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阅读答案

2024-06-26

九年级语文阅读答案(精选6篇)

篇1:九年级语文阅读答案

荡里的莲花 [参考答案] 1.“我”的行踪

2.高洁,清幽,纯白无瑕,无私奉献(类似词语均可)3.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一个“探”字,将“朵儿”的柔美、可爱、羞涩、俏皮之态凸显无余,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4.使用第二人称“你”,便于面对面直接倾诉感情,亲切自然。

5.希望自己具有莲一样的美好品格,表现对莲的仰慕之情(答出大致意思即可)

[参考答案] 20.阿来,四川阿坝人,藏族作家。为人乐观、平和,幽默、睿智、豪爽、率性;内心丰富,热爱生活,喜欢读书,痴迷于花。作品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等,价值独特,能代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21.(1)比喻。将徜徉在花间的阿来比作嬉游 在河中的鱼儿,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了阿来对花的痴迷依恋和其赏花拍花时的欢快自由。

(2)阿来的作品充满生机,大气,唯美,有恒久的艺术魅力。22.(1)卒章显志,赞美阿来的人生和作品都如花一般绚丽美好,丰富多彩;

(2)与第②段的“未认识阿来之前”(或前文)相呼应,使行文严谨;

(3)照应题目;

(4)使读者对人物的认识更为完整真实。23.BF 扬州的夏日

18、B

19、a在水中央,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 b北海 c五个亭子 拱形 最宜远看 桥洞颇多 d平山堂 20、(1)不好 “悠然”一次含有慢慢的意思,还能体现出坐在船上的人悠闲自得的心情。(2)选B句 运用“唐诗”“山水画”来比喻当时的情景,生动形象写出了环境的优美,很好的表达出“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在水上”这一主题

21、略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你了

【参考答案】

1、(3分)用第二人称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1分),显得亲切自然(1分),用“您”较之于“你”又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1分)。

2、(3分)①小时候的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②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③摇篮前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3、(4分)(1)(2分)“种子”含义为“杂交水稻的种子”(若答“水稻种子”得1分)

(2)(2分)“种子”含义为小时候母亲对“我”(作者)的启蒙和教育。

4、①母亲去世21年,作者对母亲充满思念之情。(2分,感情1分,简析1分,下同)②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支持与帮助,让作者对母亲充满感激、敬重之情。(2分)

③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在母亲身边多陪她,特别是在母亲去世时不在身边,作者充满愧疚(后悔)之情。(2分)

最佳饮料 白开水

6、空气中直径2.5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

7、(1)PM2.5可携带化学物质和病毒进入到人体各个血管,会对人类身体器官造成伤害(2)导致雾霾天气

(一)林书豪的梦想可以复制

17.3分 提出有关林书豪成功(原因)的论述话题。先通过设问引出林书豪,然后通过他人的评价引出林书豪成功(原因)的话题。(符合大意即可)

.18.4分 第⑥段:对比论证。与反面事例作对比,突出了林书豪的成功源于自身的努力。(2分)

第⑨段: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更令人信服,有力论证了追逐梦想对于成功的重要性。(2分)

19.3分 这些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语,强调了林书豪的成功在更大范围内的启示和影响,也深化了本文的现实意义。(或:这些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语,突出论证语言的严密性。也得3分)

跌倒了也要笑

1.跌倒了也要笑。

评分说明:(2分)用自己的话回答意思对也可得分。

2.引出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充当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评分说明:(2分)每点一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举例论证,具体有力的论证了“跌倒了也要笑”的中心论点。

评 分说明:(2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1分。

4.不能,因为③④段讲的是古代的事例,而⑤段讲的是现代的事例,这正好和②段结尾的话“从古到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相照应。如果调换则逻辑顺序混乱。

评 分说明:(2分)答出“照应”1分,答出“调换则逻辑顺序混乱。”1分。

篇2:九年级语文阅读答案

(一)家书(胡凯)

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荡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地道,完了。

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在大学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菊趴到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 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了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去,“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9只崽。今年价好,涨到7块,有卖头儿。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上个月,那只黑老母鸡被隔壁伢子打断了腿,我心疼了好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是痛。叫你哥在学校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透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

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枝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枝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前两天,上面回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咱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样式还挺游行,城里都作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波见写了密密麻麻地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

“对。你哥不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纸,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邦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信收到。钱就寄。

1、从经济状况来看,你觉得延叔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菊的哥哥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你能依据文本分析他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吗?

