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土地资源

2024-06-22

人教版地理土地资源(共8篇)

篇1:人教版地理土地资源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反思

张东彩

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及与学生实际理解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读图、分析文字或图表资料、漫画、景观图片、影片资料等,多给予学生感性认识,丰富其原有的表象,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再达到认识上的飞跃。但是虽然经过精心的设计,力求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但由于面对学生年龄变化和教学经验的欠缺,同时在操作过程中的真实感受,让我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1、要找准切入。以点带面,应选择与本节课的内容联系密切、真实有效、现实而熟悉的事物,如土地资源与人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民以食为天,本节课如果用 “吃”做为切入点,并做为本节课的线索,贯穿教学始终,因为对于吃来说是学生 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熟悉的。而且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利用土地的策略都与人们为了吃而进行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

2、教学中对学生预想不到位,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分寸把握的不是很好,详略处理的不是很好,由于平时面对面的小学生,形成了教学定势,面对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判断事物的能力,所以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还是不能放开让他们自己去探究、体验,讲的太多、太细,以致于因时间紧,该展开的没有展开。

3、本节课虽然选择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在利用所选择的材料利用的有效性还是欠缺。如,我国 18 亿亩的耕地由于利用不合理,正在以几何的比例下降到什么程度,让学生针对这一资料展开学习活动,深刻认识到如何进行土地资源的保护,解决利用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利用,实现知识由预设到生成的目的,选择的材料不一定多,但一定要精,每一项选择都要从知识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通过分析,加工和创造性理解都 得到提高和发展。

此外,还要尽可能多的参与各个小组讨论,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激励学生动脑创新,这样的互动才会更有实效。

篇2:人教版地理土地资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等特点。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

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投影片、挂图。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又是怎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

板书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老师知道学生自读课文P67-68,尝试明白我国土地的利用类型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比重又是怎样的?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什么特点?

明确:我国土地资源特点:

1、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2、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后备耕地不足;

3、人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要求: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板书

二、地区分布不均

多媒体出示图3.9“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指导学生观察我国各土地类型的分布情况。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西向东是如何变化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讲述]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各三组,说明耕地、草地、林地的破坏现状。[展示]漫画

[提问]从漫画中你看到了什么问题?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中还有哪些破坏与污染土地资源的现象?还有哪些乱占耕地的现象?请大家讨论一下,派代表回答。

板书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讲述]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

(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2)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在风沙危害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等。

[展示]防护林体系示意图、沙漠边缘的防护林带景观图

[启发]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护土地资源的作用吗?你还有哪些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

[小结]略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土地资源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1.土地类型多样

2.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二、地区分布不均

1.耕地的分布

2.草地的分布

3.林地的分布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篇3: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若干问题商榷

一、地理插图绘制不科学

地理插图是地理特有的语言, 是地理教学重要的信息源和工具。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比较, 是新课程理念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既有利于学生获取地理知识, 又有利于学生增长地理技能。但是, 新版教材中有部分插图绘制不精确、不科学, 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理插图应有的功效, 不仅给学生认知、理解新知带来困难, 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十分不利。

1. P15, 在图1.18“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地球的位置 (北半球) ”中, 把“太阳”画得距夏至点近 (约5.5cm) , 距冬至点远 (约5.8cm) 。这显然有违于科学事实。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把“太阳”画得距夏至点稍远一点, 距冬至点稍近一点。

2. P20, 在图1.24“五带的划分”中, 图的右上方欧亚大陆的轮廓模糊, 似乎是格陵兰岛的轮廓图遮盖住了这一区域。

3. P30, 在图2.3“热力环流的形成”中, 图b A地标注的红颜色越向上越浓, 会误导学生认为越向上空气密度越大。事实上是:随着高度的增加, 空气逐渐变得稀薄;即使空气上升, 也应是高空空气密度低于低空空气密度。因此, 原图需要调整。调整的一种方法是:用同一颜色表示A、B、C三地的空气密度, 都是下浓上淡, 只是同一高度的高空A地比B、C两地的颜色浓一些就可以了。调整的另一种方法是用同一颜色的“小点点”表示A、B、C三地的空气密度, 只是同一高度的高空A地比B、C两地的“小点点”密一些就可以了。

