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

2024-05-31

2005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精选6篇)

篇1:2005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

最关心的话题是“税制改革” 最理想的定位是“社会贤达”主要指标

私营企业:344万户

注册资本:42146亿元

从业人员:4714万人

产值:20083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603亿元

出口创汇企业:74443户

出口创汇:人民币1749.68亿元

主要问题

政企关系不够协调

企业之间的拖欠日益严重

企业纠纷解决机制不完善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参加了本次调查,并分担了一半的抽样任务。

现将调查数据分析的主要意见简报如下。

关于私营企业的情况分析

(一)两年来私营企业总量上持续快速增长

(二)两年来私营企业规模稳步扩大

企业的销售额也有增长。2003年底,工商局调查企业的销售额中位数为200万元。工商联调查企业的销售额中位数为640万元。

根据企业的开业年数、企业开业时的实收资本、企业2003年底所有者权益三个数据得出企业的资本年增长率,其中位值为8.8%。

二是企业利润略有回升,销售利润率趋于平稳。上次调查发现,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私营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此次调查发现,销售利润率已经逐渐趋于平稳。

2003年底,工商局调查企业的税后净利润的中位数为7万元,与前面的销售额中位数相比,可得出销售利润率约为3.5%。工商联调查企业的税后净利润的中位数为25万元,与前面的销售额中位数相比,可得出销售利润率约为3.9%。两者数据相差不大。

行业利润差距拉大。此次调查发现,房地产业的利润大大高于其他行业,税后净利润的中位值比处于第二位的“电力煤气业?的利润高一倍多。其他利润较高的行业还有电力煤气、卫生体育、建筑业、采掘业、科研技术业,而利润较低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商业餐饮业。可以看出,科研技术业虽然资本规模处于平均水平之下,但其利润中位数却是高于平均水平的,这与其技术含量高有直接关系。商业餐饮业资本规模不大,技术含量较低,而且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利润低。

三是雇工人数基本稳定。工商局调查企业2003年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值为24人,而工商联调查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值为60人。从纵向来看,私营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基本稳定。本次调查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数与2002年调查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数持平,都是60人。

除了全年雇工之外,企业还雇用一些季节性工人。工商局调查企业雇用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工人数的中位值为5人,工商联调查企业中这类雇工人数的中位值为8人。

(三)近两年来私营企业行业和地区分布呈扩张之势

二是行业分布随着市场准入的放宽而延伸。被调查企业中以制造业和商业餐饮业所占比重最大:制造业比重达到38.2%;商业餐饮业达到24%,这两项合计超过了60%。与上一次调查相比,这两项所占比例基本未变,商业餐饮业的比例略有提高。

三是企业的总部和生产经营场地逐步从农村和集镇向大城市转移。这是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涉足行业的不断调整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关的,也是同大城市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者的努力分不开的。

五是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逐步增强。企业的产品销售范围(或提供服务范围)逐步扩大。2003年,产品销售县外的比重超过一半的企业占60.0%;产品销售省外的比重超过一半的企业占到了30.3%;产品销售国外的比重超过一半的企业占到了8.1%。

(四)近两年来私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与内部管理正在发生变化

本次调查还发现,绝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特别是其“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作用,得到八成以上企业的赞同。但是,绝大多数还停留在实用阶段,是从“加强管理层建设”(73.8%)、“着重加强培训”(70.8%)、“建立表彰激励机制”(68.3%)着想的。

(五)私营企业的贡献逐渐被社会认可

与前几次调查相比,企业缴税金额不断上升。本次调查比2002年调查时的中位数上升了13.6个百分点。税金与销售额的比率基本稳定,保持在4.0%以下。

二是交费未减。企业除了需要交纳国家征收的各种税以外,还要交纳各管理部门、各种组织收的费用。与上次调查相比,企业的交费金额基本保持不变,这表明了企业的交费负担没有减轻。

根据上述数据推断,全国私营企业所雇用的员工中,有一半以上是农民工,有四分之一是下岗职工。私营企业对就业的贡献由此可见。

(六)企业-市场-政府的关系尚须进一步调整

此次调查从若干方面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企业-市场-政府之间的关系。调查表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尤其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企业、市场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不协调的方面仍然不少。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调整三者之间的关系。

显而易见,与被调查企业的纳税、税后净利润和分红相比较,三项支出所造成的负担确实不轻。这就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私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大多数被访业主把他们的企业所面临的贷款困难归咎于手续繁杂、贷款抵押和担保条件太严以及贷款成本太高这三个因素。手续繁杂表明银行的贷款程序不适应金融市场的要求;贷款的抵押和担保条件太严意味着银行的相关条款带有霸王条款性质,不容谈判协商;而贷款成本太高则暗含着银行经营管理人员可能存在寻租行为,迫使企业除了支付贷款利息外还要付出其他“公关?成本。

第二,透过企业之间严重的“三角债?看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本次调查发现,企业之间的拖欠日益严重。被调查企业应收货款和被其他企业拖欠的借款,最高的达30亿元;被调查企业拖欠其他企业的货款和借款,最高的达4亿元。“三角债”所表现的市场信用危机,影响着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透过企业纠纷解决机制看企业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本次调查发现,在发生一般经济纠纷时,私下协商成为较多企业运用的纠纷解决途径。诉诸仲裁或向法院起诉的很少,寻求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行政介入的较多;请求工商联或私营企业协会出面协调的较少,默默忍受的人却占一定比例,更少有人通过组织起来的商会调解纠纷或者诉诸媒体评判是非。

在与管理部门发生纠纷时,请求上级政府行政介入、请求工商联或私营企业协会出面协调,则是最重要的途径,不然,只能默默忍受。因为在现实条件下,这种纠纷多数不是可以通过诉诸法律就能有效解决的,私下协商的办法也不容易奏效。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纠纷解决机制几乎不存在地区差别。东部地区并不因为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化程度较高而能够形成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不同的纠纷解决机制。这说明,无论东部还是西部,依法解决纠纷所需要的法律制度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都未真正形成。

第四,私营企业对完善立法和政府转变职能的期盼很高。此次调查表明,尽管还存在上述种种问题,但被访业主普遍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私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调查表格中所列举的与私营企业发展环境相关的问题,认为有改善的被访业主所占比例,绝大多数在70%以上,只有在私营企业信用制度的建设上面,认为有改善的人所占比例略低于70%。

如何进一步改善私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呢?此次调查的被访业主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见表一所示。

表一中值得注意的是,表示最关心和关心的方面,是对税收制度的改革(87.4%)、贯彻落实宪法中明确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83.1%)、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81.7%)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秩序(80.7%),这几项都是直接关系到私营企业的经济利益。

