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优秀生培养计划

2024-06-10

音乐优秀生培养计划(通用9篇)

篇1:音乐优秀生培养计划

关于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学的内容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对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通过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发展。同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和初步表现音乐的能力;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掌握音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在集体教学中的协调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因此,开展小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研究有着重要地的价值和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探索班级制音乐教学起步阶段的规律及方法。

2.以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3.以音乐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实验对象:我校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学生 2.实验方法:行动研究法。

四、课题实验周期:2014年03月—2014年012月

五、研究过程

1.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每个人的音乐天赋是不同的,天赋好的孩子一教就会,天赋差一点的孩子需要我们耐心指导。教师针对不同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好的苗子,并在学生中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学习信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有些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坐的歪歪扭扭,一会趴着,一会倚着墙,很是不好。而且不良的坐姿对学生的演唱也有一定的影响。于是我借鉴了学校老教师的方法“小手放平,后背挺直”。每次上课,我都要提醒学生们念着口诀坐好。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会不时的提醒他们。

学生们,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听欣赏的时候,总是交头接耳。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问题导入”和“闭眼聆听感受”的方法。能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集中精力,仔细聆听。

3.抓好“趣味音乐教学进课堂”,指导学生实践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基本的乐理只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这也是本学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集体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抓好“五个结合”(1)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要求教师示范、演奏准确,讲解简明扼要、语言精炼;学生多练习、多实践;教师讲和学生练紧密结合。(2)有趣的游戏与练习结合

学生在学习一个新技法或学习新乐曲时,不要急于演唱,而是要引导学生先熟悉曲谱,了解歌曲的意思,通过小组比赛拍打节奏或者模唱游戏等进行练习,然后再进行演唱学习。这样能使学生在初始演唱时便出现明晰的旋律,从而获得成功感,生成自信心。

(3)单纯音乐知识学习与具有音乐情绪的简易音乐作品的欣赏结合 单纯的音乐知识学习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失去兴趣,教师着力引导感受乐曲的情绪与风格,(高低、长短、强弱等)有机渗透在富有情趣等音乐性的欣赏中。(4)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结合

老师教学生,而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建议。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探讨,共同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尖子生”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用“兵教兵”的形式进行教学。

(5)课内与课外结合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倡导学生以小组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将课内学习的内容在课外巩固、延伸、拓展。在课堂上提供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将课外所学习的音乐作品课上课下相互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4.引导思索,鼓励创新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教师在“启”字上下功夫,不是重“教”而是重“导”,不是重“传授”而是重“获取”。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调控教学过程,注重捕捉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利于学生想象思维发展的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实践。同时,教师尊重、保护和鼓励学生在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激发求异思维。

于国莉

篇2:音乐优秀生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养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选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教学任务:

1、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认真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通过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创作旋律、填写旋律的能力,并逐渐学会辨别三和弦的和谐与否

3、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在上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还要介绍世界著名音乐家莫所特和洗星海的生平事迹,学习他们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4、让有特长的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评选“小歌手”、“小舞蹈家”、“小指挥家”、“小演奏家”等等。让学生通过与别人比较,与自己比较,激发他们的进取热情。

5、开展即兴表演,应学生的强烈要求,把电影中的插曲或片段用电视、DVD等多媒体播放。要求学生观后分组模演剧中人物,培养音乐兴趣。

6、自制乐器参加伴奏。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制简单的乐器,让他们组成打击乐器小组为歌曲进行简单的伴奏,自己寻找歌曲的强弱拍和难点节奏。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篇3:从优秀人才的培养谈高师音乐教学

一、问题分析

1.实际教学与音乐学院培养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模式没有完全脱离。实际教学没有完全脱离音乐学院培养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模式, 主要体现在专业必修课学科类课程与音乐技能类课程比例上, 在专业必修课的学科类课程中, 音乐技能类课程过多, 导致音乐学理论类课程不足。理论是依据, 实践是手段, 无论何时理论与实践都不能脱节, 理论永远是实践的基础和依据。在高校的教学中, 所有的专业课都要用理论指导实践, 音乐教学更是如此。

2.专业课理论与实践比例失调。以教育实习为例,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通常安排在第七学期一次性完成, 时间为4—8周不等, 多数为6周, 内容是教授中学音乐课。学生在实习前只是和专业老师上课, 并没有教学的经历, 实践太少。

