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2024-06-27

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精选6篇)

篇1: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大学生意识对古代文学教学的意义论文

一、强化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主体意识的方法

在新形势下,强化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主体意识不能靠单纯增加课时数或逼迫学生自学等老旧方法来实现,而必须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他们自觉、自愿去扩大学习的面,并深入吸取知识的精华。笔者提出的一些方法或许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一)角色反串法

角色反串法即为让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站上讲台教,教师旁听。目前高校教师依然习惯以自己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记为辅,而往往忽略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不仅具有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在具体实施上,教师可结合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大纲,在每次课中布置一到两篇教学内容之外的作品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后时间准备要讲授的内容并制作PPT,在下次课亲自展示,每位学生所需时间以5到10分钟为宜。学生讲授后,教师进行简要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同时也可让其他同学来评价。在课程已被压缩的情况下,角色反串法一方面能以学生亲自参与、主动融入的方式扩大教学容量,另方面可激发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角色的互换不仅使学生感到新鲜,而且反串教师也让他们有扮演好这一角色的使命感、责任感,这是提升学生主体意识的一大动力。

(二)团队表演法

这是基于角色反串法的一种延伸。在讲授叙事性较强的文学作品比如叙事诗、古典小说、古典戏曲时可以考虑用此方法。因为无论教师或学生,单纯讲授,其生动性、趣味性依然不够突出,而通过表演方式可解决此问题。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较多,一人无法完成表演,教师可以安排几位同学在课外一起琢磨作品,体会人物形象,然后通过团队合作编排,反复演练,最后在课堂上演出。团队表演法生动活泼,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对于喜欢表现自我的90后大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作品的艺术魅力有了切身体会,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协调合作能力。此外,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发挥文学想象力加以创新。由此可见,团队合作表演法的益处是多方面的。

(三)课外拓展法

由于目前大学班级学生人数众多,而教学时数有限,教师尽最大努力让每位同学都来反串教师角色或进行团队表演实属不易。鉴于古代文学课程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教师讲授、学生反串讲授和团队合作表演的作品之外,仍有很多优秀篇目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既定内容之外安排课外拓展学习的篇目。具体而言,课外拓展可细分为研读、改写、诵唱等几个层次。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作品较多,在学习《长恨歌》、新乐府诗等作品后,可安排学生以将诗歌改编为剧本等形式改写《琵琶行》等篇目。此外,还可根据情况适当让学生自主安排一些古典诗词朗诵、古典诗词演绎会或者古典文学知识竞赛等。这些环节可增加他们主动学习的乐趣,也丰富了他们课余的学习生活。

(四)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大学生的学习成效最终还是体现为成绩。为了使上述措施能落到实处,还需制定更完善的考核体系。具体而言,要把目前以期末考试成绩和以课堂考勤、课程论文为平时成绩的二元化考核体系,改变为以期末成绩、平时成绩、自主学习成绩等为指标的多元化考核体系。自主学习成绩指标包括学生在反串教师角色讲授、团队合作表演、课外拓展学习等环节中所获得的评价分数。如果说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可以通过教师的直观感受来评价,那么课外拓展学习的评价则可通过随堂考核的形式来打分。教师可在上课过程中随堂抽查,以便检验课外拓展学习的效果。

(五)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但是仍然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目前大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认识不够的现状,教师必须展示出以古代文学知识为涵养的人格魅力,从气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现身说法来打动学生,以此感召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文学。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提出的“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是也”观点,在当下更有警醒意义。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教学设备、图文并茂的课件,这些因素集中起来,对增加古代文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吸引力,都不如一位学有造诣、魅力四射的中国古代文学大师来得强烈。教师们唯有不断增加自身的中国古代文学学养,以期有朝一日能达到大师的高度。

