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024-06-29

论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共8篇)

篇1:论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一、德这个字的涵义:

我理解,先从字义上看,德是什么呢?德:就是品德;是指政治素质。这种素质决定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通常表现为事业心、责任心、原则性、廉洁性、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勇于克服困难、完成工作任务的精神等等。当前,干部的“德”的体现,主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干干净净为人民干事;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高度负责,坚持原则,不回避矛盾,不贪功诿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守法遵规,保持高尚情操、健康情趣;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作风正派,维护大局,团结同志。德的形成取决于家庭影响、成长环境影响和后天感悟,这是一种人性的感染和影响,仅靠书本是难以形成德的。比如:我们在考核干部中德、能、勤、绩、廉一并进行,考核干部的德应该包括政治品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对德的考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应该是一个特别鲜活的、具体的做人和做事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更多地应该是处世的哲学。在这里德包括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

意识、服务意识。为什么说服务意识,因为公园是公益性的单位,我们的主要责任就是服务游客,让游客满意。在这里,是和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一脉相承的,让游客满意就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体现,所以公园的干部谈德的内涵、服务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才这个字的涵义

才:是知识和才能;是实际操作层面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是在德的指引下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包括理论知识、管理科学知识、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有人将才比喻为刀,认为刀本身无所谓好坏,恶人用以行凶杀人,医生用以做手术救人,关键在于执刀人的德行如何,正所谓德有善恶,才无好坏,“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在这里,才包括建设公园,管理公园的各种能力,也包括履职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不断在复杂、艰苦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和磨炼,不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做群众工作的实际本领,切实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德才兼备这个词,从字面上解释。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德才兼备就是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德才兼备就是干部素质方面、选拔干部方面应遵

循的原则。习近平同志曾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切实把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德和才在理论上是两个范畴的概念,但在实际中又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重德也要重才,要以“德”为前提、“德”为先决,但也决不能忽视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党一贯的用人路线。

事实证明,人有良好德行,才能敬业向上,积极进取,精益求精;人若无德,其才就如无本之木,难以丰茂。领导干部必须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干干净净为人民干事。我们年轻干部努力发展的方向都应该德才兼备,特别是公园的年轻干部更应该德才兼备。德和才都应该具备。在这两个范畴中,德是主要的,才是次要的。宋代司马光讲:“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番话对我们今天全面理解德与才的关系也是颇有借鉴价值的。德和才相比,德更为关键。如果德弱、无德,才华的施展就迷失了方向,所以德在干部素质中起决定作用的。拿公园来说,如果一个干部只有很强的建设能力和管理能力,而缺少主动为游人服务的意识,或者我们只为少数和个别人服务,没有为大多数游客服务,那么我们的服务方向就是错误的,服务成果也会大打折扣,“德”必须驭“才”,“才”必须从“德”,“德”和“才”不是与生俱来,它需要后天培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强调从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上考察干部,是说干部一定要在政治品德、政治信念、政治水平、政治威信等方面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

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干部职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学习中培养,通过学习得到完善和提高;二是在生活中培养,生活是“德”和“才”尤其是“德”的训练场;三是在工作岗位上培养,对于“德”高“才”不足的人,要以“德”促才,对于“才”高“德”不足的人,要以“才”育“德”,所以要坚持以德为先。

篇2:论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指出:“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对新时期党员干部健康成长提出了殷切希望,指明了努力方向。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新形势下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为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目标,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标准。当前,党中央郑重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这既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也是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特殊要求。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领导干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至关重要的。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领导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带头人。“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领导干部的思想品德不仅是个人行为,在党内和社会上往往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影响力和辐射力。领导干部只有思想品德过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信服与支持,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前苏联之所以会解体,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领导干部的腐败。斯大林上台后,强化了官僚体制,建立起一种盲目服从上级的“等级制度”,并赋予各级官员种种特权,在庞大的干部队伍中形成了一个被称之为“官僚特权的阶层”。随着苏维埃社会等级结构的形成和固定,执政党领导阶层开始搞特殊化,不仅要求权力和威信,而且也要求物质财富和生活享受了。表面上的平等和公平是遵守了。可是,同时却开始尽一切可能地建立‘地下’优待和特权制度。最终导致腐败盛行,进而失去人民的支持导致国家解体。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德与才的关系,始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重德也重才。以德为先,就是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以“德”为前提、“德”为先决,失去“德”,就失去了提拔重用的基本资格。这是选人用人的根本所在,不能舍本逐末。宋代司马光讲:“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番话对我们今天全面理解德与才的关系也是颇有借鉴价值的。德和才相比,德更为关键。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做一个好官,甚至能力越强,干起坏事来越可怕,所起的负面作用更大,产生的危害更多。当前,看干部的“德”,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否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干干净净为人民干事;是否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高度负责,敢坚持原则,不回避矛

