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2024-06-30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通用6篇)

篇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邓小平理现场的历史根据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一个多世纪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辉煌成就

二、苏联、东欧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模式的僵化及主要教训

三、我国建国29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陷入的沉重困境

四、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一剂世界新科技革命兴起给我国社会主义带来的严峻挑

五、时代主题的转变与实践的发展,呼唤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解决有关当代中国发展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一个多世纪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辉煌成就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与此相连,马克思主义理论也经历了以 下几个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是自由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阶段。

20世纪初至50年代,是战争和革命的年代,是资本主义陷入空前危机和开始进行改革调整的年代,也是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起的年代。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吧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战略和策略为基本内容的毛泽东思想。

2、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深刻变化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生产力迅猛发展,社会主义知制度的产生与曲折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是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经济方面,以国际分工为基础,以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为纽带的经济全球化趋大 大加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

在政治方面,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封建主义退出世界舞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成为世界格局的核心,成为世界政治形势走向的主线。

在文化方面,世界文化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在交流碰撞中,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自我创新的先进文化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世界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功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社会主义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在短短的100多年间,社会主义经历 了从科学理论到实践运动、再到社会制度的伟大变革。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和重心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到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这一转移的结果正如列宁所说的:“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认识和解决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内容。

二、苏联、东欧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模式的僵化及主要教训

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从科学的理论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二战后,一些东欧国家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模式,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欠缺和众多复杂的现实原因,一度被看做是实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并被亚洲和美洲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广泛应用。由于这种模式先天内在的矛盾,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种模式终因僵化而崩溃,各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

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模式,产生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也有其内在的矛盾和弊端,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这一模式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灾难性后果构成了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模式的主要教训。

三、我国建国29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陷入的沉重困境

1949年,中国成立,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奋斗目标,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巨大成就,为此后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经历了重大的挫折,为此后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其次,培养了大批知识分子,造就了科技与管理干部队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人才资源;第三,创造了有力的国际环境,为20世纪80年代的大规模开放提供了基础。

但是,建国后的29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经历了艰难曲折,陷入了沉重困境。这些困境与理论上的迷茫有很大关系,具体地说:

一是没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的理论前提。二是没有弄清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马克思这一的经典作家们,对此作了长期的探索,但是,他们不可能为他们以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现成的答案。

四、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一剂世界新科技革命兴起给我国社会主义带来的严峻挑战

1、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种资本主义内在调节机制

19世纪的资本主义生产无论是从技术方面还是从规模、组织以及对市场的占有等各方面来看,其程度都是很低的。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仅仅靠古典经济学家们所预言的那只“无形的手”,已经无法使用生产社会化的急剧发展了。由此出发,20世纪资本主义的最大变化就是改变了传统资本主义中的绝对自由市场方式,政府作为一种积极的力量介入了市场。

政府主要是通过两个发面对活动还积极影响市场的:一是通过凯恩斯主义的控制需求方法,直接影响生产和消费市场;二是通过法律和其它强制性行政行为规范市场。

2、新的科技革命使社会主义国家面临挑战

二战后,科学社会主义开始走进第三个50年之际,它又面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考验和大挑战。

在经济领域,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科技发展领先地位、经济发展占优势的挑战;在政治领域,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挑战;在体制上,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如何适应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五、时代主题的转变与实践的发展,呼唤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解决有关当代中国发展的问题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20世纪前半期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必然;同样,在20世纪后半时期,我国选择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由这个时期世界所处的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客观要求。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我们不抓住机遇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我国要在世界事务中发挥自己应有的重要作用,经必须集中精力搞好自己的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改革的道路。改革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客观要求。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逐步建立起来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相当程度上是借鉴苏联的,是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已被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有眼中钉缺陷和弊端,明显阻碍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努力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同时还应看到,现在各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社会矛盾,都加快了对自身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的步伐,实际上也都在改革。这意味着改革已成为世界性潮流。邓小平吧改革当做“第二次革命”,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这正是适应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世界潮流,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抉

择。

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经典之作力不可能找到现成答案。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曾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限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他们都不可能解决经济落后国家在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第一次得到了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这个回答的理论成果,就是邓小平理论。

篇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成熟和发展

1.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理论基础——马列、毛的基本原理

(3)历史根据——对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4)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第一阶段:13届3中全会—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

(2)第二阶段:十二大—十三大,轮廓形成和体系初步形成阶段

(3)第三阶段:十三大—十四大,正式形成阶段

(4)第四阶段:十四大—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阶段

二、地位

1.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邓论的主要内容

一、邓论的精髓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1)实事求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理论联系实际;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解放思想:①必须解决过去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想僵化问题;②必须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③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3)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的基础在于实践,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在具体领域的统一,各有其特殊性,又是不断发展的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3)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基本路线

