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梅花的古诗词

2024-06-18

有关梅花的古诗词(共14篇)

篇1:有关梅花的古诗词

王琪(宋)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有关梅花的古诗词]

篇2:有关梅花的古诗词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篇3:古诗词中有关植物的表达意象例释

松柏 古诗词中常用松柏象征孤直傲岸的品性。《论语子罕》中“岁,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 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山浦的“孤标百尺雪中现, 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 藤萝攀尔亦非群”, 实则是孤直耐寒的雅士风度。

虞美人 虞美人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属于罂粟科。亦称丽春、寒牡丹。此花相传是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垓下的碧血所化, 故有闻如姬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云:“不肯过江东, 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也有英雄相惜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看意气江东, 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 花开更比杜鹃红。”委曲含蓄, 凄婉动人。

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诗说:“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姜夔词《扬州慢》中的“杜郎俊赏, 算而今从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后来用其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红豆 红豆在《南州记》中称之为海红豆。红豆即红豆树上结的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 “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它为“相思子”。唐代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抒发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清代朱彝尊的《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 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友人汪进士。后常用红豆来象征爱情或相思。

梅花 “以花贵, 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 咏梅诗便大量涌现。这一时期的咏梅诗, 大都是对梅花本身的描绘或用于赠别, 象征寄托尚不明显。梅花成为孤傲高洁的象征, 是在唐宋时期。张耒的“何以伴高洁, 清晓颂《黄庭》”, 张泽民的“一白雪相似, 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 风骨伯夷清”, “高洁”“独清”“风骨”正是梅花高洁人格的再现。宋代苏轼的“诗老不知梅格在, 更看绿叶与青枝”, 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正是在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性。

梧桐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大多表达一种凄苦难耐的心境。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描绘了秋日阴凉的雨打在梧桐叶上, 好不令人凄凉。李煜《相见欢》中的“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温庭筠《更漏子》中的“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实在是秋雨打梧桐, 别有一番苦楚在心头。

芭蕉 芭蕉融入古典诗歌中常有孤独忧愁之意。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 表达凄凉的心境。宋李清照有“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庭中。阴满庭中, 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词人把芭蕉作为怨悱的对象, 倾吐了内心无尽的伤感与愁闷。吴文英有《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 不雨也飕飕。”葛胜冲有《点绛唇》:“闲愁几许, 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 梦魂还要伴随着芭蕉雨声去追寻, 更令人凄恻无限。

柳树 “柳”由于与“留”谐音, 古诗中的“柳”暗含有希望对方留下来的意思。《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的佳句。古人在送别的时候, 往往有折柳送别的习惯, 表达依依惜别之深情。这一习俗汉代是其发端, 唐代是其滥觞。汉代《折杨柳》的曲子, 以吹奏形式抒发惜别之情。隋代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

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唐代西安的灞陵桥, 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 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 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地。“年年送别, 灞陵伤别”,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 柳永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都表达了伤感的离别愁绪。“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得很远, 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未曾看见, 表达了伤春的心声。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 又有谁不生起思乡之情

篇4: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古往今来咏梅的诗词歌赋,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南朝宋人陆凯在《赠范晔》诗中,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别具一格:“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人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之外,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标格之贞的吟咏日盛。前者代表是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林逋是北宋诗人,后半生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喜欢梅、鹤,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以“梅妻鹤子”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咏梅诗句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梅花》),成功地传写出梅花清幽香逸的独特风姿,是广为传诵的名句。后者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称赞梅“花中气节最高坚”,俨然是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真正进入元人景元启所叹“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至于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陈亮“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的诗句,更是遗貌取神的感概之吟。

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冒着凛冽的寒风,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意志,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元代诗人杨维帧咏之:“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提到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的特点,不能不想起唐朝诗人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这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平淡无奇,却耐人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奇特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虽属传说,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此联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昨夜”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肯定地说“昨夜”开,明昨日日间犹未见到,又暗点诗人的每日关心,给读者以强烈感染力。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颇有雄心抱负。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自己处于山村野外,只有“风”、“禽”作伴,但犹自“孤根独暖”,颇有点孤芳自赏的意味。又因其内怀“幽香”、外呈“素艳”,所以,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开无主”的境遇,而是满怀希望: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辞意充满着自信。这首诗语言清润平淡,毫无秾艳之气,雕琢之痕。诗人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个性,创造了一种高远境界,含蕴丰富。

