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2024-06-25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精选5篇)

篇1: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 想——想想

试——试试 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 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I.“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2.动词“有”

“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例如: 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李光有在吗?(错)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

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有受伤吗?(错)受伤没有?(对)3.助动词

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4.趋向动词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 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雪白”、“血红”。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例如 单音节: AA式

高——高高(的)大——大大(的)

红——红红(的)慢——慢慢(的)双音节:AABB式

老实——老老实实 整齐——整整齐齐

清楚——清清楚楚 大方——大大方方 或A里AB式

马虎——马里马虎 胡涂——胡里胡涂

慌张——慌里慌张 小气——小里小气

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用在名词前表示程度适中,兼带有爱称的感情色彩。如“高高的个子”、“红红儿的脸”。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

(六)代词

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可分三种:

“没有”和“没”是有区别的:“没”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没有”就可以。如不能说“他来了没?”“没。”只能说“他来了没有?”“没有。”

4.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例如:

①雨后青山格外秀丽。②这件衣服特别好看。③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④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词性。例如: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

5.“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比较下边两组词:

甲 乙

白布 白跑一趟

老朋友 老说不完

怪事 怪好看

净水 身上净是泥

(二)介词

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就、凭、用、靠、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1.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从早上〕作<到晚上>(表时间),〔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例如: 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②他在家里.(动词)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③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它们的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提问,动词可以。介词后边不可以带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表时态),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它们的意义也不同,如例①中的“在”表示“放”的处所;例②中的“在”是“属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词用又能作动词用的还有“由、让、朝、往、用、拿、经过、通过”等词。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介词)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替换。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能,如例②。

“和”等用作连词和介词,在有的句子里会有歧义,如“我和地谈话”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他”可能谈话,也可能不吭声。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 ④不多时,许大嫂快手快脚的收拾了碗筷,拈了几块烧饼带给阿细和阿娇,便同秀英、凤容一道离了家,走回小艇去了。

(四)助词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比况助词:似的

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

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

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1.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例如:

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五)叹词

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①哈哈!我猜着了。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③哦,我想起来了。④喂!现在开会了。⑤嗯!我马上就去。

例①表喜悦,例②表惊讶,例③表醒悟,例④表呼唤,例⑤表应答。1.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独立成分.

2.叹词“啊”与语气助词“啊”不同。例如:

⑥咱们走的不是一条路啊!

⑦啊,今年的庄稼长得真好哇!语气词“啊”总是附着在句末,念轻声,永不独立,如例⑥。叹词“啊”不念轻声,总是独立在句子结构之外。

3.叹词的写法不十分固定,同一声音,往往用不同的汉字表示。例如“ō,我懂”。就可以用“哦、喔、噢”等表示。又如叹词“啊”,也写作“呵”等。在写作的时候,要尽量采用通行的写法。

4.另外,叹词可以作句子成分。如“他哼了一声”(作谓语)。“只听见电话里发出„喂、喂‟的声音”(作定语)。这属活用。

(六)拟声词

拟声词是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

辨析: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 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

时间副词不能。

练习: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 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明天我在家。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他给了我一本书。别那我开玩笑。他手里那着一本书。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如:把住质量关。(动词)把书拿来。(介词)拿把菜刀来。(量词)开了一朵花(名词)花了很多钱。(动词)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

买了一把锁。(名词)把门锁上。(动词)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这里人太多。(形容词)

我们要立个规矩。(名词)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形容词)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

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你怎么老哭?(副词)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词)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二、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

A.肃穆 肃立 B.也许 立刻 C.聪明 智慧 D.欣然 果然

三、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精兵简政”是条好意见。(动词)2.队员们精疲力尽。(名词)3.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形容词)4.输得精光。(副词)

四、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形容词)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动词)

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名词)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形容词)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动词)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名词)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形容词)

8.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动词)

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形容词)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动词)

五、选出下列加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B)

A.电灯突然亮了。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的响起来。

六、请将下列虚词归类。

A.副词 B.叹词 C.介词 D.拟声词

越发(副词)除了(介词)始终(副词)依照(介词)沿着(介词)索性(副词)扑通(拟声词)哦(叹词)屡次(副词)何必(副词)自从(介词)砰(拟声词)啊(叹词)却(副词)

七、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词性 愿意(能愿动词)孤寂(形容词)诧异(形容词)壮举(名词)贪婪(形容词)

