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英语课

2024-05-18

如何上好一堂英语课(精选6篇)

篇1:如何上好一堂英语课

英语教师如何上好一堂阅读课

(犀浦外国语学校 黄丹丹)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上好每堂课,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而养成教育是教育目标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从德智体等多方面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其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从而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成教育应当体现于教师的的教学活动中,所以教师应当对养成教育的内涵及其教育规律有一定的把握,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关键词:形成班级凝聚力 注重细节 特别学生特别对待

养成教育实质上涉及到对一个人的全面培养与塑造,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家庭、学校、社会构成了立体的教育网络,会对学生产生不同层面的影响。学校教育,只能在学生成长的特定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活动,“教是为了不教”,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话,也是教育的至高境界。可是,怎样才能达到“不教”的境界呢?我认为只有真正地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平等,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才能走进最理想的教育。

一、选课: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中考英语命题的要求要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考查学生理解,使用语言做事情的能力。这意味着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地位。所以我在学校上教学研讨课时选择了阅读课”rethink , reuse , recycle”-----“重新思考,重新使用,重新使用”。依据《新课标》,在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重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所以我在选题时体现了以下几条原则。

1、指导性原则:

《课标》中规定了初中毕业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应达到的要求,本篇文章是截取于初三英语教材13单元,对于目前刚进入初三的学生来说,还没有达到中考要求的词汇量,有一定的难度。但这较好地体现了中考的考查要求,对今后初中英语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真正发挥了中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2、实践性原则: 中考试题中会将语法、词汇、和常见表达法融合在上下文的语境和语篇中去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观察和想象能力。本篇文章选材以人为本、贴近生活实际。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语言,又能充分实践让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教学理念。

3、发展性原则: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本篇选材与环保有关,环境质量好坏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攸关,尤其是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保护环境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本篇题材内容积极向上,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

4、生活性原则:

选材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了解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危害,通过欣赏废物巧利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体现语言的工具性、服务性,体现英语教学贴近生活,彰显新《课标》走向生活的语言观。

5、适切性原则:

文章所设题目的难度比例适当,要有利于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答出自己的水平;题目设置要有一定的区分度,起点要适当,坡度要适宜。

二、上课:

1.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本堂课我的上课思路。

在上阅读课前我会为前来听课的老师制作一个教学流程图(见附件1),并为学生制作一个导学案(见附件2),让学生清楚整篇文章思路,我们的阅读课分为四步:

(1).before reading(2).while reading(3).after reading(4).homework 第一步,在读之前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叫做“变废为宝”引出本篇文章的主题” rethink , reuse , recycle”接下来展示与本篇文章有关的三幅图片,一所用废物制作的房子,引出“rethink“,一个用废弃牛仔裤制作的精美手提包,引出”reuse“,一个用废弃金属制作的艺术品,引出”recycle“。

第二步,阅读中分为快速阅读和细节阅读。在快速阅读中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并了解文章段落大意,并且能够快速勾画出一些生词。在细节阅读中,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写文中所介绍三位人物的有关表格(如他们分别用什么材料制作了什么物品),在学生大致了解文中所提到的人物后,接下来仔细阅读每一段语篇并回答问题。第一段我采取了较容易的选择题,第二段采取了判断题的形式加深了一点难度,第三段问答题考查小组合作能力。第三步,读完文章后,观看一部有关环保的动画短片,为学生接下来的写作做铺垫。并根据短片中所提到的有关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这一话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来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

第四步,家庭作业,回家复习本篇文章后完成教材中的习题。2.怎样达到上这堂课的目的,使学生牢固的掌握英语知识要点。

在小学时,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之后,语言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除了感知材料,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教学目标的提高、词汇量的骤增、教材难度的增加、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等因素,一下就会使很多原本没有小学英语基础或英语很差的学生对初中英语学习的不适应,特别是词汇的记忆和运用更是一个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全组英语教师除了在教材、教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外,对如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效率也做出了共同的探讨和研究。过去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对词汇及句型的记忆,我们常使用“小黑板”、“挂图”等教学辅助手段,但这已远远不能满足“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要求。近几年,在学校领导和教育局的支持下,新的教学媒体,如投影幻灯、录音等逐渐走进了课堂,多媒体及网络辅助教学是信息化社会派生的新型教学模式。优势之一: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优势之二:可以动手模拟,弥补被动听讲式学习的缺憾;优势之三:使学习时间延续到课前、课后,弥补课堂40分钟时间的局限,扩展知识信息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发,为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下面我来谈一下我这堂课总结出来的经验。

