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

2024-06-1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精选6篇)

篇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

彭海红

1992年春天,88岁高龄的邓小平前往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在邓小平的一系列谈话中,有一问题很重要,却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1月18日下午,在长沙火车站,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向邓小平汇报说湖南在大灾之年仍能夺得农业大丰收时,邓小平说:“这样的大灾害,不要说第三世界国家受不了,就是发达国家也受不了。只有我们中国,依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战胜这么大的灾害。”1月23日上午,邓小平在珠海询问过广东农民的收入情况后又说:“去年受了这么大的灾,没出大问题,我们承受得了,而且解决得很好。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邓小平两次谈到了我国农业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一问题,足可见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我国农业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也正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之所在。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学术界对现代农业的界定不尽相同,但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为重要标志,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化的大农业。

有学者指出,我国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40%),且耕地规模狭小、耕地质量较差,其中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不利

于推广农业高新技术。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城镇化率可达到70%,这意味着在短短20年中,将有3亿多人从农村进入城镇。即使如此,仍然有四五亿农民生活在农村。这样的现实,决定了我国不能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补贴、高风险的农业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必然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社会化大农业。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根本不能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我国所要发展的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这说明,我国所要发展的现代农业至少应该具备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经营形式、现代发展理念和现代化的农民等几个要素,并体现出较高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较高的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等几个重要特征。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的转变。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家庭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就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统一经营要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当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至少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二是,在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同时,也应尊重当地农民意愿,允许土地向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允许他们探索适合当地条件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形式;三是,通过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分散的小农户在生产经营上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对接,也是提高规模化经营程度的一种有效途径。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基础最好且最重要的内容与层次之一,在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无论是促使家庭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还是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统一经营能力,都离不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使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从而在发挥家庭分散经营活力的同时更好地体现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更好地顺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

二、集体经济制度是农村的根本经济制度

正是在深刻认识到一家一户小生产局限性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合作化运动,将土地私有化基础上的小生产改造成为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化生产。尽管后来遭遇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巨大挫折,中国农民却由此走上了由落后的、分散的小农逐步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转变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人民公社制度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农业集体化的制度成果即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却保留下来,并且成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制度基础。

在农村改革之初,邓小平支持农民对包产到户的探索和实验。但是,他却始终认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最终方向是集体经济;认为,农业“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1980年,针对有人认为实行包产到户会影响集体经济的顾虑,邓小平指出:“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也还是生产队。”这说明,邓小平此时还是认为,农业集体经济活动的主体是集体,而非单个的农民。到了90年代,邓小平多次强调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两个飞跃”思想是邓小平根据我国国情和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步骤进行深入思考而得出的重要结论。他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广大农村会在机械化水平、管理经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集体收入等四个方面为农业集体化、集约化创造条件。到那时,目前搞包产到户的地方,形式就会有发展变化。这种转变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行政命令的,而是生产发展本身必然提出的要求。

众所周知,江泽民也十分重视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认为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他在一次视察中曾说过,从长远趋势来说,农村生产力发展了,社会化分工和科学种田的水平提高了,农民群众要逐步走上新的集约化、集体化道路上去,这是农村发展的大方向。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且强调,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这说明,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集体经济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

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制度保证,是开展党的农村工作的制度基础,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经济基础,也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重视和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切不可无视甚至诋毁、边缘化农业集体化留给我们的这项制度遗产。

三、发挥集体经济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危险。目前,广大农村“有村集体,而无集体经济组织;有集体经济组织,而无集体经济实体”的现象比较普遍。根据全国农村经济情况统计调查,到2009年底,全国62万个行政村中,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只有25万个,仅占40.5%。据农业部相关资料,2006年,有集体经营收益的村为258813个,仅占汇总村数的43.1%,比2000年减少了近10个百分点。根据2009年全国农村经济情况统计,2008年、2009年分别有41.8%和46%的村集体有经营性收益,而其中缺乏有集体经营收益的统计。

也正因为如此,当提到农村集体经济这一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有人问:“农村,还有集体经济吗?”国内外一些学者也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过程看作是“去集体化”的过程或者“非集体化”的过程。

其实,在全国已有不少高水平集体经济的农村。无论是在东部沿海(山东省烟台市南山村)还是西北边陲(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在彩云之南(云南省昆明市福保村)还是白山黑水之间(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在中原腹地(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临颍县南街村等等)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都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代表。就在自然条件及其恶劣的、普遍认为适合搞家庭经营的西藏地区,也开出了集体经济的奇葩(西藏那

