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024-06-17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通用8篇)

篇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对策

对策1.高校的改革

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

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

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策2.政府还应充分发挥在就业方面的职能

第一,就业优先应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办事方针,政策向安排就业倾斜。相对于经济增长,政府在劳动者就业中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责任要求政府在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公平与效率中树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并在实践中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的增长。

第二,畅通就业渠道,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在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的时候,政府的疏导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政府要在宏观上对人才培养的规模、方向进行预测调控,引导专家对将来的就业形势和需求进行预测,以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还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从而保障就业学生的公平竞争。

对策3.大学生自身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自立自强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考验时,应该坚定信念。

首先,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理性决策,摒弃传统的择业观念,正视自己的工作目的,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其次,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经验,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全面锻炼,以面对更多的挑战。

再次,敢于自主创业。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大学毕业生也可以是创业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创业带动就业,对自身和整个就业局势都有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更有利于毕业身自身的全面发展。

最后,提升个人心理素质。要注意培养自信心,克服来自各种因素的干扰,尽量排除自卑畏怯、急功近利、依赖等不良情绪和心理,正确对待就业挫折,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人格。

篇2: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个人就业意愿分析,可以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前者是指毕业生在临近毕业时自愿选择不就业,他们对去向另有选择,如准备出国留学、考研、自主创业等等。而非自愿失业,则是指愿意就业的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顺利就业。很明显,后者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非自愿失业的结构分析

目前大学毕业生非自愿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结构性失业。由于学习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区域分布等不适合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毕业时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顺利就业。

二是摩擦性失业。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工资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等也有一定要求,由于双方要求不一致导致毕业生没有用人单位接收的情况。

三是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原意是指由于经济衰退、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我国目前经济持续增长,并没有出现经济衰退的情况,但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社会对毕业生需求量增长速度滞后于毕业生人数增长,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因此目前大学毕业生失业包含部分周期性失业的因素。

非自愿失业的成因分析

首先,“供求矛盾”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下,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提供方通过就业市场择业,用人单位作为需求方在就业市场中选拔毕业生。只有供求相一致,才能实现均衡,否则则会失衡,导致“就业难”。“供求矛盾”的表现主要有: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甚至就读院校等等不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的择业倾向与技能等不适应市场需要;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要求不一致等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导致了非自愿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

其次,市场缺陷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低;围绕高校、地区、行业存在不少就业市场,但是未形成较统一的大市场,导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搜寻成本较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分市场甚至秩序混乱等等。导致就业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较高成本,影响就业。当前买方市场中的不完全竞争会导致两种现象:一是部分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二是一些毕业生被迫退出市场,形成周期性失业;市场信息不完全会导致摩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市场进入和运行成本较高则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周期性失业。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单位,是市场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的直接体现。

篇3:浅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高等院校的扩招和高考录取率的逐年提高。

从《历年高考录取率 (1997—2010) 》中不难看出, 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 报名570万, 录取27.3万, 录取率仅为4.8%。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 录取率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直到1999年高校体制改革, 开始大规模的扩招, 同时高考录取率也大幅攀升。1999年的高录取率为50%。时至今日, 录取率已经接近80%, 增速之快, 令人乍舌。大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打破了劳动力市场和劳动者之间的供需平衡。企业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 供给大于需求, 待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由此而来, 亟待解决。

二、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之间信息交流不畅通。

随着第五代媒体的普及和广泛应用, 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大学生似乎更钟爱上网获得公司信息。这本身无可厚非, 但我觉得, 这种通过第三方 (网络媒体) 获得的信息, 其时效性、真实可靠性, 客观性还有待商榷。而且, 这也只是单方面的信息交流。作为交流的另一方, 公司企业并不能切实了解到大学生的需求。大学生和公司企业这种“畸形”的沟通方式不利于协调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链接。久而久之, 在大学生们中间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 为了满足从网上看到的企业对于应聘者的要求, 比如有两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有的大学生盲目的去校外做兼职。舍本逐末, 不得要领。由于缺乏有效正确的沟通, 虽然疲于奔命的“考证族”大有人在, 但真正懂得结合自身特点、市场需求和行业状况进行职业规划, 有方向、有目标、有步骤发展自己的学生并不多见。同时也导致了涉及的各方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从而大大降低了供需成功衔接的几率。

三、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阶段, 工作重心正在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的重要时期。