3.教材使用不得当, 教材内容单一。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难易程度适中。教材内容单一, 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 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几年来, 人们一味注重和专业院校比肩, 远离了师范教育之特色, 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定型乃至格式化的非常不利于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局面。在所有涉及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中, 最为突出的就是教材建设的问题。

通过以上问题分析, 可以看出非常有必要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与符合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 反复实践和组织, 精心编写音乐教材, 把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二、对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思考

1.课程设置。首先, 需要对技能课进行改革, 改变重技能、轻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演唱或演奏几首作品, 更应当从理论上让学生们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演唱 (演奏) , 如果不这样做, 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样, 他们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进行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其次, 改变以往课程的单一性。就拿声乐、钢琴两门专业课来说, 长期以来相互分离。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开设一种配套的课程, 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使二者有机结合。再次, 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仅仅依赖于音乐学科教学法和普修的教育心理学课程, 造成要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学生不了解将要面对什么样的学生, 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学生。最后, 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实践类课程不仅仅是指舞台实践或教育实习, 还应体现在学生每个学期的学生实践中。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中小学进行实地的旁听学习, 教师应及时掌握当前中小学的教育动态, 以及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模拟教学活动等, 便于对学生进行指导。

2.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要力求多样化。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 学习更多的知识, 同时也更加直观。而且同样一首歌, 教师可以提供多个歌手的演唱视频, 让学生对比不同艺术家的表演及演唱风格。

3.教学形式。以往的教学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 可以改变一下这种教学形式, 让同级学生互相上课、听课、评课, 或者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上课等, 教师在旁指导, 及时纠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材。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力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各具, 应包括戏剧、歌剧、舞剧等与音乐有关的一切门类以及音像资料。教材应体现音乐艺术的审美、教育、技能训练等多方面功能。

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承担着为中小学培养合格音乐教师、优秀的音乐人才的重要任务。所以, 在教学中就要求我们真正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三、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1.课程结构以学生全面发展、学习内容创新为原则。教学要想创新, 首先就要站在时代的前沿, 敢于创新。教师只有自身先具有创新意识, 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其具有良好的创新意志品质。

2.课程设置要以紧跟时代步伐、母语文化为本、多元文化并重为导向。音乐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 是音乐学科与教学艺术结合最密切的科学。音乐教学要创新, 必须了解国际国内的音乐信息和文化信息, 了解国际国内的教学动态, 具有前瞻性的教学观念。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通过创新性教学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

3.整体思路要坚持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标。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 学会科学地“教”,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师声乐教学首先要增强师范性, 按“师范”的培养目标去培养。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循序渐进, 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必须体现教学内容与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 使之系统化。

篇4:音乐优秀生培养计划

一、澳门的音乐发展简述

作为亚洲一个最早接受西方音乐艺术熏陶的城市,澳门有着她独特的音乐文化历史背景。早在公元1553年,随着葡萄牙人租居澳门并在此定居,方便了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华。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Matteo Ricci,1552—1610)抵达澳门后,带来了风琴和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又称“楔锤钢琴”)等西洋乐器。1594年葡萄牙人在澳门设立圣保禄学院,内设音乐科。1839年,马礼逊在澳门开办了马礼逊教育会。以后,在陆续设立的教会学校中,不少都设有音乐课程,这使得西方音乐文化和欧洲的键盘乐器技术能够传授给本土居民。

澳门有着独特的美丽海湾景致,在上述中西交融的音乐文化历史背景影响下,使得澳门早在20世纪初期已孕育了不少音乐家。如萧友梅(1884—1940)、冼星海(1905—1945)、区斯达神父(C. Aureo 1917—1993)、林乐培(1927—)、叶惠康(1930—)、刘志明神父(1938—)等。50年代以后出生的如蔡崇力(1951—)、林品晶女士(1954—)、梁剑英女士(1954—)、梁以信(1959—)和梁晓鸣(1961—)等。这些中年一代的音乐家和老师们,正在为促进和发展本澳的音乐教育事业而努力,他们的优秀教学成绩和有建设性的音乐培养工程促使澳门近年来的音乐教育水平很快提高,同时亦使澳门的音乐生活变得更美好。

