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低年级唱游教学

2024-05-30

浅谈小学音乐低年级唱游教学(精选10篇)

篇1:浅谈小学音乐低年级唱游教学

浅谈低年级唱游教学

摘要

唱游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必要形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在唱游教学时,首先让学生熟悉音乐,听拼节拍,感受节奏,把握速度,体会晴绪,关键是唱游动作的设计编排,教师的讲解要简洁明了,示范妥准确规范,同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编,动作的教学要重.咨、突出,分散难点,最后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表现能力,进行完整的表演。形式要灵活多样,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美和欢乐,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

小学 音乐 唱游

现阶段的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跳出了传统的唱歌模式,形成涵盖了歌曲、欣赏、读谱知识、综合训练、唱歌等多元化的格局,而其中的唱游教学则是深受低年级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什么是唱游呢?

唱游教学是继承了我国传统音乐教学实践中合理的经验,借鉴外来音乐教育体系中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容和方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音乐多种要素(音的长短、音的强弱、音的高低、音色、速度、曲式结构等)的感知力,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是培养学生的乐感,节奏感和美感的一种有效的科学手段,能引起学生的音乐兴趣,并在游戏中 感受、表现音乐。作为一项集体活动,唱游活动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陶冶美好的性情。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唱游教学越来越受到音乐教师的重视。

众所周知,孩子就是好动,他们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和自我表现的欲望。如果音乐课堂上经常采用游戏的形式,与在教室里端端正正地坐着上课的语数课相比,音乐课上学生一定表现得更主动、更积极,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师应确立好唱游的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握学生的兴趣,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唱一唱、动一动、玩一玩中去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给学生一个游戏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

那唱游教学又有哪些特点呢:

1、游戏性和趣味性。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在唱游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大量的音乐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提高他们“动”的欲望。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更生动,活动也就更积极了。

2、音乐性和形象性。唱游教学必须以音乐为主线,通过充满情感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语言来打动学生,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投身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来。

3、即兴性和创造性。唱游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参与,即兴创造。因此,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给学生以创造的题材和表演的时间,要善于创设情景,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4、自信心和自主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唱游教学的基本 原则,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想象,鼓励学生活动,鼓励学生创造,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自主的个性。

唱游教学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完全满足了一、二年级儿童对音乐学习的需要。通过唱游教学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音乐素质,还可以对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加以培养,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加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熟悉唱游教学的内容,了解唱游教学的特点,更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的年龄心理特点。下面就这些方面谈谈自己多年在小学低年级从事音乐教学的认识。

1、律动歌舞法

充分把握学生表现欲望强的特点,与音乐作品固有的强烈感染力相结合,来激发学生情绪,走出单一唱的形式,创立以“唱、动结合”的音乐课堂结构,使学生在唱中感知,在动中展现自己的创造。根据乐曲指导学生进行舞蹈性的表演,或根据歌词设计动作,让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如律动、歌表演、集体舞等。如在教学一年级的新疆歌曲《亚克西巴郎》时,要求学生根据新疆音乐的特点做律动的动作

表演能力好、差的学生相结合来分组上台表演,教师逐一讲评,学生看到自己的表演动作得到承认,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对歌曲的内涵和所表达的音乐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

2、游戏比赛法

低年级儿童喜欢游戏,更喜欢比赛,老师要根据教材精心设计各种音 乐游戏的比赛活动,让学生“玩中学”,“乐中学”,在强烈竞争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像《小蝌蚪找妈妈》、《听音接力》、《听音摘苹果》等游戏都可以选用。例如:在第三册第一课,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do、re、mi、sol、la这五个音的听觉概念,除了歌曲去引导以外,我还设计了“小鸟找家”这个游戏,就是老师弹奏歌曲《一分钱》,学生做小鸟飞的自由动作,当听到第一句结束音落在sol上时,教师把这个音延长,头戴sol头饰的学生立即把音符准确地摆在黑板sol的位置,依次类推,看哪一组摆得准而快。这样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趣味化,提高了学生的视谱兴趣。

3、情景表现法

目前,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很大冲击。通过声音、动画、文字、图表、图像、影像的有机结合起来创设情景,达到视听结合的效果。使音乐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成具体的音乐形象,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能有效的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如欣赏《金蛇狂舞》时就可以用电教多媒体的形式将赛龙舟的比赛与音乐的欣赏结合起来,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如二年级第四册教材中音乐童话欣赏《龟兔赛跑》,这是一首音乐语言非常丰富生动的作品。因此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放映大森林的一些画面,营造出一个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然后要求学生按照事故情节,每人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学生边听音乐边自己舞动,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情绪中,随音乐的发展,边欣赏边表演,这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犹如亲临其境,切身感受到不同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不同音乐的内容,同时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4、自我创作法

音乐教学对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是十分有效的,唱游教学中要特别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和“创造”精神,让学生有机会即兴唱、即兴跳、即兴作曲等,发展它们的创造欲。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与“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中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唱游动作大多来源于生活,因此,就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地创编。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理解作品、表现作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表演自信心,培养更多的学生具有创造性的能力。

所谓教无定法,唱游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大胆创新,把各种形式优化组合,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在组织唱游教学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要寓思想教育于唱游中,以德激情。每一首歌曲都蕴涵着其深刻的思想价值,教师应善于挖掘。通过唱游活动,在歌词、乐曲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五爱”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我爱北京天安门》就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感情。又如《小毛驴》这首歌就是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多实践、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二)在唱游中注意各育的渗透。第一,渗透体育运动,以易解难,趣味生动。例如在学习二拍子的歌曲中,让学生学着体育课的踏 步喊一喊、走一走,以掌握二拍子歌曲的节奏感。第二,渗透美术、劳技教育,有声有色,情景交融。例如在教《十只小猪过河》前,出示一张急得冒汗的小猪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www.17net.net 论文网