(1)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基本纲领

(1)经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政治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文化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目标: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步骤:①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再经过十年努力,到2020年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③

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①促进科技创新,加速科技进步;②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确定为基本国策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培育、健全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3)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题分配方式(2)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3)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六、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内容: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等。

(3)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八、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

九、“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3.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国两制”战略构想,使之成为基本国策

十、社会主义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3)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是发展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全面发展对外关系

(3)正确处理党纪关系的四项原则(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4)反对霸权主义,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十一、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

(1)依靠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3)依靠新时期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2)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4)依靠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2.领导核心:共党

(1)共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2)共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

(3)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3.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内涵一、三的形成历史条件:理论基础:马列、毛、邓

历史根据: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现实依据: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2.形成过程

(1)2000年2月,江在广东首次提出三

(2)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系统阐述三

(3)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三写进党章二、三的科学内涵

1.三的深刻含义

(1)三是马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2)三是对马列、毛和邓的继承和发展

(3)三是20C90s以来时代和历史条件变化的必然产物

(4)三是全党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5)三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三的集中体现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三的本质

1.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2.坚持为党的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3.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第四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1.提出

(1)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在江西考察,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

(2)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定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知道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深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2.3.4.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一节市场经济概述

一、市场经济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

1.涵义: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形成或经济体制

2.基本特征: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市场运行法制化;⑤保障制度社会化;⑥经济生活国际化

二、市场经济的作用及缺陷

1.作用:①优化资源配置;②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③调节供求平衡;④进行评估筛选;⑤实现宏观经济联系和传

递市场信息

2.缺陷:①对宏观经济活动调节的盲目性;②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③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④市场经济具有分化性

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1.价格机制: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的机理和功能

2.竞争机制: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对价格、供求等市场要素的影响和发生联系的机理和功能

3.供求机制:在竞争的过程中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又调节和平衡供求的自行调节的机能

4.信贷利率机制:在竞争过程中借贷利息率的变动同信贷资金供求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5.工资机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工资变动同劳动力供求之间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主体

一、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实践的选择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长期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方面: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2.在分配制度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原则:①把提高效率放在优先地位,但要兼顾社会公平;②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③既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方面: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1.企业

(1)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

(2)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居民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一、市场和市场体系

1.市场的构成要素:①市场主体;②市场客体;③价格;④市场的供给与需求;⑤市场竞争

2.市场体系:商品经济中的商品市场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容: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信息市场

三、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培育市场主体: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鼓励个人以市场主体身份从事市场活动

2.培育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和规范金融市场、培育劳动力市场、发展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以及信息市场

3.健全市场机制

4.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计量和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资产和信息评估机构

5.建立市场秩序规则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还未消失,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使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有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二、按劳分配的作用

1.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2.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

1.按资分配:资产所有者凭其所有权参与分配取得收入

2.按经营风险分配:经营主体单位和个人由于其对经营活动的组织、管理及正确决策而得到收入

3.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外商独资、中外合作、中外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劳动者收入的分配形式

4.直接的劳动收入分配:①个体经济;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国家干部、企业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劳动

5.按资历分配

6.来自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的个人收入分配:离退休金、公费医疗、奖学金、物价补贴、养老金、军人转业或退役费

第五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1.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2.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

3.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三、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1.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原则2.普遍性原则3.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4.公平与效率结合原则5.城乡有别原则

第六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的涵义及目标

1.涵义: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的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活动

2.目标:①经济稳定增长;②经济结构优化;③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④充分就业;⑤社会公平;⑥国际收支平衡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三、主要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降低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3.产业政策4.收入分配政策

第十章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

第一节中国的国情国力

一、自然资源

1.国土资源

(1)东西跨经度约62°,南北跨纬度约50°,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亚洲面积的1/4。

(2)陆地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长约两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

(3)海岸线总长度为32 000多公里,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海域的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

(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人均的1/3

2.水资源

(1)我国河流总长达43万公里

(2)水资源的人均、亩均占有量不丰富,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3)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

3.矿产资源

4.生物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5.能源资源:我国是世界第三能源生产大国

6.海洋资源

二、人口概况: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2.99%,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7.01%

三、民族概况:大杂居,小聚居

四、宗教概况

五、我国的综合国力

1.我国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三位

2.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

3.我国的工业品钢、煤炭、水泥、花费、棉布、电视机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居世界第2位;主要农产品谷物、肉类、棉花、油料、水果产量居世界第1位

