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发展

2024-07-01

溯源发展(精选十篇)

溯源发展 篇1

一、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渊源

科学发展观直接理论渊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从一般性角度看: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 由于其抓住“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主题, 所以其必定与马克思的发展观有着源远流长的联系。另一方面, 从其特殊性来看:它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 所以也必定沿着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探索的足迹。

1.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阐释的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其中, 发展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和基本观点。马克思的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 社会本源论。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 动物最多是搜集, 而人则能生产。”他把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看成是人类社会的起点, 同时也揭示出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生产劳动发展的历史。它是我们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等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也为新时期的科学发展观中首要问题是“发展”奠定了基调。

第二, 社会发展动力论。《恩格斯致约·布洛赫》的信中谈到《费尔巴哈论》时指出:“根据唯物史观,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这就首先肯定了一切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巨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也肯定了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又认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 不是某种“唯一”的动力, 而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其中,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意识形态及主体精神因素外, 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恩格斯早就提出过警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从马克思的社会动力论我们可以知道:推动社会发展, 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保证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这些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 社会发展规律论。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和自然界一样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两条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性质和发展要求规律。同时, 马克思主义还分别在社会各个领域, 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历史学、军事学等研究了其具体规律, 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第四, 社会发展主体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社会发展的进程并不像自然界那样仅仅是各种自然物自发作用的产物, 而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思想的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内容。虽然现在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十分遥远, 但毕竟有了几缕曙光。更重要的是, 马克思的这一构想, 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源头性的理论资源。

2. 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这些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成果成为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正如马克思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 任务本身, 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 才会产生。”我党历代领导人从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和中国实际出发, 深入研究并形成了系统的发展理论。这些理论既一脉相承, 又不断丰富和发展,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 结合所处时代的国情, 对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毛泽东从历史创造者的角度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他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 指出:“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人的发展方面提出了解放个性的思想, 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以人为本的内涵奠定了基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观念的一次历史性转变, 中国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关于科学发展观中“发展”的现实依据, 就是“发展是硬道理”, 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是发展的动力源泉, 他提出分“三步走”的“台阶式”发展战略。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 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充分体现了邓小平以人民群众为本的价值观念。由此可见, 邓小平从时代的新特点和中国实际情况出发, 构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新发展观的思想框架和实践基础。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沿着邓小平理论确定的方向继续开拓前进。江泽民提出“第一要务论”。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他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离开发展, 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把党执政兴国的领导职能紧紧锁定在促进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上, 这是对发展内涵的极大丰富。

二、当代西方主要发展理论的成果借鉴

纵观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 基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其他社会条件的限制, 各国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发展理论, 并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发展模式。依据对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 国外发展理论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代发展观可以简要地归结为:发展=经济发展;从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这是当代社会发展理论孕育形成的早期阶段。经济增长型的发展理论主要内涵就是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高投入、高产出, 把GDP增长作为发展最重要的标志, 甚至不惜以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这种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理论最终必然导致国家内各个领域的严重失衡, 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 使得发展难以持续。而将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 几乎是一切后发国家在现代化早期阶段都无法逾越的阶段。

第二代发展观认为: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变革;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社会综合发展理论产生了。人们意识到整个社会结构中除了经济增长外, 政治、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相互作用也对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正式明确区分了“增长”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发展是一个全面的范畴”被提了出来。

第三代发展观可以概括为: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这是当代发展理论逐步走向成熟的重大转变, 发展观的视角从“物”转向了“人”。这一理论强调人是发展的主体, 也是发展的目的。它在横面的层次上要求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纵向层面上要求人际间的平等发展, 发展目标应是“为了一切人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的, 目的在于使人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 推动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发展并不全部建立在物质财富基础上, 它还包括人的非物质方面需求, 如, 平等、公正、稳定、安全。并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这些非物质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突出。”

第四代发展观可概括为:发展=可持续发展;20世纪60~70年代后,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人类从对自身的生产、生活行为的反思和对现实与未来的忧患中,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 被提出来的。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 (又称布伦特兰报告) 中对“可持续发展”做出界定: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探索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一种全新的思路, 实现了发展观上的又一次飞跃。但它也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 即回避了可持续发展中社会根本制度和社会性质的重要事实。

三、科学发展观诞生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发展思想的基础上, 借鉴现代日益成熟的西方发展理论, 总结我国长期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在唯物史观指导下, 不仅整合了上述思想成果, 并对其加以发展和理论提升。

2003年8月, 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 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范畴, 并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并要求“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2003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具体化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科学发展观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首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 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 是逐步消灭剥削、逐步缩小贫富差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它同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生产和发展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利润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都落脚点还是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上, 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全面进步。

第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展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唯物辩证的整体观和系统论, 要求发展应是社会有机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因此我们的社会发展既要全盘考虑、协调发展, 又要精打细算, 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取经济社会较好的发展, 在不牺牲未来需要的情况下, 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第三, 解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统筹兼顾思想。统筹兼顾, 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21世纪中国最完备最科学的发展理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在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开放之姿走向世界的时候, 只有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继续前进, 才可能保证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共享发展成果, 共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 1972, 第16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第51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72, 第27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5, 第33页

[5].《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1, 第1031页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第10页

[7].赵小芒.科学发展观.人民出版社, 2007, 第34页

食品溯源体系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篇2

摘要:

本文简述了食品溯源体系概念及国内外食品追溯系统现状,论述了食品安全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和几点相关建议。

吉林省作为中国农业大省,农业产品深加工企业众多,食品安全问题更是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看待。更为重要的是吉林特产的人参,鹿茸,林蛙油等作为出口创汇类商品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为符合欧盟等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此类生产加工企业在食品溯源体系建立更应与国际接轨在更多方面得到重视。由于本人以前在进出口公司工作,所以从食品类商品出口层面对食品溯源体系对企业发展做相应的阐述。

一、概述

1.食品安全溯源体系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最早是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质量在消费者端出现问题,可以通过食品标签上的溯源码进行联网查询,查出该食品的生产企业、食品的产地、具体农户等全部流通信息,明确事故方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是通过开发出食品溯源专用的各类硬件设备应用于参与市场的各方并且进行联网互动,对众多的异构信息进行转换、融合和挖掘,实现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完成食品供应、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的信息采集、记录与交换。

一般来说,建立可追溯制度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即当对人类健康或环境构成危险时,可以及时有效的从市场上撤出有问题的产品;促进对危害环境和人类与动物健康的无意识的、长期的影响进行识别与监测;有助于对标识管理进行统一控制。可追溯制度与标识管理有着不同的目标,但二者又是互相联系、互为补充的关系。可追溯制度能够提供进行标识的信息,良好的标识管理有助于可追溯制度的实施。

建立和完善多级互联互通的可追溯网络,即通过建立国家、省、市、县、企业(包括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多级共享互联互通的可追溯网络,食品一旦出现问题,通过管理标识(如二维码)就会很快通过可追溯网络进行追踪,从而保证了食品安全。并可通过可追溯网络对原材料供应进行追溯,即使上市的食品出现问题,食品厂家也能快速找出原因,锁定食品消费者,快速采取补救措施。开发推广普及多样性食品可追溯终端。要大量开发可追溯终端,满足各种环境下的使用和应用,特别是要加快开发和推广便携性终端。基于当前手机用户的广泛性和普及性,利用3G网络和FRID技术,开发基于手机的可追溯终端,以满足各种环境下使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同时在出现问题时又能通过手机码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警示,从而体现可追溯系统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2.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必要性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源性疾病危害越来越大。实施食品可追溯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虽然iso9000等多种有效的控制食品安全的管理办法纷纷被引入并在实践中运用,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上述的管理办法都主要是对加工环节进行控制,缺少将整个供应链连接起来的手段。追溯系统强调产品的惟一标识和全过程追踪,对实施可追溯系统的产品,在其各个生产环节,可以实行iso9001等质量控制方法对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产品信息进行跟踪与追溯,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以有效地追踪到食品的源头,及时召回不合格产品,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应用

欧盟的食品可追溯系统应用最早,尤其是活牛和牛肉制品的可追溯系统。欧盟把食品可追溯系统纳入到法律框架下。2000年1月欧盟发表了《食品安全白皮书》,提出一个根本性改革,就是以控制“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为基础,明确所有相关生产经营者的责任。2002年1月欧盟颁布了178/2002号法令,规定每一个农产品企业必须对其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辅料及相关材料提供保证措施和数据,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依据牛肉标签法,欧盟国家在生产环节要对活牛建立验证和注册体系,在销售环节要向消费者提供足够清晰的产品标识信息。欧盟《食品法》中规定,食品、饲料、供食品制造用的家畜,以及与食品、饲料制造相关的物品,其在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阶段必须确立这种可追踪系统。该系统对各个阶段的主体作了规定,以保证可以确认以上的各种提供物的来源与方向.2000年7月17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共同制定了(EC)第1760/2000号法规,建立了对牛的验证和注册体系,并对牛肉和牛肉制品的标签标识作出了规定。根据法规,欧盟每一成员国都必须建立牛的验证和注册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以下因素:牛耳标签、电子数据库、动物护照、企业注册。根据该法规规定,凡在欧盟市场销售的牛肉,均必须执行强制性标签标识规定。日本2003年5月获得国会通过《食品安全基本法》,将实施食品健康影响评价作为确保食品安全的实施政策的基本方针。2003年6月获得国会通过编列11亿日元预算执行,2003年12月1日开始实行《牛肉生产履历法》.对牛出生以及进口的提出,耳标的装配,禁止取下耳标、转让和接受转让的提出、死亡、宰杀以及出口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每头牛的个体识别号码,必须传达给生产农家、加工业者、流通业者、零售业、外食业者,消费者可以在家畜改良中心的首页中,用标明在牛肉包装上的个体识别号码,查到牛肉的8项基本资料,如性别、出生年月日、饲养地点、饲料等。法律规定每头牛从出生开始就要佩带耳标,耳标应注明牛的识别履历,包括出生报告(时间、地点、母体识别号)、农家条码、种别等。屠宰分解后的每一部分也必须加上标签方能出售,要让消费者从货架上拿到的每一小包装牛肉盒上都能查到上述信息,违者将处以30万日元的罚款。日本在全国建立了牛个体识别数据库,从2004年12月开始消费者将能直接从网上核对所买食品的各种信息。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食品可追溯系统主要是企业自愿建立,政府主要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2003年5月,美国公布了《食品安全跟踪条例》,要求所有涉及食品运输、配送和进口的企业要建立并保全相关食品流通的全过程记录。美国的行业协会和企业建立了自愿性可追溯系统。由70多个协会、组织和100余名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组成了家畜开发标识小组,共同参与制定并建立家畜标识与可追溯工作计划,其目的是在发现外来疫病的情况下,能够在48小时内确定所有涉及与其有直接接触的企业。

