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重建

2024-04-20

农房重建(通用8篇)

篇1:农房重建

政协理县委员会

关于全县农村灾后恢复重建的调查报告

为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助推全县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政协理县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于2009年4月中旬深入桃坪乡古城村、佳山村,薜城镇建山村,米亚罗镇米亚罗村,杂谷脑镇克增村等,就全县农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座谈村组干部群众、基层政协委员,调查了解灾后农房重建的相关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建议、意见和要求。现将调查了解的情况和建议报告于后。

一、攻坚克难,全县农房重建有效推进

灾后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湖南省的对口援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 “安全、经济、适用、省地”的指导思想,克服重重困难,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科学、有序地推进全县农房重建进程, 可望8月底前全面完成重建任务。

一是整合各方力量,形成重建合力。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援建帮扶、社会支持“四举并重”之策,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全县上下打响了灾后农房重建战役。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灾后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了领导责任制,强化督查考核,各级干部重心下移,积极做好指导、服务、支持、帮助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强化了宣传发动和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建设永久性农房是尽快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必然要求,从而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了农房建设之中,将党和政府的要求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积极主动搞好与对口援建单位的配合衔接工作,农房重建中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得到了湖南省的大力帮助;动员社会力量,争取各方支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县农房重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香港红十会资助我县1000户困难农户重建永久性住房,极大地缓解了重建资金难题,一些在县的建设施工单位和有关方面也给农房重建给予了极大支持。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选址,确保农房建设质量和安全。按照“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原则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藏羌民族文化走廊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加强示范指导,努力做到安全重建、科学重建;在选址上,把安全放在首位,坚决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或者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区域,综合考虑安置点用地条件、水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在设计和风貌上,既考虑抗震设防要求,又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同时还讲究经济实用;建筑结构以砖混、石木结构为主,大多数有构造柱、地圈梁,楼面板也大多采用现浇,同时做好安全质量全程监管,进行相关的技术指导,大大提高了防灾避灾能力;配套设施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和畜禽养殖实际,统筹规划人畜饮水、村社道路以及养殖圈舍、沼气池等,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通过抓点扩面,示范带动,以重建促进发展,以重建提升水平,实现了农房重建与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的协调统一。

三是坚持机制创新,破解重建中的各种难题。弘扬亲帮亲、邻帮邻、户帮户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重建农户成立互助合作组织,协调解决重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在全县农房重建热潮中,不等不靠,齐心协力建家园的感人场面随处可见;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模式建房,委托代建、互助自建、帮扶援建、包工建房、联户共建、分期建房等重建模式在全县普遍推行,有效缓解了集中建房的压力; 采取“自己筹集一点、银行贷款一点、残值利用一点、亲友赊借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的办法,多途径、多渠道筹集农房重建资金;建立农房重建建材特供机制,内扩外引,加强统筹调剂,同时加大建材价格监控,坚决杜绝随意涨价和哄抬价格行为,解决建材紧缺和价高问题;积极培训、引进、调剂建设工匠,切实解决劳动力用工紧缺问题。

二、当前农房重建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灾后农重建是一项极其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选址、土地调整、材料供给、群众资金准备、建设质量和新建地基础设施配套及其国家资金补助政策落实等等,重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目前重建进度不一,重建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重建进度,要按期完成重建任务,还应当加大力度努力解决其制约因素。

(一)重建资金缺口仍然较大。由于我县大多农户收入低、积蓄少、受灾损失大,加之重建所需建材大多靠内地购入,价格高、运输费用大,再加上劳务费猛涨,致使重建成本大增,一般农户需8万元左右一幢,农户自筹困难,而国家补贴有限,贷款额度也相对较低,且分期兑付,不能集中使用,有的备料难而迟迟不能动工。

(二)劳动力紧张,技术工匠不足,劳务费用高。由于农房重建、基础设施建设、春耕生产、虫草采挖季节来临、汶马路三改二工程房屋拆迁及重建等集中在一起,致使劳动力用工相当紧张;技术工匠虽经前期大力培训和引进,但因集中用工而仍显不足,且分布不均,技能参差不齐,米亚罗地区和上孟乡石匠奇缺,同时各地均有重建任务而难以调剂;技术工价高,天工需100元左右,石墙一平方丈需700元以上,如果监管有不到位,就可能导致随意施工,技术含量低,建筑质量不高等安全隐患。

(三)建材运输费用高。特别是高半山二次转运费用过高,受村级公路等级和通达、通畅能力限制,高半山建材运输奇高,一匹红砖需0.2元,一匹水泥砖需1。00元,一立方砂石需80-100元,如薜城镇建山村重建用细砂购自下孟乡回龙桥砂场,一立方砂价80元左右,运到薜城镇上需运费20元,再运到山上需100元,如离公路较远还需用人工搬运,这样一立方砂的成本高达200元以上。

(四)一些地区建材仍显紧张,价格仍然居高不下。米亚罗地区未纳入特供范围,农户自行组织采购运输建材难度大,高半山缺乏砂石资源;虽然通过特供优惠和价格监管干预措施,目前建材价格有所稳定和下滑,但总体价格仍显过高,农户难以承受;同时建材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

(五)基础设施及地质环境影响重建。特别是通村、通组公路损毁严重,虽大多已恢复,但等级仍低,晴通雨阻,影响重建建材运输。震后次生灾害频发,道路抢通、保通任务艰巨;部分受灾群众原居住地生态环境和条件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原址无法重建,异地重建选址难。一些集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重建进度,朴头乡庄房村集中安置点河道保坎等配套设施项目招投标5月中旬才能完成,届时雨季来临,施工难度加大,工期将会加长,不仅影响重建进度,还有可能对农户已堆放的建材造成损失;停电现象多,影响重建施工。

(六)一些农房重建实施规划欠科学性。个别农户不按政府规划草率决定,盲目重建,不科学选址、科学建筑,提高农房的抗震性;有的村寨原址不宜或不易重建,而多在各自的承包地重建,既浪费土地,又显得零乱,不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缺建筑质量监管队伍和技术人才,对农房建筑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设计规划,对建筑材料合格率的检测,对建成后房屋的验收等缺乏经验;一些农户希望借重建之机“一步脱贫”,过分求大求洋,加大了农户负担;有的强调农民住宅和村庄的异地集中安置,忽视了农业、农村的产业特点,忽视地方文化传统和特色;有的过分强调对震损农户推倒重来,希望全部以新建筑来取而代之,忽视受灾农房既有可用和可修复的巨大潜力,造成巨大的浪费。

(七)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县级部门抽调、借调乡镇干部过多,基层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有关指导、协调、帮助等服务工作难以开展;对建筑施工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管、建材市场质量和价格监管也有待直一步加强。

