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意义

2024-06-10

现代意义(精选8篇)

篇1:现代意义

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发展史。中华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注重伦理道德,崇尚优秀文化的民族。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西风劲吹,大众文化愈来愈向自私化、娱乐化、庸俗化等方向发展,这时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因为文化传统源于历史又超越历史,具有现实的精神生命和文化范式,富有时代意义和现代价值。

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

在传统文化日益衰弱的当代社会,国民的道德素质也逐渐下降。所以,加强优秀传统精神的教育变得刻不容缓,尤其是提升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这将有利于整个社会朝着礼让、严谨、和谐的方向发展。

引人孔子的儒学例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所倡导的“礼乐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经过创造性的借鉴和转换,完全可以成为我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思想资源。当然,我们对儒家礼乐文化的借鉴并非简单的继承,而是批判地继承和超越。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中原有的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一些过时的、落后的内容必须坚决摒弃,其过分节制人的情欲的一面也应该予以消除或调整,这是不言而喻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儒家礼乐文化的“和谐”精神完全可以帮助我们适当地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社会道德、价值取向、人际关系、家庭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和谐,保证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安定和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宗旨,用现代意识和眼光挖掘传统礼乐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发扬中华民族重礼节、尚美善的优良传统,建构与现代经济生活相适应的礼仪规范和审美情趣。我们相信,通过吸收儒家传统礼乐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完全可以实现传统与现实的对接,构建起符合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和现代人文精神的新型道德规范、伦理规范和礼仪规范,并进而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性化的新型社会。

社会的现代化归根结底细分到最后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过程。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应该具有现代化的社会理想和现代的知识修养,也就是说需要较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全面发展的人。提高人的素质的途径很多,但对于中国而言,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是中国高素质人才的代表,关于对他们的培养,更是需要传统文化的帮助。中国传统的 价值理念不仅能激励现在的现在的大学生奋起图强,更让他们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来迎接全球化的到来。现在的中国是由传统蜕变而来的中国,相信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和中国传统思想的重新光大,世界的东方将再次站起一位儒雅的巨人。

篇2:现代意义

什么叫唐宋诗词的现代意义?通俗地来讲,就是唐宋时代的诗词对于现代读者有什么价值。唐宋的诗词作品距离我们最远的有1400年了,最近的也有800年。相隔的年代这么久远,为什么我们还会感兴趣呢?这就在于它具有现代价值。我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讲讲我的看法。

唐宋诗词的审美价值

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是用汉字码成的文本中审美价值最高的一类作品。新诗人艾青说过,诗就是文学中的文学。我们可以模仿艾青的话来说,唐宋诗词,就是诗歌中的诗歌。它简洁、优美,把汉语汉字所蕴含的审美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了。多读唐宋诗词,对于我们的写作,对于我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在座诸位不一定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但汉语汉字是我们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它。

在座的都是年轻人,大家都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写作任务,就是写情书。我们怎样才能把情书写得更好呢?我想有两个基本要求,其实也是我们汉字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一,要简洁,不能啰唆;第二,要优美,不能写得太粗俗。假如我们希望把情书写得很优美,又缺乏写作才能,怎么办呢?借鉴唐诗宋词啊!我们可

以把李商隐《无题》诗中的警句摘录下来,镶嵌在情书中间。你的朋友看到情书中有这样的语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多么感人啊!万一哪位同学恋爱不顺利,你的朋友暂时不理睬你了,你需要写一封信去劝她(他)回心转意,唐宋诗词中间也有非常好的参考文本。北宋词人晏几道,我们称他为“小晏”。小晏词写得最好的主题就是失恋的痛苦。比如《临江仙》的上片:“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假如你在书信中间把这两句镶嵌进去,寄到那位暂时不理睬你的朋友手中,她(他)读了之后,肯定马上就回心转意了,因为被感动了。所以我说多读唐宋诗词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重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不用多说。

唐宋诗词的“言志”与“抒情”

说到第二重意义,首先要明白唐宋诗词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儒家说的“诗言志”,这在《尚书·尧典》当中就提到了。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的理论。有人认为“言志”偏向严肃、正大的主题,“缘情”则是偏向抒发那些个性化、私人化的情感,把二者对立起来了。但我想,从唐宋诗词来看,“言志”和“抒情”并不是对立的。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间就已说清楚了:“情志一也”。情与志在唐宋人看来是一个东西。比较笼统地解释,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这都是古典诗词所包含的内容。既然如此,那么唐宋诗词的内容就跟现代人没有什么距离了,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肯定和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的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宋诗词中的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就可以毫无阻碍地传递到今天。这些作品仿佛就是现代的才华横溢的诗人为我们而写的,仿佛就是代替我们来抒写内心情思的。

口说无凭,我举两个例子。1984年我毕业留校,在南大当老师,当时系领导要求我们经常去宿舍看看一年级的新同学。有一年的国庆节,我来到中文系的学生宿舍,看到一个身高一米八的云南男孩,站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泪,原来他想家了。佳节来临又离家万里,谁都会想家,这是人之常情。我当时就想,假如这个同学此时想写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思,他多半不用写,只要读唐诗就行。他可以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不可能比王维写得更深刻,更优美,更淋漓尽致了。不只是年轻人思念家乡,不只是年轻人的情感,人到中年、人到老年漂泊异乡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情感。1986年我到美国的哈佛大学当访问学者,刚到不久就遇到中秋节。那天晚上我在哈佛的校园里看到一轮明月升到空中,真是浮想联翩。我非常思念留在南京的妻女,很想写一首诗或者填一首词,来抒发一下内心的情思。可转念一想,何必用我来写?苏东坡早就写过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心中的一切想法、一切感受,苏东坡的这首词里都有,我只要读就可以了。所以唐宋诗词中的好作品,就是帮我们抒情的。它们能帮助我们纾解内心郁结的苦闷,能让我们获得安慰和共鸣,这是唐宋诗词对现代人的第二重意义。

