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学生

2024-06-19

法学学生(精选十篇)

法学学生 篇1

关键词:专业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关素质教育引起了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相关人员的重视。有关素质教育一词不是我国创设的,它是在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主持、S·拉塞克等人编著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指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人格力量已被认为是21世纪教育的中心特征。而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二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主持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出现了一系列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因。

1. 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的要求

我国加入WTO后,加大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往来,在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加大了法学专业学生的竞争挑战。法学专业的学生要适应这样国际性的、全方位的竞争环境就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科学知识、综合思维能力、综合理论驾驭能力等综合素质。

2.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变革的挑战

传统的法学教育偏重于概念规则的灌输、法律条文的诠释等等,长期以来以法学专业教育为特征,越来越具法律职业化倾向。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所对应的职业———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等,这些行业除了对业务能力有所要求外,应更重视个人的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诚如耶鲁大学设定的培养学生的目标“不是为了职业,而是为了生活。”法学教育也应当把自己的培养目标设定为“首先是培养人,其次才是法律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

3. 日益健全的统一司法资格考试的挑战

从2002年起我国实行统一司法资格考试,从此开始了我国的司法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这就对我国的法学本科人才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衡量标准。随后国家又打破了以往惯例允许应届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司法资格考试,这使得我们的法学教育不可忽视现实,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二、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

众所周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素质教育即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为出发点、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并注重形成其健全人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我们可以总结法学专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专业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而后者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

1. 加强法学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

法学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就是要学会认知法律,不仅要知道法律究竟是什么,而且要知道法律究竟为什么。就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法学学生应学习系统的法学知识,包括法学理论基础课、法学专业主干课、核心课等内容。

2. 加强法学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

21世纪,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21世纪国际现代化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全面推进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革命。

3. 加强法学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潘光旦先生也指出:“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培养人格完善的人,这是对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解。

三、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法

1. 教学观念的改变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工作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智慧,关键在于引导大学生领悟法律知识,将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法律智慧,实现大学生法律知识之积累与法律智慧之形成的互动,在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中,应当在知识性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观念性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主素养、法律精神和规则观念。

2. 教师素质的提高

对承担和可以承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师进行规范,并将任务落实到人头。凡没有或者短缺教师的,通过外聘或者补充教师的途径予以解决,补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师的工作实行滚动推进。对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师同其他教师在课时津贴、科研经费、购房资格等方面应该一视同仁,保持从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骨干教师的相对稳定。继续举办教师外语水平常年提高班、教师计算机知识普及班,提高包括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完善青年教师到实际部门锻炼的制度,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支持、安排从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青年教师在职或定向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及到外校或境外学校进修。

3. 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育方法上要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践,如联系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机构及其领导人依法行使权力(Power)的状况、社会组织依法管理的情况、公民个人依法行使权利(Right)和履行义务的状况以及诉讼活动的实际情况等等,把典型个案分析同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分类阐述结合起来,适当运用讨论式、辩论式、对话式、研究性学习和多媒体技术等方法。教育形式上可以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外活动包括法律咨询、法庭旁听、法学讲座、法学知识竞赛、法学征文比赛、法律文书写作竞赛、板报宣传、开通校报法律信箱,设立校园广播电台“说法”节目、开通校园网法律素质教育子站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这样能大大促进和有效引导大学生领悟法律知识,形成法律智慧。

参考文献

[1]杨峻,王根顺.试论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结构和培养[J].兰州大学学报,1997(2)

[2]郭成伟.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56-57

法学学生专业调查心得 篇2

刚刚经历了考研,来不及梳理考试成败的心情,我们便又紧张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之中。一月十七日至一月二十五日,我们小组进行了为期十天的专业调查。短短十天的社会实践,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我们自身经验能力的浅薄,也坚定了我们走雨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社会中锻炼成才的决心。

“犯罪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好比污染了水源。”正是由于司法是社会纠纷的最终解决途径,司法公正是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相对于其他腐败现象而言,司法腐败带来的影响更为恶劣,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十天的调查,我们既通过网上问卷,也请教了相关的行政、司法界人士,还深入普通群众之中,了解他们的观点和看法。虽然对此问题,“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大家都普遍认为,近年来司法腐败有泛滥之势。“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这样的顺口溜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质疑。司法腐败,不仅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助长了不正之风的蔓延,还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动摇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心。

蜗居在象牙塔的我们,一直以为法律是神圣的,只要每个人都遵纪守法,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能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就能顺利实施。然而,十天的调查下来,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很多事情,远非我们事先设想的那么简单。为什么有些地方司法腐败屡禁不止?为什么司法腐败中“窝案”频出?仅仅是个别法官素质低下、意志薄弱,或者说“放松了对自己的思想要求”吗?恐怕不然。记得国外有位法官曾经说过:如果一块土地总是生长有毒作物,那么一定是土壤出了问题。同样,司法腐败案件频出,我们就要深刻反思,我们现行的体制到底怎么了?

中国社会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裙带关系盘根错节。“托关系”、“通人情”等现象比比皆是。利益牵扯太多,法官主动或被动地卷入相关利益纠葛,直接导致了腐败。例如,很多人委托代理律师,首先问是否认识相关法院的审判人员。在这种人情的干扰下,很难保证法官能抛开情面,完全依照法律来公正处理案件。虽然我国大力提倡法治,主张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当情与法进行激烈的冲突时,往往人情战胜了法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一句名言。我考研期间复习付子堂教授主编的《法理学进阶》中也曾出现过。

在实践期间,我更为深刻地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在司法过程中,有的司法人员出于个人利益或外界干预,在办理案件中有法不依,故意偏袒一方,压制打击另一方,或搞权钱交易,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没有好处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现象突出。个别司法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下,滥用手中侦查权、起诉权、审判权,滥用强制措施,制造冤假错案。利益牵扯太多,法官主动或被动卷入了各种利益纠葛,直接导致了腐败潮。司法机关独立性、自治程度不足,导致一些地方司法机关成为维护地方政府利益的工具。虽然在宪法和法律中规定了司法机关的独立权,但实际上还是政府一家独大。司法机关在财政、人事等诸多方面依赖于行政,无形之中助长了司法腐败的发生。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司法腐败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样,要遏制司法腐败,也必须坚持相应的体制改革不动摇。在实践调查中,很多人对此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建立异地任职和定期换岗制度,减少原任职地区各种人情关系的干扰;严格司法人员的准入和任命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严格财产申报制度,实行高薪养廉等。这些只是从内部防止司法腐败的措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司法腐败问题,仅仅从内部规制是不够的。“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缺乏监督,就难免使一些腐败滋生和蔓延。要想有效防止司法腐败问题,必须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加强党委、人大监督,加强群众监督,新闻部门要加强舆论监督,发挥喉舌作用。司法腐败问题的根治,不是单靠司法机关的力量就能完成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取得成效。

作为有志从事法律工作的学生,司法腐败是我将来从事法律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司法走向现代化的初始阶段,司法腐败现象也难以避免。司法腐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司法腐败不能被遏制;司法官员腐败了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腐败而成为司法官员。调查期间,曾有位律师向我推荐一本书《原谅我的红尘颠倒》,与传统的反腐小说不同,作者没有预设反腐立场,仅仅是原生态地描述司法腐败。书中的主人公魏达,他聪明、阴险、狠毒、自私,为了钱想尽一切办法贿赂法官,坑害当事人,坑害同事,甚至出卖女朋友。我读过之后,感觉很形象,很真实,触目惊心。让人对于司法腐败有直接深入的了解,很有警示意义。在现实中,由于利益的牵扯与碰撞,情与理的冲突将成为我们将来面对的现实问题。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原则,还是为了坚持原则而承受不利?在这种痛苦的选择中,我们将何去何从?

