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备建设的四大误区

2024-04-13

灾备建设的四大误区(通用9篇)

篇1:灾备建设的四大误区

灾备建设的四大误区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2010年08月24日11:44 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作者:郭涛

企业只要投巨资建设了灾备系统,以后就不会再出现业务中断和数据丢失了吗?其实,灾难备份/恢复与业务连续性有很大的差别,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对灾备的错误认知是导致灾备建设失败的重要原因。”EMC公司资深业务连续性咨询顾问许瑀表示。

容灾不等于业务连续性

一些企业领导的固有思维是:容灾与业务连续性是一回事,只要拥有了灾备系统,就不应该再出现业务的停顿。其实,灾难备份主要用于应对较大的灾难事件,而不是针对局部的事故。业务连续性的概念更宽泛,无论是局部的故障,还是重大的灾难,都不能使业务中断。

许瑀表示:“灾难备份是业务连续性的基础,是企业多层次信息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业务连续性,企业应优先考虑建设基本的灾难备份和恢复系统。在„9·11‟灾难事件中,美国世贸中心里数百家没有灾难备份系统的公司彻底消失了。这充分体现了灾难备份作为企业信息架构基础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在建立了完善的灾备系统后,企业可以考虑构建多层次的信息保护体系,进一步提升业务连续性水平。”

由于投入的资金数量不同,信息基础设施的状况不同,灾备建设的思路不同,不同行业的用户在建设灾备系统时,很难遵循一个统一的策略。不过,企业在建设灾备系统时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手段,都必须保证数据的安全。这是灾备建设的底线。

重异地灾备 轻本地保护

“实际上,导致信息系统出现中断,97%的原因是物理设备故障和系统的逻辑错误,只有3%的业务中断是由大灾难引起的。”许瑀分析说,“本地数据保护与异地灾难恢复都非常重要。有的用户认为,只要建设了异地灾难恢复系统就能抵御所有的灾难,因此忽视了本地的数据保护。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许瑀举例说:“某用户的磁盘出现故障,由于换盘时的错误操作导致了核心数据库的损坏。该用户利用本地备份系统恢复数据,恢复时间长达一周,而且丢失了两天的数据。”有用户盲目追求过高的异地灾难恢复RTO和RPO指标,要求RTO小于4小时,RPO小于15分钟。但事实上,该用户在进行本地数据恢复时,RTO大于1天,RPO为24小时。用户投巨资建设灾备系统,却不能减少因本地故障带来的损失,这其实是本末倒置。许瑀认为,只有将信息系统的本地数据保护和异地灾难恢复相结合,才能构成完善的业务容灾体系。本地数据保护与异地灾难恢复防范的风险不同,因此采用的技术手段、机制和措施也不一样。有些需要面向公众提供服务的系统,对灾难恢复的时间要求十分严格。但是大多数信息系统对灾难恢复等级的要求并不太高,通常可以接受几小时的灾难恢复时间。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恢复时间的长短,而是数据能够100%被恢复。

RTO、RPO指标过高

在建设灾备系统的过程中,RTO和RPO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那么,RTO与RPO的数值是不是越小越好呢?“某银行针对其网上支付业务建设灾备系统时,提出系统恢复时间小于30分钟(即RTO小于30分钟),只能丢失5分钟的数据(即RPO小于5分钟)。”许瑀表示,“我看到用户的RTO和RPO指标要求时,第一感觉就是这不现实。因为银行的系统出现故障后,为了恢复数据,技术人员通常要根据日志对活动账号进行分析,而所有的日志分散在多个业务系统中,处理这些日志可能要采用手工方式。完成上述一系列步骤,银行至少要花费一两个小时的时间。”

企业在制定灾备恢复的目标时,一定要从业务的实际需求出发,不能盲目追求过高的RTO、RPO指标。过高的RTO和RPO指标不仅会增加灾备建设的成本,而且会让用户迷失在数字游戏中,对业务的保护无益。

忽视日常的运维管理

“2007年,某公司的核心业务系统发生意外宕机,多个关键业务数据库瘫痪。公司领导决定启用同城灾备系统。但是在进行恢复时,技术人员发现,容灾端数据严重滞后于生产端数据,灾备系统根本无法启用。”许瑀举例说,“事后,人们在追查原因时发现,由于系统管理员在进行灾备端测试时中断了灾备数据的复制关系,测试完成后又忘记了恢复灾备数据的复制关系,从而导致灾备系统无法启用。”

在某些企业中,灾备系统完全成了摆设。平时,这些企业的技术人员不对灾备系统进行定期检查,而且忽视了灾备演练。因此当灾难发生时,灾备系统很难发挥作用。中金数据系统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天晴告诉记者,他们曾经按照合同要求为某客户提供灾备演练服务,但是客户的相关人员总以工作忙为由推脱,造成服务合同迟迟不能履行。许瑀表示:“企业在建成灾备系统后,应该定期进行灾备演练,并建立完善的业务连续性计划(BCP),包括详细的灾难恢复计划及本地恢复计划等。

(责任编辑:王亚红)

