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

2024-06-01

《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共8篇)

篇1:《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

《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补阙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目前最权威的汉语工具书之一,在词义溯源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书证晚出现象还是很多,文章尽可能补出相关词条的最早书证,以供<汉语大词典>再版时参考.

作 者:相宇剑 作者单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刊 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9(2)分类号:H164关键词:《汉语大词典》 书证 溯源

篇2:《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

学好现代汉语可以为我们学好外语起一个桥梁作用,因为各门语言之间是相通的。我们可以不用特意学习语音、语法就可以把汉语运用自如,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汉语的环境中,时刻都与汉语接触,可是,如果我们要学好一门外语,就需要我们掌握这门语言的一些规律,所以大学课程专门为外语学习者开设了语音、语法、词汇等各方面的相关课程,而现代汉语这本书也对汉语这几方面有了相关的详细讲解。所以,如果我们能把汉语的相应知识掌握好的话,那么对英语的学习就会容易多了。比如说分析句子结构,如果我们对汉语的句子结构分析很熟悉的话,如划分出主语、宾语、谓语、定语,那对外语同样,我们可以很快划分出句子结构。

从课程的性质来说,现代汉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凡是基础课程,都与专业特点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我们所学的是翻译专业,因此学习掌握现代汉语有关知识是必然的、起码的要求。无庸讳言,作为基础课程,它的突出特点是理论性强,应用性弱,理解接受起来要困难一些。其实,作为基础课,它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学习整个专业所必须具备的,从这个角度说,基础课的“基础”就是体现了实用性,当然,这个实用性不像学习烹调、学习编织、学习汽车驾驶等课程体现得那样直接,学了马上就可以在实践中应用,见到效果,甚至获得经济利益。

在我们学习现代汉语时一定要在课堂上弄明白老师讲的所有知识,不能有半点含糊不清。首先我们要对这门课程真正的感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渴望熟悉、了解、研究、领会某种对象的一种心理指向性,它在人的需要和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常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如果培养了对汉语的浓厚兴趣,那么,就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渴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就会有一种昂扬、奋发、不怕任何困难的斗志,就会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莫大的快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知之”到“好之”到“乐之”,是治学过程中的三个台阶,而兴趣则是攀登这些台阶的重要动力。其次要加强记忆。知识的仓库要靠记忆来充实,记住的东西越多,人的知识越丰富,智力就越发达。记忆有两种: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机械记忆就是不管懂不懂,先背下来再说。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什么知识都是充分理解、完全搞懂之后再去记忆的;有时恰恰相反,是在记住之后再去慢慢消化理解的。有许多知识,如一些重要的定义、规律、特点等,也需要我们一字不漏地死死记住。

篇3:《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

《妇婴新说》 (以下简称《妇婴》) 为英国传教士兼医士合信 (Benjam in H obson 1816-1873) 所著, 出版于1858年上海仁济医馆, 全书分上下两卷, 共三十三章, 详细论述各种妇儿疾患及处理方法等。《妇婴》与《全体新论》、《内科新说》、《博物新编》、《西医略论》等构成合信《医学五种》, 开启了西医在中国的启蒙, 《妇婴》也成为开启现代西医妇幼科的重要著作。

沈国威先生《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对《医学五种》有所论述, 他认为“合信医学词汇大多继承中医原有的词语”, “可以说俗语性, 最大限度地利用旧有词语是合信著作语言上的特点”。传统中医,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作为中华大地上根深蒂固的深受百姓所喜爱的医学, 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被西医取代, 另一方面, 西方传教士也认识到若想顺利将西医理念传入中国, 不可能在刚开始时就以一种完全颠覆的形象———一堆看不懂的近代化学术语和音译词出现。因此, 在西医东传的初始阶段, 西医必须依靠中医充当译介, 必须发挥中医的传播优势和交流功能。《妇婴》中既介绍了许多泰西医术, 也继承了不少传统中医术语, 梳理《妇婴》中的医学词汇的源流变迁, 对于了解传统中医在碰撞西医后怎样继续发展, 怎样融入西医, 即中西医的早期接触交流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以《妇婴》为材料, 参考《汉语大词典》、《近现代辞源》, 检索《四库全书》, 对传统中医词汇进行个案梳理, 为辞书编撰及词汇史研究提供借鉴。

一、《汉语大词典》虽然收录, 但未给出书证, 如“脐带、子宫、气管、阴道、白带、水痘、罂粟”等。

1. 脐带

《妇婴·论妊娠胚胎》:“若孖生则胎盘脐带有二, 不相连属, 推之三胎以上皆然。”《汉语大词典》收脐带一词, 但未给出例证。笔者发现至迟在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已有:“儿生不作声者, 此由难产少气故也, 可取儿脐带向身却捋之, 令气入腹, 仍呵之, 至百度, 啼声自发。”

2. 子宫

《妇婴·论子宫精珠》:“生育子女, 绵延繁衍者, 男子则外肾, 妇人则子宫之功也。”《汉语大词典》没有例证, 《近现代辞源》首举《洞玄子》 (984年) :“候女动摇, 取其缓急, 即以阳锋攻其谷实, 捉入于子宫, 左右研磨, 自不烦细细抽拔。”

3. 气管

《近现代辞源》认为最早出现于1855年4月《遐迩贯珍》第四号:“第二等, 曰气管呼吸者。”随后在合信的《西医略论》、《妇婴》中都有出现, 如《妇婴·痘证论》:“不论轻重, 喉痛不能食, 声哑皆危险, 因痘生于气管之故。”其实在明徐谦《仁端录·呛逆门》已有之:“喉中, 气食二管, 气管即喉咙, 又名会掩细容一线在喉之前;食管即咽嗌也, 甚宽在喉之后, 饮食入喉先以会掩, 其气管水谷, 方从食管入胃。今喉舌有痘, 則必胀硬, 饮食致入气管而呛逆也。然饮水多呛者, 因水柔弱易误入气管也, 谷食不呛者, 因有渣滓自直下贲门, 不能伤侵气道也。”

4. 阴道

作为生理词义时, 《汉语大词典》无例证, 《近现代辞源》举的是《妇婴·论子宫精珠》:“阴道之口曰户, 亦曰门, 阴道长约三寸半, 阔八分, 其体曲而不直。”《日本国语大词典》给出的最早例证是1807年, 其实隋《巢氏猪病源候论》早已有之, “产后阴道痛肿候”。

5. 白带

作为生理义, 《近现代辞源》引例是《妇婴新说·月经病症》:“若迟至两三月不行, 身虚弱, 或头痛腰痛, 或不思饮食, 或流白带, 应服调经补药。”即认为是传教士词汇, 其实, 至少在唐代就在使用了, 如唐《备急千金药方》:“龙骨散, 治淳下十二病絶产, 一曰白带, 二曰赤带, 三曰经水不利, 四曰阴胎, 五曰……”又如, 宋《类证普济本事方》:“治妇人月经不调, 每行数日不止, 兼有白带, 渐渐瘦悴, 饮食少味, 累年无子。”

6. 水痘

《妇婴·水痘》:“水痘:似痘无脓, 中有水者, 俗名水痘, 见于手臂胸颈者多, 一处三四粒, 四五日自干。此证无甚关系, 亦不致传染, 患者宜食凉物。”《近现代辞源》认为这是水痘的最早例证, 其实在刊于十三世纪初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已有, 如“其疮皮薄如水, 泡破即易干者, 谓之水痘, 此为表证发于府也。”之后, 该词见于《仁端录》、《薛式医案》、《赤水元珠》、《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御纂医宗金鉴》、《续名医类案》等。

7. 罂粟

《妇婴·论小儿初生时病症》:“小儿乳旁生炎, 热痛红肿, 用罂粟壳水冷洗, 润油温擦, 内服微利药, 外用粥渣润贴数日愈。”《汉语大词典》未收例证。笔者查得《苏轼集·归宜兴留题竹西寺》已有, “十年归梦寄西风, 此去真为田舍翁。剩觅蜀冈新井水, 要携乡味过江东。道人劝饮鸡苏水, 童子能煎罂粟汤。暂借藤床与瓦枕, 莫教辜负竹风凉。此生已觉都无事, 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 野花啼鸟亦欣然。”

