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1型和教研2型

2024-06-15

教研1型和教研2型(精选14篇)

篇1:教研1型和教研2型

资料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中考复习建议

《身边的化学物质》在宜宾中考试卷中占很大一块,比重大约达30%,绝大部分命题都是围绕其展开。

一、课程内容及标准要求

(一)地球周围的空气

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氧气、二氧化碳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3.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4.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 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5.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6.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7.了解结晶现象。

8.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9.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 意义

(三)金属与金属矿物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3.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4.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 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5.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1.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2.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4.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近三年宜宾中考命题趋势(身边的化学物质)

09年:铁及铁生锈、水的组成、硬水和软水、二氧化碳、氧气、酸碱盐、天然气、生石灰和熟石灰、肥料、苏打和小苏打、(计算--氢氧化钠及变质的反应)

10年:水、维生素、二氧化碳、熟石灰、氮气、铁及生锈、酸碱盐、铜、木炭、铁锈、(计算--苏打(碳酸钠的反应)

11年:(2011年分析报告):身边的化学物质在2011年的中考中考察覆盖面宽、重点突出。以氧、氢、碳、铁、铜、钙五种元素为主线,涵盖了单质中的氧气、氢气、碳、氟氯溴碘、铁、铜,氧化物中的水、碳的氧化物、铁铜的氧化物和过氧化氢等,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铜、碳酸盐、碳酸氢盐等重要物质。还有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的铵态氮肥、有机物、营养物质等。

三、我的复习策略

1、全面列举、典型记忆

对这部分知识,可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填空,并在老师引导下进行重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强化学生对物质典型性质的记忆。比如物质的颜色、沉淀颜色、常见有色离子、一些物质的典型性质、俗称、名称等。只有把这些知识烂熟于心,学生在使用时才能做到信手拈来。

2、重基础,由点及面形成知识线索

复习可先从物质常见知识入手,再将物质性质与其存在、用途、制法和检验等知识连成片,形成知识网络。在从一种物质入手理清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学会运用有关的反应规律,判断各类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比如二氧化碳、氧气等

3、注重与高中知识的衔接,适当拔高要求

金属、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反应条件和规律是中考时,容易出难题的地方。可适当的拔高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从反应的本质(离子反应)角度去认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说明:初中常用的判断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1个)可交给学生记忆。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的检验建议补充讲解。

4、设计专题训练、进行审题和解题指导,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开展专题训练是提高中考学生成绩的有效方法。如探究题、推断题根据往年的考试动向,一般的考点都是在身边的化学物质处。在中考前设计不同类型的探究题、推断题训练,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方法指导,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一本好的资料有必要)

5、全面覆盖中突出重点知识(个人倾向)

多关注:水、铁、木炭、二氧化碳、纯碱(苏打)、小苏打、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 的有关性质和用途 以及与之有关的 鉴别、除杂、推断题。

借个人的教学失误来结束:(报告中):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不熟悉反映出少数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盲区,估计是片面理解课标忽视了对氢气性质、制法及用途的教学。

所以呀!重点要突出,但知识的全面覆盖是必须的。

(报告最后一句)总之,在教师教学的敬业心态和规范性方面,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培养、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我们都还任重道远。

另类教学建议(1)、认真反复研究课标、教材、考试说明,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课标是教学的底线,只有最低要求,没有最高要求,各校可以根据学生条件有所提高。而考试说明可认为是对课标的具体化,规则了考试要求的各方面,例如课标中:“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地球周围的空气——3.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二氧化碳”,但在考试说明中:“能够用简单的实验装置、方法收集和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教材是主要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化学教师首选要找到课标、教材、考试说明、2006年2007年我省课改区考试试题及其评价,从宏观上把握,然后在微观上才可能做到“挖掘深度到位,而不越位,拓展广度有边”。

(2)、从本次试卷分析中发现还习惯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显不够,虽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书面形式不容易考核,但它作为学习化学的动力支持系统确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传统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思想,仍要在新课程教学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有它和优势,但也不足,在大班额课堂中如何实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比较重视“双基”教学,在新课程中,要保持重视“双基”的好传统,但应该对“双基”要重新认识。

(4)、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的关系。所谓的现实是指学生的现实、教学外部环境的现实、教师教学能力现实、教学其它资源的现实、教学考评的现实。所谓理想是指学生的理想、教师的理想、家长和社会的理想、行政的理想等。要坚持“要立足现实,从现实起步,追求理想”。

篇2:教研1型和教研2型

八年级数学组

一、教研目的:

学生课下没有时间消化,只有在课堂上安排时间让学生消化巩固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没有落实,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处于“随流”状态。学生是练会的,而不是教师讲会的,对这个问题没有清醒足够的认识,你的教学只能失败。这里涉及我们经常强调的加强课堂做题量的问题,如果你满足于讲了,不用练习巩固,学生要形成技能是不可能的。如何在课堂上安排学生练习,如何让学生“练”会,这是七星二中数学教研组组长和每一位数学教师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教研组长吕继明老师的设想下,组织了这次以“精讲精练,当堂达标”为目的的教学研讨活动。

二、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我讲人教版八年级上《立方根》第一节,在学习了平方根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立方根的概念,重点放在讨论立方的概念,立方根的个数的唯一性及立方根的求法;在学生对数的立方根的概念及个数的唯一性有了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数的立方根与数平方根的区别;渗透特殊── 一般 ── 特殊的思想方法.通过特例研究等式,运用归纳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它的绝对值的立方根的相反数”,运用这一关系式求一个负数的立方根.“精讲”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少讲,而是质上的“精”,“精”是教学内容的精华,即重点、难点和关键;“精”是精确,基

础知识要讲得准确;“精”也是精彩,课要讲得生动、形象、严谨,富有引力。凡是学生自己能在资源中自学的就不必讲;凡是学生已明白的事理,就一定不要反复罗嗦;凡是学生能想出和能解答的问题,就不必提示。在教学中要集中精力,用较少的时间把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讲清讲透,针对学生在自学、讨论、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作有的放矢的讲解。这样,能给学生留有思维和想象的余地。其次,要善于化抽象为形象,要求教师的讲授内容精要,分析精辟,语言精练,节奏精美才。

然后是精练。我认为要注意三点。(1)练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精,覆盖面要广,形式要多样。(2)练习的编排要层次分明。既有检查掌握知识情况的基本问题,又有考察运用知识能力的综全题,既有满足全班同学的普通题,又有照顾优生需要的提高题。(3)练习的设计难易适度,并有一定的密度。会评即对学生自学或练习的结果进行评价,目的在于及时反馈与矫正。同时,也能起到学生认识自己,掌握自己,设计自己和鼓励自己的作用,增强学习信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常用的办法是:一是自练自评,学生练后老师给出答案,学生自我评价。二是教师课堂巡视及时评价。教师注意对各种评价及时反馈,属个别问题,个别点拨。属共性问题,不回避予盾,不用优生的回答代替中差生的思维,而是及时组织全体学生讨论,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做到当堂破难点,当堂补缺补漏,比教师课后了解,个别补差好。既减轻了学习负担,又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三是学生互评,既可以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争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又可以

培养同学们在学习上的参与意识。

篇3:教研1型和教研2型

今年三月, 我校的课堂教学效益月开创了校本教研的新思路——网络团队教研活动。本次团队教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新平台, 在团队竞赛中, 人人都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舞台, 每个教师只要愿意亮出自己崭新的风采, 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与天地。在比赛的舞台上, 每个人都在努力跨越昨天的迷惑, 超越今天的困顿, 追求明天的卓越。

一发端:以有限自我释放无限潜能

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花园小学原来是湖小教育集团的一所村小, 于2010年正式独立建制。现有21个教学班级, 48名老师, 其中1/3是聘用老师。由于长期属于村级小学, 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骨干教师比例偏少, 科研意识较薄弱, 教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受原先的“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习惯思维影响, 学校大部分老师处于被动发展的状态, 团队意识不强, 急需培植荣辱与共、协同作战的团队文化。

同时, 作为一所身处湖塘中心城区的新兴学校, 周边的学校强手如林, 西面有湖塘实小, 中心校南北校区, 北面有李公朴小学, 东面有马杭中心小学。脱离了母体的花园小学要想在城区学校中争得一席之地, 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学校领导认为必须从教学科研上寻找突破口。

历年校本研修的困惑:我校向来注重校本研修, 而且我们认为, 赛课是校本研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一段时间以来, 我们发现, 在学校组织的各类赛课活动中, 如果让各组推选代表, 几乎每次都是青年教师上场, 那些年龄较大的老师很少参与。一是老教师本身不再有很高的赛课热情, 二是青年教师也不好意思让老教师“冲锋陷阵”。于是, 老教师往往在校本研修中被“边缘化”, 他们对赛课活动漠不关心。而青年教师呢, 只能单枪匹马疲于应战。显然, 这样的校本研修是少数人的教研, 是不受大众欢迎的, 改革势在必行。