三、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关于食品溯源体系的研究始于2002年,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2002年,北京市商委制定了食品信息可追踪制度,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购进和销售食品要有明细账,即对购进食品按产地、供应商、购进日期和批次建立档案。同时,批发企业建立主要销售对象档案,便于经营企业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后追查供货源头。全国所有龙头食品企业从2005年开始建立食品原料可溯源制度,根据这项制度的要求,国家和地方食品龙头企业将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形式,从原料选种环节推行标准化操作,种植、加工和流通环节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同时在产品包装上张贴食品原料信息标志。消费者可以通过信息码查到蔬菜的药物残留、生产基地的质量认证情况,甚至还可以查到具体生产责任人的姓名。福建省首个肉品质量查询系统于2005年8月在厦门市正式开通,这种系统可让消费者获知肉品生产经营的所有信息,从而将肉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置于肉品质量安全规范制度之下。济南市从2005年9月起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市场准入制、食品安全事故可溯源制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等。

由此可见我国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不仅能为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提供优质安全的食品,同时也是打破国外因食品安全追溯而设置的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2010年发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建立统一规范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按照《商务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商秩字[2010]279号)精神,为进一步明确试点工作任务与要求,特制定了相关规范。规定了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建设目标、基本原则、总体框架、追溯流程、追溯实现方式及信息采集、传输、应用等内容,明确了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基本准则和要求。适用于中央、省级追溯管理平台和试点城市流通追溯体系的建设和验收。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法规标准为依据,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为基础,建设以中央、省、市三级追溯管理平台为核心,以生猪屠宰环节、批发环节、零售环节、消费环节及“产销对接”核心企业追溯子系统为支撑,以追溯信息链条完整性管理为重点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实现肉类蔬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行业自律和消费者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提升流通行业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各试点城市按照商务部制定的统一标准,开展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实现统一采集指标、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传输格式、统一接口规范、统一追溯规程“五统一”,确保不同城市、不同追溯技术模式信息互联互通。

四、食品溯源体系对于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1.食品安全问题对企业毁灭性的打击

近年来发生最著名的食品安全事故就是在2008年发生的三鹿“毒牛奶事件”。三鹿集团曾是中国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三大乳业集团之一。发生了“毒牛奶事件”以后,给企业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2011年11月28日,坊间流传着长春可口可乐公司产品喝死 人事件,从11月28日事件发生到12月6日国家食品质 检验中心发布了对相关批次产品的检测报告,结果显示未检 出有害成分为止,可口可乐公司在短短几天内将国内产品下架 并发表各种声明应对事态发展。

还有双汇火腿肠事件、麻辣火锅调料事件……都给生产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极大的冲击。

由此可见食品安全对食品企业生存是多么的重要。2.食品安全溯源体系为食品企业出口带来的作用

自1995年中国进入WTO以来,WTO成员国对食品类商品安全立法逐年增加,我国的食品行业对此应对不及,被禁事件屡见不鲜,严格的技术标准直接限制了我国食品类商品的出口。下面以日本为例说明食品溯源对出口带来的重要作用。

食品溯源制度是日本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一项安全新制度,目的是利用当今发达的信息技术,对每一件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所有环节监控,将其产地、农药使用情况、生产 者、加工者、销售者等通过电子信息进行记录,一旦出现问题,通过记录能够快速的找出原因,并已将此制度立法。这些产品安全体系的标准未来势必成为进口商品准入的标准,从而提高了进口食品类商品的门槛。

吉林省作为中国农业大省,玉米、大豆等深加工企业都以出口创汇作为企业发展的大方向。而作为世界独有的养生佳品,吉林特产的人参、鹿茸、林蛙油等产品更是以出口世界各国的特种食品为全世界各国追捧,如何保证此类商品的食品安全性已经成为此类商品出口的重点考察项目,被各国商人作为重点。而现在世界各国进口类商品除ISO9000ISO9002 Organic Product(有机产品)等认证以外对食品溯源类认证也做了详细的规定,并在进口入关检验资格上面做了细化的规定。发展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必然 要成为此类生产加工出口型企业的重点工作。对于企业来说,早改革早发展,其拓展的空间就越大越有竞争力。

3.食品溯源体系为企业带来的效益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对于食品安全管理非常重要,这是缩小、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的最后防线,追溯就是追到根源。它主要作用就是在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发现问题后,能够通过分析、追踪找到引起问题的根源,并能够较为准确的将可能存有隐患的产品、半成品、原材料进行区分、隔离、处理,避免问题的继续扩大。

如果企业建立了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会大大的提高食品生产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强化防范措施;打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顾虑,促进消费,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消费者查询和维权;有利于增强政府部门对问题食品的发现和处理能力,避免因个别产品的问题,波及全部产品的信誉;有利于促进食品流通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利于促使生产者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加工,从源头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下面以武夷岩茶生产企业建立溯源平台的必要性举例说明: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茶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中国这样的茶叶消费与出口大国来 说,茶叶的质量安全更显得尤为重要。而武夷岩茶作为中国乌龙茶类的代表茶类,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半天腰等品种饮后齿颊留香、喉底回甘、汤色澄黄、叶底明亮、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因而令人倾倒,畅销海内外。近年来发现武夷岩茶还有神奇的保健功能,可以防治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可以防癌,降低血脂、胆固醇,还可以抗辐射、搞损伤、搞衰老,减肥、消食、健身、美容等,更成为世界茶市场的抢手货。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对于茶制品生产企业发展会带来以下优势:

一、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

今年上半年最为引起社会关注的茶叶农药残留事件,将茶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食品溯源平台建立了普通消费者、食品生产企业、相关监督职能部门之间的桥梁,真正将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以信息化的手段加以管理、监督和展现,第三方平台的建立较之食品行业自建追溯系统,具有公正、安全、快捷、完整、覆盖面广的特点,真正把食品安全监管从口号提升到行动上来,全力促进食品行业的安全生产。通过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的建设政府监管部门通过此平台可及时对企业生产的食品进行跟踪、抽检,并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实现健康安全消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食品信息查询的完整性

食品溯源平台通过对茶叶的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录入,建立起了全套信息数据系统。消费者对所购买产品的信息进行查询后,可通过解码软件获取该产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原材料采购信息、生产加工环节的各工序信息、仓储信息、物流信息等,通过对各个环节信息的了解,获取所购买产品的完整信息。2.实现食品信息的真实性

通过二维码的形式能够唯一定位到一个(批次)包装产品。3.食品信息查询的准确性

消费者查询到的食品安全信息应与企业食品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应对数据传输各环节进行监控,防止数据篡改和前后不一。

4.食品信息查询方便性 消费者可通过手机、PC、超市扫描设备等终端随时随地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查询。可实时了解所购买产品的详细信息,令消费者对所购买的产品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提高产品的可信度。5.食品安全可监控追溯性

政府部门可根据平台对应相关产品进行时时跟踪、监管,当食品安全问题出现时,相关部门可根据商品信息条码找出出现问题的环节,追究其责任人员法律责任。

由此可见,如果企业建立了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会大大的提高食品生产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强化防范措施;打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顾虑。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消费者查询和维权,促进消费;有利于增强政府部门对问题食品的发现和处理能力,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食品流通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利于促使生产者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加工,从源头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追溯平台对茶产品出口的必要性

2005年8月欧盟开始实施新的茶叶检测标准。2006年1月1日,欧盟开始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规,认为食品要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管理,食品生产企业要确保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所有阶段满足规章所规定的相关食品卫生要求。2006年5月日本正式实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其中涉及茶叶的检测标准由89项增加到276项。茶叶产品的品质卫生成为困扰茶叶出口的重要问题。因此,只有从源头抓起,对茶叶生产实施可追溯管理,做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实现对茶叶卫生品质的有效监督,并通过与相应的食品卫生体系相结合,提高茶叶的卫生品质,才有利于打破出口壁垒,实现福建茶叶出口的稳定和持久增长。因此建立食品追溯平台具有以下必要性:

1.通过茶叶可追溯管理可以实现每批茶叶产品的差异性,减少茶叶出口中的风险。在茶叶出口的过程中,时常遇到一批茶叶有问题,所有茶叶均遭拒,部分的茶叶品质问题影响到茶叶的整体出口,进而影响到出口竞争力。而实施可追溯性管理,向进口方提供每批次茶叶产品的可追溯信息,通过标签代码的识别,可以有效的区分不同批次的茶叶产品,加大茶叶产品间的差异性,从而保证大部分茶叶产品的顺利出口,减少出口风险。

2.通过茶叶可追溯管理有利于开拓出口市场,提高茶叶产品知名度。随着日本、欧盟等茶叶进口国家和地区纷纷采用更为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要求茶叶出口方提供有效的可供追踪的信息,以保证茶叶产品质量的做法将被更多的国家所效仿。及早的实施茶叶可追溯性管理,满足茶叶进口国的需求,有利于福建省在茶叶出口方面确立先发优势,提升武夷岩茶的知名度,同时茶叶可追溯管理也能够体现武夷岩茶茶叶卫生品质管理的高标准,成为武夷岩茶开辟新的茶叶出口市场的重要武器。

3.通过茶叶可追溯管理有利于推动茶叶产业链各环节积极合作,监督茶叶产品的质量。茶叶出口受阻的问题,既有技术壁垒的约束,同时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质量问题,如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这主要源于生产、加工各个环节间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实施茶叶可追溯性管理,通过对重要信息的记录和依次传递,可以促使茶叶产业链上的各方互相积极监督,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机制,提升茶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4.通过茶叶可追溯管理有利于更好的实现茶叶生产。由于可追溯性体系的建立,对于茶叶产品出现的任何品质问题都能够及时追查到源头,从而有利于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和方法,在问题发生后实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减少问题的发生。

三、提升企业形象

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在提供食品基本安全信息的同时,对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又是一个挑战,所以能够进入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的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上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并且企业通过产品信息的展示,让消费者了解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真正让消费者做到明白消费,物有所值,这无疑对企业形象的树立和企业产品的宣传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后,所生产的产品包装上均打印有二维码,消费者在购买此商品或者同类产品时,可通过二维码,直观的获取到食品生产各环节的详细信息,在购买前即可对该食品安全性有一个整体了解从而指导消费者进行安全消费,同时通过对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横向对比后,可指导消费者进行理性消费。

四、总结

作为茶叶生产企业来说,要想在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巩固住自身的优势,就必须要解决茶叶品质卫生的问题。茶叶食品追溯平台提供了这样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对茶叶中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采取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的双向追溯,从而确定问题的关键并加以改善,实现武夷岩茶的整体竞争力的稳步提升。

五、我国的食品溯源平台建设

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办发〔2012〕36号)其中建设目标中提到: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预防为主、全程覆盖、责任明晰、协同高效、保障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米、面、油、蔬菜、肉、乳品、蛋、水产品等重点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稳定良好,食品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居民饮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乳品电子追溯系统覆盖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生产经营单位。肉类蔬菜电子追溯系统覆盖全国城区人口100万以上以及西部城区人口50万以上城市。酒类产品电子追溯系统覆盖试点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保健食品电子追溯系统覆盖所有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商务部市场秩序司的相关人士介绍,为建设追溯系统,每批试点城市将有4亿元的专项补贴,而按照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1:1的补贴比例,约有16亿元的财政资金用于城市追溯管理平台建设和批发、屠宰、零售、团体采购等流通节点进行相应的信息化改造,为各流通“节点”统一开发相关软件,配备必要的电子结算、电子秤、信息采集及传输等硬件设备。