二、《汉语大词典》虽有用例, 但例证偏晚, 如“胯骨、眼胞、外肾、大腿、枕骨”等。

8. 胯骨

《妇婴》“胸殻骨盘弯转图”中, 具体标注了“胯骨”位置, 《论妊娠胚胎》也有涉及:“……然后落下身, 至胯骨盆上, 分一半入足, 一半入双管, 变为紫血而还胎盘, ……”其实, 该词元代已经出现, 如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右剉散水三盏煎服, 便令胯骨软, 产宫受气痛不攻作, 木香调气, 散治妊娠气闷, 或为喧呼心忪悸乱, 睡里多惊, 两肋膨胀腹满, 连脐急痛, 坐卧不安, 气急逼迫胎惊者效。”《汉语大词典》举《儿女英雄传》例:“射了你们一个胯骨的也是他!”就太晚了。

9. 眼胞

《妇婴·论小儿初生时病症》:“法应先去脓, 润油搽擦上下眼胞及睫毛, 滴入淡铅水或淡礬水。”《汉语大词典》的最早例子是《医宗金鉴》“菌毒生于眼睫边”注:“此证生于上、下眼胞睫边, 初如菌形。”其实, 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已经使用了, 如“唇白眼胞肿, 狂躁足啼声, 东方应此候病, 则不宜春脾藏, 面色黄时好不可见, 相传体弱增寒甚, 虫行觅食饮。”

1 0. 外肾

《妇婴·论子宫精珠》:“生育子女, 绵延繁衍者, 男子则外肾, 妇人则子宫之功也。”《汉语大词典》所收例证为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检肉尸》, 其实在东晋已有, 如《肘后备急方·十全方治疥疮》:“巴豆十粒, 火炮过黄色, 去皮膜, 右顺手研如面, 入酥少许, 腻粉少许, 同研匀, 爪破, 以竹箆子点药不得落眼里及外肾上。如熏灸着外肾, 以黄丹涂, 甚妙。”

1 1. 大腿

《妇婴·论孖胎法》:“孖胎不多见, 西国医书所载, 大概双胎百中之一, 若三胎则数千之一, 四胎则万中之一耳, 辨法较平日更难, 然亦有数证可据, 五六月时, 摸试子宫之底, 中平而左右并大, 一据也, 左右并动, 二据也, 重累过度, 有时压住大腿血管, 血通行不如平日, 腿肿, 三据也。”《汉语大词典》收大腿一词, 引例为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把心里想的这一番意思告诉了朱瑞芳, 朱瑞芳拍着自己的大腿说:‘你说得对呀。’”这显然收例太晚, 《近现代辞源》则收1857年合信《西医略论》卷上:“伤在小腿, 须缠裹其足;伤在大腿, 则足与小腿皆须缠裹, 不可但将伤处紧束, 以至回血不能流通, 其下必肿也。”为最早例证。其实至少在明代《普济方》中就有, 如:“右为细末香油调于手心, 擦之如热鼻嗅之, 次将两手交互合于大腿上安眠。”

1 2. 枕骨

《妇婴·论临产》:“凡婴儿背像母腹, 头枕骨先露, 难易迟速恰合常度, 产母阴道无所损坏, 胎盘既出, 血亦净尽, 自动作自而出, 皆系自然而然, 此为正常。”《近现代辞源》举利玛窦《西国记法·原本篇》 (1595年) 为首例, 即认为此词是个传教士新词, 其实, 在中国本土早已有之, 《汉语大词典》收录最早的例证是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导引保真法》:“静坐, 将两手指击头后枕骨九次, 以鸣天鼓。”又收录了清《医宗金鉴·周身名位骨度·枕骨》:“枕骨者, 脑后骨之下陇起者是也。其骨或棱、或平、或长、或圆不一。”这些例证都偏晚了, 在唐代就已经有了, 如《备急千金要方》:“儿生枕骨不成者能言而死。”

三、《汉语大词典》失收词条, 如“产门、内服、溺管、尿道、阴户、经痛、怪胎、精管、交骨”等。

1 3. 产门

《妇婴·论子宫精珠》:“或问, 阴道即产门乎?曰:‘然。’”其实在南宋《医说》已有并使用频繁, 如:“妇人产, 当寒月寒气入产门, 脐下胀满, 手不敢犯, 此寒病也。”

1 4. 内服

《妇婴·月经病症》:“内服补药, 收敛药铅散五厘, 鸦片膏二三厘, 日服二次, 外用盐入冻水内洗浸下身日三次。”《汉语外来词词典》认为内服是个日源词, 误。合信五书中, 常出现该词, 如《西医略论》卷中:“身弱内服补药。”又, 《肘后备急方》:“小品痈结肿坚如石, 或如大核, 色不变, ……令赤三物捣作末以苦酒和泥厚涂痈上, 燥更涂取消止, 内服连翘汤下之。”

1 5. 溺管、尿道

《妇婴》中凡称尿道的地方, 都使用溺管或溺道, 如《论男女不生育之故》:“间有无子之故, 因精管塞住, 精出不畅, 或溺管塞住, 累及精道, 或外肾……, 分别可治不可治。”《近现代辞源》认为它是个日语词, 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 举1875年《花柳指迷》中的例子。其实, 不论是溺管还是尿道, 在古代中医中都有。《景岳全书》:“一火在下焦, 而膀胱热闭不通者, 必有火证、火脉, 及溺管疼痛等证。”《普济方》:“寒气膀胱内, 尿难涩又频肾虚, 脬受冷, 尿道不藏精。”

16.阴户

《妇婴·总论子宫精珠》:“女子月经未至前无精珠, 一异也, 未破身前阴户有薄膜扪闭, 仅一小缺, 通流月水, 二异也。”《二刻拍案惊奇》:“可怜金枝玉叶之人, 零落在狗党狐群之手。奸淫已毕, 吩咐婆子看好。……真珠姬自觉阴户疼痛, 把手摸时, 周围虚肿, 明知着了人手。”

17.经痛

《妇婴·论月经病症》:“经痛, 有女子月经初至一二次痛, 后即不痛者。”《近现代辞源》以此为首例。实则不然, 元代《医垒元戎》已有, 如:“问曰:‘妇人经痛, 大人小儿内热, 潮作并瘧寒热, 其法同否?’帝又问曰:‘病中外何如?’”

18.怪胎

《妇婴·论变产接生法》:“怪胎虽不多见, 然亦时有, 如无脑, 无手足, 头大有水, 枕骨、臀骨等处生瘤。”清无垢后人《八仙得道》:“再说朝中狱官吴进, 奉了寇兵部之命, 小心事奉陆娘娘, 不敢少懈。他妻杜氏, 心忧是怪胎, 身怀六甲已足二十个月之期, 与陆娘娘前后隔两天, 俱已分娩。”又, 明代泰昌元年《礼部至稿》:“妇人怪胎生子三目或四目, 及形体不全者, 古则有之。”

19.精管

《妇婴·论男女不生育之故》:“间或有无子之故, 因精管塞住, 精出不畅, 或溺管塞住累及精道, 或外肾……, 分别可治不可治。”《近现代辞源》未收。清初《医门法律》:“实漏病乃精穷之病, 盖构精时, 气留则精止, 气动则精泄, 大凡强力入房者, 气毎动激而出, 故精随之横决四射不尽, 由孔道而注, 多溢于精管之外, 久久渐成漏管。”

20.交骨

《妇婴》中多处插图都标有“交骨”, 虽《汉语大词典》未收, 但至少从元代开始就已经在使用, 如《世医得效方》:“加味芎归汤, 治产五七日不下垂死者, 及矮小女子交骨不开者。”又如《薛氏医案》 (卷四) :“交骨不开, 产门不闭, 子宫不收, 皆元气素弱, 胎前失于调, 摄以致血气不能运达而然也。”

参考文献

合信《妇婴新说》, 平安 (京都) , 上海仁济医馆咸丰8年 (1859) 翻刻。

马西尼著、黄河清译《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 中华书局, 2010

黄河清《近现代辞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刘正埮等《汉语外来词词典》,上?鞘槌霭嫔纾保梗福

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6-1993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6

篇4:《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

亮晶晶

“形容物体闪烁发光。”首引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为例。(二卷367页)

《孽海花》多有用例。见第十一回:“见院子里踱进两人,一个是衣服破烂,满面污垢,头上一顶帽子,亮晶晶的都是乌油光,却又歪戴着。”又见第二十一回:“天才亮,刚望见五凤楼上的玻璃瓦,亮晶晶映出太阳光来,从午门起到乾清门,一路白石桥栏,绿云草地,还是滑鞑鞑、湿汪汪带着晓雾哩!”