3、最初的家书密密麻麻写了三大张,说了好多事,这反映了延叔一家三口怎样的情感?最

后延叔又让菊将家书改成短短的六个字,这又是为什么?

4、你觉得这篇小小说有哪些突出的写作特点?试从两个方面结合文本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二)未来的理想燃料——氢能①氢在大自然中分布很广。除空气中含有氢气外,氢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水中11%氢,而地球上则是“二山七水一分田”,水是大量存在的,如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它所产生的总热量比世上所有的矿物燃料放出的热量还要大9000倍。

②氢的热值特别高。将氢气冷却到零下252.72度以下,再给以压力,氢气就变成无色的液体——液态氢。液态氢燃烧时产生的热值是1.4*100000000J/Kg,是汽油热值的3倍,除核燃料外,在其他所有的矿物、生物和化工燃料中居于榜首。

③氢燃料的热效率几乎可达100%。汽车和收音机若以氢气作燃料,可以大大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运行速度。

④氢是没有污染、品质最纯洁的燃料能源。它本身无色、无臭、无毒,十分纯净。它在空气中的燃烧后,只生成水和少量氯化氢,不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铅化合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稍加处理后也不会污染环境,而且它燃烧后所产生的仍是水,水再源源不断地产生氢气,反复循环使用。

⑤正是氢的诸多优点,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研究氢能的世界性机构正致力于廉价制取和贮存氢技术的研究,以期在2020年普及氢发电技术。根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用氢发电的电力将达到世界总电力的20%。

1、请概括出“氢”可作为“未来的理想燃料”的依据:

2、第②段使用了的说明方法,使用这些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

3、第④段“氢是没有污染、品质最纯洁的燃料能源”句中的“最”有什么作用?

4、“氢”作为“未来的理想燃料”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谈谈

使用氢能源要注意些什么,并设想未来家庭中如何利用氢能源。

(三)文言文阅读

王粲字促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①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②。闻粲在门,倒屣③迎之。粲至,看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④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闇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其强记⑤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⑥,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⑦;然正复精意覃思⑧,亦不能加⑨也。(《三国志·王粲传》)[注]

①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②车骑填巷,宾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③倒屣(x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④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⑤强(qiǎng)记:记忆力强。⑥属(zhǔ)文:写文章。⑦宿构:预先谋划准备。⑧精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⑨加:超过。

1、用“/”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正确停顿。时邕才学显著。

2、解释文段中加点词的意思。

(1)奇:(2)一:(3)识:

3、说说文段中画线句“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的意思。

4、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摘选文段中概括性词语回答)

5、用自己的话说出“粲至”“一坐尽惊”的原因。

6、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附录:(作文欣赏:《包容是一把双刃剑》)