二、澳门近年较突出的音乐青少年范例

2001年出生于澳门的苏飞雅四岁学习小提琴和钢琴,2006年以最小年龄破格录取为澳门演艺学院音乐学校学生。以后,她在每隔一年由澳门政府文化局主办的小提琴高级组或钢琴中级组比赛中屡获冠军。2008年在全国少年儿童音乐艺术大赛上,更夺得小提琴学前组金奖。2009年于第27届澳门青年钢琴音乐比赛中以最高分数获最具潜质奖。小小年纪的她能有如此成就,实在是与她的音乐世家背景分不开的。她的双亲是十年前由大陆移民来澳的音乐家,分别是澳门西乐团以及中乐团的首席乐师,她的钢琴老师亦是上述回流澳门的音乐家,小提琴老师是大陆移民澳门的澳门乐团乐师。

再如,近年获得第六届意大利马诺波利国际钢琴比赛冠军的廖国敏,他幼年时在澳门的一间琴行接受音乐启蒙教育,并很早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而他16岁的弟弟廖国玮,9岁时获澳门文化局颁发的奖学金前往香港演艺学院学习,于 2005年日本举办的第六届亚洲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在不设年龄限制的公开组勇夺金奖。

80后的青年音乐家中更是人才济济,如林盈盈曾在第8—11届澳门青年音乐比赛中屡获冠军,她15岁前往香港演艺学院学唱习,后获澳门东方基金会奖学金赴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获钢琴演奏和音乐理论博士学位;又如马步萌,在澳门演艺学院学习小提琴,曾经在第12—18届澳门青年音乐比赛中获得冠军,后获澳门文化局奖学金到香港演艺学院和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修读,现成为澳门首位小提琴演奏专业硕士。还有获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大提琴演奏硕士学位的洪思敏;曾在第15—20届澳门青年音乐比赛中屡获冠军,后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古筝演奏专业的梁迪嘉;在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已获钢琴演奏硕士和小提琴演奏硕士学位、现正修读指挥的黄晓婷以及尚在外国求学的青年乐手如梁乐鸣(管乐、指挥)、孙仲佳(小提琴)、高佩群(单簧管)、龙绮欣(钢琴)、Igor Amarel(钢琴)、胡翊婷(钢琴)、卢卓琳(钢琴)、潘皓雪(钢琴)、王舒容(钢琴)等等。若这些乐坛新秀完成国外的学业后回流澳门发展,那么,未来澳门的城市音乐氛围将因为他们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繁盛。

三、分析现时的优秀音乐少年与上一代音乐家的不同

据上所述,考虑上一代音乐家的出生年份,大概都是从20世纪初至六十年代左右,当中具有国际水平的极优秀作曲家、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而国际水平级的演奏家却很少。笔者认为,这是要成为器乐演奏家,需要从小就接受很严格和正规的乐器技术培训,而囿于当时社会较缺乏此类师资。上一代的音乐家少年时代只能在澳门接受西方音乐的启蒙和熏陶,到国外留学后,除了语言障碍和音乐基础比外国同学落后外,还要常常担心经济上的窘迫问题等。因此,这些音乐家学习音乐的过程远比现在的青少年艰辛,他们所获的成就,可以说是年纪稍长后靠自己在外国刻苦学习积聚而来的。而现时的儿童学习情况和上一代很不同,他们能够较早地接受音乐专业培训,老师们是上一代回流或由国内外移民澳门的音乐家,使得他们的乐器演奏技术或音乐理论在少年时代就能够打下扎实的基础,再加上现今的澳门社会经济实力雄厚,市民的生活水平较回归前富裕,音乐学习的气氛较浓厚,而这样优越的音乐学习环境是上一代所没有的。因此,就造成优秀儿童产生的机会比较多,而且还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向。

有才能的音乐儿童,在今日的中国大陆或邻近的香港固然有很多,因为中国有13亿的人口,香港有700万人口,按此比例推算,优秀儿童的产生机率也应该较大。若优秀儿童仅产生在一个只有27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的现代小城市,而且时段只在近十多年内,则可见有其独特可探讨之原因。

四、澳门现时的音乐环境对

培养音乐人才的影响

澳门回归祖国后,多间娱乐场的兴建,博彩业的逢勃发展,加上澳门成为“世遗”城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游客来澳,促使澳门多元经济迅速增长。澳门政府除了由学校普及音乐教育开始,更有规模地发展政府辖下的中西专业乐团,使之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以及多方面支持民间音乐团体和私人音乐机构等。造成良好的音乐环境大约有下列六方面的因素:

(一)普及音乐教育

澳门现有中、小学校约80间,音乐课被编排在幼儿园或中、小学里。音乐课内容包含有一般的唱游、基础乐理、敲击乐、牧童笛、合唱等。这些必修的基础音乐课,普及到每位学童的日常生活中,成为青少年接触音乐、认识音乐的最方便途径。若青少年经常有很多机会接触音乐,享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也有更大可能引起他专业学习的愿望。所以音乐的普及是提高一个地区音乐教育的最基本和必需的途径。

(二)澳门市民学习音乐的其它途径

1.澳门现时唯一颁授音乐学士学位的公立高等学府是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该校于 1977 年开设音乐教育课程,由2009年9月起扩展为音乐表演和教育两个本科专业。音乐学系目前有兼职老师20人,全职老师6人,学生78人。每年毕业的音乐教育本科生成为中小学音乐老师的主力,为澳门音乐普及教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澳门演艺学院是一所澳门政府文化局管辖的音乐表演艺术综合学院,成立于1989年,内设音乐、舞蹈和戏剧学校,是一般中、小学生业余学习音乐的学府。院内共有老师一百多位,学生一千八百多名。最近,他们成立了五年的“少儿合唱团”在全国27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最高荣誉的“小百灵”奖。由于近年演艺学院不断培训了很多青少年演艺人才,因此三年前获澳门政府批准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合办,在澳门开设了全日制舞蹈中学, 2009年9月开设全日制音乐中学。以培养专业的演艺人才为办学的宗旨。

3.圣庇护十世音乐学院是一所已有40年历史的音乐学院,由天主教会主办,也是第一所受政府资助的私立业余音乐学院,内设器乐和乐理课程。培养对象是中、小学生,有较为严密和系统的教学安排,过去几十年也栽培了不少人才。

4.由于收生条件宽松,学习时间自由,因此,私人经营的琴行或音乐中心成为澳门大部份青少年课余学习音乐的地方,他们的师资和教学模式影响了大部分澳门青少年的音乐学习。澳门现有琴行约40间,但仍有增加的趋势,证明了学音乐的青少年越来越多。

5.由于学音乐的学生越来越多,私人老师授课也是很受欢迎的,他们的教学方式不受学校条例限制,上课时间由老师与学生间商量并自由处理,亦能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三)特区政府主办的音乐活动和音乐团体

1.政府主办的音乐会和比赛:除了拜师学艺之外,青少年还需要有观摩学习以及参与表演的机会。因此,大量的音乐会和音乐活动促成了优良的音乐观摩学习和表演实践机会。由于澳门特区政府的支持,澳门现时的音乐活动很多,包括今年已经是第23届的澳门国际音乐节,共25台节目分别在澳门文化中心、“世遗”建筑物等场馆上演。这些国际水平的音乐盛会,不仅提高了本土市民的音乐生活质素,也大大地开拓了青少年在音乐方面的知识、视野和高层次的品味。

每年由政府文化局主办的青年音乐比赛,今年已经是第27届了,参加的青少年有一千多人次,而每年的学校合唱比赛和儿童歌唱比赛,更成为每间学校的重要活动。这些音乐会受到青少年的欢迎以及家长和学校的支持,而历届青年音乐比赛的大奖得奖者,很多都因为获取丰厚的奖学金而决定前往国外深造,走上音乐专业学习的道路。

2.代表城市音乐文化的乐团:澳门政府现拥有水平颇高的中、西两大乐团,乐手是从全世界各地经过严格考核招聘的,而这两大乐团资深的乐师同时又成为演艺学院和理工学院聘请的老师,他们的加盟加强了澳门音乐教育师资的阵容。

(四)民间主办的音乐活动

由于澳门特区政府对音乐文化事业的经济支持,民办的音乐团体也很多。去年暑假,澳门青年交响乐团被邀请前往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成为澳门青少年乐手的骄傲。2009年7月乐团又前往东莞、深圳、河南、武汉等地巡回演出,受到国内专家乐手们的好评。在这个团体里,不仅培养了大量青少年乐手,也加强了青少年普遍学习器乐的风气。2009年澳门又成立了两个钢琴协会,为年轻的钢琴好手增加了钢琴演奏交流、上大师班和听讲座等机会。今年底,澳门钢琴协会将举办一个中国钢琴作品作曲比赛,参赛作品来自全世界的中国作曲家。除了政府辖下的乐团,还有民间的中西乐团、管乐团、天主教合唱团、民歌合唱团、南音协会、道教音乐协会和粤曲学会等。也有为发掘本土歌唱明星的流行歌曲卡拉OK歌手选拔赛,全澳精英粤曲卡拉OK大赛等。澳门文化艺术教育中心还经常举办很多音乐表演晚会。民办团体近年成就较大,例如澳门少儿艺术团(古琴研究会),他们将应邀参加2009年天津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等。