篇2:灾备建设的四大误区

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这是一件好事。企业文化的作用这里不用具体谈,很多人都已经深刻认识到。但是必须明确指出,无论我们把企业文化上升到怎样的高度,无论我们运用怎样的策略来塑造企业文化,如果我们犯了如下的“四忌”,那么,我们塑造的企业文化只能是涂脂抹粉,对企业的“身心健康”最终是一种摧残。

一、塑造企业文化当作买花瓶

很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并不能切实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只是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面子工程”,办公室张贴张贴文化海报,走道里摆放摆放文化框,车间里悬挂一些“催人奋进”的口号,公司展厅里放上几本企业文化词典,结果是“多有人„观赏‟,而少有人问„精‟,更无人„力行‟”。这实际上是把塑造企业文化当作买花瓶,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花瓶,一种供来访客人观赏的花瓶,实质是在曲解企业文化。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要协助企业统一思想,规范员工的行为,增加员工的工作激情和信心,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而不能当作一种供人参观的摆设。换句话说,企业文化要以效益为导向,必须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效益,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成本,更不是一掷千金后,却只换来文字里的宏伟和宣传上的繁荣。

说到底,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在战略层面的投资。既然是投资,就必须讲究相应的回报,就要努力让投资收益率最大化。而花瓶般的企业文化只能让企业获取最简单、最浅层次的投资回报,根本无缘更深层次的长期回报,实质是一种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

所以,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企业的文化理念常年在变,而且每次变更都会从经济上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直接损失,比如,重新制作企业文化手册或企业文化词典等等。

建议直达MBA巴巴浏览权威MBA资讯

当然,企业更大的损失在于,企业员工无法从心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甚至不能真正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存在。

当然,需要指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谈的企业文化是指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而不是那种类似“朝令夕改”的消极企业文化。

而且,必须进一步指出的是,企业努力塑造企业文化固然是大势所趋,但是,对于我国大部分企业来说,其还根本没有到达需要大张旗鼓的来塑造企业文化的阶段。因为,企业文化需要长时间的沉淀,不是依靠某个人的主观意志,来一次“企业文化急行军”,就能在短期内快速形成的。

所以,对于我国当前的企业来说,应该通过积极的系统的引导来逐渐建立企业文化是一条较为符合客观实际的道路,而不是急于把企业文化弄得多么轰轰烈烈,或多么美丽壮观。例如,远卓品牌策划机构首次提出并广泛运用的“121模式”,其主张先通过“提炼”,再“内化”和“传播”,然后在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再结合企业实际状况进行“再提炼”,如此循环坚持,企业便能够在发展过程中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

总之,企业文化不是花瓶,企业不能用买花瓶的思想来塑造企业文化。企业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塑造企业文化根本上一种投资,必须用投资的心态来建设企业文化。不过,企业文化产生的效益,不单是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这一点也丝毫不能忽视。因此,企业应该实事求是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有意识的系统的引导来逐步建设自己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二、道德标准“捏在手上”

很多企业都在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都希望企业文化能够给公司带来效益,以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大家都知道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但是企业很少认真想过:企业文化优劣的根基是什么?勿庸置疑,是主要决策者以及其他所有员工的整体道德水平,而不仅仅是主要决策者的道德水平。但是不少企业决策者把道德标准“捏在手上”,导致道德标准十分模糊,甚至很多时候根本不把道德放在眼里,致使企业缺乏基本的道德底线,这些都必然制约着企业的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于是,我们看到许多企业的道德标准相当模糊,而这种模糊的道德标准又一步步在企业的具体行为中造成恶劣的影响,“侵蚀”着企业的品牌形象。直接表现出来的则是,企业全体员工的道德水平差异决定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文化水平和文化层次的差异,通俗点说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员工”形成“瓜文化”,“豆员工”形成“豆文化”,不少企业存在着“道德标准„捏在手上‟”文化及相应的行为表现,这应该是一种必然。

建议直达MBA巴巴浏览权威MBA资讯

道德标准“捏在手上”的具体表现有很多,下面列举一些比较极端的案例,比如,北京市丰台区槐房村几家企业非法雇用一批年龄只有十二三岁的孩子从事繁重的劳动,孩子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差,工资每月却只有200多元;有的企业订了许多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比如规定员工每半天只能上一次厕所,使不少员工上班前不敢喝水,严重损害员工健康;有的规定女工来例假不准请假;有的企业规定,工人完不成当天的定额不准下班,甚至不准吃饭,使不少工人被迫每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但根本不给加班费;有的企业为了赚钱,竟敢置顾客的生命于不顾,生产危害性极强的食品残害人命;有的企业为防止偷盗,将工厂的窗子和一些走火通道的门锁上,结果在发生火灾时,造成许多员工逃生无路;有的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或生产中用有腐蚀性的液体,但决策者为了省钱,不肯配备足够的防护设备,让员工长年在危险的环境中工作,甚至造成死亡等等,举不胜举。

试问这样的企业寿命能够长久吗?当然不能。现实尽管很少有企业如此严重的缺乏道德,但是道德标准“捏在手上”的现实表现仍旧是层出不穷,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当然,如今,在中国也渐渐涌现出大量优秀的企业,如,深圳一家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制帽企业,产品行销欧美几个国家。这家企业之所以获得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该公司有良好的、健康的、先进的文化理念,也就是符合道德标准的文化理念,可以预言这种文化理念代表的正是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方向,同时这种符合道德标准的文化理念才是中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所在。

