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2024-07-03

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精选十篇)

古代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篇1

宋人爱梅, 所以宋词中很多作品描写梅花的“暗香疏影”之姿, 如曾慥有“清友, 群芳右, 万缟纷披兹独秀, 天寒月薄黄昏后” (《调笑令·清友梅》) 描写了黄昏后独立摇曳在寒风中的一株寒梅, 词人以花孤芳自赏。贺铸《南歌子》:“傍水添新韵, 横墙露粉颜。夜来和月起凭阑, 认得暗香微度有无间”, 写水傍墙边有一株斜梅, 冰清玉洁, 柔和的月光下发出淡淡幽香, 神色味俱佳。宋代无名氏《南乡子》也云:“雪态冰姿巧耐寒, 南北枝头香不断”, 诸如此例, 举不胜举。这些可谓梅花表层特性描写, 寄托了词人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态度。

梅花傲雪不与众花争艳又给人孤芳之感, 刘学萁《贺新郎·再韵赴梅》明言梅花“孤芳复与群芳别”, 赵长卿《探春令·赏梅十首》之二曰:“芳心自与群芳别, 尽孤高清洁”, 李坦然《风流子》中赞梅花为“别是一般, 孤高风韵”, 均体现了宋人咏梅, 孤芳自赏的审美心理。其次, 宋人特别重视梅花的凌寒之性, 喜赞赏梅花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如叶梦得《南乡子》:“山畔小池台, 曾记幽人著意栽。乱石参差春至晚, 徘徊。素景冲寒却自开。”乱石中的一株梅树, 独自在严寒中盛开。贺铸《南歌子》:“心蹙黄金缕, 梢垂白玉田。孤芳不怕雪霜寒, 先向百花头上探春。”鲜艳的白瓣黄蕊的梅花, 不怕霜雪的严寒, 率先在百花之先绽放探春。而辛弃疾词中的梅花更是不畏严寒, 在风雪飘零中“先出岁寒枝”, 《江神子·赋梅》:“暗香横路雪垂垂, 晚风吹, 晓风吹。花意争春, 先出岁寒枝。”宋人赞赏梅花的傲雪抗寒, 深受它的高洁品格的影响, 同时也用这种精神鼓舞和熏陶自己。

宋人用梅花的高洁品性, 衬托自身的气节操守。苏轼满腹经纶, 但遭遇十分坎坷, 曾与当政者意见不合而自求外任, 元丰二年还因乌台诗案入狱, 险至丧命。他曾作《定风波·红梅》词, 称赞红梅标格为“偶作小红桃杏色, 闲雅, 尚馀孤瘦雪, 霜姿。”他身处逆境, 宁肯自怜幽独, 也不愿屈服现实, 这正映衬了梅的高洁本性。梅花不嫌贫爱富, 不论是在凄凉的竹篱茅舍边, 还是在富贵的琼楼玉宇中, 它都是一样傲雪怒放:“道是花来春未, 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横斜, 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 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郑域《昭君怨·梅花》) 梅花更无意争春, 俯视群芳的标格:“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冷清的驿站旁, 残断的小桥边, 饱经风雪摧残的梅花在黄昏里独自开放。它无心和百花争艳, 任随百花嫉妒。即便是飘落在道边, 遭受车马的践踏, 化作泥土尘埃, 它的清香仍一如往昔。词中每一笔都将梅花品格与人的品格融合在一起, 梅品即人品, 表达出物人同一的审美意境。

二.宋词中的梅花典故

梅花资质幽雅, 清香可人, 不畏残冬的风雪, 把春色带给人间。故在我们传统的审美意识中, 梅花之美, 不仅在于它的形貌, 更在于它的精神。现实社会生活中, 它一直被看作是高洁人品的象征, 所以宋人甚爱梅。宋词中吟咏梅的高洁品质, 也有宋人引用的几个典故, 这些典故寓意很深, 使得词中梅意象也上升到超越宋词本意的另一个层面之上。

1. 梅妆———天真妩媚之代表

宋人女子妆扮多喜花妆, 宋词中提及较多。花妆则以梅花最多。《太平御览》引《杂五行书》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 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 梅花落公主额上, 成五出花, 拂之不去。皇后留之, 看得几时, 经三日, 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 竞效之, 今‘梅花妆’是也。”此后, 寿阳公主以及她的“梅花妆”也大量的出现在历朝历代词人咏梅的诗词中。

吴文英《玉楼春》写京市舞女妆扮为“茸茸狸帽遮梅额, 金蝉罗翦胡衫窄”, “梅额”即是梅妆。黄庭坚《诉衷情》写女子于霜冻后不顾天气寒冷而“呵手拭梅妆”。又如柳永《瑞鹧鸪》:“寿阳妆罢无端饮, 凌晨酒入香腮。”李坦然《风流子》:“谁道寿阳妆浅, 偏入时宜。”毛滂《浣溪沙·月夜对梅小酌》:“蜡烛花中月满窗。楚梅初试寿阳妆。麒麟为脯玉为浆。”王庭珪《临江仙》:“闻道寿阳如许好, 晨妆洗尽微殷。可怜玉骨瘦孱孱。”陈允平《花犯》:“报南枝、东风试暖, 萧萧甚情味。乱琼雕缀。幻姑射精神, 玉蕊佳丽。寿阳宴罢妆台倚。”周密《满庭芳·赋湘梅》:“玉沁唇脂, 香迷眼缬, 肉红初映仙裳。湘皋春冷, 谁翦茜云香。疑是潘妃乍起, 霞侵脸、微印宫妆。还疑是, 寿阳凝醉, 无语倚含章。”无名氏《蓦山溪》:“水清月淡, 疑是寿阳妆, 烟浪急, 小桥横, 点点疏清影。”无名氏《定风波慢》:“似寿阳妆阁, 初匀粉面。”无名氏《尾犯》:“玉莹冰清容质。迥不同、群花品格。如晓妆匀罢, 寿阳香脸, 徐妃粉额。”无名氏《望远行》:“天赋自然雅态, 似寿阳、初匀粉面。”无名氏《满庭霜》:“寿阳女, 新妆淡淡, 粉面曾施。”无名氏《千秋岁》:“寿阳妆面靓, 姑射冰姿莹。”无名氏《小重山》:“寿阳仙骨瘦, 玉无纹。”可见, 寿阳公主和“梅妆”娇憨、眉妩、天真的神韵在宋词中已成为冰姿玉态、自然雅态的梅花的写照。

