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影响

2024-06-28

高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影响(精选8篇)

篇1:高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影响

高校的职责在于唤起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识,提高其规划的能力,并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反馈给大学生,帮助其合理定位。鹏程万里花都人才网说:高校是否能发挥好桥梁媒介作用,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能否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

步骤/方法

1 一:加强高校职业规划指导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职业化标准和从业人员的选择培训制度:目前,中山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工作主要由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为提供完善、高效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按照中国职业规划师(CCDM )认证培训的框架体系要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从业人员的选拔和培训:

1.是一定的知识结构。必备的知识结构包括: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及实施模型、懂人力资源及企业管理、心理学知识及跨行业跨领域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应具备助人(咨询)技术、信息搜集、分析能力、懂人才测评技术等能力结构,这样才能在专业上做好职业规划咨询工作。

2.是丰富的职场文章。职业文章丰富,最好具备不同的职业、专业领域及行业的文章。

3.是良好的综合素质。必须有很强的倾听能力,有亲和力,让人有信任感。

4.是较好的职业道德。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目的在于帮助其认识自我,规划未来,承担社会责任,因此指导中心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及职业道德感。

2 二:职业规划指导工作从大一开始抓起,贯穿整个大学期间: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工作。大一侧重于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教授职业规划的方法,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观;大二和大三侧重于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树立各阶段发展目标,制订行动计划和措施;大四侧重于指导大学生就业,帮助其顺利步入职场。

3 三:加强职业规划课程建设:一是课程内容设置要系统、科学,采用的个人测评工具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高其实效性。二是职业规划课程要作为必修课程覆盖各个年级,做到全程指导。三是课程形式要创新、多样化,避免“你讲我听”的满堂灌形式。

4 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1.是优化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以适应用人单位需求。专业课程内容及时更新,根据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规划,并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提高专业知识的适用性。

2.是重视大学生实习工作,避免走过场。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利用校园网络等渠道发布实习招聘信息,建设实习基地,提供稳定可靠的实习机会,并对实习过程进行辅导跟进;完善实习学分认证制度,杜绝开虚假实习证明套取学分的现象。

3.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求职技巧培训。开设求职技巧方面的讲座,帮助其掌握基本的求职技巧;组织各类用人单位到高校宣讲,了解其对应聘者的期盼和求职者在应聘中存在的误区;组织毕业生就业文章交流会,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介绍求职文章。

[高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影响]

篇2:高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影响

摘要:大学生就业力的高低、职业生涯的发展与个体的自我规划和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自我规划是指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为自己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而确定的学习、发展计划,是为实现职业生涯而确立的行动方向、行动时间、行动方案。大学生规划的自我管理,是指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对规划的管理权交给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自觉践行自己的规划。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职业生涯

二00七年十二月,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出将职业规划课程纳入选修、必修课行列中来。政策的强制性推出将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学生就业力的高低、职业生涯的发展与个体的自我规划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才有就业的紧迫感,才去准备职场的各种技能、思维、习惯,那就为时过晚。有目标和没有目标不一样,目标高与目标低在大学毕业时的差别也显而易见。要提高就业力,就应该从进校之日起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为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大学生自我规划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

1.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导向作用。大学时代正值青年的宝贵年华,短短几年,一晃而过,经不起浪费,经不起折腾。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你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你将来想要获得什么成就才最重要。除非你对未来有理想,否则做不出什么大事来。”帮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涯规划,明确学什么,如何学,如何发展自我,如何确立合适的奋斗目标和职业理想,并把这些问题都思考、规划清楚,才会少走弯路,避免折腾与浪费。大学生自我规划的首要工作就是分析自身条件、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确立一个合理的发展目标,包括学习、能力、特色、身心素质等,这是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打造和导向。同时也引导大学生过上有目标、有计划的大学生活,避免出现信马由缰、漫无目标、得过且过、虚度时光的现象,从而促进学生就业力的提升,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2008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然而,我国今年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长,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同时,已经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前迷茫、就业后频繁跳槽已经成为当下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目前受过职业规划教育的毕业生竞争优势明显加强,这对于职场中的盲目跳蚤们形成了强大的压力。某些高校在几年前就已经认识到,已经开始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从2006年开始,江苏全省高校就开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赛以传播规划理念,拓展职业空间为宗旨;广东省则在2004年开设第一届职业规划大赛;福建省今年1月也开展了第三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湖南省也在2006、2007连续两年开展了大学生就业力挑战赛。职业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职业规划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从认识到制定长远规划,只有不断经历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才能逐步建立一生的职业发展目标。

2.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激励作用。拿破仑?希尔说:“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就会使你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

标前进,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大学生规划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职业目标指向,并有分阶段的教育计划和发展计划,这样就可以激励学生把学习和能力等素质的发展提升为一种自觉自为的修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从“我想学”到知道“如何学”,从“我要发展”到知道“如何发展”。同时,基于自身特点勾画出的美丽可及的远景,将产生一种积极向上、不懈追求的内在动力,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自我激励作用的形成,促进学生就业力的提升。

3.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鞭策作用。大学生自我规划是大学生自我的“发展规划”“心灵之约”“行动之诺”,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最好体现。生涯规划的全过程都体现了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原则,因而生涯规划的本身具有约束、鞭策学生依照规划的发展内涵,不断前进向上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就业力的提升。即在确定总体目标、规划发展阶段、制定实施措施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确定“跳一跳,够得到”的目标,落实分阶段“只要努力,就能做到的措施,建立自我发展个性突出,兼顾各个层面”的激励机制,就会使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成功者”的自信和体验,进而以“成功者”的心态参与就业竞争,走向社会。