三、诚信法则“挂在嘴边”

《商君书》记载,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制定了新的法律。为了使百姓相信新法是能够坚决执行的,他便在京城南门口树了一根大木,对围观者说:“谁要能将这跟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他五十两银子!”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有这等好事,恐怕商鞅的许诺不能兑现。就在大家犹豫不决时,有一个人却扛起木头,从南门一直走到北门,商鞅当场兑现,赏给他五十两银子。这样一来,人们都相信商鞅说的话是算数的,在推行他所立的新法的时候人们就遵守了。

从这个典故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自古就很讲究言不在多,但必须守信的道理,因为只要守信就能得到人们的信任。

在竞争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对于企业来说,诚信更是一个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因素,讲不讲诚信则直接影响到企业生存和发展。但是,虽然很多企业和企业家也在面对媒体时大声疾呼“诚信”,也都明白诚信的基本内涵,以及企业家不遵守自己的诺言将会使下属很快产生对上司的不信任感。可悲的是不少企业家仍然只是把“诚信”法则挂在嘴边,而不会

建议直达MBA巴巴浏览权威MBA资讯

在自己的实际行为中实践“诚信”,也就是说,诚信只是一层脆弱的美丽外衣,只要“风”轻轻一吹就无影无踪了。

另外,企业家或领导者的成功总是和团队人员的辛苦努力密不可分的,所以企业家或领导者尤其不能轻视自己对下属的许诺,要么坚决不许诺,许诺就一定要遵守,哪怕最后会带来一些损失,否则,作为企业家或领导者失去的东西将会更多。因此,从这角度来说,中国的企业家迫切需要在塑造企业文化的实际行为中,真心学习商鞅的“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仅仅把诚信法则“挂在嘴边”就算了。

四、责任感“抛在身后”

尽管企业的首要任务毫无疑问的应该是搞好经营工作,创造经济效益或物质财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如果企业失去了创造物质财富的功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价值。但是,真正优秀的企业绝对不是仅仅“销量第一”、“规模第一”或“利润第一”的企业,它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来自于社会,也必将还原于社会,这是一种新形势下的社企关系。企业的发展壮大或被淘汰出局,都要由社会来承接。更主要的是,社会是企业的生存环境,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企业也难以生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更应该主动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以及对内部员工的责任,从而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但是,部分企业往往把道德标准“捏在手上”,通俗点说就是道德标准企业自己“做”了算,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致使企业为了自己短期利益的最大化,把责任感远远的“抛在身后”,全然不顾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择手段的朝道德水平低下的方向“行使”,进而导致企业处处以眼前的得失为重,不从企业长期利益或企业员工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更不会考虑整个社会的利益,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社会责任心的匮乏,直接致使一些员工对企业不满,企业整体“军心不稳”,产品质量蒙混过关,品牌形象渐渐受损,企业难以健康持续发展,而且对社会风气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把社会责任感“抛在身后”的企业应该向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学习,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自己的各种社会责任。例如,为了倡导全社会都来关注、生产、使用节水节能型洗衣机,海尔除了宣布停产非节水洗衣机之外,还表示愿意把最新研制出来的滚筒洗衣机“自动挡节水技术”无偿捐献出来,转让给愿意与海尔共同推动全社会节水事业的洗衣机同行。可以想象,海尔此举将有助于唤起整个家电业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承担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非常值得中国企业认真学习。

进一步来说,从世界范围来看,企业与社会间的关系也是互动关系,是“双赢”的。无论是一个产权多元化的国有企业或是一个产权单一的私营企业,它都要既为投资者着想,建议直达MBA巴巴浏览权威MBA资讯

也要为它所存在的国家、社区和消费者着想,更要为企业内部的员工着想。只有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利益,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企业,这个企业所在的社区和国家才能真正的发达繁荣,企业自身才能塑造健康有效的企业文化,走上更高的层次乃至实现常盛不衰。

篇3:德育的四大误区

学生来到学校,就应该是接受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我们还是不幸地发现,我们的“德育”好像哪里出了问题,培养出了能写出“爸,钱,儿”这样家书的学生,培养出了屠杀舍友的马加爵,培养出了挥刀弑师的付成励;培养出了在汶川地震国难当头时网上辱骂灾区人民的高千惠……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邵文虹说,从2000年以来, 中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或许有人说这已经不属于德育范畴了,可是反过来想,未成年人如果在校期间都能够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还会有这么多人走上犯罪道路吗?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是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可是透过这些现象至少能反映出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是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

对教育对象盲目悲观

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了,越来越不懂礼貌,越来越不知道感恩,越来越……真的是这样吗?

我必须承认:现在的孩子见识越来越广了;越来越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越来越张扬自己的个性。原来在我们作学生的年代不敢思考的问题,现在他们思考的多了,比如他们更加追求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他们更加注重保护自我的隐私和独立的人格;他们要求获得选择教师的权利……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如果教师不能对当今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有准确清晰的把握,还是以陈旧的观念去看待他们,那么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肯定就是“不懂事”了!

以现在的学生不懂礼貌为例,有谁去真正了解这个学生见到老师不问好的原因呢?