天空收容着每一朵云彩,无论其厚薄,因而天空广阔无垠;大海收容着每一朵浪花,无论其清浊,因而大海浩瀚无边。

然而,当云层叠嶂、闪电交加,天空的收容即成了罪魁;当波涛澎湃、狂澜万丈,大海的收容就成了祸首。

自然这个伟大的造物主造就了天空大海,而自然的主宰者也在用爱书写着一本伟大的鸿篇巨制。

母亲经历分娩的痛苦将一个个生命带到世上,因为来之不易,所以特别疼惜。每一位母亲的爱都是难以言语的,因为她爱得深沉。爱的投入,以致忘身于外,将爱倾注于我们。她们的爱可谓包罗万象,将你我的天真善良与自私狡猾统统收容。然而此时,母亲的包容让年轻的生命开始轻狂,他们开始“变质”,开始发生化学反应,将原有的童真置换成了世俗的污秽之物;他们开始像世井地痞般苟且地笑,恶习之爪开始伸向他们尚浅的意志。假如此刻母亲仍然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她们的心头肉,那就要下暴雨了。此刻的包容成了不必要的多余,成了孩子健康成长的阻碍,是他们发生化学变化的催化剂!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沥尽心血,为学生的前途无尽地估算着,无私地用白色的粉尘染着自己乌黑的头发与活力四射的青春,包容地收容着每一位学生,无论其出身贵贱,还是家境贫富,在老师的慧眼中,每一位学生都可能是未来的栋梁之才。但若过度地放纵以致学生滑出轨道,那就同父母的溺爱没有区别了,此刻的包容就成了阻碍学生踏上光明前途的巨石,成了全心全意地付出而得不到丝毫回报的“好心人”。

生活需要包容,因为人无完人。但我们不能包容那些将要蛀蚀我们灵魂的、哪怕是细小的微虫。因为它们会像癌细胞隐藏在身体一角,到了发现它们的时候,它们早已经毓聚集,招兵买马,武装十足地向你全身发起最致命的一击!包容是一把双刃剑,说得一点也没有错。

参 考 答 案

(一)1、这是一个比较贫苦的家庭。从以下的叙述描写可以看出:菊写信是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用的是笔杆裂开的圆珠笔;菊的哥哥要的钱需要凑好才能寄去;去年的债刚刚还清;学校奖给菊那枝笔,她舍不得用;家里分了救灾衣服;信写了三张就没有纸了。

2、菊的哥哥的来信很短,他只表示自己需要钱,不回家过年,对家里的事和父母、妹妹的情况一概不问。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亲情淡薄,对家人和家庭情况漠不关心。

3、这反映了他们有浓浓的亲情希望菊的哥哥分离他们的快乐,安心读书。延叔以这种方式对儿子的冷漠态度表示不满。

4、(1)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例如,冷漠的短信与充满亲情的长信的对比;拆信前的兴奋与拆信后的失望的对比。(2)观看地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情感。例如:“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3)通过细节描写表情达意。例如:“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小心地”,说明菊把信看得很重;“薄薄的一张纸”,说明信的内容很少。又如:“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笔杆裂开”说明家庭不富裕,非常节俭。(4)语言含蓄,耐人寻味。通篇没有一句话明确表明作者的观点,但对菊的哥哥的批语态度却饮食在字里行间。开头和结尾都强调了“薄薄的一张纸”,暗示着菊的哥哥对亲情淡薄。第二封信改为六个字,更是耐人寻味,延叔的不满之情蕴含其中。(任选两点即可)

(二)1、氢的分布很广;热值特别高;燃烧的热效率特别高;没有污染、品质最纯洁。

2、列数字作比较氢的热值特别高。

3、“最”说明氢的纯洁度超过其他燃料能源,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氢有易燃性,要注意储藏、保管;与空气混合后不纯的氢燃烧会爆炸,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检查纯度等。略(谈出未来家庭使用氢能源的方式、方法即可)

(三)1、(1)看重(以„„为奇)(2)全(满)(3)记

2、于是让王粲背诵碑文,王粲背得不差一字。

3、强记默识;善算;善属文。

4、没想到蔡邕热情欢迎的客人竟是一个年幼矮小的孩子。

篇3: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行动研究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讲授法,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阅读速度,流利性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大量阅读技巧来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同时指出初中生应该提高阅读速度, 通过快速阅读来减少阅读时间, 并明确提出阅读流畅性的重要性。然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影响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瓶颈。近年来, 江西省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部分的分数一直保持在平均分26分左右 (总分为40分) , 这种现象仍未被广大初中学生, 尤其是九年级学生及英语教师所真正重视。因此, 为探索更实效的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笔者运用阅读教学策略讲授法对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九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较低的原因