而大学生的比较优势恰恰就在于从事需要较高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脑力劳动, 在体力劳动领域并不具备优势。但是, 目前我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特别是服务性行业发展缓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近数据显示2012年, 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4.6%距离6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仍相差甚远。和发达国家的80%更是有较大差距。我国服务业发展缓慢的现状, 降低了该行业提供脑力劳动者岗位、吸纳大学生的能力, 限制了脑力劳动者就业市场的发展。

四、大学生择业观念存在误差。

近年来, 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热衷于去东部沿海发达的大城市发展, 找工作只考虑体面高薪职业。大学生热衷的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人才需求有限, 已经达到饱和, 但仍然有大量的大学生趋之若鹜。而一些急需人才的私有企业急需人才却门可罗雀。这种状况造成了大学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就业率的保障。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为了鼓励大学生去西部、下基层发展出台多项措施如:团中央加大了对“大学生西部志愿计划”的支持力度, 免除志愿者大学期间的贷款;提出“保就业就是保企业”, 加大对中小非公企业的扶持。但面对西部与基层、农村与中小企业等政府力推的就业方向, 大学生们仍犹疑不定。而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以及大城市仍然是他们的首选。这些扶持政策的出台并不能根本改变现状, 最重要的是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大学生择业的指导, 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五、高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于市场需求就业状况相脱节。

有的大学设置专业只凭主观臆断, 甚至完全不考虑企业需求和市场需要。对于一些就业前景不好的如法学、经济学、动画、英语等专业仍大量招生。而一些企业却急需海洋工业、采矿业、、油气储运工程、过程控制人才。根据最新一项调查报告显示2011届的608.2万大学毕业生中, 有70万人“学非所用”。这既造成了大学生资源的浪费, 也阻碍了急需人才企业的正常发展。

六、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 在高校中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 国家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出台了多项措施如:对大学生创建的公司三年内免收营业所得税;延长贷款期;免费培训等等优惠措施。但高校中对于这方面的宣传落实却很少, 很多同学对此知之甚少, 影响了同学们自主创业的热情。自主创业既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 同时也能吸纳一部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大学毕业生, 减轻就业压力, 承担社会责任。因此, 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落实和宣传国家的扶持政策, 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七、金融危机的影响。

尽管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五年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危机急速冲击着劳动力就业市场, 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 行业性的就业冲击不可避免。影响最严重的是中国的对外贸易, 我国的外贸行业的需求也急剧减少。麦可思研究院的一项调查表明和对外贸易有关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报关学等专业的就业率明显降低。国际经济与贸易更是被看为是2012年度就业前景最不好的本科专业。由此可见, 金融危机至今仍然影响了一部分和外贸有关的专业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需要企业与大学生积极沟通, 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 教育主管部门落实国家政策, 政府部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总而言之, 只有当大学生、用人单位、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群体共同努力, 大学生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得到缓解和解决。

摘要:近年来, 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引发全社会的思考和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了制约大学生在社会中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重要因素, 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篇4: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歧视理论;女大学生就业

一、文献回顾

在今年的两会中,相关代表就大学生就业难提出了一系列议题,其中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针对此问题,本文进行了相关分析。

早期的人力资本理论,以美国舒尔茨、贝克尔为代表。其中贝克尔(1961)阐明主要观点为教育能够提高人的认知技能和劳动生产率,于此同时受教育可以给个人带来更高的收入、更强就业能力。而第二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其存在缺陷,其中史潘斯(1973)筛选假设理论认为个人劳动生产率不同并不受教育影响,只是在合理的工资结构下,对于高劳动生产率群体而言,教育有利可图。

相较于前两个理论,皮奥里(1970)劳动市场分割理论则在宏观上更好地贴合我国国情,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其中前者工资较高,劳动条件好,就业稳定,职业前景好。后者则恰恰相反。教育的意义在于把人们分配到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简言之教育水平不仅是劳动市场的标志的,也构成了不同劳动力市场。

贝克尔的歧视理论也为就业问题拓宽了研究视角。根据贝克尔的分析,歧视性雇主从整体上说是一个受损的群体,与实证检验中“雇主是歧视受益者”的结论想为违背。

于此同时,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情况中,随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要更加紧迫。李海燕,张学雷(2008)具体分析了造成就业歧视的深沉根源。郭秀芬,刘宏佺和杨娟茹(2005)则较好地就女大学生的就业特点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需要提到胡安荣(2004),具有创新性地运用贝克尔的歧视理论分析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为后人的研究指出了一条新颖的道路。

