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设计

2024-06-18

生态建筑设计(通用10篇)

篇1:生态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有哪些生态策略及生态技术?

场地环境部分: 1.保护场地原生态环境特征, 2.通过植物配置提高场地的绿量和植被生态功能。 3.采用人工湿地等生物净化技术处理雨水和污水。 4.通过建筑布局和植物配置优化场地风环境,

5.为利用浅层地热能创造场地条件。

建筑主体部分:1.创建高效的建筑外围护结构系统(高性能保温隔热墙体、双层皮玻璃幕墙、外遮阳设施、相变蓄热地面或墙体、植被屋面和垂直绿化等)。2.建立室内环境控制系统(优化自然通风及采光、湿热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等)。3.优化能源系统(热电冷三联供、太阳能集热及发电、地源热泵、风力发电等)。4.选择结构体系(钢结构、木结构、改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等)。5.设计室内生态空间(阳光间、绿化中庭、空中花园等)。

篇2:生态建筑设计

摘要:通过对生态建筑概念及内涵的分析,结合当今生态建筑在城市中的发展现状,阐释如何将生态建筑实现真正生态。

关键词:生态建筑;绿色建筑;LEED认证

前言

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发展生态建筑的必然性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

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思考。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休戚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我们今天的发展应该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这就是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从而使其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近几年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理论。生态建筑是21 世纪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

生态建筑所包含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回归自然观等等,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论建构部分,也是环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建筑其实也是绿色建筑,生态技术手段也属于绿色技术的范畴.随着更多的房地产项目把绿色、生态、节能等概念当作营销炒作甚至是获取暴利的工具时,当生态建筑、社区、小镇、生态城等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时,概念营销大于建筑本身、甚至鱼龙混杂的情况便开始出现。虽然如此,也要严格对生态建筑进行指标量化,形成一套可操作的系统程序和管理考核办法。以防止个别开发企业借用生态建筑的名词愚弄广大消费者的行为发生。“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 的实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许多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而“生态建筑”,或者说“绿色建筑”,则是“生态城市”建设中关键的一个方面。我们经常听到,也经常提到“生态小区”、“生态建筑”,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东西,又是如何实现“生态”的呢?

许多人理解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就是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建筑环 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跟绿化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比如美国的生态建筑标准,是一个叫做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的认证体系,翻译成中文大致意思是“能源和环境的领先设计”。它追求的是在建筑的整个建造和使用期限内,在完成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地小。象我们看到的许多“高档小区”,种植名贵花草,需要昂贵的维护,虽然非常“绿色”,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反倒是不符合“生态建筑”的理念。LEED认证,认证什么

“绿色建筑”的认证算得上是新鲜事物。1993年,美国成立了“美国绿色建筑理事会”,简称USGBC。很快,他们认识到需要一套标准来定义“绿色建筑”。1998年,这样的一套认证体系出台,就是LEED1.0版。经过广泛修改,LEED2.0版在2000年出台,到2005年修订的LEED2.2版算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版本。在这个版本中,“绿色建筑”的标准被分为了六个大的方面,分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位置、水的使用效率、能源与环境、材料与资源、室内空气质量以及设计上的创新。

“绿色建筑”的认证是一种自愿行为。如果一座建筑的修建者希望获得LEED认证,就向“绿色建筑认证机构”(GBCI)登记申请。GBCI跟建筑设计和修建方协作,对以上六个方面的7项基本要求和69个小项分别评估。7项基本要求是必须满足的,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行LEED认证。69个小项中每一个小项可能得到1分,0分或者-1分,最后把得分相加,如果得分在26到32分之间,就可以得到“LEED 认证”,33分到38分则为“LEED银级”,39分到51分为“LEED黄金级”,而52分以上则为“LEED白金”。

LEED认证中的每一个小项,都伴随着一定的建筑成本,有的实现成本高,有的实现成本低。比如,在“可持续的建筑位置”大项中,避免修建过程中的污染是一项基本要求,必须达到才能进行其它的认证。这个大项共有14个小项,如果位置选得合适,那么“发展密度与社区联系”和“公共交通”这两个小项就可以拿到两分,但是“公共空间最大化”就不容易拿到。而在“材料与资源”大项中,收集和储存可回收利用的材料是基本要求,而其它方面有13个可得分小项。如果使用回收材料或者当地生产的建筑材料,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数。在“能源与环境”大项中,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越多,得到的分数就越高。例如,如果一座建筑采用太阳能来满足整座楼2.5%的能源需求,就会得到1分。提高这个比例,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分数。如果采用了某些优化设计,使得它的能源消耗比标准消耗要低,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得分越高,意味着实现成本低的得分点都用光了,最后增加分数的成本就越高。所以,要达到黄金或者白金级的LEED标准,增加的建筑成本就会很高。