九年级学生之所以阅读能力较低,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 在心理方面, 九年级学生有畏难情绪, 有自我暗示, 缺乏自信, 不相信自己能将英语文章顺畅地阅读好;其次, 九年级学生英语语言功底还不够扎实;学生不能联系上下文来学习, 不能综合概括英语文章的主旨内容;再次, 在逻辑推理方面, 九年级学生还不能准确概括归纳英文文章意思, 缺乏英语语篇的整体意识, 并且也不能分段理解, 很难领悟英语文章作者的精神;最后, 在理解能力方面, 九年级学生对阅读细节缺乏理解, 只看到英文文章的表面, 不能深层分析英语文章。

二、阅读教学策略讲授法概述

笔者根据九年级学生英语阅读状况, 以Janzen & Stoller的ISRI策略训练教学模式为原型, 融入Weaver & Cohen的外语教学模式 (SBI) 以及Oxford的“八步法”训练模式当中的合理成分, 提出适合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阅读教学策略讲授法。这种教学法分为三个阶段:读前活动;读中活动;读后活动。ISRI的特点在于培养学生进行引导理解的策略意识, 教授具体的策略, 并提供讨论和练习阅读策略的机会;SBI强调把多种英语阅读策略训练内容分散并融合到不同时期的英语教学之中;“八步法”提出了学习策略的八个步骤。这三种理论为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讲授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

三、案例分析

笔者对江西省萍乡市某普通中学九年级实验班40名学生实施阅读教学策略讲授法, 并对控制班40名学生实施以课本为基础的的传统阅读教学法的研究状况。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九年级英语阅读调查问卷 (前测、后测) 及前测、后测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拟具体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 如何在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阅读教学策略讲授法;第二, 实施阅读教学策略讲授法对九年级学生带来什么影响;第三, 如何处理阅读教学策略讲授法与传统阅读教学法的矛盾。

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阅读教学策略讲授法比以课本为基础的的传统阅读教学法更能提高九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第二, 实施阅读教学策略讲授法能帮助九年级学生克服了英语阅读的畏难心理,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英语的热情, 提高了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平均分、缩小了分数间的标准偏差;第三, 由于实验在九年级中进行, 实验蒙上了功利性的色彩;第四, 阅读教学策略讲授法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多种阅读策略, 如策略一:限时阅读, 迫使初中生定时定量地达到阅读目标;策略二:整体阅读, 即注重文章大意, 让学生养成不究细节的阅读习惯;策略三:培养初中生用英语思维的阅读习惯;策略四:运用初中语法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准确率和阅读速度;策略五:激发学生兴趣, 科学指导学生课外英语阅读,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策略六:教会学生如何积累词汇与猜测词意。

四、结语

基于上述发现, 得出以下启示:首先, 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阅读教学策略讲授法是可行的、有效的。但是实验时间太短、尤其只在九年级进行, 导致一些结论可能不是很准确。其次, 实施阅读教学策略讲授法时学生可以减少阅读时间, 提高阅读速度和增强理解力。再次, 提高九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有助于九年级师生共同发张进步, 这项研究促使九年级老师不断改进阅读教学方法, 更加关注九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英语阅读策略, 形成很有实效性的英语阅读技巧, 并且能够不断促进九年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江西省萍乡四中在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改革中收益匪浅。运用运用阅读教学策略讲授法, 大多数九年级英语教师改善了英语阅读教学时沉闷的课堂气氛,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九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曾祥敏.国外近十年阅读策略训练研究述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8 (8) .

篇4:九年级语文阅读答案

[关键词]主题阅读 九年级语文 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011

九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急需在短时间内提升阅读能力。主题阅读的推行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加深对所选文章主题的理解。九年级语文阅读训练通常分专题进行,如古诗文阅读、散文阅读、小说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等,分专题阅读可以有效归纳类型题的答题方法,提高阅读答题的准确性,和现行的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有相似之处。主题阅读对中考大有裨益,所以九年级阅读教学最应该推行主题阅读。

