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

2024-05-19

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精选十篇)

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 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建筑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 其生态环保性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建筑设计是在建筑施工前对建筑的全面规划。在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今天, 在建筑设计中, 融入生态环保理念, 将建筑艺术与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建筑与环境间和谐发展、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生态建筑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提出了完善生态建筑的有效对策。

1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对于生态建筑应该最大程度的发挥环境特点, 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确保生态建筑的各项使用功能得以顺利实现的基础上, 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人、自然与建筑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在生态建筑设计时, 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以人文本原则。当前经济快速发展, 现代人对生活区域和生产区域的环境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 在生态建筑设计时,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体现出对人的关心, 就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室内设计、交通条件以及生态环境, 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多层次需求, 从而为人们创造出更加清洁、舒适、环保、健康的空间。比如:根据建筑地的自然环境, 建立宜人的绿化系统。

(2) 节能环保原则。节能环保是生态建筑的内在要求,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 要尽可能的选用可以循环利用或者可降解的材料, 尽可能少的产生建筑垃圾, 即便产生也不致于对环境产生危害;选用建材时还要考虑优先使用本地建材, 减少运输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3) 经济性原则。生态建筑要符合经济性, 指的是建筑施工中, 尽可能选用一些新材料新技术, 以降低施工成本, 但更重要的强调建筑在建成后使用过程中要经济运行, 对资源、能源的消耗要降至最低。在进行生态建筑施工过程中, 牵涉到多个科学理论以及先进技术, 并与建筑材料进行配合, 确保生态建筑的高效运行、低耗运行以及节能运转, 最大程度减小生态建筑在环境使用过程中的破坏程度, 降低对自然的能源消耗, 实现经济的优势运行[1]。例如:根据生态学的设计理念, 最大程度地采用自然的采光、通风方式。

(4) 因地制宜原则。科学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 应该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 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建筑周围的自然条件, 重视环境、植被以及当地土地的特点, 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在建筑风格上, 应该与当地环境协调一致;在建筑能耗上, 尽可能地结合当地的日照和风向特点, 降低建筑在使用中对化石能源、资源的消耗。在绿化环节上, 应该尽可能地引用当地物种, 避免绿化过程中因植物无法适应新环境而产生资源浪费。

2 生态建筑设计的有效对策

2.1 以人为本, 注重建筑的宜居性和美观性

生态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 所以在设计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室内设计、外部交通状态及区域生态环境, 努力创造更加舒适、美观的空间环境。现以住宅建筑为例, 阐述一下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首先, 建筑的室内设计要按照人们日常生活习惯来布局室内空间, 比如, 客厅的功能主要的会客和居家休闲, 设计时应该宽敞、明亮、简洁;再者, 小区要建立完备的交通设施, 满足人们的停车需求, 比如:机动车停车场最好人车分流, 建立地下车库, 一来不影响小区地面美观, 二来确保行人安全, 而自行车棚则应该离楼道门口近为宜, 方便人们简易出行;最后, 要根据区域的生态环境营造出舒心怡人的小区环境, 比如合理布局小区绿植, 提高有效绿化面积, 提高舒适度。

设计者在做设计时, 头脑中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人为本设计宗旨, 以确保人类的身心健康, 为满足人类各种活动需要作为设计的核心要求。宜居性和美观性要求建筑设计时, 要综合考虑满足人类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要求;要综合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多项关系;综合满足使用功能、安全环保、舒适美观、节能经济等各种要求;还需要了解建筑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征, 将地域文化有机的吸纳和融合起来, 使得建筑物与周围的人文环境相协调, 并尽力成为地域文化的一种标识。

2.2 采用新材料新技术, 降低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也带动建材工业和建筑技术的发展, 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 要充分使用新材料新技术, 以实现建筑的节能环保和经济运行。首先, 建筑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 传统的以砖石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结构逐渐被更高和更轻便的墙体和结构所取代, 在减轻建筑自身重量的同时, 进一步扩大了建筑的内部空间, 节约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如高强度混凝土材料、高强钢筋、高强预应力钢筋、泡沫铝材料、高强度玻璃等。建材的循环利用, 既能充分利用资源, 也能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在设计时, 将循环利用理念引入进来, 可以促进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2]。

节能技术在建筑行业发展同样比较迅速, 生态建筑中能够使用到的清洁能源包括生物能、地热能、风能以及太阳能。其中应用最广泛、种类最丰富的是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 可以对建筑采暖、降温、干燥等。比如, 通过窗户集热板建设太阳能资源系统, 运用玻璃盒子单元集热板、蓄热装置、风扇和空气导管等组合而成, 从而将太阳的光能转化成需要的热能。还有当前地热能在建中的应用也快速发展, 地热储备量丰富的地区, 可以采用地热采暖, 污染小、运行成本低。生态建筑设计者, 应充分应用这些新的技术, 以降低生态建筑的运行能耗。

2.3 处理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实现建筑与环境一体化融合

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的一体化融合, 这个有两层含义。首先, 建筑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也就是对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地处理, 从而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 同时又要融入到周边环境中, 且不对环境产生破坏, 实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促使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再者, 建筑设计要实现当前与历史、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建筑设计要和该地区已经存在的建筑协调一致, 做到不损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这样才能使建筑能够在未来长时间的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需要。

建筑与环境的一体化融合要求建筑设计在选用建材时, 首先应选用对无毒无害的建材, 以防止建材对人或环境产生辐射、电磁波、有毒气体危害;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 比如:对环境温度、湿度进行适当地控制, 使室内环境能够达到人体需要的最佳状态;强调建筑周围环境与建筑室内空间要实现自然过渡, , 使人们尽可能多地观赏到周围的自然美景;注意地域文化延续性, 在设计前充分考察当地的文化特征, 尊重地方文化的差异, 在建筑能吸纳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工艺及生产技术。例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原址是个采砂场, 设计时充分考虑原址的特征, 将采砂场遗留下来的小山以及一些“砂包石”因地制宜地设计成为众多小山头, 山山之间形成连绵态势, 并建造蜿蜒的台阶, 为学生创造了风景宜人的学习和休闲环境, 不仅有效降低了建造成本, 还在建筑中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原址的特点, 实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交融[3]。

3 结束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当前资源能源消耗大、生态环境污染的形势下, 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进行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 建筑行业要更加重视生态建筑设计, 加强生态建筑研究, 重视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为减小建筑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全面提升人们的生产生活空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论文 篇2

2.1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要实现人性化

现代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多半从原有观念中转换出来,不断形成了多种风格的艺术效果,但统一的发展趋势就是要不断满足人的发展及需求。随着现代建筑设计个性的突出,可以体现出人类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所以在原有的建筑设计理念的情况下,要不断丰富新的建筑艺术效果,确保实现人的居住于自然环境相协调,并且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需求,在保证使用功能、及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美观等其他附加效益。

2.2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要实现生态化

由于国家及社会的环保意识不断升级,促使了人类各项活动及社会发展不断融入了生态文明的环保元素,能够逐渐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资源及环境的平衡。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化的设计理念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同时也是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及国土资源保护的前提。建筑设计的生态化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总体战略方针,间接提升了人们生产及生活水平,及社会的发展水平。

2.3符合生态文明要实现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首先,从横向上看,建筑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即对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地处理,它需要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同时又要对大的周围环境实施很好的保护,促使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能够持续存在。其次,从纵向上看,建筑设计要实现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间满足人类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身心健康需要。