相反,我不止一次的看到,当学生见到教师,主动问好的时候,有些教师“嗯”一声,有些只是点点头,有些教师和同事聊得火热,对学生的问好充耳不闻!试想如果你是学生你会怎么想?下次见到你学生还会问好吗?甚至这个学生以后见了任何老师都不会问好了!如果教师能主动向学生问好,效果肯定又不一样了吧!说白了,还是师道尊严的观念作怪。

学生进办公室喊“报告”,办公室里的老师们各忙各的,学生连喊几次都不一定有人答一声,学生如果这时进来就会被抢白,“怎么这么没礼貌,进办公室也不喊报告!”下次他还愿意来办公室找老师吗?

我是被称作80后人群中的一员,还记得我们这群人也曾被人称作“尿不湿一代”,曾经在网络等各种媒体上被骂得体无完肤,好像我们就是“垮掉的一代”,仿佛在不远的明天,祖国的事业就会葬送在我们手里!

可2008年,圣火在欧洲传递时,海外80后留学生迸发出来的爱国热情,使国人感到热血沸腾;汶川地震后的救助工作中,80后志愿者也占了多数,让人们看到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在80后开始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而90后又成了人们在网上抱怨甚至咒骂的对象,我相信,再过20年,90后照样可以是托起中国的脊梁!

重“言传”、轻“身教”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对学生说一千遍,一万遍,不如教师给学生做好榜样。不让学生随地吐痰,可教师在讲台上随地吐痰,开会的时候校长在主席台上随地吐痰,这给学生做的什么榜样呢?他对你的说教不屑一顾的时候,甚至以此为例反驳你的时候,恐怕又会给他们加一条“顶撞师长”的罪名了吧!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如果要求学生做到,那么教师首先要能够按照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不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要想做到真的是不容易。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曾经说道:“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束的相互关系中。……我坚信,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就好比盐对人体是很重要的,可如果直接给你15克盐吃,恐怕没有谁能下咽,但是如果把盐放入汤里人们就会觉得很鲜美。把盐和汤分开,那无论是盐还是汤都令人难以接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可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有些学校硬性规定了每学期的主题班会内容,一般都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为目的的,比如感恩教育、规章制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等等。教育学生“你要……”,而这些话很少会变成学生主动的“我要……”!这种直白的说教,学生怎么会接受呢?

当然,“言传”也不能一点没有,否则一味的“身教”很可能被学生忽视,对教育者的各种行为熟视无睹。通过讲故事、讲案例等各种途径,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领悟到教师的真正意图,而不是被动接受。

追求高、大、全

张万祥老师的一个案例———《鲍婧的烦心事》,说的是鲍婧老师在一次对全班同学的调查问卷中有个题目:你最崇拜的人是谁,限定一位。这个班45名学生,竟然罗列出35位名人姓名。她想不明白的是全班学生没有一个人写华罗庚、陈景润,甚至连居里夫人都落了榜,就连过去得票率一直非常高的周恩来都只有寥寥的五个崇拜者。鲍老师在调查问卷之前可是专门上过此类的主题班会!所以这样的结果令鲍老师很是恼火。

我想鲍婧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种教育存在一个问题:人物形象光辉高大,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相信有不少老师都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开过这样的班会、队会。往往会开完就算了,没有像鲍老师那样做问卷调查,如果调查的话,我想结果大同小异。

感恩教育要实在,切忌空谈。我想这同样也适用于所有的德育活动。教师要把握学生心理,故事、案例要与学生息息相关,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王莉老师曾经给学生读过一篇文章———《孩子妈的一天》,时值带她班的英语老师有个哺乳期的孩子,对学生抓得有点紧,引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学生理解了老师的不易,反省了自己的错误,感动得留下了泪水。这样的素材,来源于学生身边,他们看得到,听得到,容易接受。

同样,在鲍婧老师进行理想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全国那么多人,出了几个周恩来、华罗庚?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英,但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所以我们要求孩子们个个都有宏伟远大的理想是不现实的,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虚无缥缈、不切实际。

忽视了家长的作用

我有个叫川的学生,曾经一度抑郁,甚至离家出走了几天。后来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川的父亲对他期望很高,每次考试完,只要他对川的成绩不满意,轻则臭骂一顿,重则拳脚相加。而川也看不惯父母的行为,觉得他们整天打牌,根本不关心自己,连顿饭都不给自己做,只关心自己的成绩。我跟川的父母进行了沟通,约定以后尽量少打牌,最好不打,放学后多抽时间陪陪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打骂都是不可取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川的脸上又恢复了以往的笑容,成绩也有所进步。

孩子从小是在家长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就算是进了学校,不同的阶段也会遇到不同的老师。我们只能陪他们走人生的一小段,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用正面的,积极的态度来改变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和错误认识。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现象耳濡目染,孩子能够接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教师不要也不能把全部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教师其实是在配合家长教育孩子,家长起主要作用,我们的任务是配合好家长。