曲双湖特区嘎措乡)。这些高水平的集体经济农村,遍布大江南北,犹如星星之火,闪耀在中国大地。它们为中国广大农民树立起了一面面旗帜,指引着共同富裕的方向。

集体经济作为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而且,在有的地方具备了现实可能性。在有条件的地方,中国共产党应该抓住时机,积极引导和领导广大农民,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当然,当前发展集体经济,并非强制性地实行生产资料的“一大二公”和“大呼隆”,而是根据各地实际,在加强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等多方面、多层次地努力。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国广大农民才能继续牢固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才能够战胜各种不可预料的农业风险。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的时候,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这一角度,呼吁人们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希望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公平对待农村集体经济,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和政策环境。希望农村集体经济能够早日迎来发展的春天。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 助理研究员

篇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

作者:周振国网站编辑:杨宾日期:2006-03-10

当今世界,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政党制度。判断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究竟好不好,不能只看它的形式,而要从它的国情,从它的实践效果来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制度创新。它的显著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为了共同的目标,形成亲密的友党关系,而不是执政党与反对党或在野党的关系。因此,它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有着本质区别。

这一制度有利于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证。通过这一制度,各民主党派选派代表直接参政议政,或者以政党形式参与民主协商、监督,并以其所联系的群众为依托,广泛吸纳和反映来自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意见建议,有助于保障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和独特优势。

这一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政党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我们实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能够在广泛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同时,确保对国家的统一领导、快速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正是靠着这一点,才使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大国,克服种种困难和风险,在较短的时间内,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实现了经济腾飞和社会全面进步。

这一制度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我国政党制度的本质是团结和合作,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因此,各政党之间既不争权夺利,也不互相倾轧。这种独特的党际关系具有很强的社会整合功能,便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以合法的形式表达出来,使矛盾和问题在现有体制框架内得到妥善化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这一制度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总体上说,我国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多党合作的政治架构和民主协商的制度保证,有助于扩大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使各方面利益的发展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篇3: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与如何科学地认识现代农业

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教授, 1964年出版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从此, 引起了人们对传统农业改造的高度重视。这里引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即什么是现代农业?对于这个问题, 学者们有不同的回答, 官员们有不同的理解。撇开细微差异, 我认为, 至少要从三种不同视角来现解“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一是从阶段论视角来理解。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 现代农业是指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 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按照阶段论方法, 把历史上的农业区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原始农业主要依靠人力和原始工具, 传统农业主要依靠畜力和非石油动力机械, 现代农业则主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先进技术装备、方法等。

二是从状态论视角来理解。按照农业生产力发展状况、农业生产方式特征进行描述性定义, 现代农业一般具有科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流通、产业化组织、社会化服务等基本特征, 并具有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产品商品率“多高”的显著特点。也有人更直截了当地把现代农业描述成机械化、电器化、化学化、工厂化、市场化、专业化等农业。

三是从过程论视角来理解。从事物发展过程看, 现代农业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 而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现代农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有着不同的要求。当今世界上所谓的现代农业, 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 特征是商品化, 方向是集约化, 目标是产业化。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即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 就是农业现代化。

可见, 我们不能孤立地、静止地认识现代农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理解现代农业, 那么,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 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的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的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的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的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的农业、依靠新型农民发展的农业 (张晓山, 2008) 。与传统农业相比, 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 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大量经济活动人口 (劳动力) 从事粮食生产的局限性, 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发挥资源、区位和竞争优势, 实现了区域分工的合理化布局;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 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 建立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系统化管理和服务;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 实现了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组合、资源优势互补的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突破了传统农业弱质产业、效率低下、农民贫困的局限性, 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原因

国际上一般采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农业土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商品率、农业集约化程度等指标体系, 综合衡量一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经过多年发展积累, 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逐渐强化。目前, 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 (姚润丰、董峻, 2006) , 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但是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相比,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状还有较大差距 (除特别注明外, 本文有关世界各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数据均来自于《世界统计年鉴2008》, 国家统计局编辑, 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

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来看, 200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11.9%;美国只有1.3%;日本为1.7%;韩国为3.2%;巴西为5.1%;印度为17.5%;全世界平均只有3.4%。另一方面, 美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不足全国经济活动人口的3%, 日本不到6%, 韩国也只有不足5%, 但我国却高达46%以上, 印度为39%。