(三)根据唱游歌(乐)曲的结构,进行分段教学。第一,让学生熟悉音乐的内容和性质,在熟悉的过程中做一些拍手、点头的动作,帮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和节拍。第二,根据游戏的动作结构,进行分解法教学。例如组织《十只小猪过河》这个游戏,先组织全体学生学习小猪走的基本步伐;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夸大做出大猪笨拙的动作和小猪灵活的动作;最后,反组请学生完整表演,这一过程允许学生根据歌词加上不同的动作。

(四)唱游时注意示范的精要性。学生模仿力很强,教师讲解时语言要简明扼要,生动形象;示范的动作要准确、规范。考虑到低年级的学生方位感差,老师应多用与学生同向的动作示范。

(五)唱游中,游戏的活动量不宜过大。因为活动量过大,会使学生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而影响歌唱。一些运动量过大的内容,可以采用听录音、做动作的方法进行。

(六)要设计好唱游课的结尾。一个好的开头,能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如果有一个精彩的结尾与之有机结合,更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唱游课的结尾,可以安排学生听着音乐,唱着歌曲,蹦蹦跳跳地走出课堂,让学生在一种欢乐愉悦的氛围中结束课堂学习。

21世纪的音乐课是百科全书式的,学生通过音乐学习,不仅要 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逐步提高感受、理解、鉴赏音乐的能力,而且要通过音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拓宽视野,不断提高音乐文化素养。让学生在音乐课里接受文化的熏陶,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合格的接班人。

篇2:浅谈小学音乐低年级唱游教学

第二单元“唱游在森林”

教学内容

听:“彼得与狼”“森林水车”“卡农歌”“第一交响曲”

唱:“绿色的祖国”“银色的桦树林”

动:采集与分享

第一课时欣赏《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初步辨别出主人公彼得和动物朋友的有趣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乐器的音色。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游戏、创编、表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生生合作学习。以多种方式来辨别各种角色所用的不同音色。了解各种乐器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辨别管弦乐的不同音色

教学过程

一、唱游课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去进行一次快乐的音乐之旅。

、好,让我们走进音乐《快乐击掌》,全体学生随音乐边跳边进场。音乐中同伴间互相交流。

2、《镜子中的我》会让女孩子更加美丽、挺拔。在音乐中来做芭蕾手位。(主要是女孩子形体训练。男孩子允许不跳)

3、我们来乘上小火车。(练声)5---6---7---1---。呜-----

美丽的牧场到了,你们听:好可爱的小动物。(练声)

小黄狗、小花鹿、小青蛙等的叫声。1=D上升到1=F

《小奶牛》要来表演节目了,我们可以为它(唱歌)(打节奏)

小奶牛说:谢谢大家。我们是好朋友。

二、欣赏:

牧场好大啊。牧场边的大森林里住着少先队员彼得和他的动物朋友,当然还有狼呐。现在让我们去听一听、看一看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

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来认识童话里的人物和动物以及观赏大自然的美景。老师演示中音乐童话故事。学生欣赏一遍。

2、好看吗?这个交响童话叫什么?里面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彼得是怎样的形象?请小朋友表演主人公彼得的形象。要表现出勇敢、机智的少先队员的形象。

3、在音乐里分别出示小动物的片段。学生创编动作。

4、作曲家在交响童话中,将不同的乐器表现不同的人物、动物。

5、老师提问:你们知道彼得的形象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6、老师出示音乐游戏。介绍并讲解:上面有哪些乐器?下面是谁?谁能玩这个游戏。请两个小朋友上台来做游戏“点击”乐器,然后说出小提琴代表少先队员彼得。长笛代表小鸟。从音色中辨别人物和动物。

三、说一说:分辨每种乐器演奏所代表的人物形象

、让我们通过音乐游戏来了解。

音乐游戏:听音乐,猜猜我是谁?学生分组做游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索学习。

2、这首交响童话好听吗?叫什么名字?

3、你最喜欢什么乐器模仿哪个角色的音乐?

八、编一编:你能听音乐,根据不同的角色编创人物、动物动作?

除了听音乐创编动作,你还想用什么方式创编?

、分配角色表演

2、谁今天还能想出新的表现方法?(编写童话故事)

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大胆创作。(师生共同表现)表演:每人选择不同的角色;写童话故事。

九、想一想:

这个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只要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的进行斗争,任何貌视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在全班面前,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十、小结:愉快的音乐之旅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坐上雪橇车,踏上回家的路程吧。

(集体舞:铃儿响叮当,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边唱边跳离开唱游室)。

第二课时《绿色的祖国》

教学目标、学生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了解演唱形式。

2、欣赏《森林水车》,让学生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

教学重难点

初步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气息平稳,并随旋律线的起伏自如地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音练习

二、导入:、你们有没有见过小树林?还记得它的特点吗?

2、小树林中,最抢眼的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是绿色?

3、你们能描绘一下不同季节的小树林吗?