篇4:品牌建设的四大误区

第一,靠比较“巧”广告创意和传播实现了品牌的高知名度,但在市场运作和拓展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不对等。也就是品牌建设高高在上,销售工作严重滞后。销售工作滞后的原因可能是决策层的错误认识,也可能是品牌建设没有根据销售实际情况进行对应配置,也可能是销售工作负责人的错误理解,不一而足。但总体情况是品牌建设和销售工作两张皮,各做各的,没有统一纳入到企业的营销战略层面来协调配置。一方面造成此类品牌的市场拓展仅局限于已有的市场而蜗居一隅;另一方面造成一些企业有其名无其实。这也是很多过去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在现时下的市场表现。我们能够耳熟能详的“名牌”就是这样。

第二,品牌的内涵过于宽泛,在核心概念上没有提炼和聚焦。消费者没有办法具体感受和联想,未形成核心概念。就像一个人说了很多话,对于受众来说,并不知该人所云的重点。二线白酒行业在品牌建设案例到处都是,因为白酒更多的采用文化营销,而在品牌建设上容易陷入拔得太高或不具体,而使消费者不能真正感知品牌价值的存在。做得成功的品牌是华润旗下的雪花啤酒,依靠对啤酒品牌雪花的提炼和传播,将雪花华润品牌打造成了中国啤酒第一品牌。雪花啤酒的消费者定位在20至35岁人群。目标市场最大特点是每天都在成长,其情感生活中有成长带来的喜悦和满足。他们又希望在生活中找到可以寄托情感的产品。“雪花”的品牌定义为伴随这部分消费者成长的伙伴。探索成长背后的永恒动力,讲述青春深处的英雄故事,给予渴望一个生活形态,提升生存焦虑的升华意义,享受成功者自信的活力,修炼爱与尊严的感恩境界,感悟生命本质的伟大工作。最后就化为一句话,畅想成长,精准而传神。

第三,品牌在市场上没有载体,消费者无法感知和体验。物化的产品见不到。这是很多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又一大错误,就是品牌成了好看的文案、好听的口号,品牌成了空中楼阁,既没有支撑又没有落地。这是主要的一个方面,同时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品牌承载的产品线规划不到位,出现产品线混杂,内部没有明显的区隔,造成消费者无法识别而使品牌形象更加模糊。为了使品牌的基因和产品真正形成高度一致的对应关系,需要开展大量的工作。例如洋河蓝色经典的策划就非常成功:广告主画面是一个曲线的美女后背+绵柔的香型+蓝色的主色调(想象力)+修长的产品瓶形+产品名字(梦之蓝)等品牌承载要素组合成了高度的内在和外在的高度协调、统一、对应,形成了完整的洋河蓝色经典形象——男人的情怀。

第四,没有销量和产品溢价。这是品牌作为工具的唯一目的,如果品牌建设不能带来销量的增长,那么这样的品牌就是无用的;如果品牌建设不能带来产品的价格比同质竞争对手要高,就是无效的,如果这个品牌建设不能带来企业的利润,这样的品牌建设就是失败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衡量品牌成功的标准。

当前,我们一些企业存在着为品牌而品牌的现象,错把品牌当做目的。对于企业经营来说,品牌只是营销工具而已,绝不是企业的目标。一些企业财务连年出现赤字,企业经营的成果最后只剩下一个品牌空壳,而在销量和利润方面表现很差。这就犯了典型品牌主义的错误。在品牌建设上面应该有严格的规划,预亏性的品牌建设投入是必须的,但绝不是无条件的。

篇5:新创企业文化建设的四大误区

新创企业应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也能够成功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这应该是没有疑义的。但是,新创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容易陷入一些误区,使这些企业不仅不能从企业文化建设中获益,还要受到损失。

误区之一∶企业目标非企业化什么是企业目标或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对创办企业的人来讲应该是一个最基本、最简单不过的问题了。然而,许许多多的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许多企业由于办企业的目标不明确或不正确,所培育的企业文化也就表现出种种问题。

企业文化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主要领导者的价值观和职业素质,在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今天,如果企业主要领导者没有承担风险,贡献才智,创办一流企业的强烈责任感,忽而想从政,忽而想经商,忽而想著书立说作名流,忽而想谋个高薪职位吃安稳饭,那么,企业就不会有长远的值得全体员工共同奋斗去实现的目标。因此,对于新创企业而言,尽管企业规模不同,行业各异,若想建设好自己的企业文化,领导者至少要在守法经营、产业报国等这些基本问题上“思无邪”,方能不陷入偏离企业目标的种种误区。

误区之二∶企业精神缺少个性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精髓,能够根据本企业的特点,概括、提炼出本企业所特有的企业精神,不但能对内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对外也能提升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现在,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论不断推出,而我们却看到为数不少的企业提不出自已的企业精抻,或者勉强提出几条,也是套话、空话,诸如什么“团结”、“奋进”、“拼搏”、“进取”之类的豪言壮语,千厂一面,让人看不出企业的个性。像这样口号式的企业精抻,不仅对内起不到激励职工的作用,还暴露了管理层的肤浅、懒惰、不求甚解或附庸风雅的消极面。

什么样的企业精神具有个性化特点呢?同仁堂是驰名国内外的中药生产、开发、经销企业,是有数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该企业中有着悬挂数百年的警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两蝠对联,不仅对仗工整,有神韵,有正气,具有传统文化色彩,而且极符合中药配制中的行业特点,几百年来,对同仁堂天下闻名的质量至上意识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尽管当时还没有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论,但谁能不认为这是提炼企业精神的成功案例呢。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不能及时形成自已积极向上的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取决于两方面的努力∶一是领导层能不能认真研究企业文化,及时总结出本企业的企业精神;二是员工能否认同这种企业精神,并体现在行动中。在这方面,新创企业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自己提出的企业精神缺少特色,或是说非个性化。