从农业劳动生产率来看, 2005年我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耕地面积为0.3公顷 (约为4.5亩) ;印度为0.6公顷, 韩国0.9公顷, 日本2.1公顷, 以色列5公顷。美国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耕地面积为63.7公顷, 是我国的200多倍。另一方面, 从农业土地生产率来看, 以主要粮食作物为例, 除小麦外, 我国的水稻、玉米、大豆等单位面积产量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按播种面积计算, 2006年我国的水稻亩均产量为418公斤, 只达到美国的81%, 低于日本、韩国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而这些发达国家并没有推广杂交水稻技术;2006年我国的米玉亩产为358公斤, 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3, 美国达到了624公斤, 是我国的1.7倍, 以色列更高达1015公斤, 是我国的2.8倍;2006年我国的大豆亩产为114公斤, 美国是202公斤, 发达国家平均为194公斤。

从农业资源利用率来看, 2005年我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化肥施用量为341吨, 墨西哥只有69吨, 印度129吨, 巴西137吨, 日本270吨, 美国只有110吨, 澳大利亚仅44.8吨。在水资源利用方面, 2006年我国平均每亩农用地消耗水量37.17吨, 澳大利亚为12.13吨, 以色列16.73吨, 法国19.55吨, 日本26.94吨, 美国27.92吨, 印度31.08吨, 韩国35.34吨。

从农产品商品率来看, 2006年发达国家农产品商品率平均水平达到85%以上, 美国、日本、法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农产品商品率都超过了90%以上。巴西达到80%以上, 但我国只有不到60%, 比印度、越南等国还要低。

从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来看, 2005年我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拖拉机使用量为7.1台, 印度为15.9台, 以色列为72.5台, 韩国为128.5台, 日本为461台, 美国为27台 (主要为大型联合拖拉机) 。众所周知, 日本的农业自然条件并不比我国优越, 由于土地分散, 日本农业中大量使用小型拖拉机。日本的大型拖拉机拥有量只相当于法国的70%, 英国的80%, 而小型拖拉机却相当于法国的35倍、英国的80倍。日本每千公顷耕地收割机使用量为237台, 但我国只有2.6台, 日本是我国的91倍。

上述分析充分说明, 无论是与现代农业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 还是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相比, 我国的现代农业水平都是比较低的。我国必须急起直追,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但是,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走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都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大规模转移农民为基本特征的。所以, 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又被称为“石油农业”或“能源农业”。这种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显然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与农村的实际,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吃饭问题将长期成为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必须坚持维护粮食安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各种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全世界每年的粮食贸易量在2400亿公斤左右, 我国每年需要消费粮食5100亿公斤, 我国即使进口需求总量1%的粮食, 就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2个多百分点。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稍稍多进口一些粮食, 就会引起国际粮价大幅度攀升。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 我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我国用不足世界8%的土地, 解决好13亿中国人吃饭的问题, 本身就是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二, 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能源资源贫乏的国家, 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成为长期的战略任务, 必须坚持走“两型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仅存18.26亿亩,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一亩三分八,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并以每年1400万亩的速度锐减, 保护耕地、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不可逾越的“红线”。此外, 我国原油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仅相当于美国的1/5, 加拿大的1/48。

第三, 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基数巨大, 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水平的空间有限, 必须坚持走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农业发展道路。2007年末我国城市化率为44.94%, 农村人口为7.28亿人, 农村就业人数为3.14亿人, 约占全国就业人口的41%。如果我国照搬欧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模式, 农村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重降至5%以下, 需要从农村再转移约2.7亿劳动力到城镇中去就业, 这个数据恰恰与目前全世界制造业就业岗位数相等。目前我国已有制造业岗位约1.5亿个, 也就是说, 即使我国拥有全世界全部制造业岗位, 还会有1.5亿农民工在城镇很难找到工作。我们再参照韩国经验, 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新村运动”时, 城镇化率只有40%, 全国总人口不足4000万人, 2005年韩国城镇化水平为81%, 总人口4800多万人, 30年里有大约1500万人转移到城镇中, 其中经济活动人口约为600万左右, 韩国只需要发展汽车制造一个行业就能全部吸纳农村转移进城的“农民工”。但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80%左右, 至少有3.4亿农村人口进城, 其中经济活动人口在1.2亿以上 (这个数字相当于日本全国总人口数) , 城镇将难以为这么多进城“农民工”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即使如此, 我国农村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耕地面积也只相当于韩国2005年水平的70%而已。

第四, 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十分复杂、条件相对落后, 必须坚持走农业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道路。我国各地农业自然条件相差甚大,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据统计,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 土地荒漠化严重。加之农田基本建设投入严重短缺, 土地细碎化导致耕地缺乏整理, 所以, 农业机械适用程度较低、农业抗灾害能力不强。据调查估计, 我国目前至少有40%以上的农用地基本上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化作业 (牛淑卿, 2006) 。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每年因洪涝灾害损失粮食产量在5%以上, 因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粮食产量约3%左右。由于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尚未达到初中毕业水平、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 导致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与科研成果转化难度较大。

