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意义与现代价值

2024-05-15

借鉴意义与现代价值(精选十篇)

借鉴意义与现代价值 篇1

一、价值

价值问题是人类有史以来的老问题, 但价值论或价值学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在西方系统地发展起来。价值论源于西方, 是作为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反叛出现的, 是为了给近代以来的理性主义纠偏。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价值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以及价值与事实的关系, 这二个问题可以看作价值论的基本问题。在第一个问题上, 研究结论是价值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 是价值主客体的统一;第二个问题是休漠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概括为二个互相关联且层层递进的问题, 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问题与价值学何以可能的问题。研究结论是, 事实与价值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这个统一的基础即实践。

伴随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 价值论研究创造性地挖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论思想, 形成了基本理论主张。这种主张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界定价值关系, 认为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 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是否同主体尺度和需要相一致、相符合的关系。价值既不是单纯的主体, 也非单纯的客体, 而是主客体的特定关系, 这种关系以主体的生产实践为基础, 暗含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 真理内在地具有价值内容, 因为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来就是社会生活的二项基本内容, 且不可分割。恩格斯说:“人只需了解自己本身, 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 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 真正依照人的方式, 根据自己的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不应当到虚幻的彼岸, 到时间空间以外, 到似乎置身于世界的深处或与世界对立的什么‘神’那里去找真理, 而应当到近在咫尺的人的胸膛里去找真理”[1]。也就是说真理存在于人的实践之中, 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界的根本武器, 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改造是为人的, 故真理必定有价值。第二, 追求价值必须以追求真理为基础。价值必以事实为基础, 不存在超越于事实世界的价值, 价值不过是实践中关于客体的属性与主体需要的一致关系。

但建立在主客体关系基础上的价值论是也面临着挑战。批评者认为主客关系模式基本上属于认识论模式, 这种模式不过是研究认识问题的主客体关系模式的推广, 容易陷入哲学史上“效用主义”的窠臼, 虽能比较好地说明物的价值, 但却难以说明人的价值、审美价值等。于是开始探索价值哲学的本体论 (存在论) 基础, 认为价值是人类特有的绝对超越性指向, 是人的存在的二重化的历史生成, 意味着人对自然的超越, 标志着价值存在物的诞生和意义世界的确立。这就深入到生活领域, 进入意义领域。

二、意义

如果说价值这个概念尚好把握, 意义则更是一个歧义丛生的范畴, 哲学家们已经从语言学、逻辑学、符号学、释义学、精神分析学等层面来谈论意义, 这些都为从生存的角度理解意义奠定了基础。英语中的“意义”一词有二种表达方式, 一个是meaning, 一个是significance。前者指出意义具有主体性, 意义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后者与sign密切相关, 存在于一物与他物的关系中, 一物的意义在于对他物的指向性。英国语言家奥格登和理查兹在《意义的意义》一书中列举了16种定义, 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揭示意义的不同内涵。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为理解意义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正如美籍犹太教哲学家赫舍尔所说:“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他总是牵涉到意义。意义的角度是人所固有的, 正如空间的角度对于恒星和石头来说是固有的一样。正像人占有空间位置一样, 他在可以被称为意义的向度中也占据位置。人甚至在尚未认识到意义之前, 就同意义有牵连。他可能创造意义, 也可能破坏意义, 但他不能脱离意义而生存。人的存在要么获得意义, 要么背叛意义。对意义的关注, 即全部创造活动的目的, 不是自我输入的;它是人的存在的必然性。”[2]“对有意义的存在的关切是做人所固有的———它是强大的、基本的、发人深思的事, 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2]。正如对于“存在”难以下定义一样, 对于“意义”也很难下定义, 只能描述其基本特征。其一, 意义所指称的并非是实在对象, 而是某种精神境界, 即意境, 它具有无限性指向。意义不是实体, 它抓不住;不是有限, 它不可定义。它是人之生存的无限延伸, 是与世界的合一, 是天地之境界, 无形、无象。这正是人的家, 人的精神家园和安身立命之处所。人一旦意识到自己从无限的外部世界区别开来, 就会有一种破碎感、漂泊感或无归宿感和强列的有限意识, 就会产生一种重新回到无限之中的皈依愿望。人超越有限进入无限境界和永恒境界, 这就是意义的旨趣。其二, 意义是对终极的追问, 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人最终关切的, 是自己的存在及其意义……它超越了人的一切内外条件, 限定着人存在的条件……它超越了一切初级的必然和偶然, 决定着人终极的命运。”[3]对于人的关怀有初级的、高级的, 有生理的、物质的, 也有心理的, 但意义层面的则是终极的。诚如臧克家所说,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 他还活着。正是人的终极关怀, 使人能够勇敢地赴死, 死是获得永生的途径。其三, 意义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超出了逻辑界限, 是直观的对象, 带有审美的韵味。这种关于意义的智慧领悟, 是存在论的一部分, 康德在谈到理性直观时就曾断言:“为了把对理性存在的概念置于直观之下, 除了将它人化之外别无他法。”[4]

三、价值和意义的关系

价值和意义的关系, 学者已做积极的探索。张曙光认为, “在现有的哲学论著中, 人生意义问题被归结为人生价值问题, 讲的是个人对他人的、对社会的贡献和他人与社会对个人的回报与尊重。但是严格讲来, 人的意义与价值并不等同。价值固然是属人的, 而以价值为的尺度也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 但人的生命及其人格毕竟是无价的。且人生意义虽然发生于人对其价值创造活动体验, 却并不等于价值本身。价值总是为他的社会客观概念, 意义则是自为的社会主观概念, 它更属于社会的个人, 因为归根到底意义是人的生命在其活动中的自我确证感和自我实现感。人在生活中从追求价值到寻求意义的变化, 正反映了人在更高程度上的自我生成和自我觉解。”[5]价值与意义有共同之处, 也有重大区别。从共同之处来说, 二者都是对事实世界的超越, 价值世界对事实世界的超越和引领, 是事实世界的导向, 意义世界也是对事实世界的超越。二者都源于人的超越本性, 这种超越本性正是对现实的引导、规范和纠正。价值建立在实然的基础上追求应然, 意义立足于当下追求永恒。二者的区分十分明显。其一, 价值是个主客范畴, 而意义是此在与存在的关系。尽管二者均奠基于实践, 但实践又有不同的含义。南斯拉夫实践派代表人物马尔科维奇指出:“必须把实践 (praxis) 同关于实践 (practice) 纯认识论范畴区别开来。‘实践’ (practice) 仅指主体变革客体的任何活动, 这种活动是可以异化的。而‘实践’ (praxis) 则是一个规范概念, 它指的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理想活动, 这种活动就是目的本身, 并有其基本的价值过程, 同时又是其他一切活动形式的批判标准。”[6]这里, 他区分了总体性的生存实践和认识范畴的实践, 二者有重大区别。生存实践是一种总体性的实践, 在这种实践中, “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 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 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 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7]通过这种实践“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8]生存实践中的人, 被海德格尔称为“此在”, 而非“主体”。作为认识检验标准的实践则要单纯得多, 毛泽东的公式,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就是指认识论意义上的实践。人是主体, 认识对象则是客体, 价值就是主体与客体间的效用关系, 价值哲学与认识论相伴随。二种实践反映的是人的二种存在结构, 生存实践指向天人合一式的存在结构, 价值实践指向主客二分存在结构, 二者都有存在的必要性。其二, 价值是有限的, 意义是无限的。尽管二者都是对现实的超越, 但价值是在主客体视域中, 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都实体化了, 只能指向有限的存在物, 即特殊的存在者。说某物价值再大, 它一定也是有限的, 不是无限大。而意义则不然, 意义是此在与存在的关系, 它就是使人皈依于存在这个大全, 化作永恒, 汇入无尽的历史长河和高远的天地之中。其三, 意义为价值奠基。作为人之精神生活中的二个组成部分, 可以打个比方, 价值是为精神生活盖造高楼, 意义则是为这座高楼清理地基。康德说过, 人类理性非常爱好建设, 不只一次地把一座塔建成了以后又拆掉, 以便察看一下地基情况如何。他认为, 只要人明智起来,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算太晚的, 不过, 考查地基如果做得太晚, 工作起来总会更困难一些。人类的价值大厦如果没有扎实的意义地基, 将会整体塌倒。这也就是近代价值哲学意图纠正理性主义偏颇而又不可能彻底的原因。尼采呼吁重估一切价值, 而海德格尔则反对纠缠于价值, 直接提出意义的问题。

摘要:价值是主体性哲学的重要概念, 指客体对主体的效用, 而意义则是生存哲学的范畴, 指的是人与世界的天人合一关系。前者是有限的, 后者是无穷的, 意义为价值奠基。

关键词:价值,意义,主体性,生存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651.

[2][美]A·J.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 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46-58.

[3][美]詹姆斯·C.利文斯文顿.现代基督教思想[M].何光沪,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697-698.

[4]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11.

