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学生

2024-06-15

邓小平的学生(精选十篇)

邓小平的学生 篇1

一、邓小平的德育思想概述

(一)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开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抗日战争期间, 邓小平强调要对民众进行民族教育, 特别是要进行抗日的教育, 他继承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 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 并结合时代特征, 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作用和服务功能。同时, 邓小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社会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 例如吸毒、嫖娼、贪污、受贿等现象死灰复燃。这引起了邓小平的高度关注, 他强调, 对这些行为要坚决取缔和打击, 决不任其发展, 否则物质文明建设将受损, 他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 一是通过法制采取强硬的措施让大家在行为上“不敢”去做败坏社会风气之事, 二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大家从心底里“不想”去做这些事。第二, 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能够凝聚人心, 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且, 邓小平还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为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他指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跟其他一切工作一样, 都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 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1.以党的基本路线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通过教育, 使国民清楚地认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使国民清楚地认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方法是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一切都围绕并服务于这个中心的良好大环境, 防止再去冲击和干预这个中心。二是进行改革开放的教育。通过教育, 使国民清楚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认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摒弃墨守成规、裹足不前的右的思想及担心社会主义“变天”的“左”思想;通过教育, 使既得利益者在改革开放中能以大局为重, 放弃既得利益, 为改革开放扫清障碍。三是进行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通过教育, 使国民明确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2.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的道德理想教育。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是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目标。其一是有理想, 这是邓小平最为强调的, 他认为民众一定要有理想, 而且这个理想必须是共同的远大的理想, 只有这样整个民族才会有凝聚力, 才能团结奋斗, 战胜困难。其二是有道德, 道德虽然没有法律的强制性, 但它却能够治本治心, 干预法律无法触及的地方, 是法律无法替代的, 因此邓小平大力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强调要对公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其三是有文化, 要求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其四是有纪律, 邓小平把它与理想结合起来强调纪律的作用, 指出光有理想还不够, 必须要有纪律才能保证理想的实现, 他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 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 一靠理想, 二靠纪律。”他提出大中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工人从入厂开始、战士从入伍开始就要开始进行纪律教育。

3.以注重艰苦奋斗为核心的优良作风教育。

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诸如铺张浪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腐朽的生活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对此, 邓小平强调要对民众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他指出,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国家越发展越要艰苦奋斗。他还从执政治国的高度强调要时刻保持艰苦创业的精神, 防止官员骄奢淫逸, 防止被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二、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 他不仅清晰地勾勒出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他还指明了使德育实践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方法, 从而使他的德育思想不至于只停留在文本层面。这些被实践证明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实事求是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方法;区别对待、因人施教方法;树立榜样, 典型示范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齐抓共管、共同治理的方法等等。这些都给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造性开展以极大的启发。

(一) 坚持实事求是, 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实事求是, 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强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实事求是的原则, 强调不打棍子、不扣帽子, 不搞形式主义。当前, 高校要把实事求是的精神贯彻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去, 首先要了解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必须从当前大多数人的实际思想水平出发, 不能一味追求高标准, 搞形式主义;其次,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防止和克服空洞单纯的道德说教。具体来说, 可以组织开展具有较强方向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在活动中实现思想觉悟的提高与升华。

(二) 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

20世纪80年代, 我们的教育多强调精神鼓励, 忽略物质鼓励;强调个人主义要服从于集体主义, 不太重视个人利益, 尤其是个人物质利益。而邓小平在80年代就指出, “不重视物质利益, 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 对广大群众不行, 一段时间可以, 长期不行”。当代大学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 由于受西方利己主义的影响, 个别学生对个人利益看得重, 对集体利益看得轻;对自己的事情关注多, 对外界的事情关注少, 往往是“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缺乏对集体的活动、公众活动参与积极性。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 虽然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这种要求, 但也要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 灵活运用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有些高校采取通报表扬及综合测评加分等方式来激励引导学生, 让他们更热心于公众活动, 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关键是做到精神鼓励为主, 物质鼓励为辅。

(三) 坚持理论学习和言传身教相结合。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一是通过知识传授, 二是通过教师日常的言行潜移默化产生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千句道德说教都比不上身体力行。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讲公平正义, 在为人处事上却自觉不自觉地偏袒学生干部或优等生, 其教育效果毫无疑问要大打折扣。因此, 作为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更应注意自身修养, 处处为人师表。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德育的实效。

(四) 坚持树立榜样和典型示范相结合。

邓小平认为, 德育可采取树立榜样、典型示范的方法。现实中, 有两种观点在不同程度上对此提出质疑。一派首先支持邓小平的观点, 认为应当树立榜样, 但认为当前社会道德滑坡, 全社会缺乏具有感染力的道德楷模, 因此难以找到合适的德育素材;另一派认为社会确实已树立起一些道德模范人物, 但这些人物及其事迹严重脱离生活, 不符合实际, 拿来作为德育素材显得“假大空”, 学生难以接受。事实上, 指责社会缺乏道德楷模是一种典型的道德悲观主义, 认为当前树立的道德楷模严重脱离实际而不能成为德育素材的则是德育中的机械主义。在宣教方面, 宣教的事迹必须要站在一定的高度, 选取最为突出最为典型的先进模范, 这是必然的, 否则就会泛滥。而具体到各高校, 教师在选取道德楷模作为素材的基础上, 还应结合当地及高校的实际选取一些贴近生活的身边的典型事例进行宣教。在宣教技巧上, 也应当求真求精, 不宜简单照本宣科。只有运用树立典范的方法选好典型、读透典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才能贴近实际, 保证效果。

(五) 坚持理想教育和优良作风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受到外来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有不少人把好的职业、金钱、地位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人生目标。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表现较为明显。假设把学生追求的这些层次较低的理想称为一般理想, 层次较高的理想或共产主义理想称为远大理想, 树立不同层次的理想对人的精神风貌及行为将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众所周知, 在通往人生目标的道路上, 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追求一般理想过程中, 若出现较大的困难险阻, 例如找不到好的工作, 学生有可能看不到理想而产生消极情绪, 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甚至轻生 (如图1) 。在追求远大理想过程中, 即使也会出现较大的困难, 但只要想到奋斗目标就有动力, 就能藐视一切困难, 整个人就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如图2) 。因此,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教育并帮助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邓小平也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 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 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 越要抓艰苦创业”。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人均国民收入相对较低, 还有不少贫困人口, 人均国内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将日趋明显, 转型时期在能源、资源、环境等方面还面临着各种难题和挑战, 我们必须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艰苦朴素精神、刚毅坚定的意志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六)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定要与实际条件紧密结合起来,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的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在担任129师政委时, 强调对新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抗日战争时期, 强调对民众进行民族教育特别是抗日教育;在改革开放初期, 强调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这些实践都紧紧围绕当时的实际条件开展, 解决了实际问题,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条原则在实际中可以广泛运用。在新生入学时, 高校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当前社会出现引起关注的热点问题,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邓小平曾精辟地指出, “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 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 经济能不能快点发展起来, 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 从一定意义上说, 关键在人”。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地方, 要坚持以邓小平德育思想为指导, 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 以维护校园及社会稳定为己任, 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当前, 高校最重要的是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 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 并在实践中既要结合各自院校的实际, 又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 创造性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 邓小平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 形成了完整的德育思想体系。本文在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地位和作用、目标和内容进行概述的基础上, 着重探析了邓小平德育思想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德育思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993、1994