上述作者的研究,为后来的研究做了较好地铺垫。尤其是贝克尔歧视理论有效地将女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难点进行了数理分析。但是,就已有的研究而言,对于歧视的深沉原因分析不够。本文将结合几个主要人力资本理论,分析女大学生就业中歧视理论运用的前提条件。

二、模型构建

本文将从雇主的效用最大化出发,通过将企业理论,雇佣男女员工比例和工资率引入效用方程来得到基本的讨论模型。

其中,U为雇主的效用,f为效用函数,p为雇主获得的利润,F为女性的雇佣规模,M为男性的雇佣规模,w为工资率,d为雇佣女性的额外成本(或者额外收益,但一般情况下为额外成本,包括生育成本、提前退休成本、补偿工资和劳动生产率成本)。

其中本文将假设男女劳动的工资率是相同。

将效用U分别对F和M求偏导数得到:

通过上面的推导可以发现,女性雇佣的额外成本越高,则男性员工对女性员工的替代性越强。而就是对d的正负号也可以发现,如果d为负,即雇佣 员工可以带来额外的收益的话,那么结论恰恰会相反。下面,我们就从无男性员工雇佣和女性员工雇佣规模的无差异曲线上,来观察具体的而替代性。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发现M和L的效用无差异曲线L1的走势,即在雇主在保持效用U不变的情况下,男性员工的雇佣规模对女性员工的雇佣规模的替代率要大于1。对雇主而言,在付出同样工资率的情况下,雇佣男员工可以替代更多的女性员工。

而无差异曲线L1具体也和规模约束线相切a点。企业在工资约束W(F+M)?燮P

F+M?燮K

时有最大雇佣规模约束:

f(p-wk-dF)

此时,企业将会倾向于多雇佣男性员工,即a点相切与L1的上方。

下面,我们将联系到社会发展,考虑到社会技术进步,单个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情况下的女性雇佣规模变化。

在社会进步的情况下,假设企业在维持利润P不变的时候,需要雇佣的员工规模减少,此时则有减少,即上图中约束线向内偏移:

K变小时,F需要额外地减少,才能维持效用不变。即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在对雇佣总规模K降低时,需要女性员工的雇佣做出更多的减少。也就是上图中L2的曲线走向。

联系到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具体的解释就是,社会发展会带来女大学生的社会雇佣需求,在起初一些行业中,如媒体,教育等方面,女性工作人员就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随着进一步的社会发展,以及我国高校扩张政策的认为影响,导致女大学生的需求量超过了市场的需求。而在很多时候,原有的企业,在国家社会保障等强制性措施的实施中(生育政策、提前退休等),雇佣女大学生的成本提高,故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产生了。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女性雇佣的额外成本导致的。该点在社会对女性需求多时,即雇佣规模越算线外移时不太明显,但是在雇佣规模降低的时候,女性员工的雇佣比例将会进一步下降。而应对此问题的办法就是女性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使雇佣时的额外成本不能存立。进而,贝克尔歧视理论中的厌恶成本的基础也就消失。

参考文献:

[1]冯祥斌.论女大学生的就业优势及实践途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4).

[2]郭秀芬,刘宏佺,杨娟茹.变革环境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理论导刊,2005,(2).

[3]胡安荣.企业拒绝女大学生的经济学分析——贝克尔歧视理论的拓展和运用[J].财经科学,2004.

篇5: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到底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在哪里?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众多就业指导专家,归纳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九大原因。

广州市民政部门也指出,今年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民政部门还要给短期内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有困难的毕业生,带给最低生活保障,具体细则将在9月1日前出台。

记者连日来采访发现,大学生毕业难既有供需结构性矛盾,也有应试教育和学生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仅就广东省而言,20高校毕业生为13。2万人,20为16。5万人,今年广东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20万人,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预计今年在省内求职谋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30万人。

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34万大学生待业,2037万,2052万,年69万,年到达79万,今年还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未知数。

原因二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说、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

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

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原因三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

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

拒绝的理由有动手潜质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状况。

原因四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潜质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潜质、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潜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原因五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必须时刻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

