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生态转型

2024-06-19

建筑生态转型(精选九篇)

建筑生态转型 篇1

建筑作为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物质架构, 为人们提供生活、工作之所, 在此基础上, 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界定了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绿色建筑融合建筑节能、生态环保、资源整合利用等元素, 在追求生态环保、环境优雅的基础上, 兼顾社会、经济协调统一发展。

2014年3月28日,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倡导发起,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普及绿色建筑, 促进节能减排”为本届大会主题。

【建筑能效转型】

提高建筑成本能效, 广泛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

近些年, 自然能源、可再生能源、零能耗建筑等字眼不断冲击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如何降低建筑能源损耗已成为行业热议话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会上指出, 中国绿色建筑实现两个跨越, 一是将35%的节能标准直接跨越到75%, 二是将一般的建筑节能直接跨向绿色节能, 才能更好地应对能源危机及挑战。未来, 建筑能源需求量的激增势必会引起能源使用模式及方法的转型, 加快建筑节能建设的步伐是奠定经济发展的基础, 这一项工作刻不容缓。

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建设和核反应堆安全部国务秘书Jochen Flasbarth表示:建筑能效是“德国能效转型”的一个重要议题, 建筑行业能源消耗占德国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以上。能源效率高的建筑不仅舒适而且能源消耗成本很低。此外, 这种建筑的生命周期有着很高的成本效益。追求更加繁荣、幸福的生活是全人类的夙愿。

仇保兴针对Jochen Flasbarth演讲指出, 核能源将逐步退出德国的能源市场, 但德国在生态城市及绿色建筑的技术将得到可持续发展, 这值得我们同行学习借鉴, 一方面要大量提高建筑成本能效, 另一方面是要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城市以及任何行业得到广泛的关注。

【践行生态文明】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 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城市的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居住的需要而不断延伸, “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概念相继提出, 清新自然、健康舒适是现代人所追求的居住环境及生活方式。在本届全国“两会”上,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中国政府将坚决向环境污染宣战, 继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

在全球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今天, 清爽宜人的气候, 清新自然的空气, 青山绿水的生态, 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慕德贵在“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的演讲报告中指出,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与此同时, 3月7日,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两会”贵州省代表团审议强调,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 又是社会财富与经济财富。

编后语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转型改革 篇2

齐建国 梁晶晶

2013-06-03 09:46:00来源:人民日报2013年06月01日

历史实践表明,每一次文明转型都会引起人类经济社会体制和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革命。

我国在1978年以前处于农业文明主导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后开始逐步向工业文明转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里程碑。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需要再进行一次深入的改革。

生态文明转型改革难度更大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将意味着对创造财富的生产活动施加更严格的生态环境约束,如果没有革命性的技术体系创新,使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率实现革命性的突破,生态文明建设将会使创造财富的生产成本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增加而增大,经济增长的速度将会降低,财政收入增长能力将会下降,从而降低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投入支出能力。

然而,生态文明建设却需要政府增加对生态恢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公共支出,这将与政府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低收入群体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增长形成矛盾。

其次,无论是通过增加资源税的途径激励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是通过增加生态环境税的改革提高企业排污代价,都会增加企业成本,企业必将逐步通过价格变动向消费者转移这些成本。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可避免地会提高物价

总体水平,引起结构性物价上升。物价往往是社会中低收入群体最重要的利益关注,他们的生活水平对物价上升弹性最为敏感,这将会加大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压力。

第三,解决前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不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负担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成本,采取对高收入者征收生态环境税的方法获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社会投入来源。但这同样会遇到巨大阻力。

1978年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顺应每个社会成员追求物质利益的期望,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制度创新激发了所有人致富的积极性。除了生态环境代价以外,几乎没有人从改革中失去什么,只是有人得到了更多,有人得到的少一些,随着时间的积累,人们的物质利益差距扩大了。

而生态文明转型改革的目的不再只是要加快创造财富,而是要更加“公平”地分配财富,缩小收入差距,恢复被消耗掉的良好生态环境,这将会使一部分人在改革中失去一些既得利益。而这部分人正是居主导地位、具有话语权的社会群体,如果他们没有在思想上建立维护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保护社会正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责任的自觉,失去既得利益意味着他们也将会成为生态文明转型改革的阻力。

上述问题仅仅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这一场改革会遇到的诸多困难的一部分。

必须克服改革面临的基本矛盾,消除阻力

生态文明转型改革要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必须克服改革面临的基本矛盾,消除阻力。

第一,在全党和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这场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让“不管黑猫白猫,破坏生态环境就不是好猫”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意识自觉和行为自觉,这是这场改革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实施制度创新,建立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传统经济制度的核心之一是产权的确立和基于产权的利益分配制度体系。由于这一制度体系没有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要素植入其中,从而导致作为“社会共有自然资产”的生态环境“产权”缺位,造成生产者“公然盗用”“社会共有自然资产”——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自己谋取经济利益,“社会共有自然资产”损失不能得到补偿。因此,生态文明转型改革必须建立起生态环境产权维护机制,把生态环境纳入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之中,建立生态环境管理与利用的公民参与决策制度,确立“社会共有自然资产”“产权”和利益补偿规则;改变和完善目前的征收排污费、开矿资源使用费和生态恢复保障金制度,实施污染物排放税和生态使用税“全税”制度、排污型消费产品环境消费税制度,形成完善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税收制度体系。

第三,全面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循环型技术经济范式,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传统工业文明下的技术经济范式是线性的,即“资源开采—生产加工—消费—废弃物排放”。生态文明下的生产者责任要延伸到对生态环境保护负责。资源开发者要对生态恢复负责,产品生产者要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后果负责。生产者对产品生产要从设计开始考虑全寿命周期内的生态环境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对消费后的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使国民经济转变成基于绿色低碳技术支撑的“资源高效清洁开采—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废弃物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型技术经济范式。