2. 赠梅———爱情友谊之象征

赠梅之事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意味。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春来花开, 春去无情, 目睹芳菲之易逝, 倍感人情之堪怜。因而生出无限悲悯思念之意;另一方面世事难料, 天涯暌隔, 思而不见, 只能用此易逝之芳信, 传递美好之讯息, 表达思念之感情。赠梅来自南朝宋陆凯折梅题诗以寄范晔之事。据《荆州记》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 自江南寄梅花一枝, 诣长安与晔。赠诗曰:‘驿使, 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 给雪满长安的友人带来了温暖的关怀与问候。宋代咏梅词中大量使用此典。如卢祖皋《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何日还寻后约, 为余先寄梅枝。”杨亿《少年游》:“千寻翠岭, 一枝芳艳, 迢递寄归人。”晏殊《瑞鹧鸪·咏红梅》:“前溪昨夜深深雪, 朱颜不掩天真。何时驿使西归, 寄与相思客, 一枝新。报道江南别样春。”王观《江城梅花引》:“年年江上见寒梅。暗香来。为谁开。疑是月宫、仙子下瑶台。冷艳一枝春在手, 故人远, 相思寄与谁。”贺铸《绿头鸭》:“凤城远, 楚梅香嫩, 先寄一枝春。”洪适《临江仙》:“相思凭过雁, 飞送一枝梅。”侯寘《蝶恋花》:“拂拭冰霜君试看。一枝堪寄天涯远。”程大昌《念奴娇》:“一枝寄赠, 教渠知道春复。”刘辰翁《行香子》:“拣一枝、寄与芳尊。”宋人认为梅是春天的使者, 代表着生机勃勃, 赠与亲人、朋友, 代表着友情、亲情、爱情。表达他们内心无限情思。

在宋代, 当时的交通状况下, 赠梅此事也可能是处于人们情感无诉的美好期望与幻想。引柳宗元《早梅》:“欲为万里赠, 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 何用慰远客”, 可谓道出了隐情, 也更增添了这一典故的悲剧色彩。又如赵子发《阮郎归》:“一枝欲寄北人看。如今行路难。”北疆己经沦陷, 词人无法向沦陷区的亲友寄赠自己的情意, 好不烦恼。李清照《孤雁儿》:“一枝折得, 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国破家亡, 亲友们在逃亡中都走散了, 丈夫也离开了人世, 这枝梅还能寄给谁呢?“没个人堪寄”将词人的一片悲痛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如权无染《孤馆深沉》:“拟待折、一枝相赠, 奈水远天长。”南山居士《永遇乐.梅赠客》:“一枝堪寄, 天涯远信, 惆怅塞鸿难倩。”周密《齐天乐》:“一枝空念赠远, 溯波流不到, 心事谁表。”由于路途太远, 无法将梅寄赠给自己思念的人, 词人们只能怀着惆怅的心情, 叹息念远。

宋词中梅花意象触角十分广阔, 词人不但写出了梅花之姿态, 也写出了梅花之风神, 更写出了梅花之品格, 同时也饱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

摘要:梅清姿神韵, 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梅花有傲雪抗寒的斗争精神, 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又有孤高亮节, 不同流合污之品格, 所以又与兰、竹、菊一起被誉为“四君子”。但在中国的传统名花中, 梅花是后起之秀, 不像桃李、芍药、荷花那样显眼。“《离骚》遍携香草, 独不及梅。六代及唐, 渐有赋咏, 而偶然寄意, 视之亦与诸花等。”到了两宋时梅花最终被推为“群芳之首”, 成为了崇高文化的象征。爱梅和咏梅已成为宋代社会的一种普遍风尚。

关键词:宋词,梅花,意象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G].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谢钧祥.全宋词佳句精编[G].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

[3]孙云谷.历代名家咏花词全集[G].北京:博文书社, 1990.

[4]邓乔彬.宋词与人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5]张玉璞.浅酌低唱—宋代词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M].济南:济南出版社, 2002.

[6]许兴宝.春江花月夜—宋词主体意象的文化诊解[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0.

[7]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95.

梅花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析 篇2

周敦颐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三种植物都被人格化,成为某种品格的象征。这种文化特色由来已久。其实关于中国文化中赋予植物人格特点的传统,始于屈原的楚辞。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正是由于楚辞在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使后世诗人自觉不自觉地继承并发扬了植物人格化的传统。于是便有了梅花高洁,绿竹不屈,等等深入人心的植物意象。本文结合这种诗歌创作传统,重点分析梅花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

梅花,指梅树的花,寒冬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享有“花之魁”之誉,具有形神兼备,色香俱佳,独领天下春的风姿。

古往今来,梅花诗词不胜枚数。据不完全统计,从先秦到清末,有关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的诗词作品,有关梅的达3500多首,仅次于竹的4100多首,而高于菊(3400首)和兰(3000首)。我国最早的梅花诗大约是《诗经》,《召南》中有首《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终南》中也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但彼时的诗歌创作中虽有比兴,却还未达到人格化的高度,梅花的表现意义较为单一。晋时,咏赞梅花的诗赋开始出现。陆凯赋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是他在早春梅开之时,自荆州摘下梅花,托邮驿赠送远在长安的范晔,诗意隽永,情趣盎然。南北朝时,梅花诗文渐盛,尤以何逊《咏雪里梅》、庾信《梅花》及萧纲《梅花赋》等最为脍炙人口。唐诗中的梅花意象渐渐走出自然局限。梅花的曲折多姿、傲雪斗寒、幽香艳丽,激发了诗人更多的激情与灵感,由感官向心灵开拓,梅花开始被赋予品格操守的内涵。接下来的宋朝成为了梅花诗的一个高峰,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李清照、陆游等大家纷纷留下了众多咏梅绝唱。其中有“梅妻鹤子”的林逋,有因“落梅诗案”坐废十年、留梅诗130余首的刘克庄,还有堪称“咏梅专业户”的张道洽,一生写梅诗300多首。

纵观这些古诗词中梅花所代表的意象,不难发现,共有以下几点:

(一)脱俗高洁的形象 :南朝鲍照的《梅花落》:“庭中有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落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这里诗人笔下的梅是节操高尚的旷达贤士。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满庭芳》的结句:“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赞美了一种饱经苦难折磨之后,仍孤高自傲,岁人生存在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元代贯云石的《双调.清江引 咏梅(其一)》:“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他笔下的梅花不招蜂惹蝶,孤高纯洁。

(二)凌寒不屈的形象: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纵然青女要下霜来摧折梅花,但过早开放的梅花依然是亭亭玉立,花容清丽,足见其傲骨。明代李渔曾论赏梅:“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可见,雪与梅常常是不可分开的,张谓《早梅》诗云:“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春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许浑《早梅》亦云:“素艳雪凝树。”寒梅花发,似玉如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等都表现出梅之傲骨不惧严寒。

(三)隐士形象:萧德藻《古梅(其二)》:“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借梅自咏,以明终隐着志。方岳《梦寻梅》:“野经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诗一开始就推出一个幽雅僻静的背景,曲径通阴者之家,这是诗人理想的生活。所谓“寻梅”,亦莫不是寻隐逸。

(四)梅花传情: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折梅花寄赠友人,正是借以表达自己以梅花自许,亦一梅花许人,对于友人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赞赏;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岭北霜枝最多忍,忍寒留待使君来。”王安石《梅花》:“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折梅寄友后又逐渐代表一种情绪,诗人看到梅花就不由得想起远方的朋友。

以上四点是笔者总结的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诗歌创作中的主要意象,另外梅花在比喻美人,传达祝福等方便也有较多象征意义,在此不作赘述。

浅析古代诗词中的长城意象 篇3

【关键词】长城;诗词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横贯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 、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8851.8公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笔者就长城意象书写的内容分析如下:

