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

2024-06-11

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精选9篇)

篇1: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

护理科研的基本方法与护理综述撰写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韦义萍

2010年7月14日

护理科研的基本方法

一、科学研究(research)的概念

是一种有系统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并能从中获得客观规律和产生新知识,进而阐明实践与理论间的关系。【科学研究的类型】

(1)基础研究:未知因素多,探索性强,研究周期长,对研究的手段和方法要求高;(2)应用研究:结果是为直接解决当前生产或临床医疗、护理中的具体问题,提出新的或改进的技术、方法途径等;

(3)发展研究:为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等而开展的研究

二、护理研究(nursing research)概念

是从工作实践中发现需要研究的护理问题,然后通过系统的方法研究和评价护理问题,得出结果直接或间接地用以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

简言之: 是指为阐明有关护理的某一未知事项而进行的钻研和努力。

三、护理研究的特点

(1)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对象主要为人,存在形态、生理、语言、思维、社会、活动等方面 的差异;

(2)测量指标的不稳定性: 由人的复杂性引起。

(3)临床研究的特殊性: 在病人身上进行的研究,注意是否会有不良影响、增加痛苦、延误治疗、促进病情发展或增加经济负担;

临床实践的宗旨是:以患者的利益为最高准则。临床医学研究应坚持和维护这一最高准则。

在研究中,要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权利和尊重人尊严。

(4)依从性: 1)研究人员的依从性;

2)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5)研究措施(处理因素)的标准性

处理因素的性质、强度及施加方法应通过查阅文献和预试验找出各自的“最适条件”,然后订出有关常规及制度,并相对固定,在正式的研究中不允许轻易改动,即称为标准化。

是保证研究的比较性和得出可靠结果的必要条件。

(6)研究结果的社会公益性: 护理研究从人的需要出发,以服务于人类健康为目的;

如:急救护理研究如何实施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保护

目的:促进健康、减少痛苦、保护生命。

四、护理研究的类型

1、非实验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客观地描述、记录研究对象某种现象特征的研究 特点: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护理干预和处理 常用于:

(1)现况调查(普查,抽样调查):对高血压病、护理管理的现状、护理心理、医院感染、护理队伍现状等情况进行调查

(2)纵向研究(随访研究):在不同时间对一人群进行多次现状调查的综合研究。(3)相关性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4)病例对照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2、实验性研究

指以实验方法作为收集资料主要手段的研究。

特点: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施加护理干预和处理。具备:干预、设对照组、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

干预:研究者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施加某些护理措施。

是实验性研究与非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

3、类实验性研究

与实验性研究相似。

不同点:设计内容缺少按随机分组原则分组或无对照组。相同点:有干预内容。

缺点:对因果关系论述较弱,可信度稍低。护理应用:较实用。

五、护理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提出研究问题

提出护理问题即选题,是护理科研活动的第一步。决定撰写论文的水平。

1、选题的来源——自选课题方向(1)临床护理

——住院护理方法技术的不足

——从医疗新技术开展的护理配合技术选题

——新的医疗技术的开展将面临新的护理课题的产生。

◎ 护理新技术:婴儿抚触;各类介入治疗、新的诊断技术、各类腔镜应用、各类微创技术、各类置管技术或植入性器械应用、机械通气、新的静脉治疗技术、人工血管、人工关节、人工器官及器官移植、信息网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等 ——临床护理信息方面的研究 ——心理护理

个案护理→群体心理保健;

病人心理护理→家属及护理人员本身的心理压力疏导; 心理护理程序及评估体系的研究。

(2)护理管理

目前关注的护理管理问题: 护理管理标准与评价、护理质量监控、护理文化、护理成本、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人文护理、细节管理、分层次管理、资源配置与人力资源管理等。⊙重视护理人员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完善文书记录

例: 紧急情况处置中减少护理纠纷的对策 ⊙合理使用人才,做好质量监控管理

例:高学历护理人员在护理教研中的作用探讨 ⊙重视护理人员安全性的管理

例:护理行为与护理安全管理(3)从护理专业中的空白处选题

例:我国对高级专业护理人才需求增加,如何培养临床护理专家(CNS,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4)人文社会护理学

如: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遗传学等;

如:不同阶段、不同疾病、不同年龄组、不同的干预、人际关系变化,护理人员应如何面对等。

(5)边缘学科:医院感染学是近年来兴起的学科,寻找医院感染的感染源和传播途径是其研究的内容。(6)护理教育

☆ 重新认识护理教育目标;

☆ 引入新的护理教育理论,重新构建护理课程; ☆ 改革护士临床实习带教方式; ☆ 重视继续教育; 选题来源——研究课题的来源

(1)计划内的课题(指令性;指导性)

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护理学科的权威部门,及各系统、各单位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或根据本地区、本单位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提出的研究课题。(2)计划外的课题

【课题例——桡动脉波形与血容量关系的研究】——提出问题 消毒隔离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护理人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临床监护发现,桡动脉波形是不断变化的,尤其输血前后“桡动脉波形的重搏波切迹高度” 有明显变化。随着血容量的增加,“桡动脉波形的重搏波切迹高度”上移。

 以往知识:判定血容量的指标是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 思考:如果能从图形判断血容量情况是否更直观  问题:桡动脉波形与血容量有无关系?