鉴于以上思考, 我们首次尝试以“教研团队”的形式让教师横向组队进行比赛。活动前, 学校全体老师按照学科自由组队, 要求三人为一组, 本着“以老带新”的原则, 一组内本年级组老师不得超过2人, 必须有一名为1~5年内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于是, 我们看到了12个自由组合而形成的能力互补、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具有核心领导力的团队。通过各个阶段的比赛, 我们发现了许多具有团队领袖气质的老师, 他们在平日里默默无闻, 却在这次活动中释放了无穷的潜能。正是在这些有思想、有激情的团队领袖的带领下, 各个团队都出色地完成了比赛任务, 也正是在比赛行进的过程中, 我们看到各个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更加流畅, 合作更加默契, 关系更加密切。

二践行:以有限时间释放无限精彩

我校的团队赛课活动流程与网络团队教研的环节基本一致, 但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比如:考虑到是第一次举行这种形式的比赛, 所以在信息化上放低了对老师的要求, 对于时间的控制上也放宽了限制。最后还增加了课堂教学展示、赛后反思环节。

1. 集体备课, 设计教学

各个团队呈现出了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01团队恰当利用教学资源;03团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04团队注重新旧知识的练习从学生最近发展区组织教学;07团队以“小青蛙学本领”为线索展开教学, 层层递进;09团队大胆挑战教学难点, 将游戏搬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2团队设计理念有创新。

此为“集智式备课”, 人人都要有“备”而来。团队所有教师必须人人备课, 不仅要设计好教案, 还要能够阐述自己设计的理由和意图, 列出自己不明白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在集体智慧的交流与碰撞后, 确定本团队的最佳设计, 以便用于课堂展示。

2. 评价、反思与完善教学设计

各团队的老师在评价时能提炼亮点, 对于兄弟团队教学设计有何不足之处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并提出改进建议。其次, 反思本团队原教学设计, 在此基础上集思广益, 激发智慧, 完善原有教学设计方案, 形成新的教学设计方案。

在评价兄弟团队的教学设计中, 考察了参赛团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激发教育智慧的能力。在反思团队原设计、提高新设计的环节中, 参赛选手及其团队教学工作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都得到了展现, 提高了自我完善的专业能力。

3. 陈述与答辩

陈述时, 02团队的从“教什么到怎么教”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从“以教定学到以学定教”三个教学理念的转变清晰地展现了团队思考的深度与高度;08组的“定位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特点、重视言语实践、关注预设生成、加强学法指导”展示了团队对于低年级教学的整体思考。提问答辩环节, 各队的表现可以说是针锋相对、不甘示弱, 有时为了一个问题, 两队的争论可以说到了面红耳赤的程度, 真是观点越辩越明, 思路越辩越清。

陈述见功力, 答辩显智慧。各团队面对评委进行可视化陈述, 陈述内容主要为本团队成员的分工情况、备课过程、亮点阐述等。答辩问题由评委和现场其他团队成员分别针对现场陈述的内容提出。答辩过程中, 评委指定选手回答的问题, 其他人不能代替回答。在评委许可的情况下, 团队成员才可以补充。

4. 课堂展示

不同的教师, 不同的成长。02团队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更加娴熟了;05团队的老师善于抓住课堂的生成, 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07团队的执教者虚心请教, 不怕失败, 一遍遍改进教学, 在赛课环节中评委这样评价他:这堂课教学环节十分清晰, 对于知识点的教学十分扎实。虽然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但评委认为凭着他的谦虚好学, 他一定会成为本学科的后起之秀。08团队的新老师教学具有亲和力, 课堂中师生的互动十分自然。12团队的英语老师在教学中能注重学法的指导, 教学游刃有余, 散发的是成熟的气息, 淡定从容, 循循善诱。

同一篇教材, 赛的是教法的独特, 比的是课堂的驾驭;赛的是预设的精妙, 比的是生成的把握。不同的教师, 不同的风采。各团队推出一位选手 (主陈述选手除外) , 根据集体研磨的结果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当团队中的一人授课时, 其他成员要认真观课, 思考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课堂教学是否做到了有效、高效。

活动在三月, 以一周以一门学科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举行, 看似悄然无声实则精彩不断。每个团队为了充分展示集体的智慧与凝聚力, 精诚合作、全力以赴, 在各自的舞台上展现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整个活动过程虽然仅延续一个月时间, 但它产生的效益却是深刻久远的, 既极大地调动了每位老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 营造出浓浓的学术研讨氛围, 又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参与者的各项专业水平。