词性的变化

汉语中的许多词性,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会发生变化,也即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因此,要学好词性,必须掌握语境中的词性。请看下面的例子:

1、发明,可作动词或名词。

①这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这里的“发明”指某种成果或产品,是名词。)②科学家发明了计算机。(这里的“发明”指研究开发,是动词。)

2、得,可作动词、助词或名词。

① 这件事你得去。(这里的“得”读děi,表示一种意愿,是能愿动词。)

②工资是我的劳动所得。(这里的“得”读dé,相当于“得到的报酬”,因此是名词。)③这件事你做得对。(这里的“得”读de,用在动词“做”之后,表示补充说明,是结构助词。)

3、上,可作名词或动词。

①桌上有一本书。(这里的“上”,表示处所,是名词。)②昨天我上南京去了。(这里的“上”表示动作行为,是动词。)

4、在,“在”的用法最为灵活,可作动词、副词或介词。

①星期天,我在家。(这里的“在”后面再没有动词,因此只好自己充当动词。)

②星期天,我在家看书。(这里的“在”后面还有动词“看书”,因此只能充当介词,和“家”合在一起,表示处所。)

③星期天,我在复习功课。(这里的“在”相当于“正在”,表示时间,因此它是时间副词。)

5、啊,可作叹词或语气助词。

①啊!祖国多么美!(这里的“啊”单独使用,表示一种强烈的感情,是叹词。)

②祖国多么美啊!(这里的“啊”用在句末,表示一种感叹语气,是句末语气助词。)

综上所述,汉语中的许多词性用法很灵活,应根据语境作具体分析。下面几题请同学们仔细辨识:

①老师叫你。②昨天你叫老师表扬了。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④明天我要到上海。⑤请把座位让给她。

⑥妈妈让我学做饭。⑦上学时要锁好门。⑧我买了一把锁。

(附参考答案:①动词,②介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动词,⑥动词;⑦动词,⑧名词。)有这样一则

笑话: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上帝住哪儿?”彼得回答:“我知道,上帝住在厕所里。”老师愕然:“住厕所?你怎么知道的?”彼得说:“每天早晨,我都听见爸爸使劲敲厕所的门,一边不停地喊:„上帝呀,你怎么还不出来!‟”这则笑话的可笑之处是因为彼得答非所问,错误地把老师所问的“上帝”与爸爸所喊的“上帝”混为一谈。这实际上牵涉到语言中的词义虚化和词性转化现象。

笑话中,老师所问的“上帝”是指人们头脑中的一个事物、概念的名称,是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神,是名词;而爸爸在敲打厕所时所喊的“上帝”表示的是一种呼唤或感情,相当于“哎呀”、“唉”,其原来的意思已经虚化,词性也由名词转化为叹词。汉语口语中,有些名词表示的事物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具有至高无上性,如“上帝”、“天”、“地”、“妈妈”等,因此,人们在产生惊讶、赞叹、无奈等感情时,往往会随口呼出,抒发感情。长此以往,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这些名词的本来意思就被虚化,词性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一些只表示呼唤应答或某种感情的特殊叹词。这种语言现象在口语中经常出现。如:

“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吧?”(《变色龙》)

“天”本来一般指天空、天气、季节等,是名词。而在句子中却没有实在的意思,仅表示一种惊讶的感叹,

篇2: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1.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有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称为判断动词。有与无对应是存在性动词。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 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4.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

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①基数: 一、二、百、千、万、亿 ②序数 :第一、第二、第三 ③分数 :十分之

一、百分之二十 ④倍数 :一倍、十倍、百倍

⑤概数 :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5.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6.代词: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 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 你 您 他 她 它 我们 你们 他们 她们 它们 咱们 自己 别人 大家 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 你们自己 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 什么 哪(问人或事物)哪儿 那里(问处所)几 多少(问

数量)多 多么(问程度)怎么 怎样 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 怎样 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 那(指人或事物)这儿 这里 那儿 那里(指处所)

这会儿 那 会 儿(指时间)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么 那样 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 那些 这么些 那么些(指数量)每 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 另 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7.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8.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9.连词:词、词组或句子之间起连结作用的词汇。如:那么、所以、并且、或者等。

其在句子中往往表示一定的关系,如表示并列、表示选择、表示转折、表示原因等等。

如:既……又、要么……要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等等。

10.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11.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篇3: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关键词: 之 词性 用法 语法化