三、群众对住房重建的一些希望和要求

在农房重建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有信心在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重建美好家园,同时针对重建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意见和要求:一是希望争取得到国家、援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更大支持,以解决重建资金困难问题。认为国家对农房重建补贴标准是统一的,但由于我县地处经济落后的边远山区,大多居住在高半山,建材运输不便、运费高,农户实际得到的补贴与内地相比大打折扣,为此要求逐级向上反映,希望国家给予一定的运费补贴;争取援建的湖南省为农户特别是困难户给予一定的重建补助;还希望动员社会力量对困难弱势群体给予更大的支持。二是希望金融信贷部门降低信贷门槛,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分别不同情况适当增大贷款额度。三是进一步加大建材生产和组织供应,米亚罗地区要求将其列入建材特供范围并享受相关特供优惠政策;在一些石匠较多的乡(镇)、村能够提前完成重建任务的前提下,放宽限制,调剂工匠,以解决该地区工匠奇缺的问题。四是希望加快集中安置点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按时完成重建任务。五是要求电力部门保证重建施工的用电供应。六是加强协调,解决一些农户选址难的问题。七是希望有条件的地方将需要拆除的旧房改造成圈舍,以便发展圈养养殖业。

四、对下阶段农房重建工作的建议

按照中央“三年灾后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县委提出在8 月30日前全面完成农房重建的目标任务,全县农房重建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为此,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重建,难中破难,积极推进全县农房重建进程。

(一)狠抓规划落实和指导服务,保证重建升级。灾后农房重建不能简单地原样恢复,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不仅确保农房重建的数量和质量,还要妥善解决好重建上档升级的问题,要抓住机遇在新起点、高标准上有所突破,要以更人性、更科学的方法引领重建方向。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定址,严格按设计和风貌要求施工,因地制宜选择建筑结构,提高防灾、避灾能力。结合新农村建设、特色风貌塑造、城乡环境整治,把新农村建设的元素、时代的气息与藏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相互融合,充分彰显区域文化的历史底蕴;要严格按照“四改两建”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改厨、改圈、改厕、改水和建设户用沼气池或太阳能、通村入户道路”建设。要好好把握重建契机,帮助广大农民用好用活重建政策,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着眼长远,因势利导地开展灾后农房重建;要将生活与生产、环境与生态、资源与发展有机融合,(二)狠抓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作用,保证重建进度。进一步加大宣传动员力度,树立和培植受灾农户在灾后重建中的主体地位和意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充分尊重受灾农户的重建意愿。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有效实施分类指导,正确处理和对待原址重建与异地重建,分户重建与集中重建的关系,科学利用灾后重建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放大政策和资金的功能与效益,把农民自力更生同政府补助、社会帮扶、亲友互助等形式有机结合,让自身主体作用在农房重建的各个环节中得以彰显,确保重建工作源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与激发。进一步组织调剂劳动力和技工队伍,要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组成义务帮工队,对特困户,“三孤”人员等困难群体给予帮助;要充分发挥典型带动和榜样示范的积极作用,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打造和扶持各具特点的示范典型。要及时将各类惠民、亲民、利民的政策在农房重建中进行集中展现,用鲜活事例、典型榜样、优秀成果引导和教育群众;用现实的农房重建成果充分激发、激活建房的热情与激情,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形成内在动力与外化行动的高度统一,从而进一步掀起农房重建的新热潮。

(三)狠抓建材供应和资金筹措,保证重建需求。打破常规,跳出常态,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调整建材供应和保障措施,充分运用市场主导与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双管齐下,多措并举,抓生产,促供给,保需求。通过政策引导、帮助鼓励县内建材生产企业扩大产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进一步创新健全建材特供机制,扩大特供范围,以解决建材供求矛盾,平抑建材物价。利用我县丰富的砂石资源,积极推广使用节能、无污染、质量合格的混凝土实心砖,在确保抗震设防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就地、就近取材,节约重建成本,提升重建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建材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多方筹集农房重建资金。按照“政府主导、农户主体、信贷扶持、财政贴息、项目补助、社会帮助”的思路,多措并举,动员各方,齐心协力,多渠道筹集农房重建资金。坚持重建和发展两不误,积极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积极帮助农户搞好土地的流转服务。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向农房重建倾斜,因户制宜选择待建模式,对那些资金短缺的农户,引导他们采用分期建房的模式。

篇2:农房重建

永泰乡地处盐亭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是北宋诗、书、画大师文同故里。全乡辖7个行政村,74个社,2171户,8365人,有耕地7964亩,其中水田2763亩。2008年“5.12”大地震波及我乡,致使我乡农房和基础设施、农作物等不同程度地遭受损失。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灾后重建精神,我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发扬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推进重建工作,目前我乡415户重建户已全面完成重建任务,现把重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宣传、强领导

地震后我乡利用会议、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大势宣传中央灾后重建政策,重建上报程序和资金补助标准。在宣传政策的同时,注重“宣教”结合。地震后,因人民群众不同程度遭受了损失,思想上波动,极易产生矛盾,为了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我乡及时公开主要领导联系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和心理疏导,真正做到了把党的温暖及时送到灾民心中,让灾后重建的政策深入民心。经认真核查,我乡农房严重损毁166户,中度损毁249户,一般损毁2077户,通过“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原则,上报重建户425户,其中五保户10户,低保户27户,困难户11户。农房建设是群众生活中的大事,是民生工程之首,为此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制订了苦干巧干6个月,群众搬进新居过春节的目标,成立了由 1

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民政,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灾后农房建设的领导。

二、抓进度,重质量

为了切实加快农房重建进度,让受灾农户尽快搬进新家入住,我乡采取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方式,抓点,保面,点面结合,催建设进度,每天上报每户建设进度。一些农户报了重建,又不动工,等待观望,担心补助资金是否能真正兑现,针对此问题我们一是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二是对陈家井村重建户陈宗成,太元观村陈开发,凤堂村何久福,三户,乡财政所,民政办送建房补助到户,录制成电视宣传片播放,在全乡收到明显效果,重建户纷纷行动起来,充分调动了重建农户的积极性。在重建的同时,注重质量,保证安全,多次与县质检站取得联系,把农户的建筑材料送去检测,让老百姓建一个高质量的房子。同时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逢户必讲,逢人必说,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做到了优质重建,安全重建。

三、调建材,保重点

地震后,一时间建材猛涨,为了落实县相关会议精神,和切实维护重建户的利益,我乡制订了相应措施,针对建筑用砖价格过高的问题,乡上派干部入驻砖厂开票,严格按照县物价局核定价格开票,坚决制止随意涨价,对那些哄抬物价,欺行霸市,实行垄断的坚决打击,肃清了建材市场秩序,维护了老