1.改变学习方式

对于50名左右的大教学班,在普通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恐怕是天方夜潭。但这个问题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解决。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样的学习,一来区别于问答式学习,二来区别于分组讨论式学习。它可以有效的实现全班所有同学同时交流学习信息的可能,使信息交流量增大,合作学习范围更广泛。甚至可以说,这种学习方式实现了大班教学的小班效果。

2.优化教学结构

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知识信息进行结构重组,系统梳理,使教材内容有机取舍。由于多媒体丰富的功能,可以对不同的知识线索,采取不同的知识讲解方式,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粉笔+黑板”式教学对不同类的知识信息只能以相同的资料或绘图方式传递,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形成问题式的教学结构。通过挑战性的问题将知识的重点、难点、思想串联起来,揭示学生内在的思维线索。即优化了知识结构,又优化了方法结构,提高课堂效益。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其“看动画片”的生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动态模拟的参与学习功能;玩游戏中反馈评价功能等,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表层的看热闹深化为去研究事物的内在规律。也使教育工作者从更丰富的、更深层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多种途径。

4.节约课时,增大信息量

40分钟可能提供的信息,对于现代的知识信息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何种方式能够在40分钟的课堂量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是每位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直观的动画信息可以缩短释疑的时间;动画演示讲解,可以减少语言描述、板书笔记时间;自主查询、检索有用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兴趣,加快理解过程。这样,每个人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在40分钟内吸收到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增大了每一位学生的信息吸收量,这是“粉笔+黑板”式教学模式所不能及的。5.扩大学习的时空范围

中学阶段的学习,主要形式是师教生学的“小学习”。而真正的学习、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多媒体学习,是一种充满新意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禁锢在课堂的封闭式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不再局限于课堂上应用,而可以成为课前预习的参考材料;课堂上学习的应用材料;课后复习的依据材料。如此,课堂的含义拓宽了,既突破了时间的限制,也突破了空间限制,扩大了学习的时空范围。

三、我的教学反思:通过本学期我校制定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方案,现对我在英语课上的做出的改进后上课反思如下:

反思

一、中学英语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以往我上课时都是一味的给学生满堂灌知识,可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学习任务重,中考压力大,所以,在本学期学校提出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下我采用多种学习手段帮助学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并尽可能多创造学生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所以我选择阅读课,从而在读,写上训练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

反思

二、中学英语教师应有发展意识。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而快速地变化着。所以我们英语教师在上阅读课时也不能用以往照着书本翻译课文,勾画词组的方式,我们应了解当下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果我们故步自封,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

反思

三、中学英语教师应有情感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学习的效果乃至成败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何将素质教育的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的一大课题。在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

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上,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当前“减负”工作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使学生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当然,我在英语教学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要向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能够对本堂课进行批评和指导,谢谢!

篇2:如何上好一堂英语课

小学英语跨越式发展试验遵循以说话为中心,抓住儿童说话的最佳时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阅读资源,拓展学生的阅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但作为语言学习,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词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时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小学生与中学生不同,他们不可能通过大量的朗读来识记,背诵单词。机械枯燥的操练反而会扼杀他们的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不同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要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我觉得兴趣是关键, 就拿平时的英语课来说吧.无论是新课的导入,单词的教学,还是句型及对话的教学.如果想要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取得最佳的效果.英语课的设计就必须从兴趣这方面着手.灵活多变的新课导入,充满乐趣的单词教学,身临其境的对话学习,再加上课后的拓展训练以及适当的作业, 无疑地将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一:在复习说部分,教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

小学英语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富有艺术性的开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爱学。因此教师要巧设开头,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所涉及内容要有目的性,既让学生复习说以前的知识,又和新授课有关联。方式可以是:

1、歌曲式导入,2、提问式导入,3、图片、幻灯等电教手段导入,4、悬念式导入,5、复习式导入等等。例如复习式导入。由“I can

cook

dinner.”很自然引出本课新知“look, I am

cooking

dinner.”

二,在新授说部分,教师要创设真实丰富多彩的情景,让学生感知运用语言。在新授部分,教师要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课堂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也能真实体验运用所学单词进行交际。在本课教学中如果教师上课就直接介绍什么是进行时,它的构成是什么,然后就让学生识记单词,所生就会死记硬背这些知识点,而不能真正感知体验学习语言所带来的乐趣。长此以往,也会成为一个小小的复读机。五种不同的情景,从听音读词、到师问学生能答,再到学生能问,最终能学生进行两两交际,从易到难,逐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正在进行和必须的构成方式“ing”形式。