要到达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刻和金钱上都将是十分不经济的。

原因六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

此外,据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此刻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构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取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原因七学生缺乏求职技巧

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

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原因八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

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构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原因九文科教育质量低下

由于教学资料,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大学扩招过程中间,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是十分陈旧,授课资料政治化空洞化。

篇6: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原因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转型大背景的原因,也有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归根到底,是毕业生个体未能取得社会化的“毕业证书”。从本质上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应该淡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常态现象。

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优秀的群体,大学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经济 发展、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的普遍关注,人们不禁要问,大学毕业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难道高校毕业生真的是供过于求了吗?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一、就业难的大背景:社会转型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性难题。当前 中国 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 现代 社会转型的加速期,表现为从 政治 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这种社会转型必然带来社会环境、教育 体制、就业体制、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

首先,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组,特别是传统产业比重的下降,致使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结构难以跟上这种变化,出现了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矛盾,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其次,在转型的社会中,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稀缺性相对下降,表现为中国传统的就业渠道吸收毕业生的能力在下降: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毕业生;在历次政府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中找出路,而事业单位由于人事改革和经费紧缩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精简的问题;现代 企业 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减员增效的措施,使得过去作为接收毕业生的主渠道变得越来越窄。

再次,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健全,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人力资本价格机制还没有形成,造成就业信息不灵,就业成本高,难度加大。

最后,社会对大学生的实践要求,除常规的科研、教学、机关外,更主要集中在城镇基层、农村、西部和非全民所有制等领域,但在现实上,要真正使毕业生进入这些领域,在执行层面上还有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要革除。加之毕业生在观念上一时难以接受而不愿意到这些性质的单位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油然而生。

二、就业难的外因:社会风气的影响

首先,社会舆论是在心态上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舆论中所反映的倾向是:只要在大城市,就算先委屈一下,也比较容易成功,而到了中小城市、基层农村,就要更多地强调牺牲、奉献,这使得众多大学生产生畏难心理。社会舆论往往更加关注结果和成功本身,而不是为了成功所需的种种努力和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成功所需的良好心态。社会舆论要做的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平视成功,重视过程,但显然我们的舆论并没有做到。社会不能正确地向学生传递成功的所有信息,仅仅是现象而非本质。年轻的大学生紧跟潮流,只知道盲目释放热情,盲目地评价自身,缺乏艰苦奋斗的必要准备,导致就业上的心理失衡。

其次,“关系就业”风干扰了就业市场,双向选择受到了局限。用人单位的“近亲”结构造成的就业排外性,干扰了就业市场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一些单位只认领导、亲戚、朋友递来的“条子”,不管专业是否对口,能否胜任工作,只要有“来头”,有“关系”,就照收不误,搞“黑箱操作”,致使公开招聘也成了“幌子”,人员早已“内定”。在关系就业中,专业错位或低能高就的等级错位现象层出不穷,一些缺乏专业技术能力,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关系户”占据着职业岗位,排斥着有专长的毕业生上岗,人为地造成就业困难。地方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既没有经济基础,又无社会关系,面对无形的“关系网”,他们更多地只能是无奈与茫然。

再次,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之风,要招就招高学历,“虚荣心”在作怪。虽然这几年用人机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为数不少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门槛过高、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动辄打出非本科、研究生不要的招牌。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特别看重工作经验,希望招来即用,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这对工作经验几乎为零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选择的自由完全交给了用人单位一方。部分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学生的外在形象,有的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毕业生身高、五官等外在条件提出过分要求。对外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大于内在水平和能力,这给一些形象一般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可以说,转变用人观念对用人单位而言,还仅仅是一句口号。

最后,学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也是毕业生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个原因。由于就业环境的变化,许多大学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如出现国际贸易热、会计热、计算 机热等,热门专业一直热到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出现了严重的“短视现象”。其中一些学校在根本不具备开办新专业的情况下匆匆上马,师资、教材穷于应付,换汤不换药。太注重市场需求而不考虑办学 规律,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部分“空壳”现象,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此外,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着某些不足,甚至存在一些重大缺陷,如“驯化”、“模化”教育方式,导致学生成为“听话”的安分守己的规矩人,成为一个个“标准件”,缺乏个性,缺少敢闯敢冒和独立不倚的精神,满足不了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就业中的“塞车”和“撞车”现象正是这种教育模式弊病的最好注解。功利主义性质的教育理念换来了“人才滞销”的尴尬局面。

