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树下》的阅读题及答案

2024-06-21

《人生树下》的阅读题及答案(共10篇)

篇1:《人生树下》的阅读题及答案

12.文章以《诗经》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这句话开篇,有什么作用?(4分)

13.围绕“这样的树,犹若亲属”一句,作者写了哪些具体事件?请简要概括。(6分)

14.请赏析第⑦段画线语句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15.文章结尾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请探究“我们成了路人”所蕴含的情感。(6分)

篇2:《人生树下》的阅读题及答案

13.(6分)①故乡的枣树荫泽家族的繁衍生息。②饥荒年代,树为人们提供了果腹的食材。③离家或返乡时,树是人们的精神寄托。④在南方,香樟树是女儿的终身陪伴。(答出三点即可)

14.(4分)①使用叠音词,生动、形象、细腻地写出了女儿对香樟树的微妙情感,(1分)表现了女儿甜蜜而矛盾的心情。(1分)②运用比喻、排比手法,表达了女儿与树的亲密关系。(1分)③句式整散结合,节奏鲜明,韵律和谐。(1分)

篇3:《人生树下》的阅读题及答案

1. 选择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阅读内容

恰当、适宜的阅读内容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选取的朗读内容应生动有趣, 能吸引孩子, 应照顾到该阶段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具体性、形象性, 尽量选择形象生动和富有趣味性的图书, 同时还应结合孩子的个体差异性来选择相应的图书供幼儿阅读,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内容可逐步加深。

2.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对于孩子来说, 良好的阅读环境应该是安静、相对明亮而且有一定氛围的阅读场所, 尽可能避免外界的干扰。一个单独的书房, 或是一个小的阅读空间, 都可以布置成为温馨的阅读区域。在这样的环境里为孩子提供一些随手可取的阅读材料或其他文字游戏材料, 如童话、传说、儿童画报、名著等, 让孩子随时随地有机会接触书和文字, 让孩子一天天在书堆中长大, 体会读书带来的快乐, 慢慢地, 孩子们对书的兴趣会比玩具、衣服、零食强许多。

在精心为孩子构建的阅读环境里, 除了提供足够的书籍之外, 一些带有标志性的“文字”也有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作用, 利用环境引导孩子通过观察不同的文字符号了解文字, 使他们萌发认识和使用文字的愿望。

3. 为孩子制定适宜的阅读规则

孩子天性好奇、好动, 坚持性与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因此, 制定适宜的阅读规则, 有助于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也是限制他们产生不良阅读行为的重要手段, 这样, 不仅能营造阅读的氛围, 而且能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培养行之有效的阅读规则的方法为: (1) 帮助孩子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书要轻取轻放;阅读时轻轻地翻动;不在图书里乱涂乱画;看完后要自觉放回原处。 (2) 如果是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看书, 阅读图书的过程中要避免孩子大吵大嚷, 影响他人的阅读。

4. 培养孩子阅读的策略

首先, 帮助孩子分析、比较、判断、质疑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对前后内容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异同点, 学习分辨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等, 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其次, 要求孩子复述故事内容。可以原文复述, 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后者能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概括能力, 促进其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 将阅读活动与识字有机结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先读书后识字的方法, 先由家长阅读, 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附之解释、动作和表演让孩子理解, 再教他们识字, 激发他们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但不能强求识字的量。

5. 为孩子树立阅读的榜样

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 是孩子感情上最亲近的人, 自然是孩子最易模仿的对象。孩子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强, 父母身体力行地读书看报, 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 父母在家里应以身作则, 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或报刊, 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久而久之, 孩子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只有从小诱发孩子浓厚的阅读兴趣,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才会使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探索、积极地体验, 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 让我们尽早地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开启他们快乐的阅读人生吧!