梅花甘于寂寞,妩媚脱俗。它不因没有彩蝶缠绕而失落,亦不为没有蜜蜂追随而沮丧,更不似那癫狂柳絮随风舞,也不学那轻薄桃花逐水流,而是无私、无怨、无悔地默默绽放于严寒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美的享受,受到文人墨客的钟爱。陈亮《浪淘沙•梅》一词中有“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之句,乃以梅花的清高自比;辛弃疾喟叹“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临江仙•探梅》)则以梅花冰肌玉骨的仪态自诩;李清照在《玉楼春•红梅》中以“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写出了梅花特有的高格:其香几多,虽难测定,其意无限,却易感知。暗示梅花不以浮动于外的飘香来媚俗,来博得庸人的喝彩,而是以包藏于内的深意来警世,来觅取知己的赏识。

元代诗人王冕在《墨梅》中写到“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虽然外表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梅花品格高尚,铁骨铮铮。它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人们见到梅花,便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熏陶和激励。“穷冬万木产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欧阳修《对和雪忆梅花》),“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苏轼)梅花的孤高绝俗成为君子情操的代名词,成为诗人品德风骨的自我写照。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此诗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不受尘埃半点浸,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这是明代诗人王淇的一首诗。这首诗开头两句以拟人手法赞颂梅花一尘不染的本性和甘于清贫的品质。后二句就林和靖“梅妻鹤子”的传说发出议论,诗人用风趣的语言既点明了梅的纯贞,也说出了后人对梅花的偏爱。

篇5:有关梅花的名言和古诗

有关梅花的名言

1、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2、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5、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

6、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7、东风已有过来信,先返梅魂。

8、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9、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10、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11、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

12、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1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4、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

15、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16、溪源新腊后,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

17、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18、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1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0、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21、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22、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23、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24、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25、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26、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

27、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

28、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29、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30、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31、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

3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33、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34、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35、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

3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7、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38、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39、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40、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有关梅花的古诗

1、《梅》

温庭皓

一树寒林外,何人此地栽。

春光先自暖,阳艳暗相催。

晓觉霜添白,寒迷月借开。

馀香低惹袖,堕蕊逐流杯。

零落移新暖,飘飏上故台。

雪繁莺不识,风袅蝶空回。

羌吹应愁起,征徒异渴来。

莫贪题咏兴,商鼎待盐梅。

2、《梅花》

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3、《梅花引》

向子諲

同杯勺。同斟酌。千愁一醉都推却。

花阴边。柳阴边。几回拟待、偷怜不成怜。

伤春玉瘦慵梳掠。抛掷琵琶闲处着。

莫猜疑。莫嫌迟。鸳鸯翡翠,终是一双飞。

4、《蜡梅香》

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

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

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

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

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

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

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

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5、《咏早梅》

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有关梅花的句子

1、梅,淡雅幽香的小花,却可以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去抵抗恶劣的环境。这需要有坚强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梅如此,人更应如此。

2、我爱我家的腊梅花,它的芳香让我陶醉,它的精神让我敬佩,它的品格让我喜爱。比起牡丹它少了几分高贵,比起百合它少了几分高雅,比起玫瑰少了几分美丽,它既不能像玫瑰代表爱情,也不能像康乃馨代表母爱,可它的坚强不畏强敌的精神让我喜欢。

3、梅从不与百花争夺明艳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会飘来,那怒放中的梅花,开得那么艳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4、在百花凋谢之季,唯有梅花在努力地萌芽长大。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雪地中。只见梅花在怒放,开得那么艳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在寒冷的冬天里加了丝丝暖意。

5、中国人爱梅花,爱的就是它与中国人有这相同的精神。有这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精神。落红不是无情物,它的一生就像一部乐曲。

6、梅花,你教会了我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你让我的灵魂再次升华。你生命的足迹告诉我做什么事都要有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和那坚强勇敢面对困难都一往无前永不退缩的性格。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你就是我前进的动力,我要以你为榜样,创造出更加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让我的生命更加辉煌!

