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目标计划

2024-06-23

教师目标计划(通用8篇)

篇1:教师目标计划

新的一年,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根据来以往的教学工作,制定自己个人的工作计划,以便于与开展新学期的工作。以下是我的个人工作计划:

一、情况分析

从20xx年踏上工作岗位至今,已经快五年了。在这近五年的时间里,我较顺利的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转换,从一名毕业生到一名合格的小学老师,并有幸安排到了郑州航空港区中心学校,从而使我的课堂教学有了质的跨越式的发展,科研意识也有所增强,科研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如今,我担任了小学英语四年级的教学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怎样才能冲出这一“瓶颈”呢?我认为必须找到自身的不足,对症下药。首先,我感到在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以工作代替了学习,导致自己迷失了发展方向。其次,由于缺乏学习,造成工作中缺乏思考,无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自己逐步沦为"算盘珠子",领导拨一拨,动一动,怎么拨,怎么动。同时,学习上的欠缺,也造成了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理论积淀,因此也就出现了写文章不够透彻,停于表面等问题,也使自己的专题研究大多停留在实践层面,无法提升到理论层面上。

二、发展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

三、具体实施方案

1、专业水平的提高。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

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认真读培训期间每一本教育专著,及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多看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了解更多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这些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2)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汲纳中充实自我。

在英语组老师的帮助下,获得自我发展。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

(3)勤于反思,完善自我。

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每天坚持看博客,坚持写博文。从别人的感悟中理解并反思成长。

2、扎实日常教学常规。

精心备课,细心批改每一本作业,杜绝错批、漏批现象,探索趣味性作业,创新性作业。要求批语的书写要认真、规范,要及时做好批改记录。有教案、不迟到、不坐着讲课、不提早下课、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等;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本学期采用“一帮一”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切实促进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

篇2:教师目标计划

龙王镇小学教师:革远棋

一、成长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在新教育实验中,也明确提出“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打破制约学生素质发展的瓶颈,全力提升教师的全面素养,打造一支本土名师,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而努力。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必须选择专业成长,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寻找职业幸福感。认认真真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实践,堂堂正正地做人,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现将个人的专业成长规划如下:

二、自我分析

我在工作中能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热爱每一个学生。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教学中认真学习他人经验,一丝不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目前所存在的不足是:教学经验匮乏,尤其在科研方面感觉无从下手,管理学生方面经验匮乏,自我感觉功底较浅,遇到问题不能独当一面。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加快自身学习的速度,紧握时代脉搏,紧跟改革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维、新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总结和反思中提升自己。

三、目标

1、总目标

倾心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读书不止,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做个学习型教师。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反思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得失,找出成长的方向,做个反思型教师。专心写作,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做个科研型教师。全心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做个专家型教师。

2、细化目标:

(1)教学方面

认真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理念,观摩名家光盘,汲取名家教学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细而言之,认真备好每一课,备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善于请教,及时总结。

(2)教育科研方面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坚持写教学反思、随笔。

(3)学习方面

每年至少研读20本理论专著,定期阅读《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刊物,做好读书笔记,尤其写好深刻的学习心得,不少于1万字。

(4)师德方面

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紧握教育脉搏。注重自身的修养,发挥榜样的潜移默化作用。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学会用心爱护学生,用民主和智慧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肯定。

(5)其它方面

积极配合、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各种教育教学任务。

四、具体措施

1、保障措施。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师个人专业五年发展规划,实现即定的教学及科研方面的目标,把发展规划的每一个细项都能落到实处,我在制定五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设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保障措施。一个规划的实施能否成功,既取决于个人自身的努力,也在于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老教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所以还请校领导和老教师们多多帮助我,使我能够真正实现教师个人专业五年发展规划。

2、预期的成果及评价。我计划通过五年的时间,力争达到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具有较高科研工作能力、专项结构齐全、专项特长突出、教学训练能力水平高、能够适应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发展需要的教师的水平。

五、成果展现方式

第一年

读完培训指定的书目,有选择的再读一些教育专著;能制作简单的课件。

1、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写有质量的心得。

2、认真研读教材。

3、苦练教学基本功。

4、疏通相关的教材。

5、教育专题研究有实效。

6、远程教育实验能坚持做好。

第二年;

阅读教育书籍,阅读中外名著;加强听课、说课、评课等教学基本功的锻炼;数学素养有所提高;教育机智能在生成性的课堂闪现出光芒。

1、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2、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并做好笔记。

3、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失。

4、认真进行教育专题研究。

5、能参加各种评比活动。

6、教育专题研究有成果

7、论文能在一些专业的论文评比中获奖。

第三年:

能涉及其他方面的书籍,扩大自己的视野;在教育教学上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自己的课堂有特色;教科研成果显著。

1、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作好师训工作。

2、认真备课、上课,写好教学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3、认真进行课题研究。

4、教育专题研究进入结题阶段。

第四年:

有计划地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教育随笔;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努力地驾驭多种课型,逐渐形成自己的课堂特色。

