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2024-06-14

农村儿童家庭教育论文(共6篇)

篇1:农村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构建农村和谐教育

作者:陈明 信息来源:会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点击数:187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6日

近年来,随着浩浩荡荡的农村劳务大军涌向城市,在广大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的背景,特殊的环境,一个严峻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随之凸现。

一、我县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据统计,2010年我县农村在外务工人员62285人,其中常年在外稳定务工人员2万人以上,全县留守少年儿童11805人,约占少年儿童总数的40%,其中父母均外出的约占留守少年儿童总数的60.6%,隔代监护的约占留守少年儿童总数的59.1%。在农村学校,一半以上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县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根据调查和统计结果,我县留守儿童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1、教育缺乏,学习成绩下降。留守儿童普遍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差,他们厌恶学习,经常抄袭作业,甚至经常逃学。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学校教育不够完善。从我县农村学校课程设置来看,有些与学生身心发展不相适宜之处。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不完整,他们心理有更多困惑,需要学校给与更多帮助和疏导,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接受心理辅导、安全教育、生活指导等;但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制约,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要求。二是部分家长错误引导,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少留守儿童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但在外务工机遇很好,因此他们从内心中就认为读书无用。他们总认为农村孩子难得有出息,能认得几个字、会算帐就行,就算孩子大学毕业了又怎么样?同样也是打工,倒不如早打工早挣钱;如果孩子读书成绩又不理想,接受教育的费用又高,家长就有意无意向学生灌输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三是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父母带养,而祖辈的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在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无法给以应有的帮助;即使有些留守儿童的父母有一人在家,但他(她)们由于承担全部的农活,也无法精心关注孩子的学习,做到在生活上照顾好就不错了。

2、亲情缺乏,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由于父母长期的在外,留守儿童生活得不到足够的照顾,加上渴望与亲人共处的心理长期得不到满足,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身体普遍身体发育不良,有不良的饮食习惯,他们不喜欢吃主食,爱吃方便面等零食;留守儿童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长期缺少父母的呵护、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表现出心理失衡、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人际交际能力差等个性,造成一定程度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部分儿童家长,由于自己长期在外,担心孩子在家受人欺负,因此,他们就引导孩子要“自强”,用些错误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本身缺乏父母在身边的安全感,孩子显得自卑,加上有父母这种错误的“撑腰”,使得孩子的个性就趋向偏激。学生年龄小,自制力总是有限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不可避免地总有一些摩擦;留守儿童有时就会把一件小事、一件很正常的事看成是对他的欺负,他们就一定会“奋起反抗”,常会使事态恶化,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如长寨学校留守学生谭某某,因为和同学打架,被老师处罚,他觉得是老师帮着对方欺负自己,于是离校出走,并向在外地的父母报告自己“受辱”,他的家长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辞,纠集亲朋围攻学校,威胁校长,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3、监护不力,影响了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行为发展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形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偶尔回家,觉得对不起孩子,总有给予一些补偿的心理,给孩子的零花钱也较多,还不注意正确引导,放任孩子自由使用,孩子无形中就形成好攀比的心理,滋长了虚荣心;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大多是他们的祖辈,有的对留守儿童过于溺爱、迁就,百般呵护,生怕儿女们不高兴,这部分留守儿童相当娇生惯养,缺少吃苦耐劳、坚毅等好的品格;一部分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德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欺负同学等行为,甚至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人员的诱导,染上打架、上网、抽烟、喝酒、赌博甚至吸毒等恶习,回过头来他们又会诱导、拉拢下一批学生,形成恶性循环,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4、异地求学,教育环境进一步失衡。很大部分留守儿童父母为了让自己子女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将子女托付给在县城的亲朋或父母其中一方在县城租房照顾子女读书。据调查,我县城60%以上的租户都属于这类,通常是一个大人同时照顾几个小孩在县城读书。这样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县城的几所学校越发拥挤,一个班的人数超过70以上都是普遍现象,学生觉得学校越来越拥挤,老师和学校感觉负担也越来越重;与此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学校一再由于生源不足而不断合并,以前我县每个行政村都有村小学,如今由于生源减少,很大一部分村小学已经被撤销或者合并了,那些稍微偏远的地区孩子已经无法再在家门口上学,要么选择在中心学校寄宿,要么就到县城学校继续读书。

