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2024-06-25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选8篇)

篇1: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对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提升的思考

——基于纳雍县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户籍制度的存在等因素,农民工子女只能留在户籍所在地生活,导致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衍生出一系列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的问题。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是留守儿童身心不健康的一个集中体现,是各种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见,提升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实际出发,揭露了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的一些表现,并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再根据原因对症下药,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提升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的措施。

【关键词】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提升;措施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广大农民工为大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户籍制度的存在,以及城市偏高的生活费用和教育费用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女无法长期跟随父母进城生活,只能留在农村,成为农村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衍生出一系列与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的缺失

(一)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的表现

对于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的长期外出,他们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关爱;而临时监护人、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也做得不好。可以说,留守儿童被忽视、被冷落、甚至被遗忘,他们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良性社会情感的支撑,他们的自我存在感就会渐渐缺失,这将会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存在感的缺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自我认知偏颇

自我认知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受个体的过去经验的影响,如过去的成功让自我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失败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其次,还有他人对自我的影响,如老师、家长、同学对自我的评价影响着自我评价;还有自我及他人对自身的期望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我认知。在形成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就会形成相应的认同感。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自我认同感则是指对自身各个方面的正确认同。而留守儿童因为各方面的因素会形成不同的自我认知,在此基础上,或者认同感过高,骄傲自大;或者认同感过低,妄自菲薄。人是需要被肯定的,但是很多人却得不到它而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而当个体(如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得不到承认的境地时,他体验到的更多的是疏离感,就会出现过多的“我没有用、我没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即认同感缺失。

2.社会情感冷漠

社会情感是人们对社会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社会事物爱憎好恶的主观态度。农村留守儿童亲子互动频率低下,亲子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数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成绩差,得不到教师的关爱,留守儿童情感需求得不到重视和满足,导致留守儿童情感发展出现异常。据调查了解到,在被调查的200名留守儿童中,只有五分之二的留守儿童会主动关心他人,会主动亲近别人,而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过于极端,不会主动关心他人,认为“别人不关心我,我凭什么要关心他”,他们通常把自己的冷漠归咎于别人的态度之上,这显然是不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的。

3.行为模式极端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从其现实性来看,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即是说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需要和周围的人发生联系,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交往。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获取存在感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有交往的需要和动机,青少年通过与同伴的正常交往,可以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从他人那里寻求安慰和帮助,缓解心里压力和不良情绪。[7]学生的交往方式可以分为退缩、自主、攻击三种基本方式,留守儿童与他人的交往则主要倾向于退缩和攻击两种基本方式。

一个人的行为是其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留守儿童虽然情感上相对冷漠,但他们内心深处是极其渴望情感的。大多农村留守儿童是严重缺乏自身存在感的孩子,他们在其所处的客观环境中,强烈地觉得自身不被周围的人所感知,不被需要,自己对他人来说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没有这种存在感,所以留守儿童会企图通过种种反常行为来获取他们想要的存在感。他们与人交往的行为方式不是正常的自主交往。一种就是自我封闭,疏远他人,希望通过这种“以退为进”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也就是所谓的退缩。另一种则会选择攻击的方式与人交往。比如: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被调查的100个留守儿童中,只有15个人能够主动正常地与人交往,有35人选择退缩,他们疏远他人,自我封闭,沉默寡言。而有45人则选择攻击的方式来与人交往,他们在学校破坏公物,和老师顶撞,在课上捣乱,欺负他人,打架斗殴等;在街坊邻里,他们也不会闲着,总要搞一些小破坏,这样即使被别人责骂了,他们也乐此不疲。然而,农村留守儿童希望通过以上极端的方式来吸引他人的注意,这并不能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相反,这会使得他们在他人眼中印象更差了,这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其负面影响是不敢想象的。

二、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关注度不高

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必然导致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不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今社会人情冷漠,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又加上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使得他们成为被忽视的边缘群体。网络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报道较少或者较多的是负面报道,误导了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印象,不能呼吁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教育部门未形成有效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体系,不能在全局上整体地、动态地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在学校,农村留守儿童经常受到领导、老师的忽视,受到非留守学生的歧视和排挤。党和政府没有发挥其组织的作用,没有调动共青团、妇联、派出所、工会、村委会等组织的作用,没有建立起有效社会监护体系。政府没有制定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援助和帮扶政策,妇联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很难普及农村,村委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更是不管不问。社会各界的这种不积极态度会使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自卑、孤僻、厌世等情绪,产生仇视、仇恨和冷漠的畸形心态,使其自我存在感降低甚至缺失。