[5]张曙光.生命及其意义——人的自我寻找与发现[J].学习与探索, 1999, (5) .

[6]马尔科维奇, 彼得洛维奇.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M].郑一明, 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2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86.

荀子道德理论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篇2

荀子以人性问题入手,解诸子之“蔽”,批判总结社会生活,巧妙地将“求无度量分界”的人性欲望纳入他的社会道德体系中,完成了先秦伦理道德生活的`理论批判工作,并指导当时的道德生活体系的新发展方向.文章就其学说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进行评述,为新世纪的中国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服务.

作 者:可凌玮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长春,130024 刊 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EDI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3(1) 分类号:B222.6 关键词:诸子之“蔽”   求无度量分界   人性   理论批判   历史意义   现代价值  

借鉴意义与现代价值 篇3

关键词:文化;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积极意义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135-02

一、法律文化的概述

英语中的“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意为耕耘、培植,最初的涵义为人们对自然界的开拓。中文中文化的含义很广,张文显教授对此所下的定义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法律文化是整个文化构成的一个特殊部分,对于它的含义比较早的有梁治平先生提出的一种,他认为法律文化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具体地说,广义的法律文化应该能够囊括所有法律现象: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法律行为、法律的机构和实施、法律制度和作为符号体系的法典、判例,以及不成文的惯例和习惯法等等。狭义的法律文化则主要指法(包括法律、法律机构和设施等)的观念形态和价值体系(包括知识、信念、判断、态度等),与此有密切关系的人类行为模式也应包括在内。”张文显教授所采用的法律文化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作用的基础上,国家政权所创制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以及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心理、感情、习惯以及理论学说的复合有机体。

民族性是法律文化的鲜明个性之一。德国法学家萨维尼认为:“法律同语言一样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这种深奥的思想至少包含着这样的观点,即法律远不仅是规章准则或司法判例的累积,它反映并展示了整个文化概貌。民族或人民的精神囊括了全部民族史,同时也是社会群体通过追溯它本身生存的进程而获得的集体经验。任何时代记录下的民族或民众的法律只不过是一种始终在变化着的文化演进过程的静态表象。”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主要是指封建社会的法律文化, 从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开始,直至鸦片战争前清王朝的《大清律例》为止,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沿革清晰、具有独特民族性的中华法系。传统法律文化植根于中国深厚的儒家文化的土壤之中, 其影响不仅是直接产生了封建法律制度, 而且造就了千百年来民众的法律意识,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心理构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以刑为主

在古代中国人的法律观念中,刑即是法。传统社会的公法文化造就了“以刑为主”的法律体系,千百年来的代表性法典基本上是刑法典,呈现出“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体系与结构。我国历史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法经》共六篇,内容绝大多数讲的就是刑事方面的法律。以后历代官方成文法典的内容也以刑事立法为主,而且行政立法和民事立法等也大多采用刑事处罚措施。所以,有些学者称中国古代法文化亦是刑法文化,这一点应不为过。

2、追求无讼,崇尚和谐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通过血缘连接的人情,把国家法律的强制性、习惯法的自然约束和道德法庭的社会监督有机的统一为一体,使其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国家正式法律。所以当冲突发生时,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尽量争取公堂以外通过族人、亲友、乡人的调停、仲裁来求得和解,讲求随遇而安和彼此妥协,能息事宁人的尽量不去激化矛盾,以免由诉讼而与他人结怨,由诉讼而被周围的人羞辱。对于这种现象,勒内·达维德这样评说道:“中国人民一般是在不用法的情况下生活的,他们对于法律制定些什么规定,不感兴趣,也不愿意站在法官的面前去。他们处理与别人的关系以是否合乎情理为准则,他们不要求什么权力,要的只是和睦相处与和谐。”

3、礼法结合,道德与法律完美地统一

“礼法合一”是中国封建法制的基本特征。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自西周周公制“礼”起,到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而且把'礼'和'仁'结合起来,创设了一套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礼'的秩序的伦理法体系。至两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学说和法家的某些思想成分,创设了一套加强封建专制的法律理论。至唐代时,终于实现了“礼”与“法”的合一、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统一。

瞿同祖先生曾精辟地指出:“中国古代法律可以说全为儒家的伦理观念和礼教所支配。”具体表现为:明确规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把“三纲五常”、“十义”等血缘宗法伦理变成法律条文,强制人们遵行。儒家伦理学说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在司法活动中遵循“礼之所取”、“出礼入刑”、“春秋决狱”、“原心论罪”等;法律“一准乎礼”,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几乎都上升为法律,实现了伦理道德的法律化等等。

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苏力在其《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中指出,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全国性统一的大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引起了法律和习惯的变化,而且必然要求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治。采用自上而下的国家变法和从国外的直接法律移植都不能满足这种要求,这就要求采用一种不同的法治之路。由于近代以来的西方中心主义,以西方的法律形式、分类和模式为标准进行立法,对我国的传统的商业习惯、民间习惯不够重视。这样的法律制度颁布后,由于与中国人的习惯背离较大或没有系统的习惯惯例的辅助,不易甚至根本不为人们所接受,不能成为人们的行动规则。当发生法律纠纷的时候,人人往往会规避法律,而借助于一些习惯的纠纷解决方式,结果导致了国家制定法的无力和无效。所以,要在中国建立一个运行有效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依据、借助和利用我国本土的传统和惯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就对我国现代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法律并不是万能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需要加强伦理道德的作用,才能使社会秩序井然不乱。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崇尚道德,认为道德是做人之根本,只有当法律与道德的精神相一致时,法律才有价值。只有在不背离道德的情况下,法律才能得到普遍的认同。将法律建立在民族的伦理道德之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现代西方社会中法律与道德的紧张对立所造成的法律的僵化及普遍的道德冷漠。因此,在法制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提倡诚信友爱、团结互助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形成人与人之间互信互爱的良好人际关系。

第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出发点,而秩序和谐是儒家的最高价值理想。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这种价值追求反映在纠纷的解决上,就是传统的“无讼”意识,即中国人宁愿选择调解来解决纷争,而不愿诉诸法律。也或许正基于此,地域广大、文化多元的古代中国在缺乏法律资源的情况下,才能依然维持着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没有矛盾的静止的社会,它承认各个阶层、各行各业和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具体利益和要求,承认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但这些矛盾中很多是可以通过沟通协调,互谅互让来化解的。中国历来是一个讲人伦、重和谐的国度,若抛开国情不顾,一味地追求一己之私利,势必带来人际关系的破裂,特别是涉及家庭、邻里之间的纠纷。而以现代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以及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作为调解纠纷依据的调解方式既可以为当事人节约解决纷争的成本,减轻诉讼部门繁重的工作,又可以防止矛盾的激化,有利于人民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第三,在传统法律文化赖以形成的儒家文化中,以“仁”为核心的“民本”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积极意义。“仁”是孔子伦理法的价值本体,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孔子“仁者爱人”的观点,即重视人,关心人。同时,孔子要求统治者,特别是君主要“爱人”,要“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发挥表率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则对春秋以来的“重民”思想进行了总结和升华,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所蕴含的“民主”精神与当代我国法治建设中坚持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相通的,当代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由古代为政以德的“民本”思想经先进理论的改造和更新而成的,在当代我国的法治建设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四,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所提倡的义利观和诚信原则对我们今天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具有积极的意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取利有义”,“见利思义”,这是包括市场经济在内的任何社会形态应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重义轻利”的要求便是诚实守信,诚信是中国古代一向倡导的道德原则。当前,在我们经济活动中大力提倡“诚信”的道德精神,并且在我国《民法》、《合同法》中都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以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良好的道德氛围中健康发展。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国家的法治化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只有那些与民族习惯相联,并且建立在民众普遍的法的观念之上的法律才是真正有效的,法律文化的发展需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积极挖掘和改造传统法律文化,使其契合于当今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并且不脱离于社会生活的现状,使我国的法治建设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梁治平.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贵阳:贵州人民版社,1992.

[3]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5]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6]付晓梅.浅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制现代化的积极作用[J]. 法学研究,2009,(20).

[7]王婧.试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J].法制与经济,2009,(3).

[8]徐赛.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及其对当代法治的利弊[J].华章,2009,(8).