引言

上古汉语指周朝时期的汉语,周朝分为东周和西周,跨越700多年。“之”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之,出。象草彻,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因此可得出“之”的本义是表示“到……去,往”之义。古汉语中,“之”作为用得最多、最复杂、使用最广的虚词,对“之”字的用法研究是很必要的。同样作为实词的“之”在古汉语中的用例也是相当之多。王力先生所指的介词,实际上就是助词;郭锡良认为代词“之”表示泛指,泛指代词“之”进一步虚化,变成了连词,指代作用虚化,只起到连接定中关系的作用。本文以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中划分词类的标准为基准,对王力《古代汉语》文选(一、二)所有有关“之”的用法进行划分。

一、“之”的词性

对“之”的用法不同学者的看法是不同的,由于学者对词类的划分标准不同,在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现对“之”在文选中出现的个数统计如下:

(一)动词“之”

李佐丰将动词“之”归到了具体动词中的“及物运动动词”一类,这类动词主要表示到某处或经过某处,通常只带处所宾语,不带或很少带处所补语。

“之”用做动词表示“到…去,往”之义。在《文选》中共出现5次,例如:

(1)“庄辛去之赵。”(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

(2)“王见之,曰:“牛何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以上两个例子均是由“之”的本义引申而来的用法。例(1)中的“之”用在表示国家的专有名词“赵”(赵国)前,或者用在方位名词前,在句中充当谓语,表现形式为“人称代词+之+方位或地点名词”。例(2)中的“之”虽然在句中充当谓语,但例句中的“之”也作代词,为宾语前置的标记,这时疑问代词置于“之”前,省略宾语。

(二)代词“之”

代词是一种特殊的实词,是封闭的词类。与其他实词相比,一方面比一般实词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另一方面在指称现实世界中的事体或属性时,又常是间接的。

李佐丰指出,指称代词是有称代、指示作用的体词性代词,从指称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人称代词和无定代词通常可以指代人、物等事体,他称代词、指示代词则既可以指代事体,又可以指代事实。

“之”在做人称代词的时候可以指代第一、二、三人称代词。“之”在做指示代词的时候可以近指、远指、泛指。《文选》中,“之”代词用法的用例共有477例。

1.人称代词“之”

“之”指代第一人称时:

(5)“君将何以教之?”(楚辞·卜居)

(6)“动做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韩非子·五蠹)

例(5)的“之”为第一人称代词,指我,“何以”又为“以何”。例(6)中“之”实为第三人称代词,但在此处活用为自称代词,指代自己,是一种较特殊的现象。

“之”指代第二人称时:

(7)“莫之继也。”(左传·晋灵公不君)

此处的“之”指称你,指赵盾。

“之”指代第三人称时:

(8)“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墨子·非攻)

例(8)中的“之”是复数,为第三人称代词,指它们。

2.指示代词“之”

“之”做指示代词充当定语时,可近指或远指。

(9)“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

上例的“之”作指示代词,指学过的东西。

(10)“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

例(10)的“之”指“那”。“之”在称代事实时,常有指示作用。

“之”泛指时,不能找到一个确切的对象,但的确是指示代词。例如:

(11)“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

例(11)的“之”在句中做指示代词,由于没有确切的对象,泛指女子。

这里出现了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之”兼用做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在句中做的是兼语成分,例如:

(12)“不入,则子继之。”(同上)

例(12)中的“之”字均为指示代词兼用人称代词,指士季。

“之”还介于谓词性疑问代词的中间,如“奈之何”、“若之何”、“如之何”。“奈之何”、“若之何”、“如之何”中的“之”大都虚化,“奈之何”中的“之”有时仍有指代作用。

(三)助词“之”①

助词是有定性作用的虚词,能改变或确定词语、句子的性质。根据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助词可以区分为语气词、决断词、被动词和结构助词。助词“之”共出现793个。

1.语气助词

语气词是可以表明全句疑问、祈使、感叹语气的助词,常用于句末、句首。例如:

(1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例(13)的“之”为句中语气助词,不表示任何实际意义,也不具有结构作用。

2.结构助词

助词“之”是定中短语的标志,“之”前如果有实词性词语,那么其后无论是名词、兼类词,通常都构成定中结构。

(14)“乃中经首之会。”(庄子·庖丁解牛)

例(14)的“之”置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即使其后是谓词性短语,也会构成定中短语。

