响力的扩大,这个规范的进程将很快被提到日程上来。

七.美容仪器

美容仪器是美容机构经营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随着美容机构数量的迅速发展,美容仪器市场也日益繁荣,新的美容仪器和美容服务项目之间互相需求,不断提升美容护理的科技含量,同时也在不断创造顾客的新需求,已经成为值得关注的行业发展重要因素。总揽目前的美容器械市场,它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

1.目前的美容仪器市场消费和需求仍以中低档美容仪器为主,在大量的中小美容院内,还将以传统的美容护理手段和产品销售为主要经营特点。传统的美容护理手段主要是围绕产品和护理手法展开的,因而对美容仪器的需求还只是在初级的辅助设备方面,例如冷热离子喷雾、声波导入等。

2.新型的美容设备和仪器在不断进入中大型的美容场所,进口仪器也出现在一些高档大型的美容会馆,美容仪器在带给顾客新鲜体验的同时也给经营者带来了更高的赢利机会,以美容仪器带动服务品质进而提升营业水平成为美容店突破经营的利器之一。相信今后有更多的美容新设备进入美容店中。

3.跟随美容消费市场的潮流,在美容仪器设备中,减肥和美体水疗的设备更加受到了市场的欢迎,这个也逐渐成为美容仪器市场新的发展增长点,大有成为市场主流的趋势。

美体和减肥设备成了美容仪器公司最大的利润增长点。

4.在美容仪器市场群雄割据的市场局面之下,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市场竞争格局将逐步形成。目前的美容仪器市场,高档美容仪器多以港台的合资代理企业为主,中低档美容市场品牌混杂,由于仪器的科技含量不高,知识产权意识缺乏,OEM和仿造设备成为普遍现象。市场需要更强有力的整和力量去改变目前的市场格局,促使美容仪器市场合理的发展。

八.美容连锁经营

随着美容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美容行业连锁经营近几年发展相当迅速,特许加盟连锁和直营连锁企业都在行业里有了较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美容行业的半壁江山。美容行业媒体和行业协会组织相当重视和关注美容行业里的连锁经营企业,毕竟只有连锁经营才能有大规模的企业和较大的市场影响力。

随着美容市场的深度发展和行业竞争的激烈,未来一两年连锁经营的美容市场将呈现以下一些特点和发展趋势。

1.已经成熟的连锁品牌继续快速扩张市场,逐步形成一定的市场统治力。

前几年加盟连锁的品牌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群,但随着市场成熟和竞争的结果,少数一批真正有影响力和市场生命力的品牌正在成熟,并已经显示出对市场的统治力。其中大部分是具有良好美容专业资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连锁品牌。

2.直营连锁美容企业以其紧密型管理的凝聚力继续发展壮大,显示出其持久的生命力。近几年,一些优秀的美容企业在美容店经营中积累了丰富和成功的经验,并且以直营分店的形式扩张连锁事业,随着美容市场消费的增长而快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了地区性或者全国性的知名品牌,这些企业实力不凡,具备了较强的抵御市场竞争的能力,因而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

上一篇: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下一篇:我爱妈妈的眼睛优秀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