二、主体意识强化所取得的初步效果及其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已将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等措施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首先,课堂气氛大为活跃,学生不仅听课积极性更高,而且课后自主学习的劲头也很足。例如PPT展示环节,学生模仿的第一对象就是任课老师,为了能更好地展示自己,他们一改往日漫不经心地听课习惯,聚精会神关注教师授课的方法、步骤、技巧等。比如胡同学讲授南朝乐府诗《西洲曲》时,按背景、文本解读、诗歌主题、艺术特点的步骤一一介绍,所制作的PPT图片优美,非常契合作品意境。展示完后,在座同学不禁鼓掌表示称赞。再如廖某某、刘某某、杨某同学三人合作表演的《木兰辞》,不仅有配乐、朗诵,还有准确生动的舞蹈动作,获得同学们的满堂喝彩。这些成效的取得无疑是靠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努力而获得的。其次,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接触学习更加全面而深入,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古代文学课的吸引力较之前有所增强。有学者提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要将作品选代替文学史论[3]P45,这观点尚可商榷。本文所提出的几点措施,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文学史论之余,利用课后时间去全面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可谓两全其美。笔者看到,此前认真听课的同学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而那些在课堂上低头不语或打瞌睡的同学,精神面貌也大有改观。究其根源,对作品的深度理解使学生不再对文学史论感到枯燥乏味。上述措施的实行具有多重意义。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而言,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对教师而言,通过角色反串法等措施的实行,不仅对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有反向的促进作用,而且使他们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前,教师因囿于成见,加上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闷表现,会认为学生不仅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缺乏这方面能力。以上措施的实行使教师对学生的这一印象得以改变。事实上,作为成年人,大学生鲜活的生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教师忽视了。此外,角色反串法、团队表演法等学习方式的成功普及,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次提前进行的典型的教学实践,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具有锻炼胆量、内化知识等意义,还可产生一种连锁反应:不仅使中文专业的学生更加喜欢古代文学课程,而且在高校非中文专业开设《中国古典文学鉴赏》课呼声甚高的情况下[4]P115,广大学子也可通过这样一种直观效果来获得对中国古代文学魅力的重新认识,从而扩大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力。

篇2: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古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1.诗教

2.新乐府

3.变文

二、简答题

1.简述汉代大赋在写作方面的一些特点。

2.简述晚明小品文的主体风格及形式。

三、论述题

1、论述在中国古代和近代时期媒介(如,纸、印刷术、报刊等)的演变对于文学传播的影响。

2、王国维说过:“古来新学问起,大部由于新发现。”陈寅恪说过:“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结合具体实例,评价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新材料与新问题。

近现代文学

四、选择题

1.《新青年》编辑部迁至北京后,1918年1月起,哪些人曾经任编辑?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周作人

刘半农

沈尹默

钱玄同

五、词语解释

1.《官场现形记》

2.《茶馆》

六、简答题

1.1940年“中国新诗派”的艺术追求主要表现在哪?

2.沈从文《湘西散记》、《湘西》在散文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七、论述题

1.试论汪曾祺80年代小说创作

2.简述“白话文学史观”的基本内容并评论

篇3: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 强化国人的爱国意识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智士为了祖国的繁荣和昌盛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做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的事迹都被人们以不同的文学体裁记录了下来。这些令人振奋的爱国作品不仅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更成为了最生动的爱国教材。古代文学的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爱国思想, 树立新一代的爱国情怀。

(二) 塑造读者不怕挫折、迎难而上的性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 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压力愈来愈大。而目前大学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愈加的弱, 错误的处理态度导致悲剧的不断上演, 严峻形势下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就十分明显了。而古代中国文学无疑成为挫折教育的最好教材。在中国历史中所有家喻户晓的人物几乎都一生坎坷。但他们从未放弃, 迎难而上, 功成名就。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吞吴如探囊取物。然而大家也都知道在早期的战争中, 越国兵败, 勾践以亡国奴的身份被俘, 但值得敬佩的是他未曾消沉, 而是忍辱负重, 在取得夫差的信任赦返回国后, 最终灭掉吴国成就一世霸业。诸如此类的历史人物不胜枚举, 很好地向读者阐述了人生的坎坷无处不在, 正视生活中的挫折, 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敢面对才能成功。

(三) 情感教育

1. 亲情。

中国有句古话叫百善孝为先。所以在中国亲情的歌颂是被广泛认同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有着重视亲情、伦理的传统。爱母崇父的思想在古代诗文作品中有着广泛的呈现。例如小学课本中的《游子吟》, 其中就表达了孟郊对母爱的珍惜, 以缝衣的动作从细节展现了母子间的骨肉情深。在诗句淳朴素淡的字里行间中表答诗人对亲情的珍重和爱惜。再比如手足之情, 王维于重阳节创作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该诗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对家乡兄弟的怀念。这些力显亲情的作品烘托了亲情的珍贵, 让学生更加珍惜眼前的亲情。

2. 友情。

中国有兄弟如手足一说, 兄弟一词在现代代表了不仅仅是血缘上的兄弟, 更多的是形容关系好的朋友。现代网友评出的男人一生要保护的三样东西:家中的父母、爱你的妻子还有便是身边的朋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友情的歌颂也多不胜数。最著名的文章要数《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载的俞伯牙的故事。俞伯牙擅琴, 钟子期会赏, 二人互为知音。当钟子期去世后, 俞伯牙感叹世上再无处觅知音, 于是碎琴于子期墓前, 从此不再弹琴。这段友谊也被传为千古佳话。诸如此类的故事在文学史中并非独树一帜。现代教学中通过对这类古代文学内容的讲解并加以引导, 在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同时还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领悟到友谊的真正意义。

3. 爱情。

中国古代文学同样有赞颂爱情的篇章, 学生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还可以认识健康、美好的情感, 从而正确地认识爱情。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在当下的价值体现