[2].聂月岩等.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甘泉.当代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3

[4].沈爱华.邓小平德育思想初探[J].广西高教研究, 1995, 4

邓小平的学生 篇2

在邓小平的一生中,有着一段极为坎坷的“三起三落”。而邓小平的成功就在于,他并没有被任何困难所击倒,而是韬光养晦、奉献一生。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传奇人生经历彰显了他积极乐观人生态度以及他坚韧不拔的刚强意志和宽广的胸怀,给我们当代大学生以深刻而永恒的人生启示

从上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近50年政治生涯中,邓小平曾有着别人不曾有过的“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这样记载到:一生之中,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成功。这不是神话,也不是人为的编撰,这就是邓小平真实的故事。

第一次“落起”是在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由于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谢唯俊等人则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他们的“城市中心论”。为此,邓小平遭批斗,并一度被关进监狱,他的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和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也被撤销,并受到党内最严重警告处分。这一年邓小平只有29岁。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革”初期,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受到株连,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感到最痛苦的时期。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邓小平两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出来工作。毛主席在信上作了肯定的批示,1973年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得以恢复。1975年初邓小平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并主持党、政、军的日常工作。第三次“落起”是在1976年至1977年。邓小平因全面整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党的第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

这三次政治打击,每一次都惊心动魄、来势凶猛,大有泰山压顶之势。但是,邓小平在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次,从不气馁消沉、畏缩退让,而是心怀坦荡、顽强坚韧、愈挫愈奋。他不是局限于个人得失的小圈子里怨天尤人、悲观丧气,而是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着眼,深刻地进行分析和思考,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再度崛起积储能量。在经历了如此坎坷的突变后,如何还能够继续站起来呢!正是因为有了振兴祖国、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愿望,邓小平做到了,在受到最沉重的打击时,他韬光养晦,一直在等待着机会,而机会也没有忘记他,最终给了他复出的机会,让他能够在建设祖国这方面大展才能

邓小平这种对待人生挫折和逆境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效法。人生之路坎坷崎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险和风浪。能否以科学、正确、坚忍不拔的态度和意志闯过这些关口,是检验一个人是强者还是弱者的试金石,是决定一个人一辈子能否有所作为的关键性因素。

邓小平的学生 篇3

关键词:实事求是;理论品质;大学生;启示

“实事求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实事求是”一直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它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也是邓小平理论所一以贯之的品质。

一、实事求是的内涵

“实事求是”作为一个语词最早出现在班固所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德传》,其中说到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班固所说的“实事求是”讲的是一种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论证的方法。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候,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态度。在后来的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又系统的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具体内容和重要作用。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就是指我们办事情要从国内外、省内外的情况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的这一阐述,给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赋予了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并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

二、邓小平“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他强调,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老”与“新”的“结合”中坚持“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邓小平又提出怎么解放思想呢,“老祖宗不能丢”,但同时又要求:“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故而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地处理了“老祖宗”与“新情况”的关系。正是这种解放思想高度上的实事求是,才实现了 “老”与“新”的结合,才有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的认识,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

其次,正确把握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看待我国的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我们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我们的规划。并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主要矛盾不是阶级矛盾,而是“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根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强调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重要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我们就能“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最后,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坚持实事求是。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随之也给一些人带来困惑和质疑。主要表现为人们对改革开放的新事物、新现象心中没底,不知道底线在哪里,红线在哪里。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

正是因为提出并运用了更具体、更科学的实践标准,邓小平才能够带领党和人民不断开拓创新,冲破传统思维观念的束缚,攻克旧体制的重重关隘,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个又一个胜利。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敢于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细心观察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尊重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果断作出决策,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

三、“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实事求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理论品质,对当下的大学生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个人的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的重要意义。

1、在学习方面,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方法才能更快地融入到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活。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老”与“新”的结合,我们作为大学生要能够把高中之前的学习方式(老)和大学的的学习方式(新)结合起来。特别是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很容易也很自然的把高中学习的方式直接搬到大学来,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这样势必抹杀了大学给我们的一些锻炼机会。那么作为大学生,从进入高校开始,就要明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除了有重要的理论学习之外,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这样才能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2、在生活方面,作为大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就是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发,不好高骛远,不要盲目攀比。大学同学来自四面八方,性格有别、条件各异。那么作为大学生要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 “要认识到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一切政策、路线的制定要从这个国情出发。” 那样,要认识到自己的家庭及自身情况,不能看到别的同学穿好衣服、用好手机,自己也跟风,这样会给自己的家庭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自己如何通过努力赢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应该制定哪些活动计划。

3、在个人发展方面,有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方法的引导,我们能够确定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结合邓小平对我国国情的把握,提出我国的主要矛盾的相关论断,我们作为大学生应把握好自己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自己的专业特长是什么,自己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样,便有利于我们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前途。例如,对于一个家庭情况极为困难的大学生来说,他的当务之急就是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个工作,这样可以很快的解决家庭压力。对于一个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来说,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他可以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尝试创业。这也正是坚持了我们所谓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之我见 篇4

1 激发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情

理论武装工作对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代青年至关重要。大学生有着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和对成才的强烈愿望, 这就为我们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提供了条件。我们学院党委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院党委专门制定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意见》, 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 加强领导, 围绕“政治坚定, 德才兼备, 素质全面, 模范表率, 堪当重任”的培养目标, 通过培训和实践, 引导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基本精神。学院遵循总体规划、全面推进的原则, 把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科研工作、管理体制及日常管理作为一个系统, 精心设计, 全面建设, 并贯穿到学院各项工作中, 采取有效措施, 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 邓小平理论既来自实践, 又高于实践, 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越是感到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有许多问题和疑虑, 就越是有必要学好理论。而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 也为学习、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 让大学生懂得,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 对青年人一生都将产生久远的影响, 养成理论学习的习惯, 是大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 必将终身受益。通过教育培训, 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情, 进一步坚定了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2 帮助大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要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体系, 这对今天引导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完整准确地理解了邓小平理论, 才能真正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如果我们割裂邓小平理论不同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不分析理论观点的背景和条件, 抓住片言只语, 断章取义, 照抄照搬, 只能阉割邓小平理论的灵魂, 并搞乱人们的思想。我们在进行理论教育的时候, 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了解邓小平理论产生发展并逐步完善的过程, 防止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机械、片面、孤立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倾向。我院聘请有关专家、教授给大学生系统地讲授邓小平理论, 利用校园网、黑板报、广播站等宣传阵地, 组织技术力量, 投入必要的人力和物力, 建立“思政网站”, 大力宣传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 举办座谈会、知识竞赛、撰写论文、BBS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提高学习效率。

