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

2024-05-18

生态文明视角下(精选6篇)

篇1:生态文明视角下

目前,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性话题,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了打造生态文明的环保型社会,就必须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二者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我国林业资源管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急需加大管理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改善,不断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迈进,实现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运作。

一、我国林业管理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林业管理技术薄弱

1.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以往传统的林业管理并不适合林业资源的发展。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林业管理技术也比较落后,有时会造成资金和资源的严重浪费;2.同时,林业资源管理对技术的投入不够重视,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创新,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陷入困境,难以解决和应对;3.目前林业资源管理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扶持,政府一旦停止资助,就会使林业资源的管理资金失去最重要的资助渠道;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会支撑体系,进而没有培养起一定的社会力量,社会大众的重视和支持度也不高,大大制约着我国林业资源的健康发展。

(二)林业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

一些林业管理人员大多数为年龄较大或者退休的人员,“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1];而且新增的基层林业管理人员对于树木的种类、栽培以及防虫防害等方面并不在行,进而很难保证林业的高质量、高标准。此外,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在林业资源的管理中,多数人员的技术水平都比较低,也没有过多地管理经验,一定程度上使林木缺乏良好、高效的养护。

(三)我国森林资源总量正处于逐年下降的状态

我国的森林总量覆盖率较低,人均森林面积更是少之又少,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所以明显地加剧了我国的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难度性

二.生态文明下加强林业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的统一和领导的重视程度

我国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林业系统工作的重视程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同时要加强宣传力度,对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深入和强化;积极开展林业管理的宣传工作,进行宣传教育,可以既可以借助传统四大媒体,例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又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方式,来提高社会大众对林业工作的认知和了解,在不断地熏陶中,加强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投身于林业管理模式中来。

(二)对林业资源管理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分析

我国国土国土面积辽阔,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导致森林总覆盖率大幅度下降。因此,在进行林业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科学、系统、高效的管理方案,使我国的林业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和运用,从而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三)建立健全林业管理制度[2]

建立健全林业管理的有关制度,要做到科学安排,有重点、有突出,可以成立林业资源管理领导小组,对负责人的管理区域和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积极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与此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以便于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要不断完善社会监督与管理,要大力加强激励和惩罚机制,社会大众要发挥监督的社会角色,对于管理人员的失职行为要及时举报或予以提醒。借助一定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可以大大约束林业管理人员的行为习惯,进而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

(四)完善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

国家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并将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到法制建设中来,增强其法制性和规范性[3]。与此同时,还要对我国现行林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及时的修订与改良,要与林业的发展建设共同进步,保证林业资源管理制度要符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16字方针。

(五)提高我国林业管理的科技化水平各级政府和林业的相关部门要不断引进外国先进的林业管理技术,但是切忌照搬照抄,要在不断学习和反思中探索出适合我国林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另外。我国要加大自主研发的手段和能力,要与“绿色科技”相关联,将林业管理规划到我国的战略部署中来,不断吸纳、不断探索,从而不断实现我国林业系统的科技化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是较为系统、复杂的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领导和部门要加大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管理经验,明确内部管理职能,并且要极大技术投入,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我国林业管理的整体效益与整体质量,既要落实生态文明的建设方针,又要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契合,从而保证我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覃超和.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3):167-168

[2]杨香娥.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产业,2016,(04):18

篇2:生态文明视角下

楼琦峰、徐珏燕、陈中岳

摘要:生态文明思想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的内容,其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是中华大地生态与文化生命系统的基本细胞.其在维护乡村地区生态环境及传承发展乡土文化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并用它来指导当前各地正如火如荼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浙江省诸暨市青山村正是一个典型案例。本文在分析了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性的基础上.从提高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出发.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村庄规划思路。

一、生态文明思想与城乡统筹

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将会是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两大重要事件。”而城市没有农业农村的供给,也就无法生存和保持可持续发展,这种生存不仅是供给意义上的,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态型的保障。因此,健康有序的城市化道路的实现必须基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必须基于生态文明思想。

(一)生态文明思想解读

在“十七大”报告中,已经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样,生态文明也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内容。它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与物质文明是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树立自觉、自律的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74小城镇走设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物质,是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荒漠化和”城市病”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妊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应对生态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而生态文明正是指导这两个公平得以实现的重要理念。