(一) 文化内涵

经过千年传承和发展的中国文学, 无数文人墨客为它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无论政治、文化等诸多都在其中有所体现。无论是千古传颂的《道德经》《资治通鉴》, 还是引发红学热的《红楼梦》, 都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

(二) 阐释价值

通过对古代文学内容的研究和拓展。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古代人的真实想法。直接体现了中国文学理论的价值。由此看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其中的理论, 不仅仅是对古代知识的一次寻求发现, 更具备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思想文化价值

毋庸置疑的是存在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理论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它不仅促进人类对历史的了解, 同时也在我们认识自身的过程起到了作用, 很多其中的价值观影响至今, 成为了人们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正能量。现如今社会上仍有很多方面可以体现出古代哲人思想。

三、结语

中国古代文学不仅是历史、是经历、是情感、是传统、是宗教, 更是时代发展的剪影, 是哲学家的思想、军事家的理论、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 是现代世人不可或缺的生存教材, 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所以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不仅体现在让学生掌握了中国历史文学史, 更渗透性地传导了正能量、国家的精髓, 这都是中国古代文学潜移默化未被挖掘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玉宝.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冷”与“热”[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

篇4:古代文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古代文学 育人作用 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包蕴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高尚的人格情愫,炽热的爱国思想,雄浑的民族精神。是我国人民的思想、情感、智慧和真、善、美的结晶。

然而,古代文学的现代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面对当代新文化的大融合和大竞争,遭遇商品经济大潮的无形冲击,作为传统学科,古代文学教育正遭受冷落。学生学习兴趣正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传统文化陶冶的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的匮乏成了不争的事实。

但是古代文学应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凭借教育,融入当代社会文化之中。古代文学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反映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源远流长而又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和学习古代文学,对于加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为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南北朝民歌,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等,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在学习过程中,爱国主义思想就不知不觉地就渗入到学生的思想中。以当代人文意识融入古代文学,有效利用古代文学得天独厚的经典资源,重新解释古代文学遗产所蕴含的邦国情愫。其意义在于较好地起到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我们去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树立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通过古代文学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适当减小忧郁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就是“酒文化”的结晶,它至少隐含两重意义:

(一)对精神享受的热情赞美。“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只要稍加玩赏便知这里的饮酒之乐,绝不是表现口腹的满足,绝不是停留在物质上的享受,而是表现开怀畅饮带来的精神愉悦,物质已经升华为精神。

(二)对人生前途充满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还复来。”诗人坚定地相信自己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所以即使“千金散尽”,还会拥有。表现了李白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奋斗不止的精神。《易经》中最简短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就是这样的九个字,字字都能使细胞昂扬奋进。所以在面对挫折和失败,面对挑战与压力,面对平凡与显赫等的时候,应该保持一颗积极进取,乘风破浪的平常心。通过这样的阐释,不仅发掘出古代文学作品内涵的当代价值,而且调动了学生的个人体验,引起他们强烈的心理共鸣。从而树立积极乐观的精神与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三、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现在有些学生文明道德素质较差,而在古代文学中讲个人修养的例子很多。在《论语*乡党篇》中,几乎就是孔子个人的一幅注重文明礼节的演示图,孔子说“君子意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即君子做事要把义作为根本,以礼来实行它,用谦逊的话说来,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它。这才是一个真君子啊。要有像屈原为保持高尚纯洁的人格,决不愿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他犹如南国的橘树“独立不迁”,又如清秀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为追求光明美好的政治理想,他愿上下求索,甚至不惜生命。陶渊明为了保持高尚的徳操,纯洁的人格,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愿辞官归隐,躬耕陇亩,过着箪瓢屡空的贫士生活。重读经典,重温古人的高洁傲岸的人格精神,给追求真善美,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追求高调人格素养的当代物质生活日益丰盈的人类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平台。可以缩短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的距离,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人生体验,使之获得深一层次的精神享受和提高。

四、提高个人的审美价值

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审美功能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可以满足感官上的许多审美要求。如唐诗宋词,她以秀艳绮丽的姿容而与很早就取得正统地位的诗文争辉媲美。词本配乐歌唱的歌词,可称之为“音乐文学”,是一种融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这就决定了词从产生到消费都是带有音乐性,从形体到内质都具有音乐美的特质。古代词人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填词。正是古典诗词中语句的长短的恰宜、字句的推敲、前后的韵脚、郁扬的平仄,无一不使读者得到音乐美的享受。

审美价值的提高,促进正确品评观的确立。在古代文学中,包含着种种学派和思想,而且自先秦至近代,无不出现一些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的学者,他们的文章既是精美的典范文学作品,又是蕴含着哲理的思想论著。老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孔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宗师,还有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等,这些诸子思想对后代文人思想影响很大,形成了种种不同的人生观、处世观。反映在文学作品里面,精华中难免有糟粕,如何使学生接近到正面教育,消除负面影响,在古代文学教育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比较、鉴别,去识别真,善,美,伪,恶,丑。从而确立正确的品评观点。

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传承,使学生通过古代文学中反映出来的健康思想,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峻洁人格,收到熏陶和洗礼,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一箭双雕”之效。

参考文献:

[1]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南怀瑾.周易今注今译[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

[3]张炯.加强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性[J].文学遗产,1996.