一、描绘长城雄风

长城,以其雄伟的气势,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吸引了许许多多的骚人墨客,艺匠画师,以及帝王将相,為之泼墨挥毫,笔走龙蛇,讴歌咏唱,描绘万里长城的雄风。隋代杨广《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中有:“萧萧秋风起,悠悠万里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描绘悠悠万里长城,如实地叙述了修长城的行动和目的,格调生动高昂。唐代李白有:“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战夫若熊虎,破敌有馀闲。”(《夏州崔常侍自少》)唐代杜牧也说:“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送张遥之寿阳幕》)清代乾隆皇帝有:“金墉迤逦倚山尖,想象当时守备严……千秋形胜因循览,万古兴亡取次觇。”(《望长城作》)均是讴歌长城的伟大作用。《水经注》上说:“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明史兵制》上说,终明之世,长城的防御力量很大。“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其中著名的八达岭、弹琴峡、嘉峪关等,均是长城著名景点,被无数的诗人讴歌。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长城的精华,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而最早留下八达岭诗章的是唐代诗人高适,他在诗中写道:“绝坡水连下,群山云共高”。金代刘迎有:“萦纡来不断,奕奕似流水,鲸形曲腰膂,蛇势长首尾。”(《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极写八达岭雄伟的气势。明代倪祖有:“八达雄垣起戍楼,风烟朔漠塞边秋。”(《八达岭》)陈春啸有:“倚天舒啸气如虹,极目长城第一峰。万里垣墉连朔漠,千秋堡堠傲苍穹。烽烟早净王戈泪,伟业方兴鼎革工。莫对关山嗟往事,且看寰宇仰神龙。”(《登八达岭 》)清代康有为:“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且勿却胡论功绩,英雄造事令人惊。”(《登八达岭》)。弹琴峡位于五贵(鬼)头山间。峡谷中有温榆河由北入峡,经过两个曲折后向南流出,此段即是弹琴峡。但在修八达岭公路时,河道被砂石填平,弹琴峡自此空有其名。峡西壁上,仍留有“五贵头弹琴峡”六字。元代陈孚“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弹。”(《弹琴峡 》)清代顾炎武 :“居庸突兀倚青天,一涧泉流鸟道悬”(《居庸关二首》)。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

二、控诉筑城怨愤

汉代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柱。”唐代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唐代于濆在《长城》中写道:“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 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土。”明代尹耕的《修边谣》“去年修边君莫喜,血作边墙墙下水。今年修边君莫忧,石作边墙墙上头。”都是用来表达人民对修筑长城的不满。《孟姜女哭长城》最能表达修筑人民的心声。传说秦朝时,范杞梁被抓到北方修筑长城,其妻孟姜女带着寒衣千里寻夫。到长城脚下后,不但未找到丈夫,反而被秦始皇垂涎。孟姜女终日痛哭,终于将长城哭倒,露出丈夫尸骨。百姓借此传说斥责了暴君对人民的残酷奴役,统治者借此传说宣扬了礼教中的“贞烈”,因此流传千古,如今山海关外凤凰山上仍保存有明代重修的姜女庙(又称贞女祠)。唐朝贯休的《杞梁妻》:“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染贞妇啼呜呜。”清代丁澎的《度岭见长城》:“沧海不沉秦女石,浮云欲动楚臣冠。”都是使用孟姜女的典故,通过对比,极写筑城的怨愤。

三、书写征戍疾苦

长城的作用在于战争中防御。烽火台又称烽堠、烽燧、烟墩、狼烟台、亭等,用于传递军情信息。关是长城上的出入口,多设置在狭窄的山口或要塞处,因此又称关口、关塞、关隘。关上建有关城,出境入境必须通过关城。长城上的关或以“关”名,如居庸关、山海关;或以“口”名,如古北口、喜峰口。魏晋陆机的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有:“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仰凭积雪岩,俯涉坚冰川。冬来秋未反,去家邈以绵。猃狁亮未夷,征人岂徒旋。末德争先鸣,凶器无两全。”唐代李益《统汉烽下》写道:“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唐代李频在《赠长城庾将军》“向国报恩心比石,辞天作镇气凌云。逆风走马貂裘卷,望塞悬弧雁阵分。定拥节麾从此去,安西大破犬戎群。” 唐代高适《蓟门行五首》中写道:“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诗人们借长城表达对战争忧虑。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今长城已失去了它的军事用途,更多的体现在我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激励着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保卫我中华民族。同时也在见证我中国人民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团结一致拼搏进取,“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抒写新的奇迹抒写新的辉煌。

古代文学中的柳树意象 篇4

1. 柳树的简介

柳树大致分垂柳和旱柳,属杨柳科。垂柳又叫杨柳,为落叶乔木;旱柳又称杞柳,亦为河柳,是落叶灌木。柳树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柳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以须柳根生长为主。

2.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柳树

2.1 中国文人的爱柳情结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小雅·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在那个时代,柳树就已经成为人们诗歌吟唱中重要的意象。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文人更是赋予柳树极大的热情。

柳树在古代文化中常让人联系起清明、寒食节。古人有清明禁火插柳的习惯。晋文公重耳曾在清明节寒食戴柳来纪念被火烧死的介子推。插柳的风俗一说是纪念神农氏“教民稼穑”;另一说是用来预报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黄巢起义时曾经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东晋陶渊明先生在自家门前种了五棵柳树,与柳朝夕相伴,自号“五柳先生”,并曾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五柳先生传》。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沿河岸边植柳树,并以本姓赐之,称“杨柳”。唐代更有爱柳成痴的“柳痴”柳宗元曾在失意时写下:“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荫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借柳树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明末清初大作家蒲松龄的故乡有一条柳泉,蒲松龄在泉边栽柳,在这里设茶采风,自称“柳泉居士”,写下了千秋奇书《聊斋志异》。

2.2 柳树与送别

古诗中,文人多以柳树为意象抒发送别之情。“柳”字与“留”字读音相同,“柳树”就是“留树”。早在汉代,人们有折柳送别的风俗。汉代长安人送别亲友,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一种特有的习俗,“折柳”也成为送别的代名词。诗仙李白有诗《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隋代无名氏有《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王之焕《送别》:“杨柳东风树,条条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代王维作千古送别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该诗仿佛一部以柳树为舞台背景的短剧:沥沥春雨后,在古色古香的驿站旁,柳树刚刚长出新绿的嫩叶,珍重的友人即将远行。诗人手持一杯乡中之水所酿的美酒依依惜别。当时“此辞一出,一时千百传诵,至为三叠歌之”,所以此诗的另一题目为“阳关三叠”。

另一位唐朝诗人李商隐也曾作过许多关于柳树的诗。《离亭赋得折杨柳》就是其中一首: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2.3 柳树与美人

由于柳树的优美形态,文人们还经常把它与美人联系在一起,用垂柳柔软的纸条来形容女子袅娜的姿态,弱柳扶风,杨柳细腰;用柳叶狭长的形状来形容美人的长眉,柳叶眉。

唐时进士韩翊与章台街名妓柳氏两情相悦。后韩翊外任淄青。韩翊以《章台柳》远寄柳氏:“章台柳,章台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氏则以《杨柳枝》相答:“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一时之间,两人的情事传为佳话。