二、大学生自我规划的基本原则

1.个性化原则。量体裁衣,这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既然人们做一件裙子、衣服都要用皮尺在身上量来量去,那在规划大学生涯及个人的发展前程时,更要“量体裁衣”,坚持个性化的原则。在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上国家有共同的规格与要求,但在如何去实现培养目标的规划中,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即要贴近个人的志向、目标、兴趣和爱好,千万不能人云亦云,放弃自己的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的个性也一样,依样画瓢就会失去自己的特色。

2.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是指在规划大学生涯的目标时,要合理适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规划的效能。目标规划过低,轻易就能达到,就难以挖掘潜力,激起奋斗的动力,失去目标的激励作用。若目标规划过高,几经努力仍难以达到,就会失去信心,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对实现其他相关目标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规划高校学生的目标时一定要适合自身的基本素质,以“跳”起来能达到为宜,通过一个个具体而又具可行性的目标的实现,确立自信,最终在整体上实现大学生发展目标。

3.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大学生的规划一定要有前瞻性、发展性,实现现实的自我与发展的自我(或称“未来的自我”)相结合,实现今天的发展与明天的发展相结合,为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大学生规划中,仅仅只从自身实际出发,完成大学阶段基本的学习任务或发展任务是不够的,还必须拓宽视野,放眼未来,着力于社会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和适应多种岗位群工作需要的多种能力、多种素质的发展,以时代和社会的基本要求为前提,既要立足校园,又要超越校园,实现大学生规划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相衔接。

4.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大学生规划不能仅仅是规划,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而是要用于指导实践,努力实践,成为大学生活实践的蓝本。列宁曾经说过,一个行动比一打纲领还重要。大学生规划实际上就是大学生生活行动的纲领,如果束之高阁,不付诸实际的行动,将毫无作用。因此,大学生不仅要很好地规划好大学生活,还要努力实践该规划,做到真正的知行统一,规划与行动相一致。

三、大学生自我规划的必要准备

职业规划应该从刚进大学时就开始。对自己的专业未来的发展应有所了解,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以后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途。自己是否喜欢未来这个职业。要根据这些情况好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安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个人职业生涯的方向,也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在起步的时候很重要,所以就要考虑清楚,做好准备。

1.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是大学生自我规划的基本前提,相当于职业规划中要弄清的“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认识自我是为了扬长补短,增强规划的匹配性和可行性。那么,从哪些方面去认识自我呢?(1)了解自己的个人风格。个人风格也就是个性特征,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如有的办事缜密,思前顾后,进行周密的思考,以防失误;有的行事草率,潦潦处之;有的雷厉风行,说到做到;有的拖拖沓沓,得过且过。那么,我的个人风格是什么呢?(2)我的经历能证明什么?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人生经历,能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悟出一点什么吗?哪些对规划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能证明吗?(3)我具备了哪些知识与技能?其中哪些知识与技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大学生除了书本知识外,还没有什么“立”得起的谋生技能,特别是在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对所有大学生都是一个空白的领域,得从零开始。原有的知识与技能在新的学习领域能够相互转换吗?必须清楚地明白这一点。(4)我的兴趣与喜欢的职业是什么?选择了这个专业,但毕业后万一聘不到合适的职位怎么办?还能干什么?还有哪些兴趣与爱好可以拓展我的素质,适应多种岗位的需要?(5)我的价值观是什么?价值观是一个生存方式问题,指的是人应当如何活着才有意义、有价值。价值观影响人生观,可以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6)有无正确的自我评价?有些人很在乎别人怎样看自己,因为他对自我评价很低,没有正确的自我评价,很容易跟着感觉走,迷失自我,丧失信心。

2.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这是要了解自我的职业取向,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岗位,这个工作岗位是否与自己的性格、兴趣、气质相符合,是否是自己愿意做的。实际上就是你的目标是什么,这相当于旅行要到达的目的地,或成才上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如果一个人外出旅行自己都不知道要到哪里去,通常他哪里也去不了。如果一个人上了大学,在成才目标上没有一个“靶位”式的定位,那他通常也成不了才。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则什么也干不了。

3.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这是要了解自己目前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找出“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之间的“差”,这就是高校学生规划中应当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不同的职业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但认清自己现有的知识和能力与未来职业要求的差距,就能找准方向,对症下药,提高效率。

4.知道怎样去干。这实际上是要明确我该怎么干,也就是要确立“干”的目标,选择正确的“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去达到目标,何时达到目标,这就是大学生规划的基本内涵与要求。

四、高校学生自我规划需要处理好的几类关系

1.“为人”与“为学”的关系。先为人,再为学。“为学一阵子,为人一辈子”,这是高校学生规划中应当体现的基本观念。也就是说,在高校学生规划中,要把学会做人放在第一位,学会做事放在第二位。上大学绝不是只为读书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为人,在校园生活中使自己受欢迎,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熟,包括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平衡交往、学会自我保护、学

会识别“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学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学会争辩、学会宽容、学会交往的礼仪、学会与异性交往等,这样,为人与为学才会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德才兼备。

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密不可分,但是又有区别。有些知识就是能力,有些能力就是知识,但在词源学或词义内涵上,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知识通常是指认识和经验,而能力通常表现为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最主要的是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规划时,不能只规划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成绩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发展。因为,大学阶段已不能停留在照背照搬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具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要善于从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用自己独到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用前人没有用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此,知识与能力才能有机结合,才可以促进人的智能的高度发展,不仅学问好,而且能力强。