凌霄殿

“神话传说中天君玉皇大帝的宫殿。”引《一九五八年曲艺选·西河大鼓<五千一>》为例。(二卷419页)

《济公全传》已有用例。见第二百零一回:“今天你上天,赶到你凌霄殿,入地赶到你水晶宫,焉能放你逃走!”

尸身

“尸体。”首引萧三《礼物》为例。(四卷2页)

《西游记》已有用例。见附录:“就把光蕊尸身安置一壁,口内含一颗‘定颜珠’,休教损坏了,日后好还魂报仇。”

尼姑庵

“即尼庵。”首引萧红《生死场》为例。(四卷11页)

明代白话作品多有用例。《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将这一半家私舍入尼姑庵中,自己朝夕看经念佛,追芦亡魂,尽老百年而终。”《喻世明言》第四十卷:“闻氏且发尼姑庵住下;差四名民壮,锁押张千、李万二人,追寻沈襄,五日一比;店主释放宁家。”

狗命

“犹贱命。自谦或詈人之词。”首引清孔尚任《桃花扇》为例。(五卷39页)

《西游记》已有用例。见第三十五回:“行者骂道:‘你这讨死的怪物!你一个妖精的性命舍不得,似我师父、师弟,连马四个生灵,平白的吊在洞里,我心何忍!情理何甘!快快的送将出来还我,多多贴些盘费,喜喜欢欢打发老孙起身,还饶了你这个老妖的狗命!’”

残薄

“冷酷无情。”引清唐甄《潜书·格定》为例。(五卷173页)

《醒世恒言》已有用例。见第三十卷:“此等残薄之人,跟他何益。”

胡闹

义项一:“行动没有道理,胡吵瞎闹。”首引叶圣陶《火灾·祖母的心》为例。(六卷1219页)

《儒林外史》已有用例。见第十八回:“那分府坐在轿里一眼看见,认得是支锷,叫人采过他来,问道:‘支锷!你是本分府盐务里的巡商,怎么黑夜吃得大醉在街上胡闹?’”

打断

义项①:“使物体折裂;使活动停止。”首引鲁迅《呐喊》。(六卷336页)

王宣武《汉语大词典拾补》(以下简称《拾补》)引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锣鼓忌杂》为例,亦晚出。《水浒传》已有用例。见第三十九回:“李逵正待要卖弄胸中许多豪杰的事务,却被他唱起来一搅,三个且都听唱,打断了他话头。”

毒骂

“恶骂。”引茅盾《子夜》为例。(七卷826页)

明代白话作品多有用例。《喻世明言》第四十卷:“杨顺自知理亏,只恐临时处决,怕他在众人面前毒骂,不好相看。”《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婆婆马氏怪他不肯学样,羞他道:‘看你独造了贞节牌坊不成!’先是毒骂,渐加痛打。”

看轻

“轻视;看不起。”首引鲁迅《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七卷1185页)

《拾补》引康熙五十年《江宁织造曹寅设法补完盐课亏空折》为例,亦晚出。《禅真后史》已有用例。见第九回:“况聂宅平素吝啬,女儿们看熟了样子,惟恐器度浅窄,但知量柴头、数米粒,论小不论大,耐进不耐出,镇日价琐琐碎碎的熬煎着丈夫,被人看轻了,又非我之愿也。”

生辰八字

“将人的年、月、日、时各配以干支合为八字,故称。星相家据以推算人的命运的好坏。亦以喻人的身份。” 首引鲁迅《呐喊·阿Q正传》为例。(七卷1496页)

《金瓶梅词话》已有用例。见第十二回: “既要小人回背,用柳木一块,刻两个男女人形,书着娘子与夫主生辰八字,用七七四十九根红线扎在一处。”

禾田

“稻田。” 首引碧野《没有花的春天》为例。(八卷1页)

《聊斋志异》已有用例。见卷四:“后蝗来,飞蔽天日,竟不落禾田,尽集杨柳,过处柳叶都尽。”

私胎

“指非夫妻关系的男女所孕的胎儿。”首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例。(八卷17页)

《警世通言》多有用例子。见第三十五回:“恐人知觉不便,将银与得贵教他悄地赎贴坠胎的药来,打下私胎,免得日后出丑。”同回:“这死孩是邵寡妇的。寡妇与家童得贵有奸,养下这私胎来。得贵央小的替他埋藏,被狗子爬了出来,故此小的将来抛在江里。”

科目人

“科举考试及第的人。”首引清昭槤《啸亭续录·褚筠心》为例。(八卷50页)

《太平广记》已有用例。见卷一五六:“又谓是故工部尚书正甫之弟,断意便与奏。及敕下,正矩与科目人谢主司。”

移玉

“请人前来或前往的敬语。”首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为例。(八卷75页)

《夷坚志》已有用例子。见志补卷第十:“杨三娘子欲相见,凭达家书,适在帘间望见君,亟使我相邀,愿移玉一往。”

稍许

“稍微。” 首引魏巍《东方》为例。(八卷84页)

《太平广记》已有用例。见卷三八八:“兹人诚志可赏,况是道流,稍许从容,亦何伤也!”

白兰地

“英brandy用葡萄苹果等汁酿制成的酒。含酒精量较高。”首引夏衍《克农同志二三事》为例。(八卷216页)

《孽海花》已有用例。见第十六回:“侍者送上香槟、白兰地各种瓶酒,加克满斟了杯香槟酒,双手捧给姑娘道:‘敬替妹妹洗尘!’姑娘劈手夺了,直送斐氏道:‘这杯给娘喝,你另给我斟来!’”

农子

“农家子。”引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毛狐》为例。(十卷5页)

《二刻拍案惊奇》已有用例。见卷三十九:“淋漓无已,只教农子心欢;震迭不停,最是恶人胆怯。”

农户

“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家。” 引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为例。(十卷6页)

《醒世姻缘传》已有用例。见第六十三回:“狄希陈虽是生长富家,却是三家村的农户,除了银钱,晓得甚么叫是顾绣,三头不辨两,说得象个挣头鸭子一般。”

豪光

“强烈的光芒。”引徐迟《黄山记》为例。(十卷28页)

《警世通言》已有用例。见第四十卷:“斗口灵官的形状;口吐出葛仙真君腾腾火焰,头放着华光菩萨的闪闪豪光威风凛凛貌堂堂,不比前番模样。”

豪放不羁

“气魄大而不受拘束。”引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为例。(十卷29页)

《二刻拍案惊奇》已有用例。见卷二十七:“原来秀才诙谐至此,如此豪放不羁,真豪杰也!”

豪宴

“豪奢的宴席。” 引石三友《金陵野史·老饕谈往》为例。(十卷31页)

《孽海花》已有用例。见第三十二回:“等到华灯初上,豪宴甫开,骥东招呼诸人就座。”

贡物

“封建时代官吏人民或属国献给帝王的物品。”引清王士禄《诏罢高丽贡鹰歌》为例。(十卷80页)

《醒世恒言》已有用例。见第二十四卷:“有来者,在途遭兵夺其贡物。”

财迷

“爱钱入迷的人。”首引赵树理 《三里湾·老五园》为例。(十卷86页)

《济公全传》已有用例。见第一百五十九回:“大众一瞧,都说这两个人是财迷,谁能花二百银子瞧石头?”