白乐天有妾小蛮,善歌舞。乐天曾将她比作杨柳,做诗曰:“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贺知章也曾将柳树比作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4 柳树的忧伤爱情

最早将柳树与忧伤联系起来的是《诗经》。前面提到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人用柳树来表达在外征战的士兵思乡的忧伤。正如柳树的英文weeping willow(哭泣的柳树)一般,中国古代的文人也经常用柳树来表达自己的忧伤。

用柳树来表达忧伤情绪最出名的莫过柳永“柳三变”的《雨霖铃》了。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初夏的暮色中,君将别离远行,良辰美景亦虚,清风明月也残。执子之手,想嘱咐几句“君勿复念,努力加餐饭”,却千言万语说不出,只有泪眼凝噎。此去千里一别,不知何年再见,妾徒有红妆千般,更与何人妆点,何人赏看。

在中国文学中,柳树的忧伤多是与爱情联系在一起的,带着欲语还羞的委婉,有闺中少女的思春伤春,有落寞少妇的闺怨思念,有着生离死别的凄切和无奈。

《汉乐府诗集》中有《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诗中抒发了女主人公哀婉闺思之情。《二月歌》:“折杨柳,寄言语侬欢,寻还不复久”;《七月歌》:“折杨柳,搅结长命草,同心不相负”;《十月歌》:“折杨柳,林中与松柏,岁寒不相负”。

女诗人朱淑真以柳叹青春易逝,人生苦短。《蝶恋花·送春》:楼外吹六千万条,欲系青春,少住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风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问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而清代诗人厉鹗的《杨柳枝词》“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则以柳喻相思中的少女,那早朦胧烟雨中摇曳的柔柳就是相思中柔肠百结的少女。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最为著名的闺怨诗。落寞的少妇独自登楼欣赏春色,看到柳树梢融融的绿意,感叹自己如水逝去的韶华,想起他乡的丈夫,不禁后悔自己鼓励他去求取功名来。

留下诗作最多的南宋诗人陆游既有“金戈铁马入梦来”的侠骨,也不乏《钗头凤》的柔情。“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在沈园留下了放翁与唐婉刻骨铭心的爱情。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更是有“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来表现一个新婚少妇翘首企盼夫君的初恋滋味。媚眼如柳丝,柔软灵动;香腮如春梅,艳丽甜美;更让人心动的是,怀春少妇那柔肠百结,刚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带着微涩的甜蜜,不同“人比黄花瘦”的情到深处愁却深。

3. 柳色青青留人心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唐·刘禹锡·《竹枝词》)柳树虽无情,人却有情。柳树,作为自然景物的特征,反映着人们的行为和心情,成为承载着人们感情的寄托。柳的各种神韵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意象特征和人文意识,成为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在古代文学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

参考文献

[1].《古谣谚》, 中华书局, 1958年版。

[2].《乐府诗集》, 中华书局, 1979年版。

[3].《诗经译注》,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4年版。

[4].《唐诗三百首》, (清) 蘅塘退士选编, 梁海明译注, 山西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

[5].《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

[6].《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年版。

古诗词中的“燕子”意象 篇5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燕子这一意象随处可见。燕子属候鸟,备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那么燕子究竟在诗词中含有哪些意象呢?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燕子这一意象随处可见。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备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那么燕子究竟在诗词中有哪些意蕴呢?

一、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作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二、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

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另外还有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四、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郭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五、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古代诗歌中的沙鸥意象 篇6

受儒家“天人合一”与道家“天道自然”思想的影响,中国诗人与自然物象有着亲和的关系。物象在诗歌中的使用源远流长,《诗经》中就有“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过它只是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或起兴的引子。而对鸥鸟的讴歌古已有之,南朝江淹在《杂体诗张廷尉杂》中有诗句:“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在稍早杜甫的诗人中李白、王维、白居易等也都有咏鸥的诗句,如李白《古风》云:“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这里的白鸥有一种追求身心自由的品格。杜甫诗歌中的沙鸥意象继承了前人并发扬光大,且赋予沙鸥意象多种内蕴,传达着别于前人的思想内涵,使得沙鸥意象成为古典诗歌中的经典,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宋代,鸥鸟成为诗人诉求自由闲适人生理想的一个符号和表达恐机心厌争斗价值观的象征。

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诗人笔下的鸥鸟多姿多彩,如白鸥、沙鸥、白鸟、鸥鸟、浦鸥等,展示了诗人们博大精深的艺术观照,“寻象以尽意”。每种意象都寄寓了诗人独特的主观情感和丰富意蕴。“沙鸥”亦如此,在它被写进诗里时是具有相对固定的文化含义:

一、“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积极用世、潇洒自在、睥睨天下之鸥。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这样的家世,让杜甫从小就志存高远,胸怀社稷天下。年轻时满怀豪情壮志,高唱自己火热的理想,洋溢着浪漫的青春气息。诗中的鸥鸟意象自然也有一股浩然之气,一副桀骜不驯的姿态。杜甫写的《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此时他对前程充满信心,提出“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明确了自己的最高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见他此时正高扬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诗中刻画的鸥鸟也是一种潇洒翱翔于万里浩瀚天宇的桀骜不驯之形象,结尾写道:“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这个飞翔天宇、举身天外的白鸥正是诗人高洁孤傲的形象,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自信豪情,这时的他“不敢忘本,不敢违仁”,他以致君尧舜拯救苍生为己任,积极用世、蔑视庸俗、鄙弃无所作为,可谓意气豪迈、壮怀激烈。

诗仙李白在《江上吟》中也同样借鸥鸟表达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这江上之舟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是一个超越了纷浊的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即使修成神仙,仍然还有所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而己之泛舟江上,“海客无心随白鸥”乃已忘却机巧之心,物我为一,比那眼巴巴望着黄鹤的神仙还要“神仙”,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因而这里的“海客”和“白鸥”已经成为一体,是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我这个海客,要毫无机心地与白鸥泛舟江上,摇笔赋诗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直凌越沧海”。

二、“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淡泊名利,闲适归隐,远离机心之鸥。较早的《好鸥鸟者》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海上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鸥鸟无机心,起初人也无机,于是相处甚好;人没有了诚心,有了巧诈之心,鸥鸟也会远之。虽然那时鸥鸟没有什么固定的含义,但鸥鸟的无巧诈之心的美德在这里已初有体现,真正在文学作品中将鸥鸟远离机心的含义发掘出来的是山水诗的开创者南朝谢灵运。其《山居赋》曰:“抚鸥鯈而悦豫,杜机心于林池”后来江淹发展了这种含义,唐代李商隐《樊南文集卷八》中写道:“海翁无机,鸥故不飞”,同时代陆龟蒙《甫里集》“除却伴谈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忘机”是道家语,意思是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自甘恬淡,与世无争。后来有了“鸥鹭忘机”这个成语,即指无巧诈之心,异类亦可以亲近,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鸥鸟就有了稳定的含义。诗人杜甫继承了前人赋予沙鸥意象特定的内涵,在“廷诤守玉床”(《壮游》)惹得肃宗龙颜大怒被迫辞官后,开始有了忧谗畏讥,悲悯自叹,寻求独立之意,于是他浪迹天涯的人生开始。上元元年抵达成都浣花溪畔并营建草堂。此时的他名利之念淡泊了许多,另有好友严武的照顾,生活过得安定惬意,居住地又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客至》),使得诗人产生一种与鸥鸟相亲近的闲适感,所以他笔下的鸥鸟飘逸超脱,自由闲适。如“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这里物适其性,人得其乐,鸥鸟意象飘逸超脱,与世无求,是杜甫摆脱拘束后淡泊名利,自适归隐的感情的外露。