三:在拓展说部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语言的基本框架之后,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真实一点的情境,让学生获得更多地直接使用英语的机会,学生能有兴趣“沉浸”与英语交际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内容,从网上选取适当的图片、录像片段、文字等。自由组合材料,创设出理想情境。这样在学生脑海中出现的交际情形不再是书上枯燥无味的平面,而是立体的、形象的,集音、图、声为一体的形象语言环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多面的刺激学生大脑,使他们张口讲英语。在不同交际情境中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进行交际。如:在教学<

>单元时,用课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逼真的情境,将孩子们所熟悉的公园展示在学生面前,一群小孩在公园里玩,这时便可以提出各种问题,如:What’s in the park? What are they doing?等

四:在综合运用部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小学英语一周五节课的教学,从时间量的高度来说,确实少之可怜,学生掌握语言大,运用语言的机会少。时间长了,总没有说和用的机会,自然而然就学成了“哑巴英语”。所以这部分教师要尽可能找到和新旧知识都有关的视频或文本材料,让不同的学生在综合说的过程中都有这样的感觉,我学的知识很有用,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就感。这既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良性循环

五、在布置家庭作业部分,应以听、说为主,书写为辅的家庭作业。

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听、说为主,书写为辅”,教师应布置少而精的听、说作业(当然是每节课的重点)即:听15分钟所学的磁带,严格模仿磁带的语音、语调、语速,然后给家长读一遍。但也不能完全把书写单词、句子去掉,应适当减负。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在一个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快快乐乐、轻轻松松的环境里学习英语。

篇3:如何上好一堂英语课

一、从思想教育入手, 树立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带着抵学情绪的学生在老师的强压下被动地学习英语, 老师再怎么会教, 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的。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 并且利用实例向他们讲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这样学生通过思想认识的转变, 学习英语的欲望被激发起来, 学习英语就成为一种自觉、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 教师的教学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兴趣

1. 利用直观教具激趣

直观教具包括挂图、卡片、实物等, 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直观教具介绍事物、复述课文、教学生词等, 同时自制的教具、自绘的简笔画也不可少。例如在教学有关水果的单词时, 教师一边说“What is this/that?”一边出示实物, 顺势引导学生说出“It is a banana/a pear/a peach/an apple/an orange.”等等, 当学生熟悉这些生词后又用这些实物训练句型Is this/that your banana/pear...?又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的句子时, 可以结合卡片与简笔画, 把人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来,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利用电教媒体激趣

电教媒体以它的声、光、形、色特点, 能创造丰富多彩的语境, 使课堂教学情景化、交际化, 引导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境中开展听、说、读、写的练习, 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训练。由于我校是电教实验学校, 利用这一优势, 我上课时经常利用电教媒体进行英语教学, 这样也适应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理,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利用情景激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英语语言环境, 使学生在比较真实的语言情景下, 做游戏、猜谜语、表演对话以及开展其他活动。比如在教学How many animals are there on the farm?What are they?这两个句子时, 先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一个动物园情景, 让学生聆听动物的声音, 然后猜测共有几种动物, 它们分别是什么动物, 并让他们学一学动物的声音。又如在教学What is in the bag?There is/are...时, 我事先把各种各样的东西装进袋子里面, 让学生摸一摸再回答, 并奖励猜对的同学。结果学生们的兴致极高, 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4. 利用身体语言激趣

身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英语教师有时用身体语言代替有声语言, 避免使用过多的母语, 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例如教学go to school, go to bed时, 说“go to school”就做背书包的动作, 双手往前面一拉;说“go to bed”时双手合一成枕头状, 然后双眼闭上装作要睡觉。又如在教学介词in, on, near, beside, behind时, 用右拳头放在左掌心里表示in, 放在左掌心上面表示on, 放在左掌后面表示behind, 放在左掌旁边表示beside等等。这样学生们可以从教师的身体语言中直接理解和应用, 并初步培养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

三、注意对学生情绪的控制, 激发积极情感, 消除或抑制消极因素

一方面使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浓厚的兴趣, 另一方面要经常适当地进行表扬, 少些批评, 抑制学生的受挫感, 经常让学生有成功体验, 尽可能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愉悦的体验过程。我经常注意上课时的风度, 我认为老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无形的教学武器, 大方的举止、温存的话语、疼爱欢喜的抚摸会使学生觉得你不是在简单地说教, 而是在与他亲密地交流。

五、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 要以学法促教法, 以教法指导学法。学是教的目的、教的基础, 为此我们要注意给予学生学法的指导。

六、善始善终, 总结促效果

上每一节课, 不要急急忙忙结束, 先要总结一下这节课所学内容。以往我们都是由老师来总结归纳的, 现在我倒觉得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归纳, 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七、布置好课后作业, 认真进行教学反思