(五)音乐考级、考试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考级是过去三十年在澳门颇具影响力的考试。很多琴行已把“英国皇家考试”的考试内容作为教材授予学生,并以她的评级来评核学生或老师的音乐程度,所以这个考试为澳门的音乐学习起了规范和标杆作用。由于每年吸引了大量学生投考“英国皇家考试”,除着考试的成绩鼓励了青少年学习音乐,也同时使器乐学习更加普及化。

(六)澳门政府对私人音乐学习的支持

澳门特区政府成立的东方基金会,不单提供了上述民间文化活动的经费资助,也帮助了不少年青人达成到外国学习音乐的梦想。最近澳门教育暨青年局颁布一个消息:凡是登记受该局管辖的琴行,每周工作时数25小时以上的老师,政府会另外津贴4,000元。这种做法,增加了琴行老师薪俸,而琴行亦不必增加学生学费来维持经营成本,这使得大量市民可以享受学习音乐的优惠,除了增加学生学音乐的机会,也间接优化了澳门社会的音乐环境。

总结

澳门是一个很早就接触到西方音乐文化的社会,在中西音乐融合的环境下,不仅为有才能的音乐学子提供了良好的音乐艺术学习平台,而且还在上个世纪里产生了不少中外著名的音乐大师。加上近年,澳门特区政府对音乐文化事业的特别重视和支持,充实了社会上各类型的音乐团体和音乐活动,使得澳门市民愈来愈富于艺术精神。从以上乐坛新秀的脱颖而出,正说明了近十年来澳门音乐文化教育由于继承传统,再加上中、老年一辈的本土音乐家又成为目前澳门音乐老师的主力,才是现时音乐天才儿童出现的关键所在。况且现时澳门音乐活动的普及,加强了整个社会的音乐氛围,使得青少年有很多机会接触音乐并发展所长,造就了比以前较多、更年轻的青少年音乐人才的成长。他们主办的各种各样的音乐会和音乐活动不单在澳门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发展,为自己的音乐事业打下基础;同时令澳门的市民增加很多欣赏音乐的机会,助长了澳门美好的音乐环境的形成,也为栽培未来的音乐新秀提供了更适合的土壤。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音乐环境下,笔者期望政府或音乐学府懂得珍惜本土青年音乐家,给予他们优先的工作机会,藉此吸引他们回流发展;同时放宽大陆音乐家来澳教学的居留手续,使得他们与本澳的音乐家们共同努力,为推动澳门音乐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积极培养下一代作出更大贡献,在迈向中西音乐文化融合典范之路上不断进取,并且取得令世人嘱目的成就。

参考书目

1.戴定澄《音乐创作在澳门》,澳门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2.戴定澄《音乐教育在澳门》,澳门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3.戴定澄《音乐表演在澳门》,澳门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4.徐凯、宋柏年、徐万民《杰出历史人物与澳门》,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5.夏滟洲《中国近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6.刘羡冰《澳门教育史》,澳门出版协会,2007年版。

梁剑英 澳门理工学院音乐课程主任

篇5:音乐特长生培养计划

章瑛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更多的特长生为工作目标,创新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开展科研活动,高质量培养好学科特长生。

二、培养计划和措施

对正招音尖和部分音乐爱好的学生采取集中训练。给学生创造较强的艺术氛围,提供相应的空间以及充分的时间,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对艺术蕴含深层的研究。

1、理论与实践同步,深层了解艺术的内涵。

2、集体培训逐个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3、教师做示范,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艺术方法与技能。

4、优秀学生范唱,创造增进彼此的艺术环境,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水平。

5、逐个点评,继承好的艺术理论和场乐技巧,发现并修正不足之处。

三、课程设置

1、乐理基础。(通过对学生的训练,让学生了解与音乐有关的原理)

2、视唱练耳。(同时提高学生对音的乐感对音阶、音程、和弦,旋律等了解和掌握)