摘要:早期阅读让幼儿有接触书的兴趣, 增加对书的亲近感。了解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为幼儿选择合适的读物、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制定适宜的阅读规则、使其掌握阅读的策略、树立阅读的榜样等都为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诱发,幼儿,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篇4:樱花树下的阅读时光

读书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如何让学生由“被动读书”变为“主动读书”,如何让语文和学生的兴趣、生活联系,让他们品出语文之味、读书之乐,是我将探索的问题。

二、案例描述

春天,我最爱踏着清晨的阳光,感受湿润的空气,从学校的花树下走过。可是今天早上,我正感受着枝头桃花夭夭之态,袅袅之情,一阵拖长了尾音的朗诵声打破了我的陶醉。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这是我要求学生预习的宋词,如果不是亲耳听到,真想不到她们会读得如此“特别”,声音非常大,带着无奈和漫不经心甚至有一丝故意搞怪意味,这是平日里那帮甜美可爱的女孩们吗?我悄悄走到窗口,看到一双双麻木的眼睛,在机械地完成我要求的诵读任务。我悄悄离开了,我不想让她们知道,我看到了她们这不美好的一面。

调整好心情,我走进了课堂,装作无意地问她们:“昨天我请大家在今天的早读课走心地读一读我们今天要学的宋词,你们完成了吗?”我特意将“走心地”三个字讲得格外大声,果然,不少孩子的眼神黯淡了下来。

“读了,但是……读得不好。”

“为什么读得不好?”

“老师,我们没认真……”

“那为什么会不认真呢?”

一时间,班里陷入了沉默。

“老师,我们不爱在早自习读书,一到学校就读书,还没调整好,我们更不爱读固定的内容,每天翻来覆去就读书上那几篇,好无聊。而且上次的那个《春末闲谈》拗口的很,我们女生都不喜欢。我们被困在教室读固定的文章,就像笼子里的鸟一样……”

一位胆大的学生带着一丝怯意表达了想法,虽然她的声音越来越弱,但许多学生带着赞同的眼神告诉我,这不是她一个人的想法。

我有点生气地说:“书本的课文大都是经典篇目,你们都觉得枯燥、深奥、拗口不爱读,那还有什么能满足你们呢?”

“老师,您别生气,我们后面一定用心读,不马虎敷衍了。”

多年的相处让孩子们立即感受到了我的情绪变化,纷纷安慰我。

课后,我在想,就算她们认真读,也是为了我而读书,那样岂不是更痛苦。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打开电脑,准备百度一些好方法,可是还没开始搜索,我桌面随机更换的背景图片就给了我灵感。图片上是一棵春天的樱花树,看着这张图,我想起学生时代,似乎也不爱总待在教室里读书,而是喜欢找一棵大树,或是一个凉亭,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我想,这也许是让她们爱上读书的一个突破口。

第二天上课伊始,我给她们看了一张照片:“你们看看这张照片上的人眼熟吗?”

“是你,老师。”学生笑了。

“是的,这是我大学时候朋友偷拍的一张照片。记得那时,我特别喜爱去山西路,买一本书,走到市民广场的这株樱花树下细细地看,看到精彩的地方还会不由自主地读出来。虽然这里不像鸡鸣寺的樱花那样茂盛灿烂,但是,我却最爱这个地方。樱花纷飞,我坐在树下的长椅上,安静地看自己喜欢的书,花瓣纷飞,落在我的发际,落在我的肩头,也落在我的书里……那时,我还喜欢去附近买一杯花茶,感受时光缓慢、悠长、静谧、甜美……”

学生显然被我描述的场景吸引了:“哇,好浪漫,好有感觉,我也想这样。”我知道时机来了,进一步因势利导:“其实,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棵樱花树,这棵樱花树就是我们喜欢的读书场景,是一种爱读书的感觉。课后请大家来找找身边适合读书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三两人一组读书,你们也可以像我的盆友那样,拍下同伴的照片,注意尤其要拍下读书时的眼神和神态。”

课后,大家纷纷上传了读书的照片,孩子们很用心,有玄武湖边迎着晨曦的读书,有莫愁湖边海棠下的身影,有大学校园草坪上的投入,有几个学生在校园的紫藤花架、凉亭里记录下读书的点滴。我利用自习课和大家一起欣赏这些照片,请大家观察神态和眼神,大家很敏锐地发现眼神的不同,很可爱地分为“灵动”、“呆萌”和“走神”三个类型。她们都喜欢“灵魂”类的学生,我进一步采访这些学生,询问她们当时是什么感受?她们回答:平静和充实。

三、案例评析

通过这个案例,我陷入深思,我们究竟应该让学生感受一种怎样的语文?