3.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规划不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而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实践。许多大学生由于对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因而在求职择业时往往被富有工作经验的人打败。这要求大学生们在学习期间,要勇于走出校园,敢于去实践中调查研究,主动去用人单位兼职学习,在实践中长见识、长才干。

4.今天和明天的关系。大学生规划是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今天的规划是明天规划的起始,明天规划是今天规划的延续。因此,大学生的规划绝不是孤立的“今天”的规划,而是为明天服务的。这要求大学生在作规划时,放眼明天,放飞想象,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因人而异,但一般要经历四个时期:适应期、确定期、冲刺期、毕业期。一年级要尽快了解本专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二年级为确定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踊跃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三年级为冲刺期,临近毕业,目标应锁定在择业或考研上。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注意留学考试资讯等。四年级为毕业期,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择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尽可能地在准备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施展演练。

五、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1.管理好自己。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规划。如何管理好自己?管理大师杜拉克说,人要问自己五个问题:(1)我的长处是什么?应该向周围的人寻求反馈并加以分析,发现自己真正的长处,然后努力完善自己的长处。再找到那些妨碍自己长处发挥的地方然后改掉它。(2)我做事的方式是什么?比如是擅长团队合作,还是习惯单打独斗等。不在于如何回答,而在于回答问题后所采取的行动。(3)我的价值观是什么?人和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价值观,如果两者相互冲突,就难以发挥绩效,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4)我该去哪里工作?或者,至少知道不该去哪里工作,知道自己将来以怎样的方式去从事一项新工作。

(5)我该贡献什么?这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形势的要求;二是基于自己的长处、做事方式和价值观,怎样能做出最大贡献;三是什么样的结果影响深远。认识自己后,付诸相应的行动,才是管理自己。

2.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充足的心理准备是指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挫折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或有预案。当一个人从一个无计划的、无序的状态

中朝一种规范的、有序的状态转变的过程中,是不可能迅速进入状态的,其中必定有反复,甚至会遇到规划的目标难以达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进行反思,分析原因,甚至对规划做出一些小调整,以小步子逐渐向前推进,积小步而成大步,有时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

3.建立一套自我激励机制。高校学生规划的实现,虽然条件、环境很重要,但最主要的还是靠内因,靠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指个体不依赖外力而自觉自为地向着确立的目标迈进,推动自己前进而体现出来的动力与意志的心理特征。当个体有了一个明确的、自己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目标后,他就会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地投入,即使碰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也会努力克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自我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确立远大的目标,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同时也需要顽强的意志与毅力,始终使自己保持进取发展的态势。

4.经常自我反思。反思可以看到自己的奋斗历程,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从而促进自己不断地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某种角度上讲,高校学生规划是大学生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订立的“契约”,是自己对自己美好未来的承诺,而加强对生涯规划的自我管理,则是每个大学生实现自己承诺的保证。如果不信守诺言,那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都不会成功,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活在他人的冷眼里。因此,规划好大学生活,并做好生涯规划的自我管理,就能为职业生涯打开一扇成功之门。

有人曾经用鲁迅著名的书名来形容大学生涯:大一的呐喊。大二彷徨,大三伤逝,大四朝花拾夕。那些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特别对大学生活没有规划的人,对此都深有感触。其实,大学生活要规划,职业生涯也同样需要规划。再回首往事如梦,要想在就业形势严俊的今天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职业目标,职业规划就应该从大一开始。总之,大学生自我规划实际上是大学生自身的学习、发展计划,是为实现职业生涯而确立的行动方向、行动时间、行动方案,它对于提高就业力,实现职业生涯发展与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3:高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影响

关键词:职业鉴定,学生发展,意义,问题,措施

一、职业鉴定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应该以为学生和社会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一方面在高职院校教育中, 对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不仅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就业的有效途径, 还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 学校对在校学生进行关于就业知识的宣传和做好职业鉴定工作, 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进行规划, 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从而树立在学习上的目标, 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避免到了毕业时还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等类似现象发生。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职业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一) 考评员的素质不够高, 技能鉴定不够精准

在高校中职业技能鉴定员扮演的不仅评判学生技能等级的角色, 还是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具体操作人员。但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考评员的素质都不高, 特别是一些职业技术学校的考评员, 大多都是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的, 在管理方面没有层次性。对学生的技能考核不能进行精准的判断。例如, 一些学校根本就没有“双师型”的指导教师。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及时地接受最新的职业技能知识, 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不到更好的培养和提升, 从而对学生的就业有了一定的影响。

(二) 缺乏科学的鉴定标准

精确、科学、全面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而现阶段, 在我国很多高校技能鉴定的过程中, 存在试题结构缺乏有机统筹、试题库不够完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脱节、各个地区技能鉴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这种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的技能鉴定考试, 不仅不能有效、科学的鉴定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 而且还会助长社会上技能考试的不正之风。

(三) 学校的鉴定实操工作设施不够健全

要想学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 就必须有基础配套设施的支持, 而现阶段在我国很多高校都忽视了这一点。一方面, 在鉴定实操过程中应用的设备陈旧老化较严重, 配套设施不够健全, 计算机的应用系统更新速度比较慢。另一方面, 有时由于人员大量的集中, 导致设备或实操场地不够, 参加培训的学生只能集中在观察了解的状态下, 能够进行实操的机会比较少。