[4]赵维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审美功能刍议[J].殷都学刊,2006.

篇5:中国古代哲学知行观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知行观;认识;实践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的一大主题。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们,已开始对知行的来源、知行的可能性、主体的认识能力等问题进行考察,并明显地表现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从春秋战国时期到近现代不同的哲学家都十分重视知行问题,在 总结 人类认识 发展 规律 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尽管他们的思想进路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但又无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都是对知行关系具有一定认识论意义和实践论意义的探索。尤其是在中国发展了重行的知行统一观,与辩证唯物主义以 科学 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知行统一观是内在相通的,很多思想家深刻地探讨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既肯定行的作用,也肯定知对行具有指导作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加以总结和继承发展。

在传统的儒家知行观中,知是人的心知的统称,主要指道德知觉;行是人的行为的统称,主要指道德实践。在现代知有认识、知识、良知等含义,行有实践、行动和践履的意思。知行的含义明显比传统含义有了扩展。中国古代知行观主要是从知、行二元平面角度进行的探索,其主要思想相应的表现出知、行的二元对立与二元分裂以及重知轻行重行轻知的倾向,同时也表现出主张知行合一的观点。这些主张既显示了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知行观的前进性又显示了他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可以说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知行观既受个人认知能力和实践方式的局限又受所在社会生产力的局限。当前,中国古代哲学知行观无法再完全适应 时代 的发展。人们如何面对古代知行观,以何种方式去发掘其现代意义使之对当前的 理论 探索和社会实践都很有价值,对现代人的生活仍然具有一定积极的指导意义,这才是我们要 研究 它的主要目的。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现代意义,可以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归纳。

(一)中国古代知行观是现代学术研究的文本,它们的存在具有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

古代知行观是现代人进行学术研究的起点。现代学者从多角度多理路研究古代知行观,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认识论价值。有研究认为,孔子主张“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这种看法包含了向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发展和向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发展的两种可能性。但是,孔子强调“学而知之”,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论点,在一定程度上又表现出知与行并重的合理思想。有研究认为,孟子发挥了“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命题,宣称人有一种先天固有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他把取得知的途径归结为“反求诸己”,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不过,孟子“反求诸己”的思想,具有重视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的合理的因素。有研究认为,《老子》提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主张“绝学”、“弃智”,用“静观”、“玄览”的神秘直觉 方法,去体验“无形”、“无名”的“道”,以达到所谓与道“玄同”的境界。这是一条神秘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但却体现了直觉思辨等认识方式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有研究认为,庄子的知行观看到了认识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接触到了认识的辩证法问题。但他把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夸大事物和认识的相对性一面,否认认识对象质的规定性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陷入了怀疑论、不可知论。有研究认为,在知行关系上,荀子认为“行”比“知”更重要,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目他把“行”看作是认识的最后归宿,认为只有行之有效的知才是可靠的,把“辨合”、“符验”作为知的真理性标准。荀况还比较正确地阐发了知行主体的能动性。有研究认为,王阳明提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体现了知行的统一与辩证,但是他的“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说法运用于道德律令之外却犯了把主观意念活动称为行,抹煞了知行界限的错误。

这些研究既是对古代知行观的研究,又是现代人反思和推进知行观的行动。既是学术的继承又是思想的深化。既是学术研究的辩证,又是思想的辩证。充分地体现出中国古代知行观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的意义。

(二)古代知行观是现代人对知行关系继承和扬弃的基础。

透过现代人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知行观具有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知行二元分割、重知轻行、重行轻知、对知行认识不够彻底等局限。现代人在知行观问题上,一样会遭遇到与古人类似的知行关系。现代人对待中国古代知行观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在 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时候,发扬孔子“学而知之”、思学互补的精神,抛弃其“生而知之”在实践领域的唯心论。在科学发现过程中重视老子直觉思辨的认知方式,抛弃其“圣人不行而知”的神秘主义知行路径。在个人道德行为中重视王阳明j知行合一”观,抛弃其“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极端道德戒律。真正做到表里如一,善恶分明。在求证事物本质的时候,提倡王充“实知”、“知实”说的唯物论思想。主张齐国稷下学者提出的“不修之此,焉能知彼”,重视知行主体的修养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的准确扬弃,也是为当代中国人对其它传统思想的扬弃做典范。如果能够做到正确对待中国古代知行观,也就能够做到正确对待中国古代其它传统思想。先进的知行观就成了现代人思想行为的指南,也就能够帮助现代人摆脱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心理困境等现代性缺失。在现代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知行观做出了全面而且具有高度合理性的现代诠释,对人们的处理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行观和现代实践的有机与合理结合。指导我们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实践论,工作方法是调查研究,知行合一的基本原财是实事求是,知行的源泉在于走群众路线。面对困难内部矛盾的知行准则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国改革开放的知行宗旨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篇6: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特色及其现代意义