(二)生态文明与城乡关系——体化,而非一致化

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明确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城乡一体并不等于城乡一致,恰晗相反,城与乡如同磁铁,是相互吸引但又相互独立的关系,因此必须坚持差异化协调发展的道路。首先,城市有大量的就业岗位和较高的预期收入,优越的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等,这些都吸引着农民进入城市;反过来,农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清洁的水资源和空气,优美的田园风光,至真至朴的乡村人文气息和文化习俗等,都是城里人所向往的。这些城市与乡村各自应有的特点和优势必须不断巩固和发扬,而不能互相抄袭。但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新农村规划和建设活动。由于往往缺乏清晰规划建设的正面指导,把新农村简单地理解为城市社区,也因此将新农村规划工作落实为简单城市小区规划,即所谓的“排排房子,整整院子”,结果不符合农村既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当然也远不及彻底的城市化建设,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出现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的“怪胎”,反而阻碍城乡统筹发展。

(三)生态文明思想与农村自身发展——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发展乡镇企业,曾一度被誉为“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乡镇企业外部环境不断恶化,乡镇企业在经营机制、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逐步显现出来,并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十一五”规划提出要积极促进乡镇企业产业聚集,带动关联产业同步协调发展,形成产业链和块状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向园区和小城镇集中,推进标准园区和标准厂房建设,节约土地资源,优化乡镇企业布局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至此,乡镇企业依靠低廉的土地成本和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将逐渐瓦解。这虽然在短期内会使一些乡镇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广大农村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有益的。近几年,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等新的发展理念也开始出现。浙江省旱在2003年就推出了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通过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健康有序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以上这些都表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大环境圈1破败的乡镇企业旧厂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用生态文明观来统筹城乡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二、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乡村规划(一)务实规划,解决实际问题

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

明的内容。而物质文明始终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因 此,村庄规划要体现生态文明也必须首先落实到农民的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来,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难点热点 问题。

1.经济发展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正确理 解和分析这20字方针不难看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 生活水平始终是村庄规划建设的首要任务。诸暨市青山 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9033元;,低于其所在草塔镇农民 年人均收入15343元的水平。始建于该村的诸暨市动力 弹簧厂年产值上千万元,1997年曾被评为浙江省百强科 技型民营企业,然而随着近几年乡镇企业面临的激烈市 场竞争和不利的外部环境,该厂已于几年前搬迁至市城 西工业区续谋发展,只留下破败的厂房(见图1)。厂 址搬迁虽然对该村经济带来一定影响,但这对该村的生 态环境的改善是有利的,从此,村庄不再有轰鸣的机器 噪音和工业废水对村庄自然水体的污染。因此,农业及 与之相关的产业将重新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而青山村 本身环境资源优势也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村域北面的 青山水库、东北山间的青山寺历史文化遗迹等,还有 “农家乐”、“生态果园”、“农耕体验”等都将吸引 来自城市的人们来此休闲游憩,这正是“城市援助农 村、农民惠及市民”有效途径。2.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给排水、医疗、防灾减灾等等都是关系到农

民切身利益的生命线[程,也是“城市支援农村”的重要 抓手。要建立乡村基础没施、公益事业改造维护的长效机 制。通过农民自立、村庄自治、村民自筹、上级补助、乡 规民约管理、农民投票来确定村庄整治决策,公开帐目,让农民相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村庄整治完全是 为了农民自身利益,为了农村、农民、农业的复兴,为了 生态文明的建立。这不仅涉及到农村的风貌,而且涉及到 每个农户居住环境的改善。青山村村庄建设比较落后,缺乏公建和市政设施等公共物品:(1)给排水系统不完 善,明状以山泉和水井为主要水源,消毒设施不足,水质 监管机制不键全,村民健康存在隐患;(2)20%的建筑 年久失修、残破,新建住宅零散无序、间距不足、通风不 良、消防通道不畅通,村民安全存在隐患。因此,住房问 题是村民最迫切解决的问题。3.农村生态景观的缔造

青山绿水、农田菜地、果园苗圃、古树名木、水

塘水井、清新的空气、错落有致的村舍,这些都是农村 特有的生态景观要素,也是吸引城市人来到乡村居住生 活的直接动力。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必须对这 些要素加以保护和利用,而对普遍存在的“脏、破、旧”的景观风貌也要进行有序的整治和改造,但切忌大 拆大建,要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见图