第五, 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并呈现出扩大趋势, 缓解城乡矛盾不可一蹴而就, 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走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扩大、农民增收十分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非常缓慢。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只有2.57倍。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3.33倍。农民人均收入在1994年突破1000元, 1997年突破2000元, 中间花了3年时间, 2005年突破3000元, 中间又花了8年时间, 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太难了。而城镇居民从2004年到2005年只用1年时间, 就人均增收1071多元, 2006年到2007年又用1年时间就增收了2026元。农民增收之难由此可见一斑。加上城乡居民在享受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不均等性, 城乡差距就更加放大了。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以缩小这种差距为目标, 但又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只能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如何科学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 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 是实行家庭承包制, 要长期坚持不变, 第二个飞跃, 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集体经济。小平同志预言的我国农业改革发展第二个飞跃, 反映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党的十七大审时度势, 适时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思想, 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为在新形势下继续推进我国农业改革发展、实现农业改革发展第二个飞跃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新形势下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 全面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5项战略要求;提出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健全农业产业体系等四大战略手段;提出了提高效率和增强能力两大战略目标, 提高三大效率, 即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增强3项能力, 即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现代农业总的发展思路, 即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 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

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要求出发,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努力实现七大战略部署。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首要的目标是要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决定》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多个环节, 提出了粮食增产 (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粮食节约 (提高全社会节粮意识, 强化节粮措施) 、加强粮食国际贸易合作 (为改善全球粮食供给做出贡献) 等具体措施。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决定》有关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涵丰富, 概而言之, 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 哪样赚钱搞哪样, 做大做强、形成产业优势。同时, 《决定》特别强调发展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劳动密集型农业, 强调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舒尔茨早就指出, 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决定》从我国国情出发, 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三创”) ;要求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三化”) ;特别强调农业节水、防灾减灾、设施栽培等领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强调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决定》特别强调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 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特别强调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 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特别强调加快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决定》要求, 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决定》还特别提出, 保障农用生产资料供应, 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严厉惩治坑农害农行为。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决定》提倡节水、节地、节能农业, 强调保护土地肥力不因过度耕作利用而衰退。我国鼓励耕地复种、美国实行土地休耕, 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但如何保护土地不过度利用, 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决定》要求积极培育以非粮油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产业, 推进农林副产品和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加强农村工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决定》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 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决定》鼓励出口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适度进口结构性短缺产品。必须尽快健全外商经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准入制度和安全审查机制。目前国外的农药正逐渐进入我国, 毒性弱、效果好、残留少, 但价格贵, 其潜伏的附作用检测, 是安全审查的重中之重。同时还要加快培育我国农业跨国经营企业, 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和标准制定, 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贸易秩序。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从基本国情与农村实情出发, 坚持把深入改造传统农业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紧密结合起来, 在农业贡献占GDP比重不断下降的情况下, 把农业总产值不断做大、把农业不断做强, 充分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 促进农村产业不断拓展、农民收入较快增加、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具体来说, 我们应当从创新发展理念、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物质条件装备、现代经营形式、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等多方面, 科学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第一, 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最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模式, 提升发展质量。

“大资源”理念。我们要立足于全国所有的国土资源,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 只是把主要的力量、主要的眼光盯在耕地上。要合理的、有效的利用耕地、林地、草原、淡水、海洋、生物、光热水等各种资源, 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果。许多资源不可再生, 数量有限, 必须综合利用;随着现代化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高级化 (营养要求提高, 不光要吃饭, 还要吃海鲜、吃牛奶) ;农业功能拓展、土地资源边际替代效益不断提高, 对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益有着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高的要求。土地不光是农业资源, 而且还成为新的能源资源生产资料。从长远来看, 粮食安全与能源危机的最终解决途径, 都可能在国土资源的综合利用上面。

“大生态”理念。生态环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农业本身, 每一个国民的生存环境、发展环境都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譬如说, 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在很大程度上与上游的生态失衡密切相关。我们要充分发挥林、草等植被的生态屏障作用。努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网, 搞好水土保持, 治理污染, 推进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农业,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农业”理念。农业的内涵要挖掘, 农业的外沿要延伸, 大农业不仅要全面发展农林牧渔各个行业以及与农产品相关的加工业, 增强和发挥农业的食用营养、工业原料、就业增收、生态保障、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而且要积极开发农业在能源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方面拓展的新功能。所以现代农业是一个大问题, 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 含义非常深刻的农业。