引言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国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中国流传千年的教育研究结构,是我国封建教育的重要辅助和有益补充。面对新时代的文化要求,重新审视书院,目的是把书院教育中的闪光点攫取下来,使其能够结合现代教育的现状,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积极的运用,以此推动现代教育的不断前进。

新课改的前提下,国家和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在积极的倡导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的一些弊端。因此,作者认为,探寻书院教学中处处体现出的多层次、多方式的教学和管理特色对现代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尽早实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开放性的学术交流都有很大益处。这也是论文选题的背景所在。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

书院是指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的图书,聚徒讲学,重视读书自学,师生共同研讨,高于一般蒙学的特殊教育组织形式。[1]广收图书、聚徒讲学为书院教育的本质特征。“刚开始时,书院只是一种藏书楼或者学者们聚集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机构。”[2]

袁枚的《随园随笔》记载,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主要职责是为朝廷修书。而作为真正教育机构的书院,始于私人著书讲学。科举的刺激、学者的留意、地主家族政治的需要、官学的颓废,都促使了中唐时期私学性质的书院产生[3]。书院的职能全面进入讲学和读书阶段,是在唐末五代时期。社会的动荡、文化的衰落,使士儒们寄居草野,潜身讲学。书院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作为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在其千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并形成了许多具有科学内涵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二)古代书院的发展概况

北宋时期,书院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以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在宋朝出现了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等著名书院,对当时教育文化起到很大作用。而南宋朱熹亲自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4]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进一步促进了书院的发展,书院也成为理学教育研究的中心。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此后,书院数量在南宋和元朝时期大增,逐渐向北方地区推广,不仅在数量方面得到增加,教学内容、制度等也都得到改进,实现了书院的推广。

元朝时期,国家对书院的提倡、保护和加强政策,使书院制度兴盛起来。太宗八年,在燕京(现北京)创立了元朝第一所书院—太极书院。但元政府在积极提倡办理书院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明显。虽然书院的“置官师”与“官

[5]总其费”的官学化趋势给书院的发展带来很多消极影响。但元朝书院对于当时理学传播,文化普及,人才培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中国书院发展史上,明代书院的发展情况承前启后。前期,由于推行程朱理学导致近百年的沉寂。中期,讲会相连,书院再度繁荣,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局。而书院重兴,面向平民是这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特征。“六经注我”的学术热情,批判意识的激荡,市

[6]民阶层政治的自觉性都影响引导了书院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明朝书院平民化、政治化、集体化的倾向。书院讲学主讲“百姓日用之道”,使得山林布衣之辈都理解儒学理论。经过长期艰难地恢复,明朝书院在学术和对外发展方面都创造了辉煌。

清朝书院的两大特点就是普及和流变。清朝书院有4365所,反映了书院当时的兴盛状态。雍正年间,官学强力进入书院的建设,官学书院成为当地的学术教育中心,民间书院则主要承担普及文化知识的基础教育任务。清朝战争连连,书院文化努力应对着时代变革,内容和形式都经过改造后,西学、新学都引入其中,终于形成了新式书院。这是积极的变革。同时,科举诱惑不减,书院官学和民办难以分辨,使其消极流变,最终断送了书院的改革。期间出现了许多新型书院,如教会书院、华侨书院等都是书院的流变形式。直至光绪二十七年诏令各省书院改名为大学堂;府、厅州内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自此,所有书院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

二、古代书院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一)古代书院的教学特色

1.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

一大批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加盟书院教学,把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引入书院,加之书院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使得书院形成以讲会为主,完整独特的教学方法体系。

讲会制度始于南宋,明朝时期得到较大发展,王阳明时期最盛。讲会制度讲求平等论学,是一种不同学派之间以相互学习和促进为目的的学术交流活动。讲会活动中,容许持有不同甚至相反见解主张的学者互相切磋、研讨,主张求同存异,以文会友,风气民主。著名的“鹅湖讲会”就是朱熹理学和陆氏兄弟就“为学之方”而展开的学术争论。讲会制度一方面使得争论双方能够各有所得,取长补短,活跃了学术空气,体现了“争鸣”精神。另一方面使得听讲生徒兼收各家学派观点,扩大了学术交流。