关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情况分析

(一)私营企业主基本特征

1、基本人口特征

2、私营企业主的职业变迁

总的来看,私营企业主阶层的职业经历是比较丰富的。这个阶层中有来自社会所有阶层的成员,不少业主在开办私营企业之前,从事过不少其他职业。统计显示,干部、知识分子和企业供销人员是这个阶层的主要来源。

3、私营企业主中,共产党员比例占33.9%,其中在2001年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之后入党的占9.4%。

4、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与财富状况

(1)业主及其家庭的收入

统计分析表明,与上次的调查结果相比,2003年私营企业主的个人年收入与家庭年收入都有所增长。例如,上次调查的业主个人年收入平均值为13.8万元,中位数为5万元;这一次调查发现,(2)业主及其家庭的财富

被访业主或其家庭掌握的财富,主要由家庭金融资产、住房原值以及业主个人在其企业中拥有的所有者权益这三项构成。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家庭财富总额中,业主在其企业拥有的所有者权益占85.4%,住房原值占8.3%,家庭金融资产占6.3%。这说明,私企业主的主要财富在其企业里,表现为企业资产。

5、私营企业主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被访业主的家庭生活水平是比较高的,户均年生活消费支出达到7.8万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9万元。但是,不同业主家庭的生活消费支出差异非常显著。在所有指标上,标准差都比平均值大。娱乐保健支出与教育学习上的差距更大,这两方面的差异将造成业主人力资本的累积性差异扩大。

6、私营企业主对其经济、社会、政治地位的自我评价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被访业主对其三种地位的自我评价,基本上是以中间地位自居的人最多。与周围的人相比,认为自己的经济地位居于中上等的人占88.9%。

在社会地位的自我评价方面,认为自己的地位居于中上等的,占87.9%;在政治地位的自我评价方面,认为自己居于中上等的人合计占74.3%。

(二)私营企业主阶层内部的分化

市场经济使中国社会出现了阶层化,也使阶层内部出现进一步的分化。值得注意的新动向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这个阶层内部的分化现象日益明显。最深刻的变化在于经济、社会资源配置迅速向大企业主倾斜。90年代中期,人们曾惊叹为什么这么快就出现了亿元富翁,才过去不足十年,富翁的财富又跃上一个新的数量级,已经出现十亿富翁、百亿富翁。

1、占有经济资源方面的差别

首先是企业资本规模差异很大。本次调查按2003年底企业资本规模的量级划分四个“亚层”:第一、小企业主,企业资本规模在100万元以下;第二、中等企业主,资本规模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第三、大企业主,资本规模在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第四、特大企业主,企业资本规模在亿元以上。

资本规模越大的企业,在销售额、纳税额、纯利润方面都占据优势。见下表。

上述表格表明,不同企业资本额的增长速度是大不一样的,大企业要快得多,但是大企业的资本利润率并不比小

企业高。大企业的资本增长主要不是来自本企业的自身积累,而是由于融资相对比较容易,能够调动的资金更多。相当一部分进入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高利润行业,有实力进行资本运作;参与国企改革,收购、兼并国有企业。本次调查发现,大型企业参与收购、兼并国企的比例要比小型私企高10倍以上。

其次是私人资本的数量差别也很大。本次调查有两点十分引人注目:一是中国私营企业的资本高度集中在主要投资人手里,无论企业资本规模大小都是这样;二是亿元富翁企业主与小企业主平均资本相差近400倍、千万元富翁与小企业主也要相差近60倍,这两个倍数都比上次调查有所扩大(两年前是300倍和45倍),阶层内部大富小富的财富差别之大超出想象之外。

2、不同时期的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来源差异很大

3、占有社会政治资源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本次调查发现,私营企业主的党员比例上升很快(达到33.9%),大型、特大型私营企业主中间的党员比例更高。这是由于近几年大量国营、集体企业管理者改制后加入了私营企业主的队伍,这些企业相对规模较大,而企业主一般原来就是党员。

从以上分析表明:第一、私营企业主阶层内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资源的占有差别越来越大,而且资源更多地向同一批大私营企业主集中。第二、大企业主主要包含这样两种人:一是各类“下海”的干部、转制企业的管理者,还有一些本土的和“海归?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是少数文化素质高、善于组织社会资源、经营成功的“草根型”企业家。

(三)私营企业主阶层同其他阶层的关系

1、迫切希望与其他阶层和睦相处私营企业主阶层在物质财富方面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但是,作为一个阶层,他们整体上保持着相对的低调。这次调查发现,“在商言商,把企业办好”,是私企业主高度集中的愿望。他们都把经营好企业看成是立身之本。居于第二位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和企业形象,做一名社会贤达”,第三位的是“和社会上其他阶层成员和睦相处”,比重高达五分之三以上,远超过其他带有政治内容的诉求。

私企业主作为先富的阶层,回报社会的主要方式是对公益事业的捐赠,63.6%的私企业主曾经有过捐赠行动,捐赠额相差很大,中位数是5000元。不同资本规模、不同政治面目、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组的企业主捐赠数量也不相同。资本规模越大,企业主捐赠额越大。共青团员和民主党派企业主捐赠额也比较多。值得注意的是捐赠行为与文化水平成反比,文化水平较低的捐赠热忱较高,文化高的捐赠积极性较低。

本次调查的企业中有44%业主参与了“光彩事业”,参与方式最多的是“捐款”和参加“修桥铺路等公益事业”。规模越大的企业参与“光彩事业”的比例越高:亿元级的企业参与率为82%、千万元级的为76%、百万元级的是64%,而百万元以下企业仅为40%。

2、私营企业内劳资关系问题较多而且复杂

私营企业中的劳资关系始终是个引人关注的话题。本次调查发现:

(1)雇工工资有不升反降趋势

在各种行业中,金融保险业和科研技术行业雇工平均工资最高;商业餐饮业和建筑业雇工工资最低,月工资在500元以下。

(2)劳保费用的支付呈差异型变化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资产规模在1千万至1亿元的企业所支付的劳保费用最低,可能与这些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多有关。见下表。

(3)社会保险很不理想

(4)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不理想

本次凋查发现,在私营企业中签了合同的员工仅为64%,这就不能使所有的员工的劳动权利得到法律保障,一旦发生工伤事故或出现有关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动时间的争议,员工将陷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本次调查还发现,已经建立工会的企业,不但工人工资较高,企业的税后利润更高。见下表。

(四)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思想政治状况及政治参与状况

1、私企业主最关心的还是本企业的发展,政治诉求并不明显。

被调查的私营企业主在回答“目前有什么具体打算”的问题时,选择“在商言商,把企业办好”的人数最多,达87.8%。排在其后的选择是“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和企业形象,做一名社会贤达”,达75.5%。这种情况与前几次的调查情况基本一致。见下表。