提起语文,提起经典篇目,学生想到的第一个字就是“背”,曾经网上流传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孩子讨厌一篇文章,让她背诵吧!”我认为这批评的不是背诵的形式,而是强制输入知识的手段。

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受的语文,不是被动接受枯燥的文字,而是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让人安静和灵魂升华的感觉。告诉学生,感受一片落花的美丽,感受一行文字的忧伤,感受同伴那份读书的宁静和投入,都是在学习语文。

我们更要让学生爱上语文,因为职校时光也许就是他们最后的校园时光,在这里培养的好习惯,将伴随他们一生。我们要唤醒他们内心对美好的追求,要引导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美丽,唤醒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渴望……

因此,语文观应该转变了。我们应该倡导一种“大语文”的观念,即将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学习不再被动,不再片面,让学生感受到活生生的语文,让学生感受“大阅读”、“大生活”、“大写作”,让学生的学习天地变得更广阔,让学生的心灵自由翱翔,让语文更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关注生命,让课堂触及他们的心灵。

我们应该倡导“大语文”的观念,真正打造“以生为本”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树立这样的意识——我的语文学习内容是我喜欢的,或者是我生活中很实用的,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收获和感悟。那么,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学生就会在这种自主的体验、学习、思考、领悟中形成语文学习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会将语文学习化为一种生活的常态和习惯,养成观察、积累、倾吐、提炼的好习惯。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形成独立健全人格和踏实自主品质的发展过程,就是学文立人。

篇5:低调人生的黑金阅读题及答案

①像谦卑的庄稼,在七月的阳光里,低下深思熟虑的头颅,当我们讴歌丰收的幸福时刻,庄稼不语,它只是低调倒在镰刀的怀里,顺着汗水的脉络,走向粮仓,成为来年春天引爆大地的种子。这是低调的无声之美。

②像巍峨的高峰上沉默的松树,在大雪压顶的时候,凛冽的寒风狂野地掠过,那些秀于森林、笔直地企图凌云的枝干最先被折断,而那些低调弯曲的枝干却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积蓄着蓬勃的力量,不被寒风积雪所摧毁。这是低调的力量。

③像遥秋的篱笆墙里的菊花,风刀霜剑严相逼,万木凋零,只见一朵朵菊花握成铮铮的拳头,淡泊墙外的赞美,低调地把一层层霜抖进泥土里,磨炼骨肉,给那些被风霜蒙蔽双眼的人们以生活的信心。这是低调的魅力。

④万丈高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看,进门忘记低头的人总是最先被碰伤;风光时得意忘形的人,走下舞台最容易摔跤;成功时忘记自警的人,最终跌倒在自己埋设的优势陷阱里;辉煌时放松进取的人,享受了短暂的掌声后,最后比谁都凄凉。

⑤低调,如同不起眼的煤,没有人会在意它被埋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所承受的重压,然而当它被有力的手臂掘出来后,它就点亮了黑夜!

⑥低调,如同脚下的门槛,我们习惯于仰视高处的门顶,漫不经心地迈过门槛,然而当生活遭遇不测的时候,最先抵挡洪流伤害的却是门槛!

⑦低调,如同丑陋的河蚌,坚硬粗糙的外壳经历了波浪的洗礼苦痛,最后孕育出的却是珍珠!在它久病河床苦苦经受煎熬之际,我们看不到它内心的抗争,然而凶险波浪退去,它却给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馈赠。

⑧低调不是退缩,也不是无为,而是一颗成熟的心灵经历人生百态后呈现的一种朴素风景;低调不是平庸,也不是无争,而是一种达观的胸怀淡薄生活所得后展示的广阔。这种广阔波澜不惊,宠辱不动。

⑨为人处世,一个低调的人,就像一支黑夜里静默燃烧的蜡烛,它是崇高的。

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低调的人,他不与世界争。立如诗人兰德所写的:“我和谁也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双手捧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低调是一种品位,拥有这种品位的人,在尘世间似乎看低了自己,却在人格上提升了自己。低调是一种风度,一种魅力,这种风度不张扬,不外显。

⑾或许,低调是一种沉默的灵魂,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发出的淡淡芳香,就像那阳光爬过墙头,开着淡淡的花儿,微笑着给路人捧出长长果实的丝瓜。或许,在岁月的长河里一切都会贬值,一切都会慢慢化为尘埃,而低调,这人生的黑金,却以独特的光芒,给我们划开了一道透过人生阴霾而露出彩云的晴空。我们,揣着这黑色的金属,沉默着走向高处。

小题1:.本文的标题对全文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2:.文章开头三段写“庄稼、松树、菊花”,有什么好处?(3分)

小题3:.本文倡导“低调”,为什么却在第④段里写了与其不同的“四种人”?(2分)

小题4:.第⑩段引用兰德的话起什么作用?(2分)

小题5:.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3分)

低调,如同不起眼的煤,没有人会在意它被埋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所承受的重压,然而当它被有力的手臂掘出来后,它就点亮了黑夜!