如果“之”前后的定语和中心语在语义上具有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这样的定中短语便称为“之字短语”。我们将这种用法称之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之”位于主谓之间,使其词组化,充当句中的成分的用法,但该用法属结构助词范围之内。如主语、宾语,判断句的谓语或时间状语,或者在一个复句中充当不能自足的分句。例如:

(15)“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

例(15)为假设复句,句中的“之”使原主谓句变成复句中的一个分句。

以上例句中“之”字本身并无实在的词汇意义。这一特征则具备了结构助词的属性,更能够显示出和主句的密切关系。

3.衬音助词

衬音助词用来凑足音节,在句子中并无实际意义。

(16)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二、“之”的用法

语料中,“之”做间接宾语的用例很多。宾语“之”共出现448例。

(一)宾语“之”

“之”作间接宾语。间接宾语常表示处所、对象,还可以表示原因目的和与事。可以带间接宾语的动词,首先是可以不带宾语。

(17)“请而见之。”(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例(17)的“之”做“请”和“见”的共同宾语,为多动共宾形式,指在句中两个(多个)动词共用一个宾语的现象。

(二)复指宾语

代词充当宾语时,常前置。当代词宾语前置时,直接置于动词前。

(18)“我之谓也。”(庄子·百川灌河)

例(18)用代词“之”复指,将宾语“我”提到谓语“谓”的前面,即“谓我”。

“之”在否定句中做宾语前置标志。

(19)“莫之或欺。”(孟子·许行)

例(19)“或”是句中语气词,即“莫或欺之”。

(三)“之”的省略

(20)“以(之)盛水浆。”(庄子·不龟手之药)

例(20)中“之”处于介词“以”后,“之”代指上文中出现的宾语“瓠”。但出现在介词“以”后的“之”在宾语已经出现的情况下是否都可以省略,还有待考察。

三、“之”相关用法/词性间的关系

“之”最早见于甲骨文,“之”在其中写作“●”,表示“止”,即“一只脚在地面上”,在西周中期,虚化为助词,并具有一定的规模。到春秋战国时期,“之”的发展已基本定型、成熟。在甲骨文中,“之”常为指示代词,常作定语和宾语,具有“此”义。先秦文献中,“之”可用来指示人和事物,“过去的(时间)义”完全消失。根据李佐丰划分词类的标准,把指示人的代词归到了人称代词里,指称物的归到了指示代词里。

“之”的语法化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既有语言内部的原因,又有语言外部的原因。“之”作为指示的意义,均交代了前后的成分,可不必重复出现,于是其指示作用大大弱化,虚化成结构助词,用来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法意义。

有关“之”的动词的用法,只是在早期的时间出现了而已,而且这种用法在后代汉语还一直被保留。周法高、李圃认为“之”是被假借作为指示代词,这两位学者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之”只是来源于甲骨文中的“之”,与代词的用法的开始使用没有关系,所以它的虚化、语法化关系是从代词开始的。“之”的各种用法之间与“之”的动词用法不存在发展的关系。那么说动词“之”和后面的“之”仅为同音字关系,是读音相同的两个字,只是用了同一个字形记录而已,词义上是不存在任何关系的。

“之”被认为是句子层面上的指示代词,到了西周由指示代词“之”演化出了“此”、“是”,并慢慢替代了“之”的用法,之后与动词相结合,“学而时习之”的“之”指代上文中已出现的事物和人,被译为“学过的知识”。“之”的这一用法在甲骨文中已出现,到了西周时,“之”的位置逐渐被“其”取代,“之”的指示作用是由于上下文语境和它的表意功能导致的,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之”做宾语的现象在第二章有详细的说明,“之”被提前到宾语之前起助词的作用,成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我之谓也”的“之谓”中的“之”是在对上文中已出现的人、事、物进行复指,是“谓”的间接宾语,在这里“之”是作“实词”的。“之”后来进一步虚化,指示作用慢慢消失。也就是说“之”由指示代词向着结构助词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是“之”用作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法的典型例句,复指作用逐渐虚化,后来变成了用于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的“之”的指代作用虚化,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法意义,“定语+之+中心语”的结构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之”具有指代作用,“乃中经首之会”的“之”的指示作用被大大弱化,虚化成结构助词,用来表示语法意义。“之”从指示代词发展为结构助词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非常成熟了,结构助词“之”是汉语特定发展阶段的特定产物。表1中的数据表明,上古汉语中“之”作为助词的出现次数是793次,占总出现次数的62.20%,可以说“之”在上古时期主要以副词词性为主。

“之”的用法和词性发展演变见表2:

注释:

①王力《古代汉语》(1999)认为,这里的取消主谓之间独立性的“之”为介词。

参考文献:

[1]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第1版)[M].商务印书馆,2004.