2、私企业主在政治社会经济组织中的任职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问卷调查还反映了一些私营企业主对目前政治参与方式的看法。他们重视统一战线为主的参政方式,但是又不特别看重。他们对“争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选择不仅排在“把企业办好”和“做一名社会贤达”之后,而且还排“在媒体多宣传自己”和“与党政领导人搞好关系”之后。可见,他们对“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样的参政方式虽有相当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更看重“与党政领导搞好关系”,成为“当地知名人士”,有“好的形象”。

3、私营企业主参加的政治性组织和社会团体仍以政协和工商联为主。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社会团体中,私营企业主加入最多的仍然是工商联,达到66.1%;在政治性机构中,进入的最多的仍然是政协,有33.6%的人是各级政协委员;在政治组织中加入最多的是中共,有33.9%的人是中共党员。这种情况说明,在现有政治体制框架中,私营企业主的组织状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4、私营企业主的政治要求多与其企业发展有关。

(五)私营企业主对进一步发挥工商联的商会作用寄予厚望 和行业组织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他们期待这些组织“代表本行业企业的共同利益,维护合法权利”、“协调同行业企业的经营行为”、“加强企业与政府有关方面的沟通”。绝大多数被访者希望工商联增强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在法律咨询、政策解读、管理培训、市场营销、信息中介、疏通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关系、制定行业的管理规范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范文网】

篇2:2005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

(本文内容由网上搜集所得,本网仅做整理处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培训虽然仅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但其在培育和加强能力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并逐渐演变为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您了解中国企业的培训现状吗?当你在为员工设计培训方案及实施过程中,遇到棘手问题了吗?您认为企业中员工培训最大的困惑在什么方面?

为此,中人网策划并组织了“2005 年中国企业培训现状”调查,以期用数据来揭示中国企业培训的真实状况,为企业在今后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借鉴性的数据支持。

我们希望调查结果能够为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所使用,并为中国企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提供理念启发、经验分析与实操指引。

1.不到一半的参与调查企业有正式的、书面的员工培训计划且能执行下去

调查显示,有45.65%的企业有正式的、书面的培训计划,而且能按计划执行;有41.30%的企业有培训计划,但是不能按照计划执行;只有13.04%的企业没有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数据显示大多数企业意识到了对员工培训的必要性,且有相应的计划,但是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有近一半的企业不能按照计划去做,执行力很弱,可见许多企业对培训的重要性还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① 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也有所不同

图20显示了不同性质的企业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性质的企业,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也有所不同。国有企/事业单位中有员工培训计划且执行的比例最高为61.54%,其次为外资/合资企业,比例为45.45%,而私营或民营企业的比例最低仅为38.10%;在有员工培训计划但未执行的比例中,外企/合资企业的比例最高为45.45%,而国有企/事业单位、私企或民企比例相差无几,分别为:38.46%、38.10%。

② 规模越大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的比例就越高

如图21所示,按照企业的不同规模来看,规模越大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的就越多,且执行比率也越高。统计显示:企业规模在100人以下的,仅有16.67%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且执行,而没有员工培训计划的企业比例高达66.67%;企业规模在100—500人之间的,约有41.18%的企业有员工培训计划且能执行;另一方面有员工培训计划但没有执行的比例也很高,达到52.94%;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都有员工培训计划,但执行的比例

也不是很高仅为59.09%。

2.企业对培训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很大,65%的企业需求和培训脱节

调查显示,有34.78%的参与调查企业通常会做正式的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安排培训;有26.09%的参与调查企业通常会做培训需求调研分析,但很少按需求安排培训;有39.13%的参与调查企业很少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数据说明企业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的盲目性,仅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会对培训作需求分析,且按照结果安排针对性的培训;而约有三分之二的企业对安排什么样的培训内容没有明确的认识,随意性很大。这样就对培训的效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① 私营/民营企业培训前做需求分析的比例最低

图23显示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计划也有所不同。

约有77% 国有企/事业单位通常都做培训前的需求分析,但按照需求分析安排培训的比例却不高只有46.15%,有30.77%的国有企/事业单位通常做需求分析,但很少按照需求分析安排培训;私营、民营企业在培训前做需求分析,且按照需求分析安排培训的比例最低,仅为23.81%;而外企、合资企业培训前不进行需求分析的比例最高为63.64%

② 企业规模越大,培训前做需求分析的比例越高,但整体水平仍偏低

如图24所示,对不同的企业规模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表明:企业规模越大的,安排培训前做需求分析且按照需求分析结果安排培训的比例越高,500人以上的企业比例为40.91%;而在培训前很少进行需求分析的企业比例中,100人以下规模的企业比例最高,达到了66.67%。

3.近半数企业高层每年只能接受两次以下的培训

统计显示:有41.30%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2次一下的培训;有13.04%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3—5次培训;有8.70%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6—10次培训;有8.70%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10次以上培训;有28.26%的企业对高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企业高管一般承担着很多的任务,工作繁忙,于是培训对于企业高管来说不亚于是一块“鸡肋”。但随着企业水平的提高,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也应该相应提高,这方面,培训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高管素质水平的提高与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4.企业中层接受培训的次数整体基本于高层持平。

统计显示:有39.13%企业为中层管理者每年安排2次一下的培训;有15.22%的企业为中层管理者每年安排3—5次培训;有2.17%的企业为中层管理者每年安排6—10次培训;有17.39%的企业为高层管理者每年安排10次以上培训;有26.09%的企业对高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统计显示:有28.26%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2次一下的培训;有21.74%的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3—5次培训;有10.87%的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6—10次培训;有26.09%的企业为基层管理者每年安排10次以上培训;有13.01%的企业对基层管理者每年接受的培训次数不确定。

基层管理者是最初步入管理的人群,他们非常需要获取相应的专业知识及管理技能来满足新的工作岗位带来的要求。故企业对管理者的培训有意向基层管理者倾斜。

6.多数企业的培训成本偏低

调查显示,有41.30%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一下;有39.13%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5%;有15.22%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5%—10%;有4.35%的企业每年为员工花费的培训成本,占其员工工资总额的10%—25%。

调查显示,虽然多数企业认识到了培训的必要性,但在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上并不是很大方。若企业加大对培训的投入,必然增加企业的成本,这是多数企业所不愿看到的。可是如果企业能够认识到恰当的培训会对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企业仍然会对培训加大投入。

7.针对高层管理者安排培训内容时,管理技能培训位列首位。

调查数据表明:有74.47%的企业在为高层管理者安排培训时把管理技能的培训列为首选内容;其次是36.17%的企业选择为高层管理者安排专业知识的培训;选择商务技能、基本技能作为高层管理者培训内容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7.02%及14.89%;另外还有4.26%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培训。

8.针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理论培训的比例大幅增加

调查数据表明:有78.72%的企业在为中层管理者安排培训时把管理技能培训作为首选内容;其次是有48.94%的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选择商务技能、基本技能作为中层管理者培训内容的企业比例分别为8.51%及21.28%;另外还有2.13%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培训。