唐宋诗词来源于生活

唐宋诗词巨细无遗、真切生动地展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情景,它们告诉我们祖先曾经是怎样生活的。我非常遗憾地感觉到许多现代人不太懂生活。虽然我们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但有很多朋友没有幸福感。他们不会享受生活,不会品味生活,不会珍惜转瞬即逝的人生片断。而古人很会生活,唐宋的诗人词人真会生活。那些作品对于现代人的实际生活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比如说,唐宋诗词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他们热爱自然,而今人往往与自然渐行渐远。亲朋好友聚餐小酌,进了饭店包厢里往往先把窗帘拉上,无视窗外的一轮明月——这真是自绝于自然。我们看李白怎样喝酒。有一次他独自喝闷酒,但是他携着一壶酒来到月下,来到花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是多么优美的生活场景,多么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与自然的关系多么亲密啊!再举一个例子,韩愈有一首七言绝句:“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韩愈写这首诗时,正在长安做官。春日的一天,他约了张籍、白居易二人到长安南郊的曲江池去游春。上午天气尚阴,到了下午就放晴了。曲江水涨得很满,亭台楼阁与青天白日倒映在水中,两岸繁花怒放。当时张籍前来赴约,白居易却没有来。于是韩愈写信质问他:你有什么事在忙,怎么不来欣赏如此美丽的春光?我想白居易可能会回答自己工作忙,走不开,这也是我们现代人不去游春时常用来推脱的理由。白居易是忙,那韩愈忙不忙呢?白居易这一年任中书舍人,是正三品的官。韩愈呢,吏部侍郎,官居二品。二品官能抽出时间到曲江赏春,三品官反倒没时间?可见这是借口。所以关键不在忙不忙,而是能否珍惜这样的机会。晚唐诗人李昌符有两句诗写得很好:“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不但自然界的花季很快就过去了,人生的花季也是转瞬即逝的。人的一生过得非常快,人生就是由一个个片断组成的,这些片断都是转瞬即逝,必须要抓紧,才能仔细品味,仔细咀嚼。如果把每一个有意味的片断都轻易放过去,整个人生就变成毫无意义的一堆碎片。请大家多读唐宋诗词,像古人那样品味人生吧。

更重要的是唐宋诗词中蕴含着美好的人际情感,比如天伦之情,就得到极为广泛、极为生动的描写,那些作品直到今天还让我们深受感动。像孟郊的《游子吟》对母爱的歌颂,像杜甫诗中对儿女的款款深情,都是感人至深的真情流露。又如歌颂友谊,这是唐宋诗词中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一类主题。由于唐宋的诗人词人在抒写情感时都是通过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来进行的,所以会给现代读者留下极为真切的感受,比如离愁别恨,都是通过环境烘托、情景描述来抒写的,作

品中会展现出具体的场景,使现代读者身临其境。我一向认为,唐宋诗词里所展现的离别场景,离别行为,用现代的话说,简直就是优美的行为艺术。我们的祖先是如何送别的呢?他们在离城五里处修一座亭子,叫短亭。离城十里处修一座亭子,叫长亭。短亭、长亭一般是供人休息的地方,十里长亭也是送别的地方。来到这里。送行的人往往会携带一些酒菜,在长亭里摆好,大家喝几杯酒,写几首诗,唱一曲离歌。王维的《渭城曲》,后来被称为《阳关三叠》,就是经常在这种场合唱的离歌。这样的离别过程是悠长的、从容不迫的,所抒发的离别之情也是深厚的,绵长不绝的。我们看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可以想象,李白先是跟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喝酒,写诗唱和。然后,孟浩然走下楼,登上船,在长江上渐行渐远。李白一开始是站在江边上望,望不到了,再返回楼上,楼上的视野开阔,最后看到孤帆远影碧空尽。船在江面上越走越远,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情意也绵绵不绝有如江水。再看一首宋词。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送别的地点是长亭外面,时间是一个秋天的傍晚。第二句写在城门外面,搭了一个帐篷,在里面喝酒。“无绪”就是没有心绪,心情缭乱,因为这是一对情人之间的送别,依依难舍。下面说到“兰舟催发”,船家催促要走了。古人一般是雇船,时间到了,船家催他们走。但是送别的人与行人还在那里“执手相看泪眼”,握着对方的手,看着对方眼中的泪水,话说不出来。整个送别的过程非常的绵长,情感非常缠绵。江淹《别赋》说,离别是使人销魂的情感。“销魂”,就是灵魂受到震撼,受到深度的感动,这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瞬间。唐宋诗词中所写的离别,虽然伤感,但那是人生中非常珍贵的瞬间,是非常值得回忆的人生经历。那么,现代人呢?我们享受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快节奏、高速度,但这样一来,很多离别之类的生活细节和场景都被压缩了、碎片化了,甚至不复存在。我读王实甫《西厢记》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联想。《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写崔莺莺到十里长亭送张生,我们来看她抒发的情感。第一曲《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整个情境渲染得多么优美,她和张生之间依依不舍的情感,抒发得多么充分,淋漓尽致。假如现代也有一个崔莺莺,也要去送她的张君瑞,她会怎么送?当然,送别地点有两个,高铁车站或是飞机场。还没等到她说什么话呢,张君瑞就不见了。所以,假如有一个剧作家,写一本现代的《西厢记》,来写同样的场景的话,那么,崔莺莺在舞台上面哪里来得及唱《端正好》,大概只来得及说一句说对白:“呀!张生不见了也!”不仅是送别,还有类似的传书寄信等等,其他的生活内容也是如此。我一直认为,唐宋诗词中描写得非常充分的古人生活中的细节、片段,都是非常有意味的。而这些在现代生活中是缺乏的,现代人的生活粗鄙化了,值得回味的东西都不存在了。当然,我不是主张我们都回到唐宋去生活,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怎么办?我们可以阅读唐宋诗词,从古人的生活情景中得到一些启发,我们可以把生活的节奏稍微放得缓慢一些,生活得从容一些,尽量细致地品味生活的滋味,感受人生的意义和美感。总之,唐宋诗词会教我们如何生活,会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这是它们的第三点现代意义。

唐宋诗词的教育意义

唐宋诗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我认为是在于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提升我们的人格,对我们有巨大的教育作用。中国古人坚定地认为,只有人品一流的人,才可能成为一流的作家。的确,凡是历代公认的大诗人、大词人,他们一定是一流人物。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苏东坡、辛稼轩,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但作品写得好,他们的人格境界也是一流的。在这一重意义上,我认为,读诗最后也是读人。读古代诗词的最高境界,就是最后透过文字来读人。所以唐宋诗词中境界最高的名家名作,对现代人具有人格熏陶和境界提升的作用。