借鉴意义与现代价值 篇4

关键词:散打,剑经,意义,价值

古代武术技击方法理论圭臬首推俞大猷的《剑经》,这是界内人士达成的共识。俞大猷,福建泉州人,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武术家,与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在军事领域与武术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他通过军事实践与武术实践总结出军事和武术教科书《剑经》。《剑经》以易衍兵,以易衍武,系统地运用东方传统哲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搏击,体现了俞大猷深厚的“易学”功底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剑经》在中国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武术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搏击价值,还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它的武学思想及其一系列搏击格斗的战略战术法则是中国传统武术技击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对现代散打运动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剑经》对增强现代散打运动民族性的价值

在几十年的散打发展过程中,有些人对比赛场上看到的散打技术颇有非议,认为不像武术,没有像影视剧里展现出的强烈的民族特点,而是“拳击加腿加摔跤”。我们认为,拳打脚踢加快摔这是散打的特点,也是民族性的体现,中国武术技击向来讲究踢打摔拿全面运用,为了安全而限制拿法,倒地不准攻击,是贯彻“民为贵”、“仁者爱人”民族传统思想而设定的。但是比赛中所用的散打技术与国外某些项目有些相似,这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因为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人体基本结构是一样的,在实践中要遵循共同的运动规律,所以作为技击术,中外项目有相似处是正常的。从纯粹技术角度来说,即使运用俞大猷的《剑经》理论指导外国格斗术同样也未尝不可,西点军校不是把中国第一兵书《孙子兵法》列为课程之一了吗?只不过《剑经》以易衍兵,以易衍武,系统地运用东方传统哲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搏击,体现了俞大猷深厚的“易学”功底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是中国人用中国语言写出的原用以指导中国人练兵习武的教科书,而这个中国人是历史的功臣,民族的英雄,所以他的著作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物,是优秀民族精神传承的桥梁。用《剑经》来练武会不自觉为中国传统文化所濡染,提高我们的民族意识,增强我们的民族性,这种作用和意义是无法用西方现代人体科学来代替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所谓民族性,换一个角度说就是文化的特色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而文化的核心是思维,是哲学思想、民族精神。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在表现,用古汉语著成的语言练达文字精简的《剑经》,自然是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我们增强民族性的好读本。《剑经》里所体现的易学思想亦是中国古代哲学核心思想,易学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国精神和阴阳刚柔、快慢虚实的古代辩证法在《剑经》中均有充分体现。所以说中国人要练散打读《剑经》。

2《剑经》对散打战略战术技术的指导意义

2.1 战略指导意义

《剑经》中提出:“千言万语,不外乎‘致人而不致于人’一句”。“致人而不致于人”是格斗的至理名言,是对散打的总要求和基本法则,是散打比赛目标所在,就是指在散打比赛中要确立争取主动,避免被动的思想。其本义是调动对手而不要被对手所调动,实质是掌握比赛的主动权问题。意义又可引申为:压制、控制对手而不被对手所压制、控制,最终取得比赛胜利。赛场如战场,在散打比赛中占据主动性,控制主动权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取得主动权呢?俞大猷又提出一条战略指导方针:“视不能如能”。这句话是要求在散打比赛中首先要从战略思想上高度重视对手,决不能狂妄自大轻视对手,要将所有对手都视为“能者”,赛前多方了解、搜集对手的信息和资料,研究分析资料,然后细致制定出正确有效的战术和应用技术,使自己从容不迫地进入比赛之中。

2.2 战术指导作用

审时度势,因时制敌,因势制敌。无论《剑经》提出的“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的战术原则,还是“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后人发,先人至”这一技击战术的实质都是同一道理。就是要求审时度势,因时制敌,因势制敌。在散打格斗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把握好攻击的良好时机,“后人发,先人至”是指快速抢攻,即格斗时我方通过对方的微动,准确判断对方将要运用的技术,而采取相应的攻击方法,快速打击对方。反击的最佳时机是“旧力略过,新力未发”,当对方的攻击有两个以上的连续动作,第一个动作完毕再转换第二个动作的刹那,往往有一个停顿点,此时旧的力量用完而新力量尚未产生,这时如果及时反击就能一举成功。诱其深入,引进落空,使其疲劳,我乘虚反攻,从而达到《剑经》中的“彼失提防我便赢”的目的。俞大猷技击思想体系的要诀之一就是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后发先至。顺势借力其实就是避实击虚,要在对方虚实转换之中,找到对方的破绽进行攻击,也就是借势打势,这与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是同一原理。武术技击中借势的战术和技法,如能用至纯熟而精妙,可取得“借他千斤力,不费四两功”的最佳效果。在比赛中,对对手所长所短要判断准确,因时制宜,因势制宜,避实就虚,克敌制胜。这就要求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要注重洞察力的培养,利用一切手段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

2.3 对技术的要求

技术掌握要实用、全面、熟练、协调、一致。首先,实用性是一切搏击类运动项目的首要技术要求,散打也不例外。作为军事家和武术实战家,俞大猷非常重视技术的实用性。“忠臣义士,志可以矢,效公忠而学,必求乎实用”。其二,全面性。作为搏击对抗的竞技体育项目,与其他的世界流行搏击类竞技体育项目相比,散打运动是迄今为止技术使用最全面的项目,在规则限制下,可使用任何武术流派的任何招法,拳打脚踢加快摔,攻防全面立体。《剑经》中也对技术的全面性提出了要求:“一人之斗,有五体焉;一身居中,二手二足,为之前后左右,有防有击,有立有踢,一体偏废,不能为也。”这就要求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要注重进攻与防守技术并重,拳法,腿法,摔法,步法俱要加强练习,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第三,熟练性。“生疏莫临敌”,这是散打运动员比赛的前提。散打比赛是高强度激烈对抗项目,要凭实力战胜对手,技术不熟练上台只能被动挨打,甚至被KO。熟能生巧,运动员在全面掌握拳法、腿法、摔法、步法等进攻和防守技术的基础上,千万次的反复练习,不断提高熟练程度,已达到运用随心,收放自如的境界。进而在技术掌握全面熟练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特色技艺。第四,《剑经》亦重视意识与手眼身步的一致性,“学至于此,则身手足应心,全不扦格矣。学至于此,全不看见,他是枪是刀,只认定对他手前杀他身而已。”俞大猷尤重步法,要求做到“步步前进”。步法在搏击格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俞大猷曾以杨家枪中的拿枪为例来说明步法的重要。俞大猷提出的“拍位”也是步法在武术技击中妙用的高级阶段,它使进攻与防守步法变化具有节奏,故俞大猷进一步强调指出,“千千万万步,具有拍位”。散打运动就是创造距离与破坏距离的运动,要求运动员意到眼到步到身到手到,方能“打人如蒿草”。

3 对散打技术和战术学习方法的指导意义

《剑经》不仅教给我们技术与战术,也给我们以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指导我们如何学习散打技术和战术的好教材。

第一,学思结合,贵在实践。“学而时习之”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俞大猷一生南征北战,南抗倭寇,北御鞑虏,在军事实践和武术实践中,“既得艺,必试敌”,“思而学,学而又思,思而又学”,从而形成了《剑经》理论。在散打学习过程中同样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学思结合,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铸就高超技艺。第二,善于总结,举一反三。《剑经》是俞大猷对不但是两两相当的武术技击理论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又是他举一反三对战争制胜艺术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只有在散打训练与比赛中,运动员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才能做到智勇双全,成为真正的散打搏击高手。第三,博采众长,兼修并蓄。俞大猷之所以有如此至高的武学成就与他的博采众长、兼修并蓄是分不开的。他先师承赵本学学易,所以《剑经》以易衍兵,以易衍武。后从李良钦“学荆楚长剑,颇得其要法”,又有“刘邦协之传”,且有“得之教师林琰者”,终知李、刘、林“三教师,原来合为一家。”散打运动,在规则允许下,可采用任何武术流派的任何招数,这就要求我们运动员更要兼修并蓄,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以完善自己的技战术能力,成为赛场上的常胜将军。

4 结语

综上所述,《剑经》对提高现代散打运动战略战术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以克敌制胜以及增强散打运动的民族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及实用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应成为现代散打的必修课教科书。中国古代文化瑰宝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最后引用《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以及《诗品》中“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来结束本文。

参考文献

[1]俞大猷.正气堂全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2]贾利.《剑经》对现代警察格斗的启示[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3]邱郁.《剑经》现代搏击的圭臬[J].精武,2006(11).