9.基本技能培训成企业为基层管理者安排培训的首选

调查数据表明:有85.11%的企业在为基层管理者安排培训时把基本技能的培训作为首选内容;其次是55.32%的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知识的培训;而选择管理技能、商务技能作为基层管理者培训内容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0.64%、2.13%;另外还有2.13%的企业选择了其他培训。

9.知识企业高管成为最受员工欢迎的培训师

调查显示,企业在安排员工培训时,员工最希望的培训讲师是实战派的知识企业高管,占74.80%,53.20%的员工希望职业培训师进行培训,38.8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咨询公司的高级顾问对其进行培训,26.8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从事本人相关工作的优秀员工为其进行培训,16.8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学院派的知名学者教授对其进行培训,另有2.4%希望其他人员对其进行培训。

10.半数以上员工希望培训安排在工作时间进行

调查显示,58.80%的员工都希望企业安排员工培训的时间是周一至周五的白天,亦即上班时间,25.6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15.60%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由此可见,大部分参与调查者不希望企业安排员工培训占用其非工作时间。

11.员工对培训地点的选择没有明显差异

调查显示,41.98%的参与调查者希望企业安排的培训只在公司内部进行即可。38.93%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度假村,38.17%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会议中心,32.82%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安排在大学校园中,27.48% 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在宾馆酒店中进行培训,另有

1.53%的参与调查者希望在其他地点进行培训。

12.体验式、互动式的培训模式最受员工欢迎

调查显示,员工最喜欢互动交流这种培训形式,占65.65%,64.12%的参与调查者认为体验式培训比较好,48.85%的参与调查者对摸拟操作表示认同,46.56%的参与调查者喜欢专家讲授这种培训形式,17.56%的参与调查者喜欢多媒体演示。

调查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在员工培训工作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企业意识到培训的必要性,但重视程度不高,而执行更弱

狭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即员工的“选、育、用、留”工作。员工培训工作很大一部分承担了企业育人、留人工作。从调查结果可知,我国企业,无论企业大小,是何种性质的企业,对

员工培训工作都没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企业虽制订了书面的、正式的员工培训计划。然而,多数企业仅仅是有一纸计划,而该计划往往是废纸一张,根本不能按计划执行或根本没有执行。致使很多企业的员工认为“企业培训”只是个概念,无法将培训视为企业给员工的福利,利用企业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企业在制订培训时,“闭门造车”现象较为严重,即三分之二的企业在制订培训计划时,忽视了“培训需求分析”,随意性较大,很多企业的计划制订者根本不了解员工真正需要哪一类的培训,哪种培训会对员工未来的工作有本质性的帮助。因此导致员工对企业培训工作满意度不高。

在新的培训计划制订过程中,计划制订者需花大精力了解真正的员工培训需求,并结合本企业的核心岗位员工胜任素质,制订出一套最适合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切实执行。

二、培训工作流程流于形式,多数企业培训沦为“花瓶”

尽管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员工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但这种意识并没有使企业重视员工培训,许多企业的员工培训实则成为了“花瓶”,具体表现在:

多数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制订与员工培训需求脱节;

一半以上的企业在培训后没有进行过培训效果评估,究竟企业安排的培训效果如何,是否对员工有所帮助,该讲师授课风格是否符合员工口味,企业培训负责人不得而知。尽管有些企业认识到了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对其进行评估,但也仅局限在最表层的授课满意度评估层面,极少企业对员工行为改善层面进行评估。

篇3:2005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

1选题符合时代需求,理论创新特征明显

近年,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提高18.55个百分点,照此计算期间平均每年有1700多万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2000-2013年,工业增加值由39931.8亿元增加到217263.9亿元,期间工业增加值增长4.4倍之多。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相对粗放,经济发展依靠重工业推动的特征明显。2000-2013年,我国汽车产量由207万辆增加到2212万辆,钢材产量由13146万吨增加到106762万吨,水泥产量由59700万吨增加到241614万吨。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下的资源和环境消耗非常惊人。2000-2013年,全国发电量由13556亿千瓦时增加到53976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10885亿千瓦时增加到42359亿千瓦时;能源消费总量由145531万吨标准煤增加到375000万吨标准煤,其中石油消费总量由32308万吨标准煤增加到69000万吨标准煤。但是,我国在大幅消耗资源环境的同时,资源利用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和根本性变化。受此影响,我国环境污染由以前的“点”污染、“带”污染逐渐向“面”污染演化,局部地区传统的环境污染还没有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新的、复合型的环境污染又不断涌现出来。如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大范围严重雾霾天气现象;9.2%的地表水丧失水体使用功能,24.6%的重点湖泊(水库)呈富营养状态;有近六成的地下水水质表现较差和极差;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

不可否认,目前全国关键性资源的“面”污染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现阶段亟需缓解我国资源环境承受的压力,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对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改变政策制定者和国民对发展的认识。《低碳环保发展绿皮书——低碳环保双重约束下的中国发展评估报(2005-2011)》一书提出的“低碳环保发展双重约束下的发展观”就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种提升,该发展观不仅考虑到当前我国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的现状,同时还把大气环境稳定性所带来的影响纳入其中。低碳环保发展双重约束下的发展观主张不仅资源禀赋是发展的约束性条件,大气环境的稳定性也是发展的约束性条件,人类社会活动需要在资源环境和大气环境容量容忍的范围内开展,否则人类的一切努力将是徒劳,人类还会遭受“自然灾害”的惩罚。此外,低碳环保双重约束下的发展观认为可持续发展是由低碳、环保和发展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其中低碳和环保是发展的约束性条件,低碳和环保之间存在一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低碳、环保和发展协同时才能实现,三者缺一不可。低碳环保双重约束下的发展观不仅考虑大气环境变化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同时还从“系统观”和“协同观”的角度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这是对当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种丰富和发展。

2所持观点占据前沿,发展评价富有新意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发展实质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较早时期,学者们认为发展的实质就是物质财富和货币资本的增加,后期多数主张发展的实质在于为居民提供丰富的商品和服务,近期学者们提出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发展就是要尽可能地满足人物质的、精神的、生命的需求。尽管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入,但仍然是围绕人的需求、重视发展结果,而忽视发展的过程和消耗。顾名思义,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包括资源、人力消耗、资本技术的投入和产品、服务产出的过程。因此,考虑和评价发展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方面,还要考察生产过程资源、人力的消耗,要考察资本、技术的投入,尤其要考察资源和人力的消耗。当然资源是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内的广义的资源,人力不仅仅是人的数量,还有人的质量,资本和技术也不仅是数量的投入,还有资本、技术的水平和进步。该书不仅提出低碳和环保是发展的约束性条件,并把低碳指数和环保指数单列出来单独进行评价;同时,该书还认为低碳和环保是发展的内容,低碳和环保状况能够直接影响发展最终成果的真实价值,考察发展结果首先要考察为实现发展结果而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把低碳指数和环保指数引入到发展指数中评价低碳和环保约束下的发展,其实就是充分尊重发展过程中资源和人力的消耗。