7、中国人爱梅花,是爱梅花傲雪斗霜的精神,爱梅花谦逊的精神。爱的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爱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爱它不怕困难,于无声处,傲然挺立。爱它甘愿在幕后无私奉献的心。爱的是梅花有灵魂、有骨气、有品格的精神。

8、梅花,虽然没有松柏那样毅然挺力,虽然没有杨柳那样娜多姿,但他不怕风雪,从不向风雨低头,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我就是喜欢这样旳梅花。

9、我家里有一盆梅花,它旳花朵不大,几片绿叶衬托着可爱旳朵朵小花,也许是为了让花朵长旳更好,它旳绿叶无私旳将养分奉献给了花朵。梅花那毫不张扬旳个性,让我深感敬佩。

10、是啊,在百花齐放,争芳吐艳旳春天,你不会注意到它旳身影;而在这冰天雪地中,在其它花草全部凋谢枯萎旳时候,它却绽开了鲜艳旳花朵!梅花在我心中是清高旳象征,它不甘随波逐流,与百花一齐盛开在春天,宁可超凡脱俗地挺立在风雪中。

11、梅花有清香旳气息,它洁白如雪,冰清玉洁。它不需要一些庸俗旳人们夸奖它颜色怎样鲜艳、怎样美丽,只求能把清香旳气息,洁白旳花朵为世人贡献就满足了。

12、在春、夏、秋,三季里,梅花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唯有千里冰封旳冬天,她傲立在风雪中旳坚强性格才显露出来,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旳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旳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风吹花落,你不必担心它旳花瓣会被摔破。梅花不是娇贵旳花,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开得就越有精神,越秀气。古人有句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不同于温室中旳花朵,需要人们旳给养。或许,只是些许旳阳光,就足以使她们在雪中绽放。我喜爱这梅花,更喜爱她旳骨气,她旳坚强。中华民族有很多英雄都如这梅花一般经历过磨难,饱受过摧残,但他们没有屈服。面对困难,他们没有选择退缩,而是迎向困难。这种对严寒苦难,永不屈服旳精神,正是我们所要学习旳。

14、梅花,是最无私的花。它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梅花也有被凛冽寒风吹得东倒西歪、左摇右晃的时候,每当这时,它总是默默承受着,从来没有喊过冤,从来没有叫过屈。它不因错过美丽春天而懊恼;不因没有蝴蝶伴舞而沮丧;不因缺少同伴而失落。不学娇弱桃花逐流水,不比轻浮柳絮漫天飞,只是无怨无悔的绽放于人间,努力的装点着银白的世界。梅花把春天留给了别人,而将这难以忍受的巨寒留给了自己。

篇6:梅花的古诗词

2、雪似梅花,梅花似雪。——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3、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夏完淳《寄迹武塘赋之》

4、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李弥逊《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5、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6、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旁傍溪桥。不知进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7、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谢深山雨。

8、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何逊《咏早梅》

9、雪似梅花,梅花似雪。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10、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吴文英《天香蜡梅》

11、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12、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张炎《疏影·梅影》

13、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14、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15、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16、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17、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18、靓妆才罢粉痕新,递晓风回散玉尘。

19、还带余杭、春信到燕台。

20、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1、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22、怀此恨,寄残醉。《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3、若遣有情应怅望,已兼残雪又兼春。

24、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朱翌《点绛唇·梅》

25、故园风花虚洛汭,穷峡凝云度岁华。

26、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27、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

28、月光飞入林前屋。——孙道绚《滴滴金·梅》

29、娥寒初破东风影。——朱淑真《菩萨蛮·咏梅》

30、梦回处,梅梢半笼残月。——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31、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李邴《汉宫春·梅》

32、虽是一般,惟高一着。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33、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34、多谢梅花,伴我微吟。——韩疁《高阳台·除夜》

35、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转乾坤属画家。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李方膺《题画梅》

36、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方孝孺《画梅》

37、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辛弃疾《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38、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39、回头流水小桥东,烟扫画楼出。雷应春《好事近梅片作团飞》

40、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李商隐《对雪二首》

41、来日欹穸前,寒梅着花未。

42、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苏轼《正月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43、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44、晴云度影迷三径,暗水流香冷一溪。德元《玄墓看梅》