3结论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探析 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筑设计;研究;措施

今天已经是“生态与绿化”的建筑设计时代,目前,大部分县城已经在进一步的统一思想、明确其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绿化等责任,进而有效地推进了“六边三化三美”这一工作。其中六边主要指的是公路边、河边、山边、铁路边、村边、城边,三化主要指的是洁化、美化和净化,三美主要指的是屋美、城美、村美。通过有效的开展这一工作进而推动县城和村庄的经济能够快速、健康、穩步的发展。因此,建筑设计师在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设计模式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那么,如何才能够有效地以生态环境被基本前提下,完成建筑设计呢?本人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给有关的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帮助。

1、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建筑设计概念分析

1.1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文明主要指的是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科技化的二十一世纪,人们经过总结以前的发展经验和面对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趋势总结的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共同发的原则,进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称,并以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文化伦理所形成的意识形态。生态文明建筑则指的是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主要导向,科学、合理的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等,同时,通过设计建筑的空间模型,将物质和能源能够有效的在生态文明建筑系统中进行有序的转换,进而节约能源、减少耗费、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发展,最终将人、自然与社会三者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并且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1.2生态文明建筑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以生态文明为背景下,人、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是和谐的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在这种背景下,建筑设计理念与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目标就是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与文明统一、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相互统一、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统一。可见,生态文明建筑的观念则是将生态伦理观念与生态审美观念相结合的建筑发展观念,进而使现代建筑产物环保化、节能化等。那么,在生态文明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生态美学。从传统的美学观念来看,建筑设计主要强调的是形式和功能的结合,重视色彩、比例、材料质感以及尺度等能够直观刺激视觉神经的因素。生态美的特征主要包括生命力、和谐以及健康。可见,生态美学比传统的美学更为合理。(2)整体性。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建筑设计理念中的整体性原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一是生物的整体性。建筑和城市的发展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在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进而避免因开发而造成的损害自然环境,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二是空间的整体性。房空间模型的设计是屋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要考虑建筑物的空间、城市的空间以及社会环境的空间的整体性,还要考虑公共与私密空间的整体性,进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三是时间的整体性。建筑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还应该考虑人们未来的需求,进而使人们居住的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通过遵循这些主要的原则尽力将城市、建筑与园林的发展融为一体,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3)以人为本。建筑与城市是人们生活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此,在建筑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才能够有效地设计出适合现代城市发展的建筑,进而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2、以生态文明为前提下实施建筑设计的有效措施

2.1突出节能环保的特点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驱使下,节能资源、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大部分县城已经开始全面贯彻落实“六边三化三美”工作,为促进其县城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在逐步的开展这项工作,进而将公路、铁路以及属于该县城的乡镇都大力实施绿化环境,保护资源,使人们有一个安心、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是人们的交通不断地发达起来,共同创造财富,为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这一目标共同努力。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应该以生态文明为前提,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设计与创作,进而更好地实现建筑设计工作,同时将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建筑行业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2.2合理、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该要合理、有效、充分的利用天然的自然资源,比如说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等。其中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在建筑过程中运用十分广泛。如利用太阳能进行热水,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使用,进而节约资金的开支,同时,还可以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还可以利用先进的太阳能光电技术进行发电,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用电问题等等。风能的功能与太阳能的作用大相径庭,它可以利用卫星的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进而解决晚上照明的问题,进而为建筑过程中提供绿色环保的电能,同时,在室内也可以合理、有效的利用风能,这样既可以为室内提供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还有助于人们的健康成长。雨水在建筑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即在一些比较高大的建筑物中,可以利用天然的雨水来提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还可以在屋顶进行修剪蓄水系统,进而使这些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

2.3突显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特点

二十一世纪是追求个性化、人性化、艺术化的时代,大部分的消费者都希望能拥有属于自己“个性化空间”建筑物。在以生态文明为前提下,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人们健康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建筑设计理念是对目前建筑设计师最大的挑战。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充分的考虑以人为本、确保人们的身心健康、不损害生态环境、节约能源、绿化环境这些因素,进而合理、有效地创设出丰富多彩的、具有个性化的建筑图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主要指的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需求,结合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等关系,最终满足舒适温暖、经济效益、环境优雅、空气清新等要求。同时,还应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经济发展状况、人民生活习惯、以及民族特色等特点来创设出具有人性化的建筑设计图示,最终达到社会生态文明的有效建设。

3、结语

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已成为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绿化城市的重要目标和手段,因此,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应该深刻的认识这一观念,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并从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健康所需,充分结合生态文明的内涵、作用,创设出适合城市、自然和人类协调的产物,进而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有助于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促进人们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洋.论生态文明观下的城市生态建筑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06:2-3.

[2]李睿扬,陈晓蔓,衣庆泳.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03:1-3.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 篇4

1 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指的是一切生物系统共同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而文明是指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综合进步因素的总和。由此,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物建造之前, 以建设任务为出发点, 针对施工过程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或者可能会发生的问题, 事先做好一个全面的规划, 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方案, 通过图纸、文件体现出来, 建筑设计作为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活动,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不但要考虑满足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 还要考虑到每一个设计都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会受到社会、经济、环保等多个领域多种因素的影响。

2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考量因素

现阶段在建筑设计的发展进程中, 如何做好将人的发展需求及环境保护问题融入进去, 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话题, 并且成为建筑设计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任务。

2.1 建筑设计融入到生态文明中的意义。

由于我国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 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且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及生态环境的开发, 使地球的生态系统已经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面临如此严峻的问题, 就要在人类的生产及生活理念上下功夫, 保证各类建筑设计能够融入生态文明中去, 不断完善生态系统的平衡程度, 以保证人类居住的家园更加美丽。

2.2 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

第一, 节能及节地的建筑设计。这种建筑设计类型主要是在满足人们居住及工作的条件下, 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资源、运转能源及土地资源的节约, 并且在运用材料的过程中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可再生利用。可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利用生活及生产的废弃物, 以及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来实现建筑材料的更新及完善, 并且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大胆尝试新型设计, 在保证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居住面积的提升, 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二, 生土建筑设计。生土建筑设计的理念主要是利用覆土的设计方法来实现建筑工程的保温功能, 从而节省的供热能源的消耗。利用生土建筑的设计方案可以保证建筑物能够抵御一般的外界污染及自然侵害, 例如由于其覆土的设计能够增强防震及防风效果, 同时也能够减轻噪声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烦恼, 最关键的是生土建筑设计在保暖性能上能够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 减少了大气排污量, 进而促进了生态平衡的维护。

第三, 生物建筑设计。这种建筑工程的设计理念主要是指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人与建筑之间关系的衡量及设计, 从而使建筑设计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生物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人们的居住及工作规律,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及保证建筑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协调, 从而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设计更加方便人们的居住及应用。

第四, 新陈代谢的建筑设计。新陈代谢建筑强调复苏现代建筑中被丢失或被忽略的一些要素, 如历史传统、地方风格, 提倡过去、现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建筑的共生等。新陈代谢建筑积极地接受、吸收和保留过去建筑中有价值的成就, 并在试图表现时代文化和识别性的同时也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和材料。