小题6:.本文大量运用比喻和排比,请你从中选举一例,品析其表达作用。(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概括了全文内容,揭示了中心论点。、(2分)

小题2:用“庄稼、松树、菊花”比喻低调的人,阐明低调具有“无声之美、巨大力量、无穷魅力”。(3分)

小题3:形成对比,突出低调的崇高。(2分)

小题4:充当道理论据,论证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低调的人,他不与世界争”的观点。(2分)

小题5:低调:有益于实现人生价值。(3分)

篇6:人生是用来享受的阅读题及答案

张佐香

意大利记者吉阿提尼访问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结束时,钢琴家送给他一盒他最喜欢抽的雪茄。记者受宠若惊,感激地说:我要好好地把它珍藏起来。鲁宾斯坦听了连连摆手,坚决地说:千万不可,你一定要把它抽掉。这些雪茄美妙如人生,人生是不能保存的,你一定要尽情享受它,没有爱和不能享受人生,就没有乐趣。

很久以前,我就喜欢上了享受一词。享受是幸福和甜美的化身。正如蒙田所言,享受人生是至高无上的美德。我享受生命的意念,来源于天地万物的开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上帝创造了日月星辰、雨雪雾霭、飞瀑流泉、花草树木愉悦人的耳目。大地厚德载物,献出了五谷瓜果、走兽菜蔬,滋养人的躯体。上帝的本意是要人们在辛勤劳作的同时,快乐地享受生活。享受,这样一个美好的词语,不知道在何时被一些智商很高的穿长袍的布道者和鸿儒雅士扭曲了。数千年来,某些崇山峻岭般的伟人先知,阻挡着人类自然生命的小溪流。万山不许一溪奔。他们用条条框框制约着、束缚着人们,要人们做艰辛工作、牺牲和自律的殉道者。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一个世界爱的结果。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无价的,都是秉承天地、人神的造化而结晶的灵物。这种亵渎生命的教化,如今已被否定,可是新的困惑依然缠绕着人类。在这个媒介充塞了视听,信息代替了思想的浮躁的世界上,我们的心灵和躯体逐渐分离,各行其是。我们的心灵充满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我们的躯体却背负着超重的身外之物,向前急驰,无暇他顾。每个人都在慨叹:活得太累了!其实,正是因为我们走得太快了,以至于把灵魂落在了身后。为何不放慢脚步,听听自己的心音,做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好好地享受生活呢?

享受不是毛毛雨,不会从天而降。享受是创造的过程。但是,享受生命其实可以很简单。享受可以是林中的一次散步。绿树成荫,满眼绿叶田田,苍翠欲滴的叶缝间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渐渐地沁入心脾,心魂一下子就氤氲了起来。或边走边沉思,或与爱人孩子边走边闲谈,或与三两知己把酒话桑麻那份惬意是无法言说的。享受可以是一杯午茶。我喜欢在午后浓睡的慵懒中为自己沏一杯香茗。漫不经心地往玻璃杯内放入茶叶,沏入沸水,透过晶莹的液体,盯着香茗舒展的肢体,等待着它们慢慢地将水染绿。在令人销魂的松懈中,我感受到了神性的爱和关怀。午茶构成了一种梦幻、一种虚拟、一种摆脱了真实的逍遥与自由。午茶尽管短暂,不能再续水,但它是个凉亭驿站。享受可以是抽出时间读自己心仪已久的一本好书。目及神凝,齿颊生香,心游万仞,精骛八极,灵魂自由地呼吸,精神饱满而芳香。全身因获得真理的照耀和爱的浇灌而释放出蓬蓬勃勃的活力。享受可以是一次结伴而行的郊游,大家围坐在草地上,身后是蓊郁的树木,清澈的溪流。温馨幽远的风景,恬淡如西洋油画。大家在和煦的阳光下幸福地谈论着琴棋书画诗词文章。享受还可以是睡前诵一首唐诗吟一阕宋词,或者贪看一幅吴昌硕的水墨画,听一曲萨克斯