3、图4)。乡 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重要区别在于尽可能多地保留乡村 原有的资源、地理、自然的形态,生物多样性及人与自 然生物之间的紧密不可分离的共生共存的关系。当前某 些新农村规划建设大肆开展“集中居住”式的村庄整治 以及“规模化、机械化”的农作物种植计划都会破坏村 庄、田野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多元有机共生关系。4.生态技术的积极推广

目前,生态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 产生活废弃物的治理和生态能源两个方面。在村庄规划 建设中应结合乡村生活与生产混合等特点,推广小规 模、微动力、与乡村生态循环链相符合的“实用性”环 境保护技术和能源供应方式。众所周知,生活污水的处 理问题在城市相对好办,那里普遍已有或正在兴建较大 型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为此铺设的输送污水的管网系 统也较为集中。困难在于星罗棋布的小村落,那里污水 分散,集中管网难以通达,即使能够随主要道路延伸,接管费用和长途污水泵站花费都非常高,单位污水处理成本高。目前全国农村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的生活污水

直接排放,造成河流、水塘污染,影响村民居住环境,严重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农村治污要摆脱工业 化的思维定势,不能简单克隆、直接套用城市污水处理 模式,应根据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采用合理适用的污水处理方式。据介绍,来 自美围的阿科蔓高效水生态技术为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提 供了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该项生态技术可以因地制 宜、就地处理,利用土塘、荒地、河涌、景观池等作为 处理场所,减少占地、节省土建投资费用,此外还可以 灵活规划,通过分散处理节省管网建设投资,是农民自 己可以实施的、管理简单、处理效果明显的污水处理技 术。在能源利用方面,首先应尽可能利用太阳能热水 器;其次是生物质能源,如压缩秸秆等;第三是沼气、小型风能、小水电站等可再生能源。在这些方面,无论 是技术上还是资金上,建立适当的资金转移支付途径是 必不可少的。

(二)注重人文生态,塑造乡土特色

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如何实现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内在要 求,也是提升乡村人文生态品质的有效途径。1.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欧洲大陆上许多国家里,教堂仍然是一个农村

社区的标志性建筑,它高于所有居住区的其他建筑(见 图5)。古老的住宅、教堂、水井,不管是否已失去效 用,都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在意大利法布日奇的—个农 村广场,30年前被修建为停车场,对村庄历史文化氛围 的和谐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当地政府有”亡羊补牢” 的气魄和远见,对广场进行了恢复性整治,使文艺复兴 时期所留下的文化痕迹依稀可见,古朴风雅的民俗风情 得到了保留。在我国,宗祠、庙宇历史上都是村落的社 图5《音乐之声》的故乡,奥地利村庄

会活动中心,也是农村社区的精神中心,虽然大量的历 史古迹在近几十年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那些“幸 免”的历史遗产必须加以严格保护。在中国农村这样一 个传统文化氛罔浓厚的社会里,许多人的言行都或多或 少地带有传统文化的痕迹,逃脱不了所属的文化背景。对世世代代生活在乡村中的农民来说,优秀的文化传统 不仅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文化根基,也是农民 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使村民相互联系成为一 个整体,从而产生共识。对于这些优秀文化传统资源,不仅不应抛弃,还应进一步发扬光大。《历史文化名城

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圭t2008年7月1日施行以来,已公布 了三批共计72个历史文化名村,当下全国各地的申报工 作正在积极地展开。无论是否能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每—个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都具有唯一性,每—幢古建 筑、每一座古桥、每一棵古树都是各村的无价之宝,都 起到了延续村庄发展历史文脉的作用。青山村历史文化 资源比较丰富,不但有建于明永乐年间的青山寺、清代 的石渎庙等物质遗产,还有红色革命时期留下的非物质 遗产(见图6)。在规划中,尤其要注重对这些历史文 化遗产的保护,制定保护政策,新建建筑必须与之相 协调。