误区之三∶形象设计形式化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使企业在社会上迅速获得声誉,对开拓市场、搞活经营大有裨益。国外专家还形成了进行企业形象系统设计的理论,即CIS系统设计理论。按照这个理论,企业形象可按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这三大系统去进行设计。麦当劳连锁经营店,以其独特的店面风格、员工服务内容和产品加工营销体系,从美国一家普通的快餐店发展成知名度极高的跨国公司,成为被人津津乐道的CIS系统设计的经典案例。

但是,是否每个企业特别是新创企业都应该像麦当劳这样从里到外地进行彻底包装呢?显然不是。进行企业形象设计,必须根据企业的行业要求、区域文化、企业实力、时代特点等决定设计的总体方案,在这里,切忌不顾企业自身情况,陷入形式化的误区。

现实生活中,企业想靠包装、炒作求发展而最终失败的例子很多,即便少数企业一时炒作成功,如秦池酒、爱多VCD等,但由于没有真正的有竞争力的产品作后盾,也会迅速陨落。一些企业以企业形象策划、设计为业,会有意无意夸大形象设计的作用,但企业自已一定要头脑清醒,特别是新创企业,一般承受不了太大的冲击,万不可在企业形象设计上陷入形式化的误区,以免求虚名而受实害。

误区之四∶文化建设清谈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文化热,企业文化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发展的。我们引进了企业文化理论,不但对我们理解企业有益,从某种角度讲,对理解社会,理解文化,理解历史都有益。正因如此,我国对企业文化研究有兴趣的,除了研究企业管理的人,还有研究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方方面面的人。这一方面使我国的企业文化研究内容比国外可能更丰富,但另一方面也容易使我国企业文化研究产生某种脱离企业实践的“清谈化”、“玄学化”偏向。

对于研究者来说,雅好清谈,崇尚玄学,或者问题不大,至多不过是个人研究方向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的问题,而对企业领导者来说,如果以为搞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弄清楚这些问题,去记住这些名词,以便能在各种场合谈论企业文化,就大错而特错了。企业领导人重要的任务是要在自已的企业中缔造出一种能使企业健康发展的企业文化,而不是侈谈外国的企业文化,或国内某些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理论就好比生活中的许多格言,成熟的人会按它办事,却不会以背诵、谈论为能事,否则,就是步入了误区。

上述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对企业特别是新创企业的危害极大,有必要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提醒企业领导者远离这些陷阱。

篇6::写作文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假、大、空

今年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写自己真实的思想。高考专家指出,近年来发现考生编造情节的现象较普遍,一些考生为博同情得高分,不惜编造,如家里父母“离婚”、“死亡”之类的假情节,很明显看出是编的;还有的考生动辄编造一些离奇荒诞的故事,如星球大战、未来世界等。这类文章今年很可能“碰壁”。

专家指出,一篇作文能否打动阅卷教师、得到高分,因素是多方面的.。情感真挚是首要的,即便是源于生活的虚拟情景,也应包含着真情实感。那些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必定不受欢迎。

误区二:仿、套、抄

近年来,一些考生抱侥幸心理,临场将考前背下的佳作进行仿造、套抄,这种现象引起了阅卷老师的高度关注,今年评卷规则规定,一旦发现作文为抄袭作品,将作严肃处理,直至判零分。

专家称,考生备考多读范文有必要,但关键在于从其中揣摩文章立意、构思,学习语言、表述为己所用,而不是模仿、套抄内容。

误区三:选材老一套

“材料新鲜”是今年高考作文材料的要求,它考查考生的阅读是否广泛、对生活是否关注。在近年的高考阅卷中,经常发现考生在选取材料方面“老一套”,举出的例子是用过千万次的,如屈原、雷锋、居里夫人的例子都是出现频率相当高的。再则,部分考生喜欢在作文中堆砌材料,却缺乏针对性的分析论证,这样空洞的作文再不可能得到高分。

要写出鲜活有灵魂的华章,专家建议考生可将目光放到身边来:成长道路、身边人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

误区四:文体怪异

话题作文是不限文体的,于是一些考生在高考中,“怪文体”也就出现了,不符合任何一种文体的规范,成了“四不像”;另外则是考生一心想创新,写出的作文却是内容与形式严重不符。

篇7:做高端的四大误区

误区之一:为高端而高端,没有价值支撑

有企业认为做高端就是换包装、提价格,做足表面文章就可以成功。君不见,10万一盒的天价礼品蟹,600克卖到2200元的“沉香”榨菜,市场反映冷淡,不仅没有得到消费者认可,反而引起不少反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消费者认为这种所谓的高端,只是在做表面文章,产品价值与产品价格严重不符,俗话说就是不值这个钱!其实做高端的本质是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必须要做足。在包装上也不是越奢华越好,有品味的“土”、贴近自然的、原生态的,才更彰显高端。