3 引导大学生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去深化认识

书斋里走不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 才能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由于大学生往往是从校门到校门, 没有太多的社会实践和历史对比, 这对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带来了困难。在大学生的思想中, 常常有许多矛盾和困惑, 这既是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反应, 也是他们自身尚不成熟的表现, 是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尊重这个过程并加以正确引导是我们的责任, 努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深入了解社会, 学会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 去学习去思考, 利用一切机会开展学以致用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加深认识、感悟真理, 并不断提高解决矛盾的能力。我院非常重视“实践育人”工作, 尤其是暑期社会实践, 采取集中组织小分队与回乡分散活动两种形式相结合, 开展“走进文明, 共享和谐”、“实践砺练, 青年当先”等系列的实践活动, 让大学生加深对国情和改革开放成果的了解, 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

4 提高大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关键是使大学生去分析、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首先要做到对邓小平理论的坚定信仰不动摇, 并能自觉地运用这个武器去改造社会、改造世界。为此, 我们学院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与大学生实际成长的内在需求结合起来。紧密结合大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 让他们既感觉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方面的巨大理论意义, 又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指导作用, 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把解决大学生世界观等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和引导他们走正确的成才之路结合起来。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就是为了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的思想问题, 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问题, 走好成才之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 大学生把过去不清楚的事情弄清楚了, 原汁原味地感觉到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巨大魅力。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 必须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 要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创新意识, 要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同时, 我们要做到不回避矛盾, 实事求是地对各种现实问题, 对理论学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出科学的分析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风格之一就是旗帜鲜明, 因此, 要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决不搞“一阵风”式的运动, 要扎扎实实, 讲求实救, 善于抓住时机, 采取多渠道、多形式, 特别是利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教育大学生, 在实践中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只有这样,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才能真正收到成效, 也才能培养出头脑真正清醒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参考文献

[1]杨江帆:《关于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探析》, 《广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2]刘复营:《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教师学生结对帮扶计划--缪小平 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岳县《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教师结对帮扶困难学生活动的通知》,帮助解决贫困学生学习、生活的难题,让每一个贫困学生健康成长,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根据学校、教师本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重要指标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提升贫困学生的自我发展,为学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而成为未来孤立无援的社会弱势者。通过教师支持和贫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帮扶目标:

把贫困生的扶贫工作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减轻他们思想上的负担,开展关爱活动。

三、帮扶对象:

1、遵纪守法,品行优良

2、诚实谦逊,好学上进

3、经济困难,并迫切需要资助的

四、帮扶要求:

1、经常深入了解贫困生生活、学习和思想动态。

2、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

五、帮抚措施:

为了使他们各方面全面发展、齐头并进,特制定如下帮扶措施。

1、思想上解惑

鉴于贫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老师要不定时对他们进行家访,了解他们在家的学习计划、时间安排、学习情况,与其父母进行沟通,用诚心、耐心、细心、信心去感化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许多贫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

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鼓励学生面对困难要有信心、恒心、毅力、挑战困难的勇气,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帮扶教师平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经常找帮扶学生谈心。

2、生活上资助

学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扶助方要适当的资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3、学习上帮助提高

一部分贫困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而贫困生要在真正改变现状,提高成绩,为未来人生打好底色,就必须培养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立足,有所建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其次,尊重他们个性的发展,发现闪光点,创造成功机会。还可以确定优生对口帮扶。这样更能使学生之间讨论问题没有距离感,老师每周可适当抽查、检查帮扶的效果,同时也对优生产生一定的责任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因此扶助方要从学习上去帮助,帮助他们学好功课,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

在帮扶工作中,我将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我相信如果把帮扶工作坚持开展下去,学生会健康成长,学得轻松,学得好,家长也会满意,也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教育教学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为了实现贫困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目的,需要不懈努力。

邓小平的环保情结 篇6

高度重视环境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邓小平一直强调要搞好环境保护工作。

1975年8月,邓小平指导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中明确规定:“要搞好劳动保护,做到安全生产,消除‘三废’污染,保护环境,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1983年1月12日,邓小平在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农作物单产、发展多种经营、改革耕作栽培方法、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要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初期,邓小平就提出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远见的决策啊!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林业建设,积极植树造林,提高绿化水平,加强速生丰产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和薪炭林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会前,即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同江泽民、杨尚昆、李鹏谈话,表示完全赞成准备提交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他说:看来我们农业的潜力大得很,要一直抓下去。钢要有一亿到一亿二千万吨才够用,这是个发展战略问题。核电站我们还是要发展,油气田开发、铁路公路建设、自然环境保护等,都很重要。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把自然环境保护,放在与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核电、油气田开发、铁路公路建设同样的高度来对待,表明他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这个大问题。

关心“三废”处理

20世纪70年代初期,邓小平就清醒地看到污染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早在1974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刚果友好代表团时就指出:我们国家的污染问题没有欧洲、日本和美国那么严重,但也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污染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们现在进行建设就要考虑处理废水、废气、废渣这“三废”。

1978年9月14日,邓小平在大庆油田30万吨乙烯会战工程指挥部听取汇报时指出:我们的化学工业“三废”问题都没有解决好,上海金山工程处理不好,很多废物排放到海里,鱼都没有了,污染很大。5天后,即9月19日,邓小平在唐山考察工作,听取关于唐山城市建设规划问题的汇报后发表讲话。他指出:现代化的城市要合理布局,一环扣一环,同时要解决好污染问题。废水、废气污染环境,也反映管理水平。

1979年4月17日,邓小平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集的中央工作会议各组召集人汇报会。在谈到环境问题时,他说:全国污染严重的第一是兰州。北京要种草,种了草污染可以减少。所有民用锅炉,要改造一下,统一供热,一是节约燃料,二是减少污染。这件事要有人抓,抓不抓大不一样。要制定一些法律。北京的工厂污染问题要限期解决。

此外,核污染问题也是一件大事,邓小平对此同样给予了高度关注。1984年6月17日,邓小平阅严济慈6月15日关于不同意中国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贮存核废料的信。严济慈的呼吁,得到了邓小平的支持。邓小平在写给万里、姚依林的批示中指出:此事反映十分强烈,应加慎重考虑。1986年11月9日,邓小平阅关于核燃料工厂需要特殊措施以保证安全的材料,批转有关负责人,请他过问这件事,提出要做到保证不出事故,多花点钱也在所不惜。

关注漓江的水污染和三峡生态

邓小平一直关注漓江的水污染问题。1974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刚果友好代表团。当对方说漓江的水已变清时,邓小平说:这表明污染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桂林风景一个是山,一个是水,只有山没有水就不好了。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同民航总局、旅游总局负责人谈话时说:桂林漓江的水污染得很厉害,要下决心把它治理好。造成水污染的工厂要关掉。“桂林山水甲天下”,水不干净怎么行?