三、“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漂泊无依,凄凉孤独之鸥。说到漂泊无依,居无定所,杜甫的一生可谓是这样,因而“沙鸥”蕴含的凄凉孤独的情感和诗人的坎坷命运、人生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去蜀》:“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面对国家局势的动荡,知己严武去世,诗人意识到自己将要在漂泊中度过余生,“残生随白鸥”是多么无奈的人生结局啊?同年,诗人携家离开成都,写下了著名的《旅夜抒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里的沙鸥有一种漂泊凄凉的身世之叹,杜甫孤独无依,栖身无所,像沙鸥一样漂泊于茫茫天地之间。人世的坎坷不平,生活的穷愁困苦,境遇的悲凉不幸,藉此我们应该从一颗孤独的心的悲凉历程来理解杜甫这个伟大诗人的无奈,所以他笔下的鸥再不是在成都时的“相亲相近水中鸥”了,漂泊凄凉、孤独困苦,是诗人此时处境的真实再现。于是他笔下出现了“寒鸥”“饥鸥”等意象,孟子云:“士之失位也,犹如诸侯失国家也。”对于贫寒之士,除去失位造成的政治困頓的悲凉外,更直接的是威胁到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杜甫不得不靠别人周济过日子,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仰人供给,他和他的妻子常忍饥挨饿,于是他笔下的鸥也跟着忍饥挨寒,《雨四首》写道:“山寒青兕叫,江晚白鸥饥”正是诗人自身的深刻体验。他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伤怀中挣扎,举目无亲、饥寒交迫的饥鸥形象正是饥寒的诗人自己。

陆游《秋思》“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这“沙鸥”同样含有飘零之意,作为爱国诗人的陆游远离故园,看到秋日萧条之景,虽羡慕“沙鸥”的自由自在,但仍不免有飘泊在外的凄凉和郁闷。

中国古诗词中的芳草意象 篇7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诗是高于生活的艺术, 诗人心中的思虑情感心绪精神等主观心意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中, 不能借正常的逻辑语言表述, 就会在主观之外找到某种客观对应物 (即物象) 来寄托, 从而“立象以尽意”。在“意”与“象”这一主客对应的关系中, 实则包含着“情”与“景”, “心”与“物”, “神”与“形”的关系。故而移情于景, 存心于物, 凝神于形, 寓意于象等说法, 实际上都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

从“意”与“象”的对应关系来看, 诗人取“象”与“意”对应, 又不是随意而成的, 彼“象”与此“意”之间必定存在一个某种固定的关系, 这一固定的关系能让人通过诗人指定的“象”大致揣摩猜测或者感悟到诗人的主观之“意”。因此, 我们找到了意象生成的两个条件, 一是意象之间存在某种固定的关系, 二是这种固定的关系存在某种暗示性, 这种暗示能让人在众多的信息中通过选择共同指向于意象之间的那种固定的关系。这里我们将眼光投向诗歌的原始意象, 将会更加清楚地理解这两个条件。原始意象即原型, 按荣格的说法就是集体无意识, 它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 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后积淀, 浓缩了先民的典型经验, 充满了象征隐喻意味。集体无意识就像“种子”一样根植于人的意识中永远不会消逝, 诗人的创作往往都会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制约。按这种理解, 意象之间的那种固定的关系就是存在于我们所有人当中的根植于我们无意识领域的那个集体无意识。而意象之间的那种暗示性就是原始意象本身存在的象征和隐喻的特性。因此, 研究中国古代诗歌, 从原始意象出发去, 继而研究其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所派生的众多意象, 就会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把握我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一些艺术规律, 会比较接近地理解古诗词中的种种典型意象通过象征隐喻而暗示的深邃意义。

芳草这一诗歌意象就是凝聚了我们祖先在历史长河中的种种情感和记忆的重要意象, 考察历代诗篇我们大致可以将其概况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生命的象征

在先民的种种传说中, 最能找到这种对应。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在先民眼里无一不是带有神奇的生命和神秘的感应。如古希腊神话中的美丽仙女赛林克丝变成了一丛芦苇, 美神阿弗洛狄特之名出自一种叫“曼陀罗林”的草叶,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帝之女巫山女神瑶姬, 相传为瑶草所化。瑶姬“精魂为草, 实为灵芝”, 后因以“瑶姬”为花草之神。传说为中国秦汉时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姬虞姬死后变为虞美人草随风起舞等等, 这些传说都说明, 草从先民泛神的眼看来都是生命美好的象征。当然, 草神奇而顽强的生命更是成为后世诗人屡屡赞叹的对象, 可在遥远的原始时期, 草的奇特神秘会让先民感到敬畏, 比如草的某种神奇的药性。《诗经·周南·芣苡》不断吟唱的诗句“采采芣苡, 薄言采之。采采芣苡, 薄言有之”中的“芣苡“就是一种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嫩叶可食, 种子可药用, 是医治难产的妇科良药, 俗称车前子。《诗经》中吟咏到的各类植物多达百种以上, 孔子言《诗经》时曾说道“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或许该成为后人理解《诗经》的另一条方法, 即以识草木之性探知诗歌所蕴含的《楚辞·离骚》中的香草意象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生活哲理和先民的情感意志。

春天来临, 万物复苏, 象征着生命美好的草自然成了诗人们歌咏的对象。久病初起的谢灵运有感于生命在早春的节律中萌动, 春水边鲜翠滋润的嫩草触动了诗人喜春的心弦,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 便天然无痕地入诗了。“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而初春出行的白居易面对西湖早春旖旎骀荡的春光, 依然选取了“浅草”这一意象表现了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 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 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生命自然的喜爱。“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诗人韩愈通过暮春之繁华与早春之新景比照, 强调早春才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严寒将去, 早春已至, 诗人满心的期待与喜悦表露无遗, 令人联想起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春草不仅代表着春天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在岁月更替、草木枯荣的轮回中, 它还代表着生命的绵延不绝的执着和永恒。“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又题为《草》的诗以满腔的热情赞美了古原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赞美了野草秋枯春荣, 岁岁循环, 生生不已的生命执着和永恒。