在消费者心中,低端产品仅仅具备最普通的物质属性就行,安全合格就好,不用企业过多宣传,消费者自知价值所在。而高端产品除了本身的物质属性,还将具有更高品质、稀缺资源、文化传承,甚至生活格调等附加属性,如果不能让消费者对这些价值支撑产生认可和共鸣,一切高价都是空中楼阁。所以,高端产品必须有强有力的价值支撑,不但要做充足,更要做出独特的差异。

特伦苏的成功不是单纯的提高价格和采用全新包装,而是背靠中国乳都核心区和林格尔资源优势,造就“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的高端品质,更打造了一种时尚的,追求品质的生活状态,一举成为高端牛奶的标杆;一提起高端水,众人皆知依云,

那句“阿尔卑斯山的雨水流到依云变成了高品质矿泉水,流到日内瓦和洛桑却什么都不是”让人铭记不忘,其背后许多传奇的故事,让依云成了高端矿泉水的唯一。

娃哈哈爱迪生奶粉,本欲挺进高端市场,但其品牌背后是苍白的,国产品牌贩卖原料原装进口及国外加工,根本无法与现有高端品牌形成有效区隔,品牌由于是延伸品牌,更是弱项,难以从贝因美、雅培、惠氏等品牌脱颖出来。

误区之二:价值越多越高端

与上一误区正好相反,一些企业以为高端产品贩卖的价值越多越好。为了给消费者价值感,让他们感到物超所值,把所有能够挖掘得到的价值、概念一股脑的堆砌起来、贩卖出来。

太阳生科重磅推出“K可”这一高端饮品,其最初的市场定位是健康饮料,然后改成“商务人士的保健饮料”,而后又给自己加了一个定位――原生态饮料和高端天然植物饮料,再后来,广告传播“战胜疲劳,不做纸片人”――抗疲劳。

按照公司的说法,K可能抗疲劳、防辐射、固本扶正、全元养生,常饮使人青春常驻,活力无限。这么多的功能消费者一是记不住,二是不相信。

篇8:警惕资本运营的四大误区

资本运营是企业扩张的利器。然而并不是每个进行资本运营的企业都是成功的。很多企业在进行资本运营时, 没有按照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约束条件去做, 在资本运营上进入一些误区。因此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约束, 深入理解企业能力与资本运营之间的密切关系。总起来看, 企业管理者在进行资本运营的过程中要警惕以下误区:

一、资本运营:走出“空手道”误区

常见的企业并购, 生产重组等资本运营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高智力性。即每一项企业并购重组都需要不同思路予以研究、规划, 智力劳动占据主导地位;二是非生产性。不论是企业并购、资产置换, 还是项目融资、财务顾问, 所改变的只是资源流动和配置状况, 本身并不创造任何产品和财富;三是高效益性。由于上述业务都是通过动脑策划 (高智力) 来促进资产调整 (非生产) 来获得高收益的, 因此有人将其形象地称为“空手道”。

资本运营不仅仅是企业并购、资产重组这些所谓的产权资本运作, 若将此类“资本运营”理解为比工商企业的实业经营更高级, 则是有害无利的。

工商企业应以实业经营为主业, 对于任何一个工商企业而言, 主营业务只能是生产商品或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 它们的主要经营方式也只能是采购、生产、销售等。在经营过程中, 以企业并购、重组为特征的“资本运营”, 只是在相关条件成熟时发生的个案, 不可能成为日常性业务。由此, 一方面将主要精力盯在这种资本运营上, 犹如“守株待兔”, 机会成本较大;另一方面, 影响了主营业务的开展, 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效和竞争力, 实在是“得不偿失”。

二、规模经济:走出“资产膨胀”误区

企业并购、资产重组, 必然使单个企业的资产数量和经营规模扩大。一些人由此简单地将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扩大的过程, 看作是资本运营的过程, 并将“规模”与“经济”连在一起, 认为只要有了“规模”, 就实现了规模经济;一些企业简单地将经济实力、经营业绩与资产规模划等号, 试图通过并购, 实现资产规模在尽可能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化, 并以“规模经济”为自己的行为正名, 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重要问题:资产膨胀是否等于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形成以资产增加为前提。增加资产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资金投入的增加, 包括利润转化为投资, 股东的追加投资和借贷资金投入等;二是企业间的并购重组等。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并购重组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机制。但是, 资产规模的扩大并不会自然形成规模经济, 企业并购重组也并非有利于构造规模经济格局。这要具体分析规模经济的饱和区间、边际变动以及财务成本、投资成本等相关因素。

三、结构调整:走出“多元化”误区

多元化经营有利于企业分散风险, 把握盈利机会, 提高资本运作效率。但多元化经营也同样会导致企业资金短缺、经济效益降低、投资膨胀等问题, 从我国大部分企业情况而言, 尚不具备多元化经营的能力。

走出“多元化”误区, 需弄清楚“多元化投资”和“多元化经营”的区别。“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自己投资并经营多个产业部门的业务, 以谋求较高收益的运作方式;“多元化投资”则是指企业在集中经营某项业务的同时, 将资金投入其他产业部门的企业, 以分散资本风险, 寻求新的商业机会的运作方式。实行“多元化投资”的一个内在机制是在现代经济中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 大量的新产品是多种科技成果结合的产物, 企业要保持和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仅靠独自的技术开发, 常常是不够的, 为此, 需要向相关技术的产业和企业进行投资, 以获取科技发展及其他方面的信息, 弥补自身不足。因此, 以“多元化”战略出发, 开展资本运营对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 应选择的是“多元化投资”, 而不是“多元化经营”。

