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教案

2024-06-15

《宽容》教案(精选7篇)

篇1:《宽容》教案

(3)培养对抽象的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解释能力。教学过程

一、解题

体重200英磅、粗壮结实的荷裔美国人亨德里克·房龙,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多才多世,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会画画,他著作的插图均出自于自己之手,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他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著名的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历史学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回忆说,20年代他在候车时偶然买到《人类的故事》中译本,于是——

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看花地总算看完了。这50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那么吸引我了。我还立志要写一部《东方的人类故事》。岁月迫人,看来是写不成了;但房龙对我的影响,真的比王船山、章实斋还深远呢!

郁达夫在林徽音译本《古代的人》的序言中分析了房龙的写作艺术,认为他的方法“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房龙的笔,有这一种魔力,但这也不是他的特创,这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而已。”

二、明确“自读目标”

三、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宁静的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愚昧守旧。

第二部分(2—4)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法律杀死了他。(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带领大家前去。(4)守旧老人以旧的法律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

第三部分(5—9)在死亡的威胁下,人们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走进新世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开始怀念先驱者。(5)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嚎遍野。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7)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以前的错误。(9)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第四部分(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意象 哲理

宁静的无知山谷——沉寂愚昧 无知愚昧的地方 永恒的山脉 ——长久封闭 人们怠惰、胆小 知识的小溪 ——知识贫乏 自私、易满足,需求浅薄的村民: 环境 这是产生贫穷与

心满意足地享乐 ——怠惰 落后的根源

为得不到果实而恐惧——胆怯

他们只需一点儿食物——自私 守旧老人

“对着神秘的古书苦思冥想” “摇着头”

“低声倾吐着恶狠狠的词句” 应该容许别人有行

“是它(法律)的执行者” 旧世界的统治者 动和判断的自由,“叫喊着,‘他死有余辜!’” 宽容的政策才能使 “并没有灰心”“预言说” 旧思想的维护者 真理得到发展 “不行”

“无力地抗争着” “强迫他把他们带走” 漫游者(先驱者): “指甲磨破”“脚上缠着破布”

“身体衰弱” 新世界的探索者 人类追求真理的力量 “拒绝(坐下)”“偏要说话” 是不可阻挡的,探索

“我已以找到幸福的曙光。跟 新思想的传播者 真理的先驱者是可敬 我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 的。

本文的主旨: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说明《宽容》一书的精髓,这就是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反对迫害先驱者,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五、三读课文,欣赏“序言”的形式

这篇序的形式新颖,让人在阅读全书内容之前,就受到了情绪的感染和思想的启迪。一部作品的序言可以用多种形式来写,仅以房龙几部作品为例: 作品名称 序言形式

《宽容》 散文诗(哲理诗)

《人类的故事》 书信体,写给汉斯和威廉的信 《人类的艺术》 第二人称,娓娓而谈地《告读者》

《房龙地理》 引一封学习地理有困难的学生的信,然后说:“如同以往一样,我接到你们的命令就迫不及待地去完成。我转过身来说:‘亲爱的,这就是!’”

《与世界伟人谈心》 致青少年们,虚构了一个对话的场所——谈心晚会

六、开阔思维

1.引导学生举出历史上或身边有关坚守真理与宽容的例子,培养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主张,并树立为真理斗争的精神。

提示:a意大利著名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生活在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统治的时代,他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极力坚持科学真理、捍卫真理而被判处刑,烧死在罗马。

b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世人嘲笑;爱因斯坦最初提出光量子论,遭到几乎所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反对,甚至连最早提出量子概念并第一个支持狭义相对论的普朗克也反对他的理论;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及革命活动遭到各国政府的嫉恨。但他们都没有妥协,反而坚持真理,维护真理。

c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有一个题为“对不起,老师”的节目,讲的是文革时期一个学生不明政治,揭发老师致使老师遭受迫害,而自己又一直内疚,终于在他事业成功的时候勇敢地向老师道一声“对不起”,得到老师宽容的故事。其实宽容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精神。2.学习本文你会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a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要靠真理的发展。b真理的发展是曲折的,因此我们应提倡思想自由,实行宽容政策,保证真理的发展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c探索者、先驱者的精神是可敬的,因此在学习上要有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

六、小结 人类需要宽容,而懒惰、无知、自私就不会有宽容!个人的不宽容,不会制造监狱,也没有刽子手;而官方的不宽

篇2:《宽容》教案

2、培养对新思想、新事物宽容的精神。

二、学具:多媒体

三、学习时数:1课时

四、学习步骤

(一)导入新课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段名言告诉我们什么做人的道理呢?(宽容)荷裔美国学者房龙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宽容》,《宽容》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请大家看课文注释①(课件: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房龙为这本书所写的序言。

(二)介绍序言及其形式

1、请同学说说什么是序言?