盾,不贪功诿过;是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守法遵规,保持高尚情操、健康情趣;是否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作风正派,维护大局,团结同志。对于在“德”的方面不合格的人,坚决不能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对于已在领导岗位上思想品德存在问题的人,要严肃批评教育,严重的必须坚决调整下来,以免有才无德的人危害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光有德不行还要有才,有德只是一个基本条件。一个干部有德无才,政治上虽然可以信赖,但难以托付重任。历史上庸才误国的例子比比皆是。袁崇焕是个将才,但不具备安邦定国的雄才大略,只是小可之才。二三十万明军败于清兵之后,毛文龙以一百九十七人一举收复镇江,占据了以皮岛为中心的二十余东江海岛,聚合了约十五万散兵游勇,成为牵制清兵的海上雄师,多次给清廷以致命的打击.由于皮岛战略地位重要,而清兵又没有水师,所以只能被动挨打。崇祯命其镇守辽东,袁崇焕假称王命以十二条大罪擅杀东江毛文龙,是自毁长城之举。毛文龙没有死于敌国之手,而是死于窝里斗,死于他的顶头上司之手.毛文龙一死,十余万东江兵迅速瓦解,数万投奔了满清,从而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因此,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必须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来把握、来贯彻,既要把好政治关、又要把好才能关,而不用那些以权谋私、弄虚作假、干部群众信不过的人,不用那些跑官要官、投机钻营、只为自己谋名利的人,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负责任、怕得罪人的“老好人”,不用那些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的人,真正把那些品德好、同时又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干部选拔上来。今天,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任务艰巨,国内的腐败问题、民生问题、金融危机、疆独、藏独、台独等分裂祖国的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南海问题、中印问题等更加严峻。各种风险、挑战、考验,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前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才能永远使党立于不败之地,保持国内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营造稳定的国际环境,使中华民族顺利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3:论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一、“以德为先”理念的现实困惑

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人往往对“德”与“才”这两者间到底孰先孰后产生疑惑。他们认为“德”、“才”在现实中容易产生冲突, 就好比人们常常误认为“公平与效率”不能兼顾的想法一样。究其原因, 是他们对“德”、“才”这两个本不相矛盾的概念范畴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在一些人的理解中, “领导”眼中的“德”往往与那些老实听话、循规蹈矩或者善于“迎合”上级、符合领导“口味”的人划上等号, 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往往处理的游刃有余, 比较受大家欢迎。但这些人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能力平庸, 干不成事或者是不具备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而有“才”的人大多具有“性格”, 在工作中不拘泥于俗套和一味迎合领导, 显得不是那么“规矩”, 不太受领导欣赏。由“任人唯贤”转变为强调以“德”先, 容易使得一些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 从而影响人才队伍整体能力素质的提升。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德”与“才”两者间的内涵和联系, 势必会影响到人们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

二、“德”、“才”观的价值内涵

从哲学意义上讲, “德”与“才”并不是处于矛盾两极的范畴, 它们之间互有关联, 但绝不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有“德”≠无“才”, 有“才”≠无“德”。“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其首要解释就是道德、品行和政治品质。党在人才选用上所提倡的“德”, 正是涵盖了这三个方面的意义。道德是“德”的最基本要素, 体现的是人们在对待共同生活及行为的规范准则上所表现的素质。道德一般也分为“公德”和“私德”, 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如勤奋好学、洁身自好等属于“私德”的范围, 而只有将这种品质升华为对公共道德行为的意识, 才能真正称为“德”;品性是有关道德的行为, 是“德”的关键, 我们只有将内心的道德意识落实到行动上, 才真正具备了“德”的意义;而政治品质则是“德”的核心要素, 是一个人“德”的最根本条件, 它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忠诚和对事业的奉献意识。而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才”, 主要指的是有才能的人或在某些方面所具备的才能。对于组织所提倡的“才”, 是具备能够将自身特长转化到实际工作中, 提高工作质量的能力。不具备将潜在能力应用到实际工作岗位, 并转化为实际效能的不能称之为“才”。