(二)学校教育

1.教育理念较落后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不仅要承担起孕育培养人才的责任,更多的是要注重育人。然而当前大多数农村学校却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品德教育,不进行人格教育。主要表现为不注重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将德育与智育的培养分割开来,这种观念在农村教育中尤其普遍。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在教师眼中,普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坏学生,只有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区别,没有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区别。而所谓的“坏学生”遭到歧视,会导致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学生片面发展,出现人格障碍,如:自私、暴吝、孤僻,他们不能与同学正常交往、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的复杂现象、不能正确接纳自己的不足和差错等。学校教育理念落后,这极不宜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那些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村留守儿童更是一种不公的对待。2.德育机制欠完善

大多农村学校的德育管理机制不完善。在其德育工作理念中,只有品行好的和品行差的两种学生,对待两种学生的态度的截然不同的,对待品行好的学生,学校德育处会大势表扬,会锦上添花;而对待品行不是很好的学生,其则会辱骂加责罚,从不顾及学生的自尊,不去帮助学生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比如家庭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甚至可能还有学校的因素等)。而在老师眼中所谓的品行差的学生中,大多是留守儿童。尤其农村留守儿童本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各方面条件都不及非留守儿童的条件,他们之中真正做到品学兼优的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学校眼中的问题学生。这样,学校的不合理的德育管理机制似乎就是专针对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了。比如:在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学校接受教育中,学校或老师有没有对你进行过打骂?有占百分之三十五的留守儿童回答了经常打骂。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及不公平公正的德育管理下,难免会产生一种“我不好,我没用”的想法,不能正确定位自己。而一部分留守儿童则可能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因为他们自身之外的环境条件是客观的,是他们不能左右的,学校不从他们的角度找出导致问题的原因,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而是一味的辱骂责罚。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看不到希望,就会抱一种无所谓的心态,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行为会日趋变得恶劣。

3.教师素质待提升

在西部农村,教育条件、教育设施及师资资源有限,因而都实行大班教学。教师少,学生多,一个教师要担任几个班级的教学,同时要担任几门课程,任务极其繁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在乡镇上,入学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素质可谓是参差不齐,尤

其父母长期在外的留守学生,其基本素质更是令人堪忧。这种种形势都要求在农村任教的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素质,要对教育工作保持较高的热情度,要自觉地不断完善自我,要关心热爱学生,更应该多关心处于相对弱势的留守学生。然而,在贵州农村,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都属于特岗教师,特岗教师工作环境艰苦,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且他们年轻气盛,志向根本不在农村,大多特岗教师都抱着“过一天,是一天,晃晃悠悠就三年”的想法,他们只把特岗作为他们就业的缓兵之计。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热情度,自然就不可能自觉提升自身素质,这是不言而喻的。特岗教师在工作上不会严格要求自己,做不到为人师表;不会关爱学生,更不会注意到班上的留守学生,做不到循循善诱。

(三)家庭 1.父母亲情缺失

生活中亲情的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现实因素。亲情的缺失,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内向、自卑、蛮横霸道、易冲动、自控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农村留守儿童大都处于心理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然而,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 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氛围, 缺少正常的亲子交流与亲情关爱,孩子感受不到亲情和父母关爱,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因而其性格极易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等,情感相对冷漠。缺少父母亲情的留守儿童可能会对自己及父母产生怀疑。他们会怀疑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怀疑父母是否爱自己,是否在乎自己;他们也不能理解父母务工的良苦用心,甚至怀疑父母为了挣钱而不顾自己,在父母眼里只有钱最重要。例如:在一次调查中,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父母爱你吗?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有百分之四十的回答是:不爱,他们只想赚钱;有百分之十五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爱不爱自己。从这个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亲情的缺失也使得留守儿童的自我存在感较低甚至缺失。2.教育意识淡薄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陈旧。在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就业困难的今天,“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边远贫困的农村较为盛行,使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经济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农民工只看到其对教育的投资是一笔巨大的数目,且在短期内可能无利所获,因而他们认为让子女读书花钱,不如让子女打工赚钱。即使有的农民工也供孩子上学,但他们从不寄希望于孩子身上,他们只想尽到自己的义务,完成孩子的义务教育。例如,在被调查20个长期外出的家长中,有五分之三的家长并不指望孩子靠读书成大器,他们认为读书不一定能当官,读书出来也只能去打工,与其花钱作无谓的投资,不如早点出去打工赚钱。孩子只要能识几个字就行,没必要在上学读书上投入太多。在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父母无期望,孩子更无动力。父母对孩子没有期望,孩子就会理解为父母不重视自己,自己学不学习、上不上进对父母来说都无所谓。这样长期下来,留守儿童对自己认识评价就会出现偏差。