4. P34, 在“图2.10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中, 代表北半球“盛行西风”的箭头画得应有一定的弧度。因为水平运动的空气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5. P48, 在图2.31“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胁的孟加拉湾低地”中, 等高线直接过河, 显然不妥。这是因为河流水面高程一定要低于河流两岸高程。正确的画法是:等高线通过河流时应向上游弯曲。

6. P78, 在图4.18“河流堆积地貌示意”中,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标注指线指示位置不对, 应由现在的指示位置改为指向河流的上一个弯曲处, 或改为指向现在所指位置的河流的对岸。这是因为河水流向、流速受惯性的支配, 河流在凹岸侵蚀, 在凸岸堆积;所以, 相比较而言, 河流不易于在凹岸形成河漫滩, 而易于在凸岸形成河漫滩。现在“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标注指线指向的是河流易受侵蚀的凹岸, 而不是易于堆积的凸岸。

二、地理数据标注不确切

地理数据是对地理事物定量描述的主要语言, 能准确表示地理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低、快慢等, 明显反映出地理要素间的数量关系、依存关系和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分布、发展、变化等, 是重要的地理事实材料。因此, 地理教材中的地理数据一定要正确, 地理常数的使用一定要前后统一, 图形所代表的地理数据一定要准确, 即数形要统一。但是, 新版教材中的地理数据标注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 P9, 在图1.9“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中, 标注的热带雨林的生物量是2kg/ (m2·a) , 亚寒带针叶林的生物量是0.8kg/ (m2·a) , 前者是后者的2.5倍。按此比例, 如果把代表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圆柱高绘成0.5cm, 那么, 代表热带雨林生物量的圆柱高就应绘成1.25cm, 但是, 图中代表热带雨林生物量的圆柱高实际只绘成1cm。为体现科学的严肃性、精确性, 突出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显著差异性, 给学生读图以尽可能鲜明的视觉刺激, 建议把代表热带雨林生物量的圆柱高绘成1.25cm。

2. P20, 在图1.24“五带的划分”中, 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标成了“23.5°”, 南、北极圈的纬度标成了“66.5°”, 这与教材前面内容中的标注不统一。教材中, 前面内容凡涉及黄赤交角和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标注的都是“23°26′”, 凡涉及南、北极圈的度数标注的都是“66°34′”。因此, 为使学生易于建立起前后知识间的联系, 思考、探索地理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此处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标注宜改为“23°26′”, 南、北极圈的纬度标注宜改为“66°34′”。

3.P47, 在图2.30“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中, 水平数轴代表年份, 在“1840”与“1880”之间标注的是“1760”, 显然错了。此处的“1760”应改为“1860”。垂直数轴代表体积分数, 在“300”与“320”之间标注的是“370”, 也明显错了。此处的“370”应改为“310”。

再者, 根据图的标注, 大约在“1904”年的时候出现了两个二氧化碳浓度的数值。同一时间不可能出现两个二氧化碳浓度的数值。显然, 此处标注错误。建议将代表二氧化碳浓度的两个“小黑点”由上下对齐改为左右稍微错开。

三、文字内容表达不准确

或因为对地理概念理解的不清晰, 或因为对地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把握得不准确, 或因为地理判断不恰当等, 造成新版教材中部分内容表达不准确或语意不明确。

1. P11, “通常, 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 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 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这段内容语意表达模糊。因为, 除“黑子所在区域”之上为“之外”外, “黑子所在区域”之前、后、左、右亦为“之外”, 所以, “之外”方位指向不明。另外, 用“之外”阅读起来也略显不顺不畅, 拗口别扭。