一、主题明确,学生会读

主题阅读的主题选择角度很多,可以选择相同作者的文章,可以选择相同写作主题的文章,还可以选择表达感情比较相似的文章。人教版九年级的课文编排是将主题相似的文章组成单元,在学习教材文章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补充相应主题的文章。如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都是以“爱国”为主题的文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还有外国诗两首也是爱国诗歌。针对这个单元的选材,教师要讲解一些诗歌阅读赏析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主题单元后要学会理解诗歌运用象征手法的妙处。

有着明确主题的文章,学生阅读时不会偏离太远,比较容易抓住文章的主旨,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相同文体的文章只要能够把握这种文体的特点就能理清文章脉络。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小说单元,学生只要能找出小说中的人物,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小说主题就可以归纳出来。鲁迅的《孔乙己》就比较典型,只要抓住“孔乙己”这个人物,找出文中对他的各种描写,就可以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就可以归纳出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与孔乙己比较类似的小说还有九年级上册的《范进中举》,教师可以拿过来做对比阅读,加深学生对古代科举制度的理解。对于相同主题的文章,可以根据教材进行文本阅读,也可以补充主题类似的文章,帮助学生对比理解。

二、内容有趣,学生乐读

趣味性是学生钟情阅读的重要因素,相对来说学生比较喜欢阅读有故事情节的记叙文和小说,而对说明文和议论文则不喜欢。九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时往往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总会设计一些问题把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学生在阅读时总是带着对文章深入分析的任务,严重干扰了阅读文章的心境,当然就不会收获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师要为学生精心选择适合阅读的文章,以“趣味阅读”为重点,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快乐。

九年级学生的文章阅读主要与中考相链接,可根据中考热点专题为学生选择报纸杂志中最新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如《中学时代》《中学生》中的文章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符合学生的表达口味,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部分文质兼美的文章。阅读的内容要充满趣味,阅读的方式也要灵活多变。比如可以开展“师生共读”,在师生完成阅读之后进行观点交流,生生之间也要有意见的交换。这样可以促使学生重视阅读,也可以互相监督增加阅读量。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不同的阅读地点,带着学生到阅览室、图书室自由选择图书阅读,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学生到校园林荫道读书,融入大自然,让学生加深对文中哲理的认识和理解。

三、容量适中,学生易读

主题阅读主要是在短时间内阅读多篇主题相似的文章,阅读教学方式与以前逐课分析的方法不同,不能对每一篇文章讲解得特别透彻。教师可以针对主题文章中的某一篇进行精读精解,教给学生具体的阅读方法,然后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边读边领悟。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后,无论面对什么文章,都可以提纲挈领摄取信息,轻松应对文章的主旨概括。当然,教师要注意阅读量安排要适中,阅读量太小,浪费学生的时间;阅读量太大,则会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这是学生在教材上很少接触的哲理性散文。冰心的《谈生命》内容相对简单,只有个别句子内涵比较深刻,如“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只要借助作者借物喻理的写作手法就可以理解。《那树》和《地下森林断想》是作者对大自然沧桑变化的感悟和思考。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对这个单元进行预习,结合预习题卡完成相关任务,课堂上组织学生先阅读《谈生命》,理解文章的内涵后,对《那树》和《地下森林断想》进行略读,比较轻松地完成阅读理解的任务。

主题阅读比较符合九年级阅读教学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整合单元内容,运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每个单元的文章阅读,还可以根据本单元的内容主题适当为学生添加文意相关的文章,拓展课外知识,巩固阅读技巧,还要根据学生的阅读需要创设更好的阅读环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篇5:九年级语文阅读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共5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上阕中的词语▲,既点出了时令,又写出了词人▲的心绪。(2分)

8.有人评价“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写“愁”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妙在何处。(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9—13题。(共12分)

轻松读经典

周国平

①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

②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③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④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⑤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⑥图书市场上有一件怪事,别的商品基本上是按质论价,惟有图书不是。同样厚薄的书,不管里面装的是垃圾还是金子,价钱都差不多。更怪的事情是,人们宁愿把可以买回金子的钱用来买垃圾。至于把宝贵的生命耗费在垃圾上还是金子上,其间的得失就完全不是钱可以衡量的了。