吉林省长春市是作为省会城市已于2012年6月20日,成为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第三批试点城市。

六、我们的优势

吉林省食品溯源有限公司拥有一支成熟的科技信息服务团队,并与吉林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发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六合码”商品双重防伪溯源专利技术,是吉林省内专注于食品——农产品溯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开发与应用、防伪保真技术服务,食品——农产品科技信息咨询和产品整合营销策划服务的科技型文化创意企业。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历程溯源 篇3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专业学位发展历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定量分析收集的数据,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招生人数、招生对象和培养方式等因素进行对比与分析,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与体育事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历程阶段

研究生从专业和学术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生都是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型属于新型研究生,他们在研究生阶段获得的学位是专业型硕士学位。专业型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相对应,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体育专业型硕士是全国39种专业硕士的一种,自2004年成立并于次年开始招生,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与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4个领域。全国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外,共有63所院校开展体育专业硕士教育。目前我国体育专业硕士有2种教育形式:全日制攻读和在职攻读。到目前为止,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可分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2004-2005);发展期(2006-2008);深化期(2009至今)。

一、萌芽期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十八大精神,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和学位结构。我国于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批准设置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会议同时确定了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积极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体育专门人才。在2005年,我国有21所院校成为开设体育专业硕士的试点院校,其中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具体分布是东南地区8所,占试点院校总数的38%,东北地区9所,占试点院校总数的43%,西南与西北地区的地域辽阔,但试点院校在早期的设置相对较少,共4所,占试点院校总数的19%。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体育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与地域经济相关,地域经济发展较发达的地区,其高等教育实施的较早、较快。

二、发展期(2006-2008年)

2006-2008年是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起步与发展阶段,我们从招生规模、考生来源、考生级别、专业领域等四个部分去探索,通过收集2006-2008这三年的数据和资料,得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发展期的现状。

情况如下:

1、招生规模: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但报名十分踊跃,在报名开始的前三年,生源数量非常充足。2006年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报名人数达到4051人,其中录取人数为573人,占总报名人数的14%;2007年和2008年的报名人数比2006年有所减少,但录取人数比例分别达到26%和30%,这两年的上线人数和录取比例相比2006年均有所上升。

2、考生来源:2006、2007、2008年,教师在全国报名考生中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每年报名人数的85%、84%、81%,而行政干部、科技人员、现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所占比重较小,这表明教师队伍成为了接受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主力军。在2008年报考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中增加了运动员生源,这表明我国运动员在退役后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虽然运动员生源所占比例不大,但也能说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更广了。

3、考生级别:2006年所有考生中具有初级职称的比例为50.4%,2007年为54%,2008年为57%,这些生源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教学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接受职业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006年所有考生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35.3%,2007年为34%,2008年为33%,他们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强。说明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期,生源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正好适应了用人单位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4、专业领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四大专业领域,专业领域的多面性,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根据06、07、08三年报考专业的情况,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专业将会是今后的热点领域,尤其是体育教学专业所占的比例达到了总体的一半以上,这就促进了我国的体育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三、深化期(2009至今)

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的萌芽期和发展期,采用的是在职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形式。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并开始实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全国共有21个,其中部分院校也于当年招收了第一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形成在职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类型并存的局面,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體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全面展开,在此改革背景下,我国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专业实践课程。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指出“在原有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基础上,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再增加5万名”,以期在五年时间内使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计划人数持平。收集我国8所体育院校在2015年计划招生人数的数据结果如下(表1):

从2015年的招生人数来看,在这8所院校中,学术型硕士的计划招生人数多于专业硕士的计划招生人数的院校有7所,仅南京体育学院在2015年学术型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44%、专业学位56%,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超过学术型,而哈尔滨体育学院87.5%、12.5%,在招生人数方面悬殊较大,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均在40%以下。从这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达到持平状态还有一段距离,但入学方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制度和评估体系等都在逐步完善。

在2010年,培养院校地域有了显著变化,分布在我国东南与东北地区的培养院校各有18所,分别占培养院校总数的29%,另外,西南与西北地区分别有15所和11所院校招收培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占培养院校总数的24%和18%,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培养院校的地域分布格局,它由萌芽时期东北部和东南部的领先发展,逐渐向西南与西北地区扩展,使各个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到2014年底,由于院校之间并没有统一的培养模式,培养工作尚处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之中。那么在深化发展期,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是怎样培养的,培养的状况如何,培养的对象和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培养的质量和数量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尤其是在用人单位急切关心的,针对专业学位的研究很少,上述的疑虑尚未解决,这对其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就业率的提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萌芽期重数量、重规模的培养方式将转变为重质量的培养模式。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更侧重于专业技术的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发展会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的提高,最终取得阶段性的进步。

本论文为湖北省教育厅课题“体育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何清达.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现状与前景研究[D],2012.

[2]张会利.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现状的剖析[D],2011.

[3]赵君.首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研究[D],2012.

[4]高跃.山东省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运动训练领域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D],2014.

[5]牛孟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D],2013.

唐代剑舞的历史发展溯源 篇4

一、唐代剑舞发展的历史背景

中国古代历史上, 唐代的强盛程度超过了秦汉。秦汉时期的“百戏”、“角抵”为舞蹈技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又经过中外乐舞在魏晋南北朝的交融, 至唐代时舞蹈已在更高的层次上日臻成熟, 其技艺之高、分类之细、形式之多、种类之全都超过了前代。唐代剑舞因此发展到了黄金期, 剑舞舞蹈大量涌现, 剑舞舞蹈家或艺人的表演技巧日益高超[1]。此外, 唐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也为剑舞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经济上来看, 唐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各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代的极盛时期。都城长安作为最繁荣发达的城市, 无论是文相还是武将, 无论是儒道还是戏杂, 莫不将习剑视为能人之事, 涌现了“人剑合一”、“以身领剑”、“剑道文化”、“剑配乐舞”、“双剑舞”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剑舞套路和理论。而这些剑舞套路和理论的出现、传播无不以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从政治上来看, 唐代政治开明, 统治阶层主张对国家进行自由式管理, 所以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都普遍展现出积极自由景象, 百姓安居乐业, 社会和谐稳定, 为剑舞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使剑舞和其他舞蹈一样能够自由地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参与剑舞活动的上至帝王将相, 下至黎民百姓。宽松的政治、社会环境也助长了剑舞创作之风。从文化上来看, 唐代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剑舞的发展带来了大量异域文化气息, 例如著名唐代剑舞《剑器浑脱》就源自多国家、多民族乐舞的交融。由此可见, 唐代剑舞之所以处于中国古代舞蹈史上一个兴盛阶段并非偶然, 而是舞蹈发展轨迹本身以及唐代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唐代剑舞的服饰与风格

舞蹈对于服饰的要求犹如将士对于兵器的要求一样严苛。但有关唐代剑舞的服饰记载鲜见, 只有从为数不多的史料中可探知一二。据司空图的《剑器》所言, 唐代女子表演剑舞时大多偏好穿着戎装。这种舞蹈服饰独特而华美, 能充分表现出执剑的剑舞舞者的飒爽英姿, 深得剑舞舞者们的喜爱。还有1976年出土的唐代剑舞画像砖, 上面刻绘的剑舞舞者细腰束带、头挽双髻、昂胸跨步、造型优美, 其华美的服饰配上优美的舞蹈可谓一绝。此外, 从对唐代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的赞美之词“玉貌锦衣”中也可发掘出对剑舞服饰的描述。“玉貌”指的是公孙大娘的潇洒风度与漂亮容貌, 而“锦衣”则点出公孙大娘表演剑舞时所着服饰的华丽。这种剑舞表演时用到的服饰, 不仅要有美感, 还要适合舞剑的需要, 所以大多是由绸缎所制。

唐代舞蹈习惯以风格分类, 有软舞和健舞之别。凡是节奏舒缓、雅致温馨、姿态婉柔的舞蹈就是软舞;凡是节奏明快、洒脱热情、矫捷劲健的舞蹈就是健舞。唐代剑舞的风格属于健舞一类。健舞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执干戚舞, 在周代称为武舞。武舞者右手执戚、左手执干, 表演时雄壮有力、阳刚之美尽显。至唐代, 健舞继承了武舞的风格特征, 但也有了新的发展。作为健舞的剑舞, 虽然也表现出一定的阳刚之气, 但与武舞中猛锐、雄健、厚重的阳刚相比, 剑舞的阳刚更多表现为明快、潇洒、疯狂和奔放。而且唐代剑舞表演中有很多女性舞者, 更加弱化了阳刚之气和剑本身的寒光之气, 使阴阳平衡、刚柔并济, 艺术表现力和魅力更加无与伦比。

三、唐代剑舞表演的场所

唐代剑舞兴盛至极, 表演场所众多, 从宫廷到市井, 剑舞都可以随时随地满足众人对乐舞欣赏娱乐的需要。唐代剑舞一改秦汉剑舞贵族专利的特点, 由身份地位的象征功能转向了大众化的表演功能[2]。喜欢观看剑舞的观众数量与欣赏水平都比前代有了明显提高, 而剑舞表演的场所主要在宫廷、军营和民间。

第一, 唐代宫廷的剑舞表演。对宫廷乐舞极为喜好的唐玄宗在宫廷中专门设置了一个乐舞机构梨园。作为唐代乐舞中最具娱乐性、欣赏性和代表性的剑舞, 经常由于宫廷的祭祀或宴请而在梨园上演。梨园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剑舞舞蹈家,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前文提及过的公孙大娘。她在梨园的剑舞表演气势恢宏, 舞姿灵巧、动作急促, 就连观看她演出的李白、杜甫等名人也对其表演赞不绝口。唐代宫廷剑舞的发展推动了剑舞在全国成为一种文艺时尚。为统治者表演剑舞的梨园, 将大量高水平舞蹈艺人吸引到一起集中训练、共同创作表演, 客观上极大促进了唐代剑舞乃至整个唐代乐舞艺术的大发展。

第二, 唐代军营的剑舞表演。剑舞不仅是唐代皇帝大臣们所钟爱的宫廷娱乐方式, 也可为驰骋沙场的将士们带来轻松与愉悦。《剑器词》中曾有记载, “掉剑龙缠臂……今日当场舞”、“雪光偏著甲……今朝重起舞”, 词句所描绘的正是在战斗胜利结束后, 军营中的舞者表演剑舞以示庆祝的场景。唐代军营的剑舞表演大多是达意尽兴的自娱自乐的活动, 当然也有鼓舞士气的效果。例如唐玄宗时驻守幽州的张说在一次军宴上针对席中表演的剑舞当场作了一首《幽州夜饮》, 说道, “军中宜剑舞”方能听到“塞上重笳音”, 顿时鼓舞了守城将士们抵抗外敌的决心和信心。再例如唐军大将裴旻, 还是一位军中内外著名的剑舞舞蹈家, 他经常在军营中以剑舞舒缓将士们紧张的心情和枯燥的生活, 更激发了将士们誓死追随将军、为朝廷效力的士气。