1、认真研读教育理论专著,有系统的理论基础。

2、认真总结教育经验。

3、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4、所任班级能够成为优秀班级。

5、教育专题研究有实质性成效。

第五年:

在以前的基础上能更多地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教育随笔和论文;有良好的语言素养;能很好地驾驭多种型,有自己的课堂特色。

1、坚持写作。

2、认真总结教育经验,多听别人的意见。

3、完善教学中的细节。

4、保持一颗童心。

5、在优课评比中获奖。

篇3:教师目标计划

近些年来,为了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为农村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我国一直在加大农村教师培训的力度,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培训在全国上下蓬勃兴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项目要数“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简称),该项目自2010年启动实施以来,共培训农村教师将近700万人次,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作出了贡献。

但是,一些地方和培训机构在实施“国培计划”过程中存在培训目标定位不当的问题:有的漠视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缺乏针对性;有的虽能照顾到个体的学习需求,却忽视了国家政策的要求;还有的仅止于满足学员的现实要求,缺乏前瞻性和引领性,如此等等,都不利于“国培计划”的有效开展。鉴于培训目标是培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整个培训过程具有统领和导向作用,如果目标定位不当就会导致整体的培训活动出现偏差,本文拟就“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的目标定位问题谈谈看法,进而对达成目标的路径提出建议。

二、“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目标定位的依据

目标定位并非可以凭空设想、主观臆断或者任意而为,必须依据学习者的培训需求,必须遵循教师的成长规律,还要考虑到国家教师培训政策的要求。

1. 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

“国培计划”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村教师,是一项旨在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的重大项目。因此,培训目标定位的前提和基础是充分了解农村教师的学习需求。在实践中,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具有一种实用主义的学习倾向,当他们感到培训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时,才会去努力学习并尽力掌握所教的课程内容,进而愿意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如果培训目标及培训课程与培训需求脱节,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就会大为减退,最终的培训效果也十分有限。

根据笔者在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省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论,当前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主要集中在如下3个方面,按照紧迫性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或者问题,学习新的教学技能,学习教学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作为“以人为本”的“国培计划”项目,必须积极回应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以此为依据合理定位培训目标,否则就会无的放矢,盲目而低效。

2. 国家教师培训政策的要求

满足个体需求具有首要意义,但并非是“国培计划”的唯一价值所在。按照国家对“国培计划”的政策要求,学员经过培训后,还应在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促进改革的作用。换言之,就是通过实施“国培计划”培养一批“种子”教师,在课程改革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成为推进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生力军。有机会参加“国培计划”学习的农村教师毕竟有限,借助“种子”教师扩展培训效能与受益面,从而整体提升农村学校师资水平,这是国家实施“国培计划”的重要意图,是站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视野下提出的,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因此,教师培训需求是培训目标定位的首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事实上,教师对培训需求的报告往往限于个体自身的学习要求,至于说那些“非个体”的需求则很少顾及到。然而作为一项由国家力量推动的高端培训项目,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必须有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目标要求(如提升学员有效开展“送培送教”的能力、培训其他教师的能力等)和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意识与能力。

3. 教师成长规律

除了契合国家及教师个体的现实要求外,培训目标还应具有前瞻性,引领教师的专业水平迈向一个新的高度或者新的发展阶段。

“国培计划”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一般来说,骨干教师大多有10年以上的教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能熟练,在工作中大多能够独当一面。按照教师成长规律,骨干教师的下一发展阶段应该指向专家型教师。这种实然与应然的差距就是骨干教师的奋斗目标,也是培训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

相对于专家型教师,骨干教师尤其是长期奋战在农村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欠缺的是教育理论知识、研究意识与能力,以及独到的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国培计划”应当把帮助农村骨干教师弥补上述不足作为重要目标,促进骨干教师持续向前发展,为打造乡村“名师”队伍奠定基础。

三、“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目标定位

农村教师培训目标定位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教师的个体需求与国家政策要求有机结合,将解决教师的现实问题与促进持续发展有机结合。

基于上述考虑,“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目标为:立足已有教学经验的提升,聚焦教学实际问题,着力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全面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带头人,为打造乡村“名师”队伍奠定基础。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目标要求:①更新教育观念,增强理论素养,以及教研意识与能力;②深入探讨和研究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进一步提高学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③提高学员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处理并化解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④培养学员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⑤引导学员熟练掌握教师培训的方式和方法。

四、“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目标的实现路径

实现“国培计划”培训目标的路径多种多样,下面结合2010年以来实施“国培计划”积累的实践经验,择其要者阐述如下:

1. 突出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多样性和引领作用

培训课程应当按照“按需施训、量身定制”的原则,针对农村教师紧迫的学习要求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设计,体现课程的实用性、前瞻性、整合性与实践性的特征,以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既适应教育的现实需求,又突出课程内容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作用”。

从课程类型上讲,应将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相结合,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现场观摩考察与体验反思相结合;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相结合;通过对热点问题的理论分析,为农村教师带来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帮助农村教师完善知识结构。