二、化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做好留守少年儿童工作,已经成为一项惠及百姓、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是关乎农村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大事。

近年来,我们对全县留守少儿进行了细致的摸底调查、造册登记和建档统计工作。全面摸清了我县留守少儿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等具体情况:如家庭住址,父母打工情况,监护人是谁,父母的联系电话,学校表现等,全面了解了“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觉得化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要从这些方面着手:

1、健全完善的留守儿童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动态。通过留守学生档案,能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加强对留守孩子的特殊关心和监护。我们采用了“学籍管理办法”的管理模式,每个学期对留守少儿“核一次学籍”,及时了解留守少儿的增减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上报留守少儿信息。这样既确保了留守少儿关爱工作有的放矢和准确无误,又减轻了每期调查统计的工作量。

2、改变教育理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农村中小学要改变纯知识教育的模式,有必要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或对老师进行相关心理指导培训,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如定期为学生讲授青春期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对遭遇挫折或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心理抚慰,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教缺失等。我们在各中小学建立了针对留守少年儿童的快乐成长工作室和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思想好、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并邀请专家、组织讲师团到各学校巡回举办留守少儿家教知识和心理辅导培训班,收到的效果非常好。今年我县特意拨出专项资金10000元,在肖家学校开展了以“留守少年儿童之家、留守少年儿童家长学校、留守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留守少年儿童工作试点,以求摸索留守少年儿童工作方法,尽快掌握关爱监管工作规律。

3、推行代理家长,建立帮扶机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提倡:要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关怀,多一点问候,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多形式的结对帮助。我们按学校、村组两条线为留守少年儿童招聘校内、校外担负监管教育责任的“代理家长”,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在校内选聘了一批教育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员工、退休教师担任留守少年儿童校内“代理家长”,对留守学生进行结对帮扶,辅导学习、谈心、人生指导、照顾饮食起居等;村组按就近就地、方便管理的原则选聘了一批党员、村组干部、退休在家的“五老”担任留守孩子的校外“家长助理”、“知心爷爷”、“知心奶奶”、“知心朋友”,负责留守孩子假日期间的学习、生活、教育、安全等。目前我县11805名留守儿童全都有了疼爱、关心自己的代理爸爸或妈妈。另外,在学生中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我们在品学兼优的学生中招募了一批志愿者与“留守学生”结成对子,结成“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伙伴”。

4、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发展农村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新建(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和食堂,让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是解决留守儿童一系列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我县各级各类学校都想方设法完善寄宿生生活条件,建起留守少儿之家,肖家、金龙等9所学校作为留守少儿寄宿试点学校,深入开展留守少儿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实验与探索,改造了学生宿舍,为留守少儿购买洗衣机、蚊帐、被褥、毛巾、口杯等寄宿生生活用品,使留守少儿像在家里一样生活得舒心,体验到温暖。我们争取在今年75%以上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能够进入学校寄宿,每个乡镇至少建好一所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切实有效地教育和管理。

5、架起家—校畅通的桥梁,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孩子良好成长环境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一是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深入学生家庭,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制度,通过开设亲情电话,组织开展“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通报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促成学校和家长,家长和学生定期交流,督促家长更多关注孩子成长,把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开展感恩教育,学校可以利用春节等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邀请学生家长向学生讲述背井离乡在外打工所经历的痛苦与磨难,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父母的艰辛,以此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拼搏向上教育,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让孩子们逐渐理解了父母,开始尊重父母、感恩回报父母,让孩子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关怀下更好地成长。

6、扩大社会宣传,构建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加强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宣传,切实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实事。定期交流各地各部门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表彰在留守儿童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进工作开展。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优势,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引起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广泛关注,促使更多的单位和组织积极参与,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7、发展农村经济,促使劳动力回流。留守儿童的出现就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流动的结果。所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鼓励帮助农民返乡创业,在农村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农民不用外出打工,家长不外流,自然也就没有留守儿童了。

篇2:农村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1、健康与成长方面:在生活中,留守儿童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在成长的最好阶段容易形成不良习惯,生活作息不规律,缺乏营养,很容易造成抵抗能力差,身体体质偏低等问题。

2、学习与认知方面: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各种诱惑逐渐增多,网吧等娱乐场所对留守儿童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使得他们上课不专心,下课沉溺于网吧,自控能力差,容易形成不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心理与品行方面:父母的行为往往是孩子的坐标,留守儿童常年远离父母,生活中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又缺少正确的.是非观念,极易养成冷漠、自私、孤僻、偏激等不良性格和习惯。