借鉴意义与现代价值 篇5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下列不是依法行政存在的差距的是()

A.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 B.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不够,难以全面.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增强

2、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不属于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方面内容的是()A.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B.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C.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回访制度 D.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

3、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的主体是()A.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

B.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所在的行政机关 C.国家

D.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及其所在机关

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不属于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内容的是()A.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B.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 C.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D.认真贯彻行政监察法,加强行政复监察工作

5、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形成()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的目标。A.高效.便捷 B.公开.公平C.公正.全面 D.便民.诚信

6、胡某系某个体音像行老板,因为被怀疑出售黄色淫秽光盘,而被县行政执法机关将其全部光盘没收。胡某不服,于是向市一级行政主管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经过复议后不仅没有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反而对胡某又处以1000元的罚款。后查明,胡某并没出售黄色淫秽光盘。胡某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胡某应当向何机关提出行政赔偿?()

A.应当由复议机关赔偿对其造成的全部损失

B.应当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 C.县级行政机关应当对其没收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复议机关应当对其加重处罚的部分承担赔偿义务

D.胡某可以向二者中任何一个行政机关要求赔偿损失

7、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的主体是()

A.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

B.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所在的行政机关 C.国家

D.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及其所在机关

8、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要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A.市.县 B.省.市 C.省.县 D.县.乡

9、林某于1995年8月某日早晨4时许,到县火车站仓库中盗窃化肥1包,价值约100元。在用自行车载回家的路上,被乡治安联防队员抓获后,关押在乡政府一间办公室内。联防队员见林某态度不老实,遂对其拳打脚踢,导致林某全身多处外伤,因心脏休克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乡政府的治安联防队享有行政职权,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应当由乡政府承担赔偿责任,因为乡政府是委托治安管理权的行政机关 C.林某死亡后,其父母有权要求赔偿

D.如果林某生前还抚养了一个丧亲的侄女,该侄女也可以要求赔偿

10、胡某系某个体音像行老板,因为被怀疑出售黄色淫秽光盘,而被县行政执法机关将其全部光盘没收。胡某不服,于是向市一级行政主管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经过复议后不仅没有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反而对胡某又处以1000元的罚款。后查明,胡某并没出售黄色淫秽光盘。胡某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胡某应当向何机关提出行政赔偿?()

A.应当由复议机关赔偿对其造成的全部损失

B.应当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 C.县级行政机关应当对其没收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复议机关应当对其加重处罚的部分承担赔偿义务

D.胡某可以向二者中任何一个行政机关要求赔偿损失 11、1995年8月5日上午,田某和朋友在家喝完酒后骑车去商场买东西,从商场出来后,听见有人说:“你车胎没气了。”田某低头看车胎有气,随与其(张某)争吵并厮打在一起。民警赵某正在执勤中,见状即上前将田某抱住,并说:我是派出所的,别动。田某想要挣脱,赵某便将田某的腰带抽出,将其左手套住,正欲套右手时,田某向反方向用力,失去平衡,头部着地倒下,赵某遂将田某送至医院。经鉴定,田某视神经萎缩。田某于是向公安局提出赔偿请求。则本案中:()

A.派出所民警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造成田某伤害,公安机关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B.赵某的行为是正当的职权行为,不具有违法性 C.赵某的身体伤害与民警赵某的行为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公安机关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D.如果公安机关逾期不予赔偿,赵某只能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

12、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是()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 B.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C.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

D.政府各职能明确分工,互不干涉,各自执法。

13、关于赔偿请求人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侵权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

B.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被确认违法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 C.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要求赔偿 D.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协商酌定

1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重在提高()。A.质量 B.数量 C.总量 D.积累量

15、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的是()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注重政绩 D.高效便民

16、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的主体是()A.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

B.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所在的行政机关 C.国家

D.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及其所在机关

17、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要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A.市.县 B.省.市 C.省.县 D.县.乡

18、《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秩序得到有效维护。A.经济社会 B.政治社会 C.文化社会 D.生态社会

19、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不包括()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合法 D.高效便民 20、1998年2月张某驾驶其父亲张老大的东风牌卡车行至城南环路时,因为逆行,又无驾驶证,被县公安交警支队执勤民警谈某等人将车扣押。该车在返回交警队停车场途中,谈某遇

到路障没有采取制动措施,导致汽车底盘受挫,引擎报废。交警支队在事故认定书中认为事故并非民警操作不当所致,张老大不服,遂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维持了交警支队的处理决定。张老大不服,于是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请求。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对张老大的违章车辆扣押致使车辆损坏的行为,是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行为 B.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对违章车辆扣押致使车辆损坏的行为,是依法行使职权造成了违法的结果的行为 C.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扣车行为并未被确认为违法行为,所以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张老大的诉讼请求

D.张老大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请求

21、公安局对叶某作出拘留10天的处罚决定后随即执行。叶某申请复议,上级公安局作出维持原判处罚的复议决定。叶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人民法院判决维持拘留决定,叶某上诉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二审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公安局对叶某的拘留处罚违法。此时,应如何处理本案?()

A.撤销一审判决,并撤销拘留决定,判令公安局赔偿叶某的损失

B.撤销一审判决,并确认拘留决定违法,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将全案发回重审

C.撤销一审判决,并确认拘留决定违法,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将行政赔偿案件发回重审

D.撤销一审判决,并撤销拘留决定,就赔偿问题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告知叶某就赔偿问题另行起诉

22、某男雇佣一女冒充其妻子到镇人民政府办理离婚手续,镇人民政府未经审查即发给离婚证书。该男妻子知道后,精神上遭受极大刺激而导致入院治疗,花去医疗费3000余元。事后,其妻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国家赔偿。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不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镇政府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B.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包括医疗费和精神损害赔偿金

C.可以获得国家赔偿,因为镇政府的行为违法且造成了物质损害 D.不能获得国家赔偿,因为对精神损害不给予金钱赔偿 23、1998年2月张某驾驶其父亲张老大的东风牌卡车行至城南环路时,因为逆行,又无驾驶证,被县公安交警支队执勤民警谈某等人将车扣押。该车在返回交警队停车场途中,谈某遇到路障没有采取制动措施,导致汽车底盘受挫,引擎报废。交警支队在事故认定书中认为事故并非民警操作不当所致,张老大不服,遂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维持了交警支队的处理决定。张老大不服,于是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请求。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对张老大的违章车辆扣押致使车辆损坏的行为,是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行为 B.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对违章车辆扣押致使车辆损坏的行为,是依法行使职权造成了违法的结果的行为 C.本案中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扣车行为并未被确认为违法行为,所以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张老大的诉讼请求

D.张老大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请求

2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不属于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内容的是()A.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B.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

C.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D.认真贯彻行政监察法,加强行政复监察工作

25、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国家不予赔偿的是:()

A.某地政府为挽救当地一濒危倒闭的国有企业,强令另一企业与该国有企业订立订购合同,该企业不服,政府将其银行帐户冻结 B.税务局工作人员钱某与一个体户赵某素有嫌隙,以赵某偷税为名借税务局名义没收其价值5000元财物

借鉴意义与现代价值 篇6

[关键词]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借鉴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11-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间的文化、思想、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也日益加深。西方国家为宣扬其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其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从没松懈过,并且不断加强和转变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政府来说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这种多民族国家来说,培养大众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国家凝聚力的形成。

一、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实行其政治功能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国家凝聚力的有效手段。西方国家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他们会从小培养国民对国家的热爱。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价值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要想增强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只有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美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之所以很强,是因为美国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

(二)教育方式灵活

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灵活,不只是单纯的说教,还会通过各种活动,把正面教育和启发式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除了公开正面教育外,西方国家还通过各种隐性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感染熏陶学生。[2]

(三)全面性

英、美、法等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再只是通过课堂,而是与社会和家庭紧密联系。他们将社会如大众传媒、学校、家庭及其所在的社区等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都用来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志愿者服务、宗教教育、社团、大众传媒以及各种科研机构都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种媒介相互配合、联系,形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将整个社会环境营造出相应的思想政治氛围。

(四)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国家统治阶级服务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其统治阶级培养适合的人才,带有很强的政治倾向。[3]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就已提出,德育的目的是培养英国资产阶级人才。直至今日,西方国家也没放松过对公民思想政治的灌输。美国虽然打着公民道德教育的口号,但实质上其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美国的国民精神。

由上可知,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虽有很多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但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培养巩固统治的公民,只是其中包裹了一层民主的外衣而已。

(五)社会适应性强

为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西方各国也在不断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宣传方式等。在经济发展水平高,价值观多元化的情况下,他们多用民主、自由、平等、爱国主义教育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4]

(六)社会参与性强

西方国家学校很早就开设劳动课,要求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活动、有益的宗教活动和政治活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他们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而且还要让其参与其中,体验情感,并促使其行为的养成。除了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配套实施外,学生还需参加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比如体育比赛、志愿者服务以及参观、旅游等。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社会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深刻了解所受的教育。

(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层次性

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有层次的逐步推进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加明显。[5]西文国家中小学阶段主要进行道德教育;大学阶段主要进行知识性教育,开设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以提升其思想政治方面的价值观。通过这种有层次的、逐步推进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成价值观。

二、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价值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交流也在日益加深。为维护和巩固本国的思想文化不受其他国家的同化,很多国家都在加强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挖掘和维护,突出本国的文化特色。西方国家也是如此。从上文中对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其先进的经验。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化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美国,历届统治者都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西方国家一向积极宣传资本主义价值观,强调其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并且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文化渗透,以此扩大其文化的影响力,宣扬其制度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偏向于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流于形式。

(二)教育方式的灵活性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其隐蔽性强。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理论说教。这种单纯的理论说教形式和枯燥的理论内容,只会让人觉得厌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也没有针对学生的年龄进行有梯度的划分。思想政治课在农村的学校不被重视,经常被语文、数学等主课冲掉。相比而言西方国家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政府可以划分出专门的机构对大众进行公开正面的教育,并且要特别注重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其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6]

(三)拓宽教育途径

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将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并没有将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学校的思想教育也多是由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负责。他们一般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思想政治能力的培养,学校也没有注重环境的熏陶。可见,我们必须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西方国家是如何进行宣传教育的,并加强隐性教育,形成教育合力,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的教育环境。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考核

西方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对教育工作者思想道德的考核。他们在招聘相关教师时,会对受聘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考核评估,如果考核没过则不予录取。国内对教师的考核多是对其教学能力的考核,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则没有专门的评审进行评估考核。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对教育工作者这方面的考核。

(五)扩大教育对象的参与性

西方国家学校很早就开设劳动课,要求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活动、有益的宗教活动和政治活动。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更好地体验社会生活,这有利于其行为的养成。他们常常以道德教育口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将这种政治思想转换为道德行为。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偏重内容的灌输,更多的是对理论进行宣传讲解。尤其是学校教育,单纯的理论说教,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情绪。而且课堂教学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什么效果。因此,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感受教育,促进其行为的养成。

(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细化,并有针对性的进行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抽象,不够具体,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大同小异。这种宽泛、抽象的教育内容,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层次划分,尽量细化、具体化,按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进行教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为宣扬其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其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从没松懈过,并且不断加强和转变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适应性强、教育方式灵活、社会参与性强、教育内容有层次性并且教育途径广泛,这些正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所缺少的。因此,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改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马充.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陈立忍.当代世界的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刘东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与接受[D].郑州大学,2011(7).