2. 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方式

理论与实践的贯通,是增强培训效果的有效方式。鉴于当前的教师培训过于理论化,更应高度重视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方式。例如,《学案教学的有效策略》这一培训课程按照“理论讲授→现场观摩→实践演练→总结提升”的方式进行,先是关于“学案教学”的理论讲授,然后组织学员深入实习基地的课堂现场观摩,获得直观体验,之后又让学员在实习学校借班上课,亲自尝试一下“学案教学”的实践流程与方法,最后进行教后反思和总结提升。较之集中在高校的“纸上谈兵”,这种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方式突出了培训的实践性和学员的参与性,使学员获得了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效果更好。

3. 积极引导学员开展教学研究

新课程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而不仅仅是实践者。对于农村一线教师来说,更适宜的研究方式是行动研究,即深入课堂的“田间地头”进行“研究”。比如,在“影子教师”跟岗研修环节,可以明确要求学员参加指导教师所在备课组的教科研活动,做到“五参加”:参加集体备课、参加学科教学研讨、参加听课评课(观课议课)、参加校本研修、参加课题研究。通过诸如此类的方式,增强学员的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帮助他们在研究和反思中快速成长。

4. 以赛促练

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重在训练。以赛促练是培训工作的一个亮点。本项目的教学竞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增强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比如说课比赛,先是小组内竞赛,然后各组挑选出若干名选手参加全班比赛。比赛时,来自高校的专家和中小学名师一起组成评委小组,共同制定评价标准,给出评价意见,提出改进建议,各方指导教师畅所欲言。对于学员来说,既得到了理论上的提升,又从专家和同行那里学到了新的教学经验,收获颇多。

摘要:“国培计划”是一项旨在全面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重大项目。若要有效实施,目标定位是关键,必须在全面考虑教师培训需求、国家政策及教师的未来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制订培训目标,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培训目标的有效达成,促进农村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国培计划”,农村教师,目标,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卢真金.论骨干教师培训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模式[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6):48-50.

[2]和润.宁夏实施“国培计划”项目策略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6):150-151.

篇4: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思考

关键词:卓越;卓越教育;卓越教师;培养目标

为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教育部在工程、医学、法律、农林、教师培养等领域启动了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本文基于对卓越及卓越教育的分析,在厘清卓越教师概念的基础上,对教育部启动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分析。

一、卓越及卓越教育的基本内涵

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对概念内涵的把握决定着行动的方向,影响着计划的实施效果。弄清卓越教师培养的概念内涵和目标有必要对卓越及卓越教育和卓越教师的内涵进行辨析。

1. 何为卓越?

考察卓越一词,在古希腊,是与德性(virtue)紧密相关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表征各种各样的卓越不是庸常的德性,也不仅仅是道德的德性,而是多种多样的德性。在一般的语境中,它意味人所能有的所有方面的优点,包括道德、心智、肉体、实践等等方面”[1],是全面优秀的综合体。一般理解,卓越的定义包含了两个要点:其一,卓越是表现得优秀;其二,判断卓越的标准在于事物本身[2]。在英文中,表征卓越的单词则有excellence,Outstanding,Preeminent等。美国的著名成功学大师博恩·崔西对卓越有一个经典的定义:“不断地为自己确定越来越高的目标,然后尽一切可能达到这些目标,你就会成为一个卓越的人”。我国汉语词典则对卓越的解释是指杰出、超出一般,也就是“出色、非常好”的意思。

2. 卓越教育的概念内涵

将卓越模式应用于教育组织,以持续地改善其教育的品质和能力,追求卓越的组织绩效称之为卓越教育或卓越教育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召开的“世界教育论坛”上提出了“全民教育行动框架”,要求“所有的学习者都有权接受卓越的基础教育”。

卓越模式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比较早的是在美国。美国在卓越绩效教育标准中,明确了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模式框架、具体要求和评估指南,用以检验教育组织是否实现卓越教育。此后,高校利用这些标准开展自我评估,力图认清现状、发现长处、找出不足,从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卓越教育引入中国后,被认为是促进学生卓越发展的教育,有人认为教育唯有实现每个学生在其已有基础上的最充分的发展才能实现其本真的使命。每个学生实现在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充分发展,才能称其为卓越发展。

3.卓越及卓越教育的实质

考察卓越及卓越教育的概念内涵,着眼于学生卓越发展的教育是卓越教育,其宗旨就是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并在教育中实现自己最大限度的发展。这里实质强调的是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与可能。其中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生”,更包括了“一般学生”(包括人们所说的“后进生”都有这种可能和机会)[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民教育行动框架”,也是要求“所有的学习者都有权接受卓越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卓尔不群的“少数精英”[4]。美国、欧洲等国开展的卓越教育,基本是以结果为导向,这些结果既包括教育的最终结果即学生学习的结果、以学生和相关方为中心的结果,也包括运营的结果即财政和市场结果、关注教职工的结果、组织的有效性结果,以及领导作用和社会责任的结果。卓越教育要求高校关注这些关键的绩效结果,并且要求这些结果能够平衡主要相关方的要求和高校的长短期目标,也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实现学生价值增值和保持高校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的卓越是一个普遍性的要求,取决于兼顾并满足所有相关受益者的需要(受益者包括员工、学生、供应商、社会以及学校的投资人)。