享受不是一掷千金的挥霍,不是灯红酒绿的奢侈,亦不是珠光宝气的华贵,而是属于正常人的最基本的乐趣。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无比优越。如果我们白白虚度此生,或者觉得它不堪重压,那只能怨我们自己。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享受生命需要淡泊的情怀和澄明的智慧,懂得享受生命的人,总是令人欣喜和感动。一个懂得享受生命和珍爱生命的人,会为一汪清水驻足,会为一串鸟鸣发出会心的微笑,会为一盆鲜花念上应是绿肥红瘦。享受,应该是每个人心中的一份禅意。有了它的陪伴,人生之路必有善有美可陈,眉宇之间,必然充盈着幸福清逸之气。

(选自《散文百家》)

15.请简要分析第1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15.①结构上:引出本文话题享受,为下文写享受人生作铺垫。

②内容上:用故事开篇,使文章更有吸引力,也揭示了享受人生这一主题。

16.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5分)

⑴数千年来,某些崇山峻岭般的伟人先知,阻挡着人类自然生命的小溪流。万山不许一溪奔。

答:

⑵其实,正是因为我们走得太快了,以至于把灵魂落在了身后。

答:

16.⑴在历史长河中,一些所谓伟人先知扭曲了享受的内涵,他们如同崇山峻岭,用政治、思想、文化等条条框框制约着、束缚着社会,使人们无法快乐地享受生活。(。3分)

【解析】注意揣摩比喻联系后文他们用条条框框制约着、束缚着人们理解

⑵在现代这个快节奏的信息社会,人们为了身外之物匆匆忙忙地追逐,却忽视了心灵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没有好好地享受生活。(2分)

【解析】特别注意结合后文他们用条条框框制约着、束缚着人们理解把灵魂落在了身后的含意。

17.作者说享受生命其实可以很简单,文中主要列举了哪些简单的享受?试作精当扼要的概括。(4分)

答:

17.①林中散步,享受心灵的氤氲与惬意;②午后品茶,感受神性的爱和关怀;③凝神读书,释放出蓬勃的生命活力;④结伴郊游,享受自然的温馨和恬淡。(每点1分)

18.作者为什么说有了它的陪伴,人生之路必有善有美可陈,眉宇之间,必然充盈着幸福清逸之气?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享受的一点理解。(8分)

答:

18.【参考要点】

(1)对题中句子的理解。(5分)

①懂得享受生命的人,就能感受到爱与关怀,并且为之欣喜和感动,他们具有淡泊的情怀和澄明的智慧,所以说有了享受的陪伴,人生之路必有善;(2分)

②懂得享受生命的人,就拥有了正常人最基本的乐趣,就会发现身边的美,所以说有了享受的陪伴,人生之路必有美。(2分)

③生命里有善与美充盈着,人生就会幸福和优雅。(1分)

(2)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某一点理解,以下要点供参考。(3分)

①享受属于正常人的最基本的乐趣;享受是创造的过程;享受其实非常容易获得,它只是一种内心的愉悦和满足,与物质无关。

②享受不是对物质的过分追求,而应该体现在精神方面的追求和满足。人类过分追求物质,到最后反倒是一种空虚,使人变得更加贪婪,这样就更难以体会到一种满足了,没有满足就无所谓幸福了,没有幸福感就不能叫享受。

篇7:人生立志须趁早阅读题及答案

赵九如

①近来读书,历览前人事状,深刻体会到少时立志的重要性。有人说“成名要趁早”,其实,莫如说立志须趁早。

②“夫志,气之帅也”。对个人而言,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宰相之杰”张居正写下“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躬身改革、不计毁誉,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民族英雄林则徐树立救国为民的高远志向,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安抚叛乱等历史事件中,始终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注重立志,善养“浩然之气”,就能涵养从容内敛的气质,蓄积坚定自信的精气神。

③立志非常必要,趁早立志尤为重要。晚清名臣左宗棠青年时代就志向笃定,于23岁时自题对联以明志:“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他也十分注重家风家教,告诫自己的孩子“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小时志趣要远大,高谈阔论固自不妨”。纵观左宗棠的一生,从办理洋务、主持船政到收复新疆、抗击法军,他一以贯之地践行自己的志向;他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报效国家、不辱使命,也与其早立志、立长志的教导密不可分。尽早确立志向,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可以助人避免随波逐流、亦步亦趋,不被诱惑所误导。