4.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排世界第6位

第二节重庆市情

一、自然地理

1.重庆处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辖区面积82 403平方公里

2.重庆下辖40个行政区县,有15个区,4个县级市,21个县

二、重庆的民族人口

重庆市总人口3144.23万人,以汉族为主体,有49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75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13万人,其次苗族52万人

三、重庆的物产资源

1.市域植物资源丰富,6000多种各类植物

2.重庆市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其中垫江卧龙河气田开采量居全国第一,锶矿是重庆最具特色的优势矿种,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锰矿居全国第二;钒、钼、钡储量居全国第三

四、重庆的综合实力

1.重庆是一个综合性的老工业城市3.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

篇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历史过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重要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理论概括, 凝结着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标志着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回顾建国以来党领导人民近60年的奋斗历程, 笔者认为, 可以大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孕育萌芽阶段

在中共成立以来的80多年的伟大历程中, 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一个是毛泽东思想, 另一个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并发展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这是世人公认的历史事实。但是, 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付出的努力, 也不能对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和宝贵经验视而不见。应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就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毛泽东强调, 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 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这些思想成果主要有:

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 毛泽东提出要以“以苏为鉴”, 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方面,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方面, 毛泽东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 提出要用50到100年时间, 把中国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方面, 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方面, 毛泽东提出要对存在弊端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方面, 毛泽东为我们提出了实现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毛泽东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加强监督, 健全法制, 反对官僚主义, 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 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在对待商品生产方面, 毛泽东提出商品生产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有重要作用, 要重视和运用价值规律;在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 毛泽东提出要与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做生意并认真学习其长处的思想等。

总之, 毛泽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 进行了认真和富有开创性的探索。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创立阶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面对如何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我们党经过认真总结、深刻反思和积极探寻, 于1978年底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通过总结过去20多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 尤其是深刻反思了“十年动乱”的惨痛教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重新思考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明确地提出“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的新探索, 开始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中, 邓小平引领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 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取得巨大成就, 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以新的强大生机和活力。在理论上, 我们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这些理论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标志着我们党已经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崭新境界, 使得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来说,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不仅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而且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基础。尽管邓小平理论本身并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部内容, 但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是本源部分, 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的重要标志。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这样一些最基本的观点和最核心的内容, 也从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些最基本的观点和最核心的内容。因此,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展开和发展阶段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 国际和国内形势发生了自二战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 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 提出了新任务。从国际来看,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遇到了空前的压力;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使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碰撞也冲击着我国思想文化的主阵地。就国内而言, 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 发展进入到关键时期, 稳定面临新的困难, 因为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群众中的不同利益要求越来越多, 社会矛盾在加剧, 这些变化为我们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就党情来说, 我们党已从一个在建国前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 变成建国以后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这种地位变化要求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党内党外的形势和压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还能不能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严峻地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此时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 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依靠党和人民,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勇于探索, 不断创新, 实践上取得新的突破, 理论上也有了新的发展,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 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 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以及新时期党的建设等问题上, 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把执政党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一致性, 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和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总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新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实践的经验总结, 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使其成为该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并引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阶段

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 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 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 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 又面对着由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经济发展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的严峻挑战的“矛盾凸现期”。

面对发展的新机遇和发展的新挑战,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 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发展观的基础上,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形成了崭新的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创立了科学发展观,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强调发展是为了人民, 发展要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 是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 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 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而提出的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问题的重大理论, 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正确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 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在认识上, 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视野, 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在实践上,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体现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同时, 也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清楚地表明推动着这个理论体系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而进行的坚持不懈和与时俱进的探索结果, 它也表明, 实践永无止境, 创新永无止境, 理论发展永无止境。从毛泽东最初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到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我们党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7-10-25.[2]秦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脉络[J].理论参考2007-12.[3]张远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8-3.[4]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历史回顾[N].深圳特区报, 2007-11-19.[5]陈国强.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贡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S1.[6]李仁银.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7-10-25.

[2]秦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脉络[J].理论参考2007-12.

[3]张远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8-3.

[4]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历史回顾[N].深圳特区报, 2007-11-19.

[5]陈国强.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贡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S1.