3、声乐练习。

每周以上课程项目各上一次,总共三次。

四、培养达到预期的效果。

特长生得到不断完善,能力全面提高。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主张多样,即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前提下,掌握普通涉猎,浅尝辄止的原则,教给学生多样的声乐形式。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特长生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措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自主创新,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二、主要任务:

(1)通过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使教师和学生真正确立等级加特长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观念,落实新课程理念,特别是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鼓励、关注、培养在艺术等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我校在音乐方面的“名学生”。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选拔学生、确定培养目标与方法

1、开学之初,由希望在艺术与体育方面得到一定发展的同学到相关教师处报名。

2、教师从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选拔有专长及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的培养对象(可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依据具体情况确立培养目标与采取的措施,并初步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完善阶段

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在原来基础上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音乐等方面的出色人才,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并能取得优异的成果,使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的能力,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意志品质;

第三阶段: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通过以上工作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专长甚至多才多艺的学生。

此外,除了继续做好特长生的培养工作之外,对几年来的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做全面的总结,制定新的工作规划,以更好的进行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四、主要措施:

1、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给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由他们自主选择喜爱的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活动方式上,按班级(文艺会演等班级组织的活动)与校级(校文艺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各类文艺活动。

(1)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按照教学有特色、学生有专长的思路,突出艺术教育的位置,本着普及提高的原则,在加强音课堂教学的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文艺演出、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素质。

篇6:音乐优秀生培养计划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不可能学会学习,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不可能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对于音乐学科来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更是至关重要,学生只有拥有了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才能逐步掌握音乐双基,才能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学习方法,在循序渐进的音乐学习中陶冶 情操,提高修养。

对于音乐学科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我做了以下工作计划:

1、培养学生做好课前准备的好习惯。课前请每班文艺委员起 歌,作为本节音乐课带动气氛和发声练习的基础。

2、培养学生认真听音乐的习惯。音乐课主要分为唱歌课、欣赏 课两种类型。唱歌课中学生初步聆听感受歌曲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欣赏课更离不开听,在欣赏课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认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3、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杜绝喊歌,保护嗓音。

4、培养学生分组演唱,分组创编的良好习惯。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

篇7:优秀生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原则,本着素质教育的核心,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思维,树立学生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

二、基本概况

本班优秀生尊师守纪,思想纯正,能自觉地努力学习,知识基础较牢,但名不副实,其都囿于思维惯性,习惯于被动学习,缺乏独立思考,没有养成善于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的习惯。

三、培养目标

在本学期,对优秀生采取督促、鼓励、启发、轻松的教育教学形式,有的放矢地改进或发扬优秀生的固有学习经验、思维定势等,让优秀生真正地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真正的“优秀”。

四、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民的思想品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2、开发优势,发挥优势,激励优势,利用好优势,为优秀生营造良好的你追我赶的学习竞争氛围,达到共同提高。

3、充分发挥利用好优秀生的榜样力量,以优促中,以优帮差,相互作用,彼此进取,开创学习新局面。

五、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

2、不定期召开优秀生会议,总结阶段班级管理和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确定下一阶段的学习奋斗目标。

3、引导学生成为班上学习、守纪的“领头羊”,带动本班班风学风向良性循环。

4、以优秀生为主成立学习小组,小组内学习互帮互学,纪律互相督促,达到共赢。

5、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及时给予帮助。

6、做好、引导学生学会善于总结知识及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探索学习规律,提高思维,做到学会学习。

7、教育学生要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做到戒骄戒躁。

8、做好家访工作,校、家双方共同教育、引导学生更勤奋地学习。

篇8:音乐优秀生培养计划

(一) 音乐教育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 3-4岁的儿童如果接受不到正常的音乐刺激, 他们便会丧失正常人所拥有的对声音及音乐的分辨能力, 这会使儿童对音乐意识和音乐能力的认知受到严重阻碍。由此可见, 音乐对人类的教育已经不单单局限于音乐本身, 而是全面发展人类的生理以及心理。学生们如果接受了专业的教育与训练, 就可以使个人的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以及非逻辑思维得到逐步锻炼。

(二) 音乐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

如何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国音乐教育领域中令人深思的严峻问题。我国现在仍以技能型和操作层面的单向型教育模式为主, 这表明我国已经落后于音乐教育发展的步伐。由此可见, 只有拥有高素质, 特别是拥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音乐人才, 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