2.乡土邻里关系的延续

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居民,人际关系较为亲切和

善,村民之间更容易从邻里关系中寻找乐趣,品味幸 福。对于城镇居民,特别是大城市的居民,虽然他们的 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较高,但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压力 很大,他们的幸福感常常被消融在职场打拼中,他们的 满足感往往淹没在钢筋水泥构筑的拥挤环境中和“老死 不相往来”的冷漠人际关系中。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创造出友谊与信任,而且能够使农民对乡村生 活产生体面和有价值的心理体验,在融洽与友善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分享农村生活的乐趣与意义,并能在与城市 的人际关系对比中【九1显乡村价值优势。正如费孝通先生 在《乡土中国》中所剖析的,中国农村是乡土社会。长 期以来,依托于乡村生活的农民,以乡土为根基,以乡 情为纽带,形成了难以割舍的恋乡睛结,农民与土地的 特殊联系使农村社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乡情 氛同。依靠亲情和乡情的支撑,人与人之间彼此亲近、沟通和认同,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应对生产生活中暂时的 困难,还可以帮助农民建立起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找到 除金钱以外的人生幸福感,体会到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晒谷场、池塘水井、古树、篮球场这些特殊的场所都是 维系村民邻里关系的纽带,村民在此处忙农活、洗衣洗 菜、唠唠家长里短、从事体育活动,每个特殊的地点都 传递出各自特有的场所精神(见图7)。在旧村整治过 程中,首先要挖掘乡村的乡情价值,延续原有的和谐邻 里关系,形成乡村特有的“亲情生态”,避免大规模整 齐划一的桩重建模式。3.建立农村社区管理机制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中的最后一

条,也是新农村规划得以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村庄的 整治是培养农民管理民主意识的重要活动,通过农民自 主、村民自治、自我决策的村庄整治过程可以培养村民 的民主管理风尚。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 中全会决议中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 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 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 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乡规划法》中明确规定村庄 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 讨论同意,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 家和公众的意见,规划草案要予以公示,公告时间不得 少于30天。这些都标志着执政党已经意识到农村社区建 设对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和谐社 会中的作用。兰、结语

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村庄规划建设是在新形势

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探索。对于促进农村物质 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 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 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生态 文明思想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毕竟还是一种新观念,在一 定程度上还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需要理论和实践的进 一步探索和检验,但给今后的村庄规划建设指明了方 向,为我们如何建设好农村,处理好“三农问题”提供 了很好的思路,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启发下所做的初步 探讨。囊 参考文献:

篇3:生态文明视角下环境审计问题浅析

环境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督、评价或鉴证, 使之达到管理有效、控制得当, 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审计活动。我国的环境审计主要是指由审计机关实行的环境审计, 重点包括资金、政策、管理和项目四方面内容。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环境审计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 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 并将其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加大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利用情况的审计力度,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 将生态文明与环境审计相结合,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它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环境审计同样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将生态文明与环境审计相结合, 丰富环境审计的涵义, 同样也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 将生态文明与环境审计相结合, 进一步反映环境审计的目的。审计机关开展环境审计的目的, 主要是检查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以及相关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合规, 主要侧重于被审计单位对环境的管理及对环保资金的应用情况的审计。将生态文明融入环境审计后, 不仅要求审计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及相关经济活动, 还要求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环境保护的意识, 继而使环境审计达到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

第三, 将生态文明与环境审计相结合, 丰富了环境审计的内容。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将生态文明融入环境审计可以看出, 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检查政府或企业事业单位的生态制度与生态行为是否文明, 即被审计单位是否有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 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及相关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除此之外, 生态文明还要求环境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生态意识是否文明进行审计, 也就是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者与员工是否具有进行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四, 将生态文明与环境审计相结合, 是应对当前环境发展的迫切要求。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 截至2013年11月, 我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最多, 河北等13省市的雾霾天数均为历史同期最多。仅10月以来, 华北大部、黄淮、重庆等地雾霾日数在5天以上;其中山西南部、河南、江苏、北京、天津等地达10~15天;山西东南部、河南大部、江苏大部达15~20天, 部分地区超过20天。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态文明与环境审计问题。

二、我国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1. 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我国对环境审计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 我国环境审计主要是依靠国家审计机关来实施, 而国家审计更主要的是针对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等内容。各级审计机关没有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加强环境审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 审计主体较为单一

我国的环境审计处于发展初期, 并由宏观外部环境决定了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 即我国是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导, 引导企业内部环境审计与社会环境审计共同发展的环境审计模式。但是, 与企业或社会审计组织相比审计机关并不完全了解企业的内部环境、生产流程特点等情况。因此, 以国家审计机关为环境审计的主体, 无法保证环境审计工作的质量, 也难以使环境审计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作用。

3. 专业审计人才缺乏

环境审计与企业财务审计不同, 实施该项审计需要用到与环境相关的专业知识。而目前我国实施环境审计的审计人员主要是各级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 这些人员通常具备审计基本理论或企业财务审计相关的知识, 但大多数并不熟悉专业的环境审计知识, 因而可能存在无法有效开展环境审计的问题。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实施环境审计的建议