[2]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04.

[3]王力.古代汉语[M](一、二).北京:中华书局,1999.

[4]高明凯.汉语语法论[M].上海开明书店,1948.

[5]郭锡良.试论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体系[A].语文文字学术论集[C].北京知识出版社,1989.

[6]沈家煊,完权.也谈“之字结构”和“之”字的功能[J].语言研究,2009,02:1-12.

[7]王俊.“之”的语法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8.

篇4:英语词性的分类及用法详述

一、词性的分类

词类又叫词性,英语单词根据其在句子中的功用,可以分成十个大类。1 名词 noun

n.student 学生 2 代词 pronoun pron.you 你 形容词 adjective adj.happy 高兴的 4 副词 adverb adv.quickly 迅速地 5 动词 verb v.cut 砍、割 6 数词 numeral num.three 三 7 冠词 article art.a 一个 介词 preposition prep.at 在...9 连词 conjunction conj.and 和 10 感叹词 interjection interj.oh 哦 前六类叫实词,后四类叫虚词。

二、名词

名词概论

名词复数的规则变化

名词的格

在英语中有些名词可以加“‘s”来表示所有关系,带这种词尾的名词形式称为该名词的所有格,如:a teacher’s book。名词所有格的规则如下:

1)单数名词词尾加“‘s”,复数名词词尾没有s,也要加“’s”,如the boy‘s bag 男孩的书包,men’s room 男厕所。

2)若名词已有复数词尾-s,只加“’”,如:the workers’struggle工人的斗争。

3)凡不能加“‘s”的名词,都可以用“名词+of +名词”的结构来表示所有关系,如:the title of the song 歌的名字。

三、代词

代词pronoun简称pron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英语中的代词,按其意义、特征及在句中的作用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相互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连接代词和不定代词九种

人称代词的用法:

I saw her with them,at least,I thought it was her.我看到她和他们在一起,至少我认为是她。(her做宾语,them做介词宾语,her作主补)

a.--Who broke the vase?--谁打碎了花瓶?

b.--Me.--我。(me作主语补语= It’s me.)

并列人称代词的排列顺序

1)单数人称代词并列作主语时,其顺序为:

第二人称 -> 第三人称 -> 第一人称you -> he/she/it-> I

2)复数人称代词作主语时,其顺序为:

第一人称 -> 第二人称 -> 第三人称we->you ->They

反身代词

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分单数(this / that)和复数(these / those)两种形式,既可作限定词又可做代词,疑问代词

指人: who,whom,whose指物: what既可指人又可指物: which

【辨析】 one,that和it

one表示泛指,that和it 表示特指。that与所指名词为同类,但不是同一个,而it 与所指名词为同一个。

I can‘t find my hat.I think I must buy one.(不定)

The hat you bought is bigger than that I bought.(同类但不同个)I can’t find my hat.I don‘ t know where I put it.(同一物)

四、冠词

冠词是印欧语系和闪含语系的诸语中,位于名词或名词词组之前或之后,在句子里主要是对名词起限定作用的词。冠词是一种虚词。

不定冠词a(an)与数词one 同源,是“一个”的意思。

定冠词的用法

定冠词the与指示代词this,that同源,有“那(这)个”的意思。

1)特指双方都明白的人或物:Take the medicine.把药吃了。

2)上文提到过的人或事: He bought a house.I’ve been to the house.3)指世上独一物二的事物:the sun,the sky,the moon,the earth

4)单数名词连用表示一类事物,如:the dollar 美元;

the fox 狐狸;或与形容词或分词连用,表示一类人:the rich 富人; the living 生者。

5)用在序数词和形容词最高级,及形容词only,very,same等前面:

Where do you live? I live on the second floor.你住在哪?我住在二层。

6)与复数名词连用,指整个群体:

They are the teachers of this school.指全体教师)

They are teachers of this school.(指部分教师)

7)表示所有,相当于物主代词,用在表示身体部位的名词前:

She caught me by the arm..她抓住了我的手臂。

8)用在某些由普通名词构成的国家名称、机关团体、阶级、等专有名词前: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