三、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自我存在感的措施

从宏观上看,要能够有效地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提升其自我存在感,引领其健康全面地发展,就要结束留守儿童目前的留守生活状态。这首先就要求政府根据社会形势的需要,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加快农村改革步伐,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村就业渠道,帮助农民返乡就业;同时提高城镇生活水平,增加城镇边远地区的就业机会,提高工资福利,鼓励农民在本地就业。这样,就避免了父母子女分离,结束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然而,受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存在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在现有的条件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改变留守儿童目前的生活状况,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提升社会关注度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一个成员都应当得到这个大家庭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同时也是处于弱势的群体,理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应加强电视媒体正面宣传,增强社会的关注程度,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大多数农民现在主要通过电视了解外界, 因此电视媒体的报道对农民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非常大。其次, 教育部门应制订有关留守儿童的专门的监测体系, 明确监测办法, 在全局上整体地、动态地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做到实时实地都能了解留守儿童的动向。最后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村委会、派出所等组织的作用, 建立社会监护体系, 组织各种社会公益演出,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的传承和弘扬,可以丰富留守儿童在文化和精神上的生活内容, 在潜移默化中使其思想道德受到良性感染。总之,我们应加大社会关注力度, 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努力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提升自我存在感。

(二)改善学校教育

要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能够重获自信,找到自尊,树立信心,使其自我存在感有所提升,要达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学校教育方面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育理念

要转变教育理念,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学校的教育观念。学校应一视同仁,在重视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留守学生的状况,从生命的视角关爱每一个学生。学校和教师要善于发现留守学生自身的优点和长处,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面对面地与有不良行为的留守学生交流谈心,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怀,从而自觉改正陋习,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受到尊重和公平对待,他也不会公平地对待别人;一个学生缺乏了个性和创造力,也就没有自我实现的快感;一个学生不信任父母和老师,当他出现困惑和挫折,同时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时,就会很容易走向偏激或犯罪的道路。当留守儿童认为自己遭受到外界的不公平待遇时,在没有家长的及时抚慰下,教师的关心与帮助往往能起到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有悬崖勒马之功效。

2.完善德育机制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兄弟姐妹除外),小到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学校,既有非留守学生,又有留守学生。在这样复杂的情形下,我们学校的德育管理制度不应是极端的,对好的永远是褒扬,锦上添花;对不好的则一味地批评打击,雪上加霜。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不是让好的更好,让坏的更坏,而应该是让品行上存在不足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向好的方面改进,即应是让“坏”的变好。这就要求学校制定的德育制度要人性化,要较多地考虑到相对处于弱势的学生。比如,学校长期进行德育教育的学生中大多是留守儿童,或者是特殊家庭的孩子,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学校德育就应人性化,应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从学生家庭、社会、学校等分析导致学生品行不好的原因,并且应循循善诱,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克服自身弱点,改掉陋习,帮助学生重新点燃希望,重新树立人生目标。

3.提高教师素质

无论是学校的教育理念,还是学校的德育管理,最终或多或少都要由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来践行。可见,教师的行为素质对农村留守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在原初的意义上, 教师是学生趋益避害的引导者, 是学生健康成长、健康发展的促进者”。[15]这就要求农村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尤其要提升自己对自身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受教育者的关怀程度,要尽可能地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农村留守儿童本身处于相对弱势,教师更应把自己特别的关爱给特别的留守儿童。教师更多地关心留守儿童的同时,还应倡导班上学生、学校教师、领导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俄国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指出, 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态度, 而教育的失败总是与教育气氛的缺乏有直接的关系。[30]教师应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建立亦师亦友师生关系,教师要学会用心与留守儿童交流,努力使自己成为他们可信赖的对象,让留守儿童更好地体会学校集体的温暖。

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注意发挥农村留守儿童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加快课程建设,充分激发其学习的愿望和动机,增强教育的固有魅力。切实从留守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可能地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家庭 1.弥补父母亲情

人是感性动物,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一定情感的支撑。作为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亲情的滋养。而在农村,大多留守儿童不得不与父母长期分离,极其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更不能享受到正常的父母亲情。对此,长期外出务工的父母应尽量多地给予孩子亲情关爱,不仅是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多的要满足孩子的精神需要。父母应尽量多回家陪陪孩子,或者父母双方留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父母双方迫不得已外出打工的,至少也应该多和孩子发短信、通电话,多多交流。父母应多和孩子交流包括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话题,了解孩子心理动向,满足孩子情感需求。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而不是在他们看来,父母的眼里只有挣钱。不能让孩子感到孤独,变得自卑、孤僻、暴躁,缺乏安全感。