三收获:以有限空间释放无限梦想

1. 打造了良好的教师团队文化

团队赛课强调的是团体, 最终成绩与团队内每一位成员密切相关, 所以, 团队赛课最明显的收获就是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强。在活动过程中, 各组成员之间空前团结, 人人想团队所想, 急团队所急。有一个团队在课堂展示前授课老师的课件出现了故障, 团队其他成员立刻回办公室及时做出了符合现场需要的课件送到了执教者手中, 解了该老师的燃眉之急。这样的情况若是在平时, 别说很少有人会这么做, 即便想帮忙也帮不上, 因为谁也不了解执教者的意图。而这节课因为是团队研讨的结果, 所以人人心中都很清楚教者的思路, 这是以往赛课无法相比的优势。这样的帮助在备课环节、在陈述与答辩环节、在撰写案例等环节都有体现。

同时, 团队赛课的最终成绩已不再单单是以往的由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决定的了, 而是对各个团队所有成员、所有相关内容的综合评定。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任一环节的失误都会影响最终的成绩。要想在比赛中赢得组后的胜利, 必须取决于团队每一项成绩的均衡发展。其实, 这也是在提醒我们的老师:只有均衡发展、全面发展, 才能得到最高的肯定。

活动过后, 老师们纷纷在自己的博客中书写自己的感受。

郭新慧说:“在团队中, 一起摸爬滚打, 学习着, 进步着, 快乐着。”

年轻老师杨帆说:“活动中老师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集思广益, 团结一心, 努力为整个团队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为团队争光成为我们每一个成员的心声。”

才踏上讲台一年的蒋颖老师说:“经验是长年累月的积累, 而态度是现在就可以改变的。做一块不断汲取水分的海绵, 求知若渴, 求贤闻达。”

经验丰富的唐英老师说:“我们团队在一次次的探寻、研讨中, 不断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己的教材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及团队合作探究能力。”

更值得欣喜的是, 在团队赛课之后, 各团队之间也更加和谐, 不仅在工作中互帮互助, 在生活上也更加团结友善。在效益月闭幕式当天, 我校进行了团队拓展培训, 老师们群策群力, 完成了多个合作项目。整个培训过程是对教师团队文化的又一次成功打造。

2. 开掘了各层次教师的教学潜力

我校参与第一届团队赛课的老师普遍对团队赛课作出了肯定的评价。大家认为, 以前一般是指名或推荐一人进行教学展示, 上课的老师从备课、做PPT, 再到课堂教学展示, 单枪匹马, 十分辛苦。而团队赛课让每一位老师各尽其能, 分工合作, 这种集集体力量和智慧于一体的赛课形式, 显然要比个人单枪匹马强得多。活动结束, 我们惊喜地看到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青年教师充分发挥着他们精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表达能力强的在陈述与答辩中大显身手, 年龄较大的教师毫无保留地拿出他们的经验。就这样, 大家分享着教研的快乐。显然, 这种团队赛课的形式, 使每一位教师的长处都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挥, 而这种发挥团队积聚教育智慧优势的做法, 必然有助于提升教师从事教学设计的能力、可视化表达的能力以及作为一名教师的综合素质, 有助于实现教师生命质量的新跃迁。

3. 摸索了一条适合花园的校本研修之路

传统的个人赛课模式, 其实是一种精英教研, 锻炼的只是极少一部分教师。而团队赛课则引导教师建设了一种学习共同体, 促进了集体教研中个性与共性的有效融合。团队赛课在对所有成员优势整合的过程中, 实现了精英教研向大众教研的转型。因为团队赛课同样需要不同层次的教师发挥特长, 所以这也是一种精英教研与大众教研并行发展的新路子。我校倡导的校本研修, 就是要建立全体教师自主参与的教研, 但同时又是骨干教师引领下的高质量的教研。团队赛课, 为实现这一目标开辟了新路子。

篇4:会诊型教研催生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9-0052-01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在课改中遇到了诸多困难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就会使教师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否定课改。为此,江苏省东海县安峰镇中心小学定期召开“会诊式教研”活动,以执教追踪课和开展同课异构为会诊式行动研究的主要途径,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使教师们的专业能力得到成长。

“会诊式教研”活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诊断阶段,重在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第二是治疗阶段,重在实施或实验,以验证假设。主要操作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号脉探寻——“会诊式”教研活动的基柱

学校的各个教研组根据全镇教师的自身情况,制定出了相应的教研计划,依据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确定教研活动的领导小组,各成员手持“会诊病单”,每师一份课堂“病情档案”,设立个人成长档案袋,三年一个周期,然后再来审视自己这三年来的课堂视频,自我会诊分析。