⑦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人们提供的建议。

⑧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就像一个学者只会用这一种读法读经典,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如此,阅读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

⑨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非常遥远。

⑩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就在我们身旁,其中的财富属于每一个人。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凡是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都一定会同意,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从未踏进这个宝库,那是遭受了多么巨大的损失啊。

(选自《简单议论文阅读与欣赏》)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0.第⑨自然段中的“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非常遥远”一句中两个“消遣”的含义各是什么?(2分)

11.怎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请根据选文内容回答。(2分)

12.第⑨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3.“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请结合你自己阅读经典的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阅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和《与顾章书》,完成14—18题。(共14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乙】仆①去月谢病②,还觅薜萝③。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④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⑤,於斯已办⑥。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与顾章书》

【注释】 ①仆:作者谦称。②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③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④重:向往。⑤资,提供。⑥办,具备。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互相轩邈( ▲ ) ②窥谷忘反( ▲ )

③既素重幽居( ▲ ) ④岂徒语哉( ▲ )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16.【乙】文中作者选择石门山作为归隐之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7.有人评价【甲】文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18.【甲】【乙】两文景异情同,请简要概括一下两文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阅读《草木有本心》,完成19—22题。(共11分)

⑴读唐诗,读到这一句:“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很喜欢。清气四溢,而且话说得很彻底。你以为你欣赏我我便应该高兴,你以为把我折下来插进一个官窑瓶里就是抬举我了吗?我有我自己的本心,用不着别人的肯定,哪怕是品德眼光都还不错的人。

⑵突然想:世上什么东西最惨?是次品。

⑶我怎么会从这一句唐诗想到次品的呢?不知道,反正我就是想到次品了。

⑷说次品是婉转的说法,其实就是废品。废品与无用之物是不同的概念,无用之物就是无用,没有什么过错,也许是人们没有想出它的用处,也许是它并不想为人所用就装出一副全不起眼的样子,总之,无用不是褒义,也并不是贬义。但是废品就不一样了,它已经被按照某种希望、某种模式改造、加工(扭曲或者提炼),已经弄得面目全非了,却没有达到被改造的彼岸,没有达到改造者所希望的那种被用的要求,因此被扔在一边,不再被“用”。

⑸我看不起废品,觉得它可悲。

⑹而无用之物有趣啊,它自然——春来草自青,它放任——纷纷开且落。保留了许多可能却引而不发,终于任其凋零如陨叶落花,以一无所有保全了天然。

⑺说到草木,竹子是草木里很有风致的一种。人喜欢竹制的器物,是从人的立场出发的,若是从竹子的立场出发,被人如此看重是荣宠还是不幸则很难说。

⑻要被砍下来,接受简选,然后或劈或凿,又削又磨,甚至千揉百烤,真是苦心志,伤筋骨,可伤可叹。何况还有那些被砍了下来,又因为形状不合要求,或者后来爆裂,或者凿错削坏了……弃而不用的,何等可悲!一旦次了,便什么都做不成了。它永远不能回到山间坡上,做回自由自在沐雨栉风的竹子,而且连露水都不来打湿它,它连哭泣都不能够了。它不再是竹子,而且什么都不是。它既不是竹,也不是竹制品,它没有姓氏,只有一个统称叫作“次品”。

⑼这时它和废铜烂铁等同起来。在废品堆前,我总是同情地想:废钢一定后悔,觉得不如不被选去炼,就做一块倔强的生铁,甚至就做一块丑丑的矿石。为什么一定要成为钢铁?冒着成为废钢的危险。

⑽人总是这样,看到矿石就想到要炼钢铁,看到竹子就想到要做成什么,而且天真地相信,经历的所有折腾劳苦都必然会有报偿,要奋斗就要牺牲,而牺牲了就会成功,至少有意义。似乎没有人肯正视一个真相,或者说因为对成功不可抑制的欲望而假装忽略了它:成功都是用牺牲换来的,而牺牲不一定与成功有联系。许多奋斗和代价根本不会换来成功。

⑾何况世界上有没有绝对的成功?现在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衡量的,而按照他人的意志塑造自己,一出发就是错误的。

⑿一违本性就是错了,再努力就是错上加错,再不走运成为次品,那真是万劫不复。但是一竿竹子要有用,一块矿石要变成钢铁,就是要冒这样的风险的。一个人要成功,是不是也一样?