第四,大力培育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国家生态功能区规划,实施国家生态恢复与优化保护战略,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建设产业,全面提升生态利用的经济效率。大力培育和发展环境保护产业,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实施长期税收优惠政策。

生态城市转型的「疫苗」 篇3

国内城市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建设在先,规划滞后,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了,生态环境则严重恶化下去了。如今,各界愈发意识到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公共政策,与能源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当前主要的供能方式还是以煤炭为主,使用方法也较传统而且落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能源体制本身的缺陷。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的能源消耗也日益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丧失了约80%的城市湿地。随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人们的住房需求也随之增长,这意味着建筑能耗持续上升,包括用电、制冷、供暖等。

虽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但却都没有与之匹配的能源规划,这就很容易出现能源分配不均、分配不足等现象,从而制约城市的发展。

能源规划在新型城镇的发展规划中理应先行。在这方面,一些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在2013年11月21日中欧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提到“构建新型城镇能源体系”的观点,以及新奥集团所研究和实践的能源利用方式,恰恰是我国目前能源规划中缺失的一部分。其中王玉锁提到了“因地制宜用能”的观点,即因地制宜地利用不同类型的资源禀赋,利用不同用户负荷特性的互补性,加强区域能源总体规划,实现城市不同区域用能的协同调配,达到系统能效最优和能源价值的最大化利用。谈及政府,新奥集团也提出了“系统能效牵引”的概念,就是希望发挥地方政府主导权,整合城市供能体系,依托技术创新,对城市进行整体“能源规划”。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而在目前新旧能源交替的现状之下,技术创新或许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可行路径之一。目前国内在能源技术领域方面的探索有很多,例如,新奥集团自主研发的泛能网就可以成为支撑现代能源体系的可行方式。

泛能网是一种将信息网、能源网和物联网高度融合的能源互联网。它能够将多种不同品类的能源进行嫁接、转换,同时进行智能高效的有序配置,最终形成一个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相融合、集中式和分布式互补、供需双向互动、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优化的现代能源体系,通过转变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方式,打造“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区域能源,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泛能网目前已在北京、青岛、上海、常州等多个城市进行应用。

面对城市飞速的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中国的城市规划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现代能源体系来保证现代化建设。无论是技术创新上的尝试,还是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都将改变传统能源体系的现状。

[编辑 陈俊伶]

E-mail: cjl@chinacbr.com

生态转型持续发展 篇4

2011年10月29~30日, 制革专业委员会2011年工作会议暨全国皮革行业环保高级研修班会议在广西北海隆重举行。来自50多个单位的14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邀请环保部相关领导对“十二五”期间国家环保政策进行了指导解读。同时还邀请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和企业的领导和专家作了专题演讲和讨论, 共享当前制革产业新的发展思路、环保理念和先进技术, 同时呼吁行业企业积极采取措施, 共同努力, 保证行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环保政策解读

环保部总量司水处处长张震宇向各参会代表解读了当前国家的环保政策。他认为:制革业污染物种类多, 排放强度大, 后端治理的难度较大。当前, 制革行业许多企业已经实施清洁化生产, 但也有很多企业生产粗放, 特别是规模以下企业数量众多, 清洁生产任重道远。“十二五”期间, 制革行业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认真落实淘汰制度,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严格新建审批, 特别是总量不足地区坚决不准新建。

环保部污防司综合处杨俊峰就制革行业环保核查办法进行了解读。他主要介绍了通过环保核查的主要条件, 同时根据2010年环保核查的情况介绍了制革企业在环保核查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他强调, 今后每年可能将组织四轮环保核查, 对于未列入环保合规公告的制革企业于每年3月1日、6月1日、9月1日和12月1日前均可进行企业环保核查申请, 申请环保核查所需的自查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需要交中国皮革协会、环境保护部以及企业所在地省级相关环保部门。

●“十二五”期间皮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在会上作了题为《“十二五”制革行业发展与跨越》的报告, 他对当前皮革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环境政策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同时对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他在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期间, 皮革行业发展将呈现以下五大发展趋势:1、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 形成产业发展的新格局;2、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3、市场调整步伐加快, 国内外市场布局实现新平衡;4、节能环保步伐加快, 社会责任意识显著增强;5、配套行业发展步伐加快, 助推主体行业整体提升。

●当前制革产业新的发展思路、环保理念和先进技术

本次大会共有11篇专业报告, 分别邀请了四川大学皮革系教授彭必雨、陕西科技大学教授马宏瑞、四川大学皮革系教授李国英、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吴浩汀、大陆台商皮革业联谊会环保顾问罗清拔、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孙晓峰等专家, 从制革行业污染物处理技术原理及工程实例、清洁化生产技术、污水处理管理技术、低碳经济分析以及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等内容同与会代表进行了经验的分享。

◎清洁生产

四川大学教授彭必雨:针对清洁化生产, 作了《皮革生产中的环境问题及清洁生产技术》的报告, 他认为, 实行清洁生产可大大降低末端处理的负担, 实行清洁生产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根据污染物来, 制革清洁生产总体思路是:一方面杜绝高风险的“有毒”化学品的使用, 用“绿色”化学品取代“污染”化学品, 用“高吸收”、“高固定”的材料和工艺, 用“紧凑性”工艺、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从源头上避免 (大幅减少) 污染物的使用和排放。另一方面采用保毛法替代毁毛法, 大幅降低废水的有机物和氮负荷。

四川大学教授李国英:以兆亿制革厂的清洁化技术为范例进行了分析。她提到兆亿公司通过与北京大学工学院合作, 利用中水建立人工湿地同时配合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建立中水回用系统, 可以提供工业区区内各厂接管用水。在污泥处理方面利用太阳能技术来干燥处理污泥可以达到污泥减积的目的。引进热泵节能技术部分替代原有锅炉, 降低锅炉烟气排放量, 固废处理通过与四川大学合作成立固废处理公司, 将制革废毛、废皮边角料制备蛋白填料回用于制革复鞣填充, 并代处理工业区各厂的固废以实现减废再利用。