三、就业难的内因:社会化水平不高

许多毕业生慨叹“就业难”,但是,为什么有的毕业生就业如鱼得水,有些毕业生却举步维艰?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笔者以为,问题的根源出在大学生自身,归根到底,是毕业生个体未能取得社会化的“毕业证书”。

篇7: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用多维视角和发展观的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难看出现象的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多是发展中、前进中出现的。清醒地分析、科学地把握会找到多渠道解决的方案。

人才市场服务的对象中 80%是青年人,多数属应届及往届大学毕业生,我们从开始,每年对名大学生和1000家企业进行二次跟踪调查,在分析中感到造成就业难有七大成因。

一、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

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 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沈阳地区 1990年至6月淘汰了30个职业,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上海, 20高校中60%的本科生在机械类、电工类、土建类、经济学类和管理工程类等10个专业,而生物制药、城市发展、现代物流、汽车与成套设备、新材料、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大量人才缺口,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又跟不上。紧缺的13大类101个职业岗位需大于供。

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

农业人才需求错位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的最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 0.023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达45%—65%。(年底统计)

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调整结构性矛盾,政府要在就业政策制定、就业环境创造、缩小经济区域差距之外,教育本身也是核心所在。解决这个问题,也要从“三教”(教材、教学、教师)入手,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从宏观经济走势、中观经济变化、微观经济需求为着眼点和落脚点,高校要研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着眼整合师资资源,提升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调整教材,创新教学方法,用就业率、学生综合适应能力两把尺子衡量高校的运行质量。

二、知识沉旧,转化率低

被调查的 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 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愿景,在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在对近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据国内一所较为知名大学计算机和外语两个专业学生抽样调查反映,部分教师的实际知识占有量不如应届的学生。计算机专业学生讲,摩尔定律9个月一个周期,不到社会上学习,毕业后所学知识多数上过时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

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体力,工业经济时代就业靠技能,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知识转化率的高低,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群体人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当代大学生要学会鉴别知识(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应用知识,哪些是当今世界前沿知识),敢于抛弃知识(筛掉过时知识、垃圾知识),善于转化知识(把握知识点,形成量到质的转变),用智慧统帅知识才能在现实社会中靠自己的实力生活,用自己的能力赢得胜利。

把知识和才能物化为真正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人才。就业率在统计过程中,应多元化确定其概念,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以市场化视角来认识,并鼓励支持多元化就业。如:非单位就业、非组织就业、隐形就业,随着产权多元化、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评价大学生就业的指标体系也应不断创新和完善,改变培养与就业信息对不称的统计方法。

三、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珀( D.E.Super)讲:“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是人生自青春期到退休所有有酬给或无酬给职位的综合;生涯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中国也有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0%的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报佛脚”,一大批学生有就业恐慌表现。

生涯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一般在 30%,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入学前就应做生涯规划,在确定所学专业前,进行自我评估 → 生涯评估 → 职业选择 → 职业生涯 → 路线选择 → 确定目标 → 行动计划与目标 → 执行 → 评估与反馈,做这样一个流程运作,并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四、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独立”这一概念应是很强的,近年来我国也经常组织“成人节”、“成人仪式”,宣传鼓励青年人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自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 40%。我们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在发达国家,到十八岁生日时,家长就会主动提醒,“孩子从今天起,自己的事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处理问题。”我们的大学生自己做了一件独立完成的大事,家长反而道说:“哦,小子长大了,告诉你,长出胡子也是我的儿子。”这种反差,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年青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我们的家长在培养子女问题上应做到不管少管,支持发展,大学生的成长是家长一次次放手的过程。

在调查中还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即缺少社会、校方的指导服务,更缺乏对就业、择业的自身研讨,在走向社会前,大学生应象报考大学时应对高考准备一样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形成研讨习惯,分析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变化及企业产品的情况,知己知彼在充分调研分析后选择地域、行业、企业来就业。

五、理念滞后,能力危机

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在调查中,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导就业理念也存在四大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部分重点院校三分之二学生毕业首选出国,不研究家庭、自己所学专业是否适应和承受力大小,结果“海归”变成“海待”;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 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新增产值76%是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和创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等都大于外企;三是“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而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四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别无选择,在大学里流传“大四不考研,天天都过年”,学习已不成为乐趣,但还选择了再学习之路。社会实践证明,本、硕、博连读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发达国家对一些专业限制连读,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允许读研。人才市场反映,近年来研究生与本科生同时进入市场竞争,硕士生找工作成功率也开始下降。