三、完善我国高校职业鉴定的措施

(一) 要提高职业鉴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要想从根本上完善我国高校的职业鉴定水平, 就必须提高职业鉴定工作人员的素质, 规范鉴定工作人员的考评原则和态度。首先, 高校的职业鉴定工作应该本着高效性和科学性的原则, 有条理地开展下去。例如, 对证书信息、鉴定试题的资源量、考核评定人员等做规范的信息管理。其次, 要加大思想教育宣传, 加强技术管理的服务职能, 不能只是仅仅局限于在高校开展一些简单的教育工作, 要从根本上去提高鉴定人员的工作能力。具体来讲, 高职类院校的教师, 不仅需要具备能够带领学生有序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比较高的讲解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 还需要具备较好的分析能力, 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分析社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最后, 要在鉴定考核环节中, 为在岗的工作人员提高一些跨行业的发展机会。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应该严格要求, 在提高鉴定质量的同时, 也提升鉴定工作的技术保障的水平。

此外, 高校在聘选考评人员的时候, 并不是盲目的聘用, 而是要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需要来聘用。在聘选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在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选拔。2.要加强对鉴定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 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品质, 使其能够严格的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政策, 对学生进行职业鉴定。3.要使培训人员和考评人员相分离, 保证职业鉴定的真实性。

(二) 要严格地规范鉴定行为和控制鉴定质量

任何一个行业要想在激励的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发展, 坚持质量第一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原则之一, 同时坚持质量第一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鉴定考核的关键切入点。具体来讲, 首先, 在鉴定的过程中, 考评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 来评定学生是否符合鉴定的要求。高校需要定期对在岗教师进行理论和技能的培训, 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研究的水平。其次, 在进行鉴定考核之前需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来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组织, 使鉴定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 从而使鉴定考核机制能够得到健全的发展。最后, 鉴定工作所需的设备必须要健全, 能够在及时更新题库的前提之下, 来确保实操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要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 对于陈旧老化的设备应该及时的更换。

(三) 要优化课程改革, 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灵活多变、科学完善的鉴定课程, 是使学生深入企业管理与生产的第一线的知识保障。要想完善对学生的职业鉴定, 各同类别的高校应该相互交流, 现实资源共享, 从根本上完善技能鉴定课程。具体来讲, 首先, 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长期的、持久的校外实训基地, 多多与行业进行交流, 形成学、产、研相结合的教学运行机制。其次, 高校还应该仔细分析学校的教学情况、师资力量和学生的特点, 根据实际情况制度适合本校的课程体系, 把鉴定考核的内容融合到日常的教学中去, 有目的、有计划的强化实践教学关节, 有效开展全新的技能鉴定活动。

综上所述, 基于我国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高校的职业鉴定对学生和企业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鉴定的时候, 应该坚持为学生服务的教育宗旨, 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建立起有效的鉴定制度, 促进技能鉴定向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我国职业指导研究现状的分析与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蒋春洋.制度分析视角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篇4:高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影响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对学生的影响;策略

幸福,它不分地域和种族,是每个人的共同追求。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们从事着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并且她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感。高校教师在整个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当中占有重要作用,她不仅肩负着培养高校学生的重任,而且自身还需要进行科研活动来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创新。随着人们对幸福话题的讨论,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话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研究,很多人慢慢开始意识到,教师职业幸福感是高校教师做好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同时它也是教师影响学生的重要范畴。

一、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及当前现状

幸福感是指舒适、愉快和健康的状态,是主观与客观、快乐与意义、发展与享受的有机统一体,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1]英国教育家Elizabeth Holmes 在《教师的幸福感》一书中指出,幸福感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主观感受,它要求身心之间的和谐,意味着生活中各个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当没有不良刺激烦扰,也没有重压侵袭的时候,我们就会拥有幸福感,会对工作甚至命运有一种掌控的感觉。[2]

职业幸福感就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幸福体验,反映特定职业群体对工作条件、职业环境、工作对象、收入水平、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能否满足职业生涯发展、实现人生意义与价值需要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评价,可以有效预测其职业心理发展水平、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工作效能、离职意向等。在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的研究中,教师一直都是重点关注的对象。

所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师是否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与教师的思想境界、人生目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但从现实来看,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受到了教学、科研、生活等多方面的挑战,以至于她们倍感压力,幸福感的缺失现象比较严重,而这种现象的存在反过来又影响到高校教师自身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并且对教师所教授的学生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二、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对学生的影响

高校教师在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需关注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关系到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虽然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属于成年人,但是毕竟他们接触社会相对较少,人格发展还不健全。在这时,高校教师就有责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其身心的发展,以至于毕业时,他们能更好的融入社会,顺利地找到的自己人生目标,避免走入歧途。所以高校教师应有意识地关注自身的职业幸福感,养成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因为教师是否拥有职业幸福感,会对学生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一)积极的影响

当高校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时,她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只有当一个人真正热爱自己的事业时,她才会真心付出,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这样整个高校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障,科研学术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并且,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高校培养出的学生才会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以至于更好的融入社会。

教学只是师生关系的一部分,教师自身的人格、品质也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影响。时刻感到幸福的教师会更加用心地关注和指引身边每位学生的成长,她们会把这些事情当成是自己份内工作。我们都了解,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具权威性的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能深刻的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而拥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她们对教育工作的热情投入和高尚的品德修养,会更加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加深远和深刻,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处事态度和责任意识,并且教师的敬业精神、交际能力、抗压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些也都会悄无声息的影响到学生,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消极的影响