参考文献:

[1]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

[2]王宣武.汉语大词典拾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3]文达主编,近代汉语词典[Z].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

[4]许少峰主编,近代汉语词典[Z].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篇5:《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

汉译佛经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尤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1]相对于中土文献而言,它保留了当时非常多的口语词,是汉语词汇史研究和辞书编纂的重要语料。因此,本文以《汉语大词典》[2]为参照,列举部分中古佛经词语的用例,发掘若干词语的较早用例,以供汉语词汇史研究者和辞书编纂者参考。

【或】连词。表示假设。犹倘若,假使。

1. 若男子、女人为鬼神所下,若为所持,是彼菩萨作是念:“或我受决,如过去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授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是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所念悉净洁故。”(后汉支娄迦谶《道行般若经》卷7,T08,p.459,c27-30)(1)

2.或时男女为鬼神所取,作是念:“或我受决已,过去如来授我无上正真道,所念悉净,却应仪、缘一觉心,作佛。”(吴支谦《大明度经》卷5,T08,p.498,b19-20)

按:在《道行般若经》的另外两部异译经书中,与“或”相对应的词语有“设”和“若”。句子分别为:

若男子、女人为鬼神所下,若为所持。是彼菩萨若作是念:“设我受决以,过去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授我会当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实慊苦有异,当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符秦昙摩蜱共竺佛念《摩诃般若钞经》卷5,T08,p.533,a13-17)

若男若女,为鬼所著,菩萨于此,应作是念:“若我已于先佛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深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秦鸠摩罗什《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7,T08,p.570,a16-19)

因此,由同经异译可知,“或”当为“假使”之义。《汉语大词典》该条义项九:“连词。表示假设。犹倘若,假使。”首例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张祜雕虫小巧,壮夫耻而不为者,或奬激之,恐变陛下风教。”书证过晚。

【遶】围绕;环绕。

遶城有七重池水,水中有杂种优钵莲花、拘文罗华、不那利华、须揵提华、末愿揵提华,皆在池水中生间。(后汉支娄迦谶《道行般若经》卷9,T08,p.471,c9-12)

按:在《道行般若经》的异译经书《大明度经》中,与“遶”相对应的词语为“绕”。句子为:

绕城有七重池,水中有杂种青莲及诸名花,其香熏国,光色遐耀。(吴支谦《大明度经》卷6,T08,p.504,b12-13)

《汉语大词典》释“绕”义项三:“围绕;环绕。”因此,由同经异译亦可知,“遶”为“围绕;环绕”之义。《汉语大词典》该条释义:“围绕;环绕。”首例为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三:“飞鸟遶树翔,噭噭鸣索羣。”书证较晚。

【师】对僧、尼、道士的尊称。

1. 佛言:“设是菩萨心不动转者,是阿惟越致。弊魔复化作其师,被服往到菩萨所诡语:若前从我所闻受者,今悉弃舍,是皆不可用也。”(后汉支娄迦谶《道行般若经》卷6,T08,p.454,c28-p.455,a1)

2.佛言:“设是心不动者,知是不退转,用是相行具足知。邪复化作师,被服往至其所:若前从我闻,所受悉弃之,皆不可用。”(吴支谦《大明度经》卷4,T08,p.495,a7-10)

按:在《道行般若经》的另外四部异译经书中,与“师”相对应的词语有“沙门”、“沙门像”、“沙门相”。句子分别为:

复次,须菩提!弊魔化作沙门若用被服,到菩萨摩诃萨所言:“若前从我所闻、从我所受,今悉弃舍,皆不可用,若今当自悔其过。”(符秦昙摩蜱共竺佛念《摩诃般若钞经》卷4,T08,p.527,b1-3)

若恶魔化作沙门,至菩萨所,作是言:“汝先所闻读诵,宜应悔舍。汝若舍离,不复听受,我当常至汝所。”(后秦鸠摩罗什《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6,T08,p.564,b24-26)

一切不退转菩萨摩诃萨,设有恶魔作沙门像,来至其所说如是言:“汝先所闻受持、读诵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经典皆是邪说,应疾舍弃勿谓为真。”(唐玄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401-600卷》卷549,T07,p.826,c19-22)

有诸恶魔化沙门相,来菩萨所作如是言:“汝先所闻可读诵者,皆不真实非佛所说,汝应悔舍勿复受持。”(宋施护《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6,T08,p.642,a4-6)

因此,由同经异译可知,“师”在此为对僧尼的尊称。《汉语大词典》该条义项二十三:“对僧、尼、道士的尊称。”首例为唐李公佐《谢小娥传》:“途经泗滨,过善义寺谒大德尼令。操戒新见者数十,净发鲜帔,威仪雍容,列侍师之左右。”书证太晚。

【雨】宣说。

1. 释提桓因心念言:“尊者须菩提所说为雨法宝,我宁可作华持散尊者须菩提上。”(后汉支娄迦谶《道行般若经》卷1,T08,p.430,a22-23)

2. 释心念:“尊者善业雨法宝,我宁可化作花以散其上。”(吴支谦《大明度经》卷2,T08,p.483,a15-16)

3.释提桓因心念:“雨法宝,尊者须菩提所说。我宁可化作华,持散须菩提上。”(符秦昙摩蜱共竺佛念《摩诃般若钞经》卷1,T08,p.512,c17-20)

4.尔时释提桓因作是念:“长老须菩提为雨法雨。我宁可化作华,散须菩提上。”(后秦鸠摩罗什《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1,T08,p.540,c25-26)

5.时,天帝释作是念言:“大德善现雨大法雨,我应化作微妙诸华奉散供养。”(唐玄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401-600卷》卷539,T07,p.771,a26-27)

按:在《道行般若经》的另外一部异译经书《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与“雨”相对应的词语为“宣说”。句子为:

是时,帝释天主即作是念:“今尊者须菩提宣说如是甚深正法,我当化诸妙华以散其上。”(宋施护《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2,T08,p.593,b21-22)

因此,由同经异译可知,“雨”在此亦应为“宣说”之义。

在上文中“雨/宣说”相互对应,由经文内容可知“雨”在此当为“宣说”之义。《汉语大词典》该条义项五:“散播,传播。”首例为明李贽《王龙溪先生告文》:“盖修身行道者将九十岁,而随地雨法者已六十纪矣。”书证太迟。另外,释义也有问题,“散播,传播”一看便知为“宣说”之引申义,因此,该义项五当为“宣说,引申为散播,传播。”

【过去】现在以前的时期。

1.诸佛天中天所知不着想,过去已灭,亦无有想,而不作想,其作想者为非德。(后汉支娄迦谶《道行般若经》卷3,T08,p.438,c28-29)

2. 其闻般若波罗蜜者,皆过去佛时人,何况学持讽诵,学持讽诵已如教住者,是人前世供养若干佛已,今复闻深般若波罗蜜,学持讽诵如教住,其人从过去佛时问事已,是善男子、善女人为更见过去三耶三佛,从闻深般若波罗蜜,以不疑不恐不难不畏。(后汉支娄迦谶《道行般若经》卷4,T08,p.444,b25-c2)

3.或我受决,如过去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授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是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所念悉净洁故。(后汉支娄迦谶《道行般若经》卷7,T08,p.459,c28-30)

4.若有受般若波罗蜜持护,是为持过去、当来、今现在佛教法。(后汉支娄迦谶《道行般若经》卷9,T08,p.468,c29-p.469,a1)

按:《汉语大词典》该条义项一:“现在以前的时期。”首例为萧齐《百喻经·病人食雉肉喻》:“外道等执于常见,便谓过去未来现在唯是一识,无有迁谢。”书证较晚。

【姝好】美好。

1.于坐四面化作琉璃池水,周匝池边皆有珍宝栏楯,及七宝池陛,侠陛两边皆珍宝之树,若干百种罗列姝好。(后汉支娄迦谶《道行般若经》卷10,T08,p.474,c17-19)

2. 譬如月盛满姝好,菩萨随般若波罗蜜教,当如是。

(后汉支娄迦谶《道行般若经》卷9,T08,p.470,b6-7)

3. 彼何等台?