智者说过:一节真实的课不可能十全十美, 肯定有缺憾, 所以上好每一节课后, 我们都应该要有所反思, 总结这节课教法中的可圈可点之处, 有什么亮点值得今后继续沿用, 又有什么缺憾, 应该进行怎样的改进, 还要想想学生在哪方面有所欠缺, 在随后几节课中该作怎样的弥补等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前我们布置作业只是让学生回家不要没事干, 而且必须是回家做作业。二期课改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思考再三, 我认为可以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留下一些时间, 让学生提出疑问, 集体讨论, 教师最后释疑, 然后教师再把事先准备好的练习用投影打出, 让学生限时完成。而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要注意所设计的习题应该照应所学知识的广度、密度和深度, 力求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同时所设计的练习应该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侧重。在集体纠正错误时, 不要单纯报答案, 而应该要提出: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这样学生思考量大, 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作业要精辟, 尽可能避免题海战术。

篇4:如何上好一堂英语课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Warming up)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学生在这个时刻的期望是很高的,好的导入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在初一新生的第一节课,我不是急急进入上课程序,而是跟学生聊天:“同学们,虽然你们刚从农村出来,才开始接触英语,但是你们已经懂得了一些英语,你们发现了吗?”有些学生很困惑,可是不少学生讲到CD、VCD、Byebye、QQ、Hi……七嘴八舌,课堂气氛相当好,学生也自信了起来。当然在所有年级中,我们还可以采取songs, games, matches, reports等形式。

循序渐进,循循善诱

为了提高课堂质量,教师应该常做旁听者,主讲应该是学生。以前讲课我总爱滔滔不绝地讲,在课堂上自编自演,学生拿起笔并竖起他们的耳朵就够了,现在的学生可不是那么乖乖坐在那儿听了,现在我也懂得怎样让他们层层递进,怎么样在教学步骤上设信息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如在教find一词,我问了几个问题。Q1. find修饰的动词形式(动词的ing形式——find doing)。Q2. find的两层意思(找到和发现)。Q3. find与look for的区分,想想它们的句子(I’m looking for an English book, but I can’t find it.前者表示过程,后者表示结果)。Q4. 所学find的短语(find out, find fault, find favour with sb…).在这一节课,学生们的情绪高涨,很是得意洋洋,我赞扬了他们学习认真,发掘能力真强、IQ真高!自己也省心、省力不少。

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俗话说: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是死的,实践才是活的。如果只是不断地学,学习是枯燥的、乏味的,用才是升级的。我们老师的工作也不会徒劳无功了。

如八年级上册Module 1 Unit 1,学生要掌握的是“现在进行时”,当中有很多动词短语。课中我给了他们五分钟,我播放了音乐(listening a song),我让他们离开座位、做自己想做的事(talking, reading, writing…),走出课室、到走廊听听窗外的声音、看看事物的变化(some birds are singing, someone is riding a motorbike, someone is cleaning the school …),这缓解了他们课堂的躁动。前提是,我要求他们用英语陈述出自己的行为,教学效果很棒,可能是句子贴近生活,或者是他们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生活到处都是例子,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把握住。

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讲台上PK

一堂课的内容学了七七八八, 是该归纳总结了, 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学生, 那就是进行一场像“快乐男声” 和 “超级女声” 在舞台上的PK, 而我们PK的地方是在讲台上。

如上八年级上册Module 1 Unit 3,这节课是复习课,内容较多,有大量的动词短语。我布置的活动是“动词短语PK”,给学生五分钟,让每个小组讨论、总结,然后我又给五分钟,让他们派代表在黑板上写下所掌握的动词短语,中途可以换代表写,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完成得最好、最多。同时,讲台下面的学生不能给上面的学生发送信息,否则犯规扣分。讲台上的PK气氛可不比“快乐男声”和“超级女声”逊色多少,PK到最后,我对冠、亚、季军进行奖励。在记单词和造句方面我们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

如何上好一堂成功的英语课,我觉得应该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下功夫,现在的学生生活环境改变了,对老师上课的要求也改变了,我们应该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在课堂上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篇5:如何上好一堂课

荆 磊

“如何上好一堂课”,要讲的内容很多,我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1、精心设计,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分析评价其结果的过程。教学设计分为教学目标的编制、教材的分析和处理、了解学情研究学生,教法的选择、教案的编写五个部分。

2、吃透大纲,明确培养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只有明确目标,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特别用目标教学法时更是如此,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三大类”。