“大食物”理念。农业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食物, 但是, 不能只把农业提供食物作为解决吃饭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丰富和平衡人体的营养需要。我们的食品应当是优质、安全的, 是符合生态要求的, 是有益于人们健康的。同时, 食物结构调整对人们智力的开发功能也十分显著。在生物链中, 食肉动物处于食草动物的上方, 也就是说, 食肉动物比食草动物更“高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物绝不只是单纯的粮食, 还包括非粮食的食物 (例如碳酸饮料) 。不能光盯住稻谷、豆科、暑类等植物性食物, 还要大量增加动物性食物供给, 要广辟食物来源,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物数量与营养需求, 包括对食物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大技术”理念。不仅要充分利用农业生物技术, 在育种上发挥科技优势, 而且要在耕作方法上创新技术, 把传统的精耕细作科学化, 推行标准化田间作业;不仅要在农业增产“内因”上创新技术, 也要在“外因”上创新技术, 包括遗传育种、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农药研发、节水节地、集约采光技术等。

“大市场”理念。充分利用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 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要在这种“大市场”观念指导下, 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特别是农产品现代物流业, 扩大流通范围, 消除流通障碍, 提高流通效率, 使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能够方便、快捷、低成本、高效率的送到消费者手中。我国有大连等少数农产品期货市场, 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还很不发达, 亟需培育市场主体。这是缓解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第二, 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决定着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的快慢。我国应当从4个方面强化现代农业科技进步措施。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等研发, 特别是要在粮食良种培育、先进种粮技术、农产品精加工方面, 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改善技术创新投资环境。要鼓励实力雄厚, 有一定基础的私营企业建立科研开发中心, 发挥企业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特别是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建立多元化的推广体系和相应机制,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和普及。

大力发展“两型”农业。要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 特别是极力推广节地、节土、节肥、节能等节约各种资源的节约型农业。

第三, 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加强和改进农业物质基础装备条件, 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

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目标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显著的目标, 必须牢牢抓住不放松。主要是通过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 提高各种能源资源产出效率;通过推广使用农业先进技术与经验, 提高农业劳动效率;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这里所指的农业投入品是一个大概念:一是指土地, 要提高土地产出率, 但是要防止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生产经营。二是指劳动力, 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方面要努力减轻农民的田间劳动强度,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发展其他兼业生产经营, 如农村家庭养殖业、果蔬业, 这样才能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较大空间。三是指能源资源, 如电力、化肥、农药、种子等 (有人也把它称为“资本”或“资金”投入) , 要提高能源资源产出率。既要节约, 又要减排。四是指技术, 先进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投入, 而且是现代农业最重要的投入, 包括良种良法的采用。提高技术产出率, 最关键的在于减少技术推广应用成本、降低技术推广应用风险、充分发挥技术推广应用的作用, 所以需要加强农村教育和技术推广培训, 当然, 同时需要研究普适型先进适用技术, 即通常所说的“傻瓜型技术”。五是指制度,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制度具有资源性, 制度有其产出效率。这里包含着采用不同制度具有不同成本, 在不同地区采用同一制度, 由于存在路径依赖, 其制度成本与效果是不一样的。制度的利用程度不同, 其产生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所以, 制度同样有产出效率。我们要充分用好用活用足党和政府的各项农村制度, 特别是扶农惠农政策。

科学使用化学投入品。要严格规范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生产和供应市场管理, 扩大配方施肥, 减少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 引导农民增加有机肥, 当前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就是要通过加快普及农村沼气, 开辟农村新的能源和肥料, 改善农村卫生条件, 达到“村容整洁”的目标。

加快农机具推广运用。要在重要的农时, 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一些大众农产品主产区积极推广农机具。例如我们国家在小麦收割时, 推进农机跨区作业, 不仅方便了农民群众, 而且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 初步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完善农田水利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 通过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改革, 调动农民发展小型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同时继续扩大实施无土工程、改善耕地质量, 全面提高地力, 增强农作物增产的后劲。

第四, 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重点是要加快建成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相连, 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

加深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意义的认识。农业产业化有很多好处, 它可以带动农民走向市场, 实现多层次增效目标;有利于推进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品种;有利于农业标准化、规模化推广。要拼弃那种分散农户的“小农户经济”不能形成产业化的错误观点。日本就是一个“小农户经济”的汪洋大海之国。“小农户经济”不等于“小农经济”, 后者是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化的根本标志在于市场化, 关键要看农产品商品率的高低, 当然, 在小农户经济条件下,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是技术化、高产化、专业化、组织化, 才会有高商品率。