3研究方法系统全面,研究体系科学严谨

当前在绿色发展国际背景下,低碳经济研究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但是围绕区域城市层面策应绿色发展国际形势,形成推进低碳发展的区域模式与政策体系,展开系统评价的著作还不多见。该书不仅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碳排放核算的理论体系提供学术借鉴,可以为各地区走低碳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提供良好参考。书中的研究方法突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和政策研究相结合,尤其是系统全面地核算全国31个省市2005-2011年间的详细碳排放情况和低碳环保发展指数,总体摸清全国31个省市的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状况。书中的研究体系有着明显的区域性特色,将碳排放核算、碳足迹分析等先进方法融为一体,建立低碳环保发展指数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基础,并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可操作性的低碳发展战略模式及路径,彰显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我国正处于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之际,本书在低碳发展方面的探索,不仅对推进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对我国探索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路径具有帮助与借鉴作用。

4评价模型设计合理,评价结果反映现实

该书中所建立的低碳环保发展指数评价体系从多个角度切入,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地区的低碳环保发展现状,尤其低碳指数指标体系设计考虑到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以及消费方式等低碳发展的核心与潜力部分。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专家调查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有着研究的科学性。此外,本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和城市层面均出现低碳、环保与发展不协调的局面,某些地区和城市低碳、环保已影响可持续发展,这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如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受低碳指数的拖动发展指数在全国的排名下降18个位次,黑龙江省的环保指数则把其发展指数在全国的排名拉低10个位次。而一部分注重绿色低碳、生态和谐发展的地区,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如四川省凭借较高的低碳指数其发展指数在全国的排名上升13个位次,浙江省依托较高的环保指数其发展指数在全国的排名上升6个位次。另还显示,加入低碳环保约束后地区(或城市)发展指数会发生变化,尤其低碳指数和环保指数表现较好和不好的地区(或城市)。该书不仅及时地对不同地区低碳环保发展现状进行详尽科学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更重要的是研究结论能够指导区域发展实践,可以服务区域政策设计和区域低碳发展规划。

摘要:进入本世纪,我国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尤其气候灾害的频发以及雾霾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食品安全等已经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居民身心健康。现阶段,亟需对可持续发展进行重新认识,需要把大气环境的稳定性和环境污染给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中去。

关键词: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

参考文献

[1]A report of Working Group I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Summary for Policymakers[R].2007:2-18.

[2]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4.Sustaining Human Progress:Reducing Vulnerabilities and Building Resilience[R].Published for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33-53.

[3]Yale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Yale University,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Information Network Columbia University.2005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 Benchmarking National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R].2005:3-15.

[4]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评价中心.中国发展指数的编制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12.

篇4:2005中国企业典型融资

年末,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传奇的2005年,以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短期融资券发行等事件为标志,中国金融体制正在加速市场化、国际化。而政府在加大对企业融资关注的同时,各种创新融资手段、融资政策出台层出不穷。

温故2005,意在引策2006,让更多企业为成功融资打下坚实的基础。

持久璀璨——上市融资

资本市场诞生至今,上市融资无疑是最为璀璨和富有活力的一种方式。成功的IPO为企业及其合作者带来了可以衡量的巨额资本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法衡量的影响力、资本空间和想象空间。而百度的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无疑为传奇的2005年再添一道亮色,募集资金1.09亿美元,缔造了首日市值就已接近40亿美元远远超过四大门户网站的股市神话。

就百度企业本身而言,专业的投资及相关人士在整体性特征明确的引导下,越过重重细节,对其形成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首先,百度的主营业务性质清晰明了,同时又有自己的明显特征和比较优势;其次,在行业内具有很好的地位,因而也就具有很强的竞争基础、优势和市场控制力;第三,具有很好的市场、财务表现的成长性和很大的成长空间;第四,清晰的和可实现的商业模式,可以预期的和实现的财务收益及其增长;第五,管理团队具有很强的信心和丰富的经验;而这五点则会一致指向一个结果和结论那就是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和投资者投资的热情和冲动,而作为战略合作者的高盛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在美国乃至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资源及深厚的专业背景都为百度的成功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笔。

财富的临界点——私募融资

2005年11月7日,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2005年中国地产金融年会”公开表示,在当前房地产开发公开发行证券融资受条件制约的情况下,采取私募方式是值得探索的道路。而一份来自盛阳地产基金的《2005中国外资地产基金研究报告》预计,外资地产基金2005年投资将达28亿美元,入华外资地产基金机构数量已超过100家。在2005年年底,私募又成为继REITS之后的热门话题。

2005年,青牛(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迄今为止中国软件行业最大的一笔私募融资。据了解,此次总计31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是由软银亚洲、华登国际和中科招商等国内外著名投资基金组成的投资团队于2005年4月与青牛软件达成的。

私募融资,是相对于公募融资而言更快捷有效的一种融资方式,通过非公开宣传,私下向特定少数投资募集资金,它的销售与赎回都是通过资金管理人私下与投资协商而进行的。虽然这种在限定条件下“准公开发行”的证券至今仍无法走到阳光下,但是不计其数的成功私募昭示着其渐趋合法化;并且较之公募融资,私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由此成为众多企业成功上市的一条理想之路。

与公募融资相比,私募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不失为企业与券商之间的一种双赢选择。

首先,潜在的投资人和参与者不同,发行成本低。私募针对的是社会上不特定的投资者,融资亦是通过在社会上招募完成的。一些暂时无法上市的项目如果不进行私募,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与公募相比,此种方式可以节省许多筹资成本。并且,随着资本市场越来越向国际化方向靠拢,国内企业对私募的接受程度也逐渐提高。

其次,可不需要提供担保和信用评级,门槛低。公募融资对于投资对象的要求比较苛刻,必须通过层层审批,经过一系列严格审查之后才有获得投资的资格;而私募则不需要如此烦琐的程序,融资效率大大提高,运作也更为灵活,相应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机会也更大。

再次,监管方式不同,信息披露程度要求低。私募融资虽仍要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但私募证券的发行不需要进行证券注册登记,只须在证券发行后备案,同时对相应的信息披露程度要求比较低,曝光率也少得多,更具隐蔽性。此外,私募融资更有利于建立机构间的战略合作。私募融资不仅仅意味着获取资金,新股东的进入也意味着新合作伙伴的进入,这无论是对企业的当前还是未来,影响都是积极而深远的。

中介机构做私募的难度并不比公募小,而且还要讲求更多的技巧。例如公募的价格是既定的,不存在协调的问题,而且基本上没有发不出去的担忧。而私募就不同,投资方对项目会非常挑剔,善于讨价还价,因此,需要找到一个让买卖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来。