2009年,UCGBC推出了LEED新版本,使用范围更广,评分更加细化,可得到的总分也变成了100的基本分外加10个附件分值,相应的不同等级认证所需要的分值也做了调整。不过基本理念还是一样——在建筑的整个寿命周期之类,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4中国的生态住宅评估

中国在2006年制定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这个标准主要是针对居民住宅的,主要参考LEED认证体系,基本目标是“促进住宅小区节约资源(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及防止环境污染”。这个评估标准分为五个大项: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按照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了各项的评分标准和细则。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随着建筑功能的强化,非住宅建筑的能量资源消耗越来越高。“生态城市”的建设,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的“生态化”势必是一大方面。生态建筑的关键

显然,“生态建筑”也好,“绿色建筑”也好,强调的都不是把建筑修得更漂亮、更气派。它的核心是面对整个自然界的生态保护,途径是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但是,追求方便舒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生态建筑”也无法以牺牲建筑的功能为代价。比如,在气候炎热的地区,为了降低能源消耗而强行不许使用空调,是不现实和不必要的,也不是“生态建设”的目标。

实现建筑或者城市的“生态化”“绿色化”,高科技的应用是根本途径。比如说,如果大量使用透明玻璃,那么对自然光的利用率就会增强,从而降低照明用电。但是,用玻璃代替墙,一方面需要玻璃的强度足够大,否则玻璃易碎的话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就无法保证;另一方面,需要玻璃的隔热效果足够好,否则对空调和暖气的需求增加,又会增加能源消耗。同时,生产强度和隔热效果满足要求的玻璃和生产普通的墙体材料相比,生产成本和消耗的资源可能会更高。只有把所有的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并结合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中的能源消耗,才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更加“生态”的决定。可以说,“生态建筑”的评定标准,既然是“领先设计”,那么就会随着建筑材料和能源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

建筑毕竟是给人用的,“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概念,也必将要通过人来实现。比如说,“生态建筑”鼓励节能的交通方式,如公交、拼车、自行车能途径。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把驾驶豪华车作为追求的话,建筑设计中为此做的所有努力都无法实现。再比如,节约与循环用水、分类回收废品,也都是要靠使用者的“生态意识”来保证的。

生态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与人类生态意识的增强。当政府、社会和公众都对“生态建筑”的概念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有意识地区追求,那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会得到贯彻。

参考文献:

1、韩林飞.生态建筑之内外案例.世界环境,201l.05.

2、王蕾,姜曙光,夏多田.绿色生态建筑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的研究.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02.05.

3、葛盛.关于生态建筑的认识与思考.山西建筑,2007.02.10.

4、姚学用,刘玲.生态建筑设计的初步探讨.山西建筑,2007.04.10.

5、徐姝,沈一.《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中国知网,2010年10期 .

6、李勤.On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低碳经济与土木工程科技创新——2010中国(北京)国际建筑科技大会论文集,2010.10.14.

7、陈莉,刘子辉.浅谈住宅套型设计[J].山西建筑,2010(2):35— 36.

8、李振宇,张玲玲,姚 栋.关于保障住房设计的思考一一以上海地区为例.建筑学报,2011(8):6O一64.

9、杨光.中小户型住宅套型设计分析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47—49.