第三, 唐代民间的剑舞表演。剑舞原本就源自民间,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才被宫廷乐舞吸收。唐代民间的剑舞表演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与唐代的信仰习俗及节日习俗紧密结合, 形成了流传后世的民间舞蹈表演习俗。例如每逢元宵佳节, 唐代各大小都市都会举行一定规模的庆祝活动, 男女老少涌上街头、载歌载舞、各种演出声势浩大。有史料记载, 都城长安在元宵节时光文艺表演的人就达到数万之众, 演出的长龙能达到十里之遥。其中剑舞是众多文艺表演中最吸引观众的表演形式之一。此外, 每逢国家有立太子、改年号等大事发生时, 皇帝都会鼓励民间自行组织庆祝活动, 此举被称作“赐酺”。特别是在唐玄宗时期, 赐酺次数甚多, 各大城市都会向宫廷献上层层筛选上来的乐舞节目, 其中不同形式、不同曲目的剑舞表演就是经常从民间进贡给朝廷的节目之一。另外还有一些民间庙会也会不时上演剑舞表演。总之, 源自民间的剑舞在唐代仍然散发出持久无限的生命力。

四、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著名剑舞

唐代汇集了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艺术精粹, 从而形成了中国封建历史上少有的文化艺术百家争鸣的盛大局面。剑舞在这种有利的局面下也是大放异彩, 创作出了众多有代表性的著名舞蹈, 例如《邻里曲》、《剑器浑脱》、《西河剑器》等[3]。

《邻里曲》是用一首乐舞的配乐之曲改编而成的一套剑舞, 该配乐的原名即为《邻里曲》, 因而改编而成的剑舞也沿用了此名。这段剑舞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都颇受欢迎。《剑器浑脱》是由《剑器》和《浑脱》两种原本风格迥异的乐舞糅合而成。其中《浑脱》来自西域, 其配乐热烈雄壮;而《剑器》是传统的中原剑舞。两者的融合既是一种艺术创新, 又是唐代中外文化交融的一个成功范例。《西河剑器》是在吸收甘肃西河地区民间武术和舞蹈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一套极具民间色彩的剑舞, 也是梨园中公孙大娘最擅长、也是常表演的剑舞舞蹈。

摘要:唐代剑舞是中国古代剑舞发展的集大成者, 探究唐代剑舞的历史发展对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民族文化遗产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唐代,剑舞

参考文献

[1]张军.中国古典舞之剑舞[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2]王克芬.中国舞蹈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4.

溯源学习法 篇5

南宋大学问家朱熹有句脍炙人口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深刻地揭示了世界万物之间源与流的关系。

清朝著名学者戴震,从小就养成勤奋好学的读书习惯。有一次,私塾的老师在课上给学生讲授《大学章句》。在讲完“大学之道”后,塾师解释说:“这一章叫《经》,记载着孔夫子的话。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述的;下一章叫《传》,记载着曾子的见解,是由曾子的学生执笔写了的......”。小戴震听完,站起来问:“先生,你根据什么说《经》是孔夫子的话,由曾子记述的呢?又根据什么说《传》是曾子的见解,由他的学生执笔写下的呢?”

“这是朱老夫子朱熹注释的呀!”塾师振振有词地回答说。

“朱熹是什么时代的人呢?”戴震接着又问。

“宋朝人。”塾师随口便答。

“那孔子、曾子又是什么时代的人呢?”戴震穷追不舍。

“春秋战国时代人!”塾师沉下脸来,有些不高兴了。可是戴震依然不慌不忙地说:“先生,春秋战国时期与宋朝大约相距两千年,朱熹又是怎么知道两千年前的事呢?”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塾师哑口无言。他望着眼前这满脸稚气的小孩,一种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赞不绝口地夸奖道:“这孩子肯动脑筋,可真不简单啦!将来一定有大出息。”塾师的预言果然应验了,戴震后来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大学者。

戴震这种读书方法就是“溯源读书法”。所谓“溯源读书法”就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对所接收的某项具体知识的出处或源泉进行认真的探索和追溯,从而掌握该知识的整个体系,特别是它产生、继承和发展的线索。“溯源读书法”也叫“寻流溯源读书法”,是一种纵向挖掘式的读书方法。

追本溯源:P2P借贷的本质及发展 篇6

自兴起以来,P2P借贷行业迅速积累起大量用户。从整个金融行业来看,这个新兴的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对多数投资者来说,P2P借贷这一投资工具已不再陌生,但从频繁发生的跑路、倒闭等负面事件中可以看出,这个市场充斥着浮躁和不理性。一个行业想要真正走向规范和成熟,必须经过不断的洗牌和优胜劣汰。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只有真正看清P2P借贷的本质,才能更好地享受这种金融工具所带来的福利;对从业者来说,只有对P2P借贷的逻辑进行深入探究后,才能真正融入其中,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

P2P借贷的本质

P2P借贷(peer to peer lending)是由P2P借贷服务平台作为信息中介,居中撮合借款人和投资者实现点对点小额借贷交易的一种金融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存在着3个主体:借款人、P2P借贷服务平台(简称P2P平台,或称P2P公司)和投资者。借款人有资金需求,投资者有投资需求,P2P借贷服务平台居中撮合。

P2P借贷的运作流程通常为:首先,由借款人提出需求,并由借款人或P2P借贷服务平台将借款信息在平台上发布、展示;随后,投资者根据平台上发布的借款信息判断是否投标及投标金额的多少,如若投标,则由投资者将资金转入平台指定的由第三方资金托管账户,并在满标后转给借款人;最后,借款人按照约定的还款期限和方式把资金(包含投资者的本金、利息和平台的信息服务费)转给平台指定的第三方资金托管账户,平台在按照预定扣除一定的信息服务费后转给投资者。也就是说,先有借款人,后有投资者,在此过程中,P2P借贷服务平台仅作为信息中介存在,不可形成资金池。一个典型的P2P借贷的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

在该模式中,存在一个中间服务方——P2P借贷服务平台,其主要为P2P借贷的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信息价值认定和其他促成交易完成的服务,但不作为借贷资金的债权债务方。具体服务形式通常包括借贷信息公布、信用审核、法律手续、投资咨询、逾期贷款追偿及其他增值服务等。

P2P借贷服务平台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其中线上是主流模式和基准模式。P2P线上平台又称为P2P网贷服务平台(以下简称P2P网贷、网贷平台)。在理论上,由于网贷平台的信息收集成本较低,可以服务于更为小额、零散的融资需求。

P2P借贷的发展历程

诞生于中国唐宋时期的标会和尤努斯于1983年创办的格莱珉银行,虽然从不同角度代表了P2P借贷的某种重要渊源,但都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P2P借贷。2005年3月,全球第一家借助互联网的“点对点”借贷平台Zopa上线,P2P借贷时代真正到来。2005~2015年,P2P借贷服务行业十年发展不平凡,图2可以看到近十年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大事。

我国P2P借贷行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如图3所示。

起步和探索期(2006~2010年)

2006年5月,宜信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P2P借贷性质的公司。2007年6月,拍拍贷在上海成立,让很多敢于尝试互联网投资的投资者认识了P2P借贷的主流模式——线上平台(即P2P网贷服务平台),其后一部分具有创业冒险精神的投资者随之尝试开办了P2P网贷服务平台。截至2010年年底,月成交额约1亿元,有效投资者仅数千人。

快速发展期(2011~2012年)

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及民间借贷的火爆,P2P借贷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一些具有民间线下放贷经验同时又关注P2P借贷的创业者开始尝试开设P2P平台。截至2012年年底,国内P2P借贷服务平台迅速增加到200家左右,月成交金额约30亿元,有效投资者在4万~6万人。

快速扩张和风险爆发并存期(2013~2014年)

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由于2013年国内各大银行开始收缩贷款,很多不能从银行贷款的企业或者在民间有高额高利贷的借款人从P2P借贷服务平台上看到了商机,P2P借贷服务平台以每天1~2家上线的速度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年底,平台数增长到约1500家,月成交金额在300多亿元,有效投资者约110万人。

规范调整期(2015年以来)

赣南宁都采茶艺术溯源与发展 篇7

位于江西赣南的宁都县是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之一, 这里素有“文乡诗国”、“歌舞独特”的美名。宁都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可谓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又属纯客家县份, 历史文化深厚丰富, 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盛行, 形成了相当独特的宁都特色文化, 如:明末清初出现的宁都采茶戏和宁都道情均列为全国地方戏曲的独立曲种。悠久的历史, 也同时产生了优秀的文化现象, 如文乡诗国、孙氏五贤、两个状元、两个才女、宁都三魏、易堂九子等等。赣南的客家先民孕育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艺术, 传统戏剧源远流长, 传统的地方小剧种有名扬海内外的赣剧、采茶剧、客家傩舞、桥灯舞、马灯舞等。其中宁都客家采茶戏吸民间艺术之养料, 采中原及其它剧种之所长, 经长期交流和相互影响, 逐步从三角班演变到半班、半整杂乃至行当齐全, 剧目、音乐丰富的大班, 现已列入全国320多个独立的地方剧种之一, 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宁都客家采茶戏由于来自民间, 语言朴实生动, 表演形象逼真, 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表演上, 男角以高步、矮步、方步和旦角的碎步、方步、快碎步为基本步法。表演组合程式多种多样, 如洗马、舞扇、梳妆、刺绣、出入门庭和生产劳动等。生、旦均画清脸, 彩旦加画“蜘蛛”, 小丑鼻上画白色蝙蝠或蜻蜓。宁都采茶戏是全国320个地方戏曲剧种中独立的地方剧种之一, 它和赣南采茶戏、东河戏、兴国赣剧南北词并称为赣南土生土长的四大剧种。