法学学生 篇3

摘 要:由于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倾向和就业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是就业偏好的相对集中,一方面是就业现状严峻,就业岗位紧缺。要想解决好目前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就业问题,就需要国家调整有些政策,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需要得到创新,突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应加强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改变当下大学生狭隘和固化的就业观念。

关键词:法学专业;就业偏好;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62-02

作为从业多年的法学专业辅导员,最关切的就是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多年的就业工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对所带179位同学进行了就业相关情况调查后,进一步解读到本科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深层缘由,并据此提出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策略创新方向。

一、本科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偏好

通过问卷调查、典型学生访谈以及各种管理数据汇总,法学专业的学生对就业方向的选择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1.参加与专业相关性较弱的各级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行政部门或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后参加专业性较强的各级公、检、法、司等招聘考试进入司法部门。这一就业偏好的学生合计约90人,占总人数的50.2%。

2.继续深造,从而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法律教学或科研工作,或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待毕业后再寻机会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司法部门职务、律师、公司法务)。这一就业偏好的人数为47人,占总人数的26.2%。

3.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后进入律师事务所从事专职律师工作。这一就业偏好的学生有110人,占学生总人数的61.5%左右。

4.通过公司、企业等单位招聘,从事相关的工作。在这一就业偏好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也表示只要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或者用人单位不错(如薪资待遇、发展前景),即使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也可以接受。

5.极个别同学由于对法律本身也无多大兴趣,因此在大学4年没有打好扎实的法律专业基础,因而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没有任何计划,对就业一片茫然。

与此同时,在与同层同类其他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交流后得知,同层同类的学校法学院学生的就业偏好也都大致如此,偏差不大。综上所处,目前本科法学院学生的就业偏好主要集中于从事与法律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进入政府机关部门工作。只有极少数学生在缺乏专业认同感的情况下,在大学中的生活学习无法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

二、本科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偏好产生原因

1.受专业相关性影响。大部分选择法学专业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法律专业,或者对法律有憧憬。在经过4年系统的法律专业学习后,本身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法律专业知识,并建立了稳固的法律思维逻辑,因此从主观情感上更希望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更希望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践。而政府、公、检、法、司等部门或者律所、公司法务部等就成为本科法学生就业首选。

2.受社会职业评价的影响。无论是社会还是父母,对目前社会中的各个职业都有自己的评价和定位。在官本文化盛行的今天,受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法学生就业就更希望选择社会评价高,收入稳定客观的职业。很多本科法学专业学生就认为到政府、公、检、法、司等部门工作,收入稳定,福利待遇好,而且这些工作有身份,更体面。更有很多家境不好的学生会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进入这些部门,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3.受社会发展、家庭条件的影响。自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就一直在提高,加上独生子女的政策影响,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这就使得很多家庭的家长出于爱,都对子女的就业要求提高了很多,更加上富足的物质条件也为有业不就提供了基础,最终造成了“宁缺毋滥”“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

三、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特点

1.就业门槛高。众所周知,如果要直接从事法律类工作(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律师),都必须要通过统一的国家司法考试,而司法考试考查面广,考查难度大,通过率低,就使得只有少部分人可以最终进入司法体系。而很多公司虽然不要求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但都对某些部门法,如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等有较高的要求。

2.专业对口的就业机会少。首先是公务员等各类机关的招考,一方面是录用名额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的“考公”大军年年高涨,学生的竞争对象除了学生群体本身还有社会其他领域的人,高度紧张的“考公”潮就使得只有少数本科毕业生可以最终脱颖而出。其次就是法务类工作,但如今需要专门设立法务部门招聘法务人员的企业本身就少,而且企业内的法务专员大多还是由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律师事务所的专职律师来做的,大型公司也更加信任有丰富经验的律师。

3.就业时间相对滞后。大学4年,就业高峰期一般都会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届时各大高校都会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很多专业的學生都会集中在这个时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而法学学生就业的主要目标锁定在参加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和全国司法考试,而这些所有考试的进行和结果都无法在该学期得到明确的答案,正常情况下,都要到大四下学期才会有明确的结果,而国家司法考试的成绩更要等到10月份左右才能公布,这就使得在本可以通过学校的人才招聘会得到就业的时期,大部分法学专业的学生都因为要准备各类考试,需要用全部的经历来复习而无法将精力分散到就业招聘上,错失很多原来很不错的就业机会。

4.竞争力越来越薄弱。首先,由于研究生(含法律硕士)的人数越来越多,加上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都要高于本科生,招聘单位必然更倾向于研究生层次的应聘者,尤其是有经济、管理、国际事务的相关专业背景的法律硕士。其次,由于法学专业研究的领域较为专一,没有相关经济或管理类知识,综合性相对其他专业较弱,除了本专业相关工作,很难向其他行业转型。

四、本科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对策

由于本科法学专业的就业现状十分严峻,就有很多主张,可以效仿美国取消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但笔者认为,美国有着几百年的法律发展和完善史,有着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充足的法律人才,但中国正处在法律完善的阶段,法律人才队伍还不够庞大,还需要大量的法律新血液流淌到司法队伍中,充实到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当中。因此,目前与其争论是否取消本科阶段法律培养,到不如结合目前法科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和就业特点,从现有教育培养模式着手,逐步缓解就业问题。

1.改变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一是在招生的政策方面,应该适当限制法学本科生的规模,扩大法学研究生和法律硕士的招生人数,鼓励学生去获取法学双学位,这样才能提升法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素养。二是在就业的政策方面,应当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其实国家司法系统基层人员还是相对紧缺的,在保留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这一条件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扩大岗位的招收。另外,应当鼓励各大企业和公司设立专门的法律服务岗位,而不是每次都找律师来处理法律事务。三是调整法学专业学制。在发达国家,法学和医学是齐头并重的,对专业的要求都很高。目前,我们可以消防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制设置,将法学专业也改制成5年,前4年学习理论知识,最后一年专门设置实践教学,以提高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提高法学本专业本科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2.调整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式。一是创新法律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突出能力培养。当前各大高校对法律专业学生的培养基本上还是重在各大部门法专业知识的教授,但法学专业大学生其实依然还是大学生,传统的基础素养如言语书写和表达能力、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品质等都不应该被忽视,只有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用语言或问题表达出来,并通悉社交礼仪的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才更具市场竞争力,也不必再局限于传统只“法”可就的就业现状。另外,在法学教育规模庞大、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各法学院、系要想增加自己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就应当逐步建立有独特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只有特色才能更有竞争优势。笔者倡导的特色办学是指在确保学生能掌握法学基本知框架、理论原理和思维逻辑的基础上,在特定方面突出发展,较同层次同类院校有属于自己的明显优势和特征,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在特定方面拥有较其他院校培养的人才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是加强就业指导,改变狭隘的就业观念。首先从入学起就引导学生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各高校中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比应当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经过一段的学习和对专业的了解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告知该职业所应当具备的资质和专业能力,以帮助学生将各阶段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具体化,并在不断探索中反复评估和检验,最终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完满发展。其次,引导法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应当引导学生放开对“法学领域”的理解,让学生的就业选择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法律领域,而是放开眼界去接受所谓的“大法学”理念。其实管理、营销、文秘、行政等很多领域都是和法律密切相关的,一个具备扎实法律功底的人,在大學期间再涉猎管理、营销、人事、文秘等相关专业知识,将自己打造成复合型人才,可供选择的就业方向就自然而然地被拓宽了。目前不少应用公司企业对招聘人才已经不局限于某个专业,而更加注重选拔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这个社会很多职业和岗位都不是和某一个专业一一对口的,而是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立体复合的知识结构,而法律就是众多立体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多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使学生具备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冷凌.法学专业业务实习现状分析与途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6).