李杜苏辛的现代意义

李白李白诗歌中所展现的是一种从始至终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他24岁离开江油,沿江东下。四川江油的李白纪念馆里有一尊很好的李白塑像,塑的就是李白仗剑出蜀、昂首阔步的姿态。这是他的青年时代。一直到他61岁,去世的前一年,他已经老病交加,但当他听到大将李光弼率军前去抗击安史叛军的余部的时候,他又想去从军建功立业。可以说,李白一生意气风发,从未萎靡不振。李白的意气风发从哪里来的呢?首先,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他坚信自己的人格、能力,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人生理想。只有李白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请问在唐代的条件下,既没有股市,也没有畸形的房市,他千金散尽,哪里还能来?这句话不是说真的能千金散尽还复来,而是说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李白的诗中不是没有苦闷、牢骚,但最后的基调始终都是昂扬奋发的精神。比如《行路难》,具体描写了道路艰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到处都无法行走,所以他问:“多歧路,今安在?”但此诗的最后两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时机一成熟,我就可以施展抱负。李白一生中只有短短几年作翰林供奉的经历,他经常以百姓的身份出现,但他从来不因自己的布衣身份而觉得低人一等,他决不在王公大臣面前卑躬屈膝,相反是平交王侯。总而言之,李白是诗国中独往独来的一位豪士。他天性真率,狂放不羁,充分体现了浪漫乐观、豪迈积极的盛唐精神。李白的思想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绝不局限于某家某派。他决不盲从任何权威,一生追求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意志。李白的诗歌热情洋溢,风格豪放,像滔滔黄河般倾泻奔流,创造了超凡脱俗的神奇境界,包蕴着上天入地的探索精神。李白的意义在于,他用行为与诗歌维护了自身的人格尊严,弘扬了昂扬奋发的人生精神。多读李白,可以鼓舞我们的人生意志,可以使我们在人生境界上追求崇高而拒绝庸俗,在思想上追求自由解放而拒绝作茧自缚。

杜甫杜甫一生遵循儒家的精神,他是儒家精神在唐代文学中最好的代表,所以钱穆先生称杜甫是唐代的“醇儒”。儒家学说的根本精神是仁爱思想,儒家认为仁爱之心是人性中本来就有的,只要培育好,就自然而然发展成仁爱思想。孟子

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部杜诗,其基调就是这种精神。正因为这样,我们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才深受感动,深深地相信这不是说空话、说大话。诗人在秋风秋雨的夜晚,秋风把他的茅屋刮破了,秋雨漏下来了,床头都潮了,挨不到天亮了,这个时候,诗人居然发下宏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什么叫“安得广厦千万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的安居房的概念,就是让百姓有房子住。杜甫的伟大情怀就是人要关心他人,要关心社会,特别是要关心弱势人群。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正能量。总而言之,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典型的儒士。他服膺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以关爱天下苍生为己任。杜甫生逢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关头,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动荡时代,时代的疾风骤雨在他心中引起了情感的巨大波澜,他用诗笔描绘了兵荒马乱的时代画卷,也倾诉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沉郁情怀。杜甫因超凡入圣的人格境界和登峰造极的诗歌成就而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唯一的“诗圣”。杜甫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穷愁潦倒的一介布衣,平生毫无功业建树,却名至实归地跻身于中华文化史上的圣贤之列,从而实现了人生境界上跨度最大的超越。杜甫是儒家“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命题的真正实行者,他永远是后人提升人格境界的精神导师。

苏轼苏轼的思想非常复杂,丰富。他一方面深受儒家淑世精神的影响,在朝为官时风节凛然,在地方官任上则政绩卓著。另一方面,他从道家和禅宗吸取了离世独立的自由精神,形成了潇洒从容的生活态度。苏轼一生屡经磨难,曾三度流放,直至荒远的海南,但他以坚韧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傲视艰难处境,真正实现了对苦难现实的精神超越。苏轼热爱人世,他以宽广的胸怀去拥抱生活,以兼收并蓄的审美情趣去体味人生,他的诗词内容丰富,兴味盎然,堪称在风雨人生中实现诗意生存的指南。苏轼65岁那年从海南岛北归,路过江苏镇江的金山寺,自题画像,后面两句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三个地方都是他的流放地,而且越来越僻远、荒凉,他在逆境中的时间长达十年。那么,苏轼给现代人的启发在哪里呢?我觉得,他对于现代读者最大的启示,就在于他诗词中展现的在逆境中的人生态度。我们来读他的《定**》。他45岁那年贬到黄州,不

久就开始开荒种地。可惜官府借给他的那块荒地太贫瘠,收成欠佳。于是朋友们劝他自己凑钱去买一块肥沃的地。朋友告诉他在一个叫沙湖的小村庄里,有一块水田要出售,劝他去相田。苏轼47岁那年的三月初七,他在两个朋友的陪同下去相田。田没有买成,途中还遇到风雨,于是他写成这样的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请问这写的是苏轼到沙湖相田偶然碰到的那场风雨么?当然是的。但是这仅仅是写偶然碰到的风雨么?当然不是。它实际上写的是人生途中的风风雨雨。苏轼不但沉着坚定地走完了十年逆境,他还把逆境变成了顺境。他在十年逆境中照样有进步、有创造、有光辉的人生成果。我认为普通人一生中总会碰到困难、挫折。换句话说,你一定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暂时处在逆境。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能不能规避这种境地,关键在于我们处于这种境遇时采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我非常遗憾看到有些青年朋友碰到挫折以后,消极、沮丧,甚至放弃,但苏轼没有放弃,他坚定、潇洒、从容地走过来了,他所写作的作品中包含着强烈的人生观的意义,对我们有巨大的启发作用。

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词坛上少见的雄豪英武的侠士。他本是智勇双全的良将,年轻时曾驰骋疆场,斩将搴旗;南渡后曾向朝廷提出全面的抗金方略,雄才大略盖世无双。可惜南宋小朝廷以偏安为国策,又对“归来人”充满疑忌,辛弃疾报国无门,最后赍志而殁。辛弃疾的词作充满着捐躯报国的壮烈情怀,洋溢着气吞骄虏的英风豪气。他以军旅词人的身份把英武之气掺入诗词意境,遂在词坛上开创了雄壮豪放的流派。多读辛词,可以熏陶爱国情操,也可以培养尚武精神。那种为了正义事业而奋不顾身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导致人生境界的超越。宋词在辛稼轩以前,可以说是偏于软媚的。辛弃疾是一个具有独特身份的词人,他挟带着北国风霜、沙场烽烟闯进词坛,把英豪之气和尚武精神写入词中。辛词始终把报效国家、收复失土作为最重要的主题,雄豪就是辛词的基调。举两个例子。现存的宋词中,寿词多半比较庸俗。而辛弃疾为韩元吉祝寿的《水龙吟》却说:“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他