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一是体现在黑子和耀斑出现时间上的同步性, 二是体现在黑子和耀斑出现空间上的一致性。“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的表述, 更多地表达出黑子和耀斑出现时间上的同步性, 而没有充分表达出黑子和耀斑出现空间上的一致性。因此, “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与“太阳活动的整体性”内涵上并不等同, 也就是说, “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 并没有完全体现出“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因此, 建议将教材中这段有关太阳活动整体性的论述修改为:“通常, 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 黑子所在区域的上方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而变化, 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2.P22,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图1.27) , 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这部分内容表述不够全面、严谨。笔者认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只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而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全部,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还应包括由“宇宙物质”构成的“宇宙环境”, 如光照、热量、太阳活动、潮汐引力和潮汐现象、天体撞击等, 还应包括由“岩石圈”构成的“地质环境”, 如能源、矿产、地震、火山、地壳运动及其他各种地质作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等。因此, 建议把教材中的这段内容修改为:“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宇宙物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图1.27) 。”同时, 在图1.27中“大气圈”的外部标注上“宇宙环境”, 并添加从宇宙空间射向大气圈的表示太阳辐射的箭头。

修改后, 教材在此提出既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又包括“宇宙物质”、“岩石圈”的自然环境的概念, 建立起已学“宇宙环境”、“岩石圈”知识与新学“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知识的呼应和联系, 既有利于复习、巩固旧知, 又有利于探究、深化新知, 以便于学生建立起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知识体系。

3. P45, 在图2.26“1991~2007年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中, 图的标题语意表达所指对象不明确。建议在“台风”后添加“对我国”三个字。

4. P57, 分标题“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在“海洋”前加“世界”, 表达上重复罗唆。因为在此语境下, “海洋”就是指全世界的海洋。因此, 建议将“世界”删去。

5. P57, 在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北半球冬季) ”中, 图的标题语意表达不清晰具体。“世界”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从大的单元来看,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可分为陆地和海洋两部分。海洋中有洋流, 陆地上没有洋流。所以, 建议把“世界”改为“海洋”。

6. P60, “阅读”中, “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 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这句话前后矛盾。因为, 如果说两现象交替出现, 那么两现象发生频率就应相等;或者, 如果说一现象发生频率低, 那么两现象就不会交替出现。可修改为:“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 但发生强度和产生的影响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

7. P68, “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力, 两者都属于自然作用。”建议将这句话中的“两者都属于自然作用”删去。这是因为: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有着多种形式的直接和间接的塑造作用。人类活动是外力作用形式中的一种, 但显然不属于自然作用。

8. P73, “在地貌上, 有时候背斜发育成为山岭, 向斜发育成为谷地。但是, 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成谷地, 而向斜……形成山岭。”这段话和上、下文语意衔接不够充分, 对事物发展方向的可能性判断不够准确、严谨。这是因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可能性要远大于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可能性。因此, 原文可修改为:“在地貌上, 背斜常保留住原有褶皱向上拱起的构造形态发育成为山岭, 向斜常保留住原有褶皱向下弯曲的构造形态发育成为谷地。但是, 也有一些背斜……成谷地, 一些向斜……形成山岭。”

9. P85, “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这段内容表述不全面, 同时缺乏地理事项上的对应性。建议修改为:“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和生物循环等过程……”之所以添加“大气循环”是因为:“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一。“大气循环”是地球表层物质运动的重要形式, 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发挥着与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生物循环同样重要的作用。

“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和生物循环”四个循环之所以如此排序是因为: (1) 对应前面“大气、水、岩石、生物”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排序; (2) “生物”是“大气”、“水”、“岩石”等物质存在和发展的产物, 是“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结果。是先有“大气”、“水”、“岩石”后有“生物”, 先有“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后有“生物循环”。