1. 借鉴发达国家环境审计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达, 并较早地认识到重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因而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文明意识也较早形成。如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环境审计, 已经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而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过去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 而忽视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在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开始实施环境审计时, 自然存在经验不足问题, 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引进国外环境审计理论, 丰富我国的环境审计理论知识, 并借鉴国外环境审计的先进技术手段与经验, 以有效地开展环境审计。

2. 提高对环境审计的认识

近年, 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各级审计机关应重视环境审计, 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进而增强环境审计的责任感。

3. 完善环境审计主体

环境审计的审计主体包括国家审计机关、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机构和社会环境审计机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 要求我国的环境审计主体由国家审计机关为主逐步增加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机构与社会环境审计机构参与度, 发挥其审计主体的独立性与专业性, 更好地实现环境审计的目的。

4. 培养环境审计专业人才

为有效实施环境审计, 我国应培养专业的环境审计人才。一方面要求各审计机关, 企业与社会环境审计机构引进环境审计的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审计队伍进行环境审计业务培训, 以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审计技能。

5. 积极利用外部专家

目前, 我国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大多不具备环境管理知识与专业技术, 因而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无法解决的技术性、专业性问题。审计机构可以在审计中聘请环保、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的在资源环保领域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有关专家, 给予专业的指导与帮助, 以提高环境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四、结论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环境审计的范畴, 丰富了环境审计的内容;而开展环境审计的同时, 又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两者相互促进, 相互作用。因此, 在实施环境审计时, 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环境审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旸, 黄季红, 王丽萍.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环境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 2013 (1) :80-83.

[2]刘丽.加强我国环境审计建设的策略研究[J].商业会计, 2013 (1) :84-86.

[3]刘颖, 侯锦川.低碳经济对环境审计的影响[J].国际商务财会, 2011 (10) :83-85.

篇4:生态文明视角下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理性;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①这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和准则,追求人与自然同生共进的理念,就是生态理性。只有弘扬生态理性,重塑传统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才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最佳选择。具体来说,其主要包括培育生态理性人格,促进科技理性生态化,超越经济理性,造就生态经济理性。

一、匡正经济理性,张扬生态经济理性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经济理性,他认为:每个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怀有理性的利己之心,从而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客观地说,经济理性重视人们的需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只考虑经济因素这种单向思维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甚至是危害,因为绝对化的经济理性会把自然仅仅当作人类的工具,而不是生存环境,进而征服自然、支配自然,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势必会导致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人与自然原本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类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以损害自然为代价的发展,只会带来短期的可观的效益,而长远的后果就是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资源枯竭。这就是说,任何主宰、统治自然的想法,带来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人类的灭顶之灾。对此,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②

面对当前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不能再继续坚持单一的经济理性以自然交换发展,特别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经济理性与传统的生活与行为模式,深刻反思经济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的确,一味破坏环境、侵害自然,最终深受其害的也只会我们的社会、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要用生态理性来匡正经济理性,将生态观念融入人们的实践活动,使得其脱离单向度的利益至上状态,促进人类自然观与价值观的深刻变革,从而造就生态经济理性。

生态经济理性比经济理性的视野更广阔,它把经济活动对生态平衡的损害为零的一个特例包裹在自己的体系之中,时时调整、平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规训着人类的经济活动。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必须要塑造和张扬生态经济理性:要以生态经济规律为准则来开展经济活动,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还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更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通过走“绿色道路”和生态现代化之路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邓小平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不但与经济建设息息相关,渗透在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也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推动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是,随着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科技理性也在不斷膨胀,科技的片面发展正在日益暴露出它自身的巨大破坏力,生态问题也被打上鲜明的“科技”烙印。尤其是在现代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一方面在借助科技的力量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提高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科技对生态环境干涉影响的进程被极大加速,其程度愈来愈深刻,由此引发的自然资源衰竭退化、自然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逐渐凸显。