以收复失土、击退强敌的报国壮志来与韩元吉互相勉励,这种情怀是何等壮烈。又如送别词容易写得悲悲切切,可是辛弃疾送辛茂嘉的词中说:“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所以说稼轩词始终都是英雄的词,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年轻人读这类词,可以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中华民族很需要这种刚健、向上的积极力量。

篇3:原始棚屋的现代意义

2丨第一个棚屋(the firt hut);图2. The architectural theory of viollet-le-duc: readings and commentary/ edited by M. F. Hearn. Selections translated from French. 1990: 26

人们对“原始棚屋”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都有着持续的兴趣,在将来它仍会对建筑及居住者的关系产生影响。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建筑核心问题的切入点,这种思考在时代更新的时刻通常格外强烈。与此同时,考古学科的进步使人们对史前人类建造活动有了更多的认识,从而对建筑本源问题进行了有力的佐证。本文尝试从建筑史及考古学两个角度探讨人类最初之建造活动,揭示不同的情境中 “最早的房子” 所显示的不同特点。

1. 原始棚屋

维特鲁威(Vitruvius)在《建筑十书》中提出了关于建筑起源的理论,指出建筑产生的最基本动机是人们躲避风雨的侵蚀,因而第一座房屋是对于自然构筑物的模仿,如树叶构成的棚子,燕子的巢,洞穴等。这种说法被菲拉雷特(Filarete,15世纪)赋予了基督教的涵义:亚当被逐出伊甸园之后,不得不建造了第一座,也是最原始的棚屋。他在书中绘制了一个用木头搭在树杈上而形成屋顶的棚舍(见图1),这些有树杈的树干,逐渐发展成了柱子——四根顶端有枝杈的树干,架上了水平放置的树干,形成了原始棚屋的构架。这个原型住所不仅标志了建筑本身的起源,还同时包容了比例与柱式的概念。在他看来,人体的比例变成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参考尺度。头部,作为人体最高贵的部分,变成了一个标准的度量单位,一个基本模数。

16世纪的斯比尼(Gherardo Spini)用他的拟仿主义思想对“原始棚屋”进行了进一步解释,并指出建筑学以及任何发明创造,都不应该偏离对于自然的直接模仿。由此出发,他对柱式的原型给出了十分详尽的阐释。他把这也作为一种结构性模仿的“原型”,任何对于这一原则的背离,都被看作是对自然的滥用和违背。这种思想使其与18世纪中叶的洛吉耶(Abbe Marc-Antoine Laugier) 十分接近,后者认为所有建筑的根本都应当被看作是质朴无华、形体自然的乡间茅屋,它们由仍然在生长的树干作支撑,圆木作过梁,上面的树枝做斜屋顶。洛吉耶要求建筑具有来自结构逻辑的“真实性”,例如,柱子越往上就越细,因为树木就是如此,同时也与它们所承载的力有关。建筑的“表里如一”像一个人的正直品行一样重要。[1]

洛吉耶的模仿学说受到了比他年轻一代的迪朗(Durand)的质疑,迪朗尖锐地指出,若是建筑必须模仿自然,那么最初的棚屋就应当与人体一样是自然的物体。洛多利(Carlo Lodoli)也从另一个方面指出其不足之处:“……他必须离开隐居地去游历……这样的话,他有可能会洞察到别的东西。一些受新方法指导的明智的人就可以意识到,在用石头和砖修建的地方,人们永远不会去模仿棚屋,因此,没有人能肯定地说建筑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模仿的艺术,更不可能的是建筑模仿的是那个最初的木构建筑。”[2]洛多利不是实用主义者,他更多地考虑了材料和结构法则进行推断。

起源的回归成为所有18世纪思想家们探讨的基础,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对现状不满,希望能够以基本的原则对当时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2. 原始庇护所

到了19世纪,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思想家们眼中的原始棚屋,开始前往意大利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引发了新一轮对于古典法则的讨论。在德·昆西(Quatremere de Quincy)看来,尽管棚屋肯定存在过,但它只是自然条件的产物,模仿这个“自然的”模型并不会把构筑物提升到建筑的地位。德·昆西所持的静止和非历史的观点不能容纳进步,无法被19世纪上半叶大受欢迎的革命天才们所接受。

1848年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第一次提到了建筑中的“原始形式”,并描绘了促使第一批土坯房产生的两种观念:“围墙”和“屋顶”。 1851年,他在《建筑四要素》中对其理论进行了总结,首次提出创造建筑形式的四要素:基座,壁炉,构架/屋面,轻质围合表膜。同年英国伦敦的万国博览会展出的特立尼达岛(Trinidad)印第安棚屋,墩子、壁炉、坡屋顶和席子覆盖的墙体,都为森佩尔提供了原始艺术方面的佐证。

森佩尔所描绘的印第安棚屋其实并没有那么原始,人们已经学会了在立柱上开槽用来固定端头开榫的原木的方法。而远在人们使用金属工具之前,这个世界上就已经出现了丰富多样的结构形式:如发展出矩形木架结构的圆形生土屋;沙漠地区的游牧民族和骆驼背负的羊皮帐篷;多贡部落的泥土城市等。

草木繁茂的两河流域孕育了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 Mesopotamia)文明,那里的人们必须使用随手可得的柔软而脆弱的材料,如藤条和干草, 树叶和细枝,来建造出相对永久和结构坚固的住所。勒-杜克(Viollet-le-Duc)在他的书中细述了这种庇护所的形成过程:开始时人们只是简单地将两根藤条的顶端绑在一起,另一端还留在土里;后来渐渐学会了用更多的小树围成圆形的平面,因为这种平面所产生的锥形屋顶可以很容易用自制的绳索进行绑扎,水平方向则是用稻草填充成围墙,成捆的稻草从底部边缘开始和框架绑扎连接起来,最后在上面覆上泥土,地面夯实(见图2)。直到今天,仍有非洲原住民在建造这种锥形庇护所,并且还会在最高处倒扣一个广口的瓶子,以防止雨水倒灌。

尽管圆形的房屋可以给动物和人提供庇护的场所,但这种方式要扩展却很难。草木编织的锥形棚屋高度受到树枝长度的限制;同样,生土夯筑的房屋也因屋顶椽子的长度无法增加其直径。新石器时期的农民通过重复住宅中间的支撑部分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创造出可以加长的长方形房屋平面, 如德国的长屋。突破曲线形和圆形的成规标志着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结构意识的开始,这意味着建筑方法的简化,建筑形式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