四、知识呈现方式不合理

教材中知识呈现方式的不同, 会影响到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重视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熏陶和能力的培养。因此, 地理教材内容的编排和知识的呈现方式应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但是, 新版教材在这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 P5, 有关行星运行特征的叙述是:“ (1) 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 (2) 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具有共面性。 (3) 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这种由陈述句直接呈现知识的表达方式, 只会助长教师的满堂灌输, 学生的死记硬背,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建议修改为:“ (1) 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吗? (2) 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共同特点吗? (3) 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相互间交角大吗?”这样, 由陈述句改为疑问句, 由直接呈现知识修改为引导学生依据给定的材料在观察、比较、归纳、概括中发现知识,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思索、探究、发现的乐趣。

2. P38, “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 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地区显著, 所以, 盛行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季风气候比较显著。根据图2.15完成下列要求。 (1) …… (2) ……”建议修改为:“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 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 季风气候比较显著。根据图2.15完成下列要求。 (1) …… (2)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比较显著? (3) ……{即原序号 (2) 的问题}”把“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地区显著”删除, 而后提出“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比较显著?”有意留下“布白”、“空穴”, 为学生提供探索、思考的内容和机会;在探索问题 (1) 的基础上, 将思维的触觉深入一步, 有利于学生深化对季风成因的理解和记忆。

3. P77, 在“图4.17河谷的演变”中, 由图a到图b, 河流在凹岸侵蚀, 在凸岸堆积, 河道越来越弯曲, 河谷越来越宽阔, 合乎逻辑, 自然而然, 让学生容易理解。但是, 由图b到图c, 河流的弯曲方向截然相反, 中间转变突兀, 缺乏渐变, 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因此, 建议在图b和图c之间再添加1~2幅图, 示意出由图b中河道到图c中河道弯曲的渐变过程。

参考文献

[1]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胡星荣.解析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1的“新”变化.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8 (10) .

[3]杨国栋, 张明庆.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教材表述比较.地理教学, 2006 (9) .

[4]林先发, 司马志纯.论思维形式与思维方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3.

篇4:人教版地理土地资源

[关键词]地理教学人教版土地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11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相关图表资料,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分布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各类图表,提高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问题、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激发国情意识和保护资源从身边小事做起的科学资源观。

二、重点难点

利用图表资料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并读图分析、列表比较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三、课前准备

班中挑一名学优生担任“博士”,教师与其准备好“博士讲坛”这一活动环节。

四、教学过程

师:播放视频《在希望的田野上》,问道:歌曲中唱到“村庄”、“冬麦”、“牛羊”等生活中的“希望”,正如歌名所说,这些“希望”的根源在哪?

学生看歌词,观视频,答:在田野上(或土地上等)。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孕育地球万物的土地资源。

(设计意图:从歌曲MV入手,带领学生尽快进入上课状态。)

活动一:最炫土地风(土地利用类型)

师: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同学们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

生:(略)(米饭、书本、学校等)

师:同学们切实感受到了土地的伟大,按照用途和利用状况可把土地归类。(展示相应的景观图,明确耕地、林地、草地的含义。)这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分别对应广义农业中的农、林、牧业,因此,统称为农业用地。(同理,明确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含义。)

生:(观察实景图,倾听并配合老师进行归类。)

(设计意图: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图文并茂,直观认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承转:我国的国土面积上土地利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有幸请到有“土地爷”之称的小博士,让我们来聆听博士的科研分析,大家欢迎。

活动二:别说你的土地你无所谓(我国的土地特征)

博士讲坛:(优等生上场)大家好,今天我带来我们团队的科研数据和图表,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1)将教材P68图3.7的“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比较”柱状图转换成表格的形式呈现。这张科研数据展现给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分析数据,得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再来观察这幅柱状图(教材P68图3.8),能说明什么问题?

生:人均农业用地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如果“你的地盘你做主”,960万km2的土地给你,你会如何分配不同的利用类型呢?请3位同学上黑板写出他们心中的理想比例,再对比实际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教材P68图3.9)。大家把现实和理想作比较后,有何感想?