百姓利益。

全乡11户贫困建房户是我乡的重点,这些人本身生活困难,加之手中资金严重不足,为让他们大胆放心重建,我乡从房屋选址,规划,资金方面积极协调,确实无能力重建的请本人亲属代建,或村民委员会代建,从信用社给他们协调资金10万元保证了他们花最少钱办更多的事

四,严资金,考核硬,灾后重建资金是一根高压线,谁都不能碰。为了把我乡的灾后重建资金管好,兑现好,一是认真核实重建户人口,家庭类别,杜绝了冒领,欺骗资金行为。二是采取了资金专户,专账、专人管理,由乡长一支笔审批,按进度,按政策兑现,对重建户旧房已经拆除的立即兑现过渡安置费,地基完工的户,兑现40%建房补助,主体完工的户再兑现40%,建好后经验收兑现剩下20%的资金。截止目前全乡425户重建户已全部入住,兑现过渡安置费72.8万元,兑现特殊党费143.4万元,重建补助资金773万元。同时我乡把农房重建工作纳入了目标考核,对工作完成好的村进行了表彰奖励,完成差的村通报批评。

篇3:农房重建

关键词: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差异产品,规模经济

为了解灾后农房重建的具体情况, 调查居民对农房重建的满意度, 2009年8月, 本项目组 (南开大学汶川地震房屋重建课题调研组) 前往受灾严重的彭州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灾后房屋损毁情况

这次汶川地震灾害巨大, 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同时也使灾区经济遭到了极大破坏。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 四川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91.3%。在地震造成的损失中, 房屋的损失确实很大, 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

彭州市地处龙门山地震带, 紧邻震中所在地汶川县 (两县市分处龙门山南北两侧) , 离此次地震中心点仅数十公里, 在此次地震中属于重灾区。总的受灾户数达到185552户, 房屋倒塌416866间, 房屋受损624300间。952人死亡, 5013人受伤, 226人失踪。地震造成彭州市须重建的住房面积共计1027万平方米, 其中7.34万户受灾群众须重建农房, 城镇住房须重建1.56万套。彭州的灾后农房重建在成都市灾后农房重建中体量最大, 占总量的49.85%。包括农房重建在内, 彭州灾后恢复重建的总建设量相当于过去10多年的规模。

二、当地农房重建方式

此次地震灾区农房受损严重, 且受灾居民家庭条件、生活习惯和原房屋所在地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情况差别迥异, 灾民对于重建的选址、居住面积等要求各不相同。结合灾区实际情况, 灾区政府制订了多种重建方式供灾民选择, 以适应灾民的不同家庭条件。

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 在政策、措施的引导下, 尊重补助对象意愿, 由补助对象自主选择重建方式进行住房建设。补助对象只能以户为单位, 向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一种且仅限一种重建方式。”重建方式包括以下六种。

1、原址重建。

即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 补助对象可按原合法取得的宅基地面积重建。

2、统规自建。

即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 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因地制宜、适度集中的原则, 可以将补助对象原分散居住的宅基地按“拆院并院”的方式, 集中规划重建。

3、统规统建。

即对规划确定的农村新型社区和集中居住点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对补助对象自愿选择入住统一建设的安置住房, 按照每户人均建筑面积35平方米的标准分配, 每户应按政府给予的住房重建补助资金等额缴纳建房费。

4、异地安置 (货币安置) 。

对有创业能力、自愿举家搬迁的补助对象, 允许其自愿放弃宅基地异地安居置业, 补助对象不再申请宅基地, 按市场化配置的原则, 由当地政府或“拆院并院”项目实施主体给予一次性货币补偿。

5、开发重建。

按照重建规划, 经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同意,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整理, 集中使用。也可引入社会资金进行综合整理和产业开发, 并按规划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6、加固维修。

受损房屋通过维修加固可以入住的, 由房屋所有权人按《四川省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维修加固, 政府将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助, 补助政策另行制定。

三、重建方式多样, 满足灾民差异性需求

在经济学上, 差异产品是指相互竞争且具有强可替代性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产品, 其不同之处可能表现在产品的功能、外观、位置、质量或是其他方面。以上六种重建方式中的前五种正是彭州市政府提供的农房重建的五种差异产品 (加固维修适用于通过维修加固可以入住的受损房屋, 不同于其他五种重建方式适用于完全损毁不可居住的房屋, 因此是不同产品, 而非差异产品) , 用以满足居民们的差异性需求。

据项目组了解, 在这些重建方式中, 居民大多选择了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和原址重建, 因此项目组对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和原址重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这三种重建方式的优点和适合的家庭分别如表1-3所示。

另外, 统规统建是统一选址、统一规划, 避开了可能存在危险的区域, 适合原居住地已经不适宜居住的居民。

相比于统规统建, 统规自建对居民原来的生活方式改变较小, 另一方面, 统规自建需要居民自己出资, 造成了一定经济负担。适合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

除了以上政策规定的六种重建方式, “避暑天堂”龙门山镇九峰村还将“统规”和“自建”两种政策巧妙进行了结合, 创新了一种“统规原建”的重建方式。其好处在于:由于有了政府的统一规划, 有利于改变过去农家乐无序发展的现象;有利于当地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有利于规避次生灾害的威胁;有利于外来投资者的参与;有利于今后的开发建设。统规原建的特殊重建方式, 既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又避开了可能的灾害危险, 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肯定。银厂沟沿线 (即龙门山镇九峰村) 的居民几乎都选择了这种重建方式。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居住地所处位置、对建房了解程度、生活习惯等不同, 使居民们对房屋有不同的偏好, 导致居民对房屋存在差异性需求。根据福利经济学的一般理论, 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的提高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同一产品消费数量的增加, 另一方面是消费最接近本人消费欲望的产品。政府在重建中提供差异产品正好满足了居民们的差异性需求, 使产品更接近更多消费者的不同消费欲望。相比于整齐划一的同质产品, 无疑大大提高了消费者 (灾区居民) 的效用水平。

诚然, 差异产品对提高灾区居民对房屋重建的满意度起着关键作用, 但差异产品带来的成本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若由于成本变化导致单位货币投入带来的平均效用减小了, 是否还有必要提供差异性产品就有待商榷了。

四、差异产品与规模经济

差异产品和规模经济是一对无法避免的矛盾。一方面, 差异产品的提供无疑会增加消费者 (此时为灾区居民) 的福利;但另一方面, 它也会使消费者无法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 提高重建的成本。但是在此次调研中, 笔者发现, 并不是所有差异产品的提供都会造成规模经济的损失。

房屋作为产品, 本来就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特点, 而此次地震的农房重建, 房屋的差异性表现更加明显。农村居民本来就是散居, 居住地各不相同。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当地地理条件, 不仅不会增加重建成本, 反而使在最经济的条件下最大程度满足居民不同的居住要求变成可能。