(二)病情探视——“会诊式”教研活动的基槽

一个周期下来,全镇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问诊”,进行自我教学反思,“会诊领导小组”围绕各自“诊断目标”,根据问诊要求,细数“健康状况”,描述“病情表现”,组内达成一致意见,进行局部分析,初步提出诊疗建议。比如,在会诊活动中,需要诊断“教师提问”的会诊小组发现执教老师的“病状”,然后让这些求诊的教师上公开课,以求更好的探求病情,开具药方。

(三)药方探求——“会诊式”教研活动的框架

一节课下来以后,执教教师根据自己设计的意图和想法进行说课,让所有参加听课的老师进行“会诊”,讨论出会诊的方案,指出这节课“欠缺”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应该如何修改课堂教学,然后由“会诊”小组长把整个“会诊”的结果写出来,制定出“药方”的基本框架,最后再让执教老师“上出”修改后的课堂,以此来验证“会诊”小组所制定出的药方是否合适。

(四)药方验证——“会诊式”教研活动的混凝土浇筑

盖一栋房子,框架设好了,混凝土浇筑是至关重要的。上课的会诊也一样,执教老师首次会诊结束,自己要根据“会诊”小组的“诊疗方案”对所上的课例进行“反思、调理、修整”。经过一段时间有意识有目的“治疗”之后,执教老师再次上课,以“脱胎换骨”的全新面貌出现。这样,教师经过历练,对自己课堂教学的“病情”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五)药方分析——“会诊式”教研活动的涂抹

执教老师对照一次会诊中的病情表现,对二次课例进行自我诊查反馈。参加二次会诊的成员还是原先的成员,但这一次会诊不分小组进行,而是形成一个“专家会诊团”,从课的整体着眼,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行为和无效性行为”的诊查,会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对重复出现的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六)治愈疾病——“会诊式”教研活动的装修

篇5:清源教研约稿2

朱雪珍老师:您好!

《清源教研》,是清源学区教师交流学术思想的阵地,传播教科研成果的舞台,更是清源学区中小学教师构建精神文化的家园,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她将精选优秀老师论文精华,聚焦宝贵教学经验、展现优秀老师的秘密武器,供广大教师求经取宝。

第三期《清源教研》已在广大教师的期盼中如期而至,本期《清源教研》为了突出教师的学习培训这一专栏,你在前几周参加了小学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培训活动,为了把您在学习时的感悟传递给广大教师、为了把您在培训时的见闻诉说给广大教师、也为了把您在培训中取得的成果分享给广大教师、更为了把我们自己的杂志--《清源教研》办成清源教师的心灵之窗,本编辑部特别向您约稿。

望您能撰写一篇关于参加培训学习的文章,具体内容和体裁不限,可以是教学案例、课堂实录、学校见闻、方法交流、新教法应用、说课记录、培训札记等方面的文章。字数在1000字以上,投稿方式以电子邮件投稿为主,投稿时请注明学校名和姓名。

我们真诚的期待能在5月25日之前收到您的来稿,那将是对我们的工作最大的支持,也是对您才华最充分的肯定。

来稿请寄:

联系电话:

《清源教研》编辑部

篇6:教研组2

本学期在我校教研室的的领导下,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数学教研组组织教师积极地开展了各项教育教研活动。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以提高课堂教学为核心,注重课堂教学的时效性,高效性。从细节抓起,为了更好地做好以后的教研工作,现就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

1.以“研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为活动重点,加强我组教师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构建绿色高效课堂。利用网络平台,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并发表学习感言,并组织“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征文活动,评选优秀论文。

分散研修期间,组织全组教师观看优秀课例视频,以研修课例引领研修组打磨优秀课例。磨课期间,公开、公平、公正选出主讲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磨课计划。研修组组织选取课题、制定教案、修改教案,听课、评课、撰写感言、磨课总结等活动。

二、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把教学研讨带进课堂。

1.校级优质课评选、迎接教学示范校验收活动。

本学期,数学组围绕学校“首届校级优质课评选活动”,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上评选数学组优质课并选报学校教科室。主要程序是先由教师自愿申报,然后由根据一定比例初评推报,最后是学校组织专门人员评审确定。

2.青蓝工程-------师徒结对。

结合本组教师的特点,我组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以经验带动激情,推动原有骨干教师更上层楼,拉动年轻教师迅速成长。通过师徒共同备课,共同上课等活动,提高年轻老师的业务水平。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环境,给中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通过年级组骨干教师 “传、帮、带”的方式,一方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另一方面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我组的学科带头人,同时使各位数学教师养成同伴互助的良好习惯。对校本教研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做新型的创新教师---蹲下来、俯下身子搞教研