1986年1月27日,邓小平在广西考察期间游览漓江。在游船上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韦纯束:1973年来的时候有个工厂污染漓江,漓江的污染问题解决了没有?他还说道:现在漓江的水好多了,到桂林就是为看水中倒影。游江可乘帆板船,把帆板船改造一下,做旅游用。帆板船吃水浅,水大点,倒影可以清楚些。现在石头都看得见了,这里山确实很美,别的地方没有。1973年陪客人来时,水比现在大,但是黑色的。

12年间,邓小平一直惦记漓江的水污染问题,表明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

1980年7月11日,邓小平从重庆乘轮船顺江而下,考察长江三峡。第二天,7月12日,邓小平乘船经过三峡。他向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总工程师魏廷铮了解三峡大坝建成后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7月17日至20日,邓小平在武汉期间,听取胡耀邦、姚依林汇报制定“六五”计划和长远规划的一些基本设想。他在谈到三峡问题时指出:修建三峡工程,对航运的影响不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大,而对防洪所起的作用大,发电效益很大。因此,轻易否定三峡工程不好。

保护好风景区

邓小平十分关注风景区的自然环境保护,嘱咐要搞好绿化,保护好水资源。1978年11月22日,邓小平就《情况反映》上反映的福建农学院一位教授紧急呼吁保护闻名世界的崇安县生物资源一事,作出批示:“请福建省委采取有力措施。”1979年1月6日,邓小平同余秋里、方毅、谷牧、康世恩谈经济建设方针问题时还强调,要保护风景区。在邓小平的关心下,1979年4月,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成立。7月,武夷山成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

1980年7月6日,邓小平在游览峨眉山时对陪同人员说:峨眉山是一个文化型的风景区,是一座宝库,要好好保护。要搞好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开发。要加强管理。

1983年2月8日,邓小平在游览太湖时,询问了太湖的保护和水产情况。他说:你们过去围湖造田,湖面缩小,影响了平衡。他在询问太湖周围的工业对太湖水质的影响情况时,一再强调:太湖水要注意保护好,不要弄坏了。第二天,2月9日,邓小平在游览苏州名胜虎丘、留园时,对当地同志说:苏州园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一定要好好加以保护。苏州作为风景旅游城市,一定要重视绿化工作,要制定绿化规划,扩大绿地面积,发动干部群众义务植树,每年每个市民要植树20株。

1983年2月14日,邓小平在浙江省考察期间游览龙井和九溪风景区,对陪同的浙江省委负责人说:你们这里的水杉树很好看,长得笔直。水杉树好,既经济,又绿化了环境。杭州的绿化不错,给美丽的西湖风景添了色。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西湖名胜,发展旅游业。(据《湘潮》)

邓小平的改革观探析 篇7

一、邓小平改革观形成的依据

邓小平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带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一起走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矛盾而提出的巨大改革措施。自此, 改革开放就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过程中的主题, 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提供了关键的解决方法。因此, 邓小平的改革观提出的总依据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与主要矛盾。事实上, 在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之前, 我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并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和教训。因此, 邓小平就强调说:“我们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准确把握好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 并正确认识到当前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 这样才有可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少犯错误或者不犯错误。

邓小平的改革观坚持了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 牢牢且准确的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定位这个核心问题。因此, 他指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即不发达阶段。我国的一切决策与方针都应该基于这个实际情况。因此, 邓小平的这个科学论断, 实际上就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提供了总依据。这是邓小平从对国家和人们的根本利益出发, 凭借着自身非凡的智慧与宏大的气魄, 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探索出一条初级阶段的改革发展道路。因此, 我国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指出了, 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邓小平改革观形成的条件

任何一种改革都不会是独立完成的, 它需要外在有利环境与条件提供一定的保障。首先, 邓小平的改革观中提到的外在条件就是要处理好改革与开放的关系。邓小平认为, 中国的改革与开放是同步进行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开放也就意味着改革。从经济政策方面来说, 改革就是对内搞活, 对外开放。中国的改革不可能关起门来搞, 必须面向开放的世界搞, 这样, 才能够让中国很好的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当中去, 才可以吸引国外资金、技术与人才到中国来, 也才能够为国内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否则, 改革就很难开展下去。因此, 邓小平的改革就包含了开放的含义。其次, 邓小平的改革观认为要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由于我国的改革缺乏现成的经验作为参考与指导, 因此, 改革具有实验性特征, 必然会遭遇到很多不可预见的问题与风险, 如果处理不当, 很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 反而会阻碍改革的顺利开展。由此说来, 邓小平认为我们的改革必须处理好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邓小平看来, 改革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好稳定问题, 必须确保在稳定的政局和政策下开展改革工作。此外, 邓小平的改革观还认为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发展, 要把发展作为改革的硬道理对待与实施, 当然, 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协调好改革的力度以及社会承受能力。

三、邓小平改革观形成的必然性解析

邓小平的改革观提出并不是偶然行为, 实际上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它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首先, 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可靠的指导思想与成功经验而出现了一些错误, 一度曾引发我国经济社会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那样的情形, 邓小平意识到,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改革发展的道路, 否则, 照搬别国的模式, 反而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也就是说, 邓小平的改革观是对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后做出的必然选择。其次, 邓小平的改革观也是顺应世界现代化发展趋势做出的必然选择。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政策, 就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出发, 吸取了世界现代化的成功经验, 并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 带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时代紧迫感, 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出路。此外, 邓小平的改革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过程中,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曾经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偏差, 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因此, 邓小平适时的拨乱反正, 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为社会主义改革扫清了认识障碍。