成功的私募有三大关键要素。

首先,中介机构要有良好的投资者资源,能够根据企业融资需求寻找合适的投资者。这是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决定了私募的成功与否。目前私募市场上的投资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外资、风险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它们的投资喜好和要求各不相同。对外资而言,往往看重的是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喜欢追求长期回报,投资往往是战略性的;风险投资机构追求资本增值的最大化,他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上市、转让或并购的方式,在资本市场退出;产业投资机构的投资目的是希望被投资企业能与自身的主业融合或互补,形成协同效应;而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往往是为了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良好的投资者资源,为私募的成功点燃了希望,但对于券商来说,设计一种科学、合理的融资方案,包括股权定价、支付方式、股权结构,等等;则成为了融资成功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此外,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私募与兼并收购有所不同,兼并收购买方只有一个,而私募则往往要面对多个投资者,每个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各有差异,需要一轮一轮地谈判,所以,券商沟通的目的就是要为大家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由此推动融资的进程。

市场的国际化与日益膨胀的融资需求促生了私募基金机构的日益增多,已成为财富累积的临界点,其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惊叹。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制度与体系的不断完善,私募通向阳光之路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创新主流——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2005年,在融资渠道多元化对于80%以上的房地产企业仍然只是一种呼声的时刻,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2005年迅速成为各方讨论,竞相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REITS始终是镜花水月,短时间内在中国无法实现。于是,也出现了创新类型的准REITS产品,并且,一段时间内将占据主导。

被誉为国内首只“准”房地产投资基金的“联信·宝利”中国优质房地产信托投资1期于2005年3月11日公开发售。原定30天的推介期,提前在3月25日便已结束发行,认购金额达8515万元。“联信·宝利”2期则于4月份正式发行。

信托一般都是为特定项目募资且一般只发一期,而“联信·宝利”先募集资金再选择投资项目、分多期连续发行,这只产品首次引进受益人大会制度、中介机构参与管理、按照公募产品要求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的信托计划,增加了透明度,这些都使得该信托更类似于REITS。之所以称为“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原因在于:REITs属于有分红比例的规定、税收优惠的投资产品,属于股权类的投资产品,而“联信·宝利”是用签订信托合同的方式募集资金, 本质上是债券类产品,属于信贷融资;房地产基金一般可以获得5亿以上的筹资额以及200份以上的发行规模,而“联信·宝利”此款产品初期的募集金额仅有8000多万元;在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投资中,投资者可通过购买REIT的受益凭证方式进行投资,收益凭证可以在美国的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联信·宝利”显然缺乏这样的流动性。此款产品而要消除这个“准”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房地产信托基金在发展中会遇到法律上的种种障碍,但从“联信·宝利”这款产品的运行情况可以看出,房地产信托基金在中国大有所为,一方面有助于解决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困境,另一方面也为有意于投资房地产的投资者提供了投资路径。目前来看,一步发展到房地产信托基金的形式并不现实,但不断的“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推出,不断地创新,将会使其离REITs越来越近。

债券市场新契机——短期融资券

2005年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短期融资券,标志着债券市场出现发展契机,银行间短期融资券市场已经启动,在企业直接融资领域迈出了重大步伐。至 9月20日,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量已经达到512亿元。一时间,众多中国企业成为这个新措施的受益者,得到了比银行优惠得多的利率和实惠。

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债券市场金融改革和创新积极推进,发行主体范围不断扩大。从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到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的推出,再到国际开发机构境内发行的首单人民币债券——熊猫债券的诞生,进一步促进了债券市场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短期融资券打破了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在债券发行中的垄断地位,同时打通了货币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连接,进而形成包括货币市场和实体经济在内的更广泛的市场利率结构。

资产证券化新宠——资产支持证券

资产支持证券,又称RMBS,是指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构建资产池,通过信用增级等手段以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为基础发行的证券。2005年12月,建行成功发行中国第一只RMBS产品,总额达30亿元人民币,因其基础资产良好、分层合理、部分投资机构受限、利差空间巨大而受到众多投资人追捧。

作为资产证券化产品,RMBS的信用等级要高于公司债券且有良好的稳定性,这成为建行此次发行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建行本只资产支持证券而言,由于涉及15000多按揭人,巨大的统计分散性、分层的结构设计使得偶尔一两户违约不会影响优先级受益人的收益。并且,作为国内最早从事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银行,建行的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仅为1.23%。更为抢眼的是,建行因其资产池资产优良、分层设计,成为本次RMBS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基础,投标空间巨大:以A档产品为例,即使基本利差达到200BP,后面各档风险收益仍显合理,而市场合理利差只有100~120BP,其间的空间约有80~100BP。对这一巨大的空间,最终的结果取决于投标人之间、投标人和发行人建行之间的博弈结果——如果投标人为确保中标而压低利率,则将使最后一层的建行获益巨大;如多数投标人注意到投标空间而将利率抬高,反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进退之间的抉择——民间游资

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最近完成了一项有关中国地下金融规模与宏观经济影响的课题。调查课题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地下信贷规模已近8000亿元,地下融资规模占正规途径融资规模比重平均达到了28.07%。如果考虑到这个指数只是20个被调查省份的平均值,有一定误差,若将5%的误差率纳入指数,由此测算出中国地下金融规模指数区间应该为26.73~29.47。此外,地下金融规模测度结果反映出,近年来中国广义货币中约有3%至4%被地下部门占用,在货币币值不稳定时,地下货币资金的规模有扩大的趋势。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中约有三分之一强的融资来自于非正规金融途径,而农户中也只有不到50%的借贷来自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途径获得的借贷占农户借贷规模的比重超过了55%。在中国,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对地下借贷的依赖性越强。由于中小企业通过正规渠道融资困难,不得不转向高利贷市场,民间高利贷利率大概是银行法定利率的5到6倍,甚至更高,而从事高利贷生意则往往带有黑社会性质,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还有一些企业通过股权融资,空手套来大笔资金,而投资者拿着一张股权凭证,做着遥遥无期的发财梦。根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对民间融资的调查推算,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占GDP6.96%左右,占本外币贷款的5.92%左右。

民间金融越来越成为一个被中央关注的问题。而它也历经了一个从合理到合法,从杂牌军到试图将其编入正规军的过程。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已正式将陕西、四川、贵州、山西等四省确定为实施小额信贷的试点地区,民间贷款公司将得到认可。此举显然是央行的金融创新行为。央行意图借助小额贷款形式,利用民间资金,将新建小额贷款组织的目标客户拓展到农户以外,把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纳入其中,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题。民间融资如洪水,不能堵,只能用疏通的方法将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

民间金融的优点在于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调整融资的具体形式,要求不同的利率,具有天然的高定价能力。同时从信息的完全性方面来看,本地的贷款人能对不同风险的借款人进行筛选并进行有效的贷后监督管理,从而大大降低信息不完全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在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控制上民间金融也比银行具备优势。这使得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间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