9)用在表示乐器的名词之前:She plays the piano.她会弹钢琴。

10)用在姓氏的复数名词之前,表示一家人:the Greens格林一家人(或格林夫妇)

11)用在惯用语中:

in the day,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the next morning,in the sky(water,field,country)

in the dark,in the rain,in the distance,in the middle(of),in the end,on the whole,by the way,go to the theatre

零冠词的用法

冠词与形容词+名词结构

1)两个形容词都有冠词,表示两个不同东西。

He raises a black and a white cat.他养了一只黑猫和一只白猫。

2)如后一个形容词无冠词,则指一物。

He raises a black and white cat.他养了一只花猫。

冠词位置

1)不定冠词位置

不定冠词常位于名词或名词修饰语前。注意:

a.位于下列形容词之后: such,what,many,half,such an animal;

Many a man

b.当名词前的形容词被副词as,so,too,how,however,enough修饰时,不定冠词应放在形容词之后:It is as pleasant a day as I have ever spent.c.quite,rather与单数名词连用,冠词放在其后。

但当rather,quite 前仍有形容词,不定冠词放其前后均可。如:quite a lot

d.在as,though 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中,当标语为形容词修饰的名词时,不定冠词放形容词后: Brave a man though he is,he trembles at the sight of snakes.当名词被比较级形容词修饰时,不定冠词通常置于比较级形容词之后。

2)定冠词位置

定冠词通常位于名词或名词修饰语前,但放在all,both,double,half,twice,three times等词之后,名词之前。

All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 went out.班里的所有学生都出去了。

五、数词

表示数目多少的数词叫基数词;表示顺序的数词叫序数词。数词的用法 1)倍数表示法

a.主语+谓语+倍数(或分数)+ as + adj.+ as I have three times as many as you.我有你三倍那么多。

b.主语+谓语+倍数(分数)+ the size(amount,length„)of„

The earth is 49 times the size of the moon.地球是月球的49倍。

c.主语+谓语+倍数(分数)+ 形容词(副词)比较级+ than„

The grain output is 8 percent higher this year than that of last year.d.还可以用by+倍数,表示增加多少倍

The production of grain has been increased by four times this year.2)分数表示法

构成:基数词代表分子,序数词代表分母。分子大于1时,分子的序数词用单数,分母序数词用复数:1/3 one-third ; 3/37 three and three-sevenths

六、形容词及其用法

形容词(adjective),简称adj.或a.,很多语言中均有的主要词类中的一种。主要用来修饰名词的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的程度好坏,与否。

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名词时,要放在名词的前边。但是如果形容词修饰以-thing为字尾的词语时,要放在这些词之后,例如:

something nice

以-ly结尾的形容词

1)friendly,deadly,lovely,lonely,likely,lively,ugly,brotherly,仍为形容词。

2)有些以-ly 结尾既为形容词,也为副词。

daily,weekly,monthly,yearly,early

The Times is a daily paper.The Times is published daily.用形容词表示类别和整体

某些形容词加上定冠词可以泛指一类人,与谓语动词的复数连接。如:the dead,the living,the rich,the poor,the blind,the hungry

多个形容词修饰名词的顺序

限定词--数词--描绘词--(大小,长短,形状,新旧,颜色)--出处--材料性质,类别--名词

a small round table;a tall gray building;a dirty old brown shirt;a famous German medical school

七、副词及其基本用法

副词(adverb,简写为adv)是一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的词。副词是一种半虚半实的词。副词可分为: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疑问副词和连接副词。

副词的排列顺序:

时间,地点副词,小单位的在前,大单位在后。

注意:副词enough要放在形容词的后面,形容词enough放在名词前后都可。

I don’t know him well enough.There is enough food for everyone to eat.There is food enough for everyone to eat.兼有两种形式的副词

1)close与closely

close意思是“近”; closely 意思是“仔细地”

He is sitting close to me.Watch him closely.2)late 与lately

late意思是“晚”; lately 意思是“最近”

You have come too late.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lately?