在整个19世纪很流行的想法中,有一个明显的矛盾,就是实证主义建筑史学家们认为人类在恶劣的气候逼迫下慢慢学会了各种简易的庇护方式, 建筑应当以建造方法和材料为先导;另一方面,史前史学家则坚持人和动物居所在概念上是不同的, 尽管最初二者都是以追求生理上的舒适为基础,但自旧石器时代后期起,人类认识发展到抽象的认知,于是在居住空间中产生了几何形式的转变。现在看来,第二个看法是缺少依据的,新的考古发现告诉我们,空间上出现长方形这样的平面,是由于生活发展的需要,也就是取决于功能。

3. 建造启示

原始棚屋的精髓在现代建筑的先驱者那里得到延续。1921年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和梅耶(Adolf Mayer)为富裕的木材商佐默费尔德(Sommerfeld)在柏林郊外设计了一所独特的住宅,它所采用的略嫌笨拙的建筑方式,与格罗皮乌斯任何别的作品都不同,例如梁端的雕刻就具有一种“农民化”的细节特征(见图4)。“这是最原始的木构建筑方法,史前就有这样的证据……这座木屋建筑体现了木构建筑的内在概念。因为除结构形式的内在价值外,它表现了木构材料最纯粹的质感。除各种可能的结构改进之外,建造的原则和古代的木屋建筑还是一样……”瓦克斯曼(Konrad Wachsmann)在1930年所著的关于木构建筑的书中,给予了佐默费尔德住宅高度的评价。

尽管佐默费尔德住宅非常注重工艺和手工, 格罗皮乌斯却非常谨慎地将自己与原始主义区别开来。他指出人们对于卢梭式的回归自然错误的理解,即现实世界的人应当隐居到荒岛上去。向原始构筑形式的回归,应当是有意识地通过返璞到一种植根于大地、兼具古老智慧和真理的建造方式,使风格的要素与新的统一体达到完整融合。

在《走向新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 中,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将原始棚屋的伟大成就归于两点:第一,用从自己身体得出来的单位丈量建筑后,建筑就“在人的测量范围内,符合人体尺度,与人和谐一致”;第二,“在本能的驱使下使用了直角、轴线、正方形和圆形后…… (原始人)除了用创造证明他有所创造外,不可能有别的方法,因为轴线、圆形、直角是几何真理,是我们的眼睛测量出的真理……几何是大脑的语言。”[3]作为回应,他在7年后出版了《模度-合乎人体比例的、通用与建筑和机械的和谐尺度》,详细阐述了模度理论的开端、发展、完善到实际应用。50年代后,模数系统作为一种重要设计工具,在马赛公寓、昌迪加尔、圣迪埃工厂乃至朗香教堂中,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其比例控制的效用。

4. 小结

对起源的回归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恒常现象。 在当前对我们为什么建造以及为谁建造的重新思考中,保持原始棚屋的正当性,可以提醒人们建造最初的本质意义。它是不可减少的、意图明确的精髓。借用密斯的话进行总结,“让我们带领学生走过法则的大道,透过材料、功能,到创造性的作品。让我们带领他们进入原始建筑方法的丰富世界,那儿,每一斧都有意义,每一凿都有表情…… 从我们的任务的本质出发,用我们时代的方法创造,这就是我们的任务。”[4]

3丨图3. [美] 约瑟夫·里克沃特著,李保译.亚当之家;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28

4丨图4. 网络来源:http://wikiarquitectura.com/es/ images/6/64/Sommer_terraza.jpg]

摘要:人类最初的庇护所朴实无华,体现了功能、技术的理性精神,而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最基本的要素被忽视,形式偏离了结构真实性。本文从建筑史和考古学两个角度,探讨了棚屋理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以及因此引发的人体模数理论与几何法则生成。

篇4:《诗经》的现代意义

大至国家的宗庙祭祀、军事战争、宴飨朝会、政治变革,小至平民百姓的蚕桑耕耘、屯戍徭役、婚丧嫁娶、娱乐游观,都是《诗经》所要描写表现的对象。

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使《诗经》具有写实和朴真特征,具有生活的亲切感,从而引导人们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批判社会中的一切不合理现象,激发人们对理想生活进行不懈追求,它本身就成为一部生活的教科书,具有巨大的社会教育力量。

可以说,《诗经》时代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只产生民间诗歌的时代。

总之,诗人在直面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情感,都可以在一首首短小的抒情诗中得到表现。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中,还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在2500年前就产生如此众多的抒情诗作,表现如此高度的文化修养。

他们已经不是以一二部史诗的方式,而是以全民族的抒情诗的方式来揭示生活的本质、来表现历史的内容的。他们正是以直面现实的抒情诗创作态度,不但描述了周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还通过自己的情感表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他们不但以抒情诗的方式揭示了生活的本质,而且还表现了周民族的生活旨趣、观念以及其文化品格;他们不但创造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批直面现实的抒情诗作,而且还奠定了中国后世抒情诗歌直面现实的创作传统。同时,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说明,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是最有生命力、最伟大的艺术。

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有极大的冲击,也改变着人们的情感世界和伦理观念,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要文化创新,而且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精神,重铸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张扬,民族精神就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诗经》作为中华文化的“元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而《诗经》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源泉;《诗经》中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浓郁的友爱亲情,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诗经》中表现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强自力的基石;《诗经》中呈现的“中和”为美的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亲和力的艺术升华。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表现出了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民族文化特色。《诗经》中人的意识在觉醒,并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主体的存在。

《诗经》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使诗成为表现自我、抒写自我、表达宗族伦理情感和乡土情蕴的最好形式,举凡是他们的念亲、爱国、思旧、怀乡等各种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表达;举凡是他们的农事、燕飨、战争、徭役、恋爱、游乐等各种社会生活,都成为诗中的主要内容。

《诗经》比印度的《吠陀》与基督教《圣经》的要丰富得多。它的主题不是宗族性的,只表达一种虔诚的感情,它不像荷马的史诗只谈论战争与冒险,它歌唱人的生活,人的情感,既熟悉又亲切,使人看到人类自身的创造力,体会到人类自身在平凡中的伟大。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学中还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学像《诗经》那样,早在2500多年之前就对人本身进行这样的肯定和歌颂,从这一点讲,《诗经》无愧为凝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最伟大的艺术。

在我们今天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之时,尊重主体,以人为本,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展现个体的智慧和力量,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创造力的生动体现,也弘扬了《诗经》中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

《诗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诗的总结和艺术的升華,它生成于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土壤,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容。这使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诗的界域,关于它的文化意蕴的开掘也将是无限的。

其实,诗经所包含的文化精神远不止此。

《诗经》以其包蕴题材的广泛和文化内容的丰富,特别是其中蕴含的周文化精神,的确可以进行深刻的思想开掘。而《诗经》又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可以使人不是在枯燥的说教中,而是在审美的愉悦中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诗经》中美好的文字,铸造着中华名族的丰厚文化,孕育着中国从古至今流传不绝的诗魂,从古至今,这类或美丽或风雅或缠绵悱恻或刚健血性的文字铸造着民族的脊梁和骨气,使民族在天崩地坼中奋勇前行,参与了中华文明百折不挠的生命力的创造。

篇5:儒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儒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儒商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是儒与商结合的思想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在我国历史上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对于现代商业文化建设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挖掘儒商思想的现代意义,也有利于我们对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的深层认识.