二、卓越教师的基本内涵

观察教育部近年启动的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工程师、医生、法律、农林几个领域的计划名称是卓越教育培养计划或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而在教师教育领域启动的是“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育”二字没有出现。

去掉了“教育”二字,立意何在?查询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2卷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其中把“培养”解释为“教育者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其思想品德、健全体魄的过程。其内涵和教育基本相同”。照此理解,前四个卓越计划中的“教育”二字显得多余。几个计划在实际含义上是一致的。我们认为,不论卓越计划如何命名,几个卓越计划都应该是卓越的高等教育,必然追求的是卓越教育。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是卓越教师呢?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拥有完善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其中在内容上,卓越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标准的最高水平,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最多、最高、最全面,也最能体现终身学习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先进教育理念。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在制定卓越教师具体标准前,首先确定了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卓越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及其整个人的发展尽职尽责;二是卓越教师要精通所教学科专业知识,并深谙教学法,懂得如何教授给学生;三是卓越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管理学生的学习;四是卓越教师要有反思意识,善于从实践中汲取真知;五是卓越教师要使自己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是教学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遵守五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NBPTS针对不同课程和教学对象制定了相应的卓越教师标准。所有的标准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更新与升级。英国则在制订卓越教师标准时规定卓越教师应同时满足核心标准、骨干标准、优秀标准和高级标准。因此,只有个别教师能够成为卓越教师[5]。

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卓越教师的标准,人们对“卓越教师”的理解是相对宏观、宽泛的概念。我国国内学者对卓越教师的理解通常有三种。一是持有“卓越”就是超凡脱俗、非常优秀观点的学者,通常把卓越教师理解为优秀突出、超出寻常的教师,其理想规格是“专业精神朴实高尚”、“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专业能力卓著出色”[6]。二是认为卓越就是对一个个更高目标的追求,就是不断地自我超越,认为卓越人才(当然包含卓越教师)是内在精神和外在事业都卓越的人才,他们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两个基本特征。所谓卓越追求,是指人的道德、价值和内心世界的取向和标准,由荣誉感和人生境界两个层次构成。所谓卓越能力,是指人的知识、才华和成就事业的能力和基础,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两个层次构成。三是多数人认为优秀是在和别人相比较中产生的,在做同一项工作时,卓越的人做得比普通的人工作效率高出很多、工作效果明显好;而卓越,是一种对自己或者对别人的超越。基于“卓越”在中文语境中与“优秀”含义基本相同,也有一定的区别,可以把卓越教师理解为那种不断追求优秀、在内心之中去追求美好教育的教师,即内心怀有崇高教育理想,并不断地付诸行动的教师。他们具有包容进取的师德、坚定的从教信念和从容淡定的教师气质、广博的知识素养和深厚的文化涵养、过硬的教育实践能力。

比较国内外多数学者的不同观点,我们认为卓越教师是具备两个特征的教师。一是个体具有卓越能力和素养,与一般的教师相比,卓越教师显得特别优秀突出、各方面都比他人高出一筹;二是具有很强的自身超越意识。

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

那么,教育部启动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究竟是培养卓越教师的计划呢?还是卓越的教师培养计划呢?

1.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

分析有关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研究论文和申报教育部各类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材料可以发现,很多学校把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卓越教师”或“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人才”上,所选择培养的对象是少数优秀师范生,希望通过对他们实行卓越的精英教育使其将来能够成为卓越教师。这应该说是计划的应有之义,但是,不能诠释教师培养计划的全部培养目标。

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目标是“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答记者问中指出: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旨在推动举办教师教育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明确提出了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强化招生就业环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具有坚持问题导向、反映基层创新、加强分类指导和把握国际趋势等四个突出特点,拟解决我国教师培养中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各试点高校要从创新协同培养机制、建立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从文件中可以看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教师工作司负责人明确说明是为了努力培养“好教师”。

结合以上对“卓越教师”的概念内涵分析,“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和“好教师”都不能等同于以上提到的“卓越教师”,显然,从文件中的明确规定和领导的有关解读中,都不能说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在仅仅培养“卓越教师”上,至少从文件的理解和领导的阐释中对计划目标的定位要求比较而言更加宽泛,准确的说法还是应回归文件的提法:“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重点在高素质、专业化,数量是一大批。

2. 已立项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分析

分析教育部办公厅2014年公布的25个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的改革和建设方案可以发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协同培养机制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和保障措施制定、改革成效的预期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色。

25个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项目中有13个项目在培养目标的描述中有培养“卓越教师”或“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毕业生”的字样。