二.人格的体证

草, 作为诗歌意象, 它不仅是生命美好与生命力量的象征, 也是诗人人格的体证。“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光《离骚》中涉及的各类香草就有十几种之多, 江蓠、辟芷、秋兰、木兰、申椒、菌桂、揭车、杜衡、芳芷、辛夷、茝、蕙等等共同构筑了诗人屈原的人格象征体系。屈原不仅以香草喻贤臣, 更是以香草自喻,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有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 杂杜衡与芳芷。”“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不仅亲手栽培“香草”, 亲身佩戴“香草”, 甚至还以“香草”为食, 表达了诗人对污秽的政治和卑劣人格的深恶痛疾, 对清明政治的期许和高洁人格的追求, 香草成了屈原精神世界中坚贞人格纯净内心的一种写照。自此以后, 香草意象成了诗人理想人格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成为他们在污浊现实中维护美好德行、寄托高蹈情怀的一种象征, 同时也成了后世隐士生活的一个象征。前者如高适“暮天摇落伤怀抱, 抚剑悲歌对秋草”、陆游“断香漠漠便支枕, 芳草离离悔倚阑”等。后者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始, 至唐有孟浩然《留别王维》诗:“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 惜与故人违。”皆借“芳草”一词, 比喻自己归隐的理想。王维在《赠裴十迪》中也借“春风动百草, 兰蕙生我篱”诗句表明自己冲淡平和的隐逸情怀。

三.爱情的寄托

芳草成为爱情的寄托对象, 最早可上溯到《诗经》。《诗经·关雎》篇:“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荇菜因水而生, 生脆可口而可采摘, 姑娘已初长成, 美貌窈窕可追求。荇菜因此成为《诗经》众多“采摘”母题诗的代表, 和多情的鸟一起寄托了先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之情。《诗经》中另一篇《静女》:“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诗中“彤管”尽管说法各异, 然笔者是认同作一种草本植物解的, 当为一种红色通心草, 即春天初生的柔嫩的茅草。至于何以要送今天看来再普通不过的茅草, 有学者从人类学角度做出解释, 认为这与先民巫术活动中的祝语有关。“彤管”被作为一种充满了魔力和神力的草, 表达了诗中静女对爱情的寄托, 既是自己爱情的象征, 也是希望这草能产生爱情的巨大神力, 让自己心仪的男子沉醉与迷恋于其中。而后《楚辞·山鬼》中的山鬼不仅“被薛荔兮带女萝”、“被石兰兮带杜衡”, 还“折芳馨兮遗所思”, 达到了“子慕予兮善窈窕”的效果, 表现了山鬼的美丽和爱情。近世沈从文《边城》小说中的翠翠, 她淳朴美丽的爱情象征也是其梦中于山崖涧中采摘的一把虎耳草。

除了表达对爱情的寄托, 草也用来表达对爱情的相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算汉代古诗和五代牛希济的《生查子》词了。《穆穆清风至》:“穆穆清风至, 吹我罗衣裙。青袍似青草, 长条随风舒。”诗中将“青袍”与“青草”比拟, 实则是承继《诗经·子衿》中的“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句。自此后世闺怨诗中的青草成了思妇寄托爱情的对象了。《生查子》词:“春山烟欲收, 天澹星稀小。残月脸边明, 别泪临清晓。语已多, 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 处处怜芳草。”与“子衿”、“青袍”男性的衣服不同的是, 这首词中被相思怀恋的对象改换成穿着“绿罗裙”的美丽姑娘了。

事实上, 芳草成为一个完整的词语, 一个固定的诗词意象而被后世诗人大量沿用, 当是在唐宋之际。至于将芳草直接与爱情和美女相对应而为后世人所知晓的当是苏轼的《蝶恋花》词了:“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四.愁思的表达

自然界的草木会随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而盛衰荣枯, 而社会变化, 朝代更替, 世事沧桑, 人生无常, 人事物景自然会联系在一起。如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原野、衰草、夕阳, 这些象征着衰败的意象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显赫荣贵的王谢家族对比突出了今日的荒凉, 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历史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李义府《和边城秋气早》中诗句“关树凋凉叶, 塞草落寒花”以凋敝的衰草和荒寒的色调道出了边塞的荒凉、冷漠、了无生机。以上是借草的枯萎衰败渲染凄清冷落的环境衬托凄苦伤感之情的诗句, 在其他诗词中也有借草的青青颜色和勃勃生气对比反衬环境的荒凉冷落和感情的凄苦伤感的。如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及《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皆写伤时悯世。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 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 杜陵寒食草青青”写思恋家人;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写望乡思家。李清照《点绛唇》:“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 祇是无情绪。人何处, 连天芳草, 望断归来路。”以“连天芳草”, 写思妇的盼归怀人。李煜《清平乐》词“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写离愁别绪, 贺铸《青玉案》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则借怀思美人抒发自己的苦闷闲愁和迷惘心境。

古诗词中的“草”意象探微 篇8

1. 表现蓬勃顽强的生命力

草的生命力非常顽强, 不怕风吹雨打, 不畏严寒酷暑, 随处皆可生长, 因此草成了诗人讴歌生命力的最好代表。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又如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春云淡淡日辉辉, 草惹行襟絮拂衣。”春草茂盛, 蓬勃生长, 碰到了游人的衣襟, 一个“惹”字表现了春草的欣欣向荣之势。

2. 表现边塞和草原风光

古诗词中常出现“白草”这一意象, 白草为西北的一种草, 其性极坚韧, 然经霜后变脆, 故能折断。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白草折”突出了西北边塞气候的诡异:风狂天寒, 表现了戍边将士不畏艰苦生活的豪迈气概。草又是草原最普遍的植物, 最能代表草原风光。如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 隐喻自身地位的渺小卑微

草是大自然中体态较小的植物, 铲除毁灭它也很容易。古诗词中常用来隐喻渺小卑微。如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写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 这里不是空泛的写景, 而是寓情于景, 此时杜甫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去世, 诗人陷于凄凉无依之境, 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上的细草一样渺小卑微。

4. 比喻对真善美的追求

“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发轫于屈原, 其诗意精髓是“真、善、美”。在《离骚》中, “香草美人”很流行。“美人”者如“惟草木之零落, 恐美人之迟暮”。这里, “美人”是“真”的现实化身;“真”是“美人”的理想准则。“香草”者如“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香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稳定的价值取向。那就是“美”与“善”的核心所在。屈原所喜欢与怜爱的“香草”, 就是对于“美”、“善”的一种向往与景仰。屈原所构建的“香草美人”大厦, 其实质就是一种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再如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用芳草喻追求。

5. 比喻闲愁

野草丛生, 无心修剪, 或是到野外无聊地寻觅芳草, 足见诗人内心的闲愁沉重!如司马光《闲居》:“故人通贵绝相过, 门外真堪置雀罗。我已幽慵僮更懒, 雨来春草一番多。”司马光赋闲在家, 郁郁寡欢, 而家僮们也趁主人无心料理家务之机而大偷其懒, 花草不修剪, 致使一场春雨过后, 野草蔓生, 把大好春光淹没殆尽。诗人对滋生的野草的厌恶, 说明了他对这种闲居生活的反感。王安石《北山》:“细数落花因坐久, 缓寻芳草得归迟。”用“缓寻芳草”来解释“归迟”, 写尽闲适心情。