讲会制度是作为一种交流和传播学术观点的独特讲学方式存在的。与书院的教育、学术活动相联系。它强调师生争辩和启发诱导的积极意义,讲求师生关系平等互助。讲会制度盛行于书院之间,也使书院教育走向社会,走出小小书斋,促使了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同时,讲会制度也在书院大师的道德教育和修身正己的思想传播方面起到了较强的教化作用。

2.以学生自学为主,注重启发诱导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让学生自主,才能真正发展个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古代书院也十分重视学生自学,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导。

首先,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7]到这里方是长进。”意思是,学生只有具备了积极学习的能动性,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即“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寝食俱废,乃能骤进。”[8]因此,书院自身对学生自学的要求很高。书院大师讲学时,大抵是提纲挈领,由学生随其深浅自行体会,大师所讲,每次只选其一点着重发挥,决不逐意串,而是着重让学生自学,独立思考。朱熹在书院教学中尤其注重向学生传授读书的经验,他认为“圣贤所以数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而问辨之。”[9]朱熹的后世弟子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10]而这些观点都体现了要求自学的观点。

其次,注重启发诱导。书院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围绕学术观点和学术著作展开教学,教师只充当指导者和领路者的角色。他们在讲授各种学术研究成果,给学生提供纲领性的指导和答疑的同时,教学上多采用辩论的方式,着重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启发学生思维。书院教育提倡质疑问难,主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启发式教学法是书院教学的常用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达到“识精而思锐,不惑于常解”。这也符合朱熹提出的“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的个引路的人,做的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11]

3.注重知行结合,重视践履躬行

将教学与道德的完善、品性的修养结合起来是书院教学目的的最大特点。《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曾明确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2]更提出过“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13]”等道德修养的基本信条。这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上将伦理道德教育融化在教学形式中的传统一脉相承。古代教育家朱熹熟读圣贤书,以求达到自身道德的完善,他将做学问和做人有机的结合,是古现代教育者的典范。朱熹提出要躬行践履,主要是在学者的修养方面,要“立志、主敬、存养、省察”。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到“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需要

[14]“实下功夫,日日为之,如此之久,日化而不自知,如常事做。”书院在教学上始终把知识和道德的教育作为教学目的,注重知识和做人两者的同等地位,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将知识和行为、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4.实行“开放式”教学,自由讲学,自由听讲

在书院中,名师巨儒们都能在坚守自家言论的同时,取他家之长,为己所用。即使在学术思想上是明显不同的,也不会阻碍各家的交流与沟通,这充分的体现了书院“开放式”的教学态度。

吕祖谦在治学的思想上有“驳杂”的特点,既崇“天理”,又尚“本心”。这反应在教学上就是“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15]他主张做学问时应该谨慎对待不同的学术观点,开阔眼界,以同志的精神态度相互对待。吕祖谦不仅在丽泽书院教授圣徒,著书立说,还邀请朱熹、陆九渊、陈亮等著名学者前来讲学,以探讨学术。在书院教学中他要求学生对各派学术持有兼容并蓄的态度,主张“大抵为学须当推广大心,凡执卷皆是同志。”[16]书院中由有名的学者授讲,其他书院的师生及远方慕名前来的学生都可求教听讲,并受到欢迎。学者自由讲学,生徒自由听讲,突破了时间和地域限制,对于当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有极大影响,促进了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

5.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

书院是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地发展起来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场所,其创建人或主持人大都为当时的宿学鸿儒。一方面,他们致力于自己的学派研究,其讲学没有统一的安排, 也没有统一的计划,完全由各书院领袖自己作主,自行安排。他们通常把自己的研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究与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讲授的内容就是他们的研究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广收生徒,教者可以自由择徒,随处讲学;学者可以自由择师,随处求学。书院是一个十分集中的游学场所,其讲学活动十分活跃,各家各派皆形成有独特教学内容的独立团体。这样,使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教学的普及、拓展可以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化。反之,学术研究的深化又可以促进教学的纵深发展,推进书院的发展进程。书院的教学不但传递知识,而且创造知识。从史料记载中可以证明书院是从学术研究机关发展为教育教学机关的。如“聚书千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皆令就学”[17]的义门书院,先是私人在书院读书治学,直至学有所得,闻名遐迩,就有人前来问难求教,逐步发展为聚徒讲学。后来的书院大多都沿着学术研究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发展的。在历史上较有名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等既是当时一方教育活动的中心,又是有名的探讨学术胜地。书院一方面积极从事教学工作和学术传播,一方面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组织生徒收集资料、编纂图书,促使了教学和学术研究之间形成有机的良好互动机制。