2.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不是一本暴利的投资,但是教育也绝不是一无所获,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可谓影响深远。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能够影响他将来能走多远。作为

父母,应该提升教育理念,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应当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将来,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只看到供孩子上学要花钱,而让孩子外出打工能挣钱。另外,在外的父母应转变对孩子的守教育的观念,应对孩子抱一个正确的期望值。家长的适当期望值是孩子成长的外在动力之一。家长应在充分了解和全面分析孩子的特点、能力、兴趣的基础上, 提出适当的期望。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 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从而丧失信心。而相反,如果对孩子期望值过低,则不能完全激发孩子的潜力,还会磨灭孩子的斗志。家长对孩子不适当的期望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只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期望值,才能形成强大动力,帮助孩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彦臻.我国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其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其他:2013,28(1)[2]赵嘉.中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内容与培养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3:57 [3]苏志铭,陈力.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认同感”培育策略研究[J] [4]刘洋.留守儿童存在感的缺失与补偿——基于一个留守儿童W的个案分析[J].观察与分析

[5]于瑞红,韩雪峰.关于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探析[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4).[6]张保.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3):131-133 [7]王维审,张沛霞.中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背离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8:42-43 [8]王彦.道德认知理论—道德教育不可过缺的理论依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3):75—77 [9]黄希庭.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理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3)

篇2: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很多人会很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的确这个问题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留守儿童”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

一是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有几个“留守儿童”,真是力不从心。

篇3: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分析

关键词:教育难题,留守儿童,分析

近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人们的许多观念、意识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在农村, 人们不再满足于守着几亩土地解决温饱的现状, 纷纷走出家门, 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 改变他们现在的经济状况, 而这些人群中有一大部分是学生的家长。据了解, 有许多家长在孩子出生不久, 就把孩子留在家里, 让老人代替抚养教育, 他们只负责每月向家里寄回一些生活费, 把对孩子的教育全部交给了自己的父母, 使得这部分孩子成了当今社会的问题孩子———留守儿童, 这是现在农村教育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 同时也是农村学校老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那么, 问题的严重性在哪儿?我们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1) 行为习惯教育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大都是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 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是由这些老人负责。由于现在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许多家庭的孩子都不多, 老人对孙子就过分地溺爱。老人们都觉得孩子比较金贵, 舍不得对孩子严加管教, 致使许多孩子任性而为, 行为习惯较差, 甚至有些老人, 连老师对学生的正常教育都持反对的态度, 他们认为老师的要求过于严格。由于老人们的教育观念落后, 教育方法错误, 孩子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 缺少真正的、正确的爱。双亲外出, 孩子自幼缺乏生活交流与父母关爱, 易产生家庭情感危机, 本已脆弱的内心世界变得封闭、烦闷, 伴随而来的是自私、冷漠。这给学校的教育增加了难度。

(2) 学习习惯养成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绝大多数不识字, 家庭辅导纯属空白, 加之老人都上了年纪, 平时还要种地、照顾孙子的生活, 他们根本没有精力照顾孩子的学习。由于年龄特点, 孩子生性贪玩, 没有人约束, 大多数学生放学后要么看电视, 要么和几个同龄小伙伴玩耍, 家庭作业无法完成, 更难达到老师的作业要求, 这又给老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 给家长的几点建议。现在社会进步了, 经济发展了, 人人都希望过上好日子, 这是人之常情。但在抓经济的同时, 不能误了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孩子是民族的希望, 祖国的未来。现在国家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 孩子上学的费用全都给免了, 更何况做父母的呢?为了把孩子教育好, 父母可以考虑能不能少挣些钱, 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 夫妻俩尽量不同时外出, 就近务工, 缩短回家周期, 增进与子女的亲情交流。同时还应该多与老师和老人联系, 共同商讨对孩子的教育策略, 使孩子从小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毕竟老人精力有限, 他们的教育观念也已赶不上现代教育的步伐。