[4]吕康辉.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5]杨路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2012(10).

[6]王芳敏.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社会中的意义[J]. 华中师范大学,2011(11).

[责任编辑:陈明]

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现代借鉴意义 篇7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民本”二字简言之即“民为邦本”,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只有民众才是得天下的根本。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萌芽于西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臻于成熟。战国之后,民本思想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到明清之际达到巅峰。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民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 重视民生

民生问题始终是统治者要着手解决的首要问题,“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会直接危及社会的安定,所谓“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管子》)。因此,统治者必须“制民之产”,使百姓拥有稳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老百姓丰衣足食,才乐于服从君主的统治,社会才会安定。否则,百姓一旦失去稳定的生活来源,甚至无法生存下去,就会走向与统治者对抗的道路,使社会陷入动荡之中。只有坚持实行民生政策,满足百姓的生存需求,才能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1]

2. 体恤民力

赋税和徭役是封建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赋役对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而又直接的影响。许多思想家从爱民的立场出发,主张轻徭薄赋,要求统治者“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自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荀子》),以有利于百姓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在增收赋税时还要做到去之有度,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正如孟子所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否则,“竭泽取鱼,非不得鱼,则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获兽,明年无兽”(《贞观政要》)。横征暴敛只能是自取灭亡。因此,统治者必须建立合理的赋税征收体制,才能保障人民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权利,才能使封建国家得到源源不断的赋税,从而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3. 施教于民

社会的长治久安,不但取决于民众的温饱问题和国家法律制度的健全,还取决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因为只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人人从善如流,才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教育,引导他们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所以孔子主张“富而后教”,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民众的道德水平普遍提高,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不对民众进行教育,而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和法律强制手段限制他们,就不能保证长治久安;只有对民众进行广泛的道德教育,把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纳入礼仪的轨道,才能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并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 顺从民意

民意是百姓心声的吐露,是对统治者的政策是否正确的最好检验。凡保护民众利益、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必定得到人民的拥护;而那些损害民众的利益,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的政策措施,必定会遭到人民的反对。因此,统治者在制定有关的政策措施时,一定要注意倾听民众的呼声,尊重民众的意愿,并把它作为自己指制定政策措施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其决策的正确性,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使社会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5. 与民同乐

万众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才能抵御一切外来侵略。而人和的关键就是要争取民心。这就要求统治者要关心人民的疾苦,做到忧民众之所忧,乐民众之所乐,从而赢得民众的真诚拥戴。因为君主与民休戚与共,民众就会与君主同心同德,即所谓“乐民之乐者,民亦与其乐;忧民之所忧,民亦忧其忧”(《孟子》)。君主如不顾民众死活,只图个人享乐,甚至“一人乐,则天下忧”,就会使自己脱离广大的人民群众而成为孤家寡人,甚至独夫民贼,最终落得身死国亡的下场。

6. 取信于民

信作为儒家倡导的五德之一,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并被提升为立国之本。国家可以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和兵员,但不能不取信于民。因为一旦失去民众的信任,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国家就会很快走向灭亡。取信于民的关键就是为政者要做到公正无私,依法办事,从而让人们心服口服。据《左传·庄公十年》记载,当时强大的齐国进攻弱小的鲁国,结果被鲁国大败。弱小的鲁国之所以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条却是鲁庄公得到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庄公在处理政事时能够做到公正合理,用他的话说,就是“大小之狱,岁不能察,必以情”,即在处理大大小小的案件时,不草率从事,而是按实际情况依法处理,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从而赢得人民的充分信任,而人民便乐于听从国君的召唤,追随国君去战胜强大的敌人。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虽然体现出重视民众作用的思想,以此治理国家,为一定时期的社会稳定、民族统一、经济发展发挥作用,但它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的。它是一种施政策略,是一种驭民、牧民的手段,不可能真正实现以民为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传统民本思想本质上是君王为人民做主,绝不是人民当家做主。民本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和手段,其价值追求就是化解和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秩序,其宗旨是民众为统治者服务,而不是统治者为民众服务。

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情景下,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显现出不同的形式,内容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或相似的,那就是都把民众作为社稷的根本,以民众为施政的基础,承认、重视民众在社会政治、经济和道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民本思想的积极意义是不容否认的:它是统治阶级以维护自身统治为目标,不断实现自我批判、自我改造,把自身在长期的治国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智慧,不断丰富、提升,转化为理论形态的产物。它承认人民群众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现实存在,对于社会发展、国家兴亡的重大作用,强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与国家的关系,取得人民支持与合作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点,也是实现“大同”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以民为本,首先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肯定人民的利益是国家、社会的价值主体。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本质上是笼络民心、维护阶级统治的治道之术,其立足点是对人民进行有效的统治,“以民为本”不过是麻痹人民的工具性的口号。这种工具性的民本思想与现代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但解决好民众、国家、管理者的矛盾,使三者得以协调,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解决的难题。

构建一个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和谐社会,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价值观的同时,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和谐”社会构建的思想、精神和方法,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土壤”中生长,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得以发扬光大。从传统的民本思想到现代的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足点。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地构建和谐社会。在追求这一治国理想的进程中,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将极大地发挥出来,其根本利益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实现。所以,只有真正做到以民为本,切实保障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具体说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人民群众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发挥出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总之,只有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才能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

摘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影响中国治国安邦大业达几千年之久的政治思想, 它承认、重视民众在社会政治、经济和道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对坚持以人为本地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尚书.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 1956.

[3]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 1997.

[4]孟子.北京:中华书局, 1980.

[5]邵书峰.传统民本思想及其现实价值.南洋师范学院学报, 2003 (4) .

“慢城”之现代性诠释及其借鉴意义 篇8

现代性, 作为西方启蒙运动以来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催发剂和历史现实之体现, 在民族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上, 它以自由、平等、民主、科学、个人权利等为核心价值理念, 谋求建立以市场经济、民主政体及民族国家为基本纬度的现代社会制度。

不可否认的是, 西方启蒙运动下的“理性”所倡导的现代性发展到今天, 带给特别是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巨大的经济增长和一定意义上的社会整体性进步。“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1]

但同时, 现代性也带来危机和困境, 或曰现代性悖论。马克思在承认资本主义带来生产力巨大增长的同时, 也深刻指出, “在我们这个时代, 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 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 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 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 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 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 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2]西方近现代以来, 有不少学者在肯定现代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对其后果提出了质疑和担忧。“现代性不仅预示了形形色色宏伟的解放景观, 不仅带有自我纠正和扩张的伟大许诺, 而且还包含着各种毁灭的可能性。”[3]

无论是危机、困境, 或悖论, 从启蒙以来, 对现代性的质疑和批判就一直不断。除去对现代性持完全反对态度的后现代主义等思潮, 从对“现代性”总体上持肯定态度的角度而言, 这种质疑与批判无非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现代性总体上是好的, 但正如任何事物都有缺陷一样, 现代性也是有缺陷的, 而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也是可以逐步改进或消除的, “现代性只是未完成的方案” (哈贝马斯语) , 并不能因此否认或抛弃理性主义和现代性工程。另一种观点认为, “现代性”发展到今天, 已经逐渐脱离了其原初内涵, 特别是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来说, 现代性已经窄缩或扭曲为单纯某一方面 (特别是经济物质方面) 的发展, 已经背离了经典意义上的现代性发展意蕴。任平等学者认为:经典现代性源于西方国家, 特别是来源于马克斯·韦伯。他认为现代性的根基之一就是所谓工具理性或者“合理性”, 即可计算性和效用最大化, 而表现为经济层面的现代性就必然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而对效用最大化的追逐。长期以来, 韦伯的现代性原理被西方经济学锁定在如何追逐经济效用的最大化上, 这经过西方首批发展理论家们之手而变形。从而导致了片面的发展观, 也即片面的现代性发展模式。[4]