4、人身安全方面: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缺少适当的约束和引导,他们极其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影响,遇到突发事件自救能力差,甚至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留守儿童群体是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时期的特殊产物,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家庭、社会和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针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工作,需要全社会来关注。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建议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着手:

1、家庭。要慎重做出每个选择,家长要正确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慎重选择外出务工,要把家庭教育摆在当前最突出的位置上,家长要明白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而不是金钱;引导外出父母切实负起养育责任,尽量改善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积极引导家长处理好外出务工和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关系,提高自身素质,注重沟通方式担负责任,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家长要认清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能力,切实转变教育方式方法,增加亲子间的良性互动。

2、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有的放矢地教育学生,给留守儿童和家长更全面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融入团体中,形成良好的心态;开展教师帮扶留守学生活动,定期家访,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及时发现留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闪光点,了解家庭生活环境,消除不利因素;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家长和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学校应开展留守学生普查登记,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针对个人特点和需要,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

篇3:农村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很多儿童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缺失的父母关爱会对孩子的行为、性格、心理和智力发展都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长时间不在子女身边,很多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比较淡薄。其次,由于承担留守儿童教育任务的多半是祖辈,这些长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教育方式也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根据儿童的实际开展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另外,由于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一般会隔很长时间才会跟孩子联系,无法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有的是直接给钱了事,有的不痛不痒地说两句,根本起不到任何的教育作用。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师无法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不能与家长进行密切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1.家长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从留守儿童家长层面注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首先,留守儿童的父母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与老师进行交流。即使不在子女身边,也要利用现在信息技术,及时掌握儿童的思想状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与老师进行沟通,掌握子女的学习状态,与教师探讨儿童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好地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其次,留守的祖辈也要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断更新,不要认为自身的职责就是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而是要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人生经历总结等教授给孩子,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水平。

2.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外部环境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外部环境能够有效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首先,要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落后是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根本原因,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的医疗、养老等各项保障制度,发展新农村经济,在改善农村生活状态的同时促进农村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好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其次,稳定和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队伍。根据上文中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的缺乏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家长不在身边,优秀教师的缺乏等等人才的缺乏,甚至整个农村都没有完整的劳动力,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教育。因此,需要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施展才华、获取经济利益的机会,让农民更加愿意留在家乡、建设家乡,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础。

3.集中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提供支持

首先,在政府和相关职责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给予大力的支持,在人力帮助和人文关怀等方面采取措施,减轻农村留守家庭的儿童教育压力。政府要为农村留守家庭给予一些直接的扶持措施,如为农民工儿童进城提供便利;乡镇、村和妇联单位要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重视起来,建立相关的监管体系。其次,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家长共同研讨留守儿童的教育,共同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水平。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相关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其中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亟须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政府、相关职责部门和家长、教师要全部行动起来,共同改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转型与变迁对我国很多的农村家庭产生了深刻影响,大量留守家庭的出现导致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成为当前热点的社会话题。在关于留守儿童的众多问题当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点。基于此,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为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怡.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12.

[2]袁凤琴,袁真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82-84.

[3]温晓帆,柴瑞桢.探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2(4):186-188.

篇4: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初探

关键词: 父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农村经济条件落后,使得现在许多家长外出打工,这些外出打工人口中,由于没有能力和条件将年幼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中,由父母一方照顾,或将子女托付给老人或者亲人朋友照顾,这样便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流家乡,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来承担监护教育的儿童。[1]据调查统计,当前我国有2000万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已成为中国的教育不得不正视的一种新现象,也是我们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所不得不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1、生活环境。父母进城打工后,忽略了自己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隔代抚养、教养。留守儿童一方面要承受家庭贫困的困扰,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特殊关系,使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走向了放任自流和娇宠溺爱两个极端,加之部分家长不重视子女的教育,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了种种问题。所谓的家庭教育几乎一片空白,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2、学习状况。大多数学习状况一般。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学校不守纪律、调皮捣蛋的孩子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2]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主动学习,学习成绩较差,得不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3、思想道德、行为意识,安全保护意识。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但父母却离开他们,对他们的错误行为无法及时纠正,隔代监护人的管教并不奏效,再加上年幼儿童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留守儿童身上就会出现一些失范行为,容易养成不良的道德感念和行为观念。例如:撒谎欺骗,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直接的关爱和呵护,很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近年来,留守儿童被拐卖或伤害的案例呈上升趋势,这些孩子的人身权益和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危害。