作 者:李承宗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长沙,410079刊 名: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EAST GUIZHOU NATIONAL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5)分类号:B222关键词: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 商业文化 市场经济

篇6:传统礼仪的现代意义

从本质上看,中国传统礼仪属于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附带着一种雅致的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汲取传统礼仪中合理的、有益的因素,并且与时俱进地赋予其新的内涵,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可以使传统礼仪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中国传统礼仪的现代价值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当前,可以重点发挥其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改善社会调控方面的作用。

通过礼仪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中国传统礼仪是与道德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虽然当前道德建设的内涵与传统道德的内涵有本质区别,但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传统道德中一些有益的思想和做法,对于加强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还是大有裨益的。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列为基本道德规范,把文明礼貌列为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这都要求我们把传统礼仪中的积极因素同现代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创新公民道德建设形式。目前,尤其可以利用传统礼仪来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社会公德的礼仪,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共领域和谐秩序的道德要求,主要是协调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作为职业道德的礼仪,体现了特定职业的道德要求,主要是协调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我们应发掘传统礼仪中的道德规范,教育广大公民讲礼貌、重礼节,以礼待人;教育各行各业人员爱岗敬业,尊重服务对象,遵守职业道德,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通过礼仪改善社会调控方式。社会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它体现为社会相对稳定而协调的存在状态。制度是约束社会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种类型,而礼仪就属于非正式制度的范畴。从社会调控方式来看,正式制度采用强制性的调控方式,非正式制度则采用非直接强制性的调控方式。礼仪对社会秩序的调控,往往是通过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文化认同等来实现的,在某些时候这是一种更加有效的调控方式。礼仪强调行为的规范、有序和协调。规范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有序是要求人们的行为有条不紊地进行,协调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协调一致。这些要求有利于形成严格的秩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深入研究传统礼仪对社会秩序的调控作用,高度重视礼仪在实现社会安定有序中的意义,充分发挥礼仪作为社会关系的润滑剂、人际交往的纽带和化解矛盾的手段的作用,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篇7: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即墨市实验学校 八年级三班

组长:曲翔前 组员:孙仕昊、华军、张秋尧

指导教师:于伟昌

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人们之间彼此隔膜,快节奏的生活更是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环境不断恶化,干旱、洪涝交替肆虐全球变暖日益加剧等许多环境问题不断显现。

在当今这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社会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

然而在两千年前,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方还是荒昧的时候,儒家就已提出了超越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儒家思想在几千年后对于现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或许会有所帮助。

作为一个中学生,学习儒家思想更会使我们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中国的文化。浅述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儒家思想的精华

归纳结果:

一: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思想:

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为仁,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是一种合乎礼义,发而中节的情感。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他认为道德修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和扩充恻隐之“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颜渊),明确本质是爱人。儒家本着“四海之内皆兄

心。孔子人的弟也”(《论语〃颜渊》)的仁爱精神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或困难境地者伸出援手,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这种优良传统在当今值得大力弘扬,对于当代社会,这种仁爱思想显得更加尤为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彼此隔膜,人情的冷漠等等的社会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司空见惯。儒家的仁爱思想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中学生,学会帮助他人,学会宽容他人,用一颗爱心去对待每一个人,这就是我们仁爱思想的体现

二:儒家思想中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儒家思想中,有着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理念,比如现在国家积极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在当时就已经被儒家提出来了,下面一段话可以印证这一点:“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孟子〃梁惠王上》)宋朝时的儒家又一位大师朱熹曾对这句话这样批注:鱼不满尺,市不得粥,人不得食,山川林泽,与民共之,而有厉禁,草木零落,然后斧斤入焉……因天地自然之利,而樽节爱养之事也。“这里所说樽节爱养,即关心自然和保护自然,顺应万物生长规律,才能取之不竭,指出了人与自然协调,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儒家没有把征服自然自然万物臵于同等的地一体;不是把自然万物看将人类的仁爱情感倾注于仁民,仁民而爱物”,说的视为己任,而是将人与位,看作是血肉相连的作人类的资源库,而是天地万物。所谓“亲亲而就是这个意思。

由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契合,因而其价值越来越得到当代思想家的重视。

以自己是实践去践行可持续发展,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热爱环境,这就是我们中学生能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

三:儒家思想中的诚信:

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以诚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诚信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对于诚信,儒家也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比如在《论语》中就有许多阐述诚信的句子,比如: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儒家历来以“诚”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而以“信”为德之目。历来以“诚信”为立身、立业、立国之本,并且重视“诚信”的实践,强调言行一致。

在党的十四大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蓬勃展开,商业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发展,诚信与商业看起来是矛盾的、是对立的,然而儒家思想中对于商业中的诚信又是怎样的认为的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儒家商业伦理主要的,是基础;利是义的派生物。没有义,成立。义是产生利的缘由,利是使民丰衣证,离开义,不可能实现利的丰实。

然而时代又毕竟转入技术文明带来的市场经济社会,时代既不可扭转,难道最基本的道德律条就可弃臵吗?

从古到今,儒家并没有排斥必要的经济活动;相反,儒家认为,越是复杂的经济活动,越要依靠信用来维系。否则,人类在机巧发明用尽后,最终毁掉的是自己。儒家虽然以义利之辨来区分君子小人,但从来就没有否定“利”的基本合理性,而是要人们以合符道德的途径、手段、方法去获取正当利益。在根本上,儒家要求一种较完美的境界:义利统一。实在不能统一,将取义弃利。

儒家诚信价值观衍生出的许多观点对当今中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如儒家强调的“君子生财,取之有道”的思想,对当代中国企业商业伦理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四:儒家思想中的“孝”: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在儒家思想中“孝”占有重要地位。孔子曾对弟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孝道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社会普遍意义和人类共同适用性。

呢? 认为:义是利就难以足食的保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国家的基本细胞。而保证家庭和睦稳定、生机勃勃,恪尽孝道就是基础的基础。应该把家庭美德与家庭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以及家庭问题同国家的安定和谐等关系统一和一致起来,非常有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建设。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孝道,其实父母不需要你能给他们多少物质上的东西,其实如果你能多抽出时间陪陪他们 聊聊天 他们就很满足了。父母最希望得到儿女的爱,就是常把他们挂在心间,多打打电话问候,常回家看看,多和他们聊聊天,和他们出去游玩,给他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总之,让他们感觉到你的心里有他们!为他们着想,不让他们担心!