3、深钻教材,把准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因材施教。“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各科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理、重要方法和公式等都是重点,它是我们学习后段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如“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这节课中,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重点。“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如“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这节课中,巩固政权的措施尤其是对民族资本注意工商业合理调整就是难点。“关键”是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掌握它如同掌握了一个钥匙,其余内容便会迎刃而解。教学中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就是在教材的重要部分,舍得花时间、下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它,如“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这节课中,为了讲清合理调整工商业,讲解了当时的背景、具体的做法、这样做的结果怎样。突破难点常用的方法有:①分散难点,逐个击破。②创设情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抽象到具体。③运用直观方法加强学生的感知。④对于容易混淆的内容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分各自的特点。教学内容不同,课的类型也就不同,因此要因材施教不能将理论课改为实验课,复习课改为技能训练课等。

4、研究学生,了解学情,做到因人而教。

我们一般都是教同一科目、同一年级,因此年年都是抄教案,下载教案,殊不知学生不同,教法也就随之不同。如:体育班与音乐班同上一节数学课,采用同一方式、方法显然不合适。

5、精心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吃透大纲,深钻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认真编写教案。

怎样上好一堂课

杨宇宁

编者按:我们仁兆中学组织了全体任课教师们认真探讨了“怎样上好一堂课“的问题,教师们积极发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将研讨情况整理如下:

1.葛锡俊的观点:

我认为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后再制定教学预案,最后教师还要有坚实的教学基本功。

代美娇的回应:

深入挖掘教材固然没有错,坚实的基本功也离不开,但我认为好的一堂课离不开学生的情绪,如果老师你准备得好好的,在课堂上学生不配合,不积极,可想而知,效果肯定不好。相反,学生状态好,回答问题积极,就算他们所提的问题不是老师所预料的(但与课文有关),只要师生能共同完成,就是教学目标没有达到,我认为,这也应该算是一堂好的课。

冷学新的回应:

代老师的想法很有见地,让我想起了“怎样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在线研讨时,一个教师提到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还要注意学生的情感起点。君老师这里讲的学生的情绪就是指学生的情感起点,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教师需要操纵好各种教学变量。如教师的情绪、语言、教学手段、对学生学习评估的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调动、师生情感的沟通、教学秩序的管理等等。

孙正巨的回应:

学生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课堂上教师如果不能驾驭教材,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那么你的课堂就不会吸引学生,学生怎么和你配合默契,这堂课怎么能成功呢? 冷聪新的回应:

是啊,对这个观点,我感触很深。今年我接的这个班,整体上孩子不会听课,而且学会了装模作样,装着认真听课的样子。后来被发现了,我找了几个学生问了一下,他们的回答让我郁闷,他们说,他们用眼睛看着黑板和老师的动作,心里想着今晚回去上网玩什么,打游戏哪里升级……

学生们的心不再此了!我们首要的,应该先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我们的课堂上来,这样才能发挥我们的预案功效,光是对教材的把握,没有对学生随时的听课状态进行调控,是很难上好课的,弄不好会出现独角戏的悲惨下场

张克远的回应:

我赞同冷老师的看法,一个老师如果对教材不熟悉,或没吃透教材,即使设计的再多样效果肯定也不好.我觉得一个老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很重要,做到游刃有余,这确实要有坚实的基本功.所以还的多学习.

冷臻花的观点: 对于怎样上好一堂课,其目的课堂上既注重大部分的有效教学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因材施教。学生获得了发展,才是最终的评价标准,而这个评价内容短时间是不容易发现的。

曹振民的观点:

两天来听了几节课,我觉得上好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通过挖掘教材内容,预设恰当的情景;上课时要注重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当然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丰厚的文化功底,富有激情的言语以及敏捷的判断力,教师要善于扑捉课堂中亮点,把握亮点围绕教学目标借题发挥,也许一堂课中能出现几次高潮,处理的恰当,这节课就是成功的好课。

王仁海的回应:

这里预设的适当情景应该是更符合教学内容,更能够体现教学要点,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以教学意图为基础的教学情景的良好预设有利于课堂的艺术教学!

孙展廷的观点:

要想上好一堂课,教师的基本功也很重要,要喜欢教育事业,就要全身心投入,奉献爱心,上课之前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孙欣福观点:

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是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了解学生,只有对学生有了准确的把握才可能有适用于他们的教学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好效果。

曹瑞贤的观点:

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前几天一个朋友说“我班孩子上完一节公开课,好多知识还不懂,还得重新上一节。。。”看出所谓的那节公开课,作秀的成分太多了,孩子只沉醉在课堂表面的热闹上。我想通过今晚的学习,会让自己的课更扎实。

董晨敏的观点:

我觉得体育课是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过程,老师要想上好体育课一定要和学生有很好的沟通,在上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教学。

吴美芝的观点:

上好一节课我认为不能浮表面,有些老师的课,看上去十分的阵容豪华,花样很多,可是当平静下来的时候其实发现没有什么内容,所以我认为,一节好的课应该是“繁华”尽退后的踏实,是浮华表面下的稳重。

曹瑞贤的观点:

上好一节课,教师的状态很重要。我最深有感触的是,如果满怀激情地走进教室,那就有可能上好这节课;反之则不然。

冷学新的回应: 同意曹老师的观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在上课之前,老师应该有上课的热情和欲望,“带着良心和智慧走进课堂”。教师有了热情,学生的热情也会被感染,让教学成为与自己的生命价值相融合的一件事,不仅容易激发教学的创造性,也能减少职业倦殆情绪的产生。

荆磊的回应: 当一个教师满怀自信、面带笑容走进教室,他的力量是无限的,也因此,他在教学方面的一切优势得以发挥,他的课最有可能成为一节好课,反之,“好”字也就无从谈起了!

代美娇的观点:

要想上好一堂课,老师的精神是否饱满很重要,如果老师情结低落,教学进不了状态,自然提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的效果肯定不大。

孙锡成的回应:代老师说得对,只有以情激情,以爱唤爱,才能让师生在课堂上经历生命体验的过程,收获才会丰厚.

荆晓娟的观点:

上好一节课除了准确解读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外,教师还要有成本观念,这就要控制教学投入及时间成本,避免脱课产生无效劳动。大家都知道,教学时间消耗与问题设计难度呈正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难度适中,这样能减少教学消耗,增强课堂时效性。

孙淑琴的回应:

是的,提出问题、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引导读书、思考、讨论、解决,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是一堂好课的重要指标。

王德学的观点:

要上好一堂课,就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下功夫,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没有时间和空间方面的改革开放是不行的。

第一、让学生有时间“读”。“读”能培养语感,积累语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里的“百”其实是时间的积累。而“读”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诸如自由朗读、齐读、默读等,只有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才能达到训练目标。

第二、让学生有时间进行独立思考。“满堂灌”的课,教师讲得多,即使也有提问让学生思考的时候,但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所以,学生得到的仍是教师教给的现成答案。现在,我们强调要让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就是要在把问题交给学生后,有时间进行独立的思考,并能拿出属于自己的见解。

第三、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交流。新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要进行合作学习。有合作,就一定要有交流和讨论。因此,当一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就必须有相当的时间让学生在合作小组内、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同时,在空间方面,我们可以让学生与同桌、与前后左右的同学、或是超组越行地进行交流和讨论。

李月华老师的观点:

要上好一堂课,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首先老师要读透“两头”。

一、老师要读透学生,学生是老师施教的对象,如果不了解学生的情况而教学,那是无的放矢,收效一定不大;

二、老师要读透教材,只有对教材了如指掌了,教学中才能运用自如,才能是为有源头活水来。

葛锡俊的观点:

教师灵活多样的驾驭,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首先,教师要驾驭好自身的角色形象。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督促者。参与,这就是以学习者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你得和学生一起去探索和学习;督促,就是对课堂中的纪律、学生投入状态进行适时、适度的调节和把握,尤其要督促下层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教师还应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和点拨者。教师有责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信息,有责任规范学生的学习体会,有责任引导学生拓展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对学生的疑难之处,更有责任进行友好的点拨。其次,要善于把握好各环节的进程及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操作环节构建而成的。每一个环节多长时间,学生该做什么,教师要怎么样,要进行恰到好处的把握; 另外,在教学手段上,即使是条件十分落后的农村学校,也要努力丢掉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作法,让音乐、图画进入语文课,从右脑开发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表演、辩论、演讲等进入语文课,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提高学习兴趣,等等,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手段,都可以用起来。

再次,要发挥随机评价的调节功能。评价的原则是重表扬和鼓励,严禁呵斥和一棍子打“死”。评价的内容主要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对知识的应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投入的情感和态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等;不能只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口头上的表扬,也可以是一阵掌声、一个大拇指、一个赞赏的眼神等肢体语言,还可以是学生的相互评价。

杨言风的回应:

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尽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赞同!