宝斯卡 (商丘) 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壮斗介绍了本公司新型清洁生产工艺。该工艺与传统制革工艺相比, 可实现从浸水到染色, 全部废液充分循环再利用, 基本达到零排放。采用该工艺可使蓝湿革、二层革得革率增大, 产品的物理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 节约用水90%以上, 节约能源25%以上, 废水的回收率基本可达100%, 彻底解决了制革污水排放的难题。

兴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保总监廖秋生介绍了兴业公司采用快速浸水技术, 在浸水工序使用生物酶降低浸水工序用水量。采用该技术可以使毛整体脱落和回收, 大幅度降低废液的COD和硫化物含量, 特别是可以使氨氮的含量降低90%以上。该技术结合中水回用和生物膜处理技术, 还可大幅降低生产用水量, 中水回用大生产, 取得制革循环经济的重大突破。

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孙晓峰作了《推行清洁生产, 促进制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报告, 他在报告中提出实现清洁生产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 即对污染物的控制重点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对污染物的排放要求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 对污染源的控制方式由点源控制向集中控制转变。当前皮革及其制品业作为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防控行业, 是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要每两应年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对评估验收工作的规范和日常监督管理, 根据工作需要可依托省级清洁生产中心等有关机构开展评估验收。◎污染治理技术

东南大学教授吴浩汀就制革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做了相关的报告, 他就生物法污水处理技术分享了自己长期以来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 报告说氧化沟技术在我国制革废水处理中广为应用, 氧化沟技术处理制革废水既有适用性, 也有局限性。针对目前对废水中总氮的要求, 同时考虑到废水的脱氮功能, 他提出了反硝化脱氮氧化沟技术, 实现了在氧化沟内独立的缺氧区和好氧区, 形成稳定的生物脱氮环境。

陕西科技大学教授马宏瑞作了《制革废水氨氮、总氮处理技术与污泥处置对策》的报告, 他认为制革毛皮废水氨氮和总氮达标是可行的, 其处理工艺成熟, 但其运行中有诸多关系需要协调, 制革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考虑COD削减与脱氮的协同, 直排企业出水设计处理工艺时应与回用相结合;污泥处理在没有低成本的运行方法时, 可考虑最大限度地减少体积的办法。

台商皮革厂联谊会环保顾问、普士顿兴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清拔就含铬废水铬处理技术、废铬液循环利用技术进行了经验的分享。他认为在铬液循环方面, 制革过程中含铬废液的部份直接回用可以使废水循环利用, 并对pH微幅调整, 降低药剂费用。同时他还指出, 采用无铬鞣制过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采用多种鞣剂结合鞣制、铬鞣剂进行改质或采用多种鞣剂进行结合鞣制, 利用化学助剂进行胶原改质, 采用新型高效助鞣剂等方法都可以增加铬的吸收率, 降低鞣制废水中三价铬的含量。

北海东红制革有限公司董事长施荣川介绍了东红制革环境治理情况, 同时分享了企业制革节能减排的理念:降低能源使用, 减少CO2排放, 接轨Pas5000低碳标签理想, 为保护地球环境尽一份努力;废水回用, 减排废水, 在国家法令因减排而达到需要增产之目的;建议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辅以实质资金鼓励或贷款, 专用于环保措施。

兴昂制革 (惠州) 有限公司环保总监简呈霖介绍了本公司制革整饰工段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通过使用膜生物反应器配合活性污泥处理法, 达到了很好的生化处理效果, 接下来通过反渗透系统作污水回用, 出水水质稳定, 年节约新鲜自来水的使用量近100 000 m3。他认为废水的深度处理、回用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改变了制革企业“脏、污染重、难治理、高能”的妖魔化现象, 为推进节能减排、节约水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环保总监刘天星针对于本公司的实际情况, 分享了该公司在污水处理方面所成功应用的技术。污水深度治理工艺采用化学强化处理和物理去除相结合的方法, 其处理工艺简单, 运行和维护比较容易, 不易受外界条件干扰, 除磷效果好而稳定。经过脱水产生的污泥在经处理, 每消化1 t污泥去除20%的有机物, 每天产生3000 m3的沼气, 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生态水泥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篇5

由湖北一公司主办的第一期“绿色生态矿渣与水泥共性集成粉磨”等核心技术专题讲座在湖北大学举办。据介绍, 绿色生态矿渣与水泥共性集成粉磨创新工艺是湖北大学国家高校产学研重点项目。该工艺开创了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多种建材产品的国内先例, 具有高效节能、产品品质高、粉尘噪音排放低的特点及“低能耗、低污染、低资源消耗”的“绿色生态”特征, 生产过程无“三废”污染物, 真正实现清洁生产, 为我国水泥产业的低碳发展和转型升级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近年来,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发达国家纷纷加快发展绿色产业, 将其作为推进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为此, 湖北该公司按照2013年8月11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需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领域精神要求, 特在湖北大学举办第一期“绿色生态矿渣与水泥共性集成粉磨”、“高效提取钢渣粒子钢及制备高比表钢渣微粉”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专题核心技术讲座班。其宗旨是利用高校产学研重点资助项目技术和该院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及国内首创的示范线工艺, 为水泥企业和钢铁企业开辟一条低投资、低能耗, 高效利用矿渣、钢渣、磷矿渣、炉底渣、粉煤灰、煤矸石及尾矿等再生资源的绿色产业链, 形成企业多元产品及多元经济结构, 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成为推进企业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 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摘自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范式转型 篇6

“范式 (paradigm) ”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1962年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并做出系统阐述的。一般而言, 范式是指一种观念、理论和规律。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 将“范式”概括为哲学、社会学和人工三种类型的范式。笔者认为, 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主要是指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 社会经济发展的导向及应该遵循的规律及其路径。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对自身危机认识的基础上, 是人类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的结果, 也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包含三个层次的维度:一是社会生产层面的维度, 即人类的生产方式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二是社会制度维度, 即社会制度如何决定和调节人们在自然资源使用和分配中的关系, 这种关系又将如何作用于社会生产;三是伦理维度, 即在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制度安排下技术的发展导向及社会的价值追求。