[2]付子堂.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法律实务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07-12-25.

[3]吴津.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境和选择[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

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指导难点破解 篇4

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现状

国外的就业指导始于一百多年以前, 而我国由于长期实行高校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计划分配机制, 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实质上仅指毕业生就业分配, 并没有包含就业指导的内容, 直到2001年结束高校毕业生统分的局面, 实行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 就业指导才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成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我国的就业指导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虽然研究者们研究了大量国外的先进经验,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运用于实际, 例如学习英国高校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学习德国劳动局设立就业信息网等等。现在, 国内大部分高校都专设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就业信息网”, 举办就业技能培训, 进行毕业生就业意向调研等,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越发丰富和深入, 方式越发多样和可行。但是, 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然体现出以下不足:

(一) 就业指导缺乏长期性。

主要集中在毕业年级进行, 实在可谓“毕业生指导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工作始终坚持其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 从学生进校就开始了就业指导, 如美国大学生进校就人手一本由美国劳工部统计局编撰的《岗位需求手册》, 成为大学生人手一册的就业“圣经”, 德国的大学设立就业市场学院, 专门负责学生专业能力以外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培训, 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在对学生职业生涯和认识规划之中, 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企业常年提供大学生实习岗位, 负责实习生的培训和考核。

(二) 就业指导缺乏科学体系。

更多是简单地以讲座的形式进行面试技巧等求职技能的短期培训, 当然也有部分高校将其列入公共选修课, 但授课教师授课形式和内容都相对简单, 以讲授为主, 缺乏实操和个人辅导, 并且内容更新不足, 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 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滞后, 缺乏专业性。

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辅导员承担, 虽然有部分高校组织辅导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和参加职业指导师的资格考试, 但是短期的培训无法根本解决专业性的问题, 多数辅导员对于就业市场分析、学生个性与求职定位分析、就业心理辅导、求职技巧等问题仍处于非专业水平, 更多的是靠经验而非专业知识。

二、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纵观近年来国内有关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大家普遍认为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体制方面的原因:

1. 用人机制的改变和制约。

随着公务员招录制度的发展和变革, 准入门槛不断提高, 迄今, 大部分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招考中明确规定报考者必须具有一年或两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验, 大部分司法部门招录学历起点为研究生并通过司法考试, 因此, 法学专业本科学生进入司法系统工作, 甚至仅是进入公务员队伍工作的几率是越来越低, 大部分学生被拒之门外。

2. 法学招生与就业的严重失衡。

一方面法学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法学本科学生就业困难, 社会需求的增长速度低于学生规模增长速度, 供求不平衡, 这是法学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 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

普通大众及公司企业只有当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才会想到寻求法律人才的帮助, 而没有意识到法律人才对于公司企业发展和在人们生活发展中的重要性, 因此, 很多企业不愿专门招收法学专业学生, 也极少有人像发达国家的公民一样雇有私人律师。

4. 用人单位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高要求导致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

用人单位对法学专业学生的要求不仅专业知识扎实, 更要求精通外语、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甚至有些单位对身高体重等外在条件也明确提出, 很多学生达不到单位的要求连参与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二) 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原因:

1. 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社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是复合型的, 且动手能力强, 而许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多年未变, 模式单一, 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学生在校所学无法学以致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法学本身是一门应用型学科, 学生缺乏实践锻炼导致在求职或工作中屡屡失利。

2.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给力, 具有突击性、随意性的特点。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投入不够, 就业指导往往只针对毕业年级学生, 对毕业生进行突击指导, 形式也多采用讲座等比较随意的方式, 缺乏系统性、专业性。

(三) 学生自身的原因:

1. 学生及家长就业期望值过高。

大部分法学专业学生希望自己进入公务员系统工作或从事律师行业, 都希望能够专业对口, 甚至出现了很多学生一心只考公务员, 考遍全国多省市地区公务员的情况。学生的这种就业期望不仅来源于自身, 很多来自于父母。许多父母认为学法学应该获得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 因此对孩子的就业期望定位在公务员或律师, 并不断给孩子强调这一定位, 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就业观念的问题成为了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2. 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法律行业是对从业人员要求很高的行业, 在发达国家, 法学教育一直精英化, 在我国法学教育已经大众化, 在招生、培养等环节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和很多专业的学生一样, 学生把大学四年的大半时间给了英语和计算机, 而对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培养欠缺, 导致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指导难点剖析

笔者对某高校2006届、2010届的574名、495名法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就业问卷调查, 其中问及学生最需要学校提供怎样的就业指导, 位于前三项的是:了解分析所学专业就业市场情况和就业前景;明确个人特点及职业定位;求职技巧的培训。其他的还包括心理辅导、职业规划辅导、及时提供就业信息等。笔者对从事过就业指导工作的18名辅导员进行了调查了解, 全体辅导员均认为就业指导工作中最难的三点是:如何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认识以及自身就业指导专业知识的缺乏。通过上述调查结合对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难原因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指导主要有以下三大难点:

(一) 如何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从对法学学生就业难原因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到, 法学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很高, 包括家长也抱有同样的心态, 就业道路的选择也比较窄, 90%以上的学生首选公务员, 并且相当部分学生一心只考公务员, 任凭辅导员怎么做工作都无动于衷, 对其他任何就业机会不闻不问, 丧失了很多好的机遇。如何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一直是许多就业指导老师最为头疼的事情。

(二) 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认知, 准确定位。

很多学生自我认识错位, 职业定位偏离, 不能根据自身特点择业, 而是盲目追求大众眼中的好工作, 挤破了头未能如愿反而错失了本来适合自己的工作。如何帮助学生自我认知是就业指导中的基础问题, 但一直以来收效甚微。

(三) 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

学生们由于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 因此缺乏方向和动力, 由于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英语、计算机的学习, 而忽略了基础职业能力培养, 出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学生找不到工作, 用人单位找不到人的尴尬局面。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 关键在于缺乏科学的指导体系。

四、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指导难点破解

要破解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指导的难点, 关键在于全面引入生涯规划教育, 形成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指导队伍, 长期地分阶段地进行指导教育, 具体有以下方法:

(一) 整理编辑“法学职业导航手册”。

将法学专业所能从事的职业类型和各项职业的具体入门要求进行整理供学生参考, 是帮助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的可行方式。解决就业期望值的问题实际上和自我认识、专业认识、社会环境认识密不可分,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就业指导老师可以作一个详细的关于职业类型和从业要求的调查研究, 相信有了这样的调查研究资料, 学生犹如拿到一本就业方向定位的导航书。

(二) 建立一支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

就业指导是一项对指导者要求比较全面的工作, 要求指导老师能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 需要有法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背景。然而目前, 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和辅导员承担, 而这些老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 学科背景比较单一, 往往难以担此重任。因此, 学校有必要组建专门的教师队伍从事就业指导工作, 其中包括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专业课教师 (包括法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向, 有一定实务经验) , 并且在年龄构成上做到老中青结合, 积极培养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

(三) 让每一位学生接受生涯辅导课程辅导。

将就业指导课更名为生涯辅导课, 应该作为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程, 从学生大一到大四均该开设, 每一阶段设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系统地进行的一系列就业观树立的引导、职业理想的教育、健康就业心理的培养、就业技能的培训、职业规划的设计等长期、科学、全面、有效的辅导。一年级完成就业观的形成、职业理想的树立及引导实现自我认识, 二年级完成学生的职业规划设计, 三年级集中进行就业技能的培训和就业心理辅导, 在一、二年级阶段同时穿插进行基础就业能力的培养。四年级以个人辅导为主, 针对具体问题具体辅导和解决。通过生涯辅导实现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培养职业能力和素养的目的。