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能力是人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当今社会已开始从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职业再生能力一直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和从业的职业生涯始终。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我们在日常人才市场运行中发现,就业率高的专业毕业生和易于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指数都很强,这些大学生平时很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按就业岗位说明书指标进行修炼;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这些都属就业指数,把握这些并不断提升,就业就变成了快乐事情。

六、选人用人,缺标少准

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发达国家 90年代后期水平,但管理方面是发达国家代水平。1000—9000万资产的中小企业中严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缺少。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长期处于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组织架构设置及岗位的科学设定、岗位需求计划都属空白,多数企业选人用人凭经验靠感觉、不科学。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发展,也影响了选择人才的成功率,在我国现阶段有一种现象,越是小企业越不愿意选大学生,不注重自己培养和储备人才。而外企,特别是500强企业,企业发展中愿意选择大学生进企业,从头培养。这种用人上的差异与企业文化、企业规模、CEO战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度关联。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重要的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选人、用人思想观念问题,培养战略性思考,养成正确选人、科学用人、合理择人的习惯,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有较为充足的人才资源保证。

七、市场配置,手段粗放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才市场运营分析证明,大学生进市场的总量每年都在递增,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具体表现为定位初级、管理粗放、产品粗糙。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告诉我们,以人为服务主体派生出来的职业很火爆,如:形象包装师、美容师、色彩设计师、职业推荐师等。但从社会供需双方看,每年度 280万大学生的服务,从业人员和专业性公司都很少,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大学扩招速度和大学生总量的增长快于为人才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增长;二是人才服务机构过去一直由政府所属机构独立经营,缺少竞争性,发展较慢;三是人力资源服务业传入我国较晚,其技术性、技能性、理论性以及专业化的公司还没有成长起来。

大学生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也是经济建设中的稀缺资源,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占从业人员 37—40%,而我国占5%。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好大学生资源是我国人才战略中的重要工作。当前需要从三方面研究与实践:一是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化公司,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性、技能性、专业化的服务。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还处于知识型教育,四年的大学缺少能力培养和技术的培训,从校门到厂门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路要由专业化的公司为大学生设立不同职业的能力模型,通过测试、咨询、培训来提高大学生的上岗前的职业能力,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二是规范就业市场,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要在逐步规范中设定人才中介机构的服务产品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多样化,以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三是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形成全国统一的就业发布渠道,在全国真正形成就业代码规范,就业信息统一开放,就业指导科学合理,区域性就业信息与全国就业信息互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定期由专门机构发布大学生就业资源和相关政策,在公益性和公共化服务中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做细、做深、做好。

篇8: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 用人单位方面原因。

一是由于扩招的原因各大院校的毕业生都有所增多, 社会上各用人单位都比较看好名牌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以前名校大学生人数较少, 多数被国家以及大型企业高新聘用, 其它中小型企业只能面向其他院校的毕业生招聘。但是现在各个用人单位招聘的人数有限, 所以大多中小型企业也瞄准了名牌大学的毕业生, 对于其他院校的毕业生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在网上, 不少用人单位筛选应届毕业生线上申请时, 头一步就是运用专业软件过滤非重点高校的学生, 一键点击, 普通高校学子无声筛去。二是用人单位对于应聘者的学历都比较看重。对于同样的两个应聘者, 招聘人员一般下意识的就会选择高学历的那一个。对于应聘人员的其他条件基本不过多的考虑, 比如:个人能力、性格、品质、思想境界等方面。现实中学历高不一定就能代表个人的能力高, 应该考虑其他的因素。由于现在的教育投资比较大, 对于一些来自贫困山区或农村家庭的孩子, 由于父母没有能力和条件让其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从而让其过早的步入社会。用人单位不能这样仅仅靠一纸文凭来决定是否录用, 应该多考虑一下应聘者的综合条件, 学历有时并不代表能力。三是很多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户籍所在地还有所要求。这是现在被社会各界所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好多大城市在招聘一些主要职务人员的时候都会要求具有本市户籍, 这使得那些怀着梦想去大城市就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无形中得到了缩减。近几年来, 如北京、天津、上海等一线城市对于公务员和银行系统的招聘考试人员都要求了户籍等其他针对外地应聘者的要求。这是不公平的, 既然都接受了同等的教育可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却被拒之门外。登陆人才市场的网站, 从大量的招聘信息可以看到最多的就是对于应聘人员要求有相关专业的或职位的工作经验的要求。尽管有些招聘信息可能没有明确说明, 但是“有经验者优先录取”这句话已经从侧面告知了我们。对于刚刚毕业步入社会的学生, 那些相关的工作经验是很难有机会去得到的。用人单位应该减少过多的客观要求也给毕业生们一些机会去锻炼去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 高校方面原因。