学生写出理想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比例,得出结论:我国土地类型齐全,但耕地少,难利用的土地较多。

小博士接着同学的结论,补充:我国不仅耕地少,后备耕地也不足。

(设计意图:优等生带领全班学习简单但枯燥的图表,附上有趣的活动环节,增加亲切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阶段小结:感谢小博士的精彩介绍,请同学们再次回忆整理,归纳出博士告知的我国土地资源的利与弊。

学生及时整理,总结归纳。

承转:通过“博士讲坛”,我们认识到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不合理,那么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是否均匀?

活动三:在那土地分布的地方

教师展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和《中国地形的分布图》,全班分成4个小组,分别讨论耕地中旱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环境特点,完成表格3.1。(利用自制微视频先进行水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环境特点的分析示范,然后对学生成果进行评价。)

生:观看微视频,学习看图析图用图的相关方法,再通过几种地图对比得到结论,并在组内合作交流,完成表格;全班交流展示、评价;得出结论,即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地区分布不均衡。

(设计意图:通过微视频教学和学生间的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在多幅地图对比下分析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对我国的土地资源有哪些新的认识?学生总结后,教师出示本课的知识结构。

课后实践:参照图3.9,学习小组合作查阅资料,绘制出家乡土地利用构成的饼状图。

(设计意图:回顾课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篇5:人教版地理土地资源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四、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按学习小组分6人一组,共10组。

2、预习教材内容,按课本的活动和案例要求,由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试得出答案。

3、搜集陈埭水资源状况(水资源问题、如何解决等)。

(二)新课导入:

用一张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没有水就不能 “活”)

(三)教学过程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一、判断题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是径流量。(错,降水量和蒸发量)(2)判断正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降水总量。(错,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3)判断正误:降水量大、水资源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乏。(对)

二、读《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抢答:(1)从大洲看,哪个大洲最多?哪个大洲次之?最少的是哪个大洲?

答: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2)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由多到少的是怎样排序的?

答: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问:为什么非洲的降水量比南美洲多,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却比南美洲少呢?

答:虽然非洲的降水量多,但非洲的蒸发量却比南美洲要大的多。导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的公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一 多年平均蒸发量

三、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抢答 1)、我国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答: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2)、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状况

答: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3)、导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答:受季风、地形条件的影响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

(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一 多年平均蒸发量(3)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A、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缺。

B、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极洲除外),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在不同的时代,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请同学阅读教材P67,图3.12“水资源利用的进步”回答:

(1)2000多年前,罗马人用输水渠,引用地表水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靠近哪里发展?

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沿河湖地区分布

(2)1870年美国大平原的移民利用哪些水体发展农业生产,生产规模有什么变化?农业生产分布向哪里发展?

答:采用地表水,生产规模变大;农业生产开始向有丰富地下水的地区分布(3)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水淡化技术发展使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扩展到哪里?

答:水资源缺乏但又靠近海岸的地区

(4)从这个变化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在科技较落后的时代,人类生产活动主要是靠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生产在没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同样得到发展。

教师总结: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就有陈埭的“水污染”事件。课前曾布置同学去搜索相关的资料,接下来我们请部分小组来分享他们的成果。分析陈埭水资源问题及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

(学生上台进行资料交流)

教师总结:可见科技进步、工业发展的同时,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物质上的收获,但是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过度利用和污染等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承转: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 答:不适合,只有小部分是地中海气候,其余多数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干旱少雨,不适合于发展农业

2、以色列如何将水资源由少变多?

答:

1、开源:海水淡化;

2、节流:采用喷灌与滴灌技术、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等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对中国西北农业发展有何启示? 答:采用喷灌与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 探究二:解析咸海的忧虑

1)咸海忧虑什么? 答:咸海的面积不断减少

2)导致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

答: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但主要是人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的地灌溉,特别是从咸海的两大入湖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中提水,导致咸海水量大减,湖面面积不断缩小。

3)产生怎样的后果?