10、吴庆松,凤元利,精心设计,保障和谐人居——保障性住房小户型的设计思考,工程与建设,2012年第26卷第2期

篇3:生态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的。

但是绿色, 不仅仅是概念的表面或者技术层面的。建筑作为我们人类活动的一个有生命的载体, 可持续就应该从我们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来整体考虑, 生物学的知识让我们知道“平衡”是生态系统可持续的关键。建筑无法脱离这个系统而独立存在, 因此建筑存在于这个生态系统内, 和整个系统是和谐、统一且“平衡”的, 也就是它的存在不能造成系统的失衡。这样建筑才能可持续, 也才可能是绿色的。

每个建筑都具有特定的功能, 又承载着不同的人类活动。同时, 建筑的生产会消耗材料, 建筑的使用会消耗能源, 建筑的存在会影响环境……互相之间都会产生各种关系和相互影响, 应此, 各种关系有机地构成了建筑系统。那么, 建筑是否也可以当作个小生态系统看待?如果建筑自身需要可持续, 内部本身也应具有某种“平衡”, 从而达到一种和谐。而绿色建筑就意味着具有着内部和谐关系的建筑。

那么, 这种和谐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绿色建筑首先是低能耗的, 建设时耗费的材料最少, 使用时消耗的能源最少, 在他的生命周期内所消耗的能量应是最低限度的, 对资源的消耗最低的;绿色建筑有很强的适宜性, 它的存在是有具体条件的, 不同的气候有着不同的建筑特征;不同生活, 不同的人文, 建筑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这个也是绿色建筑的特殊性。

而绿色建筑如果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时, 它是可循环的, 它有消耗又有产出;它产生的废物可以有效地进入自身的循环。

同时绿色建筑存在是自然的, 与自然是协调的, 和整个生态系统是统一的, 是其中的一部分, 因此, 绿色建筑对环境影响是非常小的。

篇4:生态建筑设计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众多的变化,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设计理念,不仅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人们水平的需要。

一、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主要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能够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给人们提供一种舒适的生活环境,达到人,环境和建筑的一种两性循环状态。生态建筑设计中需要符合以下理念: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人们逐渐关注的理念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生态建筑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求人,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发展的核心理念,也应该在生态建筑理念中得到体现。生态建筑设计对于建筑环境的选择和建筑装饰的选择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筑设计中大都是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注重自然通风和采光,能够确保建筑周围的水资源循环利用,建筑物周围的垃圾处理也都体现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健康舒适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生态环境建筑设计中需要遵循舒适健康的理念,能够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生态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采光,通风设计,能够减少当前住宅中存在的噪音污染,光污染和空气污染问题。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环境问题,人们的居住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通过生态建筑设计可以减少原有的城市病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高效清洁理念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当前城市人口逐渐增加,给城市的各种公共设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尤其是环境问题。人们的生活与城市环境息息相关,一旦出现环境问题不仅仅影响城市的形象,同时还会对人们造成生命健康的威胁。生态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出高校清洁理念,能够及时处理人们居住环境中的垃圾和污水,保障居住环境的清洁。生态环境设计中还体现出资源的循环利用理念,能够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不仅仅能够降低垃圾的污染,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实现建筑设计的生态化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建筑质量的需要。虽然当前城市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但是人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加,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了解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提高建筑水平,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节约建筑原材料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讲求建筑设计的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由于当前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建筑原料浪费现象日益严重,不仅仅增加了建筑的成本,同时还不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筑设计生态化需要减少材料的浪费,充分合理利用建筑原材料。随着建筑建设技术的进步,一些原有的建筑材料已经逐渐被取代,新的建筑材料不仅仅能够减少建筑自身的重量,同时还可以扩大建筑的建设空间,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新型的原料,提高建筑设计水平,能够充分体现出生态建筑理念,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建筑材料应运而生,建筑设计中可以充分采用这些新的原材料,提高建筑水平。比如一些玻璃材料,由于建筑设计水平逐渐提高,对其美观度要求也日益提高,玻璃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体现出建筑物的设计风格,一些建筑物可以根据自身的建筑需要运用不同的玻璃材料,不仅仅需要考虑采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隔热因素。

(二)充分利用新能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能源逐渐得到广泛地使用,在建筑设计中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兴能源,节约建筑成本,改善城市环境。城市建筑中的能耗不断增加,这是影响当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采用新兴能源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能耗,改善当前的城市环境。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资源是当前主要的城市建筑能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两种资源,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程度。太阳能资源具有成本低,无污染,储备丰富的特点,近年来逐渐得到众多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空气集热板进行热量的供给,运用这一设计替代原有的暖气供暖设备,减少传统供暖设备导致的空气污染。地热资源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一些城市逐渐采用地热供暖来减少煤炭供暖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但是地热能源的使用受到地区的限制,因此地热资源的使用可以因地制宜,一些地区也可以根据当地丰富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三)实现建筑的再利用