五:儒家思想中的学习方法: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史称“万世师表”的孔子在学习方法上有自己独到的见在思而不的明明

《论语〃为政》中,孔子说道:“学而不思则罔,学则殆”简简单单的12个字,却将怎样学习阐述白白。只有既学习又思考才会学好,仅仅依靠思考或仅仅依靠学习都会使自己走人学习的误区。

在《论语》中,阐述如何学习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及时复习,对于学过的东西及时复习会有许多收获。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有谦虚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决不能自以为是,不懂装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摒弃别人的短处,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会使自己更加完善。

孔子的这些有关学习方法的阐述,到了今天,对于我们的学习依然是适合的。如果能将这些学习方法付诸行动,我们会受益匪浅的。

心得体会:

近年来,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刮了起了一股国学风,诸如《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日渐流行。电视上、报纸上关于国学的信息日益增多,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接连挂牌成立,国学热在当代的中国乃至世界悄然升温。

究其原因,是人们对于日益加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的思考。不可否认,现代生活确实有许许多多的便利,有许许多多的科技。但同样的,现代生活诚信缺失,尔虞我诈,人们厌恶欺骗,可人们却在互相欺骗;现代生活人情淡漠,住在同一层楼住了两年彼此之间竟谁都不认识谁,看到小偷,人们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冷眼旁观;现代生活在带给我们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混浊的河水,愈发污浊的天空,不断升高的气温,越来越高的海平面……

面对这种境况,人们开始开始从古代先贤的思想中寻求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儒家的思想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虽然儒家思想已经提出了两千多年,可是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儒家思想仍然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它以它超前的眼光,睿智的思维正在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儒家从春秋末年创立,经过战国的勾心斗角,秦汉的荣辱浮沉,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以后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儒家思想一直与时俱进,不断地走向成熟。

在国家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诚信等思想,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天儒家思想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可否认,在儒家思想中有一小部分是反映男尊女卑等的封建思想的,像“三纲五常”、“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等。所以学习儒家思想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儒家文化的精髓。

篇8:《论语·侍坐》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侍坐》,教育学意义,政治学意义,社会学意义

《侍坐》章出自于《论语·先进》, 是《论语》当中最长的一篇。“侍”者, 站在一旁陪伴长者之意。“侍坐”则是陪伴长者, 与长者一起坐的意思。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 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求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足民。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赤, 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 愿学焉。宗庙之事, 如会同, 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点, 尔何如?”

鼓瑟希, 铿尔, 舍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 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 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作为儒家经典,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哲学、教育、政治、文学等方面的主张, 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其影响之深远令人叹服。《侍坐》章即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章, 在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教育学意义

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 有所谓“弟子三千, 七十二贤”之称。他的教育思想即是通过《论语》中只言片语的语录表现出来的。《侍坐》章记叙的实际是一次以政治理想为主题的讨论课。以现在的眼光看, 其中孔子所使用的教育方法, 对今之教育者亦大有启发。

当今之教育术语中, 有启发式教学一说。所谓启发式教学,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采用多种方式, 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侍坐》章中, 孔子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应该就是现今之启发式教学的滥觞。

启发式教学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换句话说就是, 教师起的是引导串联作用, 学生则是整个学习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侍坐》章的整个学习过程正好就体现了这种师生关系。

首先, 《侍坐》章中, 孔子之言行起到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作用。

开篇有云:“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这段话起到了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 放松了学生的精神, 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不要因为我年龄比你们大, 在你们面前, 你们就有压力, 有什么话尽可以畅所欲言。其二, 假设一个情境, 提出谈论的主题:你们平常总说没有人赏识, 如果有人重用你们的话, 你们会怎么做?果然, 在孔子的鼓励下, 几个学生相继开口谈论自己的政治理想。

启发式教学中, 教师对于学生的适时引导也非常重要。这种引导关乎学习是否可以进行下去, 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引导中, 要求老师必须把握好引导的契机。

《侍坐》章中, 孔子先以三言两语使学生放松了精神, 并且提出了谈话的主题。学生在宽松的谈话氛围中围绕老师提出的主题进行了谈论。其后, 子路谈完自己的主张, 孔子的一“哂”是一种引导。有了这个微笑, 其后的冉有、公西华、曾皙在谈话中显得愈发谨慎。接着, 为使谈话继续下去, 孔子先后以“求, 尔何如?”“赤, 尔何如?”“点, 尔何如”引导其余的学生谈论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曾皙有顾虑, 说自己的志向“异乎三子者之撰”时, 孔子以“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来宽慰他, 使他敢于大胆描绘自己所向往的理想境界。

另外, 在弟子们陈述完自己的政治理想之后, 经由曾皙的追问, 孔子对于这堂讨论课还进行了总结, 使得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孔子本人的政治主张。

其次, 在孔子恰当的引导之下, 弟子们分别对于自己的政治理想进行了阐述。整个课堂的主体显然是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

可见, 启发式教学中, 教师所起的最重要的两个作用是:把握主题, 营造适当的氛围和适时的引导。有了教师的主导和引导, 学生便可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比较顺利地进行学习。

二.政治学意义

孔子教授门人的四门学科, 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其中政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可见《论语》的政治学意义。

《侍坐》章的中心内容, 是孔子引导学生谈论各自的政治理想:

子路是从强兵和礼治方面着手的:“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 夹在大国之间, 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 加上内部又有饥荒, 让我去治理, 等到三年功夫, 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 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冉有是从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着手的:“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 让我去治理, 等到三年, 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 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公西华是从制礼作乐方面着手的:“我不敢说能够做到, 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工作中, 或者在同别国的会盟中, 我愿意穿着礼服, 戴着礼帽, 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从孔子对几位学生政治理想的态度及评价中, 可以看出孔子晚年, 其政治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众所周知, 孔子曾经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不辞劳苦周游列国, 即使“道之不行, 已知之矣。”他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论语·宪问》) “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 。这成了留给人类的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人无论做什么事, 都应当有一点儿锲而不舍的精神, 如果总是见了困难就躲避的话, 是成不了大事的。知难而退的智叟和迎难而上的愚公, 谁更令人钦佩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 曾经如此顽强坚持自己理想的孔子, 到了晚年, 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 其政治理想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子路、冉有、公西华各自陈述了自己的理想, 他们的理想, 虽然各有侧重, 但都不离孔子早年对他们教育的范畴。也就是说, 不外乎礼治、教化、仁政而已。对于这三个学生的陈述, 孔子除了在子路说完之后有“一哂”之外, 都不曾假以辞色。既无肯定也无批评。可见, 三人的理想并未触及孔子当时的内心深处。或者, 也许可以说, 孔子晚年, 对于自己曾经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东西已经产生怀疑了。