(2) 用爱心扬起爱的风帆。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教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 学会学习。其中, 教学生学会做人是首要的任务。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这要求我们老师花更多的精力, 想出更多的办法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每个人都有权得到爱, 需要爱, 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则更需要爱。因此, 在学校, 老师应该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爱, 用老师的爱来弥补他们在家庭缺失的爱。哪怕是老师的一个微笑, 一个关爱的眼神, 一句温暖的问候, 都有可能会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改变他们的一生。我读过这么一个故事———老师的手, 说的是老师在一堂课上, 叫学生画一幅画, 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许多学生画的都是自己想要的食物、玩具, 只有一个小女孩, 画了一只手。老师不明白, 同学们也不明白小女孩为什么要画一只手, 这只手究竟是谁的手。后来老师问她这是谁的手, 她为什么要画这只手, 小女孩回答说, 这是老师的手。因为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而母亲常年卧病在床, 是老师每天上学放学挂着她的手, 给了她关爱, 所以她要感谢老师, 感谢老师的手。因此, 老师平时应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多关心他们的生活, 学习上多多进行耐心地指导。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用母亲般的爱去温暖他们的内心, 滋润他们的心田。

篇4: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这些在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父母监控机制弱化、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缺失、政府与社区关注较少,致使部分“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突出、学习成绩下降、心理障碍较多。因此,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已成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

1 父母关爱缺失,儿童严重“亲情饥渴”。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这些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能从父母那里寻求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中得不到及时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

2 家庭监护不力,教育现状堪忧。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其祖父母监护或由其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家庭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农村“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3 学校教育独立难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应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在农村学校,一些“留守儿童”课余时间甚至逃学光顾电子游戏室、玩电子游戏、看不健康碟片等。学校发现这些孩子犯了错误,经耐心教育效果不佳需要家长配合时,却经常联系不上家长,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请来的监护人,却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4 地方政府没有尽责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太少。二是政府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不够。学校周边有不少网吧、游戏厅,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管教,加上生活费由自己支配,就频繁光顾这些场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三是落后的户籍管理制度至今没有得到改变。

三、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建议

1 家庭:努力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把“留守儿童”变为流动儿童,让其呆在父母身边以便于教育;或者家长调整外出方式,父母中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首要问题就是选好监护人。监护人最好是比较有文化、负责任且有时间和能力监督、指导孩子的亲朋好友。

家长要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与亲子问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加强亲子间沟通,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

2 学校:加强管理,倾注关爱。一是开展帮扶活动。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扶机制;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方便“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的父母交流,让他们尽量感受到父母的呵护、亲情的温暖。二是注重心理辅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询问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疑虑,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般的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调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并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以社区为核心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以及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应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

篇5: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留在农村和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生活或单独生活的孩子。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逐渐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个难点。他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应有的关爱,教育的几大环节中,家庭教育这个环节处于空白。留守儿童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问题,如流生、问题少年等,不仅影响到这些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农村人口素质,影响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国策,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关注的社会问题。

本学期,我对我所教授三年级班的32名学生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基本情况是这样的:父母都在家的为6人,父母只有一方在家的(主要是母亲在家)13人,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的9人,依靠别的亲属的3人,靠上中学的哥哥或姐姐带着的1人。留守儿童将近班学生数的一半。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和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有了问题又不能及时地发现和矫正,久而久之,造成这部分学生成绩差、卫生差、纪律差、不良习惯多、厌学倾向严重等诸多问题。他们的父母也望子成龙,但除了定期汇钱,别的什么也不能做。处于成长时期的儿童不是有钱就能解决问题的,钱代替不了父母的关爱和管理。很多儿童积习难改,最终,初中没上完就踏上和他们父辈一样的打工路:

学校对这些留守儿童的管理,也缺少良策,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没有寄宿制学校,学校只能管理上学这一段,放学后,他们的字习没人督促和辅导,生活缺少约束和指导。这都是令学校和老师头疼的问题。笔者认为,留守儿童已是农村教育中的一个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须综合治理,方能解决问题:要帮助家长克服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要有教子成才、教子成人的远视目光;学校要建之以村为单位的学习互助小组,帮助留守儿童搞好学习;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配备专门的心理老师,及时与他们沟通疏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要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每个乡镇部应有一到两所这样的学校,满足这个群体的需求,解决一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从体制上保证这群孩子顺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

篇6: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

一、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目前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从XX县来看,农村留守儿童已达到了8021人,其中,女童4025人,初中2771人,小学5250人,占在校学生数的31%。如果加上学龄前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将会达到40%以上,已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调查发现,在亲情温暖、家庭教育长期缺失的状态下,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受到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一)学习成绩较差。调查显示,不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27%,11%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孩子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积极性、自觉性差,纪律性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分不清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出现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行为自私,打架斗殴,更有少数留守儿童整天沉溺于武侠小说和网络游戏中,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拉帮结派,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拉拢、利用,甚至参与盗窃、抢劫,走上犯罪道路。

(三)心理发展不健全。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心理,有较强的孤独感。有的留守儿童不愿寄宿在学校而到校外租房居住,导致早恋或其他越轨行为。