建筑再利用就是对原有的可利用资源进行二次使用,这样既可以节约建筑成本,同时又可以提高资源的有效使用效率。建筑再利用也可以将原有的资源与新资源进行某种程度上的结合使用,减少建筑中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建筑物资源的再利用体现出循环利用的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的建筑项目日益增加,建筑物中某些部分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并不高,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原有的建筑材料。目前我国建筑再利用方面进展并不十分顺利,但是国外一些建筑设计中具有丰富的经验,我国的建筑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设计经验,对一些拆迁的建筑物进行合理利用,减少建筑项目施工中的施工成本。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存在的问题日益增加,“城市病”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有助于改善当前的城市环境,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建筑设计水平。今后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体现生态建设理念,促进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减少建筑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生态化建筑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充分提高自身的生态理念,建设舒适健康,经济适用,高效清洁的建筑,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春梅.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3(4).

篇5:生态建筑设计分析论文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居住空间内能源的过度消耗情况,同时提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人们打造一个健康、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所以在进行建筑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建筑施工周边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比如说区域内的气候特征、地质条件以及原有的绿化情况等等,之后,设计人员在结合考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案,从而在保住环境的基础上,提升建筑整体功能性的发挥。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对建筑所需的给排水、以及电气等工程,要进行严格的规划工作,不仅要确保其功效的合理发挥,同时还要降低能源的过度消耗,与我国经济建设的需求相符合,从而实现生态建筑的构建目标。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结合市场发展的趋势,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环保材料,在满足空间构建要求的基础上,实现环保节能的效果,提升相关能源的利用效率,为我国能源的长久开发奠定基础。

3.2充分的实现生态建筑自身节能的功效

建筑物自身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情况,比如说取暖、控温、通风以及采光等,如果不对这些部分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工作,将会导致能源过度损耗,对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要结合其具体的情况,合理的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比如说天阳能、风能等等,从而达到空间内部调节的作用,减少能源的损耗。例如,在进行办公空间的构建时,遮阳则是设计人们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由于夏季的光照较强,使得玻璃幕墙会吸收大量的热能,如果不采用科学的方式,设计合理的遮阳系统,则会造成办公空间能源消耗过大的情况。如果办公建筑采用的是大型的双层幕墙结构,还需要在墙体内部、外部都设置相应的遮阳系统,从而减少室内阳光的直接照射,起到一定的调节温度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安装一些可拉动的百叶窗,防止室内受到强烈的光线照射,避免热辐射的传递。除此之外,在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外围护结构的热能损失也是比较巨大的,由于其面积较大,保温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节能效果,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市场发展的趋势,选择一些新型的环保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应用其中,从而实现生态建筑的主要功效。比如透明热阻材料组合墙、玻璃材料、太阳能光电材料等,这些新型建筑材料的兴起,有助于设计师更好的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着重考虑建材的生态性能。

3.3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可以说是我国现今使用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其技术的使用也越发的成熟,尤其是太阳能热水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即是建筑的太阳能利用的示意图。另外,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太阳能空调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也在逐渐的建设过程中,不过光伏发现技术由于我国的起步较晚,其技术还不算十分成熟,使其发展过程相对比较缓慢。太阳能热水器因其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接受使用,建筑师也将太阳能热水系统考虑到了建筑设计中,减少了二次投入与安装的情况。

3.4减弱造成和环境污染的设计内容

噪音污染以及环境污染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其重视和规划力度,以保证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在这两部分内容的设计过程中,首先应结合建筑的情况,对其周边的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从而改善建筑周边的空气质量,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其次,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规划过程前,要对建筑周边的环境以及地质特征进行严格的勘测工作,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将施工中产生的噪音以及环境污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对人们的影响。例如,在建筑过程中,为了减少噪音的影响,可以采用上层玻璃来隔绝噪音的穿透能力,从而降低噪音对人们听觉的刺激,且双层玻璃的使用还不会影响到整体空间内的通风情况,不会造成人们身体上的不适。

4结束语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所以,在进行工程建设中,应将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以及重要性进行有效的融合,实现人们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促进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目前我国在进行生态建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过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技术的发展,环保材料的研发和使用,生态建筑也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从而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提供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雄.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14).