4、展示不同季节小树林的图片,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加深他们的印象,并对此展开讨论,再把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三、学唱新歌:、听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旋律;视唱歌谱。

3、轻声跟着钢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学生能唱准歌曲的节奏,对一些歌词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个字,不能含糊地带过。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哟应注意音准,速度和节奏。

四、欣赏《森林水车》、我们用歌声表达了《绿色的祖国》,现在我们体验一下绿色森林中,水车轮子转动的美妙的声音。

2、听赏《森林水车》

3、跟着音乐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

五、音乐游戏、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题目叫做《找一找》。老师这儿有只可爱的流氓兔,过会儿我会把它悄悄地藏在一个小朋友身边。老师还要请一个小朋友来找一找,小兔藏在了谁身边。在他找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边拍手边唱歌,可以给他提示,但是不是用目光(眼睛老盯着藏玩具的小朋友、或者直接告诉他,而是用你们的歌声和掌声的变化来进行提示。找玩具的同学离玩具越远,歌声、拍手声越响;离玩具越近,歌声、拍手声越轻。明白了吗?希望大家要遵守游戏规则。

2、教师总结:离玩具越远,我们的歌声就变强,而且是变强,还可以用哪个词。对了,是渐渐变强,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变化叫做渐强,它是这样表示的〈。你还能想出用怎样的图形来表示呢,也可以用一组图形来表示。

反过来,谁来说说看?(声音越来越弱)。也来画画,好吗?

谁来用你的手势来表示渐强渐弱。

3、结合游戏来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

六、课堂小结:(略)

第三课时《银色的桦树林》

教学目标

一、认识切分节奏×××,并运用在歌唱中表达奔放、欢畅的感情。

二、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运用歌声,体态律动表达无限深情的心情。

四、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运用声势、体态律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孩子们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进入教室。

二、节奏游戏:

放:哎呀孩子们真高兴,你们看谁在看着我们呢?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中出现叫卖的声音“约豆腐”这是什么声音。谁能模仿一下,这三个字中谁的音又长又重?

2、师:在生活中也有这种节奏的语言,你来想一想,如果想出来告诉老师。

3、师:这种节奏在音乐中是这样表示:×××(出示)

三、学习歌曲:、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同学们的表现真出色,现在你们放松一下,我带你们到“加拿大”去旅游,你们听他们用音乐欢迎我们呢。(学生听音乐)

2、听到音乐感受到了什么?你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出来吗?

3、用柯尔文手势感受歌曲音高的位子。

4、随琴轻声唱歌词,学生边唱歌词边加入拍手。

5、学生随着琴完整的唱歌词。

四、表现歌曲

你们想为歌曲加入什么?(学生加入打击乐、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全班展示,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2、老师示范动作。

3、师生展示。(你喜欢哪一种动作把它加入到你创编的动作中去)

五、、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现在请大家休息一下,听赏一首乐曲《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说一说乐曲表现了什么情绪?

2、熟悉一段书上的旋律,并用不同的速度演唱,你觉得音乐情绪上有什么样的变化?

3、跟老师用三部轮唱的方法唱一唱。

篇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唱游课教学

唱游课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大转变的背景下产生的, 也是当今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教学模式, 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化“填鸭式”教学模式, 使音乐教学重新焕发了生机。唱游课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目的, 简单地讲就是使学生“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 一切从学生出发。唱游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课堂氛围更活跃,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更高,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启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从而使学生在自我展示中愉悦, 增强自信,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显然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音乐教学发展的趋势, 教师需要不断探索适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音乐教学新模式。

二、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概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音乐教学几乎就是“唱歌课”, 也就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 学生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例如, 基本的发声, 听音训练, 学习歌谱, 老师教唱, 歌曲处理等。后来, 传统音乐教学为改变单一的“唱歌课”教学, 又增加了器乐教学, 但是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结果, 而忽视了学生享受教学的过程。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学习的过程必定是思考的过程, 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音乐教学模式违背了这一规律, 磨平了学生的个性, 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难以很好的结合, 从而造成音乐教学缺少活泼的课堂氛围, 长期以往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音乐教学领域的显著变化是促使唱游课产生的必然因素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音乐教育有了更深刻和理性的认识, 音乐教学以体现学生主体性, 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愉悦身心为最终教育目的, 在继续沿用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教学、电声乐器配合等新的教学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网络多媒体参与教学过程, 使教学活动体现出了直观性和易接受性。教师可以根据某一节课的内容从网络上搜集材料, 从而选择出最适合的材料来为音乐教学服务。比如, 在教唱歌曲《青藏高原》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关于高原地区地形地貌的图片。也可以播放关于西藏地区的影视资料, 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 接着可以向学生播放制作好的集图片、声音、影象三位一体的幻灯片,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造成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震撼, 学生们便会自发地跟随音乐来学唱这首歌曲, 感受歌曲的独特魅力。而且学生在学唱歌曲的同时, 不知不觉中对青藏高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能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参与音乐教学过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它可以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接受音乐教育, 改变了枯燥的教学模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敢于突破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束缚, 敢于接受全新的教学理念, 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

四、唱游课的基本手段

(一) 注重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动力, 如果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话,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强, 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 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 根据这一特点, 教师可以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 。例如, 在教唱歌曲《共和国之恋》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关于祖国名胜古迹的幻灯片, 以此来导入新课, 这样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便会自发地畅所欲言, 指出图片中的古迹分别是什么, 位于什么地方, 自己都去过什么地方等。通过学生对图片的直观认识, 以及自己的发言会对歌曲《共和国之恋》产生浓厚的兴趣, 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与歌曲相结合, 学生便会自觉地学唱歌曲, 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使本节课的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二) 真正做到“人人参与”

由于中小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 因此要想达到人人参与的效果, 教师就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优势, 让他们各尽其职, 做自己的主宰, 敢于肯定自己, 积极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