篇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新的科学论断。如何研究和丰富这一崭新体系,是当前全党特别是理论界的一件大事。文章从历史任务和历史要求、历史现状和经验教训、理论前提、内涵与发展的角度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以求帮助人们掌握和领会这一理论体系。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历史条件 民族复兴 科学发展观 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 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09)03001104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就是明确提出并系统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析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伟大的思想,科学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总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曾深刻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1]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适应当今时代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是以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全部历史经验为基础的。

一、 历史任务与历史要求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追求是不竭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也拯救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政治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扫清了障碍。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启动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启动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推向21世纪的历史任务,使民族复兴之路与时代主题紧密相连;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启动了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历史任务,民族复兴成为和谐、稳定与可持续的文明变迁过程。因此,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都是以对民族复兴的重要理论贡献及其巨大的实践推动作用而奠定了其历史地位。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对理论体系的形成提出了要求

1.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需要理论指导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进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本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已有的实践也没有给出既定的道路,摆在人们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必须从现有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断实现理论上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建设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石。20世纪90年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科学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所积累的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 成功地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面对着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严峻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马克思主义要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必须与中国国情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结晶,但是它毕竟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长起来的,从理论渊源到思维方式,从表述方式到文化背景都带有西方文化的特征。要使它能被中国人民广泛接受,首先是它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其次是它要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被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熟悉中国具体国情,研究并提出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方案,同时,它还必须改变自己的理论形态,“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3]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才能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照搬或复制马克思主义,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实现其自身的改造和提升,并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中而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

二、 历史现状与经验教训

(一)回答时代课题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160多年的实践进程看,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曾展现了交相辉映的伟大成就。但是,冷战结束后,随着原苏联和东欧地区的政治演变,以“共产主义大失败”为代表的西方舆论纷至踏来,并提出了“失败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等种种理论,试图全面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阐释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顺应时代发展,实事求是地科学定位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人们坚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供了信心和依据。

党的十七大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攀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站到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首先,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经济基础。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超过1.9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进出口总额达到2.56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①其次,拥有驾驭发展的基本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前提。党积累了应对国际复杂局势的丰富经验,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完整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等。最后,和谐社会框架初步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现实依据。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与五年的实践探索,不仅使“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也成为未来诸多改革的出发点,全新的发展理念正充分地展示着它的现实生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4]所以,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始终引领中国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思想理论保障。

(二)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需要提升为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必然会产生许多经验和教训,对这些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提炼,需要上升到理论层面的高度。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和国家在多方面照搬照抄苏联的模式。1956年苏共二十大揭露了苏联社会存在的矛盾和斯大林的错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开始探索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但是,在探索过程中,由于受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形势的影响,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对政治形势和阶级矛盾作出了错误的判断,逐渐形成了一条极“左”路线,使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付出了惨重代价。而导致这些“左”的错误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为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解放思想,破除教条,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开始了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逐渐凝练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在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前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东欧和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但在发展过程中,苏联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虽然,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领导人也曾试图进行改革,但是,改革的每一步都会碰到“要还是不要社会主义”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个问题成了所有社会主义各国领导人难以逾越的障碍。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5]他还说,总结历史经验,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正因如此,在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后才20天,邓小平就启程南下,沿途发表谈话,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怎样判断姓“社”姓“资”,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等问题做出回答。这表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看到了什么是苏联和东欧失败的前车之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不断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三、 理论前提、内涵与发展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前提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种探索进行得断断续续而且艰难曲折,但却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思想成果和实践经验。一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二是提出“以苏为戒”,独立地探索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三是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有关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观点,如《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的艰辛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我们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内涵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对于毛泽东思想而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当代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首先,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几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合。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7]它由一系列关于改革稳定发展、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及其基本理论和原则所构成;其次,它们之间有机统一、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和一脉相承的,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哲学思想、稳定的理论主题和始终一贯的基本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观、发展观、改革观、创新观和群众观;再次,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以第一次飞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相联系,又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当代世界经济、科技、社会管理等学科的优秀成果,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实践性、系统性、稳定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8]并反复申明:“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9]列宁也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1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言论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11]正是对这一理论品质的揭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更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呈现出发展的周期性和阶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其丰富内涵已经显现出来。但是,作为一个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它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试验,仍然需要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大胆地去尝试,去创新。这一方面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落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前行。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保持自己的开放性,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己。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OL].[2009-02-26].http://www.stats.gov.cn/tigb/ndtjgb/qndtigb/t20090226_402540710.htm.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2][4][6][1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4,10,11,1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5]邓小平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7]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J].求是,2008(7):3-7

[8][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742-743

[10]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ONG XiaoLu, LU Cheng

(Divi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Maoming University, Maoming, Guangdong 525000, P. R. China)

Abstract:

The new scientific assertio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s first proposed in the report at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Currently, how to study and enrich this brandnew system has become a great event for the whole Party, esp. the academic circle. In order to help people grasp and comprehend this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thesis elabora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from the angle of the historical task and reques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 the theory premise,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Key words: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ialism; the theoretical system; historical

conditions; national rejuvenation;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nnovation in theory;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篇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邓小平理论论文

现在,党内外、国内外的人都已晓得邓小平同志在党中央集体领导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掌舵、决策的作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国情,集中了全党和广大人民的意愿和智慧,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问题,其中有一些是重大的新的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的观点和对问题的方法就是所说的“邓小平理论”。

一、谈谈邓小平理论精髓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指导地位的确定,无疑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但是,什么是邓小平理论,它的精髓又是什么呢?