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

八、动词

动词根据其后是否带有宾语,可分为两类,分别是:及物动词(Transitive Verb)、不及物动词(Intransitive Verb),缩写形式分别为vt.和vi.。

在英语中按动词后可否直接跟宾语,可以把动词分成两种: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 vt.字典里词后标有vi.的就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后不能直接跟有动作的对象(即宾语)。若要跟宾语,必须先在其后添加上某个介词,如to,of,at后方可跟上宾语。及物动词: 又称“他动词”。又称“外动词”。动词的一种。它所表示的动作常涉及动作者以外的事物,如“吃”、“穿”、“读”、“写”等。字典里词后标有vt.的就是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后必须跟有动作的对象(即宾语),并且可直接跟宾语。

不及物动词:字典里词后标有vi.的就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后不能直接跟有动作的对象(即宾语)。若要跟宾语,必须先在其后添加上某个介词,如to,of,at后方可跟上宾语。具体每个动词后究竟加什么介词就得联系动词短语了

系动词

1)状态系动词:用来表示主语状态,只有be一词,例如:He is a teacher.2)持续系动词:用来表示主语继续或保持一种状况或态度,主要有keep,rest,remain,stay,lie,stand,例如:He always kept silent at meeting.他开会时总保持沉默。

3)表像系动词:用来表示“看起来像”这一概念,主要有seem,appear,look,例如:

He looks tired.他看起来很累。

4)感官系动词:感官系动词主要有feel,smell,sound,taste,例如:

This kind of cloth feels very soft.This flower smells very sweet.5)变化系动词:这些系动词表示主语变成什么样,变化系动词有become,grow,turn,fall,get,go,come,run.例如:He became mad after that.自那之后,他疯了。

6)终止系动词:表示主语已终止动作,主要有prove,turn out,表达“证实”,“变成”之意,例如:The search proved difficult.搜查证实很难。

九、连词

连词是一种虚词,它不能独立担任句子成分而只起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句与句的作用。连词主要可分为两类: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并列连词用来连接平行的词、词组和分句。如:and,but,or,nor,so,therefore,yet,however,for,hence,as well as,both„and,not only„but also,either„or,neither„nor,(and)then等等。

not„but„ 意思为“不是„„而是„„” not 和but 后面的用词要遵循一致原则。

They were not the bones of an animal,but(the bones)of a human being.比较so和 such

其规律由so与such的不同词性决定。such 是形容词,修饰名词或名词词组,so是副词,只能修饰形容词或副词。so 还可与表示数量的形容词many,few,much,little连用,形成固定搭配。

so + adj.such + a(n)+ n.so + adj.+ a(n)+ n.such + n.(pl.)

so + adj.+ n.(pl.)

such +n.(pl.)

so + adj.+ n.[不可数]

such +n.[不可数]

so foolish ;such a fool

so nice a flower;such a nice flower

so many/ few flowers;such nice flowers

so much/little money;such rapid progress

so many people ;such a lot of people

十、介词

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虚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介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介词可以分为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式介词、原因介词和其他介词,概念:

篇5:现代汉语词性

现代汉语词性—实词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学会简单的区分词性;

2.初步了解常见实词的语法特点。

活动过程:

活动一:知识讲解

给词分类,可以用不同的标准。为了研究词汇,可以按照词的来源把词分为外来词、方言词、古语词等。语法上区分词类的目的是为了指明词的外部结构关系,说明语言的组织规律,因此,分类的基本根据是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上边。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虚词。汉语里大部分词是实词,实词和虚词是词的基本类别。

有了实词,我们就可以造一些简单的句子了。虚词必须依附实词才能进入语句结构。如“他认识你”、“你不认识他”是用实词造成的两个句子,里边不包含虚词。有了虚词,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表达更多的意思。第一句加上虚词以后,说成“他认识你的”、“他认识你了”、“他认识你吗”、“他认识你吧”,意思各不相同。有了虚词,我们还可以把两个分句连接在一起,使它们发生特定的关系,如“他虽然认识你,但是你不认识他”。总之,用上了虚词,句子的变化就多了,表达的意思也更丰富了。

实词的不同语法功能表现在词和词的组合能力上边。哪些词可以同哪些词组合,怎样组合,组合起来表示什么关系;哪些词不能同哪些词组合:这里表示出实词的不问类别。

虚词的不同语法功能表现在它同实词或词组的关系上边,能同哪些实词或词组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这里表示出虚词的不问类别。

根据各类词的不同词法功能,实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可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四类。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外头、中间(合成的)

(二)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走、坐、批评、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表示判断: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会、可以、肯、敢、应该、配、值得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回、开、过、起、来、上来、进来、回来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

想——想想

试——试试 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 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1.动词“是”