这如同整合了的艺术课程,那就是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手段,从视觉、听觉、嗅觉乃至味觉上去调动、感染学生。

身为一个教师,如果不打算加入到与不同差异的学生个体中,进行不同的价值分享和理解过程,只停留在自己课堂上所谓的知识传授过程,那充其量就只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旁观者。

荆磊的观点:

我觉得上数学课,在上课之前,教师应十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把握好这三点,然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够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思路,从而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与别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抽象概念和现象,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可以使课上的更好。

老师怎样上好一堂课2

杨宇宁

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八自主”教学思想:

1、只要学生能感知的,就让学生去自主感知。

2、只要学生能观察的,就让学生去自主观察。

3、只要学生能想象的,4、就让学生去自主想象。

只要学生能操作的,就让学生去自主操作。

5、只要学生能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6、只要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去自主解决。

7、只要学生能表达的,就让学生去自主表达。

8、只要学生能评价鉴赏的,就让学生去自主评价鉴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如朗读、板书、绘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比如,地理课程增加了电子地图、遥感技术等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教师对这些新知识、新领域、新发展要有所了解。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而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成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备齐的教科书,而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过去,教科书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的,如今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比如,音乐《划船》课,过去只要教会学生唱这首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如今,还要求教师要创设不同的环境与情景,使学生体会在风平浪静里划船、碧波荡漾下泛舟、急风暴雨中拼搏、龙舟竞赛时奋进的不同感受。同是教一首歌,不同的教法,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是大不一样的。这就是教师对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同是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有不同的上法。另外,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许多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新颖、独特,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这也对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出了挑战。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它的核心技术是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ents)。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整合”是个新概念,要有新思路。“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是要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要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整合” 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什么是学科的整合呢?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学科整合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要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果有些教学内容用别的方法、甚至是比较原始的方法上效果更好,那就不必用机器摆花架子。教学内容、学校条件千差万别,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也会各有不同。用不用,用什么样的教育技术,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科学探究的方法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对于使学生认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体验学习的中情感因素、学习学习的方法、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比讲授来得实在,是讲授法所不可替代的。但科学探究法的效率并不高,这是大家都有共识的。所以,使用探究学习的方式要选择适合的内容,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学习的。因为它并不高效。

讲授法的效率高,对那种由概念到概念的内容的学习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但它却达不到形成科学态度、体验探索过程、合作交流、协作解决问题等教学目标。考试有其双重功用,一是诊断、反馈、改进;二是作出鉴别。但考试并不能分出学习的效益。效益是要根据既定的目的的实现程度来衡量的。目的不同,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其效益。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三维一体的,也只能在一体化的目标实现中才能说效益问题。

篇6:如何上好一堂公开课

四川省北川中学冯聪

摘要:上好一堂公开课,对于促进每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身素养提升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它通过选题、搜集资料、准备教案、集体备课、修改教案、反复试讲、正式上课、集体评课、自我反思总结等过程,来促使教师迅速成长,以完成每位教师在教书育人道路上由青涩到成熟的历程,实现教师质的转变。

关键词:公开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质变

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绽放,在公开课的舞台上》一文中告诉我们,教师的迅速成长,是上公开课使然。她说:“上公开课,就像家中来客必定要洒扫庭院、准备盛宴一样,其中有准备的紧张,更有展示的兴奋。这就像过日子如果没有客人,可能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我的‘家政技艺’一日千里”。的确如此,想要做一位合格的教师,就一定要树立每堂课都要当成公开课来上的思想。

以我的理解:要上好一堂公开课,那你需要做好、做细方方面面的工作。同时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学习阶段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来选择合理而可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安排好课堂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变得丰富生动而有效。下面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备课前的准备工作: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说:要一万的准备,万一的实施。这句话虽有点夸张,但说明备课的重要。当所将的课题确定下来之后,进行的准备工作就非常重要了。这是上好公开课的知识储备阶段。这时候我们要根据这个课题,有目的的准备一下,算是练兵吧。这时候的准备可分为四个阶段:海选、吸收、精选、创新。海选工作也就是说围绕这个课题,广泛搜集各方面的备课信息,查阅网上相关课题的教案、课件等资料,学习别人的优点,看能不能为我所用。可能别人的例子我不能照搬,但他的思想我可以借鉴,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

二、备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提到过一个老师说自己的公开课之所以上得这样好,是因为他备这堂课花了一辈子,即他一生之中都是这样勤于钻研,公开课于是便会随性而上,且上得多姿多彩!用整个生命去备课,一个多么崇高的梦想和誓言在这些名师脚下不断延伸,并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在备课是力求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备详案。

即教师在课堂中要说的每一句话,学生的回答情况,甚至是教师举手投足的每个关键动作,预测学生可能的回答状况等等方面,都要写下来,这个备课过程也就相当于把书读到由薄到厚的过程。这种方法看似费时费力,却能让授课语言越来越精炼,思路越来越清晰,课堂效率越来越高。这点对今后的教学和自身业务的提高都非常重要。