确实, 从启蒙运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 世界的发展就一直在加速。在现代性的名义下, 无论是一元的现代性还是多元的现代性, 在西方发达国家原发型现代化发展模式与发展成就的日益影响下,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似乎已经进入争相快速发展的轨道, 特别是在经济、金融、政治、军事等方面尤其明显。

人类在现代性的口号下, 对现代性的非理性扩张及片面性发展, 造成了现代性的危机。发展至上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的日益膨胀, 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世俗化的过度发展, 给人类及整个自然系统带来一系列生存风险。

国家及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的扩大加剧、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国家和地区间因为各种利益争夺而导致的斗争、战争, 令人担忧的食品和卫生安全, 等等。当然, 有人说, 这不是现代性的必然结果, 但确实是随着现代性的不断发展而越发严重了。城市化规模与进程的不断扩大与加速, 日益造成城市空间与生活的高密度化、高节奏化, 人们的活动和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局促和狭小,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越来越模式化, 节奏也日益加快。城市化的加速也逐渐干扰或破坏了人们本来宁静的生活, 生态环境亦逐步遭到破坏, 许多传统文化被现代化的元素所代替, 城市和城市之间、生活与工作正变得趋于同一性, 而人和人之间却变得日益冷漠和无情。城市空间逐渐变成了马克斯·韦伯笔下的“铁的牢笼”。

启蒙理性导致的过度膨胀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当成了肆意征服和攫取的对象, 导致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及人与生态自然关系的紧张, 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生态、自然和社会问题。

“发展至上论”或“发展至上主义”以经济主义、科技主义、功利主义为价值导向, 看重物、金钱的价值而漠视人的价值, 关注物质经济增长而忽视了人与社会的综合全面发展。当今, 启蒙原初意义上对人的理性、自由、权利的倡导与追求却逐渐变为对人的主体的价值的忽视与践踏, 现代性发展的最大误区恰恰在于忽视了人的发展的真正需要及其价值。人被遗忘了, 人由发展的目的变为了“发展”的手段。现代性的畸形发展使“物质世界的增殖与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5]

与此同时和发展至上主义相关联的则是现代人在生活观念上的过度消费享乐主义。这种过度消费享乐主义是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短视主义为特征的, 是人类中心主义和发展至上主义及主观主义的畸形产物。

1972年, 罗马俱乐部首次敲响了“增长的极限”的警钟,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代的现代性模式与后果也不断遭到质疑与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科技革命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已危及到人类自身的命运, 技术已成为发达工业社会新的统治力量, 它制造出一个极权社会, 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自由构成威胁。

现代性的片面发展, 或以物化现代性观 (或“GDP现代性观”) 为核心的片面GDP发展观在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严重后果, 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城与乡、经济与社会、区域与区域、各种收入人群之间、国际政策和国内政策之间的严重失衡和矛盾加剧, 使发展既不全面、更不协调, 难以持续, 因而必须加以变革。[6]

所以,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 现代性的真谛是什么呢?或者说现代性的进程就不能慢一些, 让我们 (人类) 暂时停下来, 欣赏一下现代化已经达成的美好风景, 或同时修补一下不好的地方?意大利作家卡罗·佩屈尼曾说过:“以生产力的名义, 快节奏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 威胁着自然环境和城市风景。我们成了时间的奴隶, 吃快餐, 无暇交往、结社、静思、享乐, 这使我们的灵魂饥渴。”[7]

二、“慢城”视域中的现代性诠释及借鉴意义

面对现代性带来的危机与困惑, 面对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舒适生活目的的旁落与迷失, 最早从欧洲一些小城市开始, 逐渐产生了一种“慢城”哲学。这是继多年前在意大利发起的慢食文化 (slow food) 后而逐渐兴起的慢城运动 (citta slow) 。

“慢食文化”的精神正如意大利记者卡罗·佩屈尼在意大利慢食协会成立的《宣言》中写道:“我们已经成为速度的奴隶, 已经屈从于一种名叫快速生活的暗疾, 它强迫我们吃快餐, 因而使我们失去了对话、交流、思考和感官上的愉悦。在提高生产率的名义下, 快速生活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形态, 威胁到了我们的环境和山水风景。因此, 我们应该从餐桌上的慢食开始捍卫悠闲的生活, 让我们重新发现本地佳肴的美味。”[8]

慢食运动在欧美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逐步扩展, 带来了“慢城运动”。在意大利只有1.5万人的小城市布拉, 建立了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这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试图在现代性的进程中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相结合, 使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现代性带来的诸多便捷, 而且更要过一种规律且健康的幸福生活。在慢城, 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和绿地供人们休闲娱乐。政府拿出资金补贴那些生产和销售地方美食的农庄、特色餐馆和商店。人们以时速20公里的速度驾驶汽车。目前, 意大利已有四十多个城市宣称是慢城。在欧洲境内, 包括波兰、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挪威、德国、法国、英国、瑞士已有数十几个城市加入。在远东的日本及韩国也有慢城。从1999年到现在, 全球24个国家已有一百多个城市宣称为“慢城”。[9]

在2010年11月举行的苏格兰国际慢城会议上, 江苏省高淳县以桠溪“生态之旅”被世界慢城组织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称号, 成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慢城”。[10]

这些“慢城”一般有着如下规定:城内不能停车, 只有步行区;不能卖速食, 包括麦当劳、星巴克等连锁店和超市都应禁止;城内没有霓虹灯, 周四周日店面都不营业。在意大利布拉城, 为了避免工作过度, 规定星期四、星期天休业。甚至“la dolce vita” (享乐的人生) 已成为此地居民的生活准则。“慢城”注重的是“享乐重于获利、个人重于公司、缓慢重于速度”。在那些被贴上“慢城”标签的小城市里, 人们有更多的空间用于散步, 有更多的绿地用于休闲, 有更便利的商业用于娱乐和享受, 以及更多的广场用于交流。[11]

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已经使现代人远离了自然、本真与舒适。城市化的高度、快速发展更是把现代性的扩张延伸到到对空间的利用与争夺中。美国城市地理学家戴维·哈维认为, 作为空间, 它表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在场—不在场”“参与—排斥”的对应关系。城市空间不仅是具有物理意义的“地方”, 更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这种属人性的伦理内涵是:城市空间是“为人”的空间, 而不是“物的牢笼”;人在城市空间里享有家园感, 而不是被异化为“非人”[12]

人类追求现代性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 但并非发展就意味着快速行进。“慢城运动”提倡释放被压缩的、束缚的城市时空, 在强调现代性发展的同时, 更注重人的自我解放与发展,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环境优美、高楼林立、功能齐全的城市社区, 不仅仅是体现现代性的“达成”成果, 更是人所生活于其中、并能真正享受其中的“空间”。“慢城”所诠释的是一种慢活的生活和工作模式, 或是现代性的某种真质体现。启蒙所希望的人的自由与解放, 相信绝不是把人紧紧束缚于高速运转的工作机器上的某个“零件”, 或是“囚禁”于自己所造成的现代“牢笼”中的“囚徒”, 而是科学、理性与人性交互下的人对生活的真正的享受。它“不仅仅是将快节奏的城市步调放慢, 还可以创造一个返璞归真的环境, 让人们远离倚赖时钟与凡事求快的压力。在那里, 你有权利松弛、思考, 不会困在效率的风暴中, 不会只是上车、上班然后赶着回家, 你可以慢慢行走和行人招呼闲谈, 享受一份悠闲自在。”[13]

当然, “慢城运动”的“慢”, 并不是慢本身, 也并不等于滞后, 而是科学、可持续地发展, 更有效率地工作, 更有品质地生活, 是绿色、健康、和谐与人和自然的共同进步。“慢城”的“慢”, 强调一种真正理性的“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的步骤。“它并不是要将每件事情牛步化, 而只是希望活在一个更美好而现代化的世界,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该快则快, 能慢则慢, 尽量以音乐家所谓的tempo Giusto (正确的速度) 生活。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 也没有万用的守则,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步调。找到自己快乐的生活步调, 寻求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境界, 真正回归到生活的本质, 重启对生活和自我的重视。”[14]

面对现代性发展的危机与困境, “慢城”实际上诠释了一种新的、更加理性的现代性发展的可能与现实的路径。“慢城”不光注重经济物质利益的发展, 更注重人的价值的真正体现与发展, 它不是突出人在现代性中的绝对主体及权威地位, 而是更注重人类社会整体的发展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存与进步。正是在创造生活与享受生活的意义上, “慢城”在现代性的进程中不但没有被拉下, 反而以其更富有品质和惬意的生活氛围吸引着八方游客,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它是生活的真谛, 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真正目标追求。‘慢城理念’并不是简单地以牺牲效益换取舒适的生活, 它还能创造经济价值。在布拉市, 慢城模式拉动了该市的旅游业发展, 悠闲的餐饮、恬然的氛围引来了大批游客, 商业零售额每年以15%的速度上升, 失业率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15]