篇6:生态建筑设计

中国家电生态设计体系初建冰箱生态设计国家标准实施

“这是中国国内标准第一次对家电产品生产的源头--设计环节提出生态设计要求,这也是该标准的意义所在.”谈到已于9月1日正式实施的GB/T 2310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生态设计电冰箱的.特殊要求>时,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白连社对<电器>记者说,“目前这一标准已经把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力吸引到产品生态设计这一领域.”

作 者:秦丽  作者单位: 刊 名:电器 英文刊名:CHINA APPLIANCE 年,卷(期): “”(11) 分类号: 关键词: 

篇7: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论文

1.1建筑设计融入到生态文明中的意义

由于我国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及生态环境的开发,使地球的生态系统已经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面临如此严峻的问题,就要在人类的生产及生活理念上下功夫,保证各类建筑设计能够融入生态文明中去,不断完善生态系统的平衡程度,以保证人类居住的家园更加美丽。

1.2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

第一,节能及节地的建筑设计。这种建筑设计类型主要是在满足人们居住及工作的条件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资源、运转能源及土地资源的节约,并且在运用材料的过程中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可再生利用。可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利用生活及生产的废弃物,以及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来实现建筑材料的更新及完善,并且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大胆尝试新型设计,在保证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居住面积的提升,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二,生土建筑设计。生土建筑设计的理念主要是利用覆土的设计方法来实现建筑工程的保温功能,从而节省的供热能源的消耗。利用生土建筑的设计方案可以保证建筑物能够抵御一般的外界污染及自然侵害,例如由于其覆土的设计能够增强防震及防风效果,同时也能够减轻噪声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烦恼,最关键的是生土建筑设计在保暖性能上能够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了大气排污量,进而促进了生态平衡的维护。

第三,生物建筑设计。这种建筑工程的设计理念主要是指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人与建筑之间关系的衡量及设计,从而使建筑设计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生物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人们的居住及工作规律,在传统的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及保证建筑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协调,从而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设计更加方便人们的居住及应用。

第四,新陈代谢的建筑设计。新陈代谢建筑强调复苏现代建筑中被丢失或被忽略的一些要素,如历史传统、地方风格,提倡过去、现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建筑的共生等。新陈代谢建筑积极地接受、吸收和保留过去建筑中有价值的成就,并在试图表现时代文化和识别性的同时也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

篇8:生态建筑设计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建筑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 其生态环保性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建筑设计是在建筑施工前对建筑的全面规划。在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今天, 在建筑设计中, 融入生态环保理念, 将建筑艺术与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建筑与环境间和谐发展、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生态建筑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提出了完善生态建筑的有效对策。

1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对于生态建筑应该最大程度的发挥环境特点, 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确保生态建筑的各项使用功能得以顺利实现的基础上, 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人、自然与建筑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在生态建筑设计时, 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以人文本原则。当前经济快速发展, 现代人对生活区域和生产区域的环境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 在生态建筑设计时,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体现出对人的关心, 就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室内设计、交通条件以及生态环境, 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多层次需求, 从而为人们创造出更加清洁、舒适、环保、健康的空间。比如:根据建筑地的自然环境, 建立宜人的绿化系统。

(2) 节能环保原则。节能环保是生态建筑的内在要求,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 要尽可能的选用可以循环利用或者可降解的材料, 尽可能少的产生建筑垃圾, 即便产生也不致于对环境产生危害;选用建材时还要考虑优先使用本地建材, 减少运输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3) 经济性原则。生态建筑要符合经济性, 指的是建筑施工中, 尽可能选用一些新材料新技术, 以降低施工成本, 但更重要的强调建筑在建成后使用过程中要经济运行, 对资源、能源的消耗要降至最低。在进行生态建筑施工过程中, 牵涉到多个科学理论以及先进技术, 并与建筑材料进行配合, 确保生态建筑的高效运行、低耗运行以及节能运转, 最大程度减小生态建筑在环境使用过程中的破坏程度, 降低对自然的能源消耗, 实现经济的优势运行[1]。例如:根据生态学的设计理念, 最大程度地采用自然的采光、通风方式。

(4) 因地制宜原则。科学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 应该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 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建筑周围的自然条件, 重视环境、植被以及当地土地的特点, 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在建筑风格上, 应该与当地环境协调一致;在建筑能耗上, 尽可能地结合当地的日照和风向特点, 降低建筑在使用中对化石能源、资源的消耗。在绿化环节上, 应该尽可能地引用当地物种, 避免绿化过程中因植物无法适应新环境而产生资源浪费。