四、邓小平改革观形成的内涵解读

1. 改革的基本性质与根本目的

邓小平的改革观认为, 改革是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自我完善的机会, 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障碍。对于中国来说, 可以说是第二次革命。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对于改革目的作出的精辟论述, 规定了改革性质是并不是推翻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而是对旧有体制的根本性社会变革, 会引发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以及人们思想观念方面的巨大变化。邓小平认为, 他提出的改革并不是要搞资本主义自由化, 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的基础上,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之下, 大胆又慎重, 积极稳妥的推动改革的实施。那么, 在规定了正确的改革性质之后, 邓小平又提出了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从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 改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邓小平的改革观中提出了中国改革应该是一场和平且渐进的革命过程, 秉持着小心谨慎的科学态度。这与国外改革步骤与方法截然相反, 也取得了根本不同的结果。邓小平的改革, 他是在见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遇到的一些挫折和失误以后, 基于我国实际国情开创的一条全新的改革开放道路, 是对传统的根本性改变。在他看来,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切不可盲目的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 因为我国有着自身特殊的国情,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改革发展道路。因此, 邓小平提出的改革之路是一次没有先例可循的探索之路和实验之旅。在邓小平看来:中国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 需要我们摸索着前行, 并且在前进过程中必然会犯一些错误。这也就是说, 邓小平承认在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挫折, 但是, 只要尽量选择合适的时机与方式就可以把改革搞的尽可能的稳妥些。邓小平同志把此次改革比作是“摸着石头过河”, 很多学者都认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减少错误的较为理想的理论, 具有方法论意义。因此, 我国改革之路, 基本上就是遵循了这样的理论模式, 由易到难, 先试点再推广, 逐步实现了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的过渡。这种改革避免了较大的社会震荡, 有利于化解改革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 是一种稳妥的改革方案。

3. 改革的实施主体与成败的评判标准

改革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实施主体:在中国, 邓小平认为改革需要有两方面的实施主体, 一方面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另一方面就是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和大力支持。首先, 中国的改革, 必须要有一个绝对的权威作为改革领导者与实施者,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它在中国有强大且具威望的执政地位, 能够应付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抵触情绪和抵制行为, 确保中央在改革过程中的权威性。应该来说, 邓小平的这种观点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 即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领导者, 改革就必然要在它的正确领导下逐步推进。其次, 改革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和大力支持, 不能片面强调中央的集权而忽略了人民群众的权利。因此, 邓小平认为, 中国的改革要充分调动起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进来, 让其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才能够在群策群力中实现既定目标。那么, 邓小平认为, 改革成败的判断标准就是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评判标准, 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摘要: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已经是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其中, 邓小平的改革观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是邓小平基于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的中国改革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方法, 主要运用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最终形成了邓小平特有的马克思主义改革观。它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

关键词: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改革观

参考文献

[1]陈贤忠, 汪青松.邓小平理论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邓小平文选, 第2版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邓小平年谱 (1975-1997)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汽车情缘 篇8

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20日举行座谈会,新一届领导集体齐聚一堂,缅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高度评价其历史功绩。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表示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值此之际,本刊特别编辑此文以为纪念。

谈及今天的中国汽车工业,就不能不提到世纪伟人邓小平的贡献。回顾邓小平光辉和传奇的一生,我们发现,这位伟人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中间充盈着不解之缘。

1980年7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在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公司前身,下文简称“二汽”)视察时,提到和汽车工业的渊源时说,20世纪20年代初,他曾经在法国雷诺汽车厂做过钳工。

当时,二汽负责人在汇报中介绍法国雷诺汽车厂希望用二汽的底盘,装上它们的柴油机和平头驾驶室,用它们的名义和营业网到国际市场销售,邓小平听后微笑着说:“那好啊!雷诺汽车厂,我知道,20年代初我在这个厂做过工。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到一个问题,目前资本主义各国汽车好像已经饱和,还有生意可做。既然汽车可以出口,其他机械产品也应当能够出口,这说明外贸潜力很大,只要把质量搞好就能出口。”

据历史资料记载,1925年11月6日,是年21岁的邓希贤(邓小平)到法国比杨古尔的雷诺汽车厂做工,作为熟练工种工人,分配在76号车间学习钳工,计件工资的单位工价为1法郎50生丁。现在,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中还陈列着他在雷诺汽车厂做工的档案卡。

直接参于汽车工业建设重大决策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1952年六七月间,中共中央开始酝酿调各大行政区主要负责人到中央工作。1952年7月底,邓小平离渝到京,担任政务院副总理,直接参与了国家建设的重大决策。1953年6月,第一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一汽”)的建设计划遇到一些实际问题,主要是提高产量、追加投资和缩短建设时间,由原定四年改为三年。中央很快开会讨论此事,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出席,邓小平发言。会议决定形成正式文件后,毛泽东签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号召全国都来支援一汽建设。

可以说,正是这一指示真正开启了一汽建设的序幕。当年7月1日,一汽第一座厂房一—木工场破土动工。7月11日,孟少农从莫斯科回国,带回全厂施工总进度图表。7月上旬,一机部汽车局派专人将毛泽东主席写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并有签名的墨宝送到长春。厂部立即聘请有经验的石工师傅将毛主席的题字镌刻在汉白玉石基石上。当月15日,一汽隆重举行奠基典礼。

1958年9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杨尚昆,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主席蔡畅等视察一汽,仔细地听取厂长的汇报。

当时的一汽在“大跃进”中的表现非常突出。看到群众运动热火朝天的局面,邓小平问厂长饶斌:“‘红旗’比‘伏尔加’怎么样?”

饶斌回答:“比伏尔加高级。”

“比吉姆呢?”

“比吉姆高级。”

邓小平很高兴,他说:“噢!比吉姆还高级,你们可以多生产,油不够,烧酒精,反正做酒精的红薯干有的是,只要不烧茅台酒就行!”

邓小平用幽默的话语肯定了红旗的成就,也为大型轿车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后来,中央书记处坚定支持红旗的发展,把制造红旗轿车作为政治任务来抓。

“大跃进”期间,邓小平冷静地看待形势,由于他在国外曾做过汽车产业工人,因此能清醒地看到中国汽车工业和世界的差距。他后来指出,中国的汽车工业还是在“儿童团时代”,要发展汽车工业就要走专业化协作,发展大生产的道路。他强调“要改造‘儿童团’”。

1964年7月10日,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邓小平在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中共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等同志的陪同下,又一次来到一汽。这次和邓小平一起视察的有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等。

第二次视察一汽,邓小平不仅为一汽投产几年来的变化感到欣慰,而且又一次对红旗轿车的发展提出了重要指示。一汽人更是因此备受鼓舞,他们对红旗轿车进行了十几轮改进,不仅生产了大小两排座、大小三排座的高级轿车,而且生产出了供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来宾乘坐的红旗防弹保险车。红旗轿车以其庄重典雅的造型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被指定为“国家礼宾车”。

支持并肯定二汽建设

1952年底,中央就提出建设二汽,到1969年开工,其间经历了17年,历经“两下三上”。1965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川汉铁路不经过湖南而过湖北。是年1 1月,一机部部长段君毅飞抵四川,向正在四川视察的邓小平请示,根据中央决定改线,二汽可在襄渝沿线选择厂址。