受到传统历史文化中一些文人墨客思想的影响, 加上前几年影视剧中流行的一些“个性英雄”, 比如军旅题材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这个人物形象的深入人心, 一部分人潜意识里的有“才”之人容易与“个性”相挂钩, 觉得“才”人大多行事与众不同, 不拘束于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且“才”人在性格上往往并不完美, 甚至有所缺陷, 不容易管教。这似乎与一些人理解意义上的“德”并不相符。出现这些想法, 关键问题还是在于这些观念中对“德”、“才”的内涵存在理解上的误区。我们既不能简单地把那些“老实听话”、“安分守己”和善于当“老好人”的同志归为有“德”, 同样也不能笼统地把有“个性”之人就称之为少“德”, 因为它们之间根本不存在因果辩证关系我们必须要明晰的是德的核心是看一个人的政治品质如何他是否忠诚于党、是否具备正确的事业心和奉献意识, 是否拥有良好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当工作和事业上遇到挫折时是否能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形象言之, 是看一个人是否真正具有“螺丝钉”的精神。

三、“德”与“才”的内在联系

“德”是“才”的前提。“才”的发挥必须以“德”为前提。对于讲究牺牲奉献、要求团队精神的组织和集体来说, 每个人的“才”必须要结合到现实工作岗位中去发挥, 因为组织不可能为每个人安排绝对适合自身才能发挥的岗位。没有过硬的“德”, 就会缺乏对于工作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 缺少源源不断的实践动力, 自身能力特长也就难以真正转化为实际工作当中的效能, 所谓“潜在才能”对于组织来说也变得毫无意义, 这当然不能称之为有“才”。

“才”是“德”的发挥。“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也是“德”的发挥。一个人或许在某些能力方面不够出色, 但如果他有过硬的“德”作为支撑, 就能够产生足够的工作动力和热情, 在实践当中去不断提升自我, 以掌握和具备所需要的“才”。这其实才是真正的“才”, 因为好比“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一样, 没有经过努力实践的“才”不能称之为“才”, 至少可以说是成色不足的“才”。

“才”是“德”的保证。强调“德”的优先地位, 并不意味着可以把“德”拔至脱离实际的高度。“德”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确保“才”的发挥。如果脱离一个人的实际贡献而空谈他的道德品性有多么优秀, 那样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才”是一个人能够做出贡献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必须要以“才”作为“德”的保证。因为“知识技能一旦作为手段参与了道德目的的实现, 那么, 知识技能本身就成了提高人的道德价值量的重要因素。”

四、建立和运用良好的“德”“才”评价机制是用人标准得以落实的保障

以个人实际贡献为关键。评价一名干部是否德才兼备、素质过硬, 关键还是要看他在工作当中、在自身岗位上所做的实际贡献。以此作为评价依据, 德才标准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才不会出现泛泛而谈的情况。也只有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才不会出现因为某名同志的“个性”或主观上推测某个人干工作的“功利性”而否定他的成绩。要建立尽可能科学的工作成绩评价尺度, 量化、细化各项标准, 使评价机制具备最大化的可操作性。只有做到真正客观公正的评价, 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群众民主评议为重要参考。评价一个人应该从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方面去考察和评价, 而群众的评议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民主评议是我党一直以来坚持的优良传统, 是人才制度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但长期以来, 有些单位和组织的民主评议却存在着实效性不高, 流于形式的现象。这其中评议的内容过于原则化和抽象化, 评议的结果不能带来明显的实质性效果等原因是造成民主评议低效化的关键。要提高民主评议的有效性, 一方面, 要立足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出发点, 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评议-反馈-落实”机制。另一方面, 要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 加强优良的风气建设, 避免出现只注重人际关系和个人喜好而使人才评价庸俗化的现象给所有人才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参考文献