6. 诗人失意潦倒一生的自况

草生长在荒山野岭, 自生自灭, 默默无闻, 无人问津。失意的诗人看到它们, 常联想到自己的遭遇, 觉得自己就是幽草, 把“草”人格化, 用以自况。如李商隐《晚晴》:“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独取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久遭雨涝之苦的幽草, 忽遇晚晴, 得以沾沐余晖而平添生意。诗人自己就有类似的命运, 故而很自然地从幽草身上发现自己, 于是移情于物, 在幽草身上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7. 表现环境幽静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草木茂盛, 多是因其生长处人迹罕至, 无人践踏。因此诗人常用“草”来表现环境的幽雅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如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原。”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 近旁亦无人家居住。诗句写出了环境的幽雅, 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份。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整日在田园里铲除丛生的杂草, 诗人对此不以为苦, 反以为乐, 表现了归隐的自豪。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诗人思欲归隐, 故独怜“幽草”, 表现出诗人安贫守节、不居高媚时的胸襟。

8. 衬托荒凉景象, 抒发国家盛衰兴亡之感慨

杂草丛生, 常给人以荒凉之感, 于是“草”就成了诗人们用于描绘荒凉景象, 抒发国家兴亡、事物兴衰变化感慨的物象。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深“草”足以表现因战乱而荒凉的景象, 诗人触景生情, 感时忧国的无限沉痛毕现。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 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 寄寓了人世沧桑的无限感慨。

9. 表达乡思离情的触媒

春回大地, 春草都要重绽新绿, 就像回归一样, 而多情的诗人又往往由草的回归联想到人的回归。诗人因此用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草象征同样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离愁。如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 来比喻离别的愁绪。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恨如春草, 萋萋刬尽还生。”词人被贬荒凉之地, 心情当然十分沉重, 登上高高的亭子, 看到去年被刬尽的草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 又生得满庭皆是, 心中顿生悲凉之意, 自然就迁怒于惹人愁绪的春草。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以秋草意象来抒发秋愁, 历来传诵不衰。

10. 抒发爱春惜春的情感

小草是最早的报春信使之一。“遥看近却无”的草色, 是早春时节特有的, 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诗人常用率先萌发的嫩绿春草, 抒发爱春惜春的情感。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11. 表现物是人非的感伤

草常用来表现悲伤的情感, 这大概是因为秋草、荒草的衰败情状极易触动人的感伤情绪。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英雄已逝, 他当年的住处荒凉不堪, 草意象寄托着他对英雄人物身后萧条冷落、英雄事业后继无人的深深叹惋和感伤。吴文英《夜合花》:“故人楼上, 凭谁指与, 芳草斜阳?”词人十年前在苏州时, 曾结识一位美丽的妓女, 十年过去, 此次重到苏州, 已经物是人非, 因而感伤。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江南草长, 碧绿如茵, 以景物的依旧暗示人世的沧桑, 以物的无情反衬人的伤痛。“草”在怀古诗中, 是渲染感伤氛围的最常见的意象。

论古诗词中的雪意象 篇9

关键词:社会现实,情感,雪,丰富

中国古代诗歌最讲究意蕴, 讲究托物言志, 用外物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大自然中的草木山石、自然现象的风花雪月无不成为诗人感情的寄托, 心灵的归宿。就像月亮是一种思念, 兰草代表着高洁一样。雪, 也受到历代文人骚客的钟爱, 也成为寄托情感之物。雪的意象, 在不同的作者的笔下、不同情境之中, 却表现得姿态各异, 情感万千, 雪的性格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同样的白雪覆盖大地, 鸟雀踪迹全无, 在柳宗元的诗《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中, 我们感受到的是身披蓑衣的老者“独钓江雪”的孤独寂寞, 看到的是虽屡遭贬谪却愈挫愈坚、孤傲狷介的古代士大夫形象;而张孜的《雪诗》 (长安大雪天, 鸟雀难相觅) 却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穷困潦倒, 饥寒交迫的生活的同情, 让我们看到了贫富悬殊、忧乐迥异的社会现实。雪所表达的情感不能说不丰富。

一.在对雪的描写中表现仕途坎坷, 理想难成, 孤独寂寞的情怀。

冰雪弥漫、冰封雪冻, 往往意味着路途阻隔, 步履艰难以及空旷寂寥。诗人往往借助此情此景表达仕途坎坷人生艰难, 以及理想难成、不为世俗所容的孤独寂寞。“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 诗人才华横溢, 理想远大, 天宝元年怀着伟大的政治抱负进入京城, 不料却因小人诟病、权贵排挤, 在天宝三年就被“赐金还山”, 离开长安。冰塞黄河, 雪拥太行的描绘正是他世路艰难、举步皆蹶的处境的写照, 诗句表达的情感贴切而明透。韩愈因“佛骨”之谏, 触犯“人主之怒”, 被宪宗贬为潮州刺史, 前往潮州途中行至蓝田, 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诗句。广东潮州距西安可以算在“九重天”外, 实亦有“八千”之遥。诗人路途颠簸人马劳顿, 回望长安, “云横秦岭”, 远眺前路, “雪拥蓝关”, 在寒天大雪前路艰险的描绘中流露出宦海艰难英雄失路的悲怆。白居易的《夜雪》“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夜深雪重, 非目力所及, 而是从不时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中感受到的, 从听觉写出, 是侧面描写, 可知雪势之大, 托出“重”字, 已是别有情致, 而夜闻“折竹声”, 更显示了寂静冬夜诗人彻夜无眠, 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独和寂寞。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也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二.在对雪的描写中寄寓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同情。

最典型的诗作是白居易的《卖炭翁》,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卖炭的老人身上衣服单薄, 本该盼望天气暖和以解严寒, 可恰恰相反, “心忧炭贱愿天寒”, 宁肯忍受加倍的寒冷, 以求多卖点炭钱, 城外大雪盈尺寸步难行, 还是要驾着车去卖炭, 这种矛盾的心情、无奈之举深刻地表现出卖炭翁的悲惨处境。也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心酸悲苦的同情。“长安大雪天, 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 捣椒泥四壁…岂知饥寒人, 手脚生皴劈” (《雪诗》唐·张孜) 诗中对雪没做正面描写, 只是通过鸟雀难觅的细节, 从侧面表现了雪之大, 天气之冷。而在这样的天气中作者用富贵之家和穷苦之人的不同境遇做了强烈的对比:一边是椒房暖阁滴着香汗醉唱“玉尘飞”, 一边是饥寒交迫手脚皲裂风雪中的苦苦挣扎。写出了贫富悬殊、忧乐迥异的社会现实, 寄寓了对劳动人民生活苦难的关切。无独有偶, 唐诗人朱湾的《长安喜雪》表现同样的情感, “千门万户雪花浮, 点点无声落瓦沟。……平地已沾盈尺润, 年丰须荷富人侯。”与张孜《雪诗》不同的是朱湾对雪做了细腻的描绘, 晶莹的雪花有的无声地飘落在屋顶的瓦沟里, 有的还在御楼前随风轻逐, 雪像玉尘一样积了消, 消了积, 化为水, 结成冰, 大地因瑞雪滋润着, 来年一定是丰年吧, 可是“年丰”又如何?还不是填满富人王侯之家。这长安“喜”雪恐怕也是空欢之喜。而诗人罗隐的诗《雪》全篇不着一个雪字, 却流露出对穷苦百姓的满怀同情和对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的憎恶和愤慨。“尽道丰年瑞, 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 为瑞不宜多”都说瑞雪丰年, 即便是丰年又当如何?作者并未回答, 却给了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这不难让我们想到前面的“年丰须荷富人侯”了, 可是作者的无语显然更具有力量。接下来, 对于长安的穷人, 恐怕一夜风雪便会倒死街头, 为瑞之雪还是不要太多吧。语调平缓从容语意却犀利透骨, 将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融合在一起。其情感鲜明热切。