以此次调研发现为例, 新兴镇寿阳泉适合发展农家乐, 于是当地居民大多选择了原址重建或在原居住地进行统规自建, 充分利用原住址的有利地理位置。磁峰镇盘龙村处在国道边上, 震前就有大部分居民以经营商铺, 如饭馆、旅店、零售店、汽车修理铺等为生, 震后该村居民选了统规自建, 仍在临街的区域重建新房、开商铺。这些差异产品的选择无疑增加了居民的福利, 而这些差异产品的提供也并未增加重建成本。

房屋重建的成本主要由建材原料费用和建筑人工费用构成, 灾后重建的建材价格是一定的。据项目组了解, 当地承担统规统建项目的大型建筑公司和原址重建居民购买建材的价格几乎一样, 这就说明大规模修建房屋并不能降低原材料成本。而在建筑的人工费用方面, 大型的建筑公司毕竟是更专业的建筑队伍, 效率的确高于散户自建, 单位面积人工费用更低, 差别也并不大。而且, 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都是有正规建筑公司进行建设, 与更大规模的建设相比并无区别。

农村房屋的修建受地理条件限制严重, 不适合大规模统一集中修建, 统一修建并不能降低成本, 实现规模经济, 反而可能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情况。若规模过大, 一方面农村很难找到这么大片的合适的空地, 另一方面太过集中的居住地和分散的耕种地距离过远, 会给当地居民的日常耕种作业带来麻烦。目前统归统建和统规自建这种小规模聚居的模式正是重建的适合规模。因此, 对于农房重建, 差异产品的提供在不提高重建成本甚至是降低了重建成本的条件下, 增加了灾区居民福利。

参考文献

[1]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彭府发[2008]36号) [Z].2008-08-01.

[2]蔡宇:龙门山九峰村推出“统规原建”重建模式[N].华西都市报, 2009-05-03.

篇4:农房重建的方向昭示

震后200多天的都江堰市依然车水马龙。大街上,还有少量坍塌的楼房残迹没有清理完毕,而几处过渡性板房在傍晚的暮色里闪烁着点滴的温暖灯光。

“未来,都江堰将是无限的风光!”在都江堰市财政局临时租用的有些裂缝的民房里,副局长程建国略显疲惫的面孔流露出真实的刚毅。

财政资金撬动信贷资金

其实,记者尚未到都江堰,四川省财政厅的朋友们一路上就说,都江堰灾后重建的办法很厉害,解决了财政资金的相对不足。

整个四川灾区恢复重建约需要15000亿,而各级财政拨付的只有3000多亿,1万多亿的缺口考验着四川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的理财智慧。

在都江堰市中兴镇上元村,村民高志书的新家已经落成,院子里还堆着尚未用完的砂土,屋顶上的瓦片按当地风俗砌成气派的屋脊,并在中间做了个好看的造型。一位老人拄着拐杖坐在屋门口,一脸的平和、安详。

此前,根据政府的规划,高志书也开始和爱人商量着,在损毁房屋的原址上重建新房。买砖、买木、买瓦,高志书一家人开始规划着新生活。

建房是一个农村家庭最大的开支。看着建筑材料一样一样地拉进院门,高志书自家的存款和获得的政府重建补助金也渐渐见了底儿。没钱了,只有先不修。

2008年8月14日,都江堰市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正式成立。村干部告诉高志书,你可以用土地权担保贷款了。高志书赶紧回家找出自己的“大红本本”——《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到担保公司办理了集体土地使用权担保手续。

8月21号,首笔由农村产权流转公司提供保证担保的2万元灾后农村自建住房保证担保专项贷款发放,开启了农村担保贷款的大幕。高志书因集体土地使用权担保获得灾后重建房贷款,成为全国第一人。

8月26日,高志书的新房开始重新动工,20天后,一家老小搬入新居。

程建国副局长告诉记者,2008年8月,都江堰市和成都市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共同注入2亿元资金,建立了成都市区(市)县投资规模最大的城乡住房灾后重建担保融资平台。按照“农户申请,村组评议,担保公司审核,信用社和专业银行发放贷款”的程序,由担保公司对农户进行担保,农户以确权的宅基地使用权、房屋(含将要建成的房屋)产权,对担保公司反担保,由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对农村原址重建、统规自建的农户,可提供额度最高6万元、最长期限8年的贷款,政府予以3年贴息,贴息期农户贷款利率按银行同期利率的0.6倍计算。截至2008年11月28日,已发放重建住房担保贷款1820笔共计7487.6万元。

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农户将明晰后的土地权或林权质押给政府成立的产权流转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向金融机构提供担保,发放贷款给农户重建家园。财政资金撬动了信贷资金,此举解决了农户没有抵押物获得更大额贷款的困境,既使得政府顺利借力于金融机构,又没有将风险全部推给市场主体。

政府新举激活社会资金

随后,当地政府再次开创了又一个全新的全国第一。

2008年12月22日,都江堰市大观镇茶坪村村民王正良和联建者成都市民邓小林,分别领到了一本鲜红的《集体土地使用证》。这是四川灾区为农房联建办理的首张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

茶坪村位于都江堰市青城后山的一个山坳里,山上绿树成阴,山涧流水潺潺。邓小林与王正良的两幢两层高的欧式小洋房就坐落在公路旁边。联建的两幢房屋主体已经竣工,工人们正在完善附属设施。

在总计1.45亩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有0.6亩是王正良的宅基地,可长期使用,修建了两层砖混结构楼房,面积约220平方米;邓小林使用了0.85亩,修建了旅游性质的房屋约268平方米,使用年限为40年。

在王正良持有的土地证上,其中“地类(用途)”栏中填写的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类型”栏填写的是“批准拨用宅基地”;而在邓小林持有的土地证上,“地类(用途)”栏填写的是“住宿餐饮用地”,“使用权类型”栏填写的是“出让”。

两人联建的房屋总投资是100余万元。王正良的房屋在地震中被震毁,曾因缺乏资金无力重建。而邓小林说,他以前经常利用周末到茶坪村避暑,一来二去就与王正良认识了,“以前就想在这里修一幢自己的房子,但苦于没有政策。”

“都江堰市把国家城乡统筹试验和灾后农房重建对接起来,在2008年4月份就已经在这一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农房重建这一块,非常有创意地结合产权制度的改革,推出了与社会资本联结。也就是农民让出宅基地,让社会资本共同建设永久性住房。社会资金把房子修好后,还要带项目(比如酒店、度假村)来当地,发展当地的产业,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程建国副局长告诉记者。