答:使该地区大量动物灭绝,位于咸海湖滨的城镇出现饮水短缺问题,传统渔业衰落等问题。

 探究三: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原因: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

2.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3.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4.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解决措施:

1.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2、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

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推广耐旱作物;改革灌溉技术,如实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 探究四:调查陈埭水资源状况(题目由各小组讨论自行确定)本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人类容易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只是水资源的一部分,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使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缺水,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人类活动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但科技进步又能对水资源的利用上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修建水库、海水淡化等,然而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短缺,因此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途径主要是开源、节流。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来采取开源节流等相应措施,才能令水资源“以少变多”,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八、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性作业:陈埭水资源的调查报告

九、板书设计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3、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1)在科学技术较落后的时代,人类主要靠近自然资源丰富地区发展。

2)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发展不一定靠近自然资源丰富地区。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开源:

2、节流:

十、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方式的转变。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整节课以“问题、案例”组织教学内容,又以“抢答、分析、讨论等”活动组织、开展教学,“激活”地理教学,实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在分析水资源案例的过程中分析方法的掌握,作业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份陈埭水资源的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篇6:人教版地理土地资源

3(人教版)

章末过关检测卷(三)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测试时间:45分钟,评价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5分×11=55分)

“煤”变“油”的这一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据此完成1~3题。

1.煤炭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A.放射性污染

B.臭氧层空洞

C.酸雨、酸雾和粉尘

D.重金属污染

2.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

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 ②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 ③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④我国煤炭资源过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的“煤”变“油”项目应布局于()

A.山西、内蒙古、陕西

B.北京、天津、上海、广州

C.湖南、四川、贵州

D.新疆、青海、西藏

1~3.解析:第1题,煤炭中含有硫元素,在燃烧后会产生硫氧化合物,从而形成酸雨、酸雾和粉尘污染。第2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燃油需求量迅速增长,而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大,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启动“煤”变“油”项目后,可以增大石油比重,从而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第3题,我国“煤”变“油”项目应布局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

答案:1.C 2.A 3.A

读下图,完成4~5题。

4.据图所示,山西省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①山西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酸雨区 ②土地盐碱化面积迅速扩大 ③灰霾天数增加 ④日照时数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造成山东省能源产出平均比重大,但废气排放平均强度较低的原因是()

①拥有较丰富的石油资源 ②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③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④高新科技企业的比重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5.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山西省的能源产出平均比重最大,废气排放的平均强度也较高,它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基地,所产生的污染主要是粉尘,因此可能会使当地灰霾天数增加,日照时数减少;煤炭的开采可能会造成土地荒漠化加剧;因该地的降水较少,并没有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酸雨区。第5题,山东能源产出平均比重大,但废气排放平均强度较低,和能源的构成及利用率有关:石油资源丰富,技术水平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高。

答案:4.C 5.A

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据此完成6~7题。

6.上图为2012年欧洲四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其中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

A.减少灰霾天气

B.减少紫外线辐射

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D.消除酸雨危害

答案:6.C

7.A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读“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回答8~9题。

8.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

A.发电

B.航运

C.灌溉

D.防洪

9.年泄洪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

()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稀少

D.阿斯旺工程上游农业发达,取水量较大

8~9.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的开发。第8题,阿斯旺大坝建在尼罗河上,其下游流经沙漠地区,降水量少,河流支流少,水源短缺。因此,阿斯旺大坝首要目标是灌溉,解决其下游的农业缺水问题。第9题,三峡工程位于我国长江干流,流域内降水量大,水量丰富。而阿斯旺大坝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少。