民间资本是逐利的,资本的流向以追逐利润为导向,以至炒房、炒煤。而官方的意志是要引导整个宏观经济健康发展。如果制度的设计使得双方的利益达成一致,那么,就是达到最高效率的方式,可以获得长足良性的发展。小额贷款组织的关键是能否发扬民间金融的优势,既使得民间资本获利,同时又能在政府的监控、意志控制范围内,实现官民双赢。成败的关键是民间金融的优势是否在小额贷款组织这种形式中发挥出来。

从草根金融到正规金融体系仅仅是一个开始,贷款额度范围、贷款利率范围、组织形态还在商榷中。希望央行可以大胆创新,同时发挥后发优势,制定多方共赢、有效率的制度,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小额贷款组织,同时要辅以强有力的法律的保护,加强监管。究竟是病急乱投医还是积极创新的光明之路,还要看实施过程中政府在整体与细节上的把握。而总行明确的四省务必在2005年年底放出第一笔款的要求,给我们的融资瓶颈带来了久违的曙光。

绝佳的调剂品——典当融资

这个岁末,典当融资再次掀起一轮热潮。与作为主流融资渠道的银行贷款相比,典当融资虽不是主流融资方式,但由于能在短时间内为融资者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依然可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目前正获得越来多创业者的青睐。

对于企业和个人,典当抵押贷款有三个优于银行贷款的特点:典当贷款手续简便、快捷、省时省力;典当贷款的主要对象是中小企业和个人;典当行的借贷时间、借款额度自主性强。目前,上海市有70余家典当行,连锁经营模式正成为这一“老”行业的“新”动向。近日,又一家典当行——上海东方典当有限公司宣布开始连锁经营,此前,该市华联典当已走上连锁之路。除了经营规模扩张之外,典当行连锁经营带来全新的服务功能。借鉴银行信用卡的借贷融资理念,东方典当公司适时推出了融资“一卡通”业务,典当行实现连锁经营后,市民借款、还款都可就近选择网点,融资更方便。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也促使典当理念发生本质变化,由过去单纯性融资转向融资与理财、投资并重。

2006年的财经年会刚刚落下帷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已将金融自主创新提升到一个空前的战略高度。在盈利模式和博弈格局将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投资策略的重点应转向对多个“主题投资”机会的把握上。证监会在自主创新问题上,引领资本市场走在了其他行业前面,而这一趋势在2006年加速股改的过程当中,只会加强不会减弱。同时,金融创新仍将延续,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将会出现。

2005年,中国的资本市场颇不平静。

面对2006年,企业应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才能在融资路上有所斩获。

篇5:2005中国广告主调查报告

(一)行业振荡对广告主营销推广总费用投入影响大

与2004年相比,2005年被访企业营销推广总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呈现下滑的趋势。与2004年的16.4%相比,2005年被访企业营销推广费用占销售额比重有一定的下降,平均值为10.8%。(图1-1-1)

图1-1-1

一方面,企业效益不断下滑,广告主理性看待和运用促销活动、广告活动;另一方面,主要被访广告主分布在房地产、药品、食品饮料、机动车、计算机及互联网、保健品、通讯产品及服务、医疗器械及服务等行业。其中不少行业因为政策、竞争阶段等多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振荡持续影响2005广告主或者缩减广告投放,或者调整营销推广费用的分配。

(二)企业营销推广费用注重在各营销环节均衡分配,广告费用下降

随着营销精细化时代的到来,广告主注重营销合力,以应对变幻莫测的竞争形势。在营销推广费用的分配情况中,被访企业注重营销推广费用在广告费用、终端推广、公关费用、中间商推广的协调分配;与2004年相比较,2005年企业在广告费用的分配上略有减少。2006年预期的投放比例与2005年比较,广告费用的投放略有所下降,从38.9%下降到38%,而终端和公关推广费用则有所增加。(见图1-1-2)

图1-1-2

(三)市场“碎片化”加速广告主营销传播模式转型

由于产品多样化和消费者收入的差距拉大,大众市场向分众市场转化,“碎片化”市场特征明显。2005年企业营销传播模式表现为两大特征: 其一,企业趋于多元的媒体选择策略并着力传播活动创新;其二,广告主加大对新媒体的运用手段,把不断涌现的新分众媒体当作新的传播手段。

(四)广告策略呈现鲜明的品牌导向

企业传播策略日趋复杂而慎重,多层级的广告目标和多元化的广告种类共存。

其一,广告主希望通过广告活动达到的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或保持品牌知名度;(见图1-2-2)

图1-2-2

其二,企业使用的多种广告种类中产品广告、品牌广告平分秋色,广告主针对不同的目的有选择地使用广告种类;(见图1-2-3)

图1-2-3

其三,企业判断广告活动有效性的三大主要标准——销量的增加、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见图1-2-4)

图1-2-4

(五)企业领导人依然是影响广告决策的重要力量

在广告专属部门制定、执行广告计划的过程中,企业领导者成为影响广告决策的重要的力量,尤其在企业的媒体选择环节格外明显。

二、广告主在广告市场中主导力量发生转变

2005年48.6%的被访企业认为媒体是广告市场的主导力量,与2004年相比升幅较大,上升了13.5个百分点;而42.5%的广告主则认为广告主是广告市场的主导力量,与2004年相比下降了1.4个百分比。(见图2-1-1)

图2-2-1

其一,媒体资源依然是垄断资源、稀缺资源,广告主在媒体价格制定的议价能力较弱。与2004年同期比较而言,2005年上半年多数被访媒体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媒体广告时间/版面、广告刊例价格和广告实际价格,其中,广告刊例价格和实际广告价格的涨幅要明显高于其广告版面/时段的供给的增长,媒体实行时段/版面供给与价格的双升策略,掌握广告价格的单方定价权。

其二,创新的媒体形式、媒体组合、良好的媒体环境和品质对广告市场有直接的影响;

其三,媒体为广告主提供的服务向企业营销活动的纵深发展,媒体在广告传播活动中这种活跃的表现,使得2005的市场媒体主导导向鲜明。

其四,企业加大与媒体经营单位直接合作,企业通过广告代理公司购买媒体呈现下滑的趋势。2005年被访企业通过广告代理公司购买媒体费用的平均比例相较与2004年下降12个百分点。(见图2-1-2)

图2-1-2

三、广告主与广告公司合作的不稳定性和多边性加剧

媒体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广告主营销战略制定提供智力支持,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分流广告公司的业务,尤其是对媒介代理公司而言,其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其深层影响是对广告公司生存基础——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挑战。广告主与广告公司合作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被访广告主没有固定广告公司合作的趋势加强;二是合作时间逐渐缩短。