2、查阅文献和确立选题

(1)目的:(带着问题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①了解目前的进展、动向及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关的理论依据,是最后定题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②避免重复,减少盲目性;

③了解前人与他人对本课题及类似问题、相关问题已做过的工作,取得的成就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启发研究思路。(2)文献检索:

①中文: 中国知网 http://2 专用公式: abcdacbd

P值 >0.05 ≤0.05 ≤0.01

统计结论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记住:χ2 0.05(1)=3.84; χ2 0.01(1)=6.63 ; χ2 0.005(1)=7.88 例6:输液瓶塞消毒方法的探讨。共71份分两组。碘酊+酒精组:用2%碘酊消毒瓶塞一次,75%酒精再消毒瓶塞一次。酒精组:用75%酒精消毒瓶塞一次。采样条件(手套、物品等)、取样监测(无菌采样、细菌培养)相同。问两种方法(单纯用酒清消毒法和碘酊+酒精法)消毒瓶塞是否有差异?

表 71份细菌培养两种消毒法的比较

组别 酒精组 碘酊+酒精组

合计 无菌 32(a)34(c)66(a+c)

有菌 4(b)1(d)5(b+d)

合计 36(a+b)35(c+d)71(n)

有菌率% 11.1 2.8 13.9 将数据代入χ2公式,χ2=0.16。

查表知χ2 0.05(1)=3.84,现χ2=0.16<χ2 0.05(1)=3.84,P>0.05,所以不能认为两种消毒方法的有菌率有差别。从医学角度分析,即碘酊+酒精法消毒效果未见得比单纯酒精法消毒效果好。

篇2: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

【目的】

保持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

【评估】

1.操作环境 是否符合无菌操作环境要求(操作区域整洁、宽敞;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

2.无菌物品 无菌物品包装、存放是否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3.操作目的及方法 是否明确本次操作目的和方法(护理操作、特殊诊疗、手术)

【用物准备】

1.无菌持物钳:常用无菌持物钳有三叉钳、卵圆钳和长、短镊子四种。无菌持物钳存放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消毒液液面以浸没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的1/2长为宜,每个容器放1把持物钳。持物钳和浸泡容器至少每周消毒一次,使用频率较高的部门应每天灭菌(如门诊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等)。另一种是干燥保存待用,即将盛有无菌持物钳的容器存放在无菌包内,在集中治疗前开包并应用,4h更换一次。

2.无菌容器:常用的无菌容器有无菌盒、罐、盆及储槽等。

3.无菌包:内包无菌治疗巾、敷料、器械等。

⑴ 包内治疗巾的折叠 ① 纵折法:治疗巾纵折两次,再横折两次,开口边向外。② 横折法:治疗巾横折后纵折,再重复一次。

⑵ 包扎法 将物品放于包布中央,用包布一角盖住物品,左右两角先后盖上并将角尖向外翻折,盖上最后一角后以“+”字形扎妥,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妥。

4.无菌溶液、启瓶器、弯盆。

5.无菌橡胶手套。

6.治疗盘、小手巾、小纸条、签字笔。

准备齐全

环境清洁

取放合理

钳端闭合

垂直向下

篇3: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

1. 对象

本校2008级护理大专一年级学生48人,均为女生。

2. 方法

2.1 教学前准备

根据我国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参考国内外资料编译了适合我校需要的《护理基本技术》的双语版讲义,配合中文教材供学生使用。授课前将自编讲义发放给学生,给出专业词汇,布置预习作业。

2.2 教学形式

因学生、师资水平限制,选用保持型[2]教学形式,是指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实际操作中选取无菌技术一章,6课时,理论知识大班讲授,技能操作分小班指导,中英文比例约1∶1,交替进行。

2.3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主要有教具示范操作和多媒体教学。在理论课程讲述时配合一定的身体语言和实物教具演示以帮助学生理解,在技能操作示范时,让学生分批围在操作台周围近距离观看以加强直观印象。

2.4 教学反馈

课程结束后下发双语教学反馈问卷调查表,了解护理大专学生了解双语教学的效果,专题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建议等。

3. 结果

4. 讨论

4.1 学生

调查显示,97.9%的学生对《护理基本技术》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感兴趣,95.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83.3%的学生认为有能力接受双语教学,但英语听力、口语基础不好,专业医学、专业英语知识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100.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最新的医学信息。调查表明,开展双语教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学生的英语交流水平,创造一个英语氛围,为学生提供机会加强日常英语训练,提高基础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通过在护理专业课中开展双语教学,鼓励学生阅读医学专业外文书刊杂志、查阅外文文献等方式扩充她们的医学专业英语词汇量;还应以国际护士执业证书、TOEFL、GRE等考试为契机,增强学生自身认识水平,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3]。