北京大学陈平教授将经济结构划分为由下至上的生存经济、生产经济、制度经济的金字塔式体系, 其中, 生产经济和制度经济是传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生产经济主要是以产业经济为主体的产品的生产和交换过程, 制度经济是适应特定生产经济形态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而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首先关注的是生存经济, 即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生存经济是生产经济和制度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 要使人类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就必须从生存经济的层面着手, 以对自然资源的攫取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本质的发展模式。

如果, 说工业文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工业现代化, 那么, 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EM) 的概念是德国学者约瑟夫·胡勃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其核心内容是以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 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它是生态文明视野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根据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在18世纪至21世纪期间, 世界现代化可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其中, 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 是由工业革命引发的, 主要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福利化、流动化和专业化等, 其副作用包括资源环境破坏和生态退化等。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是由知识革命引发的, 主要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生态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等。第二次现代化包括三个转变: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物质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变;从国家社会向全球社会、国家经济向全球经济的转变。

在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中, 生态现代化的研究范畴主要是指世界现代化过程的生态革命和生态转型, 它既包括经济的生态转型 (生态经济) 、社会的生态转型 (生态社会) 、政治的生态转型 (绿色政治) 、文化的生态转型 (生态观念) 和个人行为模式的生态转型等。生态现代化必然会引起全球的自然环境的变迁。生态现代化过程很复杂, 其中的生态响应、生态经济和生态社会, 及其相应的生态技术与效率、生态组织与结构、生态制度与政治、生态观念与文化, 构成生态现代化的基本研究对象。生态现代化研究的基本内容是:生态变迁、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和现代化的耦合关系。它有两个研究维度:一是分领域维度, 包括生态响应、生态经济和生态社会等3大领域;二是分层次维度, 包括生态效率、生态结构、生态制度和生态观念等4个层次。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或第二次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 是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将完全脱钩, 是世界现代化的生态转型。为测量并反映一个国家生态现代化的相对水平, 该课题组构建了包括人均CO2排放、生活废水处理率、森林覆盖率、有机农业比例、安全饮水比例、可再生能源比例、长寿人口比例等30个指标在内的生态现代化指数。该课题组研究发现, 全球生态现代化进程迄今已有30多年历史, 中国正处于生态现代化的起步期, 生态现代化水平的国际差距比较大。例如, 中国自然资源消耗比例大约是日本、法国和韩国的100多倍;中国工业废物密度大约是德国的20倍、意大利的18倍、韩国和英国的12倍;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大约是法国、加拿大和瑞典的7倍多, 是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4倍多。中国生态现代化水平要达到发达国家目前阶段的水平, 大约需要50年。

从生存经济、生产经济、制度经济的金字塔角度看, 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包含着三重关系,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三重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在于人和人之间在占有和使用生态资源上的利益关系, 它直接决定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形态, 进而决定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路径。如果这一重关系无法控制在自然界的承载范围之内, 既会造成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经济的不协调发展, 也会使后发展起来的国家由于既定的产业分工和路径依赖以破坏自然的方式来谋求发展。因此, 生态文明发展范式的实现, 必然建立在产业发展理念和方式的变革之上。

毫无疑问, 生态文明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 并且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形态。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 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人类必须彻底改变工业文明时代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 逐渐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产业体系, 因此, 生态文明时代的主题就是建构新发展范式, 来正确处理人类生存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需要重点突破以下两个根本性转变:其一, 产业的生产方式如何从资源攫取型向资源循环再生型转变。生态文明的生产模式必须按照资源循环再生高效利用、低排放低污染的原理去建构, 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缺乏资源循环再生机制, 这就形成了资源—生产—消费—污染的恶性循环。生态文明理想状态的物质生产应该是一种无废料、无破坏、零污染的生产, 这就要求我们如何创建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再生和低碳排放的生产模式, 使人类摆脱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的局面, 适应生态文明的要求。其二, 经济增长方式如何从外延的扩张型向内涵的质量型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革命性转变, 实际上就是人类要处理好发展与环境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脱钩的问题。生态文明必然要求构建一个人类保护自然、自然养育人类的和谐发展模式, 而工业文明为了满足人类的无限欲望, 追求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高污染的扩张型、反生态的经济发展方式, 这必然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而质量型、生态型的发展方式主要是提高产品的功效上, 更关注的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环保质量, 而不再表现为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上, 以及产品对环境的破坏上。一言以蔽之, 生态文明时代的主题就是通过环境保护和生态创新,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相互协调的全新发展范式。

产业生态化:生态文明视角的产业发展方向

产业生态化与产业的集群化、产业融合化并称21世纪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产业生态化兴起的现实背景是工业文明和传统工业化的反生态特征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工业文明的与日俱增的弊端促使人类反思流行的通过大规模开发、利用和投入资源以追求现实产出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传统工业化发展范式, 逐渐意识到生态恢复、环境净化和资源保护才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选择的经济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和追求的物质享受所产生的生态足迹不得超越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取代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和发展观, 意味着传统工业化初、中期阶段无限索取的产业发展模式应该由反生态特征走向亲生态道路, 及回归生态化和促进产业生态化。与农牧业时代的生态化产业不同, 生态文明时代的产业生态化是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界和谐互动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型产业模式, 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