(三) 即兴创作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 将教学活动与游戏相结合, 让学生轻松地参与教学活动中, 诱发他们的想象, 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让他们尽情地用动作、语言、绘画、表演等手段进行即兴创造动。例如, 教唱歌曲《青春舞曲》的过程中, 在学生掌握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情况下, 教师积极引导他们对歌曲进行“二次创作”。如有的学生对歌曲的节奏进行了处理加入了现代的说唱音乐形式, 有的学生将歌曲改写成了抒情的“慢板”手法, 还有的学生将歌曲改编成了具有自己家乡风格的“地方戏”……有很多的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创作。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 学生的自由创造受到了尊重和鼓励, 他们的自信心加强了, 创新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而且突现了“玩中学”。

唱游课这一教学模式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出发, 使学生从游戏中产生对音乐的兴趣, 在游戏中理解音乐并进行创造性活动, 为中小学音乐教学提供的新的方向, 使音乐教学取得了由“口传心授”到“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的突破性进展, 改变了枯燥的教学环境, 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紧密结合, 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接受音乐教育,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且让学生体验了创作的乐趣,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唱游课教学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教学手段, 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这一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弊端。本文将详细谈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唱游教学。

关键词:音乐教学模式,唱游课,基本教学手段,学生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卢伊丽.唱好课堂“三部曲”, 调控学生注意力——浅谈小学低段唱游课教学[J].儿童音乐, 2002 (1) .

篇4: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唱游课教学

关键词:音乐教学模式;唱游课;基本教学手段;学生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2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159

一、唱游课概述

唱游课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大转变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当今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化“填鸭式”教学模式,使音乐教学重新焕发了生机。唱游课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目的,简单地讲就是使学生“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一切从学生出发。唱游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课堂氛围更活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启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从而使学生在自我展示中愉悦,增强自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显然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音乐教学发展的趋势,教师需要不断探索适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音乐教学新模式。

二、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概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音乐教学几乎就是“唱歌课”,也就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学生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基本的发声,听音训练,学习歌谱,老师教唱,歌曲处理等。后来,传统音乐教学为改变单一的“唱歌课”教学,又增加了器乐教学,但是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享受教学的过程。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学习的过程必定是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音乐教学模式违背了这一规律,磨平了学生的个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难以很好的结合,从而造成音乐教学缺少活泼的课堂氛围,长期以往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音乐教学领域的显著变化是促使唱游课产生的必然因素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音乐教育有了更深刻和理性的认识,音乐教学以体现学生主体性,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愉悦身心为最终教育目的,在继续沿用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教学、电声乐器配合等新的教学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网络多媒体参与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体现出了直观性和易接受性。教师可以根据某一节课的内容从网络上搜集材料,从而选择出最适合的材料来为音乐教学服务。比如,在教唱歌曲《青藏高原》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关于高原地区地形地貌的图片。也可以播放关于西藏地区的影视资料,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接着可以向学生播放制作好的集图片、声音、影象三位一体的幻灯片,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造成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震撼,学生们便会自发地跟随音乐来学唱这首歌曲,感受歌曲的独特魅力。而且学生在学唱歌曲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对青藏高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参与音乐教学过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接受音乐教育,改变了枯燥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敢于突破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束缚,敢于接受全新的教学理念,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

四、唱游课的基本手段

(一)注重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动力,如果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话,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唱歌曲《共和国之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关于祖国名胜古迹的幻灯片,以此来导入新课,这样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便会自发地畅所欲言,指出图片中的古迹分别是什么,位于什么地方,自己都去过什么地方等。通过学生对图片的直观认识,以及自己的发言会对歌曲《共和国之恋》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与歌曲相结合,学生便会自觉地学唱歌曲,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使本节课的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二)真正做到“人人参与”

由于中小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因此要想达到人人参与的效果,教师就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优势,让他们各尽其职,做自己的主宰,敢于肯定自己,积极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

(三)即兴创作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将教学活动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轻松地参与教学活动中,诱发他们的想象,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他们尽情地用动作、语言、绘画、表演等手段进行即兴创造动。例如,教唱歌曲《青春舞曲》的过程中,在学生掌握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情况下,教师积极引导他们对歌曲进行“二次创作”。如有的学生对歌曲的节奏进行了处理加入了现代的说唱音乐形式,有的学生将歌曲改写成了抒情的“慢板”手法,还有的学生将歌曲改编成了具有自己家乡风格的“地方戏”……有很多的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创作。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自由创造受到了尊重和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加强了,创新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而且突现了“玩中学”。

篇5:浅谈小学音乐低年级唱游教学

廉江市第六小学 符 敏

【摘要】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人格的教育,音乐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创造性潜质和创造性人格的使命。低年级音乐教学宗旨是让学生能在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上,感受音乐的美以及音乐带给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情感体验所带来的无限快乐。就此,教师首先应该重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再次注重课程的融合、音乐创编,激发其学习音乐的愿望,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还需要教师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陶冶高尚情操。关键词:低年级 音乐 教学策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要培养人。”音乐教师首先要构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策略、方法,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潜质和创造性人格。而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就是我们实施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那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怎样使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达到高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将对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性与同仁们探讨,意在通过教学研究使学生们能在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上,感受音乐的美以及音乐带给他们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情感体验所带来的无限快乐。

一、重视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学生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 因此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感性认识、实践活动为基础,使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如二年级的《小动物的歌》,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从一开始学习音乐就能注意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动物的声音,如:小狗汪汪,小鸭嘎嘎,小猫喵喵等等进行模仿,引起他们对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的兴趣和思考,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歌曲教学中。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很容易地将生活中的经验与音乐要素有机的进行结合,更快、更有效地学会音乐知识。