二、简析音乐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关系

(一) 音乐意识推动人形象思维的发展

音乐艺术能够具象化是建立在音乐教育足以培养音乐意识的基础之上的。音乐艺术的不可见性造成了音乐形象较弱的具象性。而作为音乐意识主体思维方式的形象思维, 拥有不够明显的具象性和极其明显的复杂再现性。因此, 人们的音乐意识如果能够得到音乐教育的培养, 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极大的发展。

(二) 音乐意识推动人抽象思维的发展

抽象思维是否存在于音乐意识的思维过程一直是音乐教育事业关注的重点。音乐欣赏形成了人们对于拥有特定具象性音乐的印象。虽然形象思维对于艺术形象的生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抽象思维也极大地影响着艺术的“声像”。存在于乐谱中的音乐元素以及音乐意识, 只有依靠抽象思维完成解读, 才能转变为所需的抽象内容。因此音乐能够使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得以调动, 能使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在音乐教育的培养后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 音乐意识推动人非逻辑思维的发展

非逻辑思维以想象, 直觉, 灵感等为主要表现形式。它被许多科学家认为是连接经验材料与理论飞跃环节的桥梁。由此可见, 非逻辑思维能力在人们进行创造时的作用至关重要。作为近期使用较高的表述方式, 情感思维始终连接思维的整个过程, 人们借其面部表情, 行为方式乃至语言来表明自己的心理意愿。所以我们不可以忽略声音表现和音乐语言的相同作用。

三、如何真正培养学生在音乐教育中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一) 尊重学生个性与共性相结合

音乐条件和音乐潜能在每个学生中的表现不同, 每个学生具有不同水平的技能技巧, 造成了音乐理解在不同学生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一些学生遭受到较大的心理压力, 往往是因为本身能力较差, 却被以相同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就是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被压抑的, 使其发挥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只有学习在彼此尊重, 相互交流的环境中, 学生才能愉快地全面发展, 才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不同个性和普遍参与, 才能酝酿出具有创新性的思维。

(二) 实践能力与实践情况紧密相连

作为一门具有很强应用性的学科, 课堂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不仅能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 还能够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好地被激发。真正的实践训练一旦得以综合, 学生们便能对音乐表现出更强的自信心, 而且他们的创新能力更能够得到培养。对学生们亲身实践音乐活动的引导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着重加强对学生“二度创作”能力的培养, 这种能力培养的过程是音乐教学中演奏和演唱的本质。

2.进行趣味化的节奏训练。作为音乐的灵魂和骨架, 节奏意识得到基础的训练后, 能够把创造的乐趣带给学生。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有了对音乐的想象力, 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感悟音乐作品, 还能使音乐在内心中的积累更加丰富。

(三) 创新教学授课的方式方法

集体大课授课是音乐教育最普遍, 维持时间最长的授课形式, 这种课堂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这样一来, 学生的自主意识被完全忽略, 创新意识也被严重扼杀。因此, 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需要被改变, 老师单方面讲授的模式需要被改变, 传统的教学中心为老师的模式也需要被改变。

(四) 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亟待强化

所谓创新性, 以学生思维的角度解释就是指学生的创造行为是通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和课程的内容来激发和增强的。在此期间, 学生的各种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最佳的培养。为达成这一目标, 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训练方式来完成。比如说思维的发散性, 联想性, 聚合性, 多元性, 逆向性训练等。

(五) 教育者在培养中应当注重效率

首先, 科学规律及思维氛围应当得到很好的创设。只有这样, 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针对性的被选择, 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才可以被发展。其次, 在构建教学环境中应当以学生为主, 从而使学生勤于思考的意识得到培养。最后, 应该充分利用思维信息的丰富性创设情境。教育者如果能够通过创造一个贴近学生心理的情景, 便能很好的使学生加强对音乐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发展其思维能力。

四、结语

音乐不仅仅是一门学科, 只有把其学科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 音乐的传统教育形式得到革新, 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教师积极探索出与学生本身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才能培养出学生的音乐意识与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琼瑶.音乐教育的音乐意识培养与思维能力促进.艺术百家, 2012, z1.

篇9:音乐优秀生培养计划

摘要:我们都知道,一节优秀的音乐课,并不是只由教师个人投入就可以取得效果,而是要由学生成为主体,积极主动地配合。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呢?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知识的基本动力。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音乐教师应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使音乐课成为他们喜欢的课呢?