2 生态建筑设计的有效对策

2.1 以人为本, 注重建筑的宜居性和美观性

生态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 所以在设计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室内设计、外部交通状态及区域生态环境, 努力创造更加舒适、美观的空间环境。现以住宅建筑为例, 阐述一下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首先, 建筑的室内设计要按照人们日常生活习惯来布局室内空间, 比如, 客厅的功能主要的会客和居家休闲, 设计时应该宽敞、明亮、简洁;再者, 小区要建立完备的交通设施, 满足人们的停车需求, 比如:机动车停车场最好人车分流, 建立地下车库, 一来不影响小区地面美观, 二来确保行人安全, 而自行车棚则应该离楼道门口近为宜, 方便人们简易出行;最后, 要根据区域的生态环境营造出舒心怡人的小区环境, 比如合理布局小区绿植, 提高有效绿化面积, 提高舒适度。

设计者在做设计时, 头脑中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人为本设计宗旨, 以确保人类的身心健康, 为满足人类各种活动需要作为设计的核心要求。宜居性和美观性要求建筑设计时, 要综合考虑满足人类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要求;要综合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多项关系;综合满足使用功能、安全环保、舒适美观、节能经济等各种要求;还需要了解建筑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征, 将地域文化有机的吸纳和融合起来, 使得建筑物与周围的人文环境相协调, 并尽力成为地域文化的一种标识。

2.2 采用新材料新技术, 降低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也带动建材工业和建筑技术的发展, 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 要充分使用新材料新技术, 以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和经济运行。首先, 建筑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 传统的以砖石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结构逐渐被更高和更轻便的墙体和结构所取代, 在减轻建筑自身重量的同时, 进一步扩大了建筑的内部空间, 节约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如高强度混凝土材料、高强钢筋、高强预应力钢筋、泡沫铝材料、高强度玻璃等。建材的循环利用, 既能充分利用资源, 也能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在设计时, 将循环利用理念引入进来, 可以促进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2]。

节能技术在建筑行业发展同样比较迅速, 生态建筑中能够使用到的清洁能源包括生物能、地热能、风能以及太阳能。其中应用最广泛、种类最丰富的是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 可以对建筑采暖、降温、干燥等。比如, 通过窗户集热板建设太阳能资源系统, 运用玻璃盒子单元集热板、蓄热装置、风扇和空气导管等组合而成, 从而将太阳的光能转化成需要的热能。还有当前地热能在建中的应用也快速发展, 地热储备量丰富的地区, 可以采用地热采暖, 污染小、运行成本低。生态建筑设计者, 应充分应用这些新的技术, 以降低生态建筑的运行能耗。

2.3 处理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实现建筑与环境一体化融合

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的一体化融合, 这个有两层含义。首先, 建筑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也就是对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地处理, 从而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 同时又要融入到周边环境中, 且不对环境产生破坏, 实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促使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再者, 建筑设计要实现当前与历史、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建筑设计要和该地区已经存在的建筑协调一致, 做到不损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这样才能使建筑能够在未来长时间的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需要。

建筑与环境的一体化融合要求建筑设计在选用建材时, 首先应选用对无毒无害的建材, 以防止建材对人或环境产生辐射、电磁波、有毒气体危害;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 比如: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适当地控制, 使室内环境能够达到人体需要的最佳状态;强调建筑周围环境与建筑室内空间要实现自然过渡, , 使人们尽可能多地观赏到周围的自然美景;注意地域文化延续性, 在设计前充分考察当地的文化特征, 尊重地方文化的差异, 在建筑能吸纳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工艺及生产技术。例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原址是个采砂场, 设计时充分考虑原址的特征, 将采砂场遗留下来的小山以及一些“砂包石”因地制宜地设计成为众多小山头, 山山之间形成连绵态势, 并建造蜿蜒的台阶, 为学生创造了风景宜人的学习和休闲环境, 不仅有效降低了建造成本, 还在建筑中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原址的特点, 实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交融[3]。