而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音符时,一般的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两拍,四分音符唱一拍。”这些概念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既抽象又枯燥,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因此我努力营造出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首先让学生们分辨出声音的长短,如猫叫的声音长,狗叫的声音短;大钟的声音长,小钟的声音短等等。使学生得

到感性认识,接着我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之后再来学习音乐知识,从而完成了音乐知识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二、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因势利导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非常喜欢唱歌。因此,我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注重对学生年龄兴趣探索,以有效提高音乐教学效率。例如:我通过音乐游戏《十六迷宫》等活动,先让他们唱准音符,接下来在教会他们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的同时,又在《春天举行音乐会》中,充分开发教室里的资源,利用校园银杏美景中,让学生学会通过强弱和速度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绪。

三、课程融合,丰富想象力、创造力和学生的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在《认识自己》一书中这样告诉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懂得人的情感,这里有欢乐、痛苦、委屈、困惑、惊慌、羞愧和许多别的情感。”如何获得这种情感体验,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学会表达,书写内心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如《小红帽》欣赏中我着重让学生体会音乐中林中寂静以及故事意境,领会旋律、情绪、速度的音乐要素在情感表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再来指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感受音乐和诗句交融在一起的诗情画意,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欣赏教学就是三度创造。我们要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会想象,欣赏教学也最能为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设空间。因为音乐的魅力在于:当人们沉浸在优美动听、饱含情感的音乐中时,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内心的语言也就随之丰富起来。但是如何让学生能更好地走进音乐,理解音乐,教学环节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注重音乐创编,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愿望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他们喜欢音乐,愿意学习音乐。在低年级我是这样做的 :在唱歌或欣赏音乐时,让孩子们跟着音乐即兴做一些动作,可以创编简单的歌词,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运用声音模仿、打击乐器的敲击和利用生活中的报纸、塑料布等抖一抖、搓一搓,来创编声音的故事。如《小白兔盖房子》中,学生合作创编出风雨声、盖房子叮叮咚咚的的敲击声等。他们体验用声音、音乐、音响讲故事的快乐,学会初步的合作表演。这一切都是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起桥梁,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环环相扣,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五、丰富实践活动,陶冶其高尚情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品德教育是灵魂深处的教育,而深入灵魂的教育,音乐是很好的途径。但是我们不能将这种教育当作一种知识来讲。因为没有音乐情感的参与,那只会是空洞的说教,其教育目的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自然渗透、自然养成。在我们的教材中可以说每首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并且对情绪、思想倾向、人文内涵都有着不同的诠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懂得真善美。如一年级的《国旗国旗真美丽》,我会让孩子们亲手来做一面国旗,孩子们通过活动了解了红旗上的五颗星代表的不同含义;懂得了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当孩子们再次唱起“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你”时,都情不自禁地亲了亲自己制作的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从心底油然升起。再如《小动物的歌》中,我会让孩子们自制动物头饰,让自己作为鸟、袋鼠、小绵羊等动物融入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引导动物之间的对话,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篇6:浅谈小学音乐低年级唱游教学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歌曲,要求咬字清楚,唱准曲调。

2.学会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并将动作组合成歌表演。

3.歌表演时眼睛能看着对方大胆自然、声音响亮,相互交流感情,养成与同伴合作,协调表演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已学会歌曲、录音机、磁带、相应字卡、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进活动室,发声练习:短句“春天来到了”(逐次变换曲调进行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参照歌曲的节奏练习(五线谱的形式)。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春天来到了》。

“前天,们学了一首歌,还记得歌名叫什么吗?”出示字卡“春天来到了”。要求幼儿跟准音乐,咬字清楚,边唱边有节奏地拍手。

2.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1)、每一句歌词都要引导幼儿自由创编动作,启发幼儿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来表现,然后请个别做得好的幼儿到集体前表演。

(2)、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歌曲。“把你们刚才想的动作编进歌里,看谁能编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来。”

3.简单小结。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好的动作。

4.听音乐进行歌表演。

“们再来跳一次,学习刚才好的动作。最好能自己动脑筋想,想出更好看的动作。”要求幼儿边唱歌边舞蹈。

篇7:浅谈怎样上好小学低年级音乐课

桃源县佘家坪乡中学向家桥分校 曾桂玉

内容摘要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学习的动力和中介,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心理因素。音乐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更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来丰富低年级音乐课堂。

关键词 创设情境 灵活运用 寓德于教

音乐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在声情并茂中使人的心灵得到真、善、美的升华。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低年级的音乐课?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享受和感染。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 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音乐蕴含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中的情感和艺术美。

如在学习歌曲《国旗国旗多美丽》时,先播放国歌,然后提问:什么时候播放国歌?为什么要升国旗?国旗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国旗的认识和交流的兴趣。然后我再告诉学生写有关国旗的故事,如国旗的红色是许多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中国体育健儿在运动会上获得金牌时要升国旗奏国歌;中国申奥成功激动人心的故事和场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接下来学《国旗国旗多美丽》,学生都能有感情地唱。又如在学习歌曲《划船》时,我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这样很快就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接着就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课中。

二、更新观念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使音乐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正逐渐走向成熟,对音乐课程改革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更使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多种音乐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这些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特色鲜明、富有个性的音乐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音乐创作和自主学习的空间。因此,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法是完成音乐课程改革所赋予音乐教育教学任务的 关键。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要先预习教材,然后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对音乐课的新鲜感。如:

1、视谱教学

视谱是学生最犯怵的事,但学生好胜心强,对竞争兴趣大,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在教学时进行视谱比赛,有时让学生扮成音符,一起做“小音符找家“的游戏,看谁认得快,认得对;有时将学生分成几组,进行看谱接力赛。这样把视谱教学巧妙地放到气氛浓烈的竞争中进行,效果相当好。

2、歌唱教学

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学唱歌有一定困难。主要表现在:⑴有些歌词的含义,学生不容易理解,影响了教学效果。于是,我在教唱教学中进行范唱时,结合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内容及乐曲的唱法要求,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接受,而且充满乐趣。如《农场的早晨》一课,我在教学时,先画出农场里有猪,牛,鸭,鸡,羊等动物的图像,问学生这些动物发出怎样的叫声?然后按猪儿(噜噜噜)牛儿(哞哞哞)鸭子(呷呷呷)鸡儿(叽叽叽)羊儿(咩咩咩)的叫声对学生进行教唱,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低年级学生爱玩游戏,听故事,我们可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唱过程中,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唱联系。如《山谷回声真好听》一课,为了让学生领会到在唱歌时,声音、力度应有变化,我先让学生听录音,再带领学生一起玩回音游戏。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唱歌的技巧,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⑵低年级学生对唱歌时的发声方法一窍不 通,他们往往一开始就用较强的胸声来歌唱,这样很不利于小学生的声带发育。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范唱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我在教《望月亮》时,用轻柔的声音一边唱,一边要求学生模仿,要求学生做到耳听、眼看、嘴唱三个方面的结合。耳听——要听音的轻重长短;眼看——看老师的口型;嘴唱——要注意发声位置正确,要保持气息自然,不要歇斯底里地叫唱,要轻盈柔和地唱。这样既保护了嗓子,又能很好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3、器乐(打击乐器)教学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在上课前,我先引导学生一边看打击乐器的图片,一边欣赏打击乐演奏,然后发动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矿泉水瓶装入沙子作沙锤;用啤酒瓶盖串起来当串铃;用竹子做成双响筒、木鱼;用铁制饭叉做成三角铁;用铅笔桥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4、活动课教学

活动课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低年级主要有: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课的宗旨是:让学生“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如在教学《理发师》时,我就让学生边唱边做理发的常见动作:剪、吹、喷雾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三、研目标 巧引导 寓德于教

音乐蕴含着巨大的美感能量,是一种富于情感表达和最具情感力量的艺术形式,因此,从本质上来说,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音乐教育的情感性和审美性是独具魅力而不可取代的,是美育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体现美育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音乐课程目标还把三维目标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音乐课程目标的第一位。由此可见,我们上音乐课的目的,不能停留在教学生唱会一首歌、跳会一支舞这些知识与技能上,而要把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即激发、爱护和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养成乐观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具有团结友爱的精神等。如在教《人人叫我好儿童》时,我就及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人人叫他好儿童?他都做了些什么?你给家里做过哪些事情?你认为什么样的孩子也能成为好儿童?这样,在与学生的对话中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我除了让学生听录音外,还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篇8:浅谈小学音乐低年级唱游教学

一、音乐游戏的教育功能

运用适当的音乐游戏有解决教学重难点, 调节教学气氛, 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等等作用。以“课标标准”中的阶段目标为依据, 一至二年级这个时期的幼儿是发展节奏感的关键时期, 对旋律、节拍、速度都可以通过肢体活动进行感觉而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可以通过模拟游戏进行学习。因此看来音乐游戏在音乐课中的加入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和必要性。

二、如何落实实施有效的音乐游戏的分类

游戏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 充分认识到游戏在我们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保证游戏的教育意义。我们在实施音乐游戏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护好兴趣的萌芽不断进行进一步体验。

1.导入式游戏。经常用一些音乐律动或者一些小游戏来揭示今天所学习的课题或者主题。从而达到吸引儿童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作用。例如, 听赏《萤火虫》, 为了让学生感受夜晚的美丽, 我让他们自己动手营造夜晚的场景, 挂挂小星星, 听着音乐摇摇月亮船, 扮演在夜空中飞舞的萤火虫, 通过这些情景创设来感受歌曲优美的意境。在宁静祥和的场景中配合着歌曲为背景音乐, 讲讲自己小时候有趣的故事, 就显得格外温馨甜蜜, 同时也为歌曲演唱奠定了情感基础。例如, 《弄堂游戏》, 用集体舞《找朋友》的律动进行组织教学, 学生们在快乐的舞动中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营造了上海弄堂中热闹的气氛, 抒发对家乡的热爱, 体验了上海本土文化的魅力。为整个课堂的主题基调奠定基础。

2.游戏式体验、感受音乐。我们以往的感受乐曲旋律, 都是以反复聆听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形式比较枯燥、乏味, 适当的加入一些小的律动之后, 再来感受音乐就更有趣味性了, 例如, 学唱《玩具进行曲》时, 可以让学生们听着音乐走一走, 模仿小士兵扛枪、吹号的样子。也可以让学生看好老师的指挥拍, 当看得到绿灯时随着音乐在教室里到处走一走, 当看到红灯时就模仿一个你最喜欢的玩具。学生在感知音乐的同时, 以多种方式进行体验活动, 熟悉歌曲旋律, 为后面的学唱作良好的铺垫。还有用游戏《数星星》高高低低的旋律走向的方式熟悉歌曲旋律走向。学唱歌曲《摇篮》时可以请小朋友们进行《扮家家》 游戏, 通过扮家家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音乐中回味儿时的情景, 亲身体验父母的爱, 同时也多次感受了音乐。