(四)价值观念扭曲。部分父母平时很少关注对子女的伦理教育、法制教育,觉得自己长期在外没时间照顾孩子,心理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儿童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让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五)安全防范意识差。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由于大多数主要劳动力外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机对留守儿童家庭实施不法侵害,如入室盗窃时打伤留守儿童,企图拐卖留守儿童,尤其是未成年留守女童容易成为性侵害的主要对象。由于缺少管理和控制,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再加其他生活方式的诱惑,有些孩子还会选择离家出走的危险方式。此外,部分留守儿童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氛围较差,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关注过少,导致学习质量滑坡;缺乏父母亲情抚慰,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偏差;学校的基础教育投入不足而导致留守儿童管理教育难;代理监护人监护管理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违法违纪问题多;父母外出打工从事非法活动,影响子女健康发展。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作为目前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理应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社会应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家庭教育方面。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和沟通,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将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习惯潜移默化为孩子的自觉行动,使他们自觉地去学习,阳光的生活。因此,如果父母要外出务工,要尽量留一人与孩子一起生活,让孩子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教育。同时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溺爱孩子,那种用物质来补偿感情的做法是不对的。孩子做错了事要及时管教,一般情况下,不要满足孩子正常需要之外的要求,以养成孩子自我克制的习惯。另外,要注意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学习情况。外出务工的父母要与孩子的监护人经常联系及时进行交流,这样,外出务工的父母就可以及时了解子女的情况,以便发现蛛丝马迹,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

(二)学校教育方面。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学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应当引起学校和教师的特别关注,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学校应成立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校内管理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学校应配备心理疏导老师,对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疏导教育。学校应专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卡,全面掌握其数量、家庭及监护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情况。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孤独感、自卑感,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政府及社会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留守儿童”所在地政府要把“留守儿童”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教育部门要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规划,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学校不得不承担起更多的教育职能。在指导、检查、考评学校工作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民政部门要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卫生部门定期了解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提供必要的疾病防治和健康咨询;公安、司法部门配合学校做好法制教育,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力度,预防和减少留守儿童犯罪;文化部门净化未成年人文化市场,切实加强网吧管理;劳务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把家庭教育纳入农民工培训内容;宣传部门加大对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报道力度;妇联组织要加强家教知识的宣传,劝阻六岁以下孩子的母亲外出打工,帮助她们实现就地就业。按照教育规律,年龄越小,家庭环境的影响量越大。对一个大学生来讲,社会环境的影响量最大,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学校的影响量最大,对于幼儿来说,家庭的影响量占到家庭、社会、学校三大环境影响量的70%。换句话说,对小年龄的孩子,即使他进入教养机构,其家庭对他的发展影响量依然占首位,对儿童个性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个性发展包括情感、对事情的态度等。共青团要组织城市儿童和“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献爱心等交流活动;各级关工委动员“五老”等老年志愿者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发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作用。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推动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监护网络,逐步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社会转型的诸多问题,需要构建职能部门保护机制,创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大环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联系,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发挥政府在制度创新和政策牵引方面的优势,着眼为外出务工人员离乡就业解除后顾之忧,农村基层政府应大力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加快发展地方工业,增加农民在家乡的就业机会;城市有关部门亦应制定合理的政策,给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待遇,提高他们的最低工资标准,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把对他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纳入当地公民教育之列,减少或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上学的借读费,改善农民工子女就学条件,使留守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共享城市文明。

篇7: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

临泾乡席沟圈明德小学

范忠荣

如今,正值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的大浪潮,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个可喜的表现,但对于教育,却引人深思,那么多家长远离家乡外出务工,把打工地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而他们的子女由于无法就近上学,只好留在家里,教育子女的重担由谁来承担?这就出现了亟需全社会给予关爱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作为这些的教育管理者之一——班主任,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我个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的。

首先,建立好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我班有留守儿童25名,为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通过多方了解,掌握每名留守儿童学生的家庭情况,看管人的情况,并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性格习惯,建立好个人档案做到对每名留守学生“因人施教”。通过观察总结,我班留守学生性格有以下几种类型:沉默寡言型、过渡活泼型、无拘无束型。

对于沉默寡言型的学生,大多是寄养在亲戚家中或从小就是家中老人看管,缺少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从而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即不和同学老师交流,上课回答问题也胆小,不敢举手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就经常请班上活泼开朗的同学跟他一起玩,并利用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开展活动,让他多与同学交流,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他,我也经常与他交流,这样他就慢慢学会与同学交流了。