2、序言的两种形式。

一种是为别人写的,多为介绍和评论书的内容;

一种是为自己写的,也称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本文是自序)

3、这篇序言与我们平时看的序言有什么不同?

(从形式上看,是散文诗;从内容上看,是寓言故事。)

(三)复述故事,讨论漫游者形象

1、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准备复述故事。

复述要求:①声音响亮,口齿清楚;②条理清晰;③表达生动

2、请一个同学复述故事。强调:山崖下的累累白骨。

3、故事主要写了两种力量之间的矛盾斗争,是哪两种力量?谁代表了真理?(漫游者:代表了先进的、进步的力量,是先进思想的代表)

4、文中漫游者是一个什么形象?(请在文中找出依据)学生发言追求真理——不畏艰辛

教师总结漫游者传播真理——不畏强权(伟大的先驱者)捍卫真理——不畏牺牲

(四)讨论以下问题

1、漫游者不畏艰辛地追求真理,热忱地传播真理,却被残忍地处死了,是谁杀死了他?(观点、书上依据、理由)

①律法——千年前的老规矩,限制人身自由的枷锁,谁都不能违背的天条 ②守旧老人(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保守势力的代表(顽固、落后)强调:守旧老人并不是年龄意义上的老人,而是指思想上保守、落后的人 ③村民(举起沉重的石块,杀死了漫游者)——愚昧、盲从的多数民众 ④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新旧矛盾无法调和的地方

(正是顽固、落后的守旧老人和愚昧、盲从的村民构成了无知山谷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一个在漫游者找到美好家园后,回来却被处死的环境。因为守旧势力占了统治地位,因为创新力量太小,所以漫游者的悲剧在所难免。)

投影:鲁迅先生的名言便是漫游者遭遇的最好概括:

先觉的人,历来总被阴险的小人昏庸的民众迫压排挤倾陷放逐杀戮。——鲁迅

篇3:《宽容》教案

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了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了众臣的鼎力相助,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的。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动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嬴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 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及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而是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

宽容是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

鉴赏空间

人生在世,处处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宽容别人的过错与不完美, 同样,我们自身的种种问题也需要得到别人的谅解与包容。本文作者列举了古今中外有关宽容的典型事例,让读者深刻明白“宽容是一种美德”。同时,和课文一样,本文在结尾处也进行了补充论证,即宽容也是有原则的,从而引发了读者的深思。

[读有所思]

篇4:宽容孩子,就是宽容自己

刚进办公室,同事便翻出他的作业本,朝他扔了过去:“订正去!”孩子顺从地捡起作业本,很熟悉地朝办公室闲置着的那张桌子走去。那是同事特意为他准备的。孩子去订正作业,同事便继续批改作业。

过了约莫十来分钟,孩子仍然趴在桌子旁。同事放下笔,朝孩子叫道:“过来!”孩子又顺从地捧着本子走了过来。同事夺过孩子的作业本一看,勃然大怒道:“怎么到现在一个题目都没订正?你怎么一天到晚像做梦一样?”顺手又将孩子的作业本扔了过去:“再给你五分钟,订正不好让你好看!”

五分钟过去,孩子依然是一题都没订正出来。同事又将孩子叫了过来:“你想不想念书了?要不要念书了?”孩子直点头。“想念书就这样?”同事顺手又将作业本扔了过去,“将本子捡好,到班上去!我马上打电话,让你家长来一趟,我要好好与他聊聊你是怎么念书的!”

听同事这么一说,孩子的眼泪一下就出来了。不过,什么也没说,捡起作业本,抹着眼泪就出去了。但不到五分钟,就有其他的孩子跑来报告,说这个孩子已经“跑了”。

同事一听就傻眼了。作为班主任的他,一直以来以管理严格而出名,现在,却出现了孩子逃学的现象,不能不说这是个巨大的打击。

好在经过一上午的寻找,同事在众人的帮助下,终于在中午放学前将孩子找了回来。孩子没发生任何意外,这应该算是大幸吧。但这件事,带给目睹整个过程的我,很大的震撼。也不由让我想到,对于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该给他什么样的教育?