2.备学生、备听众。

备学生:首先,摸清学生的认知障碍。在备课时,应着力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将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备课时,还应该去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说,如创设情境时,我们要想,怎样的情境学生才能感兴趣?设计问题时,我们要想,怎样的问题才对学生富有挑战性?设计语言时,我们要想,怎样的表达才能使学生觉得直观有趣等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使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的目的。

备听众:公开课是一节供大家观摩、评论的课,因此,它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考虑听课者的感受,有时需把听课者也融入到你的课堂中来。另外,通过优美而富有动感的课件,直观形象地把你所讲授的内容、重点及思路打在屏幕上,使学生和听众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从而使课堂气氛融洽和谐。

3.新课的教学目标力求全面。

不论课程怎样改革,一节好课首先应该是关注学生长远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一堂好课不仅要考虑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多少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身心、情感获得了哪些发展,乃至在精神方面有了哪些收获。

4.新课的导入力求新颖。

好的课堂导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起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效果。

5.教学环节的过渡力求自然。

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所以在备课时应注意这些环节之间的过渡应该自然,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迹。这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显得非常清晰流畅,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的转折被打断,听众也会感到整节课是一个完美的整体。

6.课堂检测的选择力求精炼。

选入公开课中的课堂检测题切忌“繁”“难”“偏”“旧”。选择的课堂检测题应力求紧扣教学大纲的重难点,以生动灵活的形式出现,难度要适中,让绝大多数甚至全部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这也是你课堂效果的见证。

三、做好集体备课教研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它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各参加人集聚一堂,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首先,主备课人以“说课”的形式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将本课在书中所处地位以及本课的大概内容加以分析和介绍共同来讨,即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

其次,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形成本次集体备课的教学案,和详实课件以上课的流程向全组成员说课。最后,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就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进行细致的探讨,最终选出最新颖、最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争取作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

四、反复试讲,及时纠正

无论课前把教案准备得多么熟悉,都不如进课堂给学生们试讲一次所获得的经验来的直接和丰富,更有针对性。学生就是授课的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讲课的方向,左右我们的课堂。试讲不一定要有指导老师听,只要自己在学生面前讲一遍,这节课是成功还是失败,看学生的反映和自己的情绪就知道个百分之八十。若有指导老师听课,每次试讲完后,听课老师都会提很多宝贵的意见,这时候你不要仅仅是听着,这时你要一字一句的记下来,然后回去慢慢琢磨:这个老师的这句话是针对哪里说的?其他地方是否也存在这个问题?那个老师提的意见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然后能吸收的吸收,能改进的地方改进,将试讲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改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试讲会让你的课变得更好,只要你有耐心、有恒心。

五、正式讲课

首先,要考虑着装。尽可能穿职业装,显得大方得体,干净整洁。女老师可以化化淡妆,显得人很精神,给学生和评委一个比较好的第一印象。

其次,克服紧张情绪。有的老师在讲课之前很紧张,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克服紧张最有效地办法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准备好了,进课堂还紧张,那就需要进教室之前自我调节一下。教师可以抱着以学习研究的心态来上课,以展示的心态来上课,以“我能我行”的心态来上课,不妨告诉自己,这是我的课堂,我准备得很充分,这节课由我做主。

再次,要有课前调动。上课之前一定要有课前调动,要找机会和学生套套近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同时也借此稳定自己紧张的情绪。

最后,在授课过程中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有激情,还要注重手势等形体语言的运用。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能够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撰写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这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要不要“反思”?当然要,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一堂课,而且“无思不成师”!没有“反思”教学则停滞不前,创新则无从谈起。但“反思”要找准教学整体工程的关节点,要把握好时机,换句话说,“反思”要在需要反思的时候“反思”。其实一节好课,不仅学生获得了发展,老师也同样应该得到发展,这就是教学相长。在准备一节课时,我经常把以前写过的教学反思浏览一遍,力求避免曾经在课堂上出现过的不足和失误再次出现,确实对自己的授课有不少的帮助。什么时候需要“反思”?比如说,一节课上完,是成功了还是没有成功,是大体上成功了但还有缺憾,还是大体不成功但也有成功的地方;成功的因素是什么,不成功原因又在哪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有哪些地方能够改进,到底怎样才能改进。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认真梳理,尝试拿出解决的办法。这些都需要教师具有反思的习惯,这是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总之,通过上公开课,你会明白许多:如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环节应该怎样安排,提问有哪些艺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来进行有效合作,怎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怎样让学生快乐的学习等等。有理由相信:每位教师,只要你经过不断的努力,终有一天你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讲台一定会变成属于你自己展示风采和魅力的舞台!

【参考文献】

⑴ 窦桂梅《绽放,在公开课的舞台上》

上一篇:母亲节这一天的日记下一篇:网络综合-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