各个项目确定的试验范围也就是卓越计划所选择的培养对象差异更大,可分为“点、段、线、面、体”四个类型。“点”是选择一个师范专业的少数优秀学生进入计划进行培养,“段”是选择几个师范专业的部分优秀学生进入计划,“线”是从全校所有师范专业中选择一批优秀学生进入计划,“面”是把一个师范专业所有学生进入卓越计划进行试验,“体”是全校所有师范生纳入卓越计划的培养对象,对学校教师教育培养体系进行总体改革。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线”包含“段”,“段”包含着“点”;“面”有的含“点”有的不含“点”;“体”包含中“面”,且通常含“线”或“段”。根据我们的统计,“点”类项目有2个,“段”类项目有3个,“线”类项目有5个,“面”类项目有3个,“体”类项目12个。从人才培养目标上看,进行整体改革的项目对所有毕业生的要求与进行“点”类的改革项目要求基本一致。但是,一般在同一个学校如“未来教育家班”的“点”类规格要求上要比总体规格要求高很多。

我们认为,不论哪种类型,只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的要求,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大胆突破,找出解决我国教师培养所存在深层次问题、弥补其薄弱环节的有效措施,带动我国教师教育整体改革创新,就一定能在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上积累和形成经验,带动我国教师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当然,在这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也必然担负着培养卓越教师的任务。然而,根据理解,能够成为卓越教师的只是学生中的少数。在我国,教师培养分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部分。职前教育通常采取的是共时性培养制度,即是将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同时进行。职后教育,教师的成长发展又分规范化的初级阶段、个性化的中级阶段、核心化的高级阶段等,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可以说教师培养和专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漫长历程[7]。卓越教师的形成更是一个教师不断超越低层次需要,走向高层次需要的艰苦卓绝、连续动态过程。尽管我们寄希望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态度,其中的少数优秀毕业生也能够成长发展为卓越教师,但是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卓越教师”上显然是不准确的,还是应该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将其定位在“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上。在这个意义上说,目前已经立项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实施方案还有进一步随之调整的必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卓越教师”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我们国家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卓越教师标准。但是,“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应是致力于每一个师范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卓越教育计划。一个方面,要使学生成人、成才、成师,成为业师、经师和人师;另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拥有崇高追求的目标,具备追求卓越的品质,养成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习性。从而,努力“让平常者不平庸”、“使优秀者趋卓越”。总之,我们所实施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应理解为旨在培养一大批具有追求卓越品质的“卓越的教师培养计划”,而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培养少数精英人才的“卓越教师的培养计划”。据此,我们可以说,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质含义应是卓越的教师培养计划,是实施的几个卓越计划之一,当然,培养卓越教师是其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 何怀宏. 比天空更广阔的[M]. 上海:三联书店,2003:105.

[2] 章乐. 人之卓越的丧失与制造平庸的教育[J]. 教育发展研究,2012(21).

[3] 王占宝. 论卓越教育的可能与策略[J]. 学术界 (双月刊),2007(2).

[4] 赵玉成,钟启泉. 回到常识才能谈点基础教育[J]. 上海教育,2014(4).

[5] 王颖华. 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

[6] 金业文.“卓越教师”培养:目标、课程与模式[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6).

[7] 刘建清. 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 教师教育论坛,2013(7).

篇5:教师自我发展目标计划

能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耕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工作干好,对待学生有爱心、有耐心,师生关系融洽,由于本人工作经验不足,专业基础知识也不是很扎实,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可能还存在很多问题,社会在发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针对以上情况特制订了个人成长计划。

二、近期个人发展规划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素养,学习补充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让自己的工作得心应手。

2、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实践,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型的老师,善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3、利用现代化网络资源,加强对教材的梳理,多看名师课堂实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三年发展规划

1、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扎实学好专业知识,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职位,并有所发展。

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内涵的老师。

3、不断锻炼自己,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及基本功及做人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做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4、关注高效课堂的教学研究及实践,并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领导省心的教师。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基本功训练,让自己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勤练基本功。在基本功方面,我的粉笔字还有待提高,以后我会好好利用学校的一日一练,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勤听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多思考,勤质疑,在探索中不断完善自己。

2、做一个勇于课堂实践的老师,课堂是老师能力检验的一个大舞台,认认真真的上好每一节课,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做一个学习型的老师,不断探索、总结自己的教学行为。

3、坚持写教育反思,坚持写教学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写教学反思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4、利用现代化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使教学高效快捷,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教师自我发展目标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更新观念,努力研究学科特点,善于积累,勤于反思,大胆探索,不断更新,促进自我发展。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个人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研究教学计划,使制订的教学计划既符合教学大纲对教学的要求,又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协调一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包括总体思想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等,并将这些因素考虑到计划之中。

三、预期目标

以“立足岗位求作为”为己任,将“不断提升师德修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今后的工作目标,在学校不断发展的同时,力求超越自我。“多做”、“多想”、“多听”,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自身的坏习惯,将自己改变成一名主动学习者,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具有亲和力、轻松、快乐、幽默的老师,使自己的课堂成为轻松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并能和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知识王国共同学习成长,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

四、分项发展目标与措施

1、基础性素养

(1)有健康、内在、持续的发展动力,努力使自己成为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爱心,不断更新的教师。