4.2 教师

结果表明,学生对教师授课总体评价尚可,但部分学生感觉课堂气氛欠佳,说明教师的英语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应加强互动教学。双语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师资,双语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一定的英语水平。目前双语教师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专业教师的短期英语培训;二是专业教师获得本专业学位后,继续学习英语,使其成为第二专业三是专业教师在实践中加强在职学习,逐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能力。学校也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适当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保证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4],提高教师投身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4.3 教材

多数学生认为教材内容合适,但仅有2人在课前能完全理解,经学习后基本能理解。双语教材[5]是双语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困难,目前的英文版或双语版护理教材缺乏,为数不多的引进版英文教材难以适应教学需要,此次编制的讲义尚在试行阶段,从结果来看,在内容和结构的编排上需改进。

4.4 教学形式与方法

在授课方式的选择上,多数学生选择中英文比例1∶1的方式,认为需要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学生对形式活泼的教学方式比较认可,双语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外文文献及与患者英语交流的能力,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达到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艳, 蔡端颖.对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1:278-281.

[2]张静.急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尝试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1) :48-49.

[3]郭文华.护理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 2006, Vol.6 (6) :34-35.

[4]张静, 桂莉, 厉瑛.对《急救护理学》双语教学效果的调查及分析[J].护理研究, 2009, 23 (1) :213-214.

篇4:说话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由单项训练向综合训练过渡

例如给学生下列意义相关的词语:“时间、世纪、年、月、日、时、分、秒、流逝”,要学生由这样一些词组成语段,中心是:我们要珍惜时间。或者给学生意义相关的几句话,让学生把这几句话组成语段。一般程序为:单词——组成短语——造句——复述——命题口头作文。

二、朗读和背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多读书并能背诵名篇、名段,口头语言的水平自然会相应提高。在进行教学时,我除了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给学生范读外,一般都让学生自己阅读。对话较多的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抒情性较强的让学生带表情朗读。背诵的主要功能是训练学生记忆语言的能力,特别是熟记并运用那些含义丰富、感情深厚、语法规范、形式简练而表达能力强的句子。

三、复述和评论

复述能借助书面语言的结构和材料,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连贯的成段成篇的说话能力。例如我在讲初二语文《从三到万》这一课时,让学生熟读课文后,分别复述“从三到万”的故事。在学生复述时要指导他们内容不能脱离原文,风格要体现口头语言的特点,即可以利用原文的条理和语句,也可以增加解说和想象,可以删减次要细节,可以变动句式和语调。复述形式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摘要复述和综合复述。无论采用哪种复述方式,都要让学生明白,机械重复和变相的背诵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唯有创造性的复述才能启迪智慧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评论能通过评价书面语言的内容和形式,训练学生就某人、某事或某种情境来发表意见,阐述主张的说话能力。如授《为学》这一课后,让学生评价贫、富二僧,然后联系自己学习中的困难发表意见。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也相应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发言、答问、讨论和辩论

这是训练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我在每一课授完之后,让学生轮流说一说听过这一课的感受,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懂,对老师有什么意见等。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的改进,而且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现代教学论的特点之一,是不仅注意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纵向信息交流,而且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横向的信息交流,使课堂教学形成纵横交错的信息交流网络。学生在这种语言环境中不仅接受来自教师和教材的知识信息,而且接受来自同学的知识信息。如在一次考试前夕,一位同学把自己的复习提纲、知识要点整理成教案,在讲台上向学生讲解,这无疑锻炼了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命题口头作文

例如北京市特级教师宁鸿彬的口头作文命题《羊肉·菜汤·考试》。初看风马牛不相及,但有学生作出:“考试不及格,妈妈只给菜汤喝;考了高分,妈妈就给我做涮羊肉,这是我最爱吃的。昨天的晚餐,我吃的就是涮羊肉,不用说,是我又考了高分。但我拿着筷子,却掉下了眼泪,怎么也咽不下。我想,妈妈究竟爱的是什么呢?是我还是分数?”口头作文有一定的难度,要能够激起学生的思维。我的做法是学生自己出题,一般是学生常见到的一些现象。如一次学生的命题是《小议“起立”》。这位学生抓住上课时向老师问好这一动作,让学生展开积极的议论,谈谈自己的看法,效果很好,多数同学都谈了自己对这一细节的感想和看法。

六、语文课外活动也是学生说话训练的较好机会

一次学校组织观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我让学生讨论“学雷锋是不是过时了?”这一话题。学生根据目前社会上一些不好的弊端,众说纷纭。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的思想修养。组织朗诵会、座谈会、讨论、演讲会等也是常见的活动方式。教师要指导学生自觉地按照规范化的要求亲自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增强适应语境的能力。

另外,说写训练结合,是说话教学的最现实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作文,规定所写的内容同时也是要说的内容,所写出来的文章也同时能够反映说话的中心、条理、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技巧。写成文章后再要求学生加上语气、情态、手势等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的新型人才,要好好把握,大胆创新,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篇5: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