I.“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作谓语,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他是个开车的”、今年是个丰收年

II.“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表肯定,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2.助动词(能愿动词)

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

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秋天到了,天气[应该] 凉快了”。3.趋向动词

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补语,如“拿<出> 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

(三)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老实、鲁莽、软、硬、苦

表形状的:长、短、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骨碌碌、黑不溜秋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马虎、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太死板”、“最清楚”等。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雪白”、“血红”。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例如 单音节: AA式

高——高高(的)大——大大(的)

红——红红(的)慢——慢慢(的)双音节:AABB式

老实——老老实实

整齐——整整齐齐

清楚——清清楚楚

或A里AB式

马虎——马里马虎 胡涂——胡里胡涂

慌张——慌里慌张 小气——小里小气 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用在名词前表示程度适中,兼带有爱称的感情色彩。如“高高的个子”、“红红儿的脸”。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

(四)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此外,“三两(个)”。“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数词的语法特点:

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

(五)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 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1)有专用的,如: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磅、吨、元

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张、匹、块、片 集体单位:双、对、群、帮,班、套、打(dá)、伙 不定单位:些、点

(2)有借用的,如: 摸(摸了摸、摸一摸)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和外语相比,其中量词特别丰富,这就使现代汉语增加了区别同音词的功能和形象化的表达手段,如“一线阳光”,“一小串珠子”。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也有专用和借用两类。专用的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的“次、遍、场、趟”。借用的如“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天”。

(六)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可分三种: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样。“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式”,“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我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可称为“排除式”。

人称代词:我、咱、你、我们、别人、人家、大伙儿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几、怎样、怎么

指示代词:这、那、这里、这会儿(之、其、此、是、斯)

活动二:合作探究:1.关于“是”的用法

他是学生

当是时

这样做是很好

觉今是而昨非

是古非今

所言极是

唯利是图

无乃尔是过矣

是非不分

是社稷之臣也

共商国是

2.关于“为”的用法

为 wei 动词

人为刀俎

冰,水为之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介词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助词

何辞为

何以伐为

何以家为

Wei 介词

对、向、替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之奈何

成语:为所欲为

自以为是

为富不仁

不足为训

为虎作伥

为民请命

第三课时

现代汉语词性——虚词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学会简单的区分词性;

2.能了解常见虚词的语法特点。

活动过程:

活动一:知识讲解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极其、格外、表范围的:都、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 表时间频率的:将、将要、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 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难怪、大约、幸而 1.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例如:

①这办法好得< 很>。②这办法好< 极> 了。

2.“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比较下边两组词:

白布

老朋友

净水

形容词 白跑一趟

老说不完

身上净是泥

副词

(二)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以、靠、拿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1.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从早上〕作<到晚上>(表时间),〔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对学生〕负责(表对象)〔连根〕拔起来(表对象)〔比过去〕更好(表比较)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②他在家里.(动词)

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④我们要比干劲,比质量。(动词)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③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介词)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替换。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一个成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第二,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不能。

(四)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语气助词:的、了、吧、呢、嘛、呗、罢了、也好(陈述语气)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

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五)叹词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等。

(六)拟声词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活动二:合作探究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活动三:典型题例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

买了一把锁。(名词)把门锁上。(动词)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这里人太多。(形容词)

我们要立个规矩。(名词)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形容词)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你怎么老哭?(副词)

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词)活动四:小试牛刀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 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二、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

A.肃穆 肃立 B.也许 立刻 C.聪明 智慧 D.欣然 果然

三、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精兵简政”是条好意见

2.队员们精疲力尽。3.过日子要精打细算。

4.输得精光。

四、选出下列加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

A.电灯突然亮了。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的响起来。

五、合作探究

yu “欤”

无奈尔是过与

Yu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

未得与项羽相见

与人为善

与狼共舞

与虎谋皮

与世无争

Yu

与会

与闻

de 获取,接受:~到

~失

~益

心~

往往有得

适合:~劲

~法。~体。

此言得之(六国论)

满意:~意。扬扬自~。

完成,实现:~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项王自度不得脱

dei 可得注意(必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相关文章:

对联词性分类05-10

现代汉语词语分类07-20

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08-30

现代汉语合成词的分类05-24

词性转换04-14

词性04-21

形容词性从句06-06

词性与字类范文05-18

词性练习答案范文05-24

词性转换常见词汇04-26

上一篇:烟台plc培训下一篇:商品采购主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