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故本溯源以德树人

2024-06-08

论文-故本溯源以德树人(精选1篇)

篇1:论文-故本溯源以德树人

故本溯源以德树人

——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讲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孔子亦云:“徳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德是做人的根本和灵魂,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人的处事准则,引导他的人生方向,俗话讲“要成才,先成人”,讲的便是,“做人德为先,育人先育德”的道理。而作为教师——指引灵魂的灯塔,自然要求要做到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正其身,以行其令。在如今大量信息充斥的数字时代,各类思想文化交织于校园中,学生们也不再如同往日私塾时代循规蹈矩的学子,而是有各色的民族信仰、个性主张的时代新人。面对当今社会,我们该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个人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呢?

一、甘为人梯,诲人不倦

教师是直接从事文化传播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他们劳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前途。教师是魂系神圣的“两端”:一端是人类精神产品;一端是青少年的心灵。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正如教育部长所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要把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要位置。”在你选择三尺讲台时,你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一颗安于清贫、淡泊俭素、不求闻达的沉静的心。让它沉入每一堂课,沉入每一本作业,沉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沉入整个教育事业中。教师劳动的特点,具有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示范性,所以,也就使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平凡、烦琐、繁重,教育工作不仅“劳力”,而且还“劳心”,这就需要我们热爱这个职业,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对待它,把智慧和汗水撒播到学生身上,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乐于奉献,甘为人梯,坚守清贫,“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献身精神,是为师之德的佳境!教师应以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献身教育事业的泥土精神,扎根在自己的岗位。

二、精益求精,密益加密

在当今社会,作为人民教师,在专业知识领域要刻苦专研,追求卓越。在业务上要注意不断提高自己,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同时,教师应执着于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探索、教育反思和教育追求,用智慧启迪智慧,用精神铸造精神,用人格塑造人格。

三、言行一致,表里相应

教师上课好比演员登台。“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二者十分相似,但是,这两种职业也有很大不同,演员在台上可以是帝王,将领,一旦走下舞台,仍然是肉眼凡胎;而教师则不然,课堂上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走下讲台,依然得为人师表,帅马以骥,知行合一。

试想,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痛陈社会腐败之恶,课后却醉心于有偿家教,或收受学生财物,课堂上要求学生严守纪律,严格自律,自己却动辄迟到,或者是“麻场常客”,如此“师表”,纵然课堂上讲的天花乱坠,留给学生的只是是故弄玄虚的滑稽感。大到道德信仰,人格操守,小到待人接物,吃饭穿衣,都应该做到“内外一致,表里如一”。

只有具有良好、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直接从自身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宁静致远,厚德载物”的道理众人皆知,但是自古以来能做到高风亮节,被人称颂敬仰的圣贤的却鲜有,不是因为圣贤的道理晦涩难懂,让众人学不会,而是因为众人只是将道理讲在口中,而唯有圣贤是讲道理活在身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讲台上,在课下与学生相处时,总会说一些道理,鼓励、劝诫学生。在家庭中,在社会中,在校园中、课堂上教师都应该以身作则。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是人类所创造精神财富的传播者。教师的品德关系到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关系到培养下一代的繁重任务,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衰,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有很高的人生境界,做到“高风亮节,至人无梦”,教师的品德是恬静的心灵和清淡的情怀。有品味的教师,关注人生的价值,更关注幸福的内涵。为实现人生价值,他们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时时让平静的生活荡起魅力的涟漪;面对物质的诱惑、世俗的刺激,他们心地坦然,他们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他们把教书育人当作最大的快乐,这种快乐是超越物欲,私欲,权欲之上的精神境界,净化自己的心灵,体悟人生的真谛!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意即身正才能师为人范,他道出了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准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应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陶行知指出:“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是规范自己行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学生的需要,教师职业的特殊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育人,不仅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以不倦的教诲,谆谆善诱,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各种扭曲价值观的报道随处可见,网络的日常化,让学生接触到太多阴暗的东西,这时候,如果老师不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榜样,孩子们就会误入歧途。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及时引导。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老师在是非、曲直、善恶、义里、得失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人生方向。老师们如果能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学生才能吸取榜样的力量,成为一名正直的人。这样,我们的中国梦才会具有更多的正能量和凝聚力。

另外,我们还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学生常把老师比作指路的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有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自觉承担中华人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四、见贤思齐,取法平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知识的交流,会让学生对该门课程兴趣更浓厚,更乐于与老师进行互动。应该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教师应当离开讲桌,到学生群体中来,与学生距离更近一些,态度更加温和一些。对于落后学生,教师应对他们多关注,多指导,多鼓励,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全体学生来说,如果教师每节课都能面对面了解他们,都能有学习上的对话或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会显得更加积极,课堂将呈现出一种师生融洽合作学习的气氛。二是教师应把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多的让给学生,课堂是学生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讲的过多,学生即使听的津津有味也不会全记住。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通过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讨论经历求知的探究和能力锻炼的过程。三是教师要欢迎学生个性的张扬。过去教师喜欢学生服服帖贴,对爱说爱闹的行为不予鼓励,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这种居于学生之上 的管理者的做法,调动学生展示学习的个性,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敢于提问,敢于把自己获得的有关信息应用学习之中。四是要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产生自己能学的意识,要调动起这种意识,就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体会内容和乐趣,要让学生在同伙伴们的讨论、交流中学习。有了一种自主意识,学习的品质和精神就得到了提升。五是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教室,充分利用校内外、体育课的各种学习资源给学生感性刺激,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不仅会丰富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内容,而且会使实践学习的过程成为人文素养形成的过程。六是教师要当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就要用高度的热情和能力把学生引入自主发展的新天地,着眼学生的发展,着力教学创新,这应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追求转变的一种表现。

教师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总书记在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会讲话时说:“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决定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

教师平凡而重要。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教师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高尚 的师德是成为“人师”的最重要的素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正是由教师薪火相传,传递给了一辈又一辈的莘莘学子,使民族和人类具有更加美好 的未来。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并且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好,传承好它,才是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才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辉煌!

上一篇:学校班主任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中生期末评语家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