一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二是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比较欠缺。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指导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能力、认识当前就业形势, 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从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服务体系来看, 绝大多数的高校建立了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但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还停留在为提高就业率的一般化水平上, 对于个性化、针对性的指导还显得力不从心, 就业信息平台还不完善。因此, 造成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信息不对称成本较高的现象。三是教学质量存在不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而且还关系到高等教育走上大众化的成功与否及社会稳定的大局, 所以教学质量好坏是关系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长时间以来, 高校教学内容更新慢、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专业设置与实际需求脱离实际、理论得不到实践等现象都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改进。加之高校逐年的扩招, 和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影响, 各高校又要解决生源致使一部分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同时, 有些高校师资储备不足, 学校还要升格升格, 许多教师只能被层层拔高和承受超负荷的工作;教学内容和结构的单一和陈旧;模式化教学方法、教学方式, 单一性和程式化的考核办法, 致使学生的学习时间、课程总量、知识结构与实习环节等方面难以得到保障和个性化的发挥。

(三) 学生自身方面原因。

1.当代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误区导致就业难。

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上, 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还不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对“就业”和“择业”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准确。多数学生、家长的思想意识里, 仍然存在着“一次定终身”的就业观念, 强调专业要完全对口, 工作岗位有面子等观念。因此, 在择业时注重看单位的名气, 单位所在的城市, 单位的所有制性质等。这种表现还没完全脱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业”的模式影响。无形中减少了就业机会, 缩小了自己的就业面。同时大学生在择业时把待遇、物质条件、报酬等放在首要位置。很多用人单位反映, 有些大学生在和单位接触时第一个问题往往就是待遇、报酬, 造成用人单位非常反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两观”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种享乐主义, 金钱至上, 干什么事都要先考虑自己既得利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在当今社会上是难以生存的。在强调团队精神、开阔创新的21世纪, 这种自身利益第一的错误观念是和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的, 这样就让那些学生很难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2.学生自身所学专业不精导致就业难。

学生经历了残酷的高中生活, 经过三年的苦学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由于离开了父母的身边, 且大学的老师不再像高中时对学生的学习抓的很严格。在大学完全是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面对大学松散的教学环境, 许多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学习不再抓的那么紧, 结果慢慢的变的懒惰起来没有了学习的劲头。还有些大学生上大学并不是为了学习知识, 目的性很强只是为了混一纸文凭, 抱着这种想法进入大学的人可想他不会踏踏实实地坐下来学知识。他们经常流连于网吧, 经常无故旷课, 经常上课睡觉, 这样的学生在走入社会时肯定会在专业技能方面败下阵来, 把就业机会丢失掉。

3.学生自身不想主动就业导致就业难。

八零后的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是生活在蜜罐里一样, 从小在娇生惯养中成长, 一直被长辈们视若掌上明珠, 无形之中我们已经变得对做什么事都有了依赖性。在现在的好多大学生中都是抱着混到毕业了, 回家后等父母给安排工作的思想在学校里面虚度时光, 这不仅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还挥霍着父母挣的血汗钱。对此, 大学生应该积极地去生活, 确定自己的理想, 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 不能一味地等父母给自己安排。要是父母没有能力给找到工作就在家里蜗居不出, 成为时下被人们热评的“啃老族”。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 社会各界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 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还将长期的存在下去, 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会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国家、政府、社会必须重视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 这就要求国家、政府、社会要站在统一全局的高度, 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当作一个战略性问题, 当作高校的日常长期工作来抓来搞, 这是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各级各部门要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对全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整体规划。要广开宣传渠道, 加强舆论引导工作;要加强思想教育, 以帮助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要积极宣传中央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种政策, 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建立先就业, 再择业, 到城乡基层建功立业的就业观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重要作用, 教育部门要切实负起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责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组织要积极开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专题活动, 鼓励支持各类社会职业中介机构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的服务和帮助, 努力让全社会共同来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二) 用人单位要尝试给毕业生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用人上, 用人单位不要对大学生有过多的歧视, 应该更多的看重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素质, 应该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来锻炼自己, 通过实践来验证学生的实际能力, 不要以外貌、性别、经验或者缺少什么而把他们拒之门外。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情况招聘人员, 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给每个毕业生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