于是,政府激活了灾后的农村,也激活了社会资金。

不可复制与未来方向

在地震的大破中,都江堰市政府和财政部门给我们带来了两种全新的大立。

“到目前为止,农房建设撬动了大概10个亿的社会资金,等农房建好后,产业开始发展,大概会撬动30亿的资金!” 都江堰市城乡统筹局副局长何劲松说出这组数字时,记者从他的脸上读到了很多涵义。之前,他正是都江堰市财政局的一名公务员,一名经验丰富的政府理财人。

正是这些政府理财人创新性地进行公共理财,受灾的老百姓在地震后迎来了更高层次的幸福。

“二楼上有个小阁楼的那幢就是我的,现在正在装修,快的话春节前就能搬进去。”村民王正良高兴得一直合不拢嘴。站在自家院坝里,他指着眼前的小洋楼说,以后这两幢小洋楼都将被打造成乡村酒店,争取2009年5月1日前能租出去对外营业。王正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他仔细算了笔账,房子出租每个月有1200元,夫妻两人的工资是每人每月800-1200元,“这样下来,我们两口子每个月收入4000元钱绝对没问题,还能住上新房子,比以前可轻松多了”。

但程建国副局长非常理性地告诉记者:“我们的模式在其他灾区不可复制。”记者理解其话中的几层意思:都江堰地理和环境优越,很多成都人都梦想在这里有第二套房子;都江堰属于成都城乡统筹试验区,别的地方没有这样的政策优势。

而进行这样的改革,也的确面临不少的政策壁垒。当地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诚:“我们这些所有改革,向上汇报的第一指导思想都是保护耕地!”所幸,上面更加看重的是老百姓最后的收效。

篇5:市重灾区农房重建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时间:3月4日上午11点;

地点:崇州街子镇唐公社区罗玉福家;

重建情况:原址重建,主体基本完工。

房屋为两家合建,一楼一底。其中罗玉福家上下两层400平方米左右。全家5口人,押土地证贷款6万元,自己投资10多万元,建完大概要花25万元左右。

罗玉福:贷款2年还清,镇上干部讲过优惠政策,前3年按0.6倍付息。政府补贴1万9千,风貌押金2千元,自己拿到手的补助有1万7千,那2千要等到房子风貌验收了再给。房子自己设计,政府只有风貌设计。去年11月动工,还有一两个月竣工。因为不属于规划区,选择方式都是自愿,政府征求过意见。

罗玉福:唐公社区未住板房的群众(自已搭棚棚)未给2000元过渡费。红砖是4角5一匹,就是请人建房的工价太贵,要200多元一个平方。

(二)时间:3月4日中午12点;

地点:崇州市怀远镇富丽村11组王怀平家;

重建情况:原址重建,主体基本完工。

户主不在家。据当地村民介绍,修王怀平家这样250平米左右的房子要16万元左右。王怀平家3口人,政府补贴了1万6千元,贷款4万元,其余的是向朋友、亲戚借。据村民反映:该村300多户人家是原址重建,20**年能还得清贷款的不到10%。

(三)时间:3月4日中午12点35分;

地点:崇州市怀远镇蜀州驾校板房安置点马永泉家;

重建情况:统规自建,正在打地基。

马永泉是鸡冠山乡薤子村村民,选择回到鸡冠山乡统规自建。

马永泉:我们选择了统规自建,就是回鸡冠山修。我们已经贷了6万元,贷8年。他们说那个地方地基软,要打桩,换土。现在地基还没修好就要给地基钱,地基圈梁算下来几万元,除了下来就没多少了。图纸没有拿给我们选,房子怎么分也没说,我们2人90个平方,够还是够了。修一层还是两层依我们自己报,我们是报的一楼一底,不知道什么样子。现在的困难就是没钱。我们老房子是7间房200多平米的宅基地,有证。政府没说原来宅基地怎样做。房子贷的钱存在银行,反正修房子才取得出来。

(四)时间:3月4日下午2点30分;

地点:都江堰市大观镇荷园板房安置点;

重建情况:未动工。

开发区被征地的群众说,政府告诉他们9月份能搬进新房,但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修,怎么修也不知道。过渡费都没有。“我们的地是地震之前被征的。先是说每个月200元过渡费,但现在没有。又说是只有100元,要就要不要就算了。”

板房区管理人员谢某表示:集镇安置点已打围,3月份动工。部分城镇安置点是青岛亚星集团统一打造,正在谈相关政策。部分农房重建点还在等项目进行统规统建。

(五)时间:3月4日下午3点15分;

地点:都江堰市中兴镇上元村13组;

重建情况:已建成。

均为原址自建,农房体现了川西特色。

(六)时间:3月4日下午4点;

地点:都江堰市紫坪铺镇紫坪村;

重建情况:社会资金开发重建,场平、放线阶段。

村民:我们村1、2、4、5、6组都要拆,3组在沙湾那边。紫阳置业有限公司进行开发重建。

问:它准备置换这个地来做什么项目?

村民:说的是那边要修个宾馆。

问:给你们宣传过方案没?

村民:说过,一个人35平方米,宅基地换房子住,就是做的这个宣传。地震时候我们填的是严重破坏,但后来自己修复了,没有拿政府一分钱,但现在他们说我们要住这个安置房的话就要自己把房子拆了,只补贴一万六给我们,但我们房子已经修好了。

问:你们家宅基地办证没?

村民:都有,但土地证没发下来。

问:你们是想统规统建还是原址重建?

村民:因为我们在红线内,必须要拆,没办法。我认为红线内的和红线外的应该有所区别,因为红线内,我们家8口人(姐妹两家人和父母一起住,等于是3家人),分了户口,但都在一起,比较大,更愿意自建。

问:那你们分房子是分几套呢?

村民:它具体的政策都还没出来,不清楚。还没喊我们选房子。说是10月份就要入住。但现在看这个样子恐怕不行哦(拆都还没有拆)。

问:多要30个平方米自己出钱,愿意不?

村民:肯定愿意。像我们这里娃娃还没结婚的,就给的`3个人的户,虽然人家现在还没找朋友,但以后人家结婚了,媳妇娶进来,就愿意多要30平方米。

问:受灾过渡安置费给了么?

村民:有的。10元早就发了,只有3个月。

(七)时间:3月4日下午4点30分;

地点:都江堰市紫坪铺镇板房安置点黎明村6组魏姓村民家;

重建情况:社会资金开发重建,主体施工阶段,一期7月1日入住,二期预计10月份入住。

问:房子分了没有?知道自己住哪栋不?

魏大姐:不晓得,可能修好了分吧。

问:住多大面积知道吧?

魏大姐:晓得,我们3人户,1个人35平方米。他们计划3人户好多户,4人户好多户,有统计,是按户口本。其他还满意。就是开间小了,一间床放下后就什么都摆不起了。

问:以前的宅基地怎么算?