第五, 少费多用建筑。少费多用建筑是使用较少的物质和能量创造更加出色的建筑作品。高技术建筑可以说是一种智能建筑, 它的特点是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 使固定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成为可以跟随气候自我调整的围合结构, 可以进行自由呼吸, 控制建筑系统与外界生态系统、环境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增强建筑适应可持续发展变化的外部生态系统环境的能力, 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3 生态文明视阈下建筑设计的应用选择

在考虑生态文明的建筑工程设计环节下, 如何协调好建筑与人及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 是现阶段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需要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3.1 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要实现人性化。

现代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多半从原有观念中转换出来, 不断形成了多种风格的艺术效果, 但统一的发展趋势就是要不断满足人的发展及需求。随着现代建筑设计个性的突出, 可以体现出人类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所以在原有的建筑设计理念的情况下, 要不断丰富新的建筑艺术效果, 确保实现人的居住于自然环境相协调, 并且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需求, 在保证使用功能、及周围环境的基础上, 实现经济、美观等其他附加效益。

3.2 符合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要实现生态化。

由于国家及社会的环保意识不断升级, 促使了人类各项活动及社会发展不断融入了生态文明的环保元素, 能够逐渐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资源及环境的平衡。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实现生态化的设计理念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 同时也是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及国土资源保护的前提。建筑设计的生态化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总体战略方针, 间接提升了人们生产及生活水平, 及社会的发展水平。

3.3 符合生态文明要实现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首先, 从横向上看, 建筑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 即对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地处理, 它需要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 同时又要对大的周围环境实施很好的保护, 促使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能够持续存在。其次, 从纵向上看, 建筑设计要实现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间满足人类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身心健康需要。

4 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是保证人们全面发展的需求, 同时也是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所以在生态文明的视阈下不断完善建筑设计的方案及理念, 保证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邓明波, 徐佩瑛.论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体系与科学发展观[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研究论文 篇5

(一)林业管理技术薄弱

1.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以往传统的林业管理并不适合林业资源的发展。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林业管理技术也比较落后,有时会造成资金和资源的严重浪费;2.同时,林业资源管理对技术的投入不够重视,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创新,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陷入困境,难以解决和应对;3.目前林业资源管理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扶持,政府一旦停止资助,就会使林业资源的管理资金失去最重要的资助渠道;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会支撑体系,进而没有培养起一定的社会力量,社会大众的重视和支持度也不高,大大制约着我国林业资源的健康发展。

(二)林业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

一些林业管理人员大多数为年龄较大或者退休的人员,“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1];而且新增的基层林业管理人员对于树木的种类、栽培以及防虫防害等方面并不在行,进而很难保证林业的高质量、高标准。此外,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在林业资源的管理中,多数人员的技术水平都比较低,也没有过多地管理经验,一定程度上使林木缺乏良好、高效的养护。

(三)我国森林资源总量正处于逐年下降的状态

我国的森林总量覆盖率较低,人均森林面积更是少之又少,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所以明显地加剧了我国的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难度性

二.生态文明下加强林业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的统一和领导的重视程度

我国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林业系统工作的重视程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同时要加强宣传力度,对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深入和强化;积极开展林业管理的宣传工作,进行宣传教育,可以既可以借助传统四大媒体,例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又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方式,来提高社会大众对林业工作的认知和了解,在不断地熏陶中,加强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投身于林业管理模式中来。

(二)对林业资源管理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分析

我国国土国土面积辽阔,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导致森林总覆盖率大幅度下降。因此,在进行林业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科学、系统、高效的管理方案,使我国的林业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和运用,从而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三)建立健全林业管理制度[2]

建立健全林业管理的有关制度,要做到科学安排,有重点、有突出,可以成立林业资源管理领导小组,对负责人的管理区域和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积极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与此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以便于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要不断完善社会监督与管理,要大力加强激励和惩罚机制,社会大众要发挥监督的社会角色,对于管理人员的失职行为要及时举报或予以提醒。借助一定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可以大大约束林业管理人员的行为习惯,进而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

(四)完善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

国家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并将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到法制建设中来,增强其法制性和规范性[3]。与此同时,还要对我国现行林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及时的修订与改良,要与林业的发展建设共同进步,保证林业资源管理制度要符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16字方针。

(五)提高我国林业管理的科技化水平各级政府和林业的相关部门要不断引进外国先进的林业管理技术,但是切忌照搬照抄,要在不断学习和反思中探索出适合我国林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另外。我国要加大自主研发的手段和能力,要与“绿色科技”相关联,将林业管理规划到我国的战略部署中来,不断吸纳、不断探索,从而不断实现我国林业系统的科技化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是较为系统、复杂的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领导和部门要加大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管理经验,明确内部管理职能,并且要极大技术投入,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我国林业管理的整体效益与整体质量,既要落实生态文明的建设方针,又要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契合,从而保证我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覃超和.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3):167-168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生态教育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影响;生态教育

一、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

(一)人类文明发展的环境影响

生命不能自足而要依赖环境,生存与环境构成人类生存发展所面临的基本矛盾,人类文明正是产生于这一矛盾。文明作为人类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样式,自人类产生不断演替至今,大体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几个阶段,目前正进入生态文明。

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人类文明的发生期。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主要依靠人们的肢体器官和体力,生产资料一般是天然提供的自然生产资料,人们依靠劳动创造的生产资料极少。正如恩格斯所说“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由于人口少、人类活动范围小和能力上的相对弱小对环境的干扰基本上处于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范围。

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时代。在这个阶段人们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加之耕作技术的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生产力水平亦随之提高,传统农业(耕作业和牧业)比原始渔猎的生产率高出大约10~100倍。人类开始了自觉和不自觉地征服大自然的活动,引起局部地区的水源、土地、森林、草地和野生生物等逐渐退化,成为使历史上一度辉煌的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文明、中亚丝绸之路沿线的古文明消失。

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得到了飞跃性提升,使人类与自然对抗的能力大大提高,产生了人与自然、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人们越来越脱离自然、脱离环境,于是人们产生了一个错觉——即人类的作用在于征服自然,而这种错觉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越发强化,尤其是生活在发达国家城市里的人们高度工业化的结果使人类更视己为“与自然对抗的人”,而且其能力也似乎可以“战天斗地”,产生了人类主宰自然的信念。

(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

工业文明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正从兴盛走向衰亡;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是工业文明走向衰亡的基本表现;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趋势不可逆转,工业文明的危机表明了它本身的局限与缺陷,而决不表明人类已经走上了绝路。对于现代人类来讲,不能把地球看成是仅供开发使用的商品,而要把它看成是一个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共同体。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必须善待自然,为此必然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方式——生态文明。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是一种以人和自然和谐、协调发展为特征的文明,是自然权力受到充分尊重的文明。

二、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及对策

大学生是未来世界进步的中坚力量,其生态价值观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然而要实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必须探讨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一)重视生态伦理教育