七宝服饰姝好乃尔乎?(吴支谦《大明度经》卷6,T08,p.505,a29-b1)

按:《汉语大词典》该条义项一:“美好。”首例为后秦鸠摩罗什《法华经·譬喻品》:“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书证较晚。

【诤竞】竞争;争论。

1.时此二主,各共诤竞,倍共偿价,遂至百千两金,故不肯止。(吴支谦《撰集百缘经》卷1,T04,no.200,p.206,a14-15)

2.其土丰乐,人民炽盛,无有兵甲共相诤竞。(吴支谦《撰集百缘经》卷5,T04,p.223,a18-19)

3. 先当系心所缘渐习令无量。

灭除过恶心不诤竞亦无怨结。(东晋佛陀跋陀罗《达摩多罗禅经》卷2,T15,p.319,c6-7)

4. 若不得受记菩萨,瞋恨受记者,而共诤竞,恶口骂詈,若爱惜萨婆若,随其起念,一念却一劫,尔乃还得发大庄严。(后秦鸠摩罗什《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8,T08,p.573,c8-11)

按:《汉语大词典》该条释义:“竞争;争论。诤,通“争”。”首例为宋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一:“如今不论见性,罔识正宗,多执是非,纷然诤竞,皆不了祖佛蜜意。”书证太迟。故《汉语大词典》该条书证可提前至吴。

【桥梁】比喻能起联系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1.所生趣精进,六度为桥梁,广劝无极慧,一切蒙神光。(后汉安世高《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卷1,T01,p.252,a29-b1)

2.汝曹各行,广度众生,随所见法,示导桥梁,普施法眼,宣畅三尊,拔爱除有,迁入泥洹。(后汉昙果共康孟详《中本起经》卷1,T04,p.149,c6-8)

3.示现地道为作桥梁,国王、臣民、天龙、鬼神,闻佛所说,阿难所颂,且悲、且感、且叹、且喜,稽首佛足,及礼阿难,受教而去。(后汉安世高《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卷1,T14,no.492a,p.754,b22-24)

4. 为说生死罪福所钟。设其即解知服道真。此为罪灭福生之人。若其指掌为说桥梁。心怀愦愦。意不欲闻。(后汉安世高《佛说坚意经》卷1,T17,p.535,a5-7)

按:《汉语大词典》该条义项二:“比喻能起联系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首例为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涉公》:“当修行善道,为后世桥梁。”书证稍晚。

参考文献

[1]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篇6:《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

1.偾车

弃赫奕之朝华,避偾车之险路。吟啸苍崖之间,而万物化为尘氛。(卷一《畅玄》2页)

《大词典》“覆车,喻覆败”。引明刘基《答郑子享问齿》:“造父大谏,天子弗听。造父乃埋其轮而朽之,以示天子,天子始寤,疾驰而还。则半四海之诸侯已委贽于鹄仓氏之庭矣,是谓偾车之辙。”

2.指解

夫作金皆在神仙集中,淮南王抄出,以作《鸿宝枕中书》,虽有其文,然皆秘其要文,必须口诀,临文指解,然后可为耳。(卷二《论仙》22页)

《大词典》“①犹注解 ②指点解说”。例句中“指解”当属义项②,《大词典》于此义项下所举首证为《西游记》第八回:“众菩萨献毕,因请如来明示根本,指解源流。”

3.呕逆

女出食谷,初小腹痛呕逆,久许乃习,此又足以知龟有不死之法,及为道者效之,可与龟同年之验也。(卷三《对俗》48页)

《大词典》“气逆而产生呕吐的感觉”。《金史·方伎传·张元素》:“头痛脉紧,呕逆不食。”实际上“呕逆”一词在上古文献尤其是医籍中已屡见不鲜,《黄帝内经·素问篇·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齐下反动,气游三焦。炎暑至,木乃津,草乃萎。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黄帝内经·灵枢篇·经脉第十》:“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溃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汉张机《金匮要略·妇人产後病脉证治第二十一》:“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大词典》首证引用《金史》,时代太晚。

4.立便

以玉及八石金银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卷四《金丹》79页)

《大词典》“立刻;立时”。宋岳珂《桯史·大散论赏书》:“自是诸军应报稽缓文字,才到本所,立便给散,略无留阻。”在早期汉译佛典中已有其用例,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卷第二:“忉利迦拘翼天人持天华飞在空中,立便散佛上,及散四面,言般若波罗蜜断绝甚久。”

5.摇夺

患乎凡夫不能守真,无杜遏之检括,爱嗜好之摇夺,驰骋流遁,有迷无反,情感物而外起,智接事而旁溢,诱於可欲,而天理灭矣,惑乎见闻,而纯一迁矣。 (卷九《道意》170页)

《大词典》“因外力影响而动摇改变决心”。明李贽《答李见罗先生书》:“聪明盖世,刚健笃生,卓然不为千圣所摇夺者,未可遽以与我共学此也。”

6.盲人

董君异尝以玉醴与盲人服之,目旬日而愈。 (卷十一《仙药》204页)

“失去视力的人。俗称‘瞎子’,亦喻糊涂、不明事理的人”。《大词典》引《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乃错认李公子,明珠美玉,投于盲人,以至恩变为仇。”为首例。实际上“盲人”一词在汉代已经较为常见。《论衡》卷六:“当宋国乏粮之时也,盲人之家,岂独富哉?”《太平经·三光蚀诀》:“比若盲人,而独不睹三光明;三光自若,以其人盲,独不见之矣。”

7.承授

然余所以不能已於斯事,知其不入世人之听,而犹论著之者,诚见其效验,又所承授之师非妄言者。(卷十六《黄白》283页)

《大词典》“承继传授。”引清阮元《<汉学师承记>序》:“读此可知汉世儒林家法之承授,国朝学者经学之渊源。”

8.凸起

欲知铜之牝牡,当令童男童女俱以水灌铜,灌铜当以在火中向赤时也,则铜自分为两段,有凸起者牡铜也,有凹陷者牝铜也,各刻名识之。(卷十七《登涉》308页)

《大词典》“突出;高起。”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印文阴阳之别》:“凡物之凸起,谓之牡,谓之阳。”

9.凹陷

欲知铜之牝牡,当令童男童女俱以水灌铜,灌铜当以在火中向赤时也,则铜自分为两段,有 凸起者牡铜也,有凹陷者牝铜也,各刻名识之。(卷十七《登涉》308页)

《大词典》“向内或向下陷进去”。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检骨》:“小节相连者足指甲,指甲后生者足前趺,趺后凹陷者,足心。”实际上,“凹陷”一词于汉代已见,汉张机《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鳖目凹陷者,及压下有王字形者,不可食之,其肉不得合鸡鸭子食之。”

10.钞集

余少有入山之志,由此乃行学遁甲书,乃有六十馀卷,事不可卒精,故钞集其要,以为《囊中立成》,然不中以笔传。(卷十七《登涉》302页)

《大词典》“抄录汇集”。杨霁云《鲁迅<集外集>?编后杂记》:“内中的文章,是由《浙江潮》……等杂志上钞集下的。”

11.痛悔

承师问道,不得其人,委去则迟迟冀於有获,守之则终已竟无所成,虚费事妨功,后虽痛悔,亦不及已。(卷二十《祛惑》345页)

《大词典》:“深切地悔恨”。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及官留都,复取朱子之书而检求之,然后知其晚岁固已大悟旧说之非,痛悔极艾,至以为自诳诳人之罪不可胜赎。”

12.扣击

每风起,珠玉之树,枝条花叶,互相扣击,自成五音,清哀动心。(卷二十《祛惑》349页)

《大词典》“①相互问难。②敲击,打动。”很显然,例句中“扣击”当为敲击义,但《大词典》义项②下首证却为现代汉语例子,《新华月报》1979年第9期:“扣击着人们的心弦。”时代太迟。而《抱朴子内篇》例亦并非是“扣击”(作“敲击”义)的最早用例,就笔者所见,《论衡》中已有用例:“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连鼓相扣击之音也。”

参考文献:

[1]王明. 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篇7:《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记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在天台桃源洞遇仙。至太康年间,两人重到天台。后世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唐刘禹锡《刘梦得集》四《再游玄都观绝句》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汉语大词典》解释云:

相传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在天台桃源洞遇仙,还乡后,又重到天台。后因称去而重来者为“前度刘郎”。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宋辛弃疾《贺新郎》词:“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元张翥《满江红·钱舜举桃花折枝》词:“前度刘郎,重来访、玄都燕麦。”温见《香江席上示雪兄》诗:“故乡心事他乡梦,前度刘郎泪黯然。”