如果一位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她就不会有一颗为了教育事业坚定付出的心。这样一来,不管是她的教学能力还是科研能力都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因为她对事事都是敷衍对待,遇到新知识也只是浅尝辄止,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只会用单一的方式进行教学,日常的科研学术活动甚至会用抄袭的方式进行应付。长久一来,学生会慢慢会放弃这位教师的课程,因为他们会觉得学不到任何有意义的东西,反而给他们带来的全是负面影响。慢慢地学生开始逃避某些课程,这必然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对以后的进入社会就业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也会降低,从而影响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

这些都还只是一方面,另外,由于教师与学生有效接触的时间很长,这也让教师的情感和行为更容易地影响到学生。缺乏幸福感的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任何建树,反过来这也会对她的内心造成阴影,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她们终日表现忧郁、遇事悲观消极、性格也会变得急躁不安,在对待学术问题时喜欢抄袭、弄虚作假,在生活中也会表现的焦虑不安、郁郁寡欢。这些不良的心态或行为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在潜意识中留下深刻的甚至是难以磨灭的记忆。“身教胜于言教”,道理正在于此,当他们面对类似的刺激情景时,很容易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

三、增强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

上一篇幅着重分析了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对于学生的影响,我们看到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给教师自身以及学生带来的危害。教师在高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们不仅是教学工作、科研活动的实施者和实践者,同时她们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示范者。所以,针对于教师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想象,我从以下两个方面给出了建议,希望对此有所帮助。

(一)学校方面

教师队伍的好与坏、强与弱,在整个高校的建设发展中都是重要的一环。所以,做好教师管理工作,对于学校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问题,学校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首先,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按制度办事。在制度中可以明确提出教师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且也要明确提出教师做出相应贡献时所获得的奖励。凡事都按制度来,不仅可以体现公允性,而且制度是由全校教职工投票制定出来的,这样执行起来也会更有说服力。与此同时,制度不要朝令夕改,这样随意改动,影响学校工作的同时,制度本身也无法发挥长效价值。

其次,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在学校中要营造一种尊师重教的氛围,要让教师发自内心感受到被关心和尊重。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也应该设身处地为教师着想,确保提供给教师一个温馨、舒适的办公环境;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娱乐活动,这不仅可以让教师舒缓身心,还能增进同事之间的了解与沟通;要经常组织教师的进行学习研讨活动,这可以让教师更新知识,在充实自我的同时,也顺应了时代发展赋予的要求。

最后,合理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学校应全面统计分析在校教师的生活情况,要将解决教师实际困难提上工作议程。主要是解决教师职工的住房问题和薪资福利待遇,当然学校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批次的予以解决。因为,生活中的诸多困难会影响到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如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后顾之忧,她们也才能更踏实、安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教师方面

高校教师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示范者。教学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所以,教师也应关注自身的发展,只有在自己幸福前提下,才能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才能够培养更具健康品格的学生。

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抗压能力。高校教师由于有较重的教学工作和科研活动,这些可能会她们的工作带来压力。有些教师由于对压力处理的不当,自暴自弃,甚至对教师工作产生了一种倦怠感,此时这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于日常压力的看法。如若教师在面对压力时多一份从容与淡定,积极应对而不是选择逃避,这在无形之中也能提升学生的抗压性。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对于教师的期望也是越来越高,希望教师能交给他们更多知识。这样,教师不仅要对自身的专业知识精通熟练,也要经常涉猎和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由于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令学生产生信服感。这样一种对教师崇拜和尊重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最后,教师要探索有特色的教学方法[3]。优秀的教学方法是成功教学活动的开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师应该经常总结过往的教学经验,探索出自己擅长并且是学生喜闻乐学一种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还能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能够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这是做教师最大的幸福。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我们不能忽视教师职业幸福感对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因为只有在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的时候,她们才能更加专注于教育事业,正是这种重要转化的存在,才能让我们的高校培养出更多专业过硬,身心健康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蔡玲丽.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增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

[2] Elizabeth Holmes. Teacher Well - being Looking After Yourself and Your Career in the Classroom〔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2.

[3]杨志敏.浅析教师职业幸福感对学生的“蝴蝶效应”[J].青春岁月,2010,(12).

篇5:高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影响

前言

大学是培养智慧的地方,大学教育是衔接校园与社会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体现了大学的综合实力,代表了学校的形象,校园文化最终有益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及活动,是以新晋、先进的社会文化为先导,以校园精神的气质为底色,而形成的校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综合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涉世不深,价值观仍在形成中的大学生们来说。大学是四面八方的学子相聚在一起的地方,大学中各式各样的社团让学生们可以找到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在专业学习之外,对兴趣爱好有一个展示和共同研究探讨的地方。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与主流文化的基本倾向保持一致,它与社会文化,家庭文化间都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校园文化根植于校园,内容的辐射面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们最能接受德育教育的方式。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光靠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动手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组织能力等等,都有待课堂之外能够给予相应的培养。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方法。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在玩乐、实践、与人共处、打开眼界中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锻炼学生们自处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探索社会,了解为人处世的标准。最后,高校发展(包括校园文化发展)离不开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的建设,应得到国家的政府与有关部门及校领导们的重视。