在大学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大学课程有公共课和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课程也有关于道德修养等通式教育课程,因此可以从实践层面上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首先,在公共基础课程如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中,不应再局限于人与人的关系,而应扩展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正确对待自然、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专题等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较为全面系统的生态伦理教育,形成未来所必须的生态道德素养,且丰富了公共基础课教育的内容,也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其次,学校还应结合不同的专业开展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方面的课程,同时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适度挖掘与生态科学有关的教学内容,结合专业进行生态伦理教育,根据教学内容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例如在生物专业的教学中可以以“自然—万物—人”这样一个生物进化的历程说明人类本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在化学专业教学中可以化肥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和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的两重性阐明人类在为自己谋福址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制造危险;在物理专业的教学中可以核反应的利与弊引导学生树立科技伦理观;在环境专业教学中使学生获得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不仅使生态伦理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得到了深化,而且也利于生态伦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再次,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自然观和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态伦理道德。因此,在实施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伦理教育中应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运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将许多枯燥的原理、基本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在理性和感性上都有所升华,促进学生对生态、环保知识的理解;要将野外考察与教学实验相结合,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氛围,使学生通过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观察,对现状的了解,及大自然中环境保护、绿色产品等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情感。另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建立有特色、有吸引力的生态文明教育网站,制作生态文明教育主页,开发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高质量的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教育软件,以吸引更多学生、读者访问网站,使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范围不断开拓和深化。

总之,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学中也要树立自然整体观、科学观,使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并构建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强化高校生态文化建设

“解决环境问题的路线是文化的,仅仅依靠技术的改进远远不能奏效,必须确立新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政治社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就必须要注重生态文化的建设和活动的开展。

首先,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生态学科科研力量,能组织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专家结合实际深入研究生态文化的有关问题,创新生态文化理论并把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成果或科技成果反馈到社会,直接或间接地推进全社会生态文化建设。高等院校师生对生态建设的内涵及作用的认识深刻,这是培育和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基础。

其次,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创造先进的生态文化;要组织相关科研人员和教师加强对生态文明相关问题的研究,或以生态发展的角度考虑科技创新,使大学生不仅能直接分享生态文明最新的研究成果,也使他们切身感受社会对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通过一系列生态文化建设和活动的开展将利于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逐步形成。

再次,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在校园建设中应突出环保和持续发展的理念,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校园。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校园生态系统是生态结构与系统功能的统一,它首先体现了物种之间、生物与光、热、水、土等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使学生从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树立爱树惜草的生态观念。

参考文献:

[1]白光润.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人文地理,2003,(2):75-78.

[2]阎伍玖.面向21世纪高等环境教育刍议[J].环境教育,2000,(1):12-13.

[3]薛建明.科技伦理视野下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23):69-70.

[4]王文鹏.生态视角下高校文化建设探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4):26-27.

[5]黎德扬.生态文明是当代社会的历史走向——科技文化视野中的一种解读[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90-793.

[6]余谋昌.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J].环境教育,2008,(3):68-71.

[7]贾衛列.生态文明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J].环境保护,2008,(23):71-73.

生态文明视阈下政府生态职能研究 篇7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人民温饱需求,经济发展主要还是遵循传统的发展模式,即较为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却没有周全地考虑到生态存在的合理性,进而造成了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恶果。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在起作用,但从根本上讲,市场机制是无法保证生态优先战略的实施。因为无论市场经济条件是成熟还是不成熟,追求利润才是首要目标,所以政府的宏微观生态调控以及教育引导职能是必须要突显出来的。政府所负有的生态职能具体内容如下。

(一)宏观生态调控职能

主要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行业准则等,运用法律以及行政手段对生产和生活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调节作用。具体包括制定适应当前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达到引导、规范和调节作用。还体现在适当时机的介入行为,通过直接投资、产业政策扶持等方式,保证直接建设行为的顺利实施。

(二)微观生态调控职能

主要是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引导,借助市场机制运行和经济杠杆的调控,明确环境资源的使用权和使用过程中所负有的补偿责任;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之间建立健全综合核算制度,从而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把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纳入到社会再生产价值中来。

(三)生态意识教育职能

这里包括以舆论为导向,引导人们树立环境友好型的观念、生产和消费;不断引导和强化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公众监督行为;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工作中,要把生态知识教育纳入进来,坚持长抓不懈。

二、当前我国政府履行生态职能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之下我国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更加尖锐和深刻地凸显出来。

(一)政府生态职能缺乏统一有效的体系设置

具备政府生态职能的部门有:在部委这个层面中的农业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国务院直属机构林业局;在事业单位中有气象局、地震局、能源局、海洋局等。从目前实行的分工管理体系看,环境管理职能被按照生态与环境资源要素区分开进行设置,并被分割和设置在了若干个机构中,这就使得政府职能被割裂开来,生态建设职能被人为地分离,无法在较高的层面进行综合决策和统筹管理。

(二)政府生态职能定位不够准确

长期以来,政府在资源环境的相关问题中并没有完全体现应有的职能,事实上只充当了一个执法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总揽全局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作为后发国家,我国具有借鉴经验的优势,应当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是市场不能完全提供的。实际上,政府部门是一个集经营开发和资源管理于一体的角色,不但是资源利用者,更是资源所有者。

(三)政府生态职能与其他职能协调不力

在我国行政体制中,所谓“山头主义”一直是治理的重点,但长久以来未能完全根治,各部门之间在遇到问题和处理问题时缺乏全局观念。同时,有的职能部门行事更注重经济效益,对于没有经济效益的工作则缺乏动力,这就进一步加大了推进的难度。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协调性的缺乏直接导致生态文明建设达不到理想状态。

(四)政府本身对生态职能的重视和引导不够

当前生态意识在我国的民众基础还比较薄弱,生态文明观念在人民大众的心中还不够重视,尤其是在生态道德、环境意识方面。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不够深刻,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抓工作落实不到位,对自身的生态职能重视不够,许多地方政府还没有摆脱唯GDP论,认为GDP才是硬道理。

三、我国政府生态职能的重构路径

强化政府生态职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充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职能,使之在政府职能中的地位有所提高、比重不断增大、力度切实加强。

(一)在价值取向上,树牢生态政绩观

以往在本地区发展的问题上,GDP往往成为了评价各级官员政绩的“标准”,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唯GDP的片面政绩观。这种“标准”只是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忽视增长背后所付出的生态污染、环境破坏等代价。因此,想要加快转变职能,必须着力树立生态优先的价值取向,把生态管理作为重要职能确立起来,使政绩观变为全面关注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引导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要强化绿色GDP概念和生态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生态意识。

(二)在总体框架上,整合工作职能

首先,环保部门要切实发挥出综合、协调、监督的职能,还要进一步拓展环保部门的“建设”职能,在修复和完善生态系统上有所作为;其次,要进一步彰显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的重要性,要在组织层面上给予更多的话语权以及足够的决策参与权。最后,要在现有的环保机构职能配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机构设置、工作职能配置和工作开展方式,按照全面整合的思路、提升层次的要求开展工作。

(三)在实现方式上,突出管理效率

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开展工作,涉及到的物价、税务、信贷、外贸、土地等政策体系,应当尽快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健全完善关于生态补偿方面的政策方针、加快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大力扶持低能耗、高附加值、低污染甚至零污染的产业,逐步抑制高能耗、低附加值、高污染的产业。要让政府在生态服务中充分发挥出综合协调监督职能,协调农、林、水、土和建设等部门共同开展工作。

(四)在推动落实上,强化问责机制

要根据相关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对履行生态职能情况进行考评,对相关负责人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对于肇事企业负责人以及相关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对不尽职不作为、乱作为的实施责任追究。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保护和改善人民居住生活的生态环境是国家政府应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生态环境是各级政府所担负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其必须履行的法定责任,违规就要进行问责并依法查处。