《辞源》《汉语大词典》解释“前度刘郎”一词,用的首条书证都是刘晨、阮肇入天台艳遇仙女的故事。此故事最早出自南朝宋劉义庆的《幽明录》,然而《幽明录》中的“刘晨阮肇”条却没有出现“桃源洞”、“刘郎”等词语,也没有刘阮还乡后又“重到天台”的记述。《幽明录》“刘晨阮肇”条记述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取谷皮迷路。“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攀缘藤葛,乃得至上。各噉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逆流行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二女子“因邀还家。其家铜瓦屋……遂停半年”。后来刘阮二人“求归甚苦”,二女子就“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小说所写具体地点,只是山中、溪边和铜瓦屋,既没有写到洞窟,也没有提到“桃源洞”;小说中的“二女子”把刘晨、阮肇称为“刘、阮二郎”,而不是简称为“刘郎”;小说中更没有“重到天台”即“去而复来”的描写,只是说“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所谓“忽复去,不知何所”,意谓两人又走了,不知去向。《幽明录》在南宋散佚,然唐宋书多有征引,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265条。宋人徐子光《蒙求集注》征引“刘晨阮肇”条颇有异文,开头点明出自“《续齐谐记》”,显然是误记;文中有“从此山东洞口去不远,至大道”之语,但也不是说的“桃源洞”;文末谓“今乃是既无亲属栖宿,欲还女家,寻山路不获。至太康八年,失二人所在”,把“太元八年”误记为“太康八年”,但也没有明确说“重到天台”。可见,《辞源》《汉语大词典》把刘阮入天台遇仙的故事作为“前度刘郎”的书证是不妥当的。

“前度刘郎”一词,最早出自中唐诗人刘禹锡(772—842)的《再游玄都观》一诗,应该是指刘禹锡两次游玄都观的事。所谓“前度”,指前一次,上一回。有后一次才有前一次,有下一回才有上一回。唐人孟棨《本事诗·事感第二》记载:

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朗州司马,凡十年始征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其自叙云:“贞元二十一年春,余为屯田员外,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十年,诏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盛如红霞,遂有前篇,以记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四年,始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再游,时太和二年三月也。”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根据《本事诗》的这则记载可知,刘禹锡前后两次游玄都观,两次都写了诗,第一次写的诗中有“刘郎”一词,第二次写的诗中有“前度刘郎”一词。因此解释“前度刘郎”,不当用刘阮入天台遇仙的故事作书证,而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即可。

顺便指出,把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改成“入天台桃源洞”遇仙而且“去而复来”“重到天台”的,是刘禹锡之后的诗人曹唐(797?—866?)。曹唐写有刘阮遇仙的组诗5首,第一首《刘晨阮肇游天台》有云“不知此地归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第二首题为《 刘阮洞中遇仙子》;第三首题为《仙子送刘阮出洞》;第四首《仙子洞中有怀刘阮》有云“洞里有天春寂寂”,“流水桃花满涧香”;第五首《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有云“再到天台访玉真,青苔白石已成尘”。元末明初人王子一的杂剧《刘晨阮肇误入桃源》(又名《刘晨阮肇误入天台》)。敷演刘阮误入天台山桃源洞遇仙,回乡后又重返天台,剧中引用了曹唐的《刘阮洞中遇仙子》、《仙子送刘阮出洞》、《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三首诗,明显受到曹唐组诗的影响。然而,无论是曹唐的组诗还是王子一的杂剧,都没有出现“前度刘郎”一词;即使出现此词,也不是始见书证。

篇8:《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现代文献 书证 溯源不尽

《汉语大词典》是文史研究必备的大型工具书,它广泛搜集第一手资料,同时吸收词汇训诂和辞书编纂的最新成果,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词典不仅注重“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且“着重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全面阐述”。

溯源探流是大型语文词典编纂的基本原则,书证须尽可能反映词语的历史变化,尤其要注重每一个词语和词义使用的源头,为历史词汇学提供可靠的依据。但由于大词典收目浩繁,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极为宽广,古代文献典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非少数人在短时间内能够仔细阅尽。再加上近代语词可资借鉴的成果有限,相当多的词目或其义项仍存在着书证太晚、溯源不准的问题。

笔者近年翻检这部工具书,发现了一些疏漏,有的词条以现当代文学作品作为书证,这些书证作为“流”应当说是适当的,而作为“源”显然是明显迟后,这是书证滞后的缺陷。与此同时,一些现代文献书证存在失序问题。书证的排列应以所引文献的时代先后为序,使一系列书证呈现出历史解释性的特征。今就大词典所引现代文献的书证问题胪列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不可耐】条义项②:“无法忍受。”《汉语大词典》举茅盾《子夜》书中例。

按:“不可耐”已见于初唐李延寿《北史》卷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隋宗室诸王》:“当时实不可耐,羡人无兄弟。”[1]晚唐女诗人张琰《春词二首》诗:“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2]《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九卷《隋记三•隋帝开皇二十年》:“后忿然曰:‘睍地伐渐不可耐,我为之娶元氏女竟不以夫妇礼待之,专宠阿云,使有如许豚犬。’”[3]

【不光】指:“不但,不仅。”《汉语大词典》举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为例。

按:“不光”已见于清代作品《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况且又不光止打骂那妾,毕竟也还把自己丈夫牵扯在里头……”[4]371

【不足为奇】指:“不值得奇怪。”《汉语大词典》首举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为例。

按:“不足为奇”已见于宋代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人能道之,不足为奇。”[5]姜夔《续书谱•草书》:“此虽出于古人,不足为奇,更成大病。”[6]《水浒传》第八十四回:“番人布的阵,乃是五虎靠山阵,不足为奇。”又第八十七回:“宋江笑道:‘料然只是变出循环八卦阵,不足为奇。’”[7]669《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如近在目前,远不过数年,预先算得出,还不足为奇。”[8]

【不足兴】指:“方言。不满足。”《汉语大词典》仅举梁斌《红旗谱》为例。

按:“不足兴”已见于《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凤姐笑道:‘还是不足兴,再吃一杯罢。’”[9]550

【不转眼】指:“眼珠不动,注视。”《汉语大词典》首举茅盾《子夜》为例。

按:“不转眼” 已见于《水浒传》第二十九回:“武松看了,瞅着醉眼,径奔入酒店里来,便去柜身相对一副座头上坐了,把双手按在桌子上,不转眼看那妇人。”[7]227

【承认】义项①指:“表示肯定、同意、认可。”《汉语大词典》引用柳青《铜墙铁壁》、唐弢《琐忆》及冯骥才《雕花烟斗》为例。

按:此例古典文献早有用例。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七《金刚经鸠异》:“郭司空离蜀之年,有百姓赵安常念《金刚经》。因行野外,见衣一襥遗墓侧。安以无主,遂持还。至家言于妻子,邻人即告官赵盗物,捕送县。贼曹怒其不承认,以大关挟胫,折三段。后令杖脊,杖下辄折。吏意其有他术,问之。唯念《金刚经》。”[10]

【前襟】指:“上衣、袍子等前面的部分。” 《汉语大词典》首举冰心《庄鸿的姊姊》为例。

按:古代文献早有用例。《水浒传》第十四回:“刘唐回身看时,只见晁盖披着衣裳,前襟摊开,从大路上赶来,大喝道:‘畜生不得无礼。’”[7]103《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凤四老爹把前襟提起,露出裤子来。他便使尽平生力气,飞起右脚,向他裆里一脚踢去。”[11]

【口直心快】指:“想什么便说什么。” 《汉语大词典》首举巴金《家》为例。

按:“口直心快”已见于清代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二十回:“只有那位二姨太太口直心快,对着康姨太太说话的时候,未免有些含着皮包着骨头的话。所以康姨太太使出手段来,先收伏了这位二姨太太,叫他以后非但不敢再说什么,并且不得不和他一路。”[12]499

【叫哥哥】指:“方言。即蝈蝈儿。昆虫名。”《汉语大词典》举许杰《炎夏小记》为例。

按:清代作品已有用例。如顾禄《清嘉录•卷九•养叫哥哥》:“秋深,笼养蝈蝈,俗呼为‘叫哥哥’,听鸣声为玩。”[13]182

【强水】指:“即镪水。强酸的俗称。” 《汉语大词典》仅举鲁迅《准风月谈•归厚》为例。

按:“强水”已见于清代毛祥麟《墨余录》卷十六《志泰西机器•电器》:“湿电,则有电堆、电池之法,以红铜、白铅各数片,大如掌,使二金成偶,以强水浸透之厚纸间其中,层层堆起……”又下文:“又以木为长箱,中置铜铅,盛以强水,复于箱盖之下,嵌铜铅各片。”[14]257