嗓音功能本身是每个人生来固有的,但是唱得动听的能力却主要是训练的结果。歌唱是通过用特殊的方法——多方法的语言来训练嗓音功能而获得的。这是因为人体的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运动状态和它们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主要是依靠声乐老师把自己歌唱发声的感受、体验、歌唱的经验和方法,通过通俗的、精炼的、准确的、形象的、生动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并指挥他们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让他们歌唱,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歌声,进行判断、评价、提示,再应用教学语言,引导他们逐步调节、校正发声机体,使之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好语言教好声乐课,下面就我自己的经验体会。

一、精炼准确性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正确的歌唱方法主要是靠训练获得的,而训练又必须是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这就要求老师的语言要精炼而又准确。老师的教学语言精而准才能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精而准才能体现教学的重点,精而准才能解决声音中的主要毛病,精而准才能对症下药,精而准才能使学生对复杂的理论理解透彻,如通常可以听到老师在课堂训练中这样提示学生:气息沉、吸气深、吐气稳、下巴掉、笑肌提、牙关开、咽腔张、前胸松、后背紧、气息通、双肩落等。也有些老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个问题大讲特讲面面具到,有的则空谈声乐理论,使学生感到漫无边际,无重点,演唱中会感到无所适从。声乐教学语言的精练准确既要合乎逻辑,又要顾及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容易理解,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如:“运用头腔共鸣来歌唱”、“运用胸、腹式联合的呼吸方法”、“你要用真假声混合的唱法唱”,以及过分强调教师自我体验的提法,如:我是应用头腔共鸣唱的,就是把声音唱在头上,让头顶来歌唱等等的语言往往会让学生莫明其妙,弄不明白。精练准确的教学是建立在活泼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上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发展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中就能达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的教学效果,精炼准确的语言来自教师客观敏锐的听觉,它是教学的基本功,也是声乐教学的基矗精练准确的语言来自教师主观努力的教学经验,它是教学实践而成的积累。也是声乐教学的关键。

二、辩证统一性在声乐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训练的总目标,教师对这一总目标的教学要求,心中是有数的,但在具体的分阶段的教学中,不可能把未来的目标要求拿到现阶段来付诸实施,在对学生进行歌唱技巧训练,音乐处理表现,音乐感受和创造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整体要求和局部训练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声乐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听觉和辨力来指导学生的训练,听到了学生演唱中的问题,就要拿出具体的办法去解决,声乐教师责任就是要训练学生有一对客观的耳朵,能听出自己演唱时的对与错,所以教师的分辨能力和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学生的演唱水平的,就声音的训练来讲,正确的歌唱方法是整体的歌唱,这就要求声乐教师的思想方法是辨证的,听觉是平衡的,看问题是客观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全面的,比如在声音的训练中,当强调声的高位置时,同时要强调气息的低控制,否则就会产生气浅、喉紧,发出的声音效果尖、挤、卡、虚的现象,在提示气息下沉有深度时,同时要保持高的歌唱位置,反之就会破坏歌唱状态的平衡性和完“整性。在训练中让学生把喉咙打开时,又要提示学生把声音唱的集中;提示靠前唱时,又要注意声音的垂直性;提示歌唱发声中要有点感觉时,又要注意整体面的结合;提示笑肌上提时注意下腭向下松的感觉,真声位置假唱,假声位置真唱,闭口音开着唱,开口音关着唱,这一系列的训练方法、观点、语言无一不贯穿在辩证统一的规律之中。

篇6: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教学方法

武术的内容十分丰富,从教材选编的视角,可以分为武术基本功、武术基本动作、武术组合动作、武术套路、武术对抗项目、武德等几类内容。各类内容和教学要点各具特色。

一、武术基本功的内容和教学要点

(一)武术基本功的主要内容

武术基本技术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柔韧性基本功、力量性基本功、击打和抗击打基本功等内容,是提高练习者习武能力的基础练习方法。对武术运动员和武术专业人士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每日必习之法,民间有“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说。基本功的形式简单,可选择性强,某些内容简单易学,容易量化,对学生有较好的锻炼效果,便于教师进行课堂组织,对提高学校的武术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学校武术教材中选用的武术基本功主要是腿部柔韧性的练习内容。武术中对于腿部柔韧性的练习方法十分丰富。现在经常运用的主要有压腿、耗腿、搬腿、踢腿、控腿等多种传统练习方法。腿部柔韧性的传统练习方法还有吊腿、撕腿等。

为尽快提高腿部的柔韧性,使腿法既柔又韧,上述各种练习方法必须注意“动静结合”的练习原则,把压腿、耗腿、搬腿等抻拉性的练习和踢腿、控腿等速度、力量性练习结合起来进行;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一次练习的运动量不能太大,避免肌肉拉伤。腿部柔韧性的练习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长期坚持不懈。练习腿法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肌肉拉伤。

(二)武术基本功的教学要点

学校体育教材中的武术基本功内容,主要是压肩、正压腿、侧压腿、俯腰下压腿;正踢腿、侧踢腿、外摆腿、里合腿等内容。这些内容形式简单,易学难练。教学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把上述内容在一次课内教完,最好第一次课用少量时间教学2-3种;在以后的课准备活动之后,用少量时间复习边教学新内容,每次课新教1种。如此类推进行教学,直至教完。