1.组建项目组,实事求是搞教研。

数学组分高中低学段分别建设三个项目组,每组学校确定一名教学骨干作为组长,组长自行选择确定两名成员组成项目组,一学年调整更换一次。

四、严谨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

1.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我们继续实行集体备课,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提高备课质量。主备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广泛借鉴各种优秀教案,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优秀教案做好备课和研讨工作,各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研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写出个性化的二次备课。课后及时写好教学札记。尤其抓好巩固练习课和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设计。强调教师不仅备出书中仅有的内容,而且要创造性的运用好教材,练习的内容要有密度、坡度、层次,适合好中差三种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每月教导处检查教案、作业一次,教研组进行抽查,杜绝无视进度备课和上课,先上课后备课现象,要求教案具有实效。要有板书设计,要有课后反思,反思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便于弥补今后课堂教学的不足。

2.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本学期继续把优化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突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继续实行听评课活动。课后检查教案,点评交流,通过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们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3.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力求提高作业练习的效能,作业布置精心合理,作业做到批改准确,反馈纠错及时,适当批有鼓励性评语,保持作业本整洁,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坚持每月一次的学生作业量化考核检查,期末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量化积分。

4.本学期教师做到了认真备课,随时保证有余课,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在课堂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特别加强了对后进生的辅导。

5.组织进行了教学教研活动,远程研修给我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通过研修,我们组内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并且有一定的收获。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评。在忙碌的过程中,教师收获了幸福!

五、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的几点。

1.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进一步深钻新课程标准,改变陈旧的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创建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的拓展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2.进一步深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找准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进一步抓好后进生的辅导,减少不及格现象,提高优秀率.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改错学习习惯。

篇7:英语教研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工作为依据,以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增强学习意识、教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业务职能的作用。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更新教 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英语教研组的工作水平。始终围绕着“营造英语 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课堂实效性” 的教研主题,以课堂教学创新为主旋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英语学科的教研工作,认真分析现有状况,总结 提升现有经验,在目前的基础上,使英语教学研究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重点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落实教研组各种计划及本学期的教研重点,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反思交流”的基本形式开展英语教研。

2、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以发展性评价研究为突破口,在教导处的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从传统的教学中吸取他 人先进的教学方法,使传统模式中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完全转变为以主体的教学,在 课堂中完全释放学生的能量,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3、做好集体备课,认真处理好目前难度较大的教材。集中各组员进行集体商讨,对一些不太好处理的教材进行讨论,各抒己见,以求最佳方 法处理教材。每次上教研课前一周把自己的教案发表在自己的博客网上,组内成员认真 阅读,并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进一步完善教案设计。

4、积极反思交流通过组内讨论形成的教案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及不足之处,进行点评,形成互动、互助的氛围。进行“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结对活动,促进教师间的共同提高。

篇8:教学型教研

1. 一人同课多轮。

就是同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内容重复,但教学行为却不断改进。

2. 多人同课循环。

指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同上一节课,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和问题的跟进。

3. 同课异构。

同一课,不同教师有不同构想、不同上法,大家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

4. 互助式观课。

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活动,既不含有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也不含有自上而下的权威指导成分,是教师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观课。

5. 邀请式观课。

是上课教师主动邀请同行或专家听的课,侧重于成果鉴定。

6. 反思式观课。

教师成为观察自己课堂的主人,这种课例研究模式是借助录像来实行的。

篇9:教研计划2

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各部门的学校体育及音乐、美术等学科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和要求,积极配合各部门开展工作。通过教研活动不断革新本组教师的教学理念,树新时期教师形象,不断提高本组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初中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将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每一堂课之中,充分挖掘本学科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特殊作用。

二、重点工作:

1、认真学习初中新课程标准,掌握其性质和基本理念,明确本课程的总目标。

2、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

3、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管理和学生体育课出勤考核。

4、加强组内公开课研讨活动。深入研究我校特色体育项目建设。

5、认真组织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工作,加强对两操的管理。

6、制定科学可行的项目训练计划,加强体、艺各项竞赛的训练工作。

篇10:教研活动反思2

这一次教研活动,主要是全校是针对语文期中检测进行质量分析交流,各年级教师代表分别从试卷结构、考得好的题目、失分原因和考后反思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这次检测的情况,同时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好的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或方法。对我们每位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的工作给予了很好的指导。就每位老师对本次考试做的分析总结,我从中得到反思,总结后半学期乃至以后的教学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继续夯实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多说多练;注重提优

补差工作。

二、加强后进生的补差;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教学工作的细致性。

三、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审题、答题的应试技巧训练,不仅要多做题,还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答