④当然,美好的愿景不会自动实现,早立志仅仅是成长的起点。人生路途漫漫,如何坚守信念、矢志不渝,是生命历程各个阶段都需要作答的命题。特别是在屡遭挫折或逆境时,更加考验一个人意志和勇气。历史上,司马迁狱中遭受苦难不曾移志,坚韧中写就巨著;苏武异邦牧羊数十载不折其志,最终梦圆归乡。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就的取得,也只有为志向执着付出,才能不断抵近心中的理想抱负。志向引领行动、行动考验志向,两者相辅相成,演绎着立志与逐梦的交响。

⑤“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立志当胸怀宽广、眼界开阔,大胆追求远大的志向。而这背后,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人生如寄,何以才能不枉此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容易迷航。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人感喟人生苦短,主张及时行乐者自成一派;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纵情山水、盛行清谈,逃避现实一时成风;当代西方社会也曾醉生梦死,“垮掉的一代”发人深省。

⑥今天,为了“能被知识的亮光照到”,四川凉山州“悬崖村”的孩子曾在峭壁上留下瘦削的身影;为了触碰大山之外的世界,重庆双坪村村民用双手凿出一条“悬崖天路”……那些看不见的理想信念与志向追求,正迸发着强大的能量。

⑦哲人有言,“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样,它时刻都会被狂风巨浪袭击而沉没海底。”扬起理想的风帆、握紧志向的罗盘,不为风雨所阻、不被颠簸所拦,人生这一叶轻舟才能自信驶过万重山。

( 08月25日 04 版《 人民日报 》)

7.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适合的一项是( )

A.人生须立志。 B.人生立志须趁早。

C.一个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就的取得。 D.人生应该立怎么样的志。

【答案】7. 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掌握。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或者根据作者的分析所说的道理来概括其观点。仔细分析本文,文章的题目“人生立志须趁早”即中心论点。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下列对本文采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选文第②段只用了事实论据。

B.“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

C.第③④段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两种论证方法。

D.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答案】8. C

【解析】A项“选文第②段只用了事实论据”分析错误,应为“选文第②段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B项“孔融让梨”的故事虽然家喻户晓,但谈的是谦让的美德,不能为本文中心论点“人生立志须趁早”服务,不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D项,本文没有采用“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做这类题,首先要了解议论文的论据分类和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据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

【考点定位】了解论据分类和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①②段提出问题,第③④⑤段是分析问题,第⑥⑦段是解决问题。

B.第②③段是并列关系,所以这两段的位置可以调换。

C.第⑤段的画线句子,引用名言,运用排比句式,告诉我们要大胆追求远大的志向,丰富的情感更加真挚细腻。

D.人生如寄,何以才能不枉此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不容易迷航。

【答案】9.D

【解析】A“第①②段提出问题,第③④⑤段是分析问题”错,应为“第①段提出问题,第②③④⑤段是分析问题”;B“第②③段是并列关系,所以这两段的位置可以调换”错,应为“第②③段是递进关系,所以这两段的位置不可以调换”;C“鲜明的对比更能真发人深思”。

“论据”意思是(1) 逻辑学指用来证明论点的判断。(2)它是议论文三要素中的1种。(3) 理论的根据(多指事实)。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论证思路”即是作者的论证过程,一般分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根据文段内容概括这三个步骤的内容,即如何提出观点,如何分析证明,如何归纳。

篇8:这一份人生答卷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毕业,他的选择只能是回到父辈的生活内容中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大不了,出去打几年工,回来还是照旧。除了皱纹逐渐增加,他的日子将一成不变。

毕业之际,班主任对每一个同学都作了一个中肯的评价,老师说小春的体育不错,比如长跑、跳高等等。老师希望自己的话能够给学生将来的命运带来转机,但是并没有多少家长和学生把他的褒奖和鼓励放在心上。

惟独小春的母亲记在了心里。回到家她对小春的父亲说:“老师夸咱娃体育好,咱就送娃去考体校吧。考上了,就有公家粮吃了。”

父亲一听说有公家粮吃,也来了兴致,他也同意,可是钱呢?去考试,得有报名费、考试费、路费,还有食宿费。父亲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才凑了三百元,只怕刚够车费。

小春说:“三百,够了!”