3 结束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当前资源能源消耗大、生态环境污染的形势下, 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进行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 建筑行业要更加重视生态建筑设计, 加强生态建筑研究, 重视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为减小建筑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全面提升人们的生产生活空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9:生态建筑设计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状况不断出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国策,在生态建筑的需求也也不断增长。本文首先简单介绍生态建筑的发展现状,然后详细介绍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并介绍目前生态设计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最后探讨建筑设计生态化的趋势并总结全文,对未来生态肌注设计的前景进行综合展望。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生态化;设计原则

0.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大自然的征服能力越来于强,不管是建筑设计还是机械工具的先进性都可见一斑,但是因为人类无节制地榨取大自然的资源,并在利用大自然的过程中破坏自然环境,所以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造成农田被吞噬、环境被污染、资源短缺化,甚至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硫酸雨等严重问题。建筑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类各种活动的人工环境,通过对功能、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要求的综合考虑。建筑巨大的物质消耗对建筑设计提出了经济合理的要求,以有限的经济条件达到建筑设计要求。从生态学角度讲,如此的活动对环境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生态建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备三个基本特征:注重效益,崇尚自然,尊重科学。

1.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1.1整体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单体设计,而是在满足业主要求和建筑本身的目的性的前提下,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各个方面综合考虑,促进技术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从中选择最优的解答,充分合理地利用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及其它各种资源形成高效的开发强度。生态建筑是以符合自然生态系统客观规律并与之和谐共生为前提,为人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2和谐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和谐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设计时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而不是仅仅局限在经济效益或者环境效益一个方面,这也是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原则。所要考虑的综合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环境元素、社会元素和政治元素等多个方面,设计目的是保证经济和谐、社会和谐和环境和谐。建筑的地质选择,设计规划,施工作业都要坚持和谐的基本原则。建筑要与大的城市背景相和谐,建筑内部的环节要互相和谐等等。

1.3高效无污染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还需要遵循高效的原则,因为建筑的目的是满足人们对生活学习的需求,所以应该保证人们对建筑的需求。资源消耗在符合建筑全寿命周期使用总量的前提下,实现最小化与减量化的节约原则。本着对居住者负责的态度,努力营造健康、舒适、无污染的建筑环境,系统的采用集成技术提高建筑功能的效能,优化管理调控体系,形成生态建筑的高效原则。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进行建筑设计,提倡能源的重复循环使用,避免选择的建筑材料含有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物质。

1.4经济舒适原则

生态的建筑需要高科技和高技术的投入使用,但是并不等于经济浪费,可以既实现生态建设,又满足经济原则。 建筑的存在最终是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的,建筑的首要标准就是舒适,建筑的设计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舒适,而是要通过设计者和施工人员的多方配合,寻求到二者的一个均衡点。生态建筑的空间时间属性决定的,避免建筑过早废弃 使其能够得到再次利用或多次利用,适应变化的设计策略主要有四种:适应性改变、灵活性设计概念、长寿多适概念和合理废弃概念。

2.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2.1地热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方法

生态建筑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节约能源,我们在建筑设计中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 应当重视新的能源利用方式,目前应用于生态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等,以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利用最为广泛,技术也最为成熟。

2.2双层中空玻璃的保温方法

建筑的保温与隔热是长久以来建筑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具体方法包括争取良好的朝向、南面大面积开窗等 。但对于分析建筑所在地的气象数据,研究利用太阳能的潜力,建筑节能问题等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目前,生态建筑采取的一种保温隔热方法,是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来进行,在生态环保和节约能源上非常有作用。为了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阳辐射热,建筑形体应该在东南和西南方向暴露尽可能大的面积,以对角线南北方向放置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

2.3过渡空间和通风系统的遮阳方法

生态建筑需要阳光来照明取暖,但设计不当夏季进入建筑的阳光过多,因此进入建筑内部的阳光是需要控制的。建筑遮阳的目标在于防止阳光过分照射和加热建筑围护结构,可以采用过渡空间和通风系统的设计来进行遮阳。过渡空间是一个凹进开敞的空间,有通高的玻璃门可以从室内这一空间敞开,对该部分建筑具有遮阳作用之外,还有绿化和景观设计。通风系统是在风洞测试的点式高层中,风会沿着高层建筑的表面螺旋上升。因此,要想在高层建筑中利用自然通风,就需要在不同的高度设置“调节装置”,可以将楼层局部架空形成可供人们活动、休闲的空中平台,改善高层建筑环境和通风,实现遮阳、节能和生态建筑的一体化。