当然, 目前所实行“慢城”运动的城市基本上都是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城市, 他们已经具备了敦厚的经济基础与条件来运行“慢城”所倡导的“慢”发展的理念。正是在此意义上, 可以说, 并不是所有的城市或国家都可以按照这种理念来发展, 来实现现代性;但可以肯定的是, “慢城”运动至少也是在发展理念上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它引发我们对现代性发展现况的反省与深思。其实, “慢城”运动倡导了一种可能更加理性的、人性化的现代性发展方案。

现代性除了经济物质的增长, 除了民族国家的富裕强大, 它还更应包括个人的发展与进步, 及民族和世界的文化与文明的进步。“一个民族如果偏爱财富增长而没有发达的精神文明和先进知识—文化, 就必然缺乏当代的核心竞争力。”[16]

在此意义上, 国家及社会的发展不能不顾后果、盲目地“发展”。发展是必需的, 但要讲究方式方法, 讲究人类与自身所属于的自然系统、宇宙系统的融合与共生, 要讲究休养生息, 讲究和合相生, 而非拼了命地、为了发展而发展。正如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 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重视人在现代性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追求, 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现代性的发展中, 人类不应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 而应该是其守护者, 也是自然中的一分子。海德格尔曾说过:“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 人是存在的守护者。”[17]当然, 人更应该是现代性的真正享有者, 而现代性只有在人的自觉、理性地推动及守护下, 才能为人类所真正享有和拥有, 现代性才能达其真谛。

“慢城”运动所诠释的正是这样一种现代性。相信它对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丽中国”应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以色列]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M].旷新年, 王爱松,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4][6][16]任平, 陆树程.走向新现代性的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发展观变革的哲学反思[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

[7]转引自:国际学术讲座之二: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李永求讲述慢城主义[EB/OL]http://www.ici.pku.edu.cn/academic/rscenter/citycul/3274.html.

[8][11][13][14][15]栾习芹.“慢城运动”引领城市新生活:意大利“慢城”生活侧记[J].世界科学, 2008 (2) .

[9]参考:百科名片.慢城[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05687.htm.

[10]高淳成为中国首座“国际慢城”[EB/OL].http://www.dfdaily.com/html/42/2011/4/11/591020.shtml.

[12]转引自高春花, 孙希磊.城市空间正义的伦理反思.光明日报[N].2011-04-26:14.

借鉴意义与现代价值 篇9

本文意在对现代建筑的外包装艺术进行分析, 得出现代建筑表皮对于建筑形态作用与意义, 便于人们更好的理解现代建筑表皮的意义和未来价值。因为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与过去相比今后建筑表皮的设计与变化无疑已成了影响未来建筑形态与功能的新的重要因素。这不尽引起我们对现代乃至将来建筑表皮的形式构成方法的探索, 也更加强了对建筑表皮在以后建筑功能应用方面的思考。

1 建筑表皮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建筑表皮, 一般指人通过视觉所直接感受到建筑表面, 包括表皮的内部和外部两部分, 其功能主要有围护隔离、隔温降噪、通风采光等作用;表皮是有层次和关系的平面, 是建筑外部组成的综合体。

而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 建筑表皮已经经历了一个逐步变革的过程;我们从新时期表皮设计现状分析, 当下建筑表皮概念有了新的界定:其打破了传统建筑界面“水平与垂直”限制, 使建筑各个界面的交接方式、方向变得更加灵活、融合;表皮不再受结构荷载的影响, 更加为挑、挂、悬、拉等建筑界面处理提供便捷;从建筑主体分离形成外部隔层, 更以做到减少能耗、调节环境的作用, 真正成为建筑的活性皮肤。

因此现代建筑表皮变革趋势赋予了表皮新的概念:即, 表皮是一个相对独立综合性的系统, 它的建立帮助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作用, 并加以控制确保人—建筑—环境的良好融合, 有效解决能耗问题。表皮还可以进一步分为重表皮和轻表皮, 这是建筑表皮构成与建筑结构的关系决定的。

1.1 重表皮

由于技术水平和资金条件的限制, 在过去大多的传统建筑和现在的许多普通建筑中, 它们的建筑表皮都属于重表皮, 常用的材料如砖块、石头、混凝土等。重表皮即是建筑的外立面, 也是建筑构造的一部分, 与建筑主体结构密切联系, 甚至是一种内部结构的外在表现。因此重表皮根据与建筑主体的关系还可以分为结构性重表皮和功能重性表皮。结构型重表皮, 实质就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的外在介质, 比如承重的墙体。结构柱等。这些既是建筑的主体结构, 也被视作建筑外层表皮的一部分, 但严格来讲是属于建筑体量范围。它们的装饰, 更多是通过附加构件完成的, 如在外墙或柱子上做个浮雕拼花等造型。这种建筑表皮一般多属于传统的建筑或现代一般性砌块建筑。功能性重表皮, 表现出的是一种与结构相对独立的状态, 其表达和功能联系紧密, 如框架建筑的外填充墙或附属物、横向的阳台板、悬窗下台等。

1.2 轻表皮

这种表皮, 常见于分离于建筑立面荷载以外的围护结构, 其材料多以轻型材料为主, 如金属、合金、木质板材、塑膜、帆布、玻璃、砖瓦瓷片等。表皮结构较为独立, 可搭接在建筑主体上也可独自成体围在建筑外围。因此轻表皮对于建筑外形态改变更加自由多变, 能更好的解决建筑内外物理能效的问题。同时轻型材料的多样化结合不同的结构搭建方式可以为建筑造型带来各种特色形态构成, 如玻璃幕墙带来简洁流畅、钢结构带来自由曲线、帆布带来各种抻拉曲面、合金板材带来各种拼贴组合等形态。形态丰富的轻型表皮构成较之重表皮能有更多的途径和方法去适应、改善、创新现代建筑发展的需求。

因此, 在这里指出本文所表达的侧重点在于建筑表皮的轻表皮的分析, 对其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方面展开论述研究。

1.3 建筑表皮形态构成

这里主要指建筑表皮视觉表达和形态构成问题, 在现代形态学的基础上探讨现代建筑表皮形态构成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并解析各种形态构成方法在表皮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表皮形态根据不同分析的角度我们大致有以下几类划分, 从视觉形态可分为: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形态、材料构成、肌理构成;从技术功能角度分为装饰性构成、生态性构成、媒介性构成;从结构角度分为附属结构、独立结构、装饰结构。这些不同的形态构成方式组成了表皮形态构成的规律方法, 使未来建筑表皮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 建筑表皮的本质属性

在当代的建筑领域尤其是建筑表皮形态这一方面,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快速发展, 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 与古典或传统风格的建筑物相比, 我们会越来越多的发现外表“怪异”的建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折板的、流线的、巨构的;伴随着用各种各样的材料:金属网、腐蚀板材、半透明的聚碳酸酯板、塑料、玻璃……。现代建筑表皮材料的建模方法和造型的概念、思维变得非常灵活, 中国和世界的流行形式似乎在传达一个“现象”想象力有限的, 创造力无限。综合当代建筑皮肤各种形态现象, 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表皮本质属性的以下三个不同层面:

2.1 建筑表皮是建筑内外空间的介质

从空间角度来看, 它是各种空间形态的基本物质基础, 表皮不仅为帮助建筑内部过滤外部影响、提供安全私密内部环境基本保障。同时, 表皮形态也是建筑内部结构延伸到外部空间的介质, 对于空间的转换可以起到和好的作用。

2.2 建筑表皮是建筑视觉传达的“特色脸面”

古语云:“面由心生”。建筑表皮就是建筑的“脸面”, 有什么样的建筑属性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脸面”;相反建筑的“脸面”—表皮又是建筑对外视觉传达的直接载体。通过建筑表皮可以传达出建筑的结构形式、技术功能、历史内涵及文化风格等诸多特色, 所以, 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的“特色脸面”记载了建筑发展历程, 形成了城市地域文化, 蕴藏了人类丰厚的文明遗产。

2.3 建筑表皮的变化反映社会变革中的诉求。

当世界发展到今天, 社会环境巨变:人口膨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 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极大挑战!因此, 在建筑表皮与环境的交互中, 表皮的变化开始越来越多的向着人性化、生态性、节能性的方向发展, 表皮的作用被重新认识, 其形态结构进一步的被创造发展, 新技术新材料也为表皮形态增加了更多的变化与选择。

3 建筑表皮的意义与作用

3.1 建筑表皮的意义

在传统的建筑理念中, 建筑表皮与建筑结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很大程度制约了建筑表皮形态的革新, 从而抑制表皮结构在整体建筑形态中应有功能的有效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近现代许多建筑表皮形态已经开始逐渐破除旧的表皮理念, 而是把表皮形态看作既与建筑形态有机组成, 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在构成方法与组合规律的独立形态, 这样更加确立现代建筑表皮在整个建筑构成中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同时随着现代虚拟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 更加多元化的形态与造型方法充斥着建筑与表皮的形态—材料、技术、光影、媒介、色彩等元素为现代建筑表皮提供出了丰富的形态元素与造型方法, 从而把表皮形态的美学视觉品质与实效应用功能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总结归纳它的形态构成方法也可为建筑师充分表达各种理念情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这也是本文表达含义。