正在这时, 曾皙出场了。他的出场, 与众不同:“鼓瑟希, 铿尔, 舍瑟而作。”也就是说, 在同学们陈述理想的时候, 曾皙一直在弹琴。他一边弹琴, 一边当然也听到了老师和师兄弟们的对话。作为最后一个出场的人, 他一出来就带有淡定超然的气质。听到老师问自己的理想, 他首先表明自己的主张“异乎三子者之撰”, 即, 与其他师兄弟不同。在得到老师的鼓励之后, 他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画面:“莫春者,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在暮春时节, 上巳之日, 人们已经换上绚丽多彩的春装了。和知心好友五六人, 各自家孩子六七人, 结伴到郊外的沂水河里沐浴一番, 在舞雩台上吹干头发衣服, 然后大家一起唱着歌儿回家去。

这幅图景, 人们普遍的理解是太平盛世人民生活和平安宁各得其乐的画卷。这正是礼治的结果, 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等政治主张相符的, 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但是笔者以为此种观点或者可以商榷。

文中无论是子路、冉有还是公西华, 都是正面阐释自己的治国方略的。虽然在态度上有些微差别, 但是本质上并无不同。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 笔者以为是曾皙所言“异乎三子者之撰”一语。如果说曾皙所言是“礼治”“教化”的结果的话, 那么在本质上与其余三人便无不同, 岂止无异, 甚至比子路更加的骄傲自负。因而笔者以为, 曾皙的描绘实质上正像字面所显示的, 是躲避乱世、恬淡自安、不与世争的一幅生活蓝图。

因此可以说, 到了晚年, 孔子的思想已经从积极用世转向消极避世。或许有论者会说, 既然如此, 文中孔子引导学生谈政治理想的目的是什么?笔者以为, 虽然孔子本人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变得较为消极, 但本质上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并未绝望, 只是因为自己年事已高, 没有实现理想的机会了。而弟子们尚且有机会参与到政治中, 有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所以他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了弟子们的身上了而已。让孔子这么意志坚强的人都发生了变化, 可见当时政治环境的恶劣。

三.社会学意义

《侍坐》章的社会学意义, 在于其言语中见出的孔子和四位弟子的性格特征。

(一) 作为老师, 孔子平易谦和、循循善诱, 但是也很严格。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一句话便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 态度亲切, 作为老师, 他的素质也是极高的。“不吾知也”是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 孔子在这里引用这句话, 一方面含蓄地对弟子们进行了批评, 因为“人不知而己不愠”;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出他了解学生的情况。

对于子路的“不让”, 孔子虽有不满, 但为使弟子们都能畅所欲言, 他只是微笑了一下, 没有加以评论。在日常的教学和学习生活中, 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够确实的给学生以鼓励或者让学生感到受到了蔑视。所以为人师者, 实在不可不慎。如果孔子此时对于子路有更多的批评的暗示的话, 可能接下来的讨论就进行不下去了, 学生们都不敢出声, 更不用说畅所欲言了。

由于与其他师兄弟志向不同, 曾皙稍有顾虑, 孔子仍耐心引导、热情鼓励。其后对于曾皙的问题, 也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作为政治家, 晚年的孔子仍有抱负, 但非常苦闷。孔子的“喟然”长叹中, 包含着对未曾实现过的政治理想的留恋, 对自己不能为人所用的失望, 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

(二) 子路, 有抱负、坦率爽朗、自信自负、不谦让。

孔子话音刚落, 子路便率先发言。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 反映出子路性格中鲁莽、轻率、急躁的一面。他认为, 治理一个中等国家, 即使有内忧外患, 也只需要三年就可以了。从话语中可以看出, 他在治军和礼治方面应该是颇有心得的。他说话的语气十分肯定, 透着一股坚毅之气, 可见其自信, 也可见其抱负。

(三) 冉有, 谦虚谨慎, 既想有所作为, 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冉有是在老师指名发问后才开口的, 可见其谨慎。子路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 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 可见他的谦虚。另外, 他对自己的长短处非常清楚:他认为, 三年之后, 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 可见, 他所擅长的是社会经济;而礼乐教化, 则是自己力所不擅长的。由于有了老师对于子路的一“哂”, 冉有便谨慎谦虚了许多。

(四) 公西华, 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

公西华同样是在老师点名发问后才阐释自己的志向的, 可见他的谦恭有礼。他擅长礼乐教化, 但因冉有“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之说, 为避免以君子自居, 他先谦虚一番, 说“非曰能之, 愿学焉”, 表现出一种处于低位的学习态度。接着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一“小”字, 让人以为是他只想做个掌管礼乐祭祀的小官。但实际上, 只要为“相”, 其地位就不会低。两个“愿”字, 一个“学”字, 一个“小”字, 公西华娴于辞令的形象跃然纸上。

(五) 曾皙, 有心计, 超凡脱俗。

以在课堂上淡然自若的弹琴的形象出现的曾皙, 本身就显得清高不凡, 不同流俗。在老师问及自己志向时, 他所使用的回答方式也可以看出他的独特。他先以“异乎三子者之撰”表明自己与众不同。在孔子的进一步鼓励引导下, 他描绘了一幅和谐昌明的图景寄托其政治理想, 神态、口吻、动作恭谨、恬淡、洒脱。不仅如此, 在课堂讨论结束之后, 师兄弟们都离开之后, 他还追着老师问了一些问题, 可见他追根究底善于学习的性格特征。

时至今日, 社会已经发展到如此日新月异的时候, 但是孔子却空前的被重视起来。1998年, 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时的宣言中, 曾如此这般地提到过孔子:“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如今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 到处可见孔子的雕像, 孔子已经不止是为中国人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 而且对于世界上的其他人种, 其他民族同样有教育意义。他已经作为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一张名片, 为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热爱和平的人所了解所尊崇。

上一篇:威海机关事业单位纳入生育保险范围下一篇:岗位胜任能力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