(四) 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到就业指导中。

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接受就业指导的积极性不高, 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 只有当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想到需要被指导, 这也是长期以来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因此, 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这一问题就得发挥生涯指导课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人生规划、职业规划的涵义和必要性, 让他们意识到职业规划从来都是自己的事, 任何人都无法代劳, 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参与, 提高指导的效果。

(五) 以咨询为主, 注重个性分析和心理辅导。

就业指导应多以咨询的方式进行, 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分析和尊重, 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 并对实施效果给予追踪。

将学生的心理普测与就业指导联系起来, 要告知学生心理测试情况, 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及心理分析, 引导学生自我认识, 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适合从事哪种类型的职业。

(六) 将就业指导与专业实习相结合。

专业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锻炼就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国外的学校和学生都非常注重专业实习, 很多学生通过多次实习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 有利于就业指导发挥实效, 而在我国实习越来越流于形式, 因此学校应该积极调动学生参加专业实习的积极性, 发挥专业实习的作用, 并且在学生专业实习的过程中专门配备就业指导老师参与指导。

(七) 将就业指导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社会实践的前期宣传动员及后期的总结表彰工作中加入职业规划指导的内容, 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去参加, 有意识地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工作的体验, 在社会实践结束时能在个人职业规划方面有所思考和收获, 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八) 将就业指导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 也是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 各高校均有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已深入人心, 学生参与热情高、参与面广。就业指导应该积极开辟校园文化活动阵地, 打造精品活动, 如组织职业能力竞赛、职业规划大赛、职业大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寓教于乐, 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发挥指导实效。

(九) 将就业指导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

多年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可以发现, 学生对专业教师尤其是有一定学术地位或者讲课效果较好的教师都心怀崇敬, 很多辅导员都感叹专业教师一句话可以抵上我们的十句话甚至一百句话, 同时法学专业的专业教师大多有从事实务工作的经历, 如果能够将学生对专业教师的崇拜和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 在专业课教学的时候, 专业教师能够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一些实践经验, 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那将事半功倍。

(十) 让法律实务部门人员参与学生就业指导。

学校应重视和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见习、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法律实务部门工作情况和工作要求, 通过邀请实务部门人员走进校园与学生交流有助于学生明确理想和方向, 吸取经验和教训。并且可以和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实务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对立志于从事相关实务工作的学生进行定向指导培养, 毕业时经过考核可以直接进入该单位工作。

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就业指导以学校为主导, 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更需要学生的努力配合, 虽然困难重重, 相信大家形成合力, 没有破解不了的难题。

摘要: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特别是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以后, 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在过去三年的官方和民间机构的就业率统计中, 法学专业均被亮起红灯, 成为就业率最低的十大专业之一, 因此, 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就业指导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而在我国现有的研究和实践中, 更多的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就业难的原因, 而对于就业指导本身存在的难点问题缺乏分析。本文立足于就业指导本身, 对就业指导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予以分析解决, 以期能在研究中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就业指导实践中能够运用, 真正帮助提高法学本科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就业难的原因,就业指导难点,难点破解

参考文献

[1]窦宁.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指示[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9, 3.

[2]林蕙青.用改革精神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 4.

[3]靳海燕.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瞥[J].教育与职业.2005, 19.

[4]王军.国外大学生就业促进手段对我国的启示[J].黑河学刊.2005.3.

[5]王大磊, 郭晓娜:《国外大学生的生涯辅导及其启示[J].北京教育.2006.6.

[6]罗来庚.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4.

[7]刘典河, 王晓燕, 王东伟.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探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12.

[8]符启林.中国法学教育的过去、现状与未来[J].太平洋学报.2007.6.

[9]朱林, 邓荣华.关于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3.

[10]徐海, 王长青, 张海刚.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法学专业学生假期实践总结 篇5

前言:留守儿童日益增多,举国上下共同关注,但是能够真正了解他们生活状况的又有多少呢,随着大部分流动人口涌入城市,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由于常年与父母不能相见,留守儿童们日渐悲观,缺乏与父母心与心的交流,孩子们日渐封闭自己,甚者甚至自杀。生活在现代化的城市里面来谈论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无异于空谈,毫无意义。无疑要想真正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走出城市,走进农村,走到留守儿童身边,以实践为据,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们愿意成为这项浩大工程的一块砖,下面以我们的调查方向和调查结果为依据来对我们的调研活动进行总结论述。

一、问题的引出:xx年7月10日上午7点20分,我们xx的支教队员在学校南操轮滑场集合,整装待发。集合完毕后,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先是乘坐乘客爆满的b12,中途又转乘了地铁,到了xx东站后,徒步走了近千米后坐上了开往xx的大巴,坐上大巴后,开始下起雨来,先是暴晒,又是大雨,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去支教的决心!队员们没有焦躁和无奈,只有期待,满心的期待……

历尽百般周折,在下午2点15分,我们终于到达了xx镇,校长热情的来车站接了我们,用车分三次把我们12个人带到了xx小学,我们简单地换下了被雨打湿的衣服,然后马上和校长共同商量了在接下来的15天里我们的生活问题,重点强调了课堂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学生的安全问题和多关注孩子们的心理波动和变化,因为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亲和母亲都外出打工了,缺少关爱。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让他们多见识到一些外面的世界,多学习到一些额外的知识,同时希望他们也能感受到我们大学生的风采,对大学有一个美好的憧憬,7月11日早上六点多一点,孩子们就陆续到校了,这群可爱的孩子一见到我们,就围在我们身边,很是新奇的看着我们,看到他们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倾我们所有去教授他们的想法更加坚定了起来。

渐渐地我发现,当孩子们一起围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每个孩子表现的都是那么的热情,可是当单独问其中某个孩子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却显示出了一丝青涩和胆怯,这完全不同于城市的孩子,或许这就是长时间的留守造成了他们对外界不熟悉事物的排斥。热情接待家长的同时,我们和孩子们说话谈心,当孩子们和我们聊熟了之后,他们也会对我们问这问那,似乎对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好奇,这时候已经完全感受不到孩子们先前的胆怯和防备了,这也更加印证了我的想法,常年与父母的分别,已经是他们渐渐地封闭了自己,我由衷的发现这些孩子们真的需要得到外界的更多的爱。启动仪式进行之前,早已经分派好的班主任们就进班了解情况了,进班后我们感觉到某些孩子有着不适合他们这个年纪的安静,是不同于成年人的那种沉稳,瞬间我们感觉到这次支教调研的必要性。

各班主任登记了孩子们的基本情况,姓名,年龄,住址,家长的联系方式等,一方面是方便老师们去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另一方面是为了做成花名册,方便点名,孩子没来时,也好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与了解。 简单的启动仪式过后,我们对各年级的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一次口头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五分之三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这次简单的调查之后其数据全国其他地方的相比,高出了许多,由此可见,xx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急需得到解决,否则可能会严重影响该地区的`发展。针对这次口头调查,在7月18号和7月19号我们进行了家访,并做了调查问卷,作为此次活动调研的重要依据。

二、解决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这次调查的基础上,就xx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以及留守问题给孩子们带来的发展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从主要产业的角度看1、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经济发展结构不平衡,若其主要产业是第一产业,相比之下,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相当滞后的。

(二)从政府角度看就主要产业的问题来说,地方政府应该不断地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应该着重发展第二、三产业,使经济发展趋于平衡,创建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的相关产业。

(三)从人才角度看 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制度不健全,使人才不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投身于地区的建设中。针对这一点,地方应该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使人才有更加便利的条件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去。