邓小平经过慎重考虑,同意了段君毅的意见。1966年,一机部给中央写报告表示,根据小平同志指示和铁路修建计划,二汽厂址选在鄂西北郧县的十堰一带。

1968年,二汽厂址的“东西方案”问题由一机部报告给时任副总理的李先念,李先念又汇报给周恩来总理。11月,周恩来指示:“二汽厂址可以确定在湖北郧县十堰地区进行建设”。196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一机部、武汉军区在十堰地区召开二汽建设现场会议,宣告二汽正式兴建。

1980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来到十堰市。他在四川乘船途径葛洲坝时就问“这里离二汽多远?”。到武汉不久,就在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示的陪同下专程乘火车到二汽视察。二汽党委第二书记黄正夏、副厂长王兆国以及正在二汽考察的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段君毅、第二书记胡立教,也一同到十堰火车站迎接。

邓小平下了火车以后,直接去铸造一厂、发动机厂、总装厂、车桥厂、锻造厂,并观看了2.5吨和3.5吨越野车爬坡表演。

二汽当时有职工5万多人,年产汽车8万辆。有着在汽车制造厂工作经历的邓小平,怀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审视着当时中国最具先进水平的汽车制造企业,当他看到车间大拉床上的厂标“济南第二机床厂”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把段君毅拉到身边说:“我们的机械工业能造这个,不错嘛!现在看,以我国自造设备为主,适当进口些高精度设备,这样武装现代化工厂的道路和经验值得总结。”

在二汽总装厂摆放的各种型号的东风系列产品,也引起邓小平的极大兴趣。听取了二汽总工程师孟少农对样车性能的介绍后,他说:“一定要注意品种系列化的生产,汽车厂也可以生产非汽车产品。二汽注意满足军用,这是好的,但从长远、从根本看,主要应搞民用的。军队要车,可能第一批要得多,以后就逐渐减少。你们又搞5吨,又搞8吨,都是民用的,这很好。”

在车桥厂,邓小平特意观察了二汽学习日本管理经理组织均衡生产方式的“看板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由具体生产岗位提出需要上道工序供应零件的数量和时间要求,再由上道工序和仓库保证及时送到。改变了过去上工序不顾下工序,盲目生产和供应的情况,使库存零件、车间运输、流动资金大为减少。邓小平肯定地说:“这个办法好!”

自改革开放以来,二汽吸引了众多国际汽车业界的关注。截止1980年上半年,已有13个国家60批次206位外国客人到厂参观。在二汽负责人汇报到法国雷诺汽车公司谈合作事宜时,邓小平对二汽产品的出口提出了希望。

二汽还汇报了与几个省的兄弟厂在不改变隶属关系、不改变所有制性格、不改变资金和物资渠道的情况下,采取多种形式,自愿联合,筹组联营公司时,邓小平说“应当这样搞。不这样,不能打破‘小而全’,这是保护竞争,促进联合。二汽这样的大厂,应当作为中心,带动几个省搞专业化协作,把专业公司组织起来。”

在二汽视察的一个上午,邓小平看了六个项目。

事后,陈丕显书记告诉二汽的领导,邓副主席这次视察二汽,非常高兴,他勉励说:“二汽生产好,管理也不错!”留下很深的印象。邓副主席还说:“看了二汽,说明我们中国的机械工业是不错的嘛,有许多设备可以造,汽车能过关嘛!机械工业行,别的方面也行嘛。这就是说,从汽车工业可以看出机械工业的水平。”

打开合资之路

1983年5月5日签约,1984年1月15日正式开始营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BJC)是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合资,可以说是真正让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了全新发展之路。尽管现在对“合资”对于自主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有种种责问,但不能否认合资发展三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期取得的辉煌成就。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能够通过“合资”获得发展,离不开邓小平的决策。

1978年,国家决定在上海建一条轿车组装线。当时的上海市副市长陈锦华和一机部副部长饶斌写报告给中央,欲利用外资改造上海牌轿车。一机部向福特(美国)、通用(美国)、日产(日本)、丰田(日本)、雷诺(法国)、雪铁龙(法国)、奔驰(德国)、大众(德国)等国际著名企业发出邀请函。

1978年10月21日,美国通用派出大型访问团和我方谈重型汽车和轿车项目。李岚清受命参与领导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谈判重型汽车项目的技术引进。在谈判过程中,通用董事长汤姆斯·墨菲向中方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只同我们谈技术引进,而不谈合资经营(jointventure)?”中方知道英文“joint”是“共同或共担”,“venture”是“风险”,连在一起应该是“共担风险”,但当时对它的确切含义并不完全明了。于是墨菲就让他手下的一位经理向中方详细介绍了“jointventure”的含义:就是我们双方共同投资,“合资经营”企业。这位经理介绍了合资经营企业的种种好处,怎样搞合资经营,以及他们与前南斯拉夫建立合资经营企业的经验等。

按当时的规定,凡是比较重要的对外谈判项目,每次谈判都要向国务院引进办公室写简报。当时分管这方面工作的谷牧副总理看到简报后,认为很重要,立即批请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各位领导传阅。邓小平审阅后,在简报中关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建议搞合资经营的内容旁,写下了“合资经营可以办”的重要批示。

北京吉普的合资项目是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合资项目,也是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总体思路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个项目报到中央以后,邓小平在国务院会议上明确表示,同意在北京建立中美合资企业。

1984年10月10日,作为中德双方最大的合资项目,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德两国总理出席签字仪式。协议明确上海大众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中、德各占50%,合作期限计划25年。10月12日,李鹏陪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出席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奠基仪式,为奠基石培土。

之后的“合资之路”愈来愈宽阔,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1991年1月28日,邓小平来到在他关注下建设起来的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在现代化的厂房和全自动流水线前,邓小平感慨万端,他说,闭关自守不行!