一、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体育文化是大学生日常生活里表现最多的文化行为之一。由于正值青春期,精力旺盛,热爱运动的年轻人们,总有一两个体育项目是自己青睐的。而相对于国外的大学生,我国大学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根据已有的“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与体育文化之间的联系”的调查研究来看,对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程度表示满意且一周锻炼三次以上的学生占22%,比较满意的13%,不太满意的9%,不满意8%;对体育教学方式满意的且一周锻炼三次以上的占35%,比较满意的19%,不太满意的12%,不满意0%。由此看出,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完善程度与体育教学方式获得的满意程度,同学生自愿锻炼身体的次数呈正比。可见建设更好的校园体育设施,采取优良的体育教学方法,能够改善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大学生体育文化与大学生体育教育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立而谈。体育文化与体育爱好、体育观念、体育精神的概念有密切联系,高校体育文化有着其独有的内涵,高校体育文化常常以玩乐、竞赛、休闲活动的形式体现,加强了大学生们的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合作精神、忍耐力等等,它在寓教于乐中起到了精神引导的积极作用,又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增强人的愉悦感,有助于大学生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对促进专业学习有着劳逸结合的作用。对于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笔者认为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因为它开展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的第一基础,校方应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结合学校自身的综合教育情况与学生的情况,尽量最大化提高学生的体育设施条件。在基础设施以外,还应注重体育教育的制度、教学模式的研究,可借鉴其他优秀学校的经验和管理方法,提升自己的师资素质。在每所学校的体育文化里都有一些自己的强项,作为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校方应当保持特色,强化短板项目,平衡差距,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二、网络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它的加入即为校园文化的氛围带来了不少活力也带来了不少冲击。怎样合理的运用网络,让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是高校工作者们要研究的重要命题。校园师生的教学方式、沟通方式、娱乐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学生的价值观与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充分和准确地认识到互联网的`性质与作用才能有效地把互联网文化转化作为高校优秀文化。网络,是现代文明的载体,通过网络,认得想法与知识能够即时分享,人格与性别可以虚拟或藏匿,网络将虚拟文化现实化,将现实世界虚拟化。网络的即时性带来高度的互动性,网络中的交流是多样化的,不再是单向、双向的交流互动,而是一种多向交流。校园网络文化是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之下产生的一种新兴文化形态,网络校园文化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传播,大学生的生活虽比之前要宽松和自由了很多,但还是主要拘泥于校内,网络给了学生更多接触社会和世界的渠道,加强了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使校园与社会不脱节,缩小了校园与社会之间的真空地带。对网络的利用也可以多样化,加强网络硬件建设,如校内网吧能保证每位师生都有电脑使用,网络WIFI覆盖率等。在实际生活中,我国高校还远没有这个经济能力,但我国高校不应放弃健全和完善网络设施。学校应争取网络校园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尽量保证积极有益的讯息传递进校园,剔除和防范学生不良信息的流入。最后,利用网络扩展教学功能至关重要。

三、社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高校文化多元化使得各种新颖时尚的社团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社团文化的发展涉及到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多个方面的内容。有研究者称社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随着这些年来社团在校园发展的不断进步,有了不少成绩与亮点,也有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高校教育的不仅仅局限在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技术设施储备或科研成果的展示上,高校教育应该包含更深层次的教育内涵,即文化积淀。大学是一个集知识、精神气质、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于一身的综合体,其文化传承拥有独特性,很难被模仿。一直以来我国应试教育下很难进行有效的文化积淀,社团文化的出现,像一款润滑剂,小力量体现出大意义。社团能把分散的学生凝聚成不同整体。在社团活动越来越欣欣向荣的现代大学教育中,社团文化的发展仍有一些不足,比如氛围淡薄,有学者曾经说,办大学就是办氛围。在我国有些民办大学中缺少社团文化和所谓氛围的营造,教师除课上时间基本不在学校逗留,课余活动也少得可怜。而正规的国家大学当中,学校给予社团的重视依然不够的,学生靠自己的力量去组织和维持社团的发展。学校虽不阻止,但在实际行动上也不会给予太多支持。事实上,社团也是需要师资力量来引导的,而且这并不仅仅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学校在资金,硬件软件设施上都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并为各类社团搭建展示才艺或与社会实践接轨的平台。

结束语

篇6:高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影响

摘 要:高校的学生组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组织的存在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它不仅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还促进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促进大学生得到自身价值的满足和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当今我国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组织;成长成才;大学生

学生组织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本组织力量,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体环境。建设和谐型的学生组织,无疑是构建和谐校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组织活动向来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总是以活动内容的新颖、形式的新奇吸引着大学生。

一、学生组织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一)学生组织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组织通过一系列活动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品质、道德素养、文明行为的养成,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及自律精神,从而促使大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发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的综合素质。

(二)学生组织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一、组织管理能力。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的骨干和带头人,经常是各种学生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第二、表达能力。作为学生干部,经常要碰到制定计划、写总结及各种材料,没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是很难胜任的。第三、协调能力。学生干部即要处理好和其他同学以及老师之间的关系,也要学会协调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第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学生干部,应及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发现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五、社交能力。作为学生干部,总是对内,对外开展工作,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的交际能力。第六、应急能力。学生干部在做工作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这就必然培养出学生干部较好的应急能力。

(三)学生组织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的交往

青年学生在交往上具有强烈的主动性,也具有明显的对象选择性。在大学的校园里,学生的交往使他们跳出来不断寻找新的群体。而学生组织恰恰为学生提供了满足交往需要的新的途径和形式。一些联谊性、文体类的学生组织其宗旨就是增进交往。学生组织提供的交往的机会,使得学生得以突破个人生活、学习或工作固有的圈子。因此学生通过学生组织的达成的交往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和丰富性。