45、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46、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47、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48、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方孝孺《画梅》

49、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唐寅《题画》

50、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51、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篇7:跟梅花有关的美文欣赏:梅花梦

推开沉重的木门,蜘蛛网锁住了木房梁,木桌子,木椅子,木床,木衣柜,木板凳。还有渐渐变得木楞楞的眼神。 器具,起居用品一应俱全。窄小的厨房里,锅碗瓢盆铮铮作响。草薪在灶里吱吱燃烧,火星四射,似乎在和腾腾的火焰说着告别,和清香的米汤饭说着告别,和暖暖的手心说着告别。

无数次抬头,徜徉在夏末秋初的傍晚。 搬起小板凳,扬起稚嫩的小脸,双手托腮,在后院等待晚霞的出现。先是树枝被云点着了,红扑扑的,像苹果。粉红,浅红,绯红,深红,一层层,一片片,一大片,天空慢慢烧起来了,直至紫红。火烧云承载着童年的小小幻想,长了翅膀,飞呀飞呀,去到山呀水呀的另一边,那里是不是住着另一个小小的我?

无数次挥手,驻足在乌瓦青苔前。看夜色吞并时间的洪流。和小伙伴穿上黑色的夜行衣,捕捉漫天的流萤,捉进白色透明的塑料袋里。给挑灯补鞋的母亲当油灯使。我们追呀,追呀,银铃般的笑声像月光洒满整个院子,星星的眼睛眨呀,眨呀,告诉我,是不是在说悄悄话?

无数次摇柄,飞奔在清凉的井水边。一下,两下,三四下。不一会儿,满满一盆水里有一个我,有一个你。咧开嘴傻笑的是你,吐出舌头翻白眼的是我。井水用处多着呢!可以溅水花,溅水花,溅水花。谁的水花溅得最大,谁最厉害。那个时候怎么不知道冷呢?好奇怪。把一桶水从头往下泼,就算是过了一回傣族的节日。明明全身湿透,心里却是如此的畅快。

无数次盘旋,在墙角看梅花飘落一季的清冷。凄微的冬日也显得分外生动起来。把梅花埋入后院的泥土中,给来年的农蔬当化肥。也算花魂犹在。

梅十年前老屋一夜之间化为断壁残垣。来不及留下只言片语,又添新颜。

梅花树下梅花庄 , 梅花庄前梅河绿。

梅花庄里梅花院 , 屋前院后满梅花。

落尽残红入苍苔,化作春泥更护花。

篇8:有关梅花的古诗词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

古诗词极具概括性, 小学生知识面窄, 文学基础相对较差, 古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很难理解。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文字精炼、情感丰富、意境优美。古诗词是中华古代文明的瑰宝, 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 能够从小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 从小积累语言文字知识, 有助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古诗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教师要倍加重视, 培养学生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但是就我国目前古诗词教学情况来看, 并不理想, 主要是由于我国教师受到传统教学影响较深, 在展开教学工作时, 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将重点放在古诗词背诵上, 让学生背诵诗词, 并重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诗词的含义, 学生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学起来比较吃力, 因此, 对古诗词并不感兴趣, 因此, 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必须要重视古诗词的教育,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

要重视课前预习工作, 很多教师并不重视课前预习这部分, 但是课前预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 在课前学生自行预习课文, 对古诗词做大致的了解, 尤其是当学生了解到写作背景时, 更加会被古诗词深深吸引。诗人创作时, 都是从自身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将自己的感情通过诗歌表达出来, 所以, 诗歌中都是意境的表达。以人教版教材中陆游的《示儿》为例:“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只有对写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 感受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 才能加深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诗人的风格特点是多样的, 通过了解一个诗人的写作风格, 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李白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所创作的诗与辛弃疾所创作的词, 风格相同, 都是雄伟、有气魄的。而诗人李清照与王维所创作出来的诗词, 多会给人委婉、阴柔之感, 阅读这两位诗 (词) 人的作品时, 无不是种美的享受。作者的写作风格不同, 抒发的感情也不尽相同。