(五)在制度体系上,健全法治保障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制定《环境保护法》的基础上,还先后制定了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海洋环境等领域的多部法律。另外,还有涉及草原、森林、水体、水土保持、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等相关领域的资源法律,生态保护以及管理的相关法制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立法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包括配套立法的进展缓慢,正在实行的法规滞后于社会发展。在执法方面,审批和验收把关不严,对涉及违法的行为存在放任不究的现象。因此,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另一方面也要确保严格执法。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政府职能也需要作出与之相对应的转变。因此,关于政府生态职能的相关研究是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能进行阐述,分析我国政府在履行生态职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我国政府生态职能的重构路径。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会计生态建设 篇8

一、会计生态的基本要义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活性地看待和对待世上的万事万物,它们都具有生态的特性和特质,都有密切和维护相互间环环相扣关系的正常诉求和需求,都有被生态学意识关注、重视、指导和作用的必然与必要。会计也不例外,也应有会计生态的本相和变相、具备生态学意义上的管理理念和行为。

会计是一定环境下的会计,客观环境的需要才产生会计并发展会计(于玉林,2001);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发展都不能脱离其环境氛围,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以其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以特有的语言文字描述和传播会计信息,按照其道德规范及习惯进行会计处理,从而形成符合这个社会发展要求的会计文明。由此观之,会计的建设与发展可纳入生态的视野和文明的高度,会计生态有着极度的文明需要与可能,会计生态与生态文明之间保持着紧密的关系。

借鉴英国生态学家泰斯勒(A·G·Tansley,1935)的生态系统,以及有关产业生态、金融生态等理论,并由前所述,我们就可对会计生态做出一般性理解,即会计在按其所特有的内在逻辑安排、所遵循的发展变化规律运行于市场时,逐渐形成的拥有一定功能特点和结构特征的动态平衡系统,它有关联性、相应性、演进性和生命性等特点:并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会计生态主体——会计需求主体、供给主体、管理主体和媒介主体等个体与共体,会计生态客体——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及围绕其展开的相关活动,会计生态环境——影响、制约、促进或推动会计生态主客体自身及其相互间发展的各种条件、包括共同地理区域和相互依存关系等。由此而具体理解的会计生态就是指处于不同时空的会计生物为了谋求其自身发展、自身和社会与自然的和谐而展开活动和运动进化时所形成的共同地理区域和相互依存关系。这种会计生物即是会计生态主体的个体与共体,这种关系包括会计生物间的关系、会计非生物(主要指会计生态的客体,即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及围绕其展开的相关活动)间的关系、会计生物与非生物间的关系(即影响、制约、促进或推动会计生态主客体自身及其相互间发展的会计生态环境)。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会计生态的互动共进关系

生态文明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是我们探讨生态环境、研究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理论视角及文明发展历史形态与文明构成成份两种文明维度(赵成,2008)。生态文明从狭义理解是指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注重人类在处理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张静波,2009);它奉行“人是自然的一员”的哲学观点,在生产和生活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力图用主题、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活秩序,其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申曙光,2007)。与此相应,通过对会计产生发展历史的动态梳理和认知,我们发现:会计发展也有着天然和必然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现象和诉求,它们之间存在和发生着一种共生共融的紧密关系和客观规律。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与会计生态建设之间具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适合会计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综合,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其本质是人类社会保证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一种高度文明机制(雷新华,2009)。生态文明观要求人民树立起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发展观、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必须保持平衡、协调和统一,社会、生态、经济必须协同发展,主张用生态的规则、规律及原理作为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处理人与自然、与经济发展、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陈雪梅,2009)。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体现出人对其生存环境的高度依赖与深度关怀,具有强烈的人性光辉和人文精神,这也是会计生态建设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

会计生态建设的目标在于通过会计生态主体(会计人及其依托的组织)的参与和实践,完善会计法政、发展会计理论、改善会计服务、发达会计手段,形成会计域的和谐世界。它在强调自身构成因子发展及相互之间关系协调的同时,也蕴含着各因子与其外部和谐相处、适应性互动的生态文明思想;它也在关注建设会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过程中,注重建构会计系统内外人事物之间彼此和合、趋同、借鉴、认同的关系。这些目标既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致,也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条件和内容之一。

(二)会计生态建设的成败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根本影响

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必有现象,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的“当而已矣”;它所具有的同处人类社会实践及相互之间的适应性互动关系就形成会计生态,并作为人类社会生态中的重要构件而作用于人类的会计实践活动中。换句话说,影响会计生态建设成效的因素也会由于会计生态各组成因子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而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与水平,会计生态建设的成败将随会计生态主体、客体与环境所呈现出的文明程度与速度而对包括会计生态文明在内的生态文明整体产生根本影响。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会计生态建设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会计生态建设重在促进改善会计生态各组织因子的相互关系、促进各组成因子在会计系统内外的快速灵活适应、增强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指导乃至导向作用,从而提高会计信息与服务的质效,以一种开明化、文明化的会计文明和会计生态文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这些就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可靠而良好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相应就需要会计生态的功能发挥与会计生态建设的文明化行动。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局限于自然生态系统,还着眼于与自然密切相关的人类活动所涉及的包括会计系统和会计生态系统在内的其他领域,并要求通过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观等来和合发展与维护建设各种生态;对本身就有价值、道德、伦理等要求的会计而言,这些无疑可以成为衡量会计生态建设成效的重要尺度,无疑会促使会计生态系统内外的会计人、会计事、会计物与会计法、会计理、会计情的和谐存在与科学发展。

三、现有会计生态的问题探析

(一)会计生态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扎实

虽然我们对生态会计、绿色会计、环境会计等有所研究,但对什么是会计生态却没有真正深入探寻过;更没有从生态学、生态管理学、生态发展学以及生命学等角度,以系统、综合、整体的视野,对会计生态进行进一步研究建设。何况现有的一些研究还处于民间性,没上升到政府层面和政治高度,且往往是单一的研究,没有对其各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或研究上还不够深透。

(二)会计生态建设发展很不全面完善

纵观近年来发生的系列会计丑闻,尤其是2009年的股市黑幕,会计生态建设发展在政策措施方面所表现出的缺位、软弱、务虚、恶化等问题却十分明显和严重。如何保证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的权利、如何确保会计生态各主体的协调关系与制约作用、如何对会计服务与会计信息使用的纠纷与补偿做出法律规定、如何强化会计生态方面的发展动力和正当竞争、如何对会计生态主客体的利益分配和监督考评进行法律层面上的界定等,都说明了会计生态建设发展还很不全面完善,这就导致现行有关政策不能起到对会计生态进行有效保护的作用、导致有些政策甚至与会计生态平衡与和谐要求相抵触的诸多问题的产生。

(三)会计生态意识领域不太清晰合适

会计生态意识领域较混乱,缺乏主流性与特色性,对会计生态建设的文明导向和国家意识主导认识不到位甚至发生变异。比如,公然在利益驱使下挑战国家意志的会计违规违法行为;对会计理论和实践中的公认概念及其定义、定理、原则和方法等仍很难达成大范围的一致、小范围的特色;对会计法政、会计理论以及会计本相、会计生态中各有关方面缺乏认识后的操作失当、把握不准等而造成对会计各主体的误解、对会计客体理解运用不当、对会计环境呵护与优化不力的系列问题,实质就是会计生态意识领域的模糊与散乱造成的。