到了省城,找到体校,考试已经开始了。小春几乎是拼命完成的考试,可是成绩很一般。体校的老师对他说:“你没有考上,回去吧。”

见他默默收拾自己简单行装的狼狈样子,老师很想安慰他,就问他:“你的家是哪里的?”

小春说出了家乡的名字,老师又问:“那地方够远的,车票买好了吗?你有座位吗?”

小春摇了摇头:“我走回家!”

“走回家?”老师大吃一惊。

小春得意地说:“来的时候我就是走着来的——八百里路,我走了九天。”

老师不相信地问:“你……你是从家里走着来这里的?走着来参加考试的?”

“对啊,”小春说,“我本来还以为自己会赶不上考试了呢,没想到,还是赶上了。”

老师的喉咙有点堵:“也就是说,你一直都在走路,没有休息,更加不可能吃得很好……就参加考试了?”

小春点了点头,说:“我是考试前一天夜里赶到的,就在学校门厅里躺了一夜,早上还差点被保卫科的人赶出去了呢。”

老师的眼泪涌了出来,他一把抓住小春的手说:“我们一起去找校长!”

在校长面前,老师语无伦次,他说他见过很多参加考试的学生,考前请人帮助训练,饮食休息都有人安排,甚至还有的学生弄虚作假,托关系走后门……老师激动地说:“但是我还没有见过这样的学生,为了给家里省钱,自己走了八百里路来参加考试!这个学生一定要收下,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一份不同一般的答卷,这份答卷是他用脚走出来的,用远远超过常人的坚韧毅力走出来的。而这,也正是一个运动员必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啊!”

小春最终被录取了,他的学费也得到了减免。他没有辜负老师的知遇之恩,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多次在各项比赛中获奖。

成功没有侥幸。你怎样书写人生的.答卷,答卷就会怎样回报给你结果。

篇9:《人生树下》的阅读题及答案

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究竟应该怎样?这两句话实在难回答得很,我们若是不能回答这两句话,糊糊涂涂过了一生,岂不是太无意思吗?自古以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人也算不少,大概有数种。第一是宗教家,像那佛教家说:世界本来是个幻象,人生本来无生;“真如”①本性为“无明”②所迷,才现出一切生灭幻象;一旦“无明”灭,一切生灭幻象都没有了,还有什么世界,还有什么人生呢?又像那耶稣教说:人类本是上帝用土造成的,死后仍旧变为泥土;那生在世上信从上帝的,灵魂升天;不信上帝的,便魂归地狱,永无超生的希望。第二是哲学家,像那孔、孟一流人物,专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大道德家、大政治家,为人生最大的目的。又像那老、庄的意见,以为万事万物都应当顺应自然;人生知足,便可常乐,万万不可强求。又像那墨翟主张牺牲自己,利益他人为人生义务。又像那杨朱主张尊重自己的意志,不必对他人讲什么道德。又像那德国人尼采也是主张尊重个人的意志,发挥个人的天才,成为一个大艺术家、大事业家,被叫做寻常人以上的“超人”,才算是人生目的;什么仁义道德,都是骗人的说话。第三是科学家,科学家说人类也是自然界一种物质,没有什么灵魂;生存的时候,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支配;死后物质分散,另变一种作用,没有联续的记忆和知觉。

这些人所说的道理,各个不同。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应该怎样呢?我想佛教家所说的话,未免太迂阔。个人的生灭,虽然是幻象,世界人生之全体,能说不是真实存在吗?人生“真如”性中,何以忽然有“无明”呢?既然有了“无明”,众生的“无明”,何以忽然都能灭尽呢?“无明”既然不灭,一切生灭现象,何以能免呢?一切生灭现象既不能免,吾人人生在世,便要想想究竟为的什么,应该怎样才是。耶教所说,更是凭空捏造,不能证实的了。上帝能造人类,上帝是何物所造呢?上帝有无,既不能证实;那耶教的人生观,便完全不足相信了。孔、孟所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算是人生一种行为和事业,不能包括人生全体的真义。吾人若是专门牺牲自己,利益他人,乃是为他人而生,不是为自己而生,决非个人生存的.根本理由,墨子的思想,也未免太偏了。杨朱和尼采的主张,虽然说破了人生的真相,但照此极端做去,这组织复杂的文明社会,又如何行得过去呢?人生一世,安命知足,事事听其自然,不去强求,自然是快活得很。但是这种快活的幸福,高等动物反不如下等动物,文明社会反不如野蛮社会;我们中国人受了老、庄的教训,所以退化到这等地步。科学家说人死没有灵魂,生时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支配,这几句话倒难以驳他。但是我们个人虽是必死的,全民族是不容易死的,全人类更是不容易死的了。全民族全人类所创的文明事业,留在世界上,写在历史上,传到后代,这不是我们死后联续的记忆和知觉吗?