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小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有待开发,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往往难以引导学生展开对意境的切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 在多数学校都采用了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词的意境, 教师可采用视频或是幻灯片, 打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瞬间步入意境中。另外, 还可带领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朗读, 从朗读中细细品味诗词的美妙之处, 同样可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都配有插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由插图让学生想象诗词背后的故事, 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帮助学生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

四、抓住重点字、词、句感受意境

古诗词语言精练, 通过很短的篇幅就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往往通过几个字甚至一个字就可以创造出美妙的意境。以人教版教材中王安石的《泊船瓜舟》为例: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个“绿”字就表现出春意盎然, 意境美不胜收。在学习这首诗时, 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把“绿”字换成别的字, 体会一下更换之后的效果,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绿”字的传神, 体会“绿”字的意境。

五、带领学生研究古诗词的修辞格

诗人在创作当中, 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 例如拟人、夸张等, 这些修辞格的应用, 使得诗歌更具有美感, 更可表达诗人的情感。在教学古诗词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修辞格的理解, 指导学生深入掌握各类修辞格在诗中的应用。

六、举办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

举办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较好方法, 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可开展诗歌朗诵比赛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朗诵, 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还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参与各种诗歌比赛活动, 真真切切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印象, 并在教师的指导之下, 朗诵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中。

七、扩充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范围

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与学生的阅读数量是成正比的。现阶段, 小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数量严重不足。一方面, 学校对古诗词学习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不会拿出过多时间来让学生用于阅读古诗词。另一方面, 受中国考试制度的影响, 教师过分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 过多占用了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数量。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多读古诗词, 多背古诗词。

八、改变传统的课堂评价方法

篇9:梅花情缘 诗词情愫

我记忆中首先看到的梅花,是梅、兰、竹、菊四条屏的画。那时初见梅花,便引起我心灵的颤动,感觉和梅花有着某种情缘,某种亲近。后来所接触的梅花,大概算是我国古诗词中的梅花。南朝陆凯有诗“折梅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宋代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元代王冕的“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些咏梅诗,首首都滋润了我的心田,而陆游的那首咏梅词使我的心更加浸透着梅花的悠悠香气:“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風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后来,毛泽东主席反其意而用之,写下了那首包含深情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词中之韵已如滴滴甘露落于我的心田,使我对梅花的情更深而愈难解了。

我所亲见的梅花并不多,只知道腊梅在白雪覆盖之时吐露芬芳,春天捎来初信时,红梅花儿挺起艳红的花蕾,白梅则会在春风中展开洁白的衣裙,“散作乾坤万里香”。另外的梅花,我亲见的就没有了,只是听说还有墨梅、泥金梅、鸳鸯梅等200多种。每种梅花都各有千秋,但我却对腊梅情有独钟,因为在百花凋敝时,她却怒放那金黄色的花朵,散发她那沁人心脾的幽香,给忍受冬日寂寞冷酷的人们一丝慰藉、一丝温暖和一丝希望。“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对腊梅最为恰当的描述。

“不以容颜取悦于人,而以精神鼓舞人。”这便是我对腊梅的情之所由。也许在这个无雪的冬季里咏赞梅花,语言会显得苍白无力。但我总觉得,即使无雪,雪里梅花的精神气质也会犹如梅花的缕缕清香,长留在我们的心间。

篇10:赞美梅花的古诗词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15、《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16、《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17、《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18、《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19、《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20、《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21、《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22、《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23、《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4、《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25、《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篇11:描写梅花的古诗词

2、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何逊《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3、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4、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5、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6、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阴铿《雪里梅花诗》

7、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8、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9、梅片作团飞,雨外柳丝金湿。――雷应春《好事近・梅片作团飞》

10、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吴锡麒《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11、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12、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13、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范成大《喜晴》

14、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陈孚《咏永州》

15、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16、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早梅》

17、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18、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道源《早梅》

19、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0、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辛弃疾《念奴娇・梅》

21、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22、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23、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24、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25、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李方膺《题画梅》

26、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27、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28、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29、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30、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31、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32、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陆游《落梅》

33、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34、雪似梅花,梅花似雪。――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35、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阴铿《雪里梅花诗》

36、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张炎《疏影・梅影》

37、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38、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39、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苏轼《西江月・梅花》