3.2 建筑表皮的作用

建筑是空间界定的一种方式, 无论在单体建筑和组群建筑的内外都会拥有一种空间与之密切联系, 我们常把这种相对被建筑限定的空间称之为建筑环境, 它又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 而建筑表皮就是同时联系内外环境的介质。

我们知道不同的建筑表皮变化, 可使得建筑内外环境的层次、内涵、情感及文化现显出不同的意境, 给人以多样的感受。所以, 表皮是构筑建筑内外空间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皮与内外环境的交互融合, 使建筑成为附着了时间、性格、生命的载体。在建筑环境的营造中, 表皮所呈现的形态美是建筑的感官印象, 而建筑与环境之间所形成的那种和谐的质感美、意境美则恰恰需要表皮的参与并成为之间的纽带。

4 总结

现代建筑表皮既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新型的独立结构, 在未来的建筑形态发展中是其主要的建筑外“包装艺术”的载体。表皮的革新与变化势必带动建筑外包装艺术从平面走向立体, 从单一走向多元的方向, 使建筑的包装艺术具有更广阔的表达语意, 更准确的定位建筑的内涵属性。

参考文献

[1] (德) 史蒂西, 贾子光译.建筑表皮[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2]李华东.高技术生态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

[3]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借鉴意义与现代价值 篇10

1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概况

民俗体育曾广泛流传于民间,与民间民俗文化、生活方式等紧密交融在一起,自从有了学校教育,民俗体育就进入了学校课余生活之中,是孩子们在课堂之下的主要活动方式,由于过去我国处于农耕社会,经济水平低下,学校体育设施也非常有限,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校园文化比较封闭,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民俗体育方式几乎成了学生们的唯一选择,在不自觉中被广泛带入学校,如荡秋千、捉迷藏、跳方格子、滚铁环、抽陀螺,踩高脚等等都是孩子们经常选择的活动形式,其内容形式繁多,简单而又娱乐性强,能极大限度的平衡孩子们似乎无法满足的运动欲望。在高中学、大学,各种传统武术、拔河、踏青、登高、滑冰等等民俗体育形式,也是校园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许多活动行为都由学生自发组织进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民俗体育一直沿袭着原生态的无意识传承和自然延续的方式[2]。

民俗体育进入学校发展状况的改变,并非我国多年来不断的学校教育改革和各种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提出而形成的,真正的分水岭是在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中,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背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校各种设施条件得到了长足的改善,外来的各种文化信息也不断的涌入校园,各种西方现代体育项目也广泛进入校园,并很快受到学生们的青睐,对我国本土体育形成了强大的挤压,我国民俗体育渐渐失去了其发展的空间,也不断失去其原有的特性,民俗体育过去所拥有的文化空间意义渐渐被丢失,留下的只是外在形式,一种纯体育的活动方式,甚至向西方竞技体育属性的方向在转变,如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虽然在技术水平与难度及外观表演性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其更象现代的竞技体育,以前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已无法再得以充分体现,追求的是现代竞技体育的层面。还有如武术、龙舟等等,虽然仍有其形式在校园体育中存在,即使成为了学校竞技比赛项目,但都渐渐失去了原有的传统文化意义空间。

2对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与意义的现代认识

当我们在面临困境而努力寻找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策略时,首先应认清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现代价值与意义何在,只有明确了它对学校体育的价值与意义,才会有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学校体育格局的改变是随着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而来的,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学校条件环境在不断的改变,各种西方体育文化不断的涌入校园,并不断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使我国民俗体育在校园的发展举步艰难。民俗体育做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我国社会法制体质不健全的情形下,民俗体育蕴含的传统道德文化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它的文化意义超出了锤炼身体、愉悦心情的体育层面。许多学者研究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范式文化,而这种范式文化对当前社会有其特殊的意义,在体验经济时代的当前,社会群体不断在丢掉传统,以经济利益为中心,不断在亵渎一切美好的道德信念,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也因此不断有了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护和继承传统的声音。如果民俗体育进入校园,只是单纯追求类似西方体育的体育属性,那么其在现代学校体育中的价值与意义无法真正体现出来,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困境依然无法改变。因此,充分认识民俗体育蕴含的一切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才能体现其在学校体育中的现代价值。

我国民俗体育内容体系丰富,并呈现出各种地域性差异,表达出不同的民俗文化气息。民俗体育与现代体育的一个重大差异在于民俗体育的扩布性,流变性质极强,即使是同一称谓也可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民俗活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保持着各自的文化个性[3],促进民俗体育在学校中的发展,从文化层面来认识是促进多样化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来自不同地域的学子们相互接受与尊重,特别在高等院校里学生来自更为广泛的地域,这种了解与尊重是全国性的,甚至是国际性的,通过民俗体育活动把承载的传统文化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心理活动之中,积淀在他们的行为模式与思想情感中,所产生的效应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在当前社会里,我们在不断的发现,现代人过于现实、过于自我、缺少相互理解与尊重、缺少尚“善”之心,在日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里,我们感觉越来越离不开社会,但又感觉社会处处存在不安全感,发现许多人们在利益面前不惜危害他人与社会,没有了“敬畏”之心。社会法制能对人类不良的行为后果进行惩罚,而如传统道德文化是人类在行为前的自我规范,当前社会就缺少了这种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缺失使我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种文化缺失的弥补使我们在不断提倡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民俗体育在学校的发展重要价值与意义,就是基于这种现代认识上,能弥补当前社会传统文化的缺失。

3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展的现实思考

在当前西方现代体育占主导的学校体育中,把校园体育做为一种纯体育的方式进一步突显出来,在社会普遍认为学校体育也是一种文化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西方现代体育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我们很难发现它的文化性在哪里,更多的是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的纯体育属性存在,同时我们在不断发现现代人在不断的丢掉一切美好的传统文化,以自我为中心,以利益为纽带的社会交往,产生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在现有存在于学校体育中的民俗体育项目也不断变成了西方式的体育,追求难、美等外显效果,过去那种以体育性和文化性共同影响人们,维系着我国社会稳定和谐的功能价值在当前却难以发现,整个学校体育出现了缺乏文化内涵的活动形式,这是我们需要认真审视的问题。缺乏文化内涵与文化渗透力的学校体育,对社会产生的认同与影响是有限的,这应该是我们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被一直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民俗体育的传承和普及与众多因素相关,其中社会认同是其发展与延续的重要因素[4],民俗体育作为我国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正是其重要的自我特性,失去文化性就失去了其在存在的现代价值与意义,因此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展,还需保持其原有的特性,可以突显学校体育存在的文化性,促进学校体育向具有文化内涵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整个世界已经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态势,世界需要一种尊重差异、和谐包容的新文化。当前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问题,实质是解决民俗体育与西方现代体育的问题,中西文明各成一体,各有其独特的文化品质,在相遇之前,双方都沿着自己开辟的历史阶段逐步发展,并不存在某种简单的非此即彼或落后—进化的阶段差别[5],随着我国在社会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开始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文化自信,向世界呈现自己令人信服的自然观与人文观,既与自然保持良好的关系,更能保持人世醇厚的民风民德,我国民俗体育曾蕴含的传统文化,能切实的体现我国这种传统文化品质,如舞龙、传统武术等,舞龙曾表达了我国人们乞求“风调雨顺”的一种自然观,虽然现在被认为不科学,但体现了我国古人尊重自然,和当前面对日益严重的世界环境问题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传统武术也体现了我们古人的智慧,比如有些技击术就是模仿动物而来的,人的自然属性,需要在自然中生存、学习、不断进化,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求发展,正是保护与继承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民俗体育在被西方现代体育挤压之下面临发展的困境,同时现有学校体育中的民俗体育,在渐渐失去其原有的特性,并向西方现代体育的属性在转变,追求在运动技术层面的难与美的发展,渐渐丢失的是民俗体育所蕴含的一切优良的传统文化内涵。当然民俗体育在过去所承载与表达的文化中,与我国封建迷信行为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需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民俗体育中不合时宜的作用和功能进行调整和转换。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展的现代价值与意义的真正体现在于:充分认识其蕴含的一切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空间意义,保持其传统文化内涵的特性,保护和继承我国优良传统,弥补当前社会文化的缺失,同时促进学校体育整体向文化内涵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弘,苗苗.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联动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92-95.

[2]赵妤,雷世平.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理性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0):104-109.

[3]王若光,等.我国民俗体育现代化演进问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26):10-15.

[4]胡娟.我国民俗体育的流变——以龙舟竞渡为例[J].体育科学,2008(28):84-96.

上一篇:《重力势能》教学设计下一篇:企业经济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