三.在对雪的描写中表现游子在外、羁旅思乡的感情。

“商山风雪壮, 游子衣裳单。四望失道路, 百忧攒肺肝。”是孟郊《商州客舍》中的句子。我们认识孟郊大多是从《游子吟》开始的的, 并为他那慈母游子两相牵挂的情怀深深地打动着。在他的诗中似乎游子身上的衣衫总能引起怀乡思亲之情。此诗中的作者对雪描绘可谓简洁明了, 仅一“壮”字而已, 但是就是这个“壮”字和的游子身上衣的“单”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那种游子异乡飘零, 搅天风雪之中倍感想家思亲的情感跃然纸上, 更加上失路不知所往, 自然是胸中愁肠百结了。“风卷寒江浪湿天, 斜吹乱雪忽平船“ (杨万里《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雪中过吉水小盘渡西归》)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是中兴四大家之一, 他一生为官清廉, 体恤民情, 力主抗金。隆兴元年 (1163年) 因张浚推荐出任临安府教授, 可未及赴任家中老父病危, 不得不返回吉水家中, 此诗正是归途所作。诗中描绘作者船行江中风急浪高, 漫天的大雪转瞬之间落满船中, 此时此刻作者人虽在途中心却早已还家, 急风乱雪中归心似箭, 愈是近乡越是心切。“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李清照《菩萨蛮》) 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词句, 时为早春, 赏花又恐“旧寒”, 只有独守房中, 窗外是纷纷扬扬雪花, 屋内是一缕轻浮的香烟, 诗人痛失故园流寓他乡亲人永世的孤寂, 怀念故国的感伤情怀感油然而生, 这也正是听归鸿而思故里, 见碧云而起乡愁。

四.在对雪的描写中表现友人相送的惜别慰藉之情。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当是雪中送别的典范,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全诗既表现了塞外雪域奇寒环境、戍边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也借吟咏边地之雪, 寄寓着送别之情。黄昏时分军门外送别, 大雪纷飞路转山回, 遥远的去处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 只有雪地上马行的痕迹尚依稀可辨, 离别的思绪弥漫在空旷的雪野, 是对行人不舍?还是对其“关山长路”牵念, 亦或对自己归期未卜的惆怅?悠悠情思尽在其中。

这是诗人再次出塞, 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的判官, 到任送别同僚时所作。“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黄云千里使得白天如同日落黄昏, 凛冽的朔风搅动着漫天大雪, 寒云之中断雁南飞, 送别的情景使人顿生沦落不知所之之感, 别有一种凄酸。可是直率豪爽的肺腑之言让人感到了悲壮和昂扬, 慰藉中充满了“天下谁人不识君”“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和力量。

五.在对雪的描写中表现戍守边关决战匈奴的冲天豪情。

卢纶中唐的边塞诗人, 他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只之多, 皆风格雄健, 气概豪迈, 在边塞诗中独树一帜。其中“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一首, 是写寒夜正准备率兵追敌, 忽而天降大雪, 将士的弓刀落满雪花, 其雄壮豪放颇具盛唐之气势, 雪野严寒景象的描写, 表现了战斗的艰苦和将士们奋勇杀敌的昂扬斗志, 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关山正飞雪, 烽火断无烟。”王维《陇西行》诗句, 这是一首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 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信使递书的情形。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 而是截取信使递书这一片断, 通过描绘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边境远戍图, 渲染了边关危急、紧张的战事, 表现出昂扬、镇定和充满自信的情绪, 全诗有着“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此诗中长云雪山、孤城关隘给人以沉重压抑、形势严峻之感, 然而横刀立马血战疆场的气概, 及誓死破敌马革裹尸的豪情却具有令人热血沸腾的震撼力量。

综观的咏雪诗, 不管是古诗还是近体诗, 也不管是哪一朝代, 诗家对雪妙笔生花的描绘和热情洋溢的赞美, 令人目不暇接, 心旷神怡。他们表现的手法不同, 角度多样, 真可谓千变万化, 异彩纷呈;所表达的情感更是丰富多彩, 万般风情, 让人领略不尽。这些令我们骄傲的文化遗产, 将传承并陶冶着中华的历代子孙。

浅谈古代诗文中的水意象 篇10

一.对至高无上道德的赞美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里的句子, 意思是说, 最高境界的善行, 就像水的品性一样, 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 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 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 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 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 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尤如奔流至海的江水。乐善好施不图报, 淡泊明志谦如水, 而在这里水是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就和圣人差不多。

二.对离愁别恨幽思的宣泄

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绝非偶然, 雨水雨水, 雨寄托着诗人的喜悦, 承载着离别的相思, 吟唱着人生的豪情悲苦, 演绎着境遇的起伏。雨中有欢欣, 雨中有哀怨, 雨中有禅思, 雨中有苦味, 雨中有风雅。所以由贺铸《青玉案》中“梅子黄时雨”的淡淡的愁再到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两次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与李煜的愁情汹涌不同, 这里所表现的主要是一种不断加深又持续相生的离愁形成过程。两个“渐”字和“迢迢不断”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愁”与“恨”, 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意, 看不见, 摸不着, 为增其可感性, 词人通常采取夸张性的比喻。如秦观之“飞红万点愁如海”海里水之多, 可想而知。更有甚者, 如贺铸之“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 , 连用三喻, 使“愁”有弥天盖地之势。总之, “愁”与“恨”, 通过视觉艺术形象, 已化为可感的实体。

三.对人生有限宇宙永恒的慨叹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 也许人们都很熟悉, 它就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 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咏叹宇宙永恒, 人生有限, 江水不息, 青山常在, 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 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尽管他们功绩卓著, 到头来也只是“转头空”;尽管他们人生美好, 却只能如同“夕阳红”一样短暂。长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 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 苏东坡《赤壁怀古》起首写道:“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个是用的《念奴娇》, 一个用的是《临江仙》, 正所谓异曲同工之妙!浪奔浪流, 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旷达超脱。全词似怀古, 似物志。开篇从大处落笔, 切入历史的洪流, 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 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 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作者高洁的情操, 旷达的胸怀, 既然是“是非成败”如过眼烟云, 又何必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何如寄情山水, 托趣渔樵, 与秋月春风为伴, 自在自得?作者生平抱负未展, 横遭政治打击。他看透了朝廷的腐败, 不愿屈从、阿附权贵, 宁肯终老边荒而保持自己的节操。因此他以与知己相逢为乐事, 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 表现了作者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

此词为咏史之作, 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从全词看, 基调慷慨悲壮, 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凭添万千感慨在心头。无怪乎这首词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上一篇:造型表现下一篇:制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