⒀所以我是这样喜欢这句诗: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

⒁不论是次品还是成品,都不是它的本心。它的本心是做一竿没人理会的竹子,钻出土,解开带绒毛的笋衣,拔节,抽枝,在风里婆娑,在雨中瑟瑟,如果没有葬身熊猫之腹,那等待着它最后结局的是开花,死去……远离欣赏和利用,也远离扭曲的企图,这样自然就避免了厄运。

⒂无用的竹子应该是快乐的。

⒃作为竹子,没有比这更好的命运了。不想有用,就不被扭曲,更永远避免了沦为次品的悲惨。

⒄在无用中保全了自己,这样就不用为了实现一种可能而舍弃生命内在的九百九十九种可能。不是不能,是不忍,不愿,不甘。

⒅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我的“本心”拒绝盛放,也就拒绝了枯萎和零落。

19.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文中“废品”与“无用之物”的区别。(2分)

20.本文题目是“草木有本心”,第⑼自然段却写到矿石,你认为是否偏题,为什么?(2分)

21.第⑽自然段中的“这样”指哪样?“总是”又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2.本文开头作者说读到“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很喜欢,到第⒀自然段再次说很喜欢这句诗。作者为什么喜欢这句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7.(2分)清秋(秋)(1分)孤独、寂寞、冷清、凄凉等(1分)

8.(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无形的愁绪写得具体形象(2分)。

(二)(共12分)

9. (2分)用轻松的方式读经典。

10.(2分)第一种消遣是指以轻松的方式读经典,从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1分);第二种消遣是指消磨时光。(1分)

11.(2分)有个人灵魂的参与;懂得拒绝和排除(一点1分)

12.(3分)举例论证。(1分)以个人读书的经验为例进一步证明只有以轻松的心态和方式读经经典,人文修养才能熏染出来。(2分)

13.(3分)回答出自己读的经典名著的篇名和这部经典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即可。(答出经典篇名得1分,写出对自己的影响得2分)

(三)(共14分)

14. (4分)①比高远②同“返”,返回③向来④说(一个1分)

15.(4分)

(2分)①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花像奔驰的骏马。

(2分)②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

16.(2分)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於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答出一句得1分,得满2分为止)

17. (2分)通过侧面描写(1分),写出了水的清澈(1分)。

18. (2分)不追名逐利,向往大自然,向往淡泊宁静的生活。

(四)(共11分)

19.(2分)废品:面目全非,不再被“用”无用之物:无用,但保全了天然。(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2分)不偏题。举钢铁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事物被改造而失去了“本心”的可悲的下场。

21.(3分)“这样”是指认为折腾劳苦必然会有报偿,要奋斗就要牺牲,牺牲就会成功。(1分,只答“看到矿石就想到炼钢铁,看到竹子就想到要做成什么”不得分)含蓄地否定(批判)了人们对成功的看法。(2分)