2、每节课的准备活动之后,都要用少量时间练习学过的武术基本功内容。并不断提高动作幅度的要求。

3、武术基本功内容是单个反复练习的动作,对于教师来讲,可选择性强,容易组织。教师可以利用次数(如压腿的次数)、高度(如踢腿的高度)、距离(如压腿前额与脚尖的距离)的比赛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4、武术基本功内容学生练习时有明显的身体疼痛和疲劳感觉,教师要顺势进行意志品质教育。

二、武术基本动作的内容和教学要点

(一)武术基本动作的主要内容

1、基本手型和手法

手型和手法是武术技术中上肢进攻和防守时,手的形状(手型)和手臂的运动方法(手法)。属于武术 “四击(踢、打、摔、拿)” 技术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类。武术中的手型、手法因拳种流派各异,方法多、变化奇巧。(1)基本手型

手型按其形态可分为拳、掌、勾、爪等几种。各种手型均要求造型规范。(2)基本手法

手法按其作用可以分为进攻和防守两类。进攻手法主要攻击对方的头部和躯干等部位,按其基本运动形式可以分为直线向前击打手法,如冲拳、推掌等;弧线侧击的手法,如贯拳、鞭拳等;由下向上的如勾拳、挑掌等;由上向下的如劈掌、砸拳等;讲究击打的速度和力度。防守手法按主要阻止对方的攻击,按其基本运动形式可以分为由外向内的拍挡;由内向外的格挡;由下向上的架档;由上向下的压档;以及用肩背阻挡等;强调防守的时机和准确度。各种手法均要求出击迅速,力点准确。

2、基本步型和步法

步型和步法是武术各类技术的技术基础。可以说武术“踢、打、摔、拿”各类技术都是在的步型和步法的基础上完成的。(1)基本步型的主要内容

马步、弓步、仆步、虚步、独立步。各种步型均要求平稳扎实,重心清晰。(2)基本步法的主要内容

上步、进步、退步、闪步、垫步、插步。

攻击和防守大多是在移动中进行的,在移动中调整与对方的距离,寻找和创造进攻与防守的最佳机会。在接近对手和与对手对峙时的身体移动是“步法“。

3、基本腿法

腿法在武术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拳谚有“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的说法,表明腿法在武术中的重要作用。腿法是武术“四击(踢、打、摔、拿)”技术中较有难度的一类技术,因此必须要经过腿部的柔韧性练习和踢沙袋等硬度练习,腿法才能达到一定水平。腿法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直摆性腿法,如正踢腿、外摆腿;伸屈性腿法,如弹腿、瞪腿;扫转性腿法,如前扫腿、后扫腿;击响性腿法,如拍脚、里合腿击响等。

主要的腿法有:弹腿、蹬腿、侧踹腿。

4、基本跳跃动作

跳跃是两脚蹬地起跳,身体在腾空时完成攻防招数的各种动作。是武术中难度较大的一类技术。跳跃技术不仅是武术套路中“锦上添花”的动作;在格斗实战中有时也可以取得出其不意的进攻效果。跳跃技术主要包括四类:

(1)屈伸与直摆跳跃(如腾空飞脚等)。(2)转体跳跃(如旋风脚等)。(3)旋翻跳跃(如侧空翻等)。(4)远窜跳跃(如大跃步等)。

跳跃动作是武术中难度较大的技术,是武术套路中“锦上添花”的动作。平衡动作是体现身体平衡能力的动作。二者都需要有腿法基础和弹跳、协调等身体素质,以及腾空后对身体姿势和动作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武术基本动作的内容和教学要点

学校体育教材中的武术基本动作主要是拳、掌、勾等手型;冲拳、推掌、摆掌、撩掌等的手法;弓步、马步、仆步等步型;弹踢、蹬腿等腿法。这些内容是单一的武术动作,形式简单,细节要求多。教学时要在示范的基础上,向学生依次讲清动作的外型、结构、运动路线的幅度、主要的作用等内容。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拳、掌、勾等手型的教学时,要重点强调每种手型的动作规格。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不同手型的变换练习,提高练习兴趣。

2、教师在的教学冲拳、推掌、摆掌、撩掌等的手法时,要重点强调每种手法的动作规格和劲力。强调冲拳推掌不能只用手臂的动作和力量,要借助拧腰的力量,配合步型时要借助腿的蹬地之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单个手法的练习,也可以把几种手法组合起来进行练习。

3、教师在马步、弓步、仆步等步型的教学时,要重点强调每种马步、弓步的动作规格。因为学武术教材中的步型主要是马步和弓步。练习步型也是武术的传统要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步型的变换练习和适当的站桩练习。尽快使步型定型。

4、教师在弹踢、蹬腿等腿法的教学时,要重点强调每种腿法的动作规格和要点。要先教学生弹腿,强调绷脚尖;因为有些学生没有绷脚尖的意识。掌握了弹腿之后蹬腿容易掌握。另外,教学腿法的同时要柔韧性的练习相结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弹踢和蹬腿的行进间连续练习。