题方法。

四、勤抓学生书写,强化学生写规范字;今后要重视课文中要求背诵的部分,学生不但要熟练

背诵,而且要会写,写正确的字。

五、加强综合改错的训练和句型转换;如,大多数学生的“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否

定句”和“肯定句”的转换等。

六、重视课内阅读方法,加强课外阅读材料的训练,广泛阅读名篇,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另外,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情感体验,挖掘学生自己独特的感受,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前些天在看一片教育论文时看到这么一句话:要对学生所学知识,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这句话虽然简单但给我很深的启示,加之今天的交流,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行教学调整,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孩子们口语交际和朗读的训练,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争取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对期中考试进行了交流和总结,而且为后半学期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谢 春 蕾

篇11:物理教研论文2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前、课中的基础之上,课后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运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不断地审视自己,以追求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和完美性。

一.课后反思的意义。当代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有这样一句话:“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造自我天高地宽。”积极做好课后反思正是改造自我的最有效方法。课后反思会帮助年轻教师迅速成熟,也会让老教师焕发青春,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只强调备好课、上好课,但是,自我反思意识淡薄,对上完课之后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完美的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课后反思是教师对所授课程的一种补充。好的课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课后反思,因为它是加速度教育理论和实践过程的沟通,是教育理念和课程结构的桥梁,更因为它是优化课堂教学,实施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教师成长的阶梯。

首先,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教学反思的实践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在不断的自我审视的过程中,养成教师良好的教学习惯,更有助于教师查找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其次,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转变古老的教学方式,形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总之,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学会教学”,学生“学会学习”,使师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共同进步。

二、课后反思的方法。课后反思的方法很多,如传统的评课、自我提问、案例研究、教师间交流和写教学反思日记等。而写教学反思日记已经成为比较盛行的一种方式。

我也尝试着把一天工作中的心得和收获以反思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今天为学生做了什么,有哪些态度是可取的,哪些需要调整、改进的,学生有哪些变化,自己获得了哪些感受等等。在繁忙的一天中总结自己、认识自己,并提高自己。

如一天的物理实验课上,一名经常捣蛋的学困生,上课时左顾右盼,也不拿书,以往我会很生气,加以批评,那天我并没有生气,而是采取友善的态度,和蔼地跟他说:“实验很简单,你一定能做好,而且要小组讨论和合作。”XX顿时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看着我,于是我边讲解,边指导他做起实验,果真实验效果很明显,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后主动找到我说:“老师,以后你的课我一定认真听。”那天晚上,我把这一经历写成了反思日记,体验着这份快乐和幸福。

三、课后反思的研究。学会反思是每个教师成才的必由之路。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对这节课的感受,肯定会比课前的感受更为深刻,结合作业批改,更能从中体会到该课的“得与失”、“成与败”。

如在《透镜》一节的教学中,做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题,发现大部分学生真实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实线,并且作图不用尺子等毛病。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只反复强调三条特殊光线折射后的传播方向,而未强调作图中的细节。在批改作业时,均以红笔加以改正、强调,而后在课堂中得以改正和完善。

课后反思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结合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找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进一步的进行实践。

四、课后反思的交流。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应该更好利用组内教研和校内教研的机会,总结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学成功笔记、遗憾之处,共同讨论怎样上好一堂课,每一位教师都对教学流程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各抒己见,大家集思广益,必定会从中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总之,教育是服务的行业,教师是为广大学生服务的,教师应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才能符合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而做好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的有效途径。

怀远县初中物理教研会

教 研 交 流 论 文

主题:

浅议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怀远县火庙中学

周启清

篇12:教研1型和教研2型

一、活动准备

活动正式开展的前一次教研活动时布置本次活动任务。围绕一个基点(以结合自己的教学为思考的基本点)、两种素质(教学素质、自身素质),三个纬度(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特色)、三个因素(情与景、量与质、问与效)、五个特性(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传授知识的准确性、教学理念的时代性、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师生关系的互动性),每位教师自己“领取”任务,在观课过程中选择其中一个点进行重点观察、记录和分析,然后在教研活动时进行分析。

二、活动开展

1. 第一次活动:听课

由我校的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上海版牛津英语3A Colours,全体英语教师听课。观课后全体教师承担部分材料的分析工作。

2. 第二次活动:说课和评课

首先是执教教师的说课环节。执教者阐述了其课堂设计,通过媒体播放有关外国人过圣诞节装扮、圣诞树的一小段影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圣诞节的气氛,利用漂亮的背景和图片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全方位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边学边模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语言,掌握语言技能。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是环环相扣,单词的教学先是简单的模仿朗读,然后通过语调的变化来朗读巩固,最后将单词运用到句子中。句子的教学过程层次也较清晰,从机械模仿到机械替换,在这过程中结合一些韵句的表达,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编相关韵句,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完成学习任务。