邓小平特别强调,质的变化反映在各个领域,不只是汽车行业。他意味深长地说:“开放不坚决不行,现在还有很多障碍阻挡着我们……”

在视察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作出“开放不坚决不行”的指示一年后的1992年1月中旬,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深圳、珠海等地视察。他在广东的一系列谈话后来被中央确定为“南巡讲话”,并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再次掀起改革开放的热潮。1994年2月,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邓小平的学生 篇9

一、邓小平创新精神产生的条件

人的创新精神的焕发, 需要内外部许多条件, 而社会环境、责任意识和个人的素质, 则是产生创新精神最重要的因素。邓小平的创新精神也正是在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的特殊大环境下, 再加个人丰富的理论素养和治国安邦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一) 、寻找建设新路是邓小平创新精神的环境驱力。

粉碎“四人帮”后, 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在急需要解决的众多工作中, 邓小平抓住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即建设道路这一核心问题探索, 拿出新举措, 作出新决策, 把伟大的祖国引上通往胜利的新航道。所有这一切, 成为邓小平创新精神的环境驱力。

(二) 、领导核心的地位是邓小平创新精神的责任动力。

“文革”结束后, 历经磨难和坎坷的邓小平, 以七十多岁高龄再次出山,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毅然决然地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 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长征。邓小平曾讲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这种对祖国和人民深情热爱的宽广胸怀, 激励他在十年动乱后国际国内及其复杂的情况下,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以革命的创新精神和坚强毅力, 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三) 、独特的个人素质是邓小平创新精神的巨大潜力

个人的智慧和才能, 也是激发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 能否具有创新勇气和创新作为, 还要取决于个人的具体素质, 邓小平独特的个人素质, 决定了他具有创新精神的巨大潜力。

首先, 深厚的理论功底。邓小平很早参加革命工作, 曾在西方的法国和半东方的俄国留学, 具备扎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文革”中流放江西, 带着思想上的问题, 重新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这使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内容相当熟悉。更重要的是, 邓小平从不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而是着眼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这为他创造性地发展毛泽东思想, 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功底。

其次, 丰富的革命阅历是邓小平创新的坚实基础。邓小平有着非常丰富的革命经历。青年时代投身革命, 在白色恐怖的都市从事党的地下工作;领导过广西百色武装起义;参与指挥过举世闻名的解放战争, 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一生之中“三落三起”的坎坷经历。使他具备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统揽全局、驾驭各方、审时度势、处事果断的非凡才能。这些是创新精神产生的重要条件。

再次, 非凡的个性品质。邓小平的个性品质是具有创新的心理和品格素质。坚定果断, 不屈不挠;勇于探索, 敢破陈规;一切从实际出发, 求真务实, 是邓小平一贯的工作作风。深厚的理论功底、传奇的斗争经历, 再加上这些非凡的个性特点, 使邓小平的一生保持着不断进取的活力和旺盛的创造力, 而且, 这种活力和创造力, 愈到晚年, 愈放射出奇异光彩。

二、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主要特征

邓小平的创新精神, 主要贯穿、渗透和体现在他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 有其明显的特征。

(一) 从否定错误中开辟新道路的勇气。

某种意义上讲, 创新就是对旧有的错误的东西进行否定。同时, 否定旧事物和错误的东西, 还要有善于创造新事物的智慧和魄力, 在这方面, 邓小平堪称表率。粉碎“四人帮”, 第三次复出后不久, 他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创新精神, 大力提倡确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邓小平旗帜鲜明、满腔热情地支持真理标准的讨论。1978年他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 深刻地阐述了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观点, 尖锐地批评了个人崇拜, 教条主义和唯心论, 号召要“打破精神枷锁, 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邓小平强调指出:“一个党,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 思想僵化, 迷信盛行, 那它就不能前进, 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的这些至今还震聋发聩的话语, 在20年前讲出, 是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和需要担负极大的政治风险的。邓小平不仅坚决否定“两个凡是”和支持思想解放运动, 同时, 他还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魄力和勇气, 力排众议, 坚决反对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 郑重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后来, 邓小平又提出了著名的四项基本原则。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推动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同时, 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又是一次结束过去, 开创未来。邓小平的创新精神的高明和伟大之处在于:把“否旧”和“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 而且, 对旧的事物, 不是全盘否定, 而是“抛”、“扬”结合。

(二) 、从经典结论中发展新认识的睿智。

对已有的正确结论或认识, 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 进行观察和分析, 拓展、延伸和概括出新的认识, 把过去的思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或深化、或升华到一个新境界。这是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一大特点。

1、根据形势的发展拓展已有的结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这是马列主义的一个正确的结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及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提高, 对这一理论认识也应有所不同, 因此, 邓小平及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判断, 使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结论更符合当代的实际情况。

2、根据现实情况界定过去的提法。

社会主义分阶段的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 毛泽东对此也有过不同的论述, 但从以前的苏联到解放后的中国, 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到底处于什么阶段, 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的认识。邓小平针对我国国情,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这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更准确地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做出了科学的界定。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新发展。

3、根据实际情况重诠已有概念。

对已有的概念通过扩大外延, 做出新的诠释, 也是一种创新智慧。邓小平非常善于通过这种方法来发展新认识。过去讲社会主义的本质, 虽然也讲生产力标准和共同富裕, 但实际上总是把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这些外在的东西, 当成本质。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手脚, 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根据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 依据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 以思想家的睿智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观点, 澄清了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种种误区, 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崭薪的水平。但这又是从原有基础上发展、升华来的, 既对过去的结论有一定的继承, 又有对过去认识的全新解释。这就是邓小平创造智慧的过人之处。

(三) 、从总结实践经验中作出新判断的敏感。

对现实中涌现的新事物, 保持求知的欲望和敏锐的感悟, 是激发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因素。邓小平热情关注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善于把群众丰富的实践经验, 上升到理论, 并用以指导群众实践。像对待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的做法, 曾经引起了全国的轰动。当时争论的焦点是这种做法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邓小平以中国改革总设计师的敏感, 满腔热情地站出来支持这一新事物。在邓小平的倡导下, 党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 并推广总结制定出一系列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改革的蓬勃发展。邓小平曾经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同样, 冲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认识误区, 主张社会主义也能搞市场经济, 也是得益于邓小平从建设实践中作出新判断的敏感。这既是总结实践的一个创造, 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四) 、从纵横比较中发现新问题提炼新思想是又一种创新。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在这方面表现出特殊的胆略和卓识。

1、在纵向比较中提出新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一大政治优势, 但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上来后, 有一段时间, 又出现了轻视思想工作、否定精神文明。邓小平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手硬, 一手软”带来的危害, 提出了著名的“两个文明”一起抓,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新观念, 保证四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在横向比较中思考新对策。

80年代末90年代初,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冷战时代宣告结束, 世界一时呈现复杂多变、难以做出确切结论的新情况。面对这一新情况, 我们对外政策重点放在哪里, 关系到世界格局的变化, 影响到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和国家经济建设。邓小平分析了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深谋远虑地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的正确方针。他的这个新对策为我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3、在综合比较中提出新构想。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实现祖国统一提出的新构想。在分裂国家的统一过程中, 要么兵戎相见, 要么和亲联姻, 除此之外, 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邓小平通过综合比较, 权衡各种利弊得失, 提出用“一国两制”方法解决祖国统一问题, 充分显示了邓小平非凡的创新胆识。古今中外, 世界上还从未有哪个国家实行过“一国两制”, 它既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国家一般是单一制政体的理论, 又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联邦制, 这一理论对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三、邓小平创新精神的现实意义。