40、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苏轼《洞仙歌・咏柳》

41、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2、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李弥逊《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4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44、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45、匝路亭亭艳,非时``香。――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46、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毛滂《踏莎行・元夕》

47、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48、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明本《九字梅花咏》

49、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篇12:赞美梅花的优美古诗词

2、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贺铸《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3、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陈孚《咏永州》

4、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5、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李方膺《题画梅》

6、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7、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题画墨梅》

8、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9、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10、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11、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12、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李邴《汉宫春·梅》

13、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14、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15、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道源《早梅》

16、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李弥逊《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17、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18、草薰风暖摇征辔。——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9、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20、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陆凯《赠范晔诗》

21、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22、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高启《咏梅九首》

23、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24、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篇13:有关梅花的古诗词

在历史上长廊里,我们到处可寻觅到茶的踪迹,可见其之重要。它最早出现于辞书,也最早出现于中国,中国的丝绸之路将其走向了世界。翻阅史书典籍,可发现许多文人雅士均爱品茶,在许多诗词作品中都可以他们对茶的高度赞赏,如唐代诗人钱起对于茶就尤为喜爱,曾在诗中写道:“竹下忘言对紫笋,全胜羽客醉流霞,”可见他对紫笋这种茶叶的喜爱不一般。然而,由于茶独特的清香吸引了大家,随着科学领域的发展,人们对茶进行科学探索上发现它里面含有茶多酚、黄酮等成分,从而能够有益人的身体健康,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合理饮用茶水来调节血压血脂;茶多酚的成分可以抗衰老;饮酒过多导致的头晕等不适可以通过饮茶解决等,它成为了一条健康养生的捷径。

由古至今,它一直伴随人们左右,为我们不论在文学之美上还是日常的实用上都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因而对于历史留下关于茶的诗词歌赋文学作品,静下心来细细的赏析,探索其中的实用性和文学性,我们定会发现一个世外挑源。

1品味唐诗文学中的茶文化

1.1文学性

谈到唐诗中茶的文学性,我们就可以谈谈柳宗元的《巽上人以竹间自采茶见赠酬之以诗》这首诗,诗中开篇就写道;“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描绘了一幅茶树隐现在翠绿的湘竹中,茶树的叶子上凝结着晶莹的水珠的唯美画面,一句诗便将茶的美展现,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中又写到:“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这两句可将茶的神韵传神的展现,其幽香清久不散,扑鼻而来如沐春风,这股清香涤荡了内心,让灵魂得以净化,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与赞美,用其功效之大侧面衬托茶的清香。他的诗仿佛带人走进了一个茶香飘过,春风吹来,清新宜人的舒心画面,在春风拂面,阳光撒进屋内,静坐于室内,品一杯茶,写一首诗,感受友人的关怀的环境中,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令人舒心不已。

1.2实用性

据历史记载,茶最初是被使用源于他的药用功能。从现代科学角度发现他确实因为含有一些微量的物质能够提神醒脑,而在唐代的《咏茶十二韵》中,齐已就曾写道:“嗅觉精新极,尝知骨子轻”,他认为人在饮用茶水后,会变得亢奋,精神极佳,有曾说“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可见这茶不仅能够给生活带来以雅致的享受,同时也是具有一定实用性,能够提神醒脑。

对于古人而言,茶的实用性不仅能够提神醒脑;同时它还能够醒酒,而且这种做法与观点一直沿用至今,在《西山蓝若试茶歌》中,白居易就曾说过“白云满碗花徘徊,悠扬喷鼻

宿酲散”,意思是讲闻闻茶叶,就可以解酒,醒宿醉。温庭筠也曾在他的《西陵道士茶歌》中写道:“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点点疏香便能够提神清心,还能在心境上历练自己,达到无尘的境界。

茶,不仅能在生活中有着实实在在的功能,从诗中我们也可以寻觅到古代文人骚客用它来寄情,由他来传意。在《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中,钱起写道:“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他描绘了自己与友人聚于长孙宅的画面,查阅史书典籍,钱起在做此诗时,正处朝堂之上,然而相聚中却无行酒令等画面,而是品茗,与有朋友聊人生,极为的舒心,怡然自得。可见茶也是情感的寄托,朋友相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品味宋词文学中的茶文化