三、武术组合动作的内容和教学要点

武术组合动作就是把两种以上的武术不同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等基本素材串联起来,进行单人的或两人进攻和防守的连贯练习。这种练习对于初学者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连贯完成不同动作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武术组合的主要内容

1、武术单人组合动作

2、武术双人攻防组合动作

武术组合动作的规律性要求是每个动作要规范;每动作的连接要自然连贯,有节奏感。对练要攻防逼真。

(二)武术组合动作的教学要点

动作组合是几个武术动作组编在一起的练习。教学前要复习学过的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然后在示范的基础上,向学生依次讲清所教组合是由几个完整动作组成;每个完整动作的结构和特点;其中有没有以前没有学习过的新动作;每个动作的衔接,有无方向的变化等内容。在讲解中要及时组织学生体验练习,讲解和体验练习之后,要尽快带领小学生反复进行练习巩固。以便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些基本内容。

(三)武术操的教学要点

武术操是把几个武术动作组编在一起,用操的形式进行练习。教学前可以组织学生练习复习学过的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或者练习几个在武术操中的规律性动作。然后再逐节教给学生。学生初步掌握之后,再向学生讲解所教动作的结构和特点;其中以前没有学习过的新动作要重点讲解。教学武术操时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武术操中的每拍动作都是比较简单的动作。因此,教师在初期的教学过程中不必细致讲解,要以领做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2、学生初步掌握了一节操的动作,教师就要尽快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二八拍的练习,强化学生的记忆。

3、学生初步学会了全部操的动作,教师要全套操领做,并尽快组织学生配乐练习,加速学生的记忆和掌握。

四、武术套路的教学要点

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遵循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变化规律组编成的整套动作练习。武术套路运动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徒手(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和集体演练套路等四类。单练包括徒手的拳术与器械,对练包括徒手的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演练分徒手的拳术、器械或徒手与器械。

(一)武术单练套路的教学要点

教学前要有针对性地复习学过的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或把拳术套路中的和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近似的动作抽出来,在准备部分之后进行少量时间的练习。之后宣布正式教学拳术套路。

1、向学生做全套拳术套路的完整示范。

2、从拳术套路的第一个完整动作开始,依次逐动地进行教学,直至教完套路的最后一个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动作示范讲解之后都要进行带领学生进行3-4次的练习和让学生自己练习2次;然后进行下一个动作的教学。教学3个动作以上,就要进行前面动作的练习,如此循环进行。

3、在每节课的结束之前,一定要留有时间进行本课新授内容的总复习,其中要有学生自己“消化”的时间。

4、用数节课把全套动作教完之后,就要马上转入纠正课。在纠正课上,可把根据动作运行的方向,把整个拳术套路分成两段(如动作多也可以分成4-6段),然后进行每段动作的纠正练习和全套动作的练习。

5、纠正课之后就要进行全套动作的演练课。此时教师要组织学生练习拳术套路的全套动作,并在练习的间歇时间内,向学生介绍重点动作的进一步要领和相关的武术文化知识;也可以进行正确和错误动作的对比;还可以进行个人或分组的观摩演练。

间歇时间不可过长,要尽量组织学生反复进行集体的全套练习,以在集体中促进学生尽快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的全程中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过多向学生讲解和示范动作的攻防含义,点到即可。不然会影响拳术套路的学习质量。

(二)武术对练套路的教学要点

武术对练套路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三种练法。目前学校开展的主要是徒手对练套路。

武术对练套路是练习者之间按照固定的动作次序进行的假设性对打练习,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体现武术的的攻防技术原理,表现武术攻防的美感和韵律,以动作的难度质量及完成的效果分胜负。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经常进行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

2、要搞清武术对练套路中每个动作的规格和要点

3、要弄清每个动作的具体攻防含义。

4、要持之以恒地经常练习

(二)武术对抗项目的教学要点

武术的本质是攻防技击,目的是要造成对手伤亡的。因此,武术的动作是带有伤害性质的。武术对抗教材再怎样选择,也是具有一定的伤害性。这一点是每一位从事武术对抗教材教学的体育老师首先应有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采用相应的安全教学方法。在武术对抗教材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每种武术对抗教材一定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2、要给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让学生具有“我不能伤害对方”和“我也不能让对方伤害”的意识。

3、武术对抗教材必须要经过两人的配合对练,学生才能达到初步掌握的学会程度。教师在教学每种具体的武术对抗教材技术时,在教会学生技术的同时,一定要用语言告之学生练习时的安全程度。在具体的练法上一定要有限制,限制使用一方学生的技术发挥和用力程度,确保安全和有趣味的学习。

五、武德的内容和教学要点

武德的概念:武德是习武之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自觉遵守的练武和用武的道德标准。1987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德定义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说:“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民安、和众、丰财。”