篇4:看干部以德为先,德才兼备

关键词:德才兼备;任人唯贤;以德为先

一、干部任用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重要意义

1、干部选拔任用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对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反腐倡廉一直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点内容,干部选拔任用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做法对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干部的工作宗旨是服务,是为了人民而不断地服务,因此干部要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要能够敬业奉献,才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目前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展开,在各个基层工作组织内部也应当注重反腐倡廉工作的进行。在乡(镇)地区选拔任用干部或者党员的时候将其道德修养放在第一位,有利于促进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正确地使用权力,公平地对待每一位人民,从而能够公正地处理每一件事务。具有良好品德素养的干部更能够做到洁身自好,不滥用权力,从而对于自身与腐败行为作斗争具有着思想指引作用。

2、干部选拔任用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战略方针政策,这一重大决策对于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各项建设来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各项工作的进行则需要各级干部予以全面、认真、负责地落实,任用德才兼备的干部对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乡(镇)地区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来说是一个个小部分,是国家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乡(镇)地区的干部、党员的选拔任用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来说同样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在乡(镇)地区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干部、党员能够促进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更能够从思想道德层面来分析其内涵,从而更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

3、干部选拔任用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对于乡(镇)地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具有重要意义。乡(镇)地区进行干部、党员的选拔任用更主要的是为了有利于处理与解决本地区各项工作中的矛盾问题,有利于加快本地区社会全面健康协调持续发展步伐,因此德才兼备的干部、党员对于乡(镇)地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乡(镇)地区的干部、党员都是从本地区内部的成员之间进行选举等等方式进行任用的,因此,在科学文化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选任那些道德修养水平高、文化素养高、业务技能精的人员为党员、干部,不仅仅有利于顺应民意,而且有利于今后各项工作得到民众的支持与拥护,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党和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德才兼备的人员处理民众之间的矛盾容易得到矛盾双方的信服,更能够促进民众之间和平处理各种矛盾,以实现和谐乡镇的建设目标,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二、如何做到看干部以德为先、德才兼备

1、要正确判断德与才之间的关系。选任乡(镇)地区的干部、党员,要正确判断德与才之间的关系。在选拔任用乡(镇)地区的干部、党员的时候,很多人所考虑的仅仅是候选人的才能如何、学历如何,而忽略对其思想品德方面的考察,这很有可能导致一些思想素养不高的干部、党员在工作中滋生贪污腐败之风,因此需要认清德与才之间的关系。虽然才能对于任用乡(镇)地区的干部、党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但还是应当首先考察候选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然后在其中选择能力佳者任用。如果一个候选人的能力极为优秀,但是其思想层面却出现明显扭曲的现象,则不应予以任用。德与才二者首先需要德的拥有,其次考虑才的具备,从而选任出最适合的乡(镇)干部、党员。同时,选任出来的党员、干部也应当在其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办公能力的提高。

2、要正确区分德和绩效。在任用乡(镇)地区的干部、党员的时候,要正确判断何为德,要正确区分德和绩效,不能将绩效的高低与道德水平的高低混淆。有些时候可能会认为绩效高的人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也很高,于是就导致一些人为了获得道德水平高的评价而利用各种手段来取得高的绩效,甚至是一些不合法的手段。这些都需要我们提高警惕,不能将个人的绩效高低与道德修养水平混淆,应正确区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结语

乡(镇)干部、党员的选拔任用不仅仅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各项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本地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标准来教育、培养、任用乡(镇)地区的干部、党员。

参考文献

[1] 欧明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1.

[2] 李源潮.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J].求是,2008,20:3-6.

[3] 沈跃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J].求是,2009,19:47-50.

[4] 肖泽彩.关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几点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10,01:14-17.