【女儿节】条义项②指:“指七夕。”《汉语大词典》举冰心《寄小读者》一例。

按:先此已见用例。清代顾禄《清嘉录•卷七巧果》案语:“又《范》志:‘七夕,亦有乞巧会,令儿女辈悉兴,谓之“女儿节”。’”[13]50

【机轮】条义项②:“泛指机械转轮。” 《汉语大词典》举申跃中《一盏抗旱灯下》为例。

按:此词清代文献已见。毛祥麟《墨余录》卷十六《志泰西机器•蒸汽》:“其蒸釜形圆若球,上有孔,横通二管,作十字形,管两端及背面,各有一孔,釜水滚沸,则气由管出,催动机轮,使自旋转。” [14]247同卷《志泰西机器•气球》篇后按语:“考其制造诸器,初不过创设机轮,使能旋转,继得蒸汽之法,益见精异。”[14]263

【映衬】条义项①:“映照衬托。”《汉语大词典》首举杜鹏程《保卫延安》,次及冰心《寄小读者》为例。

按:“映衬”已见于清代张春帆《九尾龟》第四十四回:“到了栈内,走进房内坐下,秋谷就把贡春树手内的手卷取了过来,打开细看,……,纱窗半掩,清琐横斜,高高的吊起一挂湘帘,栏杆屈曲,映衬着楼外边几树垂杨,随风飘拂……”[12]199

另:此处所引两条现代书证时代失序。《寄小读者》是冰心在1923年至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其中有二十一篇是她赴美留学期间写成的,当时曾陆续刊登在北京的《晨报》副刊上。而杜鹏程《保卫延安》的创作直到1949年才动笔。因此,按照时间顺序,这两条书证应冰心《寄小读者》在前,杜鹏程《保卫延安》置后。

【暖炕】指:“北方人用土坯或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跟烟囱相通,冬天可烧火取暖。”《汉语大词典》举熊塞声《马莲花》为例。

按:宋代已有用例。汪元量《幽州会同馆》:“六花飞舞下天衢,万里羁人心正孤。收拾碎砖补暖炕,掘穿平地结寒炉。行厨日给官中粟,递驿时供塞上酥。忽报传宣双敕使,王门今欲试齐竽。”[15]《醒世姻缘传》亦多有用例。《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又在那屋后边盖了小小的一间厨房,糊了顶格,前后安了精致明窗,北墙下磨砖合缝,打了个隔墙叨火的暖炕。” [4]121又第二十一回:“另在晁夫人住房重里间内收拾了暖房,打了回洞的暖炕……” [4]179又第八十六回:“就只我的房里窗下是个暖炕,上面是张凉床……”[4]718

【暖席】指:“把座位坐热。指安居。”《汉语大词典》“安居”义项举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一例,其本义“把座位坐热”未举例。

按:《水浒传》中有其本义用例。如第八十八回:“宋江坐未暖席,即时起身。”[7]680

【暖煦】指:“温暖。”《汉语大词典》举李广田《银狐集•他们三个》为例。

按:宋代已见用例。宋•卫湜《礼记集说》卷九十四:“万物生长,随四时而动也,暖之以日月者。万物之生,必须日月暖煦之。”[16]清代慕真山人《青楼梦》第十九回:“孤山暖煦小春阳,林下遥来策蹇人。”[17]

【活见鬼】义项①指:“形容离奇或无中生有。”《汉语大词典》首举茅盾《搬的喜剧》为例。

按:此义项已见于清代竹溪山人《粉妆楼》第十七回:“小姐很好地坐在我家,他们在这里活见鬼。”[18]

【活埋】义项②指:“活活地埋葬。”《汉语大词典》举魏巍《东方》及阮章竞《送别》诗为例。

按:古代文献早有用例。宋代普济著《五灯会元》卷十一《南岳下四世•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师钁地曰:‘诸方火葬,我这里活埋。’”[19]元代陶宗仪《说郛》卷一百六下:“如生毛虫,以鱼腥水泼根,活埋蚕蛾于地下。”[20]又《西游记》第四十七回:“八戒道:‘嘴脸!常言道:“斋僧不饱,不如活埋”哩。’”[21]

另:阮章竞《送别》创作于1947年,魏巍《东方》创作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顺序应调整。

【打摆子】指:“方言。患疟疾。”《汉语大词典》举公刘《太阳的家乡》等例。

按:晚出。清代赵翼《簷曝杂记》卷五:“‘疟疾’曰‘打摆子’。”[22]

【挨打】指:“被打。”《汉语大词典》该条义项①首举巴金《随想录》为例。

按:清代《醒世姻缘传》中早有用例。如第九十一回:“有时吴推官衙里受罪,狄希陈那边听了赞叹。有时狄希陈衙里挨打,吴推官听了心酸。” [4]759-760又第九十五回:“素姐道:‘你好好的挨打便罢;如再要叫唤,我就打你致命,今日赌一个你死我生!’”[4]794又如《红楼梦》第九回:“人家的奴才跟主子赚些好体面,我们这等奴才白陪着挨打受骂的。”[9]132

【有始有终】指:“谓做事能贯彻始终,坚持到底。”《汉语大词典》举毛泽东《矛盾论》等例。

按:“有始有终”先此已见于初唐代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始有终,天地之经。”[23]宋代赜藏主编《古尊宿语录》卷四十五《宝峰云庵真净禅师偈颂》:“道心坚固,有始有终。”[24]

【有气】条义项②:“生气,心中不快。”《汉语大词典》举老舍《骆驼祥子》及古华《芙蓉镇》书中例。

按:“有气”已见于清代张春帆《九尾龟》第十七回:“秋谷见他这傲慢的样儿,心中十分有气,不去理他。”[12]80又第六十七回:“陆云峰听王太史只是一派的糊涂话,更加有气,道……”[12]297又第七十三回:“沈剥皮还心中有气,说他瞧不起人。”[12]326

【有意思】条义项②:“有意义;耐人寻味。”《汉语大词典》首举郁达夫《瓢儿和尚》为例。

按:《朱子语类》已有用例。如卷三十四《论语十六•述而篇•子在齐闻韶章》:“问:‘伊川疑“三月”即是“音”字,如何?’曰:‘此处最要看他“不知肉味”处,最有意思。……’” [25]879又卷三十五《论语十七•泰伯篇•泰伯其可谓至德章》:“……公更仔细去看这一句,煞有意思。” [25]907又卷一百四《朱子一•自论为学功夫》:“……况诗又全在讽诵之功,所谓‘清庙之瑟,一唱而三叹’,一人唱之,三人和之,方有意思。又如今诗曲,若只读过,也无意思;须是歌起来,方见好处。”[25]2612明代林希元《易经存疑》卷五:“裕无咎未受命也。此句最有意思。”[26]

【有意无意】条义项②:“似故意又似不经意。”《汉语大词典》举茅盾《子夜》及杨朔《我的改造》为例。

按:“有意无意”已见于清代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五十一回:“(金钟儿)走到了厅中间,有意无意的斜觑了如玉一眼,拉过把椅子来,坐在下面,将脸儿朝着门外,一句话儿也不说。” [27]373-374又第八十九回:“不邪将笔付与家人,向苏氏道:‘我看你到还像个灵变人,可持吾此字到妖妇房内,于有意无意之间,将此字向你小主人面上一照。……’”[27]675

【有数】条义项⑦:“谓了解情况,心中有底。”《汉语大词典》举老舍《骆驼祥子》及丁玲作品《杜晚香•作媳妇》为例。

按:《红楼梦》已有用例。如第三十九回:“探春道:‘可不是,外头老实,心里有数儿。’”[9]520

【有点】条义项①:“有一些。表示数量不大或程度不深。” 《汉语大词典》例为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及孙犁《秀露集•戏的梦》。又自造一例。

按:“有点”已见于清代作品《醒世姻缘传》第三十二回:“晁近仁还没做声,晁邦邦恃着是他的叔辈,又恃着有点气力,出来问说……” [4]271又第六十五回:“白师傅从今日五更,因有点官事,合他徒弟冰轮都上城去了。” [4]541又第六十七回:“陈少潭道:‘我还有点小事儿待做哩,改日扰茶罢。你脸上忙忙的是怎么?’”[4]557无名氏《五美缘》第十八回:“无事小弟也不敢来,今有点小事特来奉渎。”[28]张春帆《九尾龟》第三十一回:“秋谷倒笑起来,又着实安慰了一番。畹香方才有点笑容。”[12]144