答案:8.C 9.C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11.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11.解析:本题组考查某流域内土地利用情况。第10题,通过图例仔细比对:林地后期增加;增幅与减幅均最大的是旱地;前期增加幅度最大的是旱地;总体上看,流域内生态环境好转,归功于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第11题,图例分析可知,灌丛草地增多,生态转好;裸岩地减少,生态转好。

答案:10.D 11.B

二、综合题(共45分)

12.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3分)

(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见下图)。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8分)

(3)该流域沿岸工业城市密集,可能给黄河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2分)

(4)作为煤炭输出地的晋、陕、内蒙古面临哪些环境问题?应采取什么有效措施?(7分)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流域的能源资源及环境问题。第(1)题,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实现了梯级开发。分析水能资源,主要从河流落差与流量两方面分析。第(2)题,经济效益高低与产业链长短有关,资源的合理开发主要从综合利用的角度去思考。第(3)题,从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去分析。第(4)题,煤炭输出地面临的共同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应从技术、生物措施两方面去思考。

答案:(1)水能 河流落差大、径流量较大(3分)

(2)方案②。(2分)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加大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实行清洁生产;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防治污染,美化环境,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6分)

(3)有利于对该河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大量排污会加剧河水的污染;增加河水的使用量,易引发河流中下游出现断流。(2分)

(4)问题:露天矿表土的剥离、井矿巷道的建设及道路的建设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等生态破坏;燃煤、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发展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地面塌陷,引发地质灾害;破坏地下含水层结构,污染地下水(答其中4点得4分)措施:矿区存放表土,随时分片回填,土地复垦、植树种草;在生产环节中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治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两方面回答)(3分)。

13.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 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1)试述图示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5分)

(2)简述波河流域的水系特征。(5分)

(3)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分析其原因。(7分)

(4)对波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出你的建议。(8分)

答案:(1)沿河分布;沿海分布;

(2)干流较长,自西向东流;支流众多,基本呈南北对称分布;流域面积较大;干、支流河床比降大。

(3)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汛期;冬春季节,大部分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发源于亚平宁山脉的支流)得到雨水补给,径流丰富。所以波河的丰水期持续时间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

篇7:人教版初中地理目录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三节 地图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附: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附: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自然环境第二节 人文环境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第二节 东南亚第三节 印度第四节 俄罗斯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中东第二节 欧洲西部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四节 澳大利亚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 美国第二节 巴西 第十章 极地地区

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第三节 多民族的家庭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第二节 土地资源第三节 水资源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5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篇8:人教版地理土地资源

一、八年级上册新旧地理教材宏观知识体系分析

新旧教材所选取的内容均为中国地理总论, 组织顺序为:世界视角中的中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组织顺序既符合学科逻辑, 由整体向局部, 由自然向人文, 也符合学生心理逻辑, 从易到难。现将教材知识体系比较如下。

第一章内容都是“从世界看中国”, 介绍中国最基本的情况, 新旧教材基本知识体系没有变化, 均是“疆域→人口→民族”。

第二章内容为“中国的自然环境”, 知识体系及组织顺序不变, 为“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但在局部做了调整和增删。旧教材介绍了我国南北东西的差异, 还着重介绍季风与气候类型, 而新教材则将其概括为气候的主要特征, 化繁为简, 降低了正文部分的难度, 并新增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新教材删除了“湖泊”, 对“长江”增加了“治理”内容, 侧重于“开发”;对“黄河”增加了“开发”内容, 侧重于“治理”, 让学生明白长江除了开发之外也需要治理;而黄河也并不是只带来灾难, 经过治理也可为人类所用, 完善了学生知识体系, 且增进了学生唯物主义辩证思想。除此之外, 新教材还增加了“第四节自然灾害”, 能够贴近最近几年中国的现状, 有助于学生了解全面的中国, 增加防灾减灾的知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具体如附表一所示。

第三章内容为“我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体系不变, 以“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顺序展开, 只在局部做了改变:新教材在第一节中引入了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在土地资源中符合中国现状地增加了“耕地比重小, 耕地正在减少”内容。