3.知识性解决重难点式的音乐游戏。针对我们低年级的小朋友, 完全知识性的知识讲解他们大多不能理解, 我们一般都以儿童式的话语, 简单的手势动作进行辅助教学。既能调节课堂的活动气氛, 也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一年级一开始我们就要感受乐曲的强弱规律, 如何让学生感受音的强弱呢?游戏《小猪在哪里》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强什么是弱。事先请一个小朋友找小猪, 老师先偷偷地将小猪藏在其中一个小朋友手中, 除了这个找的小朋友以外大家都清楚小猪的位置, 当这位找的小朋友离小猪越来越近时, 同学们的掌声就越来越响, 当他离小猪越来越远时, 同学们的掌声越来轻。学生在游戏中认识音的强弱, 既简化了知识的讲解, 又加深了学习知识的印象。

4.拓展创编、再创造性游戏。在游戏过程中, 不走模式, 适时注意激发、保护、合理利用学生自发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教师要树立“小孩子有能力、有想法、有创造力”的观点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进行创造性设计。如我们常用改编歌词, 它也是一种拓展性游戏, 学生通过自己对过去的理解, 进行适当的创编, 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再如学生聆听来想象故事应该如何发展, 进行即兴的创编表演, 这也是进行再创造的音乐游戏。《龟兔赛跑》中, 如果请你们再进行一次龟兔赛跑的比赛会是怎样的呢?学生做故事交流, 或进行表演, 或小组讨论形式丰富。《玩具兵进行曲》中, 结尾的音乐表现了玩具兵们干什么了啦?可以是看到阳光照射他们变成商店里的小玩具恢复原形啦, 也可以是听到什么声音惊慌失措地逃到了玩具箱里。学生通过想象, 进行再次的音乐改变创造, 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方式, 真正归为以教师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创智课堂。

在唱游教学中, 音乐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实践活动, 本身就是一种寓认知于娱乐之中, 把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游戏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音乐中进行游戏, 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的活动。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愉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陈春兰等.音乐教学研究资料.江苏靖江孤山印刷厂.1993

篇9:浅谈小学唱游课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唱游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3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2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课教学方式已跳出传统窠臼,形成涵盖了歌曲欣赏、曲谱知识、乐器演奏等众多元素的教学模式,而唱游教学则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唱游教学继承了我国传统音乐教学实践中合理的经验,同时借鉴了国外音乐教育的一些内容和方法。它是一种训练学生对音乐要素(包括节奏、和声、旋律、速度和音色等)的感知力,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这是培养学生节奏感和乐感的有效教学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教师采用唱游教学能创造出轻松、愉悦的音乐教学过程,并对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感受和表现音乐美的能力有重要价值。唱游作为一项集体活动,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陶冶美好的性情。

一、唱游活跃了课堂气氛并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没有音乐学习兴趣做基础,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能力则无从谈起。心理学研究指出:“模仿能够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使儿童获得快乐的重要途径。——儿童都善于模仿,我们见到他们一般都在模仿自己所懂得的事物来取乐。”

如学习《小青蛙找家》的歌表演中,学生们听着轻快的音乐双手向上,双腿并拢,蹦蹦跳跳向河边移动。学生们一伸一曲的表演动作和音乐一强一弱的节奏密切配合,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觉得自己分明就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青蛙了,身临其境的表演,使学生格外感到新鲜有趣,都沉醉在青蛙找家的美妙意境中,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这样的唱游教学中,学生既掌握了节奏,感受了旋律的韵味,又体会到了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二、唱游培养了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力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缺乏节奏感,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学习应以节奏学习为起点,并将其贯穿于节奏朗诵与歌唱活动、基本动作教学、器乐教学等的每一个教学内容当中。”节奏感对学生学习唱歌、跳舞、器乐以及倾听音乐都非常重要。唱游教学所采用的歌表演、律动、游戏和舞蹈等内容包含了丰富的节奏素材。

由于唱游本身所具有的情境性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潜意识与审美潜能,因此利用唱游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生动的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感受节奏,接受节奏的训练,随音乐节奏进行韵律动作等培养学生听觉与肢体的敏锐性,从而在快乐的氛围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节奏感,这是唱游课的基础训练部分。

《小猴子有礼貌》是一首四拍子的儿童歌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手臂动作感知歌曲中音的高低走向。等学生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一部分扮演小猴子和老山羊,其余部分演唱歌曲。注意用粗细两种不同的音色模唱歌曲中小猴子和老山羊的声音,教师和学生们合作,用手板和蛙筒为歌曲伴奏。教师用手板按节拍为小猴子伴奏,并注意强弱的节拍规律,让学生感受二拍子的韵律。在此也起到指挥和控制演唱速度和力度的作用。手持蛙筒的学生模仿教师的方法,用刮奏为老山羊伴奏。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二拍子的强弱规律,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神奇和魅力。

三、唱游让学生根据音乐内容创编舞蹈动作,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唱歌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给歌曲改编歌词;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文字或语言来表达对某段音乐的感受;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歌曲;也可以引导学生用画一幅画来表现音乐的情境,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把某些歌曲改编成音乐小品。

在教学实践中我本着“以生为本”“以音乐为主”的原则设计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根据音乐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并表演,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氛围中愉快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并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学歌》《小孔雀告诉你》《小青蛙找家》等,均可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编排出简单、不繁杂的舞蹈动作,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学习热情。

四、唱游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并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当音乐触动人的心灵时,就可能使人的道德观和情感发生转变和丰富。《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愉快的唱游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集体舞能够培养学生的共同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在跳集体舞时,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在活动中,全体学生都在互相找朋友,又尽情地歌唱,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很好的陶冶。学生可以以自然、友好、真诚、愉悦的方式表达对同学的友情,同时也抒发了情感,丰富了想象力,在音乐舞蹈的熏陶下,学生良好的个性正在悄然形成。

总之,唱游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和运用各种节奏的能力。在唱游教学中学生成为音乐活动的参与者与创造者,提高了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学生也爱上了音乐课;并及早地发现了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另外,在唱游中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莉,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陈昌红.浅谈小学唱游课教学[J].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学报.