魏大姐:3万2一亩,耕地加地面作物是3万9千8一亩。紫阳公司没有说就业的问题。以后就不管吃饭了,反正把房子给你修起就不管,就靠自己打工了。

问:新房子有光纤、自来水、燃气那些配套吧?

魏大姐:燃气还不清楚,其他应该都有。基本还是满意的。

(八)时间:3月5日上午10点30分;

地点:都江堰市蒲阳镇花溪村13组刘中平家;

重建情况:原址自建,砖木结构。已完工。

刘中平:我们家有七八分地大小,两家人合建(两兄弟加一老人 ,5个人)共投入了20多万。两个户国家补贴3万2,贷款12万,亲戚朋友很支持,借了很多钱。准备4、5年还清。因为以后准备做生意,搞农家乐,我们想的是现在修好点,以后好发展嘛,所以就投资这么多。你看我们整的二四墙、圈梁、构造柱,什么都弄了,就是为了防地震,以后人家要来这里住起耍都要放心些,所以才搞这么到位。政府要求要这么整,我们也很愿意。镇上干部来看过,经常来看修得如何。去年农历九月开始整,一直到大年三十都在弄。

(九)时间:3月5日上午11点30分;

地点:彭州市磁峰镇蟠龙村5组“五龙世家”;

重建情况:32户统规自建,已完工。

张仕松:我自己和兄弟一起修,一楼一底上下150多平方米,3月中旬能搬,这两天在粉刷。现在这里有些家还没入住,认为房子湿要敞一下,有些是还要装修好了再搬进来。这里大多数都贷了款的。我没贷款,兄弟贷了4万5千,另外我们原宅基地是180平方米,国家按照土地增减挂钩,每人给了8千,两家5个人就4万,还有1万9的补助。

问:是各家修还是统一修?

张仕松:议事会找建筑公司统一修,包括材料、钱都是议事会管。

问:搞了集体经济组织没有?

张仕松:搞起了,村民入股土地流转,成立了土地银行,目前没有其他项目进来,我们是村集体自己管理。

问:下一步搞什么产业有打算没有?

篇6:农房建设改造意见

加快全市农村危房改造的实施意见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议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民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的意见》(渝府发〔2010〕89号)精神,加快我市农村危房改造步伐,在2012年年底前消除全部D级农村危房,2014年年底前消除全部农村危房,推动农村宜居目标的实现。现就加快全市农村危房改造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大意义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改善最贫困农民居住条件、改变农村环境面貌、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合民心、顺民意、符民愿的善举。

近年来,特别是通过2009年、2010年两年的努力,全市已累计改造农村危房15.7万户,其中改造D级农村危房7.6万户。但是,全市现仍有农村危房38.62万户,按危险程度分,C级农村危房29.92万户,约占77.5%;D级农村危房8.7万户,约占22.5%。农村危房已不能满足正常居住需求,特别是D级农村危房已整体出现险情,时刻危及广大农村危房户生命财产安全。对城乡统筹任务重、农村幅员面积大的重庆来说,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尽快消除D级农村危房,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二、实施步骤

(一)到2012年,消除全部D级农村危房,即完成我市现有8.7万户D级农村危房改造(其中:2011年改造5万户、2012年改造3.7万户);同时改造C级农村危房1

1.78万户(其中:2011年改造5.39万户、2012年改造6.39万户),实现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确定的“消除全市60%的农村危房”的目标任务。

(二)到2014年,消除全市所有农村危房,即剩余40%的C级农村危房18.14万户全部改造完毕,提前一年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

三、改造方式

D级农村危房拆除重建,尽量搬迁集中进入农民新村;确实不适合集中的,可就地改造或购买农村二手房。

四、补助资金扶持政策

D级农村危房在满足最基本居住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每户建筑面积60—80平方米、造价控制在5万元左右。由市、区县(自治县)两级财政补助70%,农民自筹30%(包括农民通过承包地、林地、宅基地抵押贷款和社会捐助等方式)。市财政两年筹措16.66亿元用于全市D级农村危房改造。

(一)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渝北区、北碚区、大渡口区、巴南区的五保户、低保户及其他贫困户享受现行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其余D级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由各区自筹解决。

(二)江津区、永川区、合川区、南川区、双桥区、璧山县、铜梁县、綦江县、大足县按照市、区县两级财政40∶60比例分担。

(三)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长寿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万盛区、潼南县、荣昌县按照市、区县(自治县)两级财政60∶40比例分担。

五、工作保障

市村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领导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市村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城乡建委要发挥好牵头作用,抓好全市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编制、目标分解、技术指导、统筹协调、检查督查等工作。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把农村危房改造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切合实际的改造规划和实施方案。

各区县(自治县)要建立农村危房户档案,实行一户一档,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实现相关信息的快速查询、动态分析和监督指导。市城乡建委要组织相关单位,设计3—5套满足D级农村危房改造需求的标准图纸,每户建筑面积60—80平方米、造价控制在5万元左右,并满足房屋可加层、设施配套、风貌控制等要求。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国土房管局、市扶贫办、市水利局、市民政局等部门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及农民新村配套设施建设。

市政府将与有关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农村危房改造责任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区县(自治县)党政领导班子及党政主要领导考核内容。

篇7:农房党务公开制度

为深入推进农房集团党务公开工作,促进党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党务公开工作各项要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上海市贯彻落实<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光明食品集团各级党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的规定,结合农房集团实际,特制定农房集团党务公开工作制度。

一、党务公开责任分工

(一)加强对党务公开工作的领导

集团各级党组织要相应成立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集团各级党组织是实行党务公开的责任主体,党组织书记是实行党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纪检、组织、宣传、办公室等部门为党务公开工作主要实施部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方法,探索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工作。

(二)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职责。

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及时传达上级党组织关于党务公开工作的会议及文件精神、制订党务公开工作的整体规划、讨论和决定党务公开工作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党务公开办公室做好党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参谋和助手、协助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处理好日常事务、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起草党务公开的有关文件、按照党务公开目录的规定实施党务公开工作、抓好党务公开信息报送工作、做好党务公开有关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

(三)党务公开实施部门的职责。

纪检部门:牵头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活动,全面负责党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议工作。组织部门: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完善党组织领导体制,确保党务公开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宣传部门:做好党务公开宣传工作,及时报道党务公开工作的有关信息。党务公开办公室:做好党务公开工作意见的收集、归纳、整理;抓好有关信息的沟通工作;起草、发放有关党务公开工作的文件、简报等。

二、党务公开内容与实施

(一)党务公开的内容

1、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执行中央方针政策,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等情况;本单位本部门重要决策及执行,任期工作目标、阶段性工作部署、工作任务及落实等情况。

2、党的思想建设情况。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计划及落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及落实等情况。

3、党的组织管理情况。党组织的设置、主要职责、机构调整、换届选举,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创先争优,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党务工作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党员权利保障等情况。