2.1文学性

郑板桥,清朝为人熟知的清朝诗人,他曾经说过“: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这句词,格式整齐,通俗易懂。然而这一句词的来源却与苏东坡颇有渊源,据说,苏东坡曾被调往杭州任职,在前往杭州的路上途经一个寺庙,苏东坡进去向和尚询问路途,且稍作休息喝上一盏茶水,然而在刚开始时,苏东坡并未被对方礼仪相待,和尚仅对东坡说了一个字眼:“坐,”并对跟在一旁的小和尚说:“茶。”时间已久,苏轼的言语之间展现的不凡,让和尚感到震惊,便转换了字眼,坐变为了请坐,并嘱咐小和尚上茶,并询问苏轼的身份,发现原来坐在自己对面的是鼎鼎有名的诗人苏东坡是也,态度有当初的冷漠发生了180°的转变,变成请上座,同时立即叫来小和尚,说:“上香茶。”此后,这个典故被世人所知,泛而流传。

此人前后态度的对比,在郑板桥的对联中被极致的展现,老和尚的丑态委婉地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虚与委蛇、表里不一的状态。

2.2实用性

在郑板桥的这副对联与典故中,表面传承的是一种礼仪态度,然而在典故之下,实际上是委婉的展现世人为人处世态度表里不一,阶级观念下导致的阿谀奉承,用有色眼睛看人的世态炎凉。这是当时阶级统治下社会的病态,然而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处世方式,不仅出现在故事背景下的宋朝,在当今的社会,依旧比比皆是这种现象。究其缘由,我们倘若需要改善这种病态的现象,还需从幼儿启蒙时的教育开始,都说孩子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因而对幼儿的施教固为重要。《三字经》中曾说“人之初,性本善,”那么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培养成就了孩子将来的变化,是恶是善皆在与此。人若有才固然好,然而没有一份好的品性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什么有益之事来,所以说知识是把双刃剑,若想只取其好处,必然首先心存善念,也就是说成人为先。不论我们作为老师抑或是父母都应当首先学会给予孩子一份好的品性,注重孩子的品行,人文素质的培养,避免典故中老和尚的处世态度的悲剧在孩子的身上上演,做人不该用有色眼睛去看待,应带表里如一,对人以诚相待。

在如今的教学事业上,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与世界接轨上,在课堂效率上有所改善的同时,也不可以忽略学生品行的培养,三观需正,人文观点和素养要不断提升,培养的学生品学兼优才是真正改革,才算真的成功。

3品味明朝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3.1文学性

在明朝有本旷世奇书,名曰《金瓶梅》,虽然其内容中含有许多淫秽不堪的东西,但当我们从文学作品的角度去审视它时,也可以发现里的精华,其中文中就写道:“闲是闲非休要管,渴引清泉闷煮茶”。意思是说过于好奇探究世间的是非,收起自己的好奇心,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倘若觉得口渴,饮用泉水煮茶饮之,切勿干涉别人的事。这句诗简明扼要,直接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做自己勿问是非,如此简洁明了,也具有一种别致的魅力,让人看了便一目了然,心中也很舒坦。然而除了赏析诗句的文学魅力,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出现了:都说每本小说里塑造的背景都和作者所处的年代的背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那么作者这样的处世的态度,究竟是何原因呢,作者所处的年代背景也许就是原因所在了。

3.2实用性

作者的态度衍生到今天,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第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第二就是不要多管闲事。就当初作者所处的时代而言,那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做法,而就如今的社会时代背景而言,这句话不可全而取之,这种处世的态度过于极端了。如今的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然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却变得越来越冷漠,很有可能明明两人是邻居然而却互不相识,远亲不如近邻早已消失殆尽,助人为乐之事越来越少,态度越来越麻木,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早已变得一文不值。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文化水平在提高,然而却成就了这么一个病态,防人之心过剩,人人心知肚明,却也无可避免。在这个社会中各种是非过多,真真假假早已无从辨别,但是如果我们是出于理性的认知,不扭曲事实的情况下发表公正的看法,也并无可厚非。比如说:在社会中,新闻联播便是一个最可观的平台,而且他的影响不是其他媒体可比拟的,这时候,公正理性的态度就很重要的,都要有理有据,用事实说话,不能感性说事,这样的态度下关于这种事情的评断还是要值得推崇的,倘若人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我们的新闻将从何而得知呢?因此这种过于置之不理的态度还是需要摒弃的,但对于许多八卦娱乐新闻就勿要过于关注,对他人的做法过于加入自己的主观意识与态度来加以评判。