宁都采茶戏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它的形成主要经历过了三角班、半班、半整杂、大班四个历史阶段。宁都采戏茶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一百八”, 即180年的历史、180种曲调和180个剧目。其中“三角班”是在民间茶灯和茶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约兴起于乾隆年间, 角色行当最初由一个人演唱小曲演变到结合民间歌舞, 表现生活内容的单台歌舞, 后受宋元杂剧影响, 加入了插科打诨, 开始发展成有简单情节的“一旦一丑”对子戏表演, 进而又因剧情需要, 根据民间茶灯“两茶女、一茶童”表演形式改革为“二旦一丑”的三小戏。三角班阶段队伍规模较小, 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种角色, 故称为三角班。三角班主要以裙子戏 (因演员在表演时腰间系一条白布围裙而得名) 和笼子戏 (因演员挑杂货笼或背小箱上场演出而得名) 为主, 因其能演出一些有故事情节、有人物性格的生活小戏, “半班”是在三角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道光初期, 号称大班的东河戏、宜黄戏、湖南祁剧进入宁都, 并得到人们的喜爱。宁都三角班艺人深感自己的演出形式单一和局限, 已不适应观众审美需求, 遂转向大班学演整本戏和连台戏。由于大班戏故事情节复杂, 人物众多, 只有突破三角班固有的表演形式, 根据剧情需要增加人物行当, 于是逐渐有了“净、末、生”等行当的出现, 加上原来的“生、旦、丑”形成了构成大戏要素的“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清道光中叶时, 宁都三角班已能演出《落马桥》《青龙山》等人物较多的整本戏。班底规模已处于大班与三角班之间, 所以被人们称作为“半班”, 但半班仍只以演小戏为主, 整本戏为辅, 即折子戏较多, 袍带戏较少, 裙子戏作配料。清道光初 (公元1821年以后) , 由于东河戏、宜黄戏、吉安戏等“大班”风靡一时, 客观形势要求三角班突破固有形式, 上演较繁难的剧目。道光中叶 (约公无1835年前后) , 宁都三角班已能演出《落马桥》、《青龙山》、《山伯访友》、《山伯送友》等采茶形式不能胜任的剧目。班社规模起了变化, 处于大型 剧种与小型剧种、大班与三角班的中间状态, 群众称之为“半班”。半班的剧目, 从原来只演生活小戏, 发展到能移植、改编、创作演出大型正剧、悲剧及少量宫庭戏、公案戏、神话戏等。半班的班社以福祖班、福顺班、胜利班、较具规模, 其它班社多为临时组织。而“半整杂”阶段约始于清光绪初年。当时进入宁都的大班祁阳戏班, 在封建统治者的摧残下, 被迫解散, 其中部分艺人为了糊口, 走上了与宁都半班艺人合作演出之路。这个时期, 两类剧种同台演出, 既演民间故事剧, 又演宫廷戏和公案戏, 两类剧目各演半场, 有时则互相串演, 这种大班、半班同台演出形式被人们称之为半整杂, 是一种举世罕见的演出形式, 它使宁都半班从季节性、串堂性演出发展成为职业性质的专业演出。半整杂是宁都采茶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它为大班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宁都采茶戏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特征

(一) 诙谐滑稽而幽默风趣的表现形式。

宁都采茶的基本动作形态有五百种之多, 大致有这几种类型:象形动作、情绪动作、特技动作、造型动作、虚拟动作、 姿态动作、装饰动作、生活动作等, 这些动作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形态。而其中又以丑中见美的矮子步, 独具一格的单袖筒和千姿百态的扇子花是其最具特色的三大动态形式和表现技巧, 这些形象十分独特的动作皆来源于劳动生活, 对采茶歌舞的风格特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矮子步”, 矮子步一般表现上山、下坡的动态, 它是天下戏曲中绝无仅有的, 每个动作都在双腿保持半蹲或全蹲的姿态中进行, 动作来源是根据上山曲腿, 挑担压肩时的形体而创造出来的。“老虎头、鲤鱼腰、双手峨眉月、下身轻飘飘、腰腹稳紧住、膝头定三桩”等动作形态特征构成了宁都采茶矮子步的最独特形态特征。“单袖筒”不同于其他剧种常见的水袖, 而是左衣袖加长, 用以甩耍挥舞, 与右手耍扇配合身段表演。它是由摘茶动作演变过来的, 右手摘茶, 左手持毛巾擦汗, 时而遮阳, 时而作茶蓝。它的动律特点以甩为主, 甩的同时不用脱离矮子步, 要从中心甩出来, 而且是大幅度的甩, 甩得越大, 袖花就会越漂亮, 单袖筒用以抒情和表意, 虚实相济, 在表演风格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扇子花”是采茶戏中一种比较有特色的舞蹈动作。艺人们说:“采茶没扇子, 等于吃饭没筷子”, 可见扇子在采茶歌舞中的重要作用。扇子花有“单扇花”、“双扇花”, 单扇男女通用, 双扇主要用于女角, 以扇带袖, 以扇助扇, 融合巧妙, 具有婀娜流畅, 动若行云, 静似玉仙的特点。正如艺诀中的要求:“扇花变化在于手, 力在手腕见于烽, 左甩袖筒右摇扇, 十指牵着两臂走。”采茶舞蹈的扇子花, 其摹形拟态与许多民俗舞蹈或民间乡戏中的用法相类似, 有避风、遮日、扑蝶、闻花之说, 但却在扇花指法上别具一格, 分为二指、三指直至五指的不同甩法。

(二) “三腔一调”独特的音乐曲牌体。

歌离不开舞, 舞也离不开歌, 有什么样的歌, 就要有什么样的舞蹈与之相配合。赣南宁都采茶是在地方小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舞蹈表现形式, 与赣南采茶戏及地方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宁都采茶音乐轻松活泼、优美抒情, 除唢呐伴奏外, 绝大部分是勾筒的正反弦, 并在过门加了打击乐, 音乐属曲牌体, 每个节目均由一些不同的曲牌连缀而成。传统曲牌共有280余首, 根据曲牌其来源、风格、弦路、调式、使用情况等, 已分成“三腔一调”, 即“茶腔”、“灯腔”、“路腔”“、杂调”四类。“茶腔”是赣南宁都采茶戏的主要声腔 , 它节奏明快、优美抒情 , 特别适用于叙事抒情 , 如“斑鸠调 ”、“打鞋底 ” 、“ 牡丹调 ”、“上山调”、“割韭菜” 等。“灯腔” 则高亢浑厚 , 粗犷热烈 , 且较有戏曲味 , 特别适用于抒发人物振奋和乐观向上的情绪 , 渲染炽热的气氛。而“路腔”活泼轻松、 诙谐风趣 , 更适用于行走时的载歌载舞的表演。“杂调”顾名思义 , 则是借鉴或引用了本地或外地剧种的一些优美曲调、山歌等, 在戏中偶尔用之 , 更充实和丰富了采茶戏的音乐曲牌。另外 , 在赣南宁都采茶戏的唱腔曲牌中 , 衬词也被广泛运用 , 如“里格” 、“都”、“介只里格”、“呃”、“叻”、“介只格”、“叽哩咕噜咕噜叽哩”、“哎咳呦”、“哟嗬喂” 、“哪嗬嘿” 、“衣呀衣子哟” 、“且当且”等等 , 这也是宁都采茶戏唱腔的一个显著特色。当地的民间音乐也极为丰富, 如山歌、号子、灯歌、小调、风俗歌等, 音乐刚健粗犷而又清新动听, 高亢激越而又朴实平易, 广为流传, 深受人们的喜爱。赣南宁都采茶舞的音乐优美动听、轻快活泼, 有这浓郁的山野田园风味, 和舞蹈水乳交融, 构成了采茶歌舞和谐统一的整体。

(三) 别出心裁的服饰和独具一格的道具。

据一些史籍记载, 现在的宁都采茶舞蹈最初是由茶蓝灯发展起来的, 这是一种独幕的乡间舞蹈, 它在发展中历经岁月的磨打, 因为舞蹈动作的形象化, 表达意思入目三分等特点使得赣南宁都采茶舞蹈在爱情扭曲的封建社会被封建官府称之“难登大雅之堂”的舞蹈, 乾隆年间随着采茶戏的禁演, 宁都采茶也逐渐衰落, 这样的形式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后, 宁都采茶终于迎来希望的曙光, 建国后, 宁都采茶越发兴盛。因此可以看出宁都采茶是有丰厚的客家文化底蕴、质朴的民俗民风的乡间舞蹈, 它的独特服饰“头戴一把抓, 身穿三花衣, 腰系白堂裙, 下穿灯笼裤”形成了赣南宁都采茶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宁都采茶舞蹈有很多独特之处, 就连道具都是别具一格。一般戏剧中的水袖都是成双成对、斯斯文文, 唯独宁都采茶中, 只有一个左袖筒, 但它却创造了众多舞蹈术语。如抓袖、搭袖、背袖、遮阳袖、绕扇袖、腋下袖、凤尾袖、穿针引线袖、花篮袖、上抛、下甩、缠腰、绕膝、侧卷翻飞……。

(四) 采茶独特的动作形象性、独创性和高超的技艺性。

“形象性”, 采茶艺术主要是用人的肢体语言来作为表现手段的。宁都采茶的动态语汇非常的丰富, 基本动作就有500多种, 而且这些动作都是极具形象性。如:种茶、卖茶、锄地、砍柴、挖笋、打猪草、盘花生、补皮鞋、磨豆腐、打铁、卖杂货、打鞋底、梳妆等形象的舞蹈动作, 就是对生产、生活的一个直观模拟, 然后再借助服饰及在劳动生活常用来煽风和煽茶的扇子, 载歌载舞。宁都采茶中不同的舞扇也展现出不同的形象, 如:摘茶时的“平端扇”、绣花时的“托簸扇”、摸黑时的“探路扇”和炒茶时的“搓手扇”等。“独特性”, 其典型的独特动作有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 这是宁都采茶艺术的一大特色。宁都采茶的矮子步的形态就是赣南茶农平时上山采茶时登山时半蹲的外形和模拟在茶丛里摘茶及在茶棚里炒茶的综合提炼, 很形象的刻画了一个茶农劳动时的景象。单袖筒也是采茶当中的一大具有形象性的动作, 它区别于其他戏曲舞蹈的双袖起舞的对称格局, 具有很强的草根形象。“独创性”, 任何美的事物都会有自身的独特之处, 赣南宁都采茶也不例外。在宁都采茶中老艺人们以独特的思维结合劳动生活中的凝练, 以人体的肢体为手段创造出那流动舞蹈的独特艺术之美, 因为宁都采茶的老艺人们敢于创新, 把原本直立可以完成的舞蹈动作加以创造, 惟妙惟肖的把赣南劳动人民的劳动特色和分工反映在舞蹈中。舞蹈中用“矮小”的舞蹈形象反衬出赣南男子高大的形象, 使舞蹈人物性格更加突出, 舞蹈风格更加诙谐幽默。“单袖手”也是赣南采茶舞蹈富有创造力的典型, 不但颠覆传统戏曲舞蹈女旦的专用技巧, 让水袖出现在男角身上, 不仅仅如此, 宁都采茶舞蹈敢于打破常规, 颠覆美的传统, 出现左手甩袖, 右手舞扇。这些创新, 我们都不得不佩服富有创造力的先辈们。“技艺性”, 宁都采茶舞蹈属于戏曲舞蹈, 通过演员技艺性的演绎, 不同的舞台形象鲜活的呈现出来。赣南采茶舞蹈的技艺的体现, 如“矮子步”的“稳中带活”“, 单袖筒”的“柔中带劲”, “扇子花”的“变中有律”, 再配合表演等和演员在把握人物性格时的表情、眼神的运用, 这就要求表演者做到“手帕空中舞, 双扇如飞轮, 板凳见功夫”。

参考文献

[1].赖子民, 饶纪洲.粤北采茶戏概述[M].韶关市文化局出版, 2001

[2].汪人元.现代戏曲音乐的发展[M].上海:上海戏曲出版社, 1993

媒介素养:美国的发展和国际溯源 篇8

2000年7月来自五个州的学生齐聚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发起了全美第一个制度化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生教育方案。

一直以来,媒介素养教育只是本科教育阶段媒介研究的一个不起眼的领域。直到1995年9月,阿巴拉契州立大学与其他机构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媒介素养教育会议之后,媒介素养教育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关注。那次会议吸引了来自30多个州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者,以及来自英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领域优秀的领军人物参会。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后来在洛杉矶(1996)、科罗拉多泉市(1998)、圣保罗(1999)以及奥斯汀(2001)等地举办的媒介素养教育会议奠定了良好基础。