篇6:九年级语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一)15.(1)热水(2)通“披”,穿(2分,每题1分)16.C(2分)17.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2分,意思符合即可)18.①学习要勤奋刻苦。②学习要以读书为乐。(2分,每点1分)文言文阅读(二)10.(2分)①好:爱好。(1分)②或:有的人(1分)11.(2分)C(A介词,因为。B连词,表示目的。C 介词,用,D介词,凭借)12.(4分)①每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2分,“会意”翻译正确1分,其他意思基本对且通顺1分)②房屋简陋,里面空空荡荡的,不能遮挡风吹日晒。(2分,一句1分)13.(2分)“不慕荣利”,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分);“忘怀得失”(1分)文言文阅读(三)23.先生之年/长矣 24⑴通“悦”,高兴⑵入侵⑶受刑、受惩罚 ⑷ 赐恩惠 25.B(1分)26.将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你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2分)⑵墨家大师腹黄享忍心杀掉自己心爱的儿子去遵行天下大义,真可算得上公正无私了。(2分)27.下联:腹黄享(钜子腹)行法杀(诛)子,公正无私。(结合材料,符合对仗要求即可)(2分)文言文阅读(四)17.(3分)(1)早晨(2)仔细,周详(3)确实,的确 18.(2分)B 19.(2分)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意思符合即可)20.(2分)对别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和冷静思考。讲究说理的方法,善于用生活小事设喻。(写出一点即可)文言文阅读(五)(2)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说坏话、害怕坏人的批评指责。(2分)11.(4分)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各1分)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1分)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1分)12.(4分)表明观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判断,1分;理由,2分;联系实际,1分。辩证的思考,答“有时能”“有时不能”,只要理由恰当,就可得分。)文言文阅读(六)17。(1)大概(2)兴旺富裕(3)率领、带领(4)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18。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您呢?(意对即可)19。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20。“善”是对诸葛亮对策的高度评价;对诸葛亮的由衷敬佩;请诸葛亮出山的坚定决心;对兴汉事业的必胜信念。

文言文阅读(七)7.(1)居:处在。(2)进:居庙堂之高。(3)归:归依。(4)因为。8.(1)我曾将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9.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10.开放题,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13.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明。(3分)文言文阅读(八)9.荆之地 / 方五千里评分:共1分。

10.⑴舍弃,丢弃⑵什么样的⑶拜访⑷更加评分:共2分。每小题0.5分,意思对即可。

11.⑴这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⑵你不如停止算了。

评分:共2分。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12.非攻(兼爱)(或反对战争)坚忍不拔(或坚守信念)等评分:共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3.示例:甲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物产丰富和宋国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乙先假设“一人耕而九人处,耕者益急”,类推出“天下莫为义,子如劝我”的结论。

评分:共3分。每例分析准确各得1分,语言通顺得1分。

文言文阅读(九)9.⑴ 偏爱⑵慢慢的

⑵因为旧日的恩情,没几天,虞愿就又被召了回来。

评分标准:(2分)翻译正确,完整即可。

11.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评分标准:(2分)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即可。

12.示例:邹忌以家事喻国事,用暗示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主,使他乐于接受。虞愿则是直言进谏,痛斥君过。我更喜欢前者,因为它更易令人接受。

评分标准:(2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1分,意对即可。文言文阅读(十)20、(4分)(1)长,高(2)穿戴(3)躺着休息,睡觉(4)偏爱

21、(2分)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2、(3分)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大意写出即可)文言文阅读(十一)5.①洗涤②生枝蔓说明:本题2分。

6.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说明:本题2分。

7.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说明:本题2分。文言文阅读(十二)9.(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2分,每小题1分)10.(1)通“遍”,遍及,普遍(2)为人所信服(3)击鼓进军(4)第二次(4分,每小题1分)11.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2分)12.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双方交战的过程(4分,每空2分)13.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

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

④“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

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

⑥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3分,任选一处分析,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文言文阅读(十三)

8、C

9、C

10、C

11、(6分,每小题3分)(1)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成年男子(上了山),凿石头挖山,用箕畚(装石头、土块)运到渤海岸边。(评分要点:“箕畚”答对给1分,句子基本正确2分)(2)你太不聪明了!(评分要点:“惠”答对1分,句子基本正确2分)文言文阅读(十四)14.(5分)(1)驱车追赶。(2)第二次。(3)倒下。(4)指责。(5)即使。

15.(4分)(1)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2)能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16.(2分)齐鲁长勺之战齐威王受蒙蔽(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17.(4分)(1)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2)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文言文阅读(十五)

18、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随俗浮沉,也不自我炫耀,行为方正,豁然大度,质朴庄重,不慕名利3分(意思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19、托物言志 议论 君子之德每空1分 共3分

上一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怎么读下一篇:驾驶员服务质量考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