(三) 高校要严格落实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

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引导, 要积极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 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切忌好高骛远;要引导学生到基层去, 到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要提高政工干部队伍、就业指导老师的素质, 加强他们的就业知识和为学生解决疑问的本领;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系统化、规范化, 使其真正能对大学生就业起到辅助作用。通过加强高校与社会联系、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第一时间掌握就业信息, 及时准确提供给毕业生。并结合自己学校的现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指导和职业指导, 学校应该建立就业指导中心, 配备专职的人员, 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 注重加强各种渠道的宣传工作。最后还可以借助就业中介机构的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服务, 因为中介机构能在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 能为学校和大学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 同时也能为用人单位提供广大真实的毕业生信息资源, 加强双方的透明度, 对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起到有效地帮助作用。

(四) 高校要为学生广开就业渠道, 提供就业信息。

高校要把广开就业渠道, 广收就业信息, 搭建学生就业平台看成学校的核心工作。学校要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每年都开展多次的大中小型招聘会, 把不同企业、行业的负责人“请进来”, 与学生面对面;建立毕业生就业服务跟踪体制, 专门组织由学校领导、各院系部门就业工作负责人组成的调研队伍“走出去”, 召开洽谈会、座谈会, 走访了解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实际情况, 为学生就业提供第一手宝贵的信息资料。除了已往的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以外, 高校还要开辟多种渠道推荐自己的毕业生, 还要充分利用网络, 搭建供需平台, 使各用人单位及时有效的了解到本校毕业生的信息, 从而进行选择。此外, 还要求高校的所有教师要把学生就业当作一件关系到自身切实利益的大事来抓, 要充分利用多方面的信息, 适时地向用人单位推销本校的学生。并且要组织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教师到全国各地考察, 学习先进就业经验, 抓住每个就业的机遇, 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五) 学生要勇于自我挑战, 尝试自主创业。

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进行了政策上的帮助。但是, 在实际实施上, 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 单凭几个或者几群人是解决不了的。比如大学生创业贷款, 国家有政策, 但是事实上却是没有银行愿意给大学生发放创业无息贷款。很简单, 大学生创业存在了很多风险, 而这些风险, 很大一部分是大学生的自身原因。大学生创业, 自从2002年提出来以来, 虽然成功的不多, 但也不要刻意忽略作为大学生创业代表的成功案例。比如说周鼎凯、杨锐、郑俊雅等等。杨锐曾经说过, 创业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人很富, 一类人很穷。所有的人都想成为马云, 但是很不幸, 马云, 只有一个。高校大学生创业, 有的成功了, 有的失败了。原因无他, 归根到底, 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很大一部分在于高校大学生创业者自身素质。剖析成功者的背后, 神奇的都有一条共同点———那就是成功者的个人素质都很高。杨斌, 作为大学生创业成功最早的一批人。所有与他接触过的风险投资人都说, 我们投资, 不为项目, 只为这个人。他能得到这样的荣耀与其自身的素质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还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使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得到一些缓解。加大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力度, 给以更优厚的政府扶持, 对于我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个一箭双雕的决策。

三、结语

总体而言, 经济发展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社会系统中既存在的制度和规则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高校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以及职业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在一朝一夕得以解决, 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行为取向的改变也需要足够的效益冲击。因此在今后可预期的较长时期里,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预计, 今后我们关注的数字可能就不仅仅是三、四百万而已, 估计是更多, 但是我们要相信那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现在和长期都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用人单位、高校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通过探析各方面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等教育,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陈晓平.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以SD大学为个案[D].苏州大学, 2007

[2].陈学诚.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J].学海, 2008

[3].范溦.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 2010

上一篇:瑞金红色游心得体会下一篇: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