篇5:论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一是注重途径、把握方法,以优化的方法“察德”。要正确把握考察德的途径和方法。一是从“履行岗位职责”中考察干部的德。判断干部的德,不仅要看他说得怎样,更重要的是看他做得如何。要通过看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中的工作动机、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成效以及工作中表现出的团结协作精神等,全面了解干部的德。二是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干部的德。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情况是干部德才在一定时间内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要重点看干部的胆识、意志品质和对群众的感情,特别是在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面前,要看干部能否冲在一线、沉着应对、坚韧不拔,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做好工作。三是从“关键时刻表现”中考察干部的德。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等往往在面对重大问题、重大政治事件时表现得最为充分。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还

是见风使舵、盲目跟从;是坚持原则、勇于斗争,还是是非不分、退缩逃避;是服从组织、顾全大局,还是敷衍塞责、讨价还价,是对一个干部政治品德的深刻检验。四是从“对待个人名利”的态度中考察干部的德。要看干部对待个人升迁的态度,是以辛勤的工作、良好的品格、平和的心态接受组织挑选,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安排,还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跑官要官、求情拉票。要看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能不能保持清醒头脑、不为所动。还要看干部在荣誉面前,能否正确对待、真诚谦让、见贤思齐。

二是认真学习、加强教育,以先进的文化“育德”。要不断加强干部的道德教育,教育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学习是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强学习不仅是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与他担任职务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也不会随着职务的提升而自然上升。一定要深刻认识学习对于立德的基础性作用,把学习作为终身追求,把读书当作最大的人生乐趣,用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一方面从书本学,另一方面从实践学,学习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党的优秀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观。做到言行

一致、知行统一,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增强为民意识、升华爱民情怀,真正当好人民公仆。

三是坚持原则、崇尚实干,以正确的导向“立德”。用准一个干部,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积极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用错一个干部,就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甚至败坏党的风气。选人用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以立德,要坚持从党的事业出发,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要让那些品德高尚、能力出色、实绩突出、作风正派、群众公认的干部受关注、受尊重、受重用;让那些品德低下、能力平庸、不干实事、不敢负责、作风飘浮、群众信不过的人,没有市场、没有位臵、没有地位,真正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通过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在全社会营造更加重德的浓厚氛围,引导干部更加注意品德修养,按党的要求为官、按传统美德修身、按群众期盼干事。

四是严格管理、加强监督,以完善的制度“律德”。一方面,干部要严以律己,古人把“励志自强”、“自律改过”作为品德修养的基本态度,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广大干部要始终以党的纪律、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培育敬畏之心,珍重自己的人格、珍重自己的声誉、珍重自己的形象,慎微、慎独、慎友,自警、自省、自励。要见贤思

篇6:论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这是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的丰富发展,是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对于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既是中央的要求和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社会各界热议并拭目以待的关注点。

正确认识实质内涵。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古来智者在用人上都主张“才德兼备,方可任用”。有人将才比喻为刀,认为刀本身无所谓好坏,恶人用以行凶杀人,医生用以做手术救人,关键在于执刀人的德行如何,正所谓德有善恶,才无好坏,“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宋代司马光曾根据德才情况将人分成四类,德才兼备的叫做“圣人”,德才全无的叫做“愚人”,德胜过才的叫做“君子”,才胜过德的叫做“小人”,他认为选人用人须重用圣人、君子,倘若无圣人、君子,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明代洪应明也主张“应以德御才,勿恃才败德”。历史经验证明,一个人如果有德有才,才由德御,就会充分为善,造福社会,成就事业。

德和才在理论上是两个范畴的概念,但在实际中又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重德也要重才,要以“德”为前提、“德”为先决,但也决不能忽视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党一贯的用人路线。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挑选领导干部,不管老中青,都要看他是不是肯干,是不是能带头吃大苦耐大劳。这是第一条。当然还要有头脑”。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当前,我们应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应对世所罕见的困难和风险,紧紧抓住并用好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政骨干队伍。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正是这一现实的客观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是判断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准,决定着党的兴衰成败。

要带头做到先觉先行。领导干部能否做到为政以德,对于确保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人手中,对于确保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具有决定性作用。领导干部是否有德,是否切实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修养素质,更关系到人民福祉、国家兴衰。