所谓产业生态化是以产业生态学和系统论为理论指导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以及资源持续利用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全书关注的重点问题。概括而言, 产业生态化就是要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 即根据产业的基本单位—企业 (群落) 之间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梯度之间的关系, 利用现代科技和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构造一系列的企业链网, 从而构建整体上和分层次的产业生态系统, 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 使产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消耗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从而促进产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 产业生态化既遵循自然规律, 也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产业生态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要经历一个由低到高, 不断演进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园首创了一种新型的废弃物管理利用途经, 这就是被称为“工业共生”的生态工业园区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行动在世界范围的实施, 产业生态化业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新范式。其发展在宏观层次体现为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管理立法, 中观层次体现为区域生态产业园的规划、布局、建设与运行, 微观层面体现为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创新和经营管理的生态化。该趋势在三大产业中都有越来越显著的体现, 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物流业、生态IT业等。全球范围的生态革命, 促使生态与产业成为一种全新的互动关系, 在产业生态化范围不断拓展的同时, 产业生态化含量也不断提高。以生态产品的生产、运输、享受、使用、回收再利用为产业链的新兴生态产业迅速发展, 生态环境和产业领域产生了全方位的渗透和融合, 产业生态化现象和特征与日俱增, 并逐步形成了生态产业一体化和复合化, 传统的三次产业正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从产业结构上看, 产业生态化的核心是建立生态化的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产业结构指的是一个层次多样、功能完善、能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经济—社会大系统内高效循环和流动的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 它可以把人类的产业活动纳入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自然生态大系统的生产活动中, 把人类的物质和能量转换过程置于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 通过对人类生产系统 (产业系统) 与自然生产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整合, 使物质和能量在环境—产业—社会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子系统之间, 不断地被循环和高效利用。从这个意义出发, 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内涵可以这样理解:首先, 全部经济部门按照产出的不同, 可以重新划分为两大类, 即产出为实物产品的物品产业和产出为服务产品的服务产业。在此基础上, 物品产业各部门按照其生态经济功能分为资源产业、广义制造产业和还原产业。

资源产业是指从生态环境中获取初级资源产品和生态服务的产业, 其生态经济功能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按照资源的生态性质, 可分为不可更新资源产业 (如采矿业) 、可更新资源产业 (如农业、林业) 和永续资源产业 (如风能开发、太阳能利用) 。资源产业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初级资源产品如原材料、能源和食物, 以及涵养水源、水土保持、调节气候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

广义制造产业 (generalized manufacture industry) 是指对初级资源产品进行多种层次加工的产业, 其生态经济功能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广义制造产业与工业是不同的, 因为我们是从产业的生态经济功能角度界定广义制造产业, 而对工业的界定则是从生产方式角度界定的, 因此一些被视为工业部门的产业, 如采掘工业、森林工业和能源工业等都不包括在广义制造产业内, 而被纳入资源产业范围。

还原产业 (revivification industry) 是指直接从事污染治理、资源再生利用和生态恢复保护的产业部门, 这些产业主要是消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 其生态经济功能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还原者或分解者。

服务产业是指直接服务于日常生活消费的产业, 如商业、餐饮、旅游等, 其在生态经济功能上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还有一些不固定的服务产业, 如金融业, 其生态经济功能也可定位为消费者。综上所述, 各个产业部门依据其生态经济功能的不同构成了与生态系统功能结构一致的循环型的生态化产业结构。这种生态化的产业结构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 产业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例如, 能源脱碳是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含碳矿物能源物质会产生温室效应、烟雾、酸雨、赤潮等环境问题, 合理的方法是逐渐减少含碳较多的能源物质, 采用非矿物燃料, 比如, 用石油代替煤炭, 天然气代替石油, 更多地使用太阳能、氢气、地热和核能等能源形式最后用生物能代替化学能, 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第二, 产业系统要与自然协调发展, 生态化的产业系统必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关系, 产业系统排出的废渣、废液、废气等物质和能量不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和自净力。

第三, “废料”的资源化。生态化的产业系统要求充分利用每一道工序的废料, 把它当作另外一个工业部门或工序的原料, 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这不仅仅是要求政府或企业想方设法处理垃圾, 更重要的, 是建立以“废料”为资源的企业或一系列产业。因此, 产业系统内部的结构要相互协调, 各个部门及环节之间的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要相互协调。由于集约和再循环使用, 使得系统内各个不同的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要远远大于出入产业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第四, 生态化产业系统的生态价值链必须是闭路循环的。也就是说, 进入一定区域的物质和能量在各个企业之间循环, 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变为另一个企业的资源来源, 目标是低资源消耗和低污染排放。

第五, 生态化的产业系统要求改进工艺设计, 促进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采用适用的技术经济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产品设计, 减少“消耗性污染”。如食品添加剂、矿物燃料的消耗都会产生污染。这就要求改良原材料, 采用能够预防或防止各种消耗性废物排放的原材料, 替代或禁用有毒材料。在改进工艺的基础上, 还必须促进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 即用同样的物质或更少的物质获得更多的产品与服务, 提高资源的生产率和产品的生态效率, 比如通信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可以减少信函的往来。这就要求依据功能需要来设计产品, 在生产、使用、维护、修理、回收及最终处置的过程中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

从产业特征看, 循环产业 (circular industry) 和低碳产业 (low carbon industry) , 特别是后者是21世纪产业生态化的重要产业形态和发展方向。低碳产业强调的是一种有别于“三高一低”的高碳产业的新产业发展模式, 而产业生态化是发展路径的问题, 更侧重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者是表里关系。可以说, 低碳产业是载体、表现、形式、特征, 而产业生态化是路径、结构、转换、过程。

生态化技术创新:提高生态效率的内在要求

从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产业革命的本质是开发和利用新的资源, 是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只有这样, 产业才能摆脱旧有资源边际报酬递减的限制而不断发展和演进。但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 技术创新改变了资源的相对报酬, 带动了新型产业的兴起, 同时, 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也推动了原有产业的升级和转化。通过这种方式, 技术创新以“创造性毁灭”的方式改变着旧有的产业结构, 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新陈代谢。