(四)从社会角度看

1、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了父母的赏识,内心变得孤独;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差了起来。对于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空白,我们应该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交流,以填补他们内心的空白。同时,应该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在生日的时候可以为他们过生日,让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以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悲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2、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老师们需要对农村留守儿童格外的关心之外。还需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企业工作者、在校大学生、社会爱心组织等。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五)从家庭角度看

1、所谓的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只能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亲属的14岁以下儿童。孩子的父母常年不能和孩子们相处,所以在过年过节回家的时候应该好好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不足。

法学学生 篇6

【摘要】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基于对河北省部分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调查,总结、分析其就业时呈现的个人趋向,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建议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的切身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一问题需要引起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高度重视。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2009年,我们国家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更是首次突破了600万, 2013年接近700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放缓和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然而,对于法学专业大学生来说,就业情况更为糟糕。《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显示,连续三年,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2012年就业率87.2%,排名倒数第一。这就意味着,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较低,失业量较大,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河北省也是人才大省,2013年有35.5万大学生毕业,毕业形势不容乐观。旨在了解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实际走访和师生深度访谈的形式,对河北省多所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包括就业心态、就业途径、就业技能、就业取向、专业素质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课题组针对四所高等院校2012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下发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并就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一、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分别从就业率、就业单位去向、就业区域、就业途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就业率

根据统计,到2012年低,2012届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88.5%,基本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上。由此可以看出,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二)就业单位去向

根据统计,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15人,占8%。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35人,占19%;进入国有企业工作的16人,占8%;进入私营企业的41人,占22%;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的18人,占10%,个人创业的有18人,占10%,考研的有32人,占20%,从事其他职业的14人,占有7%。调查数据显示,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单位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型的特点,其中,考研和进入公司就职的较多,比例占50%。但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就业比较困难,学生不得不扩大范围,放弃本专业方向,进入就业门槛较低、要求不高的公司。

(三)就业单位地域分布情况

据统计,工作单位在大城市的有53人,占28%;在中小城市工作的有102人,占54%;回家乡工作的有22人,占12%;到偏远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到其他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数据显示,从就业区域来看,法学专业大学生在中小城市工作的居多,比例近五成多,其次是留在大城市工作的近三成。而回家乡和去偏远地区工作的人非常少,还不足两成。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愿意去经济条件好,生活质量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主要是北京、天津、石家庄及省内的地级市,而不愿意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

(四)就业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建立,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全面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双向选择、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就业途径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的特点。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和人际关系资源,来谋取就业机会。就业途径包括参加公务员考试、招聘会,考取研究生,学校推荐,通过网络自己投简历,利用亲戚朋友关系等等。

二、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趋向之解读

(一)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

在以市场为导向,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加强“修炼内功”成为必然趋势。专业、学历和社会实践经历成为求职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大学生自身全面素质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人才市场上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在回答“哪些问题将成为您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时,大约60%的同学选择了综合实力(包括社会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及专业素质等),20%的同学选择了知识储备,10%的同学选择了社会关系。这一择业态度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符合未来国际趋势。可见,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人才竞争的关键,人才的竞争就是个人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二)理想职业规划

据调查,在我国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公务员(包括检察官、法官)律师、高校教师等等。由此可见,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的职位受到人们的青睐,公务员和通过继续深造成为科研人员成为大学生的首选目标。

公务员成为我校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职业。在问卷调查中,有两道题就能够证明这一观点。1:大学毕业,您打算如何就业?65%的同学选择考取公务员,15%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12%的同学愿意通过亲缘关系进入国企或公司,7%的同学愿意应聘私营企业。2:如果您毕业时没有考上公务员,您会怎样?67%的同学选择继续考公务员,30%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而只有3%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

(三)就业薪酬期望值

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约有40%的人会首先考虑工资待遇问题。关于薪酬的数额,不同学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在回答“您心中理想的工资待遇”时,有18%的同学选择2000-3000元,有45%的同学选择3000-4000元,37%的同学选择5000元以上。可以看出,现在的毕业生对职位薪酬的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

(四)就业区域的意愿选择

在被调查的四所院校,其学生主要来自于本省境内。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时,大概30%的学生会优先考虑地域问题。

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大学生更倾向于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福利待遇好、发展潜力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尤其是大城市),而不愿意到经济落后、环境较差的中西部地区工作。

三、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之不足

近几年,面临全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低,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下面仅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一)学生方面

1、就业倾向单一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就是国家机关单位,成为法官、检察官,而现实情况是,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增加,招考岗位数量日趋减少,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有的岗位录取比例达到几千比一的程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愈发明显。受就业倾向单一化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都梦想成为法官、检察官,进入公务员队伍,而较少考虑其他的就业岗位和就业途径。而最后,学生去企业或其他单位,都是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

2、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现今,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甚至是一些企业团体及高校都提供了很多创业机会和平台。一方面,国家、社会鼓励创业,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而另一方面有很多毕业生瞻前顾后,担心失败,认为自己缺乏经验、资金和社会资源。因此,很多学生都希望进入机关单位工作,抱着“铁饭碗”,谋取一份稳定的工作。问题症结之所在,并不是法学专业学生没有创新能力,而是受过时观念束缚,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坚韧的创新意识。

3、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受就业观的影响,为了成为法官和检察官,为了通过公务员考试,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上,而忽视了自己司法实务知识的增长、司法实践能力的提高。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从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而忽视了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司法实务部门。尤其是到了大四阶段,学生为了准备公务员考试,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造成了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滑、时间过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毕业论文不合格而影响到毕业。

(二)学校方面

1.缺乏指导学生就业的意识。部分院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和学校自身没有关系。在课程设置上,更没有开设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

2.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学校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没有真正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虽然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是,很多高校仍停留在过去的象牙塔内,没有考虑市场经济和实践对人才的需求,而只是闭门造车培养自己的学生,这就造成培养的学生与司法实务部门脱节的问题。

3.师资力量不强。法学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学科,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随着国家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很多高校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法学专业。几乎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法学院(系),这就导致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强。

四、提高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几点建议

影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面而复杂的,既有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因素,又有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微观因素。为了使大学生成功就业,需要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面仅仅从大学生个人和学校的角度出发,谈几点建议。

(一)法学专业学生自身方面

1.理性面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要理性、冷静的看待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难,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和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在我国,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客观的、多方面的,受国家体制、政策方面的影响,更是国家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大学生不要惊慌和胆怯,要用理性、积极的心态去坦然面对。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择业观。公务员虽是现在比较理想的一种职位,但不是唯一的就业选择。法律行业是一个门槛高、口径宽的领域,除了做法官、检察官、律师之外,我们学生还有更多选择,可以从事公共治理、社会工作、经济管理以及自己创业等等。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首要问题。我们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基础功打扎实,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才有机会和能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避免一门心思去准备公务员的考试,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提高司法实践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方面

学校要转变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人才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就需要转变过去的老观念,要着眼于市场需求,设置相关的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实践课程,传授市场急需的专业知识,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法学专业大学生。

学校要为学生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老师应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择业观念,倡导“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制定客观、实际、理性的职业规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吴庆.2000 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3):26-31.

[2]张文海,牧小霞.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趋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88-91.

[3]李发军,张宏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55-60.