事实证明,人有良好德行,才能敬业向上,积极进取,精益求精;人若无德,其才就如无本之木,难以丰茂。领导干部必须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干干净净为人民干事。要充分认识“德有才以辅之,才有德以主之”,使德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会“观德”,要经常看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做到为官以德,群众的观察最清楚、感受最深切、答案最真实。要能“养德”,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要不断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警钟长鸣,始终有德。要重“增才”,要不断在复杂、艰苦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和磨炼,不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做群众工作的实际本领,切实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选人用人要坚持标准。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领导干部代表组织行使着一定的选人用人权,对切实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一定要把好政治关和才能关,真正把那些品德好同时又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干部选拔上来。一定要以德为前提、以德为先决,同样能力的干部,谁在德方面表现突出,就提拔重用谁。

此外,在选人用人中还要做到:一是能够识德。如何考察干部的德一直是干部考察工作的一大难题,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近期撰文提出了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和对待个人名利的态度等4个途径来考察干部的德,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要求并结合实际去不断地加以拓展和完善。二是善于识德。干部品德上的一些问题往往具有隐蔽性,要学会深入了解、客观分析,既能作出准确的评价,又能将“老实人”与“老好人”区分开来。三是注重育德。要通过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强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严格监督管理等方法作为干部队伍“德育”建设的长效机制。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

休,而地方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

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

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

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

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

不及也。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

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

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

也,其亦以是语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开头古语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f开头古语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开头古语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h开头古语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j开头古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开头古语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s开头古语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t开头古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w开头古语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x开头古语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y开头古语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香(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z开头古语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篇7:论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第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是否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判断一个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既注重才能,更注重品德,使各级领导权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人手中,对于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干部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党的先进性。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干部队伍正处在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干部逐步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总体来说,现在的干部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面比较宽、思想比较活跃、开拓创新精神比较强,但由于部分干部缺乏严格党内生活锻炼和重大政治风浪考验,党性修养、作风养成和道德品行呈现明显不足,许多干部出问题往往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

第二,正确认识德与才的辩证关系。这是理解和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前提。德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发挥作用的方向;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范围。与才相比,德始终是第一位的。

第三,正确把握干部德的重点。《决定》在总结党的选人用人历史经验基础上,综合不同层级领导干部德的共同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干部德的重点:一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对党、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时刻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共产党人的修德之基。领导干部必须忠于党的事业,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始终把维护国家整体利益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在国家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开展斗争。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群众有深厚的感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看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领导干部的修德之本。世界观决定着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决定着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决定着工作观、政绩观。三看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领导干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坚持原则、敢抓敢管,面对困难、勇挑重担,出现失误、敢于负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取得新成效。四看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在目前社会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这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干部能做到办事公道、为政清廉、待人平等、律己严格,自觉抵制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这样的干部在德的方面才是过硬的。

篇8:中职教育以德为先

一、树立观念, 开展活动

1.树立观念

班主任要管理好班集体, 就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既不善于与他人合作, 又不懂得关心班集体。针对这些特点, 当班主任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时, 便可提出以热爱班级为主题的口号, 以使学生明白, 班级是大家共有的, 每个成员都要维护它的荣誉。另外, 班主任平时应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彼此沟通, 以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班内的人际关系。还有, 为了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班主任可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目标, 这样, 既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 又激发他们自觉、自主地维护班集体的荣誉。

2.开展活动

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 就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例如, 在班级开展“我为人人”的活动。现在的学生比较缺乏助人为乐的精神, 开展“我为人人”的活动,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当然, 班级的活动也可与学校、社会的活动相结合。比如, 班主任响应学校、社会的号召带领学生到福利院、孤儿院等机构, 帮助那里的老人和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具体来说, 在开展活动时, 可采取分小组的形式, 力求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帮助、相互评比。在活动的过程中, 班主任应及时地给予指导和总结。