如果想实现自然在人类心中“返魅”,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打破对于技术的崇拜,从科技理性的角度上去反思、检讨自身的行为,限制科技自身的合理性限度,跳出科学技术造就的“以征服、改造自然”为主题的生产模式。正像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所指出的:“我们不应该把人类技术的本质看做统治自然的能力。相反,我们应该把它看做对自然和人类之间关系的控制。”③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积极构建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发展的亲近自然态度,确立生态文明的科技价值观,引导科技价值观还魅自然,发挥科技在生态中的积极作用。比如,给予科技理性以必要的“生态”补充、促进科技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对科技进行生态重塑、引导科技体系结构的生态化,扶持和推广生态技术、推动科技社会功能的生态化。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塑造生态科技理性的观念,实现人们科学技术观和人类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生态转向。

事实上,在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党和国家也非常重视生态科技理性的塑造,促进科技的生态化,还特别强调如果要“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科技生态化的发展,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和驱动力功能将会进一步显现。

nlc202309081709

三、培养和造就生态理性人格

生态文明是一场文明的全面变革,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一项全面的建设。因此,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匡正经济理性、张扬生态经济理性,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还要积极培养和造就适合生态文明发展的人格,实现“人格转型”。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奥秘,这个奥秘就是人格,而任何名副其实的文明,其最根本的外显特质就是对人格尊严的尊重。但是,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与特定的生产条件、社会环境、发展状态和文化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即是说不同的社会形态塑造出不同类型的人格。在工业主义的高歌猛进中,一种对生态环境保持冷漠状态的非生态人,或者是那种只想占有和享受自然生态资源而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反生态人占据着整个社会,这种对自然的冷漠占有、对工具性价值取向痴迷的单向度人格,非常不利于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反,取而代之的则应该是一种符合生态文明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新型人格,即生态理性人格。一般来说,生态理性人格表现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工具理性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以及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具有这种人格的人们顺应自然、遵从自然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和珍爱之心。

但是,塑造和锤炼生态理性人格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社会各方面长期共同的努力。其中,首先就是要弘扬生态文化,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的社会氛围和风尚的优秀文化。因为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而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则是非常巨大的,只有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宣传生态文明,营造涵养生态人格的良好氛围,才能感染大多数人关注自然、关心自然,并能付诸于行动。其次,要加强生态教育,培育公众生态意识。塑造生态人格离不开环境教育的内化,要使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要对人们进行生态知识、生态道德的长期教化和引导,使生态意识得到社会主体的认同和接纳,并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精神动力。最后,要加强生态实践的锤炼,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完成“人格转型”,达成人、自然、社会协调永续发展的价值旨归。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活动。人们只有以积极态度与行为参与到生态实践當中去,通过人类的生态实践活动沟通人与自然之间的鸿沟, 才算是形成了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的人格范式,也才能真正切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上述可知,只有匡正经济理性,使经济理性上升和转换成为生态经济理性,只有实现技术祛魅,确证“科技理性”的合理性限度,实现科技理性的生态转化只有培养和造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性人格,才能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程度,才能坚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注释

①习近平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3-07-21.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559-560.

③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72.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15-05-06.

篇5:生态文明视角下

关键词:生态文明;雾霾;治理对策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是气溶胶系统,它是由近地面层大气中的微小冰晶或水滴组成,多见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大气中的水汽凝结而成。雾的存在使大气的能见度降低。霾主要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酸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它使大气变浑浊并导致能见度下降。而雾霾主要是由SO2、氮氧化合物和可吸入性颗粒物组成,这种颗粒物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香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尤其是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天气,是指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尤其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超标。20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PM2.5的含量越高,就代表大气污染越严重。

1衡水市雾霾的现状及其危害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河北冲积平原。该市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衡水以衡水湖为依托,力图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文明宜居城市。衡水湖占地面积达283平方公里,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自年以来,衡水市秋冬季节出现持续性雾霾天气,这给衡水市的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雾霾不仅危害市民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市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另外,雾霾天气还会减弱紫外线的能见度,而紫外线又是大气微生物的天然杀菌剂,这使得空气中的微生物不能及时地被紫外线杀灭,使空气中有害微生物得以滋生,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进而危害人类的呼吸系统。此外,持续性的雾霾天气还会造成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和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2衡水市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分析

篇6:生态文明视角下

1.A(A项是乡村自身的特点,也是乡村在现代社会具有独特价值的原因。)

2.D(A项工业文明视角不等同于规模效益这一评价指标,规模效益是最常见的评价指标,不是唯一的。B项“都是”这一说法太绝对。C项“乡村建设不要移植城市文明,要避免城镇化”曲解文意。)

3.D(生态文明理念追求生态的和谐,不会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

上一篇:新形势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控思考论文下一篇:葫芦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