第四章内容为“中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体系不变, 按照“交通→农业→工业”的顺序展开, 局部知识做了改变。“交通”部分, 内容减少且顺序发生改变。旧教材详细地介绍了交通、交通与经济的关系、交通枢纽、铁路线与高速公路线。新教材则化繁为简, 删除了这些内容, 详细介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及铁路干线的分布, 且改变组织顺序。旧教材最后编排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而新教材则最先对其介绍。农业与工业的组织顺序不变, 只是文字表述变化了。

综上, 新旧教材的宏观知识体系没有发生调整, 仍保持系统性和完整性, 知识体系间联系性增强。因增加和调整了部分内容教材知识联系更紧密, 如新教材增加了“自然灾害”内容, 将学过的地势地形与地质灾害联系起来, 将气候和河流与气象水文灾害联系起来, 不仅将已学知识加以综合, 也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增加联系性。

二、八年级上册新旧教材课文系统分析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是以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的形式储备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地理教材表述形式, 是地理教材的主体。本文将在地理教材结构与地理教材文字表述两方面做比较。

(一) 地理教材结构

笔者现以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为例比较新旧教材在地理教材结构的异同, 其他章节均是以表格中所呈现的教材结构来组织内容的, 如附表二所示。

据上表可发现新教材在结构方面有以下特征。

1. 阅读材料增多, 内容丰富度提高。

新教材中阅读材料数量 (23篇) 多于旧教材数量 (17篇) 。相关阅读材料增加, 不仅能够使所学知识易被学生理解, 且能开阔学生眼界, 幽默的语言还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地理。

2. 配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

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增加了许多景观图, 几乎每篇阅读材料都配有地理景观图。直观的视觉刺激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感性认识, 印象深刻。

3. 活动数量大, 目的性强。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 在每个知识点之后均设有活动

(二) 地理教材文字表述

文字表述可以深刻地解释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本文将对引言部分、基础知识这两方面来比较。

1. 引言部分, 重视学科逻辑与学术理性, 需重学生生活与感性认识。

地理教材由问题作为一个章节的引入, 新旧教材问题的基本方式都是“你能说出……吗”“你知道……吗”。虽然问题做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 但上述问题并不与学生生活贴近, 且过于学术化和理性化, 问题中多含专业术语, 如“内流区、外流区、水文特征”, 这些都是正文部分要重点说明的概念。上课之前, 学生对学术知识不了解, 难以产生兴趣。且先让学生接触理性的概念, 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因而这样编排教材符合了知识逻辑却不符合心理逻辑。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到这些地理知识, 但仅停留于感性认识, 那么在课文之前设置启发性的、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就应遵循学生的体验与感性认识。

2. 基础知识部分, 语言生动, 图文并茂。

文字表述部分用轻松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 且配有各种图片, 如景观图、直观图、图表等, 体现地理学科特点, 且用形象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地理知识。在需要科学阐述时, 教材用到大量数据来说明, 如气候中介绍南北气温差异与东西降水差异时, 介绍土地类型及耕地比重时, 用到大量数据和图表, 具有科学性。

综上, 课文系统方面新教材有进步的是阅读材料的丰富度直观性提高及活动设置目的性增强。在教材表述方面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系统各具特色且相互补充, 但仍过于学术化。

三、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

通过上文对新旧地理教材的比较,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新教材传承旧教材优点, 知识体系较为完善, 局部内容有增删。 (2) 文字表述简单易懂, 图文并茂。 (3) 新教材阅读材料增加, 附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图表增加, 科学性增强。 (4) 活动数量较多, 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5) 引文设置学术化, 具保守性, 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 难以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兴趣。

(二) 建议

教材编制时, 每章开头所设置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生活经历相符合, 具有生活气息。

上一篇:论医疗技术规范在认定医疗过失中的作用下一篇:《智取生辰纲》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