二、融合学科, 渗透德育

作为班主任 (班主任也往往担任一门课程的教学, 比如教语文) , 应注重德育和其他学科的融合, 以使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时, 获得思想品德教育。例如, 在作文教学中, 指导写作的过程也是德育渗透的过程。在以“我的理想”为题教学写作时, 一个平时学习不太认真的男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想挣很多的钱, 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因此, 在作文讲评课上, 担任语文教学的班主任有责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你的孝心令我们感动, 追求金钱不是坏事, 但必须取之有道。如今, 最值钱的就是知识, 如果你能好好学习, 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 就容易找到比较好的工作, 就能凭借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更多的收入。”又如, 在以“记一次参观活动”为题的作文教学中, 有几个学生同时写了一件事:“在参观完博物馆后, 我们来到滨江公园, 虽然那里的风景很美, 我们也玩得很开心, 但有一件事令我们不快。滨江公园的水池里有很多金鱼, 游客可以买饲料喂它们, 我们也去买饲料喂它们。李阳同学的手脚很麻利, 望着可爱的金鱼, 他禁不住抓了一条, 可是管理员不让我们把金鱼带走。我们真的很生气, 鱼是我们抓的, 凭什么不让我们带走?”显然, 这几个学生没有意识到随便抓公园里的金鱼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他们缺乏起码的公德意识。因此, 在作文讲评课上, 担任语文教学的班主任有责任教导学生:“公园里的花是供人们观赏的, 而不是让人们摘的, 同样的道理, 面对公园里的金鱼, 可以买饲料喂, 但不能随便抓。如果喂金鱼的人都像你们一样, 每人抓一条, 那么你们还能看到成群的金鱼吗?你们不该责怪管理员, 而应反思自己的行为。”

实践证明,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因此, 担任语文教学的班主任可通过作文教学, 完成德育渗透的任务。

三、建立友谊, 成为朋友

班主任不仅要做学生的好老师, 更要和学生建立友谊, 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只有这样, 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了深入了解学生, 班主任可在班级建立QQ群, 并在闲时上线观看。那些性格较内向的学生经常会通过QQ, 向班主任倾诉。相关的谈话内容非常广泛:有的涉及学生之间的矛盾, 有的涉及父母之间的关系, 还有关于爱情方面的问题咨询,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曾有个女学生在QQ倾诉:“我觉得我融入不了班集体, 同学们都好像在针对我。”很显然, 这是一个敏感、孤僻、自尊心很强的女孩子。对此, 班主任应耐心开导:“其实要融入班集体并不难, 就看你有没有热情, 是不是诚心和其他同学交往。确实, 现在其他同学对你有误会, 不过, 消除误会并融入集体最好的方法在于你的实际行动。只要你有真心和诚心, 大家一定会接纳你。”通过多次耐心开导, 这个女学生终于消除了与其他学生的隔阂, 愉快地融入班集体, 并真切地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其实, 在QQ的世界里, 班主任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 又是朋友关系。因此, 班主任需要通过与学生的朋友关系, 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四、悉心聆听, 治疗创伤

今天, 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 学生容易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尤其是中职生, 他们面对更大的竞争和压力, 因此, 作为班主任, 必须真诚、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里话, 并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宣泄情绪, 从而巧妙化解外界因素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压力。例如, 有个女学生患上了某种妇科疾病, 需要输液。面对这种情况, 班主任必须关心。在询问过程中, 女学生哭了, 她谈起自己的男朋友以及父亲。当然, 更多的, 她表达的是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一次谈话, 班主任可以相信, 女学生学会了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确, 每个错误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 因此, 班主任必须走近学生的心灵, 寻找他们错误思想的根源, 以帮助他们走出思想的迷雾。

五、家长配合, 抓好德育

的确, 在德育过程中, 班主任的思想品质、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等既决定班集体的好坏, 又影响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 仅凭班主任个人的力量还远远不够, 因此, 班主任需要充分调动一切力量,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争取家长的配合。现在的中职生, 不仅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而且他们来中职学校读书的目的也各有不同 (有的是学生本人考不上理想的高中, 无可奈何地来中职学校读书;有的是家长不支持学生读中职学校, 但学生本人坚持要读;有的是学生本人不愿意来中职学校读书, 家长硬逼学生来读) 。针对这些情况, 班主任就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具体有两点:一是向家长宣传就读中职学校的有利之处, 以使家长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二是让家长鼓励、督促学生在认真学好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 学会做人做事, 并提高自我修养。总之, 只有各方面积极配合, 才能把德育工作做实、做好。

上一篇:六年级学生作文寒假下一篇:农民工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