6.注重实践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古代书院教育教学十分重视“践履躬行”,强调既要“穷理”,又要“笃行”。朱熹认为光是“读书穷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与“躬行践履”相结合。他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他说: “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义理,须反过来就自家身上推究。”他竭力反对只向书本求义理,而不“体之于身”的读书方法,认为这样即使是“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也无益于学,只有“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18]他还从反面来论证“躬行践履”的重要性,“若不用躬行,只是说的便了,则七十子之从孔子,只用两日说便尽,何用许多年随着孔子不去。不然,则孔门诸子皆是呆无能底人矣。”[19]在这种教育的思想引导下,书院要求学生常作读书笔记,有的把读书日记整理刊印成书,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性。

与此同时,书院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大家积极思考,质疑问难,主动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或疑点进行讲解,将书分年、等、类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学会略读、精读,有些甚至背诵下来,有些只需浏览、涉猎一般,有的书给学生讲透。这样使学生有独立创造的能力,各辟门径,超越了习俗的见解而有新的创造精神。这种在当时社会比较先进的教育方式和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力都有很大作用。

(二)古代书院的管理特色

1.利用学规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

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书院的教学宗旨、方法、培养目标等。学规,也叫学约、学则、学篇、规约、训练等等,名目繁多。学规制度的形成,使得书院制度日趋完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内容有: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20]

学规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书院自身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上的多维性和时间上的连续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性。书院在健全的制度保障下日益繁盛,主教的名师们也无需再为书院的各项事务管理费尽心思,无需为书院的兴建等事情东奔西走。他们比以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于教育教学和研究学问中,这也为书院教学趋于完整和成熟提供了必要条件。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度,管理体系完善

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山长负责制是一种确立山长为书院领导核心地位的管理模式。山长位高权重,既是主要的教学者,也是最高的管理者。山长主持教务,是书院的核心,每月定时到书院,堂长为其副手,住院掌握日常院务。书院以山长负责制为主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对于学生的规范管理和书院的发展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从组织上保证书院的管理有序有效的进行。

书院的管理体系很完善,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书院管理学生的制度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并且刚柔并施,奖惩兼备;书院规定一定时期的教学内容、讲课时间和考试科目等;书院的教学管理内容丰富,分为招生、考勤、考试、行为规范测评等几个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是书院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书院的师资构成,虽然名目繁多,但大部分都以山长、堂长、掌教等一职为核心。书院师资力量虽然没有现代学校中数量之大,但都是时代精英,对于文化交流和学生思想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3.书院的经费来源多样化

一般意义上,书院经费主要指为保障书院正常开展活动而消费和投入的财、物、人的总和。财物的保障是第一位的,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广泛,主要有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途径是富人出资或创办人筹措。书院初建之时,费用多是富人捐赠、读书人自费或向世人募捐而来。富人出资兴建书院和政府资助在资助方式各有不同,富人出资一般是出于道义或是“乐于教育”事业,常需要大批个人资金,更有甚者可能还要赠送田地和钱粮来维持书院的初期开支,这些赠送的田地和钱粮与政府划拨的学田和学款自是不可相提并论,对于初建的书院却具有奠基意义。例如应天府书院在创始人戚同文死后,学院的经费一度非常紧张,当地富绅曹诚慷慨出资300 万,在戚同文的旧址上建房舍 150 间,聚书 1500 卷,恢复了应天书院[21]。

另一种途径是政府资助。宋朝初建,无力兴学建校,但这也并不表示政府不支持学校建设和培养人才,并非不重视学院发展。相反,宋朝初期,政府无心大量培育官办学校的情况,使得赠田、拨款、赐书等形式对私立书院的保护和鼓励有所成效,成为政府关心书院建设、发展的主要手段。由上述可见,政府关心和支持书院的举措包含人、财、物各项,力度之大,能与部分政府官办学校相媲美,也正因为这种投入,加速了宋朝书院官学化的步伐。

4.学生参与书院管理,具有初步的民主管理色彩

书院的许多工作,都是由学生和干部来管理。如白鹿洞书院就定出一套比较完备的规制。书院设管干一人,副管干二人,管理总务后勤、经费支出、膳食、修缮等事务。由院中公举“有才而诚实者”为之。如不称职立刻撤换。同时,书院设斋长。每斋一人或两斋一长。主要负责管理生徒的学习生活,协助管理书院财物。书院还设典揭二人,专门负责接待礼宾及四方来学者并按季节轮流担任。这种由学生参与的书院管理工作,体现了自主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作为书院的相关利益者,通过参与书院管理的过程,将情感、才智等投入到书院发展的活动之中,与书院的高层管理者分享管理权力、分担管理责任,是学生作为书院主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体的重要体现。这一具有民主性的管理措施既有利于书院管理的民主化和管理效能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在参与管理中了解书院、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聪明才智。