(四)学生组织让大学生得到另一方面的认可

作为正在读书并积极要求进步的大学生,他们追求的需要更多的是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使自己不断地被学校、老师、同学认可。而在在当代大学生中,很多还是属于学习型学生,他们通过学习成绩的优秀来得到学校的肯定。但是成绩优秀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干学生组织工作来得到他人的承认。学生组织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施展组织管理能力的空间,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被他人承认的舞台。同时在学生组织的活动中,学生所从事的专业,他们的爱好、兴趣、特长乃至志向也得到了他人的认可。

(五)学生组织促进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化

学生组织已经成为大学生与社会联系的结合点,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和渠道。大学生在组织活动中培养了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责任心和荣誉感等,也锻炼了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学会了处理较为复杂的社会日常事务,从而缩短步入社会的时间,较快地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因此,学生组织活动不仅是对专业学习的有力补充,也日益成为学生步入社会、提高实践技能的锻炼营。

二、学生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目标内容难于确定

社会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多元文化的形成使当今在校大学生的需求更加复杂多样,表现为多元化的一种潜流,一个学生组织内部很难把所有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整合,统一的组织目标难于确立,关乎所有成员成长的活动载体很难挖掘,传统的活动形式与工作方式显得过于单一和陈旧,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学生组织的工作目标就是满足学校党政领导的要求和广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两者又统一到满足学生成长的多元化需求上来。

(二)成员内部关系难以协调

随着在校学生自由度的增加和价值多元化现象的形成,学生在学生组织内投入的时间降低,从事学生组织工作与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动力下降。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时代已经到来,学生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在大学生群体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些方面不一致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组织成员内部关系难于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十分严重,因为人际关系矛盾导致的不良事件在大学校园内时有发生。

(三)组织的凝聚力难于增强

学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差正在逐渐变小甚至已经消失,学生虽然大多有对组织的情感期望,但是因为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组织的领导者,其个人魅力很难形成。加之学分化的普遍实施,造成了学生时间分散,留给学生组织的时间和空间不断缩减,学生组织工作和服务的有效阵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四)组织发展结构难以平衡

高校学生组织整体上种类繁多,人数重大,但是各类组织数量、规模、活动质量都有很大差异,发展极不平衡。在社会发展进步日新月异的新世纪,社会对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作为注重素质教育的高等院校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素质教育的重担。而学生组织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我国各大高校发展迅速,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高校组织建设也在迅速增加、扩大,以满足素质教育与学生众多的实际需求。就在高校大力兴建组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些组织的盲目建立,单纯为了提高组织数目而建立。

三、对学生组织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组织优秀领导者

学生主体性特点的有效引导和作用发挥是建设和谐型学生组织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和谐型的学生组织需要优秀的学生组织领导者执行者,需要领导者和执行者做到领导得力,沟通有效,执行到位,关系协调。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健康心理状态,能够适应大学生活不同阶段出现的各种变化,并通过不断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好学习――择业――情感冲突的问题,达到和谐发展之目的。

(二)优化学生组织外部生态环境

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和谐型学生组织的建设至关重要,只有为学生组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概念才能在同学中深入学生心中。首先,就是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合适的教师参与机制,用制度和教师的适当投入保障学生组织的和谐发展;其次,要强化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怀,加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家庭困难的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学生的特殊关怀,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营造适合特殊学生群体成长的良好的学生组织内外部环境;最后,要加强学校整体的文化建设,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理念、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优良的校园文化设施服务于学生组织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促进学生组织的多样化发展

学生组织模式与结构形态的调整将会使大学生组织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尝试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趋向,相应的学术性组织应该努力改变现状,逐渐走向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联合。但是,单一兴趣爱好的组织向综合素质的组织转变,不是简单的拆并和结合,它需要一种契合点,应当是一种自然和有效的结合,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鼓励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培养学术研究,形成思想争辩之风。各类组织应当基于成员的兴趣,挖掘组织现有的资源,发挥组织本身应有的创造力,开展生动活泼的组织活动,突出每个组织的自身特色。

(四)强化学生组织的地位作用

高校应提高学生组织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认识,在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倡导与团委、学生会一起构建“一体两翼”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新格局,将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的整体工作体系当中,切实提升组织的地位。

(五)保障学生组织的健康发展

健全的制度是学生组织健康发展的前提,科学的管理是组织良性运作的基础,创新的机制是组织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通过制定组织管理细则、组织年审制度、组织档案制度、组织指导老师负责制度和组织星级评估、评比表彰等,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管理质量,促进学生组织的日常管理规范和组织工作的全面繁荣。学生组织作为学生自己的组织,其主要特点就是灵活性和自治性,本着“大胆放手、科学引导”的原则,根据育人目标、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具体需求等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规划设置组织的类型、数量和规模。尊重和鼓励组织的自主管理,尽量减少干预,给组织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组织的“三自”功能,拓展学生组织的自由发展空间,促进学校学生组织文化的全面繁荣。

参考文献:

[1] 尹冬梅,丁力.中国当代高校学生组织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

[2] 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社会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篇7:高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影响

高校俱乐部体育模式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被许多高校所采用,它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一模式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体现了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辅导、答疑为主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达到了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个性的目的.