(2)注重加强对人文、科技等知识的学习,在不断积累、养成的过程中,使自己具备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

(3)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学会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根源,解决问题方法,不断地设计发展性的目标和任务,能反思、重建,具有敢于探索的开拓精神。

2、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1)努力学习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丰富自身的人文底蕴。了解学科体系、结构、知识,了解教学改革发展动向,并且了解学生,读懂学生。进一步研究教学如何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加深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提升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水平。

(2)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认真反思,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每年要留有痕迹,写一些教学笔记和心得,做一个有思想的新形势下的教师。

(3)优化教学设计。教师应学习和掌握教学设计的思想、方法、技能,并通过不断反复实践和探究,逐渐达到熟练、精湛的程度。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应具备的教学设计技能有:制定教学目标的技能分析处理教材的技能了解学生的技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能

(4)加强教学基本功语言能力

要从语言的规范性、精炼性、清晰性、充实性、情感性、丰富性、机敏性等方面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专业能力

如朗读、背诵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实验设计及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应包括设计高水平的板书、编制教学计划、教案、撰写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和科研报告等方面的能力。

(5)提高反思性教学能力

篇7:2022教师中考目标计划书

(一)本届教师

备考领导小组对初三的工作高度的重视,在人员的配备上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初三级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工作积极、有进取心。相信初三的全体教师一定会不负众望,一定能群策群力,发扬拼搏精神,负重奋进,全面做好中考备考的各项工作。

(二)本届学生

本届初三现有学生154人,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情况相对比较稳定。但同时我们认识到,虽说主流是好的,但“问题学生”也不少,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和行为规范都存在一些偏差。他们的负面作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和班风学风。同时,本届初三部分学科有优势但不明显,学生个人自身发展不平衡,各科的成绩班与班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如何通过全体师生的艰苦努力,力争中考比前几届有突破,对我们将是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考验。

(三)学生家庭

本区域内多数学生家庭条件一般,家长因忙于工作,对子女的学习情况关注不足,学生较为自由涣散。

(四)环境

兄弟学校抓得紧、抓得细、抓得早。在初二期末统考中,我们有明显劣势,个别学科差距很大,学困生群体不小,教育难度较大。

总之,我们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学生起点不高和积极性不佳,但我们备考团队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具体,团结协作。

二、目标与策略

(一)目标

尖子生有突破;上市一级学校学生比率达60%,总成绩要比xx学年更进一步。

(二)策略

“明确目标,根据本校实际,因材施教,关注各校动态,不断提升备考内涵,备考质量”。

三、计划与措施

(一)德育为先作风保证

1、理想教育

对初三年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抓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勤奋创造奇迹,成功来自努力”、“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激励学生,促使他们树立信心,鼓足勇气,最后冲刺。

2、目标引导

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制定出短期和长期目标,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3、方法指导

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指导学法,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

4、心理辅导

关注学困生,我们初三年级的教师要在情感教育上多下功夫,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扶植起步点,把握反复点,促进飞跃点。使全体初三年级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备考复习中。

(二)决战课堂常规为上

1、教学

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做到: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备课组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根据本届初三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有效的中考复习模式和方法,并落到实处。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

(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必须有检查、反馈和巩固。

(4)必须重点关注踩线生。

第三,把要点放在过关。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采取如下措施:

(1)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临界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

(2)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对临界生进行个别辅导;

(3)常与临界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把重点放在精细。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2、备课组

各备课组要做到四统一:“统一要求、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考查”。使教学工作方向明确、优质高效。各备课组加强中考研究,认真研究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以此指导常规教学和复习,抓好专题复习研究,有效地把初三阶段的知识点梳理清楚,以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积极参加市、区的教研活动,增强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信息交流,保证信息畅通,共同搞好中考备考工作。开发备考,不定期与兄弟学校进行联考、共同进行质量分析、备考研究等。还要邀请区教研室莅临调研指导我们的备考工作。

3、测试

重视单元考、月考、联考、区模拟考试,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找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使下阶段教师的日常教学、组织复习、学生复习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更富有成效。同时,认真抓好体育训练,力争体育中考成绩达到更高水平。

4、精细培养

重视培优工作,对前60名学生要加大力度,为他们松绑减压,营造宽松的竞争氛围,力求在和谐的竞争环境中迎难而上,使他们的优秀学科更加优秀,薄弱学科也优秀,确保尖子生培养上有所突破。重视临界生扶持工作,教师要多找学生谈心,树立他们的信心,帮助这些学生平衡发展。要对后进生做到有爱心、细心、耐心;在教育教学上,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表扬奖励优先。

四、家校配合形成合力

定期召开全体家长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家长会,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方面产生互动,发挥整体效果。一次成功的家长会,可使家长对学校、教师充满信心。通过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发展前景和现状,使家长对教师加深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教师和家长之间的障壁,为和谐交流打下基础。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在各方面产生互动,在协作中进步,在调整中发展,从而产生一股整体力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篇8:面向目标的计划合并技术