面对新世纪到来, 没有创新就无法生存和竞争, 更谈不上发展。为了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新的世纪再创辉煌, 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学习邓小平的创新精神, 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 开创工作新局面, 赢得事业新胜利, 就必须不断发扬创新精神,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1)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精神。21世纪, 知识经济在国际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创新经济, 它需要的人才也是一种新型的创新人才, 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 而人是智力资源的载体。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是未来智力经济的制高点, 是这场新的国际竞争的焦点, 谁在这场竞争中拥有大批创新精神的人才, 谁就会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独领风骚。为推进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 必须大力在全社会大兴创新的风气。大力倡导敢想敢做、标新立异和勇为人先的精神, 要善于冲破旧有模式, 传统观念的束缚, 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事, 敢于做别人没有做的事。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智力经济, 不仅需要呼唤创新的勇气, 而且更需要创新才智。这种创新才智并不是个体简单知识的积累, 而是使人应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 广博的人文知识素养, 有与人交往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独立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灵活运用知识和信息的创造能力。这里, 邓小平的创新精神的诸多方面, 给我们以有益的借鉴。

(2) 、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需要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开放的、发展的和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每一个历史进程, 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包含着可贵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列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发动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最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毛泽东走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 是对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在城市发动武装起义的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邓小平理论解决了在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社会主义的大问题,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时代在发展, 形势在变化, 人们的认识也会逐步深化。在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我们要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邓小平理论, 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邓小平成功之路的思考 篇10

邓小平是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的领导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他的一生几经沉浮, 最终崛起并成为一个对世界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著名政治人物, 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钦佩和爱戴。邓小平的成功原因何在?在《邓小平理论》教学中, 我们进行思索并寻找答案。

接受过完整的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的学校文化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 还对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知识结构诸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担任过报刊主编, 擅长思想政治工作, 抓经济搞外交有才干, 他胜任党和国家的各项领导工作, 还富有高超的政治理论水平。肯定地说, 接受过系统完整的中小学教育, 为他人生成才以及使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更高层次的出色表现, 奠定了文化基础。

留学的特殊经历。在邓小平的人生轨迹上, 有一段留学时光。他曾留法5年, 留苏一年。海外留学, 令他思想活跃, 眼界开阔, 造就出他的优秀。他后来能站在国家民族未来命运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 提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和“一国两制”的天才构想, 青年时期欧洲留学的经历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

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邓小平青年时期前往法国留学, 是满怀“工业救国”的热望。在法国, 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又是因为认准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才能拯救沉重苦难的中华民族。革命战争年代, 他因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被排挤出中央领导机关, 可他仍义无返顾随红军踏上坚苦卓绝的长征之路, 因为他关心党和革命的前途命运。新中国建设初期, 他又遭到两次无端的打击批判, 可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促使他主动给毛泽东和党中央写信, 恳求工作。第三次复出时, 他已是古稀之年, 本应颐养天年, 享受天伦之乐, 可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冒着第四次被打倒的危险, 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拨乱反正, 正本清源, 走上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在党和国家危难之际, 在社会历史转折关头, 正是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促使他挺身而出, 站在时代的最前头, 成为历史的弄潮儿和舵手。

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邓小平是一位典型的实干家。早年留学期间, 就肯于勤工俭学。在中央机关最初也主要是负责会务工作。从县委书记到省宣传部长, 从军队的政治部主任到党和国家的重要领袖, 他决非凭运气, 更不是通过搞政治权术平步青云、一鸣惊人。他完全是靠自己脚踏实地, 不懈地奋斗干出来的。会干、真干、实干, 成全了这位伟人。

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心态。邓小平经常风趣地讲, 天塌下来不要紧, 反正有大个子顶着。邓小平的一生“三起三落”, 每次他都是从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位置, 沦落为一个几乎不如普通百姓的下等公民, 巨大的落差, 令一般人难以承受, 可他泰然处置。平静乐观。“文革”期间, 他被下放到偏僻的小工厂接受改造, 每天他都是高高兴兴上班劳动, 回家后收

谢广英谷丽敏

听广播。这种总是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有助于他身心健康, 随时迎接未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实现人生理想。

百折不挠的执着精神。邓小平一生几经沉浮, 可每次他都没有被灾难征服, 被挫折磨掉锐气, 一蹶不振, 而是越发有新的更大的作为, 最后终成大器, 被世人称赞为“打不倒的小个子”。邓小平一生最伟大的功绩也竟然是七十五岁之后完成的, 一个年逾古稀之人, 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最关键的就是能够择善固执, 始终如一地贯彻下去。

非凡的勇气和胆量。仅是纵观文革后的邓小平, 从率先反对“两个凡是”到拨乱反正, 从推动农村改革到倡导兴办经济特区, 从提出解放思想到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等等, 这些远见卓识和伟大的创举, 表现出了一位卓越领导人的非凡的勇气、胆量和果敢。而这方面, 又源于他几十年战争血与火的锤炼。

代表全民族利益。邓小平曾经讲,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热爱人民, 心系人民, 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 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 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民。代表、维护、实现人民的利益, 是邓小平成为伟人的重要因素。

信仰崇高, 信念坚定, 忠贞不移。信念是人生的支点, 他使人无论何时, 不管怎样, 都不会有一点灰心丧气。信仰是人的精神动力, 崇高的信仰可以点燃人的生命之火。坚定的信念, 崇高的信仰, 可以成为所有奇迹的萌发点。邓小平一生信仰追求马克思主义, 并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懈努力。他对自己的信仰忠贞不逾, 在遭受挫折和遇到困难时, 他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 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坚定崇高的信念形成了伟大的人物。

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襟。在邓小平的生涯中, 有过“三起三落”的曲折, 特别是后两次完全是由于毛泽东的错误, 他受的完全是诬妄之灾, 他的家人因他受牵连遭迫害。但是当他再度崛起成为党和国家重要领袖人物时, 他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 更没有泄私愤图报复, 而是对毛泽东作出公正的、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他还教导我们中国人要永远把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和大度和公正无私, 使他赢得世人的拥戴。

最后, 引用“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作为结束语。“邓小平在漫长的一生中经历的事情是传记作家所无法想象的。他穿过革命战争的硝烟, 享受过政治胜利的喜悦, 体验过倒台失势的屈辱。他既取得了个人成就, 又经历了家庭的悲剧。纵观整个人生, 这位4英尺11英寸的矮个子政治家凭着他似乎无穷无尽的精力和能屈能伸的智慧, 不仅挺过了磨难, 还终于成为了胜利者。”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国有企业物业管理下一篇:务工人员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