技术创新本身是一把双刃剑, 技术创新的方向和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和文明导向是密不可分的, 工业文明时代技术创新的“唯经济价值”论和短期化倾向, 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陷入了“竭泽而渔”的状态, 人类社会的继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和实践, 正是为了克服工业文明的流弊, 因此, 生态文明也为技术创新指明了方向, 即技术创新只有促进资源节约和替代, 才有利于环境保护, 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 保证人类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一言以蔽之, 生态文明导向下的技术创新是一种生态化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理念进行全面审视基础上的扬弃, 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是指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中考虑新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既实现技术的商业价值, 同时保证或者创造生态价值, 最终目的是通过技术创新, 带动产业的生态化变革, 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遵循这一思路, 生态文明理念为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提出了3个发展方向。

第一, 通过生态化的技术创新, 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要素组合效率, 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例如, 针对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通过创新开发具有更高效率的生产设备, 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针对传统工业生产中单向循环的问题, 设计更新生产流程, 建立高效的双向循环生产系统, 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针对生产过程中废料利用率低的问题, 进行废料再利用的研发, 变废料为可以利用的资源。

第二, 通过生态化的技术创新, 不断开发新资源, 扩大资源的利用范围。经济发展过程中, 要素的可替代性决定了我们可以用丰裕的资源代替稀缺的资源, 而这要依靠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例如, 石油、煤炭这些传统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寻找替代能源是解决长期发展所必需的。利用现代生物发酵技术, 以玉米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 部分替代石油等传统能源, 已经显现出经济和生态效益, 在巴西等国家这一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第三, 通过生态化的技术创新, 降低固体废弃物、液态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减轻经济发展带给环境的负荷和对气候的影响。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是须臾不可分的。笔者所指的环境系统主要是自然环境系统, 即各种天然因素的总和, 它们构成了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外在空间, 也构成了人类活动释放的废弃物的沉积场所, 要减轻人类经济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 就必须依赖生态化的技术创新。例如, 采用生态工艺来设计和生产产品, 或者对生产中的排放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在实践上, 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效率的提高也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技术创新的经济生态效益。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该创新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物质产出的增加, 并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而技术创新的生态效益, 则关注的是这种技术创新是否具有比以往技术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 以及技术创新是否会给环境带来破坏, 特别是该技术创新是否会造成环境质量的不可逆变化,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技术创新, 要求把二者结合起来考虑, 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取得暂时的经济增长。

二是技术创新的资源生态效益。技术创新是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的,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整个社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物质前提, 这就要求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不断提高物质和能源的利用率, 减少废物排放, 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天然物质资源与能源消耗, 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三是技术创新的集群生态效益。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 其关键的生成机制在于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激励。这种内在的激励机制如同自然界的生态激励机制促进自然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一样, 也能大大增强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与协调性, 使技术创新系统的时空性质呈现新的特征, 这不仅有利于技术创新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了技术创新集群的步伐, 而且也拓展了技术创新规模, 扩大了主体选择技术创新的范围, 有利于发挥主体自身创新优势。因此, 注重探寻技术创新内在的激励机制, 提高技术创新的生态集群化程度, 既有利于经济发展, 又降低了人们参与技术创新的门槛。

四是技术创新的社会生态效益。技术创新原本是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 由于人是社会的人, 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必定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 而传统的技术创新却忽略了这一点, 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则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时候, 同样关注人与人的矛盾, 即社会生态问题, 使社会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 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 注重提高人口素质, 使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总目标是提升生态文明水平。而反映生态文明水平的核心指标是生态效率 (ecological efficiency, eco-efficiency, EEI) , 这一概念最早由Schaltegger和Sturm于1990年提出, 此后为学术界和很多国际组织认可并采用。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WBCSD) 认为生态效率是“提供有价格竞争优势的、满足人类需求并保证其生活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同时逐步降低对生态的影响和资源消耗强度, 使之与地球的承载能力相一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认为生态效率就是为了符合人类需求而使用生态资源的效率, 它是一种投入产出比, 其中产出是指一个企业、行业或整个经济体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投入是指由企业、行业或经济体造成的环境压力。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则更明确地认为测量和评价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的指标就是生态效率, 它是区域国民生产总值与区域生态足迹 (ecological footprint, EFP) 的比值, 即EEI=GDP/EFP。上述定义大同小异, 并为提高生态效率指明了经济效益高效发展而又环境效益清洁发展的产业生态化方向, 主要的途径包括:一是生产或服务过程的物质减量化或去物质化;二是提高能源效率或能源去碳化;三是从利润经济转向功能经济;四是采用清洁生产方式。

简要的结论

如果说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 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次现代化, 那么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次现代化。工业文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工业现代化, 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生态现代化。

如果说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需要实现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的转变, 那么生态文明时代则需要实现传统发展范式的转变, 即从工业文明时代追求物质财富总量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范式向追求财富增长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创新并重、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全新发展范式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与太化转型发展 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太化,转型发展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这给正在转型发展中的太化集团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重大、前沿的理论和现实课题,对实现太化集团转型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结合阳煤集团“亿吨双千亿,世界五百强”和太化集团搬迁改造转型发展实际,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积极推进太化转型发展、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1 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指人们为实现生态文明而努力的社会实践过程。我们必须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也决定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不能以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来获取现代化,也不能以牺牲现代化为代价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立足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1.1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1.2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经过了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宽广。

1.3 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十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全面改善生态状况,提高生态承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1.4 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不仅期待殷实富庶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为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

太化集团地处省城太原市,近年来由于大部分装置技术改造没有跟上,工艺落后、设备老化、污染严重,造成企业发展滞后,难以适应化工市场的激烈竞争。随着太原城市发展,企业具有的地域优势也成为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劣势,企业发展的空间很难向外开拓,限制了发展。近年来,太化集团的外部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太原市西山地区综合整治战略的实施,“南移西进”发展战略的推进和“蓝天碧水”工程的实施,迫使太化难以继续在老基地扩大再生产,企业被迫停产。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太化停产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太原市环境建设和大都市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太原市西山地区综合整治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实现太化凤凰涅槃和浴火重生的有效措施。太化集团老基地停产,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具体表现。在老基地继续搞化工生产,环境压力太大,装置规模有限,工艺技术水平不高等等劣势,限制了原有生产装置效益的发挥,边际利润率微乎其微,甚至发生亏损。因此,要让太化老基地发挥出土地资源的优势,优化土地资源开发格局,实现效益最大化。企业搬迁,腾笼换鸟,开发房地产等产业应该是有效举措之一。土地资源是太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按照企业与地域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调整空间结构,在阳煤集团帮助和支持下,实现和发挥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