四、推进会计生态建设的若干对策

(一)加强会计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和作为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运用于会计域中,就是要培育会计生态文明的意识、增强会计生态文明建设的作为。因为会计生态文明不仅具有会计、生态与文明的一般规定性,而且具有会计生态、生态文明的人性化、生态化、民主化等特性,更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它应是在符合会计发展规律、生态演化规律和文明成就规律的基础上,将会计系统和会计生态系统整体及其中的各个体纳入或统筹于生态与文明的范畴,并使这些整体和个体的存在和发展能不断产生出较高级的成果与财富。会计生态文明跟生态文明一样,也应是一种永恒存在,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出于保护和改善会计生态环境的成果,是与人类的认识和意识、社会的发展和发达、经济的增长和增快等相互适应共进的。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会计生态建设的保障体系

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生态论等视角着手,大力推进会计生态建设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使会计生态各主客体与环境的积极作用发挥和规范运作有严格的过程监控和结果考评、有严明的纪律约束和人员控制、有严肃的斗硬措施和激励机制。

(三)加大会计生态领域的理论知识学习、借鉴和宣传

应学习借鉴国内外会计生态研究与建设的先进经验与理论,并结合我国会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发展的实际与现有理论,创造性地进行会计生态建设和发展的系列研究,形成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会计生态发展模式和建设体系。同时应大树学习之风,加强会计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学习和宣传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应围绕会计信息披露、公共权利、会计信息产品生产及其价值利用等内容,多角度、多方式、多渠道、多时间地进行学习、交流与宣传。

(四)加速会计生态主体的职业化建设

生态文明语境下物权生态化探讨 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物权,生态化

1 生态文明需要物权生态化

生态文明是十八大着重强调的字眼, 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秩序, 需要从与个人息息相关的物权为起点, 践行生态文明之路。

1.1 生态文明为物权生态化提供温床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黄色文明”, 工业文明“黑色文明”后的“绿色文明”。生态文明包括:“生态”和“文明”两个词汇, “生态”是指生物生活的状态, 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 现指人类社会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或是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整体面貌,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1]。生态文明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宗旨, 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 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的“生态中心主义”。人不是传统的“经济人”而是“生态人”, 注重的是文明发展, 把生态保护义务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 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而达到全人类的社会效益。

法律乃特定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产物和反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变。在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战略模式, 环境保护成为各部门法律关注焦点的时代背景下, 物权法律制度作为与人息息相关的财产私权制度, 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其对生态的义务, 否则, 必然显现出基本理念上的偏差, 从而导致制度上的缺失并留下遗憾。而生态化正好是此种趋势下的产物, 可以说生态文明的要求是和谐相处关系, 而可持续发展要求物权制度作出相应的变革和改良, 生态文明正好是这一趋势成长的温床。

1.2 物权生态化———生态文明的私法的选择

物权法作为最主要、最系统的财产权利归属的私法, 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则, 具有界定资源权属、保护产权并调整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功能, 其关于资源归属和利用的制度安排及实施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权利本位”原则的贯彻, 使得物权人“物尽其用”片面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 这对于生态文明追求的群体公共利益———生态环境十分不利, 出现个人的理性 (追求物的最大经济价值) 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公共生态利益的破坏) 的“囚徒困境”, “公地悲剧”频频出现。因此, 要突破此困境, 就有必要通过法律杠杆的规范、调节、指引作用, 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变为法律思想注入物权制度中, 劈出一条新的道路———物权生态化。物权生态化是指, “整合物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 并将环境保护义务纳入物的概念之中的过程。它包括物的概念的拓展、新的物权制度的建立以及己有物权制度的更新等内容[2]”。物权生态化是生态文明语境下私法的选择。

2 物权生态化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物权生态化是结合物权与生态文明的结晶, 缓解因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为生态保护提供私法正当性理由和法治路径。

2.1 物权生态化在《物权法》中的体现

2007年颁布并实施的《物权法》, 吸收了一些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观念, 并在物权法中有所体现。首先“公共利益”的维护成为了物权立法的基调, 在物权法的条文中多处提到为了“公共利益”需要, 如第7条、第42条, 从宏观的立法基调融入了生态保护的观念, 公共利益包括了生态环境利益, 而生态环境利益所具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要求在行使权利的外延不得超过他人权利的边界, 物权法所维护的是与物权有关的社会秩序和生态秩序。物权不再是绝对的私权神圣, 而是权利行使必须承担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前提, 正是物权社会化的体现。在物权法条文规则的多处都提到了“公共利益”, 这也正是物权法从私权神圣迈向物权社会化生态化的前兆。

其次, 对于相邻关系, 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规定, 本身就是生态化的趋势。从“以所有为中心”到以“利用为中心的趋势”, 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因此要合理利用配置资源, 而物作为配置的对象, 倡导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发展, 这本身就是生态文明或者生态化的要求。同时还增加了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养殖权和捕捞权等准物权类型。让“权利本位”的《物权法》, 多了义务的限制, 实质上是为生态保护义务“让路”。

2.2《物权法》物权生态化的不足

物权法在立法原则、具体条文对于生态文明、环境保护都有所体现, 但是传统的物权思想不改变, 《物权法》这些星星点点的让步, 不足以实现物权生态化。首先, 物权法本身宗旨是“物尽其用”, 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就是为此设定的, 追求物的经济价值而漠视生态价值成为了物权人现实目标, 导致生态利益骤降从而威胁到生存利益和发展利益的利益链条。其次, 物权客体“物”在理论上须是有体物、可控物, 这就阻挡了环境自然因素成为“物”的可能性, 但是不能将环境因素权利化, 成为公共利益的范畴, 就面临“公地悲剧”下场, 同时作为公法的《环境保护法》等都是“义务本位”的法, 就算权利得到侵害, 无人主张权利, “有权利才有救济”, 只有义务的公法不能实现救济, 也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再次, 物权生态责任的缺失, 生态责任是制约生态损害的法律救济, 通过物权法对于生态责任没有涉及, 生态责任的缺失的后果就是生态保护的作用降低, 靠道德维护的法律现阶段还不足达到此境界。

3 物权生态化的路径探讨

物权生态化不是无限制的向环境保护靠拢, 因为物权法毕竟是保护私权的法律。物权生态化的限度是基准, 基准的确定才能为路径做出选择。

3.1 物权生态化的“尺度”

物权生态化本不是疾风骤雨式的“革命”, 而是和风细雨式的“改良”, 拓展“生态理性”价值内蕴的“添附”于物权制度中, 物权生态化是在传统物权的基础上的改良。物权法毕竟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以产权为中心的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 它的基本任务是“定分止争, 物尽其用”。它不可能承载更多的使命和责任, 也代替不了环境立法、行政立法、经济立法。尽管物权法中作了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规定, 其作用也是有局限的。《物权法》对环境保护的参与不可能走的太远, 只能在《物权法》能够承受的改造幅度和不违反《物权法》精神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将使其面目全非, 生态保护的实现还必须进一步强化环境法治[3]。

3.2 物权生态化的路径思考

物权法作为古老的私法发展至今, 逻辑体系严密, 环境义务因素的加入, 严密的体系将遭遇打破, 生态义务融入物权制度即物权生态化的具体模式包括:抽象的原则性规定、法律解释为切入点、具体条文中列举对环境保护的义务。在物权法总则中加入宣言性的规定, 从总体上确立了物权人的环境保护义务, 不涉及具体的制度, 具有指导意义却缺乏可操作性[4]。法律解释较之原则性规定, 加强了可操作性。学者们多认为将法律解释与具体条文的限制相结合, 是比较理想的。笔者也认为要综合采用这几种方式, 从法律理念到具体物权制度的生态化实现, 要从总体原则到具体条文的转变。