篇10:浅谈小学音乐低年级唱游教学

作者:刘春雷

【摘 要】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本文针对在小学低年级音乐创作课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好奇、好动、丰富的想象力及表演欲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创造精神。

【关键词】音乐创作能力 感受

在音乐创作课的这种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创作的流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公正、客观、理性的科学精神,更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创新品格。因此,音乐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要运用音乐材料引导学生在音乐创作活动中,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其实,音乐创作说到底就是一个音乐思维过程,它应该自然而然地产生于我们的生活中,就像语言一样。

对于现在的小学新课改中,“创作”这个字眼儿成了人们的一个时尚的话题,但怎样才能上好低年级的音乐创作课,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其实无数事实证明,小学生是最具音乐创作的能力和创作欲望的,只要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正确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彻底推翻所谓“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唤醒和优化孩子们的音乐力量和音乐趣味。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想像—幻想—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所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

一 概念

创作作为一项音乐教学内容是近几年根据人才培养的新的符合时代需求的目标而设立的。音乐创作的本义是根据音乐艺术的规律,创造性地设计出新的音乐作品。在小学教学中的创作,指的是在发展学生创造精神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各种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均可被称为创作教学。

二 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的音乐课程标准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就是说,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2.音乐创造能力

音乐创造能力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能动性的思维活动,进行新颖、独特的、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的能力。它不仅仅指创作活动,也包括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如歌唱、演奏、欣赏等活动中的创造性的教学因素等。

三 谈谈在小学低年级音乐创作课中的策略实施

对于现在的小学新课改中,“创作”这个字眼儿成了人们的一个

时尚的话题,但怎样才能上好低年级的音乐创作课,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其实无数事实证明,小学生是最具音乐创作的能力和创作欲望的,只要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正确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彻底推翻所谓“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唤醒和优化孩子们的音乐力量和音乐趣味。新的课程改革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其宗旨则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潜能。《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的价值体现的第二个方面是“创造性发展价值”,视创造具有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使教学充满魅力。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教师和学生都要破除创作的神秘感。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活动,不要操之过急。创作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重在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不要对创作结果要求过高。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好奇、好动、丰富的想象力及表演欲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创造精神。

四 在原型中创作——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

创作性的发挥必须在学习结果的多样性上。仅仅教会学生唱好一首歌这一单调的教学手段只会扼杀学生的创作热情。在音乐创作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创作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练习,也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种理解。所以,在教学上应重视音乐创作实践的过程,注重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作精神。如在学唱歌曲《小红帽》中,学生虽然早已熟悉这首歌,但目的是通过歌曲的内容展开,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想像、去创作,把他们对歌曲中感受到的最美妙的东西完整地表现出来。于是,我请同学们上台先来讲一讲歌曲描绘的故事,他们都讲得绘声绘色,有的甚至还模仿不同角色的语言、声音来表现故事中的每个角色的特点。同时,他们议论起歌曲中几个角色的好坏,有的说大灰狼太狡猾了,有的说小红帽太天真了上了大灰狼的当,有的还说猎人终于把大灰狼打死了。孩子们讲得起劲,演得更起劲。他们的创作开始了,有的扮演狼外婆,有的扮演小红帽,有的扮演猎人,还有的为这首歌伴唱。他们各显身手,表现得淋漓尽致,不难看出他们多想表现自我的创作才能!

五 在活动中表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低年级的小学音乐学习主要表现在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的合作中自然、轻松地展开。它是一种开放式的自我建构性的活动。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的知识不可能从阅读或听别人谈话中直接派生出来,只能从他们作用于环境的动作中去构造,只能从客体的经验中去获得。”尤其在欣赏《四小天鹅舞曲》时,孩子们用他们的肢体来表现小天鹅跳舞时轻盈可爱的样子,在他们的心里跳出愉悦的火花,不断激发起他们的创作欲望。他们还用乐器的不同音色及声音的强弱、高低来敲击、来创作,表现音乐的风格。这可能就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的表现,创作的兆头。六 师生互动为课堂创作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改变过去老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地接受单一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提倡多项互动,提倡思想“亮相”。通过师生多感官、全方位地

参与,促进认知情感的交流和互相激活,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的自由发展。在做《咬尾巴》的创编游戏中,老师吹奏前一句,学生接着老师创作的最后一个音继续进行创作,如(师)1 2 | 3 — ||(生)3 2 | 1 — ||;(师)3 4 | 5 — ||(生)5 4 | 3 — ||等。结果他们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互相之间还主动进行“咬尾巴”的接龙创作游戏,从而既加强了他们的演奏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学生能熟练地进行接奏,这无疑表现了他们创作的本能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在欣赏《四小天鹅》时,教师用手势或肢体动作去提醒学生对音乐速度、力度的表现,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来积极地表现乐曲,达到创作的目的。可见,师生的互动可触发他们的音乐灵感,为他们的音乐细胞注入活力,音乐创作的才能便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很好地表现出来。

上一篇:我们的学校作文250字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试论导入环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