4、心理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性格孤僻、冷漠。②脾气暴躁,动易怒。③内心封闭,情绪低落,缺乏爱心和主动交流④生活自理能力差。⑤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⑥缺乏道德感和抗诱惑能力,有撒谎欺骗行为。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隔代教养。隔代教育,年龄差距大,知识能力有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问题他们不会分析原因,也不愿意与幼儿园配合,要不就是训斥一顿,要不就是袒护,最缺乏的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平时对孩子要么溺爱娇惯,要么粗暴、冷漠、放任自流。彼此间很难有真正的沟通,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

2、家庭教育的环境较差。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不够关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孩子的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缺少进取心、上进心。

3、道德行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差。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道德行为出现问题。留守儿童自身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更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父母不能时常陪在孩子身边,临时监护人往往职责不明,忽视了孩子的各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安全问题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4、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抚慰,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偏差。一些家长为了能让孩子早日脱离贫困落后的农村,把孩子留给祖父母,夫妻双方外出打工,误认为只要给孩子充足的钱,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他们认为父母外出挣钱,让孩子吃好穿好,由祖父母照顾,就是幸福的。因而,忽视了父母的教育责任,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求。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世界的安全感和责任感,出现了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1、更新观念,提高水平。家庭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终身教育,与生俱来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感情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决定了在人的成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针对留守儿童目前暴露出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应进行普及性教育,以便及时避免隔代教养出现的弊端,让他们了解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行为的不良问题,了解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规律、方法,了解学前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了解自己监护的任务和责任。

2、重视净化周围环境的影响加强安。环境是指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父母或监护人要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关系和睦,创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让留守儿童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情绪情感,留守儿童感觉到大家对他的关心、爱护,摆脱缺失父爱母爱带给他的孤单。监护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留守儿童进行交流,注意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会关心别人、尊重别人。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社会环境的监管,严格各种宣传媒体的舆论导向,引导留守儿童增强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对不良环境诱惑的分辨力和抵抗力,使他们的成长有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篇5:农村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教育科学系

10级心理咨询

李玉伟

时间又回到了六月份,我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匆忙收拾行李回家。而是默默的回到寝室,准备接下来的社会实践。回到寝室,已经只剩下我一个人了。突然感到一阵心酸,是不是不应该选择离开。但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还是走一步说一步吧。一个人躺在床上,没有回忆,没有思想,没有记忆,只是静静地的等待社会实践的到来。

我们在6月28日开始了社会实践,去的是大榆林小学。在车上我还开玩笑说,我也当老师了,也可以管教一下学生了。但内心还是有一点的紧张。毕竟第一次在讲台上,会有点心跳加速的感觉。我们下车又走了大约几十分钟,我们大家都在抱怨,天这么热,累啊。。但还得持走下去,要不然对不起当老师啊,为人师表呀。到了离学校还有二十米的地方,看到一群小孩跑过来迎接我们,当时我都惊呆了,非常非常的感动,刚才的累都消失了,去哪也没有这么多的孩子亲自出来欢迎啊。心里默默地说,不管再累,在苦。也不会放弃,就冲着他们的热情,与渴望的眼神,我都必须的坚持下去。

这个学校的条件还算可以。有自己的二层教学楼,贴着瓷片。当我们进教室,我们不再这样认为了。教室内的桌子椅子都是非常的旧,而且很多都是坏的。电扇还有一个风叶都已经扭曲了,窗户还是原来的那种,不是现在的大玻璃,推拉的。这样的条件,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地方,实在与现在的经济发展无法比拟。

我们在这的几天,真正的体会到了当老师的不容易。孩子们在这个年龄就是爱玩、爱闹、爱打架。不可避免的。而当老师却要处理它们之间的各种矛盾,各种纠结。在那的第一天,嗓子便哑了,因为他们实在是调皮,声音小了根本管不住他们。也许是我们不太合格吧。教他们的游戏,他们学的非常的快。而且做得也比较好。让他们在这个游戏当中既体验到了快乐,也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了。在给他们发奖品的时候,在我们看来都不值钱的东西,在发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却挣来抢去,生怕自己的少,由于上午的准备不充分,所以只给了获奖的几对人员,而没有获奖的,他们却抱怨没有他们的。而且很不高兴。拿到奖品的却因为有的多有的少而不高兴。说实话,这些东西都不值钱。我们的一顿饭也许就可以给他们发过来一遍。我们看来不好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他们却那样的珍惜。我们大