4、领导班子建设情况。领导班子职责分工、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执行民主集中制,召开民主生活会,年度考核评价等情况。

5、干部选用和管理情况。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干部监督制度及执行等情况。

6、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情况。听取、反映和采纳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接待来信来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办理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重要事项等情况。

7、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落实当党内监督制度、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纪检监察工作 报告、处理违纪党员等情况。

8、其他应当公开的事项。要把涉及党员、群众切实利益的重大决策以及党员关注的其他重要事项作为党务公开的重点,及时回应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需求,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党务公开的程序

1、制定目录。各单位党组织负责制定所属党组织党务公开目录,各级党组织对本单位经济发展、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按规定可以向党外公开的,应列入党务公开目录。

2、实施公开。各级党组织党务公开依照目录进行。如有目录外需要公开的事项,党组织应制定工作方案,报经制定党务公开目录的党组织审核同意后进行公开。公开的时限应与公开的内容和范围相适应,确保党务公开的时效性和经常性。

3、收集反馈。各级党组织应认真收集党员对党务公开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处理或整改,并将结果向党员反馈。

4、归档管理。集团各级党组织对公开的党务信息资料应及时登记归档,并做好管理、利用工作。

(三)党务公开的时限

1、固定公开。对长期性贯彻落实的工作应实行固定公开。有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等;有关党内文件、党纪党规、集团各项规章制度、改革举措、党组织的设置、主要职责、机构调整等情况。

2、定期公开。对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常规性工作实行定期公开。有关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计划及落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及落实、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党组织开展的帮困结对等情况。

3、逐段公开。对阶段性工作实行逐段公开。有关听取、反映和采纳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制度执行、改善民生等情况。

4、即时公开。对动态性、临时性、时效性工作实行即时公开。有关干部考核奖惩、选拔任用、干部公示、换届选举、捐款活动、党内处分等情况。

(四)党务公开的载体

1、通过党内有关会议的方式进行公开;

2、通过简报、通报等文件方式进行公开;

3、通过设置党务公开栏、板报等方式进行公开;

4、通过网站、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公开;

5、通过农房报、网络等媒体进行公开。

三、依申请公开

(一)依申请公开是指党员按照有关规定向党的组织申请公开相关党内事务。对党员申请公开的党内事务,由各级党组织受理,报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批,申请事项及办理情况应报上一级党组织备案。对重要活动,重大事项的依申请公开按照党务公开目录规定实行公开;

(二)党员申请公开党内事务时,可以采用递交书面申请的方式向所在党组织提出;

(三)党组织收到党员申请后,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并根据下列不同情况作出答复:

1、对申请公开的事项,可以公开的,应向申请人公开或一定范围内公开;

2、对申请公开的事项,暂时不宜公开或不能公开的,应向申请人说明情况;

3、对申请公开的事项,已经主动对外公开的应当指引告知申请人;

4、对申请公开的事项,属例行公开但未公开的,应当及时公开并指引告知申请人;

5、对申请公开的事项,属事实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

6、对申请公开的事项,属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更改、补充申请。

(四)因信息资料处理等客观原因及其它正当理由,不能在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公开的,可将期限延长至20个工作日。

(五)对申请公开的事项,决定公开的,应明确公开时间、公开范围和公开形式。对决定不予公开的,应书面说明原因。对需要延长公开期限的,应及时通知申请人。

四、党务公开监督员

(一)监督员的产生要求

党务公开监督员由本党组织在党员代表、职工代表中推荐产生,并报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批准。

(二)监督员的主要职责

1、认真学习党务公开的有关文件精神;按时参加党务公开工作的有关会议;积极参与各种监督检查、巡视等活动。

2、广泛宣传党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重点内容和工作动态;积极做好推进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表决权和监督权的落实工作。

3、全面监督检查党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范围、时限及制度执行情况等,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4、及时收集和反馈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报党务公开领导小组。

5、支持和帮助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做好各项工作,对党务公开工作中 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督促整改。

(三)监督员的工作制度

1、定期召开党务公开监督员会议,收集党务公开监督员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听取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情况通报;

3、邀请参加党务公开工作有关调研活动和巡视工作;

4、加强对党务公开监督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监督检查的能力和水平。

五、党务公开信息反馈

(一)信息收集

1、职工群众来信来访来电收集;

2、召开座谈会、发放征询意见表、调查问卷收集;

3、党员代表议事会、党内事务听证会收集;

4、党代会代表、党员职代会代表、党风监督员收集;

5、其他方式收集。

(二)责任主体

党务公开工作办公室负责党务公开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反馈的日常工作。

(三)信息处理

1、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2、对梳理出有价值的信息,提交有关职能部门,形成初步处理意见,报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

(四)具体要求

对党员群众提出的一般性意见和建议,原则上5个工作日办结;对一时不能办理的或涉及重大问题的,要说明原因,尽快办理。

(五)意见反馈

1、对党员群众提出的一般性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结果应以适当形式进行反馈;

2、对署真实姓名的党员和群众,实行当面答复,并进一步听取意见和建议;

3、针对反映比较集中的涉及重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经党务公开领导小组研究后,对原有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完善后,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再公开;

4、对收集整理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办理情况要详细记载。要建立党务公开信息收集处理反馈台帐。对记载情况作为党务公开工作考核依据。

六、党务公开检查考核

(一)检查考核内容

1、公开的内容是否全面真实;

2、公开的形式是否可行有效;

3、公开的程序是否规范有序;

4、公开的时限是否及时到位;

5、公开信息是否及时反馈;

6、公开的领导体系和制度是否健全;

7、公开的宣传教育是否开展;

8、公开的资料是否齐全;

9、公开的效果群众是否满意。

(二)检查考核形式

通过定期召开党员代表座谈会、党员代表巡视活动、发放征询意见表和调查问卷、开展公开评议等形式,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三)检查考核方法

1、将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内容;

2、对检查考核中发现的公开内容不全面、公开程序不规范、公开时限不及时等问题,向被检查党组织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

3、党务公开工作一般每半年检查一次,年终全面进行考核;

七、党务公开评议

(一)评议内容

1、党务公开宣传教育情况;

2、党务公开实施方案制定情况;

3、党组织对党务公开工作重视程度情况;

4、党务公开落实和保障党员权利情况;

5、党务公开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情况。

(二)评议要求

党务公开评议分“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提供选择,同时提出所在单位党务公开工作的特色和存在不足,以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综合评价。

(三)评议方式

党务公开评议工作在党务公开领导小组领导下,在党代会或党员大会上,由全体党员代表或党员采取无记名测评的方式进行。评议工作由党务公开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并对评议情况汇总分析后,报党务公开领导小组。