作者简介

张庆林(1980—),男(汉族),河北衡水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民法、婚姻家庭法研究。

栗军(1983-),男(汉族),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相关问题研究。

基金项目

法学学生 篇7

关键词:行政信息公开诉讼,现实瓶颈,可考虑建议

一、何谓“行政信息公开诉讼”

行政信息公开是政府自信的体现, 也是建设“透明政府”、“民主政府”的必要手段。随着依法治国方略在全国大范围内的推进, 公民法制意识不断提高, 对政府行政有了更密切的关注, 行政信息公开诉讼案件已成为当今中国行政诉讼案件中的典型案件。自从2004 年中国第一例行政信息公开诉讼拉开序幕, 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程序专业化的进程已经开始迅速启动,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以及行政诉讼制度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与制度保障。

行政信息公开诉讼是由公民作为原告就行政信息公开中的纠纷、为获得知情权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以相关行政机关为被告的行政诉讼。一般来说, 行政信息公开纠纷通常为下列三种不同的情况: 首先是行政主体 ( 通常为政府部门) 应依照法律向全体社会成员公开涉及公众利益的相关信息却未能公布, 其次是行政主体应该主动向特定的个体公布涉及其相关利益的信息却未能公布, 最后是行政主体依据特定个体对相关信息的请求应当公布却未能公布。

此类行政诉讼通常具备给付性、请求性、双重性与事实性四个基本特征: 即诉讼标的具有政府作为 ( 公开行政信息) 的给付性, 诉讼基础来源于公民对获知行政信息的请求性, 诉讼利益包括主管与客观的双重利益, 争讼对象为行政事实行为①。

二、行政信息公开诉讼的现实瓶颈

总体而言, 中国行政信息公开诉讼起步晚, 基础薄弱, 制度不够健全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行政诉讼法为公民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 但其掩盖不了中国行政信息公开诉讼案件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

( 一) “范围大”, “数量多”

无论是《条例》还是行政诉讼法, 立法者的本意都是为了尽可能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限制政府专断。但在司法实践中却是大大增加了司法机关的工作难度。有了法律明确的规定, 全国各地的行政信息公开诉讼案件逐年倍增, 因为在行政诉讼的受案条件中并不要求“原告的具体的人身财产合法权益被侵犯”, 很多原告仅因自己关注的文件信息没有的到公开便直接提起诉讼, 导致司法机关应接不暇, 其他重要的案件无法得到及时处理, 降低工作效率, 进而使公民权利不能得到及时保障②。

( 二) “门槛低”, “直接性”

相比于西方法治国家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我国似乎给了公民更加有效的保护。因为在我国, 行政复议不是行政信息公开诉讼的必经途径, 简言之就是“复议”与“诉讼”是可并列选择的, 部分公民因为对行政机关的不信任宁愿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加重司法机关负担。

( 三) 滥用诉权, 适得其反

立法者在不断努力保障公民的诉权, 但由于中国公民整体法律素质不高、法制意识单薄, 这恰恰会给部分人有机可乘。实际案例中已有不少当事人为攫取更多利益而以起诉政府为要挟的情形, 这是法律的悲哀, 亦是社会的悲哀。

( 四) 公开还是不公开

一方面, 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是为获得知情权, 但另一方面, 这又极可能侵犯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平衡政府信息公开、个人隐私与商业秘密、国家秘密的关系是一个大难题。虽然法律给了第三人一定的权力, 但“最终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法官手中, 这对法官行使自由裁量也是个巨大的考验。

三、可考虑的建议

( 一) 出台专门法

目前来说, 推动行政信息公开诉讼最根本的途径还是完善立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行政诉讼法终究没有形成关于信息公开诉讼的完整法律系统。国内也出现了“尽快出台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声音, 随着依法治国的步伐正在加快, 科学、专业、统一的法典才能更好使行政信息公开诉讼的运作跟得上经济政治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

( 二) 建立统一标准

建立关于案件受理审查的统一标准, 适当提高此类案件的“门槛”。因为毕竟此类案件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诉讼案件, 所以可以从“受案标准”入手, 及时排除“滥用诉权”现象的发生。

( 三) 重视“复议”的作用

应该借鉴美、法、日的行政信息公开诉讼“复议前置模式”, 在穷尽起诉人的行政救济后再允许其提起诉讼。这样既可促使行政机关充分履行上级对下级内部监督的义务, 也可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及时公开信息, 还可以减少司法机关的工作压力。

四、结语

中国政府正逐渐履行其“行政信息公开”的义务, 公民也在尽自己的努力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自发监督, 这也要求中国法律与司法机关给予其最充分的保障, 来解决其中的纠纷, 保护社会公众与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笔者以一个青年学生的视角对此问题展开了一定的探索, 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统一的《信息公开法》。

参考文献

[1]章远志.行政诉讼法前沿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136.

[2]向峥荣, 冷湘.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实证调研.成都中院, 2015-03-3/2016-03-05.

[3]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疑难问题研究[M].行政法学研究, 2009 (4) .

以行政法学视角来谈高校学生的管理 篇8

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行政行为现状

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新时期,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我国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律[1], 符合了各时代的要求, 为高校学生管理指明了方向。可以说, 现阶段我国已基本形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多层次的有关规定学生管理的法律框架, 但也应看到其中仍存在诸多不足。

一是关于高校学生管理行政行为中法律严重缺失和混乱。例如, 高校学生管理事项就没有列入我国行政诉讼的立案范围之内;另外, 在自制的政策中, 一些高校甚至私自创制了不符合实际、违背了行政法治原则的新处罚或新义务, 并且在具体操作中, 高校有许多地方与自制的政策、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不一致, 使得学生合法权益保障困难。二是在学生权利保障的程序规则方面, 高校显得主观化、随意性很强, 程序的合法性才能体现实体的公正性, 一些高校重实体、轻程序, 在处理校园行政诉讼案件时, 往往高校做主, 否认学生参与权, 不能从程序上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三是学生的权利救济途径单一, 目前学生在自身合法权益遭受损害时, 由于相关规定的模糊不清, 为学生正当维权的途径设置了障碍, 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规定, 学生可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 对高校行使行政权力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申请行政复议, 但在实际中并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3]。此外, 高等学校管理者法治观念、学生维权意识淡薄, 也是高校学生管理行政行为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规范高校学生管理行政行为的建议

(一) 强化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法治理念

“以学生为本”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这就要求高校要将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 增强高校服务意识, 更好地保障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除此之外,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 高等学校管理者更应该要牢牢树立法治观念,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深深融入行政法治精神, 才能适应高校时代发展, 也是科学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是要增强制度的认同感, 法律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具有至上性和最高权威性, 高校应认真学习并贯彻现有的学生管理法律, 承认制度的权威, 树立法律信仰和守法意识, 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二是突破传统学生应无条件服从, 重义务、轻权利, “师道尊严”等观念的束缚, 将学生摆在独立的、自由的、具有法定权利义务的主体地位, 才能在管理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地尊重学生的权利。

(二) 健全学生权利保障的行政程序规则

高校在具体的学生管理中, 应严格按照法定行政程序给予学生充分的权力, 才能保证公平公正。例如, 听证制度是正当程序中比较重要的环节, 对于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顺利进行申述有重要的意义, 能有效达到保护学生利益和实现管理双赢的效果。

一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立法听证”[2], 现阶段, 高校在对学生管理中主要是自制内部管理规则, 为了确保制度的合理性, 高校应该经过一定的听证程序, 作为制度规范的补充和完善, 即让学生参与到校规校纪的制定, 对于去除制度的偏私和武断、培养学生权利意识和法律信仰, 使各方面的意见得以充分表达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二是“重大事项听证”, 关于高校扩招计划、课程和教学改革等等, 高校应讲究集思广益, 通过听证的形式择优选择方案, 增强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也为更好地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提供良好的渠道。三是“惩罚听证”, 高校中制度中关于开除学籍、退学、警告处分等教育惩戒是学生关注的重要话题, 这些事关学生特殊利益, 更应该要经过听证程序, 对保障学生权利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保留被惩学生的申辩权, 并举行学生参与的公正听证, 才会避免教育惩罚的随意性, 规范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处分行为。