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与规范。要加大国家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要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的行为, 鼓励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 履行社会责任。否则企业跨掉就会为害广大农户。个别奶制品企业为谋取不当利润, 掺入三氯氰氨, 企业倒闭、养奶农户破产, 大量牛奶倒到县政府门口。企业社会责任很重要, 不仅是对消费者要负责, 对农户也要负责, 利润要合理分配, 不能压级压价、坑农损农。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稳步推广。我在这里提出,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广既要“加快”又要“稳步”, 这中间特别强调要完善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培育和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要尊重农民意愿, 引导、鼓励、支持农民加入农村合作组织。还要加快重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 为小农户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贷款, 龙头企业应以订单为农户作贷款担保。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笔者不主张大资本大规模地进入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理想的模式是在新技术、新资源支撑下, 让农民自愿组织起来, 在农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即所谓“新三农”。

第五, 坚持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即使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但仍然没有放弃农业的基础地位。美国虽然只有不足3%的人从事农业, 但美国却是世界上耕地保护最好、粮食生产最多、粮食出口贸易最大的国家。从我国国情出发, 在发展现代农业中, 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不断增强各种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多予少取放活的公共财政政策, 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坚持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这三个“必须”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 也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

参考文献

[1]、 (美) 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 2003.

[2]、张晓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8 (3) .

[3]、姚润丰, 董峻.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N].西安日报, 2006-12-24

[4]、牛淑卿.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 2006 (7) .

[5]、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 1993.

[6]、厉为民.荷兰的农业奇迹[M].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3.

[7]、邓汉慧, 邓璇.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0) .

篇4: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五个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为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是我们具体国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全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一政治制度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指导着中国社会不断进步。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体内容与优越性的解读,探讨如何更好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推动中国更好更快的发展,振兴中国民族,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表现

民主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着独特的民主方面的优势,强调广泛的代表性。在我国多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民主意识不健全的背景下,人民选择自己满意的代表代替人民行使权利,这样使得在遵照国情的基础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次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又使得组织形式相对民主,对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来说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政治制度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世界政党理论和政党制度的创新型发展。这种政党制度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具有强大的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非常适合中国的发展要求。一方面,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具备强大凝聚力的政党作为社会政治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了这一中心保障;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引起的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多元化要求更加有效的民主参与,多党合作可以形成更加多元的利益表达渠道,动员和整合更多的社会政治资源,有助于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化解利益冲突,寓政治参与于政治稳定中。中国的政党制度的功能其实在重大事故、灾难等问题上特别明显,这是世界公认的。

这一政治制度在保证共产党领导的同时,积极推进其他政党的参与,形成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同时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合作性和协商性共同体现了巨大的民主优越性。

3、对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处理,也是考验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和考察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尺度之一。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的国情,我们积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时加强基层的群众自治,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各个基层,这一组织原则都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体现了我国在民主道路上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在自治过程中发现问题,推进自治水平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另一个优越性表现就是它与我国发展的基本国情相匹配、相适应。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否能促进和保障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取得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考察其是否具有合理性、优越性的重要标志。衡量政治制度成功与否不是看它从理论上说的民主程度如何,而应该看它适不适合该国的国情,看它在实践中的作用。邓小平认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以这三条来评价政治制度,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只有一种社会的政治制度适应这个国家的发展国情,才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才能使这个社会稳步发展。新中国自建立以来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充分证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证实了它是符合我国发展国情的政治制度。

更好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强大的优越性,这也是我国自建国以来取得瞩目发展的原因所在,我们应该继续更好的发挥这一优越性,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创我们美好的祖国。

继续始终不渝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国的政治发展道路有着科学的指导思想,严密的制度安排,无论是思想核心还是主题内容等,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所以要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民主进程,充分发挥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要遵守制度的约束。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所以也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取利益。在坚持政治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使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把党员干部约束好,使其遵守规章制度,才能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协商民主实践已在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在我们党内有深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利益主体、利益诉求更是复杂多元,这种情况下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更是艰巨也是必然,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提高协商民主的质量,加快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正确制度,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制度引领下的发展道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识和发挥这一政治制度巨大的优越性,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服务。

篇5: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姓名:林海英学号:211211118专业班级:工程管理2班

关键词:中国特色、现代化、形势、体系

摘要: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实现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的预期目标,很重要的一条是必须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这既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重大任务。必须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紧紧围绕“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这一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破除体制和观念障碍,大胆探索实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成效。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部署,我们应充分认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形势,深刻把握内涵实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一、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形势

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四化同步”发展,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工农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但工农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成为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和短板。目前,农业劳均GDP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