3.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建筑材料的应用的建筑的主要部分,建材的节约就成为了建筑节约的关键。一方面营造了建筑的空间和立体感,增强建筑物的美感,另一方面节省了材料,节约了资金。轻的、节能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生态建筑是主要生态建筑发展趋势,同时还要考虑在达到生态适应性强的同时,必须尽可能节约资源。世界的总体能源储量紧缺,建筑的节能主要体现在节能建材的利用方面。太阳能成本低、无污染、能源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条件。资源的再利用也是节能的一个方面,循环利用成为目前环保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筑师将这一理念引入到建筑业中立来,出现了许多成功值得借鉴的案例。在结合一定程度的新资源进行城市建筑,既有环保的功效,又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迎合我国和谐发展的理念。

4.总结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是引导人们进入一种更加健康、更加无害、更加生态化、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生态系统应保持一种良性状态,不随时间而恶化。在环境承载力内我们要满足当代需求,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已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生态观念已经深入到诸多领域。生态建筑既要符合生态环境和人类未来发展的趋势,也要迎合了市民需求和心理。从理论的倡导发展到实际的运用当中,涉及的领域也不断地拓宽,生态建筑的新理念引发人们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刘振,迭勇,王少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陕西建筑,2008,(10):16-19.

[2]马可乐,李超.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方向[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2.

[3]何庆华,梁智雄.浅谈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6,(03):142-143.

[4]周彦明,谢丽娜.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2,(04):283.

篇10:生态建筑设计

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开始进行反思,虽然现在的建筑理论及施工设备、技术等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房屋建筑施工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由于房屋建筑施工耗能较高并且在建设过程中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这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近年来可持续发展观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房屋建筑作为人们居住生活的基础,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对建筑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这就使得环境保护与房屋建筑设计的协调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种大环境下生态建筑观应运而生。生态建筑观体现的是个性美观、生态节能、健康无害、环保舒适的建筑设计目标,本文将对生态建筑观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分析。

2生态建筑概念

生态建筑不但注意建筑空间的立体与多维,同时也更加重视环保,该建筑将现代科技与环保概念、经济实用等在设计的前期就结合在了一起,而且为了该建筑能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建筑的生态建筑必须能适应传统的环境,在与原生态平衡的状态下,重视发展节水节能,从而减少了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了使用建筑的时间。让自然环境与生态环保居住环境能和谐统一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绿色建筑设计应用如图1所示。

3建筑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3.1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式,而生态环境的建设是走向该道路的基础与前提条件,可持续发展受到了生态质量的直接作用。建设城市首先就是建筑建设,发展生态建设的城市必须为人民创建良好的生活居住与工作环境,让居民能更加舒适和谐的生活。

3.2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

每年建设建筑所用的资源都是非常多的,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规划者在计划用地时会尽量设计的更加合理,从而增加土地利用率;利用科学技术来增加建筑的使用年限和有效使用面积;尽量避免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增加对自然建材与当地材料的使用率。

3.3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我国现如今的文化科技、经济信息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人民的物质与精神水平也随之提升,因此对建筑的环境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包括在舒适美观、安全健康等方面。生态建筑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减少了生活废弃物对居住区环境的污染,能将废弃物进行循环或是重复使用,人们居住在生态建筑中能最大限度的得到自由与自然,增加对自然原材料的利用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有害材料对居民的污染,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4生态建筑的主要特征

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环境与有机体的相互关系。它改变了以前对动植物的研究,更加重视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再生与共生原则充分体现出了异类物质间的合作互利关系,更表明了自然界的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建筑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4.1节能和利用再生资源

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我们可采用蓄热的形式来降低能源损耗,增加对能源的使用率,将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等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减少使用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根据各地不同的季节天气来进行建筑设计,结合风形成特点与太阳运转规律来增加对风和太阳光的使用,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充分发挥材料的绝热与蓄热功能,增加围护结构的隔热与保温功能。冬季利用太阳能取暖,夏季用遮阳设施降温,最终目的就是增加人们居住的舒适程度。

4.2材料的再生利用

使用的资源与建筑材料尽量是可循环使用的。如将可再生的建筑材料使用到建设中,降低了建筑产生垃圾的数量。

4.3减少废物排放

上一篇:政治毙考题下一篇:参观提篮桥监狱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