对于过渡活泼型的学生,由于是隔代教育,往往是溺爱现象相当突出、严重所引起,常常“以我为中心”,爱排异同学,针对这类学生,我常有意识安排他们为集体作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让他在帮助中体会快乐,改掉了“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对于无拘无束型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缺乏组织纪律性,无组织无纪律,想干啥就干啥,针对这类学生,我“抓住”他们犯错的机会,进行当面全班性批评、教育,课后进行个别交流,告诉他们,只有学习上、纪律 2 上进步了,就会受到同学的尊重,并选他们当纪律委员,用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次,主动与留守儿童经常性地进行交流,倾听孩子诉说的同时,并且,我还争取更多的机会与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反馈这些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并督促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尽最大可能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和沟通,要求他们经常与自己的孩子通电话,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以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尽量减少由于“留守”而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我班的六名留守儿童与其他幼儿相处融洽,学习、生活能力、性格发展等方面都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

第三,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对周园的反应敏感性强,他们需要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容易被宠坏、更容易形成娇气的不好习惯、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作为副主任应当采取措施使留守儿童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结,使他们获得爱的互需、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习与生活。并引发全体同学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比如:我利用写信的方式,让所 有的同学都写一封给父母亲的信,往往写得感情最真挚的是那些留守儿童,因为他们的心中是那么的思念父母。而后将好的作文展出或诵读,让全体同学都感受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真挚的心。这样所有的同学都深受感染,他们都会用一颗诚挚的心关心身边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应当帮助,体贴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那么,我班留守儿童也不再觉得自卑、孤独、可怜。他们要与同学、与教师、与社会上关爱他们的人亲切可以的交流。我班同学也相处融洽,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篇8: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政府面临的困境

1. 部门缺少协同, 没有形成合力。

随着三农问题的不断被重视,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近些年来, 政府积极组织教育、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对留守儿童开展了系列工作, 但各部门均有自己的一套工作计划和方案、各自开展活动、各自拥有统计口径, 部门之间缺少协同, 在开展具体工作时没有形成合力, 在基层单位所做的一些工作甚至是重复的, 而且各个部门得到的数据也很难统一。以对留守儿童开展调研活动为例, 各部门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对当地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 目的就是统计当地留守儿童的数量规模, 以及发现这个群体存在的问题。目前这种分头进行调查的方式不仅给基层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负担, 而且由于调研渠道和对象不同, 使得调查结果存在偏差。

2. 部门经费不足, 工作缺乏张力。

从职能定位上看, 教育部门、妇联组织、关工委开展留守儿童工作有着显著优势, 各地教育部门、妇联组织、关工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这些部门却都面临着经费上的尴尬。各地教育局统筹当地教育, 在财政经费的预算中, 很少有针对留守儿童单列的专项基金。妇联、关工委相对于教育部门显得更为艰难, 在活动经费上缺少政府财政的支持, 平时工作的运行费用就相对较少, 更谈不上有大量结余资金来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除非得到政府财政的专项拨款或是企业赞助, 不然妇联、关工委很难独立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由于政府分管部门的经费不足, 大大地限制了他们工作职能的充分发挥, 工作中缺乏张力。从目前情况来看, 地方教育局、妇联、关工委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显得力不从心。

3. 体制尚未配套, 政策落实缺乏定力。

目前, 政府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台了诸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等相关政策。但从当前体制环境来看, 这些政策仅仅发挥了有限的作用, 尚难达到政策的目标要求。尤其突出的是现有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的投入体制和运行机制, 使农民工子女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的经费投入利益产生冲突, 对留守儿童教育造成相当大的阻碍, 使相关政策的落实缺乏足够的定力。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政府面临困境的成因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 作为社会事务管理的主体, 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难看出, 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也正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来缓解或解决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从制度层面和政策执行层面统筹考虑。因此, 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政府面临困境的成因进行必要分析, 有助于找到缓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1.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衍生留守儿童问题。

从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源上看, 留守儿童是依赖于农民工而产生的。农民工又是我国特有的社会现象。社会主义初期, 为了尽快建立起现代国民经济体系, 政府实施了重工业、轻农业的政策, 与这种政策相对应的产生了城市与农村相隔离的户籍制度, 从而就逐步形成“城乡分割、一国两策”基本格局。[2]由于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 使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极不均衡, 农村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却很有限, 而经济发展较好的沿海地区, 却有着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快, 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急剧增加, 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及生活条件的限制,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乡, 就产生了我们熟知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的衍生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衍生物。