5、第三产业的1/4,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比较效益低,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不仅影响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会削弱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实现现代化建设大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业。新阶段,需要更加关注“四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利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给农业现代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依靠工业化来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依靠信息化来加大科技支撑,增强市场竞争

力;依靠城镇化来吸纳转移人口,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促进现代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四化”同步打下坚实基础。

2.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求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水平提高和消费水平提升,我国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增加。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将达到1.4万亿斤,而且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仍不稳固,一方面是农业的基础薄弱、物质装备水平不高、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不强、劳动力素质较低,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另一方面,农业的粗放式发展又伴随着耕地和淡水资源紧张、投入品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发展质量不高、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不断凸显。要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满足人民群众吃得好吃得安全的利益诉求,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就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注重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保障当期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走出一条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3.融入全球农业一体化,要求增强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全球农业产业分工深入发展、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给我国农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出口优势农产品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益,适度进口农产品弥补了国内农业资源要素的不足;另一方面,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生产成本的持续上升,使农产品进口规模增加、品种增多,农业产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不断增长,2013年,农产品进口额达到1180亿美元,逆差509亿美元,我国农产品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20%。新阶段,需要更多地从全球范围思考我国农业的战略定位,更加积极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4.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要求创新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加快调整,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深刻影响。目前,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63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超过1.6亿,如何应对日本等国家出现过的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农

民老龄化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生产仍然受到高度细碎化的小农经营模式制约,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抵御日趋复杂的市场风险,必须在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的同时,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体系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内部机制创新和外部环境改善,着力构建和强化支撑体系,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保障。一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实现形式,进一步明确农民土地财产权能。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主体地位,积极稳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三是加快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公共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构建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

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适应农业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趋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夯实第一产业发展基础。根据农业资源禀赋,积极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种养业。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机制造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积极发展食品、医药等产业,以及加工装备、农机装备制造业等。三是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着力发展生产环节服务业和流通环节服务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价值和竞争力。

3.现代农业物质装备体系。物质装备体系是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硬件支撑。一是大力推进机械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突破丘陵山区和设施农业区等特殊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瓶颈。二是跨越式发展农业信息化。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市场营销等领域和环节的信息化,使现代农业朝着信息农业、精准农业方向发展。三是加快用物

联网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标准化生产、智能化作业、精细化管理,真正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4.现代农业制度保障体系。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软件支撑系统。一是现代农业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健全完善投入、补贴和价格三大核心支持政策,不断强化农业政策支持力度。二是现代农业法律保障体系。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制度化、法律化,尽快制定《农业投入法》。加强农业产业安全保护立法,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三是现代农业金融保险支持体系。创新金融支农政策,重点发展面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农业保险风险保障水平,增强现代农业抗风险能力。

三、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措施

着眼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适应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针对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应着力完善以下政策措施。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农田污染治理工程,开展农田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南方丘陵山区重点搞好山坪塘堰清淤改造和末级渠系建设,平原粮食主产区重点抓好小型泵站等提灌抗旱设施建设,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重点建设节水灌溉设施。改善相关公共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电网改造、乡村道路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实施高产种业科技攻关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围绕提高农产品产量开展科技攻关,努力培育出更多类似超级稻这种突破性的高产品种。实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工程。以机械化为载体,深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对薄弱环节和技术瓶颈开展科技攻关,集成组装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实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发工程。着力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节地、节水、节药、节能和节劳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完善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制度,与农户承包地面积挂钩,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调动普通农户种粮积极性。设立粮食规模经营补贴,与实际种粮面积挂钩,重点向种粮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调动规模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构建价格支持体系。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确定并不断提高最低收购价,保持粮价合理水平。探索建立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和差价补贴制度,保障农民务农种粮收益。加大产粮大县奖补力度,调动主产区抓粮积极性。

4.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针对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确定扶持政策重点。发展初期帮助解决信贷担保、基础设施、土地流转、设施用地等问题,成长成熟阶段帮助解决质量安全、品牌建设等问题。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要加强监管,坚决禁止非农化,对非粮化行为也要加以引导。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确立新型职业农民标准,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使农业成为“进入有要求、经营有效益、收入有保障、职业有尊严”的行业。建立高素质人才回流农村机制。支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5.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重点实现以下突破。健全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加强土地物权保护,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分离机制,完善继承、转让和退出机制。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改革,支持发展各类为农服务组织,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服务,加快构建多元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创新农村抵押担保机制,探索开展大中型农机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贷款试点。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总之,只要坚持不解地加强新型农业基础地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这一目标要求,是适应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转变的过程逐步完善起来的,是对农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五个方面有机统一、密不可分。准确把握这个目标要求,并落实有效措施,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顺利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2014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篇6: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越性