手花钱的时候,哪考虑过这样的事情。当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中上课,却睡觉,玩手机、不好好听课。为什么越是好的我们越不能珍惜。我们没有经历过,却很难学会去珍惜的。他们那么早就面对那样的现实,却没有自暴自弃。仍然快乐的生活着。我们惭愧。

在这几天与他们的生活中,我感受了很多一直没有感受过的东西,农村的留守儿童实在太多,他们无法享受父母的关爱,很小就要学会自己独立的生活。他们的爷爷奶奶无法照顾他们太多。完全寄托在学校的身上。哪里的孩子真的很懂事。在几天结束之后,在和他们在路上交谈,能看到他们对城市学校的向往。我们在去留守儿童的家里探访的时候,也了解了许多。他们这样的生活却没有抱怨。却没有一丝丝的气馁,虽然他们的性格有点内向,却很有礼貌。我们无法把他们与城市的学生相比。城市的条件就比他们优越,但他们却比城市里的孩子更加朴实、善良、纯洁。在城市建立小学花费那么多的同时,为什么不拿出一小部分来看看农村的学校,来改善一下他们的学校。也许这其中的问题有很多,我们作为学生无法去探讨,去说那么多。但国家一直在关注留守儿童,关注农村的教育问题。可有没有人下来好好地视察一下。这样的效果有没有。必须切实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资金能够真正的到位。条件才会有改善,否则政策再好,下面的学校还是老样子。

在结束了大榆林小学的实践后,我们到了大杨庄小学,这里的条件我们更加无法想象,校长的办公室和学生的教室一样,都是瓦房,也许有的人还没有见过瓦房是什么样的,但他们却一直在这里上课。他们的桌子椅子都是非常的破,后面的玻璃没有一块完整的。无法想象他们冬天是怎样的。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样的小学没有人来重建一下,他们的周围都是很大的企业

,还有像立白、新飞这样的大厂。按道理来说,这么集中的工业区的学校应该是很好的,可他却与这个工业园格格不入。这么多企业,拿出他们半天的工资就可以让这些学校更好一些,比现在的强许多倍。农村教育问题一直都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但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这次的实践实践不是太长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深思的东西,只有亲身体会了,我们才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老师这个职业的确很伟大,承受了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压力,我们曾经经常抱怨老师、感觉老师不好、偏心、太严厉。2

篇6: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

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学生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建立有效的教育网络,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和教育孩子,尤其是家庭教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向我们这样农村不发达地区,只能以打工增收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随着打工潮流的出现,农村大多数的青壮年基本上到各大发达城市打工,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是由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负责他们的。而这些老人的观点和他们自身的素质,导致这些留守的儿童在家里的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障碍,同时也使得这些留守儿童的客观上的也导致了他们在家庭的教育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我认为针对这些留守儿童,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给予更多的爱,使留守儿童能感受的爱的关怀,从而使他们能感受的爱的存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的兴趣。

一、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根据留守儿童在家里的情况,再结合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亲疏关系,将监护类型分为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亲戚朋友监护、同辈监护、自我监护。在监护方式上,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所占比重较大,亲戚朋友监护次之。由于监护人身份及他们在留守儿童心目中的地位不同,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二)单亲监护

1.母亲单方监护,虽然母亲单方监护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与留守前差不多,但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城市和农村生活差距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母亲改变生活面貌的愿望异常强烈,但条件所限只能将欲望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家除读书学习外什么事都不让做,在校学习成绩必须名列前茅。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有部分孩子尽了最大努力仍与母亲的要求相差甚远,结果打击孩子学习自信,致使学习兴趣下降,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留守儿童母亲只重视了智力教育,孩子的身体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动手能力不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更不能在社会环境中锻炼自己。