2 太化集团转型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蓝天碧水”是山西省、太原市“十二五”期间为经济社会发展绘制的一幅美景。“碧水蓝天”工程为太化集团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环境课题,要求企业尽快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现代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太化集团作为山西省最大的煤化工企业,必须从“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中走出。太化集团在阳煤集团领导和支持下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大力发展非化产业,努力构筑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美丽太化”。随着太原市的南移西进,太化集团所处的环境越来越敏感。作为一个老化工企业,布局性的环境隐患和结构性的环境风险都要靠我们百倍的努力去化解。化工行业是高污染行业,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太化发展的首要问题,环保工作和社会责任迫使太化搬迁。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保工作,实现企业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摆在太化各级领导和每位职工面前的艰巨任务,要切实把环保工作提高到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来认识。

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实践。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要积极推进太化转型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切实把握以下三个着力点。

一是加快建设阳煤太化清徐化工新材料基地和吕梁交城化工新材料基地建设。我们在两个化工新材料基地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清徐化工新材料基地、交城化工新材料基地的发展,设计起点高,又是新建项目,可以及时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得以贯彻,建成新的生态文明的化工园区。要大力推进发展模式的绿色化,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实现发展模式的绿色化,实现低能耗、低排放、无污染。搞化工并不代表污染,这应该成为人们对化工发展的新认识。如著名的化工生产基地美国墨西哥湾休斯顿化工区、比利时安特卫是普化工区、中国上海漕泾化工园区等,其所在地域均是世界著名的大城市,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化工区内绿树成荫,化工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实践证明,只要环保治理的好,化工园区可与城市和谐相处,共生共存已是事实。

二是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绿色产业的规模化。要结合太化集团实际,把开发利用土地、发展物流、工程建设、仪表自动化设计安装技术服务、生物化工等新领域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具有太化资源和太化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应降低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消耗比重,大力发展绿色化工,有了“绿色制造”,才能“制造绿色”。

三是努力提高产业结构的科学化水平。在注重发展生态文明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大力发展高效化工、农业化工,要在阳煤化工和全省化工发展中扬起太化特色“两条龙”,一条是“化工龙”,在阳煤集团大力支持下,利用阳煤煤炭资源开发“传统化工—新材料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另一条龙是“非化龙”,利用太化土地、铁路、化工资质等资源开发“房地产业—化工物流—城市社区服务—化工信息技术服务”等,发挥太化身居太原的优势,大力发展城市现代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和物流产业,实现服务与安置的双赢,形成适合太化转型发展的产业和经济结构。

3 结语

初中化学教学的“生态化”转型 篇8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完善,指导,实践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 在化学学习中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陶先生说:“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 需要生活的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而化学是一门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以实验为基本方法来研究自然的学科,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性教育, 只有从生活中找寻熟悉的事物才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简言之, 生活, 既是化学教学的目标、指导和内容, 也是化学教学的方法、途径和准则。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知识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激发求知欲, 促使知识的构建, 丰富师生的课堂生活, 加强学生生活经历, 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生存化的探求:聚焦“实存”的生活问题, 自然引发“研究性学习”

生活中有很多的水, 海水、江水、湖水、井水等等, 水资源非常丰富。平时生活、农业、工业中都要用到大量的淡水资源。生活中学生有过洗衣服的经历, 水中加了肥皂后会形成很多的泡沫, 但是洗衣服后会形成很多的固定漂浮物。装水放置的热水瓶中会有水垢形成。原因就是因为水不是纯水, 其中含有一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若含量高则为硬水, 含量低则为软水。硬水有诸多缺点: (1) 和肥皂容易形成浮渣, 降低洗涤效果; (2) 工业上容易形成水垢, 造成锅炉导热不利, 甚至导致锅炉爆炸; (3) 长期引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怎样才能降低水的硬度呢?学生从生活中找寻经验发现煮沸水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水垢, 水蒸气冷凝形成的水不能使肥皂水形成浮渣, 等等。

在教学环节中, 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让学生自己找寻解决途径, 采取多种方式, 通过网络、教材、讨论等, 利用学生好奇的特性, 找寻更丰富的源于生活的感性材料, 学生在观察、实验、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中, 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究, 获取知识, 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分析推理、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方法, 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活化的开掘:提纯“普世”的生活经验, 有效生成“学科型新知”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化学教学中, 这是前提条件。所以在创设情境中要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心理需要, 从生活中找寻学生感情兴趣的知识, 这样, 化学教学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 感染学生, 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

比方说人类在原始社会是吃生冷食物的, 偶然的机会发现打雷后树木燃烧, 某些没能逃避的动物被烤熟, 发出阵阵香气, 从此开始脱离茹毛饮血的生活, 开始学习烹饪各种美食。当时的火不是人为形成的, 怎么保留火种呢?关键就在于要时不时添加木材、秸秆类。由此学生想到没有木材等材料可以燃烧吗?推出燃烧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存在可燃物。保留天然的火种不当就容易熄灭, 那如何人为的去制造火种呢?学生可以联想到钻木取火, 实际上就是磨擦生热, 这又是什么原理呢?在室温条件下木头燃烧吗?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温度也是关键。可以穿插联系生活中煤炉的燃烧, 煤气的点燃等。然后创设一只在空气中正常燃烧的酒精灯, 另一只用灯帽盖灭, 这两者一者燃一者灭, 又是为什么呢?由此可以知道没有氧气为条件, 燃烧也是无法实现的。从生活中找寻实例, 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景,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掌握知识和技能, 更好的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使原本枯燥乏味、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便于记忆。

三、生命化的运用:启用“活性”的化学知识, 大力导引“科学化生活”