宋洪远

1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农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探索

自1949年以来,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要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党和政府一直在进行探索和实践。

早在1949年12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农业生产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就首次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他在1961年3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又明确提出要有步骤地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电气化。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近30年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会议文件不仅拓展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并且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政策和措施。

1998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在江苏、上海和浙江考察工作时提出:沿海发达地区要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力,建设发达农业,争取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都对现代农业建设做出了部署和安排。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上述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首次明确回答了什么是现代农业、怎样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二、当前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国农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的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农业功能的拓展和深化,表明我国农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发展的角度看,新阶段农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有1 宋洪远,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该文是作者在2007年CARD、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共同举办的“新农村建设中的现代农业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论文。

如下3个方面。

1.资源约束。中国人多地少,目前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据估算,今后20~30年,仅住房和工业建设用地就需要8000万亩左右。人增地减,解决吃饭问题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水资源匮乏状况更加严峻,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平衡,80%以上的水资源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淮河以北地区占有的水资源不到20%,不少地方不得不超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越来越低。干旱和缺水已经成为制约许多地区农业发展的“瓶颈”。

2.市场约束。过去中国农产品供不应求,农业基本不存在市场约束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急剧下降,食品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小,并且从“吃饱”转变为“吃好”。2005年,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了36.7%,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了45.5%。同时,农业的国际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进口冲击已显现出来,而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潜力还难以发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外农产品的进口冲击加大,2005年大豆进口量2659万吨,已超过国内生产量;棉花进口257万吨,已占到国内需求量的40%。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使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加大。农产品进出口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多年来的贸易顺差转变为连年逆差。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预示着市场对农业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突出。

3.体制约束。经过近30年的改革,我国的农村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并未消除,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还存在许多体制障碍。以前农业对工业化的贡献主要来自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现在农村对城镇化的贡献则主要来自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以及资金的外流。据有关部门测算,1987~2002年,仅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就从农民手中获得土地净价差收益14200亿元以上。由于给农民工的工资较低,仅此一项2002年农民工对城市的贡献就达5200亿元左右。到2005年末,全部金融机构的农村存款大于贷款11378亿元。虽然这些数字在测算方法上不一定科学、测算结果也不一定准确,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民对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贡献。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资金、土地、物资、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由农业流向非农产业,由农村流向城市,这是工农和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深层原因。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和政府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和任务。

三、国家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为了切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

策和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取消农业税费

从2000年开始,国家决定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以规范的农业税取代以前名目繁多的农村税费项目。2000-2003年,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和“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的内容,农村税费改革由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开。从2004年开始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到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费。至此,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屠宰税等各项税收,用于乡村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乡村道路等的各项收费,公益金、公积金、管理费等共十二项税费全部取消,结束了2600年来农民交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农业生产进入无税时代。

(二)增加农业生产补贴

为支持农业生产发展,从2002年起,中央财政对农民使用优良品种给予补贴,补贴范围从大豆扩大到2004年的小麦、玉米和水稻。从2004年开始,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其他地区也对本省(区、市)粮食主产县(市)的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2005年,增加了对牧区的奶牛良种繁育补贴。2006年,再增加了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接补贴。2007年,又增加了油料生产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同时,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实行奖励补助政策。

(三)加强农业设施建设

为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现代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试点规模和范围;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和乡村道路建设工程;制定有利于农用工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发展新型农用工业;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为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五)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实施优质粮食产业、种子、植保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发展健康养殖业,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支持“一村一品”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六)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村市场体系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水平;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采取鼓励扶持措施,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

(七)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发挥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切实保护农民工权益;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人员培训制度,提高服务能力。

(八)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大农业和农村资金投入的政策和措施。中央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信贷资金投放结构,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高于上年。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农村。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资金投资现代农业。

(九)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深化以乡镇机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为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搞好农村水权制度改革,推进农垦体制改革等。

(十)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为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四、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首先要把握一个关键,要从实际出发,探索现代农业建设模式;其次要突出一个重点,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三是探索一个途径,强化农业基础,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开发和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占有水平较低,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一方面,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建设现代农业也必须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还要顺应农产品总量需求增长、结构需求多样、品种需求优质的要求,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拓宽农业的发展领域。

(二)要以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引导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

我国农户众多,经营规模较小,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健全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据举措。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设施农业,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

(三)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利用率较低,环境压力增大。建设现代农业要下大力气转变发展方式,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特别是要注意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节约用水,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要以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为支撑,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受到二元体制的束缚,要素资源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五)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现代农业建设的模式和途径

上一篇:金融投资策略下一篇:食品企业会计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