同事问孩子想不想继续读书,孩子直点头,但我想,这并不是孩子真的想读书,而是孩子没能分清读书与留在学校之间的区别而已。听课无趣,也跟不上趟,还时时遭遇羞辱,遭遇“叫家长”的威胁,学习对孩子还真得有吸引力吗?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其实并不是读书,而是想继续留在学校。对于孩子来说,不到学校能到哪儿去呢?回家?父母会一顿暴打的。农村很多家长,更多的时候不是考虑孩子的心里想什么,而是考虑自己的面子。孩子心里想什么,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是自己的孩子必须不让自己“丢人现眼”。如果不是抱着与家长探讨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这个目的叫家长到学校来,而是出于威胁孩子的目的叫家长到学校来,实在算不上是什么高明的教育方法,也必然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就是这个孩子,后来干脆就不做作业了。至于上课,爱听就听,不听就睡觉。而同事,再也没叫他到办公室来过。孩子上次的逃学经历,让他心惊胆战,他已经不敢想象孩子如果再一次跑出校园,他该如何去面对。对这个孩子的教育,他已经陷入了欲罢不能又无计可施的地步。

我总在想孩子逃学前的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每天,同事都会将他叫到办公室,说是辅导他,让他补做作业或订正作业,但实际,更多的是惩罚。不是吗?一遍遍地扔本子,一遍遍地训斥,一遍遍地威胁。真的辅导,会在孩子不理解时这样对待孩子吗?孩子的逃离,也就在所难免了,不是现在也必将会在未来!而如果当时同事能将气氛缓和一点,将言行控制一点,情况又会是如何呢?

因而,我想,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还得宽容点。有时,对孩子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宽容,最少,我们不会因孩子的过度叛逆而陷于困境处于被动,也不会因此而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只是我们需要注意,宽容不是放纵,更不是放弃,给予孩子最为适当的帮助,担负起教师本应担负的责任,在宽容孩子的同时,给他们最为适当的帮助。

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是有效且积极的。

篇5:24《宽容》教案

上海市秋萍学校 沈根官

一、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一针见血”“轻盈”等词语。

2、在感悟文中三个人物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宽容”的含义,感受宽容是一种美德。

二、教学难点

理解“宽容”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做人的第一要义是学会宽容。那么“宽容”一词是什么意思呢?请看词典上的解释:宽容——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生活中,人们又是怎样理解宽容的呢?

今天,我们这篇课文,来加深对宽容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读课文,思考:讲到了那三个人,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媒体展示(“我”住院_____________时,面对年轻的护士_________________,妻________________,而“我”却________________,终于使护士_________________。

(先自己说,后说给同桌听,再指名交流。)

3、学生发言交流

(三)再读课文,局部感悟

1、速读课文,思考:你觉得文中的三个人物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来概括)

板书:

妻子

急躁

护士

胆小

“我” 宽容

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1)妻的表现(2)说话语气:

3、指导朗读,特别要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4、师生小结:(出示)从妻的“一瞪、一怒、一吼”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位妻子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语气_______________,声音 _________________,情绪__________________。

5、同样的方法学习另外两个人物性格表现、体会人物特点……

(四)析读课文 整体感悟

1、师:仔细读读课文第14——23节,想一想: “我”宽容新护士的结果怎样?

2、生:学生发言

(1):护士果然一针见血。

(2):护士直起身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对我甜甜一笑

(3):护士带着微笑,推着小车,轻盈地走了。

(4):妻紧皱的眉头舒展了,脸上有了笑模样。

(5):妻听罢大笑。

(6):我也跟着一道笑。……

师生小结:是呀,宽容的结果是皆大欢喜:胆小的护士笑了,恼怒的妻子笑了,“我”也笑了。(板书:笑)学到这儿,根据课文内容,你觉得:宽容究竟有什么魔力?

学生发言:宽容能缓解紧张的气氛,宽容能让人有改过的机会,宽容能让人做事倍增信心,宽容能让人办事获得成功,宽容能使人的态度变好,宽容能使人的心情变得愉快,宽容能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宽容能使人与人和谐相处,……

教师引领:这就是课文给我们的启迪。让我们牢牢记住:待人宽容是做人第一要义。(齐读)

附板书设计:宽容

急躁

护士

胆小

害羞

“我”

宽容

篇6:《多一些宽容》教案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所见过的事物中,世界上什么最大呢?(学生自由发言)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胸。”为什么这么说?