齐聚于阿巴拉契亚州的学生们在2000年夏秋两季进行的实践活动显示了美国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自选和导师指定的方式完成的一系列研究论文和研究项目。包括研究在英国媒介素养教育指导方针及框架中经过发展和得到证明的核心要素及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媒介再现、媒介语言、媒介受众(尤其指儿童和少年),当然还包括受到争议的媒介效果。教师给学生分配的任务与媒介教育的核心内容息息相关。这些任务包括对烟酒广告的分析(出于保护和防御目的)和对广播新闻的分析(出于培养的目的),教师还要求学生运用“场面调度”的概念去解析一个动画片内容或一些电影剪辑的内容(出于审美和欣赏目的)。案例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青少年性问题与大众媒介和媒介与少数族群的关系问题。

如要深入理解媒介素养教育,必须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起源及在其他国家中的传统。一些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已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公立学校课程。但不同国家、不同学校间还存在媒介素养教育在目标上的差别。媒介素养教育不是保持现状或简单地进行文化传递,而是能使人能质疑文化并最终变革文化的工具。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很典型的一点是将学生对大众媒介的学习和学校学习同样视作走向社会化的途径。通过应用同一批判性指标,学生可以在课本、软件、网络新闻等中发现哪些内容是中立的哪些是偏见,或者思考哪种媒介的特征或属性最能够吸引年轻学习者或受众。

二、澳大利亚式

在阿巴拉契亚州的学生们努力实践他们的媒介素养计划的同时,十七八岁的澳大利亚高中生们正准备他们的期末考试。通过维多利亚教育证书(VCE)的培训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传统的英语环境和媒介节目中学习和探索媒介的内容。大约25年前,澳大利亚的青年教师队伍中吸纳了第一届媒介素养教育本科毕业生,而阿巴拉契亚州出现的媒介素养教育倡导者便是这些人中的一部分。

正如维多利亚研究学会的文件所表达的那样,澳大利亚媒介教育的基本理念至少使媒介教育的目标变得清晰。在2000年到2004年度指导方针中,维多利亚教育证书委员会声称:“媒介对人的生活有很重要的影响,它们影响人们的消遣方式,帮助人们形成认识自我和他人的方式,在人们形成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和民族的身份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Victorian Board of Studies,1999)

尽管有时媒介素养被认为是一门易学的学科,但是任何对维多利亚式标准的客观思考都会证明这些标准是很严格的。两个小时的测验可分为四个部分:叙述、媒介制作和设计、社会价值和媒介影响。其中前三部分是简答题,第四部分是论述题,而题目每年都有变化。

测验的叙述部分包括:对观点、人物的发展以及视觉形像的探究。在研究媒介及社会价值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弄清媒介中的“生产与消费”关系,并从媒介文本是如何支持或挑战社会价值观和制度的角度来研究媒介文本内容。

尽管澳大利亚教材中的概念和技巧是许多美国师生所熟悉的,但在过去,这些概念和技巧只被限定在高等教育领域以及诸如传播艺术或广播新闻等院系。简而言之,在美国,大众传播学科还未在公立学校课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美国传媒教育的进展与不足

而今,被大多数美洲人甚至是北美洲人都普遍接受的媒介素养的定义是“一种能够解码、分析、评估与制作不同形式传播信息的能力”(Carnegie Council on Adolescent Development,1992)。这一定义是在1992年那次由阿斯本研究所举办的全国媒介素养教育顶级学者会议中达成的一致共识。

在北卡罗莱纳州,这一定义的内涵在信息技巧的指标中有明显规定:“纯粹的大众媒介信息和各种各样的媒介模式,对于学习者过滤、阐释、筛选信息和媒介信息是一种挑战。学习者应该要在学习、作决定及解决问题时懂得去获取、评价、使用和传播信息。”(North Carolina Departm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1992)

20世纪90年代这十年以来,受到加拿大同行们的巨大鼓舞,美国的媒介素养倡导者们开始加强扩展这一学科在人们中的影响力,这其中包括一些享有盛名的研究机构及个人。曾任美国教育部长的理查德·瑞利和美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部部长的当娜·莎拉拉公开表示支持和赞同媒介素养教育事业。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曾做过一期媒介素养的专题:“人类新的基本素养?”同时,在美国广播公司晚间新闻主持人皮特·詹尼斯也曾经在自己的节目中介绍过媒介素养。

1995年,卡内基青少年发展委员会出版了《大变迁:为青少年通往21世纪作准备》的报告。该报告中称道:“学校应该做好促进媒介素养发展的引介性的指导工作及活动”,并且认为媒介素养“可以保护青少年免于香烟广告、酒精广告、带性引导的广告或垃圾食品广告的强大危害。”

1995年,人们对媒介素养教育功用的认识有很大的进展,即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儿童对负面影响具有免疫能力,这一进步要归功于全国毒品防治政策办公室在白宫主办的一次全国性会议,这次会议召集了媒介素养教育活动领导人士以及防御/危害预防社团的专家。媒介素养教育将最终作为每年白宫发布的毒品控制国家声明中的内容成为国家政策实施的一部分,并要求要“培养青年人面对无论是商业或是娱乐信息,都要用批判的眼光分析媒介信息。” (Office of National Drug Control Policy,1995)

就在科罗拉多州哥伦比亚高中校园枪击事件发生不久,当时的美国教育部部长理查德·瑞利就宣布美国教育部中小学教育科将拨款100万美元用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计划。全国艺术捐赠中心与美国教育局联合出版读物更明朗化与实施媒介素养的途径。他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将帮助学生 “减少他们认为可以通过暴力解决问题的机会。”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0)

受国外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启发,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运动根源于这个国家清教徒式的方法传统,这一传统伴随着“道德恐慌”和对媒介信息和媒介受众简单化的理解。大卫·帕金翰是这些方法的强烈批评者,他说:“美国的媒介素养研究经费经常来自于精神健康领域的资金,这意味着这些问题主要被视作是病理学上的问题。”(Children Talking Television,1993)

许多出于保护意图实施传媒教育的人士往往把精力主要放在监控媒介信息上,虽然他们的用意毫无疑问是好的,但却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受众或消费者理解媒介信息复杂的方式上。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我们把“媒介素养”这个词中的“媒介”二字去掉时,我们会发现,正如同布鲁纳所说的那样,这一学科领域素养形成的过程本身始终就是“意义建构”的过程,甚至更为复杂。

四、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演变的方式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领域最坚定持久的力量之一是英国电影学院,他们已经开发了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发行了大量相关出版物,同时还进行了媒介素养的师资培训。英国电影学院在该领域一个起主要推动作用的人是凯瑞·巴扎盖特。她曾经给澳大利亚的《地铁教育》写稿,提示了发生在她家乡媒介素养教育有点近乎精神分裂的状况。她写道:“英国是一个以媒介素养理论和实践高度发展而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国度”,她同时也认为在国内,实施这一领域的前沿阵地情况并不乐观,她写道:“在许多地区,媒介素养教育被当成是没文化与低水准的代称。仍有一些政客潜伏在暗地里等着谴责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愚蠢而微不足道的选择。”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发展初期,我们在看到别的国家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的时候多少带有嫉妒心态。但仍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家自身也认为自己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置于其学校系统中相对安全的位置(如果不能称作“地位”的话),要理解这一点,也许我们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关注这些国家媒介素养教育所走过的发展阶段。

1. 保护主义的媒介教育

媒介教育的早期方法基本上是预防的。他们把媒介看作害人的东西,把易受影响的观众,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看作受害者。“媒介教育是反对媒介的教育,将媒介的操纵本性与真文化的永恒价值相比较——这在文学中有极好的体现。”(Masterman,1995)。

2. 作为流行艺术的媒介教育

20世纪60年代以及70年代,这一方法受到在流行文化环境中长大的一代年轻教育者的推崇,因此他们准备把媒介教育放到教育中的一个合适的位置上,而不仅仅继续给予印刷媒介特权。这一趋势在澳大利亚也很明显,20多岁的教师剧增,他们与电视、通讯卫星、口服避孕药、嬉皮士、越南征兵,当然还有毒品相伴到来。他们所重视的文化开始找到进入课程的途径。特别是在英国,仍然潜藏有保护主义者的态度。这很大程度上通过品味表现出来,通常意味着将中产阶级教师的品味凌驾于不被工人阶级学生接受的的品味之上。

3. 符号学与媒介教育

一种更有意义的、民主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媒介教育方法在20世纪70—80年代之间开始出现,这主要是符号学做出的贡献。媒介语言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媒介语言,媒介意义得以产生或对社会关系和现实进行协调。在这一过程中,是什么权力关系在产生作用?看到的是谁的图像?听到的是谁的声音?谁的声音被压制?马斯特曼说,实际上,媒介再现物这一思想已成为“媒介教育的支配性概念”(Masterman,1995)。

进入新世纪,英国媒介教育在英国电影学会的带领下成为先锋。“在课堂上制作电影素材和活动图像”构成媒介学习的一个更加多学科化的途径(British Film Institute,1999),并更加强调素养。这份报告呼吁“教育决策者对活动图像的新态度”,提出“批判的创造性的活动图像技巧将成为21世纪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British Film Institute,1999)。它使这种教育从公立学校教育与世隔绝的状态中脱离出来,报告中还建议采用综合的、遍布全社区的设施例,如电影院、图书馆和博物馆等。

报告发现信息与娱乐工业技术的趋同,并呼吁媒介专业人员和媒介教育者加强合作。他们声称,大众媒介和媒介教育的工作培育了“民主进程中所必需的了解情况的公民”(British Film Institute,1999)。

4. 回到美国:杯子是半空的还是半满的?