(四)评议反馈

党务公开评议情况要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布,由党务公开工作办公室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予以督办。

(五)评议时限

党务公开民主评议工作每年开展一次。

八、党务公开资料归档管理

(一)资料归档范围

1、文件资料归档:包括党务公开工作有关文件、会议资料、信函等;本单位在党务公开工作中形成的文件、会议资料、信函等。

2、相关资料归档:包括本单位在党务公开工作各项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影像、录音、专题片等。

(二)资料归档要求

1、归档的文件资料为原件或有效复印件;

2、归档的文件资料必须完整、系统、准确;

3、归档的文件资料必须字迹清楚、工整规范、纸张及文件格式符合归档要求;

4、归档的文件资料必须分类、立卷、编制目录。

(三)资料归档管理

1、资料归档由党务公开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管理;

2、资料归档管理人员要按照党务公开目录,对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时限以及相关资料,认真进行分类、整理、立卷和保存;

3、要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台帐;

4、要按照文书档案归档时间节点要求,移交档案室。

篇8:对开展农房登记工作的探索

我国最大的不动产家底在农村地区,但事实上长期以来,农民产权意识淡薄,农房登记受到忽视,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为解决城乡二元发展的矛盾,党的十七大将城乡统筹放在战略发展的首要位置,2008 年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快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解放思想,政策创新,提出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农房流转、交易和处置机制。2014年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完善农业立法执法普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改革。

为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规范农房确权登记,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也相继出台,《物权法》第十条明确规定了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即包括了城市与农村的不动产要开展统一登记的应有含义。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房屋登记办法》在《物权法》的基础上,专设章节,从登记程序、收件资料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规定了集体土地上房屋的登记制度,为开展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提供了明确的上位法依据。

以此为契机,全国各地纷纷积极开展了集体土地及房屋的确权登记工作,部分先行省市如安徽、成都、重庆、无锡等地都已率先出台本地农房登记的地方性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根据相关调查组对浙江、安徽、四川、广东、广西5 省内10 县的调查数据显示,受调查村民中有71.08%的人愿意主动申请登记,但农房实际登记发证率仅为24.42%。其中,宅基地证和房产证两证都有的比例仅为19.21%。4个县( 区) 已经全面开展农房登记发证,4个县(区)已开展农房登记发证,但发证面不广,还有2 个县(区)完全没有开展农房登记发证,此外,尽管总体规模不大,但四川都江堰市、安徽肥西县、广西武鸣县、浙江嘉兴秀州区等均开展了农房抵押业务。可见,在政策法律的推动下,我国的农房登记虽颇见成效,但仍困难重重,建设管理滞后、权属争议复杂、小产权房等是我国农房登记工作中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二、开展农房登记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农房登记工作主要的制约因素可以总结为:现行法律有障碍,实际执行有难度,农民响应欠积极,人力经费需保障。

1.农房规划建设管理滞后,权属纠纷复杂遗留问题多

《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申请初始登记应当提交房屋符合城乡规划的证明。根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同建造时期的农房,应当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规划管理部门依法审批,持有“村镇规划建设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等规划证明材料。但实际我国各地的农房建设管理滞后,违法建筑面广量大,少批多建、未批先建现象突出,即使是2008 年《城乡规划法》实施后建造的农房,大部分也未经规范的规划审批程序,无法提供合法批建材料。司法实践中,涉及农村集体土地的行政案件每年占行政案件总数的20% 以上,往往关乎农民生产、政策变迁和历史遗留问题。

2.农房抵押流转有限制,影响了农民办证的积极性

因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特殊性,《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明确规定,宅基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但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质在于,要激活农村生产生活要素,赋予农民住房财产权利,党在十八大三中全会中也提出,要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政策先于法律,提出了农房制度改革的创新性要求。笔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一方面由于存在突破法律规定的行政风险,各地政府对于是否放开农房抵押流转的限制,踌躇不前、举棋不定;另一方面由于农房确权登记后无法真正进入市场实现价值,极大影响了农民办证的积极性,各地呈现了“政府热、农民冷”的现象。

3.各地操作模式有异,统一执行存在困难

农房登记政策不统一,开展登记时间有先后,各地对农房登记主体、农房批建标准等几个主要问题,执行标准差异较大。以杭州市为例,在村民住房登记到“户”到“人”的问题上,部分地区土地证已按“户”发放,而大部分区县房产证仍按“人”登记。在农房建房合法手续认定依据、超面积建设房屋等问题上,不同区县范围、同区县的不同乡镇范围内的处理方式都存在差异。因此若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规定,将导致农房登记政策难以执行。

4.农房登记工作量大,人员经费需保障

农村房屋的登记成本本身就高于城市房屋的登记成本,涉及到现场勘察测绘、户籍调查、公证公告、受理审核制证等多项程序。而农房又具有面广、量大、点散的特点,部分还位于偏远山区,长期以来登记基础薄弱,缺乏相应的农村房地调查数据,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人员经费缺口,一方面又要对农民减免收费,提供服务便利,人员经费匮乏是全面开展农房登记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积极探索农房登记新思路

考虑到目前的法律政策背景及各地农房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农房登记提出如下工作思路:

1.因地制宜确权规范,改革突破流转壁垒

农房登记工作要积极稳妥地开展,应保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态度,尊重各地历史,承认现实差异,允许各地因地制宜,实施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农房登记政策。

农房登记工作要取得实效,更要不断深化认识,深入改革,在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基础上,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突破农房抵押、流转的壁垒。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意在试点地区稳妥有序开展农村住房抵押权贷款业务,由全国人大暂停试点地区的相关法律实施,意味着这项改革进入了“破冰期”,该《意见》的施行将真正盘活农民资产,搞活农村经济。

2.强化完善工作措施,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一是要不断强化完善工作措施,以卷宗抽查、考核奖惩等制度,不断总结农房登记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阶段性地开展座谈讨论、理论研究活动,及时解决疑难复杂问题,提高登记效率,保证登记质量。

二是要制定工作目标及实施计划,认真部署、彻底落实,协调法院、农办、房管、国土、建设、规划、测绘、财政等多部门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各地、各部门整体推进的合力和动力。

3.开展上岗培训教育,保障人员经费落实

要根据实际,合理配置农房登记人员,对农房登记业务量大的乡、镇(街道)可专设登记窗口,驻点安排登记人员;要从登记规范、信息操作、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对测绘、登记人员开展系统性培训教育,提高上岗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素养。

各地政府对农房登记的调查测绘费用、人员设备配备费用应给予财政支持;在办理农房登记时,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简化登记手续,提供便利服务。

参考文献

[1].吴雨冰.关于村镇集体土地上农房登记的实证调查分析.中国房地产.2011.19

上一篇:致毕业生的励志语录下一篇:劝返复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