武德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具有我国传统特色的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的道德教育的价值。对全面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行武德教育,主要是把武德的内容渗透在武术课堂常规的约束、武术礼仪的教授实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郑重向学生介绍和讲解武德的内容。

2、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接受武德的内容。

3、要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向学生理解武德的内容。

篇7: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

1)按照动作部位运用分解

一般先学下肢动作,然后学习上肢动作,最后上下肢配合成完整动作。如维族舞蹈中的三步一抬,老师就应该先教受脚下的动作,等学生完全学会了脚下的步伐,再学习手臂的动作。当脚底下动作掌握牢固的时候,配上手臂动作就比较容易了。

2)按照动作时间进行分解

就是进行动作速度的分解,一拍完成的动作用两拍来完成,而且在动作的每一个过程,都可停住,并进行讲解或纠正。

如藏族舞蹈中的第一基本步,正常的速度是一拍完成一面,在分解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更加仔细的了解动作运行的线路,老师就可以一拍一步,用四拍来完成。等基本掌握后,再把正确的速度提上来。

3)按动作方向进行分解

适用于教那些协调性比较高动作。这些动作主要表现在动作方向的不对称性,分解教学时.先学一个方向的动作,再学习另一个方向的动作,然后将两个方向动作同步完成。

如胶州秧歌中的八字绕扇,先学习一个手由前向后的环绕动作,再学另一个手由后向前的环绕动作,最后两手同时完成不同方向的环绕形成最终的完整动作。

分解法主要运用于复杂一些的动作。这些动作一般协调性要求比较高,参与动作的部位比较多,动作方向比较复杂。舞蹈中大部分动作是可以拆开来控制的,这就为使用分解法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组合动作教学

学习组合动作或是成套动作时,不可能把所有的动作一口气教完,所以,我们需要运用到分段教学的教学法。一般具有一下几种方法:

1、难易动作分解法

先教主题动作,再教其他部分的组合动作,简而言之,就是先教难的再教简单的,最后再串联成完整的舞蹈。较适用于有基础的学生,否则容易把动作顺序搞乱。

2、反复分解法

就是用“滚雪球”的方法,先教1再教2,把1和2连接起来,教完3再把1、2、3连接起来,逐渐增加动作内容,并且每一次都要从第一个动作进行重复,直到成套动作学完为止。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教课的过程和时间会延长,但却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动作记忆,并对组合有一个整体性把握。

3、汇总分解法

把组合练习中的所有动作拆分成单一动作,分开来一个一个动作的教给学生,最后再进行汇总,使这个舞蹈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舞蹈组合。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短的组合练习,如果组合太长,动作太复杂,学生很难立刻从整体对其有一个整体性把握。

学习舞蹈的形式:

舞蹈教学|现场教学

绝大部分的舞蹈教学过程都是通过现场教学来实施的,如舞蹈系的练功房内,舞蹈班的课堂上,乃至公园、广场的僻静角落里。舞蹈教师现场讲解舞蹈知识、示范舞蹈动作,学员则可以近距离的认真听讲、观摩老师的示范动作。现场教学的好处是,教师和学员可以适时的进行互动,教师便于把握课堂气氛、便于根据各个学员自身条件的不同进行差异化教学;学员则可以方便的向教师提出疑问,获得解答。

舞蹈教学|远程教学

在信息时代里,远程教学早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与现场教学相比,远程教学为大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而,对于舞蹈相关的课程来说(除了舞蹈理论课),远程教学就显得难以满足需要了——所有学员获得的都是同一种影像和声音,无论你是何基础,有何特长,哪里比较薄弱;况且,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一个大问题,舞蹈动作的学习在远程教学里是无法得到有效的辅助和矫正的。正因为如此,在现实中,远程教学往往是作为现场教学的补充在被广泛使用。

舞蹈教学|舞蹈教学视频

篇8:人体四大基本组织的教学方法

一开篇明义, 消除组织学神秘感

人体组织必然存在于人体的某个部位, 虽看不见摸不着, 但它的存在不容置疑。人体形态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这已为学界所公认, 再特殊的组织也是由细胞和细胞之间的物质组合而成, 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组织的分布和其所发挥的功能有关, 其功能和构成它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有关, 细胞功能多与细胞质中所含细胞器有关。因此, 在教学中首先要讲明组织的构成, 讲清构成组织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形态结构, 使学生深入理解, 消除组织学的神秘感。

二紧抓主线, 阐明基本组织的异同点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都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的, 这是人体四大基本组织的教学主线, 知识结构安排大同小异。先是一种组织的一般特点, 如上皮组织的一多 (细胞多) , 一少 (细胞间质少) , 三有 (基膜、游离、基底面) 。上皮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 它们分完类之后还是组织, 是组织就可以分为细胞和细胞间质, 细胞和细胞间质各有什么分类, 各分类又有什么特点, 按知识结构把各个组织进行填充, 填完结构内容, 方便学生记忆。