(2)由于农村原有重男轻女错误思想的影响,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远不及父亲。而现在学生的课程结构变化大,留守儿童母亲对教材把握以及对孩子学习辅导的技能有限,加之农活负担重,时常心烦气躁,极易冲动,缺乏足够的耐心,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冷静思考,常常大声呵斥甚至体罚孩子,造成亲子关系紧张。母亲单方监护的留守儿童中,很多学生由于学习达不到母亲的要求而多次受到惩罚,这些孩子大多表现出恐惧不安、胆小、自卑等特点。有的反而促使孩子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逐渐养成偷懒、撒谎、逃学的毛病。甚至有的母亲也好玩,随学生的作息时间进茶铺或参与赌博用来消磨时间,给孩子也树立了不好的榜样。2.父亲单方监护

(1)虽然父亲对孩子学习的辅导能力强于母亲,但由于农村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固定化分工和男性性格特点,父亲对孩子的生活不能悉心照料,对孩子的学习监督也并不乐观。父亲单方监护的留守儿童的饮食健康、生活卫生及学习均不容乐观。

(2)父亲和孩子的交流沟通太少,对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人际交往的能力,导致行为偏差。在心理交流方面,留守儿童父亲将儿童心理问题忽视;在生理问题上碍于伦理,羞于启齿;在人际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专横独断,只教育子女怎么做,而不帮助子女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志向方面,简单归结为现在好好学,将来上大学,才有出路。志向过高过远,不切实际,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有的则导致行为出现偏差,这样无异于揠苗助长。(3)父亲行为方式简单粗暴(三)隔代监护

隔代监护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父母外出前滑坡很大。由于祖辈的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学习几乎起不到任何监督作用。很多孩子通常“伪装”成在看书学习的样子来骗得祖辈监护人的信任,而老人们往往并不知道。隔代监护人大多年老体弱,精力有限,既要承担孩子的监护工作,还要肩负大量的家务农活,忙不过来时不得不让孩子分担繁重家务,并且时常忽略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部分隔代监护人过分溺爱孩子,导致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道德方面发展不够健全。隔代监护人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与孩子缺少交流,使得孩子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不符合当今儿童的思想意识及个性要求。(四)自我监护

处于这种监护状态下的留守儿童压力最大,除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外,生活、心理和行为上都有很多问题。一个人生活,生病或遇到困难时在家里找不到帮助,内心非常孤独,自闭、叛逆、敌视感逐渐增强。此外,目前亲戚朋友监护与同辈监护效果不够好。

二、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许多研究表明,家长的观念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这就使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感到特别吃力,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因此,家长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育儿理念,并将其有意识的融入自己的教育行为中,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家长应意识到将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是不对的,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离开了家庭教育是完全不科学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应将子女的健康和发展放在首位。.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家长们应自觉的学习一些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利用闲暇时间多看书,给自己充电,甚至于孩子一起学习课程。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实际行动远远胜过口头说教,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家长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为孩子做好模范和榜样。.父母多与子女交流,多与子女的老师联系

父母把孩子放在家中,托别人照看,虽然通过电话联系,但毕竟交流的时间和机会都不多,更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兴趣、关心则更少。正如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所言: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不要等到孩子出了问题才想起来和孩子谈谈,多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情况,关心他们在生理、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多给孩子帮助,让子女感受到对他们的疼爱和关心。父母还应多与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请教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家庭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从家庭角度来看,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与孩子加强情感交流和沟通。

1、最佳选择:留一方在家中照看孩子。父母双方要权衡双方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利弊得失。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尽量避免双方外出,留一方在家中监护孩子,这样不至于形成“空巢”家庭,对孩子身心产生很大影响。退求其次。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可以采取如下行为,尽量减轻父母关爱的缺失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尽量多与孩子通电话。注意通电话时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饮食起居,更要与孩子进行彻底的思想交流,发现不足,及时纠正;建议定期书信交流;父母必须增加与孩子团聚的频率;利用节假**抽时间返乡探视孩子或将孩子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可以为孩子树立崇高理想提供条件;父母必须经常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子女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并与监护人、学校共同配合,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2、监护人要高度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监护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监护能力,以适应被监护人发展的需要。抛弃原有既定的原始教育观念,转换角度思考问题,多给被监护人提供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避免包办代替。不仅要加强被监护人的文化知识教育,更要加强被监护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监护人必须给予被监护人必要的爱的呵护,但绝不造成施舍“爱”的泛滥。爱源于关照活动的体现。重视被监护人生活细节,进行相应的指导教育;感觉被监护人心理变化,进行必要的开启和引导。