当然,邓小平理论涉及的面很广,知识量也很大,我们不能一一地列举,在此我只想做一简单的概括,以给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有益的辅助。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的历史条件中形成的,是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确立不是偶然的,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二战之后,时代主题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为中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尖锐的挑战。由于邓小平能够敏锐的把握时代的变化,对形势做出科学的分析,也就是说他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抓住机遇、回应时代提出的挑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国家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总的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即毛泽东思想。第二次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同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部大国进行革命,必然有许多复杂的问题,这就必须把国内的具体国情同理论相结合,使他们融合,以给我们提出正确的指导方向。实践证明它的正确性,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新确定,有力的保证和推动了拨乱反正的进行。现代社会中,改革开放正全面的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确立有力的推动和保证了改革全面的进行。邓小平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改革开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道路、正是理论和实

际的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推进了新的阶段。

二、谈谈对邓小平理论的一点认识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点,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党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高度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在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是解放思想的倡导者。邓小平同志有精辟的解释:我们讲思想解放,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三中全会以后,他多次强调了这一点。邓小平同志还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他根据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原理以及我国的历史经验,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和特点出发,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出自己的道路,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指出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他为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进行了巨大努力。第一,他首先抓了思想路线问题。他说:“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我们的政治路线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估量。第三,他反复论述了我国当前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第四,他努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第五,他以其远见卓识和革命精神,提出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问题。第六,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在党中央的正确路线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全神贯注的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注意力的集中点。

三、邓小平理论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光辉理论

20世纪是社会主义运动由空想转变为现实的一个重要时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新中国在世界东方的崛起,以及社会主义在东欧和亚洲一些国家的出现,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硕果。但是到20世纪下半叶,当时代主题由战争和和平演变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时,这些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颇和实践的失误,没有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历程。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严峻的挑战。是继续前进,还是后退或倒退,一个严酷的现实摆到了马克思者面前。面对世界性巨变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邓小平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和理论家的大无谓勇气,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现时代的发展和现时代的特征出发,对落后国家如何建立和建设如何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深深的思考。针对过去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不够清醒,他提出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他从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入手,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和一系列针对性方针、政策,构成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这是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中,始终贯穿着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反复强调“老祖宗不能丢”的思想。他认为,丢了老祖宗,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同时又强调不能唯书、唯上,扬教条主义,要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因此,邓小平理论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既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讲了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这也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显著特点。二是反复强调“扬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和灵魂。离开实事求是,不从我国实际出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会走上邪路上去。这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纵观改革开放前20年我国社会建设的曲折经历,改革开放和20年出现的困惑,都是没有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没有完全搞清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明确提出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艰辛探索的伟大成果

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最终归结到对社会主义本质及概括。这个新的概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概括十分深刻,它既表明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特征”论述的继承和发展,深化和创新,又纠正了以往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不全面和不确切的认识,甚至扭曲的认识。

篇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摘要: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历史经验、依据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局面和成就,使我们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

我们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首先就要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了解。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邓小平理论则是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的时代特征提出来的理论观点。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历史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胜利前进。这次飞跃,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确立。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科学结晶,开始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讨,形成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讨。这一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从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邓小平理论更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二)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正确认识时代的基本特征,准确把握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和依据。邓小平精辟地分析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邓小平从这种世界格局的变化出发,以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当代世界的矛盾和问题做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著名论断,可以说,对世界历史主题变化的深刻把握和准确判断是邓小平理论得以形成的时代根据,也使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都要求我们:要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

第三,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社会实践,二是人民群众迫切的理论需要。就前者来说,邓小平理论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最新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理论原则、发展战略和指导方针,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形成了理论的基本框架。就后者来说,邓小平理论是适应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对人民群众的迫切理论需要而做出的积极回应。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社会如何向前发展的问题又十分突出地摆在大家面前:中国的国情到底有什么特点,中国社会到底处在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那个阶段上,社会发展的目标、动力、战略到底应当怎样认定等。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实践的需要呼唤着新理论的诞生。在上面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了指导中国实践的邓小平理论。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并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党的这一理论体系,必定能够引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 年 6 月 30 日),《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上一篇:学生助学金工作总结下一篇:研究生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