三直观生动, 抓住学生兴趣点

高职高专学生大多不是高考的成功者, 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养成和提高。他们大多都已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既有不甘于人后的渴望, 也有“技不如人”而不敢于争先的胆怯。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被接纳、被肯定、被证明“我能行”。教与学是个互动的过程,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存在的价值, 直观生动的讲述比平铺直叙的传授更容易被他们理解和记忆:如编一些记忆口诀, 人体四大基本组织组成即“上皮结缔肌神经”;疏松结缔组织七种细胞即“建成巨大白浆房” (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白细胞、浆细胞、脂肪细胞) , 变移上皮特点就像生活中的吹气球等等。另外, 他们刚入学对医学充满好奇心和畏难感, 在讲述组织学时可结合临床相关疾病进行讲述, 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学生只有理解了所学知识, 自我认知能力和自信心才能树立起来;只有自我肯定之后, 学习兴趣才能被调动起来。

四融入学生中,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教师作为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的医学入门之师, 是一年级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 其知识结构和讲授方式关系着学生对全体教师及对学校的信任, 其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医学学习态度和习惯。“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教师既要能科学严谨地讲授相关知识和示范各种操作, 又要放下身段真心主动地融入学生群体, 做学生可信赖的朋友。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因考试而学习。也只有这样, 才能构建科学、合理、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 教无定法, 学无止境,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各种方法要灵活应用、有机结合、因材施教、条理清晰、举例恰当、归纳合理、联系紧密、总结精妙, 这样, 才能上好组织学课, 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摘要: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医学类院校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 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为本门课程的开篇, 名词多, 内容抽象复杂, 但它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门课程的基础形态学知识, 因此要抓住重点、条理清晰,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医学院,人体四大基本组织,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窦肇华、吴建清主编.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第六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篇9: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上好课的必要前提,它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阅读是采集知识、积累学识的源泉,是智慧的构建者,更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方法如下:

1.概括性阅读

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绪论、引言及年限表,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内在联系,了解本学期历史课程的大致范围,掌握重点和难点。

2.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要学好历史,仅靠表面阅读是不够的,要将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边读书、边动脑。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和概括具体史实,从而得出有效的结论;要让学生通过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从根本上加深记忆。同时,要边读书,边做记号。将课本上的重点、难点标记出来,便于反复阅读;还要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这样学生不但能巩固知识,还能更好地复习知识、总结难点。

3.重视课本上的插图、地图和注释等重点知识环节

历史课本上的地图、插图往往是诠释知识点的核心所在,我们不能忽视。看图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图形和区域上寻找到突破口,从而深化学生对教师传授知识的理解。书下注解则起到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层次、提高学习兴趣、了解不同学术观点的作用。

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

课堂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继承知识财富、发展认知能力的活动过程。教师依靠课堂传授知识,学生通过课堂积累知识,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找回自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为课堂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例如: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搜集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重点和难点,大胆发言、参与讨论知识点,做课堂笔记等等。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听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传授新知识、新内容的时候更要做好讲解工作,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特别是在学生产生疑问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拓展学生的思路,使他们准确地掌握本章节中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学习规律。

三、复习所学知识,增强学生记忆

教师在课上强调的和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学生通常是印象深刻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课下多复习记不清楚、印象模糊的知识点,避免错记、漏记等;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历史有关、对于历史学习有帮助的参考书籍,让学生通过这类书籍来拓展知识、深化所学内容;要求学生的课堂笔记一定要书写准确且全面。课堂笔记是期末预习的有效工具,一份完整的笔记,可以节省很多翻书、找课本的时间,并且能更准确地抓住考试的重点和记忆里的薄弱环节,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

四、独立完成教师交与的任务

每一章节课后的参考题,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完成。这些参考题基本上每一道都与课堂教学重点相联系,它们以巩固知识、增强记忆为目的,是教师必须讲解的知识的组成部分,是历史教学大纲的基础要求,也是学生学习范围内的义务之一。所以,课后参考题学生不但要认真去做,还要把每一道题做对做好。当然,较难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因为这是更高层次的训练,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要监督学生独立完成,不能抄袭同学的作业,避免学生养成依赖性。此外,教师要做好参考题的分析、点评、解惑工作,帮助学生少走弯路,使学生保持更佳的学习状态。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真正喜欢历史、热爱历史,让学生会看、会读、会说、会写。看,可以分为初看、细看、反复看。初看就是预习,要看课本中的概况和本学期所要接触与学习的范围;细看,就是认真仔细地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反复看,也就是复习部分。对印象模糊的,还有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知识,学生要反复熟悉,巩固记忆。会读,指的是阅读与历史知识相关的资料、史实,并加以运用。会说,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讨论,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回答问题,说出自己所想。会写,则是懂得总结重点和难点知识,抓住主要知识点进行整理统计,完整且全面地完成读书笔记,从而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只要掌握了这四种方法,并且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就会变得简单、愉快。教师要细心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中学历史学科覆盖面广,纵横古今中外,上下跨度达几千年之久。学生要想学好这些历史知识,就要学会运用历史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并得出结论。只要学生热爱历史学科,教师能有效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就能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找到学习的乐趣。

上一篇:英语专业教师求职简历下一篇:浅谈中国餐饮业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