2. 义务教育制度助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在我国, 现行的是以户籍管理学籍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也就是说儿童到了入学年龄, 必须在其户籍所在地规定的学校入学才能享受到义务教育的国民待遇, 一旦离开户籍所在地, 就会失去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户籍管理学籍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制约下, 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如果进城接受基础教育, 就是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 在学杂费以外还要交纳更多的其他费用, 大笔的借读费和赞助费使他们对城市学校望而却步。从某种意义上说, 义务教务制度与户籍制度挂钩的模式助推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另外, 现行的“地方政府负责, 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也导致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缺失和流入地方政府负担加重等现象, 形成了现实中学校投入和义务教育经费划拨上的重重困难。[2]

3. 政策执行不力使问题持续发展。

目前,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难点。政府也意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 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等针对性的政策。政策中明确了农民工子女就学应该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 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为了全面落实好该政策, 很多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 并相继取消了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借读费”政策。毫无疑问, 责任主体的明确, 以及“借读费”的取消, 是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巨大改革和进步, 为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改变留守状态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制度空间, 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但实际上, 由于城市教育资源承受能力有限, 一部分农民工子女仍然被排斥在公办学校大门之外。甚至某些公办学校在教育资源闲置的情况下, 置国家政策规定于不顾, 为了经济利益, 通过多收费、高收费和乱收费的方式, 把一部分农村流动儿童和渴望由留守儿童变成流动儿童的农民工子女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政策制定目标与政策执行结果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政府责任实现的途径

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我国一个庞大的群体, 其教育问题的缓解或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是某个组织或机构所能完成的, 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社会资源整合平台, 充当这个角色的非政府莫属。

1. 在政策体制上, 加快现行制度改革。

在制度层面改革, 主要是针对现行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 从而保障公民的合理权益。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使农民工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社会权利, 拆除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制度壁垒,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 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平等的待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适当鼓励、帮助民工将其子女带到城市生活, 充分发挥家庭的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这无疑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

从制度层面上看, 义务教育的城乡分割也是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产生的重要因素。在城乡义务教育制度分割的制约下, 留守儿童教育政策设计的不合理, 以及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极不平衡, 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因此, 改革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势在必行。改变户籍管学籍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简化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手续, 对全国九年义务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调整并完善现有义务教育格局, 以公办学校为主, 以民办学校为辅, 使农民工子弟学校逐步淡出, 并适当发展寄宿学校, 保证农民工子女有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公平问题。

2. 在责任机制上, 创新教育责任机制。

在政府责任机制上, 主要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上, 各级地方政府应努力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机制和设施建设, 并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纳入该级政府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中, 创新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机制, 满足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此外, 要特别重视乡 (镇) 政府作用的发挥, 逐步在乡 (镇)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 定期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普查工作, 督促村委会、学校、监护人共同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在政府垂直管理系统中, 组织开展留守儿童调研活动, 摸清留守儿童在智育、德育及心育上存在的问题, 建立留守儿童管理系统。另外, 建立家长代管制度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各级地方政府动员组织老同志、教师等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管家长, 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帮扶。

横向上, 不同的政府部门应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积极发挥作用, 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各项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将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与素质教育及关爱教育相结合。民政部门及时为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督促建立乡 (镇) 一级的留守儿童档案系统。劳务输出部门和劳务培训机构可在劳务培训中增加法制教育的内容, 帮助农民工了解对留守儿童抚养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公安机关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 为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提供服务。同时, 在各部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还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以避免重复, 有效实现资源的分配与利用。

3. 在资源调配上, 整合社会各界力量。

在资源调配上, 政府需推动社会的关注, 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来, 形成合力,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需加强媒体宣传, 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充分发挥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的作用, 通过正面宣传, 呼吁并调动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 探讨并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其次要充当好媒介工作, 为社会各界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护活动牵线搭桥。妇联可组织社会各界妇女对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团委可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关工委可组织老年同志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等。最后要严格要求政府各部门履行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由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监护质量不高, 再加之小孩子的自律能力较差, 现在的网吧、歌厅、游戏厅等对他们的影响较大, 政府需依法加强网吧、电子游戏厅、歌厅等经营场所的监管力度, 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留守儿童已逐步由一个社会现象转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政府也在积极开展工作试图缓解或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我们能看到形势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仍需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与长期性。政府应该承担起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责任, 组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相互配合, 制定并开展积极的政策与措施, 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衍生物,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密切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基于政府责任的视角, 分析留守儿童教育中政府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 并从政策体制、责任机制、资源整合调配等具体的政府责任实现途径方面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政府责任

参考文献

[1]古桂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政府职责研究[J].黑河学刊, 2010, (8) :143-145.

上一篇:描写女人的诗句下一篇:甘肃省庆阳市庆阳长庆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