首先在总则中, 明确物权行使须以不损害环境为前提, 环境保护是物权人的义务, 不能以“公共利益”囊括。这是对于物权立法宗旨的补充, 让物权人行使权利时刻注意环境保护, 让理念贯穿物权法始终。其次, 具体条文的限制, 首先对于“物”和“物权”给予生态化视角的解释, “物”要纳入环境因素如空气、阳光等, 就不能局限于有体物, 在环境保护上“物”的属性要有针对性的特殊合理性;对于“物权”不能局限于有形的物权, 还包括无形的物权如环境容量使用权, 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施行, 但是可以仿效美国的碳排放交易制度, 将环境容量也纳入物权客体范畴, 通过总量控制下自由买卖来达成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再次, 已有物权制度要有侧重性的环境保护的改良, 所有权制度要尊重和保护自然资源, 不能随心所欲的行使;相邻关系要拓展到环境相邻, 不能局限于不动产相邻[5];用益物权制度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牵涉到土地利用时, 要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 因为用益物权以“用”至上, 对于结果如何往往忽略, 所以对于土地在环境生态上的限制要加强;担保物权也不例外, 要对环境保护的义务予以贯彻。为了保持法律的稳定性, 2007年刚制定的《物权法》不宜频繁修改, 就可以暂时通过法律解释和地方政策来辅助实施, 等时机和实践成熟, 再完善立法是物权生态化的最佳选择。

4 结语

物权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发展的产物, 是物权制度在生态文明下的改良和更新, 是顺应时代发展, 平衡物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选择, 物权生态化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时间和实践的历练, 方能为生态保护提供私法正当性理由和法治路径, 也为“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奠定法律基础, 将生态文明践行到个人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任淑萍.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区域海洋管理机制完善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学院, 2012.

[2]吕忠梅.沟通与协调之途——论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吕忠梅.绿色斑斓的“物权法”[J].理论研究, 2007 (6) :19~21.

[4]贺文静.物权法绿色化基本问题探讨[J].经济与法, 2010 (8) :63~67.

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 篇10

目前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危机, 由于生态环境污染与家庭和个人的消费活动紧密相关, 如过度包装、任意处理废弃物等都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生态消费问题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亟需以生态消费模式取代传统的资源耗竭型消费模式, 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然而, 虽然中国有相当数量的消费者已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 但目前我国生态消费总体上却处于较低水平, 且远低于发达国家消费者。据我国农业部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有机食品在整个食品行业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例估计还不足1%, 且远低于发达国家消费者。

要培育和普及生态消费模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主要的推动主体包括政府、NGO、企业、消费者、大众传媒等, 但这些主体在促进生态消费的作用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生态消费本质上仍是“理性”消费者基于自身利益权衡做出的消费决策, 而宏观层面的主导机制也需要作用于消费者个体行为来促成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 因而企业在推动生态消费行为过程中势必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缺乏对消费者价值评价和购买驱动方式的深入了解, 导致企业生态营销效果不佳

我国居民生态消费水平低严重阻碍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 而导致生态消费水平低的直接原因在于消费者对生态消费的驱动力不强。目前我国居民生态消费水平低的原因有多种分析, 具体包括如消费者的生态意识相对较低;生态消费知识不够普及, 不能清晰识别生态产品;消费者对生态产品缺乏充分信任, 认为生态产品的质量也未必可靠;生态消费相对较高的成本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等。

而就深层作用机理来看, 上述导致驱动力不强的因素反映出我国消费者在生态产品的价值评价和购买驱动方式方面存在较大缺陷, 未能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责任、生态信仰、生态审美观等方面赋予生态消费更高的价值评价;也没有形成基于高价值追求的、更加强烈、持久的内在驱动力。显然, 较低的价值评价和普遍的驱动力不足无法支撑消费者自觉、主动、持续地进行生态消费, 这也是我国居民生态消费水平低的深层原因所在。

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努力开展生态营销, 包括开发生态产品、开展生态宣传诉求等, 但由于缺乏对消费者在生态产品购买中的价值评价和驱动方式的了解, 相关政策和营销诉求仅停留在安全、健康等初级层面, 因而未能深入挖掘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深层次的生态价值需求, 也未能从根本上增强消费者对生态产品的购买驱动力, 我国生态消费发展缓慢的局面迟迟得不到扭转。为此, 有必要加强对生态产品消费者价值和购买驱动方式的深入研究, 以便提高企业生态诉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为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三、基于消费者价值的企业生态营销策略

(一) 理论基础

1. Holbrook的消费者价值理论

Holbook (1999) 按照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自我导向价值与他人导向价值、主动价值与被动价值这三个维度将消费者价值分为效率、卓越、地位、尊敬、乐趣、美感、伦理和心灵这八种类型。

一是效率。效率一般通过消费者在交易关系中所获得 (包括商品、服务等) 和所付出 (时间、金钱、努力等) 的对比来衡量 (Sánchez and Holbrook., 2009) , 比值越高代表效率也越高。

二是卓越。在Holbrook的价值理论中, 质量是被作为与卓越相似的概念, 在其最近的一项研究中 (Sánchez and Holbrook, 2009) 即是使用“质量”这一概念。

三是乐趣。获得乐趣是消费者行为的重要驱动因素, 满意、享受和其他享乐性的消费经验, 被广泛地视为是乐趣的精华所在。

四是美感。在消费行为文献中对美感这一概念的研究不多, 而对美的接触和体验也是消费经历中的重要收获之一, 美可以作为消费者价值的一个维度。

五是地位。消费行为不仅是对产品本身使用价值的拥有, 也可以作为消费者和他人沟通的一种方式, 以让别人认为自己是成功的。

六是尊敬。在现代社会中消费者通过对物品的拥有和使用以获得满足感。生态消费行为中消费者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也可以成为尊敬价值产生的来源。

七是伦理。伦理购买行为是个人在道德判断上的表现, 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消费者不只关注自身内在需要的满足, 也会同时考虑到社会与环境方面的问题。

八是心灵。如果消费者对某一事物的忠实与着迷是为了获取自己的内心平衡与圆满, 这在本质上是属于心灵价值。

2.生态消费行为的自我驱动和他人驱动

本文中行为驱动方式 (自我驱动和他人驱动) 是基于自我决定理论 (Deci and Ryan, 1985) 而提出的概念。自我决定理论将动机划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不需要借助外部环境的参与, 是由活动本身能够为个体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 而外在动机是个体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动机类型, 是由活动本身之外的外部因素所引起的。本研究认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对行为发生作用的过程即构成了驱动方式问题。相应地, 由内在动机驱动并引发行为的, 可称为自我驱动方式;由外在动机驱动并引发行为的, 可称为他人驱动方式。

就生态消费行为领域来看,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驱动方式也存在类型的差异。如果消费者由于对生态产品的喜欢、消费本身能体验到快乐等内在精神需要的满足而引发购买, 那么其生态消费行为的发生是基于自我驱动的。而如果消费者选择购买生态产品是由于感受到他人对自己消费生态产品的期望、影响或压力, 因而为了获得他人认同和好感而去消费, 那么此种情况下的生态消费即是由他人所驱动的。