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个性特殊,教育有欠缺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与父母的长期分离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监护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或其他亲戚。祖辈的文化程度低,年纪大,精力有限,他们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无法有效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而寄住在亲戚家的孩子其监护人更加淡化了家庭教育,只管养不管教。孩子在完成作业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帮助。这对孩子的学习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这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也是一大不利因素。

(二)亲子之间缺乏有效和紧密的交流

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孩子与父母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天各一方,他们之间根本无法进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只能靠间接的方式进行互动和维持亲子间的关系和感情。调查发现,在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留守儿童与父母维持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还是电话联系,他们能够相互聚会见面的机会很少。农村留守儿童在假期里来到城市或者父母回到家乡,实现了亲子间相聚的心愿,但是,这种团聚宝贵而短暂。机会很少,而且他们每次相聚在一起的时间也十分有限。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脱节,父母身教与言教相矛盾

1.与学校联系少,家庭教育封闭

调查显示,学校与家长联系特别少。家长也不主动与学校沟通。一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柜’,培养孩子属于学校应尽的责任。”“能否成才全靠学校和孩子自己。”由此,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配合与协调,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封闭。

2.社会关注不够,支持资源缺乏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各地区普遍存在同样的问题,即政府及社会对家庭教育关注的力度不够。目前社会对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关注甚少,专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资源依然较为缺乏。目前,媒体中关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节目还是比较少;出版行业关于此类的书籍也不多。

3.父母身教与言教脱节

家长的文化程度和道德水平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另外,家长对于生活和金钱的态度对于子女的影响也非常深远,乐观民主型的家庭易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而对生活缺乏乐观、爱心的家庭则容易造成孩子的心里不健康以及对生活中困难的怯懦。大多数家长教育观念先进合理,但大多数背离实际教育行为。

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家长缺乏教育意识

1.家庭教育意识薄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农民工对家庭教育却未必有明确的意识。由于父母平时难

以回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不得当,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把钱寄回家,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事实上成了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教育。

2.农民工知识水平偏低,家庭教育内容片面

家庭教育的质量与农民工的自身文化水平密切相关。一般说来,教育者的文化素质高,家庭教育就很容易搞好,否则,就非常的困难。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显示,2003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盲占1.9%,小学文化程度占16.7%,初中文化程度占66.3%,高中文化程度占10.8%,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3%[2]。正因为农民工知识水平偏低,教与动机存在教育偏差,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往往会出现重身体轻心理、重学习轻劳动等教育内容片面的现象。

3.家庭教育方式不科学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往往采用以下几种不合理的方式:

(1)溺爱型。父母把子女当作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纵容孩子,对孩子过分保护,对子女的一切都包办代替。

(2)专制型。父母的话就是命令,父母说的就是对的。对子女过分干涉,子女没有充足的个人空间,对子女指令性、命令行的话语过多,使子女无所适从。

(3)惩罚型。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打骂孩子,语言粗鲁,殊不知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4)放任型。父母给孩子足够的个人空间,不为孩子立任何规矩,子女享有很大的自主权。这几方面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可能导致子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

(二)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对家庭教育的制约

1.家庭物质匮乏

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低,一般没有稳定的工作,劳动报酬普遍低。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各省市调查显示,我省农民工年人均纯收入:7160.5元,过低的收入使得儿童的学习环境没有好的保障。

2.特殊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在家学习的氛围

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特殊性,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有些孩子的学习自觉性比较差,而一些监护人像爷爷奶奶管不了孩子,使得孩子放任自流,导致学习成绩的落后。

3.家庭文化气氛不浓

由于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没人监管孩子,不少村民经常聚集在家玩牌、打麻将、赌钱等,孩子经常跑去看,更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许多研究表明,家长的观念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而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这就使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感到特别吃力,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因此,家长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育儿理念,并将其有意识的融入自己的教育行为中,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家长应意识到将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是不对的,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离开了家庭教育是完全不科学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应将子女的健康和发展放在首位。.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家长们应自觉的学习一些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利用闲暇时间多看书,给自己充电,甚至于孩子一起学习课程。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实际行动远远胜过口头说教,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模仿能力特别强,所以家长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为孩子做好模范和榜样。.父母多与子女交流,多与子女的老师联系

上一篇:缺陷美作文议论文初二下一篇:科协质量强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