(三) 完善学生管理纠纷救济渠道

一些高校制定的“男女学生同居开除”、“大学英语四级不通过者不准获取学位证书”等“土政策”,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的管理压力, 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关于学生受教育权被侵犯、处分不规范等管理纠纷, 因此, 完善学生管理纠纷救济渠道, 是现阶段规范高校学生管理行政行为亟须解决的难题, 高校可通过建立学生申诉制度、设置高校学生申诉委员会、畅通救济渠道、健全校外救济制度等来及时消弭争议, 保障学生救济权利。

例如, 在具体的学生管理实践中, 有的高校就根据自身实际, 设置由学校的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高校学生申诉委员会[3], 以此来受理学生管理纠纷的相关事项, 有助于高校根据事实做出公正的决策, 对于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很大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还存在法律严重缺失、行政程序规则随意性强等问题, 为此, 笔者以行政法学角度, 提出强化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法治理念、健全学生权利保障的行政程序规则以及完善学生管理纠纷救济渠道等措施, 以期高校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

摘要:本文试图以行政法学的角度, 结合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现状, 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以期高校合理使用对学生的管理权力, 实现教育行政法治。

关键词:行政法学,高校学生,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1]米俊魁.大学章程与高等教育法等概念辨析[J].教育与现代化, 2007 (9) :5.

[2]高见.我国<高等教育法>的检讨与反思[J].求索, 2010 (9) :178.

法学学生 篇9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形成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分别是实践知识教学阶段、实践观摩教学阶段、实践模拟教学阶段、实践参与教学阶段、独立实践教学阶段。实践知识教学是指在对学生实践的基础知识的教学。观摩阶段教学就是让学生看专业人士怎么做, 增加感性认识, 只看不做。模拟教学阶段就是在虚拟状态下模仿真实的实践过程。实践参与教学阶段就是安排学生协助法官或律师检察官等办理真实的案件。独立实践教学阶段是独立办案能力形成的阶段, 需要在就业后继续培养和形成, 本文暂不论及。

(一) 在实践观摩教学阶段的作用

观摩可以通过庭审录像的方式在高校进行一部分, 但检察机关的侦查审查起诉, 法院的合议, 执行, 庭前的准备等工作, 企业的法务等等一般没有录像, 即使庭审录像也是最高法院推荐的规范的庭审范例, 仍然与原汁原味的实践有着一定的距离。所以基地教学对于完成观摩阶段的实践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在实践模拟教学阶段的作用

模拟阶段主要在学校完成, 但过去单一的由学校专任教师指导模拟法庭, 今后可以请基地的兼职教授到校指导一部分模拟法庭, 基地兼职教师对实践的把握有更大的优势。过去基地兼职教授主要是到校给学生做讲座, 今后可以扩展到指导学生在学校开展的模拟实践活动。也可以将模拟法庭制成视频, 由兼职教师给出评语和指导意见, 也不失是很好的形式。并且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模拟阶段也不仅仅局限在模拟法庭一种形式, 比如仲裁的模拟、行政复议的模拟、审查起诉的模拟、谈判的模拟等。

(三) 在实践参与教学阶段的作用

对参与阶段的教学, 实践基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法学专业, 学生参与真正意义上的实践, 在学校极为有限。个别从事兼职律师工作的教师也只能给学生零星的参与实践的机会。只有在实践基地学生才可能系统而成规模地参与法律专业实践活动。这方面如果做得好, 可以实现双赢, 学生参与基地的实际活动, 学到课本和学校老师没有教给的知识, 练就初步的实践能力。基地单位也可以将一些简单的事务性的工作交给学生去做, 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这个阶段可以安排在学生最后一个学年的毕业实习。

二、当前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影响作用发挥的问题及解决

(一) 部分院校没有自己的实习基地

目前尚有部分院校的法学专业没有自己的常设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本靠学院老师的临时推荐和学生自己的分散实习, 分散实习虽然也在某一单位实习, 但由于没有预期的准备, 现实情况可能仅仅是给学生的实习给了一个鉴定意见。没有真正的实习。而有的学校的实习基地, 只是一种名分摆设, 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 在实习基地建设和活动中存在一头热的现象

一般而言, 在实习基地的设立和日常活动中, 高校一方主动一些, 是符合教学规律和角色分工的, 但基地一方, 也不应完全处于被动局面。而实践中的基地一方完全处于被动局面, 出现了一头热现象。实际上既然是基地, 既然设有兼职教授, 就应当给与基地一定的自主活动的空间, 比如在时间上和活动内容上, 基地方可以做些主动的安排, 调动基地方的积极性。

(三) 部分高校的基地实践教学没有系统的计划和安排

实习基地建设不仅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还要解决如何利用的问题。在当前建设实习基地引起普遍重视的情况下, 仅仅停留在我们有实习基地我们在用实习基地是不够的。要对基地实践教学的一系列问题作出安排。

(四) 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的经费来源缺乏明确的渠道

实践教学活动越多, 经费支出越多, 要保证教学效果, 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 目前各校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虽然文字上比较重视, 但相应经费的支持尚未跟上。这可以从学校多拨一点, 学院解决一点和学生自担一点几个方面去解决。

三、充分发挥基地作用所采取的措施

(一) 领导重视, 广泛开辟实习基地

建立实习基地关键是领导重视, 笔者所在的河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的实习基地, 目前遍布河北省的主要地市和天津市的部分司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 实习基地包括政府行政机关, 法院, 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多层次多种类的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障。在实践基地的建设中, 学院领导亲自联系, 多渠道沟通, 主持参加基地设立的签字仪式, 关注基地活动的动态情况。领导的重视是成功开辟实习基地的经验。

(二) 充分利用假期实践扩大学生的实习范围

由于学时限制,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形成的实践能力是比较系统的, 但学生往往只能在一种单位做短期的实习, 所以可以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 以暑期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安排到基地单位实习。比如西北政法大学的一些院系将实习活动安排在暑假, 解决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冲突问题。充分利用了实习基地, 也是值得借鉴的做法。

(三) 评选省级优秀实习基地及基地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对于热心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习基地单位应给予一定的荣誉, 以肯定其为法学人才培养所做的贡献。当然如果能对基地指派的实习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荣誉称号, 也是可行的做法。学校不仅要给基地的兼职教师一定的物质上的报酬, 还要给予一定精神上的荣誉称号。这种做法对实习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好处的。

泰国学生汉语语法学习中的偏误调查 篇10

一、常见偏误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 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要掌握学习者学习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律。外国学生掌握汉语语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发生错误、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 这其中必然会有大量的语法偏误产生。对外汉语专家鲁健骥在其《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一文中指出:学习者在汉语语法表层结构上产生的偏误归为四大类, 即遗漏、误加、误代、错序[1]。以此为依据, 我们将收集到的大量一手语料进行分类, 粗略形成了一个网罗泰国学生语法偏误的描写轮廓。这一框架虽显宽松, 但对认识泰国学生语法习得过程有一定帮助。

(一) 遗漏

泰国学生在言语表达的过程中常会遗漏某个或某几个成分, 导致句子不完整、表达不到位的偏误。具体表现为句子成分的遗漏, 围绕汉语句子的六个基本成分, 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泰国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遗漏, 例如, 在“我想大概没来”里, 遗漏了“他们”等分句主语;在“我跟我的同屋常常商量”里, 遗漏了“事情”等宾语;在“这家店花有品种”里, 遗漏了“很多的”或“不同的”等定语。还有, 就是虚词的遗漏, 虚词因为只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而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 所以常被泰国学生所忽视, 造成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的遗漏。例如, 在“我希望你是最好学生”里, 遗漏助词“的”;在“虽然她学汉语不好, 她喜欢汉语”里, 遗漏连词“但是”等。