初中化学最后一章为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科学营养目前属于比较流行的理念, 合理膳食是人体健康的保证。学习六大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基本组成和效用, 才能有效的合理饮食, 保证更好的生理状态。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饮食中要加强蛋白质的摄入, 保证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生活中提倡使用铁锅, 原因就在于烹饪中产生微量的亚铁离子, 而缺少亚铁离子会得缺铁性贫血;骨骼的生成离不开钙的积累, 饮食中要适当补充牛奶、虾皮、鱼骨等富含钙质的产品;水是生命的源泉, 因此每日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剧烈运动后需要补充适量的盐开水以保证细胞内外液的平衡等等, 这些都是生命与化学知识的联系与应用。

四、生态化的评价:选用“有机”的评价方式, 适时激发“发展性教学”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化学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应充分发挥其在在教学中的正面引导作用, 积极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 因地制宜, 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如:搜集资料写小论文、撰写实验报告、做社会调查等, 以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考试命题内容, 更多注重于生活的联系, 习题灵活多变。将课堂教学生活化, 可以拜托传统的纸上谈兵, 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讲解,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将教学目标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 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学会更好的生活, 促进全面发展。

总之,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等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创立与成长 (5月) .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年5月, P765.

[2]谢杰妹.化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实施策略.化学教学, 2010年第2期, 总274期, 第23页.

[3]党拴科.化学教学要创建“生活化课堂.中学化学, 2008年11月, 第5-6页.

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问题研究 篇9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现状

21 世纪以来,伴随着人类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采用工业文明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导致了生态系统破坏、环境严重污染、自然资源枯竭等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与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矛盾,致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陷入了两难境地。

1. 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发展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引发了碳平衡失调、臭氧层减少、气候逐渐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等温室效应问题,使地球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极端气候频发。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资源型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增长迅速,1970 年至2007 年之间增长了7 倍多,在未来至少20 年内碳排放总量还将明显上升,我国正承担着巨大的减排责任与压力。同时,资源开发还导致土地遭到毁坏,引发水土流失、生物丧失多样性等其他生态系统问题。

2. 环境污染日益加剧。随着我国资源型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等“三废”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土地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以煤炭为主的矿业城市是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类型,煤炭开采、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粉尘和PM2.5 等颗粒物,造成了2013 年全国范围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发生。资源型城市工业生产中排放了大量的工业废水,仅煤矿排放的废水每年就达26 亿吨,导致了水资源污染严重。我国现有废矿渣积存量高达60-70 亿吨,工业废物造成了土地环境的污染。

3.资源储备日渐枯竭。世界城市以占全球2%的表面积承载着全球约50%的人口,创造了全球80%以上的GDP,也占用和消耗着全球85%的资源与能源。我国以占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4%的石油储量、2%的天然气储量来推动占全球21%人口的城市化进程。我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建设初期,总体上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消耗强度高,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掠夺式”开发方式,使得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短缺,自然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能力不足,导致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生,2007 年,《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之后,国家分三批确立了69 座资源枯竭试点城市。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约2/3的城市缺水,石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近50%,能源、土地和水等基础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4.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增多。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城市原有的地形地貌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表塌陷,大片无法耕种的废弃地还可能诱发山体开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有数据表明,截至2011 年底,我国现有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约有14 万平方公里沉陷区需治理,地表裂缝、废弃矿坑、矸石山、尾矿堆场等矿山灾害隐患点10 万多处。这些资源型城市开发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隐患,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需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问题。

二、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借鉴

1.生态型城市的理论发展。19 世纪20 年代,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在《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的著作中,最早提出了“田园城市”的城市规划设想,即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模式。1933 年,《雅典宪章》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有机综合体的思想。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正式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新概念。

2.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的历史实践。日本重化工业基地北九州发展战略由石化工业向能源节约和深加工工业转移,深入研发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实现了石油化工循环经济,有效地减缓了生态环境问题。美国休斯顿在传统石油工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扶持新兴的宇航研究主导产业,建成多种产业集群并存的综合性基地。德国煤钢工业基地鲁尔工业区走多元化经济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再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澳大利亚政府树立“最佳实践”理念,加强环境管理,制定环境标准和制度,有效减轻采矿工业环境污染。这些国家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加以借鉴。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的实施路径

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必需建立在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框架下,由政府主导,统筹设计,实施“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环境技术研发与推广,广泛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全方位探索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有效路径。

1.加大政府生态经济管理力度。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过程中,政府必需发挥主导作用。一是要合理制定城市与郊区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的GDP指标体系,协调城乡生态关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规划。二是要优化城市的用地结构建设,合理规划土地使用类型,平衡城市工业用地与绿化用地比例。三是要出台城市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构建衡量城市生态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四是为城市转型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生态补偿机制。

2.创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我国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普遍采用“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实现生态转型必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创新原有经济发展模式。一是探索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碳排放”为目标,推动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发展转型。二是探索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我国以有限的耕地、水、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承担着约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城市化使命,如何以较小的资源代价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三是探索循环经济型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的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物的线性经济,持续掠夺资源,制造垃圾,无法适应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刚性约束。循环经济发展方式所倡导的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再生资源的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模式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四是探索绿色消费型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必需改变原有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利用所具有的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其发展绿色旅游经济的天然优势。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还可以选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航天工程等对自然资源要求不高的绿色高新技术产业。

3.研发与推广生态经济发展技术。科技进步为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环境技术开发方面加大投入,开发出遮阳、立体绿化建筑节能技术;鼓励居民采用太阳能、地热采暖技术;推广应用可再生建筑能源技术;进行实时动态碳排放监测和分析技术。科学技术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赋予了无限潜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4.加强国际间生态经济合作。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我国要积极参与到城市转型的国际化进程中,广泛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将中国城市转型纳入国际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中,共同建设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促进生态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推动城市朝着低碳、生态、绿色的方向稳步发展。

上一篇:法学学生下一篇:高校学生网络消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