用来形容人的心胸宽广的名言有:宰相肚里能撑船。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黎巴嫩伟大诗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来看这篇课文,《多一些宽容》它将教给我们一些方法。

【文体感悟】

1.走进作者

郭安凤,现代作家,《光明日报》的记者。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1993年7月28日《光明日报》,此文告诉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二、走进课文,理解宽容

1、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

2、看看这些加点字的读音:

胸襟jīn

摒弃 bìng

迥异jiong 芥蒂jiè dì

嫉妒 jí dù

隔膜mó

豁达huò

憎恨zèng

和睦mù

千仞rèn

淡泊bó

1.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人与人之间要多一些宽容。

(2)为什么要提倡宽容?引用林则徐的名言论证什么内容?

明确: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需要。

(3)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为难能可贵?

明确:要做到宽容,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者有一个逐层递进的关系。“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互敬”。

(4)大家都知道,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主要的论证方法。那么,作者对“互谅、互让、互敬、互爱”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时是以摆事实为主,还是以讲道理为主呢?

明确:以讲道理为主,基本没有摆事实。有时候仅仅讲道理,会使人觉得枯燥,缺乏说服力。那么,如果能给课文相应补充一些例子作为事实论据,相信可以进一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正反两方面都可以)

2.局部突破

(1)作者在分别论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时写法是否相同?

明确:这四个并列的层次之间,写法大体一致又有一定的变化,使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板。首先谈互谅。第一句话先说什么是互谅。第二句从人的心理需要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互谅。第三句说明具有宽容这样的品德的意义。第三层谈互让。在说明什么是互让之后,着重阐述互让的意义。运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第四层谈互敬。先说什么是互敬,再运用对比说明为什么要互敬。第五层谈互爱。在说明什么是互爱之后,着重说互爱的意义。运用一个排比句从正面加以论述。)四个层次的顺序,也安排得十分恰当。“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互敬”。

(2)在论述互爱上,作者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抒情,说明爱的作用大,少量的抒情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文章最后一段并不是讲要“多一些宽容”,是否多余?

明确:不多余,是文章观点的补充论证。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强调宽容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对丑恶甚至罪恶的姑息,要明辨是非、分清敌我,该批评、惩罚的还是要批评、惩罚。这样,文章做到了既旗帜鲜明,又滴水不漏。

(4)你能结合课文各举一个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例子作事实论据吗?

互谅:唐太宗李世民不记前嫌任用魏征。唐太宗还是秦王时,魏征曾多次劝太子李建成除去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当上皇帝,不计前嫌,原谅他当时是各为其主,反而重用了魏征,至于贞观盛世,与他的胸襟广阔分不开的。

互让:安徽某地有六尺巷景点。相传,清代礼部尚书张英为解决家人与邻居的矛盾,特寄诗一首回家,诗曰:“千里寄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主动让地三尺,邻家亦主动让地三尺,遂成就了“六尺巷”这一千古美谈。

【提纲挈领】

1.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有力的透彻分析,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逐层说明了人们怎么样才能宽容相处,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2.内容结构

(1)结构分析:

这是一篇谈人的修养的文章,课文共三段,按照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第一部分(第1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谈起,引出中心论点。首先从现实生活中引出话题“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然后点出“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这一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2段):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个方面去分析容纳的重要和必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容纳。

第二部分可分为两层,为总——分的结构。第一层(“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总起下文,阐释“宽容”,明确要从四个方面做起。第二层(“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具体论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个方面,使读者懂得容纳的重要、必要,更了解到应怎样才能做到容纳。

作品每论述一个方面,都是先明确概念,后论述这样做的重要性、必要性,条理清晰。

第三部分(第3段):对观点作补充论述。明确我们所讲的“宽容”的内涵,及如何处理“对同志的宽容”和“对错误的批评”的关系。

(2)脉络梳理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论怎样才能做到宽容---------对观点补充论述