四、公司并购:走出“低成本扩张”误区

在企业并购、重组中, 一些企业提出“低成本扩张”的思路, 试图以尽可能低的投资来最大限度地增加资产数量, 实现资产的快速扩张;一些学者也认为, 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资本运营战略, 并加以论证和宣传。但是“低成本扩张”的思想违反市场交易规则, 不符合资本运营的内在要求。

以企业来说, “低成本扩张”的成本并不低。“低成本扩张”简单以企业在资产交易环节中付出的代价来计算成本, 但对并购企业而言, 真正的成本并不以此为限, 它还包括并购企业在并购了目标企业后进行的技术开发、项目投资、设备更新、经营管理、产品调整、市场开拓、人员培训及各种复杂事务方面所付出的代价。结果, 并购企业非但未能救活目标企业, 而且自己陷入经营困境, 甚至成为其他企业并购的目标。这种案例, 不论在国际社会还是在我国现实生活中都不少见。

对于并购企业来说, 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并购目标企业能否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其资产, 而在于是否拥有技术、管理、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拥有这些优势, 即便按等价交换规则收购目标企业的资产, 并购后的营运也能获得成功;缺乏这些优势, 即使无偿获得了目标企业的资产, 并购后的营运也可能失败。因此“低成本”不是实现企业并购、重组的关键。应提倡和鼓励的是, 并购企业利用技术、管理、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来展开并购、重组, 以促使企业营运方式的市场化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篇9:励志的四大误区

我并不否认积极的生活态度,但永远的积极,总有一天,这种盲目狂热,会演变成歇斯底里的疯狂。

无论励志书上如何一再告诉你:请保持微笑和生命的热忱,也请不要永远微笑和热忱。要知道,正因为有了冷漠,大家才欢迎热情;正因为有了泪水,人们才珍视欢笑。如果一个人永远只有一张热情和微笑的面孔,那么就只有一个词:你累不累?

不管经典和大师如何教导我们度过自己的人生,都请留一个心眼,保持一点自我,经典永远是大师们的经典,而人生却是我们自己的人生。生命的态度可以谦卑,但生命本身的尊严仍是独立和高贵的,一个不存在自我的人,最终只能成为别人的附庸,而难以成为最终的收获者。

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成功

因为发明了“电灯泡”的梦想,让爱迪生成了一个百万富翁,但那并不表明,一个梦想成为百万富翁的人,就能发明电灯泡。

的确,发明电灯泡是一个梦想,百万富翁也是一个梦想,但是前者是热情的创造,后者是贪婪的欲望。通过伟大的创造,梦想有可能变为财富,但财富永远只是梦想的副产品,并不是梦想本身。梦想的实质内容是生命的热忱和智慧的激情。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每一个怀着百万富翁梦想的人,都成为百万富翁,地球何以堪容?

苦难成就人生

总会有些人是白手起家,总会有些人崛起于社会的底层,总会有些传奇人物从生命的低谷爬上了事业的高峰。所以有一句长盛不衰的励志口号叫:苦难成就人生。

可是,我们不要忘了,泯灭于苦难之中的人何其多,升起的永远是佼佼者。苦难常常只是性格的催化剂,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智者更智,愚才更愚。

苦难之所以成就一个人,并不是苦难经历本身,而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即一个人的生命力、智力和魄力。而这些东西来自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长久修炼和沉淀。

心态改变命运

萨特说:人生无法改变,人生的所有意义在于你的赋予。所谓赋予人生某种意义,就是以某种心态和情绪去面对它。因此,改变心态就等于改变意义,改变意义就等于改变人生。

你可以说这是一个逻辑,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绕口令,简单一点说就是:你无法改变命运,但是你可以改变对命运的态度。

曾经,我是多么崇尚这句精神格言呀!现在才发现这仅是一句精神格言!励志学家告诉每一个渴望成功和财富的人们,若是想成功,首先要具备成功者的心态;要想成为富豪,首先要有富豪的心态。这句话否定了体验,直奔结果,导致的后果就是,明明咬的是一个梨,却非要品出橘子的味道。现在知道什么是自我膨胀了吗?在蚂蚁的胸膛里塞进一颗大象的心!

什么才是真正的励志

励志学,不仅仅是要激活一个人的财富欲望,更要激活一个的生命能量,唤醒一个民族的创造热情,失去创造力,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最大的悲哀,而励志,便是让一个人重新焕发起这种力量。

还有就是学会反省,真正的强者,敢于正视自己的失败,在真正强大的目光逼视下,失败才会孕育另一种价值——诞生智慧。

励志,并不是让弱者取代另一个人成为强者,而是让一个弱者与强者比肩,拥有实力相当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励志,即是唤醒一个人的内在创造力,只有从内心深处展开的力量,用心灵体验总结出的精华,才是一个人真正获得尊严和自信的途径。

上一篇:恒合民族学校校本培训经验交流材料下一篇:金会系学习经验交流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