4结论

从古至今,茶一直都与历史相融,一直不可或缺;人们都爱它独特的清香,品它时给人在心境上给予的宁静,心灵上予以的放松,味蕾上以美的享受。回放历史,茶一直受文人才子的推崇,各种对茶抒发赞美之意的诗词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可见他在文学历史上的位置不一般,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浓厚文学色彩的它,站在科学角度来说,茶也有一定的实用性,如今生活快节奏的社会,人们的身体可以通过茶来调理。我们历史留下的诗词作品中很容易找到茶的身影,对它的赞美之意更是不胜其数,虽说与现代人科学的角度相比,虽然缺少理性认知,却更为的浪漫唯美,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份无法取代的独特之处,成就诗词文学作品独特的历史地位。文学的气息下实用性被现代气息衬托的更是淋漓尽致,坦然平和的心态,为人处世的认知,为人师表的态度等等,在这充满浮华的社会仍值得我们重视,取其精华,用之于自身,以文学为辅助手段将精华延续下去,为中国文明的传承出力。

参考文献

[1]施叶.中国诗词中的茶文化[J].青年文学家,2013(32):116-117

[2]梁彤.茶诗,中国茶文化的明珠[J].老年人,2015(8):132-134

篇14:有关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朗读背诵策略

古诗词语句优美,节奏明快,和谐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对古诗词按照常有的句式七言(四、三节奏)、五言(二、三节奏)读出节奏。一首古诗词的朗读采取的样式多样: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2.师生轮读。3.男女生对读。4.学生齐读等。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又可以提升朗读的效率。经过三、五遍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之后,学生很快就能背诵了。屈指一算,也就七、八分钟的时间,学生会背了,学习起来也就轻松了。

二、理解、默写策略

(一)理解诗歌的策略

1.了解作者及诗词创作的背景。诗词作者的身世、经历、创作风格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是引发其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学生了解这些对其理解诗词的帮助很大。

2.抓住诗词中的关键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一首诗、词往往透过几个关键字词就能体会出诗词的情感和主题。“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一个“独怜”写出了作者对滁州西涧景色的喜爱,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找一丝自由和安静的心情。

3.抓住诗词中所写的景、物、事,再现诗词的意境,体会诗词创作的氛围及融入的作者的感受,进而帮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其中写有“清风”“明月” “稻花香”“蛙声”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农村夏夜的美好景象,传达出丰收在望的欣喜之情。

4.抓住诗词中的名句去理解诗词所蕴涵的哲理或抒发的感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写出“沉舟侧畔,千帆京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的景象,告诉我们历史会向前发展,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因此没有必要为自己的不幸经历而沉沦悲哀。

(二)默写的策略

对古诗词的默写, 学生往往是对生僻、疑难的字掌握的比较好,反而是对那些常见的字把握的欠准确,容易写错、写别,或者写漏。虽说背的很熟练,但在默写时,由于疏忽,结果是前功尽弃,失分严重。针对学生默写写漏字的现象,我采取让学生写后养成仔细检查的好习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对学生在默写中容易写别字的现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读准字音。

三、古诗词名句赏析策略

一首诗词真正能让人耳熟能详,诵读不忘的往往都是那些蕴涵丰富、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赏析古诗词中名句,赏析古诗词中名句是中考命题者比较青睐的题型,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的角度去赏析其妙处。

2.从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角度去赏析。不少诗词的作者都是写景叙事中融入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

3.从所写诗句隐喻的角度,言此意彼,巧妙含蓄的表情达意。

4.从诗词所描写的景物的特征去体会诗歌的美丽。

5.从诗句的结构、对仗的角度赏析。很多诗句的结构对仗工整。

上一篇:爱护校园公物教案下一篇:全国知名青年作家交流会高校交流峰会大学软件学院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