3.写作特点

(1)思路严谨,结构紧凑。

以第二段为例,先总说,后分说,分说的内容由轻到重,安排十分讲究。哪怕是几个句子之间都有着清晰的思路。可以说全文的每一句话都经过精心推敲,安排得恰到好处。

(2)分析透彻,说理辩证。

本文对论点的论证,不依靠举例进行说理,紧紧围绕“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思路展开,突出“怎么样”这个重点,不枝不蔓,又充分展开,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个方面阐述了宽容的主要内涵,每一个小的层次中,又从“什么是”“为什么”这样的角度分别展开,层层剖析,分析极为透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作者在充分论证文章中心观点的同时,又能注意说理的辩证,使文章的论证更加有力。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相关链接】

有关宽容的事例:

1.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

唐太宗还是秦王时,魏征曾劝太子李建成除去他。李世民即位后,居然不恨魏征,不计前嫌,能原谅他各为其主,还重用了他,一起创建了震铄千古,可以夸耀于世界的“贞观之治”。看来他的贞观盛世,是与他的胸襟广阔分不开的。

2.廉颇与蔺相如

篇7:学会宽容教案

一、案例导入,引出宽容:

学生表演:(俩同学进教室时一个踩到另一个的脚,争吵起来)。

同学们,刚才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想一想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呢?(适当鼓励)

可见,人与人之间宽容很重要,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会宽容。

二、事例引入,认识“宽容”:

师:同学们,那么宽容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宽容的呢?

1、(学生回答设想:宽容就是原谅别人的错误、宽容就是为他人着想、宽容就是不跟别人计较。。)板书:谅解别人、为他人着想

2、师总结宽容定义:大家的见解真不错,宽容就是要原谅他人的过失,心胸开阔,待人宽厚。板书,同学们齐读,宽容就是要——。

3、同学们,宽容还不止这些,他还有很多的美誉,大家来看大屏幕,让我们齐读这首小诗,共同感受一下宽容的魅力。

同学们,你们觉得宽容好不好?嗯,大家都觉得宽容别人好,但是在我们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矛盾产生。我们一块来看一个事例:

提问:这两个人有没有相互宽容?那你从故事中看出不宽容带来了哪些危害呢?

小结:不宽容的危害这么多,它会让我们变得心胸狭窄、斤斤计较,还会让我们失去更多的朋友,可见宽容待人是多么重要。因此,我们一定要宽容别人。

三、事例分析,学会“宽容”

1、过渡:那到底怎样做才是宽容呢?

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资料,下面我们来分小组讨论一下然后选出一名同学起来交流一下你搜集到的有关宽容的故事,看看故事里的人物是怎样做到宽容的。并谈谈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故事园里也有一个宽容的故事,同学们来看P69页,自己快速读一下《试飞员和机械师》的故事。

2、问:你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3、小结:在危及到自己生命的情况下,胡佛都原谅了机械师,因此,我们要向他学习,最大限度的去宽容别人。

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宽容的事例,比如在学校里、在家里、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亲身经历、看到的、听说的。有没有?下面我们就找同学上来演一演好不好?

评价:同学们的宽容事例真多,表演的很到位。是呀,宽容是人与人之间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只有宽容,才能让我们收获更多的友谊。那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宽容呢?

四、宽容的原则

(一)出示案例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名叫小宽的朋友需要大家的帮忙,大家来看看他的困惑。有一个同学名叫“小宽”,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宽容”的人,但有时别人却说他太软弱了,做事没有原则,比如:校外不良少年看他好说话,常常敲诈他,他也就此忍气吞声。作为班干部他总是“宽容”其他同学违纪,老师认为他不负责任。小宽很苦恼:“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为什么我这样做就出现问题了呢?”同学们,你能帮帮小宽吗?

小结:谢谢同学们,老师一定把大家的高见告诉小宽。同学们,假如你遇到下面的问题,你该怎样做呢? 课件出示:当经常被同学欺负时——

小结:宽容并不是软弱,宽容一定要适度,要有一定的原则。(板书:要有原则)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也是这样,比如对“钓鱼岛,南京大屠杀” 这样的事件我们就绝不能宽容,一定要讲究原则。

(二)1、说一说,反省自己

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宽容,那怎样做才是宽容呢?以前你做过的哪件事,让你觉得当时自己不够宽容?现在,老师给你一个机会弥补一下以往的过失。

课件出示:假如时光能够倒流,那件事,我会这样做。。

总结:是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了宽容,相信我们的生活也会因宽容而更加幸福快乐!

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名言,大家齐读: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六、快乐作业 我的“宽容银行”

上一篇:2011年社保所工作计划下一篇:假如回家不背书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