对媒介教育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方式的理解已深深的影响了阿巴拉契亚州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方式。这所大学将媒介素养置于大量的院系和领域中,包括课程和指导、图书馆科学、社会研究、健康教育以及语言、阅读和其他课程。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主要阶段——保护、甄别和赋权已经与传统的和逐渐形成的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相联系。然而,媒介素养的复杂性总结为三个词的想法过于简单,但这些词语的精神和意义总能在学科带头者的语言中找到。例如大卫·帕金翰的著作,在准备和愉快的概念之间建立了强有力的联系。他说,更需要关注的是“媒介如何更有效地使儿童具有成年公民的责任做准备”(Buckingham,2000)。

帕金翰警告那些希望通过使儿童免受烟草或酒精广告的侵害而保护儿童的人。他说,过多强调对广告的认知过程,没有考虑到在媒介与年轻消费者之间“表达的、情感的或象征的”方面(Buckingham,2000)是冒险的。他认为,要教年轻人认识到广告是一种操纵的形式,通过揭示媒介使用的工具和技巧来对媒介去神秘化,而不要排除他们从广告中获得的愉快和享受。

美国媒介素养倡导者完全有理由对媒介素养的未来持乐观态度。2001年7月,威斯康星州批判性思考研究中心已持续六年将媒介素养纳入它的“促进未来”工作计划。全美中学协会发布俄勒冈州波特兰市2002年会议的征文启事。2001年8月,白宫组织会议探究媒介素养与信任为本的教育之间的关系。

阿巴拉契亚州大学首先提供在线的媒介素养课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生并受到好评。通过吸引塞浦路斯和菲律宾的学生,这一基于校园的课程向国际化发展。加拿大媒介素养协会的创始人巴里·邓肯来到阿巴拉契亚州大学提供名为“全球问题与媒介素养”的课程。

媒介素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专业性组织的指南中和许多州所制定的标准中。例如全美传播协会发布了幼儿园到12年级的“听说与媒介素养”能力综述。

加利福尼亚州教育局英语语言艺术工作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达成的目标包括:“鉴别、分析、批判媒介信息中的说服技巧”并“将媒介看作信息、娱乐、说服和文化传送的源泉加以分析”。在这个州,社会研究指南要求学生“探索广播和电影的发展轨迹和效果”以及“它们在世界范围文化扩散中的角色”,并“就媒介对美国政治生活的影响进行评价、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立场”(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0)。2001年3月,威斯康星州将媒介素养引入州社会研究标准中。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全美中学的报告《2000年历史转折点:21世纪青少年教育》(Jackson and Davis,2000)。我们对它没有认识到中学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表示失望,报告的索引中没有提到电视、广告、视频游戏、电脑、流行音乐或媒介素养。这份报告没有考虑先前卡内基的两份报告——《决定性选择》和《巨大转变》中已经明确承认的媒介及其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

德克萨斯州教育局的出版物《英语、语言艺术和阅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或许是最重要的正面提出媒介素养的州文件。这份方针特别提出观看与再现标准。文件期望学生:

●研究媒介再现或制作的来源,比如谁制作了媒介产品,为什么制作;

●认识到视觉和声音技术或设计如何在诸如特效、编辑、镜头角度、脸部特写镜头、顺序和音乐的媒介中传输信息;

●认识到夜间新闻、新闻杂志和纪录片的类型,确认每种类型的特性;

●考察媒介对于构建他或她自身对现实观念的影响。

这些期望使所有担心媒介素养运动会把自身的教育成果拱手让给保护主义者的人看到了希望。但是,仅仅存在这些标准并不足以保证确实会在课堂上进行教授。许多教师表达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教学座右铭:“考什么教什么”。

如果这项运动的目标是将媒介素养纳入美国公立学校以使其制度化,那么很可能要付出许多代价。在2000年3月电视与儿童国际峰会的主题演讲中,赖恩马斯特曼对英国媒介教育的成功与失败进行了反思。作为主考官,马斯特曼看到了许多大学生对A级媒介考试的反应。虽然媒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进行批判性的调查和深入思考,但结果却有很大不同。

马斯特曼经常告诉他的听众,学生们“受到训练并做功课,服从于教师的灌输和指导”,其结果是“死记硬背、拾人牙慧以及毫无创新的答案”代替了个人的回答。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发展“能够独立思考,而非仅仅像我们一样思考的”学生。记忆性的回答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似乎阻碍了与文本的密切衔接”(What's Really Wrong with Media Education,2000)。

当德克萨斯州开始将考试引入媒介素养的时候,人们想知道这一过程会促进还是会阻碍媒介素养运动。如果英国的考试过程严重地局限了学生的反应,那么在美国,又将会发生什么呢?(Common Sense Foundation,1999)。

德克萨斯州实施的测验已经显示出损害了“教育质量以及贫困的和少数族群学生的机会”(Smith and Fey,2000)。媒介素养能在道德上、伦理上和理性上附合这一过程吗?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媒介素养的核心是对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权利关系的基本考察。如果媒介素养仅仅把这些问题集中在媒介工业上,而不考虑全美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所体验的权利关系,那么它就是虚伪的和不负责任的。

不幸的是,在美国教育的主流课程中,教师经常没有发言权。研究者作出结论:“教师在争论中并不被看作知识渊博的化身”(Smith and Fey,2000)。于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危险就在于,它的成功也为教师带来了更多的负担和强迫性,教师要面对大众、政要和大量课程对他的要求。

约翰·彭金特对全世界媒介素养成功案例的研究明确表明,其他国家的媒介素养是作为草根运动让教师领导而不断发展的。但在美国,虽然许多教师为媒介素养而兴奋,可制度上的回应与指示正把媒介素养变为了自上而下的运动。其结果很可能是教师对媒介素养的体验是肤浅和不深刻的。这一过程否认了教师的所有权和自治权。

在阿巴拉契亚州大学,我们得知一个较好的途径:在我们与教师和学生的工作中,我们试图将这一过程个人化;我们告诉他们,是时候将“我”置于“媒介”中,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我们生活中的媒介清单,通过认真考虑我们每天与媒介的互动来发展和延伸我们对媒介素养的理解了。正如帕克·帕默在《教学的精神》中告诉我们的,“当我不了解我自己的时候,也无法理解我所学的学科……那些隐含于学科最深处的个人意义。我只能站在远处抽象地去了解它……优秀的教学需要自觉的学习”。

摘要: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尽管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已经在课程框架上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且赢得了颇具威望的学者和机构的赞赏。作者追根溯源,参照澳大利亚、英国及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探索在全美实施包括师资培训在内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多学科途径。

现代图书馆宏观层面发展模式溯源 篇9

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发展以上世纪80年代为界, 可划分为强制实体管理和自愿虚拟管理两个阶段。

一、强制实体管理阶段

其特征是图书馆组织设有各个级别的实体管理机构, 该机构根据组织整体发展需要而制订出一定的发展规划, 并强制组织成员贯彻执行。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便于加强集中管理, 形成整体规模, 但这一模式的弊端——僵化保守, 疲于应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世界交流的广泛扩大而日益显著。美国的“法明顿计划”和“全国采购和编目计划”的终结便是该模式弊端的最好佐证。法明顿计划 (Famington Plan) 始于1948年, 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等50多家图书馆联合发起。

主要内容是:每个图书馆需要购置不少于两份的外国政府的出版物, 并且需要加入《全国联合目录》, 图书馆用户以图书馆间互相借阅及馆际互借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当时从理论上本想建立全国性复制率低、保障性高的文献资源及专业性的收藏中心, 用户通过馆际互借实现资源共享。但在实践中, 美国感受到通过这种方式并没有降低成本, 反倒是在人员及资金方面给美国政府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超过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因此, 1996年开始的美国用NPAC计划取代法明顿计划。

NPAC计划的基本做法为, 由LC在美国以外的24个主要国家及地区建立编目中心和海外采购, 在当地进行采购, 充分利用该国现有的资源进行编辑, 后通过空运将这些图书及记录运送至LC, 再统经加工后, 编制至《全国联合目录》, 实现国内的资源共享。这样的方式降低了成本, 也缩短了时间, 同时缓解美国国内对外国文献的需求。但无论是哪种计划,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 随着美国自身经济政策的变化, 政府对图书馆财政经费的缩减, NPAC计划也因此倒闭, 并宣告结束。

二、自愿虚拟管理阶段

自愿虚拟管理阶段其特征是图书馆组织不设立实体管理机构, 组织成员自愿加入并自觉遵守组织协议, 共同维护组织利益。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充分体现整体利益, 减少部门色彩, 增强组织成员活力, 从而促进整个资源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的典范便是OCLC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 联机计算机中心。

OCLC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早、信息资源最为丰富的图书馆网络, 其前身是于1967年成立的美国俄亥俄学院图书馆中心 (Ohio College Library Center) 。该中心由俄亥俄州54个院校的图书馆自发联合起来, 以发展一个协作的、计算机化的地区性图书馆网络为目标。由于该中心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参加该系统的成员馆逐年增多, 用户终端遍及世界各地, 原有名称已不能反映实际。于是, 1981年易名为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OCLC) , 并沿用至今。它是一个非营利的图书馆计算机服务与研究组织, 其总部设在美国的俄亥俄州, 主要通过因特网向成员馆及其他组织提供各种处理过程、产品和参考服务。OCLC的现行管理体制是1977年开始采用的, 由理事会和用户委员会组成。其管理权分属于16个理事会组成成员, 包括OCLC主席, 3个成员来自商界、法律、政府和财政部门, 3个当选理事成员来自图书馆界, 6个理事从OCLC用户委员会选出, 美国著名图书馆技术专家G.Kilgour (OCLC的缔造者) 是终身理事。用户委员会代表由OCLC成员图书馆选出, 并反映OCLC一般成员的利益。他们既代表OCLC成员馆, 也代表加入它的网络, 这些网络要承担1%的服务收益。用户委员会拥有的权利包括选举6个理事, 批准和修改合作宪章和协调规则。为了便于OCLC与图书馆之间进一步的通讯联络和协作。OCLC与其网络密切合作, 通过地区性网络约定为其成员图书馆提供有关的OCLC产品和支持服务, 如培训和技术协助, 传递有关OCLC产品、系统和服务的信息等。网络与成员图书馆通过参加OCLC用户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用户小组等方式, 参与OCLC发展方向的确定和有关政策的制订。正因为其科学的管理体制, 完善的服务系统和积极的发展策略, 所以OCLC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自动化网络, 它不仅为美国19000多个图书馆服务, 而且为欧洲和亚太地区的6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个图书馆服务, 并在拉美地区建立了一个办事处。应该说, OCLC就是未来世界图书馆网络的雏形。

摘要:历史的车轮已驶入21世纪, 它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具有如下特征:人类知识编码化、定量化、系统化;生产者知识化;知识创业者生产化;经济发展可持续化;资产投入无形化;社会组织信息网络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支柱产业高科技化;经济决策管理知识化。可见, 知识已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枢纽,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我国图书馆正处于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乃至于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转型阶段, 本文将追溯图书馆宏观层面发展模式, 以期为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型医院的历史溯源与发展定位 篇10

1 研究型医院提出与发展

1.1 研究型医院启蒙于研究型大学的成功实践

1810年, 德国柏林大学成立,是最早的研究型大学。 柏林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德国现代文明的摇篮,它改变了既往只关注教育的发展模式,树立了现代大学的完美典范,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统一”,被尊为“现代大学之母”。自柏林大学之后,大学开始从单一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注重“发展知识” , 大学开始承担研究的使命。 这次大学职能的变化, 被称为“第一次学术革命”。1949年柏林大学更名为洪堡大学,学校有32位诺贝尔奖得主。

研究型大学萌发于德国,成熟于美国。美国研究型大学协会汇聚了顶尖的研究型大学。1900年,美国大学协会(AAU)成立,接收了12所大学作为第一批会员。由于以严格的研究生教育和科研成绩作为入会条件,这12所大学是公认的、美国最早的研究型大学。到今天,已发展成为包括59所美国大学和2所加拿大大学的北美著名大学组织,代表了顶尖的研究型大学联盟。这个联盟中一些优秀的“科研、教学与临床医疗相结合”大学附属医院便是最早的研究型医院,也正是它们的努力,打造了今天美国在世界医学领域的王者地位。