照这样看起来,我们现在时代的人所见人生真义,可以明白了。我敢说道:“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注】①真如:佛教术语,一般解释为不变的最高真理或本体。②无明:“烦恼”之别称,指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精神状态。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所有宗教、哲学家、科学家都没有准确回答人生真义。

B.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人对人生真义的看法各不相同。

C.人活在世上,究竟为什么,应以怎样的态度看待生活。

D.人生要造成幸福,享受幸福,传递后人以至延续无穷。

7.下列理解,不属于作者所说的“人生真义”的一项是

A.个人的人生是有限的,是生灭无常的;但全民族是不容易死的,全人类更是不容易死的。

B.个人死后,不会有连续的记忆和知觉;但个人为全民族全人类所创造的幸福会授受无穷。

C.个人生存的时候,应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但安命知足,事事听其自然的幸福不足取。

D.个人应融入到社会之中,既为自己而生,也为他人而生;既为自己创造,也为他人创造。

8.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宗教家认为世界是个幻象,人生生灭无常,应顺从上帝。作者不赞同这一观点,认为这话太迂阔。

B.相比较孔孟、老庄、墨翟、杨朱、尼采,作者对老庄、杨朱和尼采的否定明显超过对孔孟与墨翟。

C.科学家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物质,没有灵魂,既没有上帝,也没有来世,因而也不存在人生真义。

D.作者分析了宗教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人生的看法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归纳出自己的观点。

试题答案:

6.D(A、B两项从否定的角度概括,角度不当;C项是论题。这三项都没有揭示作者的观点,因而不是文章的主旨。)

7.A(A项以偏概全,没有揭示“真义”,只是人生的状态。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融入社会,努力为人类造成幸福,并享受幸福。)

篇10:人生树下原文阅读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小雅》,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生敬。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朱熹集传》),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

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还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

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

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

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  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  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了。  几千年来,凡村首,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幡旆。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

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谐音“两箱丝绸”)。   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那年去贵州,走到从江县的月亮山,遇一苗地,叫岜沙。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林子可真密啊!那些人、房子、生活,全是躲在翠绿里的。撞见人,感觉他不是走出来,而是突然从绿潭里钻出来。林中有径,当你跨外一步,去沟边小解时,才醒悟了森林的“森”字,那“木”真是密密匝匝、层层叠叠,难以落脚。岜沙,即苗语“草木茂盛”。恐怕再没有比岜沙人更膜拜树的族群了,男子蓄起直直的发髻,

象征山上的树干,而身上的粗布青衣,模仿树皮。

在岜沙,凡重大活动和节庆仪式皆在林中进行,祈愿、盟誓、婚约的“证人”是大树,大伙有了心事,也去向大树倾诉。按俗约,盗木者除了退赃,还要罚120斤米、120斤酒、120斤肉,请族人谅恕。  最触动我的`,是岜沙人的葬礼。一个婴儿降生时,村民会替之栽一棵树苗,祈祝他像它一样茁壮、正直、坚韧。待他年迈去世,家人就找到那棵树,凿空作棺,去密林深处下葬,不设坟头,不立墓碑,最后,在平填好的新土上,埋下一棵小树苗,预示生命再次启程,也象征灵魂的回家之桥。(若黑发人早逝,则取用长辈的树。)这一切,要赶在太阳落山前完成。

他们是大森林的孩子。森林里诞生,森林里消失。

“我们都认得哪棵树是自己的祖先。”岜(bā)沙人说。有一棵树,将陪伴一个人出生、长大,直至死去。除了葱茏,生命在世间不落任何痕迹。

这是我听过的关于人和树最好的故事。  那天,夕阳西下,听着山风和鸟鸣,我坐在岜沙的石头上,心想—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有一棵关系亲密的树。

至少一棵。

上一篇:端午节说课稿下一篇:竞聘演讲稿结尾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