(二) 基于消费者价值和驱动方式推动生态消费的营销策略

1.以多种类型的消费者价值为基础, 满足消费者的生态需求

一方面, 充分了解消费者潜在需求, 将多种价值引入到生态营销管理中。企业进行生态营销, 首先要充分和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一般来讲, 消费者需求具有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之分, 即有些需求消费者已经意识到, 也是大多数企业通常都会向消费者提供和诉求的内容, 而对于有些需求消费者则尚未意识到或者还无法表达出来, 这种消费者内心的潜在需求恰恰应该成为企业走差异化路线和创造竞争优势的重点。

深入了解和挖掘生态产品各种类型的消费者价值有助于企业充分认识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对生态产品多种价值逐渐认可的过程, 就是其消费需求不断被满足的过程。将多种类型的消费者价值引入到企业生态营销管理中, 可以提高各项营销活动的精确性, 如帮助企业改进产品设计、进行更精准的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进行更有效的沟通等。生态企业要善于从多个角度进行市场定位, 既要把握效率、卓越等理性价值, 也要创造性地引入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利他性价值, 在营销链条的整个过程中都注重价值的创造与传递。

另一方面, 基于消费者价值从多种角度对生态消费进行营销诉求。从我国生态营销实践来看, 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着诉求方式单一、缺乏整体促销规划的问题, 如对于生态产品仅限于进行安全和健康诉求等。本研究中八种消费者价值类型为突破单一营销诉求指明了独特的利益点, 因为每种价值都可以作为一种效用和利益进行诉求。并且不同类型的生态企业可以依据相应的内外部环境有针对性地提出鲜明的价值主张, 比如大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组合发展形成一系列多元化的生态价值主张, 而小企业由于资源有限, 可以根据自身资源和市场定位来进行生态产品的单一或双重价值诉求。

2. 以不同驱动方式进行生态市场细分

以往生态产品市场中的市场细分主要采用两种思路, 一是根据消费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如收入水平、社会阶层等来细分市场, 二是通过消费者的认知心理特征如个性、消费者知识等来进行市场细分。而根据前述分析, 消费者生态产品购买行为的形成, 既会基于自我驱动, 也可能基于他人驱动。企业要充分了解消费者意向形成的基础和动因, 可以基于自我驱动和他人驱动两种驱动方式来对生态产品市场进行细分。

3. 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 开展不同的生态营销

在根据不同驱动方式对生态产品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 企业可以分别针对两种细分市场来设计相应的营销策略, 而本研究中的消费者价值类型为营销者提供了分别针对自我驱动者和他人驱动者的营销策略参考。从前文分析来看, 对于自我驱动的消费者, 可以从自我导向的价值 (包括效率、卓越、乐趣和美感) 入手, 当生态产品的自我导向价值被消费者所认可时, 其基于自我驱动而产生的购买意向会被更好地激发出来;而对于他人驱动的消费者市场, 可以从他人导向的价值 (包括地位、尊敬、伦理和心灵) 入手, 当消费者认可生态产品能够带来地位、尊敬等他人导向价值时, 消费者会更倾向于在他人驱动下形成购买意向。

一是以自我导向价值为基础, 激发自我驱动而促进生态消费。对于自我驱动的消费者市场, 可以将效率、卓越、乐趣和美感几方面的自我导向价值作为基础, 促使消费者基于认可、喜欢等内在原因而增加生态产品购买。

一要增加生态产品购买便利, 提高性价比。目前我国只有一些大型超市和少数专卖店可以买到生态产品, 且价格昂贵, 缺乏便利性和高价格是抑制消费者购买生态产品的重要障碍。要促使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购买生态产品, 企业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消费者对生态产品的价值感知, 淡化和抵消消费者由于高价格而产生的感知付出, 另一方面要加强销售网点建设以提高消费者购买便利。

二要以卓越的产品质量为基础加强生态品牌建设。企业生态营销首先要严把产品质量关, 使企业生态产品在消费者中真正树立起优质卓越的形象。在此基础上生态企业要用心经营品牌, 以效率、乐趣和美感等价值为基础来塑造品牌个性和向消费者传递品牌内涵。

三要向消费者提供充分的营销信息, 努力增加消费者生态知识。生态企业一方面要在经营活动中向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信息, 包括产品原料使用、生产过程、定价基础等;另外由于生态产品市场尚处于初创期, 生态企业也要加强非促销性的宣传活动, 向消费者普及诸如分辨生态产品、识别环境相关标志等生态消费知识, 以促进整个生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总之, 要通过普及生态消费知识来降低消费者对于生态产品的认知风险, 让其逐渐认可生态产品的卓越品质和丰富内涵, 从而促使生态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是以他人导向价值为基础, 通过他人驱动而促进生态消费。对于他人驱动的消费者细分市场, 可以将地位、尊敬、伦理和心灵几方面的他人导向价值作为基础, 促使消费者认同其社会价值和利他性价值, 从而增加生态产品消费。

一要以生态产品的地位、尊敬价值为基础, 满足消费者的面子需求。中国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中, 消费者往往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面子意识浓厚。生态产品能够体现优质的生活质量, 是可以用来维持及改善人际关系的特殊产品类型。生态产品企业要注重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让消费者感觉通过生态产品消费能够获得他人认可和尊敬, 以满足消费者的面子需求从而促使其购买生态产品。

二要重视生态产品购买中意见领导者的作用。在我国生态产品是尚未被市场广为认可的新产品, 其被接受过程中意见领导者的作用不可忽视, 意见领导者可以是家人和朋友, 也可以是专家、明星代言人等, 他们都会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生态产品的广告诉求中可以引入意见领导者, 如通过专家进行理性诉求, 通过明星代言人进行感性诉求, 通过家人进行亲情诉求等, 以促进生态产品扩散和被更多人所采用。

三要注重生态伦理营销。与一般消费行为相比, 生态消费决策不仅考虑消费者自身, 还同时体现出生态环保理念等伦理道德层面的意义, 伦理、心灵这两种利他性价值是消费者对生态产品价值评价的重要内容。生态企业除了对消费者自身利益进行诉求外, 也可以通过非商业性广告来宣传生态产品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动物福利等方面的益处, 让消费者逐步在生态伦理意识的驱使下进行生态消费。

四要注重生态产品的口碑营销。根据前文分析, 他人驱动是消费者生态消费行为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当今网络时代, 消费者之间的口碑相传和相互影响是影响企业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 口碑营销的作用不可忽视。企业要通过改进生态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同时对于消费者不满意和消费抱怨要给予真诚和周到的处理, 以逐渐树立起生态产品企业的良好口碑。

参考文献

[1]Deci, E.L., &Ryan, R.M..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New York:Plenum, 1985.

[2]Holbrook, M.B..Introduction to consumer value.In:Holbrook, M.B. (eds.) Consumer Value: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nd research.London:Routledge, 1999:1-28.

[3]Sánchez-Fernández, R., Iniesta-Bonillo, M.?., &Holbrook, M.B..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onsumer value in servi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 Research, 2009, 51 (1) :93-113.

[4]江林, 陈立彬, 肖轶楠.我国与发达国家生态消费主导模式比较研究[J].生态经济, 2010 (9) :62-66.

上一篇:业务流程描述下一篇:外贸商务英语信件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