作 者:刘宏伟  作者单位:吉林四平,吉林师范大学,136000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22) 分类号:G80 关键词:高校体育   俱乐部   教学模式   体育环境  

篇8:高校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影响

1.高校学生的就业观

传统的就业观念一般是指终身从事一种职业, 享有稳定的保障与福利待遇, 直至退休。而自从我国大学扩招以来,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愈演愈烈, 加上波及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影响, 近几年的就业趋势仍不乐观。作为社会的发展需求来说, 大学生的数量是越多越好, 中国的发展仍需要大量的大学生, 且是多多益善。为何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还是在于就业观念仍未转变。传统就业观使得大多高校学生没有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因此在临近毕业时才急于四处奔波, 积极寻找工作。众多大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就业, 必定给国家的就业状况带来较大的压力。而在大学就开始转变就业观念,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学生则可以顺利进入较为理想的工作岗位, 实现就业。

那么作为高校学生, 要想及时就业, 我们需先转变一些传统就业观念, 增强新的就业观意识, 这些需要增强的就业观念包括: (1) 竞争就业观; (2) 自主就业观; (3) 动态就业观; (4) 多渠道就业观; (5) 自主创业观。在积极转变就业观的同时,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改变盲目的择业现状,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将大大好转。

2.高校学生就业观的转变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校大学生踏足社会前的一步颇为重要, 而就业观念则是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最初的就业去向甚至往后的人生旅程。就业观念的转变实质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之一, 对其今后职业生涯规划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位高校大学生在进入高校时就应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确立目标, 刻苦学习并为之奋斗, 直至一步步脚踏实地走向成功。

2.1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

目标的确立必须有明确的方向, 就业观的转变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它直接影响着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确立。传统就业观里靠父母, 靠学校找工作, 工资高, 待遇好, 一干就是一辈子的想法使得大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 也使得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盲目跟从, 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高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确立需要转变的就业观主要包括:1.转变依赖父母和学校的帮助;2.转变就业终身制的观念;3.转变专业对口的狭隘想法;4.转变择业的盲目攀高行为。就业观的转变会改变高校大学生目前就业的三高现象即高起点, 高薪水, 高职位, 他们的目标降低了, 职业生涯规划自然会依据个人实情确立, 不至于在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起来如空中楼阁般虚无缥缈。

随着我国人才市场的开放与就业制度的改革, 高校大学生必须要准确定位自己, 确立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现代人才的流动都是双向选择的结果, 就业观念合理的人, 有能力的人就可以很快确立自身的发展目标, 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并不断充实自己, 扩充知识面, 提升技能熟练度, 不断拓宽就业面, 为自己的下一个高峰进军。

2.2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

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确立后, 就要开始制定详细的可行的实施流程。以时间跨度为依据, 职业生涯规划分为短期规划, 中期规划与长期规划。每个规划实施步骤的制定都有可能随着就业观念的转变而进行调整。在短期规划的制定上, 虽然时间段比较短, 但也会受到影响。比如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屡次受挫, 就业期望值随之降低, 那么对就业岗位的要求下降, 短期规划亦发生改变, 是自主创业, 还是放低身份寻找工作岗位, 都是在就业观的转变中变化着。长期规划则是在十年左右, 个人的发展状况更是不定的, 就业观念也会逐渐走向成熟, 高校学生不会再追求理想化的工作, 他们变得更加实际, 他们的就业观也更加贴合社会的发展, 因此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观的转变下更是不可预测的。

2.3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

在各大高校的就业观里, 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的思想一直是高校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困惑, 就业与择业也一直是专家们争执的焦点。因此,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方面就有一定的难度。是否依照先前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去实施,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也是非常苦恼的问题。世界是在不断运动中发展的, 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可行, 是否符合实际发展的变化, 就业观念转变后是否仍依计行事, 这些都是未知的, 毕竟规划只是一个预期, 具体实施过程仍要根据就业观念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以符合个人发展标准。也许按部就班的实施规划步骤, 不但不能帮助个人前进, 而且还会是个人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那么, 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 就业观的转变必然会影响就业目标的变化, 这就需要分阶段的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调整, 以接近最初的职业期望值。

2.4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与调整

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 就业观的转变要求高校大学生随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与调整, 及时了解情况的多变, 通过对实际情况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 做好职业目标的考核, 修改和调整, 重新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目标, 确保可行性, 才能完成职业目标的实现。

成功的职业生涯需要不断地调整职业定位, 而一个合理的职业定位则基于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把握。讲求实际, 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 合理准确的评估自己, 并不断地加以调整, 才能合理定位职业方向, 才能每天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进。高校大学生转变就业观, 降低期望值, 对自己的职业合理定位, 并不断地加以调整, 致力于能够实现也容易实现的计划, 以充分获取收益, 并在这些收益的滋润中一步步健康成长。目标低了, 就容易成功。一个人有了成就感, 就能够培养自信, 也能够有良好心境去面对眼前的问题。

3.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 在各大高校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里, 转变就业观念一直就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否真的是就业难, 还是择业难, 归根结底还是学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转变就业观念, 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 高校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 还需要切实落到实处, 调整心态, 转变就业观。只有这样, 我们方可看到高校学生在寻找工作时, 有法可循, 成功实现理想的人生目标, 这也是我国解决高校学生就业之路上的指路明灯。

参考文献

[1]黄丽芹, 苏文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海南大学学生就业观调查分析.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01) .

[2]王溢泽.高校职业指导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04) .

上一篇:诗中冬作文500字下一篇:《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二》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