接下来,教研组全体教师逐个对自己所承担的部分进行分析。如分析本课中教师的每一个提问,对什么是有效提问,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问题的分类、有效提问的技巧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

接着,教研组其他教师就教学中的情与景、量与质、问与效,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传授知识的准确性,教学理念的时代性,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师生关系的互动性等作了细致的分析。

三、活动反思

由上课教师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对教学设计作进一步修改,为第二次教学做好准备。其他教师则对自己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整理和修改,形成文本。通过对本次活动的总结,提炼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篇13:校本教研通讯 2[模版]

棋坪中学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月”活动

11-12月份,我校紧紧围绕县教育局《关于开展第六届“校本教研月”活动的通知》精神,立足农村学校实际,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开展了“七个一”活动。通过校本教研这一平台,我校开展的“1+1”结对子帮扶活动,以老教师、骨干教师帮扶年轻教师,使学校“传、帮、带”工作落到实处,有力促进了新教师的迅速成长。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教研氛围日趋浓厚,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校本教研工作成效显著。

篇14:教研1型和教研2型

一、完善教研组织、强化制度约束,为校本教研提供组织保障。针对我校有平行班的实际情况, 学校成立了以教务、教研为主体, 全体教师为成员的“校本教研”工作小组。明确了由“校长、主任引 领,语文、数学和英语教研组具体落实”的工作职责;组织全体教师 讨论并制订了 《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校本培训制度 等,并汇编成册,通过制度约束,将校本教研与教师考核、评优选先 紧密挂钩, 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也为推动 “以校为本” 的教研活动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远程教育资 源,组织教师观看名师上课,聆听专家讲座,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试行 》及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同时学校还开通 了校园局域网、接通了宽带,为教师查询资料提供了方便,促使教师 进一步了解课改目标,主动投身于教改实践。积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 养。

三、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校本教研。为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需要并能早日脱颖而出。我校采取积 极鼓励新老协作,做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方法。学校要求一位骨 干教师或老教师帮扶一名新上岗教师,带教的教师从教学常规、教案 备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传、帮、带。我们的老 教师热情、无私奉献,新教师积极上进、勤学苦练、踏实主动。

四、探索集体备课方式,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为校本教研注入活 力。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我校一直在摸索着前进。在具 体操作上,我们分语、数、英 3个备课组,第一步确定课题,第二步 由主讲教师备课、上课,备课组集体听课;第三步由备课组教师根据 上课的情况,交流意见,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对原有教案进行修改;第 三步由主讲教师进行归纳整理,进行再设计;第四步在平行班里再

上 研讨课。实行了教学资源共享,保证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形成了积 极热烈的校本教研氛围,让教师能够在反思中交流自己的思想,在交 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五、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校本教研深入落实搭建平台。

为强化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领导经 常性地开展推门课、跟踪课、达标课的听评课活动,强化每位教师备 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观摩、研讨、竞赛活动。

加大教案、作业等的检查力度, 坚持教案教研组长每周签, 教案、作业月月查,学校不定期抽查,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使每 位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不断提高,并 定期组织教案、作业展评活动。

六、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扎实推进校本教研。

媒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为提高教师熟练操作电脑的能 力,我校制定了《远程教育量化考核细则》、《远程教育培训计划》 ,并 把远程教育培训纳入教师量化考核之中。

七、深入课题研究,实现校本教研的创新与升华。

近年来,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也迈出了尝试性的第一步。针对课 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 教学中的口头表达能力”课题,因为是第一次,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 河,一边学习,一边摸索,虽还没有圆满结题,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教师通过搜集资料、课堂实践、总结反思、交流学习、等有效地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

问题与反思

总结我校的教研工作,在取得小小的一点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有 着更多的思考和追求。

1、校本教研,要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仅一小部分教师的努力还不 行,得上下级的整体协调,才能使其具有规范化和指导意义。

2、教研活动缺乏开展的深度, 学习内容较为局限;同时新课程对 我们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我们的理论水平还不高,需要 多“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

3、我们的工作还处于层面之上, 还未深入到校本教研的精髓, 没 有留下多少值得细细品味、或供人评判的资料,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 中注意收集和整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教研1型和教研2型】相关文章:

网络教研106-18

关于校本教研104-17

教研课1公开课05-21

教研活动方案106-28

2教学教研工作计划08-01

小学教研工作总结208-01

语文教研工作总结205-02

英语教研组计划105-27

教研活动方案1范文06-06

1教研组长工作计划08-01

上一篇:反映紧密合作的谚语下一篇:2015同等学力法学综合法理学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