数据显示,2005年广告主与广告公司的合作时间在一年以下的被访广告主达到49.6%。同时,没有固定合作的广告公司的被访广告主达28.4%,较之2003年、2004年有大幅度提升。(见图3-1-1)

图3-1-1

(附: 开放题。2003年有效样本量: 93,缺失样本量: 48,总计样本量: 141;2004年有效样本量: 91,缺失样本量: 62,总计样本量: 153;2005年有效样本量: 148,缺失样本量: 46,总计样本量: 194;2006年预期有效样本量: 135,缺失样本量: 59,总计样本量: 194)

(附: 2005年有效样本数: 148;缺失样本数: 46;总计样本数: 194。填答预期2006年题目的被访企业有效样本数: 135;缺失样本数: 59;总计样本数: 194)

(附: 多选题。2003年有效样本数140,缺失样本数:1,总样本数141;2004年有效样本数: 145;缺失样本数: 8;总计样本数: 153;2005年有效样本数: 182;缺失样本数: 12;总计样本数: 194)

(附: 2003年有效样本数139,缺失样本数:2,总样本数141;2004年有效样本数: 147;缺失样本数: 6;总计样本数: 153;2005年有效样本数: 188;缺失样本数: 6;总计样本数: 194)

(附: 2003年有效样本数137,缺失样本数:4,总样本数141;2004年有效样本数: 148;缺失样本数: 5;总计样本数: 153;2005年有效样本数: 189;缺失样本数: 5;总计样本数: 194)

(附: 单选题。2004年有效样本数: 114,缺失样本: 39,总样本数: 153;2005年有效样本数: 179;缺失样本数: 15;总计样本数: 194)

(附: 2004年有效样本数: 108,缺失样本数: 45,总计样本数: 153。2005年有效样本数: 136,缺失样本数: 58,总计样本数: 194)

篇6:2005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

一、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的现状

目前,有极少一部分汽配经销商开展了网上交易,任何与汽车配件销售相关的服务均可在互联网上实现。此类经销店的销售员们都具有丰富的网络知识,他们耐心地帮助没有网上交易经验的顾客完成在互联网上的买卖。如果顾客需要,他们还可免费传授各种有关网上交易的知识。客户只需坐在自己公司的电脑前进入该公司的网站,然后就可以完成所有想做的事,观看该店全貌、下载所需车款配件的图片、了解价格、下订单等。然后就可以安坐在自己的维修店里收到由销售员送货上门的汽车配件。

这是某汽配公司通过网络与客户实现销售的一个实例。这种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实现网上经营,对目前汽车配件销售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中国的汽配厂商/经销商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和利用还只是处于初期。2005年,我们调查了中国107家汽配厂商/经销商的负责人,38%的厂商/经销商有自己的网站也利用过外部的网络,35%的厂商/经销商没有自己的网站但是利用过外部的网络,其余27%的被访者对互联网应用还存在犹豫。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汽配厂商/经销商对自身的网站利用主要是产品展示与介绍,其次为企业宣传与信息发布,网上销售、网上调查、网上联盟和顾客在线服务的功能利用程度很低,而真正意义上的电子

商务的涉及程度还不多。我国的汽配厂商/经销商使用的外部网站很分散,既有新浪、雅虎这样的大众门户网站,也有行业的专业网站,还有百度、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我们从下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汽配厂商/经销商浏览或使用的网站忠诚度很不高,他们会去各种网站上查询产品信息、求购信息等等。

在日常汽车配件销售服务领域,怎样才能做到“零公里”销售?怎样才能为顾客提供最满意的服务?有了互联网,上述两个问题可大大缓解。目前在我国尤其是在大中城市里这种通过互联网实现合作&交易的事件正在快速增加。

二、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的优点

网上购买汽车配件车不管对于客户、经销商,还是对于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首先,对于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来说,互联网可以更方便地收集顾客购买汽车配件过程中所提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可以据此分析出顾客的购买意愿,从而尽早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配件。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和费用,又抢得了市场先机。其次,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和便捷服务,生产企业可以及时得知配件销售商的库存情况和销售情况,从而调整自己的生产和汽车配件调配计划。汽车配件销售商减少了库存,加快了资金流通,获得了较满意的收益。对用户来说,他们

可以通过互联网,象“点菜单”似的随意选取自己所需要的汽车配件。

市场信息对于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和销售商来说至关重要,而通过互联网即可轻松获得。互联网汽车配件销售商可以给生产企业提供顾客实时实地的信息。这种需求意愿的信息可以帮助生产企业降低汽车配件销售费用,而这种费用通常将占到汽车配件最终销售价格的15%左右。如果算上促销费用的话,这种费用所占比例就更高了。事实上,互联网还可起到一定的广告促销作用。

以前,销售商所经销的汽车配件中总有一部分畅销,而另一部分滞销。滞销部分占用资金所引起的费用就要分摊到卖出去的汽车配件上。通过互联网,生产企业和销售商都可以及时避免生产和销售市场销售不好的汽车配件。有了互联网的便捷服务,不仅仅节约了时间和费用,更重要的是,互联网还可引起一种观念的变革,使汽车配件生产企业、销售商和顾客贴得更近。

三、我国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和电子商务,已经开始呈现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内的许多大中型汽车修理企业建立电脑管理系统,实现了内部联网。这种网络覆盖了整个维修业务。从业务接待到派工领料,再到检验结算。电脑化的实时控制使经营者可随时了解到厂内的实时状态,从而可以进行监控,并且大大提高每位员工的工作效率,更重

要的是可取代手工做帐和对帐,加强配件管理。

与此同时,眼下一些经营规模较大、业绩较好的汽车配件经销商也引入了电脑化管理。由于汽车配件产品种类繁多,因此对使用此类管理软件的人员要求较高,必须经过一段时期的培训才能上岗。此类汽配经营管理网络涵盖了汽配经营的全流程。从产品入库、确定零售和批发价格以及按车型、编号等方式分类管理,最后到出货、结算乃至做帐、销帐。连锁经营搞得比较好的经销商已把这种网络管理扩大到了它的整个分销点,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网内网。许多汽车配件经销商都从网络管理中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其最显著的特点就体现在商品的调拨上,通过网络管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起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和电子商务,有人认为,汽车配件电话购物其实也是电子商务,因为两者之间只是通讯平台不同,后台的操作基本上是一样的。其实这种理解并不准确,电话商务和电子商务更象是近亲,在许多方面,电话商务先天不足。首先,消费者从电话中了解的信息很有限,无法充分满足客户要求。其次,如果发广告,或印刷配件目录给客户,由于销售的配件越来越多,使得印刷成本越来越高,而更新速度却越来越慢。另外,在电话中交流时,由于环境、语音、语速、方言等因素的影响,使电话业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出错率不断增加。仅仅作电话商务,经营内容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进一步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四、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改革之路

上一篇:优秀大专毕业生个人自我鉴定下一篇:语文教案之放弃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