(二) 误加

在语文里常有某些成分的隐现是有条件的, 泰国学生不了解这些条件仍然使用某些成分, 造成句子累赘, 表述不清的偏误。具体表现为句子成分的误加, 例如, 在“这堆衣服所有的是你的吗?”里, 误加定语“所有的”;在“这个菜好吃起来”里, 误加补语“起来”。更集中表现为虚词的误加, 例如:在“他比她很好看”里, 误加副词“很”;在“我们的宿舍干净和漂亮”里, 误加连词“和”;在“看来他没来了”里, 误加助词“了”等。

(三) 误代

由于不能区分意义相近, 用法不同, 或形式相近, 用法不同的两个或多个词语, 泰国学生在造句时, 常将A词误用为B词, 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冠李戴现象。意义的混用, 例如, 在“昆明住在中国南部”里, “位于”被误代为“住在”;在“床上躺着两位婴儿”里, “个”被误代为“位”。形式的混淆, 例如, 在“既男生又女生喜欢看电影”里, “和”被误代为“既……又……”;在“只有这本书才可以了”里, “只要……就……”被误代为“只有……才……”等。

(四) 错序

泰国学生常把句子成分放错位置, 造成语序不当, 严重影响句义的表达。例如, 主、谓语错序, 如:我去超市和妈妈。介、宾错序, 如:她可爱比我。定语错序, 如:他接待游客从泰国来的。状语错序, 如:我们吃饺子在赵老师家。补语错序, 如:你做作业错了。还有就是词语的错序, 如:我做一次再。 (副词“再”错序) , 他只有教才我学习。 (关联词结构“只有……才……”错序) 等。

当然, 很多时候一句话里不止有以上一种错误而是多种错误的综合。例如, 在“今天我和朋友上课除了他以外。”里就出现错序 (“除了他以外”) 与遗漏 (遗漏定语“其他”和趋向动词“去”, 正确句子为:除了他以外, 今天我和其他朋友去上课。) 的混合错误;在“按照他说他是最棒”里, 则出现误加 (误加介词“按照”) 与遗漏 (遗漏助词“的”, 正确句子为:他说他是最棒的) 的混合错误。

二、主要原因

名词不变格, 动词不变位, 句子构造原则类似于词的构造原则等特点使汉语语法比起多屈折变化的印欧语言在学习上有更大的便利性。但词序和虚词的重要性与多变性, 词类跟句子成分不一一对应关系, 重“意”不重“形”等特点对于习惯了印欧语系的泰国学生来说又显得尤为复杂和费解, 这在根本上造成了他们汉语语法习得中的偏误, 但除了汉语本身的原因, 偏误的发生还与以下原因密切相关。

(一) 英语的不恰当对译

大多数对外汉语教材对语法的解释都以英语为主, 而教师也都以英语作为教学用语, 泰国学生英语基础扎实, 很多学生已形成英语思维, 所以, 学生在句子组织上常不自觉地把目的语和英语做直接的对译, 出现不恰当的表述。例如, 英语里并列词语之间要用连词“and”连接, 受此影响, 于是出现这样的错句:我们的宿舍干净和漂亮。 (O urdorm itory isclean and nice.)

(二) 过度泛化

泰国学生常把他们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汉语知识, 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用在汉语新的语言现象上, 造成了偏误, 也称为过度概括或过度泛化。例如, 因为学过“很好”、“很漂亮”等结构, 知道在形容词前可通过加副词“很”来表示强调, 于是, 产生“很”的过度泛化, 如:他学习很马马虎虎。

(三) 回避或语言转换策略

这是造成偏误的交际策略。泰国学生在对某一语法感到没有把握时就尽量避免使用而采取代替的办法,

即以简单式代替复杂句式, 以常用词代替新词, 这往往会造成意义表达失误或不地道的汉语之偏误。例如, “把字句”对泰国学生而言显得很复杂, 所以他们尽量避免使用, 造成了句义的不完整。如:请你的衣服给我。 (在“请”后遗漏“把”) ;再如, 在“下课后, 我快去老师的办公室。”“我快回来”、“他很害怕”、“快放慢车速”这三个句子里都使用了“快”字, 这是因为“快”是常用词, 而对“快”的其他近义词印象不深, 或对它们的使用范围不明确, 为避免错误, 泰国学生就全部用“快”来处理, 其实按照汉语语言习惯, 以上句子里的“快”应换用为“立刻、马上、赶紧”等。

三、趣味教学

语法教学的普遍原则是: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安排语法项目;通过对比突出难点和重点;从句型入手, 句型操练与语法知识归纳相结合;精讲多练, 以练习为主;由句子扩大到话语等。除此以外, 创设一些趣味式教学法, 能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增加对枯燥的语法知识的理解, 以下方法经实践证明极为有效。

(一) 情景化教学

创造一定的语言运用场景, 使学生如临其境, 可以帮助他们活学活用。例如, 利用动作教方位词, 教师发指令让学生做:“举左手, 举右手, 向前走一步, 向后退一步, 向上看, 向下看”等, 也可让学生结成队, 一个做, 另一个描述。在这样的场景中,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记忆的过程来亲身实践语言材料, 获得对方位词的形象理解。

(二) 扩缩式教学

复杂句式是由简单句式扩展或紧缩而生, 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将简单句扩展为复杂句, 或将复杂句紧缩为简单句, 例如, 教师给出简单句“我来”, 让学生通过加时间、地点、目的等轮流扩展出较长的句子。 (在几次扩展后, 学生获得句子:“我明年三月来云南中医学院学习汉语。”) 这一练习使学生对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和目的状语的基本位置有了较直观的理解。反之亦然。

(三) 公式教学

语法是一系列的规则, 具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 对于某些语法点, 教师可用公式列出, 以减轻语言描述的累赘, 增强视觉效果, 如:

三分之二:2/3三个半小时:3+0.5小时一刻钟:15分钟

A比B+形容词=B+形容词, A+更+形容词如:你比她漂亮。=她漂亮, 你更漂亮。

(四) 巧问教学

问答既可促进教学互动, 也可帮助学生进行交际训练, 在一问一答中很多语法规则得到实践运用, 这样, 可以检验学生对某一语法现象的理解程度。例如, 练习使用疑问代词, 做法: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句子“昨天我和思迈骑车去赵老师家包饺子。”要求学生从“什么时候去 (when) , 怎么去 (how) , 和谁一起去 (with whom) , 去了哪家 (where) , 去做什么 (what) ”几个不同角度进行追问。这样对时间、方式、人、物、地点等的提问方式就得到了生动体现。

(五) 游戏教学

教师可使用游戏来推动趣味教学。例如, 很多泰国学生喜欢并擅长画画, 教师可“投其所好”, 在教学中安排这样的游戏:要求一组学生上讲台画个简单的实物, 如人脸, 鱼等, 然后让其他学生用“副词+形容词” (如:太+形, 很+形, 非常+形) 的格式来描述, 加深对这几个副词近义词的辨析。如:

(小孩脸) :他的头很大, 嘴太低了, 鼻子非常难看。

(鱼) :这条鱼尾巴很短, 身体太扁, 颜色非常奇怪。

总之, 在长期教学中, 我们总结出语法教学的关键是:讲解简短, 切中要害;讲解后紧跟大量练习;直观形象, 少用术语 (游戏最受欢迎) ;必要时使用学生的母语 (教师懂一点泰语, 或让已经懂的学生用泰语为其他同学讲解, 这能对教学起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车床故障下一篇:建筑生态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