【瞎三话四】指:“方言。乱讲乱说。”《汉语大词典》举欧阳山《苦斗》、周立波《麻雀》及林海音《城南旧事》为例。

按:“瞎三话四”已见于晚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二十五回:“四五年个老客人,再要瞎三话四,倒好像坎坎做起。”[29]漱六山房《九尾鱼》第七十七回:“(洪月娥)连忙分辨道:‘……今朝耐勿要倪去,倪倒定规要跟牢仔耐一淘去,省得耐来浪瞎三话四,说倪勿肯。’”[30]曾朴《孽海花》第二回:“聘珠一扭身放了盆子,一屁股就坐下道:‘瞎三话四,倪弗懂个。’”[31]

另:周立波的《麻雀》刊于1941年延安《草叶》双月刊第1期(11月1日),创作与发表时间早于欧阳山解放后创作的《苦斗》,因此,二者顺序应调整。

【瞎来来】指:“方言。轻率从事;胡来。”《汉语大词典》举叶圣陶《四三集•邻居》为例。

按:“瞎来来”已见于晚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陶子尧道:‘你这人真是瞎来来!我们的官是拿银子捐来的,又不是卖身,同你们堂子里一个买进,一个卖出,真正天悬地隔,怎么好拿你们堂子里来比?’”[32]张春帆《九尾龟》第九回:“兰芬拍手道:‘……倪为仔一生一世格事体,勿肯瞎来来,拣来拣去总无拨对劲格客人,倪格做格个断命生意,也叫呒说法!’” [12]45又第六十六回:“金寓也不答应,也不回绝,只说:‘格是倪一生一世格事体,勿是瞎来来格,慢慢里倪再商量。……’”[12]293

【瞎跑】指:“无目标地乱走。”《汉语大词典》举丁玲《韦护》、茅盾《无题》及许地山《危巢坠简•解放者》为例。

按:《醒世姻缘传》中已有用例。如第七十五回:“狄希陈道:‘你放着眼皮子底下一门好亲戚,他不消打听我,我不消相看他,你们不上点紧儿,可遥地里瞎跑。’”[4]625-626

【私娼】指:“暗娼。旧时与公娼相对。”举巴金《家》及聂绀弩《谈鸨母》为例。

按:明代已有用例。明代周祈《名义考》卷五:“俗谓娼曰表子,私娼者曰夃。”[13]明•刘宗周《刘蕺山集》卷五:“如私娼、小唱、戏子、游僧、游尼之类,所不令行而禁止者,未之闻也。”[34]清•张春帆《九尾龟》中已有用例。如第九十回:“那几个客人,也每人叫了一个和阿娟一样的半开门的私娼。只有秋谷不认得这些人,无从叫起。” [12]391又第一百九十一回:“秋谷叹一口气道:‘……本来是个半开门的私娼出身,手里头着实有几个钱,并且也通些文墨。……’”[12]745

【秋老虎】指:“比喻立秋以后仍然炎热的天气。”《汉语大词典》举沈从文《会明》及《收获》1981年第3期为例。

按:“秋老虎”已见于清代文献。顾禄《清嘉录•朝立秋渹飕飕夜立秋热吽吽》:“土俗,又以立秋时之朝夜占凉燠。谚云:‘朝立秋,渹飕飕;夜立秋,热吽吽。’自是以后,或有时仍酷热不可耐者,谓之秋老虎。”[13]147

另:大词典的书证应当统一规范,涉及当代文学期刊作品的书证也应当列出作者及文章的名称,方便读者查阅。

【管饭】指:“谓负责供应饭食。”举《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为例。

按:书证过晚。《汉语大词典》十一卷13页“记日工”条有例。清李光庭《乡言解颐•人部•工》:“京师木料全包者多,乡人则六十年前尚或有管饭给工钱者,今无有矣。”[35]

【褙】义项②指:“把布或纸一层一层地粘在一起。”《汉语大词典》仅举许钦文《疯妇》为例。

按:“褙”字用例在元代作品已有。元代孔齐《至正直记•卷二别业蓄书》:“急扣其故,但云:‘某婢已将几卷褙鞋帮,某婢已将几卷覆酱瓿。’”[36]

【转轮】条义项①:“旋转的轮子。”《汉语大词典》举茅盾《子夜》为例。

按:此词清代作品已见。毛祥麟《墨余录》卷三《摘录<乘楂笔记•马赛里海关记>》:“另置板屋一间,可坐六七人,上下皆用转轮,安坐可升。”下文:“《巴黎斯记》云:‘……继出一笼,内畜五狮,笼大如屋,四周围以铁栅,下设转轮。’” [14]40卷十六《志泰西机器•轮船》:“近英人又造水轮船:只以一轮隐船旁,又有二管,水从船底入,因转轮之力,催水由二管出,水势湍急,向后而泄,即令船行。” [14]249同卷《志泰西机器•凿山机》:“法以铁箱数十,下置转轮,复以铁桶高数丈,引水灌中,旁使活塞,提动可藉水力鼓气入箱,机一发而数十铁凿齐击,每日开山约三尺余。” [14]262又同卷《志泰西机器•蒸汽》:“后五十余年,其国复有牛国民,添造转轮,而力尚未足,运行不速。”[14]248

【卖货】条义项①:“出售货物。”《汉语大词典》仅举许地山《春桃》为例。

按:明代已有用例。凌濛初《古今小说•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且说吴山每日蚤晨到铺中卖货,天晚回家。”[37]

【说大话使小钱】指:“谓口头慷慨,而行为吝啬。亦比喻口说大话,却行事胆小。”《汉语大词典》举冯志《敌后武工队》为例。

按:“说大话使小钱”已见于清代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五十回:“苗秃子道:‘那个说大话使小钱的小厮,还提他那旧事怎么?’”[27]370

【咸鸭蛋】指:“用加盐的黄泥浆或盐水腌制而成的鸭卵。”《汉语大词典》仅举峻青《党员登记表》为例。

按:清代文献已有用例。顾禄《清嘉录•卷四•立夏见三新》:“宴饮则有烧酒、酒酿、海狮、馒头、面筋、芥菜、白笋、咸鸭蛋等品为佐。”[13]85

【丈数】指:“犹言丈把,一丈多。”《汉语大词典》例证引自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

按:清代文献已有用例。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才出村庄,见面前一条沙河,有一里多宽,却都是沙,惟有中间一线河身,土人架了一个板桥,不过丈数长的光景。”[38]

参考文献:

[1](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2450.

[2](清)彭定求.全唐诗.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9:9109.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620.

[4](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翟冰,校点.济南:齐鲁书社,1997.

[5](宋)张戒.岁寒堂诗话.陈应鸾,校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104.

[6](宋)姜夔.续书谱.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87.

[7](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8](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辛泽,校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588.

[9](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10](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方南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271.

[11](清)吴敬梓.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本).李汉秋,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627.

[12](清)张春帆.九尾龟.肖胜,龙刚,校点.济南:齐鲁书社,1993.

[13](清)顾禄.清嘉录.王迈,校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14](清)毛祥麟.墨余录.毕万忱,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5](宋)汪元量.汪元量集校注.胡才甫,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92-93.

[16](宋)卫湜.礼记集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76.

[17](清)慕真山人.青楼梦.晓合彦兰,校点.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135.

[18](清)竹溪山人.粉妆楼.北京:金城出版社,2000:87.

[19](宋)释普济辑.五灯会元.苏渊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643.

[20](元)陶宗仪.说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8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85.

[21](明)吴承恩.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576.

[22](清)赵翼.簷曝杂记.李解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93.

[23](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961.

[24](宋)赜藏主.古尊宿语录.萧萐父,吕有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865.

[25](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26](明)林希元.易经存疑.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3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2.

[27](清)李百川.绿野仙踪.韩永泉,宜初,点校.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5.

[28](清)无名氏《五美缘》,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6:92.

[29](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觉园,愚谷,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70.

[30](清)漱六山房.九尾鱼. 荆州:荆州书社,1989:54.

[31](清)曾朴.孽海花.韩秋白,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7.

[32](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106.

[33](明)周祈.名义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5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53.

[34](明)刘宗周.刘蕺山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90.

[35](清)李光庭.乡言解颐.石继昌,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41.

[36](元)孔齐.静斋至正直记.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16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71.

[37](明)冯梦龙.冯梦龙全集•古今小说.魏同贤,校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64.

[38](清)刘鹗.老残游记.陈翔鹤,校,戴鸿森,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76.

上一篇:奥数数学日记下一篇:美术课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