三、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一)提倡学术辩论,尊重学术自由

始于南宋的讲会制度在明代得到很大发展,一直延续到清代,逐渐组织化、制度化。讲会制度鼓励不同学派之间平等讲学论学,提倡学术自由,形成宽松的学术氛围,在学术上促进了百家争鸣景象的产生。不同学派之间求同存异,自由切磋,师生互为学友,相互鼓励提出新的学术观点和见解。学生也可以不受学派地域限制自由听讲,中途易师。学术自由不仅加强了当时文化的交流发展,完善了各学派的思想体系,而且对于当时学术思想的传播发展,学术上树立优良风气都有重大作用,促进了书院的繁荣。

书院的讲会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精神自由和兼容并蓄。书院自由民主、百家争鸣式的讲会制度对当代教育及大学生的培养都有很大启示。第一,开展学术活动时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辩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看法观点,不应以权威自居,心胸宽大。学生也要敢于质疑问难,不盲目跟风或自卑,做到虚怀若谷,实事求是。第二,教师和学生都要了解科研信息,不排斥其他学术观点,及时掌握学术动态。学校也要积极尝试开展书院讲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合适和广阔的平台发表看法见解。使教学摆脱课堂上单一教学的束缚,从而使学生们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和思想。

(二)鼓励学生自学,重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书院教育倡导学生自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路人和证明人,重在启发诱导。南宋朱熹作为自学的典范,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并提出很多见解。著名的“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静持志[22]”这六条都强调自学和善学。在执掌白鹿洞书院时,要求学生刻苦钻研,认真研读各类书籍,自学自悟,培养各种能力。明朝陆世仪在东林书院时,主张分类读书,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和略读。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提出“君子小人喻义利章”也提出要启发诱导。这种提倡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独立性也得到提高。

书院的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批判分析能力都有很大启迪。具体启示可分为:一是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的知识有限,大量的知识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获得。教师的讲授要少而精,指导和启发为主,作为引路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教师把学生引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经常与学生交流意见,不时地启发学生,使学生接受严格的科研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具备了独立的科研能力创造力[23]。三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纵观古今中外的学术大家,他们成就的获得,往往取决于方法的优势。科学发展的历史也表明,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也都是在科学方法上获得一定突破的结果[24]。马克思的《资本论》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巧妙地应用了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科学、严谨、抽象。因此,在科学领域方面,为避免学生走弯路,以求事半功倍,教师必须在方法上给予及时指导[25]。

这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完善。而教师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探讨还很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力。师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相互辩论,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够把学生带到学科发展的前沿。学生大胆开拓创新,使他们具备了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才能不断货的科学知识,壮大自己。这也是是书院教育带给我们现代教育的又一大启示。

(三)传承教学与研究的结合

古代书院既是教育教学中心,又是学术研究中心。古代书院将教育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书院教育组织的独立、教学方式的独特和研究的新颖。书院的山长既是主讲人又是主持人。他们都承担着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双重职责,不仅热衷于从事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积极地从事学术理论的传播和研究。宋明两代之所以出现很多著名的书院也与这方面有关。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在当时既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也是当时有名的学术探讨圣地。书院的名师宿儒利用书院宣传发展学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所悟用自己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得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关系更加紧密,使学术流派之间得到更多的交流和沟通。

研究离不开教学,教学能够促进研究。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两者结合的重要性,明确两者的辩证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治学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给予学生正确的建议,在课程中适当加入有关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课程,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 要把教学与科研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活动, 一方面要将科学研究的宗旨、方法、手段及其成果体现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实现教学过程的科研化;另一方面, 要将教学目标、内容、环节等结合到科研过程之中, 实现科研过程的教学化。[26]学校在教学理念上也要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态度、方法提高到掌握基本能力和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把科研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确切落实,把两者结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提倡学生参与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学校秉承管理育人的价值趋向,实施以学校为主体、学生为对象的教育管理。这种管理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需要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日益显现。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尤其是要提倡学生参与管理可以发挥在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对于做好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需要制度保障。目前,许多学校都已意识到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但制度缺失是最大障碍。因此,在现代校园制度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参与管理的制度构建,通过畅通参与渠道来保障学生参与管理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活动组织化和制度化,进而实现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校园管理的目标。

首先,从日常管理内容来看,学生应有机会参与学校一些与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如对学校餐厅的菜品质量、作息时间的安排、作业布置等事务发表意见。其次,从管理过程来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应强调实际性和程序性,而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点缀。再次,从管理的结果来看,参与管理的学生组织或个人,应通过合法的手段对学校内部管理要素施加影响,并能影响学校在学生自身利益方面政策上的最终决策。学生参与管理并不是事事追求学生全员的决策参与,而是一种有限参与管理的方式。

完善了学校的管理体系,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也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必在灵魂深处影响学生的心灵。在具体的参与管理过程,学校民主管理的氛围就会产生一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上一篇:影视文化中心副主任竞职演讲稿下一篇:奥尔夫音乐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