关键词:面向目标,行为计划系统,计划合并,自动化代理,A*算法

使用面向目标的行为计划系统创建和管理自动化代理的行为是一种强大的技术,并且迅速地在游戏开发者中得到认同。在游戏开发中,计划系统相对来说是新技术,但是学术界使用计划来解决问题己经有多年。所以,找到一个可供游戏开发者用于改进计划系统的研究基础并不困难。计划者可以使用计划合并技术改进当前的计划系统,使自动化代理的行为范围变得更宽,甚至让它们同时尝试追求多个目标。这种技术使用方式有多种,但尚未应用到游戏中。本文描述了在实时游戏的背景下,实现计划合并系统的方法以及使用这个系统的含义。

1 面向目标的计划系统

面向目标的行为计划系统是一种决策算法,它能让程序员摆脱对特定代理行为的选择,将这些选择置入代理自身的感觉-思考-行为的循坏中。使用这个系统的最大好处是减少设计人工代理个人行为的复杂度,同时在代理的总行为中保持很高水准的真实感[1]。

面向目标计划让特定的代理通过追求特定的目标来决定自身的行为。一个代理的目标可能包括破坏一个目标或获得一个物品。在使用代理来记录世界状态的系统中,目标被表现为期望的世界状态。在传统的计划系统中,代理被限制,只能在给定的地点及时机挑选一个最重要的目标。一旦这个目标被选中,一个代理可以将原子行为串联成一个序列来创建一个计划,有时也被叫做运算符。

使用效果和前提作为指导,任何启发式的搜索都可以通过列出一个代理可用来达到期望目标的行为序列来创造计划。文献[2,3]中描述了如何为计划目的而使用A*算法。完成后的计划就是代理用来实现目标的一系列行为。

图1展示了制作三明治的部分有序计划和完全有序计划的例子。在部分有序计划的版本中,注意独立的行为相互之间没有顺序关系。但是行为可以有相对的顺序:所有的组成部分必须在制作三明治前获得。通常来说,给予行为的惟一顺序是行为的前提条件所要求的。另外,完全有序计划加强了所有行为的特定顺序,而不管单独的行为是否满足其他行为的前提条件。虽然可以为三明治以任何顺序获得肉、奶酪和面包,但是一个完全有序计划指定了执行这些行为的顺序。显而易见,任何部分有序计划都可以被表现为一个完全有序计划[4]。

虽然绝大多数基于学术的计划算法产生部分有序计划,但是这种类型的计划者还没有在游戏中找到广泛应用。有一些原因解释了为什么完全有序计划能更直接地应用到NPC上[5,6]。

首先,给予一个部分有序的计划,为了执行计划的行为,一个代理在某时不得不明确地或含糊地定义一个完全有序计划。也就是说,代理仍然需要在任何数量的未排序的行为中选择一个行为来第一个执行。在这个基础上,有些原因解释了为什么在其他行为前执行一个行为可能是有利的,但是代理选择第一个行为的原因可以很容易地被抽象到计划者自身。

游戏传统地处理完全有序计划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用A*来创造计划的方便性。因为A*是一个众所周知并且多用途的算法,对于面向目标的计划系统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且A*本质上产生完全有序计划。文献[2,3,4]覆盖了许多用于游戏中实现A*计划系统的实践细节。

2 用于面向目标计划的计划合并

计划合并适用于采取一些独立生成的计划并从中生成一个单独计划的过程,通常伴随着减少计划的总体开销的目的。减少了开销的计划往往也有着产生更合理行为的益处。

利用一个计划系统,可以有很多方式完成这个行为。假设收集道具并返回家的目标叫做道具返回目标。可以写一个收集道具行为来完成这个目标。一个执行收集道具行为的代理会寻找最近的道具,尽可能多地收集,然后带着它们返回家。虽然这是一种解决方案,但很明显,收集道具行为会非常复杂。它需要包括寻路和在道具间移动,拾起道具,寻路回家,以及到达之后放下道具的代码。为了使在一个行为中增加的功能起作用,会挫败拥有一个灵活的计划系统的目的。

普遍会选取两个有重叠行为的计划,把它们合并为一个比单独执行每个原本计划开销要低的单一计划。在这个例子中,代理可以计划独自收集每个道具,产生两个不相关但十分相似的计划,如图2(a)所示。合并这样的两个计划的可能结果是尽可能合并更多的行为,产生单独的计划,如图2(b)所示。当代理执行这个计划时,它会在回家前收集两个道具。

2.1 实现一个计划合并算法

计划合并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计划。文献[1]指出了优化一个计划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一是找到可以被合并的行为;二是如果存在多于一种合并操作的方法,则算出最优的方法来合并行为。分开处理这些问题会更容易,所以我们在本文中采用这种方法。

寻找可合并行为的第一个挑战在于准确地发现什么类型的行为可以被合并。但是简单来说,如果有另一个行为可以用下面的结果来代替被合并的行为,任何行为都可以被合并。

(1)如果行为有相同的有用的效果。

(2)如果用来代替的行为的开销小于被合并行为的开销总和。

如果效果直接为计划中的另一个行为建立了前提条件或者是目标本身的前提,那就是有用的。比如,假设一个代理计划用开火和上膛行为来摧毁目标。上膛行为有很多效果,首先,它使武器有子弹,其次,它减少了代理的弹药量。第一个效果是有用的,因为它完成了计划中另一个行为的前提条件。第二个效果没有用,因为它与计划的执行无关。