关键词: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投入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句至理名言。关注和重视兴趣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既是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也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身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音乐课程标准》把培养音乐兴趣置于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不仅充分阐述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的课程理念,而且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足见对其重要性的高度重视。因此,我们在音乐课的传授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的、形象的、创新的教学方法,乐教乐学,感之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达到培养、提高音乐能力的目的。

一、精彩的新课导入

导入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初始阶段,它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后面的教学内容。

教师的新课导入必须吸引学生,它也是音乐课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必须采用形象、直观而且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温故导课。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有利于巩固已学旧知识,提高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可以使由旧到新之间的过渡自然。

(二)多媒体导课。在我们的课本中,有很多欣赏的内容都是一些影视的插曲,例如电视剧《红十字方队》中的插曲“你曾对我说”、电影《英雄儿女》中的插曲“英雄赞歌”等。在欣赏歌曲之前,如果能让学生先欣赏这些影视作品的片段,并加以讲解,增加形象感、趣味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三)趣味导课。如在给学生上节奏练习课的时候,先带领学生玩“拆字念”的游戏。引用智力小故事中的一段对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请学生猜一下主人会怎么念,客人会怎么念。老师公布答案,主人念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客人念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在游戏中导入新课。

(四)故事导课。故事“角色”的背景讲解。如欣赏戏曲《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课前,我先讲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调动了他们欣赏的积极性。

二、充分展示教师自身的艺术魅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去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展示自身的艺术魅力,言行举止要充满艺术激情,让这种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模仿、学习、超越。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音乐技能,例如:唱歌、舞蹈、钢琴、手风琴、二胡、葫芦丝等,也可以用恰当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吸引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王国。但要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自身艺术魅力的展示,必须是以对教学的全身心投入为基础的。

1.教师在钻研教材中的“投入”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的前提条件是认真备好课。每一首音乐作品所创作时的艺术处理、意境处理,乃至每一个音符的处理,都倾注了词曲家的心血。我们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地分析教材,才能认识并理解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效果。教师只有把握住教材的特点,才能设计出既合理又能激发学生喜爱音乐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投入”

(1)认真做好范唱

教师对范唱的投入应做到准确、严格地把握歌曲的音准、节拍节奏与速度、力度的变化,清晰地咬字吐字,以饱满的情绪和富有感染力地歌唱,加之正确而恰当的表情,尽可能完整而鲜明地表达并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一听就想学唱,而且决心把它唱好的兴趣。范唱对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掌握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的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态的投入

所谓教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一定的自主权,针对自主权的使用及其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可产生不同的态度。在音乐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科的独特性,教师除了要具有一般教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外,更要比一般教师讲究艺术、形象、情绪和感染力。在给学生传授知识之前,教师先要融入到音乐作品当中,要善于体验歌曲的艺术形象和情感,然后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真挚地、艺术地再现出来。只有教师的全身心投入,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音乐作品的真谛。

三、采用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兴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在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听、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在音乐教学中宜采用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易理解,启发他们的形象思维,在教学新曲子时,利用画面将曲子所表达的意境展现出来,让学生边听边看画面,通过视觉、听觉感受音乐的形象,特别是在欣赏课的时候画面的作用更明显。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

四、应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要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同时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采用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这样音乐课堂便会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学生怎么会不感兴趣呢?

每次学习一首新歌后,我都会用小组竞赛的方法来熟悉和巩固歌曲,小组竞赛有利于调动学生对歌曲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当然,几个小组之间,总是会有稍好一点的和稍差一点的。面对这种情况,我并不是简单地评比出哪一组最棒,而是把每一组的优缺点全部列举出来,例如:“xx小组虽然演唱时声音不是很大,但是把握住了歌曲的感情,老师希望你们在原有的优点基础上,再稍稍把音量放大一点,那样就完美了。”在听了我的鼓励之后,下一次他们再唱时,声音果然大了许多,而且感情也非常到位,丝毫没有因为让他们小组再唱一遍而产生不满情绪,反而更加爱学了。

在进行结课考试时,由于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同特长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按教材内容选用唱、奏、跳等方式来进行表演,学生自己选出代表组成评委,分组进行比赛,在分组比赛后进行个人才艺表演。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可以减轻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考核过程中学生十分投入,课堂既轻松活泼又井然有序,不仅培养了合作意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编排能力。

上一篇:简便计算的教学反思下一篇:关注民生问题,提高人大监督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