美国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创建1876年,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代表。其附属医院 —— 约翰 · 霍普金斯医院,连续11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评为美国第一医院;它创造了医学技术发展的多个第一,包括第一例新生儿法洛式四联症手术、第一例心脏搭桥等。霍普金斯医院还制定了在今天看来最为常规的医疗技术,如在外科手术中使用的一次性手套、复苏术、肾透析技术。

作为哈佛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麻省总医院(MGH),是美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研究型医院。该院年住院病人4.5万例,门诊量150万例,急诊量7.6万例;拥有超过2万名员工。麻省总医院科研能力强大,每年科研经费投入高达4亿多美元,是美国开展临床试验项目最多的医院,另外还肩负着哈佛医学院的教学任务。麻省总医院所在的长木医疗区,汇聚了多家哈佛大学的附属教学医院,如哈佛公卫学院、哈佛牙科学院、麻省药学院等。

在国外,研究型医院并非只是大型综合型医院的特权。如有一些罕见病的专科中心,或者特色诊疗中心,由于多年关注某个领域疾病的诊疗、研究与转化,其本质也具有了研究型医疗机构的特质。如美国重视研究睡眠质量的哈佛大学睡眠疾病诊疗中心、关注脊髓和脑损伤研究和治疗的谢浦德中心,都是一流的专科型研究医院。

1.2 解放军总医院建设研究型医院实践

2004年,时任解放军总医院院长的秦银河同志借鉴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经验,客观分析医院发展面临的几大难题:疑难危重病诊治难题、人类疾病谱新变化难题、常见病多发病防治难题,以及医院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在国内提出了研究型医院的理论体系[1]。解放军总医院作为国内研究型医院的提出者,也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先行者,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医院的未来拓展了广阔空间。

研究型医院在军队率先实施,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医院的广泛认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地方政府以及全国各地医院先后启动了创建活动。地方政府、相关单位把研究型医院建设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上海市提出并实施了“十二五”期间创建10所现代化研究型医院;中国工程院将研究型医院列入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从全国总体实践数据看,截止目前全国已经有百余家医院把创建研究型医院作为医院发展战略,并取得了阶段性实质成果。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医院主动加入创建研究型医院的行列中来。

2 研究型医院科学内涵

2.1 研究型医院定位

准确理解研究型医院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深刻认识其精神本质。医院类型与水平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型医院居于顶层,具有超强的医疗与科研能力。和研究型医院相对应的是“非研究型医院”,但很难用某个概念去解释;它们并不过时,只要有特色、会治病,一样会满足患者的需求。

研究型医院设施完备、 学科齐全、创新驱动、科研先导、具有超强的医疗水平,研究与应用的协同转化能力高,拥有相当比例医学转化复合型学科和人才。研究型医院是科研、医疗、教学相结合的典范,擅长疑难病和专病诊疗与研究,立足需求研发并向实际应用转化。

非研究型医院是相对单纯的临床型或传统医教研医院,有较明确的诊疗范围和稳定的患者人群。主要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医院科研处于辅助地位、模仿式学习。非研究型医院成果向临床转化率较低,新技术、新装备主要依靠学习与采购,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属于此类。

2.2 研究型医院内涵

2.2.1研究型医院是一种战略选择。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已成为三级医院当前发展的战略共识,但医院发展的下一个战略选择在哪里却值得商榷。目前,大多数医院仅仅是医疗服务的供给方,医院应用的新技术、新药物和新装备主要依靠采购医药设备制造商的产品。2015年6月,国家提出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为医院由经验诊疗型向融合转化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特别是对于医疗这个紧贴临床实践、技术和智力密集型职业,更有优势把实际所需转化为医疗产业的技术、产品。同时,现代学科的发展趋势证明,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发展有利于未来医学技术的突破。并且未来的医学不只是科学,将更加重视用整合医学的观点回答复杂系统问题。研究型医院的发展战略正是倡导医学与工程、管理等学科的融合,重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融合,把对疾病预防与诊疗规律的再认识和新成果转化为新技术、装备和方法,并以精细化、个体化的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2.2.2研究型医院是一种境界。研究型医院已经摆脱传统医院“手术匠”的意义,更加注重科研的转化和知识的传承,是持续引领医疗领域技术进步的一流现代化医院。在企业界,早已盛行“一流企业做标准”这句话。但国内诸多企业制定标准意愿却是先天不足,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不想放,二是做不起。推彼及此,这样的阵痛也困扰着医疗领域。“一流医院做标准”代表了研究型医院水平,从短期利益上看是亏损,新标准、新技术意味着原有技术、装备、甚至是人力的淘汰,为此早期投入有可能会入不敷出。从长远来看,研究型医院就是通过占据区域、行业乃至国际话语权,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持续引领本领域技术进步。

2.2.3 研究型医院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基于临床需求的科技创新体系, 它是研究型医院的生命线。 人才、 项目、 成果、 基地是其直接体现,也是核心要素,这四要素的有效组合与相互支持,构成了研究型医院发展的基础:人才,临床与科研、医疗技术与工程产业的复合型人才;项目, 国家级项目; 成果, 国家级奖励、应用于临床的重大成果; 基地,国家级研发基地、工程技术中心、转化中心等。可以说,研究型医院的根本在于如何形成科技创新体系,而不是单纯地学习新技术。技术可以花几个月去学习,但是创新体系不同,较短的时间无法学到。

2.2.4 研究型医院是一脉文化。创建研究型医院软实力就是要培养和建设富有时代特征的研究型科技创新文化,坚持以开放求创新、以创新促开放。研究型医院需要的是一种求真、民主、和谐的先进文化。在宽松、静寂、远离杂念的环境下, 才可能真正激活科学研究的好奇心, 培育出有价值的成果。研究型医院文化要避免贪大求全的误区。重大科学研究转化为临床重大应用技术、产品固然是转化效率的重要评价,但转化为科普知识和临床技术的小进步也一样值得尊敬与推崇。

2.3 研究型医院两个核心标志

2.3.1 创新。当前医院经营,市场已趋于饱和,“遍地是黄金”的时代不可能在医疗界上演。 任何一所医院,想凭借自己的“三板斧”、“一招鲜” 来一劳永逸都不可能。 研究型医院正是在此时调整了自己的步伐,以“应”变“化”,以“危”为“机”,以创新的姿态迎接变革的挑战与机遇。医学创新非常艰难,这一切依赖于医护人员日复一日的临床工作,以缜密的思维、改良的意识、务实的努力,才能得出可靠结论。针对影响医疗核心能力的重点领域、重大问题、核心技术入手,先从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做起,然后尝试原始创新。

2.3.2 转化。在医疗实践中,转化医学其实不是新鲜事物,强调“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 倡导 “ 成果转化”,都是对“转化”这一理念的关注[2,3]。但是从实际效果上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社会经济转型的新机遇与挑战,研究型医院的提出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它是连接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桥梁,成为科研与临床相互转化的平台,成果转化率也成为研究型医院效能的重要标志[4,5]。

3 创建研究型医院几点思考

3.1 研究型医院首先应该是医院

科研不应被供养于神坛,同样研究型医院也并非不接地气。目前国家医疗机构和卫生资源配置在结构上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优质医疗市场成为刚性需求。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高龄老人比重明显较大,以及疾病谱的改变、环境污染加剧等新形势,可以预测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出现井喷状态。为此,创建研究型医院,并不是要忽视医疗服务供给方的本质,而是希望鼓励立足临床需求开展研究与转化,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满足广大老百姓寻医问药的需求。

3.2 研究型医院根本是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协同转化

实际需求是研究型医院的研究重点。同时,把研究成果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或改善作用作为检验各项工作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其根本是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协同转化。以我院优势学科灾害救援医学发展为例,作为国家最早成立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早期救援实践使得笔者意识到:由于专业设置、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差异,发展灾害救援医学直接“拿来”国外的模式不可行,其关键技术也与原来非常熟悉的院内急救迥然不同,常规的急救知识与技能仅仅是基本功而已。因此,笔者认为灾害救援医学在我国的转化发展首先应该是思想的转化。因此,我们坚定而大胆地提出了“灾害救援医学”的理论框架,并设想在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国内急救医学的基础上,研发、集成、融合多学科技术,把它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我国灾害救援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科学指导、运作模式、科技内涵、实践支撑和人才培养,以期提高救援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和伤亡[6]。

3.3 研究型人才和研究型学科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基础

研究型医院发展靠的是研究型学科,研究型学科发展依靠的是研究型人才。医院在指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过程中,应注重把握发展需求导向和关键要素导向的平衡关系,既按照医院发展的整体布局出台倾斜政策、加大资源投入,扶持关系医院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学科;按照突出人才专业特长,为其搭建事业发展平台,着力培养临床与科研兼顾、技术与工程兼修的研究型人才方阵,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研究型人才特征主要包括稀缺资源型人才、临床科研兼备复合型人才、理论与工程双向发展的多样化人才。研究型学科建设要素包括:明确研究方向是灵魂,人才队伍是根本,实验室建设是基础,资源投入是前提,开放合作是动力。

3.4 研究型医院模式可以是各类医疗机构最终价值追求

各级各类医院可能有不少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否只有大型综合性医院才能创建研究型医院?从国内外实践看, 研究型医院并不是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专利,中小型医院也可以走创建研究型医院之路。根据团队研究,未来医疗服务存在三个特征:一是可标准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服务的很多内容可实现标准化,使得这些服务可以由一般的专业人士或机构就可以完成。例如,疫苗接种就从原来由医生完成转为由护士完成。但可标准化并不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充分条件,因为有些服务即便标准化但仍需要长时间地学习或练习,如全髋关节置换。二是可分离性。可分离性就是能够实现从医院和医生诊所独立出来实现的医疗服务。同时具有可标准化和可分离性质的医疗服务就可以从传统医疗体系中分离出来,如影像检查、体检、白内障等。三是患者为中心。传统的医疗服务体系由供方专业人士和团体控制,并不围绕患者的需求展开,这同样阻碍未来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为此,笔者认为,未来伴随着医疗服务体系职能的整合与分化,以及精准医疗的深入实践,近乎任何医疗机构都可以创建研究型组织。可以预测研究型医院建设分三型:研究型医院Ⅰ型——综合研究型医院,研究型医院Ⅱ型——专科研究型医院,研究型医院Ⅲ型——专病研究型医院。

摘要:结合武警总医院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研究型医院的发展历史,提出了国内研究型医院的定位、内涵与核心标志。作者研究结果认为,研究型医院仍然是医院,其根本是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协同转化,研究型人才和研究型学科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基础,研究型医院模式可以是各类医疗机构最终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研究型医院,武警总医院,医院转化战略

参考文献

[1]秦银河.建设研究型医院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2005,10(10):1-4.

[2]Drolet BC,Lorenzi NM.Translational research:understanding the continuum from bench to bedside[J].Transl Res,2011,157(1):1-5.

[3]秦银河.转化医学的艺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78-280.

[4]Tianpeng.A tale of two systems[J].Nature,2015,520(4):28-29.

[5]黎爱军,孙亚林,程庆保.转化医学与研究型医院[J].中国医院,2013,117(7):11.

上一篇:质量监督建筑节能下一篇:网络结构分析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