如果没有行为本身的信息,搜索可合并行为计划的开销会很大,所以最好寻找那些已知可以合并的行为。在一个已实现的系统中,这意味着要么寻找自己可合并的特定行为,要么寻找已知的可以合并的行为组合。在早些的资源收集例子中,知道代理会有多种计划,每一个都有Returnltems行为。这就是一个要寻找的完美的候选行为,因为知道可以合并两个Retumltems行为。在这个特定的例子中,甚至可以从计划的末尾开始寻找,因为很可能是每一个计划中的最后行为可以被合并。GoTo(Base)也可以与自身合并,因为它显然可以完成同样的效果。

最简单的是,接下来合并计划算法接受由通用A*计划系统生成的两个计划。比如,代理可以把它最重要的两个目标发给计划者,然后把那两个独立的计划发送给计划合并者。对于第一个计划的每一个行为,算法检查它是否可以被第二个计划的一个行为合并,如果可以执行合并,那两个行为被放到一个单独的计划中。从两个计划中放置合并行为前的行为要小心,对于在合并行为后的行为也是一样。如果需要对未合并行为的顺序进行更精确的控制,可以加入评价来决定最好的顺序,并且根据需要重新安排行为的顺序。对于更广范围的可能合并来说,一个完整的计划合并算法应该在每一个计划中检查每一个可能的行为组的综合效果,寻找一连串的行为可以被一个单独的、更廉价的行为所代替的情况。这样一个算法对可合并计划产生非常可观的改进,但是运行起来开销同样巨大。

2.2 超越单代理合并

虽然为一个单独的代理合并两个计划确实可以改进行为,但计划合并同样在分组行为区域中可以提供益处。比如,一个利用计划合并的代理可以合并一个单独的目标和分组目标。在这些情况下,利用计划合并可以允许一个代理在分组顺序下维持它自己的目标和个性,甚至允许代理同时完成很多目标的情况。

2.3 提高行为搜索的战略

搜索带有相似效果的两个或多个计划行为是昂贵的,特别是如果考虑用不同的综合效果代替行为组。如果游戏是快节奏的,代理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目标会变换得更快,甚至可以为它的第二个目标设计计划。确实,如果不能快速执行合并,计划合并是没有用的。

一个可能的减少搜索行为时间的战略是只在计划存在特定行为时才搜索可合并的行为,这可以在计划决策过程中做出决定。对于非常长的计划来说,计划结构本身会带有直接与可能合并的行为的联系,不仅要指示算法立刻进入正确的位置,并且也会通知它是否值得搜索一个合并。在特定类型的代理中,在每一个计划中只寻找特定行为来合并也是值得的。

相似地,也许只在计划目标相容的情况下才尝试合并。相反地,如果两个计划之内的目标不相容,也就没有意义去费力地尝试合并。确实,如果目标不相容,即使为第二个目标做计划也一是浪费时间。这个决定可能最好由程序员做出。显然,攻击和撤退目标永远不会产生可合并的计划,但是算法会在报告没有可合并行为存在之前搜索每个计划的每一个行为。

3 结束语

计划合并提供方法来改进代理在单独或组行为时的可感知智能。虽然可能是一个开销十分昂贵的过程,但应仔细地考虑,可以通过花费一小部分额外的时间检查生成的计划来完成它。文献[5,6]介绍了不同的执行计划合并的系统和方法,也许更适合于比这里描述的代理行为更长的代理。比如,在[6]中描述的计划合并算法特别适合于策略游戏AI对手,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目标,并且可能延迟行为来利用明确的合并机会。

计划是一个多功能的AI系统,有很多的机会来进行扩展和改进。即使在给定情况下计划合并没有用,但其提出的想法可以应用到其他AI系统中,或者甚至是其他的像分级任务网络(HTNs)那样的计划系统中。这种技术提供的行为改进使得代理有更好的智能,同时使玩家有更好的游戏体验。

参考文献

[1] FOUSLER D,LI Ming,YANG Qiang.Theory and algorithms for plan merging [J].Artificial Intelligence,1992,57(2-3):143-181.

[2] ORKIN J.Applying goal-oriented action planning to games[M].Charles River Media:AI Game Programming Wisdom 2,2004.

[3]ORKIN J.Symbolic representation of game world state:to-ward real-time planning in games[R].USA:AAAI Chal-lenges in Game AI Workshop Technical Report,2004.

[4] ORKIN J.Three states and a plan:the AI of FEAR[C].USA:Proceedings from 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2006.

[5]THANGARAJAH J,WINIKOFF M,PADGHAM L,et al.A-voiding resource conflicts in intelligent agents[